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8 09:25:01
序論:在您撰寫農業技術培訓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樣本來源
1.1.1調查方法。對安徽省巢湖市兩個農業大縣(和縣、含山)的470位農民進行問卷調查,最終收回421份有效問卷,有效率達到了89.8%。
1.1.2樣本概況。在被調查者中,男性322人,占68.6%;女性99人,占31.4%。年齡結構主要集中在50~60歲,50歲以上的278人,占66%;其他年齡結構的143人,占34%。被調查者都是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家庭收入是務農與務工并兼,其中務農的主要是以種植業為主。被調查者中,小學及不識字的農民占72.4%,初中程度的占20.7%,高中程度的占5.0%,大專及以上的占1.9%,平均受教育年限是5.1年。農民整體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在被調查者中,84.2%的農民聽說過現代農業技術,只有15.8%的農民沒有聽說過現代農業技術。在被調查的421位農民中,78.3%的人樂意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只有21.7%的人不愿意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
1.2研究方法
1.2.1模型選擇。由于農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意愿是一個二元因素選擇變量,所以選擇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影響農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意愿的因素。設農民愿意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的概率是P,其中P的取值范圍是[0,1],則1-P為農民不愿意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的概率。對P進行Logit轉換,即定義logitP=ln[P/(1-P)],易知logitP的取值范圍為(-∞,+∞)。以logitP為被解釋變量建立線性回歸方程:logitP=α+βiXi,可得下列公式[2]:P=1/{1+EXP[-(α+βiXi)]}式中,P表示農民選擇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的概率;β表示影響因素的回歸系數;i表示影響因素編號;X是自變量,表示第i個影響因素;α是常數,表示回歸截距。
1.2.2變量設定。影響農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意愿的因素是多樣的,通過對和縣和含山縣農民的調查和分析,提出了可能影響農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的因素,具體包括農民的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對現代農業技術的認知度、家庭收入、農民培訓與需求的一致性、家庭種植面積、種植年數。在此基礎上設定變量,各變量及其含義為:①是否愿意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是=1,否=0;②年齡,20歲以下=1,21~30歲=2,31~40歲=3,41~50歲=4,50歲以上=5;③性別,男=1,女=0;④受教育程度,5年以下=1,6~9年=2,10~12年=3,13年以上=4;⑤家庭收入,5000元以下=1,5001~10000元=2,10001~20000元=3,20001~30000元=4,30000元以上=5;⑥種植面積,0.20hm2及以下=1,0.27~0.40hm2=2,0.47~0.67hm2=3,0.67hm2以上=4;⑦種植年數,5年以下=1,6~10年=2,11~15年=3,16~20年=4,21年以上=5;⑧對現代農業技術的認知度,是=1,否=0;⑨農民培訓與農民需求的相符度,是=1,否=0。
1.2.3模型假設。假設一:農民的年齡、性別、受教育年限等自身特征影響農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的意愿;假設二:農民種植年數、種植面積、個人總收入對農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有著重要的影響;假設三:農民個人對現代農業技術的認知以及農民培訓是否符合農民實際需求等其他相關因素也會影響農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的需求。在以上影響農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的解釋變量中,預期性別、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種植面積、對現代農業技術的認知度、接受教育培訓模式是否符合實際需求對農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需求具有正向影響,年齡、種植時間對農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需求具有負向影響。
1.2.4數據分析。采用E-Views3.1統計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回歸分析,設置選定變量標準水平為α=0.05。
2結果與分析
分析結果表明,McFaddenR-squared的值達到了0.889637,說明數據對BinaryLogistic模型整體擬合效果較好,模型具有統計學意義。且LRstatistic(8df)的值達到了393.2925,Probability(LRstat)的概率為0,說明模型建立有效。根據logistic函數的意義,用比數比(OddsRatio)解釋模型中變量即Exp(B),它表示其他因素不變時該解釋變量發生一個單位的變化所引起的比數比自然對數值的變化量。在該模型中,比數比表示的是農民愿意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概率與農民不愿意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的概率之比。變量性別、年齡、農民培訓與農民需求的相符度對農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的影響非常顯著,而變量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種植年數、種植面積、對現代農業技術的認知度對農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的影響較顯著。