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8 15:32:59
序論:在您撰寫溝通與交流的技巧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接納學生
接受他人是培育良好關系的重要因素。接受可以使學生深思,表露自己的感情;不接受則使學生心生焦急,甚至反抗。
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舉起左手想要回答老師的問題,當老師讓他回答時,他卻答不上來。課后,老師問他為什么,這個學生說:“別人都會回答,如果我不舉手,別人會嘲笑我?!崩蠋熉牶?,私下告訴這個學生,下次提問時如果會回答就舉左手,不會回答就舉右手。從此以后每次看到他舉左手,老師都會盡力給他機會,舉右手時從不讓他回答。經過一段時間,這個學生變得開朗很多,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在這個例子中,教師很好地接納了這個學生,并沒有因為該生的成績落后而諷刺甚至訓斥,讓孩子意識到了尊重,這樣的溝通方法效果非常明顯。
二、尊重學生
有經驗的教師在批評學生時,從來不會諷刺和詆毀學生的人格。這就是對學生人格的重視和尊重。
例如,如果學生的基礎較差而沒做作業,老師會如何處置呢?
教師甲:“為什么不做作業?這樣懶,將來怎么會有
出息?”
教師乙:悄悄把他叫到一旁,拍拍他的腦袋說:“慢慢來,盡量把會的題目先做好,不會的題目找機會向學生和老師請教吧。”
在這個例子中,教師甲沒有尊重學生的人格而是借題發揮。這樣的做法沒有任何作用。而教師乙尊重了學生的人格,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沒有傷害學生。
三、理解學生
教師和學生對于任何觀點不可能完全一致。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強調自己的個人觀點,忽視學生的心理想法,學生就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學生最苦惱的是平時不被人理解,所以教師要設身處地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讓學生感到老師是理解自己的。學生一旦接受了你,溝通才會有效。
課上,一位學生拿出一本小說偷偷摸摸地看,老師走過去什么也不說就拿走了小說。這位學生又掏出一本雜志看,老師又拿走他的雜志。此時,學生又故意趴在課桌上睡覺。老師當眾訓斥:“再不聽話,就打電話讓你家長來!”“你想怎樣就怎樣!”學生回答道。如果從學生的角度分析,首先這位學生基礎差,課上聽不懂,于是就干脆看課外書。教師可以走過去輕輕地說:“小說里可能有你喜歡的內容,但上課不能分散精力!實在想看,在放假的時候,或做完作業再看不是更好嗎?”我相信這位學生一定會收起小說,專心上課。
四、贊美學生
教師都知道學生需要贊美,關鍵是如何贊美?;\統空泛的贊美對學生沒有太大的促進作用。贊美不僅要有針對性還要有創意。例如,在評價學生一題多解時,老師僅說很好并沒有太多的作用,應具體指出學生好的地方,讓學生徹底明白自己的長處。這樣會鼓勵學生在學習上繼續精益求精。
【摘要】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高中班主任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是保障高中生身心健康發展與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高中班主任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方式、態度以及技巧直接決定了能否真正對高中生身心發展起到輔助作用。
關鍵詞 高中班主任;溝通交流;技巧
班主任的職責不但要管理好班級的各項事務,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而且肩負著幫助學生培養優良的品質與道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等重任。高中生雖然心理素質己然漸漸趨于成熟,行為舉止也慢慢向成年人靠攏,但位于青春期,情感易于波動,時常懷有叛逆心,對人對事容易偏激,有的個性強,狂妄不羈,有的性格孤僻,不喜言笑,這些都需要班主任及時的進行溝通交流,引導學生走上正軌,幫助高中生樹立良好的性格和端正的品行,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一。
1.高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重要性
人與人之問的溝通與交流是社會交往的最基本形式,沒有人可以絕對孤立地存在,孤獨與自閉定會造成不良的后果。喜悅的心情需要與人分享,遭遇痛苦時需要找人傾訴,常言道“說出來就好了,憋在心里會難受”,可見交流和溝通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問題的解決。師生間的交流也一樣,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更需要班主任及時的溝通與交流,解決心理上的疑問和煩惱,健康地邁向成年。不僅如此,高中班主任要想將班級管理實行得健全而有效,幾乎無時無刻不需要跟學生進行溝通,把學生的心拉攏在一起,全班上下擰成一股繩,而并非威嚴專斷地管理。沒有溝通的班級,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隔閡得不到消減和轉化,長期下去會使得班級的執行力下降,看上去一片散沙,或者班級秩序有名無實,學生敷衍地執行,沒有為班級爭光的榮譽思想跟覺悟。鑒于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家庭背景、以及家庭教育狀況都不盡相同,這就為高中班主任的溝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高中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過程中的角色定位
