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7 09:30:38
序論:在您撰寫法律培訓課程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尊敬的趙主任,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五月春城,繁花似錦。為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十一部委聯合下發《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文件精神,更好地促進我省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經多方精心籌措,今天第27期研學旅行導師和課程開發培訓交流會議在這美麗的春城正式開班了,在此,我代表協會,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志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對來自全國各地研學旅行的專家學者和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對承辦這次培訓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次會議的目的主要是開發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研學旅行精品線路。省教育部門、全協會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專門委派我出席參加這次會議,共同交流商談規劃具有云南特色的研學旅行,下一步,我們還要會同相關單位成立研學旅行專業委員會,來具體指導開展這項工作。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研學旅行作為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必修課,能更好地為他們提供開拓視野、接受教育、施展才華的機會和平臺,是提升能力素質的重要途徑,必將進一步開拓中小學生的眼界思維、責任擔當和實際動手能力。少年強則祖國強,研學旅行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孩子們的成長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和十分重要的作用。
云南省面積39.41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土總面積4.1%,居全國第8位,人口4770.5萬,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植物種類為全國之冠,素有“動植物王國”之稱,也被譽為“有色金屬王國”,全國56個少數民族云南就有52個,其中5000人以上的就有26個少數民族, 15個少數民族是云南獨有的,他們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云南素有“彩云云南”美稱,自然風光絢麗,有麗江古城、三江并流、哈尼梯田、大理古城、梅里雪山、西雙版納等著名旅游景點。我們云南全省有31137所學校,學生1351.57萬人,其中,中小學生有567.27萬人,如此好的研學旅行資源,如此廣闊的市場開發潛力,這都需要我們去設計、去挖掘、去開發、去結合。
這次培訓,整個課程只有短短三天,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和安排的,它能使我們更好的了解國內外研學旅行和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能更清楚掌握研學旅行的模式和流程,能更好的針對云南特點開展教學和規避風險,希望同志們珍惜這次機會,認真學習,積極交流,共同提高。
一、商標機構設置
日本特許廳(JPO)隸屬于日本經濟產業省,負責日本的知識產權事務,其下設總務部、審查部、審判部和其他一些部門,具體職責包括專利、商標等授權、知識產權政策的起草制定、知識產權信息與傳播等。
商標機構設于商標、外觀設計和行政事務部內,共有8個科,分別是商標科、化學科、食品科、機械科、通用商品科、紡織品科、服務科和國際商標申請科,詳細內容參看下表:
通過此表,我們可以發現,與我國一樣,日本特許廳也根據尼斯商品分類設立了7個商標審查業務科。但不同的是,它還單獨設立了一個商標科,而且在整個商標、外觀設計和行政事務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商標科由商標審查長全權負責,下設六類專家和四個室。六類專家根據自己的不同專業分別負責包括與商標審查有關的無紙化系統運行的聯絡和協調:對《商標公報》的質量進行管理和監督;制定商標形式審查標準:負責權限范圍內的與商標審查有關的特殊事項的方案制訂與策劃等。四個室的主要職能分別是:行政事務室,負責與商標審查有關的行政事務:研究室下設研究班(Research Unit)、初步檢索班和統計班,對有關商標審查制度的完善與信息化、外國商標審查方法以及其他與商標審查有關的事務進行研究,同時還負責商標初步檢索的對外承包事務和商標數字統計等:T-term管理室負責T-term的管理與研究等:國際分類管理室負責國際分類的方案制訂、研究和規劃,并制定商標審查標準以及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審查標準,編定商標審查判例等??梢?,商標科實際上是一個如何提高商標審查效率與質量、完善商標審查制度的基礎性研究部門。
