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9 10:54:17
序論:在您撰寫課程建設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P鍵詞:拓展性課程;蘭溪三中;課程建設
G622.3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當前,隨著新高考改革進一步深化,尤其是浙江省的選考學考制度的落實,高中課程改革正在大面積如火如荼進行中,作為蘭溪市首批省二級特色示范高中,其課程改革從制度層面予以了保證,如《選修課程開發與設置審核制度》、《選修課程校本培訓制度》、《選修課程學分認定制度》等。由于以往全省乃至全國同一套課程體系使得廣大一線教師缺乏課程建設的經驗,因此在實踐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困難。本研究試圖通過調查了解本校拓展性課程建設的基本情況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避免在課程改革中出現“走過場、一陣風”,為課程改革提供一些事實和建議,以期推進高中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展。
二、調查的對象和方法
本次調查的方法采取整群抽樣調查,在高一、高二兩個年級的學生以及全校教師中隨機抽取樣本。采用的問卷是自編問卷,主要分為單選題和不定選選題。發放給教師共100份自填式問卷,回收有效問卷85份,回收率為85%,發放給學生共2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95份,回收率為97.5%。
三、調查的結果和分析
(一)師生對拓展性課程建設的認識
1.拓展性課程內涵的理解
調查發現,教師對于拓展性課程的理解還是比較全面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偏差。51.8%的教師認為拓展性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課程選擇;48.2%的教師認為拓展性課程促進了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41.2%的教師認為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選擇能力和生涯規劃能力;但是也有17.6%的教師表示不清楚。
2.拓展性課程的意義所在
66%的學生認為通過自足選修拓展性課程了解了相關課程或掌握了相關技術;65.5%的學生認為可以豐富自身對學習的認識、理解和感受;41.5%的學生認為學會了自我選擇、自我規劃和自我負責。
3.拓展性課程建設的必要性
調查表明,29.4%的教師認為自己所任教的科目很有必要開發拓展性課程;48.2%的教師認為有必要開發;15.3的教師認為一般;只有7.1%的教師認為拓展性課程開發不必要。有97.5%學生表示愿意經常參加拓展性課程,只有2.5%的學生表示不愿意。
以上調查結果反映出一線教師及學生都認識到拓展性課程的開設對教師專業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重要價值,因此對于拓展性課程的建設必要性都有比較一致的認同,但可以看出學生的態度更堅決些,他們基本都表示愿意參加拓展性課程的學習。
(二)對拓展性課程建設或開設資源、效果的認識
1.拓展性課程建設的可用資源
64.7%的教師認為拓展性課程建設的可用資源可以是教師的特長、愛好和興趣;58.8%的教師認為可以利用學校特有的教學資源;49.4%的教師認為可以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47.1%的教師認為可以尋求其他的支持。
2.課堂教學效果
調查顯示,12.9%的教師認為自己開設拓展性課程課堂教學效果很好;65.9%的教師認為教學效果一般;9.4%的教師認為效果差;2.4%的教師認為根本沒有效果。而27%的學生認為任課老師的拓展性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好;62%的學生認為一般;只有8.5和2.5%的學生認為課堂效果不好或根本沒有。
3.成熟的拓展性課程特征
調查說明,64.7%的教師認為成熟的拓展性課程應該有明確的課程教學目標;60%的教師認為應該有完整的文本材料或其他材料;49.4%的教師認為應該有專業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45.9%的教師認為應該有固定的教學時間和教學地點。
4.學生的興趣、特長和愛好對拓展性課程建設的重要性
94.5%的學生表示自己在自主拓展性課程選擇中會選擇興趣特長類的拓展性課程;32.5的學生表示選擇職業技能類課程;19.5%的學生表示選擇知識拓展類課程,還有6.5%的學生會選擇了其他類。
以上調查表明,目前絕大多數參與拓展性課程開發的教師認識到拓展性課程建設的可用資源的多樣化,尤其是認識到課程開發要做到“以生為本”,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盡量為學生提供相對成熟的文本材料和評價體系,體現了教師在拓展性課程建設中的責任化和規范化;大部分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限定拓展性課程,并以自己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自主選擇拓展性課程,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總體比較滿意,但是也可以看出他們對拓展性課程的期望比較高。
(三)本校拓展性課程建設的實踐情況
1.拓展性課程建設的參與、管理
調查結果表明,41.2%的教師認為拓展性課程的開發主體是教研組;27.1%的教師認為是教師自己;17.6%的教師認為是備課組;還有14.1%的教師認為是專家學。43.5%的教師表示自己知道學校里有專人負責拓展性課程開發和建設的管理。
2.拓展性課程的實施安排
調查發現37.6%的教師認為拓展性課程的實施安排要有專門的教師、教室和時間;30.6%的教師表示學校要求開課的教師要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方案進行教學;20%的教師表示學校安排了教研組或課題組進行研究;5.9%的教師表示學校安排了專門的領導、管理人員進行檢查或聽課。
3.拓展性課程的評價與考核
調查表明41.2%的教師表示不清楚學校是否對拓展性課程進行了考核,38.8%的教師認為學校還沒有進行相關考核工作,還有20%的教師表示學校對課程有考核。對于學生修習拓展性課程的考核,70%的學生認為要看課程自身的特點來考核,16%的學生認為要結合平時表現和期末作品,10%的學生認為最好不要考核,4%的學生認為無所謂什么形式M行考核。
4.拓展性課程建設過程中的主要困難及原因
調查發現62.4%的教師認為自己在開發拓展性課程方面有困難,27.1%教師認為雖然有困難但是能夠自己解決,10.6%的教師則認為沒有困難。65.9%的教師認為主要的困難是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精力,47.1%的教師認為缺少相關的資料,43.6%的教師認為主要困難是缺少相關的開發知識和技術,31.8%的教師認為是缺乏規范的評價和考核或其他方面的原因。
四、調查的對策與建議
(一)正確認識拓展性課程建設的中各種的地位和作用
調查表明本校61.7%的教師開設過拓展性課程,基本所有的學生修習過拓展性課程。學校、教師、學生都已認識到拓展性課程對特色學校創建、教師自身專業成長和學生個性發展等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在調查中也發現由于高考必考課程的設置使得不計入高考總分的拓展性課程存在一個相對“尷尬”的地位,為了學分而修習的狀況依然存在。為此,需要明確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從學校層面看,蘭溪三中在“為幸福人生奠基”辦學理念指引下,根據學生不同層次需求,形成以學業水平考試為目標的基礎性學科選修課程與以選修課程為目標的發展性學科選修課程體系,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課程選擇權和更加豐富的適合學生“全面且有個性地發展”的課程??梢?,學校要為拓展性課程的建設起到領頭者作用。
從教師層面來說,作為拓展性課程建設的直接承擔者,教師的專業素質對此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還是有一部分教師在拓展性課程建設中表現出參與意識模糊、知識儲備不足、興趣特長缺乏、課程開發能力欠缺等問題,制約著課程建設和課堂效果。為此,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增強學科拓展意識,加強在開發能力上的培訓,增強自身的專業能力。
從學生層面上說,絕大多數的學生希望能夠在拓展性課程中提高綜合學習能力以及自我選擇、自我規劃、自我發展能力,對課程開設非常期待。但在目前高考選拔人才機制下,他們依然存在學習任務重,沒有時間和精力,學習能力不夠等實際困難。所以對學生首先要認識到拓展性課程的學習是對基礎型課程的有益補充,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二)利用多種資源,創建有特色、高水平的拓展性課程
