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08:55:45
序論:在您撰寫農業生態安全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現代生態農業的概念與內涵
現代生態農業既是一門重要的科學,又是一種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它研究農業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以生態理論為基礎,以現代生態農業技術為手段,通過農業與環境,生態與經濟的平衡,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安全和人類健康的最終目標?,F代生態農業主要有以下7點內涵:
1.1.1現代生態農業以生態學原理為理論基礎生態(ecology)是生物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所形成的結構與關系;生態學是研究生物系統與環境系統(包括無機因素、生物因素、人類社會等方面)之間的關系的科學。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包括:整體優化原則,趨時開拓原則,協調共生原則,區域分異原則,生態平衡原則,高效和諧原則,機巧循環原則,相生相克原則,最適功能原則,最小風險原則等。按照生態學原理,人類的經濟活動必須遵循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資源開發與可持續利用的原則。
1.1.2現代生態農業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為核心農業生產應強調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系統功能的穩定性與持續性。在生態結構上,農業生產應體現多層次、多產業復合;在效益上,體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并重。同時,要有利于發揮資源與自然潛力,保持農業可持續發展。
1.1.3現代生態農業必須促進生態與經濟的平衡與發展生態農業建設的根本是既不為發展而犧牲環境,也不單純為保護而放棄發展;既按生態規律開發,又按生態規律建設;既要創建一流的生態環境和生活質量,又要確保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做到生態與經濟“雙嬴”。
1.1.4現代生態農業必須將農業安全與人類健康列為首位現代生態農業除注重農業生產方式與生態環境相協調外,應更加注重農產品的安全與高附加值。開發安全食品,有利于改善農業生產環境,增加農業收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其關鍵是建立嚴格的農業清潔生產的質量與監測體系,保證農產品的安全與人體健康。
1.1.5現代生態農業是現代農業技術集成的產業化經營體系現代種植技術、養殖技術、加工技術的集成是現代生態農業的重要條件。此外,建設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經營技術為支撐,促進農、工、商、貿一體化產業經營系統的形成是生態農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1.1.6現代生態農業是大農業,多資源利用的生產體系生態農業建設,應充分利用土地、生物、技術、信息等資源,將農、林、牧、副、漁、加、商等各業進行有機聯合,建立多層次的、持續高效的農業生態系統。
1.1.7現代生態農業具有明顯的區域特點與生態模式組合現代生態農業因區域差異而表現出不同的生態結構、功能與模式,因此,在建設生態農業中,必須按區域特點建立各種因地制宜的市級、縣級生態區域模式,使現代生態農業在促進地區與國家經濟發展中起推動作用。
1.2國家級生態農業示范區發展的成效
2000~2002年國家批準全國生態區建設試點有314個,其中生態省4個(海南、吉林、黑龍江和福建?。鷳B市40個,生態縣264個,其他試點10個。這一措施取得了以下的成效[1]。
1.2.1推動了試點區經濟的持續發展江蘇興化市先后被授予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成都溫江縣被評為四川省第一小康縣,北京平谷縣、上海崇明縣、浙江安吉縣的生產總值連續幾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一些貧困地區通過生態區建設,2000年農民收入達2074元,比試點前增加84.2%。
1.2.2改善了試點區的生態環境北京的平谷縣、安徽的馬鞍山市、成都的都江堰等地,通過生態保護,均在水資源、礦山生態治理中取得了成效。
1.2.3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江西的寧都縣、貴州的赤水縣等地,通過生態農業建設,在水土治理、生態竹林產業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進展。
1.2.4促進了生態產業成規模發展浙江安吉縣、福建華安縣、貴州赤水市大力發展竹林生態產業,山東壽光市發展蔬菜產業,黑龍江饒河市、同江市發展有機食品產業,均成為農業產業的龍頭。
1.3國家級生態農業示范區發展的經驗
1.3.1形成了政府部門重視的建設目標生態農業的試驗與示范,在政府與群眾的共同支持與推動下,成為促進農村面貌發生變化的重大舉措。
1.3.2建立了生態農業與示范保障制度通過制定一系列的地方環境保護法規和政策,保證了地區生態農業建設的順利進行,使生態農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1.3.3總結出體現地區特點的各種生態農業模式這些生態農業模式有:城鄉一體化模式(江蘇溧陽、成都溫江縣);平原生態農業恢復模式(黃泛區);山區生態恢復模式(安徽涇縣和績溪縣);南方的“恭城模式”等。
1.3.4找到解決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例如,云南通海縣的豬-沼-果生態模式,遼寧盤山的稻田養蟹,安徽碭山酥梨復合種植,均在解決水土流失,綠化荒山,防治污染方面取得較好的效益[1]。
1.4江蘇省生態農業示范縣(市)的建設與經驗
江蘇省“九五”期間初步形成了30多個星火密集區生態農業產業,完善了6大農區生態農業基地建設,建設了20多個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增加社會效益達100億元;這些示范園與基地廣泛分布在全省近30個縣、市。下面介紹其中4個縣、市級生態農業示范工程的經驗[2]。
1.4.1贛榆縣(蘇北)“四種、四養、四過腹”農業生態工程模式。“四種”是種作物、果樹、牧草、食用菌;“四養”是養牛、雞、豬、魚;“四過腹”是,牛糞喂魚,雞糞喂豬,牧草喂牛,豬糞進沼氣池,這種生態工程模式,獲得增產增收和生態效益。
1.4.2武進市(蘇南)奶牛場污染排放生態治理工程模式。采用種草養牛,0.067hm2草地的牧草養一頭奶牛,牧草與飼料綜合利用,生產牛奶牛肉獲效益。這是太湖地區防治污染的良好生態模式之一。
1.4.3海安市(蘇中)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模式。工程按生態效益與物質再循環原理設計。工程實施后,全縣工業污染治理率達80%,實行平衡施肥的農田面積占總面積的90%,村莊綠化覆蓋率達45%,環境效益顯著。
1.4.4高淳縣(南京市)蔬菜示范工程。養豬-沼-菜循環利用,改善環境污染,提高了生態效益。
1.5生態農業建設中應注意的問題
1.5.1遵循生態學原則生態農業建設必須遵循前述的生態學的各項原則,強調資源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
1.5.2發展以科技為主的產業市場生態農業建設必須發展以科技為主的產業市場,形成寓環境于一體的高新農業產業。應當因地制宜,實行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業的根本性轉變。
1.5.3重視環境質量和農業安全生態農業的區域及縣級示范,應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突出產業;重視環境質量和農業安全,加強農業清潔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面向市場,走向世界。
1.5.4重視總結經驗和研究問題生態農業的發展,一方面要總結經驗,不斷深化。另一方面,要重視不同模式與資源配置,結構升級,環境響應等問題的深入研究,從而促進生態建設的發展??傊?,21世紀是生態文化、生態文明、生態農業建設的新世紀,人與自然的和諧必將成為推進全社會生態建設的動力。
2農業安全
2.1全國的形勢農業安全,主要是指農業的質量安全。當前我國農業持續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是提高效益,保證質量與不斷增收,但其中保證質量是關鍵。因為,在今后跨入新世紀的現代農業發展中,沒有質量就談不上效益,更無法保證能增加收益。農業質量,是指農產品品質與質量。當前通過遺傳選種及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正在這方面取得進展。但農產品的品質與質量不僅包括農產品的色、香、味等品質,更重要的是農產品的安全質量,即要杜絕任何影響人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農產品質量。引發農產品質量變劣的因素包括自然與人為因素,其中生態環境,包括水、土、氣、生等因子的污染,是影響農產品品質的重要方面。例如,水體污染所帶來的各種過量的有機和無機元素,土壤富含重金屬和其他有害元素,大氣酸沉降產生的酸雨,以及生物富集的有害物質再返回土壤,均會使農產品品質變劣,給人類健康帶來危害。事實表明,隨著農業生產的高強度發展,化肥、農藥與農膜的大量投入,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當前我國每年損失肥料氮量達9×106t,約相當于尿素1.9×107t。尿素進入水體而到土壤,對土體產生污染。目前我國不同程度遭受農藥污染的農田面積達9.33×106hm2。例如,南京市有的市場所出售的雞蛋,被初步監測出有機殘留物含量超過國際標準15倍。新疆廢舊地膜殘留量平均每公頃達37.8kg,最高的可達225kg。這些殘留土壤中的農膜一般50年內不會分解,它是造成農作物病害及污染的根源。特別是,當前無論是果、菜、瓜、豆、蛋、肉、魚、雞、鴨、油,還是大米、面粉、飼料,均出現不同情況的安全質量問題。這類農業安全問題,令人擔憂。針對上述農業持續發展中的農產品質量問題,當前社會上有各種“保證農業與農產品質量”的新提法和新舉措,例如,建立“有機農業”“綠色農業”、“綠色食品”、“綠色硅谷”、“無公害食品”等,即有建立生態農業體系的新思路。的確,21世紀的農業應該以建立“生態農業”為標志,但生態農業并不等于或不能完全保證是具有安全質量的,如果不能從本質上杜絕有害因素的介入,不能從整個農業生產體系與全部生產過程來保證質量安全,也仍然無濟于事??傊?,農業質量與安全是一個總體概念,只有針對保證人類生命健康的農業質量才是質量安全的核心內涵,這是人類追求農業質量的根本目的,也是本世紀農業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如果忽視這一點,就根本談不上我國農業的持續發展與農業增產、農民增收[3]。
