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7 09:30:34
序論:在您撰寫兒科護理病例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病例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對改革兒科護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增強兒科護理教學效果,提高兒科護理教學質量,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實用性護理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病例分析方法教學是以臨床典型病例為主體,模擬臨床實際工作的場景,對整個病例進行分析、判斷、討論,給出臨床典型病例讓學生自己思考、診斷是何疾病。教師和學生圍繞病例提出問題,結合理論知識,得出護理診斷、護理目標及護理措施。筆者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采用病例分析式模擬護理程序的教學法,經過幾年的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兒科護理學中采用病例分析式學的重要性
1.1 病例分析式教學是改革兒科護理教學方法的需要
護理專業的兒科護理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程,兒科護理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相關的護理知識,具備相應的兒科護理能力,然而缺乏兒科護理實踐經驗的教師,照本宣科,重視論理教學,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記不住、用不上,將病例應用于兒科護理教學中,則是對教學方法的重要改革。
1.2 病例應用于兒科護理教學中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橋梁
在兒科護理教學中,圍繞課堂教學內容,教師結合典型病例提出問題,展開教學活動可將課堂理論教學與兒科護理實踐有機結合使學生逐漸形成臨床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 對深化目標教學具有重要作用
護理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兒科護理學是臨床護理課程之一,兒科某些疾病發生的季節性,長時間、多人次反復等因素,對護生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的單一講授亦不能促進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且按照傳統的“純理論”兒科護理教學,目標教學中對知識目標的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技能目標的模仿和熟練均難以達到,依據課堂教學內容,結合典型病例組織教學,其課堂氣氛活躍,教學內容實用,參與學生多,信息反饋及時,有利于目標教學的深化和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兒科護理學中采用病例分析式教學方法
首先,讓學生理解病例分析式教學的基本目的。案例教學法是教師把案例呈現給學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思考、討論,找出案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及其原因,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病例分析教學法是教師在傳授知識之前、之中或之后適當舉出相關案例加以啟發、說明和論證,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及注意力,達到加深印象、深刻理解之目的,通過病例分析教學,可以使抽象的科學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其次,由教師選擇典型常見的兒科臨床病例,讓學生先自學,以了解該病例需作哪些護理估計、護理診斷、護理計劃(預期目標、制定護理步驟),并將課時教學目標融人該病例的護理程序的各環節中;再者,讓學生自學相關課本內容,自己解答問題,最后由教師引導歸納總結。最后,合理的選擇教學評估方法,選擇分課時評估、期中評估、期未評估,可將學生在課堂對兒科病例分析問題的解答作為一次課時評估,期中、期未評估采用以選擇題病例分析為主的考試卷。
三、兒科護理學中病例分析式模擬護理程序教學應把握好幾個問題
3.1甄選合適案例,促進教學目標達成
兒科護理學中病例分析式教學關鍵在于病案選取是否合適,教學中所采用的病案盡可能來自自于臨床醫學專業編寫的兒科典型病案,病案相對較為復雜,而兒科護理教學的重點是如何對患兒進行護理,對臨床其他方面的要求相對較低,因此,在選取病案時注意結合兒科護理學教材,選取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典型病案,盡量不選取那些病程太過復雜、少見、癥狀不典型的病例,這樣學生才能對病例作出正確而恰當的分析,才能有效提高兒科護理教學質量。
3.2引導學生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
兒科護理學中病例分析式教學法,由于在授課前學生已主動查找資料,按討論思考題的方式進行病例分析,對所給病例疾病有了通過自己主動學習,消化,分析而得出理性知識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把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放在首位,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因此,此教學法增強了教學感染力,趣味性及新穎性,提高學習者主動性。以病例為中心的教學法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病例是一個綜合的資料,學生得到病例后,首先要查閱有關理論知識,然后進行分析綜合,比較,這對發展和提高學生思維,思考及分析綜合能力是很重要的。通過病例考查,還有利于教師了解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思維啟迪的程度。
3.3重點培養護生綜合思維能力
教學中不僅要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還應注重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分析病案時,以臨床真實病案為基礎,注意病案的實踐性、科學性和邏輯性,提出容易混淆、忽視的問題供護生分析、辨別,討論時提倡質疑并注意引導護生主動思考,提高護生面對復雜臨床情境的決策能力。一個典型病案往往涉及多門課程知識,因此需引導護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從而達到提高綜合思維能力的目的。
3.4注重教師由講演者向導演角色的轉換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貧乏,教師是講演者;病例分析式教學法是學生一起討論、分析,發表見解,教師是導演。教師主要的職責是引導和評判,讓學生積極投入討論并自由發表意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中心。所以,在兒科護理學實際教學中,主要安排一名學生發言,小組其他學生補充,全班學生就相關內容展開討論。教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少插言,只有在學生離題過遠或者出現原則性問題時才發表言論,將討論引向正題。只有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才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梅國建.兒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2]韓彤妍等. 病例導入式教學作為一種 PBL 教學形式應用于八年制醫學生兒科見習[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23(8).
