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5 10:39:03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雖然教育界一直在倡導教育改革, 強調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但是由于中考高考的壓力, 中小學教育仍然應試傾向明顯, 學生過分依賴教師, 導致很多大學生在踏入大學校門后無法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導致他們目標不明確, 不知道該學什么; 也不知如何去學?,F代大學只有培養學生的較強自主學習能力,才可以不斷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適應時展的勞動者和創造者,目前,各高校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這不僅是大學生學好知識的需要,也是人的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一、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自主學習”是學習主體主導自己的學習,它是在學習目標、過程及效果等諸方面進行自我設計、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檢測、自我評價和自我轉化的主動建構過程。研究表明現在大學生在學習中存在以下現狀:
1、傳統的教學方式阻礙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絕大多數大學生對學習的認識仍然停留在中學階段, 仍習慣于被動地接受“ 填鴨式” 灌輸的教學方式,沿用中學的一套學習方式,學習依賴性較強、學習方式單一,跟隨教師的指揮棒來進行學習,結果導致學生“上課記筆記、下課背筆記” , 一旦教師在課堂上少講或精講,想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支配,以期待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主動深入的學習,從而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時, 學生往往不知所措。
2、對自主學習重要性認識不足。目前,許多大學生雖然生活上已經基本獨立但是在學習上并沒有完全獨立起來,學習活動沒有樹立起明確的目標,還不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許多學生卻并不懂得珍惜和利用當前有效的課余時間,大多數同學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自主思考能力,認為只要在大學階段能夠堅持上課,有作業則完成無作業課后用不著再學習的觀點,久而久之,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3、學習目標不明確,意志力薄弱。許多大學生認為考上大學是最終的目標,進了大學后就有松勁、怕苦怕累的思想,沒有足夠的學習動力,也難以保持中學時期那樣的求知熱情了。有一部分學生,雖有學習的愿望和要求,但是自我約束能力極差,缺乏計劃性、意志力和信心。
4、不會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學習效率低下。在調查中發現一部分學生已有自主學習意識,但找不到很好的學習策略。對自己的學習、生活、進行未達到科學的安排,結果事倍功半,不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二、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對策
1、 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和需求、興趣、自我效能、歸因等因素有關。自主學習程度高的學生內在學習動機強烈。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需求,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學習的欲望。其次, 在制定學習目標時, 要幫助學生制定合適的、具體的、可以完成的目標。還要增強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的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制定、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管理和監控、自信心等方面都要優于低自我效能的學生。
2. 加強教師引導。在自主學習過程中, 既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也不能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自主學習動力的激發和持續, 主要取決于學生自身的內部因素; 但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激勵作用, 也是具有重要影響的外部因素。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學生自主學習動力能否形成的重要外在條件之一。首先要以人為本, 尊重個性, 培養素質。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而豐富的內心世界, 每一個學生都蘊藏著極大的學習潛能, 關鍵是看老師能否用自己人格、知識、教育教學方法等去影響、引領他們去發現并開發自己的潛能。教師對學生個性的尊重, 不但可以制造出良好的學習氣氛, 同時也可以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起到促進作用。
3.發揮圖書資源和數字化網絡資源的利用。進入新世紀,數字化、網絡化技術正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生活、學習、工作的環境和方式。圖書館有極其豐富的圖書、報刊和多種載體形式的文獻資料,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不竭之源。為了適應這一變革的需要,我們必須更新教學和學習觀念,改變教學和學習方式,教師可采取設置一定的問題或題目等方式,讓學生有的放矢地通過查詢、整理相關信息資料解決問題。學生可根據教師的教學要求,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和各種教育資源,資助選擇學習內容,查閱相關資料,完成相關學習,特別是數字化的圖書館和各種專業文獻數據。為此,學校圖書館根據教學和學生的需要,及時引進、更新圖書資料, 隨時提供查閱文獻資料的技巧、方法,介紹各種網上信息檢索工具及特點和使用方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的需要,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充分發展個性特長,提高獨立思考、綜合判斷、創新思維等能力。
最后, 幫助學生優化學習策略和掌握學習方法。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最重要的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運用學習策略。學習策略指學生為調節學習所采取的各種措施。它包括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 前者即學生對所輸人的語言知識進行處理并發展該語言知識的過程; 后者指用來監控、調節或自主指導學習行為的策略。作為教師, 應該在傳授課堂知識的同時, 教授學生運用學習策略進行學習, 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有目標, 有時間的同時, 學習會自主學習, 成為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大學生。
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長效的過程, 只要我們盡心研究探索, 多給學生充分自主的機會和條件, 逐步形成一套科學、規范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并將其應用到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中, 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龐維國.自主學習理論的新進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9,(3).
