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8 09:24:50
序論:在您撰寫林業經濟發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近年來,多數不合理的建設項目占地有向林地轉移的趨勢,違法采伐林木的現象時有發生,對林地造成了致命的破壞。我國森林植被恢復征收費用,標準明顯低于耕地等其他土地類型。在不久前的國家林業局對全國占用征收林地情況進行了檢查的結果表明,共查出違法占用林地面積1015公頃;毀林開墾百起之多,面積185公頃。數量十分驚人。
2加快推動林業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
2.1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宣傳
要發展現代林業,適應新農村建設需求,就要幫助農民從根本上轉變觀念,認識林業在生態環境方面的重要性,確立尊重多樣性和以生態為中心的價值觀。(1)與時俱進,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新時代的新型農民是努力學習農林專業技術知識,會經營懂管理、能服務新人才。普通栽培撫育知識、生態系統功能科普知識和專業化擴展的相關知識,要普及到廣大農民中。林業的生物技術,生態系統功能知識部分農民專業戶了解才能使農民肩擔當起發展現代林業的重任,使知識從書本走向新農村建設實踐。(2)向農民進行專業技能和成果的推廣,是媒體、農林院校和各級政府所設種子站、林業站、果樹站等技術推廣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
2.2優化產業結構
由于過去的資源依賴型、資金依賴型及管理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導致忽視資源環境與長遠利益。只有向資源節約型、管理集約型的循環經濟轉變,全面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帶動經營管理和制度安排等理念創新。
2.3加強基層林業工作站建設
我們必須加強基層林業站機構建設,引導林農結合當地實際進行林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森林經濟效益,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增進林業農民增收節支、逐步致富,加快廣大農民奔小康的步伐。
2.4大力發展第三產業,著力開發林下經濟
(1)抓好示范樣板模式。抓好“林藥”“、林菌”、“林禽”等系列林業復合經營模式。培育一批森林經濟示范基地,樹立典型樣板。(2)積極鼓勵、扶持職工開展林下種植、養殖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是拉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要通過互相幫助,幫助林下經濟經營者與林產品加工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擴大產品銷售渠道,全面帶動林下經濟發展壯大。(3)發展家庭經濟,給予優惠政策,確保產品回收,建立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提高產品附加值。(4)把以伐木賣錢為主的財源轉型為碳匯經濟新財源。發展碳匯林業,通過碳匯交易來實現創收,為林業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
2.5發展觀光林業、建設國家林業經濟示范基地
(1)觀光型林業具有較大的產業關聯度,在交通便利、有一定基礎設施條件、有輻射帶動能力的地方,建立國家林業經濟示范基地。其開發經營不僅可以帶動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與商業貿易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可以促進當地勞動力就業解決了社會問題。這樣做不但增加了農民的收入,進而帶動了農村的多項產業的發展,從而有效地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通過基地建設,加快實施優勢林業經濟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提高優勢林業經濟產品生產加工水平,提高林業經濟產品質量。(2)農村修復傳統文化基礎雄厚,這樣不但促進了城鄉居民交流,創造了和諧的文化氛圍。與人們溝通了思想,弘揚且傳承了先進傳統文化。只有將眾多和諧元素合并融入到現代生活中,形成具有民族特點或地方特色的和諧社會氣氛,促進城鄉水融、有序和諧的發展。
2.6提高林地保護管理和林業生態保護意識(1)加大林地監測投入力度和管理執法力度。強化森林覆蓋率、林地保有量、森林蓄積量等約束性指標考核評價,合理有計劃采伐森林,及時撫育,促進森林自然更新;保護原生性森林,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啟動實施全國工礦廢棄地等重點區域森林植被恢復工程,完善林地保護利用的投入機制。(2)提高森林植被恢復費征收標準。根據項目性質、林地區位和用途制定不同的森林植被恢復征收標準,促進建設項目科學、節約用地。
3結語
1.1經濟發展模式的內涵
所謂經濟發展模式,指的是涉及影響經濟發展方向的各個因素,且這些因素之間處于相互有聯系的狀態,進而組成一個經濟系統,該系統具有調節作用,其結構相對復雜。換而言之,各因素涉及范圍廣,包括文化、政治等,他們并非相互獨立,而是相互作用的。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區的經濟、文化具有自身的特點,故而各個因素產生的效應也會不盡相同。因此,在選擇經濟發展模式時,需要因地制宜,選擇最佳的經濟發展模式,這樣才能有效推動當地經濟的良好發展。
1.2林業經濟發展模式的內涵