課程特色是學校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所學校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形成的,體現了這所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教育思想。蘭溪三中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領下,以“生態育人,和諧發展”為辦學特色,深入發掘其內涵,積極創設和諧氛圍,努力從區域資源、社群資源、家長資源以及師生資源出發,逐漸形成了具有三色的四大特色課程群。
(三)完善拓展性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
拓展性課程評價是拓展性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評價內容上可以分為拓展性課程本身的評價和實施效果的評價兩部分。比如對課程開發過程中,通過了解教師的參與度、對其開發能力的支持度、是否規范等方面進行評估和幫助;而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要著重了解學生的學業成績、教師的教學三維目標實現、以及學生的興趣是否達到滿足、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收獲等。
在評價機制上,可以通過建立學分制與彈性學制相結合的方式來推進拓展性課程的評價。學分制和彈性學制是我校拓展性課程評價的兩大基點,也是順利推進、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重要保證。因為實踐證明學分制和彈性學制能有效促進形成對學生課程學習的導向、激勵和制約機制,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和個性特長的發展。
最后,對教師來說拓展性課程的評價具有激勵、反饋和促進的作用。既然拓展性課程建設就基于教師自身的學科優勢、興趣特長以及學校特色資源開發和師生共同成長的考慮,所以對其評價就要考慮到課程本身的差異性和獨特性,要將諸如是否體現一定的特色、是否受到學生歡迎、是否符合學校實際、是否體現學校特色作為衡量的標準。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充實課程知識、提升課程開發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從而能夠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創造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周鶴萍,拓展型課程教學策略的嘗試[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06.3
[關鍵詞]生物技術;課程體系
1 課程建設調研的目的
德州學院生物技術專業是2000年新建的專業,具有生物科學和生物化學等學科優勢的生命科學類專業,我們按照為社會培養厚基礎、強能力、寬適應的合適的應用型生物技術專業人才的指導思想,制訂了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在專業建設中,就依托我校生物科學專業,構建具有特色的生物技術人才培養方案和模式進行了探討和實踐。
課程建設是學校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關鍵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徑。課程建設涉及到教育思想觀念、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手段、師資隊伍、教學管理制度建設、教學條件等多方面的內容,課程建設直接體現學校的教學水平,并將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為了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更加規范、有序地開展課程建設工作,根據教高[2007]1號《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和教高[2007]2號《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為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對徐州師范大學大學和淮陰師范學院等院校本科生課程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
2 生物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結構
通過調研各個學校本科生課程建設情況,生物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基本框架達成共識:
2.1 畢業總學分=課程(包含實驗課程)總學分+畢業綜合實踐環節總學分=150~180學分。
2.2 課程類型及學分比例。基礎課程:50%左右
人文社科類(含政治、外語、計算機、體育等)占30%總學分。
自然科學類(數學、物理、化學、物理化學等)占25%總學分。
專業基礎課:根據各個學校的專業特色來決定,占20~30%總學分。專業基礎課主要包括微生物學及實驗、生物化學及實驗、遺傳及實驗、分子生物學及實驗、細胞生物學及實驗
專業課:根據學校的專業特色來決定,占20%左右總學分。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術等課程。
2.3 生物技術專業實驗覆蓋面。生物技術專業實驗覆蓋面包括微生物學實驗、生物化學實驗、遺傳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細胞生物學實驗、細胞工程實驗、基因工程操作實驗、生物工程下游技術實驗。
3 我校生物技術課程建設的現狀
3.1 開設適合我校特點的課程教學模塊。根據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生物技術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具有較扎實的生物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系統的生物技術理論與實驗技能,了解生物技術領域的前沿和發展動態,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能在工業、醫藥、食品、農、林、漁、環保、園林等行業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同時適度培養專業專業基礎型、復合型人才。我們設計了5個選修教學模塊,分別是食品科學與營養模塊、現代生物學模塊、生物制藥模塊、農業生物技術模塊、生物教育模塊。
4 課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一、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
筆者通過文獻研究了解國內外精品課程研究的深度與維度,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參照。
(二)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對已形成的事實的考察和研究。筆者將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計劃,多方位、多角度搜集我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概括,發現問題,探索規律,以揭示我校精品課程的現狀,探尋精品課程健康發展的道路。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論 文網專業寫作職稱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二、研究結果
(一)精品課程類別分布
教育部精品課程項目啟動十多年,我校精品課程建設成果斐然。截至2013年9月,我校共建設評審出102門精品課程,其中4門國家級精品建設課程(簡稱國家級建設課),所占比例為3.92%;14門天津市精品課程(簡稱市級精品課),所占比例為13.72%;66門校級精品課程(簡稱校級精品課),所占比例為64.71%;18門校級精品建設課程(簡稱校級建設課),所占比例為17.65%。具體情況如下頁圖1所示。內容涉及理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和“兩課”等學科領域。精品課程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精品課程年度分布
