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6 09:30:37
序論:在您撰寫生態農業主要技術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生態農業;生態旅游;重慶豐都
生態農業,就是“生態合理的現代化農業”,是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系統工程方法實現高產、優質、高效與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而農業旅游是一種以農業為載體、集休閑娛樂、旅游購物、綠色消費、返璞歸真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是將生產、生活及生態結合為一體的旅游方式,是一種新興產業。
1現代生態農業的特點
生態農業是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基礎上的一種科學性的農業,是一種注重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的一種綜合性的農業。
生態農業能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多的產出,是一種優化了的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是一種具有穩定和持續發展能力的農業。
生態農業是一個自我維持系統,是可持續發展的農業。
2國內外生態農業發展狀況
當前國外的生態農業技術的發展趨勢是各國正在全力探索有效替代模式和技術,重點是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高效利用技術,開發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和其他生態類食品。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有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生態農業試點2 000多個,其中有160多個縣級規模、10多個地(市)級規模,另有幾個省逐步發展為生態農業省。1994年國家7部委(局)聯合啟動的全國51個生態農業試點縣建設順利實施,均取得了巨大成效,并于1999年6~7月全部通過國家級驗收。生態農業建設取得的巨大成效,引起了國內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國際組織對我國這一創新給予高度評價,我國已走在世界可持續農業發展的前列。
3我縣生態農業和農業旅游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縣農業旅游發展多局限在“農家樂”項目上,多數規模不大,設施簡陋,環境較差,娛樂的方式也單一。而已形成一定規模、具有發展前景的是佛建生態農業旅游園,該園位于興義鎮水天坪村,2005年被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主要發展生態高效農業、觀光旅游農業。規劃發展面積250hm2。2006年,園區實現經營收入2 100萬元,其中觀光旅游收入800萬元,園區實現稅利300萬元,安置就業人口120人。
隨著生態農業和旅游業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生態農業旅游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落后。園區根據生態農業旅游和科技農業發展要求已投入1 000萬元改善基礎設施,但生態農業旅游基礎設施投入相對薄弱,特別是觀光旅游道路、水、電、氣、綠化、排污管網等建設已不適應生態農業旅游發展需要。二是接待設施已不適應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發展需要。園區生態農業旅游因資金制約,無法滿足接待需要和達到景區規劃要求。三是缺乏改造園區的資金。四是縣里未將生態旅游園納入全縣旅游大格局總體布局規劃。五是管理機構不健全。園區涉及多個業主發展、多個部門指導、多個單位協調,導致管理力度不大,協調指揮能力不強。
4我縣生態農業和農業旅游產業的出路
4.1各級領導重視,部門支持
我縣的佛建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園有國家級牌子,區位較好、農業發展基礎較好,打造為全縣重要旅游景區和重慶市著名農業旅游景區條件適宜,應考慮將其納入全縣旅游發展大格局總體布局規劃。
4.2搞好園區規劃,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佛建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園區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具備農業旅游和農業旅游示范點的一些功能;但與全國其他農業旅游示范點相比仍有差距,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要通過進一步規劃、改造、完善其基礎設施和接待功能,改造環境,打造精品,挖掘整理農業文化、農村文化、農村移民文化,豐富深化農業旅游內涵,帶動我縣其他“農家樂”的上檔升級,真正起到全國農業旅游和農業旅游示范的作用,促進我縣農業旅游產業化發展。
4.3加大投入力度
要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庫區產業發展、移民后期扶持、旅游發展等基金傾斜園區發展,主要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和接待設施改善。
4.4按重慶市農業旅游景區和全縣重要旅游景區規劃打造
由全縣旅游發展基金解決一部分經費、業主籌集一部分經費,按重慶市農業旅游景區和全縣主要旅游景點定位重新規劃建設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園。
