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6 09:31:01
序論:在您撰寫災害的預防措施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 P694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9-325-1
0引言
中國是世界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但是煤炭這種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如果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及環境問題的話,加上煤礦地質災害具有群發性、衍生性、區域性、滯后性等特點,導致煤炭開采過程中發生一些地質災害,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我們必須先了解其特征,這樣才能做到有效預防。
1誘發煤礦地質災害的因素
誘發煤礦地質災害的因素多種多樣,它不像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那樣,可以根據地質情況針對災害可能多發地段,采取避讓原則進行事前預防,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得不在明知條件不好的情況下進行煤礦開采工作,所以易于產生并加劇煤礦地質災害。
1.1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煤礦開采后經常出現的一種地質災害。煤礦在開采過程中,由于破壞了礦體周圍的原始應力,使應力重新分配,以達到新的平衡,在這個過程中,巖層和地表產生連續的移動、變形及開裂等現象。
1.2滑坡
煤礦開采產生的矸石堆積于地表,破壞了斜坡的原始平衡,以致產生滑坡、崩塌災害。
資料顯示,我國發生滑坡、崩塌等災害每年接近3萬起,平均每年近800人因災害失去生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40億元人民幣。
1.3礦井突水
礦井突水在煤礦生產過程中也較為常見,它直接影響煤礦的生產、效益和安全,具有來勢兇猛、瞬間涌水量大、造成損失嚴重等特點,也成為目前煤礦安全生產的重大災害之一。
例如:“1?30朱仙莊煤礦突水事件”由于淮北礦業集團及朱仙莊煤礦對水害預防的復雜性認識不足,導致該事故造成7人死亡,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253.34萬元;早在1984年開灤范各莊煤礦發生特大型“突水”淹井事故,最大水量高達12318m3/h,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億元以上。
2煤礦地質災害的預防措施
2.1提高認識,著力抓好煤礦安全生產工作
各級都要從思想上重視煤礦安全生產,要從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及國家改革發展的大局出發,堅持以人為本,正確處理安全、生產、效益的關系;落實主體責任,改進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2.2開展礦區地質情況調查
礦區地質情況是發生各類地質災害的地質背景,由于開采活動導致災害加速,導致災害程度增加。
所以要充分調查礦區內地形地貌、構造特點,了解地質災害點的分布規律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防患于未然,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
2.3滑坡、地面塌陷地質災害的預防措施
滑坡、地面塌陷地質災害是煤礦重要的地質災害之一,不容忽視。
因此,針對可能發生的滑坡地質災害,我們可以構建抗滑工程,利用擋墻、抗滑樁等措施進行預防;同時也要注意排水工程的建設,由于水是形成滑坡及崩塌的重要作用因素,在進行地表排水時,主要以攔截和旁引為主,用截、排水溝將地表水引入天然溝谷。
此外,還要加強地表監測,做好礦區內一些不穩定斜坡的動態監測工作,建立并完善監測制度,切實做好滑坡的預測預報工作,減少滑坡帶來的損失。
地面塌陷地質災害的預防可以說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一種人為的地質災害,所涉及的因素很多。所以我們要因地制宜,根據礦區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開采方案和防治方案,通過加強預測預報、采用先進的采煤技術、開展預防地質災害知識的培訓及礦區環境綜合治理等,來預防地面塌陷地質災害的發生。
2.4礦井突水的預防措施
礦井水的主要補給來源是大氣降水,必須查清礦區及附近地表水的匯水、滲漏、疏水情況,掌握當地歷年的降雨量對礦井充水的影響。
當井口附近或塌陷區內的地表水可能滲入井下時,必須采取措施填堵裂縫和陷坑,以減少地表水滲入井下。
在礦井邊界必須留設防隔水煤柱;巷道靠近斷層時,要加強觀測,堅持“超前探水、邊探邊掘”,在斷層兩側留足斷層隔水煤柱;開采到鉆孔附近時,應制訂預防鉆孔通水的措施。
3結束語
煤炭資源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礦在開采過程中,會產生眾多類型的地質災害,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所以,我們要加強對煤礦地質災害的預防,在制定預防措施時,應遵循經濟合理的原則,做到預防與治理相結合,制定一套完善的、科學的制度,采用先進的開采技術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高新民,趙生茂,余子彤.立足煤炭資源 發展循環經濟[J]. 陜西煤炭. 2006(02) .
[2]趙淑英.煤炭過度開采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及防治措施[J]. 陜西煤炭. 2004(01).
[3]武強,王龍,魏學勇,傅耀軍,沈智慧.榆神府礦區大柳塔井田煤層群采地面沉陷可視化數值模擬[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2003(06).
[4]張春山,吳滿路,張業成.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方法及展望[J]. 自然災害學報. 2003(01) .
[5]朱良峰,殷坤龍,張梁,李閩.GIS支持下的地質災害風險分析[J].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2(05) .
[6]魏秉亮.淺埋近水平煤層采動巖移與塌陷機理研究[J]. 中國煤田地質. 2001(04).
