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08:55:45
序論:在您撰寫城鄉一體化的概念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Abstract: Now city planners are paying a good deal of attention to town-country integration and its planning. The concepts of town-country integration and its planning, the goal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wn-country integration are approached. Then, the framework of town-country integration planning, such as planning range, level,deadline, goals, principles, tasks and contents is emphatically discussed.
與城市相區別,鄉村指的是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嚴格地說是指城市建成區以外的空間地域系統[1].城鄉兩個地域的人口分布、職能、景觀、土地利用特征及相對隔離程度等背景差異,引起了城鄉之間的差異性發展.從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來看,城鄉關系必然要經歷三個發展階段[2].第一階段,鄉村發展為城市發展提供資金和人力資源,這是鄉村支援城市,城市的擴大再生產有賴于鄉村生產剩余的階段;第二階段,城市與鄉村各自獨立發展,這是城鄉矛盾已現端倪且日趨擴大的階段;第三階段,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城市化的不斷推進,社會經濟活動開始超越城鄉兩個相對隔離的單元而相互滲透,人類社會逐漸進入城鄉界限模糊,城市與鄉村融合的時代[3],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城鄉一體化”.
從全球范圍來看,發達國家的城鄉關系已進入第三階段.而我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與工業化、城市化發展,目前多數地區已進入第二階段(少數地區正在向城鄉一體化方向邁進),城鄉矛盾日益成為當今中國的社會問題之一:其一,城鄉三大差別有重新擴大的趨勢;其二,城鄉經濟布局不合理,產業結構趨同化;其三,城鄉建設無序,生態環境惡化;其四,城鄉人地關系日益緊張;其五,城鄉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其六,城鄉結合部矛盾突出.
面對這些問題,只有借鑒發達國家城鄉一體化的成功經驗,充分發揮我國城鄉的不同優勢與作用,突破城鄉二元結構的束縛,通過城帶鄉、鄉促城,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共同、持續、穩定且協調發展,最終達到城鄉融合、共同繁榮的目的.在我國,關于城鄉一體化的研究從提出到現在已持續了10多年(發達國家關于城鄉一體化研究則持續了50年),正值城鄉一體化研究方興未艾之時,“城鄉一體化規劃”又應運而生.
目前,國內城鄉一體化規劃主要是結合城市規劃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通過調控城鄉土地的使用,使城鄉發展相互銜接;或通過把農田、水體和森林作為綠地景觀引入城市,并建立區域基礎設施,使城鄉融為一體.有學者認為,諸如此類的規劃,“事實上是為了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最終目標而編制的一種區域發展和建設規劃,將其直接稱為‘城鄉一體化規劃’似乎不甚妥當”[4].的確,這兩種規劃均有其必要,亦均有其局限.城鄉一體化本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的復雜系統,它包括城鄉社會、經濟及自然等大系統,涉及城鄉社會制度、產業結構、生態環境、物質環境建設及城鎮體系等20多個子系統.因此,真正意義上的城鄉一體化規劃起碼應該從城鄉政治、經濟、社會、人口、文化、生態、環境、技術、信息、住房和土地空間等角度出發,進行綜合的、整體的、動態的且開放的規劃.但鑒于城市規劃人員的精力和知識面之局限性及其專業特長,目前只能針對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核心問題或迫切需要,希望通過城鄉物質環境建設規劃對于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作用與調配能力,來引導城鄉經濟社會的健康、持續、有序發展,達到促進城鄉一體化的目的.目前一些地方的城鄉一體化規劃,其內容過于簡略,除簡單地描述城鄉一體化的內涵與特征之外,僅從地域空間形態上分出城鎮密集區、開敞區和生態敏感區,或分為城鎮建設區、基本農田保護區、農業風景區及山林保護區,達不到促進城鄉一體化的目的.
2 我國城鄉一體化的目標體系
無論是作為過程還是結果,城鄉一體化都應建立其長遠而明確的目標體系.
a.城鄉空間布局的高度融合.即城鄉兩個地域實體融合成一個連續統一的、網絡狀的、多節點的、可滲透的“區域綜合體”(Regional entity).
b.城鄉功能結構的高度互補.“一體化并不等于中心———外圍經濟的消失,僅意味著二者高度相互依賴”[3].首先,在功能上,城市向鄉村傳輸商品、資金、技術與信息,并提供生產和生活資料,而鄉村則分擔城市的農副產品供應以及風景旅游基地等部分職能;其二,在產業上,鄉村圍繞城市的主導產業而發展配套工業或直接為城市服務的交通運輸、倉儲修配、房地產等第三產業;其三,在市場上,城鄉互為資源、互為市場,鄉村是城市的生產資料、技術、資金、工業品市場,而城市則是鄉村農副產品、郊野旅游、建筑材料與勞動力的廣闊市場.這種互補性關系,既使鄉村可以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直接參與城市的經濟運轉,成為城市經濟發展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時也使城鄉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避免相互爭奪資源.
c.城鄉生態環境的高度協調.通過建立前述的區域綜合體,統籌安排有污染工業的布局,協調城鄉環境保護與整治,并在各城鎮之間以大片的農田保護區、觀光農業和綠化帶相間隔,既明晰城鎮建設的用地范圍,又為整個綜合體構筑良好的生態環境,形成城中有鄉、鄉中有城,相互滲透、相互協調的“田園城市”.
d.城鄉基礎設施的高度共享.主要是建立快速便捷的城鄉交通體系,通過全天候的交通線路、舒適的交通工具、廉價的收費及周到的服務,使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聯系密切[5];同時,也建立高度靈敏的網絡信息服務,把現代通信技術普及到鄉村的各個角落,實現城鄉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促進城鄉空間以及人口、經濟的融合.
e.城鄉人口流動的高度通暢.我國以往的城鄉二元結構戶籍模式作為一種封閉的、限制性的戶口管理方式,對于維護社會穩定、保證國家工業化進程起了重要作用,但它阻礙了城鄉合理的、必要的人口遷移與流動.而人口流動通過對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可以促進城鄉經濟發展,提高宏觀經濟運行效益;從長遠來看,它還可以縮小城鄉差別、擴大社會交往、增強社會活力,促進鄉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發展.因此,要盡快進行全面的、實質性的城鄉戶籍制度改革,允許農民向縣城以上的城市轉移,實現城鄉人口流動的高度暢通.
f.城鄉政治文化的平等.無論是城市居民、還是鄉村居民都是社會大家庭的成員,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文化權利.因此,要盡快消除我國工業化初期所形成的城鄉社會分化及伴生的城鄉對立狀態,建立公平合理的城鄉關系,通過各種社會扶助活動和義務教育渠道,培養鄉村居民參與社會活動的素質與能力,盡快消除城鄉居民在參與政府決策方面的差別.要使鄉村居民從“鄉下人”的陰影中走出來,真正認識到自己在社會大家庭中的地位與作用,并真正融入社會大家庭.此外,還要大力保護和繼承廣大鄉村地區的優良傳統文化,以保持其發展的延續性.
g.城鄉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促進鄉村生活方式與生活狀態的不斷改善,使鄉村基本達到城市生活狀態且共同提高,也是城鄉一體化的目標之一.它主要表現為:鄉村居民在收入水平與就業機會方面達到與城市居民相同的程度;鄉村居民接受與城市居民相等的教育;享有與城市居民一樣的醫療保健、勞動保險與社會保障;擁有同樣的文化娛樂條件.
3 我國城鄉一體化規劃的框架內容
3.1 城鄉一體化規劃的范圍、層次與期限
我國城鄉一體化規劃的目的在于改變過去那種就城市論城市和以城市為中心的城鄉分割的規劃觀念,把城鄉居民點、生產力布局、基礎設施網絡作為區域整體來進行統一規劃,從城鄉全局來協調與解決城鄉一體化發展問題.因此,我國城鄉一體化規劃應該突破地域界限,覆蓋城鄉所有土地.具體而言,其規劃范圍應該包括中心城市建成區、郊區以及市行政管轄的廣大鄉村地區與小城鎮,使城鄉人口、土地、空間、水源、能源、信息、景觀與基礎設施等城鄉資源實現合理配置與控制保護.為此,其規劃層次當屬宏觀或中觀層次.
