時間:2023-10-09 10:54:23
序論:在您撰寫非遺文化與商業結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非遺傳承;旅游文創產品;開發互推;策略
在我國政府部門助推下,我國文化與地區旅游的可用資源有效整合已是文化領域、旅游事業今后長足進步的必然趨向。在此之前,文化、旅游二者資源開發的匹配程度差異明顯,社會各界對我國非遺保護、傳承與地區旅游開發這兩項話題聚焦重視程度同樣稍顯欠缺。但在新形勢下,我國市場經濟近年來的穩定增收,使社會大眾將注意目光落在區域旅游方面。加之我國非遺傳承力度不足,亟需大眾高度關注。因此,將非遺傳承與旅游文創產品二者緊密融合,不僅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大幅提升,還能夠讓我國認識到非遺文化以商業產品這一流動載體大規模傳播主體保護、傳承的現實重要性,使雙方收獲到較為優質的社會、經濟效益。
一、非遺與文創產品關聯性的體現
(一)文化性質。我國非遺文化簡化來講就是將傳統工藝、經驗、精神、意志通過世代相傳的流傳方式傳承至今的傳統文化的集中表現形式。趨向成熟的現代化文創產品應持有基本且濃厚的深刻文化內涵作為進步、優化導向,是可充分體現出鮮明民族、地區特征的獨有文化符號。所以,“文化”也是前沿性文創產品的核心精髓。對此,在某種程度上,二者對于“文化性質”的理解具有一定相似性。(二)特征互補。非遺文化的顯著性特點為“非物質”,主要強調屬性中的非物質性,并注重突出物質本體具備的內涵品質而非外在表現形態,對民族先輩代代傳承下的文化遺產高度尊重其“原始面貌”。然而,將非遺文化引入產品領域運作中,難免需要依托實物載體將其“具化”呈現。而文創產品歸根結底就是流通商品,擁有實際物質特性。在產業運作、發展中,非遺文化可搭載文創產品實現高效宣揚、傳播。同樣,文創產品則可通過融入非遺文化,收獲到藝術、內涵、美觀、文化、精神等多種非物質性質的優良特點[1]。
二、非遺滲透文創產品開發的實踐途徑
(一)分類——直接及間接的應用。根據個體感知事物時運用的多感官,即嗅覺、聽覺、視覺、觸覺、味覺作為判定標準,文創產品富有的文化性創藝元素多半需通過直觀視覺被受眾悉數感知,其產品審美同樣也是視覺美觀鑒賞的動態過程。對此,視覺感、觀賞性強的非遺文化項目更契合被具化為文創產品。當然,還應按照非遺文化具體現況,對其采取恰當性轉變,讓其通過創新再創造實現可利用、可開發價值的獲取。以民間傳統知識為例,創意設計師可以漫畫的表現形式完成文創產品的設計創造,將傳統知識的其他感知方式匯聚于主觀視覺,加強非遺文化的可用、實用程度。(二)定位——內部及外部的調研。非遺屬性的文創產品應兼收并蓄地將非遺文化主旨思想、地區旅游主題項目、文創產品觀賞內涵及實用功能等元素側重“一體化”整合。另外,文創產品需流通于市場,所以還應具有實物商品的性質特點。依托產品設計常規性步驟、流程,非遺文創產品的開發定位還應周全考量現實性社會需要及當地實況。根據“市場外部調研——本土內部調研——文創產品定位”這一系統性、程序化的步驟流程,高質量完成文創產品的市場定位工作。其中外部調研內容可參考以下幾方面,如市場主流浪潮、同類產品、對標消費人群等;而內部調研則需全面考慮政府是否支持、本土大眾支持基數、可用企業資源等[2]。(三)開發——三元主體及一契二融。在推進非遺文創產品開發工作中,項目實施主體應由政府部門、非遺傳承人、產品設計師三方構成。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管理,需將組織統籌、核心管理、方向把控、政策保證等責任逐一落實;非遺傳承人應“扮演”顧問角色,精準控制非遺文化在文創產品設計、開發中的文化內涵平衡點,規避其過度異化這一不良現象發生;產品設計師則應充當“智力主體”,多角度展示自身專業性現代設計主張、能力素養。非遺文創產品的設計應緊緊依靠各項實況,在設計工作中需根據“非遺契合旅游、非遺融入旅游、旅游融合非遺”這種系統方式兼顧思量具體作業方法。其中,“非遺契合旅游”核心意義為當地旅游區域項目主題與本土非遺文化應在地域性、文化性、整體發展規劃等方面持有互相的高度契合,繼而確保非遺文化可沒有阻礙、自然、通暢地結合于文創產品。如英國打造的莎士比亞小鎮,其推出的“莎士產品”就充分體現出了莎士比亞文化遺產完美契合當地旅游事業,使得文創產品可順暢地匹配于當地非遺文化;“非遺融入旅游”的關鍵所在是當地旅游事業當下發展狀態需較為成熟,將非遺文化視為“附加屬性”向地區旅游業、文創產品逐漸滲透。如我國安徽黃山旅游區主推的松樹文化,在該情況下,部分“徽州”文創產品應明確自身“點綴”意義的根本定位。“旅游融合非遺”則恰好“相反”,其基礎含義為當地非遺文化具有較高品牌性、影響力,“風頭”甚至“盛過”本土旅游業的發展。因此,應優先考慮實行資源整合工作,搭配非遺文化科學、合規地開發作業。深挖地區非遺文化蘊含的深刻內涵,將其作為文創產品開發的基本遵循原則。此外,按照當地經濟現況,可思量本土非遺旅游主題項目的多方位策劃。構造出地區專屬的“非遺生態圈”,通過非遺文化“權威性”高效帶動當地旅游事業發展。(四)推廣——單渠道及多渠道。在非遺文創產品的推廣運營方面,需靈活使用各類恰當性資源。謹慎選擇合作企業參與方,將非遺文創產品專線運營公司及時成立。構建出線上、線下兩種形式的產品營銷渠道、平臺,有效拓展產品營銷途徑。而產品營銷平臺可依托規模的實際大小劃定為“聯合營銷平臺、實體專賣店、聯合銷售商鋪、自動售賣機、線上銷售程序”等,為當地創造出結合實況可多選的售賣平臺組合條件、思路;銷售渠道的選擇可同樣可按照規模大小多元選用中間環節,即“生產加工方——產品商——產品批發商——產品零售商——產品消費終端群體”,全方位保障非遺旅游文創產品的流通通暢性,滿足消費群體、文創產品經濟利益、非遺傳承等各現實性需求[3]。
綜上所述,非遺資源作為當地的地域性關鍵文化資源之一,將其深度融合文創產品的系統化開發,實質意義就是通過生產、銷售活動保護非遺文化,面向社會進行大規模的活態傳承。另外,非遺性質的文創產品也是將我國傳統歷史文化與新時代流行主流元素有效銜接的特殊紐帶、橋梁,更是當地的品牌性文化名片。將非遺文創產品高質推廣,可增長地區的文化個性,實現非遺文化與文創產品的聯動、協同、創新發展。對此,工作人員應將深挖地區非遺文化鮮明特點作為非遺文創產品開發工作的基礎落腳點,設計出“別具一格”、非遺傳承觀念強烈、流通性高的文創產品。在保證其市場銷售量的同時,向大眾傳播非遺保護、傳承思想,助推我國文創產品、非遺文化領域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彭黎.非遺傳承與旅游文創產品開發互推策略研究[J].綠色包裝,2020(08):69-73.