二、商標審查官培訓制度
日本特許廳歷來重視對商標審查官的培訓工作。早在1997年,日本特許廳就按照商標審查官的《基本培訓方針》,開始對審查官進行系統的培訓。2002年日本政府提出知識產權立國方針之后,這一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日本特許廳于2004年lO月對《基本培訓方針》進行了修改,加大了人員培訓的財力、物力的投入。多年來,日本特許廳一直以自己擁有高素質的商標審查官而自豪。
(一)商標審查官培訓過程和基本要求
根據日本的相關法律規定,要成為一名商標審查官,必須經過一系列的培訓考試。通過日本國家公務員考試進入日本特許廳后,首先經過行政官員培訓,學習和獲得作為國家公務員的基本知識和知識產權管理的基本理論,到第4年,才參加助理商標審查官選拔考試,成為實習助理審查官,一年后轉為助理審查官。助理審查官尚不能獨立承擔商標審查工作,必須跟隨一名資深審查官學習2年以后,才能成為商標審查官,獨立地進行商標審查工作。
(二)審查官的培訓機構
日本特許廳的培訓機構由日本特許廳總務部人事科、國家知識產權信息與培訓中心和日本特許廳培訓委員會組成,三者各司其職,又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對特許廳人員的培訓任務。
總務部人事科負責制定特許廳人員培訓方針,例如《基本培訓方針》、《培訓計劃》、《培訓實施綱要》。人事科下設培訓計劃辦公室(Train,ink Planning Office)和培訓計劃室(Training Plannin Section)來完成具體的培訓計劃制訂工作。
國家知識產權信息與培訓中心(NCIPI)是一個專門負責實施培訓計劃的獨立行政機構。特許廳人員的培訓計劃基本上由它來具體實施完成,包括選擇培訓教師和培訓人員,組織和協調專題研討會,搜集和整理來自培訓人員和學員的建議和意見,為學員頒發資格證書,評估培訓項目,最后向特許廳提交培訓總結報告。同時,該中心還根據特許廳的培訓方針進一步制定《年度培訓實施計劃》、《管理人員培訓綱要》和《日本特許廳人員培訓實施規則》等,以便更好地完成特許廳的培訓計劃。
日本特許廳培訓委員會的主要職能是收集特許廳各個部門的培訓需求,并據此向培訓計劃部門提供建議,設計培訓方案,制定年度培訓計劃,推薦教員和學員,并參與有關《培訓計劃》和《培訓實施計劃》的討論等。
(三)培訓課程
日本特許廳每年都為商標審查官提供各種培訓項目,以提高審查官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雖然,每年制定的培訓計劃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內容大致相同,一般都包括法律和專業知識培訓、崗位培訓、語言能力培訓和其它綜合知識培訓等。以2005年為例,根據《2004年日本特許廳培訓計劃》和《2005年國家知識產權信息與培訓中心培訓開展計劃》,2004-2005年度,日本商標審查官的培訓課程主要有:
(1)助理審查員培訓課程(3個月)。面向新任命的實習助理審查員,學習審查員的基本角色和商標審查的基本知識,例如,綜合的法律背景知識,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協定和審查業務的基本知識。
(2)審查員培訓課程(一)(3個半月),目標是使審查員掌握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協定和審查業務專業知識,以及該階段審查員所必需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用知識。
(3)審查員培訓課程(二)(2個月),目標是提高商標審查操作的熟練程度,以及培養作為一名審查員所必需的寬闊的視野和理解力。
(4)高級審查員培訓課程(10天),針對從事審查工作10年以上的審查員開設,傳授作為高級審查員需要的領導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專業培訓課程,旨在使審查員掌握更多的有關商標、商品和服務以及商業交易知識,以及相關社會和經濟發展趨勢的最新信息。
(6)助理審查員崗位培訓課程(2個月),旨在使實習助理審查員更好地了解商業管理、研究開發以及丁業產權利用的現狀。
(7)審查員崗位培訓課程(助理審查員的任用期內),針對助理審查員而開設,目的是通過現場學習企業如何利用知識產權制度等,增加審查員的專業知識。
(8)語言培訓課程。
(9)英語口語課程。使審查員掌握語言技巧,能夠在電話中用英語同國際機構進行溝通(1級)。同外國審查員進行交流,以及能夠作為一名教員教授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學員(2級),3級用于培訓即將派往海外的候選人員。