“生態農業”一詞最先是由美國土壤學家在1970年提出。最初的概念是完全或者基本上不使用化肥、農藥以及生長調節劑,提倡盡可能地依靠作物輪作、稻稈還田、豆科作物種植、綠肥施用等手段來維持地力,主張通過生物防治的方式防治病蟲害。我國生態農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逐步形成了類型、規模和形式各異的2000多個生態農業示范區,生態農業試點推廣面積超過660萬hm2,生態農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逐漸成為農業現代化生產新的形式。
2大英縣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2.1基本情況
大英縣位于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區,地處涪江和沱江的分水嶺地帶,是全國800個重點產糧大縣之一,東鄰蓬溪縣和船山區,南接安居區,西與樂至縣和中江縣相連,北靠三臺縣和射洪縣,位于105°3'~105°30'E、30°25'~30°43'N之間,南北寬34km,東西長41km,幅員面積703km2。全縣轄11個鄉鎮,300個行政村,2890個社,總人口56.6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4.59萬人,農村勞動力25.8萬人,占農業人口的57.9%,人口密度806人/km2。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洋芋、紅苕等,經濟作物主要為油菜、花生、棉花。按照2016年統計年報,耕地面積21133.33hm2,其中,田7133.33hm2;糧食播種面積63793.33hm2,平均單產371kg/667m2,糧食年總產量25.76萬t,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9968元。2016年全縣化肥施用量(折純)2.04萬t,其中:氮肥用量(折純)11336t,磷肥用量(折純)4709t,鉀肥用量(折純)788t,復合肥用量(折純)3609t,化肥施用強度為328.6kg/hm2。
2.2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截止2016年底,全縣農村沼氣規模4.3萬口,占全縣總農戶的35.8%,占全縣適宜建池農戶的80.2%;年總產氣量1504萬m3;全縣4.3萬戶農戶12.9萬人從中受益,建成1000m3大型養殖場沼氣工程5處。全縣現有優質果樹9533.38hm2,其中柑橘類6333.33hm2,油桃800hm2,梨1333.33hm2,枇杷等其他果樹1066.67hm2,年產鮮果5.72萬t,產值3432萬元。全縣建成東方、國強、森福、利民等萬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20個,1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354個,標準化生豬養殖小區3400多個,2016年,生豬規模出欄量達55.11萬頭。
2.3生態農業模式分析
大英縣發展生態農業采用的是“豬-沼-果-菜”模式,以沼氣為核心,把種植(糧油作物、果樹、蔬菜和牧草等)、養殖(豬、牛、雞、鴨等)和生活3個孤立的活動組合成一個開放式的互補系統,使物質充分循環,讓自然散發掉的生物質能集中利用。據統計,用傳統的堆漚發酵處理人畜糞便后施用氮、磷分別損失50%和30%左右,而“豬-沼-果”模式在傳統種養方式的轉化循環中嵌入沼氣池,在池內放進沼氣菌群,人畜糞便進入沼氣池以后,在缺氧環境和一定溫度、濕度和酸堿度條件下,這些菌群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殖,逐漸地將糞便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等有機物分解成為沼氣、沼液和沼渣,沼氣池將一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過程集聚在一起,加快了反應速度,提高了分解效率,并收、儲存、輸送沼氣,用于家庭做飯,使傳統種養模式中散失掉的生物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2.4效益分析
2.4.1經濟效益
一是可以大大促進生豬生產。通過興辦沼氣,農民認識到只有多養豬,沼氣池才能多產氣,多產氣就能節約大量的薪柴和煤炭,因此砍柴買煤不如多養豬。同時,沼肥又是一種優質飼料,用來喂豬,可提前15~30d出欄,尤其是與低成本養豬技術配套,效果更為顯著,一頭豬可節約飼料50kg。據調查和驗收,建池戶一般比沒有建沼氣池的農戶,每戶平均要多養3~5頭豬。二是可以提供大量的優質沼氣肥,推動了果業和其他農業產業的發展。沼肥是優質高效的有機肥,不僅可以促進農作物生長和改良土壤,而且可以增強農作物和果樹的抗旱、抗凍和抗病蟲能力?!柏i-沼-果-菜”模式經營戶可從沼氣節能及其綜合利用方面獲得直接經濟效益達戶均5280元,人均1040元。
2.4.2社會效益
一是徹底改善了農村環境條件。農民和城市用液化氣一樣,用上了電子沼氣灶,結束了煙熏火燎的歷史。尤其是實行了沼氣池、豬舍、廁所的三結合布局,人畜糞便進入了沼氣池,消滅了蚊蠅孽生場所,一些寄生蟲和病菌在沼氣池內被殺滅,減少了疾病傳染,提高了農民的健康水平,村容村貌大為改觀。二是進一步解放了婦女生產力,提高了農民科技意識。同時,開展“豬-沼-果-菜”工程建設,是符合生態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的新技術,通過技術培訓、學習和實踐,提高了農民的科技素質,懂得了農業生產必須從傳統農業中走出來,采用先進技術,講究標準管理、規模經營,增強了農民的可持續發展意識。
2.4.3實施“豬-沼-果-菜”具有顯著的生態效
益一是興辦沼氣,開發再生能源,大大減少了對森林資源消耗。農戶建上一個6m3的沼氣池,一年可節約柴草2.5t,相當于0.35hm2林木年生長量。二是沼氣肥是一種優質農家肥,對改良土壤理化性狀及耕作性能有著積極的意義。據調查分析,施用沼氣肥的水稻田,3年后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16%,土壤中的微生物十分活躍。農民施用化肥、農藥量大為減少,不僅減少了農業投入,而且又大大減少了化肥、農藥對農產品、土壤和水的污染,從而提高了農產品的品質,為開發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開辟了一條有效的技術途徑。這樣周而復始,使自然界(水、肥、氣、熱、土壤)和人、動植物以及微生物處以一個共生的良性生態環境。
3大英縣生態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1農業勞動者整體素質偏低,生態意識淡薄
