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5 10:38:49
序論:在您撰寫企業融資的條件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進入2013年,隨著金融體制的改革進入關鍵階段,作為核心部分的利率市場化進程明顯加快。在競爭壓力之下商業銀行為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對小微企業貸款需求的態度發生轉變。本文通過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現狀分析,介紹了一些可以拓寬小微企業貸款渠道的方式。同時,小微企業還需加強自身建設,與渠道的提供者形成良性互動,才能真正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獲得持久的發展。
【關鍵詞】
利率市場化;小微企業融資;融資渠道;商業銀行
0 引言
今年以來,特別是進入5月份以來,國家又多次提到利率市場化問題,包括5月24日中央銀行《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3)》中提出的“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全面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水平;堅持市場化取向,大力發展直接融資,鼓勵金融創新,努力構建品種齊全、運行高效、功能完備、規模相當、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金融市場體系”,和5月6日,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期間對全國的經濟改革方面部署工作時提到的“穩步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的改革”,都是繼2012年6月央行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之后,管理層對以利率市場化為核心的金融改革深化推進的新舉措。
利率市場化的目標,是建立以市場資金供求為基礎,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調控核心,由市場資金供求決定各種利率水平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市場利率管理體系。利率由市場決定,資金的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資金的配置效率將更有效。對于資金的供給方,可以通過提高利率得到對風險的補償,因而更加有動力和意愿提供資金。對于資金的需求方,可以在市場上獲得更加公平的融資機會,如果需要,可以通過提高利率來獲得資金支持。這對于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1 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和現狀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資金來源分為內部來源和外部來源。內部來源是指通過企業自身資本積累,或通過員工集資等方式籌措資金。通常其數量有限,滿足不了企業日常流動性或長期發展的需要。
外部來源包括信貸融資和證券融資。信貸融資是指通過借貸方式獲得資金,是企業使用最多的融資方式。在我國目前金融市場不盡開放,直接融資規模有限的情況下,企業借貸融資的來源多數在商業銀行。證券融資包括股權融資(發行股票)和債券融資(發行債券),這兩種融資對于企業的注冊資本、盈利能力、盈利年限以及諸多財務指標都有相當嚴格的要求。因此中國企業采用最多的還是向商業銀行的間接融資方式(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直接融資比重呈上升趨勢,但近五年平均間接融資比重仍占絕對比重,約為75%)。
但是,由于利率管制(目前是貸款利率上限封頂,為基礎利率的1.1倍),商業銀行不愿冒太大風險,偏向于實力雄厚、收益、現金流穩定的企業,而這類企業,通常是大中型企業。這些大中型企業可以從銀行獲得數額巨大且利率較低的貸款。而且,在7月20日取消貸款利率下限之后,大中型企業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能夠獲得更低的貸款利率。即使是在股票上市或發行債券時,他們也能得到國家或地方的政策支持,在融資方面占據優勢。而資本、銷售實力都達不到上述標準的小微企業則很難通過這些渠道獲得資金支持。(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研究制定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行業不同,從業人員和營業收入的標準不同。以工業為例:小微企業指的是從業人員300人一下,營業收入2000萬元以下的企業)
這其中的原因在于,首先,一方面,商業銀行對于貸款企業的財務狀況有一整套指標要求,而且需要貸款企業提供擔保或抵押物,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管理不規范,財務制度不健全,缺乏擔保支持以及存在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即使小微企業愿意接受更高的貸款利率,商業銀行還是會惜貸。其次,雖然在股權融資中,國家推出了中小板、創業板,但是其上市公司數量,整體規模都十分有限,而且門檻很高,將絕大多數小微企業拒之門外。最后,在常規規渠道不暢的情況下,小微企業只能轉而求助于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和民間借貸渠道,但是超高的利率好似引鴆止渴,制約了企業的長期發展。
2 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商業銀行的態度轉變
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進入核心階段,商業銀行面對的壓力逐步增大,迫使其不得不重新構建存貸款結構、大力發展金融創新,設計特色產品并自主定價,提升服務以增加中間業務收入,以便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央行擴大了存貸款的上下限,從短期看,存款利率將上升,存貸款利率之差空間縮少,銀行盈利減少。銀行需要提高貸款利率來提高收益。而向小微企業貸款,正可以通過對高風險的補償來獲得高收益。從長期看,市場上各商業銀行之間,商業銀行與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將加劇,短期內提高了的貸款利率又會有所下降,商業銀行獲得盈利的困難將增大。這就使商業銀行需要爭取更多的客戶,而不論它是大中型企業還是小微企業;提供特色產品和服務,以謀求超過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收益。
實際上,商業銀行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并且開始逐步轉變對小微企業的態度,開發出了一系列針對小微企業的特色貸款產品:
例如平安銀行在與深發展合并后的平安集團將貿易融資業務以“供應鏈融資為核心”,使業務在整個產銷鏈條中延伸。平安銀行利用自己和平安集團大金融平臺的專業優勢,向融資企業提供相關的財務顧問、信息和賬務管理等中間業務服務。招商銀行則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為思路,推出了包括創新的客戶管理、豐富的產品支持和整合的組織服務在內的一整套金融服務體系,以及“展翼通”、“投聯貸”、“風險貸”、“科技貸”等一系列新型融資產品;其中的“千鷹展翼”通過與PE和券商合作為創新型成長企業提供股權融資服務,形成了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體系。其他的大型商業銀行也都開設了專門針對小企業的貸款業務,如中信銀行的“小企業四專服務體系”,廣發銀行的“中小企業差異化服務模式”,興業銀行的“小企業專項貸款安排”,以及光大銀行的“陽光助業、電子化平臺服務”等。
與此同時,除中資銀行之外,外資銀行也在搶灘業務,比如東亞銀行、花旗銀行,都有類似的業務在中國推廣。
3 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拓寬
商業銀行的態度轉變,是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拓寬的一個信號。加上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各金融機構積極進行業務創新,提供了更多、更適合的融資渠道供小微企業選擇:
3.1商業銀行直接向中小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
供應鏈金融就是基于核心企業和實際交易而開發的新型貸款產品,不需要企業提供擔?;虻盅海鴥H以真實交易為依托,不需要提供擔保,徹底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瓶頸問題。它涵蓋了傳統的授信業務、貿易融資和電子化金融服務,將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整合貫通,實現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及時、有序進行。同時,在此平臺上,還能夠培養起小微企業規范的財務制度,重合同信守行用的習慣,逐步建立與核心企業、銀行之間的長期信任關系,并逐步完善獨立的信用記錄,為將來納入信用體系做準備。
3.2商業銀行聯合PE(私募股權)機構,針對創新型企業提供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相結合的新型融資渠道。此種渠道適用于創新型企業,其特點是產品前期研發推廣投入高。一旦成功,利潤可觀。引入私募股權投資,對商業銀行來說可以分擔風險,共享收益。
3.3商業銀行聯合其他金融機構,如保險公司提供信用保險的融資模式。小微企業先向信用保險公司購買信用保險,獲得一定的信用限額后,憑此信用限額可以向商業銀行申請獲得一定的融資限額,在將保單權益轉讓給銀行,并提交其他交易結算單據之后,可獲得商業銀行的融資。