2.2我國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環境污染的現狀與問題舉例
我國東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及閩南廈門、漳州、泉州地區,陸地面積約占全國的1.8%,人口占全國的7.1%。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0年來,這些地區的經濟以驚人的速度持續增長,2001年GDP達2.2萬億元,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與此同時,大規模城市化建設正在迅猛展開。但是,該地區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卻相當嚴重,對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人體健康已經產生不良影響。為了深入了解這些經濟快速發展地區環境污染狀況,提出治理對策建議,中國科學院地學部[4]組織有關院士及專家20余人,于2002年9月在上述城市進行了實地考察。下面是調研結果和建議。
2.2.1經濟高速增長背景下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1)水體污染嚴重。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及廈漳泉地區,大部分水體的氨氮和耗氧有機物嚴重超標。太湖、淀山湖等20個湖泊水質多數在至類,處于富營養化狀態,不能滿足飲用水功能的要求。長江和珠江沿岸各大城市下游江段均存在明顯的近岸污染帶。長江三角洲地區大多數城市市區河道水質為至劣類,河水普遍黑臭。珠江廣州河段水中已檢出有機化合物300多種,其中38種屬于國家環保局的優控污染物,114種屬于美國環保局地表水質標準(EPA822-Z-99-001)中的優控污染物。上海、蘇州、廣州、深圳、東莞等城市已經面臨突出的水質型缺水問題。近岸海域赤潮發生的次數和面積都在迅速增加。2001年共發生赤潮77次,造成經濟損失約10億元;僅深圳灣就發生赤潮16次之多,累計面積約150km2。在常量污染物污染的同時,持久性微量毒害污染物如重金屬、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等在水體中日趨積累,已成為新的越來越嚴重的、具潛在健康危害的區域性水環境問題。已禁用20年的農藥六六六和滴滴涕等在長江、珠江、太湖沉積物中都大量存在。這類微量毒害物質進入水環境后長期滯留,危害極大。由于水體普遍受到污染,飲用水的安全已經難以保障。在整個長江三角洲的河網地區很難找到可直接安全使用的潔凈地表水源。許多飲用水源甚至含有種類繁多的有毒物和致癌物。2000年太湖水體中微量毒害有機物污染程度比1985年嚴重得多,例如,作為制藥中間體的苯并噻唑濃度提高了100倍,作為塑料增塑劑的鄰苯二甲酸酯濃度明顯增加。珠江廣州河段水源水被檢出了數百種微量有毒污染物,其中六六六、滴滴涕及其衍生物等污染物的濃度大大超過美國環保局地表水質標準。城市上游取水河段普遍遭受污染。城市飲用水越來越多地依賴于商品瓶裝水。
(2)酸雨未獲緩解,城市光化學煙霧污染日益加重。由于大型燃煤企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還在增加,酸雨問題未獲緩解。近10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質量濃度分別在0.029~0.038mg/m3和0.054~0.070mg/m3范圍內波動,與10年前大致相當。但總體酸雨頻率還有所增加。1999年以來長江三角洲地區酸雨平均pH均在4.8以下,酸雨頻率高于75.5%。廈門、漳州、泉洲地區近3年的酸雨最小pH值在4.0以下,酸雨頻率達85.0%。大氣污染類型出現由煤煙型向汽車尾氣型逐漸演變過渡的趨勢,氮氧化物已成為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所以,在硫酸鹽增加降水酸度的同時,硝酸鹽貢獻率在不斷提高。城市大氣光化學煙霧污染頻繁出現并明顯加重。珠江三角洲地區曾于2000年爆發區域性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2002年9月6日,香港和深圳同時出現200μg/m3以上的高臭氧質量濃度的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更值得注意的是,大氣中有害氣體、細粒子和痕量有毒污染物形成復合污染。目前困擾發達國家的一些大氣環境問題已在東南沿海地區不斷出現。珠江、長江三角洲及廈門地區的臭氧污染已相當嚴重,城市大氣中觀測到的臭氧平均質量濃度經常高于240μg/m3(超過國家標準),且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空氣中高質量濃度的臭氧不僅影響農作物、植被和森林生長,同時對人體呼吸系統和皮膚有不利影響,危及健康。與健康密切相關的大氣細粒子污染也已出現。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區的降塵中有毒重金屬Pb、Hg、As的質量分數分別達100.5、38.7、0.60mg/kg;在小于1.5μm的顆粒物中,16種優控多環芳烴的質量分數達88.9%。大氣細粒子成為大氣有毒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的載體。2002年初在珠江三角洲某肺癌高發病區,大氣中富含攜帶多環芳烴致癌物的細粒子。室內空氣污染也越來越成為空氣污染的極其重要的方面。
(3)土壤污染突出,嚴重影響農產品安全質量。沿海大部分地區的耕地土壤中持久性有毒物質大量積累,農田、菜地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污染突出,嚴重影響了農產品品質。2000年太湖全流域農田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15種多氯聯苯同系物檢出率達100%,滴滴涕和六六六質量分數超標率分別為28%和24%。廣州有一半的農地遭受鎘、砷、汞等有毒重金屬和石油類的污染。杭州有六七百公頃連片農田受鎘、鉛、砷、銅、鋅等多種重金屬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喪失生產力。江蘇也曾發生六七十公頃稻田的銅污染及水稻中毒事件。寧波主要蔬菜基地土壤鎘污染普遍存在。上海市郊10個主要設施蔬菜園藝場中,土壤鋅質量分數高達517mg/kg,超標5倍之多;而砷質量分數全部高于5.0mg/kg的安全線,有的已超過10mg/kg污染線,原則上已不適宜于無公害蔬菜的種植。此外,菜地土壤硝酸鹽質量分數也大幅度增加。土壤質量的惡化影響到農產品質量。2000年下半年廣州市檢測到蔬菜亞硝酸鹽質量分數超標率為6.8%,鉛、鎘、鉻、砷四種重金屬質量分數超標率為33.1%,農藥殘留質量分數超標率為6.5%。2001年浙江省農產品出口由于檢測不合格而損失數億美元。歐盟對中國茶葉的農藥檢測項目從原來的6種增加到62種,直接影響浙江省每年茶葉出口額670萬美元。更令人不安的是,許多低濃度有毒污染物的影響是慢性的和長期的,可能長達數十年乃至數代人。
(4)食物安全和生態系統狀況令人擔憂。各種污染物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地表環境,并大量積累,對生態系統和人體健康的危害已顯初步跡象。據不完全統計,廣州市自1997年至2001年共發生因蔬菜農藥殘留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28起,中毒415人。東莞市高毒、高殘留農藥每年造成急性中毒5至7宗,受害人數約300人。類似的急性中毒事故在浙江、江蘇等地也時有發生。水產品中有毒物質含量檢出率逐年增加,出口退貨事件經常發生。此外,赤潮不僅造成養殖魚類大量死亡,而且已同時出現多起因赤潮引起的人體中毒及死亡事件。水體生物物種顯著減少乃至消失,漁業資源嚴重破壞,水生生態系統功能衰退。2002年在珠江廣州市段觀察到原生動物多為耐污或食菌及食碎屑種類,而自養或食藻種類減少。在近海,被稱為我國四大魚類的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和烏賊受到的威脅最大,產量大幅下降。圍海造地使沿海紅樹林、蘆葦等濕地減少,海域淤積,納潮量減少,造成航道淤積及港口深水岸線資源的破壞。在廈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文昌魚的漁場遭到破壞,文昌魚資源銳減,成為瀕危物種。
2.2.2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重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1)地方政府偏重經濟發展,輕視環境保護,環保投入不足,措施不力;(2)在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上存在嚴重的缺陷,常量污染物大量肆意排放,微量毒害污染物不斷積累,復合污染突出;(3)城市規劃和產業布局不合理,環境污染物難以控制和集中處理;(4)環保法規不夠健全,環境標準不夠嚴格,地區間、部門間缺乏有效的環境治理協調體制與合作機制;(5)區域環境科學技術的研究與發展滯后,儲備不足。
2.2.3治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建議與對策
