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5 17:27:53
序論:在您撰寫政治哲學辯證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事物聯系的普遍性原理(與發展的觀點并稱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重點掌握】
【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的聯系之中,沒有任何一個事物孤立地存在,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
【方法論】堅持用聯系的觀點觀察和處理事物,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真實聯系,具體地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痉磳Α壳屑筛盍咽挛镏g的聯系,用形而上學孤立的、片面的觀點來認識和處理問題。
2.事物聯系的客觀性原理【重點掌握】
【原理內容】事物的聯系不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觀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方法論】承認事物之間存在的客觀聯系,堅持聯系觀點看問題,根據事物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改變條件創造條件),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
【反對】否定和割斷事物的聯系,或主觀臆造聯系,把本來不存在的聯系強加給事物。
3.聯系的多樣性原理
【原理內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無限多樣,事物之間的聯系也紛繁復雜、多種多樣。事物之間多樣性的聯系表現為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內部聯系與外部聯系,偶然聯系與必然聯系,因果聯系、整體與部分聯系等等。多種多樣的聯系對事物的存在和發展起著不同的作用。
【方法論】人們要了解一個事物,就必須對它所處的各種不同聯系作出具體的分析。
【反對】以一種聯系概括事物之間多種多樣的不同聯系,否認聯系的多樣性。
4.整體和部分關系原理【重點掌握】
【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整體和部分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
(1)區別:
①二者的內涵不同;
②地位不同: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
③功能不同: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當各部分以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就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當部分以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就會損害整體功能的發揮。
(2)聯系:
①二者不可分割:整體由部分構成,沒有部分就無所謂整體;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沒有整體就無所謂部分。
②二者相互影響:整體的性能狀態及變化會影響到部分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反之,部分也制約整體,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性能會對整體的性能狀態起決定作用。
③兩者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
(1)要樹立全局觀念,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
(2)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應用范圍】應用此原理,說明在我國的改革和建設這些重大問題上,要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說明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要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必須維護國家整體利益和中央的權威,又充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說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既要發揮各地區的經濟潛能,又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說明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必須促進城鄉經濟、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必須堅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和諧全面發展;說明航天產業的發展對整個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
5.系統和要素的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要素是組成系統整體的各個部分。系統的基本特征是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方法論】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1)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
(2)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
(3)注重系統內部的結構的優化趨向;
(4)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法來認識事物。
【注意】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但整體和部分與系統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樣的。
高三政治哲學辯證法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1.高三政治哲學歷史辯證唯物主義知識點總結
2.高考政治哲學辯證法考點整理
3.高考政治哲學主要知識點歸納
4.高考政治唯物辯證法必背知識點
[關鍵詞]自然辯證法;哲學;自然科學;科學哲學;理論
[作者簡介]張媛媛,吉林大學學院2010級博士研究生,講師,吉林長春130012
[中圖分類號]A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3)01-0001-04
自然辯證法究竟是什么?是一個學科,是一項事業?還是一個學派,是一種理論?學術界一直存在著爭議,這些爭議一方面表明了自然辯證法本身的復雜性及人們對其理解上的差異性,同時也給從事自然辯證法教學和研究的人提供了探索的必要和可能。但在筆者看來,這些爭議只是表層問題,其深層問題是:如何理解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關系?這才是爭議的關鍵之所在。若認為哲學“凌駕于”科學之上,那是近代哲學的觀點;若認為哲學“從屬于”科學之下,那是科學哲學的主張;而認為“存在于”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學科,則是自然辯證法。本文擬對這一認識和理解,從自然辯證法的創立、自然辯證法與科學哲學的關系,以及自然辯證法是存在于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理論學科三個方面加以闡釋。
一、自然辯證法的產生
