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08:55:55
序論:在您撰寫地籍測量的特點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地籍測量 數字化測圖 地理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一、數字地籍測量的意義和內容
數字地箱測量數字測繪技術在地箱測量中的應用,其實質是一種全解析的,機助測圖的方法。數字地籍測量是以計算機為核心,在外連輸入輸出設備及硬、軟件的支持下,列各種地籍信息數據進行采集、輸入、成圖、繪圖、輸出、管理的測繪方法。數字地箱測量是一個融地箱測量外業、內業于一體的綜合性作業系統,是計算機技術用于地籍管理的必然結果。它的最大優點是在完成地箱測量的同時可建立地箱圖形數據庫,從而為實現現代地箱管理奠定了基礎。
二、數字化測圖技術的特點
(一)勞動強度小,自動化程度高
外業采集的數據可以自動記錄于電子手簿中,避免了傳統測圖繁瑣的記簿、計算、檢核,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電子手簿中的數據可以通過電纜直接向計算機傳輸,在室內通過計算機鍵盤和鼠標的簡單操作,即可完成圖形編輯,大大減少了外業工作時間。
(二)精度高
傳統的測圖,地物點平面位置的誤差主要受解析圖根點的展點誤差和測定誤差、測定地物點的視距誤差、方向誤差等影響。測量數據作為電子數據格式可以自動傳輸、記錄、存儲、處理和成圖,在全過程中原始數據的精度毫無損失,不存在傳統測圖中的視距誤差、方向誤差、展點誤差。很好地反映了外業測量的高精度,獲得高精度的測量成果。
(三)信息量大
數字地圖包含的信息量幾乎不受“測圖比例尺”的限制,甚至可以沒有“測圖比例尺”的概念。數據可分層存放,使地面信息的存放幾乎不受限制。比如將房屋、道路、水系、電力線、地下管線、植被、地貌等存于不同的層中,通過關閉層、打開層等操作來提取相關信息,便可方便地得到所需測區內的地籍圖。在數字地籍圖的基礎上,可以綜合相關內容補充加工成不同用戶所需要的城市規劃圖、城市建設用圖、房地產圖以及各種管理的用圖和工程用圖等。
(四)信息存貯、傳遞方便
數字信息可以通過磁盤、光盤以計算機文件的形式保存或傳遞,還可以通過電纜或計算機互聯網傳輸。在數據的存貯、傳遞方面優勢是傳統測圖無法比擬的。
(五)便于成果更新
數字化測圖的成果是以點的定位信息和繪圖信息存入計算機的,當實地有變化時,只需輸入變化信息的坐標、代碼,經過編輯處理,很快便可以得到更新的圖,從而可以確保地面的可靠性和現勢性。
三、數字化測圖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目前我國數字成圖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原圖數字化、航測數字成圖、地面數字測圖。原圖數字化是將原有圖件進行矢量化處理,使圖形數據變成矢量數據,通過各種編輯,獲得數字化地籍圖的一種方法;或者將原有圖紙通過掃描儀掃描,通過一些矢量化軟件,將由掃描得到的柵格數據轉化為矢量數據,然后通過編輯處理,進而得到數字化地籍圖的方法。航測數字成圖是將航攝像片通過解析測圖儀,獲得地面立體模型,采集地面模型數據,從而得到數字化地籍圖的一種方法。這些方法的主要作業過程均需要三個步驟:數據采集、數據處理與編輯以及成果圖件的數據輸出。這三種方法適用的情況和作業方法各異,應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在沒有符合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地區,可直接采用地面數字測圖的方法,即內外業一體化數字成圖。
關鍵詞:地籍測量、數字化測量、數字化測圖、地籍圖。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土地的綜合性價值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各地區對地籍圖的需求和可靠性的要求逐漸上升,從而使得數字化的測繪技術在地籍圖測量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和應用。本文分析了數字化測量技術的涵義、特點,并對數字化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實際應用做出了總結。
第一章地籍測量與數字化測量的內涵
地籍測量主要是指利用現代測繪技術以一定的精度測定土地境界、土地權屬位置、土地面積并以反映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狀況及質量等級的專門測量,它為國家土地管理部門提供具有現勢性的土地詳查資料,并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地籍測量不同于普通的地形測量,地籍測量應隨著宗地的土地登記的變更而不斷地更新,時時保證地籍資料的現勢性,地籍測量是測繪技術與法律的綜合應用;地籍測量是一項基礎性的具有政府行為的測繪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職能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政性技術行為;地籍測量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確、可靠的地理參考系統;地籍測量是在地籍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的;地籍測量具有勘驗取證的法律特征;地籍測理的技術標準必須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測量工作有非常強的現勢性;地籍測量技術和方法是對當今測繪技術和方法的應用集成。因此測繪人員不僅要具有熟練的測繪技能,而且還應熟知相關的法律法規。從事地測量的技術人員應有豐富的土地管理知識。
數字化地籍測量是數字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其實質是一種全解析的、機動測圖的方法。數字化測圖是以數字的形成表達地形特征點的集合形態,數字化測圖是通過數字測圖系統來實現的。數字測圖系統主要由數據輸入、數據處理和數據輸出三部分組成;數字地籍測量是以計算機為核心,在外連輸入輸出設備及硬軟件的支持下,對各種地籍信息數據進行采集、輸入、成圖、繪圖、輸出、管理的測繪方法;數字地籍測量是一個融地籍測量外業,內業于一體的綜合性作業系統,是計算機技術用于地籍管理的必然結果。它的最大優點是在完成地籍測量的同時可建立地籍圖形數據庫從而為實現現代化地籍管理奠定了基礎。
第二章數字化測量技術的特點
