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9 10:54:09
序論:在您撰寫勞動力供求理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勞動供給理論是指在一定的市場工資率的條件下,勞動力供給的決策主體愿意并且能夠提供的勞動時間。勞動力供給主要包括:應屆畢業生、復員轉業軍人、待業人員、在職同行人員等。
二者關系:
1、它指勞動供給曲線呈現出的勞動供給量隨著工資上升先增加后逐漸減少的特征。
論文摘要:在高等教育供求主體中,大學生是雙重身份的主體:對于高等教育機會需求而言,學生是需求主體;對勞動力市場而言,大學畢業生將成為勞動力供給主體。因此,大學畢業生就業成為供求均衡度的計量指標,也是實現各個主體利益的集中反映。在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的框架下探討大學畢業生就業,是實現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配置的關鍵,以保障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的平衡。
一、高等教育供求與就業市場的“聯姻”
20世紀9o年代末。我國高等教育迅速擴展,擴大高等教育供給是為了滿足個人對高等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等教育的挑戰。但是,高等教育供給的數量增長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更關鍵的問題是高等教育供給是否能夠轉化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人力資源。確切地說,無論是滿足社會還是個人需求的高等教育供給,其最終結果必須實現大學生個人從潛在的勞動力轉化為現實的勞動力,大學畢業生要在就業的勞動力市場上實現配置。實現這個配置過程要求:作為高等教育服務供給者的學校能夠在企業和大學畢業生之間建起通暢的渠道,企業和大學畢業生之間又能夠相互了解,以使所有的供求主體利益更加協調發展。這些要求的實現只能在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中完成,可想而知,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機制的健全與否事關重大。由此可見,高等教育供求與就業市場的“聯姻”是供求實現的最基本前提條件,就業市場機制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等教育供求伴隨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的變化,如果就業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利益沖突就會得到化解;反之,利益沖突就會加劇。
就業市場機制對高等教育供求的數量和層次結構都有影響,因此,高等教育供求就要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配置作出靈敏反應。我國學者康寧博士認為,由于大量人口涌向高等學校,高等教育供給的壓力越來越大。如果僅僅只從規模擴大來緩解眼前人口壓力帶來的矛盾,勢必導致大量人才出現“無效供給”局面,出現人才過度和人才缺崗的雙重浪費現象。以致這種結構性失調供給的人才數量越多,則無效供給造成的結構性浪費越大,最終使生產性成本上升,勞動生產率下降。因此,高等教育的發展是一種有質量的數量增長和有效益的規模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講結構就是講數量、質量和效益的結構優化;講供給與需求的均衡就是講結構性供需均衡。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是實現資源配置的場所,它反映著高等教育供給數量和結構達到平衡氣象變化。概言之,高等教育供求是通過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配置來實現,它制約著高等教育供求主體的行為(見下圖)。
在高等教育供求實現過程中,勞動力供給者(學生)、勞動力需求者(企業)、高等教育服務提供者(學校)都需對勞動力市場作出應有的反應。也就是說,高等教育的供求活動已納入勞動力市場的運行機制之中,只有這樣供求活動才能滿足各個主體的利益,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否則,高等教育供求主體之間就會滋生出難以消解的利益矛盾,演變為利益沖突。因此,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必然是大學生就業市場配置效果的反映,因為高等教育供求與就業市場之間存在“聯姻”關系。
二、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的配置規律
按照勞動力經濟學的解釋,勞動力市場是勞動供求雙方進行勞動交換而發生的一系列勞動合約的總和,是一種勞動供求之問以勞動交換為基礎的社會關系的深層反映。勞動經濟學的研究表明,在勞動力市場變化中,作為勞動交換的當事人,勞動力供給者和需求者雙方的行為是理性的,即以尋求最大利益為其行為的基本動機,并以各自收益與成本的均衡為原則決定各自的供給和需求。在收益與成本均衡點相等之處,雙方自愿達成勞動供求數量和工資率的勞動合約。這個收益均衡點就是工資率,即工資率作為一種勞動(小時)的價格,是一種靈活的“看不見的手”,它在勞動供求之間進行利益的分配,同時,通過利益引導,在社會各個部門、各個企業之間進行勞動資源分配。工資率作為勞動供求運動的結果,既顯示已有勞動供求狀況,同時又引導勞動供求發生變動。調節著勞動力自由流動從而導致勞動資源在各個企業和部門之間的分配作為個體勞動力供給者,他們需要適應市場的安排,因為對社會絕大多數勞動力供給者來說,勞動是唯一的謀生手段。市場配置理論強調:勞動力市場的重要作用在于將社會的勞動力資源有效地分配到各個企業和部門中,其結果是不僅改進了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而且也改進了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境況。正如我國學者付鋼戰指出:“在現代社會中。勞動力市場與企業所有制沒有必然的邏輯對應關系,它與行政性勞動資源分配體制主要的差異在于:(1)勞動力市場對于勞動資源的分配,是以勞動交換為基礎。通過勞動合約形式而實現的;(2)它是一種微觀經濟主體在尋求自身利益過程中自動進行的配置和改進效率的社會形式,無需任何人格化和行政力量來安排?!庇纱丝梢?,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可以作為一種信號,調節著企業和勞動力維護自身利益的行為,從而達到對勞動力資源的有效配置。勞動力有效配置可以使勞動力的使用效率達到最大化,如何能夠實現勞動力有效配置,經濟學家的詮釋如下:
第一,古典經濟學的觀點。古典經濟學家認為。雖然勞動力市場配置過程是復雜的。但就其本質而言,不過是調節市場中“經濟人”的主體行為過程而已。在人力資源的市場配置過程中,勞動力市場出現兩個獨立的主體:供給主體和需求主體。需求主體指一切用人單位。包括“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供給主體指凡有勞動能力又愿意就業的人。按照“經濟人”假設原理,供求雙方都是理性的“經濟人”,那么,作為勞動力使用的企業就成為需求方,它們在利潤最大化目標下,以勞動的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為用人原則雇傭勞動者;而提供勞動力個人就成為供給方,他們是以個人收入與福利的最大化為就業目標。王善邁教授對此曾經作出比較具體的描述。他指出:“勞動力供求主體雙方在勞動力市場上(有形與無形的)雙向自由選擇,供與求相互間展開自由平等競爭,最終以勞動合同形式完成配置過程。勞動合同規定雙方的權益,約束雙方的行為。作為勞動力的價格——工資,由勞動力供求決定,并在供求均衡點上形成均衡工資。工資的水平與變動,反過來調節勞動力的供求,并引起勞動力在地區、行業、職業間的自由流動?!逼鋵嵈髮W畢業生作為勞動力特殊組成部分。與一般意義上的勞動力市場配置沒有本質區別,對勞動力市場配置有著相同的反應,即大學畢業生就是勞動力的供給者,要與企業這個勞動力需求者進行交換,雙方的行為均為“經濟人”,不過學校作為(大學畢業生)勞動力培養者也被卷進這個交易的活動中,因此,依據勞動力市場配置理解大學畢業生就業就比較有規律可循。
第二,政府干預學派的觀點。關于勞動力市場配置,政府干預學派的理論是對古典經濟學予以補充。新凱恩斯主義的供求調節理論認為,失業是勞動力市場的非均衡結果。正如羅莫爾(Romer,D.)指出:“產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價格/工資粘性就會使市場波動演變為就業波動?!狈峭郀柪咕夂团浣o制度理論是在繼承和發展凱恩斯主義供給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該理論認為,如果沒有適合性的話,失業的存在就是不可抗拒的現實。在研究勞動力供給調節問題時,“瞬時一般均衡理論”的觀點代表了一種普遍意義的看法。被絕大多數經濟學家所接受。-它強調勞動力的消費和供給行為之間的關系,認為二者通過預期工資和財富價格的變化引起勞動力供給的變化,從而引起就業數量的變化。同時,瞬時一般均衡理論承認自愿失業,認為市場上存在的尋找工作的失業狀態的人只是由于固定工時制的原因,在工作和閑暇兩種狀態中作出選擇。失業表現為市場固定工時工資所帶來的效應小于這段時間用于閑暇所帶來的效用。瞬時一般均衡理論很好地解釋失業的原因,為解決失業問題另辟蹊徑,對促進社會的公平和穩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據此,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可以這樣解釋,隨著社會勞動效率提高,個人閑暇時間增多,“失業”則是勞動力配置過程中存在的一種不可抗拒的狀態。第三,人力資本理論的觀點。關于勞動力的配置進行了比較深入細致的分析。