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9 10:53:57
序論:在您撰寫城鎮地籍測繪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測繪技術;地籍測量;影響;應用
中圖分類號:P2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隨著我國測繪技術體系的不斷完善,測繪技術在城鎮地籍測量中也得到了的廣泛地應用,同時對其發揮著非常重大的作用。我國早期的測量手段,已經無法滿足如今城鎮工作生活的需求,所以必須依照先前技術,經過不斷的完善,研發出符合我國當代城鎮要求的新測繪方法。我國當代測繪技術不僅能為地籍測量提供全面準確的數據,還可以建立強大的地籍數據庫,能夠方便資料的詳查和系統的土地登記。使其相應的工作效率能夠更好的提高。我們在以下的文章中,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的意義及測量技術模式的應用等內容進行了詳細分析,以供參考。
一、地籍測量的意義分析
地籍測量工作是為了完成城鎮的規劃建設所采取的一項探測技術,這項工作的開展能夠實現對土地境界、土地所屬權等多項內容的準確劃分,通過在完成這項測量工作的過程中,我們能夠有效的反映出這個地區的土地地質情況、土地發展狀況、土地的規劃建設和發展狀況等,通過測量工作開展我們能夠提前做好該城鎮的發展和建設計劃,確保其建設規劃符合城鎮土地發展要求。
通常開展土地地籍測量工作有幾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能夠為國家做好土地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和信息,通過了解城鎮土地管理和規劃發展現狀,能夠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設發展計劃,有利于做好國家土地管理工作。其次,測繪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完善,使得我們能夠更加準確的了解城鎮土地開發狀況,對于各個地區的地質情況通過及時的地圖更新和記錄能夠全面了解和掌控,保護我們的不受侵犯。最后,地籍測量數據的準確獲取對于城鎮開展現代化建設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建筑商能夠直接利用已經獲取的資源數據開展建設規劃和建設工作,節省了建筑資源,提高了建筑資源的利用效率;第四,于國家而言,加速了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化的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發展,不斷的推動我國城鎮現代化、城市化發展建設。
二、城鎮地籍測量應用模式的分析
目前,我國科學技術處于不斷發展和進步的階段,所以,國家在對城鎮地籍測量技術也進行了全面投入與建設發展的長期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就要求我國的地籍測量技術也需要不斷的發展和進步,那么在當前的發展條件下,我們必須要不斷的完善地籍管理體系和數據庫建設,確保我國的地籍測量工作順利開展,同時保證所獲取信息數據的準確性。地籍測量最大的要求,就是地籍測量的精度,那么在開展地籍測量工作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的改革其不適應的測量發展模式,不斷的變更發展模式,使得其能夠很好的適應當前地籍測量工作的開展??梢詫⒌丶疁y量模式進行劃分,比如包括一些GPRS定位測量、數字化測量和掃描等,通過對其進行不同模式的劃分,使得不同的測繪技術能夠很好的應用于不同的地質環境條件下,確保測量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地籍測量技術的應用
(一)數字測繪技術測量模式
通過使用現代計算機技術,以及信息產業,對測量的數據進行分析計算,從而繪制成像,這是當前數字測繪技術的主要特點,也是現代測繪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通過數字測繪可以得到野外基礎地形圖以及野外基礎地籍圖,這些數據資料為我國的國土管理、房產開發以及城市建設和水利電力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信息。而在地籍測量中,地籍數據庫以及管理系統會直接受到測量模式的影響,不同的測量模式采集到的地籍數據會直接影響地籍數據庫以及管理系統的好壞。而數字測繪則會為數據庫以及管理系統提供可靠標準的數據。另外,數字測繪產品的質量相對較好,那么就可以多方面的供許多部門使用,無需重復測量,這也節約了測繪投入。需要注意的是,在地籍測量過程中,測量的質量需要以科學化的流程作為保障,并且還需要注意測量工具的使用與搭配。另外在這舉例說明,根據某區域數字地籍圖的編輯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利用數字測繪技術,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統時,可以把Microstation生成的圖形文件引入MAPGIS后,再加入地籍要素。然后再由MAPGIS軟件生成圖形交換文件*.EBF文件、*.EBP文件、*.ATT文件和*.NOT文件。最后執行入庫前的數據檢查,若無錯誤則可以入庫。當直接應用MAPGIS軟件成圖時,則需調用該軟件的“編輯外業文件”功能,來編輯*.EBF文件和*.EBP文件,再執行“入庫數據檢杳”和“數據入庫”功能.這樣就律立了她籍管理信息系統。可見圖表
地籍數字化成圖軟件成圖工作流程圖
(二)GPS 測量模式
這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一類測繪方法及測繪技術,隨著我國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在完成地籍測繪過程中,都需要通過一定的定位追蹤儀器來開展地籍測繪,那么在測繪過程中,GPS定位測量方式表現出了強大的優勢,其具有實時性、全球性等特點,在地籍測繪工作開展過程中能夠很好的進行定位和測繪工作開展,通過利用動態差分法可以提高測量的精度和準確度,同時能夠及時有效的獲取地籍信息,對于完善城鎮的土地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能夠降低測量誤差,避免需要進行多次測量浪費資源。動態差分法在完成測繪過程中,當前一種是利用接收機接受信號,然后將接收到信號進轉化,再傳輸到繪圖軟件中,將其地質情況完整的測繪出來,第二種就是接收機、全站儀、微電腦以及繪圖軟件組成,這種系統配備比較齊全,同時能夠進行任意比例的地籍測繪工作開展,在完成測繪工作時,能夠提高測繪的精確度,但是相對程序復雜一點,那么在完成地籍測繪過程時,需要根據地質情況選擇適合的地籍測繪。
(三)遙感測量模式
遙控感應式地籍測繪模式,這是一種新型的地籍測繪方式,在當前的城鎮地籍測繪過程中,得到了比較廣泛的利用,由于其高效率的測繪工作開展,明顯的節省了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投入,因此,被廣泛的應用于地籍測繪工作開展過程中,在航空攝影技術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將航空采集到的相片作為數據收集對象進一步提供更加直觀、具體的地理信息,然后經過繪圖軟件處理后,就可以確保測繪工作的順利完成,同時對于測繪工作的開展,相比于傳統的測繪方式,提高了工作開展的安全效率,不需要進行實地測量,是值得推廣應用的一種測繪技術。
四、地籍測繪技術的影響
數字國土,是近年來我國提出的一項政策,其必須應用到當代城鎮測繪技術中,并且聯系地籍信息系統,三者關系密切。現代地籍測繪主要負責提供數據,而地籍信息系統的建立則是為了能夠有效的管理土地資源,為地籍測繪成果的共享提供一個平臺,通過存放在系統中的土地屬性、分布以及相關的圖形信息,將國土資源的管理工作在各個級別上提供相應的應用分析基礎。利用空間技術以及信息技術,人們可以將數據庫中的資源有效的利用起來。數字國土不僅僅包括廣泛的信息還有涉及范圍較大的數據資源,其最重要的數據便是高分辨率的數字地圖以及相關的影像資料,而數字國土建設的重要內容需要以地籍測繪結果作為基礎,通過現代地籍信息系統以及地籍測繪建立起數據清晰的數字國土。
結束語:
現如今,測繪技術與地籍測量的緊密結合,為地籍工作降低了難度,大大提高了精確性,這為土地建設工作和土地普查提供了很好的保障?,F代測繪技術打破了傳統的手工測繪理念,從而自發形成了目前最高效的一套數字化測繪方案。同時,由于我國城鎮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應用中,還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們要不斷探索新課題, 謀求新發展,促進新技術,有力地推動地籍測量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侯莉. 測繪技術在城鎮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分析[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1:130.