自2003年始,我校緊跟國家教育政策的發展,非常重視精品課程建設。如表1所示,我校精品課程建設步伐呈逐年平穩增加的態勢。2003—2010年,我校市級精品課與校級精品課兩類課程平行有序發展并不斷增加,為我校2012年實現建成4門國家級建設課的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2009年和2010年,我校還積極探索雙語精品課的建設思路,共建設評審出6門雙語校級精品課,擴大了精品課程的種類范疇。精品課程利用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將課程的相關內容上網并免費開放,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提高了我校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三)精品課程院部分布
我校機械學院、自動化學院和汽車學院三個學院既擁有國家級建設課和市級精品課,又擁有校級精品課和校級建設課,說明這些學院無論從層級上還是從數量上來講,都在精品課程建設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同時,職教學院的國家級建設課“職業教育學”在業界亦有較深的影響;信息學院、電子學院和理學院則從數量上表現出強大的發展后勁,如表2所示。然而,從整體來看,我校精品課程院部發展很不均衡,外語學院等文史經管院部的精品課程建設相對薄弱,這與其他研究者對精品課程的相關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四)精品課程學科分布
根據高等學校精品課程(本科)分類體系,我校的精品課程學科大致可以分為理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和“兩課”等四類。為了統計方便,筆者將社科部的兩門精品課歸為“兩課”類。我校理工類、教育學類的精品課程一共有94門,占全部精品課程的92.16%,如表3所示。究其原因,可能與我校擁有強大的特色品牌專業緊密相關。我校擁有11個天津市品牌專業:自動化、機械制造工藝教育、機械維修及檢測技術教育、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動畫、網絡工程、交通運輸、教育技術學、電子商務。這些專業包括了我校很多特色學科,在國內業界排名靠前,具有重大影響。因此,依附特色學科而建的精品課程亦顯示出強大的專業匹配優勢。相對而言,我校管理學和“兩課”類精品課程還需要加強建設力度。
(五)精品課程進入方式
課程進入方式猶如打開精品課網站的一把鑰匙,醒目的進入方式能讓學習者非常容易找到課程網站,對利用精品課資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校精品課網站的進入方式主要有三種:教務處主頁進入、圖書館主頁進入和院部主頁進入。圖書館主頁進入和教務處主頁進入兩種方式最終鏈接的是同一個精品課網站地址,均能找到我校所有的精品課程。但是,通過院部主頁能夠找到入口的精品課只有26門,占課程總數的25.49%。其中,國家級建設課有2門,占總數的50%;市級精品課有9門,占總數的64.29;校級精品課僅有15門,占總數的22.73%;而校級建設課信息則沒有出現在各院部網站上,如表4所示。這些數據表明,各院部在精品課建設上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在課程宣傳上還存在很大欠缺。師生為了解信息會經常瀏覽自己院部的網站,這個途徑也是師生最易獲得精品課信息的方式,而調查結果卻凸顯了我校大部分院部對精品課重建設、輕宣傳、輕應用的問題。
(六)精品課程可用性
精品課的關鍵在于建設,核心在于資源的使用,能否成功訪問課程網站則是實現課程資源共享的第一關。我校有72門精品課是可以成功訪問的,約占課程總數的70.59%。其中,國家級建設課均可使用;85.71%的市級精品課可以使用;77.27%的校級精品課可以使用;只有27.78%的校級建設課可以使用。網站可用性依課程級別高低呈逐漸降低的趨勢。精品課不可使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服務器鏈接不通、網頁無法訪問、域名解析錯誤或該地址無效等。國家級建設課因其擁有統一的國家課程平臺,技術標準高,維護使用非常方便。而我校其他精品課沒有專門平臺,基本上都是由圖書館網絡課程資源部負責、維護和管理,日常工作比較繁重,導致訪問使用率不理想。這從側面反映出我校精品課網站資源 開放共享性較差,缺乏后期管理維護,從而給師生帶來極大的困擾,開放教學理念在精品課中得不到體現,嚴重偏離了精品課建設的初衷。
(七)精品課程運行質量
精品課程建設的理念是共享,不僅要有科學豐富的課程資源,更要有資源利用的技術保障。如果課程不能正常運行,再好的資源建設亦是無效的。相比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電子教案等課程資源,教學錄像作為一種重要而特殊的課程資源,在資源大小和使用難度上對課程建設的技術要求更高。教學錄像能否正常播放,是檢驗精品課運行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我校僅有30門精品課可以在線點擊播放,占課程總數的29.41%。其中,個別錄像在播放過程中會出現聲音畫面不同步或者播放不流暢等現象;有16門課程需要安裝插件或者下載后才能播放,占15.67%,然而有些課程雖然下載安裝了插件,但是依然無法播放;錄像無法打開的課程共有10門,占9.8%;還有17門課程沒有教學錄像。如表5所示。教學錄像文件比較大,占用了大量的網絡空間,而課程建設中又會存在帶寬限制、無法順暢瀏覽以及系統等方面的因素,致使教學錄像失去其實際應用價值。這些現象對我校日后教學錄像的制作標準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為滿足不同帶寬學習者的需要,在課程建設中可以考慮提供清晰版和流暢版兩個版本的教學錄像。
(八)精品課程互動交流
師生互動交流工具的建設是衡量網絡課程是否具有開放性的一個重要標志。我校精品課程互動交流工具可用性統計如下頁表6所示。在102門課程中,只有34門設置了互動交流工具,僅占課程總數的33.33%。其中,“網上留言”、“網上答疑”和“聯系我們”三種傳統的異步交流工具應用比較廣泛,而像Blog、Wiki和Moodle等新型交流平臺,能夠很好地促進教學實踐和反思,在我校精品課網站中卻極少出現。整體而言,我校精品課網站互動交流工具部分建設內容比較薄弱,應該引起課程建設者的重視,要充分考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重視學習者進行人機對話或人人對話的渠道,從而將網絡精品課打造成沒有學校圍墻的第二課堂。
三、幾點思考
精品課程的建設與共享是一項系統工程,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資源建設,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我校精品課程建設已經取得一定的資源規模優勢,但是還有以下幾個方面亟須我們努力改進,繼續完善網絡課程資源建設,構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優質開放教育資源。
(一)精品課程平臺存在缺憾
標準統一的技術平臺,不但有利于實現資源的開放和共享,更能保證課程資源網站的正常運行。我校精品課程由各個參與院部自主確定技術規劃方案,獨立開發制作,由學校圖書館統一搭建網絡平臺進行,缺乏一個成熟的課程平臺,導致網站的穩定性不高,后期的課程更新和維護更是困難,極大地阻礙了我校精品課程資源的利用與共享。
(二)重評建、輕應用現象有待改變
通過表2、表3可以看到,我校各院部的課程建設投入比較大,課程數量很多,但是根據課程進入方式的調查,大部分院部的精品課程應用效果差,開放性和共享性存在缺憾,課程互動性薄弱,課程內容更新不及時。很多課程為評而建,課程申報成功后缺乏更新和維護,缺乏對課程的大力宣傳,導致課程變成無人問津的僵死課程。這些現象需要我校主管部門對精品課程建設進行相應的總體指導與規劃。
(三)教師團隊意識應加強
在課程建設中,我校各院部的組織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院部組建了自己的精品課團隊,由學科教師、教育專家和計算機技術人員等組成,大家相互合作,共同開發精品課程。有的院部則沒有組建課程團隊,課程建設基本由申報課程的教師負責。這種情況下,主講教師擔負了課程開發者、課程設計者和技術實現者等多重角色,不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課程的資源設計上。因此,導致許多課程網站建設留下了粗制濫造的痕跡,從而使精品的概念在課程中得不到體現,使課程資源共享成為空談,所以,加強教師的團隊意識是當務之急。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論 文網專業寫作職稱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參考文獻:
[1]羅雙蘭,等.國家精品課程與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程的比較與思考[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6(2):41-44.