關鍵詞:保護地蔬菜栽培;災害;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87
1 保護地蔬菜栽培常見的蟲害及其預防措施
1.1 蟲害成因的分析
蟲害是保護地蔬菜栽培中常見的災害之一,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保護地在通風條件方面較差,而且光照的強度往往較弱,同時其內部的溫度往往比外界的溫度要高,使得其蒸發速度較慢,所以其特點就是高溫、高濕,而這就為病蟲害的繁殖和成長提供了便利,同時還會影響蔬菜正常的發育。若得不到高效的處理,就會使得菜葉干枯速度加快、果實發育不成熟,對蔬菜栽培質量帶來的極大的影響。
1.2 預防性的措施分析
在分析蟲害成因的基礎上,鑒于其帶來的危害較為嚴重,所以作為栽培人員必須在日常栽培管理工作中強化對其預防性工作的開展,盡可能地預防蟲害導致蔬菜質量和種植效益帶來影響,這就需要切實注重以下工作的開展:針對高溫、高濕帶來的危害,就應切實加強室內環境的改善,切實加強對其的通風處理,盡可能地優化蔬菜的生長環境,在注重人工處理的同時,為了避免頻繁的人為通風帶來的影響,筆者建議在保護地加強蔬菜大棚溫濕度控制自控系統的應用,通過設置蔬菜正常高效生產所需的溫濕度,利用這一系統對室內的溫濕度自動調節,當室內溫濕度過高時,自動打開通風口,正常后及時的關閉,若溫濕度不足則自動開啟增溫加濕裝置,盡可能地優化其生長環境,從而更好地預防病蟲害的滋生,消滅滋生病蟲害的環境,就能有效的控制。
2 保護地蔬菜栽培常見的肥害及其預防措施
這里的肥害并非肥料自身帶來的災害,而是由于施肥不當導致的災害。尤其是施肥單一,所選肥料不合理而導致蔬菜生長所需必要礦物元素的缺乏。若施肥過多,就會生成有害氣體,從而對蔬菜生長帶來影響。所以在確保蔬菜質量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增加其產量,在施肥過程中,應切實注重以下工作的開展。結合蔬菜生長所需,在不同的階段,合理的進行施肥的同時,還應對肥料的種類進行合理的確定,尤其是底肥、追肥等必須合理地確定,并對施肥的時間段和施肥量進行嚴格的控制,施肥之后還應確保及時澆水;及時的清理保護地中的各種殘留物和垃圾,確保其始終干凈舒適,才能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加強生物有機肥的施用,盡可能的確保施肥的環保性和高效性,并對施肥后的蔬菜生長情況進行觀察,對于出現的問題應及時的處理,施肥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對其質量和產量帶來影響,并通過施加微量元素肥料,提高蔬菜的免疫能力[2]。
3 保護地蔬菜栽培常見的凍害及其預防措施
這類病害主要是在冬季出現,由于冬季的溫度較低,而雖然其內部溫度比外界要高,但是其往往由于光照不足和濕度較大使得蔬菜的營養價值較大,若處理不當就可能導致減產。所以對其的預防也顯得尤為必要。這就需要在日常栽培工作中加強天氣情況的關注,針對冬季溫度較冷的特點,應及時的對其溫濕度進行調節。但是最為經濟的辦法就是通過澆水抵御凍害,由于水比熱容較大,此時就會吸收周圍冷氣,而在結冰時又能釋放熱量。
4 結語
綜上所述,保護地蔬菜栽培的常見災害較多,所以其預防措施也往往不同。本文主要針對保護地蔬菜栽培中常見的蟲害、肥害、凍害等災害進行的探討,主要探討的是基于溫室大棚之類的保護地蔬菜栽培要點,此外還有風障畦、陽畦、洞坑、溫床等保護地的蔬菜栽培,這也正是本文的不足之處,所以在實際栽培中還應結合保護地的實際,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強各種病害的防治,確保蔬菜質量的同時提高蔬菜的產量和效益。
參考文獻
[1]郭云仙.保護地蔬菜栽培常見災害及預防[J].北京農業,2015(03):109.
關鍵詞:桉樹災害;標本兼治;預防措施
1 我國桉樹資源種植概述
桉樹是世界上目前公認的一種速生樹種。根據聯合國相關組織的統計,全世界大約有將近100個國家和地區栽種了桉樹,共營建人工桉樹林約1000萬hm2,占世界人工栽種林面積的1/10,這些栽種林每年能夠提供超過1000萬m3的木材量。在我國,現在大約有20多個省區栽種了桉樹,人工桉樹林面積達150萬hm2,栽種面積僅次于巴西,高居世界的第2位。目前,我國已經種植了300多種桉樹,成規模的有200多種,范圍遍及我國多數地區,南起三亞,北達漢中,東至蒼南(浙江),西至保山(云南),海拔從40~2400m的范圍內均有種植。
2 目前桉樹林常發生的災害類型
2.1 桉樹林主要蟲害介紹
目前桉樹最重要的害蟲類群是根部的蟲害,它主要有白蟻、蠐螬(金龜子幼蟲)、螻蛄以及地老虎等類型。
2.1.1土白蟻。土白蟻屬于群體性的土居生物,主要危害桉樹幼苗樹根,嚴重影響桉樹的生長。
2.1.2蠐螬(金龜子幼蟲)。蠐螬1年繁殖1次,幼蟲在土內過冬,次年開春爬到土地表面進行取食,4月中下旬化蛹。蠐螬一般在清晨和傍晚從土層深處爬出土地表面,將桉苗近地部咬斷導致桉苗枯死。
2.1.3小地老虎。又叫土蠶,其幼蟲對桉樹的危害最大,經常把苗木的貼地部份咬斷,然后將莖葉一齊拖進洞穴。
2.2 主要病害表現
2.2.1 青枯病。青枯病菌主要侵染桉樹林中的幼樹。按其危害表現可以主要分為以下2種類型:第1種是急性,感染了這種病菌的桉苗,整株一般從發病到枯死僅需2~3周;另1種為慢性,感染了這種病菌的桉樹,從發病到整株枯死時間為3~6個月。桉樹青枯病易發在高溫和高濕環境,傳播主要途徑是根頸損傷、地表徑流和株間連根。