[2]劉沙明. 地籍測量中測繪技術的應用簡析[J]. 科技致富向導,2013,17:224.
關鍵詞:地籍測繪;相關技術;
引言: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告訴發展,對于現代城市的建設也有了提高技術手段的要求如何更加準確的對城市進行科學的規劃,如何更加有效的對城市進行科學化的管理等成為現在城市建設的關鍵,而地籍測繪正是為國家更好的進行規劃提供基礎資料的方式。地籍測繪為了能夠給城市的規劃提供更加正確、精準的數據信息,在技術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傳統的極坐標測繪法和正交測繪法的基礎上,先后出現了GPS定位測繪技術、RS遙感測繪技術、航空攝影測繪技術以及GIS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的出現,它們通過互相協作使城市在建設規劃上能夠獲得更加清晰、精準和實時的數據信息。
一、我國地籍測繪的重要性
就地籍測繪而言,它首先是一項政府行為,但同時它也一種法律行為。因此我國必須建立起一個從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管理體系,來保證地籍測繪能夠有效的實施。地籍測繪是作為一個機構而存在的,我國最高級的地籍測繪管理機構是國務院測繪的行政主管部門,它有很多方面的職責,主要是制定一些方針政策還有技術標準,一些管理資格的認證和質量監督問題。同時,和國務院的上地管理部門及其他部門制定規劃和測繪,并具體的組織實施活動等等。我國的省級人民政府都有測繪機構存在,它的職能是根據國家制定的地籍測繪方針和任務進行工作。如今,地籍在保證稅收方面,還有產權方面己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同時,在更大的方面,也可以認為是公共管理和保障。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使之可以在這個系統里面自由的交換信息,所以它也是在市場經濟和信息產業的雙重推動下形成的空間定位系統。
二、 現代地籍測繪技術的基本框架
現代測繪技術是運用到地籍測量中的一些先進的技術和方法,它是融地籍測量外業、內業于一體的綜合性作業系統?,F代地籍測繪主要是采用自動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儀、計算機或 PDA 采集地籍要素,傳輸到計算機上,運用專用的地籍數據處理軟件,對其進行分析、整理、編輯和入庫。其基本流程為:
(1)資料分析:對測區已有的地籍數據進行分析,熟悉測區地形,根據本身已有的設備和最終建立地籍數據庫的要求確定采用何種測量技術。在資料分析過程中,可以考慮能否使用 “準地籍測量”。
(2)數據獲?。簲祿@取途徑包括兩種:a.通過上述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資料,如原始的正確的地籍檔案資料等;b.野外直接采集與收集。數據采集必須根據建立數據庫的要求,得到適宜的數據格式。數據獲取的內容,包括全要素地形數據、地籍數據、地類數據、控制數據。
(3)數據編輯、整理、入庫:對于獲取的各種數據。按照數據庫建庫技術要求進行編輯、整理、人庫,并進行各種統計、分析、匯總,最終建市地籍數據庫,形成地籍管理系統。
三、地籍測量的測繪技術
(1)數字測繪技術測量模式
通過使用現代計算機技術,以及信息產業,對測量的數據進行分析計算,從而繪制成像,這是當前數字測繪技術的主要特點,也是現代測繪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通過數字測繪可以得到野外基礎地形圖以及野外基礎地籍圖,這些數據資料為我國的國土管理、房產開發以及城市建設和水利電力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信息。而在地籍測量中,地籍數據庫以及管理系統會直接受到測量模式的影響,不同的測量模式采集到的地籍數據會直接影響地籍數據庫以及管理系統的好壞。而數字測繪則會為數據庫以及管理系統提供可靠標準的數據。另外,數字測繪產品的質量相對較好,那么就可以多方面的供許多部門使用,無需重復測量,這也節約了測繪投入。需要注意的是,在地籍測量過程中,測量的質量需要以科學化的流程作為保障,并且還需要注意測量工具的使用與搭配。另外在這舉例說明,根據某區域數字地籍圖的編輯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利用數字測繪技術,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統時,可以把Microstation生成的圖形文件引入MAPGIS后,再加入地籍要素。然后再由MAPGIS軟件生成圖形交換文件*.EBF文件、*.EBP文件、*.ATT文件和*.NOT文件。最后執行入庫前的數據檢查,若無錯誤則可以入庫。當直接應用MAPGIS軟件成圖時,則需調用該軟件的“編輯外業文件”功能,來編輯*.EBF文件和*.EBP文件,再執行“入庫數據檢杳”和“數據入庫”功能.這樣就律立了她籍管理信息系統。
(2)靜態GPS技術測量
利用GPS定位技術,確定觀測站之間相對位置。它主要由GPS接收設備的軟件和硬件來決定??刂茰y量主要使用HD8200X靜態機,采取的是靜態載波相位相對定位模式。該模式采用兩臺(或兩臺以上)中海達HD8200X靜態機,分別安置在一條(或數條)基線的端點,根據基線長度和要求的精度,按HD8200X靜態機外業的要求同步觀測四顆以上的衛星數時段,時段從30min至幾個小時不等。基線測量的精度可達±(5mm+1×10-6D),D為基線長度,以公里計。采取這種作業模式所觀測的獨立基線邊,應構成閉合圖形(如三角形、多邊形),以利于觀測成果的檢核,增強網的強度,提高成果的可靠性和精確性。