3.4其他金融機構提供的專項融資服務創新。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中小企業還要改變一昧依靠銀行信貸的思路,拓寬其他融資渠道,如信托,商業信貸。再比如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這是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專門面向阿里交易平臺上的小微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在阿里平臺上的交易記錄,會為征信體系提供非常好數據支持,在集合了大量數據之后,可以通過這些數據發掘哪些小微企業可以得到貸款。與傳統的抵押物不同,阿里小貸的抵押物僅僅是網絡上的一個帳號而已。
4 小微企業應注意的問題
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商業銀行、其他金融機構都為小微企業的融資打開了大門。但是,如何能夠實實在在的利用好這些融資渠道,并且使之長久,需要小微企業不斷加強自身修為,與渠道的提供者形成良性互動,建立起長久的合作關系。
首先,應該提高企業管理者的知識水平。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雖然小微企業獲得更多的貸款機會,但是由于其議價能力較弱,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隨著利率水平的波動,財務成本不確定性增加。如何規避、平衡、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管理者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在實踐中經驗積累。
其次,選擇適合企業特點的貸款渠道。隨著市場上各類金融產品的增多,利率水平高低不一,企業需要針對自身特點尋求適合企業發展方向的融資渠道,而僅僅關注于利率。融資雙方在具有共同的認知水平上更容易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
再次,關注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通過對日常經營活動的關注和細化管理,降低各項經營成本,減少浪費,才能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同時從戰略角度調整企業的資本結構,加大研發投入,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持久盈利能力。
最后,樹立良好的信用形象。無論是何種融資渠道,無論融資期限長短,小微企業都需要做到重合同守信用。良好的信用形象使企業再次融資時更具有談判優勢,與企業的持久發展息息相關。
【參考文獻】
[1]德勤中國金融服務業卓越中心·德勤中國研究與洞察力中心, 《中國利率市場化之影響與應對策略》德勤,2013年5月7日
[2]劉美辰.《從利率市場化看商業銀行向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時代金融,2012年第10期下旬刊,P285-286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 國有企業 資本結構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始于1996年,迄今為止,利率市場化進程已經過半,進入最后的攻堅階段,即存款上限和貸款下限的完全放開。我們認為,在目前政府投資因受地方債務制約而難以為繼的環境下,利率市場化可以打破利率雙軌制的弊端,解決民間融資難的問題,因此利率市場化將會是繼商品市場化后的下一輪制度紅利。目前利率市場化改革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關鍵在于能否自上而下地打破國家信用對銀行、地方政府和國有大企業的隱性擔保。
伴隨著利率市場化,我國的融資市場結構將會顯著發生變化,銀行信貸市場增速將會趨緩,而直接融資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將會保持高速增長。
受利率市場化的影響,我們認為國有企業會由以貸款為主的融資結構轉向多元化的融資結構,直接融資占比逐步提升。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及假設國有企業追求利潤目標的經營訴求,根據優序融資理論,我們認為國有企業最優的融資策略為:首先利用成本最低的內部融通資金;其次國有企業可以憑借優質的資信等級進行債券融資,同時逐漸退出成本較高的貸款融資方式;而當不斷擴大的債券融資所帶來的較高的隱性破產成本及成本會降低企業市場價值時,國有企業則可以選擇股權融資方式滿足項目資金需求。
一、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動因
利率市場化是指利率水平即資金價格不是由一國政府或中央銀行的主觀意愿決定,而是由市場資金供求狀況決定。但利率市場化也不意味著利率水平完全由市場決定,而要受本國中央銀行調控意圖的影響。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包括資金供給方、資金需求方、金融中介等市場主體共同作用,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為中介的市場利率水平,使之成為反映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準確價格信號。
(一)資本稀缺與金融抑制理論
麥金農(1973)和肖(1973)較早研究發展中國家的金融發展問題時,提出了發展中國家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觀點。金融抑制是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方面的一種戰略,并且利率抑制是金融抑制的一個重要手段。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著金融抑制現象,其實際利率被政府限制在非常低的水平;過低的利率水平導致資金供不應求,形成資本稀缺的局面。
根據索洛模型,當同時具備資本短缺、勞動力相對富裕、以及人均資本存量較低這三個條件時,單位投資對于經濟增長的邊際貢獻非常高。金融抑制可以壓低消費,提高儲蓄水平,獲得更多的投資和更高的產量。這一階段,金融抑制一般都伴隨著資本的快速深化和經濟的高速成長。均衡狀態下更高的儲蓄率對應的是更高的人均產量,從這個角度來說金融抑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正面的。隨著人均資本存量的上升,投資的邊際貢獻遞減,經濟增長放緩,金融抑制的效果衰退,而之前被高增長掩蓋的種種弊端會逐步暴露出來,這個時候經濟體往往會被迫進行金融自由化。
麥金農(1973)和肖(1973)認為,金融抑制經濟中,政府為抑制廉價資金的過度需求將引導有限資金流向政府計劃優先部門,且會采取計劃分配資金投向。政府干預造成的金融抑制主要表現為,設定利率上限、高額準備金要求、定向信貸配給、資本賬戶管制和匯率控制等。此時金融市場被分割為兩個市場:一個是政府管制的市場,其資金主要流向低效的國有企業及政府機構;另一個是沒有正規管制的自由市場,其利率遠高于前者,中小私人企業或通過內部積累或通過這一市場進行高成本融資。這種嚴重的價格歧視和市場侵害狀態,導致市場資金配置效率低下,市場行為扭曲,阻礙了經濟的增長。麥金農和肖認為,為了刺激金融和經濟增長,發展中國家應該實行利率自由化。這也是上世紀80年代后各國紛紛啟動金融自由化進程的理論基礎(詳見表1)。
(二)中國的金融抑制現狀
中國利率管制的初衷是控制金融資產的分配,并通過利率壓抑的辦法,控制企業的資金成本,并加強銀行體系的安全,以此促進經濟增長。金融抑制為過去二十年的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充足而又廉價的資本。政府通過維護國有銀行的壟斷地位確保大部分居民儲蓄進入銀行系統。通過設定貸款利率上限獲得廉價資金,設定存款利率上限保證銀行的利潤空間和正常運轉。利率限制帶來資金的超額需求和信貸的配給,政府通過提供隱性擔?;蛘咧苯哟翱谥笇沟眯刨J流向國有企業和政府部門等合意的領域。為了避免資金分流,需要限制股票和債券等其他金融市場的發展(詳見圖2和圖3)。資本管制對于金融抑制也是不可缺少的,可以限制居民儲蓄流向國外,同時防止自由流動的資本對于缺乏競爭力的金融體系的沖擊。
金融抑制的弊端在于扭曲了金融資源的配置,造成了大量低效投資。低利率一方面造成了部分行業的過度投資,帶來產能過剩和虧損,最終反映在銀行的不良貸款上;另一方面信貸配給使得大量中小民營企業無法通過銀行渠道獲得資金,只能轉向內源融資或者其他高成本融資工具,降低了投資效率。
在中國現行利率機制下,利率在自身變化受到政府行政干預的同時,其調節功能賴以作用的空間――金融市場也受到政府行政控制,導致了利率調節功能的弱化。利率不能真實地反映市場供求,不能提供和傳遞真實的信息,并使我國三大貨幣政策的作用受到嚴重影響,嚴重失靈:利率調節資金供求的功能鈍化,利率調節經濟結構功能的萎縮和弱化,中國的低利率和利率管制。
二、中國利率市場化的路徑選擇
(一)中國利率市場化的歷史成就
我國于1995年確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并于1996年放開同業拆借利率,標志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開始。中國人民銀行《2002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將利率市場化改革目標確立為:建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調控和引導市場利率,使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
迄今為止,包括國債市場、金融債券市場和企業債券市場等在內的金融市場利率已經基本實現了市場化;包括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市場等在內的貨幣市場,其利率也基本實現市場化;外幣市場利率的市場化已經基本到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幅度,也已經逐漸達到了基本對銀行的利率選擇不構成硬性約束的程度;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屏障已經初步打破,特別是理財產品等市場化定價金融產品的快速發展,事實上已推動實際存款利率在更廣泛范圍內依據供需關系確定.
