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5 17:27:55
序論:在您撰寫企業信息化優勢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企業采購;信息化采購;交易平臺
中圖分類號:F274文獻標識碼:A
一、我國傳統企業采購存在的問題
采購是任何生產活動與任何消費活動的先導,采購的運作水平與成本的高低,對企業生產過程與生產成本都會產生重大影響。企業采購是現今市場經濟下一種最主要、最主流的采購。企業的采購不僅采購數量大,采購市場范圍寬,而且對采購活動要求特別嚴格。
作為一個從計劃經濟體制走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國家,由于計劃經濟體制遺留的問題,我國企業在采購的專業知識方面比較缺乏,企業信息化采購發展水平較低,傳統企業采購成本高居不下,采購過程消耗過多人力、物力,難以滿足現代企業運營和發展的需要。1、傳統企業采購中供應商數量有限和相對固定,甚至有時企業采購還要依賴供應商。2、傳統詢價采購方式不僅需要企業采購部門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與供應商進行溝通、談判,而且談判過程中競爭的壓力靠買方轉達,賣主間并無直接競爭,難以形成有效的降價壓力。3、在招標采購中,賣方的定價心理是“在低價中標的同時爭取價格最高”,在只有一次出價機會的投標過程中必然導致僥幸取勝的行為,從而使降價空間縮小。4、傳統企業采購招投標過程許多環節需要通過人為因素來確定,這種“面對面”方式,容易產生賣方價格同盟、買賣雙方人為的權力或利益干擾等因素,使降價空間縮小。5、傳統企業采購是典型的非信息對稱博弈過程,買方無法有效地分析供應商的成本區間,競爭遠不徹底。6、傳統企業采購中,決策者對采購過程公平、公正和是否有效有利難以管理。
二、企業信息化采購的優勢和作用
信息化采購是由采購方發起的一種采購行為,它是一種不見面的網上交易,如網上招標,網上競標,網上談判等。信息化采購不僅僅完成采購行為,而且利用信息和網絡技術對采購全程的各個環節進行管理,能有效地整合企業資源,幫助供求雙方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相對傳統的企業采購,信息化采購具有明顯優勢。第一,縮短了采購周期。信息化采購中采購方企業通過信息化采購交易平臺進行競價采購,可以根據采購方企業的要求自由設定交易時間和交易方式,大大地縮短了采購周期。自采購方企業競價采購項目正式開始至競價結束,一般只需要1-2周,較傳統招標采購節省30%-60%的采購時間。第二,節約了大量的采購成本。信息化采購中采購方企業通過電子采購交易平臺進行競價采購,可以使競爭更完全、更充分,從而使采購方企業獲得更為合理并且低廉的價格,從而大大節省了企業的采購開支,采購商品的價格平均降幅一般為20%左右,最高時可達到40%多。第三,增加了有效供應商。信息化采購交易平臺豐富了采購方企業的供應商資源和情報,有利于進一步了解相關物資和產品的市場供求情況。采購方企業通過信息化采購交易平臺的專業數據庫的幫助,整合供應商資源,可以跳出地域、行業的限制,找到更多、更合適的供應商。第四,實現了信息共享。信息化采購中不同企業,包括各個供應商都可以共享信息,不但可以了解當時采購、競標的詳細信息,還可以查詢以往交易活動的記錄,使供求雙方之間的信息更加透明,從而確保供應商之間的公平競爭。第五,便于監控。信息化采購軟件系統除了保障公平競爭之外,還可以監控供應商的履約情況,這對于采購企業選擇戰略供應伙伴,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
信息化采購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采購所需的間接資金投入,同時也避免了在有人直接參與的采購與競標中難以完全杜絕的不公正性。信息化采購使企業采購更加快速、高效和公平,對現代企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三、發展實施企業信息化采購的對策建議
首先,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在國內推廣信息化采購概念的最大障礙是認識問題。信息化采購在國外已發展得相當成熟,而且被普遍認可,但在我國還是一個不為廣大企業所認識、認可的新生事物。信息化的推進是改變人們舊有辦公習慣和流程的一個過程,是個非常艱難并痛苦的過程。一個企業在多年經營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流暢的采購流程,突然之間給他們灌輸一個新的概念,并要打破企業運轉的慣性,員工也要適應新的工作方式,其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只有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特別是企業高層管理層要達成共識,決策者大力支持,才能排除各種內外的阻力,促使企業實現信息化采購。
其次,國家要鼓勵和支持與信息化采購相關的信息技術及相關設備的研究開發活動,加大資金投入,在政策上給予支持。鼓勵企業進行采購信息系統建設,引入各種先進的采購管理軟件,扶持上下游企業之間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網絡建設和管理創新。
再次,要采用專業交易平臺,依靠專業的技術力量為企業搭建網絡系統。所謂專業交易平臺,除了必須能夠實現網上交易、競價、談判外,還要對企業的采購和電子商務具備專業管理能力,并能切實協助客戶通過管理和技術評估來成功有效地實現信息化采購。采購流程的信息化不是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簡單替換原有的方式方法,而是要依據更科學的方法重新設計采購流程,這個過程中,摒棄了傳統采購模式中不適應社會生產發展的落后因素。在這方面的工作,企業也可以依靠第三方平臺,以最少的投入,能夠盡快地轉變采購方式。
最后,大力實施采購人才戰略。信息化采購涉及到市場供求分析、供應商選擇、采購運作、庫存控制、采購成本核算、采購管理、采購談判等等,采購員必須具備企業的采購和電子商務具備專業管理能力。國際采購聯盟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采購人才的培養上,專門設置了“采購能力證書”。世界貿易組織下設的國際貿易中心,也設置了“采購與供應鏈管理證書”教育,各個國家的采購組織無一不把采購人員的培訓作為一項重要責職?,F階段,我國更需要加大高素質信息化采購人才的培養力度。
總之,在新的經濟條件下,傳統的企業采購模式已經極大地阻礙了現代企業的發展。中國所有的企業家都要確立現代采購理念,改革采購模式,積極倡導和實施信息化采購,信息化采購是我國企業發展和利潤增長的新接口。
作者單位:井岡山大學政法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娟.我國企業物流采購現狀[J].北京物資流通,2006,2:58-60.
