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5 10:39:03
序論:在您撰寫市場經濟秩序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市場經濟秩序是指市場經濟中用以約束和調整市場主體行為的規范和準則的總和。規范的市場秩序是市場順利運行的基礎。市場秩序主要體現為信用秩序和法律秩序。不論是信用秩序還是法律秩序的建立和維護,都以誠信為基礎。在所有的誠信中,政府誠信是最關鍵的。本文就政府誠信在市場秩序形成中的作用做一簡要論述。
一、政府誠信在社會信用秩序形成中的作用
誠信是市場經濟的靈魂。政府的誠信則是整個社會誠信的基礎。在一個政府信用失范的社會,不可能建立起規范的市場經濟秩序,也不可能實現政府的有效職能。因為政府信用對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良性運行具有主導作用。
現代社會是契約社會。契約既包括社會內部各公民之間的契約,也包括公民和政府之間的契約。按照在民的基本理念,人民把權力委托給政府并承諾做一個守法的公民,這是有條件的——政府和國家權力機構必須守信。如果政府和國家權力機構帶頭失信,不遵守承諾,那就必然失去人民的信任,更為嚴重的是,還會進一步導致人們彼此之間,以及人們對政府和國家的失信,比如相互欺騙,違法亂紀。如果出現大規模的政府官員的、失信于民的現象,而人們對此又無可奈何的話,那就會使政府陷入嚴重的信用危機,而且,人們會學習、模仿政府,導致整個社會信用崩潰,誠信全無,最終危及到市場經濟秩序的一個重要方面——社會信用秩序的建立。
政府在市場中的身份是雙重的。一方面它是市場主體,也就是人們說的“運動員”,另一方面它更是社會經濟運行的管理者,也就是人們說的“裁判員”。政府的這種特殊身份,決定了它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也正由于此,在市場誠信體系建設中,政府誠信就是關鍵的一環了。源于它在市場中的雙重身份,政府誠信也可以概括為兩種情況:一是作為市場主體,必須以身作則,遵循市場規則,樹立誠信為本,服務社會的觀念;二是作為管理者,制定和執行游戲規則時必須講信用,不能朝令夕改,隨意行政。這是政府在社會信用體系中主導作用的具體體現,也是規范的市場秩序得以建立和維護的關鍵。
政府誠信還具有公權效益,這會極大地促進市場秩序的形成。由于政府的特殊位置,它的誠信得到認可和尊重的話,公共政策的誠信就順利和成功。相反如果它的誠信受到質疑和挑戰,那么公共政策的貫徹就大打折扣,公權的合法性就受到威脅。這就是政府公信力。在市場秩序的建立和維護中,政府要求公民遵守一定的規范,通過倡導良好的社會風俗和道德習慣等非正式規范使公民行為自覺遵從一定的社會約束。作為倡導者,政府應該是實踐這些規范的榜樣。一個本身假、大、空的政府,人們是不會遵從其倡導的文明守信的規范的。
二、政府誠信在市場經濟法制建設中的作用
政府通過制定法律法規,確立市場游戲規則,用這些規則懲惡揚善,為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完善的法制基礎。因此,政府既是市場規則的制定者和維護者,也是市場規則的執行者和監督者。所以不僅要求市場主體要講信用,恪守誠信原則,而且作為具有雙重身份的政府自身更要率先垂范,依法行政,充分尊重和保護各市場主體的自,使各市場主體自覺遵守市場交易和競爭規則,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政府為了建立和維護市場秩序,除了通過倡導良好的社會風俗和道德習慣等非正式規范約束人們的行為之外,還要通過制定法律強制規范人們的行為。作為正式規范的法律法規制定者的政府來說,誠信與否就關系到正式規范——法律法規的公平與公正,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整個社會秩序當然也包括市場秩序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一個本身違法亂紀、目無章法的政府,當然不能勝任法律法規制定者的角色,完成市場秩序的構建。
我國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的根本原因
我國市場經濟秩序是指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各經濟行為人(生產者、消費者和中間商)和政府必須遵守的公平、公正、公開的行為規范準則和法律制度。本質上,市場經濟秩序的核心是市場競爭秩序,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競爭的結果是留存效率最高的企業,從而使社會的資源實現最優配置,使全社會的福利實現最大化。因此,進行市場經濟建設,就必須引入競爭機制,并且要確保市場競爭機制高效運行。
經過20多年的實踐和探索,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取得了一定的績效,但是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進一步實踐和探索。我國市場競爭秩序目前出現混亂,而且比較嚴峻。其原因并不在于市場經濟秩序本身,而是在于參與市場競爭的人(生產者、中間商、消費者和政府官員),種種不正當競爭手段造成的。如假冒他人注冊商標;偽造、冒用認證標志和名優標志;公用企業利用壟斷地位強買強賣;政府及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力分割市場,搞地方保護;經營者以回扣等形式賄賂當事人,推銷假冒偽劣商品;盜竊競爭對手商業秘密;以低于成本價銷售產品,惡意擠跨對手;以及形形的合同欺詐,等等。所有這些不正當的手段和歪曲的市場交易行為既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又損害了合法經營廠商的利益,擾亂了整個社會經濟秩序??梢?,市場競爭秩序混亂局面的出現,并不在于市場經濟本身,完全在于行為人。
但是,建立在極端假設基礎上的新古典經濟學的競爭理論卻強調,市場經濟秩序之所以出現混亂,完全由于市場經濟本身。該理論認為,市場競爭只有建立在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才能充分發揮,也只有這樣,才能完全履行市場競爭規則,才能真正實現公平的自由競爭,才能徹底實現個人欲望的最大滿足,而且,只有個人欲望得到了最大滿足及實現利益最大化,整個社會利益就會達到最大化,最終實現社會整體的繁榮。其實不然,這是對市場經濟的誤解,必須予以澄清。
市場競爭秩序要建立在公平、誠實守信的原則上
市場競爭機制并不必然導致市場秩序的混亂,競爭機制引致的無序只是暫時現象。隨著市場競爭機制的成熟,或者說真正地建立起來,市場競爭秩序必將歸于正常和有序,而要達到這個正常和有序的階段,關鍵的是要各個經濟行為人有誠實守信的修養。實踐證明,市場經濟就是一種信用經濟,就是一種公平、合作的經濟模式,沒有誠實守信原則,即使新古典經濟學的各個假設都變為現實,也不可能實現完全的市場經濟模式。其實,從世界上市場經濟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經驗看,市場競爭并不是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的競爭,而是合作的競爭,誠實守信的公平競爭。市場經濟也并不是無條件地提倡競爭和私利,而是以誠信、公平、互利、合作等道德為基礎,如果沒有誠信、公平、互利、合作的倫理道德維系,市場經濟大廈就有傾覆的危險??梢?,市場經濟建設需要規范、完善的市場競爭秩序,而規范、完善的市場競爭秩序需要人們遵循公平、誠實、守信的原則。
公平、誠實守信的原則的遵循需要加強倫理道德建設
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人們趨利心切,往往采取一些不正當手段,而新古典經濟學推崇的“看不見的手”又無法克服之,即使政府采取各種措施,但也無法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筆者認為,一個根本的原因是一些人們在市場競爭中喪失倫理道德,不擇手段追求個人欲望的滿足和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必須加強倫理道德建設,重樹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倫理道德觀,喚醒那些泯滅良知的人們樹立起正確的倫理道德,規范人們的經濟行為,促進市場經濟正常運行。
市場經濟秩序的混亂,說到底是人的行為失范問題,是人的倫理道德淪喪所致。以往人們往往只注意到道德被經濟因素所決定的方面,而忽略了道德制約、規范、引導人們經濟行為從而維護社會、經濟以及市場的正常秩序的作用。其實,按照的哲學觀,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又反過來影響著物質。倫理道德是一種意識,是由客觀的物質世界――經濟建設所決定的,但它對經濟建設有著重要的反作用。這種重要的反作用曾被經濟界稱作“第三只手”(市場調節是一只“看不見的手”,政府調節是一只“看得見的手”,倫理道德調節為“第三只手”),這只手在市場經濟建設中的作用似乎有擴大的傾向。如前所述,市場經濟說到底是一種信用經濟,而這個信用大廈必須有倫理道德的基石才能架起。因此,加強人們的倫理道德建設,加強人們誠實守信的修養,在市場經濟中履行公平競爭機制,那么,市場經濟秩序一定會更加規范和完善。