(二)當前利率市場化的路徑選擇
就利率市場化進程來看,中國的利率市場化已經行程過半,進入最后的攻堅階段,即存款上限和貸款下限的完全放開,貸款規模的額度控制放開,以及風險的隔離。
1、定位:繼商品市場化后下一輪制度紅利
長期以來,大型國企享受低利率融資,而承載中國90%就業的中小企業卻融資困難,其根源在于銀行貸款利率的“雙軌制”。體制內,銀行在存款利率管制下獲得大量低成本存款資金,而在貸款利率不完全放開的情況下只愿面向由國家信用間接擔保的大型國企放貸;體制外,市場化的中小企業不得不承受高的資金價格。因為體制內外的資金價格差異,形成了多層次套利體系:部分國企變身影子銀行,發放委托貸款來獲取利差收益;銀行同業間批發零售資金業務快速增長,部分銀行短借長貸,利用票據和信托收益權的買入返售和賣出回購,滾動投資于信用風險資產套利。
目前政府投資受過高地方債務的制約而難以為繼,民間投資將會是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能夠解決民間融資難這一問題的利率市場化將是下一輪中國制度紅利釋放的關鍵環節。
2、關鍵:自上而下打破國家信用的隱性擔保
與他國自下而上打破監管的經驗不同,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關鍵是自上而下打破國家信用對銀行、地方政府和國有大企業的隱性擔保。
二戰后各國普遍通過維持低利率來促進經濟恢復發展。70年代至8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使通脹高企,實際利率為負,存款機構受制于利率管制,如美國的Q條例和日本的《臨時利率調整法》。銀行為了繞開利率管制、吸收更多存款,創新出一系列新金融工具,如大額可轉讓存單(CD)、可轉讓提款通知書賬戶(NOW)、貨幣市場存款賬戶(MMDAs),這是金融機構自發的自下而上打破利率管制的過程。
但在中國受金融抑制的主要是體制外中小企業。在WTO紅利的護航下,銀行盈利模式主要通過擴張規模而不是追求效率。這種模式之所以能成功,其根本原因是中國的信用體系具有隱性的“國家龐氏”特征,即國家擔保銀行、中央政府擔保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地方政府擔保地方大企業。因此,只要銀行仍在體制內擴張而不參與到中小企業的融資中來,其面對的風險源并不因業務的增加而增加,因為實質上都是由同一個國家信用所擔保。尤其在經濟失速并且國家采用保增長政策的時候,體制內低成本資金助推國企加杠桿,盈利能力短暫沖高后隨即陷入低迷,而且對體制外的金融抑制加劇。
因此,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關鍵是自上而下打破隱性擔保,使各金融主體風險自擔、優勝劣汰,重建市場風險定價體系。經濟增長模式從國家背書下的體制內規模擴張轉變為體制內外無差異競爭,這就是“盤活存量”的要義。2012年底四部委聯合公布的463號通知和即將推出的存款保險制度,是打破國家為地方兜底、為銀行兜底的重要舉措。
打破國家信用對銀行的背書后,銀行才有可能參與到促進全社會資金有效配的經濟活動中。只有破除體制內銀行的低風險和高壟斷利益的鐵板,才能促使銀行真正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來,從而推進全社會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強化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
三、中國利率市場化對貨幣市場、資本市場的影響
伴隨著利率市場化,利率雙軌制將會逐漸消失,受政府管制的信貸市場與體制外自由融資市場趨于融合,市場資金配置效率將會提高,銀行貸款投放結構也會隨之調整。流向國有企業與政府機構的資金將會縮減,小微企業將會獲得更多的貸資金支持。與此相比,直接融資相對市場化,容量將相對寬裕。直接融資市場擴容步伐將會加快,社融結構調整持續。根據《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中國的金融市場將在未來 5 年內維持社會融資規模保持適度增長,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比重提高至 15%以上。因此我們認為,伴隨著利率市場化,未來社會融資的增速將維持在略高于銀行整體貸款增速的水平,具體表現為直接融資在企業融資結構中的占比將逐漸提高,直接融資整體規模顯著提高。債券市場作為標準化的直接融資形式,在社會融資總量中的占比存在大幅提升的空間。
四、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國有企業融資策略的選擇
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隨著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結構的改變,以及融資工具的多樣化,我們認為企業的融資形式將有明顯變化,綜合化融資結構的趨勢已初步建立,根據企業性質、規模、地域而分化出的結構化、層次化融資趨勢將會延續整個過程。 就國有大中型企業來說,融資結構多元化可能在利率市場化過渡期間會加速推進:直接融資占比逐步提升,退出成本較高的貸款融資方式。
企業融資理論的研究大致經過了兩個階段:一是古典企業融資結構理論,二是現代企業融資結構理論?,F代融資結構理論的產生是以1958年MM理論提出為標志的。先后經歷了1963年修正的MM理論、70年代的平衡理論和80年代的優序融資理論,以及1998年提出的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大多數國有企業在所處行業中體現著壟斷的特征,國有企業作為融資方對企業經營狀況擁有絕對的信息優勢,而投資方則處于信息不對稱的劣勢地位;另一方面,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也是國有企業追求的經營目標,因此我們認為,與其它企業融資理論相比,優序融資理論能夠更好地指導國有企業融資策略的選擇。本文主要運用優序融資理論來分析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國有企業的融資策略選擇。
(一)內源融資
內源融資是指國有企業將經營活動結果產生的資金(即公司內部融通的資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舊構成)轉化為投資的過程。
內源融資具有外部融資方式無可比擬的優勢:自主性。內源融資來自于國有企業自有資金,在使用時具有很大的自主性;融資成本較低。外部融資,無論采用股票、債券還是其他方式都需要支付大量的費用,比如券商費用、會計師費用、律師費用等。而利用內源則無需支付這些費用。因此,在融資費用相對較高的今天,內源融資對國有企業非常有益。
當然內源融資也存在一定缺陷:融資規模受限。內源融資受國有企業盈利能力及積累的影響,融資規模受到較大的制約,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融資;分配股利的比例會受到國資委等股東的限制,國資委可能要求股利支付比率要維持在一定水平上。
內源融資對企業的資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風險的特點,并且成本最低,因此可以作為國有企業首選的融資方式。
(二)債務資本融資
債務資本融資可大致分為企業信貸和債券融資兩類。根據麥金農和肖的金融壓抑理論,在利率管制情況下,利率水平被普遍壓低,資金價格被扭曲,政府引導有限的貸款資金流向國有企業及政府機構,因此國有企業能夠獲取低成本的銀行貸款資金。而當放開對利率的管制、允許利率水平根據市場資金供求情況決定后,銀行貸款利率水平將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進而推動企業融資成本的抬升。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演進,民營企業對貸款的可得性也在不斷提高。在貸款資金供給一定的情況下,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貸款需求會形成競爭關系,這將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的貸款融資成本。
我們認為,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債券融資優于銀行貸款,國有企業應利用成本較低的債券融資替代企業信貸,逐步退出貸款融資方式。在利率市場化推進的過程中,直接融資在企業融資結構中的占比將逐漸提高,直接融資整體規模顯著提高。債券市場作為標準化的直接融資形式,在社融中的占比存在大幅提升的空間。資信等級較高的國有企業可以通過發行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超短期融資券、非公開債務融資工具等方式降低融資成本,擴充資金來源。統計數據表明,優質企業如AAA級企業選擇在市場流動性較為寬松的時候發行3-5年期的企業債券,利率比相同期限銀行貸款可以低100-200個基點,若在境外發行債券則利率水平更低,是財務狀況良好的國有企業融資的理想途徑。
