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7 16:09:16
序論:在您撰寫傳統企業信息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運營成本增大,企業獲利空間縮小
首先,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勞動力價格明顯提升,房租水電費上漲、工資上漲、用工難等成為眾多企業老板“心中的痛”。其次,隨著近年來能源、原材料價格的劇烈波動,企業“低成本、低價格、低利潤”的競爭優勢不斷喪失,“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代價逐步攀升。伴隨著各項生產資料的通貨膨脹,我國處于產業鏈中低端的多數企業家很難將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上升成本轉嫁出去,造成利潤下滑甚至虧損。再者,企業稅負負擔總體較重。我國稅制以流轉稅為主體,導致盈利水平較低、占市場份額90%的中小企業實際稅負偏重。雖然國家出臺了企業稅收相關優惠政策,但力度有限,而且一些減免稅政策因認定成本高導致實際執行效果大打折扣。
(二)融資困難,抗風險力低
為了應對國內外激烈的競爭環境,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融資政策,我國企業單位融資難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企業融資難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探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企業自身資質特點引發金融機構擔憂。傳統企業雖然在宏觀社會經濟整體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微觀上細分,因需融資企業自身特性,屬于數量眾多、分布散亂、征信困難、風險難測的信貸行列。這引發了銀行金融機構關于自身資金安全風險、強化企業資質核查內部管理更復雜等方面的擔憂,貸方實施主體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其二,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社會金融機構本性,使得資本一度被大量轉移甚至透支到投機領域,從而形成了明顯的資源錯配和價值倒掛。近年來,以房地產投機為主力,以資本炒作和金融暴利為側翼,我國經濟領域的價值倒掛日益明顯,社會領域投機氛圍日益濃厚,資源流出實體經濟,部分地方甚至出現“產業空心化”的嚴重現象。企業資金鏈容易斷裂,抗風險能力低。
(三)傳統企業的需求
自身基礎薄弱、運營成本增加、融資困難等傳統企業的現實生存困難,迫使廣大傳統企業需要方便內部管理、低投入、高成效的信息化技術應用及良好的商業模式,以助力企業良性發展。理想需求狀態是零投入、零維護、零風險,簡單實用,快速見效,幫助企業方便管理、省錢、賺錢的目的。
二、新形勢下傳統企業信息化轉型的重要性
(一)宏觀環境創造了信息社會的繁榮條件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社會知識化的社會改革發展趨勢,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以及智能終端的發展,帶來了互聯網分布連接和計算能力,推動了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的階段?!秶倚畔⒒巹潯访鞔_指出:國家信息化就是在國家統一規劃和組織下,在農業、工業、科學技術新興企業、國防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廣泛利用信息資源,加速實現國家現代化的進程。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發揮現代信息化技術作用,走科技興國之路已成為我國走出危機、促進經濟增長的必備“法寶”。中國現代互聯網產業、寬帶中國、智慧城市正加速推進,信息化技術應用已成為社會趨勢。云技術、通信運營商4G流量時代的開啟,使新興產業在信息化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等方面迎合了傳統企業的生存需求,創新應用,促生了大量新的商業機會。傳統企業只有不斷學習互聯網新思維,運用信息化科技產品,實行新的商業模式,才能擺脫內外交困的生存環境,加速轉型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目前,經濟全球化、國家政策支持、適用的商業模式、良好的信息化技術支撐已為我國創造了信息化社會繁榮的條件。
(二)信息化商業新模式催生網絡應用
熱潮信息化技術引發全社會網絡應用熱潮。(1)網上購物。淘寶網--如星星之火,幾年之內迅速燎原,引爆了中國全社會的新型消費模式:網上購物。目前,淘寶網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網購零售平臺,擁有近5億注冊用戶數,每天有超過6000萬固定訪客,同時每天在線商品數已經超過8億件,平均每分鐘售出4.8萬件商品,網上購物已成為我國的一種社會消費習慣。(2)網絡電商。馬云創立的阿里巴巴(集團),運用互聯網新思維、商業新模式、信息化技術應用,使阿里巴巴集團已吸納全球1千多萬家網絡電商,方便、快捷地為企業搭建了網絡交易平臺,使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網上交易進行得如火如荼。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網絡公司、全球最大的網上貿易市場之一、美國上市公司。旗下包含淘寶網、天貓、支付寶、阿里云、中國雅虎等著名子公司。同期,由此引發的網絡電商、虛擬電商的規模增長的將開始呈現“雪崩式”發展。
(三)巨量資金已轉移到網絡市場
支付寶以提供的第三方信用擔保服務,讓買家可在確認所購商品滿意后才將款項支付給商家,降低了消費者網上購物的交易風險,率先獲得了市場客戶的認可,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得以大力推廣。6個月前,利用新的商業模式信息化概念,余額寶、財富通等第三方網上支付平臺,先后推出零風險、高利率、高靈活度的余額寶、財富通等新型網上融資存款模式,吸引了大量銀行金融機構、郵政儲蓄資金客戶轉帳到網上。短短幾月,數億資金已由實體銀行轉移到網絡市場。在帶動網絡市場消費的同時,更是短瞬實現了資金市場的乾坤大轉移。從而使網絡市場具備了巨大的流通現金,為即將到來、更大規模的網絡商戰提供了充裕的網絡資本市場運轉基礎。
三、結束語
效率優先 強化內控