2.2.2 焦枯病。焦枯病是桉苗易發的重要病害,它是桉苗感染帚梗柱枝菌引發,其主要危害是使桉樹樹苗葉枯、枝枯乃至頂枯,幼樹葉子焦枯大量脫落,最后整株枯死。焦枯病易發于6~9月的多雨高溫季節。桉苗感染后從植株下部開始焦枯,向上逐漸蔓延,從而對當年和來年的生長量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2.2.3 桉苗莖腐病。桉苗莖腐病屬于一種桉樹的苗期病害,該病發作時會引起桉樹從苗木莖部開始腐爛,然后逐漸枯死。在大棚育苗或者塑料薄膜里培育的幼苗,更加易受到感染。莖腐病危害范圍廣,可以感染多種桉樹幼苗,引起苗木干枯死亡,“發病的桉苗在離地面0.5~1cm的莖上,先出現不明顯的水漬狀病斑,后變為黑褐色斑塊,擴展至莖部,引起莖部腐爛。病部組織下陷,葉子凋萎干枯,直至整株苗木枯死 ?!?/p>
2.3 其它桉樹災害
桉樹的其它災害包括火災、凍災、風災等,火災包括自然火災和人為火災2種,凍害多發生在海拔500m的地區,風災往往都是發生在沿海地區。桉樹遭受臺風襲擊時,幼樹會出現傾斜和倒伏的現象,個別的會被風吹斷甚至拔起,加之臺風伴隨的暴雨,增加了樹的負重和土地的松軟程度,從而給桉樹林造成嚴重的損失。
3 桉樹主要災害的預防對策
要積極建造出利于桉樹生長,能有效減少桉樹災害發生和擴散的環境,并制定出可行的能夠加強桉樹災害的檢疫與監測措施,盡力將災害控制在萌芽階段。應該按照桉樹的樹種習性,采取適地適樹的原則,創造出有利桉樹生長的條件,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桉樹速生速長的優勢,并增強桉樹對災害的抵御能力。
許多種桉樹的病蟲害(如青枯?。┒际菢O易蔓延擴散的。因此,從這個角度說,要控制桉樹病蟲害的發生和進一步擴散,最關鍵的是要未雨綢繆,加強檢疫工作。另外,桉樹災害的發生和發展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萌芽狀態易被撲滅,擴散之后就會變得難以控制,所以要重點加強日常的監測工作。
4 結語
總之,要想有效地減少桉樹的損失,就要標本兼治,預防為主。在充分研究桉樹的生長習性和栽種地區自然條件等因素的基礎上,采取有力的措施,制定詳細的防治預案,只有這樣才能使桉樹的生長得到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唐仕明,許方宏,林國榮,羅建華.桉樹扦插育苗技術[J].福建林業科技,2004(3)
作者簡介:邱明江(1963-),男, 漢族,大學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氣象及自然災害預防管理工作。
摘要:本文介紹了雷電的形成過程、雷電災害的種糞及對人們生活、工作的危害,閘述雷電自然災害對社會危害的重要性,介紹人們生活如何預防雷電自然災害的方法與建筑、設施的防雷措施,提出了對防雷裝置的安全措施。
關鍵詞:生活安全 雷電危害 防雷措施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8-0001-03
前言: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雄偉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自然現象。雷電災害是“聯合國國際減災十年”公布的最嚴重的十種自然災害之一。全世界平均每分鐘發生雷暴二千次,每年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超過一萬人,導致火災、爆炸、信息系統癱瘓等事故頻繁發生,每年因雷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億美元以上。
我國是雷電高發的國家之一,每年遭受雷電都會生成人員的傷亡和經濟損失。雷電的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但多出現在夏季。在這電閃雷鳴的季節里,人們在感覺“天威難測”的同時,更加關注雷電危害與防護。 我們通常所謂雷擊是指一部分帶電的云層與另一部分帶異種電荷的云層,或者是帶電的云層對大地之問迅猛的放電。這種迅猛的放電過程產生強烈的閃電并伴隨巨大的聲音。雖然放電作用時間短,但放電時產生數萬伏至數十萬伏沖擊電壓,放電電流可達幾十到幾十萬安培,電弧溫度也可達幾千度以上,對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沒有很大影響。然而,云層對大地的放電,則對建筑物、電子電氣設備和人、畜危害甚大。這也是我們研究的主要對象。對建筑群中高聳的建筑物及尖形物、空曠區內孤立物體以及特別潮濕的建筑物、屋頂內金屬結構的建筑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屬設備等有很大威脅,可能引起倒塌,起火等事故。特別是煤礦企業、油氣生產地區,皖北地區年雷暴日常達40多天,頻繁的雷擊會造成生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近幾年,皖北煤礦因雷擊,都造成停電,辦公自動化以及生產通訊,監控等系統也因雷電感應而擊穿,雷電災害已經嚴重影響安全生產。因此我們要做好防雷措施。
1 雷電災害的大約分類及危害