然而,當國有企業負債率逐漸上升時,企業的破產成本和成本也相應升高,企業陷入財務危機與破產的可能性增大,這會增加企業的額外成本,從而降低其市場價值,此時則可考慮進行股權融資。
(三)股權融資
股權融資在我國企業融資購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國上市公司主要的資金來源。統計數據表明,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占所有外源融資的一半以上。由于股權融資具有期限長、無利息負擔、無需還本等等特點,因此具備上市條件的國有企業,可以在主板、中小板塊或創業板塊市場申請IPO,通過股權融資改善企業資本結構,募集長期資金;已經上市的國有企業則可以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通過增發股票的方式籌集后續發展所需資金。規模較小的企業,還可以通過我國中小企業股權轉讓系統進行股權出讓,擴大資金來源。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利率市場化,我們認為國有企業的融資形式將有明顯變化,融資結構多元化可能在利率市場化過渡期間會加速推進。在信息不對稱的前提下,我們假設國有企業也有利潤最大化的經營訴求,那么國有企業最優的融資策略為:首先利用成本最低的企業內部融通資金促進項目投資;當內源資金無法滿足資金需求時,國有企業可以憑借優質的資信等級直接發行債券獲取資金,同時逐漸退出成本較高的貸款融資方式;當國有企業負債率上升所帶來的較高的隱性破產成本及成本會降低企業市場價值時,國有企業則可以選擇股權融資方式滿足項目資金需求。
參考文獻:
[1]張婉婷.我國國有企業融資問題研究,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中小企業;融資
一、引言
所謂利率市場化,就是“一國利率水平及其結構主要由市場供求以及經濟活動中的風險程度、通貨膨脹程度、經濟性質等市場因素共同決定(王國松,2001)?!蔽覈适袌龌倪M程始于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當時頒布的《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包含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設想。我國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緩慢改革,1996年6月我國開始取消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上限的管理,邁出了市場利率體系建立的第一步,之后又逐漸放開債券市場的利率管制,2007年1月4日,上海銀行間拆借利率(SHIBOR)上線,我國開始逐漸培育金融市場的基準利率。2013年7月20日起,我國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勢必會對借貸市場的主體帶來重大影響,尤其是對出于融資劣勢地位的中小企業。
二、文獻綜述
美國教授R.I.麥金農曾在他的著作《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中提出了“金融抑制論”,他認為,在發展中國家里,企業p家庭和政府機構相互隔絕,不同的主體所面對的生產要素p產品價格以及技術等等各不相同,所以市場是不完全的。在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上,吳偉認為金融抑制是導致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根本原因,所以政府應該減少金融監管,通過完善金融體系,建立民營銀行等手段促進中小企業融資。而劉湘耘則認為雖然利率市場化可以從多個方面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矛盾,但是引起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包括企業自身、制度、金融結構以及經濟周期等,因此完善市場機制才能更好地幫助中小企業成長。
對于中小企業如何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分析中,楊滟子指出,中小企業在銀行融資的成本相對較低,但是可獲得授信程度較低,中小企業是實現利率市場化的主要動力,所以信貸業務將成為銀行的主要進軍領域。中小企業為求發展應該合理規劃自己的財務狀況,建立良好的信用同時做好多渠道融資。
三、金融深化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
1.中小企業融資方式
按照企業融資資金來源劃分,企業融資方式可以分為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其中內源融資通過留存收益和業主投資等方式進行,其優勢是融資成本較低,但是跟企業經營成果緊密相連,融資金額通常受到限制。外源融資的資金主要來源于企業外部。外源融資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股本融資、債券融資、商業信用、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其中,股本融資和債券融資通常使企業可以獲得長期的融資,但是融資成本較高。
2.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1)政策大力扶持
隨著政府對中小企業對國民經濟的作用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新出臺一系列促進中小企業的政策措施都在法律法規上保護著中小企業的發展。
(2)金融機構助力中小企業
作為中小企業主要籌資渠道的銀行,也在近年來逐漸將客戶主體投向中小企業,擴大了對中小企業貸款的比重。各大銀行都相繼開發特色的中小企業服務。與此同時,地方銀行也在為中小企業保駕護航,如安徽馬鞍山農合銀行的創業貸和聯保貸,臺州商行建立了為客戶編制報表模式,通過一支專業的中小企業信貸經理團隊來促進當地中小企業發展。下表是近三年來我國金融機構向企業貸款的情況。
(3)融資渠道大幅拓寬
除了銀行貸款這一融資渠道,越來越多的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著中小企業的融資的壓力。比如民間借貸,小額貸款公司,以及互聯網金融等等。尤其是今年來興起的小額貸款公司,為中小企業融資送上了“及時雨”?;ヂ摼W金融在金融創新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在銀行貸款和小額貸款公司依舊不能大程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矛盾的時候,“全球網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網絡平臺”、P2P網貸等各種模式正在興起,也為中小企業融資做出了貢獻。同時,我國也在積極建設多層次的股權市場,力爭讓更多的中小企業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得到股權融資。
四、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1.中小企業自身存在缺陷
中小企業自身由于規模小,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較低等原因,一般都具有資產狀況差的情況,因此他們的資信等級也比較低,同時中小企業又缺乏有效的貸款擔保,通常情況下貸款成功率較低。
2.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中小企業貸款往往大量存在信息不對稱,金融機構將款項貸給中小企業,資金的用途可能改變,這樣就產生了道德風險。而有的經營不善的中小企業通過美化自己的財務狀況而得到貸款,這樣又產生了逆向選擇。因此,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使得金融機構更不傾向于向中小企業貸款。
3.金融抑制
我國一直實行利率管制,從而扭曲了資金的價格,由于貸款利率固定,而把款項貸給中小企業的投資回報要少于貸給大型企業,因此銀行更愿意將資金貸給大型企業。金融抑制的存在降低了市場配置資金的效率,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不能得到滿足。
五、進一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1.中小企業自身努力