[2]龐洪秀,劉翠娟等.企業采購物流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 管理科學文摘,2005,4:32-34.
[3]秦學京.信息化采購是現代企業采購的必然方向[J].中國市場,2007,28:114-115.
On Advantages of the Information Enterprise Purchasing and its Developing Measures
Liu Bin
(Politics and Law school,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關鍵詞】ERP 企業信息化管理
1 ERP在企業信息化管理中的優勢
1.1 對企業進行內部整合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常規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實際發展的需要,所以如何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來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就不得不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命題。如果不建立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管理信息系統,就很難在這個競爭日趨殘酷的時代占有一席之地。21世紀毫無疑問是一個網絡經濟、電子商務的信息化的世紀,而一個真正意思上的電子商務則必須包括網上商務(B to B)、客戶管理(CRM)、供應商管理(SCM)、企業內部管理(ERP)四大系統,因此企業當前首要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內部管理與ERP系統進行整合,實現資源、信息充分有效利用、運作效率提高、成本的降低和準時交貨承諾的保證。在擁有了ERP“后臺”這一核心的基礎上再與“前臺”的網上商務集成在線實時運作,跨進電子商務時代。所以,企業要規范化、規?;?、國際化,則ERP的引入是必然趨勢(在美國,90%以上的企業都是采用ERP系統進行運作,“客戶--企業--供應商”通過互聯網在線實時運作,緊密聯系,故其電子商務的應用比較普及,目前國內實施ERP的企業也如雨后春筍,電子商務平臺這一大環境也正逐漸成形。)雖然對國內多數企業來說,電子商務在現階段還是有些不現實,但企業信息化已是迫在眉睫,無論是從管理、生產、銷售、服務、還是從行業競爭、世界經濟趨勢來說,如果不進行相應的改造,是無法適應發展需要的。ERP的實施已經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是和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的。
1.2 完善管理水平
各部門及時獲知準確唯一的信息,實現企業扁平化管理 在沒有ERP的時代,企業都是手工作業,訂單、報表等等數據都是通過一張A4紙,打印出來,如果遇到改單,加單,再通過電腦打印,或者手工修改,如果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間距特別遠,員工拿著這些單據跑來跑去的,會造成以下幾點情況:浪費了不必要的成本;傳真、紙張、人力、電話費;單據數據常發生錯誤,精確度不高,導致誤產、少產、出貨不對、數量不對等情況;工作效率不高,假設有一張銷售訂單來了,員工要核對好具體數據,然后到生產部門核對生產需求倉庫查看物料是否夠,計算耗時間,不精確如果倉庫不夠物料生產,要去采購部門下達采購訂單再跑回生產部門做生產計劃。這樣耗時,耗力,耗成本,數據的不準確,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整體運轉效率; 應用上ERP系統后,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進行優化管理流程,可以完全避免以上的不足之處。完善企業的管理水平。
1.3 優化企業的業務流程,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如果在沒有ERP管理系統的時代,企業的整體流程都是通過紙質和電話來完成;而且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企業的信息共享方面并不快捷,而且會經常出錯;ERP系統就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可以優化企業的業務流程,在ERP系統里面錄入一個銷售訂單,采購部、生產部就馬上看到了這個訂單并且做相關的工作,這樣的一個流程,手工作業可能需要一兩個小時,但是ERP僅僅需要一兩分鐘;在沒有ERP系統的時候,管理者在把控企業的成本和管理上的問題,都是通過財務把相關報表提交后才了解的具體情況,如果想要即時了解企業的狀況,我想,只有ERP信息化系統才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有了ERP系統,管理者就可以及時了解到企業的運營狀況,所有報表和數據都是即時共享。一套ERP信息化系統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企業數據共享性;降低了企業成本;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 實現了即時性企業狀況分析;提高了企業員工工作的質量;縮短產品交期,提高客戶服務水平 使用ERP系統,提高了企業的效率和質量,通過ERP即時共享數據解決了企業的數據準確度問題。從而加快了企業產品交期,提高了客戶的信任度和滿意度;
1.4 讓管理精細化,提高企業透明度
ERP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數據的共享,實現同一數據在同一個地方錄入,所有地方共用,有效地解決信息孤島的問題,實時共享所有數據(在員工規定權限范圍內)。上ERP后,與ISO9000一樣,對每一個數據的變更,就必須要以全局的觀點去考慮問題,數據的透明化,杜絕黑箱操作中的種種弊病,為公司提供精細化的管理,提高企業的透明度。