我們把市場經濟比作無人售票公交。因為,無人售票公交的開通和營運被公認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哪座城市的無人售票公交開通的線路和車輛(相對數)越多,足見該座城市文明程度高,反映該座城市市民的道德水準高,可見無人售票公交與市民的道德水準有著相對應的關系。再從市場經濟建設經驗看,市場經濟越發達,市場競爭秩序則越規范、越完善,參與市場競爭的人的倫理道德水準則越高,可見,市場經濟秩序與倫理道德也有著相對應的關系,而且,倫理道德已被稱為市場經濟調節的一個重要手段。如果人們沒有加強倫理道德修養,人們之間將無信用,彼此只有競爭,只有利益的爭奪,而且不擇手段,長此以往,市場經濟大廈必將傾覆。因此,發展市場經濟,規范和完善市場經濟秩序,必須加強人們的倫理道德建設。
加強倫理道德建設的相關對策
倫理道德范疇非常廣泛,加強倫理道德建設需要方方面面的工作,筆者認為,在加強倫理道德建設,規范和完善市場經濟秩序方面主要應該采取如下三方面對策。
第一,強化倫理道德功能,避免出現倫理道德真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人們的倫理道德規范、評價、取向和道德觀念曾一時呈現出困惑、迷亂,一些人的經濟行為有失社會倫理道德的約束,一些人心中缺乏道德感,而且對別人不道德的行為采取消極麻木的態度,反映了社會道德功能弱化、個人道德意識退化的現象。所以,我們必須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使之成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有力工具。
一、目標要求
通過開展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違法經營行為,保護合法經營,規范文化市場經營秩序,大力遏制公開租售違法音像制品和網吧接納未成年人等現象,維護著作權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到全面消除黃、毒、賭和無證經營、做到網吧無接納未成年人、無超時經營、無有效身份證登記、無治安案件發生。
二、工作重點
(一)網吧。要嚴處違規接納未成年人,加大監管力度和密度,絕不能放松對鄉鎮和城鄉結合部網吧的監管,在完全抓好禁止未成年的同時要繼續抓好網吧實名登記,按規定安裝文化智能監控軟件等工作,在處理上嚴格按照每接納一名未成年人,給予警告,并處3000無罰款,累計2次接納未成年人進入或一次接納3名以上(含3名)未成年人的網吧,要責令停業整頓,時間不得少于15天,對累計3次接納未成年人進入,一次接納8名以上(含8名)未成年人或在規定營業時間以外接納未成年人的,要堅決吊銷其《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并通知通信管理部門切斷其互聯網接入服務,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凡未按規定進行登記或在登記時弄虛作假的,每發現一例罰款3000元。
(二)音像制品。要嚴格按照《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管理辦法》規定,徹底關閉不符合條件的音像門店;徹底整治批發,零售出租店鋪經營侵權盜版音像制品;嚴格規范音像制品進貨渠道,堅持每月審驗購貨清單并簽名制度,要以文化部公布的《違法音像制品查繳名錄》為依據,重點清理和政治性非法音像制品,加大查繳力度;協調當地工商、公安、城管等有關部門嚴厲打擊無證經營場所和坐商、游商。
(三)書報刊點。以查找盜版和政治性非法物為重點,規范進貨渠道,嚴厲打擊非法經營商,同時與教育部門配合,對全縣教輔法物進行認真治理。
(四)娛樂場所。主要做到“六清理”:一是清理長期無證經營娛樂場所;二是清理存在消防安全隱患娛樂場所;三是清理娛樂場所私雇黑保安;四是清理噪聲擾民群眾反映十分強烈的娛樂場所;五是清理超時經營和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的娛樂場所;六是清理場所衛生和食品衛生狀況普通較差的娛樂場所。
三、具體安排
第一階段:自查摸底階段,時間:4月17日—6月17日。各文化經營戶要在第一階段開展自查自糾,要求:一是音像制品購貨清單要健全,非法音像制品要自覺清理銷毀;二是網吧做到不接納未成年人、不超時經營、進行有效身份證登記;三是對擅自轉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和網吧擅自搬遷經營地址的立即糾正、歸位;四是鄉鎮網吧要求全部申報辦理《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五是文化稽查隊要對本轄區內的網吧和音像門店進行摸底排查,全面掌握情況。
第二階段:全面整治階段,時間:6月18日—9月18日。在自查自糾和摸底排查的基礎上實施全面清理整治。對本轄區內非法經營場所實施重點打擊和依法整治,協調公安、工商、城管等有關部門堅決取締無證經營場所,打擊坐商和游商,切實做到市場天天查,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加快案件的查處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網吧的處罰嚴格按照規定的處罰標準執行,音像制品嚴格按照《音像制品管理條件》、《行政執法機關移關犯罪案件的規定》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發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上訴標準的規定》,對經營違法音像制品500張(盒)以上的個人和1500張(盒)以上的單位,除給予行政處罰外,必須將案件移交公安機關處理。9月10日前對擅自轉賣《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和網吧擅自搬遷經營地址的必須歸位,鄉鎮網吧申報辦理《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截止時間為9月10日,過期不再受理,對不申報或不符合條件的不予年審核證、并函告相關部門予以取締。
第三階段:檢查驗收階段,時間:9月19日—12月19日。一是由文體局組織工作人員采取明查與暗訪相結合,城區與鄉鎮并重的辦法,對文化市場整治情況進行驗收檢查,對整治不徹底,責令重新整治,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對整治好的要通報表揚。二是做好工作總結,迎接組織交叉檢查。
四、強化領導,責任落實
一、整治任務
(一)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和專項整治
1、全面開展以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為重點的食品專項整治。大力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強化政府、部門和企業三級責任體系。切實加大種養殖、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等四個環節的監管力度,開展農村市場食品專項整治,阻止假冒偽劣食品向農村轉移,推進農村“政府責任網、部門監管網、群眾監督網”三網建設,凈化農村市場。
此項工作由區工商分局、區農委、區經貿委、區衛生局、區商務局、區監察局、區公安分局、市質監局經濟分局****工作站等單位按照各自職責組織實施。
2、繼續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加強對藥品研制、生產、流通等環節的管理,整治虛假藥械廣告,打擊虛假申報行為,嚴格審評審批品種。全面檢查藥品生產、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MP、GSP)執行情況,對年期間地標升國標和換發的藥品批準文號進行全面普查,淘汰無法保證安全性、有效性的品種。加大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力度,完成中藥飲片生產企業GMP認證和中藥材產業化牽頭工作,繼續整頓和規范中藥材專業市場。完善藥物警戒制度,加強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積極開展藥品再評價工作。
此項工作由區衛生局、區工商分局、區農委、區經貿委、區監察局、區商務局、區公安分局、市質監局經濟分局****工作站等單位按照各自職責組織實施。
(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按照“履行承諾,適應國情,完善制度,積極保護”的方針,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方案》,一手抓專項行動和重大案件督辦,一手抓對外宣傳和對內教育,力爭在建立長效機制方面取得進展。啟動新一輪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組織開展集中行動,重點打擊侵權盜版行為,加大對假冒、仿冒注冊商標和包裝裝潢案件的查處,有效遏制商標及其他商業標識侵權行為,加大專利侵權及假冒他人專利行為的整治力度。加強對重點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選擇部分知識產權重點企業,建立定期聯系溝通機制,加強重點保護。