與此同時,作為一項長期的政策性工作,它可以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中的縣、市域城鎮體系規劃,或以單個或多個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經濟區規劃或城市郊區規劃范疇(可以作為專項規劃單列).城市總體規劃及其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制定應充分考慮城鄉一體化規劃要求,城鄉一體化規劃也要與總體規劃同步進行,以便及時反饋彼此的要求.城鄉一體化規劃在規劃期限上不同于城市總體規劃,它是對未來長時期一體化發展的目標戰略規劃及原則性指導,因此,它有發展時序,但沒有具體年限,既可以和城市總體規劃同時修編,又可根據動態需要因時修編.
此外,它與城市經濟區規劃(一種按經濟區域屬性分類的區域規劃)的區別,除了它的規劃范圍
通常小于城市經濟區(可能等于以單個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經濟區)以外,其目標追求也有所不同,城鄉一體化規劃還特別關注城鄉政治文化的平等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它與郊區規劃的區別也有一些類似,郊區規劃所追求的是其與市區的雙向互補和互為依存的關系,通常建立在農副產品、生態環境、土地空間等方面為市區所提供的支持,兩者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把城鄉一體化規劃的目標及相關內容納入城市郊區規劃,則可以大大彌補當前城市郊區規劃之不足.
3.2 城鄉一體化規劃的目標與原則
作為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城鄉一體化規劃,理應以前述城鄉一體化的目標體系為目標,盡管不一定能全面實現,但如下規劃原則仍應注意.
a.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可持續發展是涉及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和諧文明的新的發展觀.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城鄉一體化規劃應保持規劃結構的彈性和靈活性,使城鄉土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和最大可能的節約,并加強城鄉生態環境的保護,促進城鄉基礎設施的協調發展,延續和發展優秀的鄉土文化,避免城鄉社會空間的分割與對立,使城鄉物質環境與社會環境持續、有序且協調發展,并實現良性循環.
b.共同進步的原則.即充分重視鄉村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跳出傳統的以城市為中心的發展模式,樹立城鄉共同進步的發展觀,確立城鄉在區域經濟社會中的平等地位,建立各具特色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模式,促進城鄉各項事業的全面協調發展.
c.長期性、整體性與地域性的原則.即立足于長期漸進的發展,注重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避免短期行為,注重各城鄉地域的特性和差異性,因地制宜地提出城鄉物質環境建設的整體框架.
d.動態性與可操作性的原則.即根據動態需要不斷進行結構調整,同時采用系統方法區分輕重緩急,著重研究經過選擇的關鍵問題,以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
3.3 城鄉一體化規劃的任務與內容
鑒于當前城鄉規劃的重點仍在于物質環境建設規劃以及規劃人員的精力和知識面的局限,作者擬從城鄉物質環境建設角度選取下述可操作的主要規劃內容.
a.城鄉規劃結構.積極調整城鄉布局形態,形成多層次、多節點、網絡狀、連續式、疏密相間的、相互滲透的、點線面相結合的區域綜合體.其中,各城鎮可作為大小不等的“點”,各種交通軸線、林帶水系、電力電信走廊可作為“線”,而廣大的鄉村地區則為“面”.
b.城鄉用地布局.在明確城鄉功能結構與發展方向的基礎上,把縣、市域所有建設用地和不可建設用地進行統一的區分和原則性的布局,使城鄉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和最大的節約,真正體現“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在建設用地中,著重進行各級城鎮及開發區的用地布局,應將所有的用地規劃進行相應的修改和調整,確定合理的人口密度和用地強度.要在全面統籌的基礎上,通過用地布局積極引導與宏觀調控城鄉經濟發展的功能定位、行業選擇和拓展方向,避免重復建設、無序競爭和區域內耗,同時也防止城市的無限蔓延.
此外,還要相應確定電廠、變電站、高壓走廊、大型水廠、污水廠、煤氣廠、垃圾填埋場及墓地等區域性市政設施的位置.在不可建設用地中,又可分出永久不可建設用地(包括所有的一級保護高產農田、生態綠地、水源地、隔離綠帶、防護林地、風景林地、文物古跡、自然保護區、農田水利建設用地等)和規劃期內的不可建設用地(一般農業區,含二級保護農田、菜地、副食品基地、林地、園地、水產基地等),在重點保護前者的同時作好后者的保護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
c.城鄉交通體系、基礎設施及防災抗災規劃.在城鄉一體化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交通體系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它強化了城鄉間的分工與協作關系,促進了城鄉空間網絡的發展,使城鄉一體化結構形態得以完善.城鄉交通體系主要包括公路、水運及鐵路,其中與城鄉一體化關系最直接的是公路網絡,它可分為聯系中心城市與各城鎮的干線公路、連接各城鎮間的支線公路以及村級路網等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相結合,構成多層次的有機高效的公路路網,可大大便利城鄉居民的工作與生活出行.
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是加快城鄉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的關鍵,它包括城鄉聯網供水(建立村級管網,將自來水分送到各村),污水相對集中、分片處理(每鎮或幾個鎮建一個污水處理廠,經兼村并點后的鄉村居民點可建立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一鎮一變,一村一線”的供電網路,桿線電纜到村的電訊網絡,水利工程以及學校、公園、運動場等設施建設[6].這樣,按城鄉一體化原則統一規劃、分期建設、逐步聯網,既能避免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又可避免設施不配套或分布不均勻的狀況.深入研究城鄉各種致災因素,合理規劃城鄉生活空間,建立城鄉防災體系,通過一定的工程措施,提高城鄉抗御災害的能力,盡量減少災害損失.
d.城鄉環境保護與景觀生態規劃.環境污染是影響未來城鄉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因此,在當前,第一,要根據城鄉環境的合理容量制定污染物排放指標,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第二,要優化城鄉工業用地布局,把同類污染源集中到同一工業小區進行集中整治,或通過調整產業結構限制排污大、能耗多的企業發展,使城鄉企業向高效、低耗、無污染方向發展;第三,為防止各級城鎮出現失去控制的、攤大餅式的用地蔓延現象,要制定合理的綠色空間指標,嚴格保護和大力建設城區周圍的環狀或楔形生態綠地,并使其與城區內的綠地相互融通,共同形成完整的城鄉綠色開敞空間系統;第四,開展農業景觀建設,在保護山林水體的同時,充分利用山坡洼地、路網水系進行普遍的大地綠化和林網化,使多樣化的農業景觀既作為農業生產的前提條件而發揮生態效益,同時也成為重要的城鄉旅游觀光、休閑度假資源.
e.兼村并點規劃.村莊兼并是我國農業集約化、鄉村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有力手段.因此,要按照既有超前意識,又因地制宜、節約用地的原則,選擇一批交通方便,靠近區域基礎設施網絡且具有較好發展條件的中心村,兼并其周圍零散的自然村落,以徹底扭轉目前我國鄉村居民點密度大而規模小、土地浪費嚴重、服務對象分散、現代化程度不高的局面,為鄉村城鎮化發展奠定基礎.
城鄉一體化目標的實現,離不開行政管理、經濟手段、政策體系等調控機制的作用.因此,城鄉一體化規劃還要注重關于體制改革、政策法規、財稅金融、宏觀管理、規劃協調、指導監督、發展時序等一系列問題的研究,特別是要加強關于動力因素、發展時序和資金投入等問題的研究,并提出合乎實際的規劃實施建議.
參考文獻
[1]張小林.鄉村概念辨析[J].地理學報,1998,(4):52-55.
[2]陸學藝等.社會結構的變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3]楊榮南.關于城鄉一體化的幾個問題[J].城市規劃,1997,(5):41-43.
[4]薛德升等.有關鄉村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等幾個概念的辨析[J].城市問題,1998,(1):2-4.
Abstract The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condition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own and country as well as the power force of development of realizing it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concept and obj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own and country.
