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5 10:39:15
序論:在您撰寫歷史唯物主義的前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歷史唯物主義;實踐
【中圖分類號】B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09(2012)01-0083-1.5
歷史唯物主義是哲學的基礎和核心理論,它深刻闡釋了哲學最根本的奧秘――要“從對人類歷史發展的考察中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的結果的概括”①去理解和改變現實社會,改變人的生存環境,實現人的自由解放,而哲學的這一基礎性的理論的基礎性前提就在于現實的個人的活生生的感性活動。正如高清海老師所提出的,作為哲學所創立的新世界觀,歷史唯物主義是以“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去理解人與世界的關系,從而把人對世界的關系理解為以人的實踐活動所構成的否定性的統一關系,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實踐構成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真實根基與理論來源。那么,實踐又是如何支撐起歷史唯物主義這一理論的呢?我將從兩個方面來說明這個問題。
一、歷史唯物主義視域內人的存在方式
“哲學的奧秘在于人”這是我們進行哲學思考所要考察的前提,也就是說我們進行哲學維度的考察要從“人”出發,離開了“人”,我們所談論的一切都將是空泛而抽象的。那么,我們在談論哲學歷史唯物主義時,最先考慮的就應該是作為主體的“人”的問題。
首先,人作為這個世界的主體,作為思維意識的主體,他應該是感性的,現實的,實踐的人,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在于人的存在方式應該是實踐的存在方式。在馬克思短小而精悍的著作《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開篇即批判的指出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共同缺點在于不理解“真正的、現實的感性活動本身”,他還進一步指出:“社會生活在其本質上是實踐的。”②正是由于不理解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舊唯物主義只是直觀的把握人的生命活動,而唯心主義則是抽象的理解了人的社會生活。在馬克思看來,實踐活動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是人之為人的現實活動,是社會生活的真實本質,是人之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其次,哲學正是在把人看作是實踐的人的基礎上,從而從實踐的思維方式出發,批判地改造世界,最終實現解放人類,這也恰恰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任務所在。馬克思在《提綱》中認為費爾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這也就是說,實踐的本質在于實際的改造世界,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的本質特征就在于它是以人為中心,通過人、為了人的主體思維方式;是以人類解放的類主體思維方式;是超越的、創造性的、否定性的思維方式。正如《提綱》最后一條所提醒我們的:“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更是主張:“全部問題都在于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并改變現存的事物。”③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是歷史唯物主義這一哲學新世界觀的根本的思維方式,歷史唯物主義借助實踐的人的實踐的思維方式為出發點,從而建立起改變現實社會、改變人的生存環境、實現人的自由解放的遠大理想。
由此我們可以說,歷史唯物主義視域內人的存在方式即是實踐的存在方式,以此為基點,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歷史唯物主義從實踐的人和實踐的思維方式出發來解決人的最實際、最突出的問題――“改變世界”。
二、實踐構成歷史唯物主義的解釋原則
實踐能夠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根源和發展動力,不僅僅在于作為主體的人的存在方式是實踐的存在方式以及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更重要還在于實踐能夠構成歷史唯物主義的解釋原則,這也就是說實踐能夠成為歷史唯物主義的內在邏輯,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小的方面:首先,實踐可以使歷史唯物主義區別于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首先揭示了“從前的一切舊唯物主義”的缺點在于“只是從客體的或直觀的形式”去理解人與世界的關系,進而又揭示了唯心主義“只是抽象的發展了”“能動的方面”。馬克思對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批判,是立足于“人的感性活動”的實踐去超越兩者的,他說:“全部的社會生活在本質上都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雹苓@就表明,如果沒有以“人的感性活動”為理論根源的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不可能超越舊唯物主義對唯心主義的批判,不可能從根本上區別于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而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的這一新世界觀是以實踐為出發點的。
其次,實踐還可以構成歷史,歷史就是人的感性活動的總和?!皻v史”是歷史唯物主義這一新世界觀的解釋原則,“‘歷史’是‘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動過程,是實現人對世界的否定性統一的過程”。⑤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說:“我們首先應當確定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而且,這是人們從幾千年前直到今天單是為了維持生活就必須每日從事的歷史活動,是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雹抟簿褪钦f,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就是實踐,實踐是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條件。另外,在《手稿》中,馬克思還提出:“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雹哌@就更明確表述了實踐不單是歷史的基本前提,還是歷史的組成部分。這樣一來,就足以證明了實踐對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性。
從實踐能夠使歷史唯物主義區別于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并且能夠構成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的解釋原則,也就是說實踐能夠成為歷史唯物主義的內在邏輯這一意義上來說,更加突出了實踐對于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的新世界觀的基礎性意義――實踐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根源和發展動力。
綜合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出,實踐是歷史唯物主義這棵大樹的樹根,它不但幫助樹干抓緊堅實的大地,還源源不斷的為樹干輸送營養。實踐就是哲學歷史唯物主義的支撐者,正是依靠著“人的感性活動”,歷史唯物主義才具有其真實的理論內涵,才具有其真實的批判性和超越性,才具有其真實的價值旨趣;正是在實踐的基礎上,歷史唯物主義才有了牢固的根基,才能夠不斷發展完善,才能夠成為超越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的新世界觀,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根源就在于實踐。
【注釋】
①《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本)》2003年,人民出版社,第18頁。
②《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1997年,人民出版社,第54頁。
③《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本)》2003年,人民出版社,第19頁。
④《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1997年,人民出版社,第54頁。
⑤《歷史唯物主義與的新世界觀》孫正聿,載于《哲學研究》2007年第3期。
⑥《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本)》2003年,人民出版社,第23頁。
⑦《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2000年,人民出版社,第92頁。
【參考文獻】
[1]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孫正聿.歷史唯物主義與的新世界觀[J].哲學研究,2007(3).
[5]孫正聿歷史唯物主義與哲學基本問題[J].哲學研究,2010(5).