(3)全站儀和掌上電腦的搭配
在采用這種方式進行地籍測繪時可以使用藍牙傳輸數據,同時在進行數據采集的時候可以利用全站儀的前端采集部分。近些年來隨著體積小、攜帶便捷的平板掌上電腦的普及,使得地理測繪的智能化和電子化進程逐步加快。運用掌上電腦進行地籍測量的時候,不但可以將數據多格式的呈現出來,而且還能夠實現數據的可視化,在進行測量的時候還能夠實現自由測站的功能。和其他技術相比這一技術所需的經費較少,操作方法簡單,還能夠實現現場同步生成圖像,所以得到了較大的推廣。但是,這種技術還處于發展階段并不十分的完善,對于使用時出現的問題相關的操作人員要及時的進行處理,保證測繪數據的精確性和完整性。
結束語
地籍測量是服務于土地管理的一種專業測量,有其自身的特殊背景,它是城鎮地籍調查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測繪的管理,特別是人員的管理上,要不斷的發揮人員創造性,它是測繪工作得以順利完成的關鍵,同時在進行地基測繪時要不斷的提高質量,它可以說是地籍測繪的生命,如果數據上出現了問題,那么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我們既要認可近些年來我國在城鎮地籍測量工作中取得的輝煌成績和喜人進步,也要清晰的認識到其中存在的問題不容樂觀,我們的測量工作者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城鎮地籍調查是我國自上而下各級土地管理部門的一項基本工作和職責。而地籍圖作為城鎮地籍調查的重要依據和技術資料,它的測繪工作在地籍調查的全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占有非同一般的地位。作者通過對資料的總結和分析,結合自身在這項工作中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一套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地籍圖測繪方法。
關鍵詞:地籍調查;地籍圖;界址點
近幾年來,我國的土地管理工作已逐漸進入將健全與完善土地市場作為核心內容的一個重要階段。要將土地融入市場的范疇,如果它的歸屬權不清晰、地理位置、邊界以及土地面積不準確,就會大大降低各種地籍資料的可信度,進而導致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合理管理土地資產的行為缺乏基本的憑證和依據。城鎮地籍調查是土地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和預前性很強的工作。本文結合作者自身的實踐獲得的經驗與教訓,針對怎么提高地籍圖的測繪速度,怎么充分高效地利用現有成果資料加以分析研究,提出了一套科學合理的地籍圖測繪方法。
1、平面控制測量
平面控制測量是地籍圖測繪工作的開始工作,同時也是整個地籍調查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保證。針對平面控制網的設計工作以及對平面控制點的選擇方面,一定要重視城鎮當前存在控制點的效果,并緊密聯系國家或者城市坐標系。在對平面控制網的設計上,精度一定要達到測定界址點的要求和標準;在設計的密度方面要達到測區內部對地籍細節測量的要求;在點位的設置上一方面要符合測圖的需求和標準,另一方面還能夠與附近的界址點保持良好的通視效果。
2、地籍宗地邊長的勘測丈量與界址點的測定
對宗地草圖的勘測,要從具體情況出發,利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勘丈。針對面積不大的宗地,要使用已經檢驗過的鋼尺對界址邊進行丈量。并且對每個尺段讀數二次,取兩數的平均數作為相應界址的邊長;在對界址邊進行勘丈、對界址點進行確定過程中,要注意對界址點的栓距進行注記,以表明界址點的具置、跟附近地物的相關關系與條件距離,方便以后在進行測繪或者裝繪地籍圖的時候,能夠適當地將界址點及界址邊當作繪制界址點、界址邊附近相應地物的控制點和控制線。這個要求以及工作流程,在時候出現界址標志損失,需要重新恢復的時候顯得特別重要
3、測繪地籍圖、裝繪地籍圖的方法
相比地形圖的測繪過程,地籍圖的測繪所不同的地方在于:地形圖的測繪通常情況下布置在通視條件良好、視野開闊的控制點和圖根點上,方便在進行設站的時候能夠盡量控制最大的范圍。然而實際上,在這類控制點或者圖根點上設置站點時對于規定范圍內無法測量的地物要素,通常是通過皮尺進行調繪,或者通過平板儀支導線來對其測繪的。所以在這些地區進行測繪時就會存在很大的誤差,甚至會出現一定的錯誤。如果直接通過地形圖來充當地籍原圖,就會很大程度影響地籍調查的效果和質量。因此如何通過現有的地形圖促進地籍圖測繪速度的提高,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了一套高效實用的作業方案。其過程表述如下:
(1)首先,要將已經獲得的各級導線點、圖根點以及界址點坐標繪制在在1 :500或者1:1000比例的薄膜上面,然后將宗地的相應界址邊連接起來,并利用已經勘丈過的界址邊長對其進行檢查,通過這個途徑,就能保證對宗地形狀的真實反應。
(2)假如地籍圖的圖幅內是新建的區域或者地形地物較大變化的地域時,可以通過界址點和界址邊當作相應宗地的臨界控制線,然后根據地籍要素和控制線的聯系制定出相鄰宗地邊界內的地籍條件和要素;而對于大多數宗地就沒有必要設置站點,這種做法可以極大提高地籍圖的測繪速度,保證地籍圖的準確繪制。
(3)如果調查范圍存在或者部分存在地形圖,就可以將已經繪制好的控制點、圖根點與界址點坐標的薄膜,放置在相應比例尺的地形圖上,根據宗地的草圖上多注記的界址點、界址邊界和地物的相關關系以及條件距離。進行透繪操作時,還要特別注意宗地邊界部分的地籍要素,還有宗地內的其他要素等。重要的是,進行透繪的時候還要主義檢查地形圖的變形,發現并糾正地形圖上的錯誤。