此項工作由區工商分局、區科技局、區文化局、區監察局、區財政局、區公安分局、市質監局經濟分局****工作站等單位按照各自職責組織實施。
(三)嚴厲打擊商業欺詐行為
1、加大虛假違法廣告整治力度。重點整治藥品、醫療、保健、食品、化妝品、美容服務、農資等類別廣告,著力打擊假借特許加盟、投資招商等名目和利用互聯網、手機短信等手段開展的商品、服務促銷等領域的涉眾欺詐行為。加強廣告動態監測,完善廣告企業信用監管制度、違法主體市場退出制度,凈化重點領域廣告市場秩序。實施違法廣告公告制度,完善內部審查制度,協助建立媒體單位違法責任人問責制。
此項工作由區工商分局牽頭組織實施,區衛生局、區監察局、區廣電局、區公安分局等單位配合。
2、嚴厲打擊各種商業欺詐行為。圍繞投資、招商、外貿、中介服務、商品房交易、出國勞務、特許經營和商業促銷等重點領域,嚴懲各種形式的欺詐行為。嚴厲打擊利用手機短信、互聯網、傳真等方式散布涉稅違法信息的行為,切斷或堵截不法分子發送涉稅違法信息的源頭和渠道。建立反商業欺詐信息共享和預警機制。認真查辦群眾的投訴舉報,提供反商業欺詐公共信息服務,及時預警。加強對商業欺詐發案規律、作案手法和騙術類型的研究,完善法律制度。
此項工作由區經貿委、區工商分局、區發改委、區建設局、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區商務局、區國稅局、區公安分局、區地稅分局等單位按照各自職責組織實施。
3、整頓醫療衛生市場。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和規范醫療服務市場的專項整治,建立完善醫療市場的長效監管機制。
此項工作由區衛生局牽頭組織實施,區工商分局、區計生委、區科技局、區監察局、區公安分局等部門配合。
(四)嚴厲打擊和查禁傳銷活動
把打擊傳銷活動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范圍,完善以基層工商所、派出所和居委會、村委會為基礎的“打控防”體系,開展創建“無傳銷社區”活動。加強對網上傳銷的監控,嚴把直銷市場準入關,依法規范直銷行為,查處違規招募、違規培訓、違法計酬等行為,堅決取締打著直銷旗號從事傳銷和直銷企業從事傳銷的行為,嚴格執行直銷企業市場退出機制。
此項工作由區綜治辦牽頭組織實施,區公安分局、區工商分局、各鎮(街道)、村(居)等單位配合。
(五)統籌抓好其他各項重點整治
1、嚴厲打擊假冒偽劣、摻雜使假、計量欺詐等違法行為。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建材、汽車配件、成品油、化妝品、種子、肥料、農藥、獸藥、飼料及添加劑、農機及零配件、漁機漁具、纖維制品等違法犯罪行為。遏制非法拼裝車、“地條鋼”、“黑心棉”的反彈勢頭,繼續開展毒鼠強等劇毒鼠藥的清繳置換。進一步整頓和規范農資生產與經營秩序,嚴格農資產品市場準入管理,規范農資經營主體行為。加大對農資批發市場和鎮(街道)、村(居)農資集散地的整頓治理,嚴肅查處制假售假、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坑農害農行為。
此項工作由區農委、市質監局經濟分局****工作站、區公安分局、區監察局、區工商分局、區商務局等單位按照各自職責組織實施,其他相關單位配合。
2、整頓和規范交通市場秩序。繼續深入開展打擊“黑車”等非法營運活動,做好道路、水路危險貨物運輸監管等。
此項工作由區建設局牽頭組織實施,區發改委、區經貿委、區公安分局、區工商分局等單位配合。
3、整頓和規范建筑、房地產及裝修、裝潢建材市場。堅決制止工程轉包、掛靠和非法分包,加強施工現場安全、質量監督管理,鞏固拓展清理拖欠工程款成果。規范房地產交易秩序,堅決制止房產交易和住宅裝修中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規范裝潢建材商品市場經營秩序,嚴厲查處制售有損人身健康的劣質試劑、涂料和建筑材料的行為。規范家庭住宅裝修服務市場,嚴厲查處合同欺詐、偷工減料、工程質量低下等行為。
此項工作由區建設局牽頭組織實施,區工商分局、區房產分局、市質監局經濟分局****工作站等單位配合。
4、整頓和規范市場價格和收費秩序。開展涉農、涉企、醫藥、教育、資源、環保、房地產、司法服務等價格和收費專項檢查,堅決查處擾亂市場經濟秩序、損害群眾利益的亂漲價行為。
此項工作區發改委、區財政局牽頭組織實施,區監察局等單位配合。
5、整頓和規范文化、旅游市場。繼續加大網吧整治工作力度,重點查處網吧接納未成年人和超時經營問題,取締黑網吧。加強對旅游市場運營秩序的監督,探索并逐步建立旅游服務質量監控機制。
此項工作由區文化局牽頭組織實施,區工商分局、區公安分局、區建設局、區發改委、市質監局經濟分局****工作站等單位配合。
二、整治要求
(一)統一思想,加強領導,增強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是事關黨委政府形象、事關社會穩定、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要事,全區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上來,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整規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克服麻痹松勁情緒,克服畏難退縮思想,切實加強領導,進一步完善健全組織網絡,建立健全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充分發揮媒體和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切實將我區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抓緊抓好,抓出實效。
(二)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努力營造公平公正、誠信有序的市場經濟環境
1、推動“信用****”建設。圍繞政府、企業、個人3大信用主體,逐步建立以區政府為主體和電子政務為基礎的服務信息公開披露體系、以行業協會為主體和會員單位為基礎的自律維權行業信用體系、以企業自身為主體和風險管理為基礎的自我內控信用體系、以信用中介為主體和市場運行為基礎的社會信用服務體系等。通過實施“企業信用工程”,建立企業信用信息查詢系統,實現企業信用信息、查詢、評價的社會化。
剛才,國務院召開了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電視電話會議,整規領導小組組長、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同志全面總結了*年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回顧總結了過去5年來整規工作的經驗做法,并對今年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吳儀同志的講話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為我們做好今年的整規工作提供了經驗,指明了方向。全省各地、各部門要深刻領會全國整規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特別是要認真貫徹落實吳儀同志的講話精神,進一步振奮精神,扎實工作,切實把中央各項部署和要求落到實處。下面,圍繞我省去年以來整規工作情況和今年工作重點,我講三點意見。
一、經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年我省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去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按照國務院《*年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要點》要求,嚴格執行全國整規辦各項工作部署,堅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規范的思路,健全領導小組工作機制,加強基礎建設,牽頭制定《泛珠三角區域整規工作聯席會議章程》,搭建泛珠三角區域整規工作交流平臺,區域聯動、部門互動機制進一步暢順,有力促進了整規各項工作的開展。全省各地、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扎實深入開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六方面:
(一)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好轉。在食品安全方面,食品安全各項指標持續向好。全省50%的餐飲單位實施了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抽查的12.25萬家有關單位,符合衛生許可要求的達到96.80%。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各級農產品檢測機構共檢測蔬菜樣品9.25萬份,其中定性(快速)檢測陰性率達到94.18%,瘦肉精檢測1.72萬份,定性檢測陰性率為99.07%。農村食品安全工作全面啟動。去年已有352個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全省已建成省級農家店項目5500個,縣級配送中心項目40個,完成國家商務部試點農家店項目5442個。在藥品安全方面,妥善處理了“齊二藥”、“魚腥草”和“欣弗”等藥品突發事件,降低了事故危害程度,表現突出。醫療器械市場日益規范。全省87%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完成了自查自糾工作,注銷了176個不合規《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藥品安全專項治理不斷深入。檢查了525家藥品生產企業和150家醫療機構制劑室,發出整改通知書228份;檢查了全省現有的全部9家疫苗批發企業;GSP認證工作全面鋪開,收回GSP認證證書14家。農村藥品“兩網”建設不斷深化,建立了藥品供應網1.78萬個,覆蓋面達到91.1%,基本滿足了農村用藥需要。
(二)知識產權保護取得重大進展。正式成立*省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辦公室,印發了《*省保護知識產權行動綱要(*-*)實施方案》。保護知識產權網工程全面啟動。成立了省一級、深圳、汕頭和湛江4個保護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中心,開通了12312知識產權舉報投訴公益電話和保護知識產權網*子站。保護知識產權涉外能力明顯加強。與歐盟商會簽署了《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承辦了全國重點地區保護知識產權涉外工作座談會、首屆中德(*)知識產權執法培訓班。積極參加中國保護知識產權成果展。知識產權執法水平顯著提高。全省版權部門共查處案件數量1060件;省知識產權局共受理專利侵權糾紛194件,審結161件;*海關系統共查獲走私盜版光盤約19億張。
(三)打擊商業欺詐全面展開。加大打擊商貿領域欺詐行為力度,開展了“制止欺詐月”活動,重點查處利用互聯網、手機,虛假商品、服務信息等欺詐消費者、從事不正當競爭的行為。積極整治商業零售企業各種違規促銷行為,規范美容美發服務業。充分發揮12358價格舉報電話的作用打擊價格欺詐行為。我省各級工商部門查處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1351宗,涉案金額2.7億元,罰款1674萬元,沒收違法所得2561萬元。打擊非法廣告成效明顯。全省共查處違法廣告案件1559宗,廣告違法率持續下降。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行動,據不完全統計,*年5月至*年底,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10.35萬人次,取締無證行醫場所1.68萬戶次,查處違規違法醫療機構、計生機構3282間次。
(四)打擊傳銷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完善了省打擊傳銷聯席會議制度,下發了《*省打擊傳銷工作考核辦法》。查處了中國藥科大學學生洪啟梅被騙入傳銷組織事件,受到國務院吳儀副總理的表揚。查處了億霖集團傳銷案件,涉及全國16個省市,涉案金額20多億元。全省共有1036個社區(村)開展了“創建無傳銷社區(村)”活動。開展了打擊傳銷宣傳月活動,活動期間對594.7萬多人次的群眾進行了宣傳教育。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全省搗毀傳銷窩點4924個,清理遣散傳銷人員3.3萬多人次,刑事拘留、治安拘留傳銷頭目631個,依法判刑78人,解救受騙群眾1136人。
(五)其他領域市場整治工作不斷深化。繼續保持打擊走私高壓態勢,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好轉。卷煙專賣、外經貿、保險、金融、文化、證券、建筑、交通、土地市場秩序不斷規范。稅收征管進一步加強。繼續組織開展汽配、二手汽車市場專項整治,全面開展酒類打假工作,嚴厲打擊非法外匯交易行為,不斷推進房地產交易專項整治行動。
(六)信用體系建設步伐逐步加快。積極推進信用建設基礎工作。加快《*省企業信用信息公開條例》立法工作。深入開展*年“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舉辦企業“誠信興商”簽約儀式,開展“價格誠信單位”評選活動和創建“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鼓勵和扶持信用中介發展,大力實行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制度。繼續發揮“企業信用信息網”作用。目前企業信用信息網省級系統已收集了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和省屬共約200萬條企業信息,在信用體系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由于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市場體系發育還不健全,我省市場經濟秩序的進一步規范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如食品藥品安全狀況依然讓人擔憂,惡意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還經常發生,各類商業欺詐手段花樣百出,規模不一的傳銷組織仍然存在等等。同時,我們的市場監管水平和能力還不高,執法懲治力度不足,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尚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影響了和諧社會的構建以及損害了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采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突出重點,扎實推進*年全省整規工作
今年是我省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三年規劃”的最后一年。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繼續按照“標本兼治”的原則,深化專項整治,積極構建長效機制,深入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努力實現“三年規劃”各項目標。重點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著力保障食品餐飲安全。繼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加快食品安全立法工作,盡快出臺《*省食品安全條例》。認真開展食品安全評價工作,切實落實監管責任。健全食品安全標準,加強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環節的監管,推行種植養殖集約化和規模化,大力規范小作坊生產加工行為,推動強制出廠檢驗。嚴格實施食品生產許可制度,加大力度嚴查無證生產行為。繼續開展食品經營主體資格清理工作,在重點抓好節日食品市場監管的同時,加強日常監管,建立和完善食品質量監測制度,鼓勵推行新型食品流通模式,加大對批發市場和超市的檢測力度。嚴格執行食品衛生許可,鼓勵支持個體私營餐飲企業提高食品衛生軟硬件條件。
(二)大力整頓藥品市場秩序。加強藥品生產企業監管,開展藥品生產企業清理整頓工作,嚴格藥品生產準入管理,堅決清退不符合條件的藥品生產企業,全面檢查GMP執行情況。嚴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藥品行為,從重追究藥品安全違法責任。繼續抓好醫療器械專項整治工作,加大打擊虛假違法藥品廣告力度。繼續完善農村藥品“兩網”建設,加強藥品知識宣傳培訓,增強群眾科學、安全用藥能力。加強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監測,建立健全藥品安全事故預警反應機制,提高事故應急反應能力。加強藥品監管隊伍建設,深入查處醫藥領域商業賄賂行為。