經濟發展模式屬于一個大的總體系,其中涉及多種類型的經濟模式,如工業經濟發展模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等。具體來講,林業經濟發展模式指的是綜合考慮地域發展特色和前景,結合多方面的條件,比如實際的社會狀況、林業發展狀況等,制定出可以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的一種模式。據大量實踐發現,正確的發展模式對林區發展方向、速度均產生重要作用。因此,在選擇林業經濟發展模式時,需要考慮自然狀況、國家政策、文化等因素。
2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分類
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分類比較復雜,從不同的角度來劃分,其分類也不盡相同。具體來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從圍繞核心角度分類
從該角度劃分,可以分為兩種。1)獨立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指的是以林業部門為中心,并由其統領社會各利益主體,在此基礎上開展林業工作。在這種發展模式下,其主要目的是提供木材,認為人類與森林處于一種敵對狀態,單方面強調林業砍伐,且將林業與公眾割裂開來,林業權的歸屬者是政府。因此,這種林業經濟發展模式使大眾遠離森林,較為獨立。2)參與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這是一種現代化的林業發展模式,目前已被廣泛采用。在工作開展方面,其將林業部門與社會中的各個利益主體聯系起來,形成合作關系,共同開展林業工作;在林業管理方面,其與其他動植物的管理密切關聯,主張人與樹林是伙伴;在林業權歸屬方面,存在多樣化特點,其中包括集體林、國有林和私有林等,其與公眾建立良好的聯系。與此同時,林業機構的角色也發生較大轉變,即從被林業政策決定向參與對話、利益交換的仲裁人,與此同時,還扮演著促進者、調節者等多種角色,可以有效避免濫用林業資源,促使林業資源效益最大化。
2.2從開放程度角度分類
從林業的開放程度劃分,可將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分為2種。1)封閉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是在特定的經濟、政治、地理環境與理論觀點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林業經濟發展模式,以追求區域經濟的自我健全和完善為指導方針,從其生產和流通體系來看,主要是以“內循環”為基礎前提。在其觀點中,認為林業是獨立的,所以發展要依靠自身,不具備整體觀念,沒有意識到林業只是整個經濟系統的一個子系統。2)開放型林業經濟發展模式,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和要求,以與外部經濟廣泛聯系為前提,從事物之間的聯系層面來看待林業的發展,即林業與社會各個行業密切相關。因此,在看待林業經濟發展時,需要上升到一個社會林業的高度,加強推廣,促使全民關注林業,進而有效推動林業的全方位、深層次發展。
2.3從發展速度角度分類
從林業的發展速度角度分類,可將其分為2類。1)跨越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在先行者的某個發展階段,相對落后者出現超常規的趕超行為。從其實質來看,其理論指導為可持續發展理論,主要途徑為重點工程建設,實現重點突破,將傳統林業向現代農業方向發展,加快林業經濟發展,逐漸縮小與先進國家之間的差距。據實踐證明,采用林業經濟發展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農民收入,提升農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還能進一步加快生態建設,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獲得良好的生態效益。2)漸進式林業發展模式,指的是在發展林業經濟時,按照一般規律來進行。其發展速度相對來講比較緩慢,沒有意識到林業經濟發展的后發優勢,其效果不甚理想。
2.4從綠色程度角度分類
近年來,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社會在發展經濟時主張綠色、環保。從林業經濟的發展歷程來看,主要分為:1)非綠色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其是社會發展較為落后情況下的一種林業經濟發展模式,經過多年的歷史實踐證明,該模式造成人類資源與環境的危機,目前已逐漸被棄用;2)淺綠色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其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第一次環境運動的基調,在其環境觀念中,認為環境與發展處于一種分裂狀態下,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對環境問題的消極描述上,在討論問題方面,側重于技術層面,其雖然意識到環境保護的必要性,但是沒有正確理解可持續發展理論,甚至有時還會以反發展的思想來指導林業發展,不利于林業經濟的健康、可持續、快速發展;3)深綠色林業經濟發展模式,這是第2次環境運動的主題,該模式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主張將環境與發展二者結合起來,探討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解決方法等,同時強調全方位、多學科研究林業經濟發展與環境問題,因此,深綠色林業經濟發展模式注重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力求做到三大效益的統一,從而可以為資源節約、人類環境改善等方面作出相應的貢獻。
2.5從發展階段角度分類