[2]劉文良,邵煜涵.“非遺+”文化創意產品創新開發策略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24(05):67-75.
土特產主要是指在當地生產加工的富有地域特點的產品,其存在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內涵。湘西南一帶土特產產品非常豐富,苗族的臘肉,侗族的油茶,還有各色鹵菜、米花、豬血丸子、辣椒、龍山百合、米酒等等。然而在商業化日趨繁盛的今天,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存在設計雷同、缺乏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的現狀。如寶慶豬血丸子是當地富有盛名的土特產,但是其包裝設計卻是參差不齊,有的僅以真空塑料袋進行密封,僅考慮到產品的保護功能而忽略了商品包裝的促銷功能。而出現這類問題的原因是以下幾點:
1、企業對于產品包裝設計不夠重視
湘西南地區的土特產生產企業以及加工商大部分都是小公司,一般都只對產品質量較為重視,而忽略了產品的包裝設計,同時他們缺乏較為前瞻的設計眼光,不能理解合理優秀的包裝設計對于產品的促銷作用。
2、創新設計人才的缺乏,品牌意識淡薄
一套好的土特產包裝設計,不僅在視覺傳達上具有良好的審美感,還應符合產品的文化內涵,它需要設計者對產品進行市場相關的調研工作,充分了解產品當地的文化特點,能讓包裝既具有好的保護性,又能傳達產品的地域特色。而創新設計人才的缺乏,使得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不能取得較大的突破。同時,企業的品牌意識淡薄,也使得湘西南土特產僅在當地銷售較為順暢,不能更好地在全國各地發展壯大。
二、非遺傳承與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發展結合新方向
基于以上觀點,將湘西南地方非遺文化傳承與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相結合為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的發展提供了新方向。湘西南非遺文化面臨的瓶頸與湘西南土特產包裝面臨的發展狀況一致。深入挖掘湘西南非遺文化,通過湘西南獨特豐富的非遺文化來進行當地土特產的包裝設計,無疑是提升湘西南土特產包裝文化內涵的有效途徑。
1、以非遺文化來進行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容器結構的改善
產品包裝容器設計是包裝設計中非常重要的結構要素,進行容器設計時需要考慮到產品的不同形態、不同特征。同時也要符合商品運輸和存儲的要求。近年來,綠色包裝設計的興起,也讓包裝容器環保耐用的設計需求凸顯。在湘西南非遺文化中,學習寶慶竹刻器型制作的年輕一輩銳減,現今僅剩下竹藝器型加工廠的楊廠長藝人在從事這項國家非遺文化的傳承工作,究其原因也是因為器型制作過于復雜難學,而且銷售前景不堪;面臨同樣困境的還有高沙土陶制作,高沙土陶也是湘西南地區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去土陶制品的陶罐也曾銷往全國各地,而目前高沙土陶的制作者也僅剩下兩家作坊,四五個傳承人。如果能將這些湘西南本地面臨瀕危的非遺項目與當地的土特產包裝設計結合起來,不僅能從包裝的器型上對土特產包裝進行創新,還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傳承非遺項目,創新包裝容器設計的隊伍中來。
2、以非遺文化來進行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材質設計的改善
包裝設計中材料運用主要是指制作包裝所使用的材料,在設計時可以根據不同的包裝內容物來選擇適合的包裝材料。而湘西南各類不同的非遺項目也能為土特產包裝設計的材料運用帶來革新。如藍印花布、侗族織錦、花瑤挑花都是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遺項目,不僅制作原料源自當地,具有當地質樸環保的特點,其紋樣也是非常美觀大方的。自古以來,粽子包裝以其天然材質延續千百年而經久不衰,而湘西酒鬼酒的瓶裝也是因其借鑒麻袋材質的造型而享譽中外,由此便可以看出優秀傳統材質對于土特產包裝的深遠影響,同時,合理利用非遺文化進行湘西南土特產包裝材質設計也符合綠色環保的健康標準。
3、以非遺文化來進行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視覺傳達上的創新
魯迅先生在《且介亭雜文集》中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土特產包裝也是如此,將本地的傳統非遺文化合理融入到本地土特產的包裝設計中來,是對土特產包裝視覺傳達部分的創新,在湘西南非遺文化中,許多優秀的項目其紋樣設計都頗具民間紋樣的吉祥寓意,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其紋樣創作手法和寓意方式都值得我們在進行現代包裝設計時借鑒及發揚。
三、結語
關鍵詞: “非遺”文化 微博環境 推廣路徑
一、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概況
徐州市作為華夏九州之一,兩漢文化發源地,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此孕育與成長,源遠流長。相比其他地區的“非遺”,徐州市本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以下特點。
(一)種類繁多,覆蓋面廣。
徐州市非遺資源豐富,項目眾多,屬于保護范圍的語言文字、口頭文學、民間音樂、民間美術、傳統戲劇、民間曲藝、傳統手工技藝、民俗活動等十余大類,共計101項,其中國家級9項,省級43項。從數量與種類講,在江蘇各地區中名列前茅。
(二)植根鄉土,深入人心。
我市申報的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無論在價值觀還是呈現形態上都與大眾有密切聯系。它蘊含著深刻的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理念,呈現出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關的特征。如在經濟相對發達的邳州等地,“非遺”項目數量眾多,并多以傳統手工技藝的形式存在,而在某些偏遠的山村,“非遺”多以民俗文化、民間音樂等為主。
(三)知名度高,特色鮮明。
經過長期的傳承與發展,徐州已經形成了一批在全國有較高知名度的特色“非遺”項目,如徐州剪紙、徐州柳琴戲、徐州香包、沛縣黿汁狗肉制作技藝等。徐州市的非遺文化具有鮮明的本土特色:徐州古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列入史書記載的大大小小的戰役有幾百次,這種地理環境形成本地獨有的尚武、粗獷、豪邁又重情重義的徐州地方文化形象。這一切在徐州市的“非遺”資源上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徐州市的“非遺”文化與其他地區相比,多表現出本地特有的熱情奔放、不拘小節,如邳州跑竹馬,表現金人在受到宋軍追擊時,迷惑宋軍,布陣逃跑的情形,屬于戰爭文化融入百姓自娛自樂的舞蹈活動,它節奏歡快,明亮高亢,隊形變換多樣,動作夸張,這在江蘇的其他地區是不多見的。
徐州市“非遺”資源在新時期的傳承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問題,有的問題還比較嚴重,主要表現為“非遺”資源的推廣度不夠,人們的認同度不高,對于本地的“非遺”文化不感興趣。我們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形,主要原因有三個。
