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9 10:53:58
序論:在您撰寫當代經濟形勢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人文傾向性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一、園林景觀設計的概念
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是以傳統園林理論為依托,通過建筑、植物、美學等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實現對自然環境的有意識改造的思維過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即是在城市中的一定地域范圍內,通過對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法的運用,通過對地形進行改造、植物進行配置、建筑及園路的設計,從而創造出一個美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的過程。而且通過對景觀的設計,使環境不僅具有欣賞價值,而且還具有實用價值,更為重要的是實現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可以說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體現,同時也是設計人員審美觀念的反映。
二、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現狀及問題
1、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代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在傳統園林設計的理論基礎上添加了新的元素,把建筑、植物、美學以及文化等進行了有效的綜合。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園林景觀的設計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園林的設計和建設當中,其中一項重要理念在于將一個城市的升級和活力體現出來。近幾年來,我國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在園林景觀設計和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園林景觀的設計和建設得到了大幅度的發展,目前我國園林景觀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在園林景觀的設計當中結合了生態環境的要求;第二,隨著城市園林景觀的不斷發展,我國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理念不斷完善;第三,在現代科學施工技術的基礎上,引進了先進的園林施工工藝;第四,具有城市特點和地域風情的園林景觀設計得到重視。但是,我國當代城市園林在規劃和設計方面還依然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人員的素質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我國的城市園林設計理念還比較陳舊,在園林的規劃設計方面還欠缺科學的方法和手段,設計水平還十分有限,與西方設計人員的水平之間還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第二,在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方面,我國的園林景觀建設技術和施工工藝還比較落后,有待創新,在國內,園林景觀行業是新興產業,但是在建設施工的技術、施工工藝和建設的方法手段方面還比較陳舊,需要進一步的進行創新。第三,我國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和建設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沒有將生態環境的效用與景觀建設有效的統一起來,使得城市園林景觀的美化和觀賞作用。另外,我國城市園林建設在植物的選擇方面還缺乏合理性與科學性,忽視了植物的特點和生長要求。第四,我國城市園林的建設過程中還普遍存在著嚴重的重規劃建設、輕管理的現象,使得我國城市園林景觀出現嚴重的高成本投入、低生態效益的現狀。
三、城市園林景觀中的人文傾向性分析
1、傳統文化的表達
首先,對傳統文化的表達和傳承進行闡述。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目前唯一還留存的古國,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當中,我國積淀了厚厚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這個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和超越的。從我國著名的四大名園來看,把我國的傳統文化融入到園林景觀的設計當中,表現出了深刻的獨特性和優越性。但是近幾年來,一方面由于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使得我國的人文特征深受西方國家的影響;另一方面,由于經濟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我國社會文化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瞬息萬變,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社會當中,人民逐漸渴望追求穩定,尤其是近幾年來我國開始強調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這一理念和政策的提出為園林景觀設計當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這一人文元素提供了契機。
從傳統文化的表達形式來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傳統文化的表達形式,在文化的傳承過程中,其中的一種方式就是由設計師通過借鑒的方式繼承前人的成果。在文化的傳承中,被多次借鑒的形式堪稱典范。二是場所精神的突出,由于我國地大物博,各個城市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精神也各不相同,在城市現代化的建設進程當中,城市的現代化和統一化氣息越來越強烈。而城市園林景觀則是表達和傳遞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這就要求城市園林景觀在設計的過程中要突出城市的特點和場所的精神來。比如,杭州的西湖的園林景觀,眾所周知,杭州西湖中的重點景觀之一是斷橋和雷峰塔,而這個景觀的設計就將杭州地區的傳統的愛情悲劇故事充分的體現在西湖景觀的設計當中。
2、文化內涵的挖掘
其次,對園林景觀當中的文化內涵進行挖掘。在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當中,草木、石頭等的布局和設計都經過了雕琢,被賦予了濃烈的人類感情。與傳統園林景觀相比,當代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方面對文化內涵的追求越來越高。在當代城市園林的設計當中,之所以會賦予草木、蟲魚、石頭等濃郁的人類情感,主要是因為這些元素融入了園林設計師的理念和理想,使得觀光者能夠引起強烈的共鳴。而這些情感都存在于城市園林景觀的深層內涵當中,通過挖掘這些深層次的景觀文化的內涵,能夠喚起人們已經失去的感覺,同時添加新的想法。比如,我國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在澳門,最重要的一個建筑物是大三巴牌坊,這個大三巴牌坊之所以還能夠巍然屹立,就是因為其中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西方文明進入我國的一項重要歷史見證。
四、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人文傾向的體現方式
如何將人文傾向完美的融入到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當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把我國的傳統文化融入到當代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當中,不斷的豐富我國文化的底蘊和內涵,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當中,不僅能夠體現城市園林景觀的特色,還能實現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第二,從上述分析中可以得知,我國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和規劃在技術創新和理論轉變方面還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對我國城市景觀園林設計行業的發展和園林景觀功能的發揮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在當代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當中,要在技術上、內容上進行創新,在創新中將人文風貌融入到城市園林景觀當中。
第三,目前,不管是從設計理念上看,還是從建設技術上看,我國的園林景觀建設和設計與西方國家之間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人文景觀的表現方面。因此,在當代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當中,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人文景觀表現手法,將一座城市的風貌和人文精神淋淋盡致地體現出來。
結束語
經濟的迅猛發展帶動著文化的不斷發展,現階段,我們正面臨著文化的轉型時期,如何真正的把握文化轉型的正確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代城市園林景觀當中蘊含的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現代化社會的建設和發展中,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不僅僅是物質文明的建設,更是精神文化的建設,我國擁有900多萬平方千米的國土,大小城市眾多,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在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當中如何將城市的人文特色融入其中,將人文傾向淋淋盡致的表現出來,是目前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一個重難點問題。
參考文獻:
[1]呂萌.淺析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7:132.