[關鍵詞] 自主學習;結構;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 G5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6-181-1
大學生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在一定程度上從元認知、動機和行為等方面主動參與自己學習活動的過程,即學生主動控制調節自己的學習。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大學學習的基礎。大學需要學生加強自主學習,投入更多的思考,要在大學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大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
大學學習有別于高中學習。大學學習環境相對自由,擺脫了高中“以教為主”的學習模式,但課程難度也會加大,知識量更多,教師的教授速度更快,不會有更多時間放在叮囑學生的日常學習上。大學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平等,更多采用的是啟發性教育,考試也相對較少。一項研究發現,學生考入大學后,會不同程度地“忘記”中學時代學習方法和技巧,很少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在學習中常出現懈怠情緒波動,在大學學習中迷失方向,不知道該怎樣面對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從而荒廢了大學光陰。因此,輔導員在日常教育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加強學習,引導他們理解學習能力的結構,引導他們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培養主動計劃學習進度的能力
大學自主學習需要學生在認識自我能力的基礎上建立個人學習進度計劃。要按照自我學習規律,合理利用學習時間。在研究中也發現一些學生組織里擔任主要工作的學生干部或勤工助學、兼職的一些學生,能夠找出更多的時間學習,這正是在工作中理解了時間的價值,會仔細研究自己的時間安排,抽出可利用的時間去保證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也往往取得了好的成績。合理利用時間,建立計劃學習進度的能力是大學生掌握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
二、培養學習管理約束的能力
自我學習管理能力往往與學習計劃能力緊密結合。要執行好學習計劃,必須要有力的自我學習管理能力。部分學生對學習心存僥幸,平時不投入學習,認為只要在考前突擊一下就能完成考試,修夠學分,平時罔顧學習,沉迷于網絡或養成貪睡貪玩的壞習慣,沒有形成早讀或者晚自習的學習習慣,平時生活中也丟三落四,這些都是沒有自我學習管理約束能力的表現。要真正汲取大學專業教授的知識,掌握學習能力和分析問題的思維處理方式,都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加強自我學習管理約束的能力。
三、培養階段性總結學習效果的能力
高中時代學生普遍接受的是“題海模式”,在大學中已不存在這種“大考小考連軸轉”的學習考試模式了。如何檢驗學習效果將貫穿在平時,貫穿在個人設定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合理結合過程中。進行階段性自我總結目的在于讓學生主體主動去審視自我的學習活動,反思總結學習中積淀的經驗和存在的不足,并根據學習效果,及時調整適合的學習策略。
四、培養評價學習成果的能力
在沒有老師切實指導下的學生學習很多時候是盲目的,也很難自主地開展學習。大學生不但通過專業課學習,還可能通過一些科技小組、培訓班、社會實踐等活動形式學習,這些學習活動的成果價值如何、如何自主選擇內容學習,涉及到大學學習的現實目的和最終目的、學到知識的實用性以及與現實社會的差距都會讓學生感到困惑,這種思考伴隨在現形勢下高校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科學客觀評價這些學習活動的成果,解決形成的困惑都是輔導員在學生工作中面臨的很現實問題。
五、培養學會求助的能力
學習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這樣那樣各種問題,這就需要大學生養成關鍵時候會問題、會求助的能力。大學的學習環境比高中時代更為輕松自主,學生遇到的困難也相對復雜,很多問題的答案和解決途徑可能并不唯一,這都會讓遇到困難的學生產生疑惑,該向誰求助,如何求助都必須要求個人做出判斷的。大學的學習需要自主能力,更需要在遇到問題時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要求在自我思考嘗試的基礎上,學會主動“提問”,主動求助。
學習是學生在校的第一要務。輔導員在工作要引導學生適應大學學習環境,幫助學生主動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及時為學生排解學生壓力和疑惑。輔導員要主動充當資源的提供者,成為學習理念的倡導者,為學生搭建學習溝通的平臺,通過指導學生完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最終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陶國富,王祥興.大學生學習心理[M].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06).
