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8 15:33:17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學成本理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交易成本;建設項目:成本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古典經濟學基于“經濟人’,和“完全信息’。假設條件,認為具有優勢差異的、自利的、理性的經濟主體在社會分工中實現了個人利益最大化,同時通過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也導致了整個社會資源最優配置和社會利益最大化。新制度經濟學對古典經濟學的兩個假設條件進行了修改,在“有限理性”、“機會主義傾向”和“交易成本非零”的假設基礎上建立了產權――交易成本研究范式。交易成本經濟學(TCE)是新制度經濟學當中唯一在實證檢驗方面成功的領域,最早是由制度經濟學家羅納德?科斯引入,然后由肯尼斯?阿羅、奧利弗?威廉姆森等人發展和完善。目前,交易成本理論已形成一個完善的理論體系,被廣泛應用于生產、流通領域和產業、組織與企業研究領域,但是對建設工程領域的研究較少。目前,建設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研究大多集中在實體成本上,由于建筑產品生命周期長、投資大,涉及的利益主體眾多,交易成本較大,因此利用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對建設工程領域的交易成本進行識別和管理,對節約造價。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一、交易成本理論
交易成本理論是用比較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經濟組織制度的理論。1937年經濟學家羅納德?哈里?科斯(R?H?Coase)在其重要論文《論企業的性質》中提出來的。它的基本思路是:圍繞交易費用節約這一中心,把交易作為分析單位,找出區分不同交易的特征因素,然后分析什么樣的交易應該用什么樣的體制組織來協調??扑拐J為,交易成本是獲得準確市場信息所需要的費用以及談判和經常性契約的費用。也就是說,交易成本由信息搜尋成本、談判成本、締約成本、監督履約情況的成本、可能發生的處理違約行為的成本所構成。
交易成本是指在搜尋所需信息,談判、簽訂和履行合同等過程中所耗用的資源。根據威廉姆森的研究,交易成本分為事先的交易成本和事后的交易成本兩類。交易成本的存在來源于人的兩大天性:一是有限理性,即受人的見識、預見、技能、經驗等所限,個體完全理性行動受到限制:二是存在機會主義傾向,包括合同欺騙、反悔或者其他存在欺詐性質的行為,使得主體對可能的機會主義行為保持警惕。
二、建設工程項目交易成本的識別
工程交易成本是指在工程交易中尋找交易對象、簽訂承發包交易合同、監督合同執行以及建立保障合同履行的機構和組織等,使合同順利實施所需要的費用和付出的代價。
工程交易成本產生主要源于工程交易的不確定性,使得合同主體在合同簽訂過程中需要花費額外的成本來搜尋信息來確定最優合同對象;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花費額外費用監督合同內容,以確保自身利益。工程交易的不確定性包括社會經濟條件的不確定性、合同雙方信息的不確定性和人的機會主義不確定性。
工程交易的不確定性使得合同主體需要組建專門的組織進行監控和管理,需要對方繳納各種保證金或者為了避免巨額損失向保險機構繳納保險,這些都構成了工程交易成本。
(一)社會經濟條件不確定性產生的交易成本。社會經濟條件的不確定性指自然條件的不確定性、市場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和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等。由于建設工程項目的工期一般較長,在建設期內要面臨建設地質條件的不確定性,暴雨、洪水、雷電、地震等自然條件的不確定性,建材、利率、匯率等市場環境的不確定,還有國家法律法規、行業行規等政策環境的不確定,這些不確定難以預料,在合同中不可能做出詳盡的處理方案,而只能在工程開始前組織人員對相關信息進行盡可能全面的搜尋,或者在不確定性事件發生后組織專門的調查機構進行協調處理。在信息的搜尋和事件的處理過程中,交易費用產生了,主要有項目前期論證費、專家咨詢費、相關資料的核實和審查費、工程保險費以及事故發上后處理工程變更和合同索賠發生的費用等。
(二)合同雙方信息不確定性產生的交易成本。合同雙方信息的不確定性主要指合同主體的信息不對稱。如在招投標過程中,對于發包商來說,投標人的實際能力、經驗、人才、信譽等情況具有不確定性。合同雙方信息不確定性產生的交易成本分為簽訂合同的交易成本和履行合同的交易成本。
簽訂合同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投標保證金、投標方資格審查費、方案設計審查費等;履行合同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組建項目部、監理部所產生的費用。
(三)機會主義傾向產生的交易成本。機會主義傾向的不確定性指工程交易雙方有意隱瞞、歪曲事實以獲得額外利益,如投標單位有利用虛假信息投標以期獲得中標機會的傾向,施工方有偷工減料以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傾向等。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業主方一般會采取一定的監管措旆,組建代表業主方的項目管理機構,對工程交易過程實施監督管理,主要包括抽調業主方工作人員組成業主項目部和聘請監理方對項目實施過程進行管理。在這個過程中的交易費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組建管理機構的成本,包括組建費用和項目部人員工資等;二是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項目部管理、協調、解決爭端等所花費的費用。
三、建設工程項目交易成本控制
(一)通過公開招投標加強市場競爭。在確定承包單位(設計、監理或者施工)時,競爭的激烈程度對交易成本有著直接影響。在市場較激烈時,各投標方為了中標,會盡可能詳細真實地向發包方展示自身的實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合同雙方信息不對稱引起交易費用的增加;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中標單位會好好把握機會,認真履行合同,以期獲得后續項目,從而承包方的機會主義傾向得到遏制,降低了交易成本。
(二)合理選擇工程發包方式。目前,建設工程發包方式有施工總包(DBB),非型CM模式、多段分包(M-DB)、設計、采購和施工子那個承包(EPC)、分段總承包(M EPC)和交鑰匙承包(TurnKey)等方式。根據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企業的出現是通過內部的組織來代替市場交易,由企業來分配資源、指揮生產,達到節約交易成本的目的。因此,如果建設工程項目采用設計、采購、施工、監管等一體化運作的方式,則可以把各個階段因為信息收集、合同簽訂、監督管理等而產生的交易成本變成組織成本,將市場交易行為變為組織行政行為,從而減小合同數量和協調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
(三)合理選擇交易合同類型。目前,建設工程交易合同有單價合同、固定總價合同、調值總價合同、固定工程量總價合同、成本加固定費用合同、目標價格激勵合同和限定最高價格合同等。不同交易合同的交易成本是不同的。在一般情況下。單價合同和成本加固定費用合同由于需要協調和確認的工作較多,交易成本較高,總價合同的交易成本則相對較低。
(四)構建穩定的供應鏈體系。工程項目實施各階段的主體構成了建設工程項目的供應鏈。建設項目的供應鏈將項目的成功與所有與之相關的企業的目標緊緊的聯系起來,對鏈上所有企業的資源進行整合和統籌管理,使整體達到最優。構建穩定的工程項目供應鏈體系后,供應鏈上各企業是一種長期的、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合作關系,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合同雙方信息不確定性,減小機會主義傾向,從而使交易成本得到降低。