4)地籍圖的測繪和檢驗
當作完上述工作,或者完成對某個街坊區域的工作后,將薄膜圖放置在一個小平板上,對存在問題的界址點以及界址邊與相鄰地物的位置關系進行實地檢查,這個過程可以不設站點。一般情況下,界址點與界址邊跟相鄰地物的位置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界址點存在于一些特殊位置或明顯的地物,比如墻角或者房角。這個時候檢查界址點有沒有與地物相吻合,在地物上的相對位置是否準確。通過這樣的方法,才能準確地表現出宗地界址邊上地物的歸屬與特性。(2)當實際界址點與明顯地物不相符時,需要對界址點到其周圍地物的平面距離進行丈量,以檢測與圖是有沒有不一致。(3)針對設置在空闊地方的界址點,要對界址點到其周圍明顯地物的平面距離進行丈量,以檢測與測圖是否相一致。(4)當界址點、界址邊周圍出現新增加地物的時候,要將界址點及界址邊作為新的控制點和控制線,進行相應的地物的繪測。(5)實際情況中以及拆除了的地物要從圖上及時地刪除,對新增加的地物要進行補測。要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關系的描述分析中,務必要注重界址點和界址邊與其附近地物的相關關系。
關鍵詞:地籍調查;地籍圖;界址點
近幾年來,我國的土地管理工作已逐漸進入將健全與完善土地市場作為核心內容的一個重要階段。要將土地融入市場的范疇,如果它的歸屬權不清晰、地理位置、邊界以及土地面積不準確,就會大大降低各種地籍資料的可信度,進而導致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合理管理土地資產的行為缺乏基本的憑證和依據。城鎮地籍調查是土地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和預前性很強的工作。本文結合作者自身的實踐獲得的經驗與教訓,針對怎么提高地籍圖的測繪速度,怎么充分高效地利用現有成果資料加以分析研究,提出了一套科學合理的地籍圖測繪方法。
一、平面控制測量
平面控制測量是地籍圖測繪工作的開始工作,同時也是整個地籍調查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保證。針對平面控制網的設計工作以及對平面控制點的選擇方面,一定要重視城鎮當前存在控制點的效果,并緊密聯系國家或者城市坐標系。在對平面控制網的設計上,精度一定要達到測定界址點的要求和標準;在設計的密度方面要達到測區內部對地籍細節測量的要求;在點位的設置上一方面要符合測圖的需求和標準,另一方面還能夠與附近的界址點保持良好的通視效果。
二、地籍宗地邊長的勘測丈量與界址點的測定
對宗地草圖的勘測,要從具體情況出發,利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勘丈。針對面積不大的宗地,要使用已經檢驗過的鋼尺對界址邊進行丈量。并且對每個尺段讀數二次,取兩數的平均數作為相應界址的邊長;在對界址邊進行勘丈、對界址點進行確定過程中,要注意對界址點的栓距進行注記,以表明界址點的具置、跟附近地物的相關關系與條件距離,方便以后在進行測繪或者裝繪地籍圖的時候,能夠適當地將界址點及界址邊當作繪制界址點、界址邊附近相應地物的控制點和控制線。這個要求以及工作流程,在時候出現界址標志損失,需要重新恢復的時候顯得特別重要
三、測繪地籍圖、裝繪地籍圖的方法
相比地形圖的測繪過程,地籍圖的測繪所不同的地方在于:地形圖的測繪通常情況下布置在通視條件良好、視野開闊的控制點和圖根點上,方便在進行設站的時候能夠盡量控制最大的范圍。然而實際上,在這類控制點或者圖根點上設置站點時對于規定范圍內無法測量的地物要素,通常是通過皮尺進行調繪,或者通過平板儀支導線來對其測繪的。所以在這些地區進行測繪時就會存在很大的誤差,甚至會出現一定的錯誤。如果直接通過地形圖來充當地籍原圖,就會很大程度影響地籍調查的效果和質量。因此如何通過現有的地形圖促進地籍圖測繪速度的提高,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了一套高效實用的作業方案。其過程表述如下:
1.要將已經獲得的各級導線點、圖根點以及界址點坐標繪制在在1 :500或者1:1000比例的薄膜上面,然后將宗地的相應界址邊連接起來,并利用已經勘丈過的界址邊長對其進行檢查,通過這個途徑,就能保證對宗地形狀的真實反應。
2.假如地籍圖的圖幅內是新建的區域或者地形地物較大變化的地域時,可以通過界址點和界址邊當作相應宗地的臨界控制線,然后根據地籍要素和控制線的聯系制定出相鄰宗地邊界內的地籍條件和要素;而對于大多數宗地就沒有必要設置站點,這種做法可以極大提高地籍圖的測繪速度,保證地籍圖的準確繪制。
3.如果調查范圍存在或者部分存在地形圖,就可以將已經繪制好的控制點、圖根點與界址點坐標的薄膜,放置在相應比例尺的地形圖上,根據宗地的草圖上多注記的界址點、界址邊界和地物的相關關系以及條件距離。進行透繪操作時,還要特別注意宗地邊界部分的地籍要素,還有宗地內的其他要素等。重要的是,進行透繪的時候還要主義檢查地形圖的變形,發現并糾正地形圖上的錯誤。
4.地籍圖的測繪和檢驗。當作完上述工作,或者完成對某個街坊區域的工作后,將薄膜圖放置在一個小平板上,對存在問題的界址點以及界址邊與相鄰地物的位置關系進行實地檢查,這個過程可以不設站點。一般情況下,界址點與界址邊跟相鄰地物的位置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界址點存在于一些特殊位置或明顯的地物,比如墻角或者房角。這個時候檢查界址點有沒有與地物相吻合,在地物上的相對位置是否準確。通過這樣的方法,才能準確地表現出宗地界址邊上地物的歸屬與特性。
(2)當實際界址點與明顯地物不相符時,需要對界址點到其周圍地物的平面距離進行丈量,以檢測與圖是有沒有不一致。
(3)針對設置在空闊地方的界址點,要對界址點到其周圍明顯地物的平面距離進行丈量,以檢測與測圖是否相一致。