1.1 直擊雷:由高空云層直接對地面的建筑物、避雷針、輸電線路、樹木、人體放電。產生的放電電流最大可達幾百萬安培,雷電流高壓技應會產生高達數萬伏甚至數十萬伏的沖擊電壓(2011年8月17日凌晨1-3時淮北市中部百善區域閃電達380多次)。如此巨大的電壓瞬間沖擊電氣設備。足以擊穿絕緣使設備發生短路,可以造成建筑物的直接損壞。引發火災和人員傷亡。
1.2 雷電感應:在遭到直擊雷時,強大的雷電流在通過避雷針引線對地放電時會在導體周圍產生高壓感應電動勢,產生強大的交變電磁場,這種感應電動勢會使與其平行或交叉的供電線路、通訊線路及其它線路產生出上萬伏的高壓電勢,破壞供電系統,擊穿電腦設備和其他通信設備的電子器件,使設備損壞,甚至引起火災。
1.3 飄雷:直擊雷發生后有時會有紅色或蘭色火球出現。在空中隨風飄移.再次遇到物體和人蓄時放電.對建筑、設備人蓄形成危害。
1.4 滾雷:雷電對大地放電時沒有一次放完,產生帶電火球接地面滾動直到電能釋放完為止。同樣會對建筑、人畜構成危害。
1.5 雷電流高熱效應會放出幾十至上千安的強大電流,并產生大量熱能。在雷擊點的熱量會很高??蓪е陆饘偃刍Rl火災和爆炸。
1.6 雷電流機械效應主要表現為雷擊物體發生爆炸、扭曲、崩潰撕裂等現象導致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1.7 雷電波的侵入和防雷裝置上的高電壓對建筑物的反擊作用也會引起配電裝置或電氣線路斷路而燃燒導致火災。
2 常用防雷設備與措施
針對直擊雷、雷電波侵入,雷電感應三種雷電危害,采用不同的防雷設備和措施。其中常用防雷設備有接閃器,是專用于接受直接雷擊的金屬物體,通過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將雷電流引入大地,而起到防雷保護作用。根據接閃器金屬物體加工形式不同,接閃器又分為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另一種防雷設備是避雷器,主要防止雷電波侵入和雷電感應。以保護電器設備。避雷器應與被保護設備并聯,并安裝在被保護設備電源一側,遇雷電波侵入和雷電感應時,避雷器導通將過電壓泄放大地,從而保護用電設備。
3 市民生活中雷電危害的防范
3.1為了避免或減少雷擊事故的發生,保證人畜及建筑物的安全,對建筑物而言,首先把好建筑設計第一關,按建筑物的功能綜合考慮防雷避雷設施,特別要考慮清理到室外附加在屋頂上的霓虹燈、廣告牌、金屬旗桿、微波塔及共用天線等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其次把好施工質量檢查監督及竣工驗收關,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驗收建筑物的避雷設施。對共用天線、居民住宅樓的總電源、電子計算機網絡用戶以及架空電話線用戶等應加裝專用避雷器,并在每年雷雨季節到來之前,對這些避雷裝置進行一次安全性能檢測維修,并取得防雷裝置檢測合格證。
3.2 對于個人和家庭而言,首先要多了解防雷知識,增強防雷意識,積極采取預防措施,避免雷電擊傷人。人們已步入信息化、自動化時代,但就目前的科學水平,對雷電的危害,僅停留在預測預報階段,還不能達到消除或利用雷電程度,因此在雷雨季節,防止雷電危害,注意在雷電時工作生活的某些禁忌,對減少雷電所造成的損失將大為有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2.1出行:雷雨時出行在外,避雨時不要靠近孤立的建筑物或構筑物,如高樓、電桿、煙囪、屋檐,因為這些地方由于特別高而尖,容易與帶電荷的雷云之間形擊穿放電效應,遭受雷擊。行人在雷雨時也不能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大樹下躲雨。城市居民外出候車適逢雷雨時。應盡量在公交站臺候車,因為一般公交站臺是鋼結構站臺或鋼筋混凝土結構站臺,建造時已考慮等電位連接并設有接地裝置,在此候車是安全的。
3.2.2 居家:現在新建的商住樓或住宅小區已很注意防雷接地均壓環等施工質量。國家也對此項要求作為強制性質量標準。雷電交加之時,人在室內是安全的。但一些陳舊住宅則有可能防雷接地系統受到損壞安全性差些,應在雷雨季節前測試檢修,居住才安全。同時要注意雷雨天盡量關閉窗戶,不要把頭手伸出窗外或接觸戶外金屬架、晾衣鐵絲,以防引雷入室。
3.2.3看電視:雷雨天看電視(即使是有線電視)極有可能損壞電視機。雷電產生的電磁波,會沿電源線進入電視機,空間強大的電磁場形成的感應電壓的脈沖作用有可能損壞電視機元器件,其破壞作用依靠避雷器或避雷網是不能抗御的,建議雷雨時不看電視,并拔掉電源插頭和有線電視插頭。以保證電視機不被損壞。
3.2.4上網:與雷雨天看電視的情況類似。在雷雨天上網極易造成電腦硬件損壞和通訊故障。即使電腦有良好的屏蔽和接地,雷電也可能沿網絡信號侵入電腦內部,破壞其芯片和接口。因此建議雷雨天不上網,拔掉電腦電源插頭及網線接口插頭。讓電腦與電源和網絡信號線徹底斷開。
3.2.5洗澡:現在不少居民都在屋面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雷雨天能否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那要看具體情況,如果該建筑屋頂接閃器防雷接地裝置質量達標,接地電阻小于規定值(一般1歐),同時太陽能熱水器的水箱和真空管支架在接閃器保護范圍內,加之太陽能自身的接地系統安裝可靠。滿足這些條件,雷雨天洗澡是安全的。否則相當危險。檢測判斷防雷接地系統可靠性是一件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普通居民則無法判斷防雷接地系統可靠性,建議雷雨天不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為好。