一、課程基本情況:
該課程憑借其優良的師資、一流的實訓條件、長期致力于教學改革所積累的教學成果與教學理念。在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建立了該課程的課程網站“精品課程”專欄《汽車電器設備構造與維修》。
二、課程改革與建設情況:
從2007年6月建立了《汽車電器設備構造與維修》的精品課程建設,我們認真研究,尋找素材,開展課程的改革與建設工作:
1、2006年7月,組織召開了一次專業指導委員會全體會議,聽取了來自生產企業的委員對該課程建設的意見與建議,特別是針對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培養方案(學生學習該課程后該掌握的技能是什么?如何才能培養出生產一線所需的這些技能?如何評價學生是否掌握了這些技能?)等進行了可行性的論證。同時,部分來自生產一線的委員提出可為課程實習提供一定的實習條件,這樣可大大緩解該課程添置實訓設備的壓力。
2、組織該課程所有教師認真學習了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通過學習,所有教師都意識到了根據汽車維修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和參照汽車維修職業資格標準來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同時也意識到了要用上述標準來進行課程建設對師資、實訓條件的高要求。大家一致認為,這就是該課程進行精品課程建設的方向與要求。
3、組織教師進行了三次該課程內容整合(取舍)的專題研討會:從研究汽車維修企業未來工作崗位(群)對該課程要求的技能出發,倒推課程的講授內容與知識點,大膽地采用了理論操作與實驗室訓模塊式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并制定了對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從而使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更貼近生產實踐。
4、從2006年9月至今,先后選送了汪臻、杜婉芳、朱列、周亞等教師深入企業進行掛職鍛煉,要求他們深入汽車4S店與工人一起從事汽車維修工作,在實踐中掌握汽車維修的技能。同時,為了調整該課程“雙師型”教師結構,2006年先后從汽車維修企業聘用高寶之(工程師)、王錦俞(高級工程師)兩位同志加入課程團隊,進行教學指導及課程改革工作。
5、對該課程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進行了大膽改革:充分利用汽車實驗實訓室里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方法,將課程必要的理論知識講授與技能培養有機地融為一體,大大提高了課時的利用率;同時,不斷探索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價體系:進一步開發、完善了的課程網站上“考試題庫”,其中的“試卷自動生成系統”能很好地實現教考分離,同時,學生的技能考核也被作為該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6、積極推進校企合作與國際合作,從2007年開始,該課程所在汽車專業先后與一汽豐田汽車銷售公司(T-TEP合作)、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ASEP合作)的合作,目前正和上海大眾集團洽談合作事宜,并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三、開展精品課程建設以來所取得的成效(校內外師生對課程的評價):
1、教師是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后的直接受益者。目前,該課程的主講教師均是利用課程網站上的資源來進行教學的,無論是在教學樓的網絡教室還是在實訓室,都能方便、快速地鏈接到該課程網站上,因此所有教師一致認為:一方面可以大大減少課前準備和制作課件的時間,另一方面,所共享的教學資源又是課程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更為難得的是,自行開發與建設的課程網站所體現的“校本特色”與真實的職業氛圍是以往所使用的各種教學資料無法比擬的。
2、學生是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后的最大受益者。在2006-2007學年上學期末學院教務處組織開展的學生評教調查中,擔任《汽車電器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的教師普遍得到了學生的高度評價,“滿意率”排名在本系前茅。學生在問卷調查表中給予了這樣的評價:《汽車電器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所采用的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方式,讓我們邊學理論邊能得到專業技能的培養,符合我們高職學生的特點,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3、用人單位是開展精品課程的最終受益者。通過我們開展畢業生跟蹤調查得知:許多用人單位越來越樂意接受我們的學生去實習與就業,特別是一些與我們開展校企合作的汽車維修企業,他們親身經歷了我們與他們一起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過程,親眼目睹了課程建設后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影響與作用,切實感受到了畢業生的專業技能與生產實際的符合程度,學生在學校所掌握的汽車發動機維修技能有助于他們畢業就能頂崗工作。
4、2007年3月,在全院的期初教學工作會議上,分管教學的院領導在談到精品課程建設時說:《汽車電器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在開展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探索出的與生產企業聯合開發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的模式、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學習效果考評體系中的教考分離模式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學院的其它院級精品課程完全可以效仿這種建設模式。所謂精品課程,就要象《汽車電器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這樣在內容上“精”、在教學方式與方法上“精”,更要最后落在教學效果上的“精”。
5、日本豐田公司獲悉我院建成了由25臺豐田5A發動機組成的汽車發動機實訓室后,對我院汽車專業的辦學給予了極大關注,2007年5月,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有關人員,曾多次來我院對豐田實訓中心的教學設施、實訓基地等方面的建設情況進行了細致的實地考察、指導,對我院汽車專業的辦學實力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對我們在項目上所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同時也可對我院在T-TEP教學上所作的貢獻表示認可。并進一步為該課程引進先進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為該課程的師資培訓、設備更新和教材建設提供大力支持。
四、課程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措施:
1、本課程屬于一門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主的專業課程,對主講教師自身的技能要求很高,在開展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我們力圖從汽車維修企業中吸收一部分能工巧匠加入到該課程的師資隊伍中,但由于這部分人普通存在學歷低,達不到高職院校教師對學歷的要求而無法引進,目前該課程的“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基本依賴于“內部送培”的方式,因此結構不太合理。為此,我們正采取在職教師分批下企業進行掛職鍛煉,以提高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