鑒于上述原因,建議將東南沿海城市地區的環境污染與北方荒漠化引起的沙塵暴、長江黃河上游的水土流失等列為同等重要的環境問題,擺到政府的議事日程上來。同時建議該地區在未來的經濟快速增長和城市化大規模發展過程中,采取以下治理對策與措施:(1)全面理解、貫徹“發展就是硬道理”的指導思想,強化“維護生態環境安全質量、保障人體健康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適當增加環境保護的投入比例,充分利用政策杠桿和市場機制,加強環?;A設施建設;(2)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改善能源消費結構;(3)加強環保法規建設,健全環境管理體制和機制,制定更嚴格的區域環境質量標準;(4)實行區域及部門合作,控制農業和農村面源污染,重視持久性毒害環境的污染物及其危害效應;(5)加強環境科學和污染治理技術的研究與發展,加強環??破展ぷ?,提高全民生態環保意識。
2.3江蘇省農業安全舉例
江蘇省環境污染問題十分突出。由環境污染所帶來的農業產品質量與農業安全問題,成為影響全省可持續發展急需解決的戰略問題[3]。
2.3.1環境污染狀況
(1)大氣污染。衡量大氣質量的3項主要指標是SO2、NOx、總懸浮顆粒的質量濃度。根據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96),江蘇省這3項指標超過二級標準的城市占全省城市總數的比例分別為77%、85%和100%。如以全省平均狀況論,3項指標都全部超標,超標率為1.0%~12.4%。
(2)酸雨污染。近10年來,全省頻降酸雨,酸雨平均發生頻率達23%。除淮陰與宿遷局部地區外,全省絕大部分地區均是酸雨影響區域。
(3)水體污染。全省除河流、湖泊均受不同程度污染外,尚有一半以上的城市飲用水受污染。此外,全省廢水年排放量達3.4×109t,其中工業廢水2.2×109t,占64.7%。廢水中除COD、懸浮物及石油類(年平均質量分別為5.01×105t、1.8×105t、4.2×103t)之外,還含有毒物質如氰化物,砷及其化合物,重金屬(汞、鎘、鉛、鉻)等,其總質量年平均近300t,占全國的8.6%。
(4)土壤污染。江蘇省1999年化肥(折純)使用量達3.354×106t,占全國化肥用量的8.1%;其中以氮肥和磷肥為主,這兩者占全省化肥使用量的75%。農藥使用量達1.7×105t,占1999年全國農藥用量的9.1%?!熬盼濉逼陂g農膜使用量為4×104~6×104t/a;其中1999年的使用量為5×104t,占全國使用量的5.1%。全省平均每年產生固體廢棄物2.89×107t,約占全國產生固體廢棄物總量的3.6%,其中含有大量的危險物;廢棄物占地面積達2.489×107m2。所有這些物質均嚴重污染土壤,危害土壤的安全。
2.3.2農業安全狀況
據不完全統計,江蘇省遭受外省污水污染的農地面積超過4×105hm2。由于污水污染,魚類資源減少,從1985年至2000年,魚產量下降70%。農產品質量檢測結果表明,重金屬鉛、鎘、汞、銅、砷、鋅等元素以及農藥,是殘留在農產品中最主要的有害物質。在受污染的產品中,80%的產品是受重金屬污染或重金屬加農藥復合污染,其中鉛的檢出頻率最高,其次為鎘、汞等重金屬;20%是受農藥污染,農藥多為呋喃丹、樂果、甲拌磷等,甚至在南京的市場中檢出蔬菜含有禁用的劇毒農藥甲胺磷、對硫磷。此外,農產品中硝酸鹽的檢出率也較高,其中,糧食產品硝酸鹽的檢出率為47.6%,蔬菜類達85.3%。2002年元旦,抽檢南京、蘇州、常州和徐州四市28種225份蔬菜,結果表明,這四市均出現不合格產品,不合格率分別為46%、42.1%、19%和45%。2002年5月抽檢全省8市28縣(區)的糧食產品(大米、小麥和面粉)質量,鉛檢出率達88.1%,超標率21.4%;南京、蘇州、無錫三市基本農田保護區產品質量檢測發現,重金屬檢出率幾乎達100%;除蘇州因抽樣不當而未出現超標外,南京、無錫產品中的重金屬鉛、汞、鎘超標率分別達66.7%、33.3%、25%。據報道,江蘇省為全國惡性腫瘤死亡水平最高的省份,較全國平均水平高50%。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江蘇惡性腫瘤死亡率一直居各死因之首。土壤中超容量外源重金屬的存在,也是導致農產品遭受重金屬污染的根源。江蘇基本農田保護區土壤監測資料表明,土壤重金屬檢出率達100%,無錫市土壤重金屬質量分數超過國家標準的12.5%,部分地區超出國家標準的1倍多。江蘇土壤重金屬污染是較為嚴重的。
2.3.3解決農業安全問題的建議與對策
(1)加強宣傳,強化環境倫理道德教育。應當通過各種媒體,加強宣傳,特別是應加強對農民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等的科學技術教育。通過多層次、多方面、大范圍的宣傳教育活動,為治理、保護、優化江蘇環境質量奠定深厚的民眾基礎,聚集強大的社會與民眾力量。
(2)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城鎮污水是造成環境問題的重要污染源。“九五”初期,全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僅35%,大量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便直接排放。尤其是對土壤易造成重金屬污染的工業廢水,至1999年直接排放量達2.2×108t之多。應當提高城鎮污水的處理能力,力爭工業廢水的達標排放率在90%以上,生活污水的處理率在80%以上,從源頭上降低環境污染的危險性。
(3)加快農業結構性調整,重視生態環境建設。農業生產應與工業一樣重視環境保護工作,重視農產品質量的優化。應嚴格控制施用農藥、化肥,特別是氮肥的施用量(每公頃施240~270kg為宜)。通過實行秸稈還田、平衡施肥,推廣施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以及實施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有效地控制化肥、農藥流失所導致的污染。
(4)綜合治理鄉鎮工業,強化鄉鎮環境管理。應調整農村工業布局,促使鄉鎮工業走規?;?、集約化的道路,以便實行污染集中控制與治理。同時努力推進其技術進步與更新改造,實施清潔生產。強化鄉鎮的環境管理,除了對鄉鎮工業實施從污染末端治理轉化為工業生產的全過程環境管理與控制外,還要對農業活動中的不良環境行為加強管理與執法力度。
(5)加大資金投入,提高環保工作的有效性?!熬盼濉逼陂g的1999年度,環保資金投入126.6億元,占當年全省GDP的1.64%;2000年投入154.0億元,占全省GDP的1.79%。應當將投資基本穩定在GDP的2.0%左右,以支持環境保護事業的順利發展。
(6)加強法制建設。應針對江蘇環境問題的特征制訂相關的地方法規,使環境法在保護江蘇環境中發揮應有的重要作用。
(7)開展區域性農業安全與農業清潔生產的研究,不斷總結經驗,廣泛推廣。當前江蘇省正在開展農業清潔生產創新研究,其總體目標如下:修訂江蘇省主要農產品國家市場無公害農產品品質強制標準和無公害農產品檢測標準,并與國內、國際的標準和技術規范接軌;針對農產品品質與監測標準,通過示范基地試驗,提出環境(本底)質量水平,制定農(糧、油、菜)、畜(肉、蛋)、水(淡水魚)等生產領域的主要農產品加工技術規程,對相應的技術規程進行集成;開發肥料、農藥、地膜、飼料、添加劑的無公害技術,以及治理水體、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技術;在上述示范基地生產清潔農產品的基礎上,探索公司(企業)、農戶、市場等管理模式,并通過法規法制體系的調整,不斷擴大開發規模,保證從基地到市場和餐桌上的食物有全清潔的生產過程。
為達到上述的總體目標,江蘇省正在完善以下五大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技術規范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監測與認證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與市場信息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與執法體系。這五大體系可概括為:技術、質量、監測、管理、法制體系。這項研究任務的完成,必將有效地推動全省農業清潔與安全生產的進程,并將對全國農業安全生產起促進作用。
3結語
(1)現代生態農業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現代生態農業的核心是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其重要內容是農業安全?,F代生態農業是以生態理論為基礎,以現代生態農業技術為手段,通過農業與環境,生態與經濟的平衡,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安全和人類健康的最終目標。
(2)生態農業建設必須遵循生態學的各項原則,強調資源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生態農業建設必須發展以科技為主的產業市場,形成寓環境于一體的高新農業產業,實行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業的根本性轉變。生態農業的區域及縣級示范,應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突出產業,重視環境質量,加強農業清潔生產,重視農業安全,提高農產品質量,面向市場,走向國際。生態農業的發展,一方面要總結經驗,不斷深化;另一方面,要重視不同模式與資源配置,結構升級,環境響應等問題的深入研究,從而促進生態建設的發展。
1.1資源、環境是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基礎
農業是對自然資源、環境的影響和依賴最大的經濟部門。農業作為與資源、環境關系最為密切的產業,其可持續發展研究更是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1]。《中國21世紀議程》也指出:“農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優先領域和根本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實質是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生態環境間的關系問題,因此資源、生態環境是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基礎。
1.2生態安全問題是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前沿課題