首先,理論層面的研究,主要研究交易成本經濟學與管理會計的理論相似處,尋找二者的理論契合點。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學者與主要觀點為:李心合(2002)教授認為,正統財務學是依據“理性選擇范式”來進行理論研究的,這種范式認為財務分析框架不包括制度框架,由此而造成了一系列的缺陷。企業財務行為的制度性和社會性,為交易成本經濟學與管理會計進行理論融合提供了基礎;饒曉秋(2004)認為,二者的理論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處,這些相似之處包括:責任會計、成本管理、質量成本管理和作業成本等幾個方面。交易成本經濟學的某些理論對于企業成本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即在優化企業成本管理系統的基礎上減少企業成本支出,這將是一種全新的優化成本管理的方法,為成本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賀穎奇、陳佳?。?006)認為,在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中,管理會計應該作為一種控制范式進行研究,而且它也是組織控制的一部分,應該發揮其應有的控制作用。其次,計量層面的研究,由于企業交易種類繁多,要準確計量所有交易成本存在一定困難,所以,很多企業都試圖將管理會計理論運用于交易成本的計量中,以期能夠找到一些對成本計量具有建設性作用的實施建議。Miller和Cooper等人將交易成本運用與“作業成本”核算之中,得到的結論是,企業交易容易產生間接費用,所以,控制間接費用的一個有效方法是減少交易的發生。黃鵬、陳鋼(2000)認為,交易成本會計系統對企業的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因此,現代企業應該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合適的交易成本會計系統,對交易成本進行進一步控制和管理。段秀芝、黃曉波(2009)認為有兩種方法可以計量交易成本,第一種是改進企業日常的會計活動進行直接計量,另一種是利用企業的成本會計系統以及會計核算資料進行間接計量。最后,應用層面的研究,具體做法是先找出管理會計某些操作方法與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的聯系,然后將交易成本經濟學中的這些理論運用到具體的管理會計問題的解決中,這些問題包括:企業重組、企業并購、轉移定價和預算管理等。對于企業重組,魏亞平(2000)認為交易成本也存在于其中,并對其具體表現形式進行了歸納,而且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減少企業交易成本的建設性措施;對于企業并購,陳玉罡、李善民(2007)認為企業并購中的交易成本可以分為隱性的和顯性的兩種,并證明了企業并購就是為了節約這兩種成本;對于轉移定價,潘飛等人(2007)論述了交易的特征對內部定價的影響和轉移定價系統應該實現的目標;對于預算管理,王煒瀚(2010)認為,企業可以通過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和建立有關的激勵機制來減少交易成本的產生。
二、企業的交易本質:從不完全契約到層級結構
市場讓很多交易者明白:交易的本質實際上就是減少犯錯。由于市場的復雜性,常常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交易計劃,隨著社會的發展,交易的本質也經歷了從不完全契
(一)交易的本質與不完全契約
一個完整的交易涉及到多方利益,這些利益可能互不相關也可能相互沖突,因此,在交易發生之前,需要以契約的形式將涉及的各方利益及可能發生的問題和應對方法確定下來,所以,契約的本質就是協調各方利益沖突,契約的簽訂過程也就是交易的實現過程。因此,對交易本質的研究離不開對契約的研究。交易契約一般包括兩種形式,即正式的交易契約和非正式的交易契約,其中:正式契約是指那些以具體的文本形式表現出來的契約,它們一般都具有法律的強制性,受法律的保護;非正式契約則是指那些沒有用具體的文本形式表現出來而是由組織中絕大部分人默認而得到的一種契約形式,這種默認包括風俗習慣、管理行規等非文本形式。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多種原因,導致完全契約不可能存在,這些原因具體包括:交易雙方的疏忽、契約條款語義的模棱兩可、信息不對稱和契約條款的成本較高等。所以,交易的本質是由于不完全契約的存在而存在的。
(二)交易的本質與層級結構
隨著現代企業的發展,層級結構越來越受到重視:如果層級結構設計得當將會提高組織效率,節約交易成本,反之,則會降低組織效率,增加交易成本。從交易成本經濟學的視角來看,企業中存在著一系列的交易契約,這些交易契約大都是由委托人與人簽訂的,其表現形式可以用層級結構來概括:企業股東大會作為公司的最高部門機構,其權利下放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下放管理權給董事會,使其有權對公司的日常管理和重大事項做出決策,另一方面是下放監督權給監事會,使其有權監督董事會和總經理的日常工作;董事會又將管理權及一部分決策權下放給總經理,以此類推,總經理與部門經理之間、部門經理與部門主管之間、部門主管與下屬員工之間都存在這種權利下放的關系,這樣在企業中就形成了一層管理一層的層級結構,這種層級結構不僅可以避免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帶來的問題,而且有利于組織不同層級之間的信息交流,從而提高組織的整體效率。這種至上而下式的層級結構能夠對企業內部交易進行有效控制,具體可以用圖1表示:
三、管理會計:企業交易治理的制度安排
交易成本經濟學認為,各種簽訂合同的行為都是重要的經濟制度,一旦簽訂合同,企業就成了一個由外部交易和內部交易綜合而成的綜合體,如果出現交易行為,必然會帶來交易成本,可以從管理會計的視角對交易行為進行有效治理,從而節約交易成本。
(一)企業是交易的綜合體
從上文的論述中可以知道,一旦簽訂契約,就表明交易已經實現,現實生活中,交易總是無處不在的,它會以不同的形式展現,這些形式包括勞動合同、產品購銷合同等,甚至連企業的出庫單、驗收單和考勤表等一系列簡單的文本形式也屬于交易契約的范疇。簽訂交易契約后,企業就成了外部交易與內部交易的綜合體。企業的外部交易主要反映企業與外部交易對手之間的競爭。顯然,外部交易涉及到交易對手,其發展形式并非完全由企業單方面決定。因此,為了協調雙方利益,使外部交易能夠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就有必要在雙方協商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外部的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和社會輿論等規范因素,然后再簽訂合理有效的交易契約。在理想的交易環境中,交易的最終結果并不是可以事先預見的,也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雙方的談判能力、資源豐度、經營戰略等因素對其產生重要影響,甚至是政府的行政權威都會對其產生一些微妙的影響。企業的內部交易時刻在企業中發生,而且這種發生是井然有序的,即沿著企業的層級結構來運行。內部交易存在三大特點:一是其交易主題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如今,企業內部交易的主題是“市場”,而在19世紀中期以前,其主題則是“生產”;二是其實現方式多種多樣,如以實物形式存在的資源入庫和設備更新等,以非實物形式存在的業績評價和管理條例的落實等;三是其交易類型各不相同,主要包括網絡型交易、上下級部門之間的交易和同級不同部門之間的交易三種形式。這兩種交易對企業的運行都有著重要作用,外部交易可以促進市場資源的合理配置,內部交易可以實現內部資源的有效流動,相互分工,各司其職,又共同推動企業的發展。
(二)管理會計對企業交易的治理
企業是交易的綜合體,企業的存在必然會有交易的發生,而交易的發生又必然會產生交易成本,因此,企業在關注事先既定目標的同時,也要考慮降低交易成本,管理會計便是企業交易治理的產物。首先,管理會計對企業外部交易的治理。隨著企業交易范圍、性質和主題的變化,管理會計也隨之變化,從早期的傳統管理會計發展到現在的戰略管理會計。對于企業內部交易的治理,傳統管理會計與戰略管理會計的關注點是不同的:其中,傳統管理會計主要關注契約中的交易雙方,為交易雙方簽訂契約提供相關信息,并跟蹤契約的履行情況,價,從而降低簽約成本;而戰略管理不僅僅只關注契約中的交易雙方,還將關注點投向了顧客和競爭者,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減少簽約成本的目的,還可以從戰略的高度審視企業經營的宏觀環境,為企業的重大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其次,管理會計對企業內部交易的治理。上文已經論述了企業構建合理的層級結構對企業運行的重要意義,它可以作為一項重要的制度來治理企業的內部交易,不僅可以解決一些由團隊生產所帶來的失靈問題,還可以有效減少成本的發生。管理會計能夠將企業運營中的各種情況反饋給企業的管理層,使管理層時刻掌握公司的運營動態,為其提供適時的決策信息,加強對環境不確定性的敏感度,降低決策失敗的風險;管理會計還能對層級結構中的委托行為進行有效監督,也就是上一級能根據所掌握的管理會計信息來監督下一級的工作,使每一層級的工作都能按照企業的規章制度合理運行;管理會計還可以依據事先制定的管理模式,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和業績評價機制,對人的合規行為進行正強化,對違規行為進行負強化,減少委托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和摩擦從而節約交易成本。
(三)管理會計的制度化
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認為,管理會計是很多企業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制度現象,所謂制度,其實就是眾多習慣、規則和慣例的有機結合體,但是制度對員工的影響比這些習慣、規則和制度的影響要更廣、更深遠,它要求所有成員在行為上和心理上都要認同并嚴格遵守。因此,制度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制度一經確立,就不容易改變。在組織的實際運行中,組織會要求其成員嚴格遵守這些制度,管理會計在此是就會發揮應用的控制性作用,通過其行政權威和層級制度,使組織成員嚴格遵守慣例和規則,并通過長時間的強化練習,使他們從心里認可這些慣例和規則,從而實現制度化:從表面上看,管理會計的制度化是通過管理會計實踐,將其規定的流程、制度等付諸實踐來完成的,這個過程強調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從實質上看,管理會計將抽象化為組織的慣例和規則,管理和規則的制度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經歷一個從應然到實然的轉化過程,就是這一過程,使企業的文本上的規范變成了企業成員行動上的價值觀,也就是使抽象的行為模式變成具體的行為模式。
四、管理會計的歸宿:交易成本最小化