從發展階段角度劃分,可將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分為2種。1)傳統林業經濟發展模式,由于人們對社會與自然的認知較為局限,過分強調“人”的重要性,認為人高于一切,采取“統治”的態度,沒有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對林業資源進行大肆掠奪。2)現代林業經濟發展模式。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提出人類與自然是平等的,主張采取和平相處的理念。在發展林業經濟時,強調合理利用林業資源,同時注重保護生態環境。
3結語
關鍵詞:林業經濟;發展特征;問題;對策
林木的培育和種植不僅會帶來經濟效益,而且對于環境保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就是環保效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林業經濟的發展也日趨重視。
1林業經濟發展的特征
一是林木的種植在防風固沙、保護環境、調節氣候、減少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明顯,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二是林木的種植和農業種植相似,都是以土地為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培育林木的生產過程不像農業種植有較強的季節性。三是林木的種植生產時間長,相對來說勞動時間短,生產過程具有一定的階段性,既可以生產木材及其他輔料,也可以保護生態環境。四是林木的種植大部分都在荒山、灘涂等,這樣的土地農業種植難以利用。
2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在林業經濟發展中實行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封山育林等政策,使得林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2.1林業資源的開采和種植不合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林木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由于林業資源的生長期較長,如果過度采伐,無法合理地按照林業資源的生長周期進行開采和種植,森林覆蓋面積會不斷減少,很容易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塵暴天氣等,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
2.2林業經濟發展結構單一
目前,在林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大都忽視了林業種植相關副產品的經濟價值,而是將林業經濟的發展重點放在了對森林木材的加工使用上,譬如對中藥材及菌類的培育,可以和林木培育共同進行,從而改變林業經濟發展結構單一的模式,最大程度地增加林業經濟效益[1-2]。
2.3林業經濟發展的相關制度需要健全
現階段,國家在林業政策上,鼓勵全民參加植樹造林,但由于土地和大部分的林業資源都屬于國家,林業種植者和育苗者始終處于被動的局面,缺乏有力的保障,從而導致思想和競爭意識薄弱,需要有相關優惠政策支持對荒山荒地的承包及開采利用,要有相關制度對責任和義務進行明確的界定,切實保護廣大林業種植和育苗者的切身利益,提高人們對林業種植和培育的積極性,有效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
2.4缺乏林業技術性人才
林業種植存在著條件艱苦、工作單一、周期長等實際問題,真正懂技術會管理的人才都不愿意到種植一線工作,林業相關的工作人員技術知識缺乏,林業經濟的管理團隊實踐經驗不足等,這些都影響到林業經濟的發展。
3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的對策
3.1不斷完善林業相關制度
林業的種植,不僅在于產生經濟效益,而且應該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的均衡發展,所以不管能否真正實現林業種植的經濟價值,都應當有相應的保護制度,在這方面國家相關政策也給予了大力支持。但是現階段我國林業種植中個體經營的比例日趨增加,因此在對廣大林業種植和育苗者進行保護的同時,還應當重視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經濟手段來促進林業的發展。同時,要嚴格控制林木的采伐,尤其是天然林,因為與人工林不一樣,天然林有著獨特的生態環境和群落,一旦遭到破壞將很難恢復,要嚴懲任何非法開采行為。
3.2不斷優化林業產業結構
要依托市場的發展需求對林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和轉型,把林業資源優勢轉變成為經濟競爭優勢,從而實現林業經濟產業結構的優化,促進林業經濟發展。林業生產的目的是為了在多種效益方面發展,因此要將林業產業開發與市場經濟發展有機結合,把握好林業產業的發展方向,建立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和節約型發展路線,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選擇好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更好地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從而達到森林資源和土地資源利潤的最大化[3-4]。
3.3不斷創建林業產業環境
一個良好的產業環境,能夠促進資源的深入利用,有效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原料和資金平衡,確保產業鏈健康循環發展。就林業產業來說,要保證從林木資源的開采、加工、深加工到市場需求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得到充實,才能更好地提升整個林業產業的效益。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充分發揮支撐作用,同時也要發揮民間組織的作用,通過社會多方力量搭建起林業產業平臺,真正發掘市場的需求,給林業產業環境傳遞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創建良好的林業產業環境。