[3]楊小青等.案例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7,25(21).
關鍵詞 鼠傷寒 醫院內感染
資料與方法
男,6個月,肺炎住院患兒,第9天肺炎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后突然出現發熱、腹瀉,大便常規化驗:黃綠色黏液便,鏡檢膿細胞(+++),紅細胞(+++)。立即單間隔離治療,并對大便進行消毒處理,送大便細菌培養。3天后大便細菌培養報告有鼠傷寒沙門菌生長。立即上報醫務部、護理部、院感染科,對兒科病房進行全面消毒處理。首發病例發病第3天相繼又發現2例類似病例,經大便細菌培養證實為鼠傷寒沙門菌感染。同期住院的其他32名患兒全部進行大便常規及細菌培養,無癥狀,大便細菌培養陰性者,解除隔離,密切觀察大便情況7天。有腹瀉癥狀,大便常規化驗正常者,連續3次大便細菌培養陰性者,解除隔離。其中10例新生兒無1例感染。32名同期住院的患者無1例感染。被感染的3例患者均系肺炎恢復期的患兒,年齡5~18個月,男2例,女1例。全部臨床治愈出院,預后良好。
結 果
全部臨床治愈,治愈率100%。帶菌時間,1例22天后大便細菌培養轉陰,1例5個月后轉陰,1例6個月轉陰。
討 論
治療原則:①起病急,癥狀重,病程長。②感染中毒癥狀重,表現為發熱、精神萎靡、拒奶、嘔吐。③腹瀉最為突出,持續時間長,25~40天,大便性狀多變,每天次數多少不規律,時多時少。④病原菌耐藥性強,常用抗生素廣泛耐藥,泰能敏感,頭孢哌酮-舒巴坦中敏,當初用中敏的藥物應用5~7天后出現耐藥,停用抗生素4個月后藥敏試驗仍和病初藥敏結果相同,但是,病程5個月始終對泰能保持敏感。
早期發現、早期隔離是防止疫情迅速蔓延的最有力措施由于本次首發病例發現及時,消毒隔離措施得力,這次鼠傷寒感染在兒科病房沒有造成大面積傳播。
護理問題:每年的冬、春季是兒科各類疾病的多發季節,尤其是嬰幼兒期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功能低下。再加上兒科病房陪護多,探視密,空氣污染嚴重,通風及空氣消毒不足,呼吸道感染及腸道感染嚴重,除家屬護理不當等因素外,醫護人員在檢查及治療患兒過程中,不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不注意洗手,也容易將直接接觸了患兒排泄物的雙手污染,再傳播給其他的患兒。所以,加強院內消毒隔離,健全無菌操作規程、家屬探視制度、污物處理制度,同時向患兒家屬進行防病護理知識宣教等都是防止院內感染的重要措施。說明完善傳染病的隔離措施亦相當必要。而且根據細菌種類或感染類型的不同來設置病房,將同一種細菌感染的病兒集中到一起,并給予針對性較強的管理措施,既有利于醫療和護理的開展,又能更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
本次事件中采樣包括地面、空氣、門把手、水龍頭、開關、病歷夾、聽診器、病床、床頭桌、工作人員的手等做細菌培養,結果為細菌超標,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采樣細菌多的無以計數,但未培養出鼠傷寒沙門菌?;純杭覍俚拇蟊阋策M行了采樣培養,未發現鼠傷寒沙門菌生長。3例患兒分布在不同的3個病室,而同一病房的患兒并沒有被傳染,除了常見的食物傳播、水源傳播、接觸傳播,還可能有其他的傳播途徑,如空氣傳播。所以本次感染的傳播途徑及首例的感染源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探索。
兒科病房的科學設計和合理布局對控制醫院內感染也是至關重要的。首先病房應遠離醫院的污染區及噪音區,保持較高的空氣潔凈度,還應注意采光及向陽。其次病房要劃分感染區、非感染區,留出患兒的活動空間。
我科設單獨新生兒室,謝絕陪護及直接探視,醫護人員診治患兒時均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發現首發病例后,立即采取措施封閉新生兒室,調整工作人員,禁止與普通病房交叉上班。在住院的10位新生兒無1例感染,全部痊愈出院。
回顧2年來,我院兒科院內感染的發生率為4.9%,扣除漏報,約為5.1%,與國內報道的大致相同,但我院新生兒發生率僅為3.0%,低于平均感染率。主要是我科設單獨新生兒室,謝絕陪護及直接探視,定時通風,空氣消毒機定時循環消毒。醫護人員診治患兒時均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從而大大降低新生兒的院內感染率。而普通病房,由于有家屬陪護,疏于管理。不同疾病的患兒相互接觸,形成交叉感染,再加上濫用抗生素,患兒免疫力低下,都是院內交叉感染的誘因。醫院內感染已成為醫院中突出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重視和關注。能否控制醫院內感染的發生率,也是衡量醫療質量的重要指標。
參考文獻
1 胃腸道感染.人民衛生出版社.