在跟不同的人交流時,人們的態度和內心開放程度往往是不一樣的,高中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交流時充當什么樣的角色對溝通的深度、溝通的效果都有著直接的影響。高中班主任若要想與學生在交流中實現思想的對勾與感情的通暢,必須選擇合理正確的角色定位。傳統印象中,班主任作為師長,一般都是以學生的直接教管人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其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也帶有明顯的家長式口吻,具有較強的威懾性,使學生通常不敢暢所欲言。而一些睿智、有覺悟的班主任會選擇以朋友或親人的角色來跟學生進行交流、溝通,讓學生放下戒心,認同班主任的建議和忠告,學生能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懷,便會虛心地接受教育和指引,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3.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與高中生進行心靈溝通
溝通通常是以聊天的形式進行的,而溝通與聊天的區別就在于前者是有目的性的,所以通過溝通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關鍵還在于溝通的技巧與方法。高中班主任只有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運用合理的溝通方式,才能與學生建立相互信任,在良好的溝通環境中促進彼此的了解,從而幫助學生發現和解決各類問題。溝通時掌握以下技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留意學生的動態,及時發現問題
班主任要時刻留意班上學生的行為動態,學生正處于青春躁動的年紀,對其關注絲毫不能放松,一旦發現學生的狀態異常,就要及時展開溝通談話,了解原因,充當心靈的開導師,幫助學生走出困境,給出正確、光明的指引。舉個例子,在一次考試之前,發現某學生狀態不佳,此時班主任就應找個機會單獨與其談話,詢問狀態不佳的原因,通過溝通,得知該學生是因為學習壓力大,擔心考試成績不佳,所以表現出憂郁的狀態。此時班主任就要對該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使其明白考試的目的只在于幫大家查漏補缺,認識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使該學生能夠放下包袱,以輕松的心態迎接考試。千萬不能置之不理,任其發展,最終釀成無法收拾的后果。
3.2尊重學生,主動走進學生的內心
在傳統的師生溝通中,學生對于班主任“命令式”的談話只表現出唯唯諾諾,并沒有從內心感激并接受老師給出的意見,所以,高中班主任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首先要尊重學生。在溝通交流時,班主任應放下架子,把溝通建立在平等的地位上來進行,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大膽提出觀點和想法,用商量的方式來給出建議,讓學生感覺自己是一位朋友,是一位可以信賴的人,從而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內心。
3.3說話要有親和力,多利用肢體語言進行溝通
以往高中生畏懼甚至逃避與班主任的交流,并不是他們不愿意與班主任接近,而是因為班主任的說教過于刻板和威懾,使交流氣氛難以融洽。例如:在溝通中班主任不要總皺著眉頭、板著臉,而是應該面帶微笑,以關注、認可的神情跟學生進行交流。在溝通中適當地對學生進行贊許,用點頭、豎姆指以及鼓掌等肢體動作,使學生能感受到班主任真摯的情感,溝通自然變得暢通無阻。
結語:
育學生是一項十分細致的工作,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更是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高中班主任應該對高中生的心理特點進行仔細分析,掌握學生性格發展的特點,通過有效的溝通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促進師生感情的靠近,為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以及人格的健全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譚慶寧淺析中學班主任和學生的溝通交流技巧[J].青年與社會,2013,10:213.