3.4不斷開發林下產業經濟
通過發展林業復合經營模式,從多種途徑發展林業經濟,更好地對林業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實現林下經濟多元化發展,促進林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同時,要不斷加強對林下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選擇重點區域、重點項目、重點品種對林下種植和培育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這樣可以促進相關林業資源的發展,有利于拉長和平衡林業經濟的產業鏈,更好地提升林業產品的附加值。
4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應該認識到林業經濟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已經逐步顯現,同時在發展林業經濟的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和處理的關系也很多。因此,要通過不斷總結林業經濟的發展規律,探索解決途徑,健全政策體系,加大投資力度,培養技術人才,優化產業結構,切實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5參考文獻
[1]于爽.淺談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J].河北林果研究,2009(4):413-415.
[2]張傳輝,張漢巍.我國林業資源型地區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森林工程,2006(6):60-62.
[3]孫愛斌.我國現行的林業政策對林業經濟發展的障礙分析及對策[J].福建林業科技,2006(1):180-183.
1.1經濟發展模式。經濟發展模式就是一個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調節經濟運行的經濟系統。它包括影響經濟發展,保證經濟運行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方面的各個構成因素的總和。這些構成因素的組合極為復雜且成分各異,就其性質而言,有技術、經濟、政治、人文制度等等各個方面。這些具有相互聯系的組成因素在一定的經濟模式的框架內發生相互作用。由于各個地區的各個構成因素不同,或者各個因素在質或量上的區別,也會引起各個經濟發展模式本質的不同。因此各個地區,應該根據本地區不同的構成要素,制定一個適合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
1.2林業經濟發展模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是經濟發展模式的一個子系統。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就是根據本地區林業資源的具體情況以及林業經濟發展現狀及林業發展政策,結合本地區的自然環境情況、社會資源情況、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等而制定的適合本地區林業經濟發展方向的經濟發展模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能根據林區的實。
二、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分類
2.1以圍繞核心分。根據林業經濟發展圍繞核心不同可劃分為:參與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和獨立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獨立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是指林業建設以林業部門為中心,由林業部門統領社會各利益主體開展林業工作。參與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是指社會各利益主體與林業部門一道,圍繞林業經營而開展林業工作。獨立式林業是以林業局為中心的時期,林業生產的目的只是為了提供木材,林業管理孤立地進行,將人類看作是森林的敵人,同時林業權屬由政府所有,與公眾的聯系極少,使大眾遠離了森林。參與式林業以林業經營為中心,是現代林業的主要發展形式。參與式林業的林業生產具有多用途性,林業管理與其他動植物的管理相聯系,使人類成為樹木的伙伴,同時林木權屬多樣化,包括私有林、國有林、集體林等方式,建立了與公眾的聯系,把森林帶進了公眾生活中。林業機構從被林業政策決定的角色,演變成資源管理利益共同體的召集人,配合環境需要,創造一個參與對話、利益交換的有效仲裁人角色,同時扮演一個指導者、促進者、調解者、教育者等角色,成為避免資源濫用的守護者。
2.2以開放程度分。根據林業開放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封閉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和開放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封閉型模式是特定的政治、經濟和地理環境與一定的理論觀點相結合的產物,其指導方針是追求區域經濟的自我健全和完善,生產和流通體系基本上建立在“內循環”運作的基礎上。開放型模式是建立在與外部經濟廣泛聯系的基礎上,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和要求。封閉式林業是指將林業看作一個獨立的行業,本行業的發展只能依靠本行業的發展,沒有將林業經濟發展,看作為整個經濟系統的子系統,對林業的認識缺乏全面的認識。開放式林業就是以社會辦林業為宗旨,林業與其它行業之間有著廣泛的聯系,林業的主要功能是其生態效益,從而應該上升到一個社會林業的高度,將林業生態意識推廣到全民意識,從而使全民來關注林業,促進林業的全面發展。