第一,精度高。
傳統的測圖以光學儀器和視距測量方法為基礎,且控制測量采用從整體到局部逐級布設的原則,其地物點平面位置的誤差主要受解析圖根點的展給誤差和測定誤差,測定地物點的視距誤差、方向誤差等影響。數字化測量技術則不然,當采用草圖法數字測記模式作業時全部碎部點均采用全站儀測量,控制層次也相對較少,而測量數據作為電子數據格式可以自動傳輸、記錄、存儲、處理和成圖在全過程中原始數據的精度毫無損失,不存在傳統測圖中的視距誤差、方向誤差、展點誤差,很好地反映了外業測量的高精度,獲得高精度的測量結果。另外,由于數字地形圖產品不存在圖紙變形,用繪聲繪色圖儀輸出的紙質地形圖圖面精度也高于傳統成圖方法得到的地形圖產品。
第二,自動化程度高,勞動強度較小。
在傳統測圖技術中地形原圖必須在野外手工繪制,而數字化測圖外業采集的數據可以自動記錄于電子手簿中,避免了傳統測圖繁瑣的記簿、計算、檢核,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電子手簿中的數據可以通過電欖直接向計算機傳輸,在室內通過計算機鍵盤和鼠標的簡單操作,即可完成圖形編輯,大大減少了測繪工作者的勞動強度。
第三,信息量大。
數字地圖包含的信息量幾平不受“測圖比例尺”的限制,甚至可以沒有“測圖比例尺”的概念。數據可分層存放,使地面信息的存放幾乎不受限制。比如將房屋、道路、電力線、地下管線、植被、地貌等存在于不同的層中,通過關閉層,打開層等操作來提取相關信息,便可方便地得到所需測區內的地籍圖。在數字地籍圖的基礎上可以綜合相關內容補充加工成不同用戶所需的城市規圖、城市建設用圖、房地產圖以及各種管理的用圖和工程用圖等。
第四,信息存貯傳遞方便。
數字信息可以通過磁盤、光盤以計算機文件的形成保存或傳遞,還可以通過電欖或計算機互聯網轉輸。在數據的存貯、傳遞方面優勢是傳統測圖無法比擬的。
第五,更新方便快捷。
數字化測量工作得到的是數字地形圖――以某種格式存放的地形圖數據文件,一般數字化成圖軟件都具有“圖形編輯”功能。數字化測量是以點的定位信息和繪圖信息存入計算機的,當實地有變化時,只需輸入變化信息的坐標、代碼,經過編輯處理,很快便可以得到新的圖,從而可以確保地面的可靠性和現勢性。
第六,便于保存和管理
數字化地形圖產品以數字形式存儲于計算機的存儲介質上,僅占有很少空間。這與傳統成圖技術得到的紙質地形圖相比占據著優勢。另外,數字地形圖產品不存在紙質地形圖產品保存過程中的霉爛、變形等問題。數字地形圖產品易于復制,這也給保存的安全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數字地形圖產品不僅便于保存,而且管理也十分方便,目前已有不少專用軟件實現了數字地形圖的計算機管理,將數字化成圖和數字地形圖功能集成在一起,使用極其方便。
第三章數字化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第一節數字化測量的主要方法
目前我國數字成圖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原圖數字化、航測數字成圖、地面數字測圖。原圖數字化是將原有圖件進行矢量化處理,使圖形數據變成矢量數據,通過各種編輯,獲得數字化地籍圖的一種方法;或者將原有圖紙通過掃描儀掃描,通過一些矢量化軟件,將由掃描得到的柵格數據轉化為矢量數據,然后通過編輯處理,盡而得到數字化地籍圖的方法。航測數字成圖是將航攝像片通過各種解析測圖儀,獲得地面立體模型,采集地面模型數據,從而得到數字化地籍圖的一種方法。這些方法的主要作業過程均需要三個步驟:數據采集、數據處理與編輯以及成果圖件的數據輸出。這三種方法適用的情況和作業方法各異,應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在沒有符合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地區,可直接采用地面數字測量的方法,即內外業一體化數字成圖。
第二節數字化測繪在地籍測量中的作業流程
一、地籍測圖準備――收集相關資料
目前應用數字法進行地籍測量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根據城鎮地籍調查的范圍,劃分好區、街道、街坊;進行地籍權屬調查,實地標出每宗地界址點的位置,布設控制網,劃分每個作業小組測區范圍。
二、地籍控制測量――測設首級控制點與圖根控制點
控制測量主要采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這系統主要由GPS接受機和隨機數據處理軟件組成,屬于快速靜態定位系統。地籍控制測量是為地籍碎部測量和日常地籍測量服務的,它具有傳遞點位坐標及限制測量誤差傳播和積累的作用。在地籍測量工作中,為限制測量誤差的積累,保證必要的測量精度,使各街區測繪的地籍圖能夠拼接成一個整體,就必須首先在全調查范圍內選定一些控制點構成一定的幾何圖形,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和精確的測算方法,在統一的坐標系統中,確定它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這些控制點為基礎測算其他碎部點的坐標。通常采用GPS衛星定位技術建立控制網。在測量時要注意點位一般都選擇在道路的主干道路的主干道旁或者空曠地帶,按照GPS的測量規范,點位周圍角15°以上天空無障礙物或大范圍水面,點位遠離強功率電臺、電視發射臺、微波中繼臺、遠離高壓電線、變電所等。內業計算機為采用隨機軟件嚴密平差,并將其平差值直接建立控制點文件,以備測圖與繪圖之用。
三、碎部(界址點坐標)測量――外業數據采集和內業數據處理
地籍碎部測量采用GPS(RTK)、全站儀配合的方式測圖,關鍵部分繪制在草圖上。草圖的清晰,明了對內業作業至關重要,草圖繪制的比例尺不宜過小,地物之間的相對關系大體能夠得到體現。地籍碎部測量主要包括:(一)野外數據采集。數字化地籍測圖時,野外數據采集的方法按記錄器的不同可以分為:電子手簿記錄模式,便攜機記錄模式、電子速測儀數據存儲卡記錄模式,GPS測量模式。(二)數據傳輸。野外數據采集后,用專用電欖將外業采集的數據傳輸到計算機。一般每天野外作業后都要及時進行數據傳輸,以避免數據丟失。(三)內業數據處理。首先進行數據預外理,即對外業采集數據的各種可能的錯誤檢查修改和將野外采集的數據格式轉換成圖形編輯系統要求的格式。接著對外業數據進行圖形生成,建立圖形文件等操作,再進行等高線數據處理,即生成三角網數字高程模型(DTM)、自動勾繪等高線等。
地籍圖生成與編輯。對照宗地關系圖與宗地草圖,根據分幅地籍圖的坐標范圍,選定該幅圖所波及的作業分區數據文件。由測點平面坐標和地塊描述信息自動生成平面圖。地籍圖生成完畢后,在輸出前利用制圖軟件的圖形編輯功能進行圖形編輯處理。圖形編輯處理后,要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查看是否有漏測及處理不當的地方,并加以修改,消除一些地物、地貌的矛盾,進行文字注記說明及地形符號的填充,進行圖部整飾等。也可對圖形的地物、地貌進行增加或刪除、修改。