[2]陳立民.高校輔導員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9,(08).
[3]陳德松.自主學習研究綜述[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02).
[4]李智曄.論大學生自主學習之基本條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06).
[5]解鵬.青年學生自主學習研究述評[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1)
關鍵詞:大學生 自主學習 策略
一、我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現實狀況
我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的調查研究比較多。從調查結果來看,我國大學生對自主學習的概念有所認識也有所理解,但在具體的實施上,結果卻差強人意。80%以上的大學生仍把“被動學習”作為自己的學習方式。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傳統的、固化的教育模式的影響。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前的小、初、高教育中,始終接受的是教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記的教育方式,甚至是教師手把手的教,對于教師的知識的給予產生了依賴性,他們已經習慣于聽取,習慣于接受,懶于主動思考和探索。進入大學后,教師授課時間減少,也基本沒有課后輔導補習,學生大多都是自習時間,學習是自主的,開放的。在這種學習方式的急轉下,大多學生不能很快適應,只能硬著頭皮死讀書,但學習效果卻無法令人滿意??偟膩碇v,我國大學生目前自主學習意識薄弱,自主學習動機不明確,自主學習能力低下。
二、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教育模式的革新,教育制度的完善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背景下,完全通過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好壞,而學生和家長更是把學習成績作為金標準,他們并沒有真正理解學習的意義,也沒有正確掌握學習的方法。因此,學生往往考試成績很好,但自身實踐能力卻很差,學和用完全脫節,因此,當他們雄心壯志的投入到工作中時,往往覺得大學期間所學到的知識完全不實用,甚至是一無是處。這樣必然會影響個人仕途的充分發展和自我個性的良好展現。21世紀以來,我國教育的目標已經重新定義,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能夠適應時展,滿足社會需要,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注意不要只注重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而應該側重向學生傳授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改變對學生的評估方式。目前,我國高校大多通過考試制度和學分制度來評估學生,通過年度獎學金、期末綜合測評、三好學生評定來獎懲學生,這樣無疑會對學生的學習目標產生誤導,在眼前利益的驅使下,會使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扭曲,學習目的茫然。當代的高校已經是開放式辦學,因此對于學生的評價指標也應該是開放的,綜合的、發展的。評價主題要多元化,不僅對學生的考試成績做出評估,還可以考查學生的學習意愿和態度,知識管理能力,問題分析和臨床推理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等,并將評估及時向學生反饋并做出指導。另一方面,學校的考勤制度也應完善,目前很多教師喜歡用考勤來約束學生,這樣勢必會制約學生的學習自由性,限制了自主學習的時間,影響學生自我個性的充分展現。
(二)教育工作者教育觀念的轉換,教學素質的提高
教育工作者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無疑是學生學習生涯的指路人,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教育觀念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目標[1]。比如,教師片面的根據學習成績來將班級的學生劃分等級和優劣,忽略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必然會誤導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生會只重視考試科目,只復習考試內容,輕視一些考查或選修課程,只為了考試而學習。在這種以應試為目的的學習下,學生只是光靠死記硬背,只是表淺的記憶知識點,這種瞬間記憶的知識點幾乎在考試結束后就會忘記,學生并沒有真正掌握,也沒有真正理解,并沒有做到知識的真正累積。長此以往,學生對這種學習方式會形成極大的慣性,認為背誦就是學習,學習就是為了考試,這樣無疑會阻礙大學生自我學習意識的形成,到了大學畢業季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目前,我國高校教師主力軍大都具有較高的學歷水平,一般都是碩士或博士。但是調查發現,他們并不都具有較高的教育素養,他們的教育素養的成熟度不夠,勢必會影響他們的專業發展,影響教學水平。教育素養一般包括教育觀念、教育理想、教育技能等幾方面。誠然隨著時代的日新月異,教育素養范疇寬化,還需要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不只是知識的傳承者,更是知識的締造者[2]。教師作為學生的指導者,要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方向,逐漸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合理分配學習時間,閱讀適當的學習資料,制定個性的學習進程,逐漸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習慣。此外,在課堂上,教師要多采用提問式教學,積極與學生交流,反饋??梢栽O疑,給學生留有思考和討論的時間??梢越o學生布置一些簡單的章節,讓學生課后自己查閱資料,自己制備課件,讓學生走上講臺,進行交換教學,鍛煉學生邏輯推理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學校自主學習環境和條件的營造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光靠教師是做不到的,需要學校的權責部門能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的、綜合的、知識能夠不斷更新的學習環境。知識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已經普及整個學校,每個家庭,甚至是個人手機。網絡信息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產生了最深遠的影響,可以說直接決定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因此,高校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生動有趣的、自由開放的、健康創新的、綜合全面的網絡平臺是十分必要的。學校可以擴充圖書館的書籍資源和電子資源,延長開放時間,改善學生的閱讀環境。可以建立一些根據專業開設的知識性網站,可以組建一些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自由交流的論壇等,這些都能很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可以讓學生更能靈活的、合理的分配時間。
總之,培養和鍛煉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符合時展的需要。學生在學校期間不應該只重視“捕了多少魚”,而應該更重視“是否學會了捕魚的方法”。只有這樣,才算達到我國高校教育的目標,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創新和自我發展。