2.3以發展速度分。根據發展速度的不同分為:跨越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和漸進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跨越式發展是指一定歷史條件下落后者對先行者走過的某個發展階段的超常規的趕超行為。林業跨越式發展的實質是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以重點工程建設為主要途徑,以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加速由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縮小與世界林業發達國家的差距,使我國林業早日跨入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林業跨越式發展是加速生態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重要出路,是根本改變林業自身落后面貌的必然選擇。漸進式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就是依照林業經濟發展的一般途徑,林業經濟發展走上一條緩慢的、循序漸進的發展模式,沒有考慮到我國林業經濟發展的后發優勢。漸進式林業不可能快速改變我國林業經濟發展落后的局面,不可能加速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
(一)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我國在近些年來提出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無論是何種經濟的發展,都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目標,以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生態自然環境為根本出發點,從而更好的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發展相互適應。
(二)有利于林業經濟自身的發展
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并不是單方面的,不僅僅可以為我國的自然環境保護帶來更好的發展空間,更主要的也可以為自身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同時,也可以為自身的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自然資源,細水長流的經濟發展模式可以持續不斷的為經濟發展帶來效益。
二、當前我國林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和現狀
(一)林業經濟結構較為單一
當下我國的林業經濟發展還相當的不成熟,大多數地區的林業經濟發展還處于粗放的發展狀態。另外企業的發展規模都相對較小,缺乏技術含量,在進行林業發展的過程當中,總是會造成許多的原材料浪費和資源浪費,進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這種粗放型、低水平以及技術含量較低的結構形式和生產模式只會嚴重的阻礙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
(二)森林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都直線下降
由于林業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亂砍濫伐對自然造成的影響,導致了我國的森林資源數量和質量都呈現出直線下滑的趨勢。而且,我國絕大多數植樹造林的樹種也相對單一,樹種的死亡率相當高。再加上樹種的產期較低、效益低下,進而造成了森林資源的不斷匱乏,最終必然也會影響林業經濟的發展。
(三)缺乏相應的林業體制改革
缺乏相應的林業體制改革是現階段林業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阻礙。故而,在林業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就會出現許多政企不分、職責不分明以及林業經濟發展受阻的現象產生。林業體制的完善可以更好的對林業經濟發展起到監督和保障的作用,而這種體制的缺乏勢必造成林業經濟發展得不到合理的保障。
三、我國林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一)科學配置人才,促進林業經濟高速發展
林業經濟要想更加集約型的發展一改以往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生產方式,首先就要對這一行業進行嚴格的規范,對從業人員進行專業科學的配置。這就要求廣大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實現科學的人才配置,建立起一個專業的個人人才平臺,為林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可能。具體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相關專業的人才進行對整體行業的規劃。
2.企業也應該不斷的對人才進行升華培養,包括對其創新意識、資源意識的培養。
3.大量儲備高水平、高學歷、專業能力高的人才隊伍。確保林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能夠不斷創新,多層次、多形式的進行林業發展創新。為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帶來較多的空間和可能。
(二)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和規范條例