(10)英語書面課程,使審查員能夠處理來自國外的英語文件。
(11)國際會議,使審查員具備參加和主持國際會議的語言能力。
(12)語言培訓強化課程(面向個人的課程)(大約3個月),針對那些為開展工作而需要掌握特殊語言技能的人員。例如,即將赴海外任職的人員(長期或短期),計劃出席國際會議的人員,負責外國學員事務的人員等等,這些人員被派往外部的語言機構學習一段時期。
(13)專業培訓(馬德里議定書審查員)(9個月),針對那些正在或將要進行馬德里議定書審查工作的人員,目的是提高他們用英語起草文件的書面表達能力。
(14)法律培訓課程,針對特許廳所有人員開設,使從事研究知識產權法律及外國相關法律和制度的人員能夠獲得開展工作所必需的最新的法律知識。以下法律是必修的:《民法》《民事訴訟法》《版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
(15)心理健康培訓課程(一年兩次),針對特許廳所有人員開設,目的是使他們獲得同心理健康相關的丁作管理技能。
(16)生活規劃研討會(2006年2月),針對中年職員開設,涉及他們退休后的生活事項;為退休作準備(退休福利、養老金體系、稅務、復職制度等),并為他們的生活制定終身計劃(健康管理、家庭財務規劃、生活目標等)。
關鍵詞:農民工 綜合生存能力 培訓課程
資助金項目:四川省教育科學規劃辦普(職)教重點資助金項目。
農民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涌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是我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龐大而特殊群體。他們戶籍在農村,主要從事非農產業。有的亦工亦農,有的長期在城市就業,已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推進城鄉一體化作出了重大貢獻。農民工群體的命運如何,預示著中國究竟能夠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市場經濟國家。同樣,這個群體的素質如何,也影響著中國的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民工的培訓與轉移,各級政府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培訓與轉移工作,但仍然存在著培訓目標低、培訓內容單一、培訓方式呆板和培訓效度不高等問題,致使培訓后的農民工雖然技能水平有所提高,初步具備了上崗技能,可是在文化素質、道德觀念與生活習俗以及法律知識等方面仍然存在著缺陷。文化素質低制約了他們可持續發展;城鄉差別導致日常生活和社會關系上的不和諧;法律意識淡薄導致犯罪以及正當的權益得不到保障;技能匱乏使農民工在城市生存困難。這些問題所產生的直接后果是:失去了人力資源轉化成為人力資本的優勢,微觀上使農民工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相對下降,宏觀上削弱了社會經濟增長質量。
農民工的個體發展要融入現代社會的宏觀發展之中,必須具備適應現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流動出行技能、城市生活技能、就業技能等基本生存能力,以及不斷開發自身潛能和不斷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勞動力市場變化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我們稱之為“綜合生存能力”?,F有的農民工培訓缺乏科學的課程體系,致使農民工“綜合生存能力”難以提高。面對目前農民工教育培訓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只有改革原有的培訓內容和方式,探索出“社會滿意,農民工樂意參與”的以“綜合生存能力”為導向的農民工培訓課程體系,才能有效地實施農民工職業培訓,保證培訓質量。
一、構建以“綜合生存能力”為導向的農民工培訓課程體系
針對目前我國農民工教育培訓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依據教育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中“要改革專業設置、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管理模式”,“強化產學結合,組織開發‘模塊式’課程”的要求,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借鑒“整合能力本位教育觀”的課程思想,以農民工融入城市所需“綜合生存能力”為導向,以提升城市生存技能和發展能力為目標,遵循基礎性、實用性、 綜合性、多樣性和發展性原則,按照培訓內容和時間列出不同的培訓工種菜單;再根據農民工在城市生存與發展所需要的基本生存技能和發展能力設計課程菜單,構成動態化的模塊式課程體系,見下表。
二、農民工培訓課程體系的內涵與特點
1.農民工培訓課程體系的內涵