2o世紀60年代以美國學者舒爾茨等人為代表的人力資本理論揭示了人力資源在勞動力市場有效配置中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到70年代,一些西方學者在此基礎上提出“篩選理論”、“社會化理論”和“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這些觀點提醒人們,如果一味地以數量為目標的高等教育供給增加,在勞動力市場上并不能得到有效配置,是因為教育本身不能絕對地改變勞動力市場的現狀,而且還要受勞動力市場的影響。首先,篩選理論的觀點將教育只是當作勞動力配置的一個“信號”。該理論的代表人物邁克爾·史播斯在《篩選假設——就業市場信號》一文中曾經指出:“篩選假設系指把教育看成是一種幫助雇主識別不同能力的求職者,以便將他們安置到不同工作崗位上的裝置的理論?!焙Y選假設理論把人的屬性按照特點分為兩類:一類是叫做標識。指的是人與生俱來的、永遠不變的那些屬性,如性別、種族、家庭背景;另一類叫信號,指的是人后天形成的、可以改變的屬性,如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個人閱歷等。篩選假設理論認為個人受教育并不意味著對經濟增長起作用,教育只不過是一個篩選的手段和方法。如果說教育對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就是教育有效地把能力不同的人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崗位上而已,由此,能力不同的人,工資收入是不同的,教育和收入是正相關的。篩選假設理論強調的是高等教育的甄別作用,當人才不再緊缺時,甄別的信號就不明顯。人力資源不可能實現有效配置。其次,社會化理論也是在人力資本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理論。代表人物英克萊斯等人認為,學校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場所,也是學生進行社會化的地方,人的社會化程度與將來的就業密切相關。教育的過程就是要努力使學生進入高度等級化、社會化和世俗化的社會過程。社會化理論更加關注高等學校對學生的培訓,特別是為大學生將來走向社會做準備工作,使畢業生更好地適應勞動力市場。再次,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M·卡諾依(MartinCarnoy)認為,勞動力市場不是統一的市場,而是分割為二元或多元的勞動力市場,即主要勞動力市場、次要勞動力市場、壟斷勞動力市場和競爭勞動力市場等。求職者受教育程度決定其進入那一種勞動力市場,個人收入多少與其所處的勞動力市場層次相關。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進一步強調作為不存在統一性的勞動力市場始終是處于分割狀態,勞動力能夠進入哪一級勞動力市場完全取決于個人受教育程度;主次不同的勞動力市場的待遇存在本質區別,根據市場分割理論的判斷,受高等教育者可能得到的預期回報就顯而易見,如果個人希望獲得高回報,就必須進入主要勞動力市場,就必須接受高層次的教育。
勞動力市場配置理論對所有勞動力的配置過程做了一般解釋,實現大學畢業生在勞動力市場的配置,就是要求高等教育供給要面向勞動力市場。K·辛齊利夫(K.Hinchliffe)在《教育與勞動力市場》一文中明確地指出:“在5O年代后期以前的模式中,勞動力被視為同質的。隨著人力資本理論的發展,這種觀點不再被接受。對勞動力的需求逐漸在一系列市場背景下得以解釋。每一種市場都對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勞動者的背景有一定要求,有關教育和培訓的要求尤為重要?!边@說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勞動力有明顯的差異性,從某種意義上講,高等教育就是一種專業教育,它是直接為社會輸送各類高層次勞動力服務的。高等教育供求實現必須面向勞動力市場,高等教育供給需要兼備雙重使命:其一,作為高等教育服務市場中的生產者要滿足高等教育機會需求者的要求;其二,作為勞動力市場中勞動力商品的供給者要滿足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高等教育只有成為完成上述雙重使命,對兩個市場作出良好的反應,才能使供給達到合理的狀態并轉化為有效供給。
三、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市場配置中的調節因素
從勞動力市場配置理論的研究中可以歸納如下三點:勞動力的工資、勞動力市場信號、主次勞動力市場分割。這是勞動力市場機制能否有效發揮的三個關鍵的焦點問題,因此,也是衡量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的機制健全與否的因素。
其一,就工資而言,在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配置調節過程中出現扭曲。一直以來對大學生就業的思考中,常常要求大學生要調整心態,降低對高工資的奢求,促進就業市場配置的實現。大學畢業生經過就業市場配置過程中的“博弈”,已經將自認為合理的工資水平降了又降。以致出現了“零工資就業”的現象,但是,就業率還是在下降。由此可見,從宏觀上,工資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配置起不到調節作用。
考察我國的工資變化,我國工資制度中的“體腦倒掛”問題已經解決,但是,現存的工資制度還存在問題,工資制定缺乏根據,存在著行業界限。地區之間差異明顯。工資制度一直在改革,但都是針對在崗人員采取的激勵機制,并沒有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產生具有推動作用的影響。
【關鍵詞】 工資理論; 存量―流量模型; 激勵機制
【中圖分類號】 F0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7)01-0020-04
一、引言
對勞動力市場工資決定機制的探究一直是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主題。以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派以及馬克思認為勞動力市場是工資的接受者,工資是在勞動力市場之外被決定。其中,古典經濟學家認為工資受勞動力生活所必要的生活資料影響而獨立決定,勞動力市場上的需求是外生的,給定需求與工資水平,供給被內生決定、受需求的調節,認為在均衡之外不存在多余供給,勞動供求不能調節工資,工資調節著供給以迎合勞動的需求,即長期市場必然完全出清,市場零失業。而馬克思從生產領域出發解釋工資的獨立決定,認為工資由生產過程所必要的勞動時間決定而與供求無關,批判地繼承了古典經濟學失業理論,但認為勞動力供給并不受需求的調節,是自發獨立決定的,所以當勞動力供過于求時,多余的勞動力被解釋為相對過剩人口,由此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市場非出清的原因。但是,馬克思沒有給出勞動力供給獨立決定的原因,而且將失業引咎于資本主義制度機制,顯然理論與現實存在矛盾。
至此,新古典經濟學家克拉克提出勞動力的供給是由邊際生產力決定的,是內生的,假定勞動力是一種稀缺性資源而獨立供給,工資水平由最后一單位勞動力的邊際生產力決定,形成于勞動力市場內。之后,劉易斯用古典經濟學生存工資理論完善克拉克無法解釋當邊際生產力遞減至零甚至負數時工資不為零的特殊性。馬歇爾提出均衡理論,認為勞動力供求決定均衡工資水平,工資于市場內生,反過來工資水平的不斷變化也可以促使勞動力供求均衡。所以從長期看,得出勞動力市場可以完全出清的結論。
然而,現實勞動力市場對新古典經濟的均衡理論提出了兩個挑戰:一是勞動力市場實際工資水平長期高于其出清工資水平,且具有向下的粘性,導致勞動力供求關系失去了對工資的調節功能;二是無論市場經濟是繁榮還是衰退,長期內都存在著大量的非自愿失業人群。理論與現實之間的矛盾相當尖銳,現實對勞動力市場工資的供求決定機制提出了質疑。
對此,凱恩斯在1929―1933年世界性經濟危機背景下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論,同時,對新古典經濟模型中隱含假設價格可以隨供求變化而作出迅速反應,即價格具有浮動性提出了否定,引出工資粘性理論解釋了現實工資水平長期高于出清水平的緣由。當有效需求不足時,因勞動力存量市場工會力量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名義工資在一段時間內存在粘性,導致流量市場上勞動力的需求量下降,而在此背景下,流量市場勞動力的意愿供給原則上只增不減,這些供給能否實現就業取決于廠商對勞動的意愿需求。顯然,當前者大于后者形成失業就是非自愿性失業,對符合當時社會經濟實情的非自愿失業現象作出了一種理論解析。
然而,凱恩斯學派一方面在勞動力存量市場上指出工資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流量市場用新古典經濟學供求均衡模型分析問題,造成了經驗事實與理論范式的沖突。本文就是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科學地解釋這一沖突。
二、文獻綜述
依據新古典學派原理解釋,只要勞動力市場完善、健全,市場一定可以形成使得勞動供求均衡的出清工資水平。然而現實勞動力市場之所以沒有形成出清工資水平,是因為市場化不健全。庇古給出現實市場出現失業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愿接受當前的工資水平,其被稱之為自愿失業,而因摩擦性因素出現的則稱之為摩擦性失業。這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古典經濟學理論,既強調了理論的實用性,也對現實情況做了新的解釋。新古典學家認同古典經濟學家認為從長期看勞恿κ諧×閌б檔墓鄣悖即在完全市場化前提下,市場能夠形成出清工資水平使得市場供求均衡。但是認為工資是內生的,將失業的緣由歸結于現實勞動力市場化不健全,造成了摩擦性失業,且是自愿的、短期的。顯然這一解釋在一定程度上調和了新古典理論與實際的矛盾。