[2]王保軍高中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語言技巧探討[J].才智,2013,32:27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學生溝通和交流重要
溝通和交流指的是人與人相互之間傳遞和反饋信息的動態過程,而心靈上的溝通和交流又可以被稱作是心靈對話,指的是人與人相互之間進行思想、精神、內心想法、情感等方面的信息傳遞和反饋,以保證相互之間能夠形成情感和思想共鳴。通過對一些調查數據整理分析得出,班主任對于學生之間進行的思想和情感交流、溝通有些能產生很好的效果,有些則不能,因為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其內心和思想都已經漸漸地向成熟期邁進,具備了的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且情感的波動性較強,自我意識能夠控制行動,個性較強,希望能與異性多做接觸,但對成年人的防備心理比較強,通常不喜歡真正打開心扉,因此,教師與高中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則逐漸成為一種教育趨勢,同時也是必要的教學任務,班主任除了要管理好班級的日常活動和生活之外,還要注意與高中生之間的交流,這也也是高中教學任務中的另一大難點。
一、心理溝通和交流在師生之間的重要性
溝通和交流在人們生活中所處的重要位置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沒有溝通和交流,生活將變得沉寂而了無生趣,事業也不會走向成功,工作也不會稱心如意,而且,如果人和人之間沒有溝通和交流,那么就不會相識相知,更無從了解和互相幫助,信任自然也就無從談起。由此可見,溝通和交流對于人們的影響是如此之大。溝通和交流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同樣也是極為重要的,它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級的前提,沒有溝通和交流,管理班級就永遠是紙上談兵,不會收獲很好的管理效果。高中自我意識比較強,而這種意識是他們限制行為、走向自律的過渡期,缺乏成年人的自律性,所以經常會產生很強的逆反心理,而這種心理產生的同時,他們還經常封閉自己的內心,擁有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卻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溝通和交流則是針對這一階段學生的性格和心理特點最有效的管理方式,也顯得特別重要。擔任高中班主任一職,教師一定是實時關注班級學生的心理變化,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人生規劃,使其價值觀、道德觀和世界觀都能夠被正確的樹立起來,此外,教師要認識每位高中學生的家庭環境、社會背景、思想性格、教育方式都有一定的差異性,要針對這種差異性實施溝通和交流行為,這也是對班主任工作成績考核的重要標準。
二、班主任在與高中生進行溝通時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因為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其心智已經慢慢趨于成熟,這一時期的學生在情感變化和思想溝通方面都比較敏感,也比較青澀,所以班主任在與他們進行交流時必須要講究適合的溝通策略和方式,而要建立與學生長期溝通和交流的關系,那么在溝通和交流過程中就一定要明確以下兩個原則:第一,在溝通和交流時一定要就事論事,不要涉及其它與溝通事件無關的問題,特別是學生的品質和性格,換句話說就是班主任在溝通和交流過程中要實現確定溝通的內容和主題,并針對制定好的內容和主題與學生進行交流,切記不要借題發揮,反反復復的牽扯以前的事和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陳年舊賬,這樣不但不能實現溝通的目的,而且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學生的反感和逆反心理,加大了溝通和交流的難度藝術,此外,在溝通和交流時特別要注意的是,班主任不要講溝通的內容和事件同學生的品質和性格聯系起來,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厭惡之情,從而使班主任和學生之間形成無法填平的溝壑。第二,班主任在溝通和交流時可以適當的增加些肢體語言。在某些時候,肢體語言所傳遞和表達的信息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所以,班主任在交流時要特別注意肢體語言的表達,可以適當的肢體語言表達內心的復雜情感和豐滿的情緒,而以免太多的語言對一些心理比較敏感的學生帶來傷害,比如,班主任不要再溝通和交流中向學生表現出不耐煩、暴怒、繃著臉、皺眉、嘆氣等消極行為,使學生感受到強烈的壓迫感,而要經常面帶微笑,以贊美、欣賞、鼓勵和關愛的眼神和行為向學生傳達積極的信息,并在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契機向學生表達贊同的情感,向用力點頭、豎起大拇指、神情專注等等肢體語言讓學生能夠發自內心的產生一種認同感,進而使學生能夠主動的打開心扉與班主任之間進行心靈對話,使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變得更加順暢和有效。
三、高中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過程中的技巧
(1)高中班主任要積極主動的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經常詢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近況。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時刻關注所有學生的心理狀態,以便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將問題扼殺在搖籃里。比如,如果班主任在某次大型考試之前發現某個學生的狀態比較不穩定或表現出于平時不太一樣的行為,就必須要及時找學生談話,進行單獨溝通,問其狀態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并在溝通和交流過程中,及時鼓勵學生,進行心理指導,使其盡快走出抑郁的情緒。
(2)高中班主任與學生溝通和交流技巧還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一、溝通和交流場合的選擇和時機的把握。班主任應當將溝通和交流場合確定為比較私密的場所,注意保護學生的隱私。二、交流方式的選擇,溝通和交流通常都是兩人之間進行的,但是遇到特殊的情況也可以采用集體的方式,班主任要學會用變通、靈活的方式改變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模式。
總而言之,高中班主任應當針對學生在青春期這一特殊時期的心理特征對溝通和交流方式進行深入的研究和總結,要講究技巧性,不能表現的過于急躁和強硬,這樣不利于學生對班主任敞開心扉,教師應當把握溝通方式的有效性,推動學生健康品格和心理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陳軍.中小學班主任如何把關愛撒向每個學生[J].考試周刊,2012(59).
