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9 10:53:56
序論:在您撰寫家庭道德教育的內容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當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值得肯定的,他們具有強烈的愛國意識,崇尚民主、平等、自由,樂于奉獻,有遠大理想和抱負。但由于受社會上各種不同因素的影響,當前未成年人的道德現狀不容樂觀。其具體表現為:公德心的普遍缺乏;正義感責任感的淡化;榮辱觀是非觀的混淆;心胸狹隘自私自利等。這種現象,值得引起我們全社會和家庭的重視。
"有才無德,行不遠。"這是古人對于道德重要性認識的一句至理名言。一個人的品德往往是兒童時期形成的,家庭教育是孩子的教育搖籃。作為肩負孩子第一任教師和終生教師的父母,對孩子道德情操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有必要探討一下有關新時期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一些誤區,研究教育的內容,從而找到更合適的教育方法。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幾種誤區
1、過分溺愛型。孩子是家庭的"
小太陽",在當今6 1模式的家庭中,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都圍著一個孩子轉,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面對著這么一個孩子,連一句重話都舍不得講,哪里還談得上教訓?于是便對孩子百般遷就,過分溺愛,日復一日,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孩子驕橫、無理、任性、唯我獨尊、自我中心的個性。
2、只重學習型。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家長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過高的期望,把學習成績好壞作為衡量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的唯一評判標準,也作為衡量好孩子與壞孩子的唯一標準。在這樣家庭環境中教育出來的孩子,成績突出的,許多孩子便自以為是,目空一切,心胸狹窄,容不下別人超過自己。成年后,一旦碰上不順心的事,便往往想不開,經受不住挫折。
3、
放任自流型。父母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任孩子自由發展,缺少約束。由于放松了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孩子更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養成許多不良的行為和習慣,長大后紀律渙散,缺少責任感。
二、家庭教育內容
船靠舵正,人靠德行。人生,好比在大海中航船,道德是方向盤,能力是燃/!/料動力,沒有正確方向的航船,無論有多么充足的動力,都只能在大海中亂轉亂闖,始終到達不了成功的彼岸。未成年人是品德形成的最重要時期,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有高尚品德、高尚情操的人,是家長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筆者認為,家庭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感恩教育
感恩,這是做人的最基本品德,是一切愛和善的基礎。在我國目前大量獨生子女存在的當代,感恩教育顯得尤其重要。許多孩子只知道無限地索取父母的愛,卻不能很好地愛自己的父母,這不能不令天下的父母悲哀。更有甚者,長大后虐待父母的不乏其人。感恩是需要學習的,學會感恩,就是讓孩子意識到別人為你所有的付出,包括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教育之恩,都需要回報。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愛自己的父母,感謝一切為他付出的人,珍惜別人對他的愛,回報別人對他的愛,并學會表達愛的情感。我們要反復告訴孩子,父母對他的愛,同時也要求他同樣的愛父母。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這樣的人也談不上愛祖國、愛人民、愛家鄉、愛師長。
2、榮辱教育
總書記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內涵非常豐富,這其實也是一項很好的家庭德育內容。知榮恥,辨善惡,是做人的基本德性。榮辱觀的教育,是一個滴水穿石、積銖累寸的過程,家長要結合事例正面宣傳榮、善、美、好,也要利用反面教材讓孩子分辨恥、惡、丑、壞,從面自覺地趨榮避害,分清是非,為善去惡,有所不為。
3、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并不是大話、空話,想使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從小就該樹立什么樣的理想信念。家長要從小教育他們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做一個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
4、勞動教育
要向孩子灌輸"勞動光榮"的意識,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在不斷的鍛煉中,進行磨練,從小培養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家庭責任感,有條件的,在假期里也可感受打工掙錢的生活。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知道珍惜,學會珍惜,知道許多東西的來之不易,也能夠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獨立性。
5、良好的人格教育,包括誠實、正直、善良、寬容、合作、謙虛、毅力等教育。良好的人格,就是美德,它們必將受益于孩子的終身。
三、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
1、以身作則,身教言行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和孩子朝夕相處,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榮辱觀、價值觀,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和德行如何,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品行。一個對別人冷酷無情、對親人無情無義的父親,要想教育孩子擁有愛心是天方夜譚;一個專揀小便宜、愛財如命的母親,要想教育孩子拾金不昧是癡心妄想;一個撒謊成性、反復無常的人,要想教育孩子誠實守信,是無稽之談。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必須以身作則,嚴以律已,品行端正。教育專家蔡蔚老是曾告誡過各位家長:作為家長應當不斷提高自己的各種素質和修養,經常反思自己的行為,修正自己的行為,才能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2、和諧環境,民主平等
家庭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起著很大的作用,每個孩子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和諧、平等的家庭里。無數實踐證明,家中充滿暴力的孩子,長大后也崇尚暴力;家中不平等的家庭,長大后也非常武斷。良好的家庭環境,是靠父母雙方努力創造的,父母應該精心營造一個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沐浴在和諧、文明、溫馨、民主的家庭氣氛