我國林業發展之所以會遇到許多的問題,產生很多破壞自然資源的現象出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相關的法律制度做為保障以此規范林業企業的發展行為。在林業經濟的發展過程當中,法律制度和法規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為了促進我國林業經濟更好的發展,林業主管部門應該努力的借鑒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在林業發展當中制定的相關制度和條例,確立環境優先的原則。當經濟利益和生態利益二者發生沖突的時候,要本著環境生態優先的原則,充分的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二者之間的關系。
(三)優化林業經濟產業結構
由于林業經濟產業結構還不完善,因此一定要不斷的對此進行優化,從而形成相對完善的經濟產業結構。針對傳統的林業經濟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和改變,建立起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新的市場對策。同時要加大引進各種先進生產技術,盡可能的縮短生產周期,引進新的原材料和樹種,確保樹種數量的提升和質量的改進。最后還應該加大改革的步伐,引進和創新新的產品,努力發展服務性項目和產業。
(四)建立林業經濟生態評價體系
建立林業經濟生態評價體系實際上就是權衡林業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的表現,也就是在二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的重要展現。建立起來的林業經濟生態評價體系,應該是客觀、科學的,并且人們現在已經逐步的認識到林業經濟所具有的獨特的社會效益。所以在發展林業經濟的時候,應該找到一個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切合點,使得林業經濟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的結合起來。
(五)貫徹和落實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對于林業相關企業,應該不斷的貫徹和落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思想??沙掷m發展是和科學發展觀相繼提出來的我國的重要發展戰略,也是近些年來我國各個產業發展的首要要求和根本依據。企業應該不斷地進行這種思想的學習和普及,從根本上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進而在社會發展和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都可以真正的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將生態環境保護提上日程。當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有所取舍,明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四、結語
在經濟上,作為一種資源型產業經濟,林業經濟的發展過程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我國在發展林業的過程當中,卻存在只注重森林培育、木材采運和木材加工等情況,這種情況會對林業經濟的發展造成很大的阻礙,這就會給人們造成一種錯覺,那就是林業經濟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木材生產,人們很容易忽略林業在副業方面的發展,副業的發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耗森林資源的速度過快,與此同時,它還有可能會導致森林資源出現很大的危機,所以,要想讓林業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讓林業資源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還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前景,那么林業經濟在對木材生產重視的同時,還應該對副業的發展進行足夠重視。近幾年來,森林資源出現了過度開采的情況,這也正是因為林業在經濟方面出現的問題所造成,這不僅讓人們的很多需求都無法得到滿足,還使得木材生產面臨很大的困難,更別提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了,這非常不利于社會的發展。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需要依靠森里資源的力量,一旦森林資源遭受到嚴重破壞,那么就會導致生態系統出現很大的問題,人們的生存環境也會受到很大的威脅,由此可見,森林資源的重要性。所以,在發展林業經濟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對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便讓林業在經濟、社會和生態方面實現共同發展[2]。
二、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的措施