關鍵詞:量化寬松 貨幣政策
2009年3月起,美國連續實施量化寬松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對我國經濟產生的巨大影響,不僅經濟受到流動性泛濫的沖擊,而且在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局面下,使中國有可能面臨低增長、高通脹的境地。由此,中國必須正視這種沖擊,采取積極的姿態予以應對,這樣才能確保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本文針對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分析了美國量化寬松政策,闡述了量化寬松政策實施以來中國經濟所遭遇的挑戰,以及在政策選擇上面臨的困境,并給出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以期對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美國經濟與金融形勢分析與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
(一)美國經濟形勢分析
美國經濟自2011年第二季度再次探底之后,持續企穩回升,復蘇態勢良好,尤其是2011年第四季度GDP環比增長3%,超出市場預期。2012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延續了2011年底的良好局面,GDP增長率為2.8%。但是就業市場前景仍不明朗—美國勞工部2012年5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4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僅為11.5萬人(預期增長為17.0萬人),創下2011年10月以來的最低月度增幅,美國仍有超過1250萬人處于失業狀態,失業率為8.1%。專家預計,美國還需要3年時間,才能將失業率降到6%,即恢復就業正常的狀態。再加之歐債危機的潛在風險沖擊,美國經濟形勢可謂喜憂參半。數據說明,美國經濟正在溫和回升,但“回升的火力仍不夠”。
(二)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
2012年一季度受益于經濟平穩增長和歐債危機風險的釋放,美國股市、債市等資本市場出現一定的繁榮景象,但是進入2012年二季度以來,隨著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跡象,股市持續下跌。專家預計,美國股市將保持低迷,利率傾向于保持低位不變,流動性方面仍較為充足,美元價格回升,通貨膨脹保持平穩。
從經濟的基本面來看,一般認為美聯儲實行量化寬松需要兩個客觀條件:一是失業率上升,二是通脹下降。當時的情況是,失業率下降,通脹也在下降。從政治角度來看,2012年4月份美國新增非農就業崗位表現不佳,令民眾對疲弱的勞動力市場的擔憂重新升溫,在大選年期間,奧巴馬通過寬松措施短期內降低失業率來贏得選票。
從美聯儲內部來看,當時對啟動量化寬松主要存在三種觀點:一是認為美國經濟仍比較脆弱,只要通脹率不超過2%就要重啟;二是認為只有經濟復蘇動力出現嚴重消退才會啟動;第三種觀點認為長期維持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存在極大的風險,對重啟量化寬松重持審慎態度。2012年9月13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了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3),以進一步支持經濟復蘇和勞工市場。根據新方案,美聯儲每月將在二級市場購買400億美元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直到美國失業率降至7%以下。另外,美聯儲還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到0.25%超低區間的時限從之前的2014年年底延長到至少2015年年中,并將旨在壓低長期利率的“扭轉操作”延續至2012年年底。
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影響分析
(一)前兩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影響分析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和改善信貸市場環境,2009年3月18日,美聯儲聲明將在未來的6個月內購買長期國債,總額高達3000億美元,這正式宣告美國進入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時代(簡稱QE1)。2010年11月3日,美聯儲再次宣布,在未來的8個月內購買總額高達6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并將聯邦基金利率設定為0-0.25%。這就宣告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簡稱QE2)正式開啟。
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實質就是在脫離實體經濟需求的情況下,開動印鈔機向市場大量輸入流動性。這種極端的貨幣政策將美國國內通貨膨脹與貿易赤字壓力轉嫁至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經濟體,推高中國經濟運行成本,給中國經濟增長造成了相當程度的負面影響。
首先,大宗商品價格暴漲。美元為世界儲備貨幣,世界主要商品定價均以美元為基準,而QE向金融市場注入的大量流動性資金,很大一部分通過進入黃金、原油、糧食和其他重要工業原料的期貨交易來實現套利,由此大幅推高了大宗商品和初級產品的價格。自QE1推出后的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一年之間,紐約證券交易所各期貨指數中,黃金上漲32.04%,原油上漲22.95%,大豆上漲41.40%,玉米上漲86.17%,銀上漲了159.81%。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暴漲,帶給初級產品主要進口國尤其是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以高額的成本負擔。由于制造業企業的利潤空間本身有限,成本的大幅增加嚴重加劇了制造業企業的生存難度,而更為嚴峻的影響則作用在出口導向的加工制造型企業上。
其次,國內通貨膨脹壓力高漲。大宗商品特別是資源類商品在中國進口商品的結構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因此國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就會直接推動國內CPI指數的上升。就在QE2推出的當月,中國CPI同比上漲5.1%,2011年7月的CPI增幅更是一度高達6.5%。
第三,外匯儲備損失風險高漲。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數據顯示,反映美元匯率綜合變動的美元有效匯率指數在2008年末為101.02點,而在QE1實施后,到2010年10月,這一指數已經跌至81.95點,下降了近20點。2010年7月至10月底,南非、土耳其、韓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新興經濟體貨幣兌美元分別升值約9.7%、9.7%、8.7%、5.8%、2.5%和2%。正是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導致并強化了美元下行的態勢。在這一態勢下,中國國債損失巨大。根據2011年4月美國財政部等機構聯合的《外國持有美國債券情況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末,中國持有美國國債達到1.16萬億美元,占外匯總儲備的40.74%。而兩輪量化寬松政策實施以來,人民幣相對于美元持續升值近8%,造成直接外匯儲備損失1300多億美元。
(二)QE3實施影響分析
第一,未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將重新展開升勢,加工制造型企業生存困難。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加重了中國初級產品進口企業的成本負擔。由于制造業企業的利潤空間本身有限,成本的大幅增加使企業生存難度不斷增大,尤其是對艱難渡過金融危機與兩輪量化寬松的出口加工型企業而言,QE3有可能意味著更為沉重的打擊,甚至是滅頂之災。
第二,CPI上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為應對美國量化寬松帶來政策的多重影響,中國也將重新審視自身的貨幣政策,在QE3的作用下,中國的貨幣政策將來很可能會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而進一步寬松,剛剛緩解的國內高通脹壓力將重新顯現。
第三,美元價格升勢將被逆轉,很有可能再創新低,中國外匯儲備損失風險再次高漲。據統計截止2012年3月,中國持有美國國債1.17萬億美元,假如在QE3中美元再次貶值10%,按照換算公式,中國直接外匯儲備損失將達1600多億美元。
