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8 15:44:37
序論:在您撰寫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5月30日,我所領導參加了市處組織的2012年路政所長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活動,培訓內容多元化,與工作實際相結合。這次培訓很及時,很有實際意義,受到培訓人員的一致好評,培訓之余,各所所長就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了共同探討、溝通交流。
培訓結束后,城區路政所對有關內容進行了及時的傳達和學習,要求路政所所有人員熟悉掌握《公路法》、《路政管理規定》、《行政處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許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路政法律法規知識,通過路政業務學習讓全體執法人員深刻體會到,行政執法是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依法行政是每一個行政執法人員必須遵守的基本法律準則,也是行政執法人員應當自覺遵守的基本職業要求和道德準則。對違反交通行政管理法規的違法行為,必須堅持執法依據法定的原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認定和處理,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不隨意處理和處罰。
通過此次學習,城區路政所全體人員深受鼓舞,受益匪淺,決定以此次學習的各類法律法規為行為準則來約束自己,以更高的精神姿態,更好的精神面貌為民服務。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相關要求,進一步增強全公司員工的法律法規意識,提升全公司法務工作水平。今天上午,我們邀請XXX律師事務所XXX、XXX兩位同志就《民法典》、《合同法》等重要內容進行了講解。下面,我就做好全公司的普法教育及法務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要充分認識開展普法教育的重要意義。首先,開展普法教育是依法治企的基礎,倘若企業員工缺乏法律知識、法律意識淡薄,依法治企也就無法實現。其次,開展普法教育是防控企業法律風險的有效措施。公司在經營中難免會面臨各種各樣的經濟糾紛,如果沒有預先防范的意識,就無法規避潛在的法律風險,結果將會對公司帶來重大經濟損失,影響良好聲譽。再次,開展普法教育是提升員工法律素養,幫助樹立正確法律觀念,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依法維權的重要途徑。
二、要切實加強企業法律法規學習教育。一是各部室、各子公司負責人要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帶頭學法守法用法。二是要加強對《公司法》、《合同法》等重點法律法規和崗位適用性、禁止性法律法規的強化學習,切實提高履職能力。三是要進一步健全學法常態化、制度化機制,建立普法責任制,形成以集團公司法律事務部負總責,其他部室和各子公司共同參與、密切配合的法律宣傳教育制度,做到普法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要求、同布置、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切實提升公司員工法律意識和學法熱情。四是要夯實普法教育的文化基礎。要將日常普法與關鍵時點普法相結合,充分利用節假日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三、要切實提高法務工作水平。一是進行合規性審查,法律事務部、各子公司負責人要熟悉合同簽訂的流程、程序,職責與權限。對于合同的審批,一般合同由子公司、部門負責人按照企業現有模式結合法律專業技能從合同真實性、商務條款合理性等方面審查審批,重大合同要及時報集團公司,由法律事務部對合同合法性、嚴密性、可行性進行審查,再交集團公司分管領導審查,提交董事會議研究決定。二是加強風險控制。各部室、各子公司負責人要在熟悉公司的業務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出一套適用的風險防范制度,在發現風險的時候及時反饋給法律事務部門,由法律事務部負責提供法律咨詢或者解決糾紛的意見建議,做到提前預防;同時法律事務部結合存在的風險對公司內部的人員進行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培訓,從而形成法務工作與業務工作相互了解、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共同預防風險事件的發生。三是提供決策支持。法律事務部在參與或者列席公司重大項目或者商業談判時,要充分發揮專長,進行法律風險論證,提供風險解決方案,切實幫助公司做出正確決策。
抓好衛生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對廣大餐飲、公共場所、生活飲用水、化妝品、醫療機構、有毒有害生產企業等行業的管理者和從業人員非常重要,通過培訓可使他們學法、懂法,從而達到守法的目的。針對目前衛生法律、法規眾多,靠廣大被監督單位人員自學已不能滿足衛生監督部門的管理需要和社會效益的需求。對被監督管理單位負責人和全體從業人員由衛生監督部門每年進行集中培訓其社會效果反響良好。通過培訓,依法經營、守法經營、文明經營意識大大增強,違法經營案件逐步減少,案件查處自動履行辦結率明顯提高,經營活動進一步得到規范,為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 改進觀念,增強信心,提高對學習培訓重要性的認識