以“綜合生存能力”為導向的農民工培訓課程體系采用“橫向三模塊、縱向兩系列”的矩陣結構。該課程體系分為公共基礎、通用技能和職業技能三個模塊,以模塊形式,將農民工在城市生存與發展所需要學習的知識與技能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公共基礎模塊開設法律常識、職業道德等課程,教會學員做人的基本準則;通用技能模塊開設城市生活常識、普通話、擇業教育等課程,教會學員謀生的基本技巧;職業技能選修模塊按照不同工種、不同崗位開列不同的課程菜單,讓學員自主選擇自己愛好的專業和工種,教會學員就業的基本技能。
2.農民工培訓課程體系的特點
(1)工種動態化:培訓學校可確定幾個相關學習工種,根據勞動力市場調查分析,以提高農民工綜合生存能力為目標,靈活變化學習工種。
(2)層次動態化:根據農民工的文化基礎、能力差異和培訓目標的不同,實施分層教學。模塊層次可分為單項技能與多項技能;高層次多證,低層次少證。
(3)主體動態化:“動態化模塊”為農民工提供了自主選擇學習模塊的權利,可促進農民工個性的發展。學員可根據本人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及求職意向等選擇學習
模塊。
三、農民工培訓課程體系實施的相關因素
1.課程體系的主要指標
培訓時間30~60天,240~480學時;職業技能教學216~432學時;基本素質教育學時與職業技能教學學時之比為1~2∶8~9。
2.課程模塊設計與選擇
課程模塊是將農民工在城市生存與發展所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課程內容)劃分成若干個獨立模塊,再根據不同需要選擇其中若干個模塊組成各種教學計劃。
(1)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和通用技能課程模塊的設計與選擇。公共基礎和通用技能模塊以人的和諧、全面、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遵循淺顯性、廣泛性、生活性等原則,根據農民工和社會的需要,公共基礎模塊主要包括法律常識、職業道德與職業紀律等,通用技能模塊主要包括擇業、簽訂勞動合同與維權、文明生活方式、安全生產、普通話等。通過兩個模塊的設置,為提高農民工城市生存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構建一個學習平臺,為農民工有效轉移奠定基礎。
(2)職業技能選修課程模塊的設計與選擇。職業技能選修課程模塊的設計按照不同工種、不同崗位開列不同的課程菜單,讓學員選擇自己愛好的專業和工種,滿足就業和考取上崗證、職業資格證,獲取勞動準入資格的需要。包括工種、單項崗位職業能力與考證課程模塊設計、
關鍵詞:溝通能力;實驗課程;律師
一、 溝通、溝通能力、培訓課程的概念界定
溝通是為了一個設定的目標,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個人或群體間傳遞,并且達成共同協議的過程。溝通能力指溝通者所具備的能勝任溝通工作的優良主觀條件。一個具有良好溝通能力的律師,他可以將自己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及專業能力進行充分的發揮。
培訓課程(Training Course)是為實現培訓目標而選擇的培訓內容的總和。培訓課程的一大特性是要求能夠盡量在短時間內轉化為工作績效。本文設置的培訓課程目標是提高律師與客戶溝通能力。
二、 開展律師溝通能力培訓課程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一)對律師事務所
現階段,說到底律師事務所之間的競爭是內部人才之間的競爭。通過了律師資格證書的考試,說明在理論知識上每個律師都沒有問題,而職業能力的培養就是靠后期的實踐得來。因此,培訓往往會成為提高人才競爭能力的重要環節。而作為律師,實務能力的差異往往從溝通能力開始。
(二)對高校法學專業學生
長期以來,受普遍教育模式影響,我國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對實踐性課程設置比較少,如浙江師范大學法學類專業的實踐性課程為民事、刑事模擬法庭、法律診所。這些課程相對于法學理論課程開課課時較少、上課比較輕松。開展該培訓項目有利于法學學生在學習理論課之余學習律師接待客戶禮貌禮節、為人處世之道,為今后的就業添加一個保障。
三、 律師面對的客戶的共性與特性
雖然誰也無法事先決定自己會面對什么樣的客戶,客戶會有什么樣的案件;會提出什么樣的要求,但是對于律師這個職業,他所面對的客戶還有一些共性可循,為了總結近年來客戶的共性,我們翻閱了大量書籍,并對金華某律師事務所的三名律師做了針對性的訪談,發現大致有以下共性。
首先是心理共性:當事人在言語中往往會強調對自己有利一面,說出來的話難免摻雜一定的夸張或掩飾成分,有時候甚至無中生有、顛倒是非。
其次是情緒共性:來律師事務所請求援助的當事人心理多少帶有一些焦慮、懷疑、擔心等消極心理。這源于當事人大多從未打過官司,缺乏確定感和安全感是人類面對陌生環境的必然心理反應。
由于當事人的文化水平、性格、家庭生活環境的不同,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我們應該不同對待。經過我們兩周在5個事務所的觀察和對3位律師的專訪,發現律師們總能從見面開始就抓住客戶的性格,并選擇一種交流方式進行溝通。比如當客戶抱著胳膊、輕輕咬住嘴唇時,表示他在思考問題;抖動雙腿、用手轉筆或不斷做同一個動作時,表示他內心非常不安、正在苦思中;如果談話中常常出現“那個……”、“這個……”的口頭禪的,這些人可能是比較不自信、不善言談、稍帶點神經質的。