參考文獻:
一、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一)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是大學生完成學業的基礎
從大學教學活動的特點和大學生自身的心理發展特點來看,大學學習以自主學習為主。在大學課堂中,教師教授的只是很有限的知識,因此,大學生不僅要掌握教師所講授的知識,而且還要掌握課堂上沒有講授,但在以后又會用到的知識。大學生的學習內容也不再局限于教科書,大量與專業有關的知識信息需要大學生獨立去發現、搜集。同時,大學生的學習環節不再是以簡單的課堂學習為中心,而是相應增加了學術討論、科學實驗、課程設計、實習與社會調查、畢業論文等新環節。因此,大學教學是課堂學習和非課堂學習的融合,大學生非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越高,課堂學習的效果往往也就越佳。
(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是大學生順利走向社會的必然要求
大學階段是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過渡時期,這就要求著重培養學生獨立的學習和工作能力,以便為走向社會做好充分準備。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隨著社會發展和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是每個大學生在大學里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他們在今后工作中乃至終生都不可或缺的。
二、目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現狀
(一)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認識不足
近年來,自主學習引起了許多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學者的關注,并逐漸成為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問題。但是,目前國內外主要是對自主學習的內涵、特征、價值、影響因素、研究方法等理論性的研究,對于僅有的實證研究方面,也只是考慮教學因素和教育心理因素,或者是應然性的提出一些培養途徑,并不全面。
同時,高校的教學與管理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許多高校使用的教材內容落后,與現實脫節,缺乏實踐鍛煉與實際運用價值,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由于大學教學的特殊性,老師上課一般不會拓展太深,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只求學會課堂上的內容而不會自己拓展學習。由于課時的限制,課堂上有些老師基本上只是對著講義或多媒體講課,與學生之間互動太少,課后師生交流的機會也不多,這就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和自主能動性的發揮。
(二)大學生個體對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忽視
調查研究指出,多數大學生對自主學習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但被動學習型學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大部分大學生還沒有把自主學習作為自己的首選類型。大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其學習被動依賴心理較強,自主能動性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與此同時,步入大學校園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都以自主管理為主,但是在學生培養模式上,依然采用應試教育,這就導致許多大學生缺乏探究精神,缺乏思維的發散性,突出表現在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低下和自由創新能力的不足。
三、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方法
(一)提高認識,強調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人生重要的能力之一
提高認識包括兩方面的內容:第一,高校及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高校要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看成是現代高等教育的目標,打破“應試教育”所形成的傳統教育理念。第二,大學生要有自主學習意識。首先,設立學習目標。學校和老師應及時與大學生溝通,指導他們從自身出發,激發和強化自己的學習目標,并制定長遠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其次,培養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大學生汲取知識的原動力。只有學生對知識產生濃厚興趣,才能積極地提出問題,主動地思考問題,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最后,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習是從被動依賴走向獨立自覺的過程。自主學習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是長期積累的結果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勇于突破,創造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環境和條件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途經探討
20世紀70年代自主學習能力的概念被率先提出,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大學生在“自我主動、自我激勵、自我教育”的前提下進行的高質量、高效率的學習方式。人是促進社會不斷發展的主體,而高校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的重要場所。因此,促進大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終生學習,全面學習”的生存和學習觀念是各大高校不可推卸的一項重要使命。21世紀以來,隨著高校的擴招,新入學的學生數量和應屆畢業生的數量隨之而上升,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緊迫性也更加迫在眉睫。
1.阻礙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因素
1.1 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欠缺
由于高校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時間相對寬松,導致了部分大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動力在逐漸減弱。大學生課前不預習,課內玩手機、說話、睡覺,課后不復習的現象普遍發生,嚴重影響到了大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在我國的廣泛普及,網絡游戲成了大學生空閑時的必修課,更有甚者有些大學生明知道第二天有課,仍然熬夜玩網絡游戲,導致了很多大學生第二天不能按時去上課,甚至不去上課,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高校的教學管理秩序。