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結構,留守兒童較易出現學習焦慮、孤獨傾向及軀體化癥狀,3個維度的心理健康水平較差[1]。有調查顯示,雖具體差異的維度略有不同,留守兒童在心理健康總分、恐怖傾向、沖動傾向上分數高于非留守兒童[2-3]。如何立足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實施具體可行的學校教育和干預,是教育者的應當重視的任務之一。
溝通是心靈的交流、情感的交融以及知識的互動,人類具有人性、情感交流的需要。留守兒童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農村中小學校是關愛留守兒童的主陣地,對留守兒童的心理救助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處于師生溝通主導地位,其溝通觀念、技巧及態度直接決定教育交往和教育活動的效果。對于情感有所缺失的留守兒童而言,與教師的良好互動溝通,可以幫助增強其心理彈性并促進其自我保護性因素發揮作用。師生溝通包括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兩者相互滲透,共同發揮作用。本文僅就非語言溝通在留守兒童師生溝通中的作用及技巧進行探討。
一、非語言溝通
非語言溝通是指通過儀表、體態、聲調、目光接觸、手勢、表情、距離等非語言方式進行信息表達與交流。在教育過程中,師生雙方身體的每一個動作、姿態都可以向對方傳遞信息。師生雙方在運用言語進行溝通交流的同時,常需要借助于表情、目光、行為、姿態等配合、深化言語表達的效果。
二、非語言溝通在留守兒童教育中的作用
美國心理學家艾柏爾?梅拉別恩認為,一句話的信息傳達效果中只有7%依賴于文字本身,而93%通過聲音和體態表達。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留心觀察留守兒童的體態語,比較準確地覺察他們的內心世界,讀懂隱匿在對方體態語中的暗示信息。另一方面,留守兒童的情感更加敏感,更注重細節信息的收集處理?!敖處熓侨祟愳`魂的工程師,承擔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職責。一位教師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衣著發式無形中都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楷?!盵4]。他們可通過對教師言行的觀察,了解教師,獲取知識和情感。且非語言溝通有利于無意識心理活動的激發,可有效促進師生雙方相互理解和接納,促進留守兒童個性和諧發展。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操控自身體態語,嫻熟地掌握并運用非語言溝通技巧,發揮非語言溝通在傳遞信息、表達情感中的作用,更為準確具體地表達,以促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育。
三、非語言溝通的基礎
1.尊重
尊重留守兒童,不把他們看作問題兒童是最根本的溝通基礎。留守兒童由于親情缺失,易于出現學習焦慮、溝通焦慮、敏感、悲觀、孤獨、膽怯等情況,但不能談及留守兒童,就等同于有問題的孩子。要充分尊重留守兒童,要多站在他們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為他們提供公平、自由的學習發展空間,真正促進他們成長。尊重留守兒童,就要用平等的心態去幫扶他們。教師對留守兒童的幫助不能用施舍的、高高在上的心態,而應用尊重的心態去看待和理解留守兒童,給他們真誠的幫助。
2.愛心
如果說尊重是教師與留守兒童溝通的基礎,那么愛心則是進行有效溝通的關鍵。即便有了尊重的態度,如果沒有愛心去激活、維護留守兒童的心靈,那么他們的行動必定沒有說服力,也堅持不長遠。態度是心靈的表白,有的教育者態度不好,其實這正反映了他們內在愛心的缺乏、沒有付出真情或者是情感輸出不夠。只有付出愛心,才會在行動中顯現出平和與關切;也只有付出真情,才可以獲得留守兒童的信任與支持,最終讓教育效果最大化,促進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
四、非語言溝通技巧
1.善用目光接觸溝通