【關鍵詞】以學生為主體 關愛學生 激發興趣 減負 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142-01
當代社會早已進入了一個知識大爆炸的信息時代。如何在豐富多彩令人眼花繚亂的獲取知識、技能和學習途徑的社會把學生的心穩穩地留在課堂,讓他們“想學”“愛學”、“樂學”呢?這是一個挑戰。下面針對這一現狀,就全國正在深入研討大力倡導的有效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落實談談我的想法、看法、和做法。
一、關注學生,關愛學生
有效教學和傳統教學相比,不再側重關注教師的教學活動,而是更側重關注學生這個學習的對象和主體,關注學生做為一個“全人”,怎樣促進進步和全面發展。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我認為,首先就要從思想和行動上關注學生關愛學生。信任和關愛是走進學生內心的鑰匙。作為傳承者,教師不僅僅要在知識技能和做人道理的傳授上做到毫無保留,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更重要的是從情感上,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雖然生物教師不比家長和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時間多感情深,但是生物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體現情感教育人文關懷。比如,課上看見學生身體很不舒服的時候,生物教師可以噓寒問暖,也可以派人陪同該學生去醫院看病。畢竟,好身體才是學習的本錢。再比如,課上課下發現某些學生情緒很沮喪低落或者煩悶暴躁憤怒的時候,生物教師在課下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交流,只有學生心理健康了,學生作為主體的學習熱情才有可能提高。再比方說,看見學生因為午自習作業太多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下午第一節課打瞌睡的時候。生物教師可以撥三分鐘讓學生下樓用自來水清洗臉,通過上下樓的身體運動和水的刺激和精神上的打岔可以幫助學生趕跑瞌睡蟲。如果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精神萎靡不振昏昏欲睡的時候,甚至可以干脆放5―8分鐘讓全班同學休息一下。與其讓學生帶著疲勞低效的學習,不如讓學生休息一下,有精力、有感動的時候能更好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著想,多給予學生更多的愛心細心耐心和寬容心。我認為,在情感上建立的這種良好關系,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只有當學生充分發揮以自己為主體的學習熱情,才有可能事半功倍的促進學生作為一個“全人”的發展。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生物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學生為主體的積極自主式的探究性研究性的學習才有了一個堅實的心理基礎。怎樣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呢? (一)要通過調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所在
比如,小學生剛入初中第一節課,可以進行問券調查:《科學》課有沒有上,愛不愛上?有沒有看過央視的《人與自然》、《動物世界》《科學探索》等節目,喜不喜歡看?學生喜歡哪些電視節目?喜不喜歡電腦和手機并用它們玩游戲?通過調查,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生物知識的基礎,還可以知己知彼,了解學生的心理、愛好,方便在今后的生物教學中有的放矢。
(二)可以從細節的處理上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比如:1.講到地球上形形的植物動物時,可以把書上靜止的圖片變成實物、模型或者多媒體動畫。2.講到一些枯燥的知識時,可以盡量與豐富有趣的活動相結合,讓學生動起來。通過讓學生聽口令上、下、左、右、轉動眼球,學生對眼肌作用的了解就更直觀更感興趣了。3.某些教材上難理解的知識點,不夠全面的內容,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增強學生的理解力,拓展學生的視野。比如,講到復雜精細的眼球結構,可以看國際知名學者的動畫解析。講到人的進化,可以觀看央視的四集紀錄片。4.盡可能多的開展實驗。由于中學生還處在好奇又愛動的年齡,所以,幾乎都是很喜歡實驗的。作為農村中學,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靈活機動的開展實驗。有時,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實驗。比如經典實驗《顯微鏡的使用》肯定要開的。再比如,觀察花的結構,我們可以利用學校有桃樹、油菜地、櫻花樹等條件,適時開展校內課外實驗活動。只有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特點,研究教材,不斷地發掘可以提升學生興趣的點,靈活多樣地采用適宜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就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的熱情和動機。
三、在教學環節上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針對歷史唯物主義領域的“合法性”問題,柯亨便開始重建了歷史唯物主義。由于柯亨采用了功能的解釋方法使得它重建歷史唯物主義的工作取得了不錯的結果。而這種功能解釋的方法能夠發揮效用是因為柯亨自己重新地定義了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生產關系的定義??潞鄬v史唯物主義的重建本質上是對哲學框架進行了重新的構建,在堅持的哲學思想基礎上,使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可以更加地清晰。
【關鍵詞】
柯亨;歷史唯物主義;功能解釋;理論重建
柯亨是英國的著名的政治理論學家。他的作品最主要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內容的??潞嘞胍獙鹘y的歷史唯物主義進行重建,他提出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只是簡單講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對其原理并沒有深入的講述??墒且驗轳R克思在構建歷史唯物主義沒有很好地解釋了他自己所采用的解釋方法,使得有人會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解造成誤解和扭曲,這些誤解并沒有能夠正確地體現馬克思的思想,而且有些已經完全與馬克思的思想相違背了。所以柯亨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面進行探究,對歷史唯物主義進行重建,使得人們對歷史唯物主義的誤解可以得到化解。
1 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含義
1.1 正確理解生產力的含義
首先,柯亨從歷史的角度來重新解釋生產力的概念。他提出,生產力的概念是來自馬克思作品中詞語的譯文,而人們對譯文已經深深接受甚至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可是柯亨同時指出,使用生產力這個詞是沒辦法真正體現馬克思本人的思想的。他認為生產能力能夠更好地體現馬克思的思想。雖然柯亨覺得生產能力這個詞譯得更加地確切,可是他同時也覺得生產力這個詞的譯文是依據馬克思的作品語境來使用的,所以不可以把馬克思作品中的所有的“Produktivkr powers”都譯為生產能力。其次,柯亨認為生產力指人們運用一定的生產工具,使用原料,通過自身的智力和體力所生產的生產資料的東西。也就是說,柯亨認為那些在生產過程中沒有發揮物質性作用的東西是不能看做生產力。所以可以從中看出,柯亨的生產力是除去了社會特性的部分,讓生產力變為純粹的物質性的東西。