2 實用新生兒學.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3 傳染病學.上??茖W技術出版社.
4 內科護理學.在??平滩?第4版.
不吃主食者更易患病
而另外一位患者王小姐對自己得糖尿病更覺得莫名其妙。之前一直嫌自己稍微胖了一點,聽說很多香港明星聲稱自己的骨感來自于“少吃米飯”的飲食習慣。因此,略顯豐滿的王小姐便效仿起來,不但將米飯剔除出日常食譜,更是將一切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拒之門外。然而,半年下來,王小姐非但沒有成功地變為“骨感美人”,反而因為長期的不良飲食習慣,被醫院確診為患上了糖尿病。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09年9月~2010年1月我院2007級護理本科普通班、急危重癥班學生共82人,其中男9人,女73人,年齡(22.9+2.45)歲。將2007級普通班40名學生設為對照組,采用傳統實踐教學授課法;2007級42名急危重癥班學生設為實驗組,采用“以病例討論為中心”的PBL教學方法。兩組學生在年齡、性別、入學成績、前期所學醫學基礎課程成績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均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以病例討論為中心”的PBL教學方法
1.2.1.1病例準備
教師根據實踐教學要求,在每次理論課授課完成后,準備各小組的查新題目(與本次實驗內容有關的新知識、新動態),并查閱臨床病例檔案整理1~2個典型病例。這些病例涵蓋前期的醫學基礎知識點、本系統的臨床特點及相關的健康史資料,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帶共性的問題:如該患兒發病的相關因素有哪些,該患兒的醫療診斷和主要護理診斷是什么,存在的符合本病的主要癥狀、體征有哪些,如何有針對性的實施護理措施和戚健康教育。
1.2.1.2實施教學
在理論課授課完成后,教師提前1周將典型病例、查新題目及相關資料印發給每組的學生,使學生有充足時間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討論并查閱文獻,然后在實踐課上集中展示各組的討論和查新結果。
1.2.1.3學生分組
采用小組合作性學習討論形式。將學生5~6人分為一組,每個小組指定小組長負責組織討論,小組成員輪流承擔討論的辯手、助理辯手、查新人及實驗報告撰寫者。
1.2.1.4討論方式
以辯論的方式組織病例討論,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派1名辯手、1名助理辯手和1名查新人,隨機回答病例討論中的問題,并隨時就不同意見進行反駁或補充。老師對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和糾正,最后進行歸納、總結、評定各小組討論成績。
1.2.1.5實踐考核成績以小組為單位記錄實踐考核成績,其利益、風險均攤。每次實驗成績以100分核記,實踐成績包括技能操作考核、小組病例討論結果、查新內容、實驗報告、查新報告、小組合作意識等,取其均值。
1.2.2傳統授課方法
采用“示范一模仿式”的單一授課方法,即教師邊講解邊示教操作方法和步驟,然后由學生逐一回示、練習;病例討論以班級為單位,無具體責任人,教師隨機提問,學生隨意回答,最后教師總結;實踐考核成績以個體為單位記錄每次技能操作考核、病例討論成績、實驗報告撰寫成績、考勤等,取其均值。
1.3評價方法
1.3.1實驗、理論考核
課程結束后,實驗組、對照組學生均采取傳統的個體獨立完成的方式進行統一的理論(閉卷式、滿分100分)考試,其中病例分析題2題,共計20分;每次實驗結束后同時評定實驗成績,共計10次取其均值。
1.3.2學習興趣調查采用自制問卷對兩組學生進行ut,科護理學》實踐教學
學習興趣的無記名調查,內容主要包括該實驗方式和內容能否激發學習興趣
有利于臨床技能的掌握、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溝通及表達能力、提高團隊的協助精神、拓寬書本及課堂知識面以及是否贊成該項教學方式。發放問卷82份,收回有效問卷82份,有效回收率及有效應答率為100%。
1.4統計方法所有統計分析均使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4-標準差(x±s)表示,采用非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O.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課后理論、實驗考試成績比較
見表1。實驗組的實驗考試成績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理論考試病例分析性試題中,實驗組的成績高于對照組(P<O.O1)。
2.2兩組學生學習興趣的調查
見表2。在21項調查內容中,以實驗組排在前11位的結果順序,其中實驗組學生的提高溝通及表達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團隊的協助精神、拓寬書本及課堂知識面等均優于對照組(P(005),且92.9%的學生喜歡“以病例討論為中心”的PBL教學方法。
3討論