契約簽訂的過程就是交易產生的過程,一旦交易產生,必然出現交易成本,管理會計是治理交易成本的一項重要制度,但是由于契約的不完全性、市場的不確定性和一些人為因素的存在,管理會計也不是一層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化的。
(一)生產領域
企業對成本控制的認識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18世紀工業革命后,企業主敏感的認識到規模經濟的優勢,將手工作坊型的生產方式轉變成了大規模的生產方式,并雇傭一些固定的長期工人,與這些長期工人簽訂長期雇傭合同,也就避免了頻繁簽訂短期合同所帶來的交易成本。到了20世紀50年代,很多企業都主張“生產第一性”目標,推動式生產系統應運而生,這一時期屬于企業的賣方市場,企業生產出的產品能夠被很快的銷售出去并獲得可觀的利潤;后來,這種傳統的生產方式又被機器制造所取代,企業開始集中力量進行批量生產,這就減少了交易發生的次數,節約了交易成本。企業對成本的控制經歷了從標準成本到目標成本的轉變,標準成本有其自身的優勢:第一,它滲透到了企業管理層級的各個方面,具有很強的計劃性和組織性,它的制定也是采用相對民主的協商式方法,既吸納了企業不同主管部門的代表參與協商,也盡量吸收企業底層員工參與討論,這一民主式討論過程,既降低了決策失敗而帶來的損失,又避免了由于員工與領導之間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員工實施過程中交易成本的產生;第二,標準成本為企業內部交易提供了一個依據,每個企業成員在進行內部交易時都必須嚴格按照這個依據進行,比如員工領取材料要填領料單,材料入庫要填入庫單等等,這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節約交易成本。但隨著買方市場的形成,市場競爭的加劇,再加上標準成本本身存在的預測偏差和隨機偏差等問題,它已經不能滿足企業追求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目標了。此時,為了最小化交易成本,目標成本為企業提供了一條新思路,它的關注點已經擴展到企業的外部市場而不是僅僅拘泥于內部市場,根據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價格來確定目標成本,再激勵企業員工通過改進生產和提高效率等方法來達到目標成本,從而使企業在生產領域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二)業績評價領域
員工獲取工作機會,也可以看作是一種交易行為,企業會通過勞動合同將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交易行為確定下來,為了避免勞動糾紛和交易成本的產生,勞動合同會對一些必要的量化指標和非量化指標進行詳細規定,其中,量化指標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助和工作時間等,非量化指標包括工作能力和晉升機會等。其實,每份勞動合同都相當于一份交易契約,由于契約不完全性、市場不確定性等因素的存在,簽訂交易契約就會存在一定的交易風險和交易成本,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控制。管理會計對業績評價領域的控制所采取的方法也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起初對企業業績進行評價一般都是只進行全面的財務業績衡量,比較著名的方法就是綜合比率評價體系,它的具體操作方法就是通過線性關系把一些財務比率結合起來評價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但是由于其衡量指標相對單一,它所得出的結果缺乏足夠的靈活性、科學性和說服力;后來又出現了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和經濟附加值評價法等評價體系,前者綜合考察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以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為核心,后者為解決問題提供了較為先進的方法。1993年平衡計分卡出7現,它是市場環境變化的產物,最大的優點是能夠多維度、多視角的對企業業績進行衡量,能夠全方位的節約交易成本,是企業追求交易成本最小化的重大實踐,其衡量路徑就是按照四個維度對企業的業績進行客觀評價,這四個維度分別是:財務維度、流程維度、學習與成長維度和客戶與市場維度,它們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其中:財務維度強調企業整體職能范圍的績效;流程維度強調生產流程管理和供應商管理的優化;學習與成長維度強調員工不斷學習的重要性;客戶與市場維度強調客戶滿意度的重要性。平衡計分卡與以前的評價體系的區別在于:首先,它強調人的重要性,注重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它所強調的學習與成長維度正是體現了這一點,它不僅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而且在企業中營造自覺學習的企業文化,使學習成為企業員工的一種內化行為,從而節約企業內部交易成本;其次,它強調顧客滿意度的重要性,它要求企業及時根據顧客需求的變化來調節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向,提供顧客滿意和喜歡的產品,減少不必要的交易成本浪費;最后,它強調變革的重要性,企業的生產流程、銷售流程等環節都不是一層不變的,應該根據市場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變革和改善,節約交易成本。
(三)戰略管理會計領域
【關鍵詞】包裝成本分析控制
引言
產品包裝成本是一個綜合性指標,成本控制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并且要根據不同行業、不同產品和不同的包裝需求進行控制。所有包裝物品購入時,主管部門必須登賬掌握,根據領用憑證發料,并嚴格控制使用數量,以免損失浪費。各使用部門應按需要時間提出使用數量計劃,交主管部門據以加工、購置,如逾期沒計劃或數字龐大造成浪費或供應不及時,均應追究責任。要加強包裝用品規格質量的驗收和管理,注意搞好包裝用品的回收利用。在保證商品在運輸、裝卸、保管、銷售過程中質量、數量不受損失的前提下,適當采用一些包裝代用品,選擇質好價廉的包裝材料,節約費用開支。要加速包裝物的周轉,延長使用年限和使用次數,克服損失浪費現象。
1.包裝成本控制體系
包裝成本控制,就是在包裝作業過程中,對包裝成本各組成部分,按照事先預定的目標成本加以監控,對出現的成本偏差問題及時糾正,從而使包裝過程各資源消耗和費用限定在目標范圍之內。因此,包裝成本控制不僅是在方法和策略上對各包裝功能成本上進行有效控制,還是對包裝成本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成本控制體系。包裝成本控制體系由包裝成本預算、包裝成本核算、包裝成本分析、包裝成本控制策略和包裝成本考核五部分組成。
2.包裝成本控制流程(見圖)
不同包裝企業的核心產品不同,經營模式不同,其成本控制手段也不大相同,而企業包裝成本控制過程都是依據其過程的特點而制定的。通過分析包裝成本控制模式與現狀,對現有包裝成本做出詳細的分析;根據所分析的包裝成本結果,合理選擇適合企業現狀的包裝成本核算方法對包裝成本進行核算;根據包裝成本核算結果,分析企業目前包裝成本存在問題,并進行改善;加強包裝成本控制體系的完善,進一步優化包裝成本。
3.包裝物成本控制
3.1原材料采購成本控制
原材料采購是包裝企業供應鏈的重要起點,是企業包裝供應鏈的首要環節。包裝原材料的采購成本控制是否合理有效,對整個包裝總成本和企業經營效率,乃至整個企業的經營成本的有效控制,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有效控制原材料采購成本,合理整合包裝材料供應鏈,通過科學的采購策略來協調整個包裝系統,有效降低包成本和運營成本。
3.2設計成本控制
設計成本是企業對目標包裝產品在制造加工前所投入的成本,是控制產品成本的有效手段。包裝設計成本的控制作為包裝總成本控制的主要環節,在設計初始階段,通過科學的分析方法對產品的功能需要、材料選擇和工藝過程等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成本功能分析,選擇最佳包裝解決方案,其重點是首先對所包裝產品做好全面分析,掌握所需的所有資料,明確客戶要求及產品特性,并對客戶期望價格有一定的了解,以此制定合理的目標成本,憑借自身豐富的經驗設計包裝方案,使之盡可能減少人力、物力和財力的使用,并達到最佳的設計要求。
3.3制造成本控制
制造成本控制是指對包裝制品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制造成本進行控制。制造成本控制是否有效,將直接關系到包裝成本是否具有競爭力,企業是否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占有穩定的地位。制造成本作為包裝總成本的最基本的環節,其控制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對其采用合理的控制方法尤為重要。
4.包裝使用成本控制
4.1配送成本控制
在物流過程中,常會出現暫時配送、加急配送或計劃外配送的情況,無疑都會增加配送作業的成本。暫時配送由于物流計劃不完善,未能全面考慮所需運輸工具和路線,在臨近收貨時,不得不安排專車,單線進行配送,造成車輛裝載效率低,運費增加。計劃外配送對訂貨要求不做計劃安排,因此只能保證服務質量,而無法確保裝載及路線的科學性,會帶來很大一部分不必要的運輸成本浪費。
4.2打包成本控制