1.2 正確理解生產關系的含義
柯亨對生產關系的組成和組成部件之間的聯系進行重新的界定,從而闡明和澄清了生產關系的含義。他認為生產關系主要有兩部分組成,也就是人和生產力。生產關系通過這兩個部分來相互聯接。要知道,如果只有一種生產關系,那么這個生產關系就只可以聯接至少一個人和最多一個生產力??潞嘀赋?,對生產關系的重新說明是為了剔除法律關系在生產關系中的定義。
1.3 正確理解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
和傳統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定義不一樣,柯亨將經濟基礎界定為是生產關系的加總。他強調,馬克思中的經濟基礎是沒有包含生產力的。對上層建筑這個概念的澄清,柯亨并沒有做太多的解釋,他只是指出,上層建筑是由一組非經濟的制度組合而成的,也就是法律這方面。那么,可以看出,柯亨是將藝術、道德等這些內容從上層建筑中剔除出去,這樣的話就大大地縮減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概念范疇。
2 功能解釋基礎上的歷史唯物主義
柯亨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概念進行了重新的定義域澄清是為了建立以功能解釋為基礎的歷史唯物主義,從而使過去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權威地位可以重新得到確立。這里講的功能解釋是指由解釋它東西的作用來決定唄解釋東西的特征??潞嘀栽诠δ芙忉尩幕A上重建歷史唯物主義,是因為他要牢牢抓住歷史唯物主義的兩個重要聯系,也就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兩個部分,保持這兩部分的協調一致,從而保持了聯系的穩定。柯亨指出馬克思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地使用了解釋性的說明方法,通過對馬克思使用的這些說明方法的深入分析與探究,柯亨猜測馬克思在對歷史唯物主義進行構建時所使用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把要解釋的東西分成兩部分,然后用后者來解釋前者??墒牵谑褂眠@種方法的時候,馬克思是沒有在他的作品中對這種方法的結構進行一定的闡明,也就是說馬克思沒有明確指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影響機制,導致人們會對馬克思的理論思想產生誤解與爭議。在這種情況下,對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就會出現不同的解讀方法,在柯亨看來,這些種種的解讀方法都沒辦法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沖突做出一定的確切的闡明。他強調,功能解釋在研究和重建歷史唯物主義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潞嗟墓δ芙忉屩饕且越忉尀榛A,規定了被解釋東西在解釋中的排位順序,從而保證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關系影響機制可以更加地明確。在這樣的前提下,柯亨通過對生產力發展的情況把人類歷史的進程劃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個階段是無階級的原始社會時代??潞嘀赋鲈隈R克思的理論思想中,階級社會必然包括了生產性和不是生產性這兩大部分,而所謂生產性就是能夠生產處超越自身價值的使用價值,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剩余價值,從而來支持不是生產性集團的生存和發展。在較前的階級社會中,生產力仍然處在不是很高的水平下,而這種水平僅僅只能夠維持人們的生存,因為那個時候是沒有所謂的剩余產品可言的。而在較后階級社會中,出現了可以支持不是生產性集團的剩余價值,這是這個階段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這些剩余產品還是不夠用來進行資本的積累的。在第三階段,也就是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在這個階段中,小農經濟逐漸瓦解,出現資本主義社會是歷史的必然結果。接下來的第四階段就是后階級社會,在這個階段中不存在原始性,同時存在大量的剩余產品,人們的生產活動不再僅僅是為了維持生存了,而是可以將自己的剩余精力與時間投入到生產財富的活動上去。
3 結語
到如今,柯亨已經對歷史唯物主義進行了重建,他通過使用功能解釋的這個方法來清除了歷史唯物主義中的矛盾與沖突。要知道,柯亨的功能解釋方法可以發揮效用是因為他在此之前就對基本的概念進行了重新的定義。可以看出,柯亨的這種重建實際上就是對歷史唯物主義范圍的新的界定,從而使歷史唯物主義理論變得更加清晰。
【參考文獻】
[1]王晶.范疇框架的改變:柯亨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建[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2(01)
[2]曹玉濤.略論分析對的“重建”[J].哲學研究,2010(06)
[3]孟慶龍.柯亨社會的“物質性”與“社會性”的區分理論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建[J].社會科學輯刊,2011(01)
摘 要:生態學以自然的批判性為邏輯前提,以生態學價值批判為方法、以自然與價值雙重維度為尺度,展開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和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并提出構建和諧生態社會主義的理想。
關鍵詞:自然 文化 歷史唯物主義 生態學
一、重構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前提:自然的批判性存在
1、生態學認為,重構歷史唯物主義的首要前提是肯定并“復興”經典哲學中關于人與自然的辯證法思想,實現自然概念由二元對立向辯證統一的思維方式轉變,自然的存在在邏輯上是以人與自然的關系性存在為前提的,自然是社會的自然,社會是自然的社會。
生態學者充分肯定經典哲學中關于自然概念的辯證思想,并將其融入到自身的理論之中重新闡釋并加以提升,突出自然概念的辯證屬性。
佩珀認為必須從馬克思辯證看待自然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基本思想出發,來構建自己的理論。指出“在馬克思那里的自然概念,不僅僅只是把自然當作經濟物品的原料,也不僅僅只是把自然當作物品的固有價值的發源地,更不僅僅只是把自然當作一個瀕臨滅絕的生態系統,馬克思的自然的概念把自然設想為是一種社會范疇,盡管自然具有‘客觀性’,但它被自身的某一個組成部分重新塑造和重新解釋了,即重新塑造和重新解釋成人類社會。”也就是說自然具有雙重屬性,即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萊易斯則在《自然的控制》一書中充分肯定馬克思關于人與自然的辯證思想。這些論述充分表達了在自己的理論建構中對自然概念辯證屬性的肯定。“
2、自然概念是如何獲得文化、價值屬性的呢?成為批判性存在呢?
生態學認為,的各流派在這復雜時代面前已經失去應有的解釋力度,在研究范式上存在自然辯證法與歷史辯證法的疏離;在研究對象上,存在自然與社會研究領域的分野,致使歷史唯物主義局囿于狹窄封閉的社會領域,自然處于被漠視或懸置的狀態;在研究維度上表現為自然與價值維度單面缺失?;谏鲜鰡栴},生態學認為應當重建生態學的研究范式。