1.2 傳統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當前,我國教育受政治、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從小學到高中的教育體制一直以“應試教育”為主,這種教學模式致使我國大中小學的學生更加趨向于老師不講,學生不主動學的“填鴨式”教育模式,使大學生養成了不肯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學習習慣,一旦老師在課堂上少講,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思考學習時,學生往往不知所措,甚至認為任課老師教學不認真,對學生不負責。久而久之,不但不能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而且更會影響學生對此門課的學習興趣。所以,高校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時,切不可過于心切,而應在學生可接受的能力范圍內循序漸進。
1.3 當代大學生對信息的應用能力有待提高
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核心的第三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在給學習者營造開放式和探索性學習環境的同時也對學習者搜集和應用知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是當代大學生在學習和走向工作崗位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基本技能。然而,據我國高校的有關調查,我國學生主動搜集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在逐年減弱,大部分學生除了上網聊天、網購、看視屏及玩游戲外,很少使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主動去獲取學習資源,這種信息素養的缺乏更加影響了我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和自身的健康發展。
2.注重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2.1 高校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學生的作用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與學生足夠的發言權和自由。近年來,讓學生當老師的新式教育觀念在逐漸席卷全國,但這股教育新風的效果并不是太顯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傳統的教育體制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高校和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多老師都是淺嘗輒止,在教學實踐當中一遇到問題就枉下結論認為此種教育體制不適應我國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忘了勇于“吐故納新、持之以恒”才是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致使大學生在本質上仍處于教育和教學當中的被動地位,極大的扼殺了新式教育觀念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所以,各大高校和師生應充分認識到教育觀念創新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到“與時俱進,教育體制創新,讓學生走向講臺”才是真正實現高校師生之間互動學習、促進高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的重要途徑。
2.2 高校要為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
物質是基礎,一方面要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在教育中的引導作用,依據自身和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及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不斷優化教學環節,強化實踐環節,使學生在“理論上有提高、思想上有感悟、行為上有表現”,促進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另一方面,要求高校要對高校的圖書館、教學樓、聽力室等學習場所進行高效的管理,合理制定學習場所的開放時間,從而為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高校要積極爭取省內外課題科研項目,有條件的高校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實地考察,通過建立課題討論組的方式鼓勵一些有能力的大學生主動參與到高校的科研項目和教師的課題研究之中,從而為大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條件,促進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2.3 大學生要在培養其它能力的同時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當代大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要更多的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如:在提高自己社會實踐能力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記得剛進入大學時,我面試了學院學生會的一些部門,但面試都沒有通過。一方面是因為我的面試能力不夠強;另一方面是因為我的語言溝通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從那以后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抓住一切可利用機會積極參與到校內外的活動當中來,在實踐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溝通和面試能力。從那以后,我就積極的融入到了社會兼職的行列。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在校外發傳單,當時我發的是房產傳單,公司要求我們不僅要把傳單發完,而且要留下不少于5個有意向的客戶的電話,這對我們可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畢竟與自己只有過一面之緣的人怎么會輕易把聯系方式留給我們。不出意料,在要留客戶的聯系方式時,大多數的客戶都不愿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結果一上午我們那組三個人一無所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積極總結經驗教訓,不斷的反思:如果我們自己是客戶我們會在什么情況下留下聯系方式?在下午時,我們小組三人進行了分工,為了能在這次實踐當中提高自己的語言溝通能力,我毛遂自薦,擔任了主要宣傳員,為了能流利的回答客戶的問題,我通過與業務經理的溝通了解了更多關于所宣傳房產的信息。在下午的宣傳當中,其他成員主要的任務是去尋找目標,而我主要負責解說,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我也不在乎那電話費,就主動幫客戶聯系業務經理幫客戶解惑。最后,很多客戶都是連聲感謝的把聯系方式主動的留給了我們,那一天我們超額完成了任務。這對于我來說,不得不說是一種極大的認可和鼓勵,也讓我更加意識到了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王杰.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8).