衛生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是衛生監督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實現科學化、規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徑。按照有關衛生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加強衛生監督管理的要求,所有相關從業人員都必須進行衛生法律、法規和相關衛生知識培訓,這是從事有關行業工作的必備條件之一。通過培訓對衛生法律、法規和相關衛生知識進行講解,使經營單位和經營者了解到,進行在崗人員衛生法律法規和相關衛生知識培訓,既是衛生部門的責任,更是企業和服務單位的管理人員的責任。按照衛生法律法規規定衛生監督部門主要代表國家行使監督、督促檢查的責能,各單位有責任而且是必須做好的一項衛生管理工作。所以對衛生法律、法規知識和相關衛生知識開展集中培訓主要對象為各單位負責人、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為做好本單位衛生管理提供必備的知識儲備。培訓的目的要把管理人員、負責人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具體日常管理中去,同時用有關的衛生法律法規知識去指導和培訓本單位下屬的從業人員。根據行業實際,有的集中培訓到單位負責人,有的培訓到班組長,還有的培訓到全體從業人員。其次,學習有關衛生法律法規知識和相關衛生知識,使單位的衛生管理水平提高了,服務的衛生質量檔次也上去了,跟上市場發展的步伐和消費趨勢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們通過聯系實際,結合衛生知識的講解,使經營者認識到貫徹衛生法律法規與提高服務檔次、水平,提高企業效益是相一致的,引導他們把貫徹衛生法律法規融入日常的自身管理中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參加學習培訓,不僅是知識的傳遞和交流,同時也是監督部門與各行業、各單位之間,行業單位與單位之間的情感交流,更是行業單位與單位之間信息和經營交流。
2 服從工作大局,樹立四種意識
當前我縣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促進大開發大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各方面協調發展、健康發展是縣政府提出的一個奮斗目標,也是當前我縣的工作大局。服務行業也要自覺服務,服從整個工作大局,為優化投資環境作貢獻。為服務于大局,引導廣大經營者自覺樹立四種意識。(1)大局意識。服務行業是投資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搞好服務經營不僅要著眼于自身內部經營管理活動搞活,而且要有大局觀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搞好經濟建設大環境。(2)服務意識。服務行業服務為先,提高服務質量是搞好經營基本保證,在這方面,每個單位的經理、負責人都有深切地體會,但同時需要強調的是,既要注重經濟效益,更要考慮社會方面的效益。(3)法制意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種法制的經濟,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規范保護合法經營,反對和取締違法經營,所以,一定要守法經營,文明服務。要守法經營,首先要通過學法、知法、懂法,才能做到守法。消費者要明白消費,經營者也應該明白賺錢。(4)衛生意識。餐飲服務行業和公共場所目前主要體現大眾消費,與群眾的健康關系密切,所以一定要有衛生意識。要加強衛生管理并建立落實衛生規章制度,這樣才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傳播,特別是防止食物中毒和職業性中毒的發生。
3 學以致用,落實到行動中去
組織一次集中培訓學習,衛生監督所的有關人員要認真查看有關資料,認真備課,各單位的經理、負責人也要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來聽課,所以要求一定要認真聽講,認真參與交流,這樣才能使花費的時間、精力有價值,有所收獲,有所促進。培訓以后,首先要求各經營單位要對照學習的內容,以及有關法律法規進行一次衛生管理方面的自查;其次,有的行業單位學習以后還要加強對下屬員工、從業人員的衛生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有關的衛生規章、制度不能只掛在墻上,應該讓員工了解和掌握。加強衛生監督管理,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保護人民身體健康是上級對有關職能部門的要求,也是法律賦予衛生部門的神圣職責。做好這項工作,需要各方面特別是各經營單位自覺做好協作和配合工作。因此要求各單位要自覺、主動配合衛生監督部門做好衛生法律法規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行業的衛生法律法規知識水平和衛生管理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目的是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展,明確了安全責任制并規定了從業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2、安全生產法簡介
《安全生產法》確立的我國安全生產基本法律制度:
企業負責——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即“管生產,必須管安全”;
國家監察——政府依法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實施監督管理,即安全監察、安全審查;
行業管理——由政府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或授權的資產經營管理機構或公司,實施直管、專項監管;
社會監督——工會、群眾、媒體輿論;
中介服務——國家推行安全生產技術中介服務制度。
3、《安全生產法》賦予從業人員有關安全生產和人身安全的基本權利,可以概括為以下五項:
(一)享有工傷保險和傷亡的求償權。
(二)危險因素和應急措施的知情權。
(三)安全管理的批評檢控權。
(四)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權。
(五)緊急情況下的停止作業和緊急撤離權。
4、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安全責任制度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需的資金投入,由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個人經營的投資人予以保證,并對由于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的后果承擔責任。
資金投入主要包括:安全技術措施、安全教育、勞動防護用品、保健、防暑降溫等
安全基礎知識
1、安全的定義:
安:無危( 危險、危害)為安。
全:無損( 損傷、損害、損壞、損失)為全。
安全(safety),顧名思義.“無危則安,無缺則全”,即安全意味著沒有危險盡善盡美,這是與人的傳統的安全觀念相吻合的。
其一,安全是指客觀事物的危險程度能夠為人們普遍接受的狀態。
其二,安全是指沒有引起死亡、傷害、職業病或財產、設備的損壞或損失或環境危害的條件。
其三,安全是指不因人、機、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導致系統損失、人員傷害、任務受影響或造成時間的損失。
2、安全生產
是指在生產過程中保障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就是說:既要消除危害人身安全與健康的一切有害因素,同時也要消除損害產品、設備或原材料的一切危險因素,保證生產正常進行。
3、我國安全生產的方針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4、什么是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根據安全生產法規建立的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對安全生產層層負責的制度。
5、安全生產責任制的作用:
(1)明確了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及其他負責人、各有關部門和員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負的責任。
(2)在各部門及員工間,建立一種分工明確、運行有效、責任落實的制度,有利于把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3)使安全工作層層有人負責。
6、什么是特種作業?
l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直接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稱為特種作業人員。
(1)電氣作業(2)金屬焊接、切割作業(3)起重機械(含電梯)作業4)企業內機動車輛駕駛(5)登高架設作業(6)鍋爐作業(含水質化驗)(7)壓力容器作業(8)制冷作業 (9)爆破作業(10)礦山通風作業(11)礦山排水作業(12)礦山安全檢查作業 (13)礦山提升運輸作業 (14)采掘(剝)作業(15)礦山救護作業(16)危險物品作業(17)經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批準的其它作業
7、三級安全教育
企業安全生產教育的3種形式是指新(工人三級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和經常性安全教育)。
三級安全教育是指新入廠職員、工人的(廠)級安全教育、(車間)級安全教育和(崗位(工段、班組))安全教育,它是廠礦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
8、哪些屬于不安全行為?
A、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未經許可開動、關停設備等。
B、造成安全裝置失效:撤除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堵塞。
C、使用不安全設備
D、手代替工具操作
E、冒險進入危險場所
F、攀坐不安全位置
G、在必須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的作業或場合忽視其作用:不按規定配戴護目鏡、不戴防護手套、不穿安全鞋、不戴安全帽、在受限空間不戴呼吸器等。
H、不安全裝束:操縱旋轉設備時帶手套等。
9、職工的安全職責
(1)自覺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不違章作業,并隨時制止他人違章作業;
(2)遵守有關設備維修保養制度的規定;
(3)愛護和正確使用機器設備、工具,正確佩戴防護用品;
(4)關心安全生產情況,向有關領導或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