福斯特認為唯物主義有三種學說,即實踐唯物主義、本體論唯物主義和認識論唯物主義,前者突出的是社會歷史辯證法,反映的是人與社會的關系,關注的是人的異化問題;后兩者突出的是自然存在的獨立性,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關注的是自然的異化問題。生態學馬克思義應當是三者的有機統一,于是從中分別抽取價值屬性和自然屬性,加以改造,提升出生態學價值批判方法。所謂的生態學價值批判方法是指以價值作為評判人與自然的尺度,自然被賦予文化和歷史性特征,成為可批判的對象。
自然成為批判性的存在之后,又將自然的雙重屬性,即自然的獨立性和文化性返回到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等各領域,關注歷史唯物主義的自然維度。使自然之維與價值之維成為貫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相互交織而共生的邏輯主線。這樣,生態學社會主義就完成并實現了研究范式和研究對象上的構建與超越,自然作為批判性存在就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中獲得核心地位。以此為邏輯起點,展開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
二、重構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展開與歸宿:指認、改造與批判
以批判的自然存在為前提、以生態學價值批判為方法、以自然與價值雙重屬性為維度,生態學對歷史唯物主義進行指認和改造,同時對資本社會制度展開內涵制度批判和價值批判的生態批判,以此構建生態社會主義理論。
歷史唯物主義存在“理論空場”,在基本范疇上存在理論缺陷,不能適應新研究對象與研究范式,因此對當代的資本主義生態危機和社會主義國家的環境問題缺少足夠的解釋力度和理論支撐。究其根本在于自然與文化維度在自然和社會領域的單面缺失。生態學哲學家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造。
1、改造歷史唯物主義原有的基本范疇,賦予生產力、生產關系、社會勞動以自然與價值的雙重意義。
生態學認為,以往的哲學家只關注物質生產活動的技術層面,沒有注意物質生產活動還受文化價值因素的支配。他們過多地從自然與文化的對立而不是統一來分析社會的生產和生活。認為物質生產和生活的本質屬性在自然:社會意識形態的本質屬性在文化。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對立等同于自然與文化的對立。這是典型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這種觀點將造成兩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忽視乃至割裂了自然之于社會文化的嵌入性關系,在自然之中發現不了文化批判的意義;另一方面也否定了文化內容的客觀性屬性。在社會之中忽視文化的自然屬性,即文化內容的客觀性。文化既有主觀意義,又有客觀內容。一定的社會文化系統、價值規范等都是特定的客觀的歷史性存在,一定時期的物質生產和生活都受特定的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從而使人類的歷史具有自然化特征。
2、拓展歷史唯物主義新的研究視域,從生產領域轉向消費領域;建立以使用價值、消費為主線的歷史唯物主義新的范疇體系,突出消費、使用價值等物質要素的批判意義。
者對于資本主義的分析大都集中在生產領域注重剩余價值的生產和流通領域中商品價值的意義兩個方面,致使這種分析的路徑止步于社會意識層面而被懸置,難以深入到物質生產與生活之中,無法回應當代人類歷史出現的新動向。這與資本主義矛盾發展的階段性有關。當時資本主義異化并沒有擴展到消費領域,隨著資本主義矛盾發展的邏輯展開,生態學抓住生產危機導致消費危機最終導致生態危機的邏輯根本,將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從生產領域擴展到消費領域、從社會層面深入到物質層面,從對商品價值的分析轉向對使用價值的批判。為此,傳統的歷史唯物主義的范疇體系已經跟不上分析的需要,為了彌補其范疇的不足,生態學哲學家圍繞消費和使用價值提出了一系列概念,豐富和更新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內容和結構。確立新的范疇體系,拓展新的研究領域是生態學關于自然的辯證思想在歷史唯物主義領域里的繼續和與其研究對象、范式保持邏輯一致性的必然要求。消費危機、生產危機作為一種表象,終極原因在于自然是有限的、生成的、價值的存在。對于自然的批判最終必將發展到對消費和使用價值的批判,自然和文化這一二重性對于消費和使用價值的批判同樣是不可或缺的維度。
最后,用生態學理論對資本主義展開生態批判,構建和諧發展的生態社會主義理論。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010年4月23 26日,由《哲學研究》、《哲學動態》編輯部和南開大學哲學系共同舉辦的“第七屆哲學創新論壇”在天津舉行。與會學者六十余人圍繞“唯物史觀與政治哲學”這一中心議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現將會議中呈現的各種新觀點、新見解評述如下。
一、以“唯物史觀”為焦點的論爭是歷史的延續
當前哲學研究中以“唯物史觀”為焦點的一系列論爭是歷史的延續,圍繞對“唯物史觀”的闡釋和理解、逐步推進哲學的深入研究始終貫穿于傳播和發展的整個過程。
考察哲學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景源研究員指出“唯物史觀”一直是哲學研究中的重點,更是難點。他認為,回顧學術史,以信仰唯物史觀自居的人并不等于徹底把握了唯物史觀的理論本質;認定哲學就是歷史唯物主義,也不等于會用它來正確分析事物和問題;口頭上宣傳唯物史觀,實際上可能還固守于傳統的哲學的解釋框架。有些人部分地承認歷史唯物主義,但不了解歷史唯物主義就是合理形態的辯證法。揭示歷史發展過程中有關唯物史觀的認識,對我們今天準確理解“唯物史觀”具有特別重要的理論參考價值。
回到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的早期,中國人民大學張立波副教授指出,當時恰逢思想自由時期,因而招來方方面面的批評。一開始唯物史觀就沿著兩個向度展開:一是對唯物史觀本身的批評;二是對唯物史觀在中國的適用性的批評。但是,針對各種批評,信奉唯物史觀的人們也做出了種種辯護??少F的是,此時圍繞唯物史觀主旨和特征所做出的批評與辯護,已經蘊含著唯物史觀偏重物質因素、凸顯經濟的決定性、忽視倫理和人的意志以及唯物史觀的時代局限等學理性問題。對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早期歷程的追溯和原汁原味的介紹,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看待此后的中國社會性質和社會史論戰,也有助于對唯物史觀的進一步研究。今天我們意欲對唯物史觀做出新的更為深入的闡釋,有必要回到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的源頭,盡可能地了解當時的總體情況和細枝末節,從而幫助我們對唯物史觀研究在當今中國的走勢做出審慎而清醒的判斷。
近些年來,“唯物史觀”已經在學界的爭論中逐漸成為哲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肚笫恰冯s志社李文閣對這一爭論的過程予以綜合考察,并進一步深入思考和分析了歷史唯物主義在今天引起廣泛爭論的原因。他認為,對于創始人而言,歷史唯物主義從來就不是什么“學問”,而是無產階級爭取解放的理論武器。這樣一種理論定位使得歷史唯物主義與現實和革命實踐緊密聯系起來,因而那些致力于無產階級解放的后來者就不能無視、越過這樣一種理論,必須根據時代進步“發展”之,根據形勢的變化“修正”之。不同的人寓于不同的“前見”、“偏見”,必然會有不同的認識和爭論。既然爭論在所難免,那么我們如何看待今天這場有關“唯物史觀”的爭論呢?李文閣指出,有必要把今天我們有關唯物史觀的討論置于唯物史觀產生以來的歷史長河中、置于時代的巨大變遷中來考量。從19世紀末到今天,關于歷史唯物主義主要發生了四次大的爭論:第一次是列寧和葛蘭西、盧卡奇、科爾施等早期的西方者與以伯恩斯坦、考茨基為代表的第二國際理論家之間的爭論;第二次是西方第二、三代代表人物與以斯大林為代表的蘇聯教科書派的爭論;第三次是以法蘭克福學派和薩特為代表的人道主義與以阿爾都塞為代表的科學和以科亨為代表的分析的之間的爭論;第四次是在中國發生的在主張改革的反教條主義者與反對改革的教條主義者之間的爭論。前三次爭論是圍繞著“無產階級革命的道路”這個問題展開的,在中國發生的第四次爭論則是圍繞著“中國的發展道路”也就是“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問題展開的。探索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問題有兩個前提性的理論問題需要解決,這就是“什么是”和“什么是社會主義”。今天關于歷史唯物主義的爭論實際上主要是圍繞這兩個理論問題展開的。