1.讓產業結構得到優化。為了讓林業經濟結構得到優化,那么林業經濟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不僅要不斷地進行轉型,還應該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競爭優勢,以便提高林業經濟發展的競爭地位,從而優化林業產業結構,與此同時,在發展林業的過程當中,在對林業經濟結構轉變的同時,還應該讓復合經濟得到發展。讓林業在多種效益方面實現發展是林業生產的主要目的,所以,為了建立出更加完善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就需要將森林資源作為重要戰略資源,這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森林資源和土地資源發展模式的變化,從而使其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這些都為林業經濟發展向節約型發展路線轉變做好了準備,并且還能儲備更多的資源,以便讓我國林業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2.加大第三產業的發展力度,注重開發林下經濟。在發展林業經濟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夠讓其他林業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就需要發展林業復合經營模式,這還能讓林業經濟實現多元發展,注重開發林下經濟,就可以讓林業經濟在從多種途徑得到發展,從而實現多元化發展。因此,相關部門應該注重對林下經濟發展,在資金方面可以加大投資,讓相關林業資源也能夠得到一定的發展,尤其是對于林下種植和養殖來說,可以促進它們得到更好的發展,這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長林業經濟的產業鏈,從而讓產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3.加強人才引進力度,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林業企業要想更好的完成企業發展目標,讓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那么林業企業就應該注重人才引進,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在林業企業的發展過程當中,人才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企業人才是確保林業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保證。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產業結構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所以,林業企業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不會得到淘汰,那就應該明確企業人才的重要性,加強人才引進力度[3]。
三、結束語
關鍵詞:現代生態;林業建設;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而現代生態林業建設作為生態文明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快速發展布局可以為種植戶帶來經濟效益,而且符合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因此,對現代生態林業及林業經濟發展進行相關研究,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1現代生態林業建設的重要性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國為實現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犧牲生態文明的建設效果,從而導致國內出現大量的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據科學研究發現,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化學有害物質的排放量都高居世界首位,而排放的化學有害物質的量遠遠超過了環境的自我凈化能力,致使很多城市及其周邊的河流、林地、空氣等自然環境都受到了極為嚴重的環境污染?,F代生態林業建設,就是要改變這一現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目標。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人們都已經了解到林業建設不僅可以有效改善環境問題,還可以為人們提供充足的能源,為我國創設出新的經濟增長點,更是可以避免諸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問題的發生,營造出一個符合人們生活的生態環境,保障人們的身心健康。在此情況下,國家和社會都越發關注現代生態林業的實際建設情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現代生態林業的建設進程,促使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大目標得以實現。但是,現代生態林業建設與傳統的林業建設也有著較大的區別,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現代生態林業已經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林業種植,在種植方式上更加多樣化。在實際林業種植之前,林業員將會對相關種植區域進行全面實地考察,然后根據考察結果,充分考慮到種植區域的實際特點與諸多資源,在保障對現有資源充分利用的基礎上,完善林業種植計劃,并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將現代化的先進科學技術作為技術保障,完成林業種植工作。相比較傳統的林業種植來說,現代化的林業種植不僅種植效果更好,而且對于資源的利用率和植物的成活率也是傳統林業種植無法比擬的。除此之外,在實際現代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相關人員在林業建設前會做好物種多樣性保護計劃,該計劃可以為動植物創造更加良好的生長環境,有效延長動植物的存活時間,避免再次發生物種滅絕事件,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的建設效果[1-2]。