中小企業融資難主要是因為其本身固有缺陷的限制,因此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中小企業首先得自身做出不懈的努力。中小企業因為自身規模小,盈利水平較低,資信水平較低,因此融資難度較大。成立融資合作聯盟,能有效實現了銀行、擔保機構、企業三方信息的直接溝通,融資合作聯盟在中小企業融資中起到巨大作用。
隨著政府的管制逐漸放松,中小企業可以貸款的渠道已經越來越多。如今中小企業融資相對容易的渠道有小額貸款公司以及互聯網金融。從2005年10月我國在五省成立了小額貸款公司的試點再到2014年末的近8000家規模,可見小額貸款公司發展迅速,因此中小企業因好好利用這個渠道進行融資。
2.逐步完善市場融資體系
(1)直接融資體系
2014年資本市場的改革重點是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而加快股權市場建設又是重中之重。截止2014年4月1日,共有682家企業在排隊等待IPO。如今在我國的多層次股權市場的“金字塔”結構中,主板和中小板市場在塔尖,創業板和新三板在塔中,還未完全成熟的區域性股權市場以及券商柜臺場外市場則為塔基。只有盡快完善我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才能更快更好地解決我國企業融資問題。
(2)間接融資體系
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風險管理能力,以及貸款定價能力,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不斷加強自己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意識,更好的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服務。
政府也應該建立信貸風險補償基金,保護放貸機構的合法權益,增強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心。
(3)擔保體系
尚文娜認為,我國現階段的擔保類型主要分為政策型擔保、互擔保和商業型擔保。由于擔保行業高風險低效益的特點,以及專業人才的缺失導致我國擔保行業的發展受到限制。
參考文獻:
[1]王國松.中國的利率管制與利率市場化.經濟研究,2001年第6期第13-20頁.
[2]易綱.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場化進程.金融研究,2009年第1期第1-14頁.
[3]R.I.麥金農.《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三聯書店上海分店出版社,1988年.
[4]愛德華?肖.《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三聯書店上海分店出版社,1988年.
[5]吳偉.金融深化與中小企業融資.商業文化?財經視點,2008年1月第37-38頁.
[6]劉湘耘.利率市場化與中小企業融資.南方金融,2013年11月第5-9頁.
[7]楊艷艷.淺析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財稅金融,2013年6月第30-32頁.
[8]巴曙松,嚴敏,王月香.我國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3年7月.
[9]姬寧.利率市場化條件下中小企業融資研究.經濟研究導刊,2010年第33期第57-58頁.
近期,我國政府對局部過熱的經濟果斷的采取了宏觀調控措施,緊縮銀行信貸,有效地抑制了部分行業的過度投資,這對我國經濟的中長期發展將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在短期內很多企業面臨著資金短缺,融資渠道不暢的問題,甚至危及到企業生存。在銀行信貸緊縮的條件下,大多數企業是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的,這時企業就應把目光轉向非銀行融資渠道,那么在目前非銀行融資渠道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對我國現存的非銀行融資渠道做一個簡單的分析,現存的非銀行融資渠道大概包括:國際財團融資、發行信托計劃、融資租賃、風險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典當行融資、民間借貸、企業間融資、股票上市、發行企業債券、私募股本。
國際財團融資在我國是一個比較新鮮的事物,它是指國外的一些投資集團或投資機構,通過設在我國的代表處,尋找我國國內良好的項目進行投資合作。一般情況下,這些資金所要求的回報率并不是很高,一般要求年凈回報率在5%左右,但是非常注意資金的安全性和所投資項目的穩定性。這些投資機構通常采取成立中外合作項目公司的形式介入,不要求對項目公司進行控股,也基本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但是要派一名財務總監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此種融資方式適用于收益比較穩定、投資規模比較大、回收期限屬于中長期的項目,例如私立學校、水電站、高速公路等。
資金集合信托計劃是2002年下半年在我國出現的一種新的金融工具,是通過經人民銀行批準的有權向社會公開發行信托計劃募集資金的信托公司,以定向(為指定使用該項信托資金的單位或公司募集)、定量的形式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將投資者的資金集中到信托公司,再以貸款的形式全額貸給項目公司使用,并由項目公司支付規定的融資成本的一種融資方式。目前,此種金融工具的期限大多為1-3年不等,支付給投資者的年收益率為4%-6%不等。發行信托計劃籌集資金的項目絕大多數是房地產、教育、能源、城市基礎設施等方面的項目。因為是面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所以需要有信譽良好的機構為其擔保。
融資租賃是指這樣一種交易行為,出租人根據承租人提供的規格,與第三方(供貨商)訂立一項供貨合同;根據此合同,出租人按照承租人在與其利益有關的范圍內所同意的條款取得工廠、資本貨物或其他設備(以下簡稱設備);并且,出租人與承租人(用戶)訂立一項租賃合同,以承租人支付租金為條件授與承租人使用設備的權利。此種融資方式的融資成本較高,適用機、大型設備、成套設備等。
風險投資基金作為基金,同其它投資基金并無兩樣,其主要不同之處在于:其投資的對象為高風險的高科技創新企業,失敗率較高,一般在60-80%左右,而成功率只有5-20%左右,一般要投資多個項目,通過其中的一個或幾個項目的成功來彌補在其它風險項目上的損失并獲取收益。與風險投資機構接觸,獲得風險投資基金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向風險投資機構進行申請,由于目前國內尚未形成風險投資的有效機制,所有風險投資機構都是分散經營的,而且以國外機構占主要地位,因此直接申請的相對難度較大。另一種獲得風險投資的方法是通過中介機構進行,申請人的利益保障主要看中介機構的素質,并不是所有中介機構都能承擔申請工作的,即使是著名的或經驗豐富的中介機構也不見得都能滿足每個申請人的要求。
引入風險投資適用于具有高成長性的高科技類型中小企業,企業要出讓一部分股權來換取風險投資,同時還可以得到一些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協助。申請風險投資成敗的關鍵因素是看項目是否具有一定贏利模式、具有高成長潛力,是否能給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回報。
產業投資基金是一種借鑒西方發達市場經濟規范的"創業投資基金"運作形式,通過發行基金受益券募集資金,交由專業人士組成的投資管理機構操作,基金資產分散投資于不同的實業項目,投資收益按資分成的投融資方式。
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作為投資基金的一個種類,它具有"集合投資,專家管理,分散風險,運作規范"的特點。產業投資基金一般定位于高新技術產業,有效率的基礎產業的基礎建設,如收費路橋建設、電力建設、城市公共設施建設等,促進產業升級與結構高度化,以高風險實現高收益。產業投資基金一般以實業投資為主,但也作一定比例的證券投資,以保持基金資產的流動性。產業投資基金投資方向一般是跨行業、綜合性、以符合組合投資原則并且避免蛻化為某個行業的行政附屬物。產業投資基金一般投資于企業的發展壯大階段,很多情況是投資于將要股票上市的企業,幫助這些企業擴張規模,改善財務結構,以便達到上市的標準和更快的上市。
典當作為金融機構貸款的拾遺補缺,其服務對象主要是中小規模的企業和個人投資的短期融資行為,其融資額數量受到注冊資本金比例的制約,一般都不會很大。目前,一般典當月利率在3.5%左右,包含綜合費率和利息。這意味著貸款年利率超過40%,也就是說在典當行貸款100萬元,半年要付出20萬元的利息,是銀行貸款的6-8倍。典當行業可融資量十分有限,即便像上海的東方、華聯等典當行業內頗具實力的企業,注冊資金也只有5000萬元、6000萬元,按照典當行放貸額度不能超過注冊資金的30%這一規定,最高融資額度也不過1500萬元、1800萬元。即使部分典當行愿意接受融資,提出要求的條件也相當高,例如土地典當價一般皆在市價的50%以下。因此,典當行融資只能適用于金額較小、期限較短的企業臨時資金周轉需要。