2、在開展課程網站建設過程中,為了把復雜的汽車電器設備工作原理、結構、故障現象、診斷過程形象的表現出來,需要制作大量的動畫、錄像等影音資料,但由于該課程的專業教師計算機與錄像技術水平有限,需要經常請專業人士幫忙解決,這樣在課程內容的及時更新、課程網站的日常維護方面難免出現滯后現象。今年已向學院人事部門提出了申請,已由該課程所在系部招聘鵬達計算機軟件制作公司一名專職的多媒體制作專業人員,專門負責該課程網站的更新、維護以及開發汽車專業其它的課程網站。
五、本課程下一年度建設計劃
1、在200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精品課程的制作,上傳到校園網站。
2、繼續完成校本教材的建設,力爭在年內正式出版。
3、在2008年,完成“上海市級精品課程建設”的申報工作,無論成功與否,均嚴格按照市級精品課程建設的要求進行建設。
關鍵詞:中職;精品課程建設;啟示
以精品課程帶動特色專業發展,推動“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開發、利用優質教學資源,促進教學手段、方法改革,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近兩年來,上海市中職學校在精品課程建設中所取得的成果和經驗,廣受推崇。為加快我省示范校的建設步伐,提高示范校的建設質量,2012年3月8-11日,廣東省職業教育學會電子信息技術專業指導委員會和上海新朋程信息科技公司組織廣東省第一批、第二批國家示范校創建學校代表,到上海調研上海市中職學校精品課程開發、教學資源庫和數字化校園建設情況,現將調研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調研工作的組織實施
(一)調研的范圍與重點。
這次到上海進行調研,主要是了解當地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狀況,重點調研上海中職學校在創建示范性學校中和企業如何合作,建設精品課程和教學資源庫。通過調研,借鑒上海中職學校精品課程和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經驗,深化我省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建設有我省職業教育特色的精品課程和教學資源庫,促進我省職業學校信息化和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建設,推動校企深層次合作,推進教師專業發展,改革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健全課程建設實施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機制。
(二)調研的組織與方式方法。
本次調研活動由廣東省職業教育學會電子信息技術專業指導委員會和上海新朋程信息科技公司組織,全省11所在建示范校的正、副校長、教研主任、專業骨干教師和專家一行39人參加了調研活動。
二、上海市中職學校的精品課程建設
(一)政府重視、科學引領,為中職學校的課程改革提供了保障。
本次調研的三所學校都是面向現代服務業開設專業的學校,學校不大,都能體現上海中職學校的海派特點,即學校小而精,專業少而專,與廣東中職學校規模龐大、學校專業覆蓋面廣形成鮮明對比。三所學校專業建設特色鮮明,精品課程和教學資源庫建設成效顯著,信息化教學程度高,師資隊伍實力雄厚,學生在全國技能大賽中屢獲佳績,在多個競賽項目中拔得頭籌。三所學校是上海市中職學校的縮影,辦學各具特色,在特色發展中所體現出的開放的教育眼光、科學的發展思路、領先的教學質量、快速的發展步伐、現代化的教育裝備,應該得益于上海市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據了解,上海市在2009年出臺了《上海市中等職業教育全面提升教學質量行動計劃(2009-2013年)》,該《行動計劃》中的首要目標和任務就是:“專業結構布局進一步適應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基本建立比較完整的專業建設工作機制。”同時,將“加強專業品牌建設”和“發揮課程改革實驗校和職教集團的作用”列入保障措施。
(二)以精品課程建設為引領,重構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教材體系。
課程建設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加強課程建設、提高課程實施水平是職業教育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工作。上海課程改革的推進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發展趨勢,滿足學生生涯發展和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其目標是重構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教材體系,即建立反映上海特點、時代特征、職教特色的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教材體系。
上海中職教育的課程改革走在全國前列,而精品課程的建設作為課程建設的引領,更是做出了上海的特色——政、校、企合作共同建設精品課程。上海市先后制定了《上海市精品課程評價指標與評價標準》《精品課程建設工作流程圖》等規范性、技術性文件。由政府出資,組織由學校、專家、企業等人員組成課程開發團隊,開發的這些專業建設標準全部以職業生涯發展為方向,以工作任務為依據,以職業能力為基礎,以典型產品(服務)為載體,以職業技能鑒定為參照。課改的重點和突破口是構建以任務引領型課程為主體的專業教學課程框架,以工作任務為線索的引領型課程是根據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工作情景來設計課程,同時以立項撥專項經費的形式,加強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開發精品課程,調動中職學校參與的積極性,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精品課程的建設理念是以任務引領為導向、資源建設為中心、質量提高為目標。
在精品課程的建設過程中,由企業開發適用、易用的建設平臺,讓大部分教師都能參與課程建設,建設過程分兩步走。第一步形成校本課程,第二步是針對有特色、難度大、已立項的精品課程,由企業和教師合作共建,教師出設計方案,企業通過信息化去實現,讓專業人做專業事。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對精品課程和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給予了雄厚的資金支持,精品課程和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上海長期堅持課改的必然結果。上海市中職學校精品課程和教學資源庫的建設體現了科學性、先進性,具有示范推廣作用,上海市中職學校的精品課程是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職業生涯發展有重要價值的優秀課程。
(三)產教結合、校企融合的合作模式,為精品課程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
上海中職學校精品課程的建設得到了企業在技術上的大力支持,比如上??萍脊芾韺W校與上海新朋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校企融合模式,體現了校企深層次的合作方式,實現了學校、企業共贏。產教結合、校企融合的合作模式創新點體現在:
(1)教學方式:通過校企合作平臺,實踐“做中教,做中學,學中做”的教法創新,積極探索“融入式”人才培養新模式,按照企業及行業標準以真實商戰環境進行實踐教學。(2)師資雙向培養:學校教師進企業,以技術團隊的身份參與項目;企業技術骨干在真實項目中帶學生實習實訓,參與廠商培訓項目。(3)學生實訓:直接使用行業標準培訓,將工作服務過程滲透進學校實際教學,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參與真實的管理與服務。(4)教學產品合作開發:根據學校教學要求和發展規劃開發新產品,來源于教學使用于教學,并通過實際使用推進產品優化(5)合作成果推廣:目前已把合作開發的多個軟件轉化為商業技術成果,11項產品獲得軟件產品登記證和著作權證書,并在上海及全國范圍內幾十所學校得到應用。