1998年以來,國內許多學者相繼提出了“生態安全”、“資源安全”、“環境安全”等概念和問題[2~5],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還把“人地系統動力學和生態安全建設”作為第33屆活動的主題,認為:生態安全不僅是當前地學、資源與環境科學,而且也是生態學的前沿任務和主要的應用領域[3]。中國科學院還將“國家生態安全的監測、評價與預警系統”研究作為2000年的重大項目。生態安全研究是當前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的前沿課題,目前國外還主要集中在基因工程生物的生態(環境)風險與生態(環境)安全、化學物質的施用對農業生態系統健康及生態(環境)安全的影響等方面的微觀研究[6~15]。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及其評價研究還是空白。
1.3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的概念、內涵和特點
安全是主體存在的一種不受威脅、沒有危險的狀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是指農業賴以發展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處于一種不受威脅、沒有危險的健康、平衡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農業生態系統有穩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資源可供利用,農業生態環境處于無污染、未破壞的不受威脅的健康狀態。只有在這種生態安全的狀態下,農業才能實現生產可持續性、經濟可持續性和社會可持續性。生態安全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基礎,沒有生態安全,系統就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安全具有以下5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戰略性,生態安全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最根本基礎,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二是整體性,這是由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及農業生態問題的普遍聯系性所決定的;三是區域性,農業具有強烈的地域性,有海洋、平原、山區等自然區域及不同類型、不同大小的區域農業生態系統,這就決定了生態安全問題的強烈的區域性;四是層次性,農業生態系統具有全球、國家、省(市)、縣(市)、鄉(鎮)、村等不同層次,生態安全也同樣具有層次性;五是動態性和階段性,不同的社會文明和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的農業生產水平對資源、環境有不同的需求,對生態安全的需求程度、方式和內涵是不同的。因此,生態安全既是區域農業發展追求的一個目標,更是一個過程。
2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評價(以浙江省嘉興市為例)
2.1研究區域的選擇
嘉興市是浙江省生態環境質量較差,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矛盾最為突出的地區;特別是以水污染為主的生態環境問題更具特色,而且其地貌類型較為單一,外部影響相對較小,是進行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評價研究的較為理想的區域。嘉興地處太湖流域,南臨錢塘江口,地勢低平,河蕩密布;農村工業,特別是鄉鎮工業較為發達;農業全面發展,農業生產力水平和現代化水平較高;城鎮、村落密集,人口眾多,資源生態環境壓力較大;農業現代化建設及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的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生態安全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表1)。
2.2評價指標的選擇及其層次結構模型的構建和指標權重的確定
生態安全的評價,以資源和生態環境為中心??紤]到生態安全的動態過程性特點,根據指標選擇的科學性、系統全面性和相對獨立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可比性和針對性等原則,我們從資源生態環境壓力、資源生態環境質量、資源生態環境保護整治能力等三方面來設定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在查閱有關研究成果[16~19],征求省、市農業、環保、生態等領域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確定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層次結構模型(圖1),并請上述專家對各層指標進行相對重要性的兩兩比較、判斷,在匯總各專家評價結果后,得到各評價指標的相對重要性判斷矩陣,并按層次分析法原理,采用方根法計算各指標權重[20]。
2.3評價指標的不安全指數值計算的數學模型
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評價要立足于安全,從不安全的角度上進行,以“不安全指數”來表示。由于評價對象只有一個,因此,擬采用以下數學模型計算各評價指標的不安全指數。設Xi(i=1,2,3,……,n)為第i個評價指標的指標值,P(Ci)(Ci為指標號)為第i個指標的不安全指數,0≤P(Ci)≤1,XSi為評價指標的指標閾值,則:(1)對于越大越安全的指標:①若以安全值為指標閾值:如Xi≥XSi,則P(Ci)=0;如Xi<XSi,則P(Ci)=1-Xi/XSi×100%;②若以不安全值為指標閾值:如Xi≤XSi,則P(Ci)=1;如Xi>XSi,則P(Ci)=XSi/Xi×100%。(2)對于越小越安全的指標:①若以安全值為指標閾值:如Xi≤XSi,則P(Ci)=0;Xi>XSi,則P(Ci)=1-XSi/Xi×100%。②若以不安全值為指標閾值:如Xi≥XSi,則P(Ci)=1;Xi<XSi,則P(Ci)=Xi/XSi×100%。
2.4不安全指標閾值的確定
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閾值的確定是一項非常具有探索性的工作。本項研究是在查閱有關資料的基礎上,從嘉興市農業發展特點出發,根據各指標的特性和水平,確定其安全(最起碼的水平)或不安全(現階段勉強可以接受的水平)的指標閾值(表2)。
2.5綜合評價結果及其原因分析
本研究采用綜合評分法對嘉興市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狀況進行綜合評分。我們用“生態不安全度”來表示生態不安全狀況。不安全指數越大,區域的“生態不安全度”就越高,現擬分4個檔次確定其“生態不安全度”。稍不安全:0.00≤P(O)<0.25;較不安全:0.25≤P(O)<0.50;很不安全:0.50≤P(O)<0.75;極不安全:0.75≤P(O)≤1.00。通過對嘉興市1991年和1997年的生態安全狀況的綜合評價(表3),可以發現:1991年其總體生態不安全指數為0.6650,1997年為0.6375,均處于“很不安全”的狀態,但1997年比1991年稍有改善。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6年來該市資源生態環境壓力稍有降低,資源生態環境質量稍有好轉,資源生態環境保護整治及建設能力稍有提高。主要是:①由于人口增長速度的降低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非農人口增加19.38%,人口集聚化程度提高,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有所減輕;②由于人口增加和土地面積的不斷減少,全市人口增長3.46%,耕地面積減少了6.98%,人口對土地的壓力繼續上升;③由于人口增長,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鄉鎮工業對環境的污染(工業三廢排放量增加51.56%),水資源的壓力越來越大;④雖然工業三廢的污染有增無減,但由于化肥用量的較大幅度的減少(6年減少了34.72%),污染物的總體負荷有較大的下降;⑤由于工業廢水的過量排放,使得區域內本來就少的水資源受到嚴重的污染,地面水質不斷惡化,資源質量明顯下降;⑥全市6年間廢氣排放量增加了4.22倍,空氣質量繼續惡化,但由于農田水利建設力度的加強,洪澇災害成災率及其直接經濟損失大幅度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⑦盡管全市農民收入、國內生產總值、水利建設資金和治污投入成倍增長,但其比例增加不快,與其經濟發展水平極不相稱,相對投入能力并無增強;⑧近年來全市農業科技發展較快,農業科技人員增加了74.12%,R&D(研究與開發)投入增長了5.59倍,整體科技水平有所提高;但工業廢水處理率還不到40%,R&D占GDP的比例還遠遠低于全國水平,農村勞動者素質還較低,科技對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支撐能力并無明顯的增強。
從茹毛飲血的原始蒙昧時代到當今工業化和城市化高度發展的時代,人類文明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從原始化的采集、漁獵、手工操作到當今的機械化、自動化生產,從鉆木取火到電的發現,從步行到現代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發展等等,無不標志著人類取得的巨大成就。然而,自20世紀60年代初,資源危機和環境退化問題的陰影就已在全球徘徊。人炸、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飛速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肆無忌憚的開發與濫用、人類短視的經濟與政治行為導致了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等一連串的生態環境問題。當今面臨的全球變化、臭氧層破壞、酸雨、植被破壞、全方位環境污染、土地荒漠化、資源危機、生物多樣性減少、轉基因生物風險、生物入侵、食物安全、自然環境災害頻發等生態環境安全問題已成為困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障礙[13]。因此,當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十分關注生態安全問題,并把生態安全與經濟安全、金融安全、國防安全、政治安全等放在同等重要的戰略位置。