[關鍵字] 地籍要素 地籍測繪 測繪技術
[中圖分類號] P2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2)-11-53-3
0 引 言
地籍測繪的內容包括地籍建立或地籍修測中的地籍平面控制測量、地籍要素調查、地籍要素測量、地籍圖繪制、面積量算等。地籍測繪的目的是獲取和表述不動產的權屬、位置、形狀、數量等有關信息,為不動產產權管理、稅收、規劃、市政、環境保護、統計等多種用途提供定位系統和基礎資料。
1 地籍控制測量
地籍控制測量(cadastrN control survey)是指在地籍測繪前期工作中,為滿足地籍基礎控制和測制地籍圖之需,以地籍區或地籍子區為范圍,以國家等級點為基礎,按規范要求而采用三角測量、導線測量、全球定位系統定位等方法,測定基本控制點和圖根控制點的過程。當前,數字測圖工作主要是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和各種專題圖的測繪,隨之控制測量部分主要是進行圖根控制測量。圖根控制測量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
1.1 圖根點平面控制測量
平面控制測量即測定各平面控制點的坐標。為了限制誤差的累積和傳播,保證測圖和施工的精度及速度,測量工作必須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則。即先進行整個測區的控制測量,再進行碎部測量??刂茰y量的實質就是測量控制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測定控制點的平面位置工作,稱為平面控制測量。
(1)其等級劃分條件:導線平均邊長、測角精度要求、測邊精度要求、三角形角度閉合差、起始邊相對中誤差。
(2)其測量方法
1)導線測量:用于在狹長地帶、山區以及道橋工程中建立平面控制網,測定導線邊長及相鄰導線邊的導線轉折角 。
2)小三角測量:用于在丘陵或山區測圖所建立的控制網測量,測量各三角形的所有內角及基線長度。
3)交會定點:加密控制點常用方法(前方交會、后方交會及側方交會法等)
1.2 圖根點高程控制測量
高程控制測量即測定各高程控制點的高程。圖根控制測量主要是在測區高級控制點密度滿足不了大比例尺數字測圖需求時,適當加密布設而成。圖根點高程控制測量等級劃分:
(1)國家水準網:分一、二、三、四等,一、二等采用精密水準測量方法建立,三、四等水準網可直接為地形測圖及工程建設提供高程控制點。
(2)城市高程控制網:分二、三、四級三個等級
(3)小地區高程控制網:以國家或城市等級水準點為基礎,建立單一水準路線或水準網。
2 地籍圖測繪要素
地籍圖是明確宗地與宗地之間的關系、宏觀管理土地的重要工具,同時它也是地籍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籍要素包括:各級行政界線、宗地界址點和界址線、地籍號、土地的坐落、面積、用途和等級、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等。地物地形要素包括:界標物、建筑物、道路、水系、地貌、土壤植被、其他地物。
2.1界址點測量
進行界址點測量時首先應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再根據收集到的土地權屬資料和土地權屬調查資料在工作地圖上標出界址點位置及宗地用地范圍、權利人和姓名,并在圖上統一編制界址點點號和宗地號,注記出與地籍調查表中相一致的實量邊長,然后制作界址邊長限差表,根據實量邊長與坐標反算邊長之差來反應界址點的觀測精度。
界址點在實地調查確定后,應全部進行實地測量。界址點用全站儀進行測量時,角度測半測回并作2C差校正,距離測一測回。儀器在每個測站工作時都必須用控制點或之前測量的界址點加以檢核。
界址點、界址線按權屬調查確定的位置測繪。界址包括宗地的界址點、界址線、地籍街坊界線、城鄉結合部的集體土地所有權界線。在地籍圖上界址點用直徑0.8mm的紅色小圓圈表示。界址線用0.3mm 的紅線表示, 與宗地界址線重合的其他界線, 在地籍圖上可跳躍注記; 集體土地所有權者注記在集土地所有權界線內。
2.2建筑物(房屋)測繪
房屋及其建構筑物測繪應以外墻基為準, 懸空建筑(水上房屋、飄樓、騎樓、柱廊等) 按其外輪廓測繪并注明房屋結構與層數,臨時性的建筑物可舍去。房屋及其建構筑物輪廓凹凸在實地小于0.2m,簡單房屋小于0.3m時可以用直線直接連接房屋內部天井應區分表示,并注記"天井"二字,懸空建筑用虛線表示。同一房屋有不同層數、不同結構性質的都應分別表示。
2.3獨立地物測繪
獨立地物一般有對應的地物符號,如露天構筑物、固定糧倉、公共設施、廣場、空地等繪出其用地范圍界線,內置相應符號。建成區內街道兩旁以宗地界址線為邊線。對于沒有統一符號的,可根據規范要求進行取舍。電力線、通訊線及一般架空管線不表示,但占地塔位的高壓線及其塔位應表示。大面積綠地、街心公園、園地等應表示。零星植被、街旁行樹及單位內小綠地等可不表示。
2.4 道路和水系測繪
道路要標出技術等級,標注鋪面材料,如砼、瀝、礫、磚等。道路及道路橋梁交叉處、公共場所內的大花圃應測繪。道路及其主要附屬設施,如站臺、橋梁、大的涵洞和隧道的出入口應表示,鐵路路軌密集時可適當取舍。鐵路、公路兩側用地界線已有權屬調查成果的, 應予實測。公路按路肩測繪, 街道按渠邊石施測;無渠邊石的不測繪街道線, 內部道路按實際界線測繪。道路的路堤路塹用相應符號表示。
表示河流、溝渠的拐彎點應準確繪出,沿河沿渠的陡坎應表示出來。寬度大于0.5米的溝渠用雙線依比例表示,寬度小于0.5米的以單線表示。同時還應區分一般溝渠與有堤岸溝渠,河流、水庫及其主要附屬設施如堤、壩等應表示。
2.5地貌地類測繪