由于農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農村信息較為閉塞,同時,農業生產者普遍存有一種急于求成的心理,盲目地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因此傳統農業技術仍舊被普遍使用,而生態農業投入較大,科技含量高,并不能在較短時間內被農民接受和使用。
3.2農業科技含量不夠
相對于澳大利亞、德國、日本、比利時等國家擁有完善的農業科研與應用推廣體系,能夠將農業科研成果迅速轉化進行推廣;而大英作為一個農業縣,當地也沒有科研院校,農業科技發展水平偏低。
3.3種養一體化產業支撐不夠
大英種養一體化業主不多,種植業主和養殖業主自身的產業鏈都不長,養殖企業產生糞便自身無法有效利用,而種植業主用肥主要依靠外來企業提供有機肥或化肥,既增加了種植成本,又相應降低產出效益,這樣難以產生規模效益,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種養或種養、娛樂(觀光農業)一體化產業企業的培育和成長;加之,農產品品種較為單一,用肥時間過于集中,調配使用沼肥機制未建立,綜合利用程度也不高。
4建議
4.1加強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
利用農業產業扶貧、放心農資下鄉活動、農業科技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12.4”法制宣傳等機會進行宣傳、培訓教育,讓農業生產者對生態農業有更多的了解。
4.2政府加大發展生態農業方面的投入
建立必要的激勵機制,出臺相關的獎勵政策,對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企業給予補貼支持,對資金有困難的對象,讓銀行提供額度不等的無息貸款等。
4.3強化部門聯動,加強統籌協調
關鍵詞: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分析與探究
中圖分類號:X1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8-0004-1
1 生態農業的概念和內涵
生態農業,顧名思義,是利用農業的生態學特性,結合經濟學原理,同時運用工程學和其他現代科學技術,將農業生態環境中的積極因素進行集約化的整合,并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進行管理和運營,在一定時期內可以顯著提高農業生態效益、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農業現代化發展形式。生態農業是有一種整合的農業,是將傳統農林牧副綜合后的大農業,它強調農業發展綜合的生態效益,是循環經濟在農業領域的革命性應用,是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
2 我國生態農業主要發展模式
2.1 農業生產環境綜合治理技術
農業生產環境綜合治理技術是一種保護和改善農業生產環境的生態農業技術,在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比較嚴重的地區,我國的農業技術人員率先應用了建設局部模擬生物群落、種植人工防護林、修造梯田等方法,實現了對農業生產環境的綜合治理。在這方面,比較突出的治理工程就是著名的“三北防護林”工程,該工程的實施,有效減緩了我國東北、西北部分地區自然環境惡化的速度,在治理風沙和水土流失以及土地沙漠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2 農業資源的循環增值利用技術
農業資源的循環增值利用技術,在廣大農村應用比較普遍,技術也較為成熟的就是沼氣技術。利用廢棄的植物秸稈和動物糞便,在封閉的發酵池內進行漚制和發酵,最終產生可以被居民日常生活利用的沼氣。除沼氣技術之外,農業技術人員還大力推廣了氣化爐技術和秸稈成煤炭以及秸稈制門等技術。尤其是氣化爐技術,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紀初,成為同沼氣技術并行推廣的農業資源二次利用技術。除種植業之外,大農業中的牧業和漁業也都有針對性的進行了此類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南方湖泊集中區和沿海地區,技術人員推廣了人工魚塘和人工魚礁技術。在有些地區還推廣應用了利用河流、湖泊沉積物回填耕地,提高耕地土壤有機物含量的生物養地技術。
2.3 立體農業種養技術
立體農業種養技術,是在大農業概念下,將農、林、牧、副、漁的種養技術進行有機的結合,建立起的綜合性生態農業系統。這種技術打破了單一種養一種動植物的界限,利用科學技術手段對農業生產環境進行生態模式改造,例如,在大田作物之間進行間作和套作,在樹木、林帶中進行菌類植物間作等等。這種技術應用范圍比較廣,在我國廣大地區都可應用推廣。我國東北山區和南方林帶區域,已經較為廣泛的進行了作物間作實踐,且實際效果比較明顯。在北方地區,以利用自然或人工林帶進行間作人參和菌類植物種植最為典型。
除以上幾種農業生態模式之外,農業技術人員還在農村中推廣了圍繞水利設施進行農業環境改造、農民自家庭院內建立微型生態種植、養殖園地和農業資源循環利用設施,以及利用農業副產品進行農業病害防治等等。
3 我國建立生態農業發展模式需要解決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生態農業發展時間較短,加上我國農業地域性差異明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及同自然環境的協調能力參差不齊,因此,在發展中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3.1 樹立大農業觀念
生態農業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因此在推廣過程中,一定要明確大農業觀念,樹立全局思想。在發展生態農業技術時,要從系統的角度去考慮,從更寬闊的角度去進行技術的研發,即不搞“大而全”,也不鉆“牛角尖”。目前,在我國很多地區建立起的農業生態產業園,實現了農副產品產銷一體化和自然環境與農業生產一體化。樹立大農業觀念,是推廣生態農業過程中必須明確的問題,在西方國家中,大農業觀念已經深入農業生產及農業生態領域,成為指導農業發展的基礎性認識。
3.2 因地制宜進行生態農業技術普及