在校企融合模式下,企業產品理念先進、貼合用戶需求、服務響應及時,獲得了用戶的一致好評,同時也為企業擴大了收益;專業教師團隊技能得到了鍛造提升;學生在真實的商業實訓環境中掌握了知識和技能;教學模式創新、開發出了系列理論實踐一體化專業課程;這些共同促成了學校、企業、客戶、教師、學生、家長六方受益的喜人局面。
(四)精品課程的建設,推動了學生技能競賽。
從2007年至2011年教育部已連續舉辦五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其競賽規格一年比一年高,參賽人數和項目設置一年比一年多,社會影響一年比一年大,“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的局面在全國范圍內正在形成。
上海市中職學校近年來在全國技能大賽的成績一直名列前矛,與上海市對技能競賽的重視是密不可分的,上海市由市教委、人力資源保障局、教育發展基金會、教學研究室等部門每兩年組織一次中職學校全員參與的“星光計劃”技能大賽,要求初賽全員參與,決賽隨機抽取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由學校指定推薦。這種面向全體的做法既保證了學校能挑選到優秀選手去參加全國技能大賽,同時也促進上海各職業學校全體學生技能的提高。其次,對于在教學法大賽和技能大賽中有優異表現的學校給予承辦大賽的獎勵和建設精品課的獎勵,對于承辦大賽和建設精品課的學校,給予設備的投入和訓練費用的支持。據上?,F代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介紹,他們每年有三千萬的設備投入,正是因為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學校的高度重視,該校在全國大賽中多次取得優異成績。
三、啟示與對策
通過這次調研,我們必須承認,粵滬兩地的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存在差異,上海中職學校兩年前已啟動新一輪的教學改革,尤其是示范性學校,教育課程教材體系特色鮮明、價值突出,精品課程和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始終處于領先地位。有體會才會有反思,有反思才會有提高,通過這次調研,結合我省職業教育發展的規劃,筆者認為,在精品課程和教學資源建設方面我們應該做好:
[關鍵詞] 高校創業教育;創業課程現狀;創業課程問題;課程建設對策
[中圖分類號] G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4)01?0111?04
一、調研的目的與方法
近年來我省努力推進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積極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一是相繼印發了《河北省教育廳關于全面實施大學生創業教育促進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的意見》《河北省教育廳關于轉發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印發了《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完善了我省高校創業教育工作體系;二是評選出9所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并給予每所示范學校10萬元的創業扶持資金,發揮示范學校的帶頭作用,推動全省高校創業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三是加強政策宣傳,組織大學生自主創業典型事跡報告團進校宣講,編寫《河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實用手冊》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典型案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鼓勵和引導大學自主創業;四是舉辦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并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評選河北省大學生創業之星,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普及創業知識,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五是組織開展創業教育師資培訓,舉辦高校創業課程教學大賽,資助創業教育相關課題研究,不斷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和理論研究水平;六是積極配合省就業服務局開展“創業幫扶工程”,認定省級定點服務機構,鼓勵和服務學生積極投身創業實踐活動。
二、調研的結果與分析
(一)創業課程的開設情況
為緊抓我省大學生創業教育薄弱環節,將創業教育課程建設作為重點調研課題,力求全面深入摸情況,實事求是找問題,創新思維求突破。設計并發放《河北省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開設情況調查問卷》,全省共回收了29所本科院校、15所獨立學院以及42所??圃盒5膯柧恚唤M織20余所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負責人和授課教師,召開了河北省高校創業教育課程建設工作專題座談會,研討創業教育課程在各高校的開設情況,以及創業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廣泛征求改進創業教育課程建設的意見和建議;深入北京等實地考察、學習知名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建設情況。
在省教育廳的積極推動下,部分高校已通過選修課或必修課的形式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石家莊經濟學院、燕山大學、河北金融學院等創業教育示范高校,對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積累了初步經驗。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調查的85所本??圃盒V校?8所院校將創業教育課程作為獨立課程開設,占到33%;51所院校將創業教育課程作為就業指導課程中的某一章節講授,占到51.6%。其中,47所院校將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必選課,17所院校將創業教育課程作為選修課開設,另外還有部分院校通過專題講座、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創業教育,初步滿足學生的創業指導需求(如圖1、圖2所示)。
圖1 是否開設創業教育課程
圖2 創業教育課程開設形式
(二)機構設置與經費投入
我省創業教育工作起步較晚,各高校在創業教育機構設置和資金投入方面較為欠缺。在調查的85所院校中,69%的高校還沒有成立專門的創業教育教研室,也沒有設立創業教育專項資金(如圖3、圖4、圖5所示)。85所高校中僅有31%的院校設立有創業教育專項資金,但資金投入相對較少,10萬元以下占到了62%,僅有5所高校的經費投入在30萬以上,和兄弟省市的高校投入相比明顯不足。
圖3 學校是否成立創業教育教研室
圖4 學校是否設立創業教育專項資金
圖5 創業教育資金投入
(三)師資配備
創業教育對師資要求較高,要求教師既具有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又要具備一定的創業經驗,從目前河北省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師資情況看,兼具這兩種素質的師資十分缺乏,師資隊伍建設不夠完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專職教師、就業工作人員加輔導員的師資組合形式占到了整個創業師資隊伍的絕大部分(如圖6、圖7所示)?,F有的師資隊伍,絕大部分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創業理論知識和創業指導實踐培訓,對企業經營管理知之甚少,缺乏創業實戰經驗,沒有企業工作經歷,很難保障教學實際效果。