目光接觸是溝通心靈的橋梁,目光可以傳達恨、恐?幀⒛誥?、仙n玫惹樾饕約氨澩鐨判摹?愛與支持等。教育者真誠的眼神是獲得留守兒童信任的基礎,善于溝通的教師,重視目光接觸與學生保持聯系,眼神中流露出熱情和尊重,以博得留守兒童的信任,真正叩開他們的心扉,使雙方能夠得到心靈的溝通。
在與留守兒童溝通過程中,應以期待的目光,注視他們的面部,杜絕面無表情的斜視,或不停地上下打量。注意目光接觸時間不能過長,而形成凝視。因為凝視往往能夠表達多重意思,有時帶有敵意,有時表達痛苦。長時間凝視,會讓留守兒童感到緊張。而留守兒童對教師的凝視則多是充滿期望與求助,教師應借助其他肢體語言或行動予以回應,讓他們感受到關心與愛。
2.注意面部表情溝通
面部表情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心狀態和習慣過程。弗洛伊德曾說過,“沒有人可以守住秘密,即使他緘默不語,他的手指尖都會說話,他身體的每個汗孔都泄露他的秘密”。因此,教育者應當善于表達與留守兒童溝通的面部表情,更要細心體察他們的面部表情,根據面部表情輔助觀察他們的身心狀況[5]。微笑是最美好的語言,也是面部表情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溝通中,教育者的微笑具有豐富的內涵,是友好、善意的表達,能給對方帶來一種美的感受。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關愛,在情感上非常脆弱,需要人性溫暖。教師真誠熱情的微笑,往往可以消除留守兒童的孤獨感、恐懼感,增加他們對教師的信任,從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留守兒童更加振奮、意志更加堅強。相反,如果教師表情冷漠,則會導致留守兒童緊張,并且會使他們認為這樣的老師難以接近,而不愿透露生理和心理的問題,教師也就無法獲得更多的信息,阻礙彼此的溝通。
3.運用體態語表達溝通
【關鍵詞】家長;孩子;交流;溝通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如何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與自己的孩子暢通無阻的溝通交流,是每個家庭、每位家長所熱心關注的問題,也是目前社會環境下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家庭教育不是簡單的個體社會化的短暫教育過程,而應是對孩子的終生教育。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并不都是天生的好老師,而應隨著子女的成長不斷探索、實踐,終身學習。隨著對家庭教育理念的轉變,嘗試著改變自己,在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中,家長需要不斷學習孩子不同年齡階段所具有的不同的年齡特征及身心理特點,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子觀念,不斷學習、探索、實踐、反思,不斷調整自己與子女的關系,充分信任孩子,給孩子營造輕松、自由的成長空間,本著“活到老、學到老”的宗旨,真正做到為孩子的一生負責。
一、愛是交流的基礎,溝通的前提
家長要寬容孩子,反思教育孩子的方法,學會等待孩子的覺醒。寬容能夠營造寬松和諧的環境,利于孩子的生命成長,滿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它不等于放任,放任是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最重要的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于單一,也不要過高過嚴,以完美的標準去衡量孩子,容不得他們身上有一點缺陷,實際上違反了生命成長的規律。寬容意味著先接納,后升華,給孩子一個廣闊的心理空間,誘發孩子的求知需求,成為自發的內在需要。讓孩子體驗家長的愛,拉近彼此的距離。對孩子的愛不能裸,愛在心底就可以。
如果家長能夠為孩子營造一種自由的寬松的和諧的家庭環境,那么,孩子就會感覺到這個家真正屬于自己,可以自由表達意愿的天地,可以享受親情和幸福的樂園。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和家長中間的心理距離和情感距離拉近了,每天都會感受到家長的摯愛和深情,所以,孩子就愿意向家長敞開心扉,有了成績,愿意和家長一起分享;遇到了困難,愿意向家長求助;受到了挫折,也愿意向家長傾訴,以使自己受傷的心得到撫慰。否則,孩子就不認為這個家庭是真正屬于他,這里沒有自由成長的空間,這里不是快樂的天地,孩子寧可到網吧里去宣泄自己的情感,或者向從來不曾認識的網友傾訴心聲,也不愿意向家長敞開心扉,即使有什么困難或者受到了挫折,也不會向家長傾訴,寧可一個人忍受心理上的痛苦和情感上的折磨。這樣,家長與孩子的溝通就會出現嚴重的障礙,根本無法進行。