1.5 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ERP系統是一個幫助企業中的管理人員從細節數據中解放出來的工具,有了這一個工具,高層管理就能從瑣事中走出,用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關心戰略性的問題,中層管理跟據系統中的能力分配情況,用最多的精力去把握生產中的瓶頸問題,以達到最佳的投入與產出。 同時對于一些看似能賺錢,但是實際上根本無法賺錢的訂單,通過ERP系統的分析,就可以在接單之前避免這種損失。
1.6 有利于簡化會計工作
在ERP標準成本體系中,在產品、產成品和銷售成本均以標準成本計價,并同時記錄成本差異,可以大大減少期末成本計算的工作量,簡化日常賬務處理。同時,采用ERP成本管理,在通過庫存系統、工資系統、固定資產系統等取出相關成本數據或手工錄入數據后,系統就可以自動進行成本計算,生成完工產品成本報表、在產品成本報表、成本差異分析表等報表,并保證各種數據來源的唯一性,確保數據之間的勾稽關系正確性,從而避免了手工做報表的繁重工作量。
2 ERP系統優勢總結
ERP系統給領導提供了管家、參謀和工具。有了系統,領導從日常事務中解放出來,只處理例外事件,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做戰略規劃、見大客戶等領導應該做的事。系統使流程和知識得以固化、沉淀,使職能和責任分得更清、更細??偟膩碚f,ERP就是通過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提升企業的全面競爭優勢,它適應了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競爭的需要。它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管理理念,可有效推進企業資源的整合,促進企業的管理創新,是國內大中型企業的不二選擇
參考文獻
[1]王云峰,李杰,丁明磊.從ERP成功要素透視中國企業信息化之路[J].管理世界,2005.
[2]馮仁德,邵傳毅,劉海英.實施適宜的ERP系統提升企業競爭力[J].商業研究,2002.
[關鍵詞]衛生信息化 優勢 問題電子病案
一、醫療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優勢
1.信息化本身的優勢
病案是患者信息的載體,病案數字化在臨床信息學中處于核心地位。電子病案比較紙質病案有其本身特有的優勢。電子病案能客觀、真實、清晰、連續地反映患者的治療經過及病程變化。其具有易于存儲、便于傳輸、可跨科取閱、病案存檔上交后易于查詢等優勢,使得醫療工作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2.醫療企業信息化建設使醫療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1)信息化有助于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權益。信息化使醫療過程由醫生為中心變為患者為中心。信息化下的醫療過程,患者可以節約排隊時間,信息化的門診過程采用叫號制,患者可以在一科掛號后的等待間歇去其他科室掛號、就診,換句話說是電子系統替患者排隊,完全不存在插隊現象。與之相伴的電子化開藥、閱片等功能也大大節約了患者就診的時間和精力,使得患者的就診過程高效有序。
(2)信息化建設有助于醫療的透明化,真正做到以民為本?;颊呖梢愿鶕蛴〔≈厩逦夭樵冏陨淼拿恳徊皆\療過程、護理過程、用藥過程和病情變化,這就使得患者本身更具有主動權。此外,衛生信息化使得醫生的醫療過程更加規范,尤其很多病房現在的信息化可達到改動會留有痕跡,使得醫生在醫療過程中更嚴格、更謹慎,長此,可整體提高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真正做到讓患者滿意,讓患者放心。
二、醫療企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幾點問題
1.醫療企業信息系統的組織結構不完善
在衛生信息組織結構方面,有些衛生機構設有多個信息部門,又分別隸屬不同的部門管理,如有的單位設有管理病案和圖書的信息科,在這之外又設立有信息中心或網絡中心;有些衛生機構的信息部門功能單一,如有的衛生機構信息中心或網絡中心僅僅負責信息系統的維護與更新,而沒有擔負其有效利用的責任;有些衛生機構信息部門在衛生組織中的地位太低,難以與眾多的業務和管理部門協調開展工作。
2.信息主管人員的缺失或能力的不足
醫藥衛生領域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擴大了對醫學信息人才的需求,同時也對醫學信息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醫學衛生信息化建設的主管人員應在研究生甚至本科階段接受正規的醫學信息主管教育,并在多年的實踐中根據中國醫學發展的現狀總結經驗,逐漸進步。
3.信息系統本身不完善
(1)信息系統自身速度慢,兼容性差,??茝姸炔睢J紫?,信息化依賴電腦和網絡,一旦電腦故障或網絡故障,不用說信息化無法達成,正常的就診過程能否保障也存在問題。此外,多數醫療企業的信息化系統是采用全院統一制,即全醫療企業共用一個相同的系統,那么系統必然存在??菩圆粔驈姷膯栴}。以兒科的檢查為例,在一些影像檢查中,兒科檢查與成人會有差異,在開檢查時也會有成人和小兒的區分,那么專業的信息化系統就應當在系統建設時做好區分,在兒科門診及病房的系統中只設定小兒的檢查,這樣可大大節省醫生下檢查的時間,不用在若干檢查中再去尋找標注小兒的檢查。最后,很多時候,尤其周一上午,由于就診人數的劇增和患者的集中,或多或少會影響系統的速度,使得電子輸入過程受到阻礙。因此,醫療企業需要減少對軟件供應商的依賴,在信息化建設上承擔更多的責任,并與廠商建立雙贏的合作關系。在醫療企業信息化系統建設中再大下功夫。