生態安全是區域安全、國家安全、人類安全及其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據有關文獻報道,我國每年因生態災害和環境污染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占GDP的8•5%~10%,最高可占到當年GDP的14%[3]。1998年我國南北持續3個月的特大洪水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551億元[11]。我國東部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壞、環境污染,以及我國西部地區的土地荒漠化、氣候干旱、沙塵暴等生態環境問題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學術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一些學者就開始關注并開展生態安全方面的有關研究,如MarkHalle將人類安全網絡系統分為經濟安全子系統、政治安全子系統、人口安全子系統和生態安全子系統等[3];CynilObi曾專題研究過生態安全與國家安全的關系[3]。在我國,近年來,也有許多學者相繼提出了“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環境安全”等概念和問題,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還把“人地系統動力學和生態安全建設”作為第33屆活動的主題,認為,生態安全不僅是當前地學、資源與環境科學,而且也是生態學的前沿任務和主要的應用領域。中國科學院還將“國家生態安全的監測、評價與預警系統”作為2000年的重大項目[6]。2002中國科協年會生態學分會開展了有關“生態安全”等為主題的學術研討,并出版了“生態安全與生態建設”的論文集[10]??梢?生態安全已日益成為生態學及相關學科的一個熱點研究領域。
2生態安全的基本內涵
生態安全是近些年來發展起來的一個新概念。它一般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國內外許多學者都對其內涵進行了論述和定義。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11]認為,廣義的生態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樂、基本權利、生活保障來源、必要資源、社會次序和人類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脅的狀態,包括自然生態安全、經濟生態安全和社會生態安全,組成復合人工生態安全系統。狹義的生態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態系統的安全,即生態系統完整性和整體水平的反映。陳國階[12]認為,廣義的生態安全包括生物細胞、組織、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態景觀、生態區(生物地理區)、陸(地)海(洋)生態,及人類生態,只要其中的某一生態層次出現損害,退化、脅迫,都可以說其生態安全處于危險狀態,即生態不安全。狹義的生態安全專指人類的生態安全,是指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與環境,包括聚落、聚區、區域、國家乃至全球,不受生態條件、狀態及其變化的脅迫、威脅、危害、損害乃至毀滅,能處于正常的生存和發展狀態。生態安全的對立面是生態破壞、生態壓迫、生態災難,是生態環境存在的狀態或變化偏離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備條件或容忍閾值,對區域、國家的發展造成障礙、威脅,甚至招致生命的損亡,社會經濟的崩潰或嚴重破壞等。蘇智先[10]認為,生態安全是指生態系統中的資源與環境要素在其變化和發展過程中,對人類生存發展的風險大小。
可見,不同的學者對生態安全的內涵和外延的看法均有所不同。生態安全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和綜合的概念。生態安全是以人類和生物的生存、生活與可持續發展為核心,不同尺度生態系統、不同生物要素(包括人類自身)、資源要素、環境要素以及不同層面的生態環境相互作用關系和過程的一種健康與協調的程度和狀態。生態安全不僅要求環境資源條件的安全以及生物因素自身的安全,而且也包括生物要素與資源環境要素、生物要素與生物要素之間關系的安全。生態安全包括數量安全、質量安全和關系安全三個方面的內容(圖1)。數量安全主要是指資源的數量、生物種群數量、人口數量等要保持一定的規模,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會造成生態不安全,如資源匱乏、生物多樣性減少、病蟲害爆發、人口膨脹、洪澇等;質量安全主要是指環境的質量、資源的質量、生物的質量、人口的質量等是否達到健康的狀態和水平,如環境污染、生物病蟲害、生物退化、人類各種疾病等都是生態不安全的表現;關系安全是指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和結構比例關系是否合理與健康,如生態系統結構失調、物種入侵、轉基因物種危害、森林破壞、過墾、過牧、過漁、工業化、城市化以及人類戰爭等都會導致生態不安全。另外,對于一個給定的生態系統,又可分為內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內部安全是指生態系統內部組分及其相互作用的有序、協調、健康程度。外部安全是指外部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等)和周邊生態系統的安全狀態。內部安全和外部安全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3農業生態安全的概念與內容
農業生態系統是直接為人類生存和生活服務的一類人工-自然復合生態系統,因此,農業生態安全是指以人類的健康為最終目標,農業生態系統能夠保持持續生產力,不對環境造成破壞和污染,并能生產出健康農業產品的一種狀態和水平條件。農業生態安全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農業生態安全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和時間限制性,而且受外部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社會經濟、技術等的影響和調控十分明顯。例如,農業生態系統安全受災害性天氣現象(洪澇、干旱、臺風等)、光熱水土資源、農業生產技術條件(如化肥、農藥、轉基因物種等的使用)、市場經濟條件(如需求、價格)等的影響很大。農業生態安全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①農業環境安全;②農業資源安全;③農業生物安全;④農業產品安全,包括數量安全和質量安全,即所謂的雙重安全。其中,農業環境安全、資源安全和生物安全是農業生態安全和農業產品安全的基礎和保障,農產品安全是保障人類健康安全的基本要求。
4農業生態安全管理與生態建設對策
4•1加強農業生態安全管理,發展生態產業
農業生態安全管理包括農業環境安全管理、農業資源安全管理、農業生產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農產品安全管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安全管理和農村安全管理等內容。因此,必須利用生態學、經濟學、社會學和管理學原理,對不同尺度的農業生態系統進行全方位的生態規劃與生態管理,優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穩定性及其抗逆能力[5],充分發揮農業生態系統的綜合服務功能。同時,必須轉變現有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和生態服務業等生態產業,開發環境友好型科學技術,采用清潔生產工藝,生產綠色產品。同時,加強對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廢棄物的管理,對農業廢棄物實行無害化處理、減量化排放和資源化利用,控制和防止農業外源污染和內源污染,發展循環經濟[2]。
4•2加強對資源與生態系統的培育與可持續利用
自然資源是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資源短缺和匱乏是生態不安全的重要體現。因此,對現有資源,特別是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一定要合理規劃,加強保護、合理使用和管理。同時,對于現有的可再生資源,要加強培育,增強其可再生能力和可持續利用能力;另一方面,要積極開發利用新興的可再生資源(如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沼氣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資源(生物肥料、生物農藥、可降解地膜等)等替代型資源,進而為人類日益增長的資源需求提供基礎保障。另一方面,對已經退化的生態系統,如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湖泊等水生生態系統,必須根據生態學原理,并通過一定的生物技術、生態技術、工程技術等加以恢復與重建,特別是加強對關鍵地區和生態脆弱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恢復系統生產力,改善和提高區域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水平,增強其抗逆能力和穩定能力。同時,要加強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包括全球氣候變化、土地利用/覆被變化、酸雨、臭氧層空洞、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對農業生態安全的影響以及防范技術措施的研究[1,9]。