中,形成平等、民主、寬容、愛心的個性,愉快地接受來自父母的教育。如有抽時間與孩子一起談天說地,以平等的姿態來傾聽孩子的心里話,也可以用文明禮貌語來駕起平等的橋梁。父母錯怪了孩子或做了錯事,應放下架子,主動向孩子道歉或承認錯誤。
3、家校溝通,互相促進
孩子良好道德習慣的形成,家庭教育居于至關重要的地位,但家庭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它應和學校教育密切配合、相互協助、相互補充。孩子的各種個性尚未定型,許多人往往是在校一種表現,在家又是另一種表現。作為父母,應當經常與學校做好溝通交流,全面了解孩子校內外的各種表現,才能對孩子的道德水準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然后針對不同情況正確施教。
4、因勢利導,持之以恒
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標方面,韓國政府和各級學校普遍把道德的養成看成是人類生活的中心特質,從而道德教育也被視為國家教育的核心內容。韓國中小學校開設了公民道德課和國民倫理課,韓國教育部明確規定,學校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標是:要使青少年學生學的道德規范,樹立基本的公民意識、國家意識與社會意識,要使青少年學生具備基本的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選擇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標是:教育的宗旨是在弘益人間的理念下,協助所有的人完善其個人思想品德,培養公民的獨立生活能力和公民所應具有的基本資格,從而使其努力為民主國家的建設服務并最終實現全人類繁榮的理想。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具體內容方面,韓國各級學校注重把傳統的儒家倫理作為青少年學生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
孔子的“為國盡忠,敬信節用,愛民如子,人倫之中,忠孝為本”的思想早已融入韓國人的血液里,成為其國家發展和個人成長的精神能源。在韓國,從小學到大學,學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儒家基本倫理思想,例如韓國學校開展的“忠孝觀”和”仁義觀”教育等。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韓國學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經常組織青少年升國旗、唱國歌,中小學校還經常組織青少年學生參觀當地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和歷史名人故居遺跡等,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生活教育也是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主要包括“個人生活”“家庭近鄰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國家民主生活”四個部分。此外,韓國學校還非常注重開展學生的日常禮儀教育,主要包括個人生活禮節、家庭生活禮節、學校生活禮節、社會生活禮節和國家生活禮節五個方面,培養青少年學生良好的文明行為和文明習慣。
二、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韓國學校為了達到國家規定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總目標,在道德教育過程中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教育方法。
1.課外實踐法
在道德教育過程中,韓國學校比較重視開展青少年學生的課外實踐體驗活動,因為道德的本質就是一種實踐精神。據有關資料的統計,韓國的中小學校共有90多種不同類型的實踐教學活動,如愛國主義教育運動、傳統藝術教育活動、國際青少年交流活動、自我心理調控訓練和各種儀式活動等。正是通過開展日?;蜕罨牡赖陆逃顒?,韓國學校培養青少年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之最終成為懂禮貌和守禮節的好公民。
2.學科滲透法
在青少年道德教育過程中韓國學校注重各學科滲透教育的應用,如在國語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精神,通過歷史教學來展現韓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山河,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生活態度和習慣。3.社會服務法學校注重引導學生在參加社會服務活動中鍛煉自己、提高道德意識、增進民族精神和砥礪道德情操。韓國青少年學生經常參加的社會服務活動主要有募集資金、環境治理、幫助老年人和殘疾人、慈善工作等。
4.價值澄清法
價值澄清法是由美國著名教育家拉斯哈明提出來的,主要分為選擇、反省和行動三個階段和七個步驟,非常重視學生道德價值觀的形成,它強調學生的自我選擇和自我判斷,教師提供給學生一定的指導,然后由學生自主進行價值選擇和判斷。
三、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特色
韓國作為東亞儒家文化圈國家,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也深深地打上了儒家倫理思想的烙印,并體現了其自身鮮明的教育特色。
1.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濃厚的傳統文化色彩
韓國非常重視傳統思想文化教育,突出其民族性。韓國各級學校在開展青少道德教育的過程中非常注重把儒家倫理思想作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例如,學校對學生進行忠孝教育、廉恥教育和國民精神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民族意識和國家責任意識。在家庭里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日常生活禮儀教育,培養青少年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的生活習慣。此外,在韓國學校的校園里到處懸掛著本國歷史名人的字畫和肖像,以此來激發青少年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道德教育的社會化
韓國政府認為,道德教育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強調教育必須是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建立了學校、家庭與社會三位一體的綜合教育網。主要做法是:首先,學校召開家長聯誼會,在道德教育過程中始終與學生家庭保持密切的聯系,充分發揮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建立社會教育網、社會監督站與文明社區等。這些社會機構與學校保持緊密的協作,共同參與到青少年道德教育活動中去,從而進一步增強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實際效果。