再比如當我們遇到文化程度低的客戶,應該要注重以下三點:第一、在溝通時,盡量選擇通俗易懂、客戶能接受的語言方式。專業性強的法律知識以簡單化的語言和方式選擇性的予以告知。第二、在態度上對客戶予以更多的尊重,以更耐心的方式進行溝通。第三、溝通的次數應比普通客戶更多,讓客戶感覺到你特別關注他的案件。
四、 如何提升律師與客戶溝通能力
溝通是律師職業工作的起點,溝通必須講技巧,一個具有良好溝通能力的律師,可以將他自己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及專業能力進行充分發揮。為更好地了解這方面知識,我們拜訪了一些資歷較深的律師,經過訪談稿的整理,得到以下的研究結果。
1、在初次與客戶溝通時,先盡量讓客戶多說,一方面可以對案件的信息多些了解,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可以了解客戶對該案件的期望值以及客戶的性格、交流方式等信息。很多當事人很少弄懂他們的問題真正涉及到了什么,例如,一個倍受工傷之苦的人不了解其痛苦真正根源是“醫療失誤”,在被要求描述自己時,他只是局限于“我是因工受傷,我已經三個月沒上班了…我沒辦法工作,所以公司已經停止為我支付醫療費用…”
2、在回答客戶咨詢的問題時,不給予絕對的承諾。但應該根據客戶的心態給于一定的心理支持或將客戶的期望值予以降低,如果客戶有不合實際的期望值先盡量予以說服,如無法說服應該考慮放棄辦理該案件。
3、在辦案過程中,盡量與客戶多溝通,將案件的進展情況及時與客戶溝通,但應結合客戶的接受能力并注意溝通方式和內容,主要目的是讓客戶知道自己一直在高度關注該案件。
4、如感覺該案件可能會出現預料之外的后果,應及時和客戶溝通將案件對自己不利的方面予以告知,讓客戶有個適當的心理準備。
5、案件判決后如客戶對結果不滿,告訴客戶進一步維護自己權利的途徑及在維護權利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五、 溝通能力培訓課程設置內容
律師在溝通中需要耐心、誠懇、思路清晰、邏輯性強、語言適當簡潔、對自己充滿信心。溝通的基本形式有很多,但是限于培訓課程的特征:時間短、效果明顯,我們主要從聽、說、寫三個方面對律師展開針對性的培訓,課程設置如下:
(一)說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第一印象總是非常重要的,律師的形象與禮儀直接影響到律師價值、與當事人的溝通是否順暢等等,形象與禮儀也是律師走向成功的必修課。所以培訓課的第一部分——“說”包括了律師第一次會見客戶時的儀容儀表培訓、自我介紹時候的語音語調、面對不同類型客戶的神態舉止反應;
(二)聽
在留下了好的第一印象后,就需要律師們用敏銳的觀察力準確地推測出客戶的大體性格、當時心理類型等以更好地選擇說話方式,讓客戶盡可能地信任自己。因此第二部分——“聽”包括了一部分人際交往心理學課程、邏輯思維能力訓練,一方面培養律師在進一步交談中挖掘客戶的性格、心理,發現一些潛藏的話語;另一方面培養律師在交談中理順客戶話語順序的能力,辨別客戶敘述事件時候的真偽。
【關鍵詞】高等院校;鄉村旅游;培訓課程;課程設置
隨著青島鄉村旅游的迅猛發展,青島高校已經成為鄉村旅游培訓的主要基地之一。但是農戶們是否感到學有所獲?通過培訓是否能解決農戶的實際困難?高校對鄉村旅游農戶的培訓效果如何?特別是農戶對高校培訓課程設置是否滿意,這些都是亟需分析和探討的實際問題。
一、研究概括
對青島四所高校鄉村旅游培訓部門進行實地調研,通過訪談了解高校鄉村旅游培訓的課程設置情況。并對2018到2020年三年內參加過高校鄉村旅游培訓的農戶進行了問卷調查。發放問卷500份,回收500份,有效問卷490份,占比98%。500名農戶經營范圍涵蓋農家宴、農家旅館(民宿)、采摘園、休閑觀光農業和民俗文化等。調查主要是圍繞著農戶對培訓課程設置是否滿意進行。
二、青島高校鄉村旅游培訓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農戶對鄉村旅游培訓的課程設置滿意程度并不是太高。(一)培訓內容不全面,不系統。64.5%農戶認為部分課程內容重復或有遺漏。這一問題的出現主要是培訓分管部門沒有認真對各個講師的講課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和全局的把控,講課內容重復或者不全現象較嚴重;講師之間講課內容也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系統,時間先后安排和講課內容上更多地受講師個人專長和講師個人空閑時間的影響,而不是精準地按照農戶實際需要設置。(二)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高達84.9%的農戶在培訓過程中有過睡覺打瞌睡和心不在焉的情況,71.5%的農戶認為一些農戶亟需解決的問題沒有得到解答。主要原因是高校一套培訓課程、一套培訓教材和每個講師的一套講課課件幾乎應對所有的參加旅游培訓的農戶,甚至一些講師的課件內容幾年內都沒有任何更新。沒有按照農戶的經營特點和不同需求去量身定制培訓內容。