其一,保護過程中的錯誤觀念,如功利主義傾向,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沖擊,市場需求嚴重不足,政府缺乏保護熱情,等等。我們調查發現,盡管我市在徐州市民俗博物館集中設置了非物質文化展示專廳,但是,展示內容較單一,局限為剪紙、風箏、紙塑獅子頭等幾個品種;而幾次以推廣民俗文化為目的的“非遺”項目的集中展示,到最后往往演變為純粹的商業貿易,如徐州香包變身為批量生產的流水線制品,剪紙技藝完全為各種簡單而廉價的剪紙產品所取代,而徐州剪紙與其他地區剪紙技藝的區別之處被完全忽略。這種“非遺”資源推廣過程中的功利主義傾向,非但無益于“非遺”文化的保護,反而會泯滅“非遺”文化本身的特點,導致其日趨衰落。
其二,表現形式已日趨落伍,文化內蘊挖掘嚴重不足。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豐縣糖人貢為例。豐縣糖人貢是以白糖為原料,用模具注塑的糖塑藝術品,是傳統喪葬祭祀禮儀的重要載體。由于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過去延續下來的喪葬習俗也慢慢開始變化,程序越來越簡單。再加上制作工序復雜,技術要求高,社會地位、經濟收入較低,而且手藝往往不傳外人,高門檻、低收入,造成糖人貢從業人員銳減,現在糖人貢藝人已為數不多,目前從藝者僅有10余人,糖人貢也幾乎成了一種象征,面臨瀕危和湮滅。出現這種瀕危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得不指出,豐縣糖人貢能被列為國家級非遺名錄,絕不僅因為其獨特的制作技藝,而是由于它反映出四省交界地區在祭祀方面的獨特風俗,而這種非常獨特的祭祀風俗正是儒家孝道的民間表現形式,同時融合了佛教與道教的相關思想,其中的“搶貢”風俗體現了人們對生命傳承的看重,我們甚至可
挖掘出其內蘊深厚的人文關懷的思想。遺憾的是,近年來雖然市政府對糖人貢進行了搶救性的保護,但是其相應的文化底蘊還發掘得不夠,如果我們將眼光完全停駐在其制作技藝與民風民俗的表象上,則隨著新時期喪葬禮儀的日益簡化,豐縣糖人貢也將徹底失去其存在的意義。
其三,不能適應新時期的新網絡載體的傳播模式。以微博為代表的網絡平臺與活態性傳承的非遺文化似乎是毫不相關的兩種事物,非遺的延續手段被稱為“動態傳承”。它首先需要傳承者從主觀上學習相應的技藝,通過主體的演化,成為自身技能的一部分,然后才談得上傳承和延續。但隨著歷史的演進,社會在不斷變遷,作為歷史和社會的人,其身上所承載的文化因素也在不停變化。當一個社會的大背景發生變化的時候,“非遺”是無法置身事外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非遺”是一種受制于人的主觀傾向的文化模式,這種獨特的傳承方式跟網絡的確有相當的距離,因此,如果我們不能徹底轉變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模式,那么它在網絡化全球化為生的今天只會日益沒落。
二、挑戰與機遇:微博為“非遺”的推廣提供新思路
微博時代的來臨,深刻影響社會生活,非遺文化身處其中,也難免受其影響,我們認為,盡管微博與非遺文化之間存在某種隔閡,但它仍然為非遺文化的推廣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負面影響:“微”文化對非遺文化的解構。
微博所傳播的大眾文化形式對于包含傳統文化在內的社會主流文化存在解構現象。傳統的媒介文化,由于傳播者和受傳者彼此的局限性,很難實現公眾之間信息探討的互動性。微博則為大眾的參與提供了平等性和開放性,社會公眾在共建主題過程中實現言語的狂歡。全部的發言者從“文化批判的大眾”轉化成了“文化消費的大眾”,廣大公眾以參與的姿態對個人利益進行大膽表達,實現言語的狂歡。正是由于微博在根本上扭轉了我國長期存在的話語體系的單向化、正統化傾向,所以微博在誕生之后短短幾年實現了全國范圍內的覆蓋。但是與此同時,微博所傳播的大眾文化也在不經意中流露出媚俗主義的傾向,一些惡俗的網絡語言充斥其間,這種話語體系的庸俗化潮流對于社會主流的話語體系存在嚴重的解構主義可能。而非遺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傳統文化正是社會主流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微博在不經意間對于“非遺”文化構成了某種不利的因素。 另外,微博樂于傳播新鮮社會現象,這就與反映傳統民風民俗內容的“非遺”文化存在隔閡?!胺沁z”資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不能以物質形式固化,只能依靠口傳心授,因此“非遺”的傳統制作技藝都是靠師徒之間的教授完成傳承的,而微博作為信息傳播的載體,它所承載的樣式通常表現為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可固化的信息,要讓非遺文化依托微博得以推廣,在技術上存在較大困難。
(二)正面效應:利用微博載體推廣非遺文化。
微博傳播形成微博事件的放大效應,具有以小博大的能量,為“非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機遇。微博的影響力驚人,而徐州市作為一個公認的慢熱型城市,群眾對于社會熱點問題的敏感性不夠,在這種境遇中,微博的小中見大即迅速放大社會事件的影響度的功能,使得它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社會新聞進行廣泛傳播,甚至可以影響大眾心理,引導社會輿論。在徐州市非遺文化的推廣與普及情況調查中,我們發現,各年齡層次的群眾使用微博的情況都非常常見,在“您多久登陸微博一次”的問題中,有92%的人回答:每天登陸。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每天24小時登陸其微博賬號。微博的廣泛使用及其形成熱點聚集效應的特點,為我們利用微博來宣傳和推廣“非遺”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們注意到:在“若微博等一些媒體方面對‘非遺’進行宣傳,你是否會去關注”的問題中,有接近79%的人給予了肯定回答。聯系到每年的“非遺”保護日,政府進行的宣傳工作不可謂不多,然而,由于他們選擇的載體多為報紙、期刊等傳統媒介,而這種傳統平媒閱讀的受眾是遠遠無法與微博相比的,政府忽略的恰恰是微博這一載體,以至于市民缺乏關注度。如果我們在政府的官方政務微博或是“非遺”宣傳專項微博推介各種非遺資源,那么其受眾必然是呈幾何狀上升的。
三、微博環境中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的實踐路徑
(一)借鑒微博影響社會生活的方式,適應“微”時代,創新“非遺”文化本身的話語體系。
微博最明顯的特征在于其“微”,新浪微博只允許不超過140字的內容,迫使微博的傳播者只能將全部思想凝練在100多字中,這就直接形成了微博內容的微型化與簡明性特點,它不適合過于深刻的思想表達,而這種語錄體式、碎片化的即時表達形式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同時,微博表達形式的簡單明了符合百姓的“草根文化”的價值認同,微博的草根性必然帶來大眾性文化傳播,而這些文化的表達方式更貼近人性表達與人文關懷。因此,老百姓熱愛微博,熱愛的正是微博所適合傳播的那部分大眾性流行文化。
非遺文化所凝聚的是歷史上勞動人民的智慧,這種文化本身的內容與外在表現形式是相對確定的,不適宜過多調整,但是,我們可以借鑒微博深刻影響社會生活的簡潔化與草根性的話語表達方式,創新非遺文化本身的話語表達體系,以符合社會要求,適應時代變化。在話語表述上,要更加簡潔明了,摒棄那些瑣碎的、長篇大論式的話語模式,而關注最能體現其精髓的那部分內容;在內容上,要展現出其大眾化、草根性的一面?!胺沁z”是來自民間的智慧,很難進入“廟堂之高”,它本身是完全貼近生活、貼近草根的,但是在長期的流轉過程中,為了對“非遺”資源進行保護與推廣,總是需要先進行整理與歸納,在這一過程中,關注的重點在于其學術性的一面,在話語體系的創建上,也偏學術性的表達方式。因此,我們認為,要在微博上推廣“非遺”資源,應完成學術語言到生活語言的轉換,因為生活語言更符合大眾認知水平,更多地遴選那些能體現“智”、“意”、“情感”類的話語。