我國擁有幾千年的農業發展史,傳統農業生產技術根深蒂固,在發展生態農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從基礎做起,不盲目“嫁接”新技術,不急于推廣新技術。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許多西方生態農業技術逐漸進入中國,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全新的方式。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西方農業發展環境同我國農業發展環境有很大差異,很多先進的技術在中國會“水土不服”。因此,技術人員在推廣新技術時一定要結合我國農業、農村的實際,有選擇、分步驟的進行推廣。例如,在西方國家應用較為普遍的有機農業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傳統農業生產中的弊端,提高農業產量。但就中國實際而言,有機農業生產技術與我國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產品綜合消費能力不相符,所以推廣起來困難比較大。在進行有機農業推廣時,應該換一種方式進行,將高科技的有機肥料變成農村普遍都有的動物糞便,結合生物加工技術對其進行科學利用,同樣可以起到提高土壤有機物含量,生產“綠色食品”的要求。
4 結語
在我國發展生態農業,要同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農業現代化水平結合起來,在原有生態農業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和實踐。樹立大農業觀念,因地制宜的進行生態農業技術推廣,還有積極的進行生態農業試點實驗都是發展生態農業的有效策略。結合我國國情,廣大農業技術人員在進行技術研發的同時,還要積極開展多方面的工作,爭取早日在我國各地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系統。
參考文獻
[1] 楊劍,魏雅麗,王立國,喻光明.區域土地利用效益評價――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8,(20).
1 生態農業建設的必要性
在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農業,其主要的生產對象是自然資源。對于過去的農業基本上沒有對環境造成影響,但是其存在生產效率低的現象,因此很難滿足快速發展的社會需求。而對于近現代農業其主要是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大部分的工業,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但是因為使用一些農藥和化肥,因此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環境,特別是對土壤、水質等方面造成很大影響,因此為了更好的促進農業發展,合理的協調生態環境,使用這2種方法都是不可行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態農業出現,其也成為了農業發展的主要發展趨勢,生態農業主要是根據生態經濟學、生態學規律分析,并依靠現代科技和工程管理作為主要的發展模式。對于生態農業在我國的引入是在20世紀80年代,并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生態農業具有很多優勢,不僅延續了近現代農業的技術優勢,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在資源投入以及環境保護方面加大了力度,所以對于生態農業來說其是屬于“低投入、低污染、高產出”,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2 生態農業建設的基本問題
2.1 農業環保意識仍需加強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業發展污染比較嚴重,其主要是因為在發展農業生產的時候沒有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對于“工業三廢”的情況還是沒有得到合理的控制。在生態農業建設中對于宣傳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沒有將該種思想貫徹到農民的心中,從而使得農業生產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了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的情況,因此長期下來,這種傳統粗放型的農業生產模式是不能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嚴重阻礙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2.2 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嚴重
在生態農業建設中存在環境污染問題,其主要是因為農藥以及化肥等所造成的污染。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農作物在種植的過程中會過量的使用農藥、化肥等,但是化肥其利用率并不高,因此大部分的化肥在進入農田后,就會腐蝕土壤、水體等,從而直接影響到環境。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為了有效的改善氣象問題,農民會選擇使用農用薄膜進行節水、增溫等,但是因為農用薄膜的使用年限是受到限制的,使用的薄膜大部分都不進行回收,從而會累積在土壤里,破壞土壤結構,直接影響到農作物。另外部分人還會將薄膜進行焚燒,就會釋放大量的二惡英類物質,這種物質具有很強的毒性,會直接影響到大氣環境。
3 改善措施
3.1 加強生態農業意識教育
在生態農業建設中需要進一步轉換生產方式,提高生態意識,采用農民所能接受的方式進行環境保護的宣傳,廣泛的普及農業生態知識,從而能夠提高農民對農業環境的認識。
3.2 各級政府要提高對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視,增加資金和科技投入