同時還可以看出,性別、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種植面積、農民對現代農業技術的認知度、農民培訓與農民需求的相符度的系數都為正,說明這幾個變量對農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的影響是正影響,這和初期的估計一致。性別這一變量的系數為2.199755,其概率為0.0824,對因變量在0.01水平上具有極顯著影響,即男性較好,這是因為男性在接受現代技術方面的心理比較開放,更加愿意并且也更加容易接受現代農業技術。受教育程度的系數為1.706778,概率值為0.3967,對因變量在0.1水平上有較顯著影響,即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農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多樣化,對新事物的認知水平也有提高,接受新技術掌握新技術的能力比較強,他們能夠認識到現代農業技術對農業生產的高效、高產作用,相對來說也更加愿意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變量農民家庭收入的系數為0.381884,其概率為0.6831,在0.1水平上具有極顯著影響,說明家庭收入越高的農民支付能力越強,他們會比較樂意拿出收入中的一小部分來支付培訓費用,通過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來達到提高農業生產的作用。變量種植面積的系數為0.855012,其概率為0.3022,在0.05水平上影響顯著,種植面積越多的家庭越傾向于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因為種植面積越多的農民,農業生產越是高產農民收入越是樂觀,所以培訓的效果對種植面積多的農民有著深遠的影響。變量農民培訓與農民需求的相符度的系數為7.472032,其概率為0,在0.01水平上影響顯著,農民培訓若是符合農民需求的,能夠給他們帶來實效的農業生產技術培訓,農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的可能性也會比較大,因為這直接和他們的收入有很大的關系。農民對現代農業技術的認知度這一變量的系數為0.318436,其概率為0.0320,在0.05水平上影響較為顯著,農民對現代農業技術的認知度越高,他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的積極性越高,因為認知度越高的農民其對新技術比較關注,了解頗多,能夠認識到現代農業技術會給農業生產帶來高產、高效作用,所以這個群體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的積極性也相對較高,農民的意識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農民具體的行為。由表1還可以看出,變量年齡、農業種植年數的系數都為負,說明農民的年齡越大,小農意識和傳統觀念比較強,對新鮮事物具有抵抗情緒,認為自己的種植經驗可以為農業種植提供幫助,他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的愿望很低甚至會有抵觸情緒;相反,年輕人對新鮮事物的關注程度比較高,更愿意接受新鮮事物。農業種植年數越久的農民越不愿意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因為他們認為自己長久積累的種植經驗足夠為農業生產提供指導。
1.1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組織化程度不高
在培訓過程中我們發現特別是基層村級千部將村經濟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對開展農業培訓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忽視農民實用技術和技能的提高。而做為培訓主體的農民由于受年齡、文化等因素的制約,大多數人員從業水平并不高,對農業技術培訓重要性認識還不夠,缺乏接納吸收農業新科技、新模式的意識,部分農民缺乏培訓興趣,決定了培訓組織難度增大,成效不明顯。
1.2農業科技培訓機構分散,培訓經費不足
目前農業、勞動、婦聯、成教等部門都開展培訓,培訓缺乏統一的組織領導,個別參與培訓的機構敷衍了事,培訓工作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影響了培訓效果。農業培訓經費財政投入較少,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業技術培訓工作的全面順利開展,影響了鎮村一級的培訓基地和配套設施的建立和完善。
1.3培訓師資力量不足,培訓方式變化不大
目前的培訓師資力量和數量和質量都比較薄弱,主要來源是高校專家及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教師的知識層次、理論水平參差不齊,培訓的效果和質量得不到保證。培訓形式缺乏創新,當前的農民培訓模式及內容與實際聯系性不強,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理論講述多、實踐指導少,信息技術運用少,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科技培訓的要求。
1.4農業科技培訓內容多樣,效果不明顯
近年來,上級農業部門先后推出了多項培訓工程,從我鎮的幾年實施情況來看,并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這些培訓主要是依靠上級主管部門和政府自上而下的途徑開展,農民參與培訓的整體積極性相對較低,抱有應付的心態,造成了培訓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2加強技術培訓工作的建議及對策
2.1提高認識,大力宣傳,增強為農培訓觀念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而農民科技水平的高低是關鍵,因此,各級政府、部門要充分認識農業科技培訓工作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視和支持農業培訓工作,消除部分千部認為農民只要有事做、不上訪就夠了的消極認識,樹立科技培訓不僅是讓農民掌握技術和創業本領,主要還是要依靠科技進步來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的觀念。
2.2整合培訓資源,增加農業科技培訓的經費投入