[2]王靜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其培養[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
[3]陳友放.職業院校應注重培養學生五種能力[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02).
[4]方煥新,王琪,曾杰豪.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問題探析[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1(S1).
[5]孫華鋒.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形成原因及對策淺析[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3).
本文系江蘇省大學生創新項目“基于實踐導向的高職學生能力培養途徑研究”(課題編號:201312679002Y)的階段性成果。
關鍵詞:自主學習;教學改革;實踐
作者簡介:魏春明(1977-),女,內蒙古呼盟人,東北電力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趙星海(1977-),男,黑龍江佳木斯人,東北電力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教授。(吉林 吉林 13201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東北電力大學教學改革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117)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14-0034-02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也變得愈加重要。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體現自身在學習、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主動地、自覺地學習和發展的過程。[1]愉快教育、賞識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創造教育、素質教育等都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高校的教學過程也是學生由學習活動向職業勞動過渡、獲得全面發展的過程。[2]學生畢業參加工作后,如果能夠在實踐中不斷獲取新的知識和動力,能夠根據自己的個性設計近期的發展方向和計劃,對于學生畢業后盡快完成角色轉變,適應實際工作的要求是大有裨益的。[3]鑒于此,各大高校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近年來,全國各大高校正在逐步建立“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適應”的培養模式,但是與強大的社會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大學之前的各階段教育中,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教育模式導致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較低。學生們已經習慣了單純從簡單記憶和機械模仿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社會就業后,學生們要直接面對各種各樣的工程實際問題,需要學生們具有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大學生自身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將被動的記憶和模仿能力上升為主動的思考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并具有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重要的、亟待解決的課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思路與方法
1.總體思路
通過開展自主學習使廣大學生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培育大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創造性地學習,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知識的整合與構建過程,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使學生既會動腦又會動手;同時也使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能更快地掌握新的技能,不斷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并把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補充和豐富自己的知識內涵,增強自身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2.方法步驟
(1)通過問卷調查和與學生座談,了解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存在的問題。
(2)根據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制定詳細的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案。
(3)以參研教師所教授的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鋼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建筑結構抗震”等)為背景,開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實踐工作。將重點放在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上。在授課方法上,教師多講思路、方法、學科發展方向,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寬廣性,幫助學生理順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按照工程習慣解決工程設計中的各種問題。在課后,以培養復習的習慣和使用工具書的習慣作為重點突破口,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給予指導,鼓勵學生多做總結,并以課后作業的形式提交。對非常優秀的學生作業作品進行課堂展示或者展板展示。
(4)采用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如問題推進式、啟發討論式、實踐探究式等。
(5)適當增加課后習題?,F有教科書中的課后習題往往都是封閉題型,不利于學生開放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從趣味性出發,遵循目的性、科學性、層次性、多元性、挑戰性、聯系工程實際的原則,自行編制了開放性作業題目、實踐性作業題目和研究性作業題目,并形成了習題集。
(6)遵循自愿的原則,鼓勵學生跟隨教師做簡單的科學研究工作,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
二、主要改革內容
1.教學內容改革
教學內容改革分為課上教學內容和課外內容兩部分,以課外教學內容改革為主,課上教學內容改革為輔。