3.1“以病例討論為中心”的PBL教學,提高了學生溝通、表達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在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的基礎上,將學習與實際的任務或問題掛鉤,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好奇心和欲望是產生興趣的基礎,以問題為導向的PBL教學方法正是有了這種心理需要萌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和興趣日,且采取辯論的方式來組織臨床護理病例討論,可以幫助學生在同伴身上直接學到一些態度、價值觀、技巧及信息,學會以正確的觀點分析、解決問題。因此,“以病例討論為中心”的PBL教學形式下的我院學生,兒科護理學的學習成績尤其是實驗考試成績、理論考試中的病例分析性試題成績明顯提高。由此可見,“以病例討論為中心”的PBL教學,有利于學生將醫學基礎理論與臨床護理問題密切聯系起來,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并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2“以病例討論為中心”的PBL教學,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團
隊協助精神通過小組內學生之間一系列合作互動過程,共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使得學生學會如何對知識進行分析、整理和應用,并以積極、主動的姿態通過自己查閱教材或文獻,尋找答案并將學科發展動態融入解決問題之中,從而學會通過各種途徑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這無疑在培養學生主動、自學的學習過程中,拓寬了學生課堂及書本外的知識面;同時以“以病例討論為中心”的PBL實踐教學評價是以小組平均成績為代表值,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f3]。加之小組成員各有分工,學習不再只是個體的事,而是大家的事,小組內的合作具有實質性的作用,這就要求小組成員必須具有賞識和包容的精神H。為了實現小組共同目標,學習者必須彼此了解并相互信任,建立和諧愉快的合作環境,積極準確地闡述自己的想法,相互幫助、支持、協作,從而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51。因此,以小組合作性學習為中心的PBL教學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為日后進人f臨床與患者溝通及團隊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兒科病房;護理管理;護患關系
【中圖分類號】R15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2-0393-02
1管理要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
1.1關心和尊重護士:現在兒科患者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都視為掌上明珠倍加愛護,一個小孩就有兩個甚至四五個家屬圍著,對頭皮靜脈穿刺的要求高,護士如果不能“一針見血”,常常遭到家長的責怪和投訴甚至謾罵,“一針打不上”就否定你的一切。而且兒科患兒病情變化快,小孩自我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差,病情觀察較成人有一定難度。因此兒科護士在工作中要承擔很大的心理壓力,很多年輕護士都不安心兒科工作,所以護士長在工作中既要對護士嚴格要求,督促其按要求完成各項護理工作,又要關心護士,尊重護士,理解護士,在關鍵問題上勇于為護士承擔責任和風險,有錯誤應在事后單獨批評,維護護士的自尊心。如果護士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難,護士長應盡量創造條件給予幫助,關心體貼她們,使她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安心在兒科工作。
1.2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過程在一定意義上說是護士對病人的管理過程,而管理過程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護患關系,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有病家長格外著急,對護理的要求很高。為此我科安排2個責任心強,靜脈穿刺技術過硬,有溝通技巧的護士做責任組長,專門上白班,負責新入院患兒的接診、治療與護理,要求她們做到接診熱情,健康宣教全面,治療護理及時,給家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負責科內危重患兒的一切護理工作和所管轄組內病人的健康宣教,讓家屬了解病情與治療。同時每個病房都有專門的管床護士配合責任組長的工作,定期在病房召開健康教育小課堂,由護士講解疾病知識、喂養知識,發放科普知識宣傳單,增進護患溝通,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減少護患矛盾。