農業、成教、勞動等部門要加強聯系與合作,形成綜合優勢。加強同涉農科研院校的聯系和吸收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聯合辦訓,最近兩年我們同成教聯合市講師團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農業科技培訓,向農民傳授通俗易懂的新知識、新技術、新信息,拓展了廣大農民知識層面,取得較好的效果。為確保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政府應加大對農業科技培訓的支持力度,在財政資金支持上要給予一定的傾斜,保證培訓的經費投入。
2.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做好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
培訓師資除聘請院校專家、教授外,應以本地技術人員為主要力量。培訓教師不僅僅是理論的講解者,還要是實踐生產中的操作員,在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豐富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有熟練的實踐操作能力,這樣才會受到農民的歡迎?;鶎愚r業技術人員是農業技術培訓的中堅力量,在技術推廣過程中要借助多種渠道加強農業技術的繼續教育培訓,及時更新理念和知識構成,學習掌握新技術、農業政策法規、市場信息等理論知識,不斷提高為農服務的水平和能力。
2.4結合實際開展培訓,提高農業技術培訓效果
農業生產具有很強時間性,要根據農民的需求,結合各村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計劃,展開農業種(養)殖技術、農產品營銷、農業合作社、農民創業等培訓,要以農民看得到、學得會,實效強的內容為主,調查發現絕大多數農民參加培訓的目的是如何更好地減輕勞動強度,減少農業成本,提高生產收入,因此要注重針對輕型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集約化科學養殖技術等進行培訓,確保培訓取得實效。
關鍵詞:農業技術培訓;困境;措施
一、農業技術培訓現狀
(一)鎮上集中辦大班如果范圍較廣的話,一般先通知到各個村,然后再由村通知到各社,由社長組織一些關系較好的人來湊個數,這些人一般都是敷衍了事,走個過程而已,學不到真正的知識,即使學到一點東西過不了多久就忘記了。往往造成真正想學知識的人根本不知道培訓這件事,未能及時參與到學習中,造成了資源大大浪費。(二)村社辦小班如果范圍比較小的話,培訓條件也相對比較差,真正想參與培訓的人員大多數還是能參與的,培訓出來的效果比大班要好。(三)上門指導參與學習的人員基本上能夠學習到培訓內容,但出于技術人員的精力和時間都有限,所以真正接受培訓指導的人員不多,不利于新技術的普及。
二、農業技術培訓的優點
農業技術培訓可以把小班培訓和入戶指導相結合,突出二者的優點,將高深的理論知識轉換成簡單的實踐,從而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讓參加培訓的人員很快理解知識,并提高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農業技術培訓的開設,使參加培訓人員得到了非常大的收益。例如某鎮一個培訓班50名學員,全是水稻種植大戶。在培訓即將開始時,正好趕上了水稻育苗,此課程由當地的某水稻專家主講,從水稻的生長期應注意的栽培、施肥、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問題入手,課程內容豐富多彩,還解答了農民朋友困擾多年的問題,農民朋友對這次培訓非常認可,下課后大家到一名學員家里進行了水稻育苗的操作,專家親自指導操作,學員提出的問題也得到了專家的及時解答。
三、農業技術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一)目前農業培訓只走形式目前各個級別的農業部門都有自己的培訓任務,導致大多數都是為了應付差事而做的培訓,根本不重視效果,解決不了生產實際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二)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相對陳舊目前農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涌現,而從事農業技術培訓的人員多數年齡偏大,而且這些培訓人員的工資福利比較差,人員流動快,培訓也缺少必要的經費,使得技術人員無法得到知識的更新,以至于農業生產和技術指導的脫節,現代農業生產的需求不能被技術指導所滿足。(三)農民的整體素質比較低當前,農業生產人員的年齡普遍都在40歲以上,其文化水平都比較低,學習新知識的能力都比較差。而培訓的內容有較強的理論性,接受培訓的人員如果要理解這些內容比較困難,很難掌握全部培訓的內容。
四、當前農業培訓所面臨的困境
(一)相對薄弱的師資力量培訓中,教課的基本都是由部分農業技術的推廣人員擔任,或是一些農廣校的老師。這些老師了解技術更新的途徑與機會不是很多,授課的方式也普遍老化。然而,那些農業技術的推廣人員,他們雖然已經掌握新的農業技術,但他們欠缺授課的經驗,授課的方式不是很合理,很難被農民朋友所接受,農業培訓的成果也隨之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二)失衡的培訓對象農民及在職的農業技術人員主要作為農業技術的培訓對象,而當下卻只面向農民,在職的農業技術人員被忽視,以至于這些人員的知識不斷落后,不能很好地發揮農業技術人員推廣新技術的作用。截至目前,農村務農的人員基本都是一些婦女或者老弱病殘,而這些人員是主要的培訓主體,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培訓效果差。(三)農業技術培訓缺乏充足的經費在政府的財政支出中,農業的支出投入不多。農業技術培訓依賴項目經費的根本原因就是財政經費不足。以至于農業技術培訓的培訓設備嚴重老化,非常落后。還有就是嚴重不齊全的輔助培訓教學工具,培訓材料的印刷與發放也有一定的限制,導致培訓效果大打折扣。(四)學習的理論沒有在實際中得到應用部分單位在組織農業技術培訓時實踐時間非常少,往往許多農民還沒有搞明白新技術的真正含義,培訓就結束了。授課的農技人員也還未來得及對農民進行深入講解,對農技知識的普及增加了難度,導致忽視了技術實施條件。參加培訓的人員不僅沒有學習到新的技術,還出現了許多問題。(五)調查的跟進力度不足當前,培訓人員只重視培訓中的內容,培訓后的跟蹤調查被忽視,沒有真正了解與掌握參加培訓人員對培訓內容的看法,新技術是否在實際中得到應用,有沒有解決農民實際遇到的問題,結果是否被農民朋友認可等。所以,沒有進行后續跟蹤調查,就沒有辦法及時完善培訓內容,培訓的方式方法也得不到及時的改變,過去落后的培訓方式被不停地重復使用。
五、改善措施