如果沒有什么重大問題,則可以生成界址線等地籍要素,注記相關的地籍要素內容,打印初步地籍圖。進行外業巡查,根據初步地籍圖利用鋼尺對測量精度進行審核,這一步是質量控制的關鍵所在。最后在檢核無誤的情況下利用制圖軟件的功能生成地籍圖、宗地圖、界址點成果表、宗地面積總表、土地面積分類表等圖表文件。
五、地籍信息系統的建立――成果的整理與驗收
首先是內業檢查,根據自己的草圖及地籍調查表在計算機上全面審核一下是否有漏測及處理不當的地方,即進行圖表一致性,勘丈邊長與反算邊長一致性的檢核,經檢核無誤或對檢核問題修改后,建立初始地籍調查數據庫文件,再進入庫前的數據檢查,如無錯誤則可以入庫,即建立了地籍信息系統。在測量工作中采用數字化測繪技術,可以提高數字化測圖技術與效率,保證成圖精度;滿足小城鎮建設的要求,為后續規劃和調整工作提供了基礎資料,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收集相關資料測設首級控制點與圖根控制點
外業數據采集內業數據處理圖形編輯成果整理與驗收
數字化地籍測量作業流程圖
結語
綜上所述,采用數字化測量技術對地籍圖進行測量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與傳統的測量方式相比,其具有投資少,工作效率高,勞動強度低、資源消耗小,成圖美觀、精度高等特點,并且方便修改,且存儲形式為計算機存儲的矢量圖,便于利用和管理、實現數據的共享。
參考文獻
[1]孫鐵軍、任偉、淺談現代測繪技術地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國土資源導刊.2007(4)
[2]劉述春,數字化測繪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資汛.2008(21)
[3]李光輝、數字化地籍測量的實踐與探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19)
[4]宋其友等1數字地籍測量[J]北京測繪聲繪色出版社.1991
關鍵詞:地籍測量;數字化測圖
Abstract:Digital mapping in the cadastral surve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adastral content and digital mapping technology features with emphasis on the digital mapping technology in the Cadastral Survey analyzed and studied.
Keywords:Cadastral survey;Digital mapping
一、地籍測量的內涵
地籍測量主要是指利用現代測繪技術以一定的精度測定土地境界、土地權屬位置、土地面積并以反映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狀況以及質量等級的專門測量,它為國家土地管理部門提供具有現時性的土地詳查資料,并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地籍測量不同與普通的地形測量,地籍測量應隨著宗地的土地登記的變更而不斷地更新,時時保證地籍資料的現勢性。地籍測量是測繪技術與法律的綜合應用,地籍測量是一項基礎性的具有政府行為的測繪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職能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政性技術行為;地籍測量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確、可靠的地理參考系統;地籍測量是在地籍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的;地籍測量具有勘驗取證的法律特征;地籍測量的技術標準必須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測量工作有非常強的現勢性;地籍測量技術和方法是對當今測繪技術和方法的應用集成;因此測繪人員不僅要具有熟練的測繪技能,而且還應熟知相關的法律法規。從事地籍測量的技術人員應有豐富的土地管理知識。
數字地籍測量是數字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其實質是一種全解析的,機助測圖的方法。數字地籍測量是以計算機為核心,在外連輸入輸出設備及硬、軟件的支持下,對各種地籍信息數據進行采集、輸入、成圖、繪圖、輸出、管理的測繪方法。數字地籍測量是一個融地籍測量外業、內業于一體的綜合性作業系統,是計算機技術用于地籍管理的必然結果。它的最大優點是在完成地籍測量的同時可建立地籍圖形數據庫,從而為實現現代化地籍管理奠定了基礎。
二、數字化測圖技術的特點
(一)勞動強度小,自動化程度高。外業采集的數據可以自動記錄于電子手簿中,避免了傳統測圖繁瑣的記簿、計算、檢核,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電子手簿中的數據可以通過電纜直接向計算機傳輸,在室內通過計算機鍵盤和鼠標的簡單操作,即可完成圖形編輯,大大減少了外業工作時間。
(二)精度高。傳統的測圖,地物點平面位置的誤差主要受解析圖根點的展給誤差和測定誤差、測定地物點的視距誤差、方向誤差等影響。測量數據作為電子數據格式可以自動傳輸、記錄、存儲、處理和成圖,在全過程中原始數據的精度毫無損失,不存在傳統測圖中的視距誤差、方向誤差、展點誤差,很好地反映了外業測量的高精度,獲得高精度的測量成果。
(三)信息量大。數字地圖包含的信息量幾乎不受“測圖比例尺”的限制,甚至可以沒有“測圖比例尺”的概念。數據可分層存放,使地面信息的存放幾乎不受限制。比如將房屋、道路、水系、電力線、地下管線、植被、地貌等存于不同的層中,通過關閉層、打開層等操作來提取相關信息,便可方便地得到所需測區內的地籍圖。在數字地籍圖的基礎上,可以綜合相關內容補充加工成不同用戶所需要的城市規劃圖、城市建設用圖、房地產圖以及各種管理的用圖和工程用圖等。
(四)信息存貯、傳遞方便。數字信息可以通過磁盤、光盤以計算機文件的形式保存或傳遞,還可以通過電纜或計算機互聯網傳輸。在數據的存貯、傳遞方面優勢是傳統測圖無法比擬的。
(五)便于成果更新。數字化測圖的成果是以點的定位信息和繪圖信息存入計算機的,當實地有變化時,只需輸入變化信息的坐標、代碼,經過編輯處理,很快便可以得到更新的圖,從而可以確保地面的可靠性和現勢性。
三、數字化測圖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一)數字化測圖的主要方法