(2)電子病案的安全性有待解決。信息化本身依賴計算機系統,患者就可能質疑自身信息是否會外泄。那么醫療企業就應該嚴格控制信息系統的登陸與輸出。應對電子病歷的輸入、修改及使用進行嚴格授權,否則病歷內容極易擴散,無法保障患者的個人隱私權。保護患者隱私,防止病例外泄是醫生應盡的職責。保護患者隱私,防止病例外泄是醫生應盡的職責,更是信息化建設應予以完善并提高的。從就診患者信息化出發,最終達到全民健康信息化的偉業。
1.1 對企業進行內部整合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常規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實際發展的需要,所以如何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來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就不得不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命題。如果不建立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管理信息系統,就很難在這個競爭日趨殘酷的時代占有一席之地。21世紀毫無疑問是一個網絡經濟、電子商務的信息化的世紀,而一個真正意思上的電子商務則必須包括網上商務(B to B)、客戶管理(CRM)、供應商管理(SCM)、企業內部管理(ERP)四大系統,因此企業當前首要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內部管理與ERP系統進行整合,實現資源、信息充分有效利用、運作效率提高、成本的降低和準時交貨承諾的保證。在擁有了ERP“后臺”這一核心的基礎上再與“前臺”的網上商務集成在線實時運作,跨進電子商務時代。所以,企業要規范化、規?;?、國際化,則ERP的引入是必然趨勢(在美國,90%以上的企業都是采用ERP系統進行運作,“客戶--企業--供應商”通過互聯網在線實時運作,緊密聯系,故其電子商務的應用比較普及,目前國內實施ERP的企業也如雨后春筍,電子商務平臺這一大環境也正逐漸成形。)雖然對國內多數企業來說,電子商務在現階段還是有些不現實,但企業信息化已是迫在眉睫,無論是從管理、生產、銷售、服務、還是從行業競爭、世界經濟趨勢來說,如果不進行相應的改造,是無法適應發展需要的。ERP的實施已經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是和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的。
1.2 完善管理水平
各部門及時獲知準確唯一的信息,實現企業扁平化管理 在沒有ERP的時代,企業都是手工作業,訂單、報表等等數據都是通過一張A4紙,打印出來,如果遇到改單,加單,再通過電腦打印,或者手工修改,如果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間距特別遠,員工拿著這些單據跑來跑去的,會造成以下幾點情況:浪費了不必要的成本;傳真、紙張、人力、電話費;單據數據常發生錯誤,精確度不高,導致誤產、少產、出貨不對、數量不對等情況;工作效率不高,假設有一張銷售訂單來了,員工要核對好具體數據,然后到生產部門核對生產需求→倉庫查看物料是否夠,計算耗時間,不精確→如果倉庫不夠物料生產,要去采購部門下達采購訂單→再跑回生產部門做生產計劃。這樣耗時,耗力,耗成本,數據的不準確,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整體運轉效率; 應用上ERP系統后,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進行優化管理流程,可以完全避免以上的不足之處。完善企業的管理水平。
1.3 優化企業的業務流程,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如果在沒有ERP管理系統的時代,企業的整體流程都是通過紙質和電話來完成;而且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企業的信息共享方面并不快捷,而且會經常出錯;ERP系統就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可以優化企業的業務流程,在ERP系統里面錄入一個銷售訂單,采購部、生產部就馬上看到了這個訂單并且做相關的工作,這樣的一個流程,手工作業可能需要一兩個小時,但是ERP僅僅需要一兩分鐘;在沒有ERP系統的時候,管理者在把控企業的成本和管理上的問題,都是通過財務把相關報表提交后才了解的具體情況,如果想要即時了解企業的狀況,我想,只有ERP信息化系統才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有了ERP系統,管理者就可以及時了解到企業的運營狀況,所有報表和數據都是即時共享。一套ERP信息化系統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企業數據共享性;降低了企業成本;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 實現了即時性企業狀況分析;提高了企業員工工作的質量;縮短產品交期,提高客戶服務水平 使用ERP系統,提高了企業的效率和質量,通過ERP即時共享數據解決了企業的數據準確度問題。從而加快了企業產品交期,提高了客戶的信任度和滿意度;
1.4 讓管理精細化,提高企業透明度
ERP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數據的共享,實現同一數據在同一個地方錄入,所有地方共用,有效地解決信息孤島的問題,實時共享所有數據(在員工規定權限范圍內)。上ERP后,與ISO9000一樣,對每一個數據的變更,就必須要以全局的觀點去考慮問題,數據的透明化,杜絕黑箱操作中的種種弊病,為公司提供精細化的管理,提高企業的透明度。