3.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韓國道德教育由于深受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影響,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被韓國學校和教育部門發揮到了極致。韓國學校注重把道德教育的內容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即道德教育生活化。韓國學校把道德教育內容劃分為四大部分,即公民的個人生活、家庭鄰里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國家民主生活。個人生活主要包括尊重生命、誠實守信、平等相待與生活節制等內容;家庭鄰里學校生活主要包括尊敬長輩、寬容他人、家庭禮節、學校禮節與熱愛自己的家鄉等內容;社會生活主要包括公共秩序、民主秩序、幫助他人和維護正義等內容;國家民主生活主要包括愛國家、愛民族、維護統一、促進國際友好和維護世界和平等內容。韓國道德教育生活化有助于青少年學生從現實生活中體驗道德情感,并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與道德選擇。
4.道德教育的連貫性
當前,韓國學校道德教育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德育目標體系和符合青少年學生心理和年齡特點的、循序漸進的德育內容。在小學階段,主要開設生活課和道德課,培養青少年學生良好的道德生活習慣。在中學階段,主要開設國民倫理課和公民法制教育課,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和法制觀。在大學階段,主要開設國民倫理課和歷史文化課,提升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選擇能力,從而最終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四、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對我國學校道德教育的啟示
在當今世界價值觀日益多元化的形勢下,韓國學校道德教育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并形成了其鮮明的教育特色,從中我們可以獲得一些重要的啟示。
1.大力整合和利用我國優秀的儒家思想文化資源
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充分發揮儒家倫理思想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當前,儒家倫理思想既是韓國學校道德教育的內容,又是韓國學校道德教育的靈魂。在韓國,儒家倫理思想已經成為維系個人與集體、社會乃至國家關系的黏合劑。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優秀傳統文化的東方大國,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發祥地。我國各級學校在開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開發和利用儒家倫理思想文化資源,要將我國優秀的儒家倫理思想融入中小學的德育教材中去,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教材建設。各級學校還要逐步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儒家倫理思想教學體系,將優秀的儒家倫理思想切實轉化為青少年學生遵守的日常行為規范。
2.發揮多學科的滲透教育作用
韓國學校道德教育除了開設專門的'道德課對學生進行日常的養成教育之外,還注重發揮其他各門學科的滲透作用。而我國學校道德教育基本上是由專門教學部門來完成的,很難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為此,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注重發揮其他學科的滲透作用。例如,在語文課教學中要注重挖掘我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價值,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歷史和地理課教學中通過講授我國悠久的歷史和遼闊疆域的形成來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在數學課的教學中通過講授我國數學家的愛國故事來激發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愛國精神。因此,我們各級各類學校開展青少年道德教育要注重多學科的滲透教育,切實提高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3.著力構建生活化的德育目標和內容
韓國學校注重將道德教育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即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教育為了生活,必須融入生活。道德教育要引導青少年從當下的現實生活走向未來的可能生活,進一步實現人生價值。因此,學校道德教育一定要引導學生走出沉悶的課堂,走進廣闊的鮮活的社會現實生活,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感受道德、體驗道德和踐行道德,從而在活動中培養自己的品德。為此,首先學校要制訂生活化的德育目標,制訂以課堂理論教學為導向和以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為主導的生活化德育目標。其次,學校要大力整合目前的德育教材和教學內容,增加鮮活的能夠滿足學生實際生活需要的道德教育內容,尤其要著力增加學生參加課外道德實踐活動的時間和內容,切實增強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力。
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標方面,韓國政府和各級學校普遍把道德的養成看成是人類生活的中心特質,從而道德教育也被視為國家教育的核心內容。韓國中小學校開設了公民道德課和國民倫理課,韓國教育部明確規定,學校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標是:要使青少年學生學的道德規范,樹立基本的公民意識、國家意識與社會意識,要使青少年學生具備基本的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選擇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標是:教育的宗旨是在弘益人間的理念下,協助所有的人完善其個人思想品德,培養公民的獨立生活能力和公民所應具有的基本資格,從而使其努力為民主國家的建設服務并最終實現全人類繁榮的理想。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具體內容方面,韓國各級學校注重把傳統的儒家倫理作為青少年學生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鬃拥摹盀閲M忠,敬信節用,愛民如子,人倫之中,忠孝為本”的思想早已融入韓國人的血液里,成為其國家發展和個人成長的精神能源。在韓國,從小學到大學,學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儒家基本倫理思想,例如韓國學校開展的“忠孝觀”和”仁義觀”教育等。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韓國學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經常組織青少年升國旗、唱國歌,中小學校還經常組織青少年學生參觀當地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和歷史名人故居遺跡等,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生活教育也是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主要包括“個人生活”“家庭近鄰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國家民主生活”四個部分。此外,韓國學校還非常注重開展學生的日常禮儀教育,主要包括個人生活禮節、家庭生活禮節、學校生活禮節、社會生活禮節和國家生活禮節五個方面,培養青少年學生良好的文明行為和文明習慣。