3.2.6開車外出:雷雨天開車外出,在車里要比露天安全,因為車殼是一個封閉金屬空間,相當于一個等電位連接系統,所以在車內應是安全的。但雷雨時段開車收聽無線電廣播,則容易導致接聽設備損壞。
4 高大建筑物防雷裝置及預防措施
4.1直擊雷防護:防雷裝置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體三部分組成,其作用是將雷電流引入大地,防止直接雷擊建筑物。保證人身及建(構)筑物安全。
接閃器包括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避雷帶等是直接接受雷擊的金屬部分。避雷針一般設在高層建筑物的頂端和煙窗上.保護建筑物免受直接雷擊;避雷線常用來架設在高壓架空輸電線路上,以保護架空線路免受直接雷擊,也可用來保護較長的單層建(構)筑物。避雷網和避雷帶普遍用來保護高大建筑物免受直接雷擊和感應雷。
引下線是避雷保護裝置的中段部分。上連接閃器下接接地裝置。并經最短線路接地。每座建筑物的引下線一般不少于兩根。為了減少引入下線的電感量,引下線應沿最短接地路徑敷設。對于建筑藝術要求較高的建筑物,引下線可采用暗敷設,但截面要加大。由于建筑物的造型不同,不能做直線引下時,應注意彎曲開口處兩點間的直線距離不得等于或小于彎曲部分線段的實際長度的0.1倍,一般彎曲處不用銳角盡量避免用直角。引下線應裝在人員不易碰到的隱蔽地點,以防接觸電壓的危害。
4.2配電設施及信息系統防護:按智能建筑物要求分等級安裝避雷器(SPD)。
5 結束語
以上是本人在實踐工作中對指導我市防雷災害的一些的體會,我們只有在生活、生產實踐中不斷分析、研究雷電自然災害的特點,電流產生的原因,正確掌握避雷、防雷減災的知識,采取積極有效的辦法和措施,才能徹底預防雷電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巖土工程 地質災害 危害 預防對策
中圖分類號:TN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5(b)-0134-02
在我國社會技術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人類對于工程施工建設活動以及各種資源開發等工程活動力度不斷擴大,為我國的地質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同時造成嚴重的后果,而地質災害的頻率不斷的上升,對此,該文就針對巖土工程中地質災害的特征、地質危害以及地質災害的防治工程的預防措施進行詳細的闡述說明。
1 地質災害的相應預防措施
1.1 地質災害工程的實踐措施
(1)避讓的措施,其一是搬遷避讓的措施,對一些危險性大、危害性嚴重的地質災害,以及防治的費用超過搬遷費用,或者建房仍然受地質災害威脅的,應該采用搬遷避讓的措施;其二是雨天的避讓措施,針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和變形斜坡,應該采取的措施是雨天臨時避讓措施,各鎮在防災預案的基礎上編制安全轉移預案,雨天對受威脅戶要作出轉移地點安排。應根據就近原則,把受災害的者轉移到安全地帶。
(2)工程防范的措施,地質災害工程預防措施是預防地質災害中重要的構成部分,在地質災害工程預防的措施應該適應方式和條件,絕大部分工程切坡導致的小型土質發生滑坡的現象,應該選用削方減載護坡、前緣支擋或者后緣的地表排水等工程的措施,是相對適應的,針對中型的滑坡,應對地質災害區進行仔細的勘察和監測。
(3)生物防范措施,生物防范具有的特點是投資小、應用范圍廣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自然生態平衡,措施主要指的是種植護坡、植樹造林以及合理的耕牧。按照調查地區地質災害中存在的特點以及自然經濟條件,地面塌陷區、泥石流區及水土流失嚴重地區應該采取的措施是退耕還林和封山育林等預防地質災害的措施,進一步降低地質災害的產生和造成經濟損失的影響。改進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已經長時間可以實行防治作用等一系列特點,并需要一定長期才可以發揮出有效的作用。
1.2 充分的做好地質災害防范工程設計
地質災害防范措施設計,一定要按照滑坡、崩塌以及不穩定性的斜坡的運動模式、成因機制以及防范措施的目標制定。
(1)要按照地質災害的發生程度和預防措施明確預防措施的工程量和強度;
(2)要按照導致地質災害原因確定主要的預防措施的方法。
1.3 地質災害預防主要的預防措施
按照地質災害防范工程中相關的規范資料研究分析,我國預防地質災害工程主要的種類有:支擋工程、排水截水工程、護坡工程、加固工程、壓腳工程以及減載工程等,針對地質災害防范工程采取的措施如表1。
2 地質災害和巖土工程的內涵