世界各國,無論發達國家,還是落后國家,普遍都有城市和鄉村的區域存在,以及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的區分。城鄉一體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城市中心與外圍鄉村的空間一體化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1 城鄉一體的概念
在人類發展歷史的長河中,城市與鄉村要經歷三個辨證發展的階段:第一階段,城市誕生于鄉村,鄉村是城市的搖籃,這是城鄉依存的時代;第二階段,工業革命作為催化劑加速了城市化進程,造成城鄉分離、對立,這是城市統治鄉村的時代(社會主義的城鄉是平等的關系,但是仍然存在城鄉差別);第三階段: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將會逐步地進入“城市和鄉村的融合”,換句話說,也就是逐步地消滅城鄉差別,城鄉一體化發展。因此,可以說,城鄉一體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總的說城鄉一體化是指城鄉之間通過資源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相互協作,優勢互補,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實現城鄉經濟、社會文化持續協調發展的過程。
2 城鄉一體化的目標
城鄉一體化的目標不是消滅城鄉差別,而是實現持續協調發展。是把城市與鄉村建設成一個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統一體。
3 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條件
城鄉一體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城市中心與外圍鄉村的空間一體化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想實現城鄉一體化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31 農業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意味著農業生產的日益工業化,即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各種工業投入,以代替勞動力,這將極大地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使農業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勞動力急劇減少,農業剩余勞力逐步向城鄉工業部門和服務業部門轉移,而這一變化將改變城鄉就業結構狀況。
農業現代化是城鄉一體化的基礎條件,是全部城鄉一體能實現的可靠保證,只有實現了農業現代化,鄉村工業化,城鄉經濟基礎才有可能趨于平衡,城鄉差別才有可能達到最小限度,最終實現城鄉經濟協調、同步發展。
32 基礎設施的更新
城鄉一體化既不是單純指城市鄉村化,也不是單純指鄉村城市化,而是指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城市與鄉村的交融發展。這種交融發展,首先必須依靠日益高水平的交通條件和通訊手段才能得以實現。因此,城鄉一體化條件下,不僅對交通狀況有著特殊的要求,需要有快捷的交通體系聯系城鄉,而且還要有現代通訊技術。建立鄉村電話程控,移動化、網絡化的信息服務網。通過基礎設施的更新,不斷縮短城鄉之間的“空間距離”,使城市空間走向區域化。
33 城鄉生活水平質量提高
鄉村居民生活狀況不斷改善,達到與城市居民生活狀態相同且共同發展,是城鄉一體化程度提高的一種表現形式。具體表現為:①鄉村居民在收入水平與就業機會方面達到與城市居民相同的程度;②通過衛星電視教育的普及與教育質量的提高,使鄉村居民接受與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③合理分布醫療網點,提高醫療衛生條件與技術,并且通過普及流動醫療保健方式,使鄉村居民獲得與城市居民一樣的醫療保障及同等的安全感,并且使鄉村的勞動保護、社會保障等等達到城市水平;④提高鄉村地區居民的居住水平,提高住宅成套率;⑤普及電視機及有線電視(如衛星電視、加密電影頻道等),提高鄉村居民文化娛樂水平等。
34 實現城鄉生態環境融合
為實現城鄉生態環境融合,有必要從人口容量、環境容量、經濟承載力等角度出發,研究農業用地與小城鎮生態環境的規劃,以減緩人類對土地資源的壓力。從生態學的角度,依據城市性質、規模、原有綠地基礎、氣候、土壤、地形等因素,綜合考慮生態綠地布局,建立協調的城市、鄉鎮與農田的生態環境體系。
4 我國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動力
41 內動動力
(1)鄉村城市化。改革開放以來,城鄉經濟改革、特別是農村經濟改革的成功,使我國城鄉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鄉村地區,人多地少、勞動力大量剩余的基本國情是鄉村城市中來自鄉村內部的推力;城鄉居民收入分配差異,生活方式與生活質量的差別則是中國鄉村城市化中來自鄉村外部———城市的拉力。在這兩種“力”的“合力”作用下,鄉村經濟迅速呈現多功能綜合發展的局面;鄉村非農產業的發展,不僅為大量鄉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提高了鄉村地區的收入水平,而且也大大改善了鄉村地區的基礎設施狀況與生活質量,加速了鄉村城市化進程,而鄉村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又使城鄉差距日益縮短。因此,鄉村城市化是我國城鄉一體化在鄉村地域發展的主要動力。
(2)城市現代化。隨著我國農村經濟改革的巨大成功,城市改革隨之鋪開。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功能,改革條條塊塊的計劃管理體制,大力發展各種橫向經濟聯合,提高中心城市的經濟輻射力、吸引力和綜合服務能力,成為我國城市改革的目標導向之一。中心城市功能日益加強,吸引、輻射能力以及服務范圍的加大,對區域內鄉村的發展也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42 外部動力
(1)改革開放政策。不可否認,城鄉一體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城市中心與外圍鄉村的空間一體化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20世紀80年代,我國盲目推行城鄉一體化,奉行農民進廠不離村、務工不棄農的城鎮化模式,并在全國范圍內普及推廣,此為小城鎮建設指導策略上的一大失誤。目前我國仍在實行城鄉封閉、畫地為牢的戶口政策,離土不離鄉、以工補農政策,城鄉生產要素融為一體仍有流通壁壘,但是,隨著中國第二輪改革的日益展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這些問題終將得到解決。
(2)外資的引進。由于我國經濟基礎薄弱,城鄉經濟發展的起點較低,單靠本國內犧牲農業實現“滾雪球”式的資本原始積累等方式來保證城鄉一體化的順利進行是不可能的,而象資本主義發展時期依靠掠奪海外殖民地來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更是不可能的,也是極其不人道的。自然地引進外資則成為解決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問題的有效方式。
參考文獻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簡述我國農業生產在城市化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如何通過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實現農業人口減少而糧食產量和產值保持增長的奇跡,對農業、工業和第三產業的資源互補,經濟互惠關系進行分析,從而把具有地理和行政區劃特征的城市和鄉村的一體化問題與產業一體化對應起來,提出產業一體化是實現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的根本途徑,制度創新是推進產業一體化,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和諧發展的基礎。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 產業一體化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現象從單一的農村城市化或農村城鎮化,逐漸轉變為更有組織、更大規模的以城市圈或都市圈為特征的區域經濟的集群發展模式。一個多年前就被提出的城鄉一體化概念,因為城市圈產業發展的需要而與產業一體化產生了交叉,這一交叉是怎樣產生的,又將怎樣影響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將會產生什么樣的變革呢?