確實,運用庇古市場化不健全觀點可以解釋部分現實現象。比如說,市場化學說對建成健全的工資決定機制影響深刻。劉俊和徐志強[1]指出要想實現這一機制就要使工資體系和結構隨市場化進程相同步,只有使得工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水平提高,才能建成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且通貨膨脹、勞動生產率以及失業率是重要影響因素。在城市化方面,張松林[2]指出在完全城市化進程中,市場化完善程度對勞動收入的占比負效應越來越弱,應以市場化來推進城市化,以加快城市發展建設。在收入分配方面,田衛民[3]、陳享光和李克歌[4]指出,正是因為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市場化程度不健全,造成了收入分配格局有了較大的分化。柴國俊[5]、賀光燁和吳曉剛[6]認為需要加大市場競爭才能改善性別歧視,因為隨著市場化的不斷完善,收入差距因性別差異而不斷擴大。
綜上,說明從市場化不健全角度出發,確實幫助人們更好地解釋了生活中的一些不規則常態。但仍舊無法解釋無論經濟實況如何都存在的大量失業,還是非自愿的,長期的。事實證明,即使在西方市場化水平已然很高的國家依然是失業與高工資水平并存的狀態,說明它們的市場還是非出清,所以現實與理論之間矛盾依舊突出。為了解釋這一現象,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對市場出清問題作了探究,點明了市場非出清的根源是名義工資粘性的存在,并提出了粘性工資理論,認為工資的決定與勞動力的供求無關。認為是市場內部失靈、有障礙,然而卻用工會力量、信息不及時等一系列市場外部原因來解釋為何供求機制對工資失去調節功能。新古典經濟學理論認為價格形成是由要素供給與需求相互作用構成均衡水平,即在廠商的生產函數里,要素供給與需求是自變量,價格是因變量。而在凱恩斯經濟學生產函數中,不僅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相互獨立,工資也與供求獨立,供給、需求和工資三者兩兩獨立,所以就出現市場非出清的一個常態,否定了供求關系對工資的影響。換句話說,凱恩斯也認為工資不是由供求機制所決定。
運用凱恩斯模型確實可以解析庇古非市場化論不能解釋的部分。例如,王藝明和蔡昌達[7]、楊慎可[8]利用凱恩斯模型分布證明了因成本渠道的存在會弱化貨幣政策效應和政府財政乘數效應,使得不同類型的政策所起作用差別較大。張四燦和張云[9]在凱恩斯黏性價格模型框架下,解釋了中國經濟波動出現的平穩化趨勢與企業預算約束硬化的不斷變化有關。在就業與失業方面,王君斌和王文甫[10]、郭春良和呂心陽[11]在動態凱恩斯主要視角下得出就業波動與非技術沖擊相關性不大,應留意市場非完全競爭因素。同樣視角下陳利鋒[12]發現“失業回滯”問題在中國的存在,解釋了我國失業表現出較強持續性的原因,指出失業的持續性及失業超調的幅度會因不同沖擊、不同勞動偏好等系數的不同而不同。
顯然,凱恩斯模型對市場出清假說作出了重要補充,對于解析現實高工資與高失業并存的現象有著重要貢獻,但是模型自身并沒有解析徹底而且只能解釋周期性的非自愿失業常態。之所以根據有效市場理論信息不能反映到勞動力供求關系上從而調節工資、工資也不能反過來調節供求關系,是因為工資本身就不在供求框架中形成。顯然凱恩斯理論存在經驗事實與理論范式的沖突。本文就是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科學地解釋這一沖突,并理解勞動力市場工資的決定機制。
三、經驗分析與模型構建
(一)經驗分析
研究發現,從古典經濟學派到凱恩斯學派,都是在總量模型內分析價格(工資)與市場出清之間的關系,綜上所述,可以將前人就此發展脈絡概括為表1。
新古典模型隱含了一個對價格的假設,即價格(工資)可以隨著供求的變動作出快速的反應,所以得出無論是一般產品市場還是勞動力市場總是可以長期出清且價格保持均衡的結論。然而,凱恩斯學派對工資具有浮動性或伸縮性提出了質疑,認為現實經濟中,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對稱性、不確定性,工資是剛性、粘性的。依據貨幣市場、房地產市場等將總量區分為流通量和非流通量,可以將勞動力市場勞動力總量區分為流量與存量。基于存量―流量模型,凱恩斯在談論工資與市場出清時定義的工資內生其實與古典經濟學派、馬克思、新古典經濟學派的工資外生或內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內生于勞動力存量市場,后者是內生或外生于勞動力流量市場。
經驗事實證明,存量市場上的勞動者都是已就業人士,一般情況下,所關注的是工資水平,而流量市場上的勞動者都是求職者,所關注的卻是能否成功就業。所以,勞動力市場工資的形成與流量市場上的就業因素無關,只與存量市場上的非就業因素有關,也就與供求機制無關。在勞動力存量市場上,因勞動力具有一般產品所不具有的激勵特殊性,廠商會因為想要得到高效率產能而激勵勞動者努力工作,防止后者偷懶而只能獲取低效率的產能。然而,勞動者若工作努力,會存在一定的機會成本,所以存量市場上的勞動者努力工作程度取決于廠商所愿給予的激勵,即勞動力存量市場工資水平的變動由激勵機制所決定。
(二)模型構建
本文在徐泓等所用的ROSS激勵機制模型的基A上進行修正,構建存量市場員工工資水平與廠商利潤之間的函數關系。模型修正的研究思路為:(1)給出模型的基本假設和模型;(2)在前文基礎上,指出模型缺陷;(3)在分析的基礎上給出修正模型。
1.ROSS激勵機制模型。激勵機制采用線性法則,表示為w0=b+p×y,w0代表員工獲得的實際工資,b代表員工的基本工資,p代表員工參與廠商利潤的分成比例,y表示廠商利潤,即b×y等于員工的績效工資。
2.模型缺陷。基于w0=b+p×y,模型把員工實際工資表示為是廠商利潤一元函數關系,隨y的變動而變動。如果廠商的經營長期內虧損,即y長期為負并且數額足夠大,員工就面臨著要補給廠商一筆錢的可能性,從風險與利益的正相關關系角度來看,員工不僅不存在這個能力,也不會有這個意愿。此外,在最低工資標準(w*)的規定下,w0應不低于w*。
基于上述分析,修正的激勵機制模型應為:w0=max[w*,b+p×y]。如此修正,使得員工獲取的報酬與為廠商賺取的利潤水平相協調,使得廠商的激勵機制在風險和收益中運作,決定出存量市場勞動者工資水平。
基于現有理論分析,在一段時期內,基本工資報酬水平很難變動,假定保持不變,而績效工資報酬水平主要與勞動者的才能t、市場環境ε及努力工作程度e有關。t主要與其自身的學歷、工齡、性別等因素有關,ε亦非勞動者或廠商所能控制,故假定t、ε在一定時期內保持不變。而由于勞動力的激勵特殊性,員工越努力工作,可能得到的利潤分成越大,越可能付出更大程度的努力,兩者具有雙向傳導作用。勞動者選擇的e由廠商選擇提供的激勵程度所決定。即p=p(e),且?墜p/?墜e>0,?墜2p/?墜2e>0,意味著e越大,員工可能得到的利潤分成比例p就越高。但是,員工努力工作存在一定的機會成本,即c=c(e),且?墜c/?墜e>0,?墜2c/?墜2e>0,c(0)=0,即在員工不努力工作的情況下,其機會成本為零。
基于勞動力不同于一般產品所獨有的激勵特性,如果廠商在一開始就答應提供激勵給員工將很大程度上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使得e增大,主要體現在員工的心理滿足感這一非物質激勵層面上,用U1=U1[p(e)]代表員工因努力工作而被廠商給予的名譽、地位等一系列非物質激勵所得到的效用,用U3=U3[c(e)]代表員工因機會成本損失所減少的效用。
無論是員工是否能得到廠商的或口頭激勵或合同激勵,為了不被解雇,員工都在保證一定的工作效率并基于公司前輩們得到過激勵的經驗上,期望得到一定的激勵,雖然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用m(y)=p×y=p×y(e)表示員工可以得到激勵的確定性物質激勵等值。正如上文所述,在存量市場上的員工不再關心就業問題,所以有沒有得到廠商的激勵對員工來說是兩個不同層級的效用問題,假設沒有得到激勵,員工得到的物質報酬水平為w,其效用為U2(w),這樣得到激勵的員工獲物質報酬水平為w+m(y),效用變為U2[w+m(y)],所以員工從廠商提供的激勵中得到的物質激勵效用為U2[w+m(y)]-U2(w)。
四、結論與啟示
通過梳理經濟學有關工資理論的發展淵源,發現對勞動力市場工資決定機制的探究由來已久,雖然各有精彩但也都有不足,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研究貢獻基礎上展開研究,針對凱恩斯理論理論與范式之間的矛盾問題,通過構建勞動力市場存量―流量模型,得出勞動力市場工資水平是在存量市場由激勵機制所決定的結論。
本文研究的貢獻主要體現在:(1)區分了總量模型與存量―流量模型,科學地解釋了凱恩斯理論所遺留的經驗事實與理論范式之間的沖突。(2)基于存量―流量模型,解釋了勞動力存量市場工資水平的決定與供求機制無關,而是由勞動力所特有的激勵機制所決定。(3)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勞動力工資研究體系。目前,絕大多數就勞動力工資的研究還是局限于供求關系框架內,而且為簡化研究模型,往往并沒有區分存量與流量,而是在實際基礎上放大了流量的范疇,使得研究結果有所偏差。
本文的政策啟示主要體現在:(1)從員工行為選擇角度來看,在保證不被廠商解雇的前提下,勞動力存量市場上的在職員工應選擇努力工作以獲取更高的工資水平,換取更高的生活水準?;谖楔D理論,一味偷懶的后果就是前提被打破,被廠商所解雇。(2)從廠商利潤最大化角度來說:廠商想要確保利潤最大化,應加大對員工的激勵程度,實現雙贏局面。作為委托人,在監督成本很高且不太可能妥善處理的情況下,主動選擇激勵員工努力工作,如一定的股權激勵計劃讓員工更有動力去努力工作創造價值以期獲取相應的利益,也符合廠商的利益。(3)從政府促進充分就業角度來看,結合上文所述,政府應簡政放權,盡快實現勞動市場更加科學的市場化,以市場化推進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同時提高勞動者的受教育水平,幫助其形成一種健康的就職從業理念,盡快盡好地讓勞動者過上更好的生活;出臺一系列企業治理相關法律法規,督促企業治理更加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
與絕大多數研究一樣,本文的研究也受限于樣本數據,并且為研究簡便,做了很多理想性的假設,可能遺漏其他影響因素會造成研究結果與實際有一些偏差。另外,本研究未考慮勞動力市場上的人為操作因素,畢竟無論是廠商還是勞動者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要素,不同的濟環境下的不同廠商與不同勞動者,所要考慮的影響因素以及影響程度都可能存在差異,有待后續分析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俊,徐志強. 工資制度的市場化改革問題[J]. 東南學術,2014(2):134-155.