中商集團旗下的南京中央商場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36年,由曾養甫、張靜江、茅以升、于右任等社會名流為“振興民族商業”所創。是擁有79年悠久歷史的“中華老字號”著名商業企業、上市公司,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極大的影響力。 公司曾榮獲“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店”、“全國用戶滿意服務企業”、“全國商業信譽企業”、“全國商業誠信AAA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也是全國首批通過ISO9001:2000質量認證體系的商業企業之一。并在商務部開展的“分等定級”評選活動中,榮獲首批“金鼎百貨品牌店”稱號。近年來,企業銷售規模和經濟效益始終保持較高的遞增速度,2007年公司總銷售規模達50億元。其中本部核心店實現銷售額19.02億元。預計2010年公司年銷售規??蛇_160億元,三年實現銷售規模翻兩番。
公司專注核心主業,積極拓展連鎖百貨項目,在全方位提升南京中心店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傾力打造連鎖百貨的開發拓展平臺,增強集團公司的綜合實力,開創企業倍增發展的新局面。集團現已發展的7個連鎖百貨門店,依托集團公司的投融資資源、人力資源、信息資源、管理資源、品牌資源、社會資源等,各連鎖百貨店均保持一定比例的復合增長,在銷售規模、運行質量、管理控制等核心競爭力上都有所突破和提升,促進了集團公司的整體協調發展。
南京中央商場股份有限公司發展的歷程中,始終堅持公司的管理要與國際先進管理體系全面接軌,為了更好的實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滿足業務的多元化和國際化所帶來集團對管理水平的更高要求,公司堅持了管理要與國際先進管理體系接軌的同時,又不乏中國本土化管理特色。于是,一場以協同平臺OA和業務平臺ERP為核心的信息化變革由此吹起號角。而在中商集團CFO陳新生的腦海中,始終圍繞著“業務驅動,財務內控,IT落地”的信息化管理思想推動建設著符合中商集團特色的信息化發展架構。
過去,在中商集團,會出現這樣一種IT現象:同樣一個供應商、一個品牌,但經常錄入到不同的IT系統中去,由此帶來了信息的不一致、工作的重復,同時也不利于分析和管理。中商集團CFO陳新生指出,在中國一些企業中,信息化完全是一個IT部封閉的工作,和業務、財務有些脫離,所以也帶來一些管控問題?!?/p>
“企業中,如果財務更改文檔賬本,或者記錯帳作調整,這些都是有修改規定的。但是,目前很多企業習慣性地認為這件事交給計算機就安全了,忽略了計算機也存在一個內部控制的問題?!睂Υ岁愋律劦溃骸拔覀內ソㄐ械纫恍┐蟮慕鹑跈C構參觀時發現,他們的數據中心、物理隔離、密碼管理都非常嚴格,不同的人給予不同的權限,這時IT人員就看不到業務數據了。但在一些小企業中,卻做不到這點,整個IT系統就存在‘系統管理員權限最大’的現象。這是很多中國企業信息化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但他們還沒意識到這個問題。”
基于這種情況,中央商場期望打造支撐管理、財務、業務三位一體的協同管理平臺,基于全流程管控、管理與業務融合、管理者專屬桌面的設想,中央商場首先進行了OA平臺總體架構的規劃,并在此基礎上重點關注流程管理、知識管理、綜合事務三大應用內容,而在用戶層面,除了構建集團及分子公司的多級門戶之外,形成以用戶為中心的辦公門戶成為重中之重。
據悉,中商集團在上OA和SAP系統時,重點關注兩點:第一,效率優先,保證效率。第二,強化內控,建立內控體系。陳新生說:“這兩者是可以同時實現的。許多企業做信息化是為了解決效率的問題,但內部控制幾乎都沒有,IT人員可以隨時看到后臺數據庫。通過這套OA+SAP完整解決方案,可以把業務人員和IT人員的前后全分裂開來。前臺的業務變革就能夠從流程調整去做,而不是后臺的邏輯去做。”
財務內控 IT落地
IT項目最大的難點往往是改變人的認識,達成一定程度的共識。當問及中商集團通過這個項目是如何去做的,陳新生回答道:“首先,要取得內部的共識。其次,要找出原來系統存在的問題。我在說服董事會下決心推這個項目的過程中,我就把原來系統中存在的一些不規范的原型展現給他們看。比如,系統中操作員的身份應該是唯一的,過去業務系統和人事的系統是分離的,兩邊都可以人為錄入,賬號也是共用的,一旦出現問題就無法追述責任人?!?/p>
在企業中,通常由IT人員、業務人員來主導信息化項目,但在中商集團則由CFO來主導,CIO、業務人員來配合?!叭绻鸌T人員牽頭來做,他對業務不是很熟悉;業務人員雖然能夠站在業務的角度看待問題,但他還要站在財務的角度。所以,一個企業信息化綜合的部門應該是財務部。我的內控思路是:業務驅動,財務內控,IT落地?!标愋律f。
告別管理和業務“兩層皮”
在推進整個項目的過程中,中商集團不但解決了效率問題,同時也對以往的管理制度進行了進一步提升。“我們上這個系統之前,同樣一個業務走的流程和處理的方法是不同的。同樣的一個品牌在我們南京店和徐州店的代碼是不一樣的,尤其對后臺的財務人員無法區分。本質原因就是南京店做南京的,徐州店做徐州的,信息化不是集團化的?!标愋律f。
于是,此次中商集團成立了主數據管理中心,所有的品牌需先通過主數據做一輪審核,集團設立自身和對員工標準的編碼規則。所以,添加了系統后集團對管理標準、管理制度都能夠做到有效落地。
陳新生再次強調,現在解決了管理和業務“兩層皮”問題。據了解,從前,合同報審流程是招商院找各個領導簽字,再把合同錄入到系統中。而現在的方式則是招商院先把條款錄入到系統中,各個領導直接在系統中審批,審批的結果所見即所得,而原來兩層皮的現象就是領導批的和錄的不一樣。由此,中商集團做到了把控制放在最前面,通過泛微OA平臺和ERP平臺的完全對接,不再存在脫節問題。
1、引言
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傳統糧食企業可以對企業的各個關鍵業務環節進行優化,改善企業組織結構,降低企業管理成本。同時可以統一運作平臺、共享業務數據,為管理層提供參考依據,有效提高了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決策水平。正因為信息化建設可以給企業帶來諸多好處,目前傳統糧食企業正大力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但是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傳統糧食行業來說是一場帶有深刻變革意義的創新與嘗試,在推廣實施過程中難免會陷入許多困境、遇到諸多問題。
2、傳統糧食企業信息化進程中的主要困境
2.1 傳統的經營模式和管理理念制約了信息化建設的進程
顯然,多數糧食企業還沒有擺脫傳統的行政干預和計劃經濟的管理陰影,存在著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思想不到位等狀況,對新技術不適應、對新理念有抵觸。特別是信息化的改良將會推動傳統企業實現全面、徹底的改革,從觀念更新到業務優化甚至組織機構的重組等,都會造成企業上下一時很難適應。要對這種落后的傳統行業實施信息化,確實困難重重,不僅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可能挫傷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和穩定性。