從以上的探討可以看出,對于當前我國關于歷史唯物主義的討論,我們應該用長遠的眼光、廣泛的視界來審視,不僅應將其置于歷史上幾次爭論的背景中予以關注,更重要的是將其看作是我們當前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探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我們在學術研究中自覺地融入歷史和現實的視野。
二、“唯物史觀”在當代的新闡釋和新發展
以“唯物史觀”為焦點的論爭在當代呈現出來的整體趨勢可以用一種總體性面相來概括:重釋歷史唯物主義,正是在立足當今中國現實、重新理解和重新解釋歷史唯物主義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觀點的交互碰撞。無疑,異彩紛呈的觀點共享著一個前提:不滿足于現有國內外學者有關歷史唯物主義的全部闡釋。
馬克思有關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并非呈現為概念清晰、邏輯嚴謹、完整系統的現成體系,因此重新闡釋歷史唯物主義,首要的工作是回到馬克思經典文本的解讀。北京大學聶錦芳教授運用其馬克思文獻學研究的豐富成果,重點解讀了《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最后部分的十八個段落。他的具體方法是將原來的段落順序打亂,以文本中反復出現的核心范疇“現實的個人”、“共同體”及其相互關系的辨析為線索,重新組織其論證層次和邏輯結構,從而獲得了馬克思有關“現實的人”與“共同體”關系的新見解:“現實的人”是社會存在的前提,但是在歷史的演進中社會的主體卻不是“現實的人”而是他們所屬的階級;每個個人迫于生存條件、受共同利益的制約而形成共同關系,進而結成共同體,但其個體和自由卻又受到了共同體的制約。從“現實的個人”的角度來衡量和檢視社會,也即以“現實的個人”的個性和自由是否得到顯現及顯現的程度,以其“自主活動”是否參與以及參與的程度來關照歷史,將會非常鮮明地分辨出“古代共同體”、“現代市民社會”、“自由人的聯合體”的變遷軌跡。只有個人的“自主活動”參與、滲透到生產交往形式交織而成的社會結構中,才能實現上述三種社會形態之間的真正轉變。這種有關馬克思個人與社會關系的考察,更加有力地拓展和深化了的社會形態學說。從更大范圍來說,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不僅是社會歷史理論探究的重要議題,而且是關乎每一時代個體生活態度、行為以及社會發展的價值導向問題。還需指出的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之后,對“現實的個人”與“共同體”關系的思考一直是馬克思社會實踐和理論建構的中心線索。因而,回到文本尋找馬克思歷史的、邏輯的論證與當代實踐的內在關聯,必然是一件既有現實意義而又緊迫的事情。
重新闡釋歷史唯物主義僅僅回到馬克思經典文本的研讀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重新 研讀這些文獻?這就需要我們在基本理念與研究方法上實現新的突破,從而能夠在更深層次上推進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對此,北京大學仰海峰教授認為,今天重新理解歷史唯物主義,一方面是為了深入理解馬克思的哲學理念;另一方面是為了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理念來面對當代的問題,這就決定了重釋歷史唯物主義必須要具有當代的歷史與文化視野。這種當代視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批判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文化。馬克思面對的是剛從封建社會中脫胎而出的資本主義社會,自由競爭構成了這一社會的重要特征。但在19世紀后期,資本主義社會從自由競爭轉向了組織化的社會階段,以福特制為基礎的現代大工業生產取得了主導性的地位。到20世紀60年代,以電子技術為主導的后組織化生產階段登上了歷史舞臺。在這三個不同的階段,資本邏輯都體現各自的一些特征。這意味著不可能簡單地以歷史唯物主義來面對歷史。重釋歷史唯物主義就必須揭示當代社會的內在結構及其歷史變遷。另一方面,在這三個不同的階段,西方社會的文化理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盧卡奇與法蘭克福學派面對的是大工業生產的資本主義,而后面對的是后組織化資本主義社會。因此,我們必須揭示這種社會變化與文化理念變遷之間的內在關系。這既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內在要求,也是在當展歷史唯物主義時必須加以探索的問題。
如果從上述意義上來理解和發展歷史唯物主義,那么立足當今的“信息時代”,對唯物史觀的基本理論、特別是唯物史觀理論確立的前提和方法進行全面反思,進一步分析和提煉它在信息時代與時俱進的新發展,我們會有許多新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孫偉平研究員認為,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特別是科學、技術、知識、信息等因素在經濟和社會活動中意義的增強,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發生引人注目的變化,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正在來臨。信息等無形資本的可共享、可傳承、不排斥他人的特質,至少對傳統的以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以生產關系為標準劃分社會形態的理論提出了理論上的挑戰。在信息社會中,先進生產力應與哪些因素相聯系?信息的占有者和創造者是否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擁有信息的富裕的被雇傭者、白領工人在生產中的地位如何?他們是否仍然屬于無產階級陣營?以信息為重要資源的社會將走向何處?這些現實問題已經構成了對唯物史觀的新挑戰,這就要求我們特別重視研究唯物史觀的方法,從信息的特質出發推動唯物史觀的創新。
歷史唯物主義在當代要想有新的發展,同時還要結合和借鑒各學科的研究成果。只有將這些成果納入到我們的研究視野之中,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新闡釋,同時真正地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面對當代的歷史與文化。中國政法大學孫美堂教授就歷史唯物主義研究中引入了“復雜性科學”的研究成果,同時借鑒庫恩的“科學范式”理論對當今歷史唯物主義主義的研究范式提出了自己的幾點看法。他指出,相比經典物理學,復雜性科學在研究范式上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線性的決定論思維模式轉向不確定性、隨機性的開放式思維。運用復雜性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歷史唯物主義目前主要體現在西方的研究中,表現為對歷史本質主義的解構。當然從這種范式出發研究歷史唯物主義,還可以從以下一些問題逐步深入:歷史的本質是固定的還是生成的?歷史發展的規律與路徑是一元的還是多元的、是決定式的還是隨機性的?歷史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封閉的系統還是開放的系統?評價歷史的尺度是一元的還是多元的等等。黑龍江大學雋鴻飛教授則選擇“歷史哲學”這一視角切入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這樣一種理論視角的獲得,首先應該澄清有關歷史哲學的一些基本的前提性問題,如什么是歷史的時間、歷史的進程、歷史的規律、歷史的意識等基礎性問題。作為這種研究視角的推進,其次要在對歷史哲學的深入理解中獲得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概念的重新理解。他本人已經對歷史的意識進行了一種生成論的闡釋:從生成論的視角來看,意識并不是人的先天本能,而是在歷史的進程之中通過人的對象性的實踐活動現實地生成的。所謂歷史意識,不過是在歷史的進程中形成的人的意識,是人對自身存在的意識。