1.5 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ERP系統是一個幫助企業中的管理人員從細節數據中解放出來的工具,有了這一個工具,高層管理就能從瑣事中走出,用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關心戰略性的問題,中層管理跟據系統中的能力分配情況,用最多的精力去把握生產中的瓶頸問題,以達到最佳的投入與產出。 同時對于一些看似能賺錢,但是實際上根本無法賺錢的訂單,通過ERP系統的分析,就可以在接單之前避免這種損失。
1.6 有利于簡化會計工作
在ERP標準成本體系中,在產品、產成品和銷售成本均以標準成本計價,并同時記錄成本差異,可以大大減少期末成本計算的工作量,簡化日常賬務處理。同時,采用ERP成本管理,在通過庫存系統、工資系統、固定資產系統等取出相關成本數據或手工錄入數據后,系統就可以自動進行成本計算,生成完工產品成本報表、在產品成本報表、成本差異分析表等報表,并保證各種數據來源的唯一性,確保數據之間的勾稽關系正確性,從而避免了手工做報表的繁重工作量。
2 ERP系統優勢總結
ERP系統給領導提供了管家、參謀和工具。有了系統,領導從日常事務中解放出來,只處理例外事件,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做戰略規劃、見大客戶等領導應該做的事。系統使流程和知識得以固化、沉淀,使職能和責任分得更清、更細。總的來說,ERP就是通過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提升企業的全面競爭優勢,它適應了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競爭的需要。它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管理理念,可有效推進企業資源的整合,促進企業的管理創新,是國內大中型企業的不二選擇
參考文獻
[1]王云峰,李杰,丁明磊.從ERP成功要素透視中國企業信息化之路[J].管理世界,2005.
[2]馮仁德,邵傳毅,劉海英.實施適宜的ERP系統提升企業競爭力[J].商業研究,2002.
【關鍵詞】云計算;中小企業;信息化
一、引言
工信部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強中小企業信息化,從法定的環境,項目資金的支持,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加強中小企業的兩化融合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已成力當今信息化的重點工作。中小企業在其信息化建設中面臨著諸多困難,如項目開發周期長,成本投入大,風險高,缺乏專業信息技術人才。云計算無疑為中小企業帶來了機遇。云計算是一種IT資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免去了用戶大量繁雜的工作,用戶可以通過按需支付方式獲取所需要服務,由于云計算的靈活部署、隨需隨用、按需定制、性價比高、無需太多IT基礎設備投入等特點,為中小企業節省了構置硬件、軟件,配備人員的相關成本,而受到中小企業用戶的青睞。
二、云計算在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優勢
目前,我國眾多中小企業已認識到信息化對企業發展所帶來的深遠影響,積極投入信息化建設中,但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無論是從資源利用水平還是信息化基礎建設程度上還處于較低層次。云計算的出現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帶來了發展機遇,能有效解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其應用優勢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提供便捷的信息化服務。中小企業無需要部署硬件設備和安裝軟件,只需按需支付一定的費用就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各種能力和資源。云服務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用任何可以連接互聯網的終端設備即可獲取。大量的數據可以保存在云計算的數據中心服務器上,用戶只需一組云計算服務的登錄賬號與密碼,就可以在任何地點工作。在IaaS(云計算設備服務)模式下,企業可以提出要租借的服務器數量與存儲空間,并且可以依照所需隨時增減服務器。(2)降低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云計算降低了硬件購置的成本,沒有軟件許可證或軟件升級管理所產生的成本,也不用租用設施,避免了隱性成本的支出,只需按照使用率采用計量,按需使用,按需付費,使用即買即用方式購買資源,大大降低了企業自行購置的資源成本。(3)有效解決信息化人才缺乏問題。中小企業的應用軟件都運行在服務商端,由服務提供商負責維護,無需聘用信息技術員工和技術顧問,當租戶在使用軟件時如遇到問題,只需通知服務提供商的維護人員去處理,無須自己花費精力和財力去解決。(4)投資回報率高。通過利用云服務,中小企業能夠改變因IT資本支出太大而對網絡資源望而卻步的現狀。對于成長期的中小企業而言,投資建立數據中心的投資回報率較低,并且很難與業務的快速成長匹配,云計算的租用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合適的解決方案。云模式可以使中小企業集中時間、精力和投資在利潤較大的核心業務中去,企業可以通過云計算平臺將自己的產品快速推廣給用戶,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取得更快更大的產出和高回報。
三、云計算應用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