城市化、一體化和城鄉一體化的涵義
城市化現象是在上世紀中期以后首先出現在發達國家的一種具有地理區劃特征的社會學現象,指的是人口、技術、資本、資源等向一個較小的范圍迅速集合,形成一個高度集中的城市,以減少生產過程中社會勞動時間的浪費,提高經濟效益的現象。這里的城市指的是如紐約、倫敦、東京、巴黎等經濟高度發達,人口高度集中的大都市。隨著世界經濟體系多元化發展趨勢的不斷加強,一些非農業的、人口相對集中、經濟并不發達的城市也開始呈現城市化的特征。以便利居民生活和商品交換為目的的聚集愈顯發達起來,這種城市更多的是指“城鎮”,例如我國的義烏就是這種類型。
城市是以工業化為主要生產手段,擁有大規模、成熟、專業的交易市場的地方,而鄉村,雖然也存在著少量的簡單加工作坊和小規模的交易行為,卻是以農產品生產為顯著特征的地方。如果撇開農村和城市的地理特征,而僅僅從農村和城市主要的產業類型來劃分,則可以將農村看作是第一產業聚集地,而城市則是第二、三產業聚集地。由此看來,實現城鄉一體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實現城市和鄉村(農村)產業層面的一體化。
從概念的產生看,“一體化”最初是應用在企業發展的研究中,指的是企業利用社會化生產鏈中的直接關系,擴大經營范圍和經營規模,實現供、產、銷聯合的戰略。一體化戰略通常有縱、橫兩個向量。經濟學上,沿產業鏈占據若干環節的業務布局叫做縱向一體化。同行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而有序組織的規?;a則是橫向一體化的表現。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一體化戰略的應用,目的都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隨著經濟學研究的深入和研究范圍的不斷擴大,一體化的概念也不斷轉借和擴展。在應用技術領域,一體化概念得到了很好發揮,芯片和集成技術的不斷創新就是一體化概念發揮的集中體現。而同時,經濟學、社會學、規劃學等多個學科范疇的一體化理論也不斷創新,經濟一體化、區域一體化、貨幣一體化、城鄉一體化、產業一體化、市場一體化、基建一體化等概念層出不窮。
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的涵義
城鄉一體化的概念并不是簡單重提,而是有了更加具體和深入的涵義。首先,從概念本身的表述來看,“城鄉一體化”的概念表述是“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從增加的“經濟社會”四個字就能清晰地展現,新的城鄉一體化的目標不是簡單地將城市和農村統一職能,把農村發展成為具有工業化生產性質和商品交易繁榮的城市。一體化的首要目標是在經濟關系上實現城市工業化和鄉村農業化生產的互補,而實現這種互補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城市和鄉村的社會生活同質,也就是共同富裕,共同發展。
如此看來,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至少有兩個階段:經濟一體化階段和社會一體化階段。由于經濟生活是社會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社會生活不可能脫離經濟生活獨立存在,而經濟生活也絕不是社會生活的唯一內容,它同時還與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復雜聯系,所以,經濟和社會生活的一體化階段注定不能分割,必然是緊密關聯的。經濟的一體化需要有社會的統籌規劃作為基礎,需要有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作為保障;而社會的一體化需要巨大的經濟需求作為動力,借助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的均衡配置來實現。也就是說,城鄉經濟社會的一體化是經濟一體化和社會一體化互為因果的一個總的過程。我們可以先從城鄉經濟一體化和城鄉社會一體化兩個角度分別考察城鄉一體化的實現過程。
城鄉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式
傳統上,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農業大國,農村人口一直占總人口的絕大多數。根據建國以后5次人口普查的結果和國家統計局的2005、2008年人口抽樣調查數據所做的曲線圖(見圖1)顯示,雖然農村人口的絕對數量始終超過城鎮人口,但自1980年以后城鎮人口比例不斷上升,而農村人口比例持續下降。2008年,我國城鎮人口已經接近總人口數量的46%,如果考慮到上世紀80年代以后,大量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形成的民工潮,造成了由于流動人口數量難于準確統計而出現的統計出入,則農村實際務農的人數會大大少于農村戶籍統計數據。即占人口54%的農村人口并未全都從事農業生產。按照幾年前某些農村2/3人口進城務工的情況來看,我們可以保守地認為有至少1/3的農村人口是沒有從事農業生產的,那么第一產業的實際務工人員應該不會超過人口總數的36%,即不會超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時統計的農業人口總數。
與農業人口絕對數量的下降相反,我國的農產品產量和農業產值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極大提升。這是因為農產品產量的上升得益于農業科技的進步。但這一答案無法解釋農業人口減少和農業產值增加的關系。
為什么農業人口大幅下降而農業產量和產值還繼續上升呢?根據對我國糧食產量逐年數據進行的分析顯示,雖然糧食產量存在3~4年的短周期波動,但自1949年以來,糧食產量不斷上升,特別是黨的以后,糧食產量屢創新高。1978年國家大幅度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刺激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糧食年產量達到了30477萬噸,實現了糧食產量歷史性的跨越。1984年,中國糧食產量再次跨越歷史,達到40732萬噸。這次糧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我國農村推行的,實現了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賦予了農民生產的自以及剩余產品的支配權,再次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從1985年到1989年,由于前期農產品顯著增加導致的產糧過剩,和特區開放導致的第一次民工潮,對農業產生了不利影響,糧食產量一直處于倒退和徘徊的境地,直到1990年才再次實現飛躍,而這之后,連續十年的糧食產量和質量都有明顯提升。雖然2000年以后,由于國際糧價的持續低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打擊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促使更多農村人口外流,但我國的糧食產量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上。
1990年到2009年的這20年可以劃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糧食產量增加主要得益于化肥和農藥在糧食生產過程中的投入。但自從我國進入WTO、以及歐盟等經濟體嚴格執行農藥殘留最高限量標準之后,化肥、農藥等投入在糧食增產和增值的過程中日益失去作用。糧食產量的增長受糧食單產、播種面積等非耕地總量因素的影響日益明顯。以袁隆平主持的雜交水稻為代表的良種繁育技術對糧食單產的顯著增加有著決定性的貢獻,而近年來各地出現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也是繼家庭聯產承包制度之后一次大膽的農村體制創新。它從根本上形成了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升農業經濟質量的重要條件。所以,農業人口減少而農業產量和產值增加的真正原因可以歸納為農業生產的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的雙重結果。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簡單地說就是將農業生產的過程分解成具體且獨立的組成部分,由各專業工作隊伍協作完成農業生產、加工和銷售的全過程。從產業發展的戰略角度而言,這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出現正是農業產業一體化向縱橫兩個方向拓展的具體表現。而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將農業一體化的觸角伸向了第二產業,在產業分解和融合的現實中將人為隔離的農業和工業聯系起來,提出了農業和工業乃至服務業一體化的新要求,而這正是城鄉經濟一體化的具體要求。
城鄉社會一體化的任務
雖然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在我國呈現出迅速擴張的局面,但許多困難仍然影響著這種體制創新基礎的穩固、困擾著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擴大??傮w而言,困難突出地表現在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法律地位不明確,制度保障不到位,思想認識混亂,管理和經營缺乏科學指導。這些問題,直接導致生產秩序混亂,合作組織成員權益得不到保障,效益難以提升。解決這些問題的迫切要求,對行政管理和法律法規的改進形成了強大的推動力,經濟體制的創新已經走到必須向制度創新階段推進的地步。而制度創新的目標正是城鄉社會一體化。
城鄉社會一體化根本而言是要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掃除機制體制障礙,通過資源的流動和福利的均衡實現社會的和諧進步。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城鄉有別的戶籍管理、勞動用工和社會福利制度的不同,城市無論在經濟還是文化生活上都遠較鄉村為好。對更好的生活條件的憧憬導致鄉村人口大量外流,城市基礎設施和資源壓力乃至社會不安定因素與日俱增。反過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又侵占和破壞了大量的農用耕地,使農業陷于人力和土地資源雙流失的境地。2007年,爆發全球性糧食危機之后,中國參與國際糧食貿易,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都對國際糧價產生重大影響,所以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一躍成為全世界關注的重要議題。我國農業的穩定,不僅是自身戰略安全的需要,也是對國際糧食安全的貢獻。從經濟運作方式而言,我國農業穩定的出路已經擺在眼前,但還缺乏對農業與工業資源互補,以及農業與服務業資源流通的體制支持。
結論
通過產業一體化的改造,實現農業、工業、商業、物流、教育、科研、信息等產業的協作和互惠,完全有可能使生產力快速發展。我國城鄉經濟一體化已經初現端倪,城鄉社會一體化正亟待推進。只有變體制障礙為體制基礎,充分融合機制創新和體制創新的成果,才能盡快通過城鄉經濟社會的一體化改造,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封志明.中國未來人口發展的糧食安全與耕地保障.人口研究,2007,31(2)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 商業經濟 互動
相關文獻概述
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態之一,“城鄉一體化”成為許國內外許多學者研究的熱點。國內外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實踐層面的論證,揭示了二者之間的某種關系。