(一)加強師資力量保證農業推廣、推動農業發展的最根本措施就是建設一批高素質的師資力量,各級政府應從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加大對農業技術培訓的支持力度,農業技術培訓的教學環境要繼續改善,新生資源要及時補充,授課人員的知識結構體系要及時優化,授課人員的知識水平要及時提升。在農業技術培訓中,充分發揮教育機構的主導作用。(二)選擇合適的時間與培訓對象在農業技術培訓中,參加培訓的人員盡量要求青壯年進行參加。培訓時間應選擇農閑季節,或在春節前后開設農業技術培訓,讓過年回家的農民工也能參加學習,這樣可以讓這些農民工有回家創業的想法,進而農村就有了新的生產力。(三)培訓項目互惠互助,增加經費的投入農業技術培訓的經費往往由多個部門提供,常常會出現經費不足問題。所以,把各種經費結合在一起,培訓時和當地項目相結合,在項目實施時農業技術培訓即可完成,這樣使得培訓的完成保質又保量。如此不但可以促進項目的實施,也做到了點面相結合,使村社的發展得到了推進。(四)建立實習示范基地主動爭取經費是每個農技培訓機構應當做的,而且要爭取建成多個實習示范基地,培訓內容在基地的建成后可以得到實踐,同時也可以使其他項目實施獲得借鑒,啟發農民的農業生產,邊示范、邊參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而使參加培訓的人員很快學到新技術的精華。
六、對農業技術培訓的展望
(一)把農業技術培訓的形式常態化要鞏固農業技術培訓方式,讓每一個技術人員在每個生產的季節都能進行一次培訓,讓更多的農民朋友在技術人員的帶動下掌握新技術,穩固實習示范基地的建設,使基地發揮應有的作用。(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對于農業技術培訓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農業技術培訓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要得以保障,財政預算也要把培訓的所需經費納入進來。(三)不斷提高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素質每年都要對技術人員進行素質教育,使其業務能力得以提高,服務意識得以加強,從而更好地服務農業生產。(四)建立考評機制把技術指導效果、農業技術培訓結果與年終考評結合起來,如果給其安排的培訓任務沒有很好地完成,年終不可給其評為優秀,本年度晉升更高一級職稱的資格予以取消。
七、結語
我國的先進科技在不斷更新,農業技術培訓也應當不斷更新,培訓的范圍與質量也應不斷提高,要適應目前廣大農民朋友對新型農業技術的需求,讓廣大農民朋友的生產能力得到不斷提高,從而使得我國農村經濟得到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綦宗森.農業技術培訓的新方式[J].吉林農業,2012(10):26.
[2]蔣先文,楊長柱.農業技術培訓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農民科技培訓,2010(7):8.
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農業部關于積極應對當前經濟形勢,切實做好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通知》要求,提高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業務素質和農民技能水平,增強科技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經研究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大力開展農技推廣人員和農民技術人員培訓工作?,F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深刻領會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進步。目前,我國總體上已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面對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基層農技人員的素質狀況,迫切需要依靠科技改善農民生產經營能力,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農民收入水平。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肩負著把農業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繁重任務,是科教興農的基層骨干力量。長期以來,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為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與新時期農業發展面臨的艱巨任務和賦予的歷史使命相比,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業務素質亟待提高。據統計,2007年底,基層農技推廣人員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只占45.9%,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只占59.7%,2003-2007年,每年僅有約8.7%的縣鄉農技推廣人員參加過培訓,其中培訓時間在三個月以上的僅為2%。因此,迫切需要加強基層農技人員教育培訓,促進知識更新和結構改善,努力建立起一支功能強大、理念先進、技能優良、作用明顯的基層農技推廣隊伍。
各級農業部門、科研院所和高中等農業院校要從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要科學謀劃,精心組織,扎實推進,努力探索基層農技人員知識更新的制度化途徑,更好更持久地為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科技支撐。
二、精心組織,全面部署培訓工作
開展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工作,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活動,是適應當前農業農村經濟形勢的需要。培訓要以發展糧食生產、保障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重點推廣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以及農技推廣技能、農業公共信息服務技術、農業政策為主要內容,廣泛動員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種形式,對基層農技人員和農民技術人員開展扎實有效的技術培訓。要促進形成行政部門與農業推廣、科研、教學、企業等單位相互配合、上下左右聯動的大聯合、大協作新格局,合力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共同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一)培訓機構