(三)加大保護知識產權力度。健全保護知識產權工作體系,不斷完善保護知識產權工作機制。加大案件督辦力度,充分發揮省內4個保護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中心的作用,推進保護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進會展進園區工作。大力貫徹落實《保護知識產權行動綱要(*-*年)》,制定*年*省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嚴厲打擊侵犯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各類知識產權的違法犯罪行為,打擊非法預裝計算機軟件、網絡侵權盜版行為,大力打擊地下光盤生產線。繼續圍繞進出口、展會、定牌加工、印刷復制等重要環節開展專項整治。辦好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加強業務培訓,大力普及知識產權知識,提高廣大群眾尊重知識產權的意識。增強知識產權涉外能力,與歐盟商會就知識產權保護進行深入合作,鼓勵企業海外維權行為,支持企業應對國外知識產權訴訟,積極協助企業處理涉外知識產權糾紛。
(四)嚴厲打擊各類商業欺詐。重點抓好打擊虛假違法廣告、非法行醫和商貿活動中的欺詐行為。嚴厲查處利用互聯網、手機虛假商品或者服務信息欺詐消費者的行為,積極整治商業零售企業不規范促銷行為。著力解決醫療服務供需矛盾,從源頭上治理和預防非法行醫。堅決取締非法醫療機構,加強城鄉結合部出租屋管理,清理非法醫療機構,加大打擊涉“黑”非法醫療診所力度。大力打擊美容美發、藥品、醫療、保健食品等虛假廣告,打擊特許經營欺詐行為。加強媒體監管,督促各主流媒體加強內部管理,嚴格廣告審批制度,實行廣告監控制度,及時發現、制止虛假違法廣告,加大對把關不嚴、違法廣告媒體的懲戒力度。嚴厲打擊炒作、哄抬商品房價格行為。
(五)嚴厲查禁傳銷。繼續完善“打控防”體系,充分發揮省打擊傳銷工作聯席會議組織協調作用,形成打擊傳銷工作合力。落實打擊傳銷工作責任制,組織實施《*省打擊傳銷工作考核辦法》。堅決打擊重大案件,集中力量查辦涉及地區廣、影響惡劣的大要案,從重打擊誘騙學生、農民工參加傳銷的行為,加大對傳銷組織者打擊力度,嚴懲傳銷組織頭目。注意教育傳銷受害者,引導和支持受騙群眾回歸正常生活。繼續保持打擊傳銷的輿論氛圍,深入學校、工業區開展宣傳,大力宣傳《禁止傳銷條例》和《直銷管理條例》。扎實推進“創建無傳銷社區(村)”活動,大力創建“無傳銷街道”、“無傳銷鎮”、“無傳銷區”。
(六)規范農村市場秩序。深入開展農村市場秩序的治理整頓。繼續開展農資打假工作。大力發展農村現代流通體系,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進一步推進農村食品“三網”建設,鼓勵連鎖經營,扶持農家店建設。貫徹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加大農村食品檢測設備投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加強“散裝”食品監管。開展針對農村市場的食品安全宣傳活動,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支持放心農資下鄉。重點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搗毀制假窩點,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肥料、農藥、獸藥、飼料及添加劑、農機及零配件、漁機漁具的違法犯罪行為。
(七)深入開展其他各項整治。大力開展酒類打假工作,重點整治假冒國產名優酒,著力規范酒類專賣市場秩序,打擊以次充好、以劣代優行為。嚴厲打擊卷煙制假售假行為,加大力度整治假煙集散地,摧毀假煙分銷渠道,集中力量搗毀假煙生產基地。規范稅收征管秩序,加大打擊虛開增值稅發票行為力度。繼續保持打擊走私販私行為的高壓態勢。進一步抓好土地、文化、貨幣、證券、外匯等市場整治工作,大力打擊“血頭”、“血霸”。推進其他專項整治工作。
(八)構建市場監管長效機制。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步伐。深入實施信用分類監管機制,引導企業加強信用管理,支持和監督行業協會開展各類信用創建活動。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推進兩法銜接平臺建設,盡快出臺《*省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工作的意見》,完善備案登記、信息通報、聯席會議等機制,推動建立經濟犯罪獎勵基金和情報交流、案件移送表彰、移送督促監察機制,提高綜合治理能力。進一步充實基層執法人員、設備和手段,善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執法水平。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和輿論監督作用,大力宣傳政府保證市場供應、維護市場穩定、促進市場繁榮、規范市場秩序的各項政策措施和調控手段,既要對嚴重違法違規的典型案例進行公開曝光,震懾違法犯罪分子,又要抓好正面典型的宣傳。
三、加強領導,齊抓共管,確保我省整規工作取得實效
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齊抓共管,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努力創造條件,協調配合,綜合治理,保障整規各項工作的持續深入開展。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涉及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生命安全息息相關,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堅決消除整規工作不利于地方經濟發展的錯誤思想,充分認識到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增強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明確工作方向和目標,落實必要的“場地、機構、人員、經費”,切實提高開展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整規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明確責任,相互配合。職責不清、監管不嚴是影響整規工作取得進一步成效的重要原因。最近,我省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責任制考核辦法和評價體系課題研究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省整規辦要抓緊組織力量開展調研,促進考核辦法和評價體系盡快出臺,從根本上改變目前責任追究機制缺失的局面。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以此為契機,明晰監管分工,層層落實任務,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協作,形成市場監管合力,對于推諉扯皮,監管不力,不履行部門、崗位職責的,要嚴厲追究責任,決不姑息。
(三)建章立制,強化執法。要堅持依法行政,首先必須不斷完善法規、政策。目前,我們仍存在法制不完善的情況,個別領域往往無法可依,造成執法機關缺乏實施打擊的法律依據,違法分子逍遙法外,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壓力不斷加大。為此,要不斷加強法制建設,逐步填補法律空白,實現有法可依,執法有據。同時要切實強化執法,堅決在全社會樹立法律權威,通過強有力的執法行為,使法律成為社會生活的行為規范,切實起到預防和打擊擾亂市場經濟秩序行為的作用。
一、20*年整規工作情況
(一)繼續深入抓好保護知識產權工作,促進尊重知識產權的社會氛圍建設
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健康發展的最基本工作,在省知識產權局的指導下,我市積極開展多項宣傳和專項整治行動,使保護知識產權工作深入人心,形成了一個全社會尊重知識產權的氛圍。
今年以來,我市在保護知識產權專項執法工作中,主要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展的“雷雨”、“天網”執法專項行動工作要求,共查處假冒、冒充專利案件5件,依托省保護知識產權局處理專利侵權案件9件。在侵權糾紛案件中,涉及發明類有2件,實用新型3件,外觀設計14件。除日常執法工作外,對展會的執法工作也逐步強化,派出執法人員參加省組織的103、104屆廣交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另外,在本市舉辦的各大會展活動中,也派出專業執法人員到會執法。例如,在中國古鎮國際燈飾博覽會中,共接受投訴案件14件,認定和處理涉嫌侵權7件,不但維護了市場正常經濟秩序,也為國際展會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必備的條件。
在宣傳工作方面,我市緊緊圍繞一年一度的“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工作的開展,由市整規辦牽頭,聯手市知識產權局等單位,認真開展相關的宣傳活動,并在鎮區、企業和中小學中,加大宣傳力度,特別是在中小學內開展知識產權教育課程,將知識產權教育與當前學校提倡的素質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從小培育,使保知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二)不斷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營造誠信興商的社會氛圍