二、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韓國學校為了達到國家規定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總目標,在道德教育過程中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教育方法。
1.課外實踐法
在道德教育過程中,韓國學校比較重視開展青少年學生的課外實踐體驗活動,因為道德的本質就是一種實踐精神。據有關資料的統計,韓國的中小學校共有90多種不同類型的實踐教學活動,如愛國主義教育運動、傳統藝術教育活動、國際青少年交流活動、自我心理調控訓練和各種儀式活動等。正是通過開展日?;蜕罨牡赖陆逃顒?,韓國學校培養青少年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之最終成為懂禮貌和守禮節的好公民。
2.學科滲透法
在青少年道德教育過程中韓國學校注重各學科滲透教育的應用,如在國語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精神,通過歷史教學來展現韓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山河,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生活態度和習慣。3.社會服務法學校注重引導學生在參加社會服務活動中鍛煉自己、提高道德意識、增進民族精神和砥礪道德情操。韓國青少年學生經常參加的社會服務活動主要有募集資金、環境治理、幫助老年人和殘疾人、慈善工作等。
4.價值澄清法
價值澄清法是由美國著名教育家拉斯哈明提出來的,主要分為選擇、反省和行動三個階段和七個步驟,非常重視學生道德價值觀的形成,它強調學生的自我選擇和自我判斷,教師提供給學生一定的指導,然后由學生自主進行價值選擇和判斷。
三、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特色
韓國作為東亞儒家文化圈國家,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也深深地打上了儒家倫理思想的烙印,并體現了其自身鮮明的教育特色。
1.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濃厚的傳統文化色彩
韓國非常重視傳統思想文化教育,突出其民族性。韓國各級學校在開展青少道德教育的過程中非常注重把儒家倫理思想作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例如,學校對學生進行忠孝教育、廉恥教育和國民精神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民族意識和國家責任意識。在家庭里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日常生活禮儀教育,培養青少年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的生活習慣。此外,在韓國學校的校園里到處懸掛著本國歷史名人的字畫和肖像,以此來激發青少年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道德教育的社會化
韓國政府認為,道德教育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強調教育必須是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建立了學校、家庭與社會三位一體的綜合教育網。主要做法是:首先,學校召開家長聯誼會,在道德教育過程中始終與學生家庭保持密切的聯系,充分發揮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建立社會教育網、社會監督站與文明社區等。這些社會機構與學校保持緊密的協作,共同參與到青少年道德教育活動中去,從而進一步增強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實際效果。
3.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韓國道德教育由于深受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影響,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被韓國學校和教育部門發揮到了極致。韓國學校注重把道德教育的內容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即道德教育生活化。韓國學校把道德教育內容劃分為四大部分,即公民的個人生活、家庭鄰里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國家民主生活。個人生活主要包括尊重生命、誠實守信、平等相待與生活節制等內容;家庭鄰里學校生活主要包括尊敬長輩、寬容他人、家庭禮節、學校禮節與熱愛自己的家鄉等內容;社會生活主要包括公共秩序、民主秩序、幫助他人和維護正義等內容;國家民主生活主要包括愛國家、愛民族、維護統一、促進國際友好和維護世界和平等內容。韓國道德教育生活化有助于青少年學生從現實生活中體驗道德情感,并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與道德選擇。
4.道德教育的連貫性
當前,韓國學校道德教育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德育目標體系和符合青少年學生心理和年齡特點的、循序漸進的德育內容。在小學階段,主要開設生活課和道德課,培養青少年學生良好的道德生活習慣。在中學階段,主要開設國民倫理課和公民法制教育課,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和法制觀。在大學階段,主要開設國民倫理課和歷史文化課,提升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選擇能力,從而最終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四、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對我國學校道德教育的啟示
在當今世界價值觀日益多元化的形勢下,韓國學校道德教育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并形成了其鮮明的教育特色,從中我們可以獲得一些重要的啟示。
1.大力整合和利用我國優秀的儒家思想文化資源
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充分發揮儒家倫理思想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當前,儒家倫理思想既是韓國學校道德教育的內容,又是韓國學校道德教育的靈魂。在韓國,儒家倫理思想已經成為維系個人與集體、社會乃至國家關系的黏合劑。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優秀傳統文化的東方大國,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發祥地。我國各級學校在開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開發和利用儒家倫理思想文化資源,要將我國優秀的儒家倫理思想融入中小學的德育教材中去,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教材建設。各級學校還要逐步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儒家倫理思想教學體系,將優秀的儒家倫理思想切實轉化為青少年學生遵守的日常行為規范。