二、尊重是交流的紐帶,溝通的橋梁
溝通是雙方自愿的一種交流方式,是相互之間健康的情感聯系,所以,只有在互相尊重的條件下,雙方才能想到一起,才能走到一起,才能坐到一起,才能談到一起,也就是說才能進行溝通。如果一方不尊重另一方,盛氣凌人,居高臨下,漠視對方的存在,漠視對方的情感,漠視對方的心理過程和心理感受,那么,這就是不尊重對方,在這種條件下溝通是沒有辦法持續下去的。所以,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必須給孩子以充分的尊重,讓孩子感覺到他在家長心中具有比較高的地位,家長是把自己當作一個能夠交心的知己來看待。于是,孩子就愿意與家長進行溝通,有什么話都想和家長說。當然,家長提醒孩子時,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學會為孩子分擔憂傷。孩子犯了錯誤,特別是有不良的行為習慣后,給予孩子適當的提醒作為補充,讓他有一定的心理體驗,以震撼孩子的心靈,讓他產生自我改正的意識。還可以直接提出批評,但不是居高臨下訓斥,而是朋友般平等式的提醒。這種提醒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有的家長批評孩子是語言刻薄,只圖自己發泄得舒服,不管孩子感受。在給足面子的前提下有多種批評方式,巧妙使用故事性批評,通過講一個故事的方法,讓孩子領悟其中的道理,自覺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使用幽默性批評,在說笑話的過程中達到提醒孩子的目的。
三、信任是交流的升華,溝通的結晶
1 護患溝通中對護士的基本要求
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護士要以病人為中心,對病人尊重、信賴、坦誠、同情、理解及關懷。
2 護士應具有良好的溝通技巧
溝通可分為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兩個方面。語言溝通是指使用語言并誘發語言的溝通方式。護理人員的美好語言對患者可產生積極作用,如經常對患者說些安慰性、鼓勵性、勸說性、積極暗示性和健康指令性語言,就會改變病人的心理狀況。這對病人的治療和康復都有幫助。反之,護士的不良語言則可產生消極作用,可擾亂患者的心理平衡,影響他們正常的心理狀態和生理活動,不利于健康,甚至會導致醫源性疾病。因此,護士的語言修養和語言藝術在護理工作中就顯得十分重要了。要學會這種溝通技巧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護士對病人要有同情心,這是病人主動交談的基礎。(2)要進行“開放式”談話,使談話繼續下去,而問話是打破談話僵局的最好辦法。(3)重視反饋信息。病人和護士談話時,護士對所理解的內容及聽話的興趣等要及時反饋給病人。如適時地答“嗯”、“對”、“是”等,表示護士在仔細聽。(4)聽病人談話時,不要似聽非聽、隨便中斷病人談話。(5)與病人交談時,要能打破談話中的沉默。(6)談話時,當病人說出指責護士的話時,不可激動辯解,要經得起委屈。
非語言溝通系指以語調、舉止、行為和表情的溝通。語調不同,反應的情緒不同;如“我給你提點意見”這句話,如果聲音低一些,語氣親切,就會被人理解為誠懇的幫助;如果聲音很高,語氣又急又粗,就會被人理解為情緒發泄。目光表情溝通的重要,不言而喻,因為我們在平時就有這種生活體驗。身段表情如揚眉、揮手、點頭等也至關重要。在表情中,“微笑是最美好的語言”,工作中做到微笑服務,真誠面對病人。對病人,縮短交往距離更有利于感情溝通。接觸也是非語言溝通的一種,它是指身體接觸,對兒童患兒的摟抱、撫摸都會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果和治療效果
3 日常護患溝通技巧
溝通技巧在護理工作中應用非常廣泛,在對病人的評估、咨詢、健康教育、實施治療、護理評價等幾乎所有環節中都需要護士應用溝通技巧,護患溝通貫穿日常護理工作的每個部分。
日常護理中,護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應用溝通技巧:
3.1設身處地的為病人著想,理解病人的感受,體諒病人 生病及住院后病人及家屬面臨巨大的壓力,特別當病人病情比較嚴重時,甚至是一種很恐怖的經歷。病人會有一系列的心理及行為表現,如情緒易激動,對周圍的一切也很敏感,也常從護士的語言、行為及面部表情等方面來猜測自己的病情及預后。因此護士良好的、支持性的、明確的溝通技巧可以幫助病人度過這段痛苦的經歷。如果護士能理解病人的感受,會減少病人的焦慮及恐懼。反之,如護士對病人漠不關心,會使病人產生不信任感,甚至產生敵意。
3.2尊重病人的人格,維護病人的權利 在日常護理中,應該將病人看成一個具有完整生理、精神、社會需要的綜合體。在與病人溝通的過程中,注意維護病人的自尊及人格,對病人說話時語氣要溫和,誠懇,并盡量鼓勵病人說出自己的想法,對病人提出的問題切忌使用審問的口吻,防止不耐煩地打斷病人或粗暴地訓斥病人。 轉貼于
3.3對病人的需要及時做出反應 在一般情況下,護患溝通都傳遞了當時特定環境下的需要及信息。護士一定要對病人所反映的信息或非語言的信息及時做出反應。這樣不僅可以及時地處理病人的問題,滿足病人的需要,而且使病人感受到關心、溫暖及重視,加深了護患關系。
3.4隨時向病人提供有關健康的信息,并進行健康教育 護士應在護理實踐中,隨時發現機會,向病人提供健康信息及教育。如病人即將面臨痛苦的檢查或治療,會出現焦慮、恐懼及不安的感覺,護士應仔細觀察病人的表現,及時向病人提供信息及指導。一些長期住院、傷殘、失去工作或生活能力的病人,容易灰心,有些人可能會產生輕生的念頭,并經常出現如角色強化、角色缺如等角色障礙。護士應經常與此類病人溝通,及時了解病人的情感及心理變化,并應用相應的社會、心理學原理為病人提供護理,幫助他們盡快康復,或盡量做到生活自理,達到新的心理平衡,使病人在有殘障的情況下有良好的生活質量。
3.5對病人所提供的信息保密 有時為了治療及護理的需要,病人將一些有關個人的隱私告訴護士。護士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證對病人的隱私保密。除非某些特殊的原因要將病人的隱私告訴其他人時,也要征得病人的同意。如果病人的隱私對康復沒有影響或幫助,絕不應向其他人擴散或泄露病人的秘密。
4 護理工作中常見的溝通錯誤
在護理工作中,不恰當的溝通技巧會導致信息傳遞途經受阻,甚至產生信息被完全扭曲或溝通無效等現象,從而影響或破壞護患關系。因此,護士應盡量避免以下不良的溝通方法:
4.1突然改變話題 在溝通過程中如果直接或間接地利用無關的問題突然改變話題,或轉移談話的重點,會阻止病人談出有意義的信息。
4.2虛假的、不恰當的保證 有時當病人表示對病情、治療或護理的害怕或焦慮時,護士為了使病人高興,而說一些膚淺的寬心話,給病人以虛假的保證。如病人擔心自己的手術能否成功時,護士不是了解病人擔心的問題是什么,而是用一種輕松的口氣對病人說“當然會成功”,這樣的回答,使病人不愿意或無法將自己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病人感覺護士并不理解他的感受或對他的感受漠不關心。
4.3主觀判斷或說教 在溝通過程中使用一些說教式的語言,并過早地表達自己的判斷,使病人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覺得自己像學生一樣在接受老師的教育。如護士對病人說:“如果是我,我會如何”,使病人感覺自己的感受對護士毫無意義,會停止與護士的溝通。
4.4信息發出的量及速度超載 人患病時由于身心的不適,會導致溝通過程中的信息接收能力下降,而護士有時在工作繁忙的情況下,會急于求成,特別是在進行健康教育時速度太快,信息量太大,會影響教育的效果。
4.5言行不一 護士的語言及非語言信息表達不一致,會使病人產生誤解,或從護士的表現來猜測自己的病情,而產生護患溝通障礙。
4.6急于闡述自己的觀點,過早地作出結論 護士如果在溝通中沒有經過思考,很快對一個問題作出回答,會阻斷病人要表達的情感及信息,無法表達真正困擾他們的問題及感覺,將使病人有孤立無助、無法被理解的感覺。
【關鍵詞】 宮外孕;手術室護士;語言溝通;技巧
護士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溝通技巧是護士必須掌握的技能。宮外孕是婦產科常見的急癥之一,近年來有明顯上升趨勢,外孕患者多存在不良的心理,以致影響診斷和治療的順利進行,手術室護士應熟悉宮外孕診斷與治療,通過有效的語言交流,達到心理護理的目的,增強宮外孕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1 宮外孕的診斷與治療