目前我國數字成圖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原圖數字化、航測數字成圖、地面數字測圖。原圖數字化是將原有圖件進行矢量化處理,使圖形數據變成矢量數據,通過各種編輯,獲得數字化地籍圖的一種方法;或者將原有圖紙通過掃描儀掃描,通過一些矢量化軟件,將由掃描得到的柵格數據轉化為矢量數據,然后通過編輯處理,進而得到數字化地籍圖的方法。航測數字成圖是將航攝像片通過解析測圖儀,獲得地面立體模型,采集地面模型數據,從而得到數字化地籍圖的一種方法。這些方法的主要作業過程均需要三個步驟:數據采集、數據處理與編輯以及成果圖件的數據輸出。這三種方法適用的情況和作業方法各異,應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在沒有符合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地區,可直接采用地面數字測圖的方法,即內外業一體化數字成圖。
(二)數字化測繪在地籍測量中的作業流程
1.地籍測圖準備。目前應用數字法進行地籍測量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根據城鎮地籍調查的范圍,劃分好區、街道街坊;進行地籍權屬調查,實地標出每宗地界址點的位置;布設控制網;劃分每個作業小組測區范圍。
2.地籍控制測量。地籍控制測量是為地籍細部測量和日常地籍測量服務的,它具有傳遞點位坐標及限制測量誤差傳播和積累的作用。在地籍測量工作中,為限制測量誤差的積累,保證必要的測量精度,使各街區測繪的地籍圖能夠拼接成一個整體,就必須首先在全調查范圍內選定一些控制點,構成一定的幾何圖形,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和精確的測算方法,在統一的坐標系統中,確定它們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這些控制點為基礎測算其他細部點的坐標。通常采用GPS衛星定位技術建立控制網。
3.地籍細部測量。地籍細部測量采用GPS(RTK)、全站儀配合的草圖方式測圖,關鍵部分繪制在草圖上。草圖的清晰、明了對內業工作至關重要,草圖繪制的比例尺不宜過小,地物之間的相對關系大體能夠得到體現。地籍細部測量主要包括:野外數據采集。數字法地籍測圖時,野外數據采集的方法按記錄器的不同可以分為:電子手簿記錄模式、便攜機記錄模式、電子速測儀數據存儲卡記錄模式、GPS測量模式。數據傳輸。野外數據采集后,用專用電纜將外業采集的數據傳輸到計算機。一般每天野外作業后都要及時進行數據傳輸,以避免數據丟失。數據處理。首先進行數據預處理,即對外業采集數據的各種可能的錯誤檢查修改和將野外采集的數據格式轉換成圖形編輯系統要求的格式。接著對外業數據進行圖形生成,建立圖形文件等操作,再進行等高線數據處理,即生成三角網數字高程模型(DTM)、自動勾繪等高線等。
4.地籍圖生成與編輯。對照宗地關系圖與宗地草圖,根據分幅地籍圖的坐標范圍,選定該幅圖所波及的作業分區數據文件,由測點平面坐標和地塊描述信息自動生成平面圖。地籍圖生成完畢后,在輸出前利用制圖軟件的圖形編輯功能進行圖形編輯處理。圖形編輯處理后,要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查看是否有漏測及處理不當的地方,并加以修改,消除一些地物、地貌的矛盾,進行文字注記說明及地形符號的填充,進行圖廓整飾等。也可對圖形的地物、地貌進行增加或刪除、修改。如果沒有什么重大問題,則可以生成界址線等地籍要素,注記相關的地籍要素內容,打印初步地籍圖。進行外業巡查,根據初步地籍圖利用鋼尺對測量精度進行審核,這一步是質量控制的關鍵所在。
5.面積量算匯總。在錯誤修正后,按照從整體到局部,層層控制,分級量算,塊塊檢核,按面積平差的原則進行面積量算、面積平差、面積匯總等工作。
6.圖表生成。最后在檢核無誤的情況下利用制圖軟件的功能生成地籍圖、宗地圖、界址點成果表、宗地面積繪總表、土地面積分類表等圖表文件。
7.地籍信息系統的建立。進行圖表一致性、勘丈邊長與反算邊長一致性的檢核,經檢核無誤或對檢核問題修改后,建立初始地籍調查數據庫文件,再進行人庫前的數據檢查,如無錯誤則可以人庫,即建立了地籍信息系統。
在地籍測量工作中采用數字化測繪技術,可以提高數字化測圖技術和效率,保證成圖精度,滿足小城鎮建設的需求,為后續的規劃和調整工作提供了基礎資料,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賀麗娟,曹振一.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西北水電,2002
[2]覃其進.淺談數字化技術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J].廣西地質 2001
【關鍵詞】地籍測量;數字化測圖;特點;應用
地籍測量主要是對土地境界、位置和面積利用現代測繪技術進行精度測定,同時還要對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狀況及質量等級等進行反映,能夠為土地管理部門提供各種土地數據信息。地籍測量需要隨著宗地土地登記的變更而不斷進行更新,其作為一項基礎的測繪工作,能夠為土地管理提供精確、可靠的地理信息。利用數字測繪技術進行地籍測量,主要是依托于計算機及各種輸出、輸入設備、相關軟件等支持各種地籍信息數據的采集、輸入、輸出及管理,有效的將地籍測量過程中內業和外業結合在一起,使計算機技術的優勢得以更好的體現出來,為地籍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數字化測圖技術的特點
(一)勞動強度小,自動化程度高。利用數字化測圖技術,在外業數據采集工作中,所采集到的數據能夠自動記錄在電子手簿中,不僅減輕了傳統測圖時的勞動強度,而且勞動效率較高。同時利用電纜能夠將電子手簿與計算機連接,不僅能夠更好的實現數據的快速傳輸,而且還能夠高效編輯圖形,確保外業作業時間的節約。
(二)精度高。在傳統測圖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產生誤差,但利用數字化測圖,由于測圖過程中,數據是通過電子格式進行自動傳輸、記錄和存儲,并經過處理后成圖,這就有效保證上整個成圖過程中原始數據的精度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沒有各種誤差產生,能夠有效的提高測量的精度,使測量成果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要求。