云計算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帶來了契機,能夠有效解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中面臨的資金、人才等主要問題。但是云計算在我國尚處于初級階段,存在問題諸如數據安全性和隱私性等問題,這些問題將阻礙云計算在企業中的應用。
1.存在的問題分析。(1)用戶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云計算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用戶的觀念和接受程度。中小企業需要改變以往“眼見為實”的傳統觀念,實現從購買產品到購買服務的IT系統構建理念的轉變。當前,廣大中小企業應用傳統的信息化軟件,企業員工不愿放棄已經熟練的信息系統和應用,對云計算這一新鮮事物感到非常陌生,不愿接受。云計算的應用實施將面臨巨大挑戰。(2)安全性問題。云安全問題是企業接受云服務擔心的首要問題。云計算從本質上來說是提供了公共而不是私有網絡,用戶需要把自己的業務數據、IT業務流程等核心資源保存在第三方,并且由于虛擬化,用戶并不清楚這些資源被實際存儲在何處。因此會遭受到更多的攻擊,面臨更加復雜的安全威脅,需要相應的保障措施,企業也需要處理和承擔與之相伴的各種安全風險。云計算的安全性問題,不是傳統的數據安全性問題,除了數據安全外,還涉及到服務可靠性和可用性問題,是一個涉及到公信力、制度、技術、法律甚至監管等多個層面的復雜問題。(3)相關制度、法規不夠健全。信任問題是云計算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障礙,不具備建立自己云計算中心的中小企業,會因為云計算運營商數據中心的數據安全沒有任何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在制度上的保證和相關法律的保護,不敢把數據放在運營商的數據中心。(4)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運營標準。當前中國云計算產業參與者未形成一套共同遵循的技術標準和運營標準,具體表現在數據接口、數據遷移、數據交換、測試評價等技術方面,以及SLA、云計算治理和審計、運維規范、計費標準等運營方面,都缺少一套公認的執行規范、不利于用戶的統一認知和云服務的規?;茝V。
2.策略分析。(1)積極轉變觀念。云計算是一種新興的IT服務模式,是廣大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一種理想解決方案。廣大中小企業員工應適時轉變觀念,抓住機遇,提高企業核心競爭 力。企業內部應開展新技術領域知識培訓,使員工熟知云計算的概念以及在中小企業應用的優勢,認清信息化發展的新趨勢,及早部署,抓住發展機遇,創造更大價值。(2)云計算對企業的適用性??梢钥紤]借助云計算經濟模式去分析,從而做出正確決策。詳細分析企業是否采用云計算需要考慮的一些關鍵要素:諸如IT資源規模、資源使用模式、數據敏感性和公司業務標準化等這方面綜合考慮是否將IT應用遷移到“云”上,并給出了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可以供公司CIO及相關管理者提供參考,做出正確決策。(3)選擇優質云服務提供商。選擇信譽好、可信度高的云服務提供商,通過分析他們的盈利手段,閱讀隱私聲明,防止企業信息從云計算運行商那里泄露。建議企業選擇知名度高的服務提供商,如IBM、VMware、微軟等。為保障服務質量,中小企業應該和服務提供商簽訂服務水平協議(SLA),衡量對方執行這些條款的情況,并在合同款中列出準確的限定準則、安全和隱私協議以及服務提供商違反SLA的懲罰規定。(4)采用加密技術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處理。云環境由多個“租戶”共享,其環境為公有網絡而不是私有網絡,因此會遭受到更多的攻擊。為避免數據丟失和被竊,對于敏感數據建議企業采用對稱密鑰或非對稱密鑰等方法對數據進行加密處理,再放入云端來保證數據安全性。以David A.Patterson為領銜的伯克利研究團隊認為企業在放置數據到云端之前將數據運用加密處理可能比在本地數據中心中不加密存放更加安全。(5)相關政策、法規的健全。云計算在中國掀起的熱潮不僅受益于IT的推動,政府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促進作用。沒有政府的規劃和引導就沒有云計算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政府一方面對新興的云計算服務模式可以充分鼓勵其成長和發展,另一方面需要花大精力集中在云計算相關產業政策和立法上面,如檢查廠商對客戶承諾的不合理性、廠商信守承諾的程度、廠商對待客戶數據的審計和監管力度,全面對云計算廠商的安全性進行規范和監督,以構建適度寬松的云計算發展環境。
[關鍵詞]新模式 核心競爭力 戰略
一、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概念及現狀
旅游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就是旅游企業為完成既定的信息化管理目標,使用的一種可重復利用、能夠降低管理成本的一種標準化的系統框架或方案集合。就目前我國旅游企業的現狀來看,我國的旅游企業普遍屬于規模小、作坊式的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尚處于初期的發展階段。在信息革命充斥世界的今天,旅游企業如何進行體制改革、規范市場、實現產業集聚化和企業分工體系的重建等一系列問題形成了現實的內部環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國的旅游企業,尤其是中小型旅游企業,如果不能及時改變經營理念、更新觀念,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么將無疑更加處于不利的競爭地勢。
二、我國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面臨的新模式
1.企業資源規劃管理模式