各級農業行政、推廣、科研、教育單位,產業體系各綜合試驗站是開展農技人員培訓的主要機構。
省級農業部門要動員所屬科研、推廣機構,充分發揮面向全省的區位優勢,有針對性地重點培訓骨干農技人員盡快掌握重要、重大生產技術,推動科研成果及時轉化應用。
高中等農業院校要依托自身科研、人才和信息資源優勢,充分利用貼近“三農”的辦學特色,通過農科教結合、產學研協作等方式面向基層開展技術培訓和學歷教育。同時,要動員廣大學生利用寒暑假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廣泛進行形式多樣的技術培訓。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各綜合試驗站和崗位專家所在單位,要根據產業技術體系的特點和發展需要,對體系延伸所涉及縣、鄉的核心技術人員進行業務提高和培訓。
(二)培訓對象
培訓對象:一是以縣、鄉(團、場)兩級種植、畜牧、獸醫、水產、農機、農墾等行業技術推廣人員為主的基層農技推廣隊伍;二是以科技示范戶、村級動物防疫員、植保員、農機手、沼氣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帶頭人和種養大戶為主的農民技術人員;三是返鄉就業的農民工。
(三)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具備區域特色的主導品種和農產品加工技術,尤其是作物越冬管理、春耕備耕關鍵技術;相關法律法規、國家扶持政策;農業推廣的理論與方法;信息技術和管理統計技能等。
(四)培訓方式
根據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和農民技術人員的不同需求,分層分類開展培訓,分行業分縣組織實施,主要采取異地研修、縣鄉集中辦班和現場實訓等三種方式。
異地研修主要是將縣級農業技術人員骨干集中到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農業大學、高中等農業職業院校和農業科研單位進行研修,以提高農技推廣人員對先進實用技術的掌握水平、開展技術推廣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
縣鄉集中辦班主要是在縣、鄉兩級集中辦班,重點培訓當地生產急需的關鍵適用技術和推廣方法,以提高縣鄉兩級農技人員的推廣能力和服務水平。
現場實訓主要是對科技示范戶、村級動物防疫員、植保員、農機手、沼氣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帶頭人和種養大戶等農民技術人員,通過開展手把手、面對面的現場實訓,重點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能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同時,要針對農民工返鄉所提出的技能需求,大力開展就地轉移培訓。
鼓勵各級各類培訓單位結合實際,探索培訓模式,創新培訓機制,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工作。
(五)培訓管理
各級農業部門和培訓機構要加強對培訓工作的指導和管理,精心組織,規范實施。要組織對參加培訓的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和農民技術人員進行考試考核,合格者登記造冊,納入檔案管理。
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接受培訓情況應作為基層農技人員承擔農民培訓和優先承擔農業科技推廣項目的重要依據。鼓勵有條件的單位根據培訓實際對學員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并對考核合格的學員發放職業技能鑒定證書。
三、加強領導,務求培訓工作取得實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切實解決問題?;鶎愚r技人員培訓工作由農業部統一部署實施,各級農業部門,推廣、科研、教育單位,產業技術體系各綜合試驗站要按照職責分工,明確專門機構和人員,加強對培訓工作的督促檢查和業務指導,確保責任落實、任務落實。要預先了解分析當地突出的技術需求和返鄉農民工技能需要,編寫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培訓教案,切實保障培訓質量和效果。
(二)創新工作機制,促進持續發展。開展基層農技人員培訓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創新培訓方式和內容。要建立農技人員培訓的組織平臺,探索綜合部門與行業部門分工明確、密切協同的科技管理機制;依托產業體系的綜合試驗站,探索農業科技研發、集成、轉化緊密銜接、快速落地的農業科技創新機制;依托各級高中等農業院校廣泛開展培訓和學歷教育,探索不同類型基層農技人員知識更新的長效機制。
1.1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組織化程度不高
在培訓過程中我們發現特別是基層村級干部將村經濟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對開展農業培訓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忽視農民實用技術和技能的提高。而做為培訓主體的農民由于受年齡、文化等因素的制約,大多數人員從業水平并不高,對農業技術培訓重要性認識還不夠,缺乏接納吸收農業新科技、新模式的意識,部分農民缺乏培訓興趣,決定了培訓組織難度增大,成效不明顯。
1.2農業科技培訓機構分散,培訓經費不足
目前農業、勞動、婦聯、成教等部門都開展培訓,培訓缺乏統一的組織領導,個別參與培訓的機構敷衍了事,培訓工作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影響了培訓效果。農業培訓經費財政投入較少,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業技術培訓工作的全面順利開展,影響了鎮村一級的培訓基地和配套設施的建立和完善。
1.3培訓師資力量不足,培訓方式變化不大
目前的培訓師資力量和數量和質量都比較薄弱,主要來源是高校專家及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教師的知識層次、理論水平參差不齊,培訓的效果和質量得不到保證。培訓形式缺乏創新,當前的農民培訓模式及內容與實際聯系性不強,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理論講述多、實踐指導少,信息技術運用少,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科技培訓的要求。