(5)發現事故隱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時向組長或有關部門匯報;
(6)發生工傷事故,要及時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報告領導,并協助調查工作;
(7)努力學習和掌握安全知識和技能、熟練掌握本工種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規程;
(8)積極參加各種安全活動,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和自我保護意識;
(9)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對個人安全生產負責。
10、員工的權利
①知情權,即有權了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應急措施;
②建議權,即有權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建議;
③批評權、檢舉、控告權,即有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
④拒絕權,即有權拒絕違章作業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
⑤緊急避險權,即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
⑥依法向本單位提出損害賠償要求的權利;
⑦獲得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勞動防護用品的權利;
⑧獲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權利等。
11、安全帽的防護作用:
防止物體打擊傷害
防止高處墜落傷害頭部
防止機械性損傷
防止污染毛發傷害
12、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項:
(1)要有下額帶和后帽箍,并拴系牢固,以防帽子滑落與碰掉;
(2)熱塑性安全帽可用清水沖洗,不得用熱水浸泡,不能放在暖氣片上、火爐上烘烤,以防帽體變形;
(3)安全帽使用超過規定限值,或者受過較嚴重的沖擊后,雖然肉眼看不到裂紋,也應予以更換。一般塑料安全帽使用期限為三年;
(4)佩戴安全帽前,應檢查各配件有無損壞,裝配是否牢固,帽襯調節部分是否卡緊,繩帶是否系緊等,確信各部件完好后方可使用。
13、防護眼鏡和面罩的作用:
(1)防止異物進入眼睛
( 2)防止化學性物品的傷害
( 3)防止強光、紫外線和紅外線的傷害
(4)防止微波、激光和電離輻射的傷害
14、防護眼鏡和面罩使用注意事項:
(1)選用的護目鏡要選用經產品檢驗機構檢驗合格的產品;
(2)護目鏡的寬窄和大小要適合使用者的臉型;
(3)鏡片磨損粗糙、鏡架損壞,會影響操作人員的視力,應及時調換;
(4)護目鏡要專人使用,防止傳染眼病;
(5)焊接護目鏡的濾光片和保護片要按規定作業需要選用和更換;
(6)防止重摔重壓,防止堅硬的物體磨擦鏡片和面罩
15、防塵防毒用品的作用:
(1)防止生產性粉塵的危害。由于固體物質的粉碎、篩選等作業會產生粉塵,這些粉塵進入肺組織可引起肺組織的纖維化病變,也就是塵肺病。使用防塵防毒用品將會防止、減少塵肺病的發生。
(2)防止生產過程中有害化學物質的傷害。生產過程中的毒物如一氧化碳、苯等侵入人體會引起職業性中毒。使用防塵防毒用品將會防止、減少職業性中毒的發生。
16、防護手套的作用:
(1)防止火與高溫、低溫的傷害。
(2)防止電磁與電離輻射的傷害。
(3)防止電、化學物質的傷害。
(4)防止撞擊、切割、擦傷、微生物侵害以及感染。
17、防護手套使用注意事項 :
(1)防護手套的品種很多,根據防護功能來選用。首先應明確防護對象,然后再仔細選用。如耐酸堿手套,有耐強酸(堿)的、有耐低濃度酸(堿),而耐低濃度酸(堿)手套不能用于接觸高濃度酸(堿)。切記勿誤用,以免發生意外。
(2)防水、耐酸堿手套使用前應仔細檢查,觀察表面是否有破損,采取簡易辦法是向手套內吹口氣,用手捏緊套口,觀察是否漏氣。漏氣則不能使用。
(3)絕緣手套應定期檢驗電絕緣性能,不符合規定的不能使用。
(4)橡膠、塑料等類防護手套用后應沖洗干凈、涼干,保存時避免高溫,并在制品上撒上滑石粉以防粘連。
(5)操作旋轉機床禁止戴手套作業。
18、絕緣鞋(靴)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
(1)應根據作業場所電壓高低正確選用絕緣鞋,低壓絕緣鞋禁止在高壓電氣設備上作為安全輔助用具使用,高壓絕緣鞋(靴)可以作為高壓和低壓電氣設備上輔助安全用具使用。但不論是穿低壓或高壓絕緣鞋(靴),均不得直接用手接觸電氣設備。
(2)布面絕緣鞋只能在干燥環境下使用,避免布面潮濕。
(3)穿用絕緣靴時,應將褲管套入靴簡內。穿用絕緣鞋時,褲管不宜長及鞋底外沿條高度,更不能長及地面,保持布幫干燥。
(4)非耐酸堿油的橡膠底,不可與酸堿油類物物質接觸,并應防止尖銳物刺傷。低壓絕緣鞋若底花紋磨光,露出內部顏色時則不能作為絕緣鞋使用。
(5)在購買絕緣鞋(靴)時,應查驗鞋上是否有絕緣永久標記,如紅色閃電符號,鞋底有耐電壓多少伏,等表示;
鞋內有否合格證,安全鑒定證,生產許可證編號等。
19、防靜電鞋、導電鞋的使用注意事項 :
1)在使用時,不應同時穿絕緣的毛料厚襪及絕緣的鞋墊。
2)使用防靜電鞋的場所應是防靜電的地面,使用導電鞋的場所應是能導電的地面。
3)禁止防靜電鞋當絕緣鞋使用。
4)防靜電鞋應與防靜電服配套使用。
5)穿用過程中,要按規定進行電阻測試,符合規定才可使用。
20、安全帶的作用:
預防作業人員從高處墜落
21、安全帶使用注意事項 :
(1)在使用安全帶時,應檢查安全帶的部件是否完整,有無損傷,金屬配件的各種環不得是焊接件,邊緣光滑,產品上應有“安鑒證”。
【關鍵詞】
護士;法律法規;掌握及應用情況