對于各種天然形成與人工修筑的高0.5米以上,長5米以上的坡、坎以相應的符號表示,1米以上的田埂用雙線表示,1米以下的田埂以0,2mm的單線表示。.圖上占地面積大于符號尺寸時應繪出用地范圍線,內置相應符號或注記。公園內一般的碑、亭、塔等可不表示。對于宗地較小的住宅用地, 可以省略不注記, 其它各類用地碼一律不得省略。道路用地, 包括分割街坊的道路和街坊內的道、巷、通道的宗地, 都應按《全國土地分類》體系的規定要求注記其相應的地類碼。
2.6管線與桓柵測繪
管線的拐彎點應準確測繪,對于1萬伏以上的電力線必須測繪,其他電桿可不表示。圍墻、柵欄、欄桿一般應測繪外線,當房屋搭在圍墻上時,宜將圍墻表示完整。
2.7注記
圖廓線、坐標格網線的展繪及坐標注記。埋石的各級控制點位的展繪及點名或點號注記。圖廓外測圖比例尺的注記。
平坦地區不表示地貌,起伏大地區應適當注記高程地理名稱注記。平坦地區不表示地貌,起伏大地區應適當注記高程。
3相關精度指標要求
地籍圖的精度應優于相同比例尺地形圖的精度,地籍圖上坐標點的最大展點誤差不超過圖上±0.1mm.其他地物點相對于鄰近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超過圖上±0.5mm.相鄰地物點之間的間距中誤差不超過圖上±0.4mm。
城鎮地區城區地籍圖的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0,郊區地籍圖的比例尺般采用1:2000,復雜地區或特殊需要地區地籍圖的比例尺采用1:500。地籍測繪應采用國家坐標系或獨立坐標系.高斯正形投影;采用獨立坐標系時均應和國家坐標系聯測。
3.1 圖根點平面導線的主要技術指標
地籍調查是查清每宗地的權屬、界址、位置、面積和用途, 完成城鎮土地的初始登記, 為管理和開發土地提供一套完整的、合法的、科學的、現實的、可靠的地籍資料。地籍圖測繪要求全野外數字化實測,成圖比例尺為1∶500 地形圖。地籍測量和地形測量同時進行, 但應突出如下地籍要素測量:界址點、線以及其他重要的界標設施; 行政區域和地籍區、地籍子區的界線; 地類界和保護區的界線; 基本地籍圖、宗地圖、各類面積計算、匯總和統計。其成果經審核批準, 并依法登記后將具有法律效力。
(1) 相鄰界址點間距、界址點與臨近地物點間距中誤差不得大于圖上±0.3mm。
(2) 宗地內外與界址邊相鄰的地物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得大于圖上±0.4mm;鄰近地物點間距中誤差不得大于圖上±0.5mm。
(3) 相鄰界址點坐標反算邊長與勘丈邊長之差一類小于等于10cm, 二類小于等于15cm 。
3.2 圖根點高程測量精度指標
在每一個測站進行設置后對后視點返測一次,進行測站及誤差限檢核,進而取往返觀測的平均坐標來計算測站點的坐標,以提高精度。然后按照測站點往返測坐標均值及后視點坐標重新設置方位角進行前視點坐標測量。
測量控制網一般具有精度高、點位密集、使用頻繁和更新周期短等特點。它是通過大量的GPS點或水準點來實現的,具體包括;二、三、四等水準網點。數字測圖時,測站點的點位精度,相對于附近圖根點的中誤差不應大于圖上0.2mm,高程中誤差不應大于測圖基本等高距的1/6。如表三角高程測量的技術指標。
3.3 界址點測量精度指標
界址點的精度分三級,等級的選用應根據土地價值、開發利用程度和規劃的長遠需要而定。無論采用何種方法獲得的界址點坐標,一旦履行確權手續,就成為確定土地權屬主用地界址線的準確依據之一。見下圖界址點精度的規定:
關鍵詞:城鎮地籍測量RTK基準站觀測誤差精度
中圖分類號: P2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GPS RTK技術
1.1 GPS RTK技術概述
實時動態(Real Time Kinematic簡稱 RTK)測量技術,也稱載波相位差分技術,是以載波相位觀測量為根據的實時差分GPS測量技術,它是GPS測量技術發展中的一個新突破。
1.2 GPS RTK技術工作原理
實時動態測量的基本思想是,在基準站上安置一臺GPS接收機,對所有可見 GPS 衛星進行連續地觀測,并將其觀測數據,通過無線電傳輸設備,實時地發送給用戶觀測站。在流動站上,GPS接收機在接收GPS衛星信號的同時,通過無線電接收設備,接收基準站傳輸的觀測數據,然后根據相對定位的原理,實時地計算并顯示流動站的三維坐標及其精度。
1.3實時動態(RTK)定位測量系統的構成
實時動態定位測量系統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構成:
(1)衛星信號接收系統。在實時動態定位測量系統中,應至少包含兩臺GPS接收機,分別安置在基準站和流動站上。當基準站同時為多用戶服務時,應采用雙頻 GPS 接收機。
(2)數據傳輸系統。由基準站的數據發射裝置與流動站數據接收裝置組成,它是實現實時動態測量的關鍵性設備。
(3)軟件解算系統。實時動態定位測量的軟件解算系統對于保障實時動態測量結果的精確性與可靠性,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2 RTK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RTK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圖根控制測量,二是碎部測量。
2.1RTK圖根控制測量
各種傳統的控制測量大多采用邊角網、導線網的方法施測,這些方法要求點間通視,不僅不利于圖根點位置的選取,而且圖根點的精度分布也不均勻,在外業時不了解精度如何。RTK技術打破了傳統的布網方案,點與點之間不要求通視,RTK控制測量的速度快,并能實時了解定位精度,因此人們除了高精度的控制測量采用GPS靜態相對定位外,其他控制測量均采用RTK形式。
2.2RTK碎部測量
RTK進行地籍測量中碎部測量時可以不進行圖根控制測量而直接根據分布在測區內的一些基準點進行各碎部點的測量。安置好基準站并輸入必要的已知數據(基準點坐標、參考點坐標等)后即可進行碎部測量。一般在較為空曠的地區,地形地物較少或地物較為簡單的地區用RTK直接進行碎部測量。