還有一部分學者通過與其他理論問題的關聯性展開自己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深刻思考和闡釋,這些多角度的探索深化和豐富了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闡釋。中山大學劉森林教授通過對“虛無主義”的考察,進入了有關歷史唯物主義與虛無主義之間關系的思辨性研究。他首先對虛無主義的三個語境進行了仔細辨別和梳理,即施特勞斯所謂的特殊的德國現象、尼采所謂的柏拉圖主義和認定世界是完全墮落和虛無的諾斯替主義。在對尼采虛無主義闡釋的基礎上,他重點研究了第四類虛無主義,即掙脫了柏拉圖主義、歷經新價值創造后最終否認一切存在之真實意義的徹底虛無主義?,F代文化中自然與人的截然二分,以及對個別性的推崇,被施蒂納極端化后與馬克思發生沖突,再加上通過黑格爾與諾斯替主義的鏈接,使馬克思與虛無主義發生了雙重關聯。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保持了價值與意義共存其中的形而上學維度,重新思考并確立了超驗價值的路徑和根基,從而在保留形而上學精神追求的同時遏制了徹底的虛無主義。北京師范大學沈湘平教授深入到近代德國思想史中考察德國“歷史主義”傳統對馬克思產生的深刻影響,馬克思的歷史科學本質上是關于存在的歷史性的科學。馬克思為什么會如此關心“歷史”?他所說的“歷史”究竟意味著什么?其與歷史主義思潮有著怎樣的關系?他認為馬克思的歷史主義具有自己的獨特內涵,使之區分于一般意義上的歷史主義,也并不是波普爾意義上的歷史主義。首先,馬克思的歷史主義建立在對存在的歷史性規定基礎之上,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其次,馬克思歷史主義的本體論基礎是唯物主義的;再次,馬克思的歷史主義確實承認了歷史的一定的客觀性和可認識性,正是這種歷史主義使我們有超越普遍主義、絕對主義與相對主義、虛無主義對立的可能。
綜觀以上有關“唯物史觀”在當代的新闡釋和新發展,文本研究的路徑和研究方法上的創新突破同樣重要,同時多學科成果的借鑒豐富了重釋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關聯性問題的介入和思考深化了當代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的意義和價值。然而,還有一個領域或視角的研究所獲得的欣喜成果是我們不容忽視、并且應該特別予以關注的,即政治哲學研究對于“唯物史觀”當代闡釋的推進。
三、“唯物史觀”與政治哲學的研究
前述有關“唯物史觀”的新理解無形中推動著當代政治哲學的建構;與此同時,我國政治哲學的研究目前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在一定意義上也拓展了“唯物史觀”的理論空間。因而,怎樣理解和推進政治哲學的研究,既涉及到政治哲學與唯物史觀的關系,也涉及到唯物史觀的重新理解。 南開大學陳晏清教授特別指出,“唯物史觀”與政治哲學兩個方面研究的結合是非常必要的,沒有這種結合許多關鍵性的問題難以解決,這兩個方面的任何一方面都難以向前推進。比如唯物史觀是否僅僅是一種揭示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論,僅僅是一種認知理論,是否同時還有規范性的理論維度?如果沒有或者不能有,那它怎么能夠與作為一種規范性的政治哲學關聯起來,怎么能夠成為政治哲學的方法論基礎;在涉及到權利、民主、正義這一類規范性問題時,話語權為什么曾經總是掌握在西方政治哲學特別是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的手里,而哲學則處于長期的失語狀態,馬克思在哲學上要不要和能不能在此類問題中掌握話語權?與此相關的是,人類解放與政治解放的關系問題,唯物史觀批判資產階級的政治解放的實質意義是什么?在著力建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今天,我們重新思考現實的政治生活,我們還有沒有政治解放的任務或屬于政治解放范疇的任務?中國社會的發展不能超越市場經濟的階段,那么能不能超越政治解放的任務?我們在什么意義上和應當經過什么樣的途徑超越資產階級政治解放的狹隘途徑,更進一步的追問可能是在當今特殊的時代條件下,政治哲學同自由主義政治哲學思考和探討相同的問題有時甚至可能得出在形式上相似的結論,那么與自由主義的根本區別在哪里?又比如說,觀察政治活動的文化視角和社會視角是什么關系,西方的一些政治哲學強調文化視角、突出政治生活的文化批判,這種文化視角的局限性在哪里?它同唯物史觀強調深入經濟生活的社會視角的原則性區別在哪里,我們應該怎樣完善唯物史觀的方法論才能更加適用于關照當代的政治生活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是當今政治哲學不可回避的問題,也是在探討唯物史觀的當代意義和當代闡釋的時候不可回避的問題。
明確了兩者研究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之后,更應該探討的是如何在學術研究的實踐中發揮這種“結合”所產生的思想力量?南開大學李淑梅教授通過考察馬克思創立和完善歷史唯物主義的過程,指出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包括兩個基本向度:一是揭示處于一定歷史階段的特殊社會本質和規律;二是揭示歷史發展的一般進程和規律。前者主要聚焦于歷史河流中的一段,特別是現有的社會政治結構,對其進行認識,屬于社會政治哲學的研究內容;后者則放眼于人類歷史長河,是一般意義上的唯物史觀。南開大學王新生教授認為只有從深化哲學基本理論的意義上理解我國當前的政治哲學研究,才能真正把握這一正在興起的領域哲學的意義和價值。首先,近代以來政治哲學的任務實際上就是整個哲學的時代任務,而在出現之前,這一任務主要是在自由主義的思想體系中完成的。其次,我們必須肯定一個事實,在的發展史上,它的理論始終是與作為主流政治哲學的自由主義的對峙中發展起來的。因此,我們可以說,在一定意義上馬克思哲學的變革就是在超越自由主義的過程中完成的,它超越了只能在以個人權利為核心的正義范圍內解決社會政治問題的視野,也就從根本上突破了近代以來的哲學通過政治正義為人的自由規定的限度。這是一種超越政治解放,立足于人類解放基礎之上的全新哲學觀。它的另一個層面是其現實性層面,即對現實生活的正義關懷,而這一關懷需要通過對現實政治制度正義性的肯定得到落實。政治哲學從其歷史主義出發,在理想性正義原則與現實性正義原則、終極自由與現實自由之間建構起張力關系。這是破解現代人自由秘密的鑰匙。
一、以“唯物史觀”為焦點的論爭是歷史的延續
當前哲學研究中以“唯物史觀”為焦點的一系列論爭是歷史的延續,圍繞對“唯物史觀”的闡釋和理解、逐步推進哲學的深入研究始終貫穿于傳播和發展的整個過程。
考察哲學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景源研究員指出“唯物史觀”一直是哲學研究中的重點,更是難點。他認為,回顧學術史,以信仰唯物史觀自居的人并不等于徹底把握了唯物史觀的理論本質;認定哲學就是歷史唯物主義,也不等于會用它來正確分析事物和問題;口頭上宣傳唯物史觀,實際上可能還固守于傳統的哲學的解釋框架。有些人部分地承認歷史唯物主義,但不了解歷史唯物主義就是合理形態的辯證法。揭示歷史發展過程中有關唯物史觀的認識,對我們今天準確理解“唯物史觀”具有特別重要的理論參考價值。