4•3保護生物多樣性,保障生物安全
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社會經濟價值、生活價值和文化美學價值。野生生物種質資源是農業生物物種馴化、改良和優良抗性物種篩選的源泉,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不僅對農業生態系統的維護和支撐,而且對整個全球的生態安全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保護生物多樣性,不僅要求對自然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和特殊生物資源的保護,而且要求加強對農田生物多樣性,農業野生物種及其生境的保護,建立農業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和種質資源庫。同時,要注重農田防護林網和農田景觀緩沖區61章家恩等:農業生態安全及其生態管理對策探討的建設,發展立體種養殖農業,通過增加天敵和生物多樣性等生態控制與生態農業技術方法,減少農業上化肥、農藥、飼料添加劑等化學品的投入。由于許多外來入侵物種和轉基因生物對農業生態安全可造成直接的威脅,因此加強對外來物種和轉基因生物的管理及防范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對生物引種(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和轉基因生物)、交通運輸、國際貿易貨物、旅游等要加強立法監管和海關安全檢查,并大力宣傳,防止盲目引種。另一方面,對現有入侵物種的分布范圍和擴散蔓延規律與防治技術要加強研究,并嚴加控制和管理[1,4]。
4•4加強農業綜合抗災能力建設
自然災害對農業生態安全的威脅往往是突發性的和巨大的,因此,一定要加強對農業綜合抗災能力(包括抗洪能力、抗旱能力、抗風能力、抗寒能力、抗地質災害能力、水土保持能力等)的建設,加強對水庫、湖泊、塘堰、堤壩、灌渠、農田防護林、三北防護林、大江大河上游防護林、沿海防護林、坡耕地以及特殊景觀地帶等的生態環境工程建設,以增強農業生態安全能力。同時,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強與農業生態災害相關的防御體系的建設,以應對突發性災害事件的發生,切實將農業生態風險降低到最低水平,并防范于未然。
4•5加強農業生態安全體系建設
農業生態安全體系是指為確保農業生態環境不受或少受破壞和危險,遏制和減少重大和惡性生態環境事件的發生,促進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組織、法律、政策、規劃、財政和技術等各方面采取相應措施而建立的一整套保障體系。農業生態安全體系包括生態安全組織管理系統、生態安全規劃、決策與建設管理系統、生態安全政策與法律配套系統、生態安全信息管理系統、生態安全監測、預警、監督與評估系統、生態安全資金保證系統等方面[7,15]。農業生態安全監測與預測、預警體系是農業生態安全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必須加強農業生態環境與資源以及農產品質量的動態監測網絡的建設。建立農業生態安全評價指標與衡量標準體系,進行農業生態安全(或生態風險)評價與分區。同時,利用3S技術、信息技術、專家系統技術建立國家和地區農業生態安全管理信息系統與決策支持系統以及完善的預測與預警體系。同時,需要在現有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有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逐步完善農業生態安全管理、監督、生態安全建設資金配套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體系與運作機制建設,通過生態立法以及相關的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來保障農業安全體系建設的順利實施[8,14]。
關鍵詞:生態;農業;食品安全
1我國生態農業下食品安全的現狀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常出現在民眾的視線范圍,媒體和輿論也把焦點聚集在了食品安全問題上。食品安全不只是一個地方所需要引起的重視,更是應該被全國普遍關注的問題。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民在生活質量上有著新的追求,更加關注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問題成為了一大趨勢[3]。食品安全與否與食品的源頭大農業有著較大的關系,生態農業下的食品安全應成為政府廣泛關注的問題。
2我國生態農業下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
2.1相關部門監管問題。生態農業下食品安全中出現的問題常與相關部門的監管的力度和范圍的廣度有一定聯系。國家和政府的監管按照相關規定執行,但執行的力度以及覆蓋面有較多的差異。執法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素養參差不齊,不一定能理解和貫徹相關規定中的每個條例具體的要求,在傳達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偏差,執行的力度和廣度難以達到預期要求。
2.2相關法律法規問題。國家雖已制定及執行生態和食品相關類法律條規,但生態農業產出食品相關的法律法規仍然有空缺,部分涉農企業和農業從業人員沒有按法律要求來執行選料以及生產。相關法律法規的推廣力度較小,許多涉農企業沒有組織學習相關法律,這部分涉農企業的違法成本也較低,所以導致在法律范圍覆蓋下依然有較多的農業食品企業依然無視法律的規定。
2.3生態農業下食品市場問題。越來越多的食品打上生態的標簽進入了市場,但其中不乏有不符合要求的食品也通過非法渠道標上了生態食品的標簽。市場對生態食品的認證沒有統一標準,消費者時常面臨信息不對稱的狀態,導致消費者對生態食品的接受度和可信度受到影響,因為受到這樣的影響,許多生態食品的銷量也隨之下降,有的甚至滯銷。市場察覺該信息也較緩慢或者是處理不當,沒有統一的標準和條例來要。
3我國生態農業下食品安全問題的對策
生態農業在解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中會起著重要作用,在發展生態農業的同時也要保證相關食品安全的條例得以實施。食品不可缺少,食品安全也必須穩定,不能確保食品安全對每個國家都有較大的影響。確保我國食品安全具有生活意義、經濟意義、生態意義、社會意義和政治意義。根據現在國內實情,按照正確的對策來解決生態農業下食品安全問題是較為重要的。
3.1重視我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多數食品農產品的源頭都與農業有較大的聯系,農業的生態與否直接影響我國食品安全。生態農業背景下,應更加重視我國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特別是農田基本建設。農田基本建設包括土地整理、水利設施建設、農田道路及通信設施建設等。良好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更能適應符合生態農業的宗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確保食品的安全。先進的基礎設施可以節約勞動成本,讓勞動力投入更多的時間去把關食品安全,降低生產成本。良好規范的農業基礎設施也能保護好生態環境,解決源污染問題。
3.2提高生態農產品品牌公信度。我國現行市場上已出現部分生態食品品牌,打出了“無公害”以及“綠色”食品的旗號。但由于部分商家只顧利益,未按生態農產品的相關標準來執行生產,導致不合格的生態食品時常出現在市場上,成為了媒體新聞和輿論的焦點。消費者對生態食品品牌的公信度大幅度降低,既而導致合格的生態食品也出現了滯銷的現象。在農產品品牌危機中,消費者不同的自我威脅對負面信息傳播的影響有差異,但總體上都是有較多的負面影響的。提高生態農產品品牌的公信度,使生態食品加工的過程透明化合法化,消費者的信任度才會是良性循環。
3.3轉變生態農業發展模式。長期以來,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類型較為固定,在全面深化改革下,我國的生態農業模式也應加強轉變。各地應該因地制宜發展當地適合的生態農業模式,例如推從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治理型,該類型以生態效益為主,兼顧經濟效益。多地的村莊都可開展鄉村觀光旅游生態果園采摘等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讓農戶在生態農業的大目標下,兼顧生態食品種植以及觀光旅游休閑項目的開發,收入效益翻倍。生態化轉型是鄉村旅游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但也需要注意,鄉村旅游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反生態”現象,這種現象也會影響食品安全,只有平衡好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4結論總結
我國生態農業下食品安全相關問題是引起了國家以及社會較大的重視。我國的農業發展正在逐步迎來第三次浪潮,解決農業發展問題有關的科學出現突破進展以及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科學管理能力、生產服務能力已經成為農業發展中的主旋律。農業食品也應當出現各方面的突破,在產品質量以及公信力度上都應有較大的提高,在全面深化改革下,生態發展方式也應發生轉換和突破。平衡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問題能為生態農業下的食品安全增加可存依據,讓市場透明化,解決市場信息不對稱等相關問題。
作者:唐藝嘉 單位: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研究中心
參考文獻:
[1]張巖春等.生態農業與綠色食品的關系及發展趨勢[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4(3):30-34.