地質災害主要指的是由于人為的生產活動和自然災害造成人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受到破壞,并且是人類發展和生存資源和環境發生重大破壞的地質災害現象。相關條例中規定,地質災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山體崩塌、地面塌陷以及地面沉降等災害。人類起源于自然,但是又高于自然,人類在產生到現在就一直改造和利用自然環境。從原始社會中人類利用天然洞穴不斷的學會挖土建筑房屋,直到今日,人類已經可以將建筑高樓大廈、巨塔以及高壩等。在這樣過程當中,因為地質地基處理的需求,不斷的形成了一門新興的學科技術是巖土工程。巖土工程施工技術是基于工程安全、工程地基改良發展而形成的,但是存在一定的缺點。例如:缺乏降低地質災害的思想觀念、缺乏環境保護的意識,但是總而言之可以說是缺乏一定的地質災害保護的概念。
從巖土工程施工觀點為根本出發點,從中會出現大量尚未牢固的工程邊坡和工程地基,從而造成了巖土層更大的災害。例如:水電站,礦山等當面的災害。
3 地質災害特征以及危害
地質災害主要分為兩種類型:(1)主要是由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地質災害,被稱之為第二類環境問題,并屬于人為的地質環境災害;(2)由自然環境因素造成地質環境問題,還可以稱之為第一環境問題,屬于自然地質環境問題;而這些災害不以人的歷史所所轉移。在這些災害中,隨著人們對自然環境的不善待,造成了如今很多的災害,特別是人類不合理的挖掘能源造成的。地質災害的發生造成公路、鐵路、水壩、航運、通信以及堤壩等工程受到破壞,并導致水資源、土地資源、旅游資源、礦產資源以及生態資源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由于我國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地球生態環境變化多樣,地質構造相對復雜,加上人口資源眾多的農業生產大國,但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承載能力弱、經濟條件落后等問題。
這一系列的問題最后形成了地質災害分布廣、強度大、種類多、頻率高、經濟損失嚴重以及影響面寬等格局。根據相關資料研究表明,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縫等災害種類。其中滑坡、泥石流和崩塌在我國國土的一半,西北和西南地區最嚴重。
3.1 地面的塌陷
(1)地面變形主要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與地裂縫。造成中國城鎮地面塌陷原因有:①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②表面巖溶活動引起的塌陷;③不合理地大量開采地下礦產資源引起的塌陷。
(2)地面塌陷發生的規律:①是沿可溶巖中的斷裂帶或主要裂隙交匯破碎帶,巖層劇烈轉折、破碎的地帶;②是巖溶強烈發育的純可溶巖分布地帶或沿其與非可溶巖的接觸地帶。
3.2 滑坡
造成滑坡的原因是:地震、融雪、降雨、地表水浸泡、沖刷、蓄水排水、亂砍亂伐以及大量堆填造成的?;轮饕侵感逼律系膸r體和土體受到地下水活動、河流沖刷、人工切坡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響,沿著一定的軟弱帶或者是軟弱面,分散式或者是整體式的順坡向下滑動的一種自然現象?;掳l生的規律:在巖土工程地質構造地帶中,例如地震帶和斷裂帶;地帶一般情況是多發地區和易發地區,江河湖泊等地帶、地形高并且差的峽谷地帶,山區公路、鐵路、工程施工建筑物邊坡等;土層分布區、易滑坡地區以及暴雨多發地帶等異常的強降雨的地區等。
3.3 泥石流
造成泥石流產生的原因是:不合理的棄渣、棄土、棄石;不合理的亂砍亂伐。泥石流主要是一種高濃度液體和固體的混合沙礫。并且降水產生在上坡或者是溝谷中的形成的大量的砂石、泥沙等固體物質的一種特殊性質的洪荒流。
3.4 崩塌
造成崩塌主要產生的原因是:挖掘礦產中的資源、工程道路施工進行邊坡挖掘、渠道滲漏以及水庫蓄水、強烈的振動以及廢棄土堆積。陡坡上被直立的巖土體,由于跟部是空的,局部移動滑落和折斷壓碎,失去一定的穩定性,脫離母體向下的翻滾、傾倒、堆積在溝谷或者是坡腳的地質中產生的現象被稱之為崩塌。
4 結語
根據以上的論述,地質災害發生頻率和形成在不斷增加。我們有必要進行探討和研究對其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技術,從而確保生命安全、財產安全以及巖土工程的順利開展。在巖土工程中的地質災害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要力求將地質災害的預防工作使其不斷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峰,婁方旭.論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防治措施[J].今日科苑,2010(12).
[2] 王克峰,胡旭峰.淺述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與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5).
[3] 成緒光.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對策和實踐分析[J].江西建材,2012(3).