(三)信息量大。由于數字地圖具有較大的信息量,利有數字化測圖技術,數字不僅能夠實現分層存放,而且在存入地面信息時也幾乎不會受到限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而且能夠快速得以所測區域內的地籍圖,并以此作為依據,與其他綜合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形成更多類型的用戶需求圖,有效的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四)信息存貯、傳遞方便。數字化測圖過程中,所測得的數字信息能夠通過磁盤、光盤等進行存貯和保存,計算機之間在互聯網技術下能夠實現數據的有效傳輸,對測圖數據的傳遞帶來了更多的便利。
(五)便于成果更新。利用數字化進行測圖,可以點的定位信息和繪圖信息將測圖成果存入到計算機中,而且在實地出現變化時,只需要在計算機通過對變化信息的坐標和代碼進行重新修改即可,然后通過重要編輯和處理后,就能夠得到更新后的圖,有效的確保了地面數據的可靠性和現勢性。
二、數字化測圖的主要方法
數字成圖的方法主要以原圖數字化、航測數字成圖及地面數字測圖三種為主。原圖數字化中是對原有圖件進行矢量化處理后,圖形數據變成矢量數據,然后利用各種編輯來獲得數字化地籍圖。也可以通過掃描儀對原有圖紙進行掃描,利用矢量化軟件來對掃描后的柵格數據進行處理后,使其轉變為矢量數據后得到數字化地籍圖。在航測數字成圖過程中,主要是利用解析測圖儀來對航攝像片進行解析,以此來獲得地面立體模型,并對地面模型數據進行采集來獲取數字化地籍圖。在航測數字成圖過程中需要經過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及編輯及居果圖件的數據輸出三個步驟。在具體應用時,需要針對具體的情況及作業方法來選擇適宜的數字化測圖方法。
三、數字化測繪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一)地籍測圖準備。前期準備工作對于數字化地籍測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數字化地籍測量之前,只有做好測圖前的準備工作才能確保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測量前,需要準確劃分區和街道,同時還要做好地籍權屬的調查工作,實地標注每宗地的界址點位置,做好控制網布設工作,科學劃分每個作業小組的測圖范圍,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后才能開始地籍測量工作。
(二)地籍控制測量。在地籍細部測量和日常測量工作中,需要以地籍控制測量作為基礎和前提,做好地籍控制測量工作,能夠有效的實現對點位坐標的傳遞,同時還能夠對測量誤差的傳播和積累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首先,需要確保地籍測量的精度,這樣就需要在測量工作中要對測量誤差的各界進行有效的限制,因此在具體測量工作中,需要將各街區測繪的地圖進行有效的拼接,使其形成為一個整體。其次,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根據調查的范圍來進行控制點的設置,并使所選定的控制點構成一定的幾何圖形,然后采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和精確的測算方法來在坐標系統中將其平面位置和高程進行確定,針對這些控制點來完成其他細部點坐標的測算。
(三)地籍細部測量。(1)野外數據采集。數字法地籍測圖時,野外數據采集的方法按記錄器的不同可以分為多種模式。(2)數據傳輸。對于每天野外作業過程中采集到的數據,需要利用專用電纜,使其與計算機進行有效聯接,然后將采集的數據及時傳輸到計算機中,有效的保證數據的安全。(3)數據處理。通過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檢查,確保無誤后將其進行格式轉換,并生成圖形,然后對其進行高線數據處理。
(四)地籍圖生成與編輯。根據相關圖的坐標、數據文件、測點平面坐標及地塊描述信息等自動生成地籍平面圖。在地籍圖生成后,需要利用制圖軟件對圖形進行編輯和處理,并全面進行檢查,及時發現漏測的情況,并進行適當的修改,標記好文字注記及地形符號,然后才能初步對地籍圖進行打印。另外在外業巡查工作中,還需要根據初步地籍圖來對測量精度進行審核,從而更好的對地籍圖質量進行控制。
四、結束語
利用數字化測繪技術進行地籍測量,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測圖的效率,而且成圖的精度也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數字化地務能夠有效的滿足當前城鎮建設的需求,并能夠為后續城鎮的規劃和調整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具有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李玉英.淺談數字化測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2-25.
【關鍵詞】地籍測量;數字化測圖;特點;應用
地籍測量主要是指利用 現代 測繪技術以一定的精度測定土地境界、土地權屬位置、土地面積并以反映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狀況以及質量等級的專門測量,它為國家土地管理部門提供具有現時性的土地詳查資料,并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
1.數字化地籍測量的內涵
數字地籍測量是數字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其實質是一種全解析的,機助測圖的方法。數字地籍測量是以計算機為核心,在外連輸入輸出設備及硬、軟件的支持下,對各種地籍信息數據進行采集、輸入、成圖、繪圖、輸出、管理的測繪方法。數字地籍測量是一個融地籍測量外業、內業于一體的綜合性作業系統,是計算機技術用于地籍管理的必然結果。它的最大優點是在完成地籍測量的同時可建立地籍圖形數據庫,從而為實現現代化地籍管理奠定了基礎。
2.數字化測圖技術的特點
2.1勞動強度小,自動化程度高
外業采集的數據可以自動記錄于 電子 手簿中,避免了傳統測圖繁瑣的記簿、計算、檢核,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電子手簿中的數據可以通過電纜直接向計算機傳輸,在室內通過計算機鍵盤和鼠標的簡單操作,即可完成圖形編輯,大大減少了外業工作時間。
2.2精度高
傳統的測圖,地物點平面位置的誤差主要受解析圖根點的展給誤差和測定誤差、測定地物點的視距誤差、方向誤差等影響。測量數據作為電子數據格式可以自動傳輸、記錄、存儲、處理和成圖,在全過程中原始數據的精度毫無損失,不存在傳統測圖中的視距誤差、方向誤差、展點誤差,很好地反映了外業測量的高精度,獲得高精度的測量成果。