第四,熱錢流入擾亂中國金融、經濟秩序。美國采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后,資金將再次大規模流入中國,導致金融資產泡沫增大,對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穩定造成相當程度的沖擊。大量熱錢還將流入中國實體經濟領域,廉價美元大量購買中國優質資產,將會對中國中長期經濟發展帶來本質性傷害。
綜合來看,QE3實行,中國經濟再次受到流動性泛濫的沖擊,在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局面下,有可能面臨低增長、高通脹的境地。
中國應對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策略分析
綜上所述,針對美國實施的量化寬松政策,中國應該采取積極的姿態予以應對,本文認為,至少應該在加快外貿行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儲備投資多元化、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加強對國際資本流動的監管、人民幣盯住美元措施等方面加大實施力度,有效應對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對中國帶來的沖擊,由此確保中國經濟的持久、平穩發展。
(一)加快外貿行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在成本提高和人民幣升值雙重壓力之下,加工制造行業出口競爭力正遭遇嚴峻考驗。為了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未來應該將加工制造環節逐步內遷,只將設計、銷售等高附加值環節留在沿海。在產品上,不再以“價廉”作為主要訴求,而轉以“物美”為發展方向,擴大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的出口,加快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轉變,堅持走自主創新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通過技術創新降低成本、提升產品層次,力爭擺脫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的影響。
(二)儲備投資多元化
應尋求安全和利潤的平衡,一味以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戰略已經不再可取,對美元未來走勢應當保持足夠的警惕。當前,應當不遺余力地調整資產結構,選擇購買海外優質資產,特別是擴大對美國的直接投資,以提升中國資源儲備的質量,增強抵御國際金融風險的能力。目前中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不足美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1%,這一點必須引起中國政府與企業的重視。同時,緊盯大宗商品價格,擇機進入市場。另外還可以考慮增加持有美國優質跨國企業和國際組織的股票,實現儲備與投資的多元化。
(三)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量化寬松引起的美元貶值導致中國外匯儲備大幅縮水,但是如果人民幣是國際結算貨幣的話,情況將大為不同,中國貿易盈余將得到保值。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國際貨幣體系短期內有質的變化雖不現實,但是卻在實際上削弱了美元國際公信力。在此機遇下,可在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擴大貨幣互換的范圍和規模,穩步推進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貨幣互換,爭取人民幣區域貨幣的地位,為人民幣地位的提升不斷努力。
(四)加強對國際資本流動的監管
美國量化寬松后,巨量資金便流入中國,干擾中國經濟正常運行,這個口子當如何堵???為遏制熱錢流入,必須加強對外匯流動的監督和管理,加強對外匯貸款的控制,對熱錢的沖擊目標、流入渠道和方式進行監測和分析,提高應對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努力穩定股票與房地產市場。中國可以考慮實行更為嚴格的管理手段,從以往的經驗判斷,嚴格的管控手段的效果預期要明顯好于其他新興市場。
(五)人民幣盯住美元
既然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主動推動美元利率匯率走低的廉價美元政策,那么人民幣盯住美元就是被動的廉價人民幣政策。但是,這一政策在未來的一定時期內還需要堅持。原因在于,若美國以及全球經濟逐漸走出衰退的陰影,美元不一定會持續走高,而有可能在投資者風險偏好上升的情況下,美元作為避險貨幣的投資需求下降,這樣一來,美元有可能繼續貶值。而人民幣匯率如果能持續以美元為參照,至少可以減少匯率波動帶來的不必要的交易成本和資金流波動,有利于保持中國商品的出口競爭力。
1.方圓.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對我國的影響及應對措施.現代經濟信息,2011.4
2.李永剛.重視應對美國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宏觀經濟管理,2011.3
3.李永剛.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影響及中國對策.財經科學,2011.4
4.李永剛.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影響分析.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8
5.李永剛.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世界新興市場國家的影響.高校理論戰線,2012.1
6.李永剛.金融危機對中美核心經濟關系影響及中國對策.中國科技論壇,2012.2
7.毛玲玲,祝應喜.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啟示.現代商貿工業,2011.9
8.姚斌.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及我國的對策.上海金融,2009.7
9.閆瑞明.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美聯儲的次優選擇.西部金融,2009.7
10.張海寧.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及對策.中國證券期貨,2011.10
關鍵字:關鍵字;檢索;中國;發展方式;轉變
中圖分類號:Z8 文獻標識碼:A
一、課題分析
該課題屬經濟學領域一般層次的理論型研究,通常情況下需要首先檢索時間跨度為5年左右的文獻,再視具體情況回溯5~10年。信息類型涉及中外文期刊、學位論文、會議文獻等。
(一)選擇檢索工具
根據檢索課題的學科范圍和研究的方向性質,確定需要查找的檢索工具如下。
1)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
2)萬方《中國科技文獻數據庫群》
3)CNKI《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4)CNKI《中國重要會議論文集全文數據庫》
5)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
(二)確定檢索詞
首選檢索詞:中國經濟形勢(Chinese Economic Situation);發展方式(Development Mode);全球經濟形勢(Global Economic Situation);
(三) 分類途徑
從課題分析可知,本課題的學科分類是屬于經濟學。根據《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的類目設置,可選用分類號S作為大類檢索入口。
二、擬定檢索式
CNKI檢索平臺基本檢索式:(中國經濟形勢OR全球經濟形勢OR通貨膨脹)AND(發展方式OR增長方式OR宏觀調控);
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的檢索式:k=(中國經濟形勢+全球經濟形勢+通貨膨脹) ˆ(發展方式+增長方式+宏觀調控);
外文數據庫通用檢索式:(“Chinese economic situation”OR “gobal eonomic suation” OR inflation ˆ)AND brakˆ and (development mode OR increasing mode OR “macro-control)。
三、篩選檢索結果
根據不同檢索系統的語法規則,對上述檢索式作適當的調整,并選擇合適的檢索字段進行檢索,對上述數據庫分別進行了檢索,并利用網絡搜索引擎(baidu)進行了補充查找;時間跨度均為15年。共檢索出相關文獻700余篇,現按文獻類型部分列舉如下.