連陰天溫度低、光照弱,對冬季蔬菜威脅極大,是喜溫性蔬菜越冬茬生產的“第一大敵”,在這樣的天氣下,植株生長停滯,葉片黃化,地上部、地下部都受嚴重影響。在不影響日光溫室內蔬菜溫度要求的情況下,揭蓋草苫要盡量正常進行,使蔬菜利用陰天的散射光維持生命,不要連續幾天不揭苫。如連陰天又遇寒流襲擊,溫室內溫度下降,這時在后墻上張掛反光幕來增加溫室北部的光照,起到增光和提溫的作用。在秧苗高度較低時還可以加設小拱棚保溫。
在溫度方面,應使室內夜間溫度較晴天低2—3℃。因為陰天白天光照弱,光合產物少,如果夜溫過高,則作物呼吸消耗增加,導致營養不足,產生各種生理障礙。連陰暴晴之后,切不可同時、全部揭開草苫,而應該陸續、間隔揭起草苫。中午陽光強時,可將草苫放下來,等陽光稍弱時再揭開。當溫度提高后,利用中午高溫時可短時間放風,風量不宜過大,以利于排放出有害氣體。
二、發生寒流天氣的預防措施
強降溫、寒流天氣在東北地區經常發生,持續的低溫、寒流會使溫室內溫度降低,沒加強保溫措施或保溫性能不好的溫室,易造成作物發生冷害、凍害,使作物葉片黃化,落花落果,嚴重的甚至結冰、枯死。同時室內溫度驟降、放風不足,濕度加大,極易造成作物病害的發生和蔓延。為避免冷害和凍害的發生,要及早做好防寒工作。
1 及時采取增保溫的措施
溫室門口加掛厚的棉門簾,進口處用舊塑料設圍簾,阻擋冷空氣直接進入室內;在寒流到來之時,增加草苫數量;在草苫上(或下)加蓋一層舊棚膜,或者使用專用棉被做覆蓋物。將防寒溝填充足夠的柴草,以防前部地熱大量外傳。剛定植處于幼苗期的加蓋小拱棚等措施提高保溫性能。
2 采取臨時補溫措施
當溫室內溫度達不到作物生理活動耐受溫度范圍時,要盡可能利用熱風爐、火爐、電鎢燈、浴霸燈等設備加溫。輔助加溫只要保證作物不受凍害即可,切不可把室內氣溫提得太高,以免影響正常發育。果類菜一般保證夜溫不低于6℃。
三、大風暴雪發生的預防措施
秋末冬初,常出現雨天或雨夾雪天氣,如果室內最低氣溫在蔬菜生長所需最低溫度以上,可以不放草苫,同時還要用舊棚膜將草苫蓋好。如果室內溫度低于蔬菜生理需要最低溫度,就要覆蓋草苫,并在草苫上加蓋一層舊塑料以防雨雪將其淋濕。
在大風、暴雪到來之前,要檢查塑料薄膜的固定情況,壓膜線或壓桿是否固定牢靠,并把草苫蓋好壓嚴。降雪的白天也要揭開草苫,讓蔬菜接受散射光。同時讓雪直接落在棚膜上,便于及時清掃,避免雪在草苫上增重,引起棚體坍塌;雪停后要及時清掃草苫,棚膜上的積雪。在室溫維持在作物生理活動耐受溫度的基礎上,要注意放風排濕,降低土地溫濕度,使用煙劑和粉塵劑,防病、增溫、降濕,當雨雪停止又出現連霧天氣時,大棚草苫應晚揭早蓋,揭蓋時間應根據棚內的溫度變化而定,當棚內溫度降至蔬菜生長發育的下限時,每天只能在中午揭開2小時,陰霧嚴重時,中午草苫可隔一揭一。
四、大風降溫天氣預防措施
關鍵詞:輸電線路;地質災害;預防措施;勘測設計
中圖分類號:TM72 文獻標識碼:B
一、概述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電力的需求和依賴越來越大。輸電線路作為電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得到大力興修和發展,隨著輸電線路建設越來越多,地質災害頻發,給輸電線路建設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熟悉掌握輸電線路地質災害常見類型并分析原因,然后根據原因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對保證輸電線路建設質量和正常運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輸電線路地質災害的常規表現方法
(一)最常見的地質災害——滑坡與垮塌
輸電線路建設中最常出現的地質災害就是滑坡和垮塌,不僅給線路造成巨大的損失,而且治理是一個費時間和精力的難題。比如某地區在2001~2004年,就發生了22起重大鐵塔基礎滑坡事故,造成5處鐵塔搬遷、7處使用抗滑樁進行處理、2處改線等現象,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此外,根據滑坡體的深度不同,線路電壓等級的不同,發生滑坡的大小和頻率也就不盡相同,比如500kV線路比22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線路發生滑坡的概率要大得多,主要是因為500kV線路的鐵塔承重比220kV及以下線路大3~10倍。
另外,垮塌也是輸電線路常見的地質災害,某地區在2004年發生了30多起危及塔基安全的垮塌事件,主要是110kV~500kV線路,且一般垮塌缺陷有100多起??逅l生的原因主要有:雨季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和下邊坡棄土不當等人為破壞。因此,在進行輸電線路建設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和地質條件,嚴格按照要求施工建設。
(二)其他類型的地質災害
此外,山洪、泥石流、地質沉降也是輸電線路中比較常見的地質災害,在一定程度上給輸電線路建設和運行造成影響。主要原因可能是輸電線路周圍地段地質環境比較復雜,也可能是輸電線路建設處于常年降水量多且高度集中的地區,也可能是由于建設中破壞了環境等等。此外,輸電線路也可能出現地震等比較嚴重的災害。
三、輸電線路地質災害問題的成因
(一)客觀原因:輸電線路通過不良地質構造地帶
輸電線路地質災害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然條件的影響,具體原因可能有:一是輸電線路通過地段地質環境比較復雜,地質結構不穩,比如說山體巖層結構破碎,泥石流和大面積的山體滑坡常發生;二是輸電線路通過的地區可能年降水量比較多且集中,對山體進行頻繁的沖刷,難免會導致山體滑坡等災害的發生。
(二)主觀原因:人為施工不當
輸電線路地質災害頻發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人為施工不當,破壞了周圍環境,遭到自然的懲罰。具體來說,人為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線路施工引起環境地質的變化。輸電線路工程完成后,塔基重量的施壓會使原先山坡體的應力發生變化,尤其是有一定坡度的坡體,使下方坡體荷載增大,導致山體變形,同時在工程完成后人們的日常生活活動,比如開荒種地、植被破壞等造成水土流失。二是施工中對塔基周圍的棄土處理不當。在輸電線路中進行塔基施工時,對挖掘的土層進行隨意的堆放,特別是堆放在塔基的下方坡置,在降雨比較大且集中的季節,會對下方坡體進行頻繁的沖刷,從而造成滑坡和垮塌等地質災害,給輸電線路造成威脅。
四、進行輸電線路地質災害預防的有效措施