2.發揮多學科的滲透教育作用
韓國學校道德教育除了開設專門的道德課對學生進行日常的養成教育之外,還注重發揮其他各門學科的滲透作用。而我國學校道德教育基本上是由專門教學部門來完成的,很難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為此,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注重發揮其他學科的滲透作用。例如,在語文課教學中要注重挖掘我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價值,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歷史和地理課教學中通過講授我國悠久的歷史和遼闊疆域的形成來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在數學課的教學中通過講授我國數學家的愛國故事來激發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愛國精神。因此,我們各級各類學校開展青少年道德教育要注重多學科的滲透教育,切實提高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3.著力構建生活化的德育目標和內容
韓國學校注重將道德教育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即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教育為了生活,必須融入生活。道德教育要引導青少年從當下的現實生活走向未來的可能生活,進一步實現人生價值。因此,學校道德教育一定要引導學生走出沉悶的課堂,走進廣闊的鮮活的社會現實生活,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感受道德、體驗道德和踐行道德,從而在活動中培養自己的品德。為此,首先學校要制訂生活化的德育目標,制訂以課堂理論教學為導向和以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為主導的生活化德育目標。其次,學校要大力整合目前的德育教材和教學內容,增加鮮活的能夠滿足學生實際生活需要的道德教育內容,尤其要著力增加學生參加課外道德實踐活動的時間和內容,切實增強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力。
4.注重發揮家庭和社會機構的重要作用
1.道德教育的理論基礎小同大異
差距逐漸加大是在20世紀初到中國的改革開放的這段時期,日本美式的教育模式,接受了西方的自由主義,在結合本國傳統的德育教育模式下推行了富有特色的道德教育。反觀中國,中國堅持的道德教育理論,卻逐漸地拋棄了很多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東西,加上改革開放后,迅速地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受到西方主流意識的沖擊,在沒有中國自身傳統道德的約束下,中國的道德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盛行,社會問題重重。
2.道德教育的課程安排類似,但是內容安排不同
由于中日兩國同處東亞,且隔海相望,又都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因此兩國的德育課程安排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兩國都開設有專門的關于培養學生道德的理論和實踐課程,直接或間接的提高和培養學生們的道德情操、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等有關道德方面的教育。這點就是模仿美國的道德教育學習,因此在國外,是沒有思想政治教育課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從表面上看,兩國進行的課程大同小異,但是事實上,兩國對這些形式上一樣課程的內容安排卻是迥然不同的。日本教育是十分注重細節問題的。中國思想品德課則是集體主義,為了集體利益要放棄個人利益。到了現在,在了解了更多關于國家滄桑改變的歷史知識之后,才更加的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的有了愛國主義的榮辱感。小學談愛國,高中大學了,反過來強調要文明,不要亂扔垃圾,不要隨地吐痰。一直強調的愛國主義,讓多少知識分子在有了足夠的能力之后依然決絕的離開了養育自己多年的祖國,去了國外發展。發人深省的是,日本和我們的德育教育內容安排恰恰相反,他們是個人—家庭—社會—國家,而我們則是國家—社會—家庭—個人。
3.道德教育途徑的多樣性與單一性
日本不僅重視學校德育的作用,而且非常重視家庭和社會的德育功能??梢哉f,日本的道德教育是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聯合下進行的。日本的學校道德教育家庭教育的延伸。由于日本社會經濟的急速發展,價值觀多樣化趨勢的加快,使得家庭、社區范圍內的道德教育機能發展相對滯后,因此開展道德教育的同時,有必要謀求學校、家庭和社區的三位一體化的道德教育。三者的作用是不同的,各自起著不同的作用。
(1)家庭中的道德教育。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日本家庭的道德教育就是注重了這一點,把學校的道德教育落實到實踐的生活中。受西方家庭道德教育影響,日本的家庭道德教育也很注重父母與孩子之間彼此的尊重和公平,和中國的慈母嚴父不同,日本的家庭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他們像朋友一樣和孩子們相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影響自己的孩子,給孩子以道德的熏陶。
(2)社區范圍內的道德教育。社區的德育,則是指社區為各類教育活動的開展和體驗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機會,由于支持社區活動者多為年長者,他們用豐富的人生經歷教育社區的孩子,對孩子們的道德健全發展,起到很好的配合的作用。中國的社區教育做得還遠遠不夠,中國應試教育體制自身的制約,家長為了孩子成才,把多數的空余時間給孩子安排上了收費高昂的各類輔導班,很少去顧及孩子本身的天性。
二、日本的道德教育對我國高校輔導員道德教育工作的啟示
中國和日本政治制度不同,意識形態和文化也各有差異,在德育內容和目標要求上自然是不同的。日本中小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方式和途徑有其獨到之處,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吸取精華,棄其糟粕。結合我國大中小學校德育教育的實踐,筆者提出如下幾點意見和建議:
1.兼收并蓄,博采眾長
人不能忘根,國家不可忘本。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吸取他國優秀的教育經驗,同時結合自身的傳統文化進行愛國主義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日本受到了多方道德的沖擊和影響,但是他們都吸收了其中的精髓,吸取了其中的長處。另一方面,他們始終沒有拋棄自己民族的傳統美德,真正做到了兼收并蓄,形成了具有本國特色的德育教育模式。中國有著更悠久更厚重的歷史,不能被我們這一代人遺忘,需要重拾祖先遺留下來的美德,發揚優良的傳統。同時,理論教導我們要改革開放,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要敢于打破陳規,那么輔導員就不要拘泥于單一的理論形式,要學習和借鑒日本乃至西方的道德教育的模式,我們就要敢于接受西方的自由思想,民主思想,而不是流于形式,浮于口頭。