[2] 張松林. 城市化過程中市場化對勞動收入占比演變的影響[J].中國農村經濟,2015(1):44-57.
[3] 田衛民. 中國市場化進程對收入分配影響的實證分析[J]. 當代財經,2012(10):27-33.
[4] 陳享光,李克歌. 市場化改革進程中無形資產的再分配及對收入分配的影響[J].經濟縱橫,2015(3):37-42.
[5] 柴國俊.市場化改革中的大學畢業生性別工資差異及歧視[J].南方經濟,2011(3):3-15.
[6] 賀光燁,吳曉剛.市場化、經濟發展與中國城市中的性別收入不平等[J].社會學研究,2015(1):140-165.
[7] 王藝明,蔡昌達.貨幣政策的成本傳導機制與價格之謎――基于新凱恩斯主義DSGE模型的研究[J]. 經濟學動態,2012(3):14-25.
[8] 楊慎可. 成本渠道與財政支出乘數――基于新凱恩斯模型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4(5):15-21.
[9] 張四燦,張云.企業預算約束硬化與中國經濟波動的平穩化――基于擴展的新凱恩斯黏性價格模型的分析[J].當代財經,2015(10):15-27.
[10] 王君斌,王文甫. 非完全競爭市場、技術沖擊和中國勞動就業――動態新凱恩斯主義視角[J].管理世界,2010(1):23-35.
關鍵詞:勞動力市場;競爭;分割
一、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勞動力資源配置
市場經濟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以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為基礎的經濟運行方式,其核心是通過市場經濟規律的作用,使社會有限的資源、特別是勞動力資源配置到效率或效益最高的部門或領域。市場機制之所以能夠對勞動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是由于各種市場經濟規律綜合作用下而形成的自發調節資源合理分配的機理。這種機理突出表現在市場信號(市場供求與市場價格)能夠正確地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并在市場競爭機制作用下,誘導資源由供給過剩向供給不足、由效益低向效益高的部門或領域流動。由于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使包括勞動力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的配置與重新配置,是以市場信號為導向,以市場競爭為動力,以勞動力流動為條件。唯有不息的流動才能不斷地配置勞動力要素于社會生產率最高或勞動力邊際產出最大的部門或領域。因此,勞動力要素的流動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變量之一。
同其他社會形態的市場經濟一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手段,其配置對象不僅僅是生產資料,還包括其他生產要素,尤其是勞動力要素。在諸生產要素中,勞動力要素居于首要地位,如果其他生產要素是由市場配置的,唯獨勞動力這個活的、能動的要素,是由行政計劃配置的,企業一定活不了,國民經濟也一定活不了。如果把勞動力要素排除在市場機制配置之外,這種市場經濟就稱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迄今為止,不管是哪一個實行市場經濟制度的國家,都沒有把勞動力排除在市場機制作用范圍之外,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沒有勞動力市場的市場經濟。又要搞市場經濟,又不承認存在著勞動力市場,這是不能自圓其說的。
勞動力市場作為市場經濟體制下勞動力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是與傳統經濟體制下行政計劃配置勞動力資源方式相對而言的。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勞動力資源同其他資源一樣,是伴隨著政府的計劃而確定的,而政府的計劃又是跟著政府的決策轉,忽視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和排斥市場機制的作用。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勞動力資源配置所依賴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市場對勞動力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作為彌補市場失靈的政府計劃和決策,不但不能破壞這個基礎,還必須服從于市場的健康運行,有利于市場配置基礎作用的有效發揮。只有用市場機制配置勞動力資源,才能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
所謂勞動力市場,概括地說,就是勞動力供求之間在勞動力使用權的轉讓與購買上達成一系列合約的總和。勞動力使用權的轉讓與購買,是完全出于自愿而進行的勞動力交換活動,反映了以勞動力交換合約為基礎的勞動力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系,只有當這種關系成為一種普遍而非單個偶然的社會現象時,才成為勞動力市場。就其結果而言,社會上大量勞動力使用權轉讓與購買過程,同時就是勞動力資源在各種用途之間的分配過程。只不過這種分配是通過勞動力交換并由價格引導而自發實現的。可見,勞動力市場的基本功能乃是配置勞動力資源。進一步說,勞動力市場的運作,形式上是勞動力供求雙方一系列自由的勞動力交換活動,但這種交換活動實際完成的卻是勞動力資源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配。
二、競爭性勞動力市場的形成與運作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資本主義經濟早期雇傭工人起源的研究,撇開了對勞動力資源的分配功能,勞動力市場反映的是勞動力使用權轉讓與購買這一交換關系,這一交換關系是與雇傭工人的形成聯系在一起,并作為資本原始積累的產物。馬克思的分析表明,現代雇傭工人的前身是受土地束縛的農民,農民之所以成為雇傭工人,必須具備兩個基本前提:一是農民與土地等生產資料相分離而變得一無所有,轉讓勞動力使用權是唯一的謀生手段;二是農民擺脫封建宗法關系的束縛和人身依附而成為自由人,從而擁有對自己勞動力自由的轉讓權。馬克思的上述分析,顯然是從勞動力供給這個側面闡述了早期勞動力市場形成的歷史條件,但對于勞動力市場分配勞動力資源的功能,以及勞動力市場實際運作過程中勞動力供求雙方交易的行為規律及行為基礎并未深入探討。
勞動力市場的運作,形式上是勞動力供求雙方一系列自由的交易活動,但這些交易活動實際完成的卻是勞動力資源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配。勞動力買賣當事人的行為及動機怎樣,構成了勞動力市場運作最基本的規定。勞動力市場運作對勞動力供求雙方行為及動機的基本的規定是:一、勞動力供給者只有通過勞動力的出售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因此,他必須是一個具有理性行為的自由人。所謂“理性行為”,即勞動力的供給者具有追求收入和福利最大化的動機。正是這種動機支配著勞動力供給者的行為。所謂“自由人”,即勞動力供給者對其勞動力具有自由的轉讓權,沒有任何形式的人身依附關系,也不存在任何超經濟的強制。因為,對于商品交換來說,除了它自己的性質所決定的交換者雙方以契約形式表現的權利關系以外,不應帶有任何形式的強制關系。貨幣所有者能夠在市場上找到勞動力,只是因為勞動力的所有者愿意把勞動力當作商品出售。而勞動力要成為商品,首先必須是勞動力的所有者是自己人身的自由所有者,能夠支配自己的勞動力。其次是勞動力需求者必須是獨立自主的經濟人。所謂“經濟人”乃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經營動機,這個動機決定著廠商對勞動力的需求。顯而易見,只有勞動力供求雙方作為“理性的自由人”和“獨立的經濟人”的身份出現時,才能發生勞動力使用權轉讓與購買的自由交易活動,而正是這些活動本身構成了井然有序的勞動力市場的實際運作。
競爭性的勞動力市場運作的基本特征是:
(1)市場主體地位明確,通過雙向選擇實現就業。勞動者作為就業主體,具有支配自身勞動力的權利,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市場價格的信號,選擇用人單位;用人單位作為用人主體,具有按照生產經營需要和工作崗位特點選擇必要數量、相應素質勞動力的權利。這就是勞動者的擇業自主權和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這種雙向選擇權利的充分貫徹,需要有一個統一、開放的市場,不僅要消除所有制、職工身份的界限,還要沖破城鄉隔離、地區封鎖的格局。勞動力必須能夠自由地在各個部門、地區和企業之間流動,不存在任何行政規定和人身依附性而阻礙這種自由流動。勞動力的供給方能否自主決定勞動力使用權轉讓或是否為自由人這一勞動力市場的基本規定之一,是由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來體現和印證,而勞動力的現實流動則是實現勞動力資源在各部門、各地區、各企業優化配置的充分條件,沒有勞動力的自由流動,調節資源分配的勞動力市場就失去了生命。(2)是價值規律、供求關系調節著勞動力的流動。勞動力供求雙方的行為都接受價格信號(工資率)的引導,這一信號引導或調節著勞動力資源在社會各種用途之間的分配。在勞動力市場上,價值規律的作用,是通過收入分配反映出來的,勞動者主要是根據勞動力價格信號來決定就業或轉業;用人單位則主要根據社會平均勞動力價格信號及經營情況調節分配和用人數量。在一定時期內,需要就業的勞動者或多或少,用人單位需要的用人數量也各有不同,這種供求關系也直接影響著收入分配的變化。價值規律和供求關系共同決定著勞動力的配置和組合,推動著勞動者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的合理流動。顯而易見,價格(即工資率)作為勞動力需求與供給之間的一種比例,既是反映現有勞動力在各部門、各企業供求狀況的顯示信號,同時又給出了引導勞動力供求狀況,以及進一步調整的指示信號;不僅引導勞動力供求行為調整,而且同時也受勞動力供求狀況的左右,由勞動力供求雙方利益的共同平衡點來決定工資率的水平或具置。因此,任何單個勞動力供給者和需求者都以這個社會決定的工資率為前提,按照各自利益最大化原則決定勞動力供給和需求的數量。如果說,在勞動力市場上有誰來主持勞動力資源分配和保證勞動力供求雙方行為必須按照市場規則行事的話,那么,它決不是具體的人或者人格的代表(如政府),而是勞動力的價格即工資率這只“看不見的手”和勞動力供給之間、勞動力需求之間以及勞動力供求之間的優勝劣汰的生存競爭。競爭的規律會為勞動力供求雙方恪守勞動力合約并在合約范圍內行事強制地開辟道路。利益驅動和自由競爭是勞動力市場調節勞動力資源分配至高無上的權威,是勞動力市場的靈魂。