2.3信息量大
數字地圖包含的信息量幾乎不受“測圖比例尺”的限制,甚至可以沒有“測圖比例尺”的概念。數據可分層存放,使地面信息的存放幾乎不受限制。比如將房屋、道路、水系、電力線、地下管線、植被、地貌等存于不同的層中,通過關閉層、打開層等操作來提取相關信息,便可方便地得到所需測區內的地籍圖。在數字地籍圖的基礎上,可以綜合相關內容補充加工成不同用戶所需要的城市規劃圖、城市建設用圖、房地產圖以及各種管理的用圖和工程用圖等。
2.4信息存貯、傳遞方便
數字信息可以通過磁盤、光盤以計算機文件的形式保存或傳遞,還可以通過電纜或計算機互聯網傳輸。在數據的存貯、傳遞方面優勢是傳統測圖無法比擬的。
2.5便于成果更新
數字化測圖的成果是以點的定位信息和繪圖信息存入計算機的,當實地有變化時,只需輸入變化信息的坐標、代碼,經過編輯處理,很快便可以得到更新的圖,從而可以確保地面的可靠性和現勢性。
3.數字化測圖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3.1數字化測圖的主要方法
目前我國數字成圖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原圖數字化、航測數字成圖、地面數字測圖。原圖數字化是將原有圖件進行矢量化處理,使圖形數據變成矢量數據,通過各種編輯,獲得數字化地籍圖的一種方法;或者將原有圖紙通過掃描儀掃描,通過一些矢量化軟件,將由掃描得到的柵格數據轉化為矢量數據,然后通過編輯處理,進而得到數字化地籍圖的方法。航測數字成圖是將航攝像片通過解析測圖儀,獲得地面立體模型,采集地面模型數據,從而得到數字化地籍圖的一種方法。
3.2數字化測繪在地籍測量中的作業流程
3.2.1地籍測圖準備
目前應用數字法進行地籍測量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根據城鎮地籍調查的范圍,劃分好區、街道街坊;進行地籍權屬調查,實地標出每宗地界址點的位置;布設控制網;劃分每個作業小組測區范圍。
3.2.2地籍控制測量
地籍控制測量是為地籍細部測量和日常地籍測量服務的,它具有傳遞點位坐標及限制測量誤差傳播和積累的作用。在地籍測量工作中,為限制測量誤差的積累,保證必要的測量精度,使各街區測繪的地籍圖能夠拼接成一個整體,就必須首先在全調查范圍內選定一些控制點,構成一定的幾何圖形,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和精確的測算方法,在統一的坐標系統中,確定它們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這些控制點為基礎測算其他細部點的坐標。通常采用GPS衛星定位技術建立控制網。
3.2.3地籍細部測量
地籍細部測量采用GPS(RTK)、全站儀配合的草圖方式測圖,關鍵部分繪制在草圖上。草圖的清晰、明了對內業工作至關重要,草圖繪制的比例尺不宜過小,地物之間的相對關系大體能夠得到體現。地籍細部測量主要包括:野外數據采集。數字法地籍測圖時,野外數據采集的方法按記錄器的不同可以分為: 電子 手簿記錄模式、便攜機記錄模式、電子速測儀數據存儲卡記錄模式、GPS測量模式。數據傳輸。野外數據采集后,用專用電纜將外業采集的數據傳輸到 計算 機。一般每天野外作業后都要及時進行數據傳輸,以避免數據丟失。數據處理。首先進行數據預處理,即對外業采集數據的各種可能的錯誤檢查修改和將野外采集的數據格式轉換成圖形編輯系統要求的格式。接著對外業數據進行圖形生成,建立圖形文件等操作,再進行等高線數據處理,即生成三角網數字高程模型(DTM)、自動勾繪等高線等。
對照宗地關系圖與宗地草圖,根據分幅地籍圖的坐標范圍,選定該幅圖所波及的作業分區數據文件,由測點平面坐標和地塊描述信息自動生成平面圖。如果沒有什么重大問題,則可以生成界址線等地籍要素,注記相關的地籍要素內容,打印初步地籍圖。進行外業巡查,根據初步地籍圖利用鋼尺對測量精度進行審核,這一步是質量控制的關鍵所在。
3.2.5面積量算匯總
在錯誤修正后,按照從整體到局部,層層控制,分級量算,塊塊檢核,按面積平差的原則進行面積量算、面積平差、面積匯總等工作。
3.2.6圖表生成
最后在檢核無誤的情況下利用制圖軟件的功能生成地籍圖、宗地圖、界址點成果表、宗地面積繪總表、土地面積分類表等圖表文件。
3.2.7地籍信息系統的建立
進行圖表一致性、勘丈邊長與反算邊長一致性的檢核,經檢核無誤或對檢核問題修改后,建立初始地籍調查數據庫文件,再進行人庫前的數據檢查,如無錯誤則可以人庫,即建立了地籍信息系統。
在地籍測量工作中采用數字化測繪技術,可以提高數字化測圖技術和效率,保證成圖精度,滿足小城鎮建設的需求,為后續的規劃和調整工作提供了基礎資料,取得了較好的 經濟 和社會效益。 [科]
【參考文獻】
[1]賀麗娟,曹振一.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西北水電,2012.
地籍測量主要是指利用現代測繪技術以一定的精度測定土地境界、土地權屬位置、土地面積并以反映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狀況以及質量等級的專門測量,它為國家土地管理部門提供具有現時性的土地詳查資料,并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地籍測量不同與普通的地形測量,地籍測量應隨著宗地的土地登記的變更而不斷地更新,時時保證地籍資料的現勢性。地籍測量是測繪技術與法律的綜合應用,地籍測量是一項基礎性的具有政府行為的測繪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職能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政性技術行為;地籍測量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確、可靠的地理參考系統;地籍測量是在地籍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的;地籍測量具有勘驗取證的法律特征;地籍測量的技術標準必須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測量工作有非常強的現勢性;地籍測量技術和方法是對當今測繪技術和方法的應用集成;因此測繪人員不僅要具有熟練的測繪技能,而且還應熟知相關的法律法規。從事地籍測量的技術人員應有豐富的土地管理知識。
數字地籍測量是數字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其實質是一種全解析的,機助測圖的方法。數字地籍測量是以計算機為核心,在外連輸入輸出設備及硬、軟件的支持下,對各種地籍信息數據進行采集、輸入、成圖、繪圖、輸出、管理的測繪方法。數字地籍測量是一個融地籍測量外業、內業于一體的綜合性作業系統,是計算機技術用于地籍管理的必然結果。它的最大優點是在完成地籍測量的同時可建立地籍圖形數據庫,從而為實現現代化地籍管理奠定了基礎。