(一)期刊論文
1.艾文耕。全球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形勢展望[J]。中國國幣市場。2009/01
2.施發啟。如何看待我國當前經濟形勢[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9/02
(二)博碩士論文
1.艾慧。中國當代通貨膨脹理論研究(1979-1996)[D]。 復旦大學 2005
2. 閻虎勤。中國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相互關系及其協調性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8
(三)學術會議論文
1.祖強;梁曙霞。后危機時代加快我國發展創新型經濟的思考[A]。江蘇省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2010/11
2.Jun-e Liu Information school Beijing Wuzi University,101149 Beijing,China Xiaoshuai H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056038 Handan,China Zhanglin Guo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01601 Beijing,China。Macro Strategic Planning For Beijing Logistics[A]。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CCTAE 2010。2010/06
四、文獻分析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分析與發展方式的轉變,目前仍是全國相關領域學者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且我國一些高校以及研究機構的部分研究成果以及達到或者出于領先水平,如:中國財經政法大學、北京大學等。
但目前類似的研究大多比較狹隘,從檢索的結果看,其縱觀整個經濟運行層面及其它相關領域的交錯分析較少,因此,此課題——“當前中國經濟形勢與發展方式的轉變”社會價值以及學術意義顯著,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五、學術論文寫作
眾所周知,2009年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2010年是中國經濟形勢最復雜的一年。2011年可能是比較困難又比較復雜的一年,是兩個問題兼而有之的問題。從困難程度來說,沒有2009年那么困難,保增長不是主要任務。復雜程度也沒有2010年這么復雜,2010年所謂復雜,是很多問題我們看不清楚,解決什么問題,我們不知道。也不知道中間會孕育什么風險。在2009年預計2010年的時候,大家說今年的膨脹壓力會比較大。從2010年三月份,一系列調控政策就出臺了。包括限制房價的政策。到了5月份,當時在人民銀行開會的時候,很多學者又擔心中國也會出現通貨緊縮。3月份,又開始發生新變化,美國開始貨幣放量政策。解決通貨膨脹的問題,放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這就顯示出了2010年宏觀調控的一些復雜程度。
(一)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在總的態勢來看對往后經濟發展將起著一定的經濟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2011年世界經濟仍可維持溫和復蘇態勢。世界經濟的復蘇勢頭要強于預期,且具有一定的韌性,基本抵御了2010上半年希臘債務危機和隨后的歐盟刺激政策退出的沖擊。展望2011年的全球形勢,經濟增長將較2010年有所放緩,預測在4%左右。美國經濟仍可維持適度增長。歐盟經濟增長超出預期,表明市場信心恢復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財政刺激政策退出的影響,繼續增長的可能性也較大。日本經濟增長前景相對暗淡,但世界經濟特別是中國經濟的增長,對日本經濟又有一定的帶動作用,因而日本經濟仍可保持正增長。
其次,國內發展環境有利于經濟增長。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各級政府積極謀化發展,項目儲備與準備情況良好。經過多年的準備,目前中西部地區發展已步入快車道,大規?;A建設和產業發展項目正在展開。產業轉移趨勢進一步加強,有利于現有優勢產業繼續保持競爭優勢。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的出臺和實施,加快創造出新優勢產業。消費的環境和支撐條件可望進一步得到改善。
第三,宏觀政策特別是財政政策仍具備較大的運用空間。盡管2010年繼續實施了大規模一攬子刺激計劃, 2010年中央政府財政赤字仍在1%以內,國債余額與地方政府債務余額合計也只相當于GDP的40%左右,兩項指標均處于安全線內,并遠低于其他實施經濟刺激計劃的國家。這表明,當前財政仍具有較強的擴張能力,財政政策運用仍有很大空間。
第四,全球通脹壓力仍保持在較低水平。展望2011年度的國際能源原材料價格,受到世界經濟溫和復蘇、發達國家產出缺口較大等因素的影響,國際能源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國內價格水平特別是PPI與國際能源原材料價格高度相關,明年國際價格的穩定對保持國內價格穩定比較有利。
現在我們需要的發展不單純是數量的增加,而是要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也即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向“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在于各級領導干部要實現“四個轉變”。
1.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這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層面的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方向,是針對我國農業基礎薄弱、工業大而不強、服務業發展滯后,以及三大產業之間比例不合理問題而提出的。 2.提高思想認識,轉變發展理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首先要轉變發展理念,堅持科學發展觀,要以人為本為核心,要更加注重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讓廣大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要把維護和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 3.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這是經濟增長中要素投入結構調整的基本方向,是針對經濟增長中過于依賴物質資源投入的增加和簡單勞動,而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等對經濟增長貢獻不大的問題提出的。 4.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這是包括內外需結構、內需中消費與投資結構在內的整體需求結構的調整方向,是針對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過于依賴投資和出口帶動的問題提出的。