圖6 創業教育師資情況
圖7 創業實踐指導教師構成情況
(四)課程設置
1.缺乏系統的課程設置體系
創業教育作為一門新興課程,還沒有形成相應的學科體系。多數高校沒有將其納入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隨意性較大,課程內容缺乏系統,開課形式也不拘一格。調查顯示,我省15%的院校創業教育以講座的形式開設,60%的院校將創業教育作為就業指導課程的一部分講授,40%左右的院校采取了分學期、分階段開設創業課程的方式,課程之間缺乏連貫性,不能滿足學生系統學習的需要。
2.課時量明顯不足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我省40%的高校創業課程的課時量都在5課時以內,課時量明顯不足(如圖8、圖9所示)。2012年教育部印發《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明確規定,本科院校需面向全體學生單獨開設不少于32學時的“創業基礎”必修課,目前來看,我省差距甚大。
圖8 創業教育課程開設課時
圖9 創業教育課程開設學期安排
3.課程重理論缺實踐
由于課時嚴重縮水以及師資配備不足,我省大部分高校創業課程還停留在課堂知識傳授這一層次,主要以理論講解為主,缺乏創業技能的培養、真實的創業體驗和實踐。課程內容多為創業概論、創業精神、創業者素質等理論性內容,涉及到創業技能培養的較少,更談不上真實的創業體驗和實踐,難以實現創業教育的課程目標。
(五)教材建設
目前,我省創業教育教材建設還相當薄弱。在調查的85所高校中,26所高校選擇了外購教材,13所高校使用的是教師講義,甚至個別高校不使用教材(如圖10所示)。這表明目前我省在創業教育理論研究上較為欠缺,符合本校專業實際和學生實際的高質量教材較少,這必將影響到創業教育教學效果。
圖10 創業教育課程使用教材
三、進一步推動高校創業教育課程建設的對策
(一)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創業教育的組織領導
各高校要跳出“就業觀”和“學科觀”的局限性,充分認識到創業教育對高等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將創業教育教學納入學校改革發展規劃,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評估指標體系;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由主管校領導掛帥,成立由相關職能部門組成,創業教育教師、創業指導專家和企業成功企業家參加的高校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統籌協調、整合學校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全面推動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指導工作;要加大對創業教育的投入力度,設立創業教育發展研究專項資金,切實推動創業教育課程建設。
(二)設立專門機構,具體推動創業教育的組織實施
創業教育課程是實施創業教育目標的主要途徑。要將創業教育與學校辦學定位相結合,與人才培養質量相結合,與河北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相結合,著力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必須倡導各高校成立創業教育教研室,具體負責制定創業教育教學計劃,修訂課程標準,開展教學研究,確保創業教育課程順利開展。通過創業教學的開展,在廣大學生中普及創業知識,樹立創業理念,提高創新能力,真正將創業精神內化于學生成長意識之中,提供最強有力的“創業遺傳密碼”。[1]
(三)構建培訓體系,不斷提高創業教育師資水平
創業教育的深入實施離不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加強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既有創業教育理論水平又有相應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是我省高校創業教育亟待解決的重要任務。要進一步開展創業教育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創造條件選派骨干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彌補教師創業、從業經歷的不足,提高創業教育實踐指導能力;加強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友資源,聘請企業界人士任兼職教師,增強創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制定創業教師考核標準和激勵措施,引導更多的有相關專業背景的教師積極投身創業教育教學工作。
(四)強化教材建設,引領高校創業教育課程建設穩步發展
優秀的創業教材是創業教育課程順利開展的關鍵。我中心已經開始謀劃編寫我省首部創業教育的統編教材《創業教育實務》,目前已經完成了專家論證,確定了編寫大綱,有望在年底前出版。在此基礎上,還要陸續醞釀編寫創業基礎課程體系的核心課程教材,包括《創業商機》《創業企業的戰略》《創業財務管理》《創業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業企業管理》等。在統編教材的同時,還要大力推進高校創業教育教材建設,鼓勵高校自編或引進國內外高水平教材,逐步在全省構建高水平的創業教育教材體系,從而不斷提高創業教育課程的“專業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為廣大學生掌握完善的、扎實的創業理論知識體系提供基礎服務與保障。
參考文獻:
[1] 郭鵬.以內涵式發展為主導的高校創業教育模式研究――基于湖南省部分高校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現狀的調查[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3(5):150-155.
附表1 河北省創業教育開展情況調查表
項目/分類及樣本數(所) 專科院校42 獨立學院15 本科院校29 合計86 百分比%
1、學校當前是否開設創業教育課程
A.作為獨立課程開設 8 5 13 26 30
B.作為職業指導課程中的某一章節講授 32 8 15 55 64
C.未開設 2 2 1 5 6
2、創業教育課程開設形式
A.必選課 27 8 15 40 46.5
B.選修課 6 2 12 20 32.6
C.專題講座 9 3 2 15 20.9
3、創業教育課程開設學期安排
第一學年 6 3 7 16 18.7
第二學年 27 5 20 52 60.5
第三學年 13 10 18 31 36.1
第四學年 2 12 14 16.3
4、創業教育課程開設課時
A.5課時以內 17 7 11 35 40.7
B.5-10課時 9 2 2 13 15.1
C.11-15課時 2 1 1 4 5
D.16-20課時 3 1 8 12 14
E.20課時以上 9 2 5 15 17.4
5、創業教育課程師資情況
A.專職教師 24 5 12 41 47.7
B.就業工作人員 29 12 21 62 72.1
C.院系輔導員 19 7 17 43 50
D.校外兼職人員 15 4 6 25 29.1
6、創業教育課程使用的教材是
A.外購教材 12 3 12 27 31.4
B.學校自編教材 21 7 12 40 46.5
C.任課教師講義 6 3 8 17 19.8
D.不使用教材 1 0 1 1.2
7、學校是否成立創業教育教研室
A.是 12 4 12 28 32.6
B.否 28 9 13 50 67.4
8、學校是否設立創業教育專項資金
A.是 10 4 13 27 31.4
B.否 30 9 13 52 68.6
9、創業實踐指導教師構成情況
A.專職教師 20 4 8 32 37.2
B.就業工作人員 28 12 22 62 75.6
C.院系輔導員 22 9 18 49 57
D.校外兼職人員 11 5 9 25 29
10、設有創業教育資金(單位:萬元) 137 校均:3.26 55 校均:3.67 253 校均:8.72 445 校均:5.17