(1)在授課內容上,注重與本行業的國際先進技術相銜接,在保證完成教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在課堂上適當增加一些與課程相關的先進的科學研究、施工技術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工程應用信息;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找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新技術、新工藝,避免讀死書的現象;鼓勵學生在課后多交流學習心得,使他們感受到自學的樂趣和知識的力量。
(2)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技術規范意識的培養,把技術規范意識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我國在2010年頒布了新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并分別在2011年7月和2010年12月實施。為了適應這一變化,在教學內容上首先要對現在所用教材中相應的內容進行修改,以適應新規范的要求;其次要在授課過程中,逐步交代新規范修訂的理念和全球背景,教給學生們查閱規范的方法以及認識現行規范規定的術語、符號、構造規定和構件的計算方法等等。
(3)土木工程專業課程內容多、教授難度大,既有理論推導、試驗研究,同時又與規范和工程實際聯系密切,系統性和邏輯性較差。[4]鑒于以上特點,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了習題教學,即將開放題、[5]實踐題等比較新穎的題型引入到課堂中,這既符合課程特點又開拓了學生們的思維,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應適當增加工程實例教學、實驗教學和現場教學的比重,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教師在課堂上只起到引導的作用,因此,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要將重點放在課外教學上。對于實用性比較強的教學內容,在課外布置實際工程的教學案例,要求學生上期刊網或去圖書館查找資料,并通過與同學們討論等方法和途徑來學習。對于比較抽象的、非教學重點的內容,留課后作業,讓學生利用工具書、網絡資源自己去學習,可以引用相應的資料、文獻和工程實例,并整理成演示文稿,以電子作業的形式上交。同時,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競賽,如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節能減排競賽等,以開闊同學們的視野。
2.教學模式改革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或者多種教學模式并用。
(1)問題推進式。課堂教學是在教師不斷地提出問題、學生不斷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的。問題推進式的教學結構是:設置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
(2)啟發討論式。以教師為主導的討論式為主,以學生自學和交流的討論式為輔;以適合討論的開放性問題為主。
(3)實踐探究式。在教學中把工程實例、實驗室試驗等作為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途徑和手段,或提供錄像,或觀看實物,或現場試驗,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4)兼容其他教學方式。
3.考試內容和考核方式改革
(1)考試的內容不僅限于教師所講授的內容,還包括教師規定的自學內容,側重利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核,避免死記公式和繁雜的計算。
(2)平時成績中對占用課后時間相對較多、比較有難度的課后作業采用學生自我評分和教師評分相結合的打分方式,讓學生自己參與到成績評定中來;對在平時的作業和課堂練習中表現突出、有獨立思考和獨特見解的學生給予獎勵分,打破平時成績拉不開檔次的情況。
(3)對于教學內容涉及面廣、實踐性較強的選修課(如“建筑結構抗震”),在總評成績中加大平時成績所占的比例。
三、改革實踐效果
第一,通過開展自主學習,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
第二,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以教師的指導性學習為前提,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了如何去學習知識,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快樂學習,提高了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自主學習,培養了學生采用多種手段和途徑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靈活性也大大增強;學生在課堂上不但學到了知識,還可以把所學的知識和分析問題的方法應用于工程實際,達到了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通過有目的、有選擇的實踐活動,學生可以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也是最容易掌握事物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的方法。
第四,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的想法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的過程實現并用言語表達出來。為此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讓他們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與充分的尊重,讓學生們在自由的環境里表述他們的想法和觀點,并不斷得到完善,同時也兼顧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要求,為學生提供了動眼、動手、動口、動腦的機會和條件。
四、結語
21世紀的教育觀是使受教育者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創造。在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講課藝術進行全面、系統地研究與探索,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手段的基礎上還應該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他們真正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這樣才能更有利于教與學相長、科研與教學相長,真正實現“素質教育、能力培養、創新精神”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柴素芳.精心建設“思修”課程,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河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4):74-77,89.
[2]郝新生,靳國慶.高等教育學[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09-110.
[3]藺海曉,胡新前.重視學生工程素質的培養與提高[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7):129-130.