面臨人們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患者對醫療護理質量及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也在不斷的增強,用法律尺度衡量醫療行為和后果的意識不斷提高,而醫護人員的法律意識比較薄弱,這不僅傷害了自己,同時也讓一些無辜的患者受到傷害,患者與醫院的糾紛也就逐年增加,在這種局勢下,還有一部分護士的法律意識淡薄,無視法律,總覺得患者與護理糾紛少,抱著僥幸心理,盲目地工作著。吉林省通化市中心醫院通過對298名不同職稱的護士進行有關《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條例》及《十項核心制度》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298名護士中能夠回答正確的占53.2%,不能正確回答的占46.8%。這一結果表明,護士對法律意識淡漠,針對這種情況,本院采取了如下措施:
1首先了解護士對法律法規認識程度和缺乏的知識面
對法律法規認識程度調查中,68.1%的護士認為醫療糾紛中,大多是醫療方面的問題,與護士無關,護士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法律認識不足,法律知識掌握的不好。具體調查情況:在對法律法規頒布者及頒布時間、醫療事故的分析嚴重醫療事故及刑事責任、出現醫療糾紛后處理,如何對待就醫者的隱私,護士的工作職責和義務,護理文件的書寫,如何對待醫生口頭醫囑等12項內容表明,298名被調查人的員中:法律法規頒發時間回答正確率1.00%,醫療事故分析回答正確率19.33%,嚴重醫療事故及刑事責任回答正確率為11.66%,出現醫療糾紛后處理回答正確率為60.10%,如何對待就醫者的隱私回答正確率為100%,護士的職責和義務回答正確率為92%,護理文件的書寫回答的正確率為76.33%,如何對待醫生的口頭醫囑回答正確率為76%
2調查了解法律法規在護士臨床工作中掌握和應用的情況
有71%的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感到法律法規與護士工作關系不大,對法律知識掌握不足,所以,遇有法律糾紛發生時不知如何處理,100%的被調查人群認為在基礎教育中應該增設護理法學課程,有93%的護理人員認為,在目前的繼續教育學科中應開展法律知識培訓,這是提高護士法律意識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徑。調查了解,被調查的298名護士都希望掌握患者的權利及護士的權利和義務、了解護患之間存在哪些法律責任、掌握護患之間發生糾紛時的處理程序,了解哪些護理記錄資料在護患糾紛中起者重要的證據作用。所有被調查的護士都希望掌握哪些醫療責任保險能保障護士的合法權益。綜合以上調查結果,本院護理專家小組制定了以下措施。
2.1加強護士法律法規培訓,提高護士的法律意識。①成立護理法律法規培訓小組,由他們制定學習計劃,定期對法律法規進行系統培訓,主要學習內容《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條例》及《十項核心制度》。②學習后跟蹤培訓效果,進行定期考核,了解護士們對法律法規的掌握情況③加強護理安全意識培訓,強化安全意識,確保護理安全。
2.2改變護士法律意識淡漠的現狀,強調法律法規在臨床上不僅保護患者利益,同時也保護護士權益,提高護士法律意識。
2.3加強護理記錄書寫管理,培訓護理記錄書寫標準,確保護理記錄書寫的質量。
2.4完善護理管理制度,強化護士安全意識,嚴防差錯事故發生。
2.5加強質量督查力度,充分發揮護理小組的作用,定期培訓、考核、督促、檢查,確保護理質量。
2.6提高服務理念,將優質護理服務落到實處,提高患者滿意率。
一、檢查和調研工作情況
1、認真學習《審計法》等法律法規
要嚴格執行審計法律法規,首先要學好審計法律法規。近幾年來,我局一直按照審計署“人、法、技”建設的要求,認真學習《審計法》等法律法規,認真學習與審計行政執法相關的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認真學習與審計業務工作相關的會計法、預算法、稅收征管法。通過學習,全面提高審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做到自覺遵守《審計法》等法律法規。
2、廣泛宣傳《審計法》等法律法規
執行好審計法律法規,不僅我局審計人員要熟悉審計法律法規,更要讓全社會熟悉審計法律法規,共同營造執行審計法律法規的良好氛圍。為此,我局采取多種渠道宣傳審計法律法規,讓社會各界和有關單位了解審計法律法規,自覺遵守和執行審計法律法規,支持審計工作,主動接受審計。
3、認真貫徹落實執法責任制
嚴格執行審計法律法規,要靠制度和機制來保障。我局先后建立了《審計項目質量責任追究辦法》、《審計復核工作辦法》、《審計業務會議制度》等制度辦法,健全了審計復核機構,完善了三級復核機制。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執法責任制,全面規范審計行政執法行為,對審計執法的各個環節,全面加強控制約束,從制度上、程序上預防以審謀私、講人情、放棄原則等問題的發生。
4、依法行政提高審計執法水平
我局在嚴格執行審計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堅持依法行政,提高審計執法水平,緊緊圍繞“角度、廣度、力度、尺度”四個環節開展審計工作。一是圍繞中心,選準審計角度,將群眾普遍關注和反映強烈的問題及多年未審計的單位作為重點審計對象;二是突出重點,加大審計力度,著力查處嚴重違反財經紀律問題,堅持實事求是,依法辦事原則,做好違紀違規問題的定性和處理工作;三是拓寬領域,擴大審計廣度,積極開展重點領域、專項資金的審計;四是寬嚴結合,掌握處罰尺度。在依法審計的前提下,考慮被審計單位實際情況,重在加強教育、促進整改,不斷增強單位領導和財務人員財經法紀意識,規范財務管理。通過這四項工作,我局既堅持依法行政,又提高了審計執法水平。