作者簡介:崔柏(1972-),男,河北聯合大學理學院,實驗師,本科;研究方向:圖書學與信息學技術
孫毓川(1974-)男,河北聯合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助理館員
參 考 文 獻
[1] 艾慧。中國當代通貨膨脹理論研究(1979-1996)[D]。 復旦大學 2005
8]閻虎勤。中國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相互關系及其協調性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8[2] 艾文耕。全球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形勢展望[J]。中國國幣市場。2009/01[3] 施發啟。如何看待我國當前經濟形勢[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9/02
[4] 遲福林?!笆濉蔽覈l展方式轉變的趨勢和重點。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6
[5] 呂傳廷; 吳超; 嚴明昆。發展轉型與綠色增長——以廣州2020城市總體發展戰略研究為例[A]。2010城市發展與規劃國際大會。2010/06
關鍵詞:經濟形勢 就業 問題
一、前言
現在社會經濟已有了很大的好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數量正逐步增多,有一定工能力以及學歷的就業者也在不斷的增加,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崗位數量以及就業者數量差異大這一問題,造成就業形勢越來越險峻。所以為了提升就業率,有必要對導致就業難的原因展開詳細探討,通過經濟結構的提升來增加就業機會。
二、當前經濟形勢下的就業問題論述
當前雖然社會中存在就業難這一情況,但并不會導致社會危機發生,這是因為社會經濟正在快速發展中,所以市場上仍舊會不斷的出現新的就業崗位,同時由于產業升級速度正逐漸加快,各個領域為了擴張發展均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盡管如此,但是就業勞動市場仍舊非常險峻,這是因為現在的主要就職人群為大中專的應屆畢業生,這部分人員沒有工作經驗,再加上最初能拿到的薪資非常低,造成很多大學畢業生頻繁的換工作,就業極不穩定;其次是因為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已經出現了大范圍的“技工荒”以及“用工荒”這一情況,造成經濟形勢的危機進一步加重。具體來說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造成就業難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經濟結構問題造成用人需求減少
因為傳統產業的萎縮造成其對人員的需求量不斷的減少?,F在產業結構已經進入到調整期,產業正在逐步向著基礎設施以及基礎產業方向前進,但是這些產業大部分為資本密集型產業,不需要投入過多的勞動力。但與此同時多個產業也存在招工難這一現象,但這并非為勞動力供應不足所造成的,而是因為勞動力出現技術性以及結構性短缺而造成的。隨著經濟結構調整的逐步深入,就業結構一定會受到大的調整,勢必會導致新的就業壓力出現。
(二)學校教育以及企業用人之間發生脫節
現在高校教育主要偏向于學歷教育,沒有考慮到企業單位的用人需求,造成學校傳授給學生的理論知識在企業中得不到應用,不能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同時現在很多高等學校均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這一問題,造成很多大學畢業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短缺,同時大學生在進入到企業之后需要很長的適應時間,再加上很多的大學生又在等待就業,勢必會導致就業危機加劇。
同時現在很多研究生以及本科生不認同服務行業,認為服務行業太苦太累,沒有發展的機會,并且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所以很多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寧愿意拿很低的薪酬“當白領”,也不愿意到基層去工作,到社會上去鍛煉自己。求職者尤其是很多應屆畢業生也存在這樣一種問題,也就是對工作的期望過高,對自身的能力高估,但與此同時大學生人員正在逐年的增加,很多企業的用人標準、要求越來越嚴格,從而造成就業率下降。
三、緩解就業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優化調整經濟結構,拓寬就業容量
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應當注重產業升,以使經濟發展以及促進就業可以同步進行,利用優化產業結構等發展來促進第三產業前進,這是因為第三產業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特別是現在發展前景非常好的是現代服務業,所以需要通過第三產業創造以及發展來促進就業。另外還應當注重第一產業,促進農村城市化發展進程,同時徹底深入的貫徹第三產業鏈,以產生更多的就業新領域,提升人員的就業機會。另外因為現階段主要的勞動人員依然為農民,因此一定要堅持以農業內部為就業的主要領域,推動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的實現產業化,為此應當注重農產品加工行業的發展,形成專業產業鏈,提升農民的就業面,拓寬農產品渠道,推動農業經濟結構出現轉型,從而更為全面、深入的促進就業。
另外也應當整合非公有制經濟體系,在非公有制經濟之中合理的引進各種新興產業,并開發社會公用事業,使一些合格的非公經濟參與到其中,從而使非公經濟的高效性以及靈活性得到發揮,從而增加就業崗位,提升就業幾率。
(二)提升內需
為了更好的開展經濟體制改革,一定要積極的發展現代服務業中出現的障礙,并勇于解決和破除這一障礙,從而使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可以進入到“營改增”試點之中,從而使相關企業、部門的稅收負擔有所減少,大大增加服務業規模,使其創造出更多的工作崗位,更好的安置就業人員。另外應當對中小企業發展給予更多的支持,使其發展環境得到優化,讓中小企業的再就業以及帶動就業價值得到有效的發揮,從而保證外部發展環境的優質性。在推動經濟社會發生的過程中,需要把就業放在重要的地位,通過小額擔保貸款以及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使小微企業的經營生存壓力大大減緩,以創業推動就業。
(三)增強就業人員的能力與其素質