這其實是很多農戶在聽課過程中心不在焉,打盹睡覺,缺乏興趣和學習積極的主要原因之一。(三)培訓內容可操作性不強。80.3%的農戶認為所學的東西部分和自己的經營內容相符,也確實有所啟發,但是真正應用是卻很難操作。培訓課程內容的可操作性是關系到對農民進行的鄉村旅游培訓是否產生實效的關鍵因素之一。很多講師的講課內容理論性過強,缺乏可操作性,不能解決農戶的實際問題,讓農戶帶著期望而來,失望而歸,逐漸的很多農戶把鄉村旅游培訓當做搞形式,完任務的事情來看待,培訓實效當然大打折扣。(四)課程之間先后順序安排不合理。問卷調查顯示,47.6%的農戶覺得有些課程先后順序不合理。一些本應該先期學習的課程有的是因為講師個人的時間問題,被隨意地安排在了后面,有的是因為高校培訓部門對講師講課的具體內容不了解,按照自己的主觀臆斷安排課程先后順序,造成講課內容銜接混亂,給農戶學習過程帶來一定的困難。(五)觀摩和實地考察課程與課堂講授課程內容相脫節。調查顯示66.3%的農戶認為觀摩和實地考察收獲不少,但與課堂講授課程內容相脫節。課堂上講解的很多思路和方法,聽起來好像很容易掌握,但是農戶真正應用時還是存在很多困難。而觀摩和實地考察課程所選取的典型的鄉村旅游地,往往也沒有安排相關的環節去具體體現課堂的講授內容,嚴重影響了培訓效果。
三、青島高校鄉村旅游培訓課程設置改進措施
綜上所述,之所以產生以上幾方面的問題,主要原因還是高校培訓部門對相關培訓的重視程度不夠,既沒有深入了解農戶的需要,也沒有就培訓內容和相關專家進行細致的溝通,而是僅僅依靠過去的培訓經驗來進行課程設置。沒有考慮到農戶現實的情況以及發生了很多變化,相關專家的研究領域也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通過對農戶的問卷調查和對高校培訓部門的實地調查,要解決鄉村旅游培訓課程設置存在的以上幾個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課程內容設置要涵蓋以下基本內容。1.環保意識教育。要使農民意識到保護環境的最大受益者是農民本人,認識到只有環境優美,沒有污染的鄉村旅游地才能保證鄉村旅游的長期發展。2.衛生知識。環境衛生、用具衛生和食品衛生培訓至關重要,因為衛生清潔往往和安全感相連,同時也是旅游產品、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所以,應對村民進行主要傳染病類型、傳染渠道、原因、餐具消毒、食品保存、個人衛生等方面的知識培訓。一方面要努力改變農民不講衛生的陋習,在旅游經營中注重衛生習慣的培訓,達到清潔衛生的標準,另一方面,還要教會農民用最有效最便宜的方法做好衛生消毒工作。比如對餐具的消毒,不一定非要采用消毒柜的方式,因為用消毒柜進行消毒對很多小型農家宴來講成本太高,其實完全可以采用最原始的用大鍋燒沸水消毒的方式進行餐具的消毒工作。在院子里面支起一口大鍋,把用下來的餐具清洗完后直接放到沸水中消毒,讓游客看到農家宴的衛生,同時用木材燒的大鍋也烘托出農家宴的鄉村特性,讓游客既放心又新奇。3.文化傳承教育。以當地民風、民俗為主要內容的鄉土文化教育;通過培訓,要使農戶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內涵,充分認識到鄉村旅游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在于他們能否對自己本地區或者本民族的文化價值有深刻的認識,能否成為自己傳統文化的主動傳承者和保護者。4.經營技巧培訓。一是經營觀念的形成,要讓農戶明白鄉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是城市居民,因此城市居民的需求才是鄉村旅游經營中一切活動的準繩。農家宴必須從城市居民的角度進行裝飾和裝修,經營風格要盡量體現“農”和“土”的特色;二是農家宴經營農戶要學習農家宴的自我形象營造和推廣以及農家宴餐飲的基本流程的設計等技巧。采摘園經營農戶則要學習園區的線路設計、接待區設計以及采摘園的形象設計和推廣等方面的技巧。三是鄉村旅游經營農戶還要學習旅游小商品及延伸產品的開發設計,進貨的思路和準則,旅游小商品攤位位置設計和選擇及兜售等技巧。5.服務技能教育和游客心理培訓。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質的限制,農戶的服務技能往往存在很大欠缺,因此對農戶進行服務技能培訓非常必要。培訓課程內容既要包括服務的基本禮儀和社交的基本知識,也要包括服務中的應變能力、溝通能力、與游客發生沖突處理問題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等。因為游客本身最重視的是旅游活動本身所帶來的心理體驗。所以要提升農戶服務技能,就必須先讓農戶能夠學會洞察游客的心理,了解游客消費時的不同階段的心理特點或者是每個瞬間的不同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為游客提供貼心的服務。6.以誠信守法為主要內容的旅游法律、法規教育培訓。近年來青島地區鄉村旅游地游客和鄉村旅游業戶之間屢屢出現各種矛盾和爭端。