如果客戶需要現場打包的服務,在成本控制時就必須對其考慮。在合理的包裝結構和準確的生產加工基礎上,根據產品的固定形式,選擇合適的打包工具,有些需要用螺栓固定,就事先在托盤上打孔;有些需要用打包帶的,就配備適當的工具;同時,整個打包過程應按照其流程完成,可有效提高打包效率和減少人員管理,切勿隨意拆裝,以免增加打包成本。
5.包裝流通成本控制
5.1運輸成本控制
運輸是包裝流通系統中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包裝物品借助運輸,在空間和時間上所發生的位置移動,以實現產品的流通空間效用,涉及裝卸、搬運、流通等多個環節,所需成本占有包裝總成本很大一部分比例,在物流計劃安排時,合理的選擇運輸工具與確定運輸路線會大大縮短運輸時問,還可節約很多隱性成本的投入。
農林經濟管理是建立在經濟學與管理學基礎之上的涵蓋面非常廣泛的一個涉農專業,目前國內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發展處境艱難,存在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筆者根據吉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實踐,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理論課程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和積極探索。
一、理論課程體系的構建
科學完善的理論課程體系是理論課程教學成功進行的必要基礎,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因此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素質教育首先必須構建科學的理論課程體系。
1.內容構成
根據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知識體系確定三類課程,即普通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其中,普通教育課程主要包括數學、英語、計算機、體育和“兩課”等文化基礎課程,使學生掌握文化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加強學生思想政治修養,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學科基礎課程主要包括經濟學、管理學等經濟管理學科的基礎課程,給學生打下深厚的經濟學、管理學功底。專業課程主要包括農業經濟學、農業技術經濟學、農業政策學、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等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特色課程,使學生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業務素質。
2.課程性質分類
按照課程性質將所有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課程,所有必修課要求學生必須修讀,選修課則允許學生進行選擇,只要修滿學分即可。
3.課程結構
一般地,課程體系的構建需經本專業專家組的多輪研討確定初稿,再報學院學術委員會審核后才能最終確定。在教學過程中,如發現問題可進行微調,每隔四年經過一輪完整的教學周期后再重新進行修訂。
本文由收集整理
二、理論課程教學模式探索
1.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學生直接接受文化知識,獲得各種技能的主渠道,是教師充分發揮自己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的主要途徑。一般而言,教學模式應根據學科專業、課程性質和教學對象素質與個性的不同來進行選擇。在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堂教學實踐中,主要有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1)講授式教學。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確實存在著種種弊端,但它仍有其可取之處。講授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有利于教學的組織、管理和教學過程的調控,對教學環境的要求比較低,比較符合我國國情。講授式教學在一些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的教學中尤其適用,此時,教師的“講”處在相當重要的地位。通過教師的講授將有關概念、原理講清、講透,為后續的學習活動做好鋪墊,掃清障礙。
(2)案例式教學。案例教學是高等院校教學過程中最最具效率的教學方法之一,是指以學生對案例的分析討論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其教學內容圍繞案例的討論分析逐步展開,教師適時引導和評判,讓學生充分討論并發表各自的見解,最后得出結論或啟示的教學模式。在我校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對管理學、國際貿易和農業項目投資評估等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都成功地采用了案例教學。
(3)交流互動式教學。交流互動式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實現高度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它要求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關鍵在于教師放棄傳統的權威,改變傳統的角色,確立雙主體關系和互動對話關系。師生關系的改善,從根本上要求教師放棄傳統的權威,進行角色的重新定位。
(4)課題組式教學。課題組式教學是指以課題研究的形式開展課程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對于與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熱點難點問題聯系緊密的課程內容,可從中確定一個或幾個有價值的課題題目,然后組成多個課題組(每5名左右同學組成一個課題組)分別進行研究,研究過程中盡可能按照課題研究的程序和規范進行。
(5)項目驅動式教學。項目驅動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由師生分工協作,將教學、學習和項目開發合為一體的教學模式。項目驅動式教學要求圍繞項目開發的規劃與實施來設計課程體系,由教師和學生組成分工協作的項目團隊,項目開發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授的是項目開發中涉及的系統的理論和應用知識,考核的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在項目開發中的應用,將教學過程與項目科技開發合為一體,師生合作,即讓學生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協作意識與合作精神,既實現了教學目標,又可獲得項目開發效益。
(6)學生主講式教學。學生主講式教學是指選定一部分適宜的課程內容,安排學生去輪流主講,并主要由學生去組織課堂教學,老師作為輔助的教學模式。一方面,該教學模式需要學生必須進行充分地準備,既要深刻地理解和準確地把握課程內容,又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另一方面,需要學生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既要按照預先的設計很好地執行既定計劃,又要根據課堂的情勢靈活調整設計與計劃,力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課外教學模式
理論課程的課外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它
轉貼于
也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必要環節,因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涉農特點,其課外教學尤其重要。目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有以下幾種比較適用的課外教學模式。
(1)網絡教學。網絡教學是教師在課外時間借助網絡完成教學過程的一種教學模式。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師可以把與課程相關的學科前沿知識、典型案例等放到網上供學生閱覽,也可指導學生自己上網查閱學習資料。有條件的課程最好能構建網絡教學平臺,在平臺中設計多個功能模塊,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2)引導式教學。目前,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生來說,由于專業興趣缺乏而導致的厭學現象更為嚴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緊密聯系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實際的熱點問題、事關億萬農民疾苦的問題等喚發學生的責任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可通過其他各種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自主學習,這是能夠從根本上確保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模式。