在國外的英文詞源中,很難發現用一個詞來描述“城鄉一體化”,最為相似的就是“城鄉融合(和解)”(urban-rural composition)。該詞的真正內涵是20世紀西方發達國家的相關制造業從大城市向小城市,甚至是農村區域轉移,最終形成了城鄉相結合的新興概念?!俺青l一體化”的概念最早出現于城市學領域,是由英國著名城市學家埃比尼澤·霍華德率先提出來的。在他1898 年出版的《明日:一條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書中,倡導“用城鄉一體化的新社會結構形態來取代城鄉對立的舊社會結構形態”,并主張“城鄉經濟結合,才能有效推動二者的有效發展”;隨后,同樣來自英國的劉易斯·芒福德在對霍華德的思想吸納基礎上,深化了其理念。他指出,城鄉一體化與商業經濟發展休戚相關;亨利·賴特及克拉侖斯坦因等指出,城鄉一體化需要有區域城市的理念,需要構建整合性、清晰的城鄉交通走廊。通過商業經濟的發展,在交通走廊的核心處形成城鎮聚集,從而形成集政治、經濟和文化功能為一身的多功能中心城鎮;著名的加拿大學者邁基以亞洲國家發展為案例,以Desakota的理念來描述“城鄉一體化”,主張在商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消除城鄉差別,聚焦于城鄉經濟發展聯合體構建,從二元經濟向一元經濟快速轉變。
我國學者同樣對城鄉一體化建設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觀點?!芭擞澜戎赋觯青l一體化內容包括城鄉地位平等、城鄉開放互通、城鄉互補互促、城鄉共同進步。三是城鄉一體化階段研究。從城鄉關系角度,大致可以分為鄉育城市、城鄉分離、城鄉對立、城鄉融合即城鄉一體化等幾個階段。四是城鄉一體化的理論思想是否正確”(孟玉新,2009)。凌耀初則強調,如果商業經濟需要得到合理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一是要大力改造傳統農業布局,發展現代科技農業,走農業產業化道路;二是要形成特色商業經濟,企業集群、中小工商業和鄉鎮企業要有效利用資源,發展特色經濟。楊蔭凱則指出,商業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有:加快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工業化、加快實施城鎮化、土地管理與經營制度創新、市縣行政體制改革、農村財政金融體制創新、人力資源開發、擴大開放與招商引資和國家宏觀政策強力支持。
可以說,國內外學者對“城鄉一體化”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在研究成果中可以發現,他們都描述了城鄉一體化與商業經濟的關系。雖然,他們沒有用共同詞來描述二者的具體關系,但是,本文以為,互動可以作為二者關系的有效形容。城鄉一體化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商業經濟發展是城鄉一體化實現的重要手段,而城鄉一體化則是商業經濟發展的風向標。發展商業經濟,從而實現城鄉經濟互補,推動城鄉一體化快速實現。
城鄉一體化視閾下商業經濟發展的思路
城鄉一體化發展可以看作是一個復雜工程,也是一個偉大且艱巨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城鄉一體化對商業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業經濟發展也必須以城鄉一體化為目標,從而實現二者互動發展,從傳統的城鄉分治走向城鄉一體、和諧發展的雙贏局面。
(一)商業經濟發展的支撐:政府力量的支持
“繆爾達爾(1957)在《經濟理論和不發達地區》一書中,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結構’理論,成為城市化理論中城鄉協調發展的經典理論。他利用‘擴散效應’、‘回流效應’等概念解釋一國經濟發展中地理二元結構形成的原因和作用機制。他認為由于經濟的發展所帶來的商品、資本、人員、技術等要素的自由流動會使先進的地區更先進、落后的地區更落后,因此必須由政府轉變相關的發展理念,并制定相應的政策刺激,幫助落后地區加快發展”(趙寧,2008)。
各級政府部門必須從根本上轉變思想觀念,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1.轉變“二元結構”的傳統觀念,樹立城鄉一體化的新觀念。我國社會城鄉結構發展在傳統的“二元結構”觀念影響下,長期存在著“重城輕農”、“重工輕農”的現象,使得城鄉經濟發展失衡。所以,各級政府部門應該從“重城輕農”的傳統觀念中完全轉變過來,從本質上認識到城鄉一體化發展對于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2.打破“城堡經濟”,建立城鄉一體化市場。各級政府部門不能以“本位主義”思想為指導,片面追求所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單一成果,必須具備大局觀念,建立城鄉一體化市場,構建公平、公正的市場規律,為城鄉經濟的發展創造出良好的制度環境。
3.改變“厚城薄鄉”的現狀,打造“工農并舉”的新局面。各級政府部門應統籌規劃,公平公正地對待城鄉經濟發展,不能忽視農村經濟發展,應該打造“工農并舉”新局面。在一些較偏遠的農村地區,當地政府部門應增加財政投資,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發展提供基礎硬件保障;相關管理部門還應該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扶植建立相應的支柱產業,發展特色農業,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而努力。
4.改變行政推動的老方法,建立健全市場機制。當地政府部門應從根本上轉變觀念,由行政命令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發展經濟依靠行政命令是行不通的,必須重視市場導向作用,這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
關鍵詞:城鄉教育一體化;城鄉邊界;制度變遷;研究范式
中圖分類號:G40-0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124(2013)04-0005-05
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是新時期我國面臨城鄉教育二元結構所提出的新的發展戰略。進行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的邏輯前提是理解城鄉教育一體化,但是,人們對于什么是城鄉教育一體化并未達成一致。從構詞方式上看,城鄉教育一體化由“城鄉”、“教育”、“一體化”3個關鍵詞組成,理解城鄉教育一體化首先要從這3個詞入手來考察。城鄉的邊界決定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的范圍,教育的本質決定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實質,一體化研究的不同范式及其相互關系決定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研究的可能路徑。
一、城鄉的邊界:城鄉教育一體化的范圍
城市、城鎮、農村、鄉村等概念,都是表述我國社會區域的基本概念。本文中的所謂城鄉指城市和鄉村。但是,我國對城市和鄉村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有很大分歧,在使用這對概念時也較為混亂,其結果是影響了人們對城市、鄉村等相關問題的認識和研究。因此,對城鄉教育一體化進行研究,必須要澄清城市和鄉村的概念以及空間范圍。
對于城市與鄉村的內涵,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加以描述,如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歷史的、地理的等等。在實際當中,人們往往也是從多功能的角度對城市與鄉村進行劃分的:鄉村是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人口分布較城市分散的地方,主要依賴自然過程進行生產;城市則是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人口密度較大的地方,往往是一定地域范圍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 [1 ]?!冬F代漢語詞典》也對城市與鄉村的概念做出了類似的解釋,所謂“城市”,就是“人口集中、工商業發達、居民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地區,通常是周圍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 ];“鄉村”則是“主要從事農業、人口分布較城鎮分散的地方” [2 ]?,F代城市與鄉村是一個更為復雜而又模糊的概念。這是因為隨著城市化速度的不斷加快以及城鄉交流的不斷增強,傳統意義上城市與鄉村的區別已不是那么明顯,它們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對于我國來講,鄉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里有了鄉村社會文化的一些特征,而鄉村里也同樣有了越來越多的城市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國一直以城、鎮(鄉)的行政界限作為城鄉劃分的基礎,而實際上在城、鎮行政區劃內也往往包括了相當一部分的農業和農村人口,城鎮的實體地域概念并沒有真實的建立。
總而言之,不僅在純理論意義上界定城鄉的概念是一個難題,即使對城鄉的概念達成了一致,甚至確定了具體的標準,也很難在實體地域上將二者嚴格地分開。但是,現實的城鄉教育一體化研究與實踐卻不允許這種模糊性的存在,必須對此加以確定。從國家的統計標準來看,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的《統計上劃分城鄉的規定》,把我國的城鄉劃分為城鎮和鄉村,城鎮又分為城區和鎮區。城區是指在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市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和其他區域,不包括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中的鄉以及村。鎮區是指在城區以外的縣人民政府駐地和其他鎮(統稱為縣鎮),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和其他區域,同樣不包括縣人民政府駐地和其他鎮當中的鄉和村。鄉村是指城鎮以外的區域,分為鄉中心區(鄉政府所在地)和村莊,其地域范圍不僅包括行政區劃當中所有的鄉及其中的村,還包括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當中的鄉和村,也包括縣人民政府駐地和其他鎮當中的村。
上述規定及其實施辦法對于認定和劃分城鄉邊界提供了很好的標準。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城鄉是具有相對性的。如果把鄉村看做“純粹”意義上的鄉的話,那么相對于鄉村,鎮區就更具有城的意味。但是和城區相比,鎮區就顯得更像鄉村了。因此,我們可以把城鄉看做一個連續的序列,根據城鄉的不同的等級和層次,以及我國的行政區劃,把我國的城鄉關系劃分為7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鄉村內部鄉中心區和村莊的關系;第二個層次是鎮域內的城(鎮政府駐地)和鄉(村莊)的關系;第三個層次是縣域內一個鎮的鎮區與另一個鎮的鄉村的關系;第四個層次是市轄區內的城區與鄉村的關系;第五個層次是地級市內的一個區縣的城鎮(城區和鎮區)與另一個區縣的鄉村的關系;第六個層次是省域內一個地級市內的城鎮與另一個地級市內的鄉村的關系;第七個層次是全國范圍內一省的城鎮與另一省的鄉村的關系。與這7個層次的城鄉關系相對應,城鄉教育一體化也可分為7個層次。考慮到我國行政區劃的設置情況,鄉和鎮一級、縣和區一級的可以合并到一起,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層次也因此得到簡化,依次是:鎮(鄉)域內的城鄉教育一體化;縣(區)域內的城鄉教育一體化;地級市域內的城鄉教育一體化;省域內的城鄉教育一體化;國家層面的城鄉教育一體化。