1.3加強醫護合作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兒科由于患兒年齡小,病情變化快,危重病人多,周轉快的特點,醫護合作顯得尤為重要,但在合作的過程中難免產生一些分歧和磨擦。如:醫生查房不及時、醫囑更改頻繁、臨時醫囑過多,造成護理工作忙亂,護士對醫生有意見等,對于這些矛盾,護士長首先從護理上查找原因,與科主任反映協調醫護關系,改進工作流程,以病人為中心,準確及時執行醫囑。并且危重病人多時護士實行彈性排班,增加中午和中班高峰時段工作人員以保證治療護理工作的及時準確,由上白班的主管護師、護師上備班,搶救病人時及時增援,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
1.4護士長要樹立自身的威信
1.4.1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護士長在工作中要身先士卒,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要求護士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要求護士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但身先士卒的同時又不能“一手包攬”,“苦干”式的領導者已被現代管理所淘汰,一個出色的護士長是要合理使用激勵機制,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每個護士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常見的激勵方法有獎勵激勵、感情激勵、目標激勵及行為激勵。
1.4.2護士長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過硬的技術,開拓創新的意識,兒科病種繁多,專科性強,這就要求護士長在認真鉆研業務、不斷進取、掌握兒科疾病相關知識等方面走在護士的前面。在技術操作方面護士長也要有過硬的本領,護士們懂的,護士長要精,護士們不懂的護士長應熟,護士頭皮靜脈穿刺不成功時,護士長能“一針見血”,只有這樣才能得到護士們的尊重。
1.4.3正確用人,平易近人:任何一個護士長都是從普通護士中走來,雖然工作職責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護士長用人要公平合理,任人為賢,發揮每個護士的專長,努力為他們創造實現自我價值的空間。
2靈活使用管理策略,加強病房管理
2.1圍繞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在病房制定并推行“首問負責制”,“首問負責制”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護士要主動開口問:您找誰,有事嗎?需要幫助嗎?第二方面是患兒家長有什么疑問,如果問到哪位護士,那位護士馬上負責解決,不推給其他護士,即使護士解決不了的醫療問題也必須由護士傳達給醫生,避免家屬傳達不清或家長認為護士是在有意推委等情況發生。
2.2根據兒科特點創造人性化環境:為了減輕患兒對醫院陌生環境的恐懼心理,在病房創造家庭式的溫馨環境。我們在病房門上張貼兒童喜歡的卡通唐老鴨、米老鼠等圖案;在病房走廊的墻壁上張貼色澤鮮艷的育兒知識并配有好看的卡通圖畫;在每個病房里掛有色彩鮮艷圖文并茂的育兒小冊子,病房內有各種溫馨提示卡。免費提供電磁爐給患兒熱飯、熱奶。為遠到而來的病人提供整理箱裝物品,保持病室清潔整齊。努力為患兒創造良好的康復環境。
2.3加強護理人員??萍寄芘嘤枺鹤o士的專科業務素質是護理質量的重要保證,護士只有具備過硬的護理技術操作,豐富的專業知識,才能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制定不同層次護士的??浦R學習和操作培訓計劃,定期開展各類??浦R講座,疑難病例討論,重癥護理查房或外出培訓,鼓勵護士參加繼續教育,更新護理理念,以提高護士的業務素質。同時加強對年輕護士的培養,采取以老帶新,一對一傳幫帶的作用。
2.4加強護理安全管理:護理安全是醫院生存、發展的生命線,圍繞護理制度的落實和安全環節質量的控制。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提高兒科身份識別的重要性,交代患兒及家屬佩戴手腕帶,有利于核對身份,保證治療護理的準確性。病床加床欄并掛有防墜床、防跌倒的標識。由科室安全員每周檢查,每月召開護理質量分析會,把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做到防患于未然。若有差錯事故發生,按其性質與情節組織本科護理人員討論分析事發原因,責成相關人員認真總結、吸取教訓,使護理人員的糾紛意識和安全意識常備不怠。
2.5嚴格控制交叉感染:兒科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點科室。每位護士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和消毒隔離制度。做各種治療護理前洗手,接觸不同的病人用快速手消液消手。病房開窗通風,大病房安裝空消機,病房定期用紫外線照射消毒,出院床單元臭氧消毒機消毒備用。積極推廣一次性物品,如小兒胃管、霧化吸入器、小兒吸氧管、小兒吸痰管及一次性中單已經得到普遍使用,一次性物品既方便了護士操作又受到了家長的普遍歡迎。對不能一次使用的物品如氧氣表、呼吸機管道、吸引器裝置等均做到嚴格消毒處理,防止交叉感染的發生。
3正確對待護理糾紛
3.1兒科護理糾紛的原因:①采血輸液沒有做到“一針見血”②患兒皮膚嬌嫩,液體外滲,致局部出現紅腫、水泡;③拔針后針眼壓迫不好而出血;④未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掛錯補液;⑤護士忙著搶救重病人或處置新病人而沒有立即為某位患兒處置;⑥病人多,治療、護理不能及時;⑦各種處置、操作未告知家屬目的、注意事項;⑧解釋不耐煩、態度生硬。