盡管金融監管部門控制嚴格,但民間借貸市場不僅一直沒有停止活動反而十分活躍。由于民間借貸基本保證了每月1%的利率水平,在銀行存款利率不斷下調,同時又缺乏其他投資渠道的情況下,許多城鄉居民都將手中的資金投入到這一市場上,從而保障了民間金融活動的資金來源。7月22日,人行溫州市中心支行公布了6月份的民間借貸利率監測結果:加權平均月利率11.97‰。這是自2003年1月監測制度建立以來18個月的最高值,比2003年平均水平提高3.11個千分點,相當于上浮了35%。
今年春節過后,溫州的民間借貸市場利率就顯示出逐月遞增的趨勢,2月:8.90‰;3月:8.91‰;4月:8.999‰;5月:9.58‰。這種民間借貸利率走勢充分顯示社會資金和民間借貸活躍的潛在現實。
企業間融資包括拖欠貨款、產品籌資協議、委托貸款等多種形式。比如,企業與客戶簽訂一項產品的籌資協議,先將產品售給客戶,然后再賒購回來,該項產品并未離開企業,但企業卻通過這一協議得到了借款,并且可以創造較為寬松的財務環境,為經營者調整資金結構提供方便。委托貸款是有閑置資金的企業通過金融中介機構將閑置的資金借給資金短缺的企業。
通過股票上市來融資的手續煩雜,周期較長,而且要求嚴格,是一般企業望塵莫及的,但是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還是可以試一試。中小企業板塊的推出為一些成熟的中小企業通過股市獲取資金開辟了新的渠道。
發行企業債券
企業可以通過發行企業債券來融資。發行企業債券的要求較為嚴格,需要報政府部門審批。發債適用于規模較大的企業,項目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而且有最小的融資規模限制。發行企業債具有資金期限較長,成本低,償還剛性等特點。
摘 要 目前,我國應制定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貸管理制度,在信用等級評定、授信等方面充分考慮中小企業的特點,保證誠實守信、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及時得到商業銀行融資支持。
關鍵詞 商業銀行 融資 信貸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的特點
由于歷史和經濟體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中有三個明顯的特征:最突出的特征是企業的負債率從總體上講水平偏高,第二個特征則是中小企業中國有企業的負債率高于非國有中小企業,第三個特征則是在非國有企業中同行業的企業的負債率呈現分化狀況,有些企業的負債率明顯高于平均水平而有不少則明顯低于平均水平。負債率水平通常在不同的行業間存在著明顯差異。但就各行業整體而言,一般認為負債率水平為60%左右較為合適,對一些高成長性的企業負債率還可以適當高些(但是從我國的中小企業來看,大多數行業的負債率均高于60%)。我國銀行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與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是極不對稱的。我國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受歧視和所有制的制約,往往面臨著很高的信貸壁壘,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往往處于劣勢,難以獲得穩定的外部資金支持。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大多已經過了創立期,而處于快速成長階段,資金的需求是現實而又緊迫的。因此,必須改善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結構,突破原有融資體系的瓶頸,增加信貸資金投放的比重,真正起到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壯大的作用。
二、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信貸風險的現實根源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現實根源來源于企業經營管理、銀行內部經營管理和社會環境三方面:
(一)來自企業的原因
1.中小企業管理大多落后,財務制度不夠健全,信息透明度不高。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負責人及其管理者還停留在家庭式管理狀態,沒有形成現代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基本軟硬件條件,較為大量而嚴重地表現為管理中存在決策簡單化、主觀專斷現象;會計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通常比較薄弱;信息、資料真實性差,難以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企業發展潛力;對外信息透明度低,缺乏可信度,影響了銀行對企業的判斷,使銀行形成信貸風險。
2.因為缺乏技術和人才,中小企業業務經營能力差,且一般都缺乏中長遠規劃目標,又難以引進和采用先進生產技術,造成競爭力弱,處于勉強活命狀態。中小企業的平均生命周期短,倒閉的可能性和頻率較高,高出生率和高死亡奮率是中小企業的基本特征之一。即使銀行貸款和投資決策科學,在完成貸款和投資等授信業務之后,如果客戶的經營狀況突然惡化,或發生不可預料的情況如市場風險等,也可能發生信用風險。
3.信用意識差。中小企業整體信用欠佳,存在逃避和不歸還銀行債務、以虛假信息騙取銀行貸款的現象。
(二)從銀行內部來講,風險來自于自身的經營管理不善。這是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深刻根源
1.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有待完善。從管理體制上看,組織結構不合理,各種風險管理政策綜合協調程度不高,難以從總體上測量和把握風險狀況;缺乏獨立的風險監控程序,致使管理層、決策層不能及時、全面、準確地掌握信用狀況。從經營機制上看,信貸人員的責、權、利不統一,激勵約束機制還沒有充分貨幣化,貸款的安全性與個人受益不掛鉤。雖然各行信貸管理上都強調“三查”,但往往重貸輕管,由于貸前調查不細致、貸中執行不到位、貸后監督不得力而最終流于形式。
2.商業銀行信貸員工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商業銀行未能建立一支專業化的風險管理隊伍,風險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對國家政策和經濟形勢變化不了解,對企業信用和經營活動把握不準,導致決策失誤;道德意識不高,以貸謀私,造成信貸風險甚至損失。
(三)社會環境方面的原因
1.經濟周期的變化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影響巨大。經濟收縮期,可能導致企業大量債務拖欠,社會信用關系遭到破壞,導致銀行信貸業務風險,不良資產增加;經濟擴張期,社會貨幣需求量驟增,銀行授信業務易失控,風險增加。
2.法制的不健全給信貸資產帶來了風險。雖然我國陸續出臺了銀行法,票據法等許多法律,但是除了這些法律本身存在的內容比較簡單,有些內容有待于重新修訂外,法律與國家的有些政策相悖,導致銀行在保全債權方面遇到較大障礙和阻力,加大了銀行的信貸經營風險。
3.社會信用環境缺失。銀行業是由信用支撐的行業,社會誠信體系不單是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生命線,而且是整個金融體系的基本保障。然而由于我國當前經濟正處于轉軌時期,產權制度改革尚在進行之中,加上法制不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沒有建立,社會上坑蒙拐騙、欠債不還、金融欺詐的失信現象時有發生。
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制定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貸管理制度
(一)充分合理利用利率手段,探索對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定價機制