2加強現代生態林業建設的建議
2.1確立生態文明建設觀
確立生態文明建設觀是保障現代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林業建設的重要基礎,只有人們建立起生態文明建設觀,才會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現代生態林業建設思想落實到實際行動之中,并身體力行地保護環境、保護生態林業建設,不做出濫砍濫伐等破壞現代生態林業建設的行為。為能夠達成這一目標,相關林業部門要加大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力度,并引導人們將諸多破壞林業行為與其自身的身體健康向關聯,以此來讓人們明確現代生態林業建設的重要性,進而確立生態文明建設觀,讓人們在現代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除此之外,林業部門和林業企業也要加強對自身從業人員的培養,為所有從業人員樹立生態文明建設觀的同時,提高從業人員的責任心理,讓其能夠真正將自身的工作落實到實處,避免在林業建設過程中出現資源浪費情況。
2.2增強林業建設管理效果
想要促進現代生態林業建設效果,僅僅憑借人們的自覺性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相關林業部門逐漸完善林業管理機制,加大管理力度,以管理機制結合生態文明建設觀的確立,真正實現現代生態林業建設的根本目標?,F如今,在國家的支持下,我國的林業建設速度不斷加快,這不僅意味著我國的林地覆蓋面積不斷擴大,也意味著林業管理人員需要管理的林地面積也在不斷增加,為如今林業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從現如今林業管理情況來看,在個人利益的驅使下,偷伐亂伐問題屢禁不絕,并且在某些區域內還存在在占用林業用地、以犧牲林地為代價發展工廠的情況。針對這些問題,為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大目標,相關林業部門必須要加大管理力度,對于那些犧牲林地為代價發展工廠的企業,林業管理部門不僅要爭取其他相關部門的幫助,取締工廠并對相關企業進行處罰,還要對相關企業負責人進行思想教育,避免再發生相關的問題;對于那些偷伐亂伐或者占用林業用地的人員,林業管理部門也同樣要給予適當的處罰措施,并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只有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并將其落實到實際管理過程中,才能夠真正約束人們的行為,進而促進現代生態林業的建設。
2.3加大林業建設資金投入
由于現代生態林業建設的特殊性,其實際建設有著資金回收周期長、前期資金投入大、日常管理工作復雜等特點。結合這些特點來看,想要確保現代生態林業的建設效果,充足的資金無疑是現代生態林業建設的重要基礎保障。因此,在進行現代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國家需要建立生態林業建設專項資金,加大相關資金投入,以充足的資金帶動林業建設的進一步發展。但是,為避免該專項資金出現被挪用、浪費等問題,國家部門需要將該專項資金的每一筆資金調度情況都在互聯網或者其他公眾平臺上公布,促使社會人士能夠對該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提高資金使用透明度,避免出現專項資金被挪用的問題。另外,在實際林業建設過程中,國家還需要結合我國現代生態林業建設的實際情況,做好林業建設預算管理,避免專項資金出現浪費問題。
3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的建議
3.1開發森林旅游項目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旅游行業的實際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相比較企業旅游項目來說,森林旅游項目的熱度一直居高下。在此背景下,想要進一步促進林業經濟發展,就可以結合地區的林業實際情況,大力開發森林旅游項目。為此,可結合區域林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良好設計開發,完善森林旅游項目開發設計,從而在保障對林業最小損害的基礎上,開發出有著區域林業特色的森林旅游項目。應結合森林旅游項目開發計劃的內容,對相關區域進行深入開發建設,并在森林外部完善基礎服務設施建設,讓游客體驗到原汁原味的森林旅游的同時,也能夠享受到最優質的旅游服務。在進行森林旅游項目開發過程中,還可以適當與農家樂、森林溫泉旅游項目相結合,打造出綜合性的森林旅游服務。
3.2打造林下經濟
林下經濟就是指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基礎,在此之上發展出的林下種植業、養殖業、采集業等行業。打造林業經濟,不僅可以實現對林業資源的充分利用,增加林業經濟的新創收點,還可以為貧困農戶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改善其生活狀況,為我國的脫貧攻堅作出貢獻。但是,在發展林業經濟時,還需要充分考慮區域林業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林業經濟發展計劃。具體來說,就是在制定林業經濟發展計劃前,相關人員需要前往林業區域進行實地考察,然后結合考察結果來確定林業經濟發展計劃,即為適合養殖業發展的林業區域制定出相應的養殖計劃,為適合種植業的制定相應的種植計劃等等。在計劃中,相關人員還要考慮到林業的實際承受能力,做好林業經濟發展限制,從而在不對林業進行破壞的前提下,有效發展林下經濟。另外,在實際林下經濟發展過程中,還需要保障林業經濟產品的實際質量,并結合林業區域的實際特點打造出區域特色品牌,擴大林下產品的社會影響力,進一步促進林下經濟的發展[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