2.2 忽視了信息化建設的整體規劃造成大量盲目實施或重復建設
企業信息化是一個不斷改進、逐步提高的過程,但由于傳統糧食企業缺乏信息化建設的經驗和模式,面對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容易形成被動信息化的局面。而且,一般企業沒有組建專門的機構對信息化建設進行系統的統一規劃和部署,各部門可能自行其是獨自建設各自的信息系統,這樣一方面造成企業大量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內部信息的不對稱、不暢通,形成大量的信息孤島,同時埋下了網絡和信息的安全隱患。
2.3 大部分企業沒有自身的信息化管理部門和信息化實施人才
受傳統就業觀念和用人機制等因素的影響,一般糧食企業是吸引不了信息技術人才的。大多數糧食企業只配備基本的信息系統維護人員,根本沒有專業的信息管理機構和技術人才,既懂IT技術又懂業務流程和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更是鳳毛麟角。顯然,引進的信息技術只有通過消化吸收與企業實際融合以后,才能取得預期效果,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這就需要企業自身要有一定的應用研究、創新開發的能力。同時,由于傳統糧食行業本身信息化基礎薄弱,信息技術人才的缺失已成為糧食倉儲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一大軟肋。
3、傳統糧食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應對策略
3.1 革新傳統思想觀念和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術推進企業體制創新
傳統糧食倉儲企業實施信息化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工程,其主要任務還是利用信息技術對企業資源要素進行重組,以建立一套符合信息化要求的經營管理體制。因此,在規劃信息化戰略時就應將企業信息化建設與企業改革創新相結合,與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相結合。先進成熟的信息技術,不僅是―種先進的管理程序和手段,實際上也體現了當代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梢灾v,糧食倉儲企業信息化的過程,也是引進現代管理的過程,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3.2 注重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避免重復建設和減少信息孤島
近年來,糧食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基本上完成了以儲糧安全為目的的糧情智能化監控系統、為日常管理服務的辦公自動化系統、以出入庫管理為主的業務信息管理系統和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資金集中管理系統,并對電子商務進行了初步的探索。但由于建設實施的信息系統項目繁多,在開發應用中難免會出現重復無序建設和信息數據不連貫不共享方面的問題,應引起高度注意。因此,在信息化建設前期規劃時就應規范技術標準、統一數據格式、定義模塊接口,為應用信息系統的擴展性和協同化提供基礎,應充分考慮平臺的復用和數據的共享功能。
3.3 積極跟蹤和應用前沿的信息技術,不斷提升企業信息化的水準
當今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信息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為構建全息化智能化的儲糧倉庫監控管理系統提供了技術支持,云計算的應用為開發更具智慧的糧食決策調度系統和從事電子商務構建了應用平臺。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傳統的糧食企業應該大膽嘗試新技術在新領域的創新應用,而不應只停留在傳統的開發模式上和應用領域中。廣大企業應利用各種最新信息技術整合企業資源,盡量滿足生產和管理需求,努力提高企業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3.4 營造良好的企業信息化發展氛圍,大力培育自己的信息化人才
隨著糧食企業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和深入,信息化建設的模式需要從整體引進和系統托管方式逐漸向合作開發或自主開發過渡,這就需要大量懂技術、會管理、熟業務、善協調的多層次復合型信息化人才。企業必須通過優化人才激勵機制和完善人才培訓體系來保證信息化人才隊伍的穩定性和先進性,不僅要提升信息化人員意識和素質也應讓他們體會到認同感和歸宿感。只有這樣才能培育真正扎根于普通崗位、獻身于自身企業的信息化專業人才。
【關鍵詞】修船;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目標;總體需求;總體結構
修船企業實行信息化管理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途徑。推進修船企業信息化建設,對于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贏得競爭優勢具有重大意義。隨著世界航運業的飛速發展,船舶修理業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同時也對船舶修理企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當看到,我國船舶修理企業普遍存在著管理基礎薄弱、管理水平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因此,為修船企業度身定制專業性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便顯得很有必要。
1.系統實現目標
修船信息管理平臺是以船舶修理業務為中心,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培養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的企業級綜合信息系統。
其總體目標是: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完善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全面支持企業船舶修理業務的經營、生產、服務、辦公和管理決策,達到高效、經濟、科學的生產管理,以先進的管理模式來提高經濟效益,適應市場迅速發展的要求。