2.各種教育力量要形成合力
以學校道德教育為主,家庭道德教育和社會道德教育為輔的教育模式,全面推進大學生的道德教育水平。需要家庭和社會配合輔導員來進行孩子們的道德教育,輔導員和家長之間要加強交流,及時解決孩子們的不道德行為。另外,社會也要提供給青少年一個和諧的平臺,輔導員可以組織學生和社會團體進行道德實踐活動,弘揚主旋律,加大道德輿論的引導,對不道德的行為要給予一定的批評教育。
3.道德教育內容要深入,要具體
高校教育內容盡管也很豐富,但是其深刻性和實效性都尚有不足,日本道德教育的經驗告訴我們,進行道德教育內容可以更深刻,更具體。
(1)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上要適應大學生學生的特點,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
(2)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加強課外活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課外活動是對大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陣地,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課外活動,不僅可以擴充課內所學的知識,而且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
4.道德理論灌輸和道德實踐體驗相結合
關鍵詞:裴斯泰洛奇;要素教育;道德教育;啟示
裴斯泰洛齊作為19世紀瑞士著名的民主主義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改善瑞士平民的教育現狀,在教育的革新實驗和理論探索方面貢獻巨大。他重視道德教育,認為道德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關鍵問題,也是培養‘和諧發展’的‘完善的人’的重要方面?!彼J為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編制應適應兒童學習的心理規律,從客觀現象和人的心理過程探究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要素,并以此來組織課程與教學。據此,裴斯泰洛齊提出了“要素教育”的理論。
一、裴斯泰洛奇的道德“要素教育”思想
“要素教育”主張找到教育領域內最基本的要素,從最簡單的要素開始循序漸進地接受更復雜的學習內容,促進兒童和諧發展。裴斯泰洛奇認為德育中最簡單的要素是“兒童對母親愛的感情”。母親哺育和撫愛嬰兒,使嬰兒感到愉快和滿足,愛的情感得以萌生。兒童驚訝、恐懼和哭泣時,母親給予保護和撫慰,信任的情感得以萌生。服從和愛,感激和信任交織在一起,就萌發了良心。從母親開始,這種愛擴展到家人,進而擴展到鄰里、社會和全人類,一個人的道德力量就由此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在道德教育任務的實現方法上,裴斯泰洛齊認為,應首先重視家庭教育,然后是學校教育,但二者應密切聯系。他主張把學校的道德教育建立在類似家庭生活關系和親子之情的基礎上,家長和教師都要以母愛的精神去感化學生,對學生要給予充分的愛心。重視道德說理和道德行為練習相結合,不能空談也不能體罰,同時把德育與智育相結合才能幫助兒童的道德發展。
裴斯泰洛齊用一生的行動踐行著自己的道德教育思想,用母愛感化著孤兒和學生,把自己全部的愛奉獻給了孩子們。
二、當下我國中小學道德教育的困境
我國歷來重視思想道德教育,新課程改革更強調課程對學生道德思想的影響。德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我國當下的道德教育卻面臨著許多困境。
(一)學校道德教育應試性強,教育性弱
當下中小學的開設的德育課程,小學階段稱作“思想品德”,中學階段統稱“思想政治”。課程定位理論性強、脫離生活的現象隨著學生年級的上升表現的愈發明顯。中學階段的“思想政治”課,其“政治”成分遠遠大于“思想教育”的部分。開發德育課程對加強學生道德教育是一種快捷高效的方法,但德育課程在教學方法上往往以講授為主,評價方式上考試為主,忽略了學生情感體驗和道德認知的培養。我國當前的德育教材偏重理論講解較多、社會實踐較少,內容也較為陳舊,未能反映新時期的社會要求。整體看來,學校道德教育課程的開展應試性強,教育性較弱。
(二)家庭道德教育重要性遭到忽視
家庭對兒童成長和發展的意義重大。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的言行舉止都是兒童觀察、模仿和學習的對象。然而我們卻發現,當下我國家庭對兒童的教育沒有表現出足夠的重視。家長往往將教育孩子的重任交給學校,認為通過高價花費擇校,讓學生進入好的“名?!?,孩子就可以放心成長了。孩子的任何問題都是學校的責任,無論智育還是德育,學校負責一切。事實上,家庭教育并非不重要,而是特別重要。對家庭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會導致兒童家庭關愛的缺失,影響道德的發展與再塑造。
(三)學校道德教育與家庭道德教育的脫節
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學校和教育作為道德教育的兩翼,只有朝著同一方向才能夠產生德育的合力,促進學生的道德發展,單憑學校或家庭任何一方都無法完成道德教育的歷史使命。學校教育是學生高效快速成長的途徑之一,家庭教育則能給予學生來自親人的溫暖,使他們真切的體驗到愛的存在,在被呵護下學會關懷和付出。沒有家庭教育的正確引導,學校教育便會失去其本色。學校道德教育與家庭道德教育相脫節不僅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了負面效應,而且給德育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境。
三、裴斯泰洛齊道德教育思想對我國當下道德教育的啟示
統觀我國當前道德教育的困境,重新理解和認識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對我們有深刻的意義,我們能從中得到些許啟示,應對我國道德教育的危機。
(一)德育從家庭教育開始,從父母做起
裴斯泰洛齊的德育要素中,他十分強調母親的作用。在著作中《林哈德與葛篤德》中,“葛篤德”作為母親以自己的實際行為感化著子女。在她的教育下,子女們都樂善好施,心地善良。裴斯泰洛齊重視家庭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將家庭教育視為學校教育的模板。兒童出生伊始,父母就在孩子的面前樹立起了各種示范。兒童會觀察、模仿學習父母的言行舉止,這些學習在兒童的成長中印象深刻而持久。父母以身作則,能夠潛移默化的對兒童產生道德影響,使德育溶于生活之中。因此,德育從家庭開始,從父母開始,要求兒童的父母不斷的提高自身修養,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子女做出表率。
(二)改革學校道德教育,從情感開始,與家庭道德教育相銜接
當前我國的學校道德教育表現出應試化傾向,教育性較弱。在學校開設的德育課程中,充斥著理性的教化,偏向認知領域。與之相反,裴斯泰洛齊將德育的最基本要素歸結為“兒童對母親的愛”,側重的是情感領域。相對規則和道理,兒童更容易接受情感體驗和感悟。改革學校道德教育,從情感開始,兒童感受到真切的愛和溫暖,才能更好地付出愛。我們改革學校道德教育應注意將它與家庭道德教育相銜接。教師要向母親一樣給予學生以母愛般的情感,用母愛的精神去感化學生,以身作則對學生起到示范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田本娜.外國教學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89.