(二)挖掘徐州市“非遺”蘊藏的歷史文化內涵,剖析其內蘊的合理精神,并適當地賦予其新的涵義。
“非遺”文化能傳承至今,除因為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蘊之外,還在于它凝結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智慧,這種智慧在很多情形中表現為一種樸素但合理的價值觀與倫理觀,隨著時代的發展,它的某些表現形式已逐漸落伍,其適用范圍慢慢縮小,然而其內蘊的合理的價值觀念與濃厚的人文關懷卻使得它能夠歷久彌新。諸如民間口頭文學、曲藝、音樂等傳統表演藝術及大量的民間禮俗、廟會、節日活動等儀式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一些樸素的人生道理,無論時展到何種地步,人們對于真善美的追求永遠不會消失,而這也就是非遺文化能夠一直傳承的最根本原因。在全球化、網絡化的今天,也許包括非遺在內的某些傳統文化樣式已經顯得如此不合時宜,但是如果我們能揭示其最本源的涵義,則很可能會被其蘊含的樸素而科學的價值觀念感動,因此,要賦予非遺文化新時期的特征,就必須保持其本源內容的確定性,同時要挖掘出其最能反映勞動人民美好、善良、智慧的一面,這就是韓國的泡菜制作技藝及中國的珠算技藝可以成功申遺的秘訣所在。
“非遺”文化在產生和發展之初,往往與人們的民間信仰、祭祀占卜、祈福避災相關,而在之后的流轉過程中又往往會發展出一套相對固定的模式,并且不同的地區和民族,操作儀式的流程也有較大區別,發展到現代社會,可能其原初的意義已經少有人知曉,而人們的關注點更多地集中于儀式本身。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國家級“非遺”——端午節,多年來人們對于端午的記憶僅限于吃粽子、賽龍舟和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事實上端午最初是以祛病消災、祝福祝壽、企盼吉祥的美好節日形象出現的,吃粽子主要是時令需要,而賽龍舟的競技意義已經超越端午本身的紀念意義,至于紀念屈原大夫只是湖南部分地區的局部風俗,從整體上講,端午的祈福祝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初意義已經蕩然無存,端午整體的文化形象遭到損害。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探尋隱藏于種種繁瑣儀式后的非遺原初的意義,并以此為契機,賦予傳統的文化內蘊新的涵義,進行全新的詮釋,文化的表現形式可能會過時,而其內蘊的合理精神卻可以超越時空具有永恒的價值。因此,我們對端午節的節慶意義重新進行詮釋,就應強調其祈求健康長壽、防病祛病、順應時令的一面,并且可以結合近年來世界各國防治非典、禽流感等大規模的防疫活動,賦予其嶄新的時代涵義。
徐州市的非遺文化存在同樣的問題,在文化內蘊的開發上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微博固然不可能對非遺文化進行全景式展現,但是如果發掘出其合理的人文價值,則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點展現精髓,讓其煥發生機。 (三)結合時代特征,賦予其適合新時期的表現形式。
工業化時代
人們對于大機器生產的工業品反而產生了厭惡情緒,出現返璞歸真的心理傾向,這為我們推廣非遺文化提供了契機。我們注意到,窯灣古鎮的綠豆燒、甜油制作工坊總能吸引大量游客,人們對于純手工制作的綠豆燒酒與甜油有特殊的好感,設想如若我們拋棄綠豆燒的核心競爭力“純手工制作、傳統技藝打造”,那么游客對其新鮮感將蕩然無存。因此,針對傳統的手工技藝、民風民俗、節慶活動等傳統文化,我們絕不能擅自更改,而應保留其流傳下來的最原生態的那一部分。
但是僅僅這樣還不夠,因為微博受眾的年齡層次偏低,年輕人容易對新鮮事物感興趣,而類似徐州柳琴戲、徐州梆子、徐州琴書等這些多以方言表述的民間藝術及多展現喜字、窗花、古典傳說的徐州剪紙,如果通過微博傳播的僅僅是這些內容,就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解決的辦法在于讓傳統技藝制作出新產品,讓民間聲樂藝術展現新生活。近年來,全國各地非遺傳承人對于非遺表現形式的創新進行了各種嘗試,也取得理想的效果,如三名大學生以珠江三角洲沙門地區的國家級非遺沙門民歌搭配街舞,讓民俗專家都拍手叫絕;荊楚文化的代表之一,楚式漆器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精美的紋飾聞名于世,楚式漆器的傳人們把傳統技藝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創新制作了燈具、名片夾、筆筒等文化用品,受到了市場歡迎,在傳承、推廣非遺的同時還增加了收入。徐州市的非遺資源在創新形式方面還有多種可努力的方向,以徐州剪紙為例,表現內容不能僅限于喜鵲登枝、雙喜字等題材,可以從水鄉風情到壁畫、從靜物到人物,將畫所題材大大拓寬。又如徐州香包,它之所以能從全國種類繁多的香包制作技藝中脫穎而出,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本身就是創新的結果:將刺繡文化、養生中藥、中國十字結文化融為一體,具有相當的獨創性,目前在表達形式上既可以從香包的刺繡題材入手,展現現代生活,又可以從香包的實際用途出發,將香包用于鑰匙鏈、汽車掛件、錢包、項鏈、擺件等物品上。一方面把傳統技藝完整地保護下來,延續民族的血脈,另一方面緊跟時代步伐進行創新,在堅守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進行形式、載體的創新,使傳統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命力,更適合微博受眾的心理需求。
(四)整合多種傳播載體資源,構建以微博為平臺的新興媒介與傳統媒介相結合的立體化的徐州市“非遺”文化推廣新模式。
目前,中國傳統文化與綜藝節目融合已經成為一種主流,如《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見字如面》《中國百家姓》等。而在這股主流中還有一股清流―呈現傳統工藝的文化類綜藝節目。
記錄傳統工藝的時代
近幾年,各種電視節目中都能看到非遺的身影,如《手藝》《中國記憶》《中國手藝》《非遺中國》等主要充當傳統工藝文化記錄者角色的紀錄片,而這只是傳統工藝文化受到國家重視、大眾喜愛及各大電視欄目組青睞的縮影。
早在2001年首次進行非遺項目評選之前,中央電視臺就已對傳統手工藝給予了諸多關注。從上世紀90年代的《綜藝大觀》,到馮雷拍攝的《中國手藝》,再到現在已錄制完成的《手藝?第五季》,說明傳統工藝一直存在廣泛的群眾基礎,尤其這些本就來自民間的文化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21世紀初,因西方文化入侵、機械加工業繁榮等因素,中國傳統文化被一點點蠶食,“守住傳統文化,留住傳統工藝”一時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2011年,央視科教頻道推出了表現傳統手工藝文化的大型紀錄片《手藝》,片中詳細記錄了各種手工藝制作流程、傳承狀況等?!啊妒炙嚒肥菫榱擞涗?、呼喚、重拾品質,還為了尋找?!痹谝淮喂_場合上,《手藝》總編導李浩洋如此介紹。為了拍好這部片子,他每做一集都會思考,并將這些思考有意識地滲入一個場景或一句臺詞中。
隨后,李浩洋又陸續拍了多部續集。其中,于2013年播放的《手藝?第三季》,一改之前“傳達對手藝最正統的認知”的呈現方式,重點加大對傳統手工藝人命運和情感的關注。而在《手藝?第五季》中,則重點呈現代表中國文化精髓的傳統手藝,表達手工藝者對傳統的執著與堅守。
與此類似的還有《留住手藝》《打磨時光》等,都是通過忠實的記錄,讓觀眾在了解傳統手藝、關注傳承人的同時,予以啟發、思考。
紀錄片更多是充當觀察者、記錄者,這種呈現方式也許對非遺文化的解讀是最有深度的,但是對于當下思維活躍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他們是否接受這種平鋪直敘的傳播方式呢?