【關鍵詞】自主學習;大學生;能力培養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知識更新的不斷加快,傳統的使學生“一勞永逸”的教育時代已經不存在了。現代高等教育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當代大學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自主學習作為當今教育領域熱門的學習方式,在大學生的學習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然而,在如今大學教育中,盡管自主學習得到相當的提倡,由于制度上、人的意識上的種種不足,使得大學生的自主學習無法科學的,充分的進行,進而直接影響了在校大學生的學習效果,。這也直接影響到我國高等教育的教育質量。因此,對大學生自主學習方式進行探討,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學習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自主學習的含義
自主學習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三個方面的含義:學習者的學習主要依靠自己;學習者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可以學到或用到的一整套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者要對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和擁有確定學習目的的權利。
總之,自主學習的定義可歸結為: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者在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自由地選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并通過自我調控的學習活動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
自主學習并不以為著教師對學生的學習不存在一定的作用,我們應該把自主學習和自學區別開來。自主學習只是對學生與教師的作用有了定位。自主學習是由教育機構(學校)提供多種學習資源(教師只是資源之一),由學習者科學的、自主的利用教育資源以獲取知識。[1]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經常組織、啟發、點撥、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只有發揮好教師的指導作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逐步培養起來。此外,自主學習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過程,而不是一個靜態的、一旦達到目的就一勞永逸的過程。為了幫助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擁有更大自,需使他們認識到一些對自己可能有用的策略,并最大限度地鼓勵自主學習。
二、自主學習的特點
自主學習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我決定、自我選擇、自我調控、自我評價反思,發展自身主體性的過程。自主學習具有能動性,獨立性和異步性三個基本特點:
1、自主學習的獨立性。自主學習是把學習建立在個人的獨立性基礎上,自主學習的實質就是獨立學習,要求學生能夠不依賴教師和別人,自主獨立地開展教學活動。
2、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自主學習是把學習建立在個人的能動性基礎上,它以尊重、信任、發揮人的能動性為前提。能動性的表現形式有:自覺(自律)與主動(積極)。自主學習是一種自律學習,一種主動學習,這一轉,轉出了學生無可推諉的主體責任,也轉出了原來處于壓抑狀態時的那種不能自己決定、自己判斷的智慧。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生了根本變化:從他律到自律、從被動到主動、從消極到積極,不僅開發出了學生的潛能,而且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責任心。
3、自主學習的異步性。自主學習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觀條件,并進行綜合評估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具體的學習目標,選擇相關的學習內容,并對學習結果做出自我評估。學習的異步性,使不少學生脫穎而出,使暫時落后的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盡快趕上來。
總之,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生把自己置于主體地位上的學習,學習也就變成自我的事,自覺自愿的事。學習積極性的根源在于學生內部學習動機,而這種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學生將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學習也將是高效的。教師要放手給學生必要的個人空間,為學生創造、發現、表現,提供更多的機會,特別是為不同個性特點的學生提供必要的發展空間。
三、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1、自學是創新的基礎,是個人成才的必由之路。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要想適應不斷變化的新生活,主要途徑就是自學。一個人有了自學能力,就能夠自主地去探求知識之間、事物之間的關系和規律,為創新能力提供更多的必要的有效的實踐條件。因此,自學能力是創新能力形成的基礎。中外有無數的名人,盡管他們的專業和工作領域千差萬別,但他們有一個最大的共性就是自學能力都是超強的人,如、華羅庚、愛迪生等等。
2、自學能力是社會的需要,終身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畢業后的大學生必須在工作中不斷接受繼續教育,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踏上工作崗位后的學習主要靠個人的自學,自學能力是使一個人知識不斷擴展和更新的基本保證,是每個人能夠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終身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已深入許多人的心中。培養學生具備獨立于教師和課堂的自主學習能力,以適應瞬息萬變的高科技社會的需求,顯得十分必要。
3、自學能力是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不可能把全部知識教授給學生。對于教師沒有講或在講授中簡單提到的學習內容,只能靠學生通過自己來學習、掌握和逐漸消化。有些知識容易理解,課堂上可以明白,但有的知識需要學生自己在課后花時間自學來理解這些知識,畢竟學生在校的時光有限,而知識的海洋卻無限。因此高校的培養目標不僅僅是給學生授之以“魚”,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漁”,使學生具有自己更新知識的能力,具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源頭”。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自然就能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在將來的實際生活和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前提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