[2]張煥庭.西方資產階級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93.
[3]王天一 夏之蓮.外國教育史[M](上篇).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310.
一、學校德育中應幫助家長轉變自身教育觀念
每位父母對孩子都是有所期待的,只是局限于自身的教育觀念,很多時候家長會在家庭道德教育中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平時的家校聯系中可以跟家長更多地探討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標上應當注重德才兼備,以幫助孩子“成人”作為核心的教育目標。當前家庭道德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重智輕德。作為父母,家長應該轉變這種觀念,不能只注重知識教育而忽視道德教育。21世紀是需要人才的,對人才的評價標準不僅僅是學習好,更重要的是品德高尚,只有德才兼備者才是人才。為此,家長在給予孩子生存所必需的物質資料、關注孩子智力發展的同時,必須時刻關注孩子品德的發展,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積極引導、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教會孩子如何生活、怎樣做人。父母應該轉變對待孩子的態度,不能將孩子當成是自己的附屬品,忽視孩子獨立人格的發展,在孩子犯錯時打罵孩子,不尊重孩子。也不能將孩子看成是家庭的中心,所有事都圍著孩子轉,溺愛孩子。更不能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責任,自己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顧。這些觀念都是不正確的,父母應當將孩子看成是有思想、有獨立人格的人,家長要以平等、民主的觀念對待孩子,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道德教育,主動承擔起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責任。
二、學校德育中應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方法和原則
家長在進行道德教育時必須遵循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則,不能簡單隨性而為。
1.以身作則原則在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時,最重要的是言傳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應該做到。道德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依靠口頭的說服教育而忽視言傳身教。家長應當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言傳身教告訴孩子應當怎樣與他人相處,怎么處理夫妻關系、朋友關系,怎樣做到尊老愛幼。父母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孩子展現家庭美德,孩子會自覺以父母為榜樣,向父母學習。言傳身教比口頭教育更具說服力,父母在孩子面前孝順老人,幫助親人,孩子也會學著父母的樣子做到孝順父母、樂于助人。父母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會對孩子品德的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2.以情動人原則和諧的親子關系有助于父母開展道德教育,孩子與父母之間和諧,會使得孩子更加信賴父母,更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因此,父母應積極開展各種家庭活動,搞好親子關系,做到以情動人,進而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以感情為基礎的道德教育不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反而會使得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更近,孩子在這種氛圍下會自覺關愛自己的父母,培養孝順心和愛心。
3.持續性、及時性、針對性原則孩子的品德是在父母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和行為準則的影響下形成的,這種品德一經形成,具備一定的穩定性,貫穿于一個人的一生,具備終身性的特點。對孩子的道德教育應該貫穿于孩子發展的各個階段,不能僅僅局限于對孩子發展的某一個階段進行教育,應遵循持續的原則,隨時關注孩子的發展狀況和心理變化,及時發現孩子思想和行為上的偏差,及時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從而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和偏差思想??偟膩碚f,父母應當遵循道德教育的科學方法和原則,以身作則,以情動人,有針對性地在孩子發展的各個階段進行教育。
三、學校德育工作中應當幫助學生正視家庭道德教育的環境
家長應該努力優化家庭內部環境,為孩子營造優良的家庭道德教育的環境,具體而言,應當給孩子營造和諧、友好的家庭環境。破裂的家庭環境必然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傷痕,使得孩子在性格上內向、孤僻或是憂郁,缺少愛的孩子更容易走上極端,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則能使孩子樂觀、自信。教師需要幫助孩子正視自己的家庭環境,讓學生明白營造良好、和諧的家庭環境需要家長和孩子雙方之間共同努力。孩子要處理好與父母的關系,應當多多主動和家長溝通,告訴父母成長和自己的困惑,讓家長慢慢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平等對待孩子、尊重孩子,最終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與和諧的家庭氛圍。
四、借助家長委員會加強家庭與學校的聯合
學??梢越⒓议L委員會并定期召開家長會,及時向家長展示學校道德教育的內容,使得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所接受到的道德教育,在此基礎上家長可以結合學校道德教育的內容和目標開展家庭道德教育,促進家庭道德教育和學校道德教育的一致性,促使道德教育在學校和家庭中保持連貫性,增強道德教育的效果。同時,學校可以通過組織家長委員會活動,教給家長一些進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學校也可以通過家長委員會了解孩子的大體情況,便于學校開展針對性教育。家校之間密切聯系,共同關注孩子的道德教育,增強道德教育的一致性、延續性和連貫性,增強道德教育的效果。
五、借助社區平臺,提供實踐場所
家庭道德教育離不開社會大環境的支持,對此,可以借助社區這一平臺,將道德教育滲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開展諸如社區敬老、社會環境保護、社區幫扶等活動,為孩子道德教育提供實踐平臺,使得孩子在參加社區的活動中,實踐其學到的道德知識,逐步形成諸如愛護環境、尊老愛幼、樂于助人等社會公德,促進其品德的形成和發展。