從目前中國勞動力資源配置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和弊端來考察,也大都可以從排斥市場機制和市場化程度低中找到根源,這些問題同樣有待于勞動力資源市場化配置來解決。因此,提出競爭性勞動力市場,確認勞動力資源市場化配置方式,不僅是理論探索的必然,也是中國勞動就業體制改革和勞動力資源配置方式轉換,如何適應整個經濟體制市場取向改革客觀要求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 失業;失業屬性;失業理論
一、關于失業屬性
失業的概念一般被解釋為勞動者要素未能與生產資料要素結合。這是按照政治經濟學的觀點,從失業的本質屬性出發作出的定義。而從失業的一般屬性上講,失業即是勞動的供給與需求之間不相匹配,發生失衡。勞動供求失衡是失業問題最一般的市場表現和最基本的市場特征。在勞動力市場上,勞動者要素代表了勞動的供給,生產資料要素則代表了工作崗位,也即勞動的需求。勞動者要素與生產資料要素之間的結合就是勞動力市場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協調配合得好,可實現勞動供求的均衡,反之,就會出現失衡。要素之間的結合包含數量、質量和結構三個方面,所以勞動供求失衡也包含三種狀態:(1)勞動的數量供求失衡:勞動資源的數量供給大于市場的需求,一部分勞動資源處于閑置狀態;(2)勞動的質量供求失衡:勞動資源的質量供給水平偏低,達不到市場對勞動者的質量要求,導致一部分勞動資源處于閑置狀態;(3)勞動的結構供求失衡:勞動資源供給的技術專業結構和性別年齡結構以及地域結構等與市場所需不匹配,導致一部分勞動資源處于閑置狀態。
這三種勞動供求失衡狀態的差異不僅體現在外在形式上,而且體現于內在生成機制上,因而可以說其失業的屬性不同,或者說,這三種不同的勞動供求失衡狀態,反映了三種不同的失業屬性。它們可分別被稱之為:數量性失業、質量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
許多失業問題研究成果也用類似的概念和稱謂去劃分失業形式或類型,但本文認為,盡管人們觀察和描述的可能是同一現象,但“形式”只描述了其外在表現,“屬性”則揭示了其內在規定性,而用內在規定性來對事物進行劃分,能更好地歸納和抽象出事物的特質,更充分地體現出事物的差異。
從失業理論史上看,似乎除了凱恩斯在談論古典經濟學對資本主義失業的描述時,觸碰到了“屬性”一詞外,尚無人將“失業屬性”作為一概念使用。然而人們對失業問題的探討則多涉及對其固有特性,也即失業屬性的分析,以下分別論之。
二、對數量性失業的認識
凱恩斯之前的傳統失業理論是否認資本主義社會有失業存在的,基于著名的“薩伊定律”,即“供給自身創造需求”的觀點,他們認為: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工資可以隨勞動市場供求狀況而變化,只要工人愿意按現行工資受雇于雇主,就不會存在失業。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庇古就曾明確提出:“只要有完全自由競爭,就會經常有一種強烈的傾向將工資率與需求相連,使每個人都能就業?!弊杂少Y本主義制度下不會出現失業,如果出現,也是“自愿失業”。
凱恩斯理論問世后,承認了僅靠市場自發力量不能達到勞動供求均衡狀態,他認為,所謂“供給會自身創造需求”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假定之上的:即不論就業量取何值,不論產量和就業量在何水準,總需求價格總是永遠等于總供給價格,社會上并沒有任何阻礙充分就業的力量。凱恩斯認為這一假定是不符合資本主義社會一般狀況的。他寫道:“經典學派之前提,只適用于一種特例,而不適用于通常情形。經典學派所假定的情形,是各種可能的均衡位置之極限點,而且這種特例所含屬性,恰不是實際經濟社會所含有的”。-2J
那么,什么是實際經濟社會所含有的失業屬性呢?凱恩斯認為,一個社會的就業總量取決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失業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結果。所謂“有效需求”:按照凱恩斯本人的解釋,就是商品的總供給價格和總需求價格達到均衡狀態時的社會總需求。凱恩斯認為,總需求價格與總供給價格之間可能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即總需求價格大于總供給價格;總需求價格小于總供給價格;總需求價格等于總供給價格。當總需求價格大于總供給價格時,資本家就愿意多雇傭工人,以擴大產品總量。當總需求價格等于總供給價格時,資本家既不增雇工人以擴大生產,也不減雇工人以縮減生產,因為這時資本家預期獲得的總利潤已達到最大量,從而生產和就業在這個時候達到均衡狀態。當總需求價格小于總供給價格時,資本家就會減少雇傭工人,以縮減產品總量。這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狀態。由于一個特定的總供給價格和特定的總需求價格都是相對于一個特定的總就業量來說的,總就業量的變化必然引起總供給價格和總需求價格的變化,總就業量與總供求之間的這種函數關系也就說明了就業量與有效需求之間的關系,所以有效需求不足既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供求關系,也是資本主義“實際經濟社會”所具有的“非自愿失業”的真實屬性??梢哉f,凱恩斯是觸摸到了資本主義失業問題的脈象了的,他發現了“非自愿失業”的存在,通過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均衡關系的分析揭示出有效需求不足的產生機理,又通過對有效需求與就業量之間關系的分析揭示出勞動供求之間的均衡機制。應當說已經揭示出了資本主義失業問題的某種內在規定性和一定的屬性特點。
三、對結構性失業的認識
凱恩斯理論拋出后,雖然一度被當作資本主義制度的救命稻草而很快上升為失業理論正統地位,但由于其觀察視野僅局限于總量性失業,且是經濟蕭條時期的總量性失業。它無法解釋為什么經濟繁榮時期仍存在一定比例的“非自愿失業”,因而受到以米爾頓?弗里德曼領軍的貨幣主義學派的質疑。
弗里德曼認為,失業率有兩種:一種是“市場失業率”,即市場上實際存在的失業率;另一種是“自然失業率”,即“在任何時候,都存在著的與實際工資率結構相適應的某種均衡失業水平”,也就是指在沒有貨幣因素干擾的情況下,讓勞工市場和商品市場的自發供求力量發揮作用時應有的處于均衡狀態的失業率。弗里德曼不同意凱恩斯所謂通過國家干預就可以消除非自愿失業,實現充分就業的觀點,認為“自然失業率”在資本主義經濟中是始終存在的。只要資本積累繼續進行,不管實際工資率如何變動,一切與實際工資率結構不相適應的人員仍將被排斥在就業之外。自然失業往往由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產業結構變動所引起。產業結構的變動要求勞動力在不同產業部門之間轉移。但是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發展,對勞動力的專業化程度的要求提高,使這種轉移不能很快完成。在信息不完備、部門之間勞動力供求結構性較強、培訓勞動力成本較高的情況下,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一部分結構性的、摩擦性的失業。這種失業的存在與勞動力市場和商品市場的實際結構性特征有關,也與“勞工市場的有效性、競爭和壟斷的程度、阻礙或促進人們變換其工作崗位等”實際因素的影響有關,而與經濟的周期性波動無關,是在勞動力市場供求總量均衡但結構不均衡時出現的失業。因此是難以通過政府的反周期政策來消除的。
弗里德曼觀察到了勞動力供求的結構失衡這一資本主義失業屬性的又一個側
面,因而是一種理論進步。
凱恩斯失業理論的局限性不僅被其對立學派所詬病,而且在凱恩斯學派內部也有人意識到其只注意到了勞動供求關系在數量上失衡這一失業屬性,而沒有注意到勞動供求在質量上和結構上失衡等其它失業屬性。并且正由于這一缺陷,使其無法解釋后來資本主義經濟中遇到的經濟停滯、失業率居高不下與通貨膨脹并存的問題。所以,20世紀70年代后,詹姆斯?托賓、杜生貝、約翰???怂沟人^“后凱恩斯主流派”代表人物提出結構性失業問題,開始從勞動供求的結構失衡角度對資本主義失業屬性進行觀察和分析。
結構性失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勞動力市場技術結構不相適應所引起的失業,因為這種結構性失業具有相當普遍性。在任何技術條件下,失業者都有可能由于技術工種不同而不能填補現存的職位空缺。
托賓認為,凱恩斯的“充分就業”實際即指勞動市場的均衡,而非自愿失業的存在即意味著勞工市場的失衡。凱恩斯刺激需求的政策只能解決“就業水平”失衡問題,并且正是由于存在勞工市場技術結構不相適應等就業結構失衡的情況,失業人數和職位空缺的數目差額不能互相抵消,所以,通貨膨脹率的變動并不一定與失業率的變動直接相關。他也明確質疑菲利浦斯曲線關系,認為通貨膨脹的加速進行不可能使不相適應的勞工市場技術結構變得適應起來,從而也不可能因此降低失業率。
杜生貝在托賓的論述基礎上,進一步闡釋說:失業與職位空缺的并存就意味著失業與通貨膨脹的并發,這不僅因為存在工會操縱工資率和大公司操縱價格的情況,更由于勞工市場是由許許多多局部市場組成的,勞動的供給和需求是高度分散的,且各個市場的工資變動狀況會相互影響,彼此推動。所以只要個別市場上出現了職位空缺和工資水平的上升,就會推動整個工資水平的上升,推動整個物價的增長,從而引起通貨膨脹。
??怂箘t注意到,勞動市場上存在著不同的產業部門結構,在同一時期,各產業部門的發展水平和勞動生產率是不同的,而落后部門往往基于“公平性原則”去追求與先進部門一樣的工資水平,結果一方面推動了通貨膨脹,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落后部門增加勞動雇傭的積極性,加劇了失業。??怂闺m然討論的是工資水平與失業率之間的關系,但觀察到的則是勞動供求在市場上的產業部門結構差異和失衡。