科技是發展的主要條件,對此政府需要高度認識到農業發展中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基金投入,將其用于生態農業研究中,不斷的鼓勵和引導科學技術人員和單位對其的研究,主要是將生態農業建設作為基礎,并使用無害化農產品,并有效的處理人畜糞便,從而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還需要加大生態農業技術的研發,從而更好的實現生態農業建設。
3.3 積極實施農業生態改造工程
關鍵詞 生態農業;農業模式;現狀;發展前景;中國
中圖分類號 F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8-0276-01
生態農業要求把農業及農業相關行業緊密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解決好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實現三大效益的統一與發展[1]。
1 國內生態農業的發展現狀
從20世紀80年代起,傳統農業的優勢與現代科學技術就已經被結合起來[1-7],生態農業的概念逐漸發展起來,經多年發展,生態農業建設已經取得了諸多可喜的成就,但也應該注意到,我國生態農業發展存在瓶頸[2]。一是目前我國生態農業主要目標為追求更多產出,主要手段為物質循環和能量多級利用,未足夠重視農業的多種生態服務功能;二是當前的生態農業以種植業為主體,沒有充分重視包括工業、服務業在內的其他領域或部門之間的聯系,傳統的農業經濟模式缺乏市場化的引導,在規模經營、專業化生產和品牌化推廣方面發展不足;三是用于指導生態農業發展的相關理論研究落后于當前的生態農業實踐進程;四是農業管理標準化水平低,標準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相互沖突及自相矛盾的現象時有發生。
2 現階段我國發展生態農業的主要作用
2.1 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三農”領域的一系列問題以及農業發展方面的理論研究、科研成果、政策要求,都無一例外要爭取到農民或農業生產者的認可和支持,因此發展生態農業是否能兼顧到農民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是否能讓農民獲得真正的實惠,關系生態農業發展成敗[3]。實踐證明,生態農業建設是一個能夠使生產者和消費者獲得雙贏的新型農業體系,可以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值得進一步完善、發展和推廣[2-4]。
2.2 發展生態農業是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保證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之后,我國農業發展遇到了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的一系列問題在農產品國際貿易及農業領域的國際合作中更集中的暴露出來。保護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提高農產品質量將是我國在新時期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好農產品質量與產品競爭力及農業綜合效益等多方面的問題[4-5]。另外,發展生態農業、提高食用農產品質量也將有利于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與生存環境,有利于我國農業及整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6]。
2.3 生態農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途徑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時期的重要發展目標;中國農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0%,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也將在農村。農村的小康社會建設要求不斷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生活環境[7-8]。發展生態農業影響著農業生產方式,尤其是農村生活方式;不但可以改善農業及農村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而且也將會獲取更高的經濟收益。生態農業的建設和充分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將逐步顛覆長期以來形成的城鄉差別方面的觀感,也將最終促成我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9]。
3 我國生態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是國家及農業主管部門雖然對“三農”問題非常重視,但始終未能解決所存在的一些農業管理體制上根本問題。二是生態農業以及相關理念的普及程度不夠高,農業相關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未能充分地理解與把握生態農業的各相關方面。三是當前的各種生態農業模式未重視農業的多功能生態服務,大多局限于物質能量循環和能量資源多級回收利用。四是我國生態農業的基本格局始終以種植業為核心,存在一系列問題[10]。五是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研究方面始終缺少系統、完整的理論整合成果,其整體發展水平較低。
4 生態農業發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是選擇適合當地發展的生態模式。我國各地區的發展水平差異很大,適宜的發展模式將能有效促進本地生態農業的發展[11]。二是合理利用資源、促進協調發展。堅持保護環境、改善生態環境原則,合理利用、增殖資源原則,物質循環、多級利用原則,正確運用調控原則[1-6],多業結合、集約經營原則。三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速農業高新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研究開發環境友好型、經濟效益高、可操作性強的農業高新技術,注重資源的多級循環利用和農業清潔生產,提倡在信息化基礎上組織農業生產。四是健全激勵機制。加強對相關單位及個體的宣傳鼓勵措施,并逐級細化,充分調動其積極性[12-13]。