3.2糾紛的防范措施:①加強“三基”訓練,提高自身技術水平;②護士長排班根據護理人員技術水平高低、責任心強弱、新老搭配、優勢互補;③強化法律意識,進行責任心教育,認真做好每一項護理操作,如實記錄護理文檔,在保護患兒的同時保護自己;④嚴格查對制度,每位患兒每日輸注的液體(包括臨時液體)都要認真查對,藥名、劑量、配制人、每瓶液體的輸注時間及更換補液護士都要有簽名,責任到人;⑤嚴格執行告知制度,每項操作和處置都要告知目的和注意事項;⑥執行糾紛預警制度,對有糾紛傾向的患兒,除向主任、護士長匯報外,當班護士要做好交接班,將信息迅速傳遞給各班,使各班謹慎對待,防止事態惡化。
3.3護士長的應對策略:護士長首先對護理糾紛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理,對有情緒不滿或過激行為早制止,及時阻斷其惡性發展。對待糾紛要做到三宜三不宜,即宜見不宜避,宜勸不宜激,宜散不宜聚。[1]其次要臨危不亂處變不驚,以良好的心理狀態面對患兒家長,心平氣和,滿腔熱情地接待,耐心傾聽申訴和反映,讓他們把心里話說出來,如確實是我們的工作不到位,要向家屬解釋、陪禮道歉。積極采取補救措施,避免和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壞或將損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讓患者及家屬滿意。
1.1一般資料
分析的對象中,對比組398例患兒中,男208例,女190例;觀察組中,男184例,女181例。年齡1個月~12歲,平均年齡(6.3±3.5)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分析問題。組成專門兒科護理研究小組,分析2012年8月—2013年8月所發生的55例投訴的細節,歸納其矛盾所在,并總結成幾大類。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繼續分析記錄采取新的防范措施之后所產生的新的投訴案例矛盾所在,并補充到之前所總結的結果上。經分析歸納兒科醫患矛盾沖突問題主要為:
(1)服務質量:包括護理態度、更換滴注點滴時間、技術的熟練程度。
(2)意外突發:包括患兒摔傷、燙傷、走丟等。
(3)其他:包括護理人員對患兒及監護人的醫療性質問題的回答、醫療人員對患兒信息的記錄的全面性及時性等。
1.2.2制定針對性的措施。結合先前所總結的矛盾與護理人員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針對兒科醫患之間的措施。
(1)提高溝通能力與技巧,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醫護人員經常與患兒家屬溝通,了解患兒及其家庭的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主要是做好新生兒或患兒護理知識指導和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護士長或責任組長每日深入了解家長需求、意見和建議,解答家長疑問,增進與家長的溝通,可以很好地規避護患糾紛的風險。
(2)提高醫護人員護理風險管理意識,制定防墜床、跌倒、窒息、燙傷等評分表,對新入院的患兒進行各類危險因素的評分,對存在的危險因素及時向患兒家長做好針對性的宣教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護士示范加護床欄正確使用方法并加強巡視,以防患兒墜床;將危險物品遠高患兒如暖瓶、銳器等,以防燙傷或意外傷害;護士按分級護理的要求巡視病房盡量保持衛生間、開水房、走廊等地面的干燥,在潮濕處放置防滑標識,以防摔倒。
(3)創造安全舒適的醫療環境,嚴格控制交叉感染,降低醫院感染率。合理安排住院患兒床位,非感染和感染性患兒、新生兒和兒科患兒分開安置病房,兒科病房隔日1次、新生兒病房1次/d用人機共存的紫外線消毒車進行消毒并早晚各開窗通風30min,以保證病房空氣的新鮮、流通。對出院病人及時做好終末消毒。
(4)建立全面的醫護網絡,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使醫患關系趨于緩和。
1.3效果評價
具體防范措施實施后將對照組與觀察組的投訴率進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通過t檢驗;計數資料錄用率表示,通過χ2檢驗。以P<0.05為有差異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投訴情況比較
對比組中責任心較差、技術失誤是造成醫患之間矛盾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技術失誤是導致投訴的比例最大(30.9%),在采取防范性措施后總體上的投訴例數有了明顯的下降,且投訴比例從13.8%下降到3.8%。采取措施后,觀察組中的責任心差與技術失誤依然是造成患者投訴的主要原因,但相較對比組來說,整改后有了很好的效果,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兩組滿意程度比較