結構性失業問題本不是托賓和杜生貝等人最早提出的,凱恩斯以前的古典經濟學的“摩擦性失業”概念,與結構性失業有不少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被看成是“結構性失業”的一種,只不過它較著重于失業“季節性”、“臨時性”和“局部性”而已。但托賓等人通過對失業的結構性觀察,揭示出了資本主義勞動力市場的功能,并從勞動供求的結構失衡角度對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存在的失業與通貨膨脹并發問題作出新的解釋,則是對凱恩斯總量失業理論的重要補充和發展。
四、對質量性失業的認識
對資本主義失業屬性作出重要發現的,還有人力資本理論,特別是以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奧多?舒爾茲和加里?貝克爾為代表的現代人力資本理論。
舒爾茨在《人力資本的投資》一文中明確指出,傳統的經濟理論認為經濟增長必須依賴于物質資本和勞動力的增加。實際上人的知識、能力、健康等人力資本的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遠比物質資本、勞動力數量的增加重要得多。他認為,一國人力資本存量越大,人力資源質量越高,人口受教育程度、科技文化水平和生產能力越高,其國內的人均產出或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貝克爾首次用傳統的微觀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了人力資本投資均衡模型,使用了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對人力資本投資進行分析,彌補了五六十年展經濟學人力計劃理論沒有考慮到人力資源建設成本問題的缺陷。
貝克爾還對家庭生育行為的經濟決策和成本一效用進行了詳細分析,提出了“時間價值”理論與兒童“量一質”權衡理論。
在舒爾茨和貝克爾之后,羅默和盧卡斯等人又提出了“收益遞增型增長模型”和“專業化人力資本積累增長模式”,進一步發展了現代人力資本理論。
對于人力資本投入與降低失業率的關系,現代人力資本理論認為,勞動者人力資本投入的增加可使其具有更多的職業選擇,更能適應技術進步的要求,從而具有更低的失業風險。
人力資本理論這種將勞動人口素質直接視作為資本要素的觀點頗具理論意義,因為它對于解釋勞動市場上由于勞動供求質量失衡而引起的失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工具。
五、對失業屬性變化微觀基礎和區域差異的認識
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現了一個主張政府干預經濟的新學派,即新凱恩斯主義。它是在原凱恩斯主義受到理性預期學派打擊之后,吸取凱恩斯主義與其對立學派的斗爭的經驗教訓而形成的,并在與理性預期學派的斗爭中不斷發展。新凱恩斯主義者堅持凱恩斯的基本信條,在凱恩斯傳統下構建微觀基礎,并以獨辟蹊徑的研究方法和新穎的理論觀點復興了凱恩斯主義。新凱恩斯主義者對失業的原因進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獨特而又新穎的勞動市場理論。它主要包括效率工資理論、內部人控制理論、失業回滯理論、隱含合同理論等。
新凱恩斯主義的特點是從微觀角度觀察和分析引起勞動供求失衡的市場機制,所以其研究顯得很局部,甚至很瑣碎,但它對勞動市場的功能作了更加深人的剖析,使人們看到了失業屬性變化的微觀基礎和依據,也反映了一種新的理論發展趨勢。
不管是新老凱恩斯主義或是貨幣學派,都把失業問題定位于一般市場經濟制度下工業社會中的經濟現象。以劉易斯、托達羅和希金斯等人為代表的發展經濟學派注意到了現代世界經濟格局中存在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兩種經濟區域以及發達經濟和欠發達經濟兩種明顯不同的經濟社會和發展水平,而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經濟所面臨的失業問題又與發達國家或發達經濟不完全相同,其失業屬性有著自己的獨有特征。
劉易斯觀察到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市場呈現出勞動力數量無限供給的特征。為什么會出現勞動力無限供給呢?劉易斯認為,一是由于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出生率較高,人口總量,從而勞動力資源總量存在大量過剩;另一個是發展中國家存在著經濟發達的現代工業部門和經濟落后的傳統農業部門并存的二元經濟結構。前者獲得勞動工資收入,后者只能獲得最低生存費用。前者的邊際生產力必須大于邊際成本才能受到雇傭,后者邊際生產力為零甚至為負仍在維持最低費用的生存,所以前者的收益恒大于后者。這種情況下,前者只要開出一個工資水平,并且如果勞動力在兩部門間的流動是自由的,那么低收入的農業勞動人口一定會向現代工業部門轉移,從而給城市帶來幾乎是無限的勞動力供給,導致城市中出現大量的失業人口。
托達羅認為:在城市存在高失業的條件下,農村勞動力還不斷向城市遷移是人們對城鄉預期收入差距的反應而不是對實際收入差距的反應,遷移者可以考慮城市和農村各種勞動市場的就業機會,但他們通過遷移選擇那個能取得最大“預期”收入的工作。
劉易斯和托達羅都是跳出城市來觀察城市失業問題,敏銳地注意到由于城鄉之間“最低生存費用”的差異而造成的“勞動力無限供給”幾乎使得城市勞動力市場的數量供求幾乎永遠處于失衡狀態。
希金斯則注意到,不發達社會存在一種經濟的“雙元結構”。一是“先進部門”,二是“原有部門”?!跋冗M部門”首先是通過外國資本投資開始發展的。外國資本帶來了新式的先進的生產技術,然而這些技術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將許多勞動力排斥在生產過程之外。盡管有投資的擴大,但這種技術資本的投入對勞動的吸收極其有限,并且往往其投入系數是固定的,即勞動對資本的替代度是極低的或者說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無論資本和勞動的相對價格如何變動,由于技術性的制約,都會產生過剩勞動力。由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就是不斷工業化的過程,且多數國家是通過從國外引進先進的工業技術推進工業化進程的,因而都難以避免工業化不斷地排斥生產過程中勞動力的結果。希金斯的研究提示了欠發達經濟中的另一失業屬性,即勞動供求的質量失衡。
從凱恩斯對勞動供求數量失衡的觀察到“后凱恩斯主義”對勞動供求結構失衡的認識和人力資本理論對勞動供求質量失衡的認識,從貨幣主義對發達國家“自然失業率”的捕捉到發展經濟學對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過程中勞動市場變化的觀察,可以看出,人們對失業屬性的認識在逐步深化,并且正是這種深化使失業理論得到不斷發展。
一、市場經濟體制下勞動力資源配置
市場經濟是一種以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為基礎的經濟運行方式。市場機制之所以能夠對勞動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是由于各種市場經濟規律綜合作用下而形成的自發調節資源合理分配的機理。由于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使包括勞動力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的配置與重新配置,是以市場信號為導向,以市場競爭為動力,以勞動力流動為條件。唯有不息的流動才能不斷地配置勞動力要素于社會生產率最高或勞動力邊際產出最大的部門或領域。因此,勞動力要素的流動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變量之一。
勞動力市場作為市場經濟體制下勞動力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是與傳統經濟體制下行政計劃配置勞動力資源方式相對而言的。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勞動力資源同其他資源一樣,是伴隨著政府的計劃而確定的,而政府的計劃又是跟著政府的決策轉,忽視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和排斥市場機制的作用。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勞動力資源配置所依賴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市場對勞動力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勞動力市場是勞動力供求之間在勞動力使用權的轉讓與購買上達成一系列合約的總和。勞動力使用權的轉讓與購買,是完全出于自愿而進行的勞動力交換活動,反映了以勞動力交換合約為基礎的勞動力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系,只有當這種關系成為一種普遍而非單個偶然的社會現象時,才成為勞動力市場。
二、競爭性勞動力市場形成與運作
勞動力市場的運作,形式上是勞動力供求雙方一系列自由的交易活動,但這些交易活動實際完成的卻是勞動力資源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配。勞動力買賣當事人的行為及動機怎樣,構成了勞動力市場運作最基本的規定。勞動力市場運作對勞動力供求雙方行為及動機的基本規定是:勞動力供給者只有通過勞動力的出售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因此他必須是一個具有理的自由人。所謂“理”,即勞動力的供給者具有追求收入和福利最大化的動機。正是這種動機支配著勞動力供給者的行為。所謂“自由人”,即勞動力供給者對其勞動力具有自由的轉讓權,沒有任何形式的人身依附關系,也不存在任何超經濟的強制。其次是勞動力需求者必須是獨立自主的經濟人。所謂“經濟人”乃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經營動機,這個動機決定著廠商對勞動力的需求。