(3)課外活動式教學。采取適宜的形式開展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實現其他教學方式所無法達到的良好效果,而課堂時間有限,同時很多活動也無法在課堂時間進行,只能在課外時間組織。
3.課程考核模式
在吉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系教學實踐中,對傳統的的以單一的期末考試來確定學生課程成績的一次性考核模式進行了改革,采取貫穿課程學習全過程的全方位的綜合型考核模式,旨在全面考查課程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和素質提高水平。
(1)考核內容??己藘热葜饕ɡ碚撝R掌握程度、相應的實踐能力素質和創新能力素質三個部分。
第一,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即對每門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主要內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第二,實踐能力素質。在遼寧師范大學劉磊的博士論文《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論綱》中,將實踐能力劃分為八個方面,即語言實踐能力(對詞義特別敏感,擅長有效利用口頭或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音樂實踐能力(對樂曲、旋律、節奏特別敏感,有很強的感知、鑒賞、表達和創作音樂的能力),數理邏輯實踐能力(有效利用數學和邏輯進行推理的能力),空間實踐能力(準確感知視覺空間世界的能力),身體運動實踐能力(動作靈巧、敏捷,在身體平衡、協調、力量、速度、靈活性等方面表現突出,善于運用身體來表達內心感受的能力),人際交往實踐能力(善于覺察并區分他人動機、意圖、情緒的能力),自我認識實踐能力(善于認知人的內心世界,善于分辨自己的心理狀態的能力)和自然實踐能力(善于觀察和洞察生物界以及自然規律的能力)。一般的,每門課程所要求的多是其中的一種或幾種,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應在每門課程所對應的實踐能力方面得到鍛煉和提高。
第三,創新能力素質。主要指在課程學習過程中能夠產生創新意識并善于進行思想創新、觀點創新、理念創新和方法創新的素質,創新能力是每門課程教學目標中非常重要的但又難以確切考核的一項素質。
(2)考核方式。傳統的課程考核往往只采用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單一的考核方式,這樣無法有效考核學生的全面素質,不能很好地滿足考核內容的需要。根據考核內容多樣化的要求,應該采取課堂提問、隨堂小考、命題討論、案例分析、實驗操作、課程設計、課程論文、現場實踐和期末考試等多種考核方式,當然,考核方式也應因課程而異,根據每門課程的性質與特點可以選擇與之相適宜的考核方式。
關鍵詞:供應鏈;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交易成本經濟學;權變模型
中圖分類號:F224.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童編號:1005-0892(2008)02-0013-04
一、緒論
企業間供應鏈合作問題的研究屬于供應鏈管理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為企業之間關系的穩定性有助于改進供應鏈運行的性能,如質量、交貨時間、價格和成本等。同時,如果沒有雙方真實的價值增值,一種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是不可能存在的,這種現象被Iyer和Bergen稱為巴列圖改進。目前在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問題研究中,多采用博弈論方法或數學規劃與最優化方法,而針對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理論進行系統分析的較少。在《企業的性質》一文中,科斯就已認識到以價格機制為主導的社會交換并不是解決生產中所有問題的最好方式,并強調了企業產生和存在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企業的合作功能。威廉姆森(1979)也指出,交易的決定機制有兩種:一是通過市場機制進行;二是通過層級制度進行。具有供應鏈關系的企業間合作,則既有通過市場機制進行交換,又有通過層級制度實施控制的特點,可看作是一種混合制度。
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認為,不同的治理結構具有不同的經濟效率。威廉姆森(1991)著重分析了市場結構,權力層級結構和混合結構的經濟效率問題。Heide,Jan B(1994)分析了“市場結構”、“單邊合同結構(層級制度)”和“雙邊合同結構”的效率。按照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針對不同的交易特點,應該進行不同治理結構的選擇。雖然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的相關文獻中間接地對供應鏈合作的價值創造進行r分析,但仍然缺少對這一問題的系統性分析。本文在闡述交易成本內涵的基礎上,對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關于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內容進行系統分析,并運用這一理論來分析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影響因素,從而提出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權變模型。
二、交易成本內涵界定
對交易成本內涵的理解的主要分歧是,交易成本中是否包含組織成本。有的學者認為,交易成本中不含有組織成本;有的學者則認為,交易成本中應包含組織成本。
交易成本范圍的差異性根源在于對交易成本概念理解的不同。如果像科斯那樣將交易成本定義為“利用價格機制(獲取產品)的成本”,則交易成本中顯然不應該包括企業內部的組織成本;如果像Arrow那樣,認為“交易成本”是指“使經濟系統得以運行的成本”,則交易成本中就應該包含企業內部的組織成本。雖然威廉姆森沒有直接給出交易成本的概念,但他將市場和企業作為治理結構的兩種極端形式。并進行交易成本的比較分析。這種方法已經足以顯示威廉姆森對交易成本的定義更傾向于Arrow的觀點,即認為交易成本是使經濟系統得以運行的成本。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這一思想時,并沒有指出對其的研究方法。威廉姆森提出了對交易成本進行分析的邊際方法,以及在不同治理結構下對交易成本進行分析的比較思想。即為了滿足對“交易成本范式”研究的需要,使其具有“可檢驗的意蘊”
(testableimplication)。威廉姆森發展了科斯的思想,將企業組織成本也看作是交易成本,這樣便具有了將企業與市場進行交易成本比較的前提。所以,為了對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進行研究,我們也認為,交易成本應該包含企業內部的組織成本。
三、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對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分析
(一)供應鏈合作價值來源于治理結構的效率安排
1 治理結構特征
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將“治理(governance)”看作是為了實現交換的經濟性而設計的特殊的機制:“治理指的是一種多維現象,包括多個主體間相互關系的產生、終止和進行”。Williamson and Ouchi(1979)也認為,“治理”指的是組織間交換的方式,是在市場和層級制度之間作出的一種選擇。Palay(1984)對“治理”的定義是:“在合同起草、商議、監督、修改和終止的過程中關于制度框架的簡短表達”;若對“合同”進行廣義理解,該定義中的“合同”也可以看作是組織之間的一種“交換”。
從上述定義中可以看出,“治理結構”的本質是交換的組織方式,而“交換”應該具有經濟性,即應該是有效率(efficiency)的――投入產出比例高,而不僅僅是有效的(effective)――能夠達到預期結果即可,不考慮投入因素。因此,如何使治理結構所體現出的組織之間的交換行為更富有效率,這是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
2 治理結構的安排與經濟效率
按照威廉姆森的觀點,對應于不同交易和投資特點,應該建立不同的治理結構(如表1),這樣才具有經濟效率。供應鏈合作類似于雙邊治理結構。由表1可知,雙邊治理結構是在混合性投資和經常易條件下具有經濟效率的治理結構。這說明了威廉姆森的觀點,在具有混合性投資和經常易條件下,供應鏈合作是一種具有經濟效率的治理結構選擇。
經濟效率的衡量是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中關注的另一重要問題。按照圖1的研究思想,經濟效率可用“治理成本”體現。圖1反映的是在一定的資產專用性情況下,不同治理結構下的治理成本差異。其原理是:不同的治理結構隨資產專用性程度增大,其邊際治理成本的增長速度也不同。
威廉姆森(1991)給出了不同治理結構下的激勵強度、行政控制、適應性及合同法的適用差異等,這些都是決定“治理成本”大小的變量。此外,按照Heide,Jan B(1994)的研究結果,治理成本還與關系形成、關系保持、關系終止的過程相關。