很多就業人員難找工作的一大原因是其自身能力的限制,所以就業人員自身應當通過努力學習來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通過學校教育來提升其實踐能力,使就業人員通過學習來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通過實習發現自身所存在的各種問題,并積極主動的改進問題,從而避免工作失誤的發生,提升工作效率,增強其就業競爭力。
四、結束語
在現階段的經濟形勢之下,人們的就業問題正越來越嚴重,造成社會的發生受到一定的阻礙。所以有必要詳細的論述造成就業難的原因,并從多個方面提出緩解這一問題的辦法,比如說優化調整經濟結構,拓寬就業容量,提升內需,注重第三產業的開發,增強就業人員的能力與其素質??傊ㄟ^不斷的努力,積極的調整,一定會提升就業率。
參考文獻:
[1]何仕.當代中國大學生就業的經濟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2]蔡P.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的就業問題[J].中國經貿導刊,2008,16:6-7
關鍵詞:新形勢 大學生網絡創業 困境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58
網絡經濟不斷發展,并且有著投入資金少,占用資源量不大的優勢,成為大學生創業的良好契機,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使得網絡創業成為大學生自我創業的新途徑。但是處于這種新形勢下,大學生網絡創業也存在很多的創業閑境,如何有效的面對這樣的問題,也是關系到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1 大學生網絡創業的新形勢分析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復雜,不確定因素很多,歐美地區一些經濟發達國家青年失業率逐年增加。從國內形勢看,雖然國內總體經濟形勢保持平穩增長勢頭,但是依然面臨著潛在的矛盾和問題。首先,大學畢業生就業總量壓力持續增大。2014年全國畢業生高達727萬,被稱為是史上最難就業季。同時,2014年上半年全國有6.7萬民營企業倒閉,使得其吸收畢業生就業的效能難以發揮出來。上述數據表明,當代大學生就業形勢依然難以好轉,并且呈現出不斷惡化的局面。
面臨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轉變擇業觀念就勢必成為當代大學生的當務之急。而隨著擇業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意識到自主創業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并且積極在各個領域嘗試自主創業。網絡創業,即在新型網絡傳媒發達的背景下,利用網絡環境進行創業。相較于其他性質的創業,大學生網絡創業有以下特點:其一,大學生是網絡環境下的新型人類,其對于網絡本身就比較感興趣,也具備一定的網絡操作能力,選擇這樣的方式去創業,是其興趣所在;其二,網絡創業對于社會經驗,資金需求等都沒有過高的要求,對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是比較理想的創業途徑。
2 新形勢下大學生網絡創業的困境
一項關于我國大學生創業情況的調查表明,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只有2%一3%,網絡創業的成功率更是遠低于此。通過對大學生網絡創業的調查發現,大學生網絡創業主要面臨的困境有三個方面:
2.1 創業準備工作不充分
通過調查發現,創業準備工作不充分,成為大學生網絡創業的弊病。具體來講,其一,很多學生都會選擇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行業和領域,并且比較集中的表現為服裝、化妝品、美容產品或者充值服務等,在進行此類領域創業的時候,往往沒有對于市場消費、產品的價格、營銷的方式進行思考,更多的情況下是依靠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開展,缺乏創業調查研究,往往很容易出現風險;其二,將網絡創業理解得過于簡單,難以從經濟利潤的角度上去思考創業方案,常常出現實際的付出難以獲得相應回報的情況。
2.2創業風險意識太淡薄
首先,由于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專業知識比較缺乏,在確定網絡創業項目的時候,往往難以從可行性和經濟性的角度去分析;其次,在創業團隊建設方面,團隊成員合作意識不強,缺乏相應的團隊管理制度,也是創業風險意識的重要弱點。
2.3 網絡創業知識技能不足
網絡創業同樣需要相應的知識和技能,無論是網上開店,還是建立門戶網站,軟件應用開發,都需要相應的營銷策略,交易平臺,運營模式等。很多創業者都缺乏這樣的自我學習能力,在遇到不了解的問題的時候,總是忽視其存在,由此使得創業受到負面影響。
3 大學生網絡創業困境的合理對策
基于對以上幾點閑境的討論,創業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善。
3.1 注重市場研究,選擇正確的網絡創業項目
首先,依據自身的專業和興趣愛好,界定創業的市場方向,無論是電子商務網站,還是社交網站,都應該明白其對應的市場環境,消費群體的特點,不要一窩蜂的堆在同樣的領域中去;其次,合理定位自身優勢,比較競爭對手的缺陷和不足,以建立自己的網絡服務品牌為出發點,開展精準的網絡營銷方案,以打造比較好的網絡創業效應;最后,從個性化需求出發,力求創新,以更加吸引人的方式去提供商品和服務,并且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和規劃。
3.2 不斷自我提升,實現網絡創業技能的培養
其一,積極學習網絡創業方面的專業知識,如電子商務,財務管理,組織領導,軟件應用能力等,使得自己成為合格的網絡創業者;其二,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創業期間出現挫折,應該積極看到其中存在的缺陷,積極構建自己的核心素質,為后期的各項工作打下夯實的基礎;其三,不斷培養自身的領導規劃能力,領導好自己的團隊,是做好各項網絡創業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3.3 提高風險意識,保證網絡創業方案的可行性
首先,樹立資金風險意識,強化資金管理,嚴格控制運營成本,避免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其次,做好貨源市場的調查和研究,準備好第二供貨渠道,一旦出現了貨源的問題,可以及時的采取另外的方式進行解決,以保汪正常運營活動的開展;最后,做好創業資金運營管理方案,保證對于各項支出和收入都記錄在案,為后期的各項管理工作打下基礎。
4 結語
網絡創業同樣更需要知識、技能、領導組織能力、市場調查能力,大學生應該明白這一點,一旦參與到網絡市場環境下,就應該積極的去探索,去學習,去夯實自己,以便更好的應對各種挑戰。相信,隨著在此方面經驗的積累,大學生網絡創業將會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阿里巴巴商學院網絡創業研究中心.大學生網絡創業現狀與趨勢:中國大學生網絡創業研究報告【Z】.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2】馬韻.從淘寶開店熱看大學生網絡創業的機遇和挑戰【J】.成才就業,2010,(2):9-11.