為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我國采用了發展石油農業的方式,通過高投入、高能耗努力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實現糧食供求基本平衡;與此同時,由于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剛剛起步,政策理論研究、生產經營和管理體系方面都存在不足,還徘徊在小規模、低轉換、微效益的傳統生態農業階段,因此,要將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還存在諸多的困難與問題。
1.法律與政策不夠健全,缺乏有力的激勵機制
目前,我國缺乏全國發展生態農業的綱領性的文件,全國性生態農業建設法規條例還未制定,僅依靠《全國生態農業建設技術規范》等指導性文件進行生態農業建設,政策激勵機制不健全,傳統生態農業建設無法取得獨立的財政扶持,資金渠道有限,建設項目難以全面展開,長期處于初級階段。而以糧食安全為發展主題的生態農業則更是缺乏規范、政策與相應的激勵機制。近年來,國家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實施了糧食收購最低保護價收購政策,又實施了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訂單獎勵、農機購置和作業補貼等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種糧農民的收益,但是,隨著土地承包價格上漲、生產成本提高等因素,種糧效益仍然很低。如以杭州市蕭山區普通的糧食承包大戶為例,如承包100畝大田,種植一季春糧和一季晚稻,一年的凈收入一般只有4萬元左右,收入不但低于其他產業,也低于農業中其他如花卉苗木、養殖等行業。同時,對于糧食生產實行生態農業的生產方式,由于政府沒有額外有效的政策激勵機制和保障措施,經濟效益難以保障,因此農戶對生態農業與糧食的協調發展的積極性普遍不高。
2.理論技術體系不夠完善,缺乏農業技術人才
要將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糧食安全協調起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嚴密的理論支撐與深入的研究、實踐。要將農、林、牧、副、漁業各大類、以及個小類綜合起來,需要包括農學、林學、畜牧學、水產養殖、生態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加工技術以及社會科學在內的多種學科的支持。而且我國領域廣闊,地理環境各不相同,不能簡單的將一個地方、區域的經驗搬到另一個地方的經驗。同時,我國農業勞動人口科技素質偏低,農村科技人員嚴重缺乏。如杭州市蕭山區江東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核心區面積2萬畝,有農業企業32家,這些企業普遍反映科技人才難以留住,主要原因是農業工作辛苦、報酬低,企業偏小職業發展空間小,位置偏僻、生活艱苦等。因此,要將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有機結合的效益發揮出來,難度很大,需要不斷的摸索、實踐與創新。
3.農業經營規模小,市場化水平不高
農村實行,農村耕地平均分配到農民身上。耕地分配到戶后,在保證了農民平均分得了一份土地的同時,也影響了土地的規模經營與經營效益。雖然經過一定程度土地流轉,但流轉畢竟數量偏少,農戶經營規模依然偏小,如經濟較發達的杭州市蕭山區,到2009年已流轉的占總耕地面積的48.2%,其中50畝以上的大戶數只為1.1%。與此同時,我國農業市場化水平還不高,表現為市場主體發育程度低,農產品市場體系不完善,信息化建設滯后等問題。因此,農業生產整體很難達到規模經濟,市場化、商品化、產業化水平不高,制約著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規范化、規?;c社會化發展,難以體現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協調發展的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
4.農業公共服務能力有待提升,技術推廣力度有待加強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但與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與廣大農民的服務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一是經費投入不足,如基層工作經費保障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開展試驗示范、檢驗檢測、技術培訓、進村入戶的日常工作費用在很多地方還沒有落實;條件建設投入不足,設施設備缺乏,服務手段落后。二是運行機制不規范,如一些地方管理體制不順,鄉鎮農技人員在編不在崗,主要精力從事鄉鎮其他工作,業務工作難以開展;一些地方責任機制不健全,沒有把公益性職能細化到每個崗位和人員,很多工作沒有落到實處,農技人員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三是人員素質亟待提高,基層農技人員隊伍老化,專業人員進不來,新生力量補充慢,部分地方已出現人才斷檔;現有人員培訓跟不上,知識更新不及時,業務能力與生產需求有較大差距。因此,農業生產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推廣力度不夠,在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發展中的技術培訓、指導力度也欠缺,已很大地影響了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推進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的思路與措施
在環境污染日益嚴重,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以及糧食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的現實壓力下,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今后一個時期,既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時期,也是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由各自發展向協調發展轉變。為此,我國要緊緊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健全法律與相關政策,完善理論與技術體系,培育農業生產主體,推廣應用農業技術,提升公共服務能力,促進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四化”同步發展。
1.健全法律、相關政策與激勵機制
我國在糧食生產上的法律、法規與激勵政策相對比較健全,但在生態農業發展上還相當欠缺。為此,我國要參考國際上發展生態農業成功的做法,借鑒確保糧食安全的一些有效經驗,在深入的客觀分析和農民意愿研究基礎上,完善推進生態農業以及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的法規體系,建立相應的約束機制,規范農業生產者、管理者的行為。要將現代高效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的有機結合,與一般的農業相比,具有更強的正外部性,承擔著更大的機會成本,彌補的辦法就是實施扶持政策,建立激勵機制,通過有力的政策扶持、項目推動和保障措施,提升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的經濟效益。
2.完善相關理論與技術體系
要持續快速地推進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需要有科學的理論與技術體系相支撐。為此,需要從學科上加強對生態農業以及與糧食生產相結合的理論的重視,加強跨學科和跨領域的探討和研究,發揮各門相關學科和理論的優勢,促進生態農業這一系統工程的綜合發展。基于我國各地的氣候特點、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等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異,在研究相關理論與技術體系時,不能照搬國外,更不能閉門造車,要與各地的實際相結合,要加強產學研三者的結合,要關注實施中所面對的具體問題,加強理論的問題意識和實踐意識。要通過科技發展促進經濟進步,通過經濟效益的提升推動理論的發展;以實踐為指向推動理論的完善,以理論為指導推動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實踐的深化。
3.積極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和實用人才
要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人才是關鍵。要注重提高農業人員、勞動者的文化知識水平,加強專業素質和科技素質。一方面要發揮農村現有培訓機構、基地作用,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到農村一線開展培訓和技術推廣,通過系統性和針對性農民素質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和技能培訓等,提升農業生產、管理人才專業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和農業企業要出臺政策、改善環境,讓專業人才愿意到農業企業去就業、創業,使專業人才在農業企業中有較大的鍛煉空間和發展平臺。此外,要充分發揮各級農村實用人才的示范和傳幫帶作用,使農業生產人員整體素質得到提升,并涌現出一批有理論、有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為推廣、應用農業科技、促進農業企業更好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人才支撐。
4.積極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和節水技術
要加強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集成技術的科技攻關,推廣應用優良品種,創新農作制度;推廣節約型農業技術,如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治等技術;施用有機肥和生物農藥,減少化肥農藥用量;推廣雨污分流、干濕分離和設施化處理等先進適用的污染防治技術;推廣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技術,減少煤電消耗,促進節能減排。同時,要提升農業水利設施水平,完善田間排灌體系,推廣應用微灌、噴灌、低壓管道輸水等節水技術,推進農業用水循環利用。
5.切實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要嚴格執行
保護基本農田、標準農田以及林地、濕地、水域、海島、灘涂等各項規定。加強耕地地力培肥,深入實施標準農田質量提升工程,強化新墾造耕地和圍墾土地的改良和培育。規范農業生產過程,科學評估農業生產及投入品對土壤、水、大氣環境的影響,加強耕地質量定位監測點建設和動態管理,開展耕地質量狀況監測和評價,建立完善耕地質量監測網絡體系和耕地質量長效管理機制。要強化農業執法監管。嚴格管制亂用、濫用農業投入品,加強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6.提升農業市場化、產業化水平
要推進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發展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土地流轉、完善市場體系尤其重要。一是要以工業的理念經營農業,創新農業經營機制,堅持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的原則,發展壯大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大戶,積極培育適應現代農業的經營主體。二是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加強土地流轉的財政扶持力度,落實有針對性的激勵與優惠政策;健全市場化運作的土地使用流轉機制,改善土地流轉的環境,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促進農業自愿向生態農業、糧食生產集中,提高生態農業及糧食生產規?;⒓s化水平。三是要加強市場體系建設,促進農業生產要素、農產品流通,特別要發展規范綠色市場,促進生態農產品批發、流通,通過綠色產品市場來提升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相結合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7.不斷提升農業公共服務能力