手工藝的互動傳播時代
與這種紀錄片式的傳統傳播形式不同的是,近幾年傳統手工藝文化的呈現方式正在漸漸被“去神秘”化,大化,甚至娛樂化。其中《最強大腦》《天天向上》《我們來了》《非凡匠心》都是比較典型的代表。
“三尺生綃做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伴隨著解說詞,陜西皮影傳承人汪天穩帶著渭南皮影出現在熒屏上,引來觀眾一片喝彩。作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汪天穩還是首次登上類似的綜藝節目,為了錄制這檔欄目,他特別制作了33個皮影人物。除了常見的歷史人物,也有頗受觀眾喜愛的人物肖像,如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周杰倫的“金甲”皮影,就引來現場一片驚呼。尤其是嘉賓席上的周杰倫更是按捺不住驚喜,直接在現場玩耍起來。舞臺上的皮影是光鮮的,但是在這種光鮮的背后卻是皮影藝人的辛酸?!艾F在我們也在尋求創新,在保證皮影藝人生存下去的同時,盡量制作出一些讓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象,如經典動漫形象、名人人物肖像等。”汪氏皮影家族“女掌門”、汪天穩之女汪海燕介紹,許多年輕人通過《最強大腦》認識了渭南皮影,甚至不少人希望定購周杰倫的金甲肖像皮影,這讓她看到一點堅守的希望,也因此,她開發了一系列具有收藏、展示、禮品功能的產品,為皮影打開了一種新的商業化形式。
《最強大腦》是江蘇衛視近3年來持續熱播的一檔文化綜藝節目,自第三季始,我們明顯看到其挑戰項目有向傳統文化致敬的傾向。
雖然同屬“傳統工藝”傳播節目,但是《最強大腦》與《手藝》《留住手藝》等其他傳統意義上的文化節目區別在于,《最強大腦》本身具有龐大受眾群體和廣泛影響力,尤其林丹、劉強東、章子怡、陶晶瑩等名人、明星助陣,更讓該節目受到年輕群體的關注。而在此基礎上,恰如其分地植入“非遺文化”,通過現場明星與觀眾的互動,使非遺文化不再像傳統文化節目那樣“高居廟堂”或“遙不可及”,而是打破了神秘感,變得平易近人。
曾擔任《中華詩詞大會》《我有傳家寶》等多檔文化綜藝節目嘉賓的王立群教授在談到當下傳統文化植入電視媒體現象時表示:“如果要將傳統文化各個方面展現給觀眾,那么利用電視欄目普及傳統文化的路徑會更寬一些。而且傳遞時,要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p>
作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手工藝研究所所長,邱春林也曾多次以嘉賓身份在《一槌定音》出現,他也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綜藝節目傳播傳統文化能引起更多人關注,這總歸是一件好事。但是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播,不能過多依賴綜藝節目。因為綜藝節目終究難以避免娛樂色彩,所傳遞的東西也趨于表面化。希望文化類綜藝節目能做成一個大眾審美教育平臺,不以收視率和活動現場氛圍為目的,更多關注事物的本質與背后的文化?!鼻翊毫终f,《一槌定音》之前有一個小環節,在藏品旁邊擺放一堆黃金,讓觀眾在藏品與黃金之間競價奪寶,經過多次與欄目組溝通,終于在近期取消了該環節。作為專家學者,他們不斷影響著欄目編導,甚至配合節目進行工藝文化內容選擇及提問設置,讓大眾得以通過節目真正了解工藝與文化。
當然,從手藝人的角度,將手工藝品帶上綜藝節目也能獲得直接的經濟效益。還記得2014年,曾在湖南衛視人氣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露過臉的那張具有“超體”般科幻感的沙發嗎?那張收放自如的紙質沙發出自“十八紙”的創意,如今早已成為他們的拳頭產品,而且常常出現賣斷貨的“窘況”。
而同屬于湖南衛視的《我們來了》是一檔傳統工藝文化元素更濃厚的綜藝節目。節目中不但呈現了蘇繡、揚州玉雕、桃花塢年畫、蘇扇等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傳統技藝學習方法,更將其與現代藝術相結合,拉近傳統文化與大眾現實生活的距離,讓傳統文化觸手可及。
而與傳統手工藝單一的呈現方式相對應的是,當下的產品廣告紛紛進行“軟植入”,可謂見縫插針、無孔不入。如果做廣告的形式將傳統文化植入到各種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中,所獲得的效果遠比僅在綜藝節目呈現更強。
中國國際時裝周恰恰為設計師們提供了這樣一個開放性和國際性平臺,她致力于構建在設計與人、社會、自然、時代之間相生相動的關系,為當代中國的時尚產業發展提供多維的視角參照。
在中國國際時裝周2017春夏系列中,我們欣喜地看到,更多設計師在設計中融入民族的文化內涵,在設計理念、面料組合和裝飾搭配等方面體現中國特質。NE TIGER2017高級定制會以“貫通古今 融匯中西”為設計理念,帶來了一股民國范兒。例外演繹了東方哲學精神之于服裝設計領域的深度延伸,將民族傳統手工藝、宋代美學元素基于當代生活方式進行了審美重塑。張義超則把非遺文化元素“夏布”搬到了時裝周,再現中國生態。曾鳳飛延續了中式服裝設計理念,從裁剪、面料運用等方面體現了中國元素。
文化的征服力不分國界不分民族,設計師有責任用自己的設計力量向世界傳遞那份中國的自信、傳遞那份屬于中國的創造力。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尋根之上,需要更具現代感與時尚張力的轉譯與嫁接。
過去國內消費者對歐美大牌盲目追捧,對國外生活方式癡迷,現在中國的消費市場越來越成熟,并正形成中國人的消費觀,這對于設計師來講是非常好的促進,也讓設計師更好地和市場結合。
中國的時尚產業需要不斷進步,不斷成長,而設計師是整個時尚產業鏈中的一部分,要服務于整個中國時尚產業的發展。對于這些土生土長的中國的設計師來說,他們的挑戰在于觀念的更新,如何有效保留他們所堅持的中國文化同時又能讓國際市場接受這個文化?