5 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前景和新趨勢
5.1 從重點關注生產環節轉向規?;c產業化
產業化與規模化是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應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依托本地生態資源,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ㄔO,促進農業生產、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14]。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應強調經濟、生態與社會效益的全面提高,通過系統中有機物質的循環,突破單一狹隘的產業限制,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13]。
5.2 發展多產業結合的開放性農業和多功能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以農林牧漁產品的生產加工為基礎,緊密聯系生產流通領域,實現農業、工業、服務業的網絡化連接[12]。
5.3 在生態農業的發展中注重生態文化的培育
生態文化是從人統治自然的文化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生態文化也是生態農業的靈魂。生態文化重要的特點在于用生態學的基本觀點去觀察現實事物,解釋現實社會,處理現實問題,建立科學的生態思維理論[12,15-16]。生態農業的發展應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基本點,將和諧發展作為首要的價值選擇,將生態文化的培育與發展貫穿于生態農業的發展進程之中。
5.4 在生態農業的發展中注重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生態農業發展要求繼承和發揚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11],對整個農業技術體系進行生態優化[15]。在實踐過程中,對整個系統的各個環節進行再優化,以現代農業科學理論為基礎加以整合,引入最新的實用技術進行二次革新創造[17-21]。
5.5 重視傳統農業文化,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我國發展生態農業既包含構建不同類型的適應當地既有條件的生態經濟模式,也包括集成的生態技術和管理模式[11]。我國生態農業必須建立在對傳統農業精華的傳承和提高的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才能為其全面發展提供堅實的根基和穩定的保障,這也將有利于保護各地區、各民族形式多樣的農業文化遺產,并有利于農業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13]。
6 參考文獻
[1] 胡人榮,余長義.我國生態農業進展現狀與展望[J].生態農業研究,2000,8(3):95-98.
[2] 李新平.中國生態農業的理論基礎和研究動態[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0,21(6):341-345.
[3] 韓玉勇,劉志峰.農村進展循環經濟的新形式[J].安徽農業科學,2011,35(30):9717-9718.
[4] 曾超,王文強,等.中國農業環境與可持續農業[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2,28(1):58-60.
[5] 金鑒明,金冬霞.中國的生態農業[J].世界科技研究與進展,2002(2):10-14.
[6] 顧進飛.生態農業進展的制約因素[J].農業環境與進展,2012,15(2):8-9.
[7] 葉謙吉.生態農業:農業的未來[M].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
[8] 卞有生.生態農業基礎[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86.
[9] 張忠根,應風其.農業可持續發展評估:理論、方法與應用[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10] 卞有生.生態農業中廢棄物的處理與再生利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
[11] 李文華.生態農業:中國可持續農業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12] 鄧啟明.基于循環經濟的浙江現代農業研究:高效生態農業的機理、模式選擇與政府管理[D].杭州:浙江大學,2007.
[13] 劉春.東北地區生態農業發展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4.
[14] 駱世明.傳統農業精華與現代生態農業[J].地理研究,2008,22(1):20-22.
[15] 章家恩,駱世明.現階段中國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時間和理論問題探討[J].生態學雜志,2005,24(11):1365-1370.
[16] 駱世明.生態農業的景觀規劃、循環設計及生物關系重建[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8,16(4):805-809.
[17] 劉應元,馮中朝,,等.中國生態農業績效評價與區域差異[J].經濟地理,2014(3):24-29.
[18] 黃國勤,王淑彬,趙其國.廣西生態農業:歷程、成效、問題及對策[J].生態學報,2014(18):5153-5163.
[19] 曹志平.生態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3(1):29-38.