企業資源規劃即圍繞既定的管理目標,對企業所有的資源進行規劃與管理。在信息時代,旅游企業的組織機構網絡化、扁平化、柔性化成為發展趨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顧客多樣化、個性化及社會環境的變化,使企業面臨的環境日益復雜。原有的塔型組織結構轉變為精良,敏捷,具有創新精神的扁平化“動態網絡”的結構。這種結構,一方面計算機系統將取代中層監督和控制部門的大量職能,加強決策層與執行層的直接溝通,使中層管理的作用大為降低,從而減少了管理層次,削減了機構規模。另一方面,各種“工作小組”將成為企業的基本活動單位,管理方式從控制型轉為參與型,實現了充分授權。這種組織形式通過水平、對等的信息傳遞來協調企業內各部門、各小組之間的活動,實現了動態管理,不僅使信息溝通暢通,及時,降低對科層的監督協調成本,更使市場和周圍的信息同決策中心間的反饋更加迅速,提高了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而且極大地調動了組織成員的潛能和積極性,促進了相互間知識和經驗的交流。
2.虛擬企業管理模式
虛擬企業是一種由多家獨立企業通過信息技術聯系起來的臨時性網絡,網絡中各成員充分信任和相互合作,發揮各自的核心優勢,共享技術,分攤費用,迅速將共同開發與制造的產品推向市場的一種企業形式。虛擬企業通過企業間的最佳動態組合,不光能迅速抓住市場,提供差別化的產品和服務,快速響應復雜多變的市場,而且通過集成各成員企業的核心能力,發揮綜合效應,充分利用成員企業現有的資金、技術、設備、人力及信息資源,節約產品開發費用,降低生產成本,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在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的同時,促進企業注重專精,培養核心能力。此外,虛擬企業改變了過去企業間你死我活的輸贏競爭關系,代之以競爭合作式的雙贏關系。競爭則提高了企業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3.電子商務管理模式
旅游企業通過低成本和建立服務與產品的差異性來提高旅游企業的競爭力。旅游信息化服務將“食、住、行、游、購、娛”等諸多信息組合起來,形成信息產品,銷售給消費者。這個過程中,信息流和資金流涉及得多,物流很少,這些特征很適合用電子商務的方式去實現。電子商務的低成本、支付電子化、信息高效傳遞、宣傳覆蓋面廣等特性是傳統旅游企業所不具備的。旅游電子商務中,售前旅游企業可以借助網上主頁和電子郵件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宣傳,客戶可借助網上搜索工具快速找到需要的旅游產品信息;售中可以實現網上訂購、網上支付,還可以實現旅游產品模擬體驗;售后的信息反饋更及時,可以對消費者的行為進行有效分析。因此,旅游電子商務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三種發展戰略選擇
1.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專業化戰略選擇
專業化戰略是指企業通過從事符合自身資源條件與能力的某一領域的生產經營業務來謀求其不斷發展。專業化經營戰略的優勢在于:企業可集中各種資源優勢于最熟悉的業務領域,從而開發培育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便于企業整合戰略的運作,實現規?;a,取得行業內的成本優勢;有利于CIS戰略的貫徹實施,使企業品牌與產品有機融合。從競爭的角度看,企業業務的專業化能夠以更高的效率,為某一狹窄的戰略對象服務,從而在較廣闊的競爭范圍內超過對手。波特認為這樣做的結果,可使企業贏利的潛力超過行業內的普遍水平。這種戰略為我國中小型旅游企業信息化建設發展提供了的借鑒。
2.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集團化戰略選擇
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中的集團化,是一種產業集聚形式。依靠旅游業信息化、網絡化基礎,中小企業可以分階段推進,實現產業集聚,逐步建成信息化管理戰略聯盟,構建旅游企業的戰略航母。
產業集聚是產業發展演化過程中的一種非?,F實的經濟地理現象,它是指由一定數量的企業共同組成的產業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地理集中,它可以是某種特定產業及其相關支撐產業或屬于不同類型產業的集中。在旅游產品與服務方面,其特性和生產、消費的高度同一性,使得有協作意愿的旅游企業在“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方面,在同一個經營目的下集合成為可能。從而提升區域旅游競爭力,促進區域旅游的發展。這種集聚效應的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旅游產業必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一體化態勢,并逐漸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實現連橫資源的重新整合和區域旅游功能要素的配套,向構建區域旅游圈的目標迅速跟進。
3.旅游企業與新興旅游信息服務公司合作化經營戰略選擇
旅游企業與新興的旅游信息化服務公司合作化經營,考慮與新興旅游網站構建戰略聯盟。以向E-commerce中的一種B2C(Business to Customers)模式發展為目標,實現Internet與旅游企業傳統資源的整合,以達到優勢互補;并以此為起點,為最終實現真正的B2C模式的在線預訂、網上支付和物流配送的真正的電子商務做鋪墊,這樣一來,旅游企業不僅要利用Internet進行E-marketing,而且,要依據自身的市場定位,考慮進行EC。選擇一個實力強大、信用良好的或者發展潛力巨大的旅游網站合作,這是我國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發展的又一戰略選擇。
參考文獻:
[1]劉偉.尹家緒.構筑信息時代的企業競爭力.科學出版社,2004.