各商業銀行要逐步改革現行自上而下的單一定價模式。充分發揮基層行了解掌握地區、企業實際的優勢,將貸款定價權合理下放,提高利率作為貸款價格的敏感性;要加強對風險定價機制的研究,剖析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企業的風險狀況,按照“高風險、高收益”原則和自身實際,確定合理的貸款利率水平;要充分利用利率調整后的利率浮動區間,實現信貸資源的合理配置。利率浮動區間調整后,如果商業銀行能夠充分挖掘中小企業的潛在客戶資源,用好、用足利率政策,實現利息收入與貸款風險相匹配,就可能在滿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實現更高的收益。
(二)完善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建立符合中小企業實際的指標評價體系
商業銀行要充分結合中小企業的自身特點,制定符合中小企業信用實際的等級評定辦法,增加評級標準中定性因素的權重,堅持“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標準,建立科學合理的指標評價體系。
(三)實行貸款保薦人制度
以核心優質客戶為基礎,篩選出一批企業授予保薦人資格,由其推薦申請貸款的同行業企業或關聯企業,提交被保薦企業的經營分析報告和基礎資料,并承擔連帶還款責任。銀行在此基礎上進行復核,以簡化審核流程,節約管理成本。對合格保薦人的貸款應給予優惠利率。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小企業 利率市場化 融資困境
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了“半壁江山”,據統計,到2008年我國的中小企業數量已經達到4300多萬,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8%,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已經超過了一半,其中這些企業解決就業占我國城鎮總就業量的75%以上。不難看出,中小企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長期以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與中小企業的發展趨勢不相適應,可以說融資困難成為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但黨的“十”之后,改革的觸角已經深入到了金融領域,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行長周小川3月11日,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存款利率最后要放開,這應該是利率市場化中最后一步,而且“很可能在最近一兩年就能夠實現”。在央行設計的利率市場化推進路線圖中,確定了“先貸款后存款,先外幣后本幣”的四步走戰略。在2013年7月全面放開貸款利率后,今年3月1日起,央行已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率先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下面只待人民幣存款利率上限放開進一步破題。根據央行早前對近期利率市場化的部署,在同業存單已經發行的背景下,放開面向企業和個人開放的大額可轉讓存單,同時推出存款保險制度,被視作今年可能落地的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重要舉措。利率市場化會對金融市場產生很大影響,中小企業能否藉此改革之機,走出融資困境,筆者擬對此談點粗淺看法。
一、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分析
(一)融資含義及融資方式
簡單的說融資就是資金的融通,通俗的講是資金的借貸。狹義就是指單純的資金的借入,或稱融進。企業根據不同的標準其融資的方式方法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從資金來源的角度分為內源性融資與外源性融資。其中內源性融資主要依靠企業自身的積累,轉化而來的,如把掙得的利潤拿出一部分用于再投資所形成的資金;外源性融資,顧名思義就是從企業外部借入的資金。
(二)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1、傳統貸款模式影響
傳統貸款模式是基于“信貸配給”理論,所謂信貸配給,是在信貸市場上普遍存在著資金供不應求的現象,這種供不應求并非短期結果,它既與政府法規無關,也不能通過利率的調整而消除,這種信貸市場不能出清的現象即是均衡信貸配給,恰是信貸市場的長期均衡結果。均衡信貸配給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根據銀行標明的利率,所以貸款申請的人所需要的貸款是不能全部滿足的只有部分得到滿足;二是銀行對不同借款人不是一視同仁的,實行差別對待,一部分信息不透明的借款人的需求將會遭到拒絕。在市場上廣大中小企業信貸配給問題多數屬于第二種情況,其待遇不如大企業受到歧視,即便他們愿意支付較高的利率也難以在銀行取得貸款。
2、中小企業自身原因
首先,自身發展不足,規模小效益難以規?;?,現金流不穩地,市場競爭激勵,固定資產不足,尤其重要的是幾乎沒有合適的抵押品,難以引起銀行興趣。
其次,中小企業存在財務制度不健全漏洞很多、財務信息缺乏真實、不透明的問題。有些中小企業往往還會制作多本賬冊以假亂真,以期實現獲得國家專項補貼、逃避稅收、債務或者向銀行爭取貸款等各種目的。這些假假真真的財務信息,有時令最有經驗的信貸工作人員也無從分辨。
第三,中小企業信譽差,由于管理水平有限責任人缺乏對信譽的認識,存在故意拖欠貸款的現象,甚至故意逃避債務責任將風險轉移給銀行等惡劣現象形成不良信貸記錄。導致了銀行對中小企業業務的敬而遠之。
二、利率市場化對融資環境的影響
(一)對利差的影響
根據美日等國外利率市場化的經驗發現,在利率市場化前可能會保持在管制的利差水平,但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利差會有逐漸縮小,基本保持穩定。
(二)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首先,會迫使商業銀行放下身價,積極拓展新的業務渠道,參與市場競爭;其次,作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配套改革措施會同步實施,新的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會逐漸顯現;第三,商業銀行借機進行金融服務創新。商業銀行會加強自身的管理,提高抗風險能力和意識,最大限度的滿足客戶的需要,步入正常的市場競爭軌道。
(三)對融資格局影響
利率市場化之后,社會上的投資總量不會發生變化,發生變化的是投資結果。從外國的經驗看,投資結構的變化在放開利率的初期,會給社會和經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中小企業可能融資狀況會更加惡化,但從長遠看,這會督促中小企業更加規范的發展,為步入正常的融資渠道創造條件,而同時由于銀行擁有利率的決定權,這樣便可以通過較高的利率來對沖風險,從而實現為信譽相對較低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其次,對于經營狀況好的中小企業則可以逐漸脫離民間借貸市場,通過正規的渠道獲取低成本穩定的資金來源;由于金融市場自身的競爭導致利率下降,則對會降低優質企業的貸款利率,降低這些企業的融資成本,從而擴大投資規模。
三、利率市場化條件下中小企業融資對策
(一)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市場經濟就是契約經濟,賣賣雙方要講誠信講信譽,這是企業取得貸款的先決條件,為此要建立企業內部的信用管理制度,以便向金融市場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傳遞誠實守信的影響與信號。提高企業的信譽要使得企業有開拓創新精神,以人為本的正確的經營理念和正確的價值觀這些都是中小企業必須練好的內功。
(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具備條件的中小企業要向著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展,就是企業內部能夠做到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此還可以考慮資產重組,嘗試進行股份制改造等。以便企業有很好的競爭力和遠大的發展前景。
(三)改善企業經營機制,提升自我積累能力
中小企業應建立起真正適應市場經濟競爭需要的,具備自我積累能力的長效經營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效益如何、能否長久存活,關鍵看企業生產的產品有沒有市場。因此,中小企業應轉變經營思路,采取市場導向型的經營策略,選擇適應市場需求、具有市場價值的產品進行生產,將有限的資金用出效益,這樣企業的自我積累才有資金支持,企業也才能獲得內源資金的支撐。相反,中小企業如果不能跟隨時代變遷,把握市場變化,適時地轉變、改善企業經營機制,那么效益問題、資金問題將永遠困擾著中小企業的發展。外在的資金支持不會長久,只有擁有良好的經營效益、較強的自我積累能力,企業才能長久的存在和發展下去。