遵循《陜西省普通高中薄弱課程與選修課程建設研究實施方案》,我們在總結第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積極進行第二階段的研究,在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我們依據學校實際情況,積極進行“薄弱課程與選修課程”實施的探索,除平時按課程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外,還在暑假集中10天對學生進行了集中培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將本次實踐研究總結如下。
一、實踐研究背景
高中課改的核心在于通過調整人才培養目標、改變人才培養模式來發展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下文簡稱《綱要》)中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其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在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綱要》指出,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全面落實課程方案,保證學生全面完成國家規定的文理等各門課程的學習。創造條件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鼓勵普通高中辦出特色。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中根據需要適當增加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探索綜合高中發展模式。采取多種方式,為在校生和未升學畢業生提供職業教育。
二、現狀描述
宜君縣位于陜西省銅川市,全市總人口83萬人,有普通高中13所,其中省級標準化高中4所;宜君縣總人口約9萬人,其中初級中學6所,普通高中1所(宜君縣高級中學),全縣每年初中畢業生不足千人,高中招生安排在第三批,所以生源很差,學校從高一開始就將學生的全部精力放在高考科目上,即使這樣,本科升學率還是很低,絕大多數同學畢業后升入高職院校或直接就業,如何培養這些學生,提高他們的素質,使這些同學高中畢業后有更好的發展,是本次實踐研究的主要目的。
三、實踐研究的主要目標
1.調查了解高中薄弱課程與選修課程對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作用。
2.分析高中薄弱課程和選修課程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困難及原因。
3.探索高中薄弱課程和選修課程實施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4.提出高中薄弱課程和選修課程在開發、實施、管理和評價方面的建議。
四、實踐研究的主要內容
1.籌劃啟動:成立以校長為組長,主管校長為副組長的課題領導小組,并在總課題組的指導下,積極吸收學校骨干教師加入,在廣泛學習中統一認識,協調行動,深入扎實地開展研究。
2.制定實踐研究方案:首先通過調查,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立足本校實際,結合教育教學和管理實踐,摸索探討行之有效的方法;最終為薄弱課程和選修課程的實施提供決策建議。
薄弱課程與選修課程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有:第一,這些課程與升學無因果關系,但對學生素質有提升作用,可誰考核、誰評價、誰認可,社會、學生、學校觀念很難改變。第二,這些課程受師資、設施、生源、興趣等因素的影響,特別是選修課程,學生基礎參差不齊,要求各異,統一實施有難度。第三,這些課程投入都很大,空間、時間上的矛盾沖突較多,活動往往流于形式。
針對以上存在的突出問題,我校嘗試分類分層推進,具體是將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領域的的必修課按教學計劃統一實施。將選修課、綜合實踐活動課借鑒國內外的做法(如歐美倡導的“主題探究”活動與“設計學習”活動,日本在新程體系中專設“綜合學習時間”等),我們探索了倡導課程間的綜合滲透的“學生素質綜合集中培訓”。
3.培訓內容(實踐研究)。
在2011年暑假7月11~7月20日,利用10天時間,設置了電子技術、電工技術、計算機應用、果樹栽培、音樂、美術等六大類27門課程(見表1)供高一高二年級共636名學生選擇。學生選課情況如表2所示。
4.實施。根據學生所選專業分成13個教學班,選了學校部分物理、計算機、美術、音樂、通用技術,職業中學專業課教師、外聘4名(電子操作、電工操作、農藝師、網絡工程師)共28名教師,另外抽調管理服務人員10名,組織實施培訓。組織培訓所用設備主要有我校兩個計算機教室,職業中學計算機硬件操作實訓室,職業中學中、初級電子技術實驗實訓室、電工技術初級、中級實驗、實訓室以及電子、電工、電力拖動三合一實驗室。
培訓采用理論授課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以實踐操作為主,著重讓學生在高中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在實踐中加深和驗證所學知識,為學校電子技術班準備了收音機、電子門鈴、對講機、萬年歷等電子制作套件讓同學最后每人完成一件,電工班的同學怎人完成一塊家用照明電路的布線安裝模版,并實訓了用接觸器控制電動機的電路等實訓項目。課余時間,由學生組織各種校園活動和社區服務,改變了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全部動起來了,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本次實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收獲
1.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經費困難。本次集中實訓,采購各種實習、實訓耗材3萬元。水電費2萬元,教師補助共計5萬元,其它1萬元,共計11萬元,生均173元。(一般的高中學校還沒有實習實訓設備,如果再采用租賃方式解決,費用會更高)。經費全部由學校自籌,而我校每學期學費收入約30余萬元,對于一個學生不足千人的學校來說,籌措這筆經費的困難相當大,如再無其它籌資途徑的話,這種集中實訓今后將無能力舉行,肯定不能堅持下去。
(2)師資饋乏。普通高中通過技術、社會實踐課程實施素質教育,師資是最大的問題,現在的教師培養體系中無通用技術、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學校編制中也沒有這種編制,學校的辦學經費中也無專門用于外聘這些教師的經費。經過這次培訓,我們認識到,高中的物理老師或其他教師在動手能力,培訓學生的實際技能方面還難于勝任,所以薄弱課程和選修課程的開設也受到師資的限制。
(3)家長不支持。在傳統觀念中,家長認為學生到學校就是考分、考大學,學校利用暑假時間集中搞培訓和社區服務,學生在校增加了家長的開支,擠占了學生的學習時間,部分家長特別是農村學生的家長不支持。
(4)社會不認可。長期以來,高中教育最主要的任務是升學教育,高中搞技術教育會被認為是不認真搞教學,放棄學生。所以社會多不認可,甚至認為這樣的學校是技校,不管升學,只管就業,影響高中學校的招生。
(5)學生安全壓力很大。技術教育和社區服務與傳統的課堂授課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學生畢竟要用一些工具,要接觸220V和380伏的強電,要走出校門,參加生產勞動實踐,所以學生安全是學校最大的擔心,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學校的責任不可推卸,集中培訓十天時間內,學校制定了詳細的安全管理辦法和預案,如履薄冰。
六、經驗及總結
1.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本次培訓這些課程力求以實踐為主,學生自已選課,學校不加限制,所以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做,特別是平時成績較差的學生,有了自已的動手機會,表現出了空前的積極性,確實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特別是電子班的同學親自組裝的電子產品發出聲音時,那種激動是他們以前未曾體會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