【關鍵詞】傳統經濟思想 當代經濟管理 影響 應用
一、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應用與作用分析
企業管理學起源與20世紀初,經過不斷的研究與創新,逐漸形成了管理思想,為人們進行企業的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在之后的工業管理中,經濟管理才逐漸形成了系統化的理論,由此,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基本形成,經過后人的不斷研究與實踐,一些思想應運而生。因此,企業經濟管理的基礎就是傳統經濟管理學,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現代管理。經濟管理學具有較強的學科特性,因此需要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輔助管理,保證管理實踐的有效性。依靠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生成的管理方式與傳統管理的方式相同。因此在實施經濟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的運用傳統的經濟管理思想,實現企業全面發展。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在現代經濟管理中的作用可歸納為下面兩點:
(一)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基礎科學就是傳統的經濟管理學,它是依賴傳統的經濟管理思想發展而來的方法,在經過不斷的研究和創新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現代經濟管理思想。
(二)在現代的農業經濟和企業管理的發展中,利用傳統的經濟管理的思想進行研究對于現代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的影響
(一)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于農業活動的影響。
農業是國民生存的根本。長期以來我國就將農業的發展作為最基本的政策之一,農業進行的生產活動是保證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基本保障。在我國,小型的村莊城鎮是農業社會的關鍵組成部分,在長期穩定的發展中,就需要將經濟管理作為指導思想,保證農業生產的發展。在實踐過程中,使用經濟管理方法非常重要,在生產中獲得的經驗與理論性的認識要能夠充分的發揮作用。通過一系列的應用于實踐,逐漸尋找出適合農業經濟管理活動的新思想以及新形勢,從而有效的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的生產活動具有循環性,采用自給自足的方式來促進經濟管理的穩定發展,減少因為生產對管理活動造成的影響,促進農業經濟的平衡發展。
(二)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于貨幣金融管理產生的影響。
金融與貨幣的結合,通常是基于需求以及供給等方面綜合考慮的一種行為活動。在貨幣金融管理中,對于供求關系以及管理活動的研究已經逐漸深入。在傳統的貨幣金融管理中,人們關注的熱點是價格,對于國民來說,官方價格中的傳統觀念是以“谷米為基礎”的形式進行最終定價的。在以往的定價歷史中,農業與商業的重要性就是按照糧食的價格來進行判定的,在古代經濟管理思想中,對于貨幣的管理是一項非常豐富的概念。而在當今社會中,借貸與利息是經濟活動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貨幣的存在也對借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此期間,高利貸的出現也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因此國家應當借助法律法規政策的影響來處理這些問題,保證國民經濟能夠穩定發展。
(三)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影響。
企業無時無刻不處在風云變幻的市場經濟中,需要企業管理者參照一定的管理方法、遵循科學的管理方法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管理,這樣就有了經濟管理思想的提出和企業管理學的產生。20世紀泰勒在前人研究和總結的基礎上,并通過自身實踐為企業經濟管理提出科學管理原則,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則,這使得人們開始重視科學的方法、標準化地生產、良好的企業管理等企業經濟管理的因素。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電腦技術、信息網絡的普遍應用,改變了傳統信息傳遞和促進社會產業的發展和淘汰,巨大的環境變化給企業的經濟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這就對企業的經濟管理和企業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遵循傳統科學管理的原則上,在已經取得成績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經濟管理方式,形成適合經濟社會發展的企業管理模式,才能適應新的環境變化,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效益。
(四)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于政治經濟管理產生的影響。
對在政府對國家進行管理時,需要有效利用社會資源之間的聯系,從而提高社會的管理效率。社會資源主要包括:人口資源、經濟資源和軍力資源的管理。西周時期,“量入為出”的概念對于國家財政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量入為出”強調稅收的征集是國家獲取財政收入的關鍵渠道,也是對人民收入進行再次分配的主要形式。在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下,財政收入方面應當開源,在財政支出方面應當節流,有效的增加財政收入的來源,對財政支出進行控制,如此才能夠保證國家擁有重組的資金進行生產與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經濟管理的發展離不開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傳統的經濟管理思想為現代的經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啟發的內容,對于管理的效果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是現代經濟管理創新的基礎。傳統的經濟管理思想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在當代經濟環境下,應當對于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中的優點進行整合,從中取得經驗,對傳統經濟管理思想進行傳承,有效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業華.從當前經濟形勢分析黨的十經濟管理決策[J].企業經濟,2013,02.
關鍵詞:經濟形勢、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培養模式
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經濟持續波動震蕩,雖有復蘇跡象,但增速十分緩慢。目前處于后金融危機時代的世界經濟復蘇過程中仍然面臨著各種壓力,這是目前我國經濟面臨的外部形勢。而在國內,我國的經濟運行雖然總體良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但是仍存在著嚴峻的挑戰,我國市場經濟固有的體制性問題、結構性矛盾仍然凸顯;通脹壓力巨大、金融市場波動震蕩、物價過快上漲等問題仍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當前經濟形勢的特征與中國大學生的就業現狀
(一)當前經濟形勢特征下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判斷
隨著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到來,全球生產和貿易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同時影響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變化,也將對中國的大學生就業市場帶來機遇與挑戰。 第一、后金融危機時代經濟結構的變化將催生新的就業類型。在“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國政府著力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將不斷優化調整,新興制造業不斷優化,企業技術加強創新能力,服務業將大力發展,這些都意味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必然依靠新的科學技術創新,而中國的就業進入一個通過技術革命尋找新增長點與低碳經濟發展階段。第二、后金融危機時代經濟波動震蕩可能催生新一輪的周期性失業現象。食品短缺與價格上漲,以及由此帶動的工資上漲將是這個階段經濟的突出特點。而這一階段的經濟波動震蕩和周期性失業特征成為也必然成為大學生就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第三、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將逐漸由出口- 投資驅動型向內需消費- 投資驅動型發展方式轉變。這就意味著知識型和服務型的就業崗位對于大學生而言是一個優勢。第四、結構化矛盾存在和失業集群現象仍是后經濟危機時代的突出的特征。大學生、農民工和困難群體就業矛盾更加突出。