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主要是從不同治理結構下的治理成本(交易成本)差異來分析治理結構的經濟效益及其選擇。治理成本主要取決于以下六個方面:
(1)交易關系的形成成本(或稱合同簽訂成本)。雙邊的治理模式可能被認為是具有治理成本上的優越性,但是,這種模式建立之初需要投入較大努力,即認為雙邊合同的交易關系的形成成本較高。㈣
(2)適應性(或稱協調成本)。在垂直一體化情況下,協調問題可以通過內部行政性命令解決,而對于市場中的交易雙方,在其利益存在沖突的情況下,協調問題將難以解決,即會產生很大的協調成本。
(3)資源浪費情況。分析治理結構是否有效的標準,可通過考察其是否具有經濟性?!敖洕钥捎闷涫欠窬哂杏行У倪m應性和避免浪費來衡量”;“與雙邊
或多邊的自由交易方式相比,權力關系(即命令形式)在適應性方面更具有優勢”;而層級的治理結構下由于官僚體制的存在會產生浪費。
(4)控制性??刂菩允侵卫斫Y構的一項重要特征,也是影響治理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這是由于控制機制和手段直接決定著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及糾紛解決的成本。
(5)激勵性。在市場結構下,由于產權交易主體責任清晰,因而具有很大的激勵性;而在層級制度下。由于組織間的責任有時存在交叉,激勵性弱,這也是層級制度下易于形成官僚成本的原因。
(6)監督成本。在不同的治理結構下,其監督過程也不同,因而監督成本必然存在差異。市場結構下的監督機制主要是依靠法律體系,但由于信息和專業知識的不對稱,法律的監督機制成本是最高的;混合結構下的監督機制是依靠掌握一定專業知識的第三方,如仲裁機構或管制機構等,其監督成本要低于市場結構下的監督成本;在層級結構下,由于信息和知識掌握的便捷,其監督成本最低。
由上分析可知,按照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供應鏈合作的治理結構類似于混合治理結構。因此,在適應性(協調性)、控制性和監督三個方面,它比市場結構更具有效率;在避免資源浪費和激勵性兩個方面,它又比層級結構更具有效率。
(二)供應鏈合作有利于控制機會主義傾向
機會主義的存在是交易成本產生的核心原因。機會主義在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專用性投資的經濟行為中顯得更為重要?!罢\信缺失的本質是人的機會主義行為……它將增加經濟活動的交易成本”。機會主義的形成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二是人的有限理性。因此,減少機會主義帶來的交易成本,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一是對不確定性進行控制;二是通過信息互享,克服有限理性。“對一些交易而言,組織結構的轉換可以通過節約有限理性,減少簽約成本,并通過減少機會主義,減少合同執行成本”。對于經常發生的、資產專用性特別強的合同,這種結構的轉換是指由市場交易改為企業內部生產;而對于經常發生的、資產專用性比較強的合同,則是由市場交易改為混合結構治理模式,其中包括供應鏈合作方式。
在對不確定性進行控制方面,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與資源決定理論的觀點是一致的,認為當企業自身資源難以滿足其發展時,需要借助其他企業的資源。但是,在利用其他企業資源時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在核心資源獲取上對其他企業產生的依賴性;㈣第二,由于資源流入的不可控制性,使企業決策具有不確定性。因此,供應鏈合作可看作是對不確定性與依賴性進行管理的反映。
此外,專用性投資更容易形成機會主義傾向。因為,專用性投資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產生的風險更大,交易成本更高。因此,如何對專用性投資的風險進行控制,是減少機會主義的關鍵。只有在買賣雙方保持穩定的交易關系的情況下,這種專用性投資的成本才會最低。因為,雙方形成的一種相互信任的關系可以減少當合同條款不明確時對機會主義行為發生的預期,從而降低合同簽訂時“字斟句酌”或聘請律師審查等所帶來的成本;也可以在外界環境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使交易得以維持,并增加對交易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可見,按照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供應鏈合作之所以有利于控制機會主義傾向,其核心原理是通過彼此之間形成的相互依賴關系來實現下列目標:第一,形成有效激勵,克服“引誘違反”、“投資價值不確定性”、“合同不完備性”等有限理性的存在而產生的不利后果;第二,通過一定程度七的信息共享,減少簽約成本和合同執行成本;第三,減少資產專用性帶來的交易不確定性的風險成本;第四,可以增大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四、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權變理論
(一)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影響因素
供應鏈合作是混合治理結構的一種形式,按照Williamson and Ouchi(1981)對治理結構的定義,“交換”是治理結構研究中的核心內容;交換物品的特點、交換雙方權利義務內容及違反義務規定的處罰成本,都直接決定著交易成本的大小。威廉姆森(1979,1991)將這種交換的特點總結為三個關鍵性指標:資產專用性、交易頻率和不確定性。交換過程中的監督和懲罰成本與控制性和處罰機制相關。此外,按照交易成本經濟學的理論,雙方關系的依賴程度也是影響交易成本的一個要素。例如,威廉姆森(1991)指出,隨著資產專用性的增大,市場組織的邊際成本將增大得更快。這時,具有雙邊依賴關系的組織結構將取代市場模式,即雙邊依賴關系影響著經濟交換的效率。Heide.Jan B(1994)也認為,非市場機制的治理結構是對不確定性與依賴性進行管理的反映。由此可以認為,影響交易成本的因素包括:(1)資產專用性;(2)交易頻率;(3)不確定性;(4)控制性;(5)處罰機制;(6)依賴性。
許淑君等(2001)指出,影響供應鏈企業間交易成本的因素包括四個方面,其中提到的“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均與資產專用性相關;“可供選擇的廠商數目”又主要用于分析企業間的依賴性問題。所以,綜合國內外的研究文獻,可以認為,影響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交易成本因素包括:資產專用性,交易頻率,不確定性,控制性,處罰機制和依賴性六種。
(二)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權變模型
按照上面的分析,影響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因素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交易特征,二是關系特征。
1 交易特征對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影響
(1)資產專用性水平對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影響
供應鏈合作價值在資產專用性水平處于一定范圍之內時(圖1表明的是處于K1與K2之間),處于比較高的水平;而在資產專用性水平過大或過低時,則不存在供應鏈合作價值。
(2)交易頻率對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影響
在偶然易的情況下,供應鏈合作不具有效率。只有在經常易情況下,供應鏈合作才有可能創造價值(如表1所示)。
(3)不確定性對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影響
不確定性對供應鏈合作價值的影響機理與資產專用性的影響機理相似,即當不確定性為零或很小的情況下,交易通過市場完成將更有效率。因為,在市場治理結構下,關系形成的成本最低;而當不確定性相當高時,對這種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就變得十分重要。此時,層級治理結構模式下的控制成本和協調成本低的優點就顯得十分突出,因而采用層級治理結構將變得更有效率。所以,只有在不確定性水平處于某一中間階段時,供應鏈合作才是有效率的。
2 關系特征對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影響
(1)控制性或依賴性對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影響
供應鏈合作中的控制性對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有兩方面影響:一方面,控制性強意味著依賴性和風險均很大,如圖1所示。隨著控制性的增大,供應鏈合作的邊際成本在上升;另一方面,控制性增強意味著解決糾紛時運用權力機制的可能性增大。這將有利于降低糾紛解決成本。但是,社會關系理論認為,
“交換雙方依賴的平衡性非常重要;而權力的形成對雙方交換關系的發展是不必要的,因此在雙方關系的發展中應該削減權力的運用”??梢?,控制性處于平衡狀態,將有利于供應鏈合作價值的創造。
(2)關系發展階段對供應鏈合作價值創造的影響
按照關系合同理論,隨著供應鏈合作雙方關系的深化,由于時間推移而增長的正面的交換聯系也會形成支配雙方相互聯系的交換標準,從而有利于交易成本的節約。此外,按照合作與競爭理論,合作方對目標的認識、對其相互交往的行為及結果都具有重要的影響。當人們認為他們的目標具有一致性時,其中的一方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另一方也將為這一目標的實現而努力??梢?,隨著供應鏈合作關系的深化,有利于通過減少協調成本,創造供應鏈合作價值。