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層次性決定了其實現的非同步性,但這種非同步性并非是從低到高層次的依次實現,而是依據管理和投入主體等多種因素來確定的。雖然鄉鎮是我國最低層次的行政單位,但是由于其不是管理與投入的主體,并不適合以它為基本單位來實現城鄉教育的一體化。而縣級政府則由于其義務教育的管理與投入主體地位,理所當然地成為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基本單位。正因如此,2010年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指出,“建立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率先在縣(區)域內實現城鄉均衡發展,逐步在更大范圍內推進”就成為我國現階段的政策選擇。等到縣(區)域內實現基本均衡以后,要想在更大范圍內推進,就需要管理和投入主體的調整,這意味著統籌主體的提高。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層次越高,統籌主體也就越高。
需要指出的是,城鄉教育一體化實現的非同步性,并不意味著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在各層級政府開展的有先有后。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層級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只是在不同時期各層級政府的側重點和實現程度有所不同罷了。
二、教育的本質: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實質
從以往的研究來看,不管是區域一體化理論還是城鄉一體化理論,都主要是從經濟方面展開,雖然也涉及到了社會的其他方面,但并不是主流,研究也并不成熟。教育作為一個與經濟并不相同甚至差別很大的領域,雖然我們可以從城鄉經濟一體化研究中得到很多啟示,但是城鄉教育一體化肯定與城鄉經濟一體化有很大差別。如果不注意這種差別,而盲目借鑒,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1. 城鄉經濟一體化與制度
從整個人類發展史來看,城鄉經濟關系經歷了一個鄉育城市城鄉分離城鄉融合的演變過程,具有很強的客觀性。城鄉經濟分離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城鄉經濟二元結構在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它的產生源自于城鄉經濟結構的差異。在發展中國家,城市以現代化的工業部門為主,而農村則以傳統的農業等部門為主,工業和農業的生產效率存在著很大的不同,這是城鄉經濟二元結構形成的根本原因。要想消除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必須要拉平城鄉之間生產效率的差距。當農村農業部門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勞動力過剩的情況,并呈現出無限供給的趨勢,這時農業部門的邊際勞動生產率出現停滯甚至負增長。如果要想繼續提高農業部門的邊際勞動生產率,就必須轉移過剩的農村勞動力,減少農村農業人口。隨著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不斷轉移,農村人口不斷減少,城鄉之間生產效率的差距不斷縮小。當農村人口減少到一定的程度,城鄉之間的生產效率趨于一致時,城鄉二元結構就會得到消除。雖然包括經濟在內的一切社會領域的活動,都是由人來完成的,但是城鄉經濟二元結構的形成不是作為參與主體的人有意識建構的結果,而是源自于社會自然分工所造成的工農差別。所以說,城鄉經濟二元結構的形成更多的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傳統經濟學只關注土地、勞動、資本等實體性要素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把制度作為既定的前提。新制度經濟學開始把制度作為影響經濟的內生變量納入到經濟學研究的核心位置,用制度及制度變遷來解釋經濟發展的效率問題。制度到底是作為外生變量還是內生變量來影響經濟,在這一點上可能還存在爭論,但是作為影響經濟的一個要素是確定無疑的。用新制度經濟學的解釋就是,制度規定了產權結構和游戲規則,從而約束了人的行為和經濟效率。但是,無論如何,制度本身并不等同于經濟,最多只是影響經濟的一個要素。并且,經濟自身有著客觀的發展規律,制度的制定也必須遵循這些規律,而不能隨心所欲地建構,否則就會影響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樣,對于城鄉經濟一體化建設來說,對制度的選擇不同,可能會影響其發展的路徑和走向,但并不會改變經濟規律本身。
2. 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實質是制度建設
與制度外在于城鄉經濟一體化相比,城鄉教育一體化與制度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系,甚至在一定意義上,城鄉教育一體化就是城鄉教育制度(體制機制)的一體化,他們具有內在統一性。這是由教育的本質來決定的,教育活動與經濟活動有著很大的差別。
首先,經濟活動具有較強的規律性,而教育活動的規律性較弱。教育到底是一門科學還是一門藝術,長期以來存在爭論,這實際上也是人們對教育究竟存不存在規律的爭論。既然教育沒有或只有弱規律性因素的制約,這使得人們在從事教育活動的時候可以發揮更大的主觀能動性,根據一定的價值取向來建構教育制度。
其次,正規的學校教育是隨著國家的產生才開始出現的。從廣義的教育活動來看,它與經濟活動一樣是隨著人類的產生而同時出現的,誕生于國家之前。但是,對于學校進行的正規教育活動而言,它產生于國家之后。這種現象說明,教育是作為國家的一種制度建構而存在的。
再次,從國民收入的分配來看,教育處于再分配領域。國民收入的分配分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階段。初次分配是在物質生產領域內進行的分配,與人們對生產要素的占有情況和談判能力的強弱密切相關。教育不屬于物質生產活動,只能通過財政和政策等手段對國民收入進行再分配,實現正常運轉。財政和政策等手段本質上是一種制度保障。
最后,從產品性質來看,教育屬于公共產品。根據世界各國的通例,人們都把教育視為一種公共或者準公共產品,由國家出資來興辦教育,義務教育尤其如此。由國家出資興辦本質上就是一種制度供給。
基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從宏觀意義上講,教育與制度是內在統一的,教育本質上是一種制度建構,對于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來說同樣如此。
3. 城鄉教育一體化與城鄉經濟一體化的區別
通過以上分析與比較可以看出,教育與經濟有著很大的差別。經濟與市場聯系密切,而教育與制度安排和政策選擇有著更為直接的關系,甚至可以說教育本身就是制度安排的結果。從制度變遷的角度來看,根據實施主體的不同,制度變遷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政府主導通過強制力來實施完成的變遷方式,即強制性制度變遷;另一種是社會和個人為獲得潛在利益而進行的制度變遷,即以需求為主導的誘致性制度變遷。對于城鄉經濟一體化建設來說,由于其與市場聯系密切,以需求為主導的誘致性制度變遷更多一些,市場的作用是最重要的;而對于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由于其與經濟的差別,決定了政府是促使其發生變遷的主導力量,特別是在中國的集權式政治結構中,政府擁有絕對的政治力量對比優勢,而且還擁有很大的資源配置權力,能通過行政、經濟和法律等手段在不同程度上約束其他社會行為主體的行為 [3 ]。從這個意義上講,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主要是政府主導的強制性制度變遷,市場的地位在其次。關于這一點,眾多的研究者也有著充分的認識,研究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學者幾乎無一例外地認為其實質就是制度問題。
三、一體化研究的不同范式及相互關系:可能的研究路徑
當前,在我國的城鄉教育一體化研究當中,大體存在著3種不同的研究范式:結構功能主義范式、博弈論范式以及制度主義范式。
結構功能主義是現代西方社會學中的一個理論流派。它認為社會是具有一定結構或組織化手段的系統,社會的各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關聯,并對社會整體發揮著必要的功能。整體是以平衡的狀態存在著,任何部分的變化都會趨于新的平衡。功能主義的基本觀點是 [4 ]:第一,系統優先于其各個構成要素;第二,系統的構成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第三,系統的各個構成要素都有一定的功能,或正功能,或負功能;第四,每一個系統都是各部分良好結合的有機整體;第五,社會是具有自我調節機制的相對穩定的結構;第六,社會系統的良好運轉,需要社會成員價值觀念的一致與共同目標的達成;第七,社會的主導狀態應該是穩定的秩序,而不是分歧和沖突;第八,社會系統要穩定,有些功能條件就必須得到滿足。城鄉教育一體化研究當中的功能主義范式,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功能方法的基本觀點,如有的學者指出,城鄉教育一體化是指在教育發展中,不能把城市和鄉村看成是兩個獨立的系統,而要把它們視為一個整體,打破城鄉二元經濟和社會結構的束縛,以系統化的思維方式,推動城鄉教育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共同實施教育的現代化 [5 ]。還有的學者指出,城鄉教育一體化是指整合城鄉教育資源,統籌城鄉教育發展,構建雙向溝通、動態均衡、良性互動的教育體制機制 [6 ]。
博弈論是指研究多個個體或團隊之間在特定條件制約下的對局中利用相關方的策略,而實施對應策略的學科。有時也稱為對策論,或者賽局理論,是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理論和方法。目前在經濟學、政治學、軍事戰略和其他很多學科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在城鄉教育一體化研究當中,筆者曾運用博弈論方法,選取政府、社會與受教育者三方作為權力與利益博弈的主體,來解釋城鄉教育制度的變遷過程 [7 ]。城鄉教育一體化作為一種制度創新,也是各教育主體博弈的結果。
制度,作為社會科學的一個基本范式,一直非常寬泛。制度主義范式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和組織分析等諸學科中的興起,構成當代社會科學發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趨勢。制度作為社會科學分析的一種范式,因為不同的假設、邏輯以及主張而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構成了不同的制度分析觀。雖然不同的制度學派主張不同,觀點各異,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即都十分重視制度的重要作用。研究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學者幾乎無一例外地認為其實質就是制度問題。有人指出,從城鄉教育均衡到城鄉教育一體化是理念變革與制度創新 [8 ],城鄉二元結構問題本身就是制度問題,破解城鄉教育二元結構,推進和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必須從改革制度入手 [6 ]。