(一)工程勘測設計準備階段,做好地質勘測工作
進行輸電線路建設之前,要做好工程勘測設計工作,進而在施工時盡量避免地質比較復雜的地段。首先,要全面掌握輸電線路工程環境的地質相關情況,可以是通過網上查閱資料,最好是向當地地質局收集當地環境資料,主要包括當地總體地質結構資料、氣象資料、水文資料、環境資料等等。其次,進行現場勘測。在工程施工前,必須對施工現場進行勘測,對照資料進一步了解線路沿線的地質地貌、環境等,并進行相應監測設施的設置,比如現場觀測站、GPS測量儀器等。同時可以對當地的居民進行訪問調查,進一步完善資料??傊^測前期勘測是十分重要的,是預防地質災害的關鍵所在,因此要重視觀測勘測工作,邀請工作經驗豐富的專家和技術員進行工程的勘測工作,保證工程勘測的精確度。
(二)工程圖紙設計階段,充分掌握詳細正確的地質資料
在進行前期工程勘測之后,要做好工程圖紙設計工作。一方面,在進行設計時盡量避免地質比較復雜的地段。輸電線路工程建設是一項技術活,是多學科、多工種、多工序的集合體,所以在進行圖紙設計時,要充分聽取相關專家的意見,加強各部門溝通與協作,同時依據前期勘測資料,在圖紙設計中盡量避免地質不穩的地段,從源頭上杜絕地質災害發生。另一方面,如果工程不可避免的會通過一些地質不良的地段,就要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范。比如說與當地地質局進行及時溝通,學習他們的地質災害預防手段,比如說做好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治理,對山坡進行植被種植和加固等,最重要的是在施工中嚴格按照圖紙設計執行。
(三)工程施工階段,嚴格把握質量關及提高監管力度
在進行輸電線路工程施工時,要嚴格按照工程設計圖進行,且要對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和工序進行嚴格的監管,在一個環節或工序完成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個環節或下一道工序。一方面,由于輸電線路建設具有施工面大、施工范圍廣、施工難度大、工序多等特點,在施工現場難免會出現一些意料外的地質情況,比如在開挖土層時,發現地下水豐富或者地基巖體比較破碎等,這時現場監理工程師就要及時向上級反映情況,經討論商議后進行圖紙設計的更改或者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問題,避免工程出現一些安全隱患。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現場監理工程師的作用。現場監理工程師要積極引導施工單位進行科學合理的施工,堅持不破壞周圍環境的原則,比如對塔基開挖的土層要放置在恰當位置,杜絕一切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人為因素。
(四)工程竣工階段,注重對遺留問題的解決
工程竣工階段作為輸電線路工程施工建設的最后一個環節,在預防地質災害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要做好工程竣工工作,完美的解決施工中的遺留問題。在進行工程竣工時,嚴格按照合同要求進行操作,對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隱患進行全面仔細的排查,比如塔基周圍平整問題等,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因竣工遺留問題造成地質災害。
(五)加強對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管理
在輸電線路工程建設完成后,要加強輸電線路運用維護管理,保證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首先,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專門的地質災害檔案,把地質災害發生頻率、地質資料等分別進行建檔,根據資料對地質災害常見類型和頻發地段進行分段,對比較常見的地質災害和頻發地區進行重點監視和預防。其次,加強對輸電線路的巡視檢查,及時發現線路周圍地質情況的變化,為線路運行維護提供依據。①對輸電線路進行定期巡查。在輸電線路投入使用后,要每個月對線路進行巡視,不僅要對線路設備運行情況進行檢查,更要加強對線路附近環境的檢查,特別是地質變化,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同時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定期巡視,比如在雨季來臨前或結束后的巡視工作,主要是檢查防洪設施是否完善,排水溝是否順暢等。②進行重點巡視。對地質不良的地段要加強巡視力度,及時發現地質變化并上報,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地質災害防范。③輸電線路的巡視檢查堅持“專業巡視與群眾護線結合、專業巡視為主,群眾護線為輔”的原則。由于輸電線路工程面和工程范圍比較廣,加上線路周圍自然環境的影響,如果只靠專業人員的巡視檢查,可能難以及時的完成巡視任務和發現問題,所以要積極調動周圍居民進行護線工作,對線路進行不定期巡視,而且當地群眾對本地的環境比較了解,能有針對性的進行線路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上報。所以要加強對當地群眾的宣傳工作和提高群眾的線路檢查能力,建立專門的群眾護線站。但要注意主次順序,要堅持以專業人員巡視檢查為主,群眾護線為輔,保證線路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自然地質條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在輸電線路建設中常出現地質災害,給輸電線路施工建設及正常運行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要對輸電線路中常出現的地質災害進行掌握和分析,追溯原因,對癥下藥,從做好工程勘測工作、科學合理的圖紙設計、施工質量把控、加強運行維護管理等幾個方面預防輸電線路地質災害,保證輸電線路建設的質量和正常運行,促進電力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江來.輸電線路地質災害的表現形式及防范[J].商情,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