六、發揮社會民間慈善組織的作用
一、學校德育中應幫助家長轉變自身教育觀念
每位父母對孩子都是有所期待的,只是局限于自身的教育觀念,很多時候家長會在家庭道德教育中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平時的家校聯系中可以跟家長更多地探討教育理念。
在教育目標上應當注重德才兼備,以幫助孩子“成人”作為核心的教育目標。當前家庭道德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重智輕德。作為父母,家長應該轉變這種觀念,不能只注重知識教育而忽視道德教育。21世紀是需要人才的,對人才的評價標準不僅僅是學習好,更重要的是品德高尚,只有德才兼備者才是人才。為此,家長在給予孩子生存所必需的物質資料、關注孩子智力發展的同時,必須時刻關注孩子品德的發展,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積極引導、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教會孩子如何生活、怎樣做人。
父母應該轉變對待孩子的態度,不能將孩子當成是自己的附屬品,忽視孩子獨立人格的發展,在孩子犯錯時打罵孩子,不尊重孩子。也不能將孩子看成是家庭的中心,所有事都圍著孩子轉,溺愛孩子。更不能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責任,自己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顧。這些觀念都是不正確的,父母應當將孩子看成是有思想、有獨立人格的人,家長要以平等、民主的觀念對待孩子,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道德教育,主動承擔起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責任。
二、學校德育中應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方法和原則
家長在進行道德教育時必須遵循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則,不能簡單隨性而為。
1.以身作則原則
在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時,最重要的是言傳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應該做到。道德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依靠口頭的說服教育而忽視言傳身教。家長應當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言傳身教告訴孩子應當怎樣與他人相處,怎么處理夫妻關系、朋友關系,怎樣做到尊老愛幼。父母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孩子展現家庭美德,孩子會自覺以父母為榜樣,向父母學習。言傳身教比口頭教育更具說服力,父母在孩子面前孝順老人,幫助親人,孩子也會學著父母的樣子做到孝順父母、樂于助人。父母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會對孩子品德的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2.以情動人原則
和諧的親子關系有助于父母開展道德教育,孩子與父母之間和諧,會使得孩子更加信賴父母,更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因此,父母應積極開展各種家庭活動,搞好親子關系,做到以情動人,進而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以感情為基礎的道德教育不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反而會使得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更近,孩子在這種氛圍下會自覺關愛自己的父母,培養孝順心和愛心。
3.持續性、及時性、針對性原則
孩子的品德是在父母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和行為準則的影響下形成的,這種品德一經形成,具備一定的穩定性,貫穿于一個人的一生,具備終身性的特點。對孩子的道德教育應該貫穿于孩子發展的各個階段,不能僅僅局限于對孩子發展的某一個階段進行教育,應遵循持續的原則,隨時關注孩子的發展狀況和心理變化,及時發現孩子思想和行為上的偏差,及時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從而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和偏差思想。
總的來說,父母應當遵循道德教育的科學方法和原則,以身作則,以情動人,有針對性地在孩子發展的各個階段進行教育。
三、學校德育工作中應當幫助學生正視家庭道德教育的環境
家長應該努力優化家庭內部環境,為孩子營造優良的家庭道德教育的環境,具體而言,應當給孩子營造和諧、友好的家庭環境。破裂的家庭環境必然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傷痕,使得孩子在性格上內向、孤僻或是憂郁,缺少愛的孩子更容易走上極端,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則能使孩子樂觀、自信。
教師需要幫助孩子正視自己的家庭環境,讓學生明白營造良好、和諧的家庭環境需要家長和孩子雙方之間共同努力。孩子要處理好與父母的關系,應當多多主動和家長溝通,告訴父母成長和自己的困惑,讓家長慢慢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平等對待孩子、尊重孩子,最終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與和諧的家庭氛圍。
四、借助家長委員會加強家庭與學校的聯合
學??梢越⒓议L委員會并定期召開家長會,及時向家長展示學校道德教育的內容,使得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所接受到的道德教育,在此基礎上家長可以結合學校道德教育的內容和目標開展家庭道德教育,促進家庭道德教育和學校道德教育的一致性,促使道德教育在學校和家庭中保持連貫性,增強道德教育的效果。同時,學校可以通過組織家長委員會活動,教給家長一些進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學校也可以通過家長委員會了解孩子的大體情況,便于學校開展針對性教育。
家校之間密切聯系,共同關注孩子的道德教育,增強道德教育的一致性、延續性和連貫性,增強道德教育的效果。
五、借助社區平臺,提供實踐場所
家庭道德教育離不開社會大環境的支持,對此,可以借助社區這一平臺,將道德教育滲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開展諸如社區敬老、社會環境保護、社區幫扶等活動,為孩子道德教育提供實踐平臺,使得孩子在參加社區的活動中,實踐其學到的道德知識,逐步形成諸如愛護環境、尊老愛幼、樂于助人等社會公德,促進其品德的形成和發展。
六、發揮社會民間慈善組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