2.系統總體需求
2.1應用需求
修船信息管理平臺的核心是應用系統的建設。它以企業的管理體系為基礎,覆蓋公司在營銷管理、客戶服務、生產工程管理、辦公后勤、人力資源管理、設備管理、財務監管等主要核心業務流程,并使這些流程形成一個整體。
修船信息管理平臺在設計上應充分考慮到修船企業在經營生產上的兩個特殊地方:
1)修船企業中經營和生產是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經營工作中,如果接受的工程中各部門的工程量不合理的話,會大大增加各方面生產成本,從另一方面看,如果生產調度上出現問題,設備和人力無法周轉的話,經營工作也難以為繼;
2)生產工程量難以預測。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在生產過程中船方可能會經常調整工程量,其二是在生產實施前無法預測某些具體工程的難度。
因此,修船信息管理平臺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到靈活性和擴展性,為系統未來的擴展打下基礎。
2.2 技術需求
為了保證系統的實施,需要一定的技術平臺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網絡體系。需要建立全面的、覆蓋整個基地的局域網,通過綜合布線系統和網絡設備的連接,完成整個網絡體系的搭建。
2)主機設備和系統軟件。應當根據應用系統的需要,配備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終端設備以及相應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等系統軟件,以先進性、穩定性、可擴展性和經濟性為原則進行設備選型,滿足應用需求。
3)機房工程。建立高標準計算機機房,提供良好的系統設備運行環境。
系統在技術平臺方面的需求非常復雜,應當綜合利用多種成熟的技術手段,建設完善、全面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和平臺。
3.系統總體設計
3.1 總體業務模式
修船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所要處理的主要業務流程分為兩大類,即核心業務流程和業務輔助流程。
核心業務流程用來規范和管理公司的日常生產和經營,主要包括四大流程:
1)經營流程。收集市場信息,進行市場分析,完成合同談判和經營報價。
2)工程項目管理流程。支持船舶修理工程的計劃和執行,完成生產各種資源的配置和調度,管理和監督生產執行。包括工程計劃和預算、各項工程作業管理、質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及工程完工后的工程結算及成本預算。
3)客戶服務流程。為公司的客戶提供各種服務。
4)生產輔助流程。對公司設備、物料、動力及工藝技術等資源進行管理,為生產提供物資資源和技術保證;
業務輔助流程主要為核心業務流程提供輔助支持,主要包括四大流程:
1)人力資源管理流程。完成人力資源需求分析、招聘、培訓、考核等,為生產提供人力資源保證。
2)財務管理流程。完成帳務處理和財務核算,同時要及時完成單船成本的即時核算、車間成本的核算、根據設備和物料需求安排資金等。
3)行政后勤管理流程。完成各種行政、后勤事務的處理,為生產提供服務。
4)戰略管理流程。完成公司戰略的制訂、各項職能計劃的制訂和實施。
同時,上述流程之間存在著密切的信息交流,從而形成一個整體。
3.2 系統總體結構
修船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總體結構可從下至上分為四個層次:
1)基礎設施層
基礎設施層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是支撐整個系統運行的網絡、硬件及系統軟件。它主要包括網絡體系(用于構建局域網、廣域網和INTERNET接入的網絡設備)、各種硬件(服務器、存儲設備、客戶機、以及打印機、掃描儀等外部設備)以及系統軟件(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等),沒有這些基礎設施,就無法開發和運用各種應用系統。
2)信息資源層
信息資源層是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各應用系統運行之后將產生大量的業務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利用,實現公司信息資源的共享,是信息資源層的主要目標,信息資源層主要包括各個業務庫和檔案庫。
3)應用層
應用層包括若干個應用系統,它們是信息化建設的最終結果,按照公司業務流程進行劃分,完成各項業務處理,支持公司的業務運作、管理和決策。
4)表現層
是整個系統對外展現的平臺,包括面向內部員工的辦公自動化系統、以及面向外部用戶的公司外部網站。
4.選型原則
平臺選型首先要考慮實際應用環境及應用需求,其次要考慮作為平臺的軟硬件產品的功能與性能,第三要考慮國際國內發展的主流趨勢,第四要考慮總體設計人員可能采取的技術策略與實現手段,最后還要考慮公司投資能力及專業人員的技術支持水平。總的來說,系統平臺選型應遵循下列準則:
1)主流性,系統平臺的選擇符合技術發展的方向;
2)成熟性,選擇成熟可靠的系統平臺;
3)先進性,選擇的系統平臺是先進的,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被淘汰;
4)實用性,要確實能夠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
5)可擴性,在系統規模擴大的情況下能擴展系統的性能;
6)經濟性,考慮是在有限的資金條件下選擇系統平臺。
5.結束語
由于修船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多部門多專業的復雜活動,導致修船管理流程相對復雜并且不規范,要解決上述問題,就必須借助系統的信息化手段規范管理流程。修船企業管理系統的設計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在分析和設計時應基于低本高效的原則,同時充分考慮修船行業的特殊性來實施,同時,系統的業務模式在總體架構的基礎上,還要根據各個公司的具體情況進行細節設計。一個優秀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有效的實現信息及時共享及有效利用,達到合理安排生產及降本增效的目的。本文通過對修船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淺析,希望能夠對相關系統建設提供些許借鑒及幫助。
參考文獻:
[1] 李先進,焦杰. 網絡計劃技術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N]. 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1.6.