根據省對誠信興商體系建設的工作要求,我市各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大力推進中山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特別在全國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中,市相關職能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結合專項整治,積極推進“誠信興商”的專項宣傳工作,在全市開展了各項宣傳活動。一是通過《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國際網、中山廣播電視臺等媒體,加大“誠信興商”方面的公益廣告宣傳力度,正面宣傳依法經營、誠實守信的企業和個人的典型事跡,曝光當前商業欺詐的行為和案例,提高消費者識假的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樹立理性消費的觀念。二是通過繼續開展我市“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現代公民教育活動示范點、評選20*年度中山市誠信單位及評選我市“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示范店,深入推進我市“誠信興商”的整治活動。
在日常工作中,我市集中力量,針對破壞市場誠信體系建設的重點環節,重拳出擊。今年以來,在打擊無證照經營、價格欺詐和售賣假冒偽劣商品行為等工作上,開展了多次的專門整治行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除了重點打擊外,我市努力開展行業的誠信體系建設,夯實行業的誠信經營理念。在汽車銷售行業(包括二手車),機動車報廢拆解業,以及典當、拍賣等特種行業中,充分利用各種創新手段,通過行業本身各項規范工作的開展,使各行業的誠信建設躍上一個新的臺階。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工作的開展,既要全面推進,又要突出重點,相信通過發動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只有持之以恒,一定能將這項工作穩步推進。
(三)繼續抓好食品藥品專項整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安全
我市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在鞏固成果的基礎下,勇于開拓創新,繼續扎實推進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市專項整治各相關部門認真開展食品藥品質量安全整治行動,做到突出重點品種、重點區域和重點單位,著力提高打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開展了針對農村藥品市場、醫療機構用藥用械、無證經營三類醫療器械和?;妨魍ㄊ袌稣蔚纫幌盗袑m棛z查,有效地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積極探討科學監管方式方法,全面加大了對制售假冒偽劣“三品一械”的打假力度,緊扣藥械研制、注冊、流通和使用環節,突出注射劑、生物制品、特殊藥品、植入醫療器械、等高風險品種,狠抓重點單位和重點區域,爭取各成員單位及各鎮區支持配合,合力推進打假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以來,共出動執法人員5300人次,檢查涉藥單位3200家次,查處各類違法案件345宗,涉案金額107萬元,取締無證經營藥品商戶96家,吊銷5家藥品零售企業的《藥品經營許可證》,已立案144宗,結案133宗,結案率達92.4%。全市“三品一械”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人民群眾飲食用藥更加安全有效。
(四)繼續開展治理商業賄賂的整治工作
20*年,我市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堅持“思想不松、機構不散、力度不減、聲勢不弱”的要求,統籌協調、突出重點、穩步推進,切實鞏固提高治賄工作成效。截至10月底,全市共依法查辦商業賄賂案件56宗,涉案金額361.28萬元。
在治理商業賄賂專項整治工作中,我市主要采取了以下五項措施:一是健全完善組織領導,做到機構、人員、職責“三落實”;二是全面部署治理工作,在年初就對全年工作重點進行統籌,確保鞏固和深化自查自糾工作成果;三是結合實際穩步推進治賄工作的開展,充分利用“市場誠信體系宣傳活動周”和“紀律教育學習月”等活動,穩步推進治賄工作的開展;四是加大治賄的針對性,緊緊抓住商業賄賂行為易發多發的重點領域開展相關工作;五是積極推進社團組織、非公企業的治賄工作,以點帶面拓寬治賄工作層面,打破治賄工作的局限性。
(五)積極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為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今年以來,為確保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我市組織開展了春節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查、春季農資打假專項行動、農資打假“夏季百日行動”和秋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等多項整頓和規范農資市場秩序的工作,對違法經營分子給予有力的打擊的同時,也為我市農業生產工作的順利開展進行保駕護航。
為防止違禁農資產品的使用,確保我市農資市場的誠信經營,我市開展了春季農資打假、夏日百日行動、秋季農資打假等專項行動。市農業局等有關部門對全市各鎮區的農藥、化肥、種子經營店鋪進行了逐一檢查。農藥方面,一是檢查農藥經營分類管理制度落實情況;二是突出治理銷售無“三證”登記農藥產品、甲胺磷等5種違禁高毒有機磷農藥和標簽不合格農藥等行為;三是殺鼠劑清查工作,重點打擊非法經營、使用違禁殺鼠劑和無證經營殺鼠劑行為?;史矫妫骈_展復混肥、配方肥有效成份的檢測工作,檢查上述肥料是否通過農業部或省農業廳登記,是否具備《肥料登記證》、外省廠家生產的肥料是否在廣東省農業廳備案,以及包裝標識是否符合國家標準等。
檢查組對480多間農藥、化肥、獸藥、飼料、農機店鋪進行了檢查,共出動市鎮兩級執法人員1600人次,車輛240車次,查處違法案件50多宗,其中對42宗進行了立案處理,涉案貨值105000元。通過檢查,發現我市農資市場依然存在一些破壞市場誠信體系建設的個別不法行為,但總體上,農資市場的整個經營秩序還是比較規范,市場誠信體系依然得到保障。
(六)繼續開展掃黃打非的工作,確保出版市場的健康發展
今年以年,我市“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圍繞奧運會的舉辦,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實際行動繼續加強出版物市場的整治工作,探索地開展工作,保持“掃黃打非”的高壓態勢,使“掃黃打非”的工作力度加大、工作范圍拓寬、社會參與度增強、大案發生率減少、群眾滿意度提高、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取得了歷史最好成績。據統計,截止10月底,各掃黃打非成員單位共出動執法人員64368人次,檢查文化經營單位16531家次,其中檢查音像制品經營單位2011家次、書報刊經營單位1984家次,印刷企業3661家次,共查繳各類非法出版物217881冊(盤),其中非法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179254多盤、非法書報刊38627冊(件)、取締無證游商和無證經營攤點3394家,銷毀非法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40多萬盤。
為嚴厲打擊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侵權盜版出版物,整治印刷企業經營秩序,實施奧運前夕出版物和音像市場清理工作,為奧運期間市場的平穩健康奠定堅實的基礎,在今年的掃黃打非工作中,我市主要著重下面幾項工作:一是開展以打擊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為重點的第一階段活動,確保“兩會”期間出版物市場的良好秩序;二是開展以整治印刷、復制和運輸環節為重點的第二階段專項行動;三是開展整治印刷、復制企業的專項行動,進一步規范了印刷企業的經營行為;四是開展奧運前夕出版物和音像市場清理整頓專項行動;五是探索開展網上“掃黃打非”活動,提高網絡文化執法水平。通過這五項工作的開展,我市文化出版物市場秩序得到進一步規范,出版物市場持續健康有序的發展。