關鍵詞:生態農業;植物保護;核心技術;措施
1生態農業發展中植物保護新技術的應用
1.1對害蟲實施誘殺技術
頻振式殺蟲燈。依托害蟲喜好的光線、顏色以及光波,促使其集中至設定的區域內,隨后將其消滅。這種方式屬物理處理手段,省去藥物使用,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黏蟲黃板。主要利用害蟲的趨黃屬性,屬于物理防治手段。在使用中,需要將其置于田間,設定一定高度,多為東西走向,以便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性誘殺劑。需要保障使用時間準確,一般選擇在害蟲性成熟階段釋放性激素,發揮誘惑害蟲、攪亂其性激素信息接收狀態的作用,以便有效減少幼蟲出生率。這種方式立竿見影,操作便捷,負面影響較小。
1.2結合害蟲類型,合理應用防蟲網阻隔技術
結合農作物生長區域,在其外部設置防蟲網,在害蟲進入農作物種植區域之后,就能夠對其進行集中處理,屬物理殺蟲手段。采用這種方式可使害蟲規模減小,農作物產量增加,質量提高,此時可對區域內的溫度進行合理調整,有效降低疾病的發病率,這與生態農業理念相一致。具體在應用過程中,防蟲網一般設置為22目規格,如果遇到特殊害蟲,如煙粉虱,也可適當增大,以30目為最佳。
2生態農業發展中植物保護核心技術的管理措施
2.1改變傳統植物保護措施,全面實施綜合防治模式
傳統農產品生產中農藥與化肥不可缺少,而且使用量較大,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量,但是也會出現植物病蟲害問題加劇的情況,從而降低農產品安全性。為此,對于新時期農業生產,要綜合使用多種治理手段,有效降低農藥與化學藥品使用量,應用更加安全與科學的植物保護技術。
2.2加強植物保護宣傳,做好農民培訓與教育工作
在農業生產中,產量是根本,但更多農業工作者將其歸功于化肥與農藥,這在根本上會污染環境,對植物造成危害,同時也無法保障食品的安全性,且在時間的影響下會形成惡性循環。這主要是因為植物保護宣傳工作不到位,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薄弱,對植物保護工作認識不足。因此,要加強宣傳力度,引起全社會對植物保護的重視,提升農民的植物保護觀念,并形成理念。此外,為了維護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保障產量與質量的同步提升,需要重視對植物保護技術的充分研究。
2.3遵循因地制宜原則,構建科學高效的病蟲預測系統
在農業生產中,自然災害很難絕對避免,但是,針對植物病蟲害可以進行有效預防,使病蟲害數量大幅降低。當前,病蟲害的防治主要依托技術檢測手段實施。因此,為了達到對農田生態系統的精準化控制,需要因地制宜,構建科學高效的病蟲害預防系統,依托多種手段,強化對農田生態系統的管控。
3生態農業思維以及植物保護價值分析
3.1生態農業的發展意義
生態農業倡導的理念是綠色與環保的經濟觀念,即在滿足社會生產生活的前提下,維護生態均衡,實現對環境的有力保護。從理論上探討,生態農業主要依托先進的技術以及管理措施來促進農業生態化進程,從而獲取更加可觀的經濟收益與社會收益。從結構上分析,生態農業需要進行系統設計,綜合農業內部多個產業的具體情況,實現優化與整合,以便獲得生態效益。只有落實生態農業,才能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構建更加科學與高效的生態農業系統。
3.2植物保護技術的應用價值
隨著傳統農業向綠色農業轉型,要保證植物保護技術的實施要與植物生長發育周期規律相一致,同時要充分考慮植物不同生長階段的特征,強化對營養物質的掌控,保障各個生長環節都有序進行,大幅提升農作物生產效率。在傳統植物保護中,農藥化肥是基本操作方式,能夠強化人們對土壤類型、酸堿性、溫濕度以及滲透指標的控制。但這種方式會埋下食品安全質量隱患,且威脅性較大,勢必與生態農業發展相背離。在現代植物保護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可持續、綠色發展,在強調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維護對人們的身心健康。
(1)土地污染嚴重。傳統農業主要依靠農藥與化肥來保障農作物的安全生長,然而這種做法會加劇土壤污染程度。農藥中有很多的有害物質,包括重金屬在內,都是很難分解,而且會對農作物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對土地造成嚴重的破壞,導致土地的利用效果大大降低。
(2)耕地面積急劇減少。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加速了我國各地工業園的建設,其建設規模持續擴大,長此以往,我國可利用的耕地面積也日益減少,導致我國農業發展受到了一定制約,很容易引起生態失衡。
(3)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由于我國部分農民文化水平不高,其對先進農業技術的掌握程度較低,對于生態環境保護不甚理解,他們認為農業的發展就是以農作物產量的高低來決定,只有產量上去了,農民的生活水平才會有所提升,殊不知,正是這種錯誤觀念,導致我國農業發展相對緩慢,導致我國農業生產帶來的污染越來越嚴重。
(4)水資源相對短缺。我國工業的急速發展導致地下水開采過度,導致我國農業灌溉用水相對缺乏,部分地區采用了大水漫灌方式,不僅無法解決水資源相對短缺的問題,還浪費了大量水資源,給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2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問題
(1)分散化小規模的生產經營模式。我國農村勞動力人均擁有的土地耕種面積大約為0.28hm2,小規模發展無法滿足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一方面,小規模的農業經營方法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土地的生產效率低下。另一個方面,小規模經營的收入也極其微薄,農民無法使用生態農業技術,難以擴展土地規模。此外,小規模經營的形式導致農戶可以隨意使用農業生產資源,生態農業技術無法深入其中進行普及。