1.4農業科技培訓內容多樣,效果不明顯
近年來,上級農業部門先后推出了多項培訓工程,從我鎮的幾年實施情況來看,并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這些培訓主要是依靠上級主管部門和政府自上而下的途徑開展,農民參與培訓的整體積極性相對較低,抱有應付的心態,造成了培訓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2加強技術培訓工作的建議及對策
2.1提高認識,大力宣傳,增強為農培訓觀念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而農民科技水平的高低是關鍵,因此,各級政府、部門要充分認識農業科技培訓工作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視和支持農業培訓工作,消除部分干部認為農民只要有事做、不上訪就夠了的消極認識,樹立科技培訓不僅是讓農民掌握技術和創業本領,主要還是要依靠科技進步來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的觀念。
2.2整合培訓資源,增加農業科技培訓的經費投入
農業、成教、勞動等部門要加強聯系與合作,形成綜合優勢。加強同涉農科研院校的聯系和吸收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聯合辦訓,最近兩年我們同成教聯合市講師團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農業科技培訓,向農民傳授通俗易懂的新知識、新技術、新信息,拓展了廣大農民知識層面,取得較好的效果。為確保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政府應加大對農業科技培訓的支持力度,在財政資金支持上要給予一定的傾斜,保證培訓的經費投入。
2.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做好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
培訓師資除聘請院校專家、教授外,應以本地技術人員為主要力量。培訓教師不僅僅是理論的講解者,還要是實踐生產中的操作員,在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豐富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有熟練的實踐操作能力,這樣才會受到農民的歡迎?;鶎愚r業技術人員是農業技術培訓的中堅力量,在技術推廣過程中要借助多種渠道加強農業技術的繼續教育培訓,及時更新理念和知識構成,學習掌握新技術、農業政策法規、市場信息等理論知識,不斷提高為農服務的水平和能力。
2.4結合實際開展培訓,提高農業技術培訓效果
農業生產具有很強時間性,要根據農民的需求,結合各村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計劃,展開農業種(養)殖技術、農產品營銷、農業合作社、農民創業等培訓,要以農民看得到、學得會,實效強的內容為主,調查發現絕大多數農民參加培訓的目的是何更好地減輕勞動強度,減少農業成本,提高生產收入,因此要注重針對輕型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集約化科學養殖技術等進行培訓,確保培訓取得實效。
2.5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
摘要:農機培訓的對象主要是農民農機手,其目的是提高農機操作人員運用農業機械的綜合技能,提高其技術素質,使他們正確、熟練地使用農業機械進行農業生產,發揮農業機械在搶農時、抗災害,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作用,促進增產增效。與此同時,還應特別注意把農業科學技術融于其中,使農機更好地服從于先進的農業科技要求,達到豐產豐收。這是對農民技術培訓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
關鍵詞:農機;農藝;相結合;農機培訓
1農機與農技的相互關系
有機物質的合成與分解是農業生產的兩大任務,也是農業生產的本質所在。只有通過植物生產、動物生產和土地培肥這三個重要生產過程,農業生產才能正常地、穩定地、持續地進行下去。而這三個生產過程中的植物生產與土地培肥與農機有著密切的關系。就土地培肥而言,只有通過合理的土地管理才能達到目的?,F代農業的土壤管理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通過農業機械的合理耕作,給土壤本身創造一個良好的水、肥、氣、熱條件,才能發揮土壤這個基本農業生產資料最大的經濟效能,提高土地的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例如,深耕,深松不僅能增加土壤耕作層的通透性,同時又能增強土壤耕作層與土壤深層的物質交換,增加土壤活力達到抗旱抗澇。而這一農藝措施必須通過農業機械來完成;又如,農業專家力舉推薦的增加土壤有機質的秸稈還田技術,就得靠先進得農業機械來實現。而操縱先進機械得又是人。因此,在對農民進行農機培訓時,必須把相應的農技要求、農業機械田間作業的作用、目的以及對植物生產的影響交代給他們,把這些農業知識結合到“標準化作業”、“機組運用”,機器保養等培訓內容中使他們更清楚地認識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得重要地位,明確農業機械各種作用、最終要體現在促進農產品的生產成果的增長上。這樣有利于發揮機手的主觀能動性,克服使用農業機械只是為了提高生產率的片面認識,使他們更自覺地運用農業機械為農業生產服務、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巨大作用,使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從現代農業的角度來看,沒有農業技術要求,農機培訓就沒有真正的目的,沒有農機培訓做保證,農業技術就無法實現。如果說,土地是農業的身軀,水是農業的血液,肥是農業的糧食,種是農業的靈魂,那么,機械化就可以說是農業強健的四肢。所以說,農機與農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
2農機培訓與推廣必須適應于農技推廣。