[2] 崔惠欽. 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建設模型和方法的實踐與探索[J]. 施工技術,2005.2.
[3] 曹吉鳴,張雷. 從項目管理軟件應用談項目進度管理[J]. 建筑經濟,2006.12.
[4] 喻頌華. 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建設探討[N].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5] 王清波,張洪艷. 穩健實施項目管理信息化[J]. 施工技術,2008.9.
[6] 李夏. 以任務為核心實現工程項目管理[J]. 施工技術,2008.10.
[7] 王祝. 項目管理軟件應用淺析[N]. 科技創新導報,2008 NO.33.
[8] 占梅芳. 企業實施項目管理信息化的緊迫性. 科技資訊,2009 NO.09.
在懵懵懂懂中我與大連鴻祥共同走過了三年半的時間,回首走過的路,作為一名企業家,自己真的是很慚愧,走了很多彎路。2010年可以說是我人生的轉折點,與《弟子規》結緣、與傳統文化結緣,讓我很幸運的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企業經營的方向。
說實在的,什么是傳統文化呢?我琢磨"傳"就是傳承,"統"就是統一。一個家通過家規、家道的承傳,達到統一和諧的目的。其實通過學習傳統文化,我最大的體會就是企業就一個家,企業文化就是家的文化。企業其實真的就像一個家,老總就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員工就跟孩子一樣,一個企業老總不僅僅是個管理者、還應該是員工的親人、員工的老師。正如《三字經》中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如何教?教什么?是我一直困惑的問題。學習傳統文化之后,慢慢的好像一點點找到了答案,就教我們中華五千年古圣先賢的優秀文化,從自己做起,身教大于言教。
以前沒學習傳統文化的時候,最讓我頭痛的問題是員工的頻繁流動,員工來了走、走了來就象走馬燈似的,員工的不斷跳槽、工作的不斷交接真的對企業是弊大于利。從去年5月份開始員工每天早晨通過半小時的晨會學習《弟子規》、學習《孝經》,我與員工共同反省對父母孝道的落實。員工通過學習通過反省深深體會到"居有常、業無變".體會到自己工作安定、身心健康能讓父母少了多少掛念。從學習傳統文化后,每月公司都舉辦一次《感念師恩——大連鴻祥員工分享會》,記得有一次恰巧是員工的生日,我們請來了員工的母親,這位80后的年輕男員工第一次給母親跪拜磕頭,感恩母親把他帶到這個世界、感恩母親含辛茹苦將他撫育大,員工集體送了他一個洗腳的木盆,希望他能常常給母親洗洗腳,大家在淚水中唱起了《感恩一切》的歌曲。自己也通過學習深深體會到孝道對一個家庭、一個社會的重要意義。09年十一的時候我第一次給所有員工的父母寫了一封信,并讓員工帶回去一個紅包給父母,我說這是"孝金",希望我們都能感念父母的恩德,過節上班后員工帶回來父親的一封信讓我至今難忘,這位長輩希望我能堅持傳統文化的學習并帶動全公司的員工都能學習落實傳統文化。
"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企業的家文化的起點。從去年下半年到到現在員工通過學習能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改變對人、對事的自私自利的一些看法,很多時候大家都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能更全面的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企業的穩定性大大強化了。
以前我頭痛的一個問題就是企業的和諧,員工之間經常為瑣事計較,怎么樣才能讓企業更有凝聚力?我覺得一個家之所以是港灣,是因為永遠都有父母無私的愛的海洋讓你任意停留。一個企業也是如此,老總要用無私的愛和感恩的心讓員工感受到,我從自己做起有兩點:第一就是要改掉自己發火的毛病,"待婢仆、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讓企業這個磁場充滿了愛和感恩;第二就是我拿出對待自己兒子的愛心對待我的員工,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從道理上明白了,最重要的是從心上做,力行真的是很艱難的事情。有時候忍不住還會發火,但會很快回頭并給員工道歉。記得我們全體女員工剛學完《女誡》后,女員工開始輪流自己做飯做菜,我也每天中午都上去吃,很多年輕的女員工從沒做過家務,但是做起來都很高興,菜做的不是很好吃大家也都包容著吃了。有一天我做在辦公室就琢磨,自己怎么這么差勁,就沒想到給員工做點好吃的,教教女員工怎么做飯呢!于是自己那天中午就親自下廚做了兩個菜,員工格外高興,就像興奮的孩子似的全都吃光了,緊著說好吃,后來就告訴女員工怎么做飯更有味道、怎么配菜。往年年底我們都是出去吃飯店,今年大家在12月31日那天都聚到一起一同包餃子,我訂了個大蛋糕,上面寫著"我們是一家人",大家在一起真的就象一家人吃年夜飯那樣開心極了。那一刻,我想這不就是企業的凝聚力嗎?愛是什么——愛就是用心時時感受別人的需要。