提到這,不得不提這幾年在國際市場上炙手可熱的設計師王汁(UmaWang)和張卉山(HuishanZhang)。兩人雖然成長路徑不完全一致,但在生活閱歷、設計與商業表現上卻有許多共性:都是成年后去海外求學,相對于在國內的設計師而言,所背負的“民族”負擔較少,對各國文化與理念的包容性更大,但與此同時,又沒有丟失本民族文化中骨子里的審美哲學,比如內斂、含蓄。
盡管中國文化是這批中國設計師難以摒棄的特別情結,但他們對于“中國設計師”這個標簽多少有些抵觸,更受歡迎的說法或許應該是“來自中國的時裝設計師”。
【關鍵詞】 動漫;非遺;團圓鼓舞
一、動漫的傳播特征
隨著國家對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的不斷重視,地方政府對苗族團圓鼓舞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護傳承和延續這種古老的藝術形態,但由于人口流動性較大和傳統傳承模式落后,苗族鼓舞的傳承和保護陷入窘境。目前以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媒體正蓬勃興起,并逐漸普及應用,動漫媒體也因此應運而生,其具有鮮明的特征。
動漫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傳統媒體如報紙、期刊、電視、電影等消費者只能被動地接受,而動漫可以讓用戶與動漫作品進行一些有趣的互動,用戶通過互動不自覺地接受動漫所承載的意圖,例如當下流行的“種菜”等網頁游戲,青少年玩家就可以從中獲取一些有益的生物成長、市場價值等概念,也讓他們了解到勞動與效益的因果關系動漫具有較強的兼容性。
由于動漫屬于流媒體能夠邊下載邊播放,對軟硬件的要求也不高,且體積較小。非常適合在互聯網、智能手機、數字電視、樓宇視頻、車載視頻、平板電腦等各種移動終端上運行,且能很好地與當今流行的其他各種數字媒體相兼容。作為新傳媒技術的動漫傳播具有令人親近、令人喜悅的正能量情感屬性。
如果用傳統模式全面介紹一種文化,需要較長的時間且較為枯燥,不便于年輕人的學習,效率也不高,而動漫打破了傳統動畫的整體制作播出模式,它利用網絡的同步性進行分階段的制作與播出,非常適合非遺的傳播。大部分青少年不會對傳統文化感興趣,借助他們喜聞樂見的動漫形式,引導青少年、潛移默化中傳承非遺。我們采用漫畫的藝術形式,動漫化展現了苗族“團圓鼓舞”的人物、場景、舞蹈。把“團圓鼓舞”符號化,通過動漫化的形式廣泛傳播,達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創新。
二、動漫有利于促進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
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程度是影響非遺文化在當代傳承的重要因素。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寶貴文化精神被過于追求經濟效益的思想從當代年青人的精神和物質生活中基本剝離。要有效且常效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就需要重新讓非物質文化與人們的生活建立聯系,構建對非遺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滿足人們物質或精神的需求,從而達到人們主動去保護和傳承的目的。動漫具有較強的兼容性且覆蓋范圍廣,網絡上、電視上都有專門的動漫版塊。讓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動漫作品利用這些現代傳媒的強大傳播能力向廣大動漫受眾進行傳播,有效提高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
三、動漫有利于對“團圓鼓舞”內涵的表達
苗族“團圓鼓舞”凝聚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是極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它把音樂、舞蹈、表演、服裝等藝術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內容豐富,特色鮮明。鼓舞的基本元素是苗族先民的文化生活、風格習慣相關的藝術創作,主題始終表現為生產勞動和生活習俗,它完全植根于苗族人們的生活及文化思維里,表演既蘊涵了苗族人民的虔誠信仰、勇于創造和頑強拼搏的民族精神,也是苗族揮灑率真樸質、演繹酸甜苦辣、關照生命價值的載體。團圓鼓舞舞蹈動作有大擺、小擺、細擺三種,大擺粗獷,小擺穩健,細擺天真,將苗族人民熱愛生活,祈求豐年的愿望表達得淋漓盡致。[1]
“團圓鼓舞”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要以漫畫的形式傳承下去,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保留它的原真性,其次才能發揮動漫的藝術效果。所以,我們對團圓鼓舞動漫進行腳本創作時,在人物的服裝上要展現湘西苗族特色,道具不能改變,才能達到異曲同工之妙。苗族“團圓鼓舞”動漫化可謂是當代大勢所趨,洋溢著強烈而獨特的民族特點的動漫片,能更好地宣揚苗族的精神內涵及文化形象,更好地傳承和弘揚苗族鼓舞文化,通過對原始素材的整理、加工與提煉并將其轉化為動漫創作素材,同時提升動漫產業影響力。
四、動漫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傳播
隨著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現、發掘、存檔、利用等各個方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保護手段已顯不足。在當今信息化環境中,動漫作為傳播文化的一種媒介,同時有意識形態、商品這兩種屬性,其極強的表現力、獨特的藝術性和的普遍性,已逐漸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它使得觀眾能夠更為靈活地從各種渠道觀看自己喜愛的動漫作品,極大地增強了其傳播力和影響力。因此動漫作為主要藝術形式來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其獨特優勢,在非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2]
1、動漫極大增廣了非遺傳播的受眾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動漫化是非遺的文化元素向動漫作品的轉化,是通過動漫創作用動漫語言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轉化為動漫影像。這種轉化使非遺的文化載體由“人”轉變為“動漫作品”,也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方式由傳統的“口授身傳”轉變為現代傳媒的大眾傳播。它跨越時間、空間的障礙,克服或打破了區域及文字的限制,極大拓展了傳播范圍與空間,能夠更好地滿足非遺在當代環境下存續與傳承的需求,增強了非遺的傳播能力,極大增廣了非遺傳播的受眾面。
2、動漫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中具有獨特的作用
非遺彰顯了民族的文化底蘊,也將民族的心理狀況、審美表現和民俗風情表現出來。在這信息化時代,要結合新傳媒技術,將古老的靜態文化活態傳播。集中了娛樂、教育和商業等元素的動漫產業更是文化藝術的多元綜合體。尤其是動漫深受青少年的喜愛,并且受眾群在擴大,我們運用這一特點,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動漫形式表達出來,讓人們在觀看動漫中學習。如日本圍棋為主題的動漫作品《棋魂》,很好地把一些復雜、枯燥的圍棋知識穿插其中,結果吸引了無數的青少年觀看并從中了解、學習到大量地圍棋知識,使圍棋這項冷門智力運動獲得了大量的愛好者。同樣,只要合理地將非遺融合到動漫當中,讓他們在觀看動漫的同時不知不覺地了解并接受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終引發青少年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自覺行為,從而達到從根本上對非遺文化的傳承,讓其傳播保持其無限的生命力。[3]
3、動漫與非遺結合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動漫不僅具有社會意義,也具有經濟意義。動漫能全方位展現湘西“團圓鼓舞”中的動作、服飾和音樂,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更有利于現代媒介的傳播,結合當地的自然風景和人文風景,使之與地方旅游產業宣傳有機結合,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特別是為旅游業發展服務。
五、結束語
在這信息化條件的環境中,動漫打破了國界地域的界限,隨著手機動漫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帶領越來越多的成人進入動漫世界,收看方式也越來越豐富。動漫的出現解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缺乏符合于當代媒體傳播手段的現實問題,同時為動漫產業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這環境中,我們要積極地探索適應新媒體時代傳播路徑,解決保護與傳承的問題,不斷完善自我的文化底蘊,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參考文獻】
[1] 羅丹.技術與藝術的重逢――新媒體動漫的傳播特質與發展態勢[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
[2] 王晶晶.關于非遺文化藝術遺產展演策劃價值的若干思考[J].大眾文藝,2015(04).