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是使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應用到農業生產的實踐中,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促進農業的高速發展。新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是直接作用于作物生產,是農業生產的直接措施,是連續不斷地進行,而且新舊科技交替的周期越來越短。而農機培訓與推廣卻是在農技成果轉化與推廣之后,按照農業科學技術的要求間接地作用于作物生產。農技是從作物內部挖掘增產的潛在因素,農機則是從作物外部施加某種技術措施促進作物增產。因此,農機培訓與推廣要與農技推廣相適應,使先進的農業技術在較短的時期內發揮最大的技術效應。
過去,我縣農機推廣工作舉步艱難。一方面是資金有困難,但更重要的是農民對新機具不予接受,其中主要原因是農民對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與新機具的推廣之間的關系沒有認識。這些年,我們在對機手的培訓中,把農業新技術與新機具的推廣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農機推廣課上,介紹帶深施肥部件的精量播種機時,把相應的農業增產技術結合起來進行講解,使他們認識到這些農業技術的應用,不但能減少農業投入,還能增產,由此,我縣的農機推廣工作擺脫了被動局面。這也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農機推廣必須與農技推廣相適應,同時兩者又不可分離,只有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加快農業技術的普及與推廣,從而推動農業生產的穩步發展。
3農機與農技培訓同時進行,才能全面提高農民的素質。
縣級農機培訓的對象主要是農民農機操作人員,他們在生產中,不但要運用農業機械從事生產活動,同時,還要運用農業科學技術進行生產經營,二者不可缺一。只有正確、合理地把農機與農技同集約化農業生產有機結合在一起,使農機與農技發揮各自的最大效應,才能把握住農業生產飛速發展的進程。為適應現代農業的這一特點,我們對駕駛員復訓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和改革,一是把農業生產標準化、規范化同農機田間作業技術標準結合教學,使學員認識農機作業高標準是實現農技標準的根本保證,從而提高學員對農機作業必須服從于農技要求的認識和自覺性,增強他們對機具狀態要求標準化和更新機具的積極性;二是講土壤耕作制度,并把蓄水提墑這一抗旱保苗的農業技術結合其中,使學員認識針對我們現有的水利設施和資金狀況治理我們地區春旱秋澇的根本途徑使靠我們的機械化為土壤建立一個“虛實并存”的耕層結構,蓄住天上水,用好地下水,實現春旱秋防,秋雨春用,達到農業生產穩產豐產;三使聘請懂農技的農業專家為學員講農機與農藝課,使學員真正懂得了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認識有些農業技術的推廣必須依靠農業機械來完成。同時還讓學員掌握一些新的農業技術,受到了學員的歡迎。過去復訓班課程內容不好選定,主要是參訓者有新駕駛員,還有不分老駕駛員,所以上課時,難免出現重復聽課者,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或睡覺現象,課程內容調整后,學員學習興趣很濃,尤其在聽“農機與農藝”課時,不但認真聽、認真記,下課后還圍著老師問這問那,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原因是,過去我們忽視了我們的培訓對象不僅是一個機械操作者,同時還是一個農業經營者這一點,而往往農業部門的培訓又不包括農機駕駛人員。因此,通過實踐,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無論是從發揮農業機械最大效能的角度,還是從培養農業生產經營者的角度,都必須使農機培訓與農技培訓同時進行,才能更好地提高農機推廣與農技推廣的普及率和轉化率,全面提高農民的技術素質,以適應于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4農機培訓與農技有機結合,能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
農業的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學,三靠投入。自以來,黨在農村實行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將農民的利益與上地密切結合起來,極大調動了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體制解放了生產力,農業依靠科技進步,產量、質量效益大幅度提高,科技發展了農業生產力。二十多年的農村經濟發展證明,在農村政策穩定的大環境下,科技成為農業發展的決定因素,農業依靠科技進步,農民依靠科技增收是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從發達國家農業發展軌跡來看,真正起到核心推動作用的是科技。我國屬于人多地少的國家,土地資源十分稀缺、人均耕地少,因此只有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廣新技術,提高農民科技水平,才能提高農業資源配置的效率,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民的不斷增收。
(一)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是農業發展的需要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客觀的看,目前農民的素質是非常低的,以都善縣為例,全縣現有農業人口14萬人,農村勞動力5.8萬人,勞動力中初、高中畢業人數1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的172%,中專以上約2000人,占3.4%,其中絕大部分為縣農廣校畢業的學員。這個數字不僅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與我國發達地區相比也有很大差距,這種勞動力素質狀況嚴重制約了都善縣農業經濟的發展。都善縣是一個傳統的經濟作物區,以種植葡萄、棉花、哈密瓜為主。近年來,隨著石油開發,蔬菜種植業和畜牧養殖業發展得很快,但是農業的科技含量很低,產量和品質都不盡人意。比如大部分瓜農哈密瓜種植前土壤不消毒,溫室蔬菜只能種植油白菜、菠菜等耐寒品種,畜牧業大都是傳統的養殖方式,棉花的模式栽培技術還不能大面積推廣,葡萄的新技術運用得很少。以上等等說明,農民對科技的掌握和應用在認識和實踐上距離農業的發展要求尚有很大差距。農業的發展要實現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轉變,依靠科技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是必不可少的途徑,而農民作為生產者其掌握科技的水平和能力又是農業發展至關重要的因素,它應該是農業發展的原動力,而農民目前的整體素質又不能掌握過多、過深的科技知識特別是理論知識,因此根據農業市場需求,有針對性的對農民進行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是一條切實有效地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的途徑,農業實用技術有著實際、實用、實效的特點,易被農民接受,深受農民歡迎,容易取得成效,是現階段農民技術培訓和推廣的最好方式。因此,農業的發展關鍵要提高勞動者素質,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最有效途徑就是農村實用技術的培訓和推廣。