生態農業的概念是生物之間的互相生存供養,由此而形成的某種規律。這是人和生物還有環境,這三者之間,利用現在的科學技術,進行的能量互相交換,以及因地制宜,由而建立不同的農業結構來進行發展,這是有著較高效率的,沒有危害作用的,能量互相轉換的模式。生態農業同時也是將各種各樣的生物的生存互相聯系起來,由此而做到生物與生物直接的能量互換或者互補。生物和環境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環境能夠作用于生物,同時生物又能回饋于環境。生物與環境這兩者之間,即使互利互助的關系,又是互相制約的關系。生物與環境這兩者的關系,就充分表現了生態農業這一概念。
生態農業是一個龐大的綜合體,它是有機農業與無機農業的集合體,是農業生產體系,是人工生態系統。我國的生態農業包含了很多的成分,層次和部門,由生態經濟系統原理為指導,由此而形成了復合農業系統。在上世紀年代,生態農業主要就是實行糧,混種牧草,混合放牧和機械的投入等等,而進行的。生態農業是綜合性的一種生產體系。
2 發展生態農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開發安全食品是關系到農業整體質量提高和人民身體健康的頭等大事,也是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推進農村工業化進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然結果。生態農業有很多的功能,并且生態農業是我國,目前為止,有效的保證我國的食品安全的手段之一。生態農業能夠安全有效的生產出食品,而不是含有危險物質或者某種物質嚴重超標的食品。因此,發展生態農業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
一是有利于增加農民收人,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開發安全食品,農民將得到更大的收益,收入持續增長。農民收入的增加,又可調動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種植糧食作物的積極性,從而為維護糧食與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二是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現在的農業都是對原有的農業生態系統有著嚴重的危害,由于使用大量的農藥和化肥,使得對現在的農業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威脅,讓農業生產力造成下降。生態農業從傳統的農業方式進行轉換,注重發展高效的生態農業,使得農作物病蟲害的情況得到一定的改善,讓農業用水和農業土壤得到一定的環境保護,從而起到保護農業生態的作用,甚至起到回復生態環境的作用,在得到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減少一定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
三是有利于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擴大外貿出口。安全食品,特別是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在國際、國內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隨著安全食品市場的興起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安全食品的發展必然勢頭愈猛,可以增加外匯收入,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對實施發展生態經濟,富民強省、強國大有裨益。
3 相關對策和建議
3.1 做好發展生態農業基礎工作
對于生態農業的研究開發要認真對待,國內和國外的對于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要仔細了解并且制定計劃,然后進行研究。主要是動植物的資源研究。
3.2 加強領導
把發展和開發安全食品擺上日程,加強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實施步伐,堅強這一方面的領導,加強對生態農業的認識,由此做到高效生態農業。
3.3 加大宣傳力度
為了今后生態農業更進一步的發展,要廣泛宣傳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開發安全食品的重要意義,大力普及生態農業知識,倡導健康的綠色消費理念,引起更廣泛的重視,提高全民的相關科學文化知識,以及參與的積極性。大力普及生態農業知識。要全面普及生態農業知識,提高領導干部和廣大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自覺性。
3.4 抓好試點
由現在的關于農業生產的企業來看,為了發展較好的農業生產,將關于高效生態農業的試點,以及農業方面的項目,全部都進行了重新而又全面的計劃,以方便今后在生態農業示范縣進行實施。在建設各種促銷手段的同時,也要加大力度,開拓市場,因為抓好安全食品的銷售環節是重中之重。其中,可以建立出口商標,可以創立品牌和可以舉辦展覽會等等手段,由此而來提高。
當然,食品安全開發時需要多重力量的,僅僅只是農民和企業是肯定不能滿足的。食品安全開發還需要各階層的政府和國家機關提供一定的幫助,將發展優秀的農業產品和食品安全開發相互結合,由此形成優秀的農業產品和食品安全開發相輔相成。培育為安全食品生產加工服務的配套產業。這些產業主要包括生物肥料業、農藥業、種業等。
3.5 全程監控農業生產過程
農業生產之所以需要進行全程監控,就是因為農業生產需要全程,每個環節,都要清潔生產,都要操作規范化,一是對于農業生產之前的管理,要做到事無巨細;二是對于農業生產之間管理,也要做到事無巨細,即要強化農田生產過程的農事操作;三是對于農業生產之后的管理,每個環節都要做到事無巨細??傊?,全程監控,就是需要對農業生產從開始到結束,都要進行事無巨細的管理,進行有效的監控,由此維護好食品的安全。
關鍵詞:農業生態安全視角下;農村土地流轉;分析與研究
農村土地流轉是指在我國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模式下,農戶保留自身對土地的所有權和承包權,將土地的使用權在主體上進行轉讓,這是實現農村土地規?;洜I與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途徑。而農業生態安全能夠為農業發展提供可持續生產力,在農業生態安全視角下進行農村土地流轉,對于農村的現代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農村土地與農業生態安全之間的關系
農村土地是農業生態安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的生態安全也是基于農村土地之上的。能夠有效保障農村土地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業的生產力,使農村的土地能夠處于一個健康、平衡、不受威脅的狀態。農村土地與農業生態安全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1農村土地利用的生態功能
農村土地是農民進行農業生產活動時的重要媒介,農民通過土地來進行物質與能量轉換,生產出相關的農業產品。而農村的土地根據其使用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多種形式,這其中的每一種形式都有其固有的生態子系統,其生態子系統不但能夠實現物質與能量之間的轉換,同時還能夠與其他生態子系統之間進行相互的轉換。因此,保障農業生態系統的安全,能夠有效的促進農村土地上的土壤資源、水資源、農業產物以及其他多種資源之間的和諧發展,農村土地在形式用處上進行轉變,其中的生態子系統也會隨之而發生相應的改變。而保護農業生態系統的安全,也正是保護了農村土地與農業發展的可持續發展力。
1.2農村土地利用的糧食安全功能
農村土地上的糧食安全一是指糧食產量的安全,二是指糧食質量的安全。糧食作為農產品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在其質量與產量上都是社會中每個人所關注的問題。而對于糧食的產量需要對其種植土地的數量有著一定的要求,糧食的質量則需要對其種植土地能否保持良好生態環境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保護農村土地的耕地數量也是滿足了人類對于糧食的基本需求,而在土地流轉上也需要基于農業生態安全的視角下來進行流轉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農村土地的質量與數量,并保證高產。
2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
目前,雖然長治市政府一直大力提倡在農業生態安全視角下來進行農村土地流轉,但由于農村土地的產權制度以及土地流轉發展的還不夠成熟等方面的影響,使得在現階段農業生態安全視角下農村土地流轉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
2.1農村土地流轉與農業生態安全嚴重失衡
農業生態系統是一項復雜的系統,這其中包含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雙重關系。而隨著長治市城鎮化的建設越來越深入,城鎮化的建筑已經使得農村土地在流轉上的用途逐漸發生了變化,過去的土地流轉幾乎只存在于農與農之間,現在部分農村土地流轉則轉為非農業的建筑上。而用于建筑之上則會破壞土地中的生態平衡,影響農村土地的可持續發展,導致了農村土地流轉與農業生態安全之間的嚴重失衡。
2.2土地流轉之后的“非糧化”傾向
“非糧化”主要是指農村土地在流轉之后,在不改變其農業用途的前提下,將土地使用在種植糧食以外的經濟作物上?!胺羌Z化”本身不是一個不好的現象,但隨著農村土地流轉的頻率越來越高,農村土地“非糧化”的傾向也越來越嚴重。截至目前,在山西省的部分地區農村土地“非糧化”的現象已經超過了60%。這也就使得可種植糧食的土地面積減少了,嚴重影響了糧食的產量。
2.3土地流轉后形成工業化的農業生產模式
以山西省長治市中的土地流轉情況來看,農村土地的使用者只會考慮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土地的可持續發展。使得部分人在進行農產品工業化的生產時,對土地進行掠奪性的耕種,導致地力耗竭,土地的質量漸漸衰退,對于土地的生態系統是一個很嚴重的破壞。
3農村土地流轉的策略
3.1嚴格控制“非農化”與“非糧化”的現象出現
應當嚴格控制農村土地“非農化”與“非糧化”的現象發生,不能夠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生態安全。在山西省的部分地方政府很容易在土地流轉中出現越位、錯位、缺位等現象,盲目追求土地流轉的規模與政績,過度干涉土地流轉的進程。因此,政府應當在農村土地流轉中起到導向作用,加強土地流轉制度的建設,加強對土地流轉用途的管理,嚴格整治以農業生產的名義進行土地流轉,卻在土地流轉之后轉為其他用途的現象發生,并對其采取強制管理及處罰等措施。同時,還需要大力宣傳農業生態安全的內容,提高人們對農村土地生態平衡的認識,使人們能夠了解農業生態安全的重要性,改變以往只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效益的觀念,只有改變了人們的思想,才能夠使人們能在農業生態安全的視角下合理的進行農村土地流轉。
3.2完善農村土地流轉的規則與制度
完善農村土地流轉的各項規章制度是農村土地進行合理流轉的基礎所在,通過法律與規范能夠有效的約束土地使用者的各項行為,能夠在土地流轉之后的使用過程中重視農業的生態安全。因此,政府在制定相關規定時,需要站在農業生態安全的視角下并結合長治市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合理的分配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的區域,在保護農村生態系統的前提下,加強省內的經濟發展與城鎮化建設。同時,政府還需要規范整個土地流轉市場,并制定相應的市場規則,讓長治市內的土地流轉能夠形成市場化的經營模式,并按照政府所制定的市場規則合理的進行土地流轉,提高轉入方與轉出方之間的責任意識,讓轉出方在土地流轉對象的選擇上能夠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并與轉入方簽署相關的合同協議,也讓轉入方在農村土地的使用中能夠受到合同協議的約束,從而將農業生態安全貫徹到土地的使用中去。
3.3對農業生產進行補貼
由于部分人在進行農村土地使用時,只考慮自身的經濟效益,在利益的驅使下,將土地轉為非農業用途。因此,當地政府需要對農業生產進行一定的補助,但由于目前長治市農業補貼采取的是“補貼隨戶走”的模式,這種模式沒有真正的將農業補貼與土地用途相掛鉤,使得農業補貼還沒有真正落實到農業生產者的頭上。農業的補貼政策應當兼顧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通過農業生態補貼制度的完善,將農業補貼與土地用途聯系起來,使農業補貼能夠正真的落實到農業生產者的頭上,以此來促進農業生產者的生產動力,同時也能夠在土地流轉中讓更多的土地使用加入到農業生產的活動當中,防止土地流轉“非農化”與“非糧化”的現象發生,促進生態化農業生產方式的發展。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