對比組中患兒家長對醫療服務的滿意程度為84.7%,而在采取相對應有效的防范措施之后,患兒家長對醫療服務的滿意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達到了95.6%的滿意程度。經比較P<0.01,兩組的數據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傳染病,是由柯薩奇病毒A16及E71型腸病毒等腸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皮膚粘膜損害,單純的EV71型腸道病毒感染,如沒有手足口皮膚表現,不能診斷為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患兒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多發生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手足口病的潛伏期為2-7天,一般病程較短,多于1周左右愈合,很少復發。臨床表現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診或皰疹為主要特征,少數患者病并發呼吸道感染、肺水腫、病毒性腦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可導致死亡。2011年1月-12月來我院患手足口病的兒童日漸增多,期間因皮診來兒科就診兒童200余例,其中確診為手足口病的患兒達50余例,輸液治療的患兒75例,經過我們精診治與護理未發生嚴重并發癥。
資料與方法
1 一般資料:選擇所有陪同患兒前來就診和咨詢的家長為宣教對象,重點對象是留在手足口病隔離門診輸液觀察和回家居家隔離觀察的患兒家長。
2 方法:宣傳地點選擇手足口病門診,兒科門診、隔離病房、皮膚科門診、門診輸液等相關科室,健康教育方法如下:(1)現場答疑。在門診分診臺和手足口病門診設咨詢處,由深資專家和家長面對面交談,耐心細致地解答家長的疑問。(2)講解相關疾病知識,利用各種場所各個時間段,向患兒家屬講解疾病的病因,傳染源、傳播徒徑。病情的自我觀察判斷,皮膚口腔皰疹的護理,消毒隔離方法等疾病相關知識,加強對疾病的認識,正確看待疾病,消除恐懼心理,詳細收集手足口病的方面資料,配圖片介紹,及時贈閱疾病宣傳資料,以手足口病為主,包括導醫臺、分診臺、兒科、皮膚科等相關科室。尤其是前來兒科門診就醫的患兒家長及其他陪護家屬。(3)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嚴格做好各種消毒隔離工作,主要傳播途徑為經口傳播,是有效控制該病傳播保護易感人群的重要因素。通常安置在傳染病區隔離病室中,保持病室通風、消毒。避免與其它患兒接觸,護理人員要嚴格消毒雙手,防止交叉感染?;颊叩募S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嗽口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內衣及醫療器具等均可造成傳播,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處理。對患兒及密切接觸者隔離7-10天,體溫恢復正常皮診基本消退,水皰結痂脫落解除隔離。住院患兒的床單位應該用紫外線照射一小時/天,再用500毫克/升健之素擦試。(4)保持口腔清潔,飯前后用生理鹽水漱口或用生理鹽水輕輕擦試口腔以免感染。宜清淡,禁油膩,腥臊辛椒食品,以免損傷脾胃,易進高蛋白、高維生素、營養豐富、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煽诜秃暇S生素,輔以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預防細菌繼發感染。(5)皮診的護理:患兒的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應該舒適、柔軟,經常換。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涂0.5%碘伏,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感染,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鎮靜止癢劑等。(6)病情觀察及對癥處理。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患兒多飲水,如體溫超過38.5?C,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對于體溫在37.5~38.5°C的患兒,給于散熱、多喝溫水、洗溫水浴等物理降溫;38.5°C以上的患兒,給于退熱栓等小兒退熱藥。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腦和心臟的特性,可引起腦膜炎、心肌炎等并發癥,故家長應嚴密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發現高熱、劇烈頭痛、嘔吐、面色蒼白、哭鬧不安或嗜睡時應該立即到醫院就診。(7)加強預防。加強環境及兒童個人衛生,是預防感染手足口病的關鍵。春夏是腸道病毒感染容易發生的季節,要注意環境、個人衛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兒,盡量不要帶患兒去人群密集場所。哺乳的母親要勤洗澡、勤換衣服,喂奶前要清洗?;純号c家長和老師接觸前也要洗手。最關鍵的是要培養孩子食前便后洗手的習慣,世界患者安全聯盟今年提出的口號是“清潔衛生更安全”,并特別關心手衛生問題,因此洗手是降低感染和做好自身防護最簡單和最重量的方法?;純河械囊挛锏纫洺T谌展庀铝罆瘛撟⒁鈰胗變旱臓I養、休息,防止其過度疲勞。家長、托幼機構、小學等兒童聚集單位,應該每日晨檢, 發現患兒有出現發燒、皮疹等癥狀,應該盡快督促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關鍵詞】重癥監護;心理問題;護理干預