(二)農村實用技術是農民致富的重要手段農業農村工作的最終目的是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農民致富手段有多種途徑,但大農業是最有效的,也是農民增收最可靠的保證。都善作為農業大縣,大農業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農民收入的很大比例要依靠農業。因此,農業的發展是農民致富的關鍵所在。目前,農民對農業實用技術的掌握和運用的情況較差,農民的科技水平比較低,大多是憑著經驗進行生產,這種狀況嚴重制約著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但辯證的分析,這既是差距,也是潛力,都善縣三大經濟作物平均單產棉花85公斤,哈密瓜1.25噸,葡萄2.1噸,這種單產水平上有很大的增產潛力,如果農民能掌握相關的實用技術并加以應用,能在原有的收入水平上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從而達到增收致富的目的。近幾年,農民開辟了許多致富的渠道,如蔬菜、庭院經濟、園藝、特種養殖,作為新的產業,農民缺乏的是技術,而又有許多農民因為沒有技術而望而生畏,許多好的致富項目沒有人去生產經營,如果大部分農民能掌握1一2門實用技術。他們增收的渠道會越來越多,那么農民致富奔小康就能得到強有力的保證。因此,大力發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是農業發展的需要,也是農民致富的迫切需求。
二、都善縣目前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的現狀、經驗及成效
都善縣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由科委牽頭,科協、農科所、農廣校聯合實施,鄉鎮配備科技副鄉鎮長負責此項工作,科委、科協主要是以“科技之冬”的形式利用冬天農閑時間進行培訓,而農科所培訓任務較少,主要是抽調人員進行講課。農廣校擔負著較高層次的農民教育工作,是院校教育方式與農村實際的有效結合點,負責培養有一定理論水平的新型農民。從近幾年的農民培訓工作來看,基本上是采取各種層次相結合圍繞主要產業,進行培訓的方式,效果比較明顯,全縣60%以上的農民參加過技術培訓,涌現了一批靠科技致富的農民,比如東巴扎鄉的楊占才,93年搞了一個蔬菜溫室,但由于技術缺乏,一直沒見效益,94年,縣科委請八一農學院的技術專家在都善縣開設了數期蔬菜技術培訓班,并多次現場進行指導,使楊占才掌握了溫室的構造、保溫及多種蔬菜的種植技術,當年就盈利15000元,95年他又貸款5萬元,修建了5個溫室,當年盈利達6萬元左右,成為遠近聞名的蔬菜大戶和技術能手,多次獲得地縣、鄉各級獎勵。自治區領導也到他的溫室參觀過,楊占才嘗到了科技致富的甜頭,深感到科技的巨大效益。又出資送兩個兒子到縣農廣校學習,象楊占才這樣通過掌握實用技術而致富的在都善縣還有不少,他們遍布蔬菜、棉花、哈密瓜、畜牧業的各個領域,成為當地的致富帶頭人。從近幾年培訓效果看,大部分真正掌握實用技術的農民都能通過所學的實用技術致富,農民將所掌握的技術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取得了連他們自己都吃驚的經濟效益,開展實用技術的培訓與農民致富是成正比關系,工作開展得越好,范圍越廣,農民受教育面就越大,掌握的技術越多,依靠科技致富的農民也越多。由于實用技術培訓J二作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仍存在著許多問題,一是培訓的內容不適應農業發展的要求,棉花、葡萄、哈密瓜培訓得多,其他項目少,滿足不了農民開辟新的致富渠道的要求;二是培幼l}不能很好的與實際相結合,存在著脫離實際,不能針對性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三是培訓時間安排上冬閑時間培訓多,農忙時田間地頭培訓少,其實在田間地頭的現場培訓效果更好:四是培訓后的跟蹤指導少,不能很好的將培訓效果加以鞏固;五是各級黨政對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重視不夠,這是一項長期性、戰略性的工作,不易出成績。因此,得不到重視。
三、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做好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
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在農業發展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各級黨委、政府重視此項工作,結合都善縣實際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做好這項工作。
(一)各級黨委、政府要求將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加強領導力量,改變由一名科技鄉鎮長抓培訓_I二作的局面,從組織上保證工作的落實。同時要保證經費,縣委、政府保證科普經費(年人均0.2元)的落實,并能切實將培訓經費應用到位,鄉鎮要保證統籌費中科技培訓費用的落實,做到領導和經費的兩個到位。
(二)要大力開展科技致富典型的樹立和宣傳,讓廣大農民切實看到實用技術的實用性、實際性和實效性,提高農民學習實用技術的熱情。
(三)要圍繞都善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制定切合實際的年度培訓計劃,做到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工作。
(四)實用技術培訓工作要有針對性,多征求農民的意見,根據農民的要求選題。
(五)要抓好農村黨員、干部的實用技術培訓,讓他們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這樣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會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