1.1 宮外孕的病因 輸卵管炎癥;輸卵管發育異常或行輸卵管手術后;孕卵游走;患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或配帶宮內節育器。
1.2 宮外孕的臨床表現 輸卵管妊娠的臨床表現與孕卵在輸卵管的著床部位、有無流產或破裂、腹腔內血量多少及發病時間有 關。 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前,癥狀和體征均不明顯,除短期停經及妊娠表現外,有時出現一側下腹脹痛。檢查時輸卵管正?;蛴心[大。
1.3 診治 急性宮外孕癥狀、休征典型,多數患者能及時作出診斷,診斷有困難時,應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輸卵管妊娠應與宮內妊娠流產、急性闌尾炎、黃體破裂及卵巢囊腫蒂扭轉等鑒別。治療原則以手術治療為主。一般采用全輸卵管切除術。有絕育要求者可同時結扎對側輸卵管。對有生育要求的年輕婦女,如對側輸卵管已切除或有明顯病變,可行保守性手術,以保留輸卵管及其功能。
2 交流技巧
2.1 選擇合適的開場語 手術室護士與宮外孕患者接觸的時間短,要取得患者的信任,應注意掌握恰當的語言交流技巧,以適當的心理護理措施來影響患者。第一次接觸宮外孕患者就是在術前訪視,護士是交流的主角,選擇何種話題作為開場語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建立護患關系的關鍵。憑護士的外貌、衣著、談吐和對患者的態度等有限信息給其留下良好的印象。
2.2 尊重患者,根據宮外孕患者的職業特點,給予恰如其分的稱呼,做到熱情和藹,有禮貌、有區別、有分寸,使患者感到親切;同時要尊重患者的人格、權利和隱私。
2.3 自我介紹姓名、職務、工作職責等。明確交談的目的和主要問題,交談時根據不同的年齡、層次、文化程度,確定交談中應講哪些內容,然后決定怎么講,用什么方法講,避免交談太離題。
2.4 語義準確,言辭恰當 根據宮外孕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齡,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少用醫學術語,把握交流的深淺度,盡量避開患者所關注和敏感的話題,對病情不能亂加評論,要以維護患者的利益為前提。
2.3 語言清晰,聲調柔和 語言的載體是聲音,在與宮外孕患者進行語言交流時,要注意語氣柔和,聲調適中,聲音清晰可辯。除患者要求外,都用普通話。要講究語言的邏輯性,使患者有安全感、信任感,從而減輕或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恐懼心理。
2.4 注意語言的情感性 要善于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持冷靜的心態,用快樂的心情來感染宮外孕患者。護士的語言美體現在其藝術性、文雅、謙虛、和氣、善良等方面。經常對宮外孕患者說些安慰性、鼓勵性、勸說性、積極暗示性的語言,就會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這無論對治療還是休養,對疾病的轉歸和康復都是大有幫助的,反之,護理人員的不良語言則可產生消極作用。在運用語言上要注意保護性、科學性、靈活性、安慰性、解釋性、鼓勵性相統一的原則,和患者建立起友好合作的護患關系,有利于手術治療。
2.5 善于傾聽 要全神貫注地傾聽,耐心傾聽宮外孕患者的訴說,有敏銳的洞察能力。在聽患者說話時,要注視對方的眼睛或面部,以表示真誠,注意從患者的言行、表情中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多與患者講,多給予信息,可以輕聲地以“是”“哦”等,還可以通過點頭、微笑等來表示你在認真傾聽。讓患者說出心中的疑惑和要求,才能達到交流的目的。不能打斷患者的說話,也不要隨便插話,否則會傷害患者的自尊心。
2.6 反饋 護士和宮外孕患者說話時,有時可以有短暫的沉默,為患者提供思索的時間以及調整的機會。護士也可以利用沉默的機會能更有效地促進溝通途徑。如果沉默時間太長,護士應主動打破僵局,鼓勵患者重新開始交談。在和患者交流中一定要注意收集信息,同時,觀察患者的反應,是否有興趣聽,聽懂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