[關鍵詞]新模式 核心競爭力 戰略
一、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概念及現狀
旅游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就是旅游企業為完成既定的信息化管理目標,使用的一種可重復利用、能夠降低管理成本的一種標準化的系統框架或方案集合。就目前我國旅游企業的現狀來看,我國的旅游企業普遍屬于規模小、作坊式的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尚處于初期的發展階段。在信息革命充斥世界的今天,旅游企業如何進行體制改革、規范市場、實現產業集聚化和企業分工體系的重建等一系列問題形成了現實的內部環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國的旅游企業,尤其是中小型旅游企業,如果不能及時改變經營理念、更新觀念,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么將無疑更加處于不利的競爭地勢。
二、我國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面臨的新模式
1.企業資源規劃管理模式
企業資源規劃即圍繞既定的管理目標,對企業所有的資源進行規劃與管理。在信息時代,旅游企業的組織機構網絡化、扁平化、柔性化成為發展趨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顧客多樣化、個性化及社會環境的變化,使企業面臨的環境日益復雜。原有的塔型組織結構轉變為精良,敏捷,具有創新精神的扁平化“動態網絡”的結構。這種結構,一方面計算機系統將取代中層監督和控制部門的大量職能,加強決策層與執行層的直接溝通,使中層管理的作用大為降低,從而減少了管理層次,削減了機構規模。另一方面,各種“工作小組”將成為企業的基本活動單位,管理方式從控制型轉為參與型,實現了充分授權。這種組織形式通過水平、對等的信息傳遞來協調企業內各部門、各小組之間的活動,實現了動態管理,不僅使信息溝通暢通,及時,降低對科層的監督協調成本,更使市場和周圍的信息同決策中心間的反饋更加迅速,提高了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而且極大地調動了組織成員的潛能和積極性,促進了相互間知識和經驗的交流。
2.虛擬企業管理模式
虛擬企業是一種由多家獨立企業通過信息技術聯系起來的臨時性網絡,網絡中各成員充分信任和相互合作,發揮各自的核心優勢,共享技術,分攤費用,迅速將共同開發與制造的產品推向市場的一種企業形式。虛擬企業通過企業間的最佳動態組合,不光能迅速抓住市場,提供差別化的產品和服務,快速響應復雜多變的市場,而且通過集成各成員企業的核心能力,發揮綜合效應,充分利用成員企業現有的資金、技術、設備、人力及信息資源,節約產品開發費用,降低生產成本,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在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的同時,促進企業注重專精,培養核心能力。此外,虛擬企業改變了過去企業間你死我活的輸贏競爭關系,代之以競爭合作式的雙贏關系。競爭則提高了企業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3.電子商務管理模式
旅游企業通過低成本和建立服務與產品的差異性來提高旅游企業的競爭力。旅游信息化服務將“食、住、行、游、購、娛”等諸多信息組合起來,形成信息產品,銷售給消費者。這個過程中,信息流和資金流涉及得多,物流很少,這些特征很適合用電子商務的方式去實現。電子商務的低成本、支付電子化、信息高效傳遞、宣傳覆蓋面廣等特性是傳統旅游企業所不具備的。旅游電子商務中,售前旅游企業可以借助網上主頁和電子郵件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宣傳,客戶可借助網上搜索工具快速找到需要的旅游產品信息;售中可以實現網上訂購、網上支付,還可以實現旅游產品模擬體驗;售后的信息反饋更及時,可以對消費者的行為進行有效分析。因此,旅游電子商務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三種發展戰略選擇
1.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專業化戰略選擇
專業化戰略是指企業通過從事符合自身資源條件與能力的某一領域的生產經營業務來謀求其不斷發展。專業化經營戰略的優勢在于:企業可集中各種資源優勢于最熟悉的業務領域,從而開發培育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便于企業整合戰略的運作,實現規?;a,取得行業內的成本優勢;有利于cis戰略的貫徹實施,使企業品牌與產品有機融合。從競爭的角度看,企業業務的專業化能夠以更高的效率,為某一狹窄的戰略對象服務,從而在較廣闊的競爭范圍內超過對手。波特認為這樣做的結果,可使企業贏利的潛力超過行業內的普遍水平。這種戰略為我國中小型旅游企業信息化建設發展提供了的借鑒。
2.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集團化戰略選擇
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中的集團化,是一種產業集聚形式。依靠旅游業信息化、網絡化基礎,中小企業可以分階段推進,實現產業集聚,逐步建成信息化管理戰略聯盟,構建旅游企業的戰略航母。
產業集聚是產業發展演化過程中的一種非常現實的經濟地理現象,它是指由一定數量的企業共同組成的產業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地理集中,它可以是某種特定產業及其相關支撐產業或屬于不同類型產業的集中。在旅游產品與服務方面,其特性和生產、消費的高度同一性,使得有協作意愿的旅游企業在“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方面,在同一個經營目的下集合成為可能。從而提升區域旅游競爭力,促進區域旅游的發展。這種集聚效應的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旅游產業必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一體化態勢,并逐漸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實現連橫資源的重新整合和區域旅游功能要素的配套,向構建區域旅游圈的目標迅速跟進。
3.旅游企業與新興旅游信息服務公司合作化經營戰略選擇
旅游企業與新興的旅游信息化服務公司合作化經營,考慮與新興旅游網站構建戰略聯盟。以向e-commerce中的一種b2c(business to customers)模式發展為目標,實現internet與旅游企業傳統資源的整合,以達到優勢互補;并以此為起點,為最終實現真正的b2c模式的在線預訂、網上支付和物流配送的真正的電子商務做鋪墊,這樣一來,旅游企業不僅要利用internet進行e-marketing,而且,要依據自身的市場定位,考慮進行ec。選擇一個實力強大、信用良好的或者發展潛力巨大的旅游網站合作,這是我國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發展的又一戰略選擇。
參考文獻:
[1]劉偉.尹家緒.構筑信息時代的企業競爭力.科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