一、數字化測圖技術的特點
1.勞動強度小,自動化程度高。外業采集的數據可以自動記錄于電子手簿中,避免了傳統測圖繁瑣的記簿、計算、檢核,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電子手簿中的數據可以通過電纜直接向計算機傳輸,在室內通過計算機鍵盤和鼠標的簡單操作,即可完成圖形編輯,大大減少了外業工作時間。
2.精度高。傳統的測圖,地物點平面位置的誤差主要受解析圖根點的展給誤差和測定誤差、測定地物點的視距誤差、方向誤差等影響。測量數據作為電子數據格式可以自動傳輸、記錄、存儲、處理和成圖,在全過程中原始數據的精度毫無損失,不存在傳統測圖中的視距誤差、方向誤差、展點誤差,很好地反映了外業測量的高精度,獲得高精度的測量成果。
3.信息量大。數字地圖包含的信息量幾乎不受“測圖比例尺”的限制,甚至可以沒有“測圖比例尺”的概念。數據可分層存放,使地面信息的存放幾乎不受限制。比如將房屋、道路、水系、電力線、地下管線、植被、地貌等存于不同的層中,通過關閉層、打開層等操作來提取相關信息,便可方便地得到所需測區內的地籍圖。在數字地籍圖的基礎上,可以綜合相關內容補充加工成不同用戶所需要的城市規劃圖、城市建設用圖、房地產圖以及各種管理的用圖和工程用圖等。
4.信息存貯、傳遞方便。數字信息可以通過磁盤、光盤以計算機文件的形式保存或傳遞,還可以通過電纜或計算機互聯網傳輸。在數據的存貯、傳遞方面優勢是傳統測圖無法比擬的。
5.便于成果更新。數字化測圖的成果是以點的定位信息和繪圖信息存入計算機的,當實地有變化時,只需輸入變化信息的坐標、代碼,經過編輯處理,很快便可以得到更新的圖,從而可以確保地面的可靠性和現勢性。
二、數字化測圖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一)數字化測圖的主要方法
目前我國數字成圖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原圖數字化、航測數字成圖、地面數字測圖。原圖數字化是將原有圖件進行矢量化處理,使圖形數據變成矢量數據,通過各種編輯,獲得數字化地籍圖的一種方法,或者將原有圖紙通過掃描儀掃描,通過一些矢量化軟件,將由掃描得到的柵格數據轉化為矢量數據,然后通過編輯處理,進而得到數字化地籍圖的方法。航測數字成圖是將航攝像片通過解析測圖儀,獲得地面立體模型,采集地面模型數據,從而得到數字化地籍圖的一種方法。這些方法的主要作業過程均需要三個步驟:數據采集、數據處理與編輯以及成果圖件的數據輸出。這三種方法適用的情況和作業方法各異,應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在沒有符合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地區,可直接采用地面數字測圖的方法,即內外業一體化數字成圖。
(二)數字化測繪在地籍測量中的作業流程
1.地籍測圖準備。目前應用數字法進行地籍測量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根據城鎮地籍調查的范圍,劃分好區、街道街坊;進行地籍權屬調查,實地標出每宗地界址點的位置;布設控制網;劃分每個作業小組測區范圍。
2.地籍控制測量。地籍控制測量是為地籍細部測量和日常地籍測量服務的,它具有傳遞點位坐標及限制測量誤差傳播和積累的作用。在地籍測量工作中,為限制測量誤差的積累,保證必要的測量精度,使各街區測繪的地籍圖能夠拼接成一個整體,就必須首先在全調查范圍內選定一些控制點,構成一定的幾何圖形,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和精確的測算方法,在統一的坐標系統中,確定它們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這些控制點為基礎測算其他細部點的坐標。通常采用GPS衛星定位技術建立控制網。
3.地籍細部測量。地籍細部測量采用GPS(RTK)、全站儀配合的草圖方式測圖,關鍵部分繪制在草圖上。草圖的清晰、明了對內業工作至關重要,草圖繪制的比例尺不宜過小,地物之間的相對關系大體能夠得到體現。地籍細部測量主要包括:野外數據采集。數字法地籍測圖時,野外數據采集的方法按記錄器的不同可以分為:電子手簿記錄模式、便攜機記錄模式、電子速測儀數據存儲卡記錄模式、GPS測量模式。數據傳輸。野外數據采集后,用專用電纜將外業采集的數據傳輸到計算機。一般每天野外作業后都要及時進行數據傳輸,以避免數據丟失。數據處理。首先進行數據預處理,即對外業采集數據的各種可能的錯誤檢查修改和將野外采集的數據格式轉換成圖形編輯系統要求的格式。接著對外業數據進行圖形生成,建立圖形文件等操作,再進行等高線數據處理,即生成三角網數字高程模型(DTM)、自動勾繪等高線等。
4.地籍圖生成與編輯。對照宗地關系圖與宗地草圖,根據分幅地籍圖的坐標范圍,選定該幅圖所波及的作業分區數據文件,由測點平面坐標和地塊描述信息自動生成平面圖。地籍圖生成完畢后,在輸出前利用制圖軟件的圖形編輯功能進行圖形編輯處理。圖形編輯處理后,要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查看是否有漏測及處理不當的地方,并加以修改,消除一些地物、地貌的矛盾,進行文字注記說明及地形符號的填充,進行圖廓整飾等。也可對圖形的地物、地貌進行增加或刪除、修改。如果沒有什么重大問題,則可以生成界址線等地籍要素,注記相關的地籍要素內容,打印初步地籍圖。進行外業巡查,根據初步地籍圖利用鋼尺對測量精度進行審核,這一步是質量控制的關鍵所在。
5.面積量算匯總。在錯誤修正后,按照從整體到局部,層層控制,分級量算,塊塊檢核,按面積平差的原則進行面積量算、面積平差、面積匯總等工作。
6.圖表生成。最后在檢核無誤的情況下利用制圖軟件的功能生成地籍圖、宗地圖、界址點成果表、宗地面積繪總表、土地面積分類表等圖表文件。
7.地籍信息系統的建立。進行圖表一致性、勘丈邊長與反算邊長一致性的檢核,經檢核無誤或對檢核問題修改后,建立初始地籍調查數據庫文件,再進行入庫前的數據檢查,如無錯誤則可以入庫,即建立了地籍信息系統。
在地籍測量工作中采用數字化測繪技術,可以提高數字化測圖技術和效率,保證成圖精度,滿足小城鎮建設的需求,為后續的規劃和調整工作提供了基礎資料,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GPS;地形測量;地籍測量;應用