3 RTK使用步驟
3.1基準站的設置
基準站架設在未知點上,將GPS接收機與GPS天線連接好,電臺主機與電臺天線連接好,電臺與GPS接收機連接好,最后用電纜將電臺與電瓶連接起來。在主菜單中選擇配置,在配置中對坐標系統、單位進行設定,然后退回主菜單。在主菜單中選擇“配置測量形式Trimble RTK基準站選項”,對基準站和無線電進行設置。設置完畢后啟動基準站接收機,輸入基準站點名、天線高及天線高的測量位置,最后要測量“此處”坐標,再按F1開始鍵,控制器顯示基準站已啟動、切斷接收機和控制器的連接,這時如果電臺屏幕上“Tram”閃爍說明啟動成功,可以斷開連接。
3.2流動站的設置
在流動站的設置時測量類型選擇RTK,記錄設備選擇控制器,天線高輸入為實際天線高,設置完后回車確認,退回Trimble RTK子菜單,流動站無線電選擇內置式,另外流動站無線電的頻率必須與基準站的頻率一致。然后退回主菜單選擇“測量測量形式Trimble RTK測量點”然后輸入要測點的點名,在方法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觀測控制點、地形點、快速點還是校正點,觀測次數也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根據需要可選擇3s、30、180s等,等到流動站初始化完成、RTK由浮動變為固定后就可以進行測量了。
3.3開始測量
當上面的都設置好之后,就可以開始測量了,根據需要不同可以選擇測量點(Measure points)、連續的碎部點等,Trimble儀器可以一邊進行點校正一邊進行測量。
4RTK實時動態測量在地籍測量中可靠性分析
4.1 RTK 定位精度的分析
我們選擇了一地區的界址點進行實時動態測量,同時為了驗證RTK接收機的定位精度,測量采用RTK接收機1+1配置,即一臺參考站與一臺流動站。試驗方法采用雙基站法檢驗,其中只列6個點較差,全網25點均進行比較,其平面最大較差ΔXmax=27mm,ΔYmax=20mm,ΔHmax=21mm,計算其平均較差 ΔX=19mm,ΔY=13mmΔH=18mm,進一步計算其平面最弱點中誤差為±15mm,高程最弱中誤差為±13mm,因此可見RTK實時測量的精度與靜態觀測精度是相當的。高程精度與四等直接水準匹配。
4.2 面積量算及其精度分析
面積量算是從面狀地物的變化邊界的起點開始,沿邊界移動天線至終點,終止當前文件的記錄,形成一個封閉的多邊形,然后利用RTK軟件來求其面積。
面積精度分析的方法為通過GPS測量圖斑與變更調查圖斑進行比較分析,評價指標為分檔面積中誤差。實時RTK測量無論從其相對精度與絕對精度都有保證,在實際生產中可以加以推廣應用。
5 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優勢、局限性和改進措施
5.1優勢
RTK測量與常規測量方法相比,具有快捷、方便的特點:
(1)定位精度高,測站間無需通視。
(2)觀測時間短,減少人力費用。
(3)可以實時測量點位坐標,實現數據自動記錄,減少外業工作量,又便于內業數據處理。
5.2局限性
RTK技術有著一定局限性,使得其在應用中受到限制,主要表現為:
(1) 用戶需要架設本地的參考站;
(2) 誤差隨距離增長;
(3)誤差增長使流動站和參考站距離受到限制(
(4)可靠性和可行性隨距離降低。
5.3 改進措施
移動站在測量時,圓水準氣泡須嚴格居中,使RTK得到固定解。同時借助靜態GPS和全站儀檢測一定數量測區內的控制點,以便及時發現粗差點?;鶞庶c應選在地勢較高且交通方便,天空較為開闊,遠離高建筑物,有利于衛星信號的接收和數據鏈發射的位置。為防止數據鏈的丟失及多路徑效應的影響,基準站遠離GPS信號的發射物、遠離高壓線、電視臺、無線電發射臺等干擾源。不斷研發、升級新的配套數據處理軟件(CASS) ,為內業高效處理數據提供平臺和保障;為數字地籍建庫服務,實現數據源共享。利用多基站網絡RTK技術建立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綜合系 統(Continuou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 縮 寫 為CORS,為用戶中心提供CORS數據鏈服務,用戶子系統的接收機完成定位。
參考文獻
[1]喬仰文,趙長勝.GPS衛星定位原理及其在測繪中的應用【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關鍵詞:GPS技術;地籍測繪;技術設計;控制網;精度
中圖分類號:P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我國土地資源部門依法展開了土地調查、地籍測繪等工作,為了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的情況下,工作過程中使用了GPS技術。所謂GPS技術,即是具有在海、陸、空進行全方位實時三維定位與導航能力的新一代衛星定位與導航系統。由于GPS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不僅靈活性、高精度等優點得到更好完善,并且測繪精度、速度和經濟效益都大大優于其他常規的測繪技術與方法,已逐漸成為城鎮地籍測繪工作中的主要技術方法。
1 靜態GPS技術測量方法
利用GPS定位技術,確定觀測站之間相對位置。它主要由GPS接收設備的軟件和硬件來決定??刂茰y量主要使用HD8200X靜態機,采取的是靜態載波相位相對定位模式。該模式采用兩臺(或兩臺以上)中海達HD8200X靜態機,分別安置在一條(或數條)基線的端點,根據基線長度和要求的精度,按HD8200X靜態機外業的要求同步觀測四顆以上的衛星數時段,時段從30min至幾個小時不等。基線測量的精度可達±(5mm+1×10-6D),D為基線長度,以公里計。采取這種作業模式所觀測的獨立基線邊,應構成閉合圖形(如三角形、多邊形),以利于觀測成果的檢核,增強網的強度,提高成果的可靠性和精確性。