在解決這些矛盾和爭端時,農戶們因為法律法規意識淡漠,不會利用法律和法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有時候也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已經觸犯了相關法規甚至法律,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對農戶甚至整個鄉村旅游地形象造成不可逆負面影響。因此高校在培訓內容中非常有必要設置與鄉村旅游地農戶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課程,教會農戶利用法律法規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同時也要在經營中守法合規。(二)培訓前要先了解不同地區不同經營內容的農戶需求。調查顯示,高達91.6%農戶認為培訓內容對自己的幫助程度越高,其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就越高。因此在培訓前對不同地區和不同經營內容的農戶通過訪談或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深入了解他們亟需解決的問題就非常必要了。當然,調查的過程中也發現,農民對培訓對自己是否有幫助的認定標準只有一條那就是是否能馬上給他們帶來經濟收入。這就決定了農民對培訓的需求的認知是極為狹窄和短視的,對于自己所缺乏的知識、技能等缺乏正確認識。因此青島高校在培訓內容的設置就不能僅僅針對農民的需求去設置,還要從多個方面綜合考慮,對上述的六種基本培訓內容在權重上進行斟酌。對于農戶們有可能認為是無用的,但實際上是非常必要學習的課程內容,講師們非常有必要在開課前向農戶說明這些內容對農戶有什么幫助,以提高農戶的聽課熱情和興趣。(三)對講師課件內容和上課時間進行統籌安排。對講師的講課內容進行統籌安排,才能避免講師之間講課內容出現重復或者遺漏的現象。同時對各個講師的上課時間進行統籌安排,才能避免關聯性比較強的課程內容,在先后順序上出現混亂,影響農戶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就要求高校培訓部門在培訓之前就要認真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座談和研討,就上課內容進行分享交流,重復內容要進行合理的刪減,遺漏內容安排相關專家進行補充。在課程時間安排上,要通過座談和研討,分析清楚各個課程之間的銜接關系,再結合講師的個人時間,合理安排好課程體系。(四)觀摩和實地調研課程要與課堂講授內容緊密銜接。要根據農戶的實際需要和培訓內容選擇合適的觀摩和實地調研基地,在觀摩和實地調研過程中,不僅向農戶介紹基地的發展經驗和思路,還應該把基地發展過程中走過的彎路和犯過的錯誤介紹給農戶。同時要在觀摩和實地調研基地精心設置相關環節,把課堂講授的一些技能和方法,通過現場演示的方式進一步傳授給農戶,增強課程內容的可操作性。此外,由于農民的文化知識水平較低,在編制課程課件和教材時,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多使用圖片等直觀的素材。這樣有利于農戶對培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1]張磊,姜艷文,侯明明.精準扶貧背景下的鄉村旅游從業農民教育培訓問題[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2:445~446
[2]谷玉芬.鄉村旅游服務培訓的主導形式[J].社會科學家,2016,2
[3]薛群慧.論民族文化旅游村村民的培訓[J].昆明大學學報,2007,3
[4]顏澤鈺,孫俊花,楊胭茹.邢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研究[J].邢臺學院學報,2021,5
[5]張文潔,趙健輝.文旅融合下鄉村旅游產品品牌創新研究[J].鄉村科技,2021,9
[6]畢志超.煙臺長島鄉村旅游開發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5
[7]李雪芬.文旅融合背景下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路徑研究[J].南方農業,2019,7
引進一流先進管理培訓系列教程的絕佳良機
中國“入世”在即,國際零售諸侯紛紛搶灘中國市場,跑馬圈地,商業零售業各種業態發展勢頭咄咄逼人,國內零售業傳統落后,面對這種沖擊,國內零售業如何來應對呢?他們急需一套規范、先進、系統的管理模式。因此,建德人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針對目前零售業態勢及時推出了《零售業經理全新管理與實務培訓課程系列(RMT)》,填補了國內零售業系統管理及培訓資料市場的空白。
北京建德人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致力于為中國的零售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為零售企業的發展提供一系列規范、先進的管理系統,從系統的角度考慮問題,使企業管理系統和員工素質同時得到提升,從而為國內零售企業提供管理和培訓的解決方案,促進零售業核心競爭力的快速提高。
引進《零售業經理全新管理與實務培訓課程系列(RMT)》勢在必行!