每天晨會我都會與員工一同念感恩詞,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恩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感恩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恩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感恩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感恩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長了你的見識;感恩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每每念到這些,我都會釋然很多,因為現代的人真的很容易抱怨、煩惱,原因不外乎上面幾種,當你在面對上面的境界都能心存感恩之心的時候,自己的心態一定就會平和許多。我很感恩投訴我們的會員,因為每一次投訴都讓自己看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都能夠更加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以前我對不學習傳統文化的員工會很煩惱,覺得那么好的文化你為什么不學呢?自己生悶氣、抱怨,但現在自己則很釋然,覺得正是他們的存在讓自己看到自己的問題,"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正因為自己做的不好,不是很好的學習的榜樣,當然無法感染身邊的人提起興趣,他們就是我身體力行弟子規的推動器。
傳統文化的學習最關鍵的是改變了我對財富的看法,正如《大學》里所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德為財土、財有吉兇。記得有位銷售經理曾經困惑的對我說:"我不知道您到底希望我們做什么,我們的工作不就是不斷提高銷售額嗎?!"我說其實我們以前對金錢的看法都是不正確的,不能為了賺錢而賺錢,不該賺的錢賺來的是災禍。其實企業如同一棵大樹,樹有樹根、樹枝、樹葉,會開花結果,我們希望果實長得繁茂,那么方法不是在果實上下功夫、應該是在樹根上下功夫,企業財富大樹的樹根是什么呢?就是我們這個企業全體員工的德行,懂得做人的道理就懂得做事了道理,就能夠將事情處理得有智慧,就懂得如何剪枝修葉,只有這樣才能收獲豐碩的果實。這個員工好像恍然大悟似的頻頻點頭,但實際上明白道理是一回事,真正能在生活中去落實,真的是很難。很多時候員工當時很明白,但一遇到具體問題就將所學的全都拋到腦后了,結果辦了糊涂事情,錢是賺了但出問題了會員投訴。腦子里要時時刻刻有這個弦,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人只有天天讀圣賢書、天天想圣賢事,才能在做事的時候習慣性的考慮自己做的是否符合圣賢的標準。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就是全球化和信息化,這給企業的競爭環境、競爭規則帶來了全新的變化。那么,在這樣的一種情形下,傳統企業如何成功實現產業轉型,也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對此,我們應該認識到:
第一,全球化比國際化層次更高、意義更廣。如果一個國家與數個國家的經濟往來可以稱之為是國際化,那么全球化則將范圍擴大到了全球。對一個企業而言,就好像參加奧運會和全運會一樣,你在全運會上獲得冠軍,卻可能連參加奧運會的資格都沒有。
與此同時,競爭對手也在改變。以前企業在開展經營時,只需關注眼前的對手就行了。而現在則必須首先考慮:我是否在全球有競爭力?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并要以全球為坐標,對自己的地位和經營定位進行重新思考,否則馬上就會有被別人吃掉的危險。
第二,信息化是一次新的產業革命。我認為,信息產業不應該狹義地認為就是IT產業,也應該包括信息密集的服務業或知識密集的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電信、批發零售等等。它們不是由實實在在的廠房組成,而是看不見、摸不到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
我們知道,在信息化時代,創造財富最多的產業是服務業,產品是軟件而非硬件。比如手機,在發達國家,其價錢非常低,真正賺大錢的是它內部豐富的服務內容,時下通過手機發送短信息流行就很說明問題。
這樣一來,傳統產業的價值明顯處于下降狀態,其創造的價值也在變小。與工業化時代只要有硬件就能賺錢不一樣,信息化對人才、創新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耐克公司根本沒有生產線,卻能創下每年100億美元的銷售額,就是利用網絡系統和銷售系統創造價值。傳統企業如果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就會落隊,最終被淘汰出局。 索尼轉型-構筑網絡時代新公司
那么,如何轉型就成了傳統企業無法回避的一個生存課題了。
世界上一些著名跨國公司,像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日本的索尼公司等在完成轉型上都相當成功,這與他們對市場的敏銳感知密不可分。
索尼公司原先也是一家傳統企業,在“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市場實踐中感知到全球化、信息化帶來的變化,所以,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戰略調整。特別是近兩年,索尼加大改革力度,并在組織上構筑出網絡時代新集團公司。以此為指導,索尼一是將原來的10個分公司整合為4個,即家庭網絡產品、個人信息技術網絡產品、計算機娛樂有限公司、關鍵技術及網絡產品分公司。以網絡為主線串結全部產品,如視聽產品、游戲機、電腦等,使之與網絡結合。二是調整集團公司的管理作用。將原來的集團公司變成控股公司,并將以前各個不同下屬部門變成獨立分公司,直接面對市場。
索尼總裁出井伸之認為,傳統企業轉型要經歷三個變化階段:
第一階段,網絡公司的出現,將現存的競爭規則、競爭秩序破壞掉。
第二階段,傳統公司由于受到挑戰而開始變革,從初步改革到逐漸適應。
第三階段,傳統企業和網絡企業合作,開始新企業的時代。
現在,傳統企業的優勢是品牌資產、固定資產及龐大的員工隊伍,弱點是對新時代的適應不如網絡企業快。在傳統企業轉型成為一種全球潮流的趨勢下,不能轉型,將意味著被時代所淘汰。 傳統企業轉型的三條對策
那么,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與信息化,中國傳統企業要如何轉型呢?