【關鍵詞】經濟發展成本分析,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理論基礎
前言
自從可持續發展理論提出以來,國內外理論界就進行了熱烈地研討,但目前仍然停留在邏輯思辯的角度,缺乏實施層次的研究。從經濟學角度的研究情況來看,雖然也出現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整個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缺乏一個統一的理論基礎,沒有抓住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問題。本文不揣淺陋,提出并論證此問題,以期引起經濟理論界的關注與思考。
1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理論基礎建設現狀
目前,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研究現狀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①從理論定義的角度來看,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規范性,由于可持續發展經濟學中缺少相對統一的理論基礎,所以目前的理論定義一直是次啊用的布倫特蘭夫人定義,其中比較推崇的思想是“當發展能保證當代人福利增加時,不會使后代人福利減少”,對上訴內容進行分析的話,很容易得出:可持續發展可以被看作是無代價的發展過程??墒鞘聦崊s并非如此,生態環境一定會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收到一定的破壞,而且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可能對生態環境沒有任何危害。
②從理論內涵的角度來看,尚且存在一些模糊性,這一現象也是由于可持續發展經濟學沒有統一的理論基礎造成的,內涵中并沒有確切的指出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以及內容,甚至對發展的措施以及注意事項也模糊不清,在發展于環境中不能有效區分重點。那么如果二者在運行過程中不能相互協調,該如何進行可持續發展。
③可持續發展經濟學中統一理論基礎的缺失,導致可持續發展經濟課題研究停滯不前,其自身的統一性于整體性得不到發揮。
所以針對這種現象,首要的工作就是能夠建設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統一理論基礎,在這一基礎結構要求下才能夠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從而使可持續發展在各個方面能夠層次清晰的開展。
2經濟發展成本分析: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我們都知道可持續發展的內容應該是非常廣泛的,它關系到生態環境、資源環境以及人口環境等等方面的發展與治理。同時我們也知道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生態環境與經濟環境是相互影響的,也就是說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是需要和生態環境中的能量與物質做交換的,那么人類的經濟發展行為勢必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會使生態環境遭受到破壞,總的來說就是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干預生態環境與系統的良性循環,在這一干擾過程中就會對生態環境的資源造成破壞,凸顯出的使社會經濟發展的負面效應,以此表現出的效應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本。
那么這種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本不會因為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理論的提出就被抵消,只能夠在一定的范圍將這種經濟發展成本降到最低。在降低的范圍內能夠對二者產生一定的效益,其一是生態系統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得到良好的修復,其二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本要低于所得到收益,這一循環過程是遵從了成本-收益法則。那么,從這樣的實際發展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要將被污染的環境進行有效治理,從而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使生態系統能夠得到良性循環,從而使社會經濟發展能夠利用有效的資源,最終實現控制人口增長的目的,這樣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能夠大大縮小對生態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
3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基礎研究思路
3.1重新界定可持續發展概念。根據上訴扥內容我們可以講可持續發展的概念總結為:可持續發展經濟學是依托在人類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二者有機結合之上,從而實現的制度以及政策,在發展過程中以激勵與約束制度遏制當代人類對生態環境的負面采集,同時講人類經濟發展的成本減少到一定范圍,在經濟發展中實現代際公平與代內公平的結合,最終保證經濟發展的持續性。
3.2強化可持續發展制度安排??沙掷m發展經濟學的相關制度安排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全面考慮:第一,要充分考慮市場機制對制度安排的影響與作用,所以要在生態系統資源的利用中合理介入價格機制,之后利用市場機制來科學合理的控制生態系統中的資源利用,以促進我國資源的合理利用,有效節約經濟發展成本。第二,強化我國政府部門的宏觀經濟管理能力,在制度安排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市場秩序性的合理維護以及相關法制法規的有效建設,要按照政府的要求來實施行政規制中的內容,以法制手段來約束社會經濟的合理發展,使之在發展的過程中將生態環境污染指數降到最小。第三,最重要的是市場制度的健全與完善,這樣才能夠使資源環境市場占有一定的優勢,進一步實施市場機制的建立與完善。
3.3建立可持續發展政策機制。政策的引導與約束作用使無可厚非的,所以可持續發展想要從理論向實踐過度的話,需要政策性的強化與引導。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已經明確了關于環境保護以及生態保護的內容,所以生態環境這一內容在我國的法律條文中是占有一定份額的,所以針對經濟發展主體來說,政策性的引導應該體現出減免、補償、鼓勵、優先等形式,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來引導其保護環境,使我國的生態系統與經濟發展能夠相互協調。
4 結論
綜上所訴,就是對經濟發展成本分析: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基礎研究的深入探索,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的是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意成本控制,生態環境系統對于人類的生存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有效保護環境資源,這也是可持續經發展經濟學的統一理論基礎,在這一基礎上我國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能夠長期、有效的依存發展,使我國的綜合國力得以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課程;英語;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4-0126
高效課堂不是潮流,不是形式,而是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教師教的使人滿意,教學成果顯著的實實在在的高效課堂。我們要向課堂45分鐘要效益、要成績,就要注意教學藝術性與科學性相統一。
一、什么是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簡單說,“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它主要研討兩大方面,即教師與學生,也就是教與學,研究主導和主體二者的關系,其指導思想歸納起來就是兩個減輕、兩個提高,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和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師教學效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最終達到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教學最優化的原則,保證課堂教學在耗費師生最少的時間的情況下,能夠取得最大的效果”(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如何使英語高效課堂成為現實,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些自己在課堂實踐中的做法和想法。