上述3種研究范式對于理解和實施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都具有非常大的啟示作用,但是和任何一種理論一樣,每種研究范式在具有自己優勢的同時,也存在著自身的局限性。結構功能主義范式雖然指出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應然狀態,但是功能主義者一般最關心社會結構的靜力學,而較少關注社會結構的變化;致力于發現社會的穩定,而不是社會變遷;是一致,而不是沖突;是因循,而不是創新;是規范的拘束力量,而不是規范據以建立或被新規范所代替的機制 [4 ]。正是由于這種原因,結構功能主義的視角就很難說清楚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應然狀態是如何達成的,其動力機制何在。而博弈論范式,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沖突論范式恰恰解決了“功能主義者不能在他們自己的理論中提出和處理一個充滿了沖突與需要根本改革的當代社會中的主要問題” [4 ]。與功能主義關心一致、調適與合作不同,沖突論則關心沖突與斗爭。功能主義研究一種因素對于另一種因素的適應,沖突論則研究它們不協調的程度。前者視社會體系的均衡為關鍵概念,后者則認為系統的變遷至關重要。沖突論雖然解決了社會發展的動力問題,但是與功能主義者將穩定與均衡視為社會的主導秩序一樣,沖突理論則假設人類社會是一個持續的變遷流轉過程,從一個極端進入了另一個極端。制度分析范式的出現,為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架起了一座橋梁。
以往,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學科領域,都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對制度概念進行了理解。盡管對制度的理解形形,但總體上都傾向于在規則、規范性這一維度上理解“制度”概念。規則本身就是一種結構。當代英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就曾從結構的維度理解“制度”概念,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發。吉登斯認為社會自身再生產具有“結構性特征”,并且這種“結構性特征”最根深蒂固,而“結構”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制度中反復采用的規則與資源。吉登斯事實上將制度規定為一種結構,這個結構具有穩定性與持久性特征 [9 ]。它具有實踐的特征,是人類較穩定的行動程序。通過這一理解,就把制度與結構功能主義所倡導的秩序與系統結構聯系起來。那么,由此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制度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從博弈論的視角來看,博弈是社會主體從各自的動機出發相互作用的一種狀態,制度與博弈之間的關系是多方面的:第一,制度是博弈的均衡,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博弈會形成制度或制度體系,即關于博弈如何進行的共有信念的一個自我維持系統,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規范、約束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或行為選擇;第二,制度是多樣化的,通常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博弈或相互作用是在先前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下進行的,也就是說,人的行為或多或少受到制度的制約。而隨著人與人之間的博弈或相互作用的進行,制度會隨著時間、技術、偏好等其他因素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這就是制度變遷。所以,制度變遷的過程也是一個社會主體之間的博弈過程。同時,人們又會在新的制度安排下相互作用即博弈,如此循環往復,人類在曲折中不斷進步與發展。
雖然不同的研究范式在研究假設以及研究方法上存在著很大差別,但是不同的理論視角是互相補充的,我們力求的是視界的融合,而不是用某一理論視角解釋所有的問題,這在事實上也是不可能的。事實上,在以往的文獻當中也很少有用單一視角來研究城鄉教育一體化問題,只不過很少有作者意識到自己在研究當中的這種視角的轉換。比如在談到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未來樣態時,多數學者用到的是功能主義的視角,而在談到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時,卻又不自主地轉入到制度主義的視角,在解釋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問題時,有些學者則采用了沖突論的視角。因此,并不存在一個關于城鄉教育一體化的統一理論研究框架,城鄉教育一體化研究路徑應該是整合性的。
參考文獻:
[1]黃坤明.城鄉一體化路徑演進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K].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3]陳天祥.論中國制度變遷的方式[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86-93.
[4]于 海.西方社會思想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5]王克勤.論城鄉教育一體化[J].普教研究,1995,(1):6-8.
[6]褚宏啟.城鄉教育一體化:體系重構與制度創新――中國教育二元結構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3-10,26.
[7]楊衛安.我國城鄉教育關系制度的變遷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關鍵詞:大城市;公共交通;公交體系;公交系統
中圖分類號:U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15-0093-02
1 公共交通系統發展的背景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鎮化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這不僅讓農村中的大量勞動力轉向城鎮,讓城鄉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城鄉間的人員流動也正在不斷地增多,進而出現了客流量大增的現象。同時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鎮人口不斷增多,城市問題也正在日益顯現,例如城市污染、城市交通擁堵、交通事故的增多,當前我國城鎮化過程中,城鄉間的人口結構發生了改變,主要體現城市人口增多和流動性比較大,農村人口減少。20世紀末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發展,縮短了城鄉間的公路客運,這在很多程度上解決了城鄉間居民的出行及流動。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間及城市間的物流及客流的增多,原有的公共交通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原有公路管理模式的弊端已經顯現,城鄉間的運輸方式發展不協調,管理體制表現為多頭領導及交叉。城鄉間的道路建設及使用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劃,在城鄉間的短途客車與城市間的公交形成不公平的競爭,在城市間的車輛缺乏一個統一調度、統一規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間的客流不斷增多,但是城鄉間的短途客車卻人為地分割了市區與城鎮間的頻繁交通聯系,已經嚴重制約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在此背景下,現代大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發展理念由此醞釀而生。
2 有關概念與內涵
城市公共交通作為大城市的命脈,這也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城市公共交通作為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基礎設施,同時也是關系到城市能夠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公益事業,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及人們理論認識的發展,國內的很多城市根據自己城市的基本特點,提出了城市發展公共交通戰略,大公交體系、城鄉公交統籌、城鄉公交一體化、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基于TOD模式的公共交通、快速公交系統等理念引人關注。
2.1 大公交系統的概念和內涵
大公交及大公交系統這些概念在近幾年出現在一些論文、雜志及研討會上,同時在網絡上也出現了這些概念,對這兩個概念不同等人有不同的見解,真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這兩個概念學者們并沒有給出權威的界定,在一些刊物及雜志上對大公交的定義為公共交通中的主體地位,能夠為城鄉提供經濟、方便、高效及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更好實現城鄉間的交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公共交通事業不斷深入,在大城市發展大交通、大公交已經成為大城市區域公共交通發展的大趨勢,對于大公交的定位主要是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的主要地位,能夠為大城市的發展提供基礎設施,在大城市中能夠建設一個經濟、高效、可持續發展的公共交通系統,更好地實現城鄉間的結合。隨著我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大公交系統能夠更好地確保城鎮發展對公交系統的
需求,結合學者的研究和當前大城市在構建大公交系統的實踐,對其定義為它是在現代化城市進程中,確立了以人為本、公交系統優先發展的理念,運用先進技術及社會的綜合資源,建立一個經濟快捷、安全可靠、可持續發展的區域公共交通體系,更好地實現城市內及城市間的公共交通系統。關于公共交通系統的內涵主要包含了幾下幾個方面:第一,大公交系統是現代化城市的重要標志,其核心就是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滿足城市的發展。第二,大公交系統包含的內容非常多,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公交車、軌道公交、出租車外,還有免費的自行車、纜車及水上渡輪等,為了人們更便利出行。第三,大公交系統的發展有利于城鎮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第四,大公交系統具有很強的輻射性,能夠輻射周邊村鎮及城鎮。第五,要與城市的對外交通系統進行有效的對接,更好地實現區域經濟發展。
2.2 有關城鄉客運的概念和內涵
關于城鄉客運有一些相近的提法或者說法,這些提法主要有城鄉交通一體化、客運一體化、農村客運公交化及城鄉道路一體化建設,在這其中有一些比較常見的概念,例如城鄉公交統籌、城鄉公交一體化、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等概念,同時提出了一些內涵比較相近的容易讓人產生混淆的概念,這就需要同一概念,更好地為大公交提供學術支持,隨著城鄉道路設施不斷完善,我國城市道路系統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對其相關研究也正在不斷增多,盡管出現了很多概念,但是通過對這概念進行分析,基本都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因素:第一,概念背景相同或者相近,這個背景主要是城市的快速發展,都為了更好地對客運體制改革及打破城鄉客運二元結構為出發點,更好地服務城市交通。第二,指導思想相同,城鄉客運的融合,主要是圍繞城鄉遵守統一法規、統一規劃及統一管理的方式。第三,目的相同,都為了更好地服務城市發展,給人們提供更為便捷的出行工具。