第一,學習借鑒國外經驗。特別要強調的是,在借鑒中一定要抓本質的東西,而不是形式。比如在20世紀90年代,我們學習國外建立大集團,但最后形成一些企業單純追求規模上的大。我認為這就是一種失誤。大集團應該有,但不應該是數量上的擴張,以質量為主層才符合信息化對軟件、創新、人才的要求。
第二,進入WTO后,傳統企業要一邊完成工業化和市場化,一邊進行全球化和信息化。因為全球化是建立在高度市場化的基礎上的,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工業化基礎上的,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全球化推動市場化,可我們在工業化和市場化兩方面都沒有完成。這樣,我們就應該首先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并按網絡化來調整自己的戰略。即從觀念網絡化到與全球化、信息化相聯的對管理、生產等內部網絡化,再到企業外部如銷售網絡化等。
關鍵詞:供應鏈信息化改造
1、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供應鏈的概念是從擴大了的生產概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將企業的傳統生產活動進行了前推和后移。前推是指將供應商的活動視為生產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加以控制和協調;后移是指將生產活動延伸至產品的銷售和服務等階段。因此,供應鏈實質上就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物流、信息流及資金流的控制,將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應商、產品或服務的提供商、分銷商和零售商以及最終用戶組成的供需網絡(如圖1所示)。供應鏈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是重要的流通組織形式和市場營銷方式,是以市場組織化程度高、規?;洜I的優勢,有機地聯結生產和流通,對生產和流通環節有著直接的導向作用。
供應鏈管理的思想和管理模式的產生和發展,源于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由供應商賣方市場變成了消費者買方市場,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產品生產周期不斷縮短使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以及生產與需求嚴重脫節的背景。供應鏈管理是指在認識和掌握供應鏈各環節內在的規律和相互聯系基礎上,在生產及流通過程中,為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聯結上游與下游企業,利用管理的決策、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職能,對物流、信息流及資金流進行合理的調控,以期達到最佳組合,發揮最大效率,迅速以最小成本為客戶提供最大價值的過程。供應鏈管理包括企業各層次上的活動,即從戰略層次到戰術層次一直到作業層次。如客戶可以通過網絡了解產品的供貨周期、訂單的執行情況等,企業則可以即時了解客戶的銷售情況,提高決策執行的準確性、及時性,縮短供應鏈的運作周期,降低交易成本。對公司內和公司間的商品、信息、資金的流動進行協調和集成是供應鏈有效管理的關鍵,其實質在于追求效率和整個系統的費用有效性,使系統達到總價值最大、總成本最小。
供應鏈管理是一個非常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本文僅針對物資供應鏈進行分析。
圖1 供應鏈組成示意圖
2、對傳統企業進行供應鏈信息化改造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嚴峻競爭形勢,促使國有大中型企業不斷進行業務流程重組,推行扁平化管理體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克里斯多夫曾說過,“現在,真正的競爭不再是個別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不斷改變的競爭要求,對企業的專業物資采購部門提出了挑戰,以供應鏈管理思想為核心,加強管理和監控,提高數據的查詢和分析功能,及時實時的掌握和響應用戶的需求,已經成為企業的迫切需求。
目前,不管是從計算機網絡硬件連接,還是從管理應用軟件的角度來看,傳統企業還沒有形成需求、計劃、采購、合同、到貨、驗收、庫存、配送、結算等一體化信息管理機制。因此,為提高企業物資供應現代化管理水平,建立實施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不僅必要而且迫切。
3、對傳統企業進行供應鏈信息化改造的設計原則
遵循電子商務的設計原則,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以現代企業管理理論、方法為指導,進行企業供應鏈的設計、規劃及實施。為達到系統的設計目標,總體設計原則可歸納為:
智能化:將人工智能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于電子商務系統、計算機管理系統研究和方法,提高智能水平、擴展管理能力、改善適應性能。
集成化:通過多學科、多方法、多技術的集成,實現多層次、多方面、多階段管理功能的集成。例如:通過DSS、MIS、OAS的技術集成,實現電子商務、決策支持、信息管理、事務處理等功能集成。
協調化:利用多媒體人機界面,實現人機友好交互,進行人機合理分工,實現人機協調。
4、對傳統企業進行供應鏈信息化改造的體系設計