(七)堅決打擊傳銷活動,扎實開展創建無傳銷社區的活動
今年以來,我市從構建平安和諧中山高度,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工作方針,認真貫徹省打傳工作“兩個轉變”精神,一手抓專項整治,一手抓機制建設。全市進一步加強了對打傳工作的組織領導,召開了多次全市打傳聯席會議,調整、增設了聯席會議領導和成員單位,并發動了打傳春季宣傳攻勢。為貫徹落實國家工商總局、公安部的有關工作要求,我市制訂了20*年《中山市打擊傳銷專項行動方案》,在開展好傳銷活動日常清查工作同時,組織開展了“3·11”“6·11”、“7·23”、“9·22”四次全市性的打傳統一行動,累計出動執法檢查人員2134人次,檢查場所4202個次,取締傳銷活動場所46個,清查、教育、遣散傳銷人員517人次,解救受騙群眾16人,刑事拘留、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5人,確保了奧運會順利舉辦,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
繼續開展無傳銷社區創建活動,自2006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國家、省工作部署,將創建“無傳銷社區(村)”作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平安中山”建設各鎮區重點考核內容之一,穩步推進了以“五個一”為重點的創建無傳銷社區(村)活動。今年以來,我市繼續推進“創無”工作,下發了《關于深入開展創建無傳銷社區活動的通知》,要求各社區(村)抓緊時間,及時啟動未開展創建活動的社區、村的創建活動,確保在11月10日前,轄區100%社區(村)開展創建活動;對前期已開展創建工作的社區(村),要求定期上門回訪,加強協調溝通,健全相關創建制度,努力構建全市打擊傳銷立體網絡,為實現全市社區(村)無傳銷組織、無傳銷網絡、無傳銷人員“三無”標準,構建“平安和諧”中山,夯實社區基礎。
(八)大力開展查處無證照經營專項整治
20*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綜合整治無照經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充分發揮日常職能作用,積極主動協調全市各有關職能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查處取締無證無照經營行為工作機制的意見》(粵府辦[2007]8號)精神,按照政府統一領導,職能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原則,積極牽頭開展無證無照經營查處取締工作,有力推動了全市綜合整治無證無照經營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全市治理無證無照經營工作呈現出三個顯著特點:一是綜合整治無證無照經營工作機制已經基本建立并逐漸完善;二是部門聯合執法形成合力綜合整治無照經營;三是查處取締無證無照經營工作得到穩步推進。通過大力查處無證照經營行為,及時消除了各種不法行為,有力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截止20*年11初,我市今年我局共出動執法人員40702人次,車輛15373車次,檢查各類市場主體74064戶,取締無證無照經營8533戶,立案查處8446宗。其中餐飲業964戶,食雜店1159戶,非煤礦山開采業1戶,煙花爆竹經營業6戶,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經營業5戶,成品油經營業9戶,娛樂場所67戶,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179戶,一定規模的公眾聚集場所48戶,其他行業(不涉及前置審批的普通經營行業)5972戶,維護了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規范了市場經濟秩序,充分發揮綜合整治工作生力軍作用。共立案查處取締無證無照經營8446戶,及時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隱患,維護了公平競爭的良好市場秩序。
(九)重拳出擊,嚴厲打擊煙草制假販假行為
在上級部門和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煙草專賣監管部門和打擊煙草制假販假各相關部門,積極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開展市場專項整治活動,開展了一系列針對卷煙制售假及零售戶違規經營行為的查處打擊行動,整治成效顯著。至10底止,全市共立案查處假煙案件42宗(搗毀制假網絡1個,生產制假窩點4個),查獲違法卷煙1025.09萬支,其中假煙872.25萬支,私煙28.5萬支,非煙124.34萬支,上繳財政罰沒款32.18萬元,銷毀假冒偽劣卷煙價值330.65萬元,查獲制假煙機5套,抓獲涉案人員38人,刑拘16人,逮捕13人,判刑7人。核發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953個。
在加強專項打擊的同時,市煙草專賣等有關部門多采取正面的渠道,規范煙草行業的合法經營行為。市煙草局在把好“發證關”的基礎上,加強“三清理,一推進”工作,將誠信化管理引入日常規范。在審核發放零售許可證的過程中,市煙草專賣局嚴格遵守規劃的發展目標及發放依據,把好零售戶的“準入關”,確保了辦證入網的零售戶符合規劃要求且具備銷售潛力。在開展無證戶整治清理過程中,該局主要采取“逐個擊破”的工作方法,在全市范圍內逐個取締。同時,稽查員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對個體經營戶開展法律法規宣傳教育,要求未辦理零售許可證的不得銷售卷煙,由于宣傳教育工作落實到位、取締工作力度加強,我市卷煙無證戶與年初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取締數量多于新增數量,截至10月31日全市持有專賣零售許可證客戶共有7306戶,卷煙零售市場凈化程度不斷提高。在推行“誠信化”市場管理進程中,根據零售戶的經營情況,與營銷中心一道,共同打造零售戶“示范街”。通過一系列獎勵、懲罰措施,引導卷煙零售戶自覺、誠信、守法的開展經營活動,從而全面提高消費者對我市持證卷煙零售戶的認同度,提高零售許可證的含金量。
(十)開展打擊價格違法行為專項整治
結合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我市物價部門進一步加強了價格誠信宣傳工作,通過對各鎮區派發價格法律匯編等方式,廣泛宣傳價格法律政策,大力倡導經營者誠實守信的理念,強化經營者價格自律意識、守法經營理念,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保障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通過價格誠信評選活動,加強價格誠信制度的建設;借助“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的開展,我們還加大了對企業的服務力度,如在大信新都匯建立了價格監督服務點,建立和完善了價格制度,通過一系列活動,使價格誠信、誠信興商上升為經營者的自覺行為。
在“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期間,適逢中秋節和“十一”黃金周,為了保障群眾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我局安排了值班人員加強市場價格監督檢查力度,重點規范大型商場、集貿市場、連鎖超市、車站、加油站、液化石油氣站、旅游景點等的價格秩序,提醒、告誡經營者不得趁節日之機,趁機漲價、散布漲價信息、價格欺詐。同時,在節日期間安排專人值班,及時受理群眾價格咨詢投訴,調解價費矛盾。另外,針對三鹿問題奶粉事件,為確保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價格秩序的穩定,根據省物價局檢查分局《關于加強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價格巡查的通知》精神,我局迅速行動,組成3個檢查組,聯合各鎮區物價所,出動了近60人次,對超市、商場及奶粉批發點、專賣店等近100家經營單位進行價格巡查,告誡各經營者要依法經營,對趁機哄抬物價、價格欺詐等行為一經發現,將予以從嚴查處,并將通過新聞媒體予以曝光。由于行動迅速,措施得力,我市嬰幼兒配方奶粉價格穩定,未發現趁機哄抬價格等不正當價格行為。
(十一)繼續不斷深化其他領域的各項整治工作
20*年,我市除開展以上各項專項整治外,對其他的市場經濟秩序整治工作也決不放松:繼續力保安全生產工作的穩定好轉,保持高壓打擊走私活動,對金融、保險、土地、建設、食鹽、礦產資源、交通運輸等領域,我市各職能部門按照中央及省市對整規工作的總體部署,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扎扎實實的開展有關工作。對嚴重影響我市“三個適宜”創建工作,以及損害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建設的行為,都加大了懲治力度,使我市市場經濟秩序管理工作逐步由整治向規范方向邁進。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發育還不健全,廣大公民法律觀念較為淡薄,市場經濟秩序的進一步規范依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和困難:
一是監管體系建設不夠完善,市場規范的長效機制有待確立。由于相關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問題,使目前市場經濟秩序整治工作形成執法盲區,法律的真空,使違法犯罪分子對自身的破壞市場經濟秩序行為沒能得到應有的懲罰,沒能因犯罪成本高而產生顧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市場經濟秩序的整治缺乏一種長效監管機制,也大大增加了執法部門的執法成本。
二是專項整治活動的組織工作水平仍有待提高,突出表現在有的專項行動耗費人力、物力、時間多,但成效不明顯,宣傳聲勢不夠大,教育力度和震懾力度有待加大,更好地發揮宣傳輿論作用。
三、下階段工作意見
(一)通過整規工作自評評價的開展,加強整規工作力度
按照省整規辦的工作要求,認真做好整規工作自評評價工作,通過自評評價工作的開展,使整規辦的一些基礎工作得到進一步的落實和加強,使職能部門對整規工作的主動性得到進一步的增強。根據省整規工作綜合評價細則,各相關職能部門都有自我評價要點和評價標準,職能部門可以通過對應日常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確認相關工作的績效,查出工作的不足之處,并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加強。
(二)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的建設,杜絕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依法行政,是國家規范行政管理部門行政行為的基本要求。目前,由于法制建設仍相對滯后,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形勢的要求,在市場經濟領域的監管上,不斷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現有法律法規未能很好界定和規范,造成了處罰上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使市場違法行為的執法和司法受到很大的制約,形成了不少的監管盲區,一些擾亂市場經濟秩序行為此起彼伏,較難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成為市場經濟秩序建設的關鍵,只有法律法規的健全,才能使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才能使行政處罰的警示作用得到充分體現,才能在法治的環境中,杜絕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機,建設好市場經濟秩序。
(三)建立市場監管的長效機制,使整規工作的開展事半功倍
一、市場經濟秩序
所謂秩序,是指一定規范下的社會運行狀況,而規范是由一定法規及社會倫理道德構成的,用以約束人們行為的準則或標準。市場經濟秩序就是為保證社會經濟系統順暢運行,市場參與者之間的社會共同約定,即一種上升為法律、法規的經濟制度安排。因而,市場經濟秩序如何,取決于制度安排是否完善、合理即是否“有法可依,有法能依”;取決于諸如政府、企業、個體等市場參與者的行為是否“有法不依”;取決于執法者是否“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市場經濟秩序是一個系統性概念,具體由其各子系統,如宏觀、微觀經濟運行秩序、財稅及金融市場秩序、商品和要素市場秩序、社會信用秩序、投融資秩序以及各級政府、企業和個體經濟行為秩序等眾多方面表現出來。
市場經濟秩序包含多方面的規范,這些規范及其運行狀況的有機構成,就形成了較完整的市場經濟秩序。市場經濟秩序包括市場準入秩序、市場行為秩序、市場結構秩序、市場退出秩序、影響消費者利益的商品銷售秩序、維護市場經營主體合法權益的交換關系秩序、影響社會公共利益的生產經營秩序、影響涉外經濟關系的規范秩序等。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的主要作用有五點:一是對經濟利益關系的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是市場法規的實施狀況,而市場法規是為了有效規范市場主體和市場交易行為,達到規范和調整市場主體經濟利益關系,使市場有序運行的目的。因此, 市場經濟秩序的實質, 就是以規范經濟利益關系為手段,促進市場有序運行為目的。二是對良好法律環境的規范。市場經濟要求平等競爭、等價交換,只有通過市場行為法律制度和行政執法才能使市場主體之間的交換關系和經濟利益關系才能得到合理、穩定的規范。良好的市場經濟秩為各市場主體的市場活動創造共同平等的法律環境。三是對不可控因素的調控。市場經濟運行是動態變化的,其發展狀態常常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商品供求、合同的履行、價格的波動、消費者權益實現、經濟利益關系等,都是影響市場經濟運行的重要因素。對這些因素的控制有效與否,是維持經濟持續、協調、有序發展的重要條件。四是對維護政治穩定的作用。政治秩序和經濟秩序是往往緊密相關,經濟發展是政治穩定的重要基礎。因此,欲求政治環境的穩定,必須首先求得經濟的安定和發展。五是反映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管理工作的有機結合。宏觀經濟管理是:總量控制,經濟協調發展,管而不死。微觀經濟管理是:個量發展,活而有序。對經濟運行的有效管理,必須將這兩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正反映了這種宏觀經濟管理和微觀經濟管理的有機結合。
二、市場制度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過程中,中國不斷加強完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法律制度,確保市場經濟秩序的有序運行。
(一)民事法律制度
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中國把財產權的確認、變更、行使、流轉、消滅和保護規則作為民事法律制度的核心?!睹穹ㄍ▌t》、《合同法》、《擔保法》和《物權法》等法律,建立健全了物權制度和債權制度,形成了多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共存、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二)市場主體的法律制度
中國市場主體法律制度適應了市場經濟對市場主體的基本要求,《公司法》、《個人獨資企業法》、《合伙企業法》等法律,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確認其合法地位。《企業破產法》建立了規范市場主體退出的破產制度。中國還建立了法律、財務、信息咨詢等大批市場服務組織,完善了市場中介組織法律制度。
(三)市場管理的法律制度
《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規范了市場競爭行為,促進了壟斷行業的改革,加強了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管?!断M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建立了保護消費者利益和保證產品質量的法律制度。
(四)宏觀調控的法律制度
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大特點就是運用法律手段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為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預算法》、《政府采購法》等法律,對相關領域進行宏觀調控依法作出規定。宏觀調控法律制度建設,有效地發揮了國家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導向作用,提高了宏觀調控水平。
(五)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制度
通過制定《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等一系列法律,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中國采取了司法審判與行政執法“兩條途徑,協調運作”的知識產權執法保護機制。
(六)對外經貿合作的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