由于兒童表達能力不及成人,為重癥監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難,加上目前兒童多為獨生子女,若住進重癥監護病房,家長必然會產生焦慮情緒,心理情緒容易隨著孩子病情的變化而改變。就目前重癥監護病房患兒及家長的心理變化來看,心理方面的輔導呈現出越來越重要的趨勢,對患者病情的穩定與優化也起到一定作用。本文基于這一現象,對我院患者及家長展開對比研究,旨在發現心理護理的干預效果,提升臨床治療有效性。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患兒資料選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間收治的重癥兒童共88人,這些兒童年齡最大13歲,最小2歲。男性兒童52人,占總人數59.1%;女性兒童36人,占總人數40.9%。
1.1.2家長資料每位患兒只選取一名長期看守家長進行研究,家長共88人,男性32人,占總人數36.4%;女性56人,占總人數63.6%。這些家長最大年齡45歲,最小26歲;在文化長度方面,最高學歷為碩士,最低初中畢業。所有患者及家長均為自愿參加本次研究。
1.2一般方法將這88名患者及其家長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4對。對照組采用傳統治療方式,即一般護理,不注重心理護理;觀察組采用心理護理干預方式,采取各項措施改善患兒及家長心理問題。在一段時間后,醫院發放癥狀自評量表對患兒及家長心理狀態展開調查評估。調查問卷全部收回并全部有效。具體護理干預方法如下:
1.2.1焦慮心理的護理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心理問題,表現為反復高頻率的向醫護人員詢問孩子病情,并且不安心治療,希望能夠提前出院等。對于這類患兒及家長,醫護人員應加強病情講解力度,讓患兒及家長清楚了解所患病癥的注意事項以及治療方式。另外,還可以通過與外界溝通來消除焦慮心理,讓家長了解醫院的環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患兒帶到其它病房與同齡人多溝通。家長應將自己焦慮感的產生原因及時向醫護人員表明,將焦慮表達出來是緩解的最有效方式。
1.2.2敵對心理的護理對重癥監護病房環境不斷挑剔,并且與其它醫院硬件設施做出對比,嚴重時會要求更換主治醫師以及情緒躁動。對于這類情況,醫護人員應從自身行為上不斷優化,樹立健康良好的醫護形象。面對家長的敵對情緒,醫護人員應保持理解態度,不能影響到自身護理行為。要加強與患兒及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讓患兒主動配合治療。若硬件設施不及其它醫院,可以通過高效的診斷與護理來彌補。
1.2.3恐懼心理的護理表現為情緒悲觀,嚴重時會躲避檢查治療。這一行為會嚴重影響到患兒病情的穩定與康復。這種情況最有效的緩解方式就是如實告知家長治療方案,并讓家長做好相關心理準備。對于預后較差患兒,應多給予鼓勵,并告知家長現代化醫療水平在此方面的成功案例,對恐懼心理起到寬慰作用。預后較好的患兒可以加大鼓勵力度,讓患兒及家長看倒痊愈的希望。
1.2.4敏感心理的護理常表現為行為上的小心翼翼與自責,多發生在家長身上,認為是自己照顧不當造成孩子受傷。心理上存在嚴重內疚感,對于孩子不合理要求也會盡量滿足。對于這類家長,應及時指出行為上的不恰當方面,告知家長患兒需要在溫度、飲食等方面注意事項,避免家長因自責與溺愛隨意滿足患兒要求造成護理的不良影響。2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對比不難發現,觀察組患者及家長在各項心理因子的測評方面都要優于對照組。在自評量表中,得分越高代表此癥狀越明顯,具體評估分數,見表1。
3討論
目前兒童大多是獨生子女,一旦生病甚至住進重癥監護病房,家長所表現出的通常是焦慮、敵對、恐懼與敏感。在這種情況下,對病情的描述往往會呈現出夸張現象,不利于醫護人員了解患兒病情。同時,家長的緊張情緒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患兒情緒,嚴重時會讓患兒對治療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病情的緩解。
綜上所述,對于重癥監護病房的患兒及家長而言,心理護理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其緊張情緒,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家長在自我行為護理方面也能夠得到更好幫助。本次研究發現,心理護理在心理素質的提升方面效果顯著,對臨床治療的干預優化效果較強,讓患兒及其家長看到治愈的希望并積極治療,使護理方案得以順利實施。另外,心理護理在醫患關系的構建方面效果明顯,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許艷華.兒科重癥監護病房患兒及患兒家長的心理護理[J].全科護理,2013(08):728-729.
[2]劉東梅,殷秀.層級式責任制管理在兒科重癥監護室中的應用[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3(03):361-363.
[3]李樹軍,趙麗,姚金華,等.兒科重癥監護室內患兒院內感染的預防與控制[J].中國實用醫藥,2013(14):73-75.
[4]彭劍雄.兒科重癥監護室患兒家長焦慮心理和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07):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