基礎體系為物資采購供應業務體系,包括需求管理、二級計劃管理、公司計劃管理、采購管理、合同管理、物流管理、倉儲管理、結算管理、質量管理、價格管理、供應商管理、客戶管理、綜合查詢、綜合管理、商情管理、編碼管理、系統管理、供應財務管理等子系統;各模塊可以根據需求進行構件化組合,保證企業業務應用的可伸縮性和擴展性。
電子商務體系,包括采購電子商務交易系統、供應商報價系統、會員管理系統、供應商績效考核系統、信息管理系統、身份認證系統等子系統;實現網上電子采購業務和交易。
決策支持系統,包括信息預警系統、業務運行考核、計劃、采購、合同、倉儲、結算各業務預警系統。
決策分析系統,包括計劃、采購、倉儲、綜合信息等模塊;實現綜合管理和決策分析。
5、對傳統企業進行供應鏈信息化改造的總體框架設計
為了使供應鏈系統支持以動態聯盟為形式的虛擬企業及敏捷制造,要求供應鏈系統具有很好的開放性、可操作性及可重構性,能夠快速適應壞境或市場的變化。要求供應鏈系統是在競爭、合作、動態的環境中,由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等實體構成的快速響應環境變化的動態供應網絡,是對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進行適時、適量、適地的調度與管理的過程,能夠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將正確的需求項目按照正確的數量交給正確的交易對象。
圖l SCM總體框架
通過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的重組,電子商務可以納入供應鏈管理中,使得客戶的訂單和企業的采購單均在網上形成和交付,貨幣收支亦在網上進行。電子商務使企業的技術、結構、流程、文化都發生了很大的變革。
供應鏈管理系統通過一個標準的瀏覽器界面,將產品信息和業務數據跨越地理與時的限制,在生產計劃、采購、倉儲、質檢、財務、制造、銷售各部門及企業各零部件、原材料供應商之間進行查詢、處理和分析,實現從生產計劃分解,采購計劃生成、訂單跟蹤、驗收入庫、發料和財務結算的整個采購供應過程的實時管理,同時提供訂單招標、競標、支付等功能。
6、對傳統企業進行供應鏈信息化改造的系統功能要求
系統應將企業管理和業務流程緊密的結合成一個整體,從需求、計劃、采購/詢比價、到貨驗收、倉儲/配送、財務結算、決策分析和支持等各個方面為公司進行科學管理提供定量的數據支持。
1)組件化設計,為企業進行機構調整提供支持
適應企業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組織機構的改變,根據不同的管理模式可以進行自由的功能組合和業務流程設置和調整,滿足企業不斷變化的管理要求。
2)科學、規范、唯一、完整、開放的物資編碼體系
應用物資類別特征模板建立物資特性的信息規范化描述。
3)提供多種數據接口,保證與其他管理信息系統的良好集成性
開放的體系結構保證與其他系統的集成。無論是財務系統、自動控制系統或其他系統中與資產管理相關的信息均可進行交互,實現全面的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系統可與企業ERP系統、財務系統、企業信息門戶等多種架構的異地系統實現單點登錄和業務集成等多種方式的緊密集成。
4)工作流驅動和組態技術
通過工作流定制審批流程和審批金額,可實現各部門合同網上審批的自動流轉和審批,在各部門之間實現信息的實時共享。
5)多帳套、多種庫存計價方式
系統設定多種庫存物資帳套,可以設定滾動平均價、計劃價、實際價、供應商庫存價等多種庫存計價方式,滿足物資庫存資金統計和核算的需要。
6)加強采購過程管理,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
加強過程管理,實現對采購過程的全方位的動態監管和監控,實現公開、透明、科學的采購規范和采購流程,使事后審查變為事前監督,對采購過程做到有據可查,有據可依。
7)實現物資采購電子商務網上交易
建立供應鏈一體化集成應用,電子商務系統提供了與外部的供應商信息迅捷、實時響應的方式,通過在線商務的實施可以迅速提高供應商的供貨能力。
8)待辦工作自動提示,事件驅動和功能自動導向
系統自動根據當前用戶的功能權限提示未完成的工作事項,根據提示的待辦工作情況即可直接進入業務功能中處理未完成工作,完成由被動尋找向主動導向的方式轉變,有效的提高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積極性。
9)加強計劃、執行和反饋的PDCA循環
強調計劃、執行、檢查和處置的PDCA閉環控制。在系統中無論是工作計劃或采購計劃都提供完整的信息,在執行過程中緊密跟蹤,不斷檢查、發現問題進行糾正。
10)全面深入的數據分析。
從多角度分析物資供應需求、計劃、采購、合同、倉儲、市場、財務等數據。
11)提供全面的系統安全管理。
對系統資源采用防火墻技術、數據加密技術和數字簽名、用戶權限分配等多種方法組合來實現各層次的系統安全性管理。
7、對傳統企業進行供應鏈信息化改造的優化
供應鏈在現代生產中的重要地位,使供應鏈管理日益受到重視。最新涌現的許多優秀管理思想如制造資源計劃、企業資源計劃、業務流程重組、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精益生產、準時化生產都融合了供應鏈管理的思想,提供了許多加強和改善供應鏈管理的新思路、技術模型及軟件;反過來集成供應鏈管理思想又進一步深化了這些現代管理思想,提出更高的要求,為它們的良好運作實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供應鏈管理優化是其系統自身及進入實用化的基本要求,它包括流程設計、模型建立和具體優化的方法三個方面。流程設計是最基礎、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一塊。這里需要基于信息技術流程化的專門積累和高度創新的經營理念,否則連需求分析也無法完成。進行流程設計需專業化的積累和創新的意識,并集中體現在模型建立與完善上,模型建立及優化是整個供應鏈管理系統實用化的基本要求。
8、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