二、高效課堂的教學要素
高效課堂教學至少包含以下三個要素,即: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
三要素的體現與衡量主要涉及三個層面:教師層面,學生層面,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層面,教學效率是指在單位教學時間內,在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的前提下,教師所完成的教學任務量。學生層面,教學效率=教學對所有學生的一切影響的總和/學生所用的時間總和。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要和諧、有效。只有教師的高效或學生的高效,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只有三者的和諧統一,“高效課堂”才能形成。簡言之,“高效課堂”至少在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等三個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為:輕負擔,低消耗,全維度,高質量。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達到高效的目的呢?筆者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談起。
1. 教師的具體操作
(1)教師首先要與時俱進,進行自我洗腦,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角色。要確立和增強學生是“主體”而教師是“主導”的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都是認識過程的主體,他們統一在教與學的兩種活動方式之中,而面臨的一個共同對象就是“英語”。教師雖為主體之一,在課堂上應發揮其“主導”作用,但要把學生當作中心,引導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并采取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2)教師要擺正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是師生關系,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從“交際論”的角度講,師生共同都是主體,即“雙主體”。而“自主”是學生主體的第一特征。高效的課堂應該在此基礎上,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并通過教師的主導,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獨立思考,自主發展各種學習能力,以獲取必要的知識、強化學科技能。教師應該親近學生,深入地了解學生,同時,在教學環節中結合教材目錄、每個單元的“目標”“復習要點”,各單元的“學習建議”(Tips)指導學生有效地采取各種策略提高學習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構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只有在這種師生關系下,才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和諧和高效教育。
(3)教師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備好教材、備好學生。課堂要高效,教師就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出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置性作業。無論是語音、詞匯、語法、語篇等基礎知識的講解,還是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能的培養,乃至最終綜合英語能力的形成,都離不開教學活動(主要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實踐。因此,英語教學本身就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個科目。教師在備課時,設計不同層次和多種形式的活動時,特別注意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盡可能提供真實的情景,讓學生綜合地應用所學語言完成一些任務。
(4)教師熟練操作多媒體
多媒體呈現的知識內容,可以形成清晰具體的映像,把抽象的知識點通過形、聲、情、意、形象化,讓學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學內容,可以優化學生的認知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打造高效課堂中,多媒體作用功不可沒。
2. 學生學習熱情和正能量的激發
蘇霍姆林斯基說:“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維,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边@里的“發展,興趣,愛好,傾向”都是心理健康的內容。高效課堂上,學生三種學習需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成就的需要
成就的需要就是指對地位實力、績效優勢、聲望名譽的需要。成就需要的強弱取決于教師和家長的成就需求的高低、自信心和成功體驗。
(2)被賞識的需要
被賞識的需要在課堂上表現為希望獲得教師的贊許、認可和賞識。這種需要一旦得到教師的肯定或表揚,學生就會進一步努力學習,取得良好成績。因此,這是一種外在動機。
(3)認知的需要
認知的需要是指向學習任務本身的需要,是屬于內部動機的作用。認知需要與學習的目標有關,也與學習的興趣有關。課堂學習成功經驗可以使學生增強認知需要,使學生更加愿意學習。
三、如何實現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1. 學法指導
教師要給學生介紹一些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向學生提出讀書的具體要求。筆者指導學生閱讀,注意提示學生從兩方面去看:一是從宏觀上看,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中心思想、內容要點、布局結構、寫作方法、風格特色等,把這叫做“宏觀把握”;二是從微觀上看,對詞、句、段中的難點、重點作深入的探討,把這叫做“微觀理解”。這種由宏觀到微觀、由整體到局部的閱讀順序,有利于學生掌握閱讀的規律和方法,迅速提高閱讀能力。
2. 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
在教學中,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課程中經常采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情感的交流。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通過觀察、傾聽和參與,調控教學,考慮學生的差異,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發現學生思維的“火花”,并加以鼓勵,增加學生的自信。
3. 質疑設問
質疑,是學習的真正開始。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倡導“發現學習法”。這是“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方法”,即由學習者自行發現問題,自己去概括,作出結論。學生能設問,常常表明他已經進入了真正學習的角色。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生的認識水平,設置一些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
4. 釋難解惑
問題提出后,怎樣解決,誰來解決?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但發揮主體作用的還是學生,提問者在繼續學習、思考或受他人啟發后,也可為自己“解惑”。一句話,可以通過師生共同討論的方式來取得共識、獲取新知。
5. 創新與提高
高效的課堂應該是師生共同“創新”的課堂。課堂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使學生獲取新知的階段,而必須進一步使學生的新知轉化為智能的階段。因此,教師應在學生掌握新知之后,及時地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前提下,通過發現、質疑、類比、分析、綜合、聯想、求異,而達到創新的過程。
6. 鞏固深化
人的認識不可能一次完成,學生的認識和智能形成也不可能一次實現。這就要有一個鞏固深化的階段。教師要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逐步掌握運用語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