2 GPS網的技術設計
GPS網的技術設計是GPS測量工作實施的第一步,其主要內容包括精度指標的確定,GPS網的圖形設計和GPS網的基準設計。
2.1 測量的精度標準
在GPS網總體設計中,精度指標是比較重要的參數,它的數值將直接影響GPS網的布設方案、觀測數據的處理,以及作業的時間和經費。對GPS網的精度要求,主要取決于GPS網的用途。精度指標通常均以GPS網中相鄰點之間的距離誤差來表示,其形式為
mR=δD+pp×D
其中:mR為GPS網中相鄰點間的距離誤差(mm);δD為與接收設備有關的常量誤差(mm);pp為比例誤差(ppm);D為相鄰點間的距離(km)。
根據GPS網的不同用途,其精度可劃分為表1所列的五類標準。
表1 不同級別GPS網的精度標準
2.2 GPS網的圖形設計
根據GPS測量的不同用途和GPS網圖形設計的一般原則,GPS網的獨立觀測邊均應構成一定的幾何圖形。圖形的基本形式包括三角形網、環形網和星形網。
三角網的三角形邊由獨立觀測邊組成。幾何圖形幾何結構強,具有良好的自檢能力,能夠有效地發現觀測成果的粗差,以保障網的可靠性。同時,經平差后網中相鄰點間基線向量的精度分布均勻。但其觀測工作量較大,尤其當接收機的數量較少時,將使觀測工作的總時間大為延長,因此,通常只有當網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較高,接收機數目在三臺以上時,才單獨采用這種圖形(如圖1所示)。
圖1 三角形網
環形網是由若干含有多條獨立觀測邊的閉合環所組成的網,這種網形與經典測量中的導線網相似,圖形的結構比三角形稍差。環形網的優點是觀測工作量較小,且具有較好的自檢性和可靠性,其缺點主要是,非直接觀測的基線邊(或間接邊)精度較直接觀測邊低,相鄰點間的基線精度分布不均勻(如圖2所示)。
圖2 環形網
星形網的幾何圖形簡單,但其直接觀測邊之間,一般不構成閉合圖形(如圖3所示),所以其檢驗與發現粗差的能力較差。但這種網的主要優點是觀測中通常只需要兩臺GPS接收機,作業簡單。因此,在快速靜態定位和動態定位等快速作業模式中,大多采用這種網形。它廣泛用于工程放樣、邊界測量、地籍測量和碎部測量等。
圖3 星形網
2.3 GPS網的基準設計
在全球定位系統中,衛星主要被視作位置為已知的高空觀測目標。所以,為了確定接收機的位置,GPS衛星的瞬時位置通常歸化到統一的地球坐標系統。現在全球定位系統采用的是WGS-84坐標系統,是一個精確的全球大地坐標系統。而我國的國家大地坐標系采用的是1954北京坐標系及1980西安坐標系。通常在工程測量中,還往往采用獨立的施工坐標系。因此,在GPS測量中必須確定地區性坐標系與全球坐標系的大地測量基準之差,并進行兩坐標系統之間的轉換。
3 GPS控制網的布設
3.1 GPS平面控制
研究區附近有國土局、房管局2000年施測的D級GPS控制點,經勘查這些點點位保存完好,外業檢查這些點點位精度良好。作為本研究區的首級控制,在整個科學城2研究區內均勻地進行E級GPS點布設(平均邊長為2000m),共埋設30個E級GPS點,編號為E00151~E00180;E級GPS點均埋設永久性標石,采用混凝土現場灌制標石或水泥路面刻字標志:標心采用規格統一的Ф12mm,長8cm的不銹鋼標志,標志頂部刻有“+”標記,作為測量距離與坐標的中心位置。E級GPS網觀測使用經檢查合格的中海達GPS接收機,外業每時段采集數據超過50min,要記錄開關機時間、儀器高等相關測站信息,GPS網平差計算采用隨機軟件進行,平差計算時,按下述內容及要求進行檢核計算。
1)同步環檢核
采用單基線處理模式時,對于采用同一種數學模型的基線解,其同步時段中任一三邊同步環的坐標分量相對閉合差和全長相對閉合差見表2。同步時段中的多邊形同步環,可不重復檢核。
表2 限差等級
2)異步環檢核
在整個GPS網中選取一組完全的獨立基線構成獨立環,各獨立環的坐標分量閉合差和全長閉合差W應滿足:
其中:Wx,Wy,Wz為坐標分量閉合差;n為獨立環中的邊數;δ為相應級別的精度(其計算公式為: ;a、b為儀器精度;d為相鄰點間平均邊長)。
3)復測邊檢核
復測基線的長度較差應滿足:(n為復測基線邊數;δ為相應級別的精度)。
3.2.2 布設一級導線與圖根
在E級控制網基礎上,地形變化較大地區加密一級導線及圖根導線點,再加以GPSRTK圖根點,以滿足測圖的要求。
1)水平角采用方向法觀測,一級導線觀測三測回,圖根導線觀測一測回,支點左右角觀測一測回;垂直角采用中絲照準法觀測,一級導線觀測二測回,圖根導線觀測一測回;斜距采用對向測量,一級導線觀測二測回,圖根導線觀測一測回,支點采用二次棱鏡高法各觀測垂直角和斜距一測回。
2)一級導線觀部分采用GPS方法進行測量,觀測時間為45min,GPS平差計算采用隨機軟件進行,GPSRTK圖根點采用二次測量,取其坐標平均值。
3)本研究區的邊角網觀測記錄采用手工記錄,經初步計算和檢查后,選用清華山維NasewV3.0軟件進行平差計算,數據輸入格式選用HSZ格式,斜距輸入,平差選用一次迭代、單次平差。
3.2 精度統計
坐標平差的各項技術指標統計見表3、表4。
表3 GPS一級導線網精度
表4 精度檢查結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靜態GPS衛星技術作為地籍測量中一種測繪技術,具有諸多的優點,不僅能夠有效地減少城鎮地籍測量的誤差,而且也給測繪工作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GPS測量技術的應用研究會不斷深入,靜態GPS測量技術在城鎮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前景也會更加廣闊,在城市測繪工作中也將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