對城鄉客運的改革主要是為了打破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更好地讓居民享受便捷、舒適的公共交通資源。對城鄉客運的改革應該是以公共交通理念為指導思想,使用城鄉公交一體化或者公共交通這些概念來概括城鄉客運更為貼切,城鄉公交一體化主要把城市的公交設施與鄉鎮的諸多客運設施相結合,讓其有機結合,利用公交化運作方式,實現旅客有序乘坐,讓市場更好地發揮作用,最終達到居民出行方便,更好地促進我國城鄉經濟的快速發展。
2.3 基于TOD模式的公共交通
TOD模式就是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發展模式,其英文為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這是一個交通布局緊密、功能混合的一個社區,在這樣背景下,建立一個公共交通樞紐,經過合理的布局,讓更多的人乘坐公交,減少私家車的出行,這種模式經過不斷的實踐,TOD主要由一個概念轉為特殊的用地單元,這種模式與傳統的小公交為導向的城市交通理念有一定的區別,這種模式能夠積極引導城市合理拓展,能夠對私家車及小汽車的使用起到正面積極作用。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城市的規模出現了非??斓陌l展,針對大城市大戰的趨勢,公共交通作為民生的基礎,要把城市的規劃和公共交通的發展進行結合,在城市里構建基于TOD模式的公共交通系統,這也是我國城市對城市公共交通實現的一種重要途徑。
2.4 快速公交系統
BRT是城市快速公交系統,其英文Bus Rapid Transit,縮寫為BRT,這種系統主要是來源于巴西的快速軌道與常規公交之間的一個新型的公交系統,這種系統能夠承載大量的運量公交方式,被形象地比喻為地面上的地鐵系統。這種公交系統主要是利用現代化公交技術結合智能交通技術和運營管理,在這個系統中公交專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車站,能夠更好地實現軌道交通與普通交通的無縫隙結合,已達到輕軌服務水準的一種比較特殊的城市客運系統。
快速公交系統的基本特點就是高效率、高品質、低耗能。低污染及低成本,這些特點符合時代的標準和發展趨勢,這種公交系統能夠更好地以人為本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理念,這種公交系統已成為國際上普遍推行的新型公交方式,在我國這種方式已經被相關部門重視,在一些大城市已經被應用,例如在北京、廣州、鄭州、廈門等等。
3 大公交概念的內在聯系
通過上面對公交概念的概述,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概念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這些概念是在城市空間迅速發展中出現的,同時也是在公交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它們之間存在必然聯系。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空間的不斷擴大及城鄉間關系往來的不斷增多,人們對公交的需求也正在增多,這樣就促使我國公交系統的大發展,特別是促進BRT的誕生。同時,公交系統的快速發展對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當前我國公交系統的快速發展正是基于TOD模式,這位城市發展理念奠定了基礎,通過對國際國家的分析,我們能看出TOD是城市發展的模式,BRT是城市發展的支撐。快速公交模式的發展正是這兩種模式的結合,并且更好地協調好這兩者的關系。
大公交系統的不斷發展促進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關于城鄉一體化是大公交系統發展的初級階段,為城鎮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隨著城鎮一體化的不斷成熟,大公交系統在城鎮化的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體現,能夠更好地利用先進技術和各種公共資源,能夠建立起一個安全經濟、高效快捷的區域公共交通系統,更好地促進城鎮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區域經濟的發展,建設大公交系統是城鎮公交一體化的建設的最終目標,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城市發展。
針對我國大城市發展情況,可以看出公共交通是城市發展趨勢,也是環保發展的趨勢,為了保障公交系統的高效和服務質量。高效的城市公交系統是需要有快捷的交通方式,高服務質量能夠讓居民出行,更好地使用公共交通服務,能夠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同時我們更要保障公交系統價格優勢,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給予支持,更需要市場杠桿起作用,發揮公共交通在城市客運系統中的主體作用。大公交系統的發展應該更多地考慮到城市的綜合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符合城市用地發展,大公交系統的發展還需要構建一個全新的現代化的城市公交系統,運用新的管理方式更好地用好促進到公交系統發展,鑒于此,未來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發展的主要方向是基于TOD模式和BRT支撐的大公交系統的構建。需要強調的是,各個不同的城市要從不同地區自然條件、人文背景實際情況出發,尋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大公交系統。
參考文獻
[1]顧尚華.我國大城市客運交通結構的發展模式淺析[J].交通與運輸,2005,(4).
[2]張石石,高志剛,劉海洲.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一體化換乘協調分析[J].交通科技與經濟,2009,(1).
[3]趙紅茹.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緩解西安市交通擁堵問題[J].陜西建筑,2000,(3).
[4]李曉華,林宇凡.自行車交通與軌道交通合理換乘方法[J].交通科技與經濟,2008,(5).
[5]王欲敏.城市公共交通換乘方式分板[J].交通標準化,2010,(11).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有效途徑
解決新型城鎮化的關鍵是解決人的問題,如何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中解決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問題是我們思考問題的根本和主要立足點。因此,新城鎮化進程要以人為核心,以提高公民素質為目標,這需要更好更快地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
一、“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概念理解
1.新型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則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的“新”就是要由過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規模擴大、空間擴張,改變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務等內涵為中心,真正使我們的城鎮成為具有較高品質的適宜人居之所。
2.城鄉一體化
城鄉一體換是中國現代化和城市化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就是要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城鎮居民與農村村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綜合研究,通過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促進城鄉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市場信息、政策措施、生態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的一體化,改變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實現城鄉在政策上的平等、產業發展上的互補、國民待遇上的一致,讓農民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同樣的文明和實惠,使整個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新城鎮化進程中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意義
首先,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有助于加快新城鎮化進程,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必要性研究,新城鎮化進程中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有效途徑和策略為實現教育一體化和教育公平提供理論基礎。其次,城鄉基礎教育一體化的實現,有助于我國在城鄉教育公平和教育均等方面的發展,為真正實現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奠定基礎。最后,通過系統研究,可以為城鄉教育一體化改革提供思路和指導,促使城鄉教育和諧發展。通過對遼寧省城鄉一體化進行實證分析,對今后統籌遼寧城鄉發展,縮小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順利實現城鄉一體化具有重要的實踐參考價值。把握城鄉教育一體化的規律,駕駁發展趨勢,對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促進教育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新城鎮化進程中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有效途徑
1.新城鎮化進程中牢固樹立城鄉義務教育整體發展理念
新城鎮化以實現城鄉一體化為目標,因此,義務教育要整體發展,把握當前義務教育發展的速度與規模,處理義務教育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復雜關系,正確對待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少數人利益與多數人利益之間的關系,確保城鄉義務教育的公平發展。
2.新城鎮化進程中提高農村教師隊伍整體水平
城鄉教育一體化要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關鍵是學校均衡,學校均衡的關鍵是教師均衡。可以采取選派城區教師到農村支教、建立縣域內教師城鄉崗位定期交流制度、區域內骨干教師巡回授課等措施推進教師城鄉交流,提高農村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
3.新城鎮化進程中從財力上確保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公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