全球定位系統(GPS)是美國國防部和美國陸、海、空三軍,為了滿足軍事導航的定位而開發建立的無線電導航定位系統。該系統自1973年就開始研究,直到到了1993年全部的衛星組網工作基本完成。該定位系統是由分別分布在相隔60°的6個軌道層面24個衛星組成,衛星的高度是20200km,軌道的傾角55度,衛星的運行周期是11h58m,這樣就實現了在地球上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接收至少有4顆衛星的運行定位。因為GPS具備了即時提供三維坐標的能力,所以他在在商業、民用和科研領域被廣泛利用。其不但具備全天候、全球性和連續的精密三維導航與定位能力,還具備良好的抗干擾性和保密性等優點。從靜態定位到快速定位和動態定位,GPS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測繪工作當中。
一、GPS RTK技術的工作特點
GPS RTK技術系統配置主要包括基準站接收機和移動站接收機以及數據鏈?;鶞收镜慕邮諜C設置在已知坐標的參考點上(當然如果地勢較高,也可以沒有已知坐標,然后持續接收所有的可視GPS衛星信號,并把測站的坐標和觀測值、衛星跟蹤狀態以及接收機的工作狀態經過數據鏈傳送出去,移動站的接收機于跟蹤GPS衛星信號的同時又接收來自于基準站的數據,之后通過OTF(On The FLY)的算法快速求解出載波相位整周模糊度,依據相對定位模型來獲的所在點相對于基準點的準確坐標與精度指標。
高精度的GPS測量必須依據載波相位的觀測值,RTK定位技術又是在載波相位觀測值基礎上的實時動態定位技術,所以其能夠實時地顯示測站點在特定坐標系中的準確三維定位結果,并且能夠達到厘米級的精度。以RTK作業模式為基礎,基準站可以經過數據鏈把觀測值以及測站的具體坐標信息一并傳送到流動站。流動站既要通過該數據鏈接收來自于基準站的數據,又要收集GPS得各項觀測數據,并且在系統內部組成差分觀測值和進行實時處理,在一秒鐘之內,迅速給出厘米級的定位結果。流動站既可以處于靜止的狀態,又可以處于運動的狀態;既可以在固定的點上預先進行初始化以后再進入到動態作業,也可以在動態的條件下直接開機,并且在動態的環境下,完成全部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當整周末知數解固定以后,就可以進行每個歷元的即時處理,只要能夠保持5顆以上的衛星相位觀測值的即時跟蹤包括必要的幾何圖形,那么流動站就可以迅速隨時給出各項數據。
二、GPS RTK與傳統測量在地形地籍測量中的優勢
地形地籍測量的工作,就是要精確測定土地權屬界址點的具置,與此同時測繪出供地與房產管理部門使用大比例尺的地籍平面圖,再量算出土地和房屋面積。我們傳統常規的測量方法是用經緯儀和測距儀等等工具,先進行控制網點的布設,而這種控制網一般都是在國家高等級控制網點的基礎上,再加密次級的控制網點;然后根據圖根控制點和加密的控制點,測量確定界址點的具置,依照確定的規律和符號來繪制宗地圖;此種傳統的測圖方法不但要求測站點和界址點通視,而且需要至少兩到三人來操作,測量作業效率非常低;采用用RTK技術以后,不但能快速、高精度地確定各級控制點的具體坐標,還能夠不用布設各級控制點,僅僅依靠較少數量的基準控制點,就能夠測定出界址點。在地籍界址點測量中運用RTK技術,于宗地間指界的過程之中,就已經完成了界址點的平面坐標數據采集,而且得到了厘米級甚至更高的精準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三、地形地籍測量GPS定位步驟:
1 選定和建立基準站?;鶞收镜陌仓肥沁M行RTK測量的關鍵,所以在選址的時候必須注意避免選擇到無線電干擾比較強烈的區域;基準站的站址和數據鏈的電臺發射天線應當具備相當的高度;為了防止多路徑效應和數據鏈丟失的綜合影響,周圍必須沒有GPS信號反射物比如大面積水域和大型建筑物等等。
2 外業施測。在基準站架好儀器以后,外業人員就可以開始測量,一般情況下兩人一組,一個人站在基準站上,另一人可以攜帶儀器到達每一個界址上立桿和記錄數據,一般需采用三秒做為一個記錄單元,記錄數據的時候,測量人員必須立點準確,盡可能放穩對中桿,并畫出草圖,為內業整圖工作提供較完整的參考。
3.作業的方法與步驟。首先要依據當前的已知點采用合適的坐標系,如果不清楚,那就采用國家基本坐標系。然后設置好投影參數,如果知道已知點坐標為中央子午線,那就采用實際中央子午線,如果不知道,就要選用當地的經度作為中央子午線,投影尺度比用1,Y常數用500000,X常數用0。 并將七參數和轉換參數設置成OFF態。設置基準站,分為兩種情況。如果基站設置在非已知點上,等到基站完成架設并且已進行單點定位,輸入基準站坐標的時候,按下Tab鍵獲得單點定位坐標并把它作為基準站坐標。若基站間設在已知點上,等到基站架設完畢并開始單點定位且進入碎部點測量,按下Tab鍵儲存坐標,命名為Pr1。在輸入基準站坐標的時候,按下R鍵獲得已測點的坐標Pr1作為為基準站的坐標。如果是前一種情況時,還要分別于測區的兩個已知點上(當然兩個已知點的距離一定要盡量遠,并且已知點必須有足夠的精準度),進入到碎部點測量,然后在RTK Fixed下分別存儲到點名Pr2和Pr1(這時要輸入天線的高)。在后一種情況,要到測區的另外一個已知點(兩個已知點必須要有足夠的精準度),然后進入到碎部點測量,于RTK Fixed下存儲Pr2。
設置好RTK工作方式與發射間隔后,并設置成基準站工作方式之后開始轉換參數。重新測量P1或者P2點的坐標,并檢查點坐標和已知點是否一致,誤差要保持在2cm以內,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到第三已知點去檢驗轉換參數的正確性。
4 內業處理。外業測量并存儲的RAT文件屬于專用的數據庫文件,要使用“測點成果輸出”功能把RAT文件轉換成用戶所需要的格式。轉換之后的格式就和我們所使用軟件CASS5.0軟件格式實現一致,這時候結合外業的草圖,就能夠快速地完善數字化的內業成圖。
四、GPS RTK應用體會
目前GPS正在越來越多的測量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地形地籍測量中,RTK技術和其它測量儀器與測量方法相比,優勢無可比擬。在RTK方式出現以后,也不要馬上就開始測量,要等到GPS穩定大約二十分鐘左右才能測量,不然就會有很大的誤差,另外電臺的信號不要太遠,依據我們多年作業經驗,RTK的范圍最好不要超過10km,不然解算的速度和精度就會大受影響。
參考文獻:
[1] 廖詠峰. RTK在地形測量中的應用[J]. 中國科技信息. 2008(08)
[2] 巫向榮. 動態GPS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研究[J]. 科技資訊. 2009(15)
[3] 蔡建忠,張志勇. 實時動態定位技術在土地勘測工作中的應用[J]. 測繪通報. 2003(05)
[4] 楊冬梅,楊永. GPS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 科技傳播. 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