二、貫徹落實審計法律法規取得的主要成效
1、全面完成審計業務
2007--2011年,我局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以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和其他各項專業審計工作為突破口,密切聯系我區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積極開展審計工作,全面完成審計業務。五年間共完成審計項目40個,累計查出違規資金130,050元,管理不規范資金1,220,032.52元,提出審計建議13條,向市審計局報送審計論文和審計信息22篇,審計項目被評為市級優秀審計項目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
2、促進了審計規范化建設
我局繼續推行政務公開和執法公開,將職責范圍、執法依據、執法程序等方面的內容公布上墻,并相繼公開了審計聽證規定、審計處罰告知、審計工作紀律、被審計單位承諾書等方面內容,擴大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促進了審計規范化建設。
3、提高了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我局堅持每星期業務學習制度,抓好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更新;加強工作作風建設,增強審計人員的服務意識,堅持“一審二幫三促”的方針,寓監督于服務之中;加強廉政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開展審前廉政談話制度,培養審計人員廉潔、公正、嚴謹的工作紀律,認真努力做好各項審計業務工作。通過這些工作,我局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在全面完成審計業務工作的同時,沒有發生違紀違規情況,樹立了良好的審計形象。
三、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原因分析
我局嚴格執行審計法律法規,堅持依法行政,規范審計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問題,其突出問題是審計人員對審計法律法規學習不夠,業務知識還不夠全面扎實,勤勉工作、服務意識不夠濃厚。其原因是我局存在一定的重業務輕學習現象,沒有把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作為嚴格執行審計法律法規的基礎根本性工作,切實抓緊抓好。
四、解決存在問題的幾點建議
1、加強學習,提高審計人員法律水平與法律意識
要針對部分審計人員沒有完全掌握審計法律法規的現實情況,加強學習,做到每月安排一天時間,專門學習審計法律法規。要聘請法律專家和學者給審計人員講解法律法規,提高審計人員法律水平與法律意識,為嚴格執行審計法律法規,打下扎實法律基礎。
2、加強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能力
嚴格執行審計法律法規,必須要有扎實的業務知識來保證。要加強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能力。通過培訓,使審計人員具備財務知識外,還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及文字表達能力,適應不斷發展的審計工作需要。
關鍵詞:物業管理法規;行業培訓;教學改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住房制度的不斷改革,物業管理行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壯大。作為朝陽產業,物業管理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全國高校、高職院校為適應新時期物業管理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開設了物業管理的本科、專科專業,但僅靠學歷教育培養的學生遠不能滿足物業管理行業人才的缺口。要專業的職業培訓,使從業人員的業務知識和技能得到不斷的更新與提升,才能適應和滿足社會、企業發展的需要,而《物業管理法規》作為物業管理職業培訓的核心課程,不僅承擔著讓學生熟練掌握物業管理的法律法規知識,還承擔著提升學生的法制意識和管理業務水平。
一、《物業管理法規》在職業培訓中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法律法規是企業從事市場經濟活動的基本準則,物業服務具有公共服務的屬性,服務周期長,服務內容多樣,服務對象廣泛且具有不特定性,因此物業服務企業與業主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更為復雜,其過程中涉及的法律關系也更為復雜多樣。無論是從經營管理的角度,還是從規避風險的角度,提升法律意識、深刻理解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權益,都是物業服務企業規避風險的根本之道。