關鍵詞:高職院校;內涵建設;學校文化;地方文化;融合途徑
作者簡介:朱有明(1980-),男,江蘇盱眙人,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管理;張薛梅(1976-),女,江蘇盱眙人,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等職業教育、房地產經濟。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6)11-0031-05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行業對高職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我國高職教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唯有強化內涵建設,營造良好的高職教育環境,才能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需求的素質較高技能過硬的人才。在高職院校加強內涵建設過程中,文化內涵建設是一項重要內容,而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是有效保障其內涵建設成效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高職院校文化內涵建設相關概念
(一)內涵建設
高職院校內涵建設主要指高職院校的各項制度及管理建設,包括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辦學定位、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以及文化建設等內容,與傳統的高職院校硬件設施建設相比,內涵建設抽象性更強,衡量其內涵建設水平的指標主要是高職院校的管理建設狀況。在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動下,高職院校內涵建設逐步由制度、管理建設向文化建設深化,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實施途徑之一就放在了高職院校學校文化與地方區域文化的結合上[1]。
(二)文化內涵
文化內涵一般是指文化的載體所反映出的人類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內容。文化是相對于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是人類在其社會歷史發展中不斷創造、總結、積累下來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因此,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是歷史發展的體現。無論何種文化,其本質性的、深刻的內涵是哲學,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生存思想與方法的各方面體現。優秀的文化是需要人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與弘揚的,尤其是優秀的傳統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如果不能很好地與現實生產生活緊密融合,造成文化的歷史缺位,就談不上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三)學校文化
學校文化,或稱校園文化,指的是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形成的,可以反映出學校的辦學宗旨及師生價值觀念的一種精神和傾向。學校文化具備了文化屬性,其不以強制性作為建設手段,而側重通過學校管理者及教學者營造相應的教學氛圍和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學校文化,并對其思想行為加以引導。學校文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獨特性,不同學校具有不同的學校文化,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關聯較為密切。
(四)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也稱為地域文化、區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環境的影響下,各個區域在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基于文化背景的特定文化,這種文化與地理空間存在較強的匹配性。在地方文化的形態和構成上,既可以完全按照地理空間及區位來劃分,如城市文化、鄉鎮文化、農村文化等;又可以將文化空間作為劃分依據,形成諸如沿海文化、齊魯文化、嶺南文化、巴蜀文化等;還可以按照地方工商業特色分為徽商文化、浙商文化、蘇商文化、晉商文化、粵商文化等,甚至于更小地域的特色工商文化,如江蘇省無錫市的錫商文化等?,F階段所倡導的地方文化,其外延更廣,涉及到區域人們工作生活所形成的價值取向和意識形態,都可以視為地方文化內容。
二、高職院校文化內涵建設中將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加以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職院校教育的本質屬性所決定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本科高校相比,高職院校既要注重基礎知識學習,又要側重專業技能訓練,學生的后續就業也具有高度的區域指向性,這就需要高職院校以內涵建設及教學質量為中心點,在文化內涵建設中將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加以融合,為學生投身區域經濟建設做好鋪墊。此外,高職教育在學生就業上也帶有一定的指向性,通過將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加以融合,能夠增強學生的區域文化歸屬感,便于優化及穩定區域人才結構,對區域經濟及文化的發展大有裨益。
(二)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客觀需要
高職院校內涵建設主要是對學校的制度、管理及文化等軟性層面進行建設及規范,而制度及管理的建設又離不開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參與及指導??v觀我國高職院校建設,一方面經歷了高職生源擴招及規?;l展階段,另一方面激烈的教育市場競爭也凸顯了高職內涵建設的迫切性與重要性。在此背景下,眾多高職院校紛紛注重在教學質量、教學管理、校園文化創建等層面加以提升,并將教學、管理、服務的質量在學校文化中予以體現,借助學校文化來提升學校的內涵和價值,同時學校文化又是對地方文化的提取和淬煉。
(三)高職院校提升學生素質能力的保障
高職院校文化內涵建設中,依托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能夠提高內涵建設的實效性,在將地方文化中與學校教育及專業學習緊密相關的地方特色文化和企業文化引入到高職院校內涵建設中,能夠使高職學生深入及時地感受地方和企業對人才素質能力的需求,從而促使其在提升專業技能的同時,提升其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為其畢業與就業的無縫銜接創造條件。此外,高職院校的教學具有較強的程式化,涵蓋了專業基礎知識學習、實踐操作及定崗實習等環節,高職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主要局限在學校及實習企業中,無法全面接觸到社會的各類信息,而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的融合,能夠使學生從校園中獲取必要的文化信息,有助于保障其素質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四)高職教育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一般而言,高職院校在設置課程時,其主要的參考依據是社會行業人才需求,以此為基準來開展人才教育及培養,使其具備相應的技術操作能力及職業素養[2]。但在這一過程的具體實施上,在開設相關的理論及實踐教學課程時,以人才市場需求為依據的教育模式會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無法及時掌握社會行業發展動態和人才崗位需求上的更新變化。此時借助于地方文化與學校文化的融合,高職院??梢愿鶕Φ胤絽^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及時豐富高職課程內容,提高高職教學的前瞻性,也能夠帶動高職學校文化建設,進而為高職院校的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三、基于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視角的高職院校內涵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對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相結合的內涵建設重要性認識不足
作為兩種文化形式,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在形成及發展過程中帶有其各自的獨立性,一方面其具備了互相融合的基礎和可能,另一方面在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長期發展中又受限于各種因素而較難真正交匯。在此背景下,有些高職院校在內涵建設上,往往將兩者加以割裂,主抓教學質量及科學研究,在文化建設上也偏于一隅而無暇顧及與地方文化的有效互動,由此導致高職院校內涵建設完整度不高,無法實現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的有效互補。
(二)高職院校內涵建設中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覆蓋面不廣
高職院校內涵建設非一朝一夕之功,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也帶有長期性和系統性,既需要持之以恒的實踐,又需要在內涵建設的各個環節加以貫穿[3]??v觀我國高職院校內涵建設,多數高職院校僅是通過實踐活動等方式來尋求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并未徹底調動起學生參與此類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難以使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覆蓋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方方方面,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的結合尚需進一步完善。
(三)高職院校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規劃性不強
從我國高職院校的發展歷程來看,與普通本科高校相比,高職院校通常是由中專院校合并升格演變而來,其不具備先天的文化底蘊,由此也使其教學、實踐及管理活動表現出較濃厚的中專院校色彩。在高職院校數量及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內涵建設基礎并不牢固,需要圍繞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進行科學設計規劃,以使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互相哺育,盡快提升高職院校的文化內涵及教育實力。但從實際情況看,高職院校在內涵建設中普遍存在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規劃性不強、融合過程隨意性過大等現象,高職院校文化內涵建設流于形式。
(四)高職院校內涵建設中在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的融合機制上亟需完善
以上三方面的問題,歸根結底,主要是由于高職院校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機制匱乏所致,受此影響,高職院校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在融合過程中實效性和穩定度不強。首先,從法律層面上看,現階段尚未制定高職院校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有效融合的法律法規,兩者融合的規范性無法保障。其次,作為社會企業來講,其一方面能有效接納產教結合及校企合作的理念和模式,另一方面又缺乏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關注和有效涉入,高職院校內涵建設中看似與社會及行業企業間的關系得以加深,實則其融合度尚有所欠缺。第三,高職院校自身也沒有成立負責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的專門機構,無法針對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給予有效指導。第四,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隸屬于省管,與地級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缺乏深度有效聯系,更談不上與地方文化建設主管部門與行業組織的合作,缺乏溝通銜接的工作機制,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與指導。
四、高職院校文化內涵建設中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有效融合應遵循的原則與路徑
(一)高職院校文化內涵建設中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融合應遵循的原則