(2)農業生產者的經濟偏好。對于小規模經營的農戶來說,獲得經濟效益是首要目的,所以,在生產的過程中,經濟偏好起到了引導農戶生產的重要作用。農戶在農業生產中,不僅是一個生產者,而且還是一個消費者,從生產者的角度來看,農民必然通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出的方式來最大化自己的收入。由于當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還不盡完善,農產品產量的提高意味著收入的增加。由于尚未全面普及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態農業生產技術,農民更加偏向于提升農產品的產量,依靠這種低效率的方式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3)支持力度不夠。當前,我國政策在生態農業發展方面尚未大面積、大范圍落實,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生態農業不論在科技研發方面,還是政策支持方面,都稍顯滯后,特別是在我國的邊疆落后地區,還無法有效地向農戶提供種養殖技術、病蟲害防治以及動物疫病防疫等方面的服務,忽視土地、水源等自然資源的科學利用,破壞日益嚴重,最終導致導致生態農業發展障礙重重。
3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
(1)增加生態農業資金投入,形成產業化規模化。要建設一批功能齊全、服務配套、機制靈活、催生產業的國家級科研孵化平臺,融合。聚集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和高端技術。一是以農業科學院為主體,聯合國外有關科研單位,建設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現代農業研究院,集成農業科技資源,承接國家級創新團隊和重大項目,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建成農業科研基地、人才培育基地、成果轉化基地、國際合作基地。二是繼續推進中科院生物技術中試研發基地建設,新建生物活性肽研發中心、分離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海洋藥物企業重點實驗室,孵化東營市的高新技術企業,引進和建立穩固的高層次研發團隊。三是打造農業專利數據庫,致力于發展成國際性的農業專利技術、科技成果搜索、查詢、導航專業平臺,促進農業科研技術的進步,避免低水平重復科研和專利侵權。培育發展“第六產業”,塑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按照“圍繞一個目標、搭建三個平臺、培育三個體系,強化兩個保障”的總體發展思路,培育發展信息公共平臺和文化公共平臺支撐下的一二三產融合的第六產業。
(2)健全生態農業服務體系,實現專業化全面化。要突出要素聚集、功能配套,采取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方式,通過市場化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機制,吸引聚集國內外創新資源,建設示范帶動能力強的區域性創新創業平臺,打造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創新源、服務源、輻射源。以根本性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方式為主攻方向,以支撐中國現代農業健康發展為目標,依托每一個區域的生態、農業、資源優勢,搭建專業特征明顯、應用方向具體的綜合科研創新平臺,吸納世界優秀科技資源與人才,重點針對現代農業研究、原生地野生種質資源保護與優秀品種創制、無生態功能未利用土地的生物改善、農業智能設施裝備開發等方面展開深入的研究和攻關,加快發展我國農業科技,增強我國生態農業的科技實力。在農產品、生產流程過程中,要積極采取互聯網信息技術,結合使用當前先進的云計算技術,推動農業物聯網電商平臺建設;加快現代農業信息技術在設施蔬菜、特色林果、設施水產、設施畜牧生產基地中的應用,營造農產品生產的訂單交易與訂單轉讓環境,創建優質安全信譽品牌,培育農產品期貨交易環境與現代市場,創造新型農產品交易融資工具,試點特殊農產品交易模式,構建以電子商務為主導的互聯網經濟格局。
(3)推動生態農業技術創新,實現科技化、技術化。關注世界生態農業先進科技,圍繞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強大自主創新和科技研發,在農業生物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設施農業技術重點研發領域,充分體現學科交叉、技術集成、全球一體、資源高效利用和科技產業化,使農業科技成為農業現代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進一步將國際國內技術、人才等科技要素進行融合,明確科技創新源建設、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提升市場對技術研發各方面的引導,保證研發的方向、路線、價格等要素科學合理,努力形成資本技術融合、技術成果轉化通暢、服務配套完善的科技創新服務環境。
(4)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通過重點建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合作共建產學研基地、中試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研發中心、院士專家工作服務站、博士后流動站等,完善政府、院所、企業產學研緊密結合機制,建立各類技術創新聯盟。通過無償資助、貸款貼息、融資擔保和投資入股等方式支持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支持企業專業性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開發項目。增加企業研發機構在研發資金方面的投入,依靠科技創新獲得更高的成果轉化效益。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