(四)打造財務信息披露的平臺
中小企業更需要建立屬于自己的網絡信息披露平臺。主動的向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提供個性化的財務信息以及非財務信息。中小企業的資源短缺在于融資困難,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則會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中小企業缺乏了資本運營的理念,完善企業信息披露平臺的建設,有利于加強企業內部的環境管理,獲得競爭優勢,同時增加了企業守法的自覺性。
參考文獻:
[1]王霄,張捷.銀行信貸配給與中小企業貸款:一個內生化抵押品和企業規模的理論模型[J].經濟研究,2003,7:68~92
[2]杜航,李金焰,劉繼海.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選擇――供應鏈融資與擔保融資[J].中國商貿,2011 (11): 110-112
關鍵詞:公允價值;新會計準則;企業;融資決策;計量屬性;特征
新會計準則的頒布,讓公允價值這一理念重新進入人們視野,加深了人們對公允價值理論的研究。在金融創新層出不窮的情況下,衍生金融工具日益增多,歷史成本失去了用武之地,公允價值成為了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關的計量屬性,勢必會帶來許多新問題。例如,如何構建與公允價值相匹配的市場環境,防止企業利用公允價值操縱利益等,這些問題的存在要求企業在公允價值條件下進行融資決策選擇,防止融資風險,提高經濟利潤,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
1.公允價值及其特征
所謂的公允價值,亦稱公允價格,是熟悉市場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和自愿的情況下所確定的價格,或無關聯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一項資產可以被買賣或者一項負債可以被清償的成交價格。它具有估計性、公允性、時空性,以及交易事項的虛擬性特征,具體如下。
1.1估計性
諸多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大多數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基本是靠估計得來的,不是實際發生的交易價格,所以估計性被視為公允價值的重要特征之一。
1.2公允性
公允價值定義已經充分體現了公允性這一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公允價值的確定以公平交易為前提。
1.3時空性
從某種角度看,公允價值反映的是現行經濟情況對資產、負債的影響在市場上的評價,受時空因素影響,當下的公允價值,過段時間肯能就不再公允了,這賦予了公允價值時空性特征。
1.4交易事項的虛擬性
交易事項的虛擬性,是公允價值計量與歷史成本計量之間最顯著的差別。在公允價值理論下,形成公允價值的交易雙方及交易本身可以是虛定的,不一定是特定的、現實的,這與歷史成本計量完全不同。
2.企業融資決策的影響因素
公允價值具有估計性、公允性、時空性,以及交易事項的虛擬性特征,必然對企業融資決策的影響因素產生深刻影響,包括資本成本、資本結構、企業價值等。企業作為盈利性經濟組織,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亙古不變的目標,其進行融資的目的就是為了優化運營資金的資本結構,降低資金風險,增加總收入,擴大利潤空間。企業資本結構、資本成本、企業價值恰恰是企業融資決策依據,故而影響著企業融資決策的選擇。
2.1資本結構
企業資本包括股權資本、負債資本兩部分,這一構成反映了企業相關利害關系者之間的“權、責、利”關系。股權資本、負債資本不是一成不變的,這賦予了企業資本結構變動性特征。在采取融資手段前,融資方和出資方要就資金是否能達成預期收益、還付本息的保證程度、資本回收期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而企業資本構成、運營能力等是這些問題的分析依據。合理的企業資本結構能使企業避免面臨較大財務風險,從某種程度上保證財產安全,是左右融資決策選擇的重要因素。
2.2資本成本
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一種,是有成本的,包括籌資費用、用資費用等。籌資費用是企業為籌資所消耗的費用,用資費用是企業提供給出資方的報酬,關系著融資成本的高低。企業開始融資活動前往往要進行資本成本分析,以此為據,選擇最優的融資方式、融資渠道及融資組成,擬定融資方案。從這一點看,資本成本是企業確定最恰當的融資組合的依據,影響著融資決策的選擇。
2.3企業價值
企業價值,說的是企業資本的折現值,是動態的,受企業財務情況、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倘若企業價值相對而言較低的話,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企業財務、償債及運營能力出現了問題,勢必影響到企業融資渠道、融資組合方式的選擇。
3.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影響企業融資的具體體現
3.1融資工具的賬面價值不穩定
新會計準則實施后,金融工具對公允價值的運用最深入、最廣泛,但金融工具的賬面價值不穩定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在現行的公允價值下,企業最常使用的金融工具是短期股票投資,進行會計實務處理時,“易性金融資產”股票市價與成本的差異均計入當期損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股票市價與成本的差異均計入資本公積,對當期損失不產生影響。
3.2賬面上未充分體現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
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投資性房地產是重要資產構成。如果用公允價值來加量投資性房地產,一方面因不計提折舊使各期利潤增加,一方面由于房地產公允價值的變動而影響當期損益,從而難以在賬面上體現出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
3.3在債務重組情況下,公允價值的應用勢必影響重組當年業績
根據新會計準則中關于公允價值的規定,企業進行債務重組時,支付的對價與債務的差額,所支付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都可以計入當期損益,勢必會影響到債務重組當年業績,企業價值也就得不到真實體現,進而影響到融資決策。
4.公允價值下企業融資決策
通過以上內容分析,我們得知公允價值的固有特征影響著企業資本結構、資本成本、企業價值,這就表示將從根本上影響企業融資決策。加之,考慮到企業融資決策的相關影響因素,以及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對企業融資的影響,要求企業必須在新會計準則條件下進行融資決策,選擇最恰當的融資渠道、融資組合方式,最優的融資方案、融資戰略,做到全面而綜合的考慮各方面對企業融資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運用好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使其高效服務于企業經營管理。對此,企業應當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公允價值計量體系,持續擴大公允價值的應用范圍,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經營管理能力及決策水平,這對企業未來長久而穩定的發展有著巨大影響,值得引起企業管理者足夠,做進一步深入研究。(作者單位: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鐵路公司)
參考文獻:
[1]楊敏.公允價值在我國會計準則中的應用回顧及啟示[J].會計之友,2008,(3).
[2]何乃飛,陳艷.公允價值計量:SFAS157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財會月刊,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