本培訓課程立足國內零售業實際情況,吸取國外著名商家管理培訓精華,由具備豐富管理培訓實踐的港臺及國內商界資深人士傾情授課,理論新穎,內容豐富,極富實操性。
課程內容:
序號
課程名稱
R01
零售業禮節、禮儀規范培訓課程
R02
賣物行為準則及待客實務培訓課程
R03
零售人員全新知識技能培訓課程
R04
零售人員營銷技巧,顧客心理認知培訓課程
R05
零售業規范管理規章制度培訓課程
R06
零售人員崗位責任要求、業務能力培訓課程
R07
零售業物流、庫房、后倉管理實務培訓課程
R08
零售業安全、消防保衛、賣場衛生管理實務培訓課程
R09
零售經理管理督導技巧實務培訓課程
R10
零售經理卓越領導技術革新培訓課程
R11
零售業應用文及往來函件實務培訓課程
R12
零售業法律、法規實務培訓課程
公司地址:北京市豐臺區洋橋71號麗華大廈9005室 郵編:100077
聯系電話:010-67272472 87208610 87208609 87208614
FAX:010-67272472
以學員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為立足點以提高項目經理安全管理能力類的培訓為例,三分之二的學員安全管理經驗非常豐富,他們對安全管理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認識。也正是這種認識同時阻礙了對于安全及事故規律的認識和升華,隨著煤礦或礦山企業生產規?;图s化的發展,他們原先粗放型的安全管理能力顯得不足,新技術、新工法、新生產方式的變革都造成安全生產觀念、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全方位的變革。
培訓課程設計的基本程序
(1)勝任能力項目整合(2)課程設計與課程目標確定。(3)模塊設計與模塊目標確定。(4)課程內容確定。(5)教學方法選擇
崗位勝任能力項目整合
崗位勝任能力項目是培訓課程設計的依據,而整合崗位勝任能力項目是培訓課程設計的前提。安全技術培訓課程設計就是通過各種勝任能力項目的整合,形成若干勝任能力項目集合,進而根據這些集合設計相應的課程,并確定各門課程的培訓目標。各種勝任能力項目整合得是否恰當合理,很大程度上決定所設計的培訓課程的準確性和針對性。
課程設計與課程目標的確定
1課程設計煤礦安全培訓與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不同,除要求參訓學員有較強的職業應用能力外,還應有事故應變能力。所以課程設計體現安全培訓的職業定向性和技能性的同時,還需要體現綜合性。一般而言,培訓課程對應于合并后的勝任能力項目集合,即根據合并后的勝任能力項目集合設計培訓課程,一項集合設計一門培訓課程。
2課程目標確定課程目標確定的是否準確直接影響到這門課的課程模塊設置是否恰當。課程目標要體現勝任能力的實現和教學可操作性。一般而言,可根據每門課程所對應的勝任能力項目確定若干項課程目標,每項課程目標具有相對獨立性。
3煤炭行業背景模塊設計與模塊目標確定模塊目標是對參訓學員經過本模塊的學習后能做什么,也是對課程目標的分解和細化。模塊目標確定是否準確,直接影響該模塊及其課程的培訓效果模塊設計要突出行業背景,突出煤炭行業應用型、技能型、實踐性。
4課程內容課程內容確定的依據主要考慮工作崗位、崗位職能、每一模塊需求缺口。根據不同培訓學員類型不同,模塊類型可以分為三種基本類型,即“知識補充及更新型”“技能提高型”“觀念轉變型”。針對每一培訓模塊,要根據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務驅動及內容不同,設計不同的培訓環節,以解決不同的問題。比如針對項目經理安全管理能力的勝任項目的培訓,安全法律法規模塊、安全生產專業技術模塊,安全管理理念模塊,事故應急救援技術模塊、安全文化及安全心理模塊。這提高勝任項目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