1.高職院校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融合應注重凸顯院校的辦學特征。高職院校內涵建設以院校的個性及辦學特色為主要標志,在將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融合的過程中,應注重對地方文化,特別是特色文化和企業文化加以分析研究,然后將之灌輸到學校文化中,增添院校文化底蘊。與此同時,作為高職院校而言,其在培育辦學特色的過程中,要對地方文化進行提煉,提高地方文化與學校文化的匹配性,建設獨具特色的高職教學環境[4]。
按照上述原則,作為一所以商科為主的高職院校,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在辦學中主張天道酬勤、商道酬信,形成了濃郁的商科辦學氛圍。無錫的“錫商文化”源遠流長,如民族工商業創業精神楷模的榮氏家族企業,繅絲業首屈一指的薛氏集團,面粉、棉紡實業家唐保謙、唐星海父子,以及現在的海瀾集團、陽光集團、紅豆集團等,人們感受到的是一種開放、靈動、務實、創新的精神,是一種公平細膩、正心誠意、勤儉自持、踐約守信、謙讓包容、勇往直前、審時度勢的文化[5]。借助這些文化,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相應的實踐教學活動,既充分利用了地方區域文化的精髓,強化了學校內涵建設,又促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深化和升華,是地方文化服務于高職學校文化內涵建設的典型。
2.高職院校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融合應強調地方文化的具體要求。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尤其是與地方文化中所涉及到的企業文化如何有效銜接,是開展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時應著重探討的問題。在將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加以融合時,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地方文化的特色及優勢,豐富補充學校文化;另一方面要針對地方文化中所涉及到的職業素養要求等內容,在高職院校內涵建設中通過完善學校培訓設施、管理制度等途徑,來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合作意識、誠信觀念、創新能力等加以著重培養,從而使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既凸顯辦學特色,又彰顯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企業文化,為學生的后期就業做好鋪墊。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位于江蘇省無錫市,所處的地理區位較為優越,是江蘇乃至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較為快速的區域,無錫的發展主要依托紡織服裝、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精細加工等制造業和物流、旅游等服務業,地方企業圍繞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也形成了相應的企業文化。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在開展內涵建設時,在對地方文化加以調研的基礎上,按照“會經營、懂管理、善溝通、重誠信”的商科人才特質,以經營教育、管理教育、溝通教育、誠信教育“四育并舉”的教育內容體系和科學多樣的方法和手段,以政、行、企、?!八姆铰搫印睘闄C制[6],結合地方文化特色和企業文化要求,注重對學生的崗位素養及職業技能進行雙向培訓,為當地企事業提供了職業精神、文化素養、實踐技能和創新意識俱佳的高職人才。
此外,無錫歷來就是我國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無錫的民營企業眾多,曾經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蘇南模式”的代表,具有濃厚的創業氛圍與環境;地方政府也一直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業,對大學生創業給予了各種優惠和扶持政策。作為高職院校,要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就要緊跟地方發展脈搏。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早在2004年就在全國高職院校中率先開展創業教育,把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滲透到教學環節中,注重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知識與創業能力,形成了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工作全方位開展、對象全面覆蓋的創業教育格局和“創業教學+創業模擬+創業實踐”為內容的“三位一體”創業教育體系[7]。多年來,學校創業教育成效顯著,涌現出一大批自主創業、團隊創業和崗位創業的先進典型,利用地方濃厚的創業氛圍將創業教育打造成為學校文化特色。
(二)高職院校文化內涵建設中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徑探究
1.提高高職院校內涵建設中對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融合重要性的認識。作為高職院校管理者來說,其應科學認知作為一所高校所肩負的服務社會、人才培養、教育科研及文化傳承等職能,在此基礎上,對高職院校內涵建設在院校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加以重視,自覺將高職院校文化內涵建設與高職院校教學設施等硬件建設加以結合,以提高院校的綜合辦學能力和社會聲譽。在開展高職院校文化內涵建設時,要強化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的融合力度,一方面在教學及管理中將地方文化融入到教學課程建設、教學課堂實施、實踐活動及崗位實習中;另一方面地方行業企業也要積極參與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將企業文化等地方文化內容在高職院校中全面鋪展開,為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的融合創設平臺。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在開展內涵建設時,學校管理者基于無錫圍繞物聯網技術、機械制造、休閑旅游、文化創意等產業布局形勢,在進行院校內涵建設的過程中,對所在區域的地方文化及人才需求進行了跟蹤,結合自身的辦學優勢和學校文化,將地方產業發展動態融入到學校課程體系建設中,開辟了物聯網技術、景區開發與管理、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等專業群,有效滿足了無錫產業結構調整對技術型人才的大批量要求。
2.擴展高職院校內涵建設中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的融合覆蓋面。在高職院校內涵建設中,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的融合應覆蓋到高職院校教學及管理的各個方面,以此增強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成效。在高職院校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融合覆蓋面的擴展上,應主要通過建立高職院校、社會企業、區域社區共同參與的產學研人才培養體系來實現[8]。首先,高職院校、社會企業、區域社區等要加強合作交流,共同探討及制訂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策略,增進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的銜接。其次,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邀請社會企業人士入校開展企業文化講座及報告等活動,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到本行業的先進技術及發展趨勢,通過三方聯動,使高職院校內涵建設具備相對明確的方向,避免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淪為“假大空”。第三,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基地,建立校外文化教育基地,定期開展見習活動,加強對學生的地方文化教育與熏陶。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在開展專業建設和文化內涵建設時,緊密圍繞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和開發利用,與無錫市文廣新局合作設立了“無錫傳統文化設計人才培養基地”和“無錫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與文化創意產業設計研發中心”,重點就無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的重要政策、機制、規劃和文化創意產業優化升級以及無錫地域文化產品開發等主題,結合無錫傳統文化人才培養進行專項研究。學校還在藝術設計學院相關專業中成立了“非遺班”,由無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擔任兼職教師,系統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相關課程,通過“非遺文化”的學習,為師生的藝術設計增加文化內涵[9]。
3.提高高職院校內涵建設中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的規劃性。首先,高職院校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的有機融合應以學校文化作為著力點,通過校園文化來帶動學生的學習及科研,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水平。在高職院校學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上,高職院校應注重對其融合的途徑和方式進行規劃,通過與其他高職院校加強交流,借鑒其內涵建設中在學校文化創建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然后結合自身的文化優勢和特色,根植本地區域文化,提高學校文化建設的針對性。其次,作為政府部門來講,其在進行本區域的高校布局設計時,應注重分析高職院校的獨特屬性,在各類基礎服務設施上進行合理規劃配置,使高職院校的學校文化能夠與地方文化有效互動。
4.完善高職院校內涵建設中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融合的機制。高職院校要強化內涵建設,還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針對高職院校的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的融合建立長效的保障機制,盡快制定相應的促進高職院校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融合的法律法規,對高職院校、社會企業、相關區域組織的職責加以劃分,從而使高職院校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的融合有章可循。社會企業應積極參與到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中,在開展校企合作及頂崗實習時,對學生的素質能力要求加以明確,為高職院校學校文化的補充完善提供參考。高職院校自身應針對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的融合工作設置專門的機構,著重對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素質能力加以強化,做好相應的指導及培訓工作,對其理論及專業操作技能加以強化的基礎上,增強其認知及領會地方文化的能力,使其能夠在高職院校教學實踐中自覺將學校文化與地方文化加以融會貫通。
參考文獻:
[1]桑江.基于文化管理視角的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探析[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57-59.
[2]鄧志革,雷久相.高職院校內涵建設與服務區域經濟良性互動探析――以株洲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汽車特色院校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2(17):39-43.
[3]肖妍.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要素構成與路徑探析[J].改革與開放,2013(20):77,79.
[4]彭齊林,彭桂香.新時期高職內涵建設路徑探析[J].職教論壇,2011(32):6-8.
[5]王立人.在傳承中豐富發展無錫工商文化[J].江南論壇,2008(6):8-11.
[6]朱璋龍.高職商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江蘇社會科學,2010(S1):94-97.
[7]李剛,朱璋龍.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整體性模式的構建[J].遼寧教育研究,2008(8):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