二、《物業管理法規》教學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現有《物業管理法規》主要涉及物業管理法律關系,法律規范、法律責任,物權與物業權屬,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物業服務合同,管理規約,早期介入及前期物業管理,物業管理招投標、物業的承接查驗,房屋的修繕及設施設備的管理,物業服務的收費,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等物業管理不同階段各項具體業務相關的法律規定;課程涉及的內容廣泛、體系完整,但物業管理涉及的法律關系較復雜,從業人員需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要求從業人員不僅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還要在實踐中不斷的總結,不斷的理論聯系實踐、不斷提煉后再運用在日常的物業管理中??傊枰覀儾粩嗤晟莆飿I管理法規課程的教學方式,將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相結合,促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專業素質方向轉化,培養綜合性、專業性的物業服務人才。
三、《物業管理法規》教學改革的探索
1.《物業管理法規》的教學內容的拓展
職業培訓不同于高職教育等學歷教育,是已經從事物業管理工作的從業人員在職在崗培訓,要在短時間內提升業務能力。物業管理是一項與人和社會打交道的工作,對于從事物業管理的從業人員來講,處理紛繁復雜的各種物業管理關系,在實際工作中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更需要掌握一定專業技能。因此,物業管理法規教學的過程,針對在職培訓不同于高職教學的特點,就是對從業人員在日常的物業管理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讓他們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思考去聽課,要求《物業管理法規》教師肩負著短時間內提升學生理論知識快速轉化為實際的能力,對培訓教師就有較高的要求,教學內容上除了系統的法律法規的理論知識,更側重于具體業務涉及法律法規知識和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性政策的講授,做到教有所學、教有所得,教有所成。
2.《物業管理法規》教學方法的探索
《物業管理法規》課程的教學內容是與物業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相對與實務類課程較枯燥,職業培訓需通過引入案例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求教師把所學的知識隱含在案例中,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案例任務的帶動下開展教學活動,把學生通過在案例中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延伸到在實際中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授課教師不僅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具備較豐富的實踐經歷,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傳統的講授理論知識的教學方法,轉變為學生解決問題的互動式教學方法,將教師傳統的教授學生被動的學習,轉變為積極的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業務能力。
3.《物業管理法規》教學手段的探索
物業政策法規課程的講授,對于職業培訓特點,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在講授過程中通過播放案例短片或情景再現等方式,讓學生更形象、更直接、更明確的理解講授物業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依據法律規定處理具體問題的方法;采用現場教學手段,通過與知名物業企業聯合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充分利用知名物業公司提供的優質資源,授課老師講解物業管理法規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特別是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如對前期物業管理階段業主入住后裝飾裝修的問題的分析,依據裝飾裝修管理辦法,以及與裝飾裝修相關的案例,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分析講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物業法規定內涵,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綜上所述,《物業管理法規》課程在職業培訓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物業管理行業具有較強的社會實踐性,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突破傳統理論知識的講授,通過拓展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手段探索新的教改方向,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運用法律法規從事物業服務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岳娜.物業管理法規與案例評析[M].北京:中國建設工業出版社,2007.
[2]何紅.物業管理專業教師論物業管理法規與政策的教學改革[J].經濟研究導刊,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