回到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的早期,中國人民大學張立波副教授指出,當時恰逢思想自由時期,因而招來方方面面的批評。一開始唯物史觀就沿著兩個向度展開:一是對唯物史觀本身的批評;二是對唯物史觀在中國的適用性的批評。但是,針對各種批評,信奉唯物史觀的人們也做出了種種辯護??少F的是,此時圍繞唯物史觀主旨和特征所做出的批評與辯護,已經蘊含著唯物史觀偏重物質因素、凸顯經濟的決定性、忽視倫理和人的意志以及唯物史觀的時代局限等學理性問題。對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早期歷程的追溯和原汁原味的介紹,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看待此后的中國社會性質和社會史論戰,也有助于對唯物史觀的進一步研究。今天我們意欲對唯物史觀做出新的更為深入的闡釋,有必要回到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的源頭,盡可能地了解當時的總體情況和細枝末節,從而幫助我們對唯物史觀研究在當今中國的走勢做出審慎而清醒的判斷。
近些年來,“唯物史觀”已經在學界的爭論中逐漸成為哲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求是》雜志社李文閣對這一爭論的過程予以綜合考察,并進一步深入思考和分析了歷史唯物主義在今天引起廣泛爭論的原因。他認為,對于創始人而言,歷史唯物主義從來就不是什么“學問”,而是無產階級爭取解放的理論武器。這樣一種理論定位使得歷史唯物主義與現實和革命實踐緊密聯系起來,因而那些致力于無產階級解放的后來者就不能無視、越過這樣一種理論,必須根據時代進步“發展”之,根據形勢的變化“修正”之。不同的人寓于不同的“前見”、“偏見”,必然會有不同的認識和爭論。既然爭論在所難免,那么我們如何看待今天這場有關“唯物史觀”的爭論呢?李文閣指出,有必要把今天我們有關唯物史觀的討論置于唯物史觀產生以來的歷史長河中、置于時代的巨大變遷中來考量。從19世紀末到今天,關于歷史唯物主義主要發生了四次大的爭論:第一次是列寧和葛蘭西、盧卡奇、科爾施等早期的西方者與以伯恩斯坦、考茨基為代表的第二國際理論家之間的爭論;第二次是西方第二、三代代表人物與以斯大林為代表的蘇聯教科書派的爭論;第三次是以法蘭克福學派和薩特為代表的人道主義與以阿爾都塞為代表的科學和以科亨為代表的分析的之間的爭論;第四次是在中國發生的在主張改革的反教條主義者與反對改革的教條主義者之間的爭論。前三次爭論是圍繞著“無產階級革命的道路”這個問題展開的,在中國發生的第四次爭論則是圍繞著“中國的發展道路”也就是“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問題展開的。探索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問題有兩個前提性的理論問題需要解決,這就是“什么是”和“什么是社會主義”。今天關于歷史唯物主義的爭論實際上主要是圍繞這兩個理論問題展開的。
從以上的探討可以看出,對于當前我國關于歷史唯物主義的討論,我們應該用長遠的眼光、廣泛的視界來審視,不僅應將其置于歷史上幾次爭論的背景中予以關注,更重要的是將其看作是我們當前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探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我們在學術研究中自覺地融入歷史和現實的視野。
二、“唯物史觀”在當代的新闡釋和新發展
以“唯物史觀”為焦點的論爭在當代呈現出來的整體趨勢可以用一種總體性面相來概括:重釋歷史唯物主義,正是在立足當今中國現實、重新理解和重新解釋歷史唯物主義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觀點的交互碰撞。無疑,異彩紛呈的觀點共享著一個前提:不滿足于現有國內外學者有關歷史唯物主義的全部闡釋。
馬克思有關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并非呈現為概念清晰、邏輯嚴謹、完整系統的現成體系,因此重新闡釋歷史唯物主義,首要的工作是回到馬克思經典文本的解讀。北京大學聶錦芳教授運用其馬克思文獻學研究的豐富成果,重點解讀了《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最后部分的十八個段落。他的具體方法是將原來的段落順序打亂,以文本中反復出現的核心范疇“現實的個人”、“共同體”及其相互關系的辨析為線索,重新組織其論證層次和邏輯結構,從而獲得了馬克思有關“現實的人”與“共同體”關系的新見解:“現實的人”是社會存在的前提,但是在歷史的演進中社會的主體卻不是“現實的人”而是他們所屬的階級;每個個人迫于生存條件、受共同利益的制約而形成共同關系,進而結成共同體,但其個體和自由卻又受到了共同體的制約。從“現實的個人”的角度來衡量和檢視社會,也即以“現實的個人”的個性和自由是否得到顯現及顯現的程度,以其“自主活動”是否參與以及參與的程度來關照歷史,將會非常鮮明地分辨出“古代共同體”、“現代市民社會”、“自由人的聯合體”的變遷軌跡。只有個人的“自主活動”參與、滲透到生產交往形式交織而成的社會結構中,才能實現上述三種社會形態之間的真正轉變。這種有關馬克思個人與社會關系的考察,更加有力地拓展和深化了的社會形態學說。從更大范圍來說,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不僅是社會歷史理論探究的重要議題,而且是關乎每一時代個體生活態度、行為以及社會發展的價值導向問題。還需指出的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之后,對“現實的個人”與“共同體”關系的思考一直是馬克思社會實踐和理論建構的中心線索。因而,回到文本尋找馬克思歷史的、邏輯的論證與當代實踐的內在關聯,必然是一件既有現實意義而又緊迫的事情。
重新闡釋歷史唯物主義僅僅回到馬克思經典文本的研讀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重新研讀這些文獻?這就需要我們在基本理念與研究方法上實現新的突破,從而能夠在更深層次上推進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對此,北京大學仰海峰教授認為,今天重新理解歷史唯物主義,一方面是為了深入理解馬克思的哲學理念;另一方面是為了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理念來面對當代的問題,這就決定了重釋歷史唯物主義必須要具有當代的歷史與文化視野。這種當代視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批判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文化。馬克思面對的是剛從封建社會中脫胎而出的資本主義社會,自由競爭構成了這一社會的重要特征。但在19世紀后期,資本主義社會從自由競爭轉向了組織化的社會階段,以福特制為基礎的現代大工業生產取得了主導性的地位。到20世紀60年代,以電子技術為主導的后組織化生產階段登上了歷史舞臺。在這三個不同的階段,資本邏輯都體現各自的一些特征。這意味著不可能簡單地以歷史唯物主義來面對歷史。重釋歷史唯物主義就必須揭示當代社會的內在結構及其歷史變遷。另一方面,在這三個不同的階段,西方社會的文化理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盧卡奇與法蘭克福學派面對的是大工業生產的資本主義,而后面對的是后組織化資本主義社會。因此,我們必須揭示這種社會變化與文化理念變遷之間的內在關系。這既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內在要求,也是在當展歷史唯物主義時必須加以探索的問題。
一、以“唯物史觀”為焦點的論爭是歷史的延續
當前哲學研究中以“唯物史觀”為焦點的一系列論爭是歷史的延續,圍繞對“唯物史觀”的闡釋和理解、逐步推進哲學的深入研究始終貫穿于傳播和發展的整個過程。