競爭性的勞動力市場運作的基本特征是:(1)市場主體地位明確,通過雙向選擇實現就業。這種雙向選擇權利的充分貫徹,需要有一個統一、開放的市場,不僅要消除所有制、職工身份的界限,還要沖破城鄉隔離、地區封鎖的格局。(2)是價值規律、供求關系調節著勞動力的流動。勞動力供求雙方的行為都接受價格信號(工資率)的引導,這一信號引導或調節著勞動力資源在社會各種用途之間的分配。價值規律和供求關系共同決定著勞動力的配置和組合,推動著勞動者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的合理流動。顯而易見,價格(即工資率)作為勞動力需求與供給之間的一種比例,既是反映現有勞動力在各部門、各企業供求狀況的顯示信號,同時又給出了引導勞動力供求狀況,以及進一步調整的指示信號;不僅引導勞動力供求行為調整,而且同時也受勞動力供求狀況的左右,由勞動力供求雙方利益的共同平衡點來決定工資率的水平或具置。
從目前中國勞動力資源配置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和弊端來考察,也大都可以從排斥市場機制和市場化程度低中找到根源,這些問題同樣有待于勞動力資源市場化配置來解決。因此,提出競爭性勞動力市場,確認勞動力資源市場化配置方式,不僅是理論探索的必然,也是中國勞動就業體制改革和勞動力資源配置方式轉換,如何適應整個經濟體制市場取向改革客觀要求的必然選擇。
三、現實經濟運行中勞動力市場分割
在競爭性的勞動力市場,作為流動行為主體的勞動力供給者(即流動者)具有完全支配自身勞動力的權力。對于流動者即勞動者來說,流動行為是否發生,主要取決于流動的機會成本與預期收益的差數。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競爭的勞動力市場,或者說,現實的勞動力市場競爭是不充分的,存在著形形的勞動力轉移障礙,以及由此引起的勞動報酬上的顯著差別。同等勞動不能獲得同等報酬,由此引起的勞動報酬上的顯著差別,是勞動力市場分割的具體表現。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是把這種被分割了的勞動力市場,看成是同一個勞動者由于從事不同種類的工作,因而領取不同的勞動報酬。
我國勞動力市場分割,首先表現為城鄉勞動力市場分割。20世紀五十年代中后期以來,我國所形成的城鄉就業隔離政策,不僅是行政上的隔離,同時又是體制上的隔離,即不允許農村勞動力自由進入城市就業。其風險性是不可忽視的。八十年代中后期,政府對農民的自由流動和就業選擇權利的有條件認可,城市對農村勞動力進入的行政控制逐步放松,以及城鄉之間還存在著明顯的收入差距,使得流向城市尋找就業機會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呈日益增長的趨勢(目前已突破1億人)。但是,至今還不可能形成穩定的、制度化的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城市化機制,城市勞動力市場還沒有條件對農村實行全方位開放,農村勞動者和城市勞動者還不可能真正享受平等競爭的權利。城鄉勞動力市場分割,集中反映在城鄉居民收入的差別上。其次表現在行業之間同工不同酬的勞動報酬的差別上。即在行業之間,也沒有形成統一開放的競爭型勞動力市場。1998年我國最高行業的平均工資為10633元,最低行業的平均工資為4528元,相差6105元,極值比2.35。我國壟斷行業高工資、高福利狀況的存在,說明城鎮內部不同行業的勞動力市場仍然處于相互分割的狀態,缺乏必要的競爭性和流動性。
關鍵詞:勞動力市場;競爭;分割
一、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勞動力資源配置
市場經濟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以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為基礎的經濟運行方式,其核心是通過市場經濟規律的作用,使社會有限的資源、特別是勞動力資源配置到效率或效益最高的部門或領域。市場機制之所以能夠對勞動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是由于各種市場經濟規律綜合作用下而形成的自發調節資源合理分配的機理。這種機理突出表現在市場信號(市場供求與市場價格)能夠正確地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并在市場競爭機制作用下,誘導資源由供給過剩向供給不足、由效益低向效益高的部門或領域流動。由于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使包括勞動力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的配置與重新配置,是以市場信號為導向,以市場競爭為動力,以勞動力流動為條件。唯有不息的流動才能不斷地配置勞動力要素于社會生產率最高或勞動力邊際產出最大的部門或領域。因此,勞動力要素的流動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變量之一。
同其他社會形態的市場經濟一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手段,其配置對象不僅僅是生產資料,還包括其他生產要素,尤其是勞動力要素。在諸生產要素中,勞動力要素居于首要地位,如果其他生產要素是由市場配置的,唯獨勞動力這個活的、能動的要素,是由行政計劃配置的,企業一定活不了,國民經濟也一定活不了。如果把勞動力要素排除在市場機制配置之外,這種市場經濟就稱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迄今為止,不管是哪一個實行市場經濟制度的國家,都沒有把勞動力排除在市場機制作用范圍之外,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沒有勞動力市場的市場經濟。又要搞市場經濟,又不承認存在著勞動力市場,這是不能自圓其說的。
勞動力市場作為市場經濟體制下勞動力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是與傳統經濟體制下行政計劃配置勞動力資源方式相對而言的。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勞動力資源同其他資源一樣,是伴隨著政府的計劃而確定的,而政府的計劃又是跟著政府的決策轉,忽視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和排斥市場機制的作用。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勞動力資源配置所依賴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市場對勞動力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作為彌補市場失靈的政府計劃和決策,不但不能破壞這個基礎,還必須服從于市場的健康運行,有利于市場配置基礎作用的有效發揮。只有用市場機制配置勞動力資源,才能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
所謂勞動力市場,概括地說,就是勞動力供求之間在勞動力使用權的轉讓與購買上達成一系列合約的總和。勞動力使用權的轉讓與購買,是完全出于自愿而進行的勞動力交換活動,反映了以勞動力交換合約為基礎的勞動力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系,只有當這種關系成為一種普遍而非單個偶然的社會現象時,才成為勞動力市場。就其結果而言,社會上大量勞動力使用權轉讓與購買過程,同時就是勞動力資源在各種用途之間的分配過程。只不過這種分配是通過勞動力交換并由價格引導而自發實現的??梢?,勞動力市場的基本功能乃是配置勞動力資源。進一步說,勞動力市場的運作,形式上是勞動力供求雙方一系列自由的勞動力交換活動,但這種交換活動實際完成的卻是勞動力資源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配。
二、競爭性勞動力市場的形成與運作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資本主義經濟早期雇傭工人起源的研究,撇開了對勞動力資源的分配功能,勞動力市場反映的是勞動力使用權轉讓與購買這一交換關系,這一交換關系是與雇傭工人的形成聯系在一起,并作為資本原始積累的產物。馬克思的分析表明,現代雇傭工人的前身是受土地束縛的農民,農民之所以成為雇傭工人,必須具備兩個基本前提:一是農民與土地等生產資料相分離而變得一無所有,轉讓勞動力使用權是唯一的謀生手段;二是農民擺脫封建宗法關系的束縛和人身依附而成為自由人,從而擁有對自己勞動力自由的轉讓權。馬克思的上述分析,顯然是從勞動力供給這個側面闡述了早期勞動力市場形成的歷史條件,但對于勞動力市場分配勞動力資源的功能,以及勞動力市場實際運作過程中勞動力供求雙方交易的行為規律及行為基礎并未深入探討。
勞動力市場的運作,形式上是勞動力供求雙方一系列自由的交易活動,但這些交易活動實際完成的卻是勞動力資源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配。勞動力買賣當事人的行為及動機怎樣,構成了勞動力市場運作最基本的規定。勞動力市場運作對勞動力供求雙方行為及動機的基本的規定是:一、勞動力供給者只有通過勞動力的出售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因此,他必須是一個具有理的自由人。所謂“理”,即勞動力的供給者具有追求收入和福利最大化的動機。正是這種動機支配著勞動力供給者的行為。所謂“自由人”,即勞動力供給者對其勞動力具有自由的轉讓權,沒有任何形式的人身依附關系,也不存在任何超經濟的強制。因為,對于商品交換來說,除了它自己的性質所決定的交換者雙方以契約形式表現的權利關系以外,不應帶有任何形式的強制關系。貨幣所有者能夠在市場上找到勞動力,只是因為勞動力的所有者愿意把勞動力當作商品出售。而勞動力要成為商品,首先必須是勞動力的所有者是自己人身的自由所有者,能夠支配自己的勞動力。其次是勞動力需求者必須是獨立自主的經濟人。所謂“經濟人”乃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經營動機,這個動機決定著廠商對勞動力的需求。顯而易見,只有勞動力供求雙方作為“理性的自由人”和“獨立的經濟人”的身份出現時,才能發生勞動力使用權轉讓與購買的自由交易活動,而正是這些活動本身構成了井然有序的勞動力市場的實際運作。
競爭性的勞動力市場運作的基本特征是:
(1)市場主體地位明確,通過雙向選擇實現就業。勞動者作為就業主體,具有支配自身勞動力的權利,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市場價格的信號,選擇用人單位;用人單位作為用人主體,具有按照生產經營需要和工作崗位特點選擇必要數量、相應素質勞動力的權利。這就是勞動者的擇業自和用人單位的用人自。這種雙向選擇權利的充分貫徹,需要有一個統一、開放的市場,不僅要消除所有制、職工身份的界限,還要沖破城鄉隔離、地區封鎖的格局。勞動力必須能夠自由地在各個部門、地區和企業之間流動,不存在任何行政規定和人身依附性而阻礙這種自由流動。勞動力的供給方能否自主決定勞動力使用權轉讓或是否為自由人這一勞動力市場的基本規定之一,是由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來體現和印證,而勞動力的現實流動則是實現勞動力資源在各部門、各地區、各企業優化配置的充分條件,沒有勞動力的自由流動,調節資源分配的勞動力市場就失去了生命。(2)是價值規律、供求關系調節著勞動力的流動。勞動力供求雙方的行為都接受價格信號(工資率)的引導,這一信號引導或調節著勞動力資源在社會各種用途之間的分配。在勞動力市場上,價值規律的作用,是通過收入分配反映出來的,勞動者主要是根據勞動力價格信號來決定就業或轉業;用人單位則主要根據社會平均勞動力價格信號及經營情況調節分配和用人數量。在一定時期內,需要就業的勞動者或多或少,用人單位需要的用人數量也各有不同,這種供求關系也直接影響著收入分配的變化。價值規律和供求關系共同決定著勞動力的配置和組合,推動著勞動者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的合理流動。顯而易見,價格(即工資率)作為勞動力需求與供給之間的一種比例,既是反映現有勞動力在各部門、各企業供求狀況的顯示信號,同時又給出了引導勞動力供求狀況,以及進一步調整的指示信號;不僅引導勞動力供求行為調整,而且同時也受勞動力供求狀況的左右,由勞動力供求雙方利益的共同平衡點來決定工資率的水平或具置。因此,任何單個勞動力供給者和需求者都以這個社會決定的工資率為前提,按照各自利益最大化原則決定勞動力供給和需求的數量。如果說,在勞動力市場上有誰來主持勞動力資源分配和保證勞動力供求雙方行為必須按照市場規則行事的話,那么,它決不是具體的人或者人格的代表(如政府),而是勞動力的價格即工資率這只“看不見的手”和勞動力供給之間、勞動力需求之間以及勞動力供求之間的優勝劣汰的生存競爭。競爭的規律會為勞動力供求雙方恪守勞動力合約并在合約范圍內行事強制地開辟道路。利益驅動和自由競爭是勞動力市場調節勞動力資源分配至高無上的權威,是勞動力市場的靈魂。
從目前中國勞動力資源配置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和弊端來考察,也大都可以從排斥市場機制和市場化程度低中找到根源,這些問題同樣有待于勞動力資源市場化配置來解決。因此,提出競爭性勞動力市場,確認勞動力資源市場化配置方式,不僅是理論探索的必然,也是中國勞動就業體制改革和勞動力資源配置方式轉換,如何適應整個經濟體制市場取向改革客觀要求的必然選擇。
三、現實經濟運行中的勞動力市場分割
理論意義上的勞動力市場,勞動力在部門間、行業間、區域間的配置,表現為市場供給與市場需求之間,通過自由交換而自動平衡的結果。這種純粹由市場力量決定的勞動力在部門間、行業間、區域間的流動,形成競爭性勞動力市場。在競爭性的勞動力市場,作為流動行為主體的勞動力供給者(即流動者)具有完全支配自身勞動力的權力,即勞動者作為流動行為主體,對于其是否流動,以及怎樣流動,具有完全決定權。對于流動者即勞動者來說,流動行為是否發生,主要取決于流動的機會成本與預期收益的差數。當然,勞動力流動的規模和程度,還要受經濟結構變動因素的制約。正是經濟結構的變動,直接導致勞動力在部門間、行業間、區域間的流動。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競爭的勞動力市場,或者說,現實的勞動力市場競爭是不充分的,存在著形形的勞動力轉移障礙,以及由此引起的勞動報酬上的顯著差別。西方經濟學家把它稱為勞動力市場歧視。勞動力市場歧視,指的是在所有經濟因素方面都相同的個人之間的報酬差別。這些勞動者具有同等的生產能力,但由于某些社會性、制度性因素的作用,從而引起勞動報酬或待遇上的懸殊差別。對這種現象的研究,旨在確定歧視對報酬差別的影響的重要程度,并由此引出勞動力市場分割的新概念。
同等勞動不能獲得同等報酬,由此引起的勞動報酬上的顯著差別,是勞動力市場分割的具體表現。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是把這種被分割了的勞動力市場,看成是同一個勞動者由于從事不同種類的工作,因而領取不同的勞動報酬。換句話說,這些勞動者之所以領取較低的勞動報酬,并不是因為其勞動素質低,而是由于他們無法進入可以領取較高勞動報酬的那部分勞動力市場,失去了在其中謀職的機會。出現勞動者素質和勞動報酬不相對稱的情況,即同工不同酬。
我國勞動力市場分割,首先表現為城鄉勞動力市場分割。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以來,我國所形成的城鄉就業隔離政策,不僅是行政上的隔離,同時又是體制上的隔離,即不允許農村勞動力自由進入城市就業。在城鄉兩種就業體制的差別性還沒有完全消除的情況下,徹底啟動城鄉之間長期隔離的勞動力市場閘門,即建立全方位開放的統一勞動力市場,其風險性是不可忽視的。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特別是80年代中后期以來,政府對農民的自由流動和就業選擇權利的有條件認可,城市對農村勞動力進入的行政控制逐步放松,以及城鄉之間還存在著明顯的收入差距,使得流向城市尋找就業機會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呈日益增長的趨勢(目前已突破1億人)。但是,至今還不可能形成穩定的、制度化的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城市化機制,城市勞動力市場還沒有條件對農村實行全方位開放,農村勞動者和城市勞動者還不可能真正享受平等競爭的權利。在相當程度上還存在城市勞動力市場和農村勞動力市場分割的狀況。由于城市的開放性勞動力市場尚未確立以及政府對城市勞動者就業采取不同于農村勞動者的特殊保護制度,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市場性流動方式進入城市的農村勞動力,還無法同城市勞動力一樣,進入同等待遇的職業領域并獲得制度性工資。流入城市的農村勞動力大多從業于勞動強度大的、勞動條件差的非技術性行業,領取比城市勞動者相對低得多的勞動報酬。這種對農村流動勞動力的就業限制和歧視,在短時間內還難以消除。它使我國勞動力市場規模難以通過無障礙流動而迅速擴大,也不可能使勞動力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平均價格。
城鄉勞動力市場分割,集中反映在城鄉居民收入的差別上。改革初期由傳統體制遺留下來的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是相當大的,城鎮居民的人均生活費收入與農村居民的人均生活費收入或農村居民的人均純收入的比率(簡稱城鄉收入比率)高達2.37。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率先在農村地區展開后,城鄉收入比率開始下降,到1983年達到1.70這一最低點。隨著的進行,從1984年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又開始拉大,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速率有所加快,1992年開始超過1978年的差距,1994年進一步擴大到2.86,此后雖然有所縮小,但1999年仍然達到2.65。
勞動力市場分割,也表現在行業之間同工不同酬的勞動報酬的差別上。即在行業之間,也沒有形成統一開放的競爭型勞動力市場。1998年,我國最高行業的平均工資為10633元,最低行業的平均工資為4528元,相差6105元,極值比2.35。我國壟斷行業高工資、高福利狀況的存在,說明城鎮內部不同行業的勞動力市場仍然處于相互分割的狀態,缺乏必要的競爭性和流動性。壟斷行業在缺乏適當約束機制的條件下,將壟斷收益大量地分配給職工個人,形成這些行業不合理的高收入,如金融保險業、城市供應業、郵電通信業和房地產等行業。這既是市場化不夠、市場機制不健全的結果,也是國家對這些企業監督管理不力的結果。
勞動力市場分割,還表現在地區間居民個人收入差別上。改革開放以來,由于選擇漸進式道路,東部地區率先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較快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從而使得東西部的經濟增長速度逐漸拉開了距離。1949-1978年,以現價計算,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東西部之比為7.08:7.52。西部地區高于東部地區0.44個百分點。到1978年東西部年人均收入差距縮小到200元左右。而1979-1995年的17年間,我國經濟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速度為12.8%,西部增長速度為8.7%。東部地區高出西部地區4.1個百分點。使一度縮小的地區差距又呈拉大之勢。在近幾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比率中,東部地區占65%以上,西部地區僅占15%左右。在全國人均創造國內生產總值中,東部地區超過平均數4成以上,西部地區只有平均數的一半左右。農民收入的地區差距也進一步拉大。1978年東西部農民人均收入不相上下,1998年東部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3600元,比西部高出3倍。東西部城鎮居民收入差距從1989年的1.01∶1,上升到1997年的1.40∶1,絕對收入差距則從西部高于東部的11元變為東部高于西部1793元。不同地區居民個人之間收入差距的擴大,與不同地區之間勞動力缺乏流動性和開放性有關,市場不能通過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來平衡區域間的工資水平差異以及相應的收入差異。歸根到底,在于東西部地區間還存在著勞動力市場分割。
在過去的20年里,越來越多不拘泥于傳統理論的經濟學家,對勞動力市場的運作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解釋,并試圖構建新的范式。很多人放棄了居于主流地位的勞動力市場競爭式分析法,轉而強調勞動力市場的分割屬性,強調制度性、社會性因素對勞動力流動、勞動者就業以及勞動報酬的重要影響,這種理論就被冠之以勞動力市場分割學派,并被確認為勞動經濟學的前沿問題。
參考文獻:
1科斯.契約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