(二)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國大學生的就業現狀
第一、大學生就業難仍是當前經濟形勢下存在的最突出的就業問題。僅2007-2010年未就業的大學生畢業生就有860萬人,而2011年,這個數字將不斷飆升。根據以往大學生畢業生的二次就業率的統計比例,有約30%-35%的人能找到工作,也就是意味著至少有500萬的大學畢業生面臨就業的困難。第二、部分大學生未能適應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就業形勢,存在著較高的就業期望值。大學生由于對市場缺乏足夠認識,容易“眼高手低”。在求職的過程中,常常喪失理性,盲目就業。同時大學生的就業穩定性呈現了持續下降的態勢。“跳槽”是司空見慣之事同時也是用人單位的無奈。第三、大學生就業類型的多樣性。近年來,國內的就業方式呈多樣化發展趨勢,靈活就業的比重不斷上升,出現了短期就業、季節性就業、家庭就業、派遣就業、遠程就業等多種形式。這也使大學生的就業選擇上有了更多的選項。第四、大學生創業成為新的增長點,但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不高卻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大學生創業是緩解就業困難的有效方法,然而,實際的情況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率非常低。究其原因:一是大學生創業有激情沒信心。二是,大學生創業有氛圍缺教育,多數大學生是沒有創業經歷的。這些都使大學生創業成了高校中的“雞肋”。
二、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提升在校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培養模式探索
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就業形勢,當前各高校應該深入了解就業市場的需求,探索就業競爭力培養模式,調整專業課程設置,抓學風建設,深入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增強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鍛造,培養學生個性化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責任感,進而培養素質全面發展的當代大學生。
(一)以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為核心,強化專業思想,形成多層次的專業技能培養模式。第一、發揮學校黨政對學生專業教育的領導作用,加強學風建設督促工作。學校黨政領導應從學校整體工作就學風教風問題、專業課程設置、專業課程教學、專業實習等進行專門的討論,針對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召開主題班會,為學生指明方向。第二、以專業技能拓展為目標,舉辦專業技能競賽、專業論壇、專業科技創新等活動。邀請企業家、學者等專業領域的權威蒞校講學,形成著眼社會需求,教學主導,學生組織搭臺,學生唱戲的工作機制,促進學生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學生專業素質拓展體系。第三、抓好專業思想教育,樹立專業先進典型,堅定學生專業信心。舉行專門的學風建設推進會、學習經驗交流會等,從強化專業素質培養,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等方面強化學風建設。在學校網站和報紙等各種媒體上做好優秀學生的宣傳介紹。選派優秀的高年級學生對新生進行大學生活教育,樹立典型和榜樣。
(二)以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為重點,積極開展各類學生實踐活動,形成全方位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模式。第一、積極開展寒暑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重在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全面推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立項活動,建立“高年級團隊幫低年級團隊、有經驗團隊帶無經驗團隊”的傳幫帶制度。把社會實踐能力作為每位大學生的必修技能,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第二、深入開拓實踐基地,從職業發展的角度豐富學生們的實踐內容。重視將實踐活動與學生成長更好的結合起來,與社會上的單位進行合作,實行社會實踐基地化培養模式。推進學生的職業見習制度的方式增強學生的社會和職業的理解,明確自我發展方向。第三、著眼社會需求,開展“千人百企”、“三進三同”等活動,提升學生的職業化素養。結合專業特點,開展有專業特色的“千人百企”、“尋找職業貴人”職業見習活動,讓每位學生都要走進企業,走進職業,認識自己,鍛煉自己。
(三)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抓手,點面結合科學規劃大學生活,形成一體化的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模式。第一、合理規劃大學生職業生 涯規劃教育模式,為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導航。形成一年級做好學生的大學生活規劃、學習養成教育,二年級做好學生的學業規劃、生涯規劃教育,三年級做好職業探索、專業發展活動,四年級做好就業技巧輔導和職業素養輔導。將就業指導課、創業教育課、職業規劃課納入教學范疇,作為必修或選修的學分。第二、實施“大學生生活導論”。邀請企業家、知名學者,畢業校友,高年級學生等不同層面的“學長”針對不同年級積極開展大學生活導論、“學長”計劃系列活動。通過舉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邀請了職業生涯規劃專家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加強對學生的目標規劃的引導,激發同學們追求成長、完善自我的內驅力。第三、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工作是關鍵。積極地做好就業形勢分析,就業準備指導;做好就業技巧,就業信息的收集等指導和分析;做好就業心理輔導,就業和個人發展指導和分析等工作。最終實現時時有指導,處處有服務。
(四)以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為載體,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形成個性化的學生核心品質培養模式。第一、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大學生協調的身心素質。積極開展各項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活動,舉辦各種球賽、歌詠比賽、文藝晚會等文體活動,形成獨具校園特色的文化氛圍,培養大學生走向社會應具備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第二、通過對學生干部隊伍培養,造就學生對工作的責任感和職業態度。在大一階段注重“苗子”的選拔和任用,通過組織活動、協助老師、聯系班級、服務同學等方式,準確分析學生干部能力的類型,有所針對地教育培養,同時開展學生干部素質培訓班,進而培養學生干部對于工作的責任感,進而轉化為對職業的認真態度。第三、通過開展各種拓展性的訓練比賽,培養大學生的職業能力。通過舉辦主題演講比賽、主題辯論賽等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開展素質拓展訓練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干部隊伍交流培訓,提升學生干部的人際交往能力;成立文體興趣小組、科技創新興趣小組等,通過各種社團活動拓寬學生的知識結構。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新聞中心-中國網2010-3-2.
[2]國家統計局報告。新華社北京2010年3月23日電(記者劉錚)。
[3]曾燕波,楊健楠 外來務工青年城市融入與發展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0,(12)
[4]鄭秋,增強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發展研究,2008年,第5期
[5]劉長平,以拓展素質為核心 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8,9
[6]羅蘭芬,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提升,消費導刊,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