考察哲學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景源研究員指出“唯物史觀”一直是哲學研究中的重點,更是難點。他認為,回顧學術史,以信仰唯物史觀自居的人并不等于徹底把握了唯物史觀的理論本質;認定哲學就是歷史唯物主義,也不等于會用它來正確分析事物和問題;口頭上宣傳唯物史觀,實際上可能還固守于傳統的哲學的解釋框架。有些人部分地承認歷史唯物主義,但不了解歷史唯物主義就是合理形態的辯證法。揭示歷史發展過程中有關唯物史觀的認識,對我們今天準確理解“唯物史觀”具有特別重要的理論參考價值。
回到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的早期,中國人民大學張立波副教授指出,當時恰逢思想自由時期,因而招來方方面面的批評。一開始唯物史觀就沿著兩個向度展開:一是對唯物史觀本身的批評;二是對唯物史觀在中國的適用性的批評。但是,針對各種批評,信奉唯物史觀的人們也做出了種種辯護??少F的是,此時圍繞唯物史觀主旨和特征所做出的批評與辯護,已經蘊含著唯物史觀偏重物質因素、凸顯經濟的決定性、忽視倫理和人的意志以及唯物史觀的時代局限等學理性問題。對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早期歷程的追溯和原汁原味的介紹,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看待此后的中國社會性質和社會史論戰,也有助于對唯物史觀的進一步研究。今天我們意欲對唯物史觀做出新的更為深入的闡釋,有必要回到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的源頭,盡可能地了解當時的總體情況和細枝末節,從而幫助我們對唯物史觀研究在當今中國的走勢做出審慎而清醒的判斷。
近些年來,“唯物史觀”已經在學界的爭論中逐漸成為哲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肚笫恰冯s志社李文閣對這一爭論的過程予以綜合考察,并進一步深入思考和分析了歷史唯物主義在今天引起廣泛爭論的原因。他認為,對于創始人而言,歷史唯物主義從來就不是什么“學問”,而是無產階級爭取解放的理論武器。這樣一種理論定位使得歷史唯物主義與現實和革命實踐緊密聯系起來,因而那些致力于無產階級解放的后來者就不能無視、越過這樣一種理論,必須根據時代進步“發展”之,根據形勢的變化“修正”之。不同的人寓于不同的“前見”、“偏見”,必然會有不同的認識和爭論。既然爭論在所難免,那么我們如何看待今天這場有關“唯物史觀”的爭論呢?李文閣指出,有必要把今天我們有關唯物史觀的討論置于唯物史觀產生以來的歷史長河中、置于時代的巨大變遷中來考量。從19世紀末到今天,關于歷史唯物主義主要發生了四次大的爭論:第一次是列寧和葛蘭西、盧卡奇、科爾施等早期的西方者與以伯恩斯坦、考茨基為代表的第二國際理論家之間的爭論;第二次是西方第二、三代代表人物與以斯大林為代表的蘇聯教科書派的爭論;第三次是以法蘭克福學派和薩特為代表的人道主義與以阿爾都塞為代表的科學和以科亨為代表的分析的之間的爭論;第四次是在中國發生的在主張改革的反教條主義者與反對改革的教條主義者之間的爭論。前三次爭論是圍繞著“無產階級革命的道路”這個問題展開的,在中國發生的第四次爭論則是圍繞著“中國的發展道路”也就是“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問題展開的。探索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問題有兩個前提性的理論問題需要解決,這就是“什么是”和“什么是社會主義”。今天關于歷史唯物主義的爭論實際上主要是圍繞這兩個理論問題展開的。
從以上的探討可以看出,對于當前我國關于歷史唯物主義的討論,我們應該用長遠的眼光、廣泛的視界來審視,不僅應將其置于歷史上幾次爭論的背景中予以關注,更重要的是將其看作是我們當前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探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我們在學術研究中自覺地融入歷史和現實的視野。
二、“唯物史觀”在當代的新闡釋和新發展
以“唯物史觀”為焦點的論爭在當代呈現出來的整體趨勢可以用一種總體性面相來概括:重釋歷史唯物主義,正是在立足當今中國現實、重新理解和重新解釋歷史唯物主義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觀點的交互碰撞。無疑,異彩紛呈的觀點共享著一個前提:不滿足于現有國內外學者有關歷史唯物主義的全部闡釋。
馬克思有關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并非呈現為概念清晰、邏輯嚴謹、完整系統的現成體系,因此重新闡釋歷史唯物主義,首要的工作是回到馬克思經典文本的解讀。北京大學聶錦芳教授運用其馬克思文獻學研究的豐富成果,重點解讀了《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最后部分的十八個段落。他的具體方法是將原來的段落順序打亂,以文本中反復出現的核心范疇“現實的個人”、“共同體”及其相互關系的辨析為線索,重新組織其論證層次和邏輯結構,從而獲得了馬克思有關“現實的人”與“共同體”關系的新見解:“現實的人”是社會存在的前提,但是在歷史的演進中社會的主體卻不是“現實的人”而是他們所屬的階級;每個個人迫于生存條件、受共同利益的制約而形成共同關系,進而結成共同體,但其個體和自由卻又受到了共同體的制約。從“現實的個人”的角度來衡量和檢視社會,也即以“現實的個人”的個性和自由是否得到顯現及顯現的程度,以其“自主活動”是否參與以及參與的程度來關照歷史,將會非常鮮明地分辨出“古代共同體”、“現代市民社會”、“自由人的聯合體”的變遷軌跡。只有個人的“自主活動”參與、滲透到生產交往形式交織而成的社會結構中,才能實現上述三種社會形態之間的真正轉變。這種有關馬克思個人與社會關系的考察,更加有力地拓展和深化了的社會形態學說。從更大范圍來說,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不僅是社會歷史理論探究的重要議題,而且是關乎每一時代個體生活態度、行為以及社會發展的價值導向問題。還需指出的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之后,對“現實的個人”與“共同體”關系的思考一直是馬克思社會實踐和理論建構的中心線索。因而,回到文本尋找馬克思歷史的、邏輯的論證與當代實踐的內在關聯,必然是一件既有現實意義而又緊迫的事情。
重新闡釋歷史唯物主義僅僅回到馬克思經典文本的研讀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重新研讀這些文獻?這就需要我們在基本理念與研究方法上實現新的突破,從而能夠在更深層次上推進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對此,北京大學仰海峰教授認為,今天重新理解歷史唯物主義,一方面是為了深入理解馬克思的哲學理念;另一方面是為了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理念來面對當代的問題,這就決定了重釋歷史唯物主義必須要具有當代的歷史與文化視野。這種當代視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批判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文化。馬克思面對的是剛從封建社會中脫胎而出的資本主義社會,自由競爭構成了這一社會的重要特征。但在19世紀后期,資本主義社會從自由競爭轉向了組織化的社會階段,以福特制為基礎的現代大工業生產取得了主導性的地位。到20世紀60年代,以電子技術為主導的后組織化生產階段登上了歷史舞臺。在這三個不同的階段,資本邏輯都體現各自的一些特征。這意味著不可能簡單地以歷史唯物主義來面對歷史。重釋歷史唯物主義就必須揭示當代社會的內在結構及其歷史變遷。另一方面,在這三個不同的階段,西方社會的文化理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盧卡奇與法蘭克福學派面對的是大工業生產的資本主義,而后面對的是后組織化資本主義社會。因此,我們必須揭示這種社會變化與文化理念變遷之間的內在關系。這既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內在要求,也是在當展歷史唯物主義時必須加以探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