自然辯證法的產生,既是自然科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哲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更是自然科學和哲學相互關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從自然科學發展的歷史來看。在古代,自然科學大都是以自然哲學的形態出現的,其特點是科學和哲學渾然一體,很難區分,習慣上我們將其稱為自然哲學。到了近代,歐洲中世紀后期的、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以及近代城市化社會的興起,為近代科學的誕生創造了必要的外部條件,同時自然科學自身也在為爭取自己的獨立性而斗爭。16世紀中葉,一場醞釀已久的科學革命開始了,近代科學就誕生于這場偉大的革命中,其標志是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發表的《天體運行論》。而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則是這一時期自然科學領域中最輝煌的成就。雖然在這一時期,自然科學的其他部門如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等也有一定的發展,但基本上還是處于襁褓之中。當然,應該承認這一時期的自然科學使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已經建立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但是由于生產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限制,當時科學研究方法(實驗、解剖、分析、歸納等)養成的習慣,加上社會的、階級的原因,使得這一時期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不能不打上機械論、形而上學和經驗論的烙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觀點是“宇宙不變”和“物種不變”,代表人物是牛頓和林耐。進入19世紀,自然科學研究的重點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以前主要是搜集經驗事實轉向對事實材料的綜合整理,并將經驗材料概括抽象為系統的理論。自然科學也相應地由搜集材料階段過渡到整理材料階段,由經驗階段發展到理論階段,這是自然科學發展的一個大的時代背景。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自然過程的辯證性質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迫使人們不得不承認它?!迸c此同時,19世紀自然科學發展所取得的重大理論成果,特別是天文學領域的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假說,地質學領域賴爾的漸變論,物理學領域的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和電磁理論,化學領域的原子論和元素周期律,生物學領域的細胞學說和進化論,一次又一次地打開了形而上學自然觀的缺口,揭示出自然界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客觀辯證法。這些都為自然辯證法的產生提供了自然科學的前提。恰如馬克思所說:“自然科學是一切知識的基礎?!倍鞲袼箘t更明確地指出:“要確立辯證的同時又是唯物主義的自然觀,需要具備數學和自然科學的知識?!?/p>
從哲學發展的歷史來看。古代的哲學以“知識總匯”的形式而囊括了全部科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知識呈現為一個簡單而龐雜的混合體,哲學研究的重心是本體論問題。近代的哲學則發生了“認識論轉向”,把認識論問題置于哲學的中心位置,把人們對于認識的理論考察推向了新的階段。認識論本身的這些問題雖然不具有本體論的意義,但卻受本體論的制約并反過來影響本體論問題的解決。19世紀初,黑格爾批判法國機械唯物主義哲學,集德國古典哲學之大成,提出了系統的辯證法思想,他“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把它描寫為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中,并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在《自然哲學》中,黑格爾又把自然界看作“是一種由各個階段組成的體系,其中一個階段是從另一個階段必然產生的”,整個自然界的發展過程表現為:無機界向有機界的發展和轉化,有機界向生命界的發展和轉化。這表明了“自然界自在地是一個活生生的整體”。正因為如此,馬克思、恩格斯指出,黑格爾是第一個全面地有意識地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的人,他的著作是一個廣博的辯證法綱要;但是,黑格爾的出發點是錯誤的,因為他認為“精神、思想、觀念是本原的東西,而現實世界只是觀念的摹寫”。因而在黑格爾那里,占統治地位的自然觀仍然是:“自然界是一個在狹小的循環中運動的、永遠不變的整體,其中有牛頓所說的永恒的天體和林耐所說的不變的有機物種?!彼?,恩格斯一再強調:“馬克思和我,可以說是把自覺的辯證法從德國唯心主義哲學中拯救出來并用于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唯一的人。”
從自然科學和哲學相互關系發展的歷史來看。科學和哲學是人類理論思維的兩種基本方式,它們是在超越神話和常識的過程中產生的。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科學以未分化的形態而蘊含在哲學母體之中,哲學則以“知識總匯”的形式而囊括著全部科學。人們常常在“哲學”的意義上使用“科學”這個概念,也在“科學”的意義上使用“哲學”這個概念。然而近代以來科學的迅猛發展和日趨成熟,致使各門科學紛紛從哲學的母體中獨立出來,不斷地把哲學“驅逐”出其傳統的“世襲領地”,自然、社會和思維都成為科學的研究對象。而此時的哲學仍企圖以“科學的科學”的姿態而高居于科學之上。正是從這一點出發,恩格斯指出:“對于已經從自然界和歷史中被驅逐出去的哲學來說,要是還留下什么的話,那就只留下一個純粹思想的領域:關于思維過程本身的規律的學說,即邏輯和辯證法?!薄艾F代唯物主義本質上都是辯證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駕于其他科學之上的哲學了。一旦對每門科學都提出要求,要它們弄清它們自己在事物以及關于事物的知識的總聯系中的地位,關于總聯系的任何特殊科學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學中仍然獨立存在的,就只有關于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形式邏輯和辯證法。其他一切都歸到關于自然和歷史的實證科學中去了?!笨梢?,恩格斯既反對用哲學代替具體科學的“科學之科學”,也反對把哲學“從屬于”科學之下、妄圖取消哲學的實證主義。
正是19世紀自然科學、哲學以及自然科學和哲學相互關系方面出現的重大進展,為創始人研究和闡述自然界和自然科學的辯證法提供了重要基礎,推動了自然辯證法的產生。
二、自然辯證法不同于科學哲學
科學哲學是以科學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哲學學科,它主要研究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科學哲學的產生是自然科學和哲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19世紀末20世紀初,科學獲得迅速發展,科學理論層出不窮,尤其是經典物理學的衰落和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創立,非歐幾何學的發展,代數、算數的公理化以及命題邏輯的符號化等。這些科學上的重大而根本性的變革自然地喚起人們對科學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另外,還有一些哲學家主張要用科學來改造傳統哲學。例如,德國著名學者賴欣巴哈在《科學哲學的興起》一書中指出:“本書認為,哲學思辨是一種過渡階段的產物,發生在哲學問題被提出,但還不具備邏輯手段來解答它們的時候。它認為,一種對哲學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不僅現在有,而且一直就有。本書想指出,從這個基礎上已經出現了一種科學哲學,這種哲學在我們的時代的科學里已經找到了工具去解決那些在早先只是猜測對象的問題。簡言之,寫作本書的目的是要指出,哲學已從思辨進展而為科學了?!币话阏J為,科學哲學是在20世紀20年代以維也納學派為代表的邏輯經驗主義形成后,才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
作為一門哲學學科,科學哲學是對科學的概念框架的研究,即是對科學的概念框架的批判與反思??茖W概念框架是科學理解的工具,是科學家理解他所探索的世界的基本方式,所以科學哲學是一種理解科學的東西。維也納學派創始人之一、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菲利普·弗蘭克指出:“為了不僅了解科學本身,而且也了解科學在我們文明中的地位,以及它同倫理、政治和宗教的關系,我們就需要一個關于概念和定律的統一體,在這體系中,自然科學以及哲學和人文學科都有它們的地位。這樣一種體系可以叫做科學的哲學,也就該是科學和人文之間的‘缺少的環節’?!睆倪@種意義上講,對科學的人文理解,也就是對科學的哲學理解。具體而言,科學哲學就是要探討科學的性質,科學與非科學的分界,科學發現與科學證明的邏輯,科學概念和科學理論的提出、論證、檢驗和評價,科學理論的結構、解釋和更替,科學發現的模式,科學思維的形式、要素、特點和作用。同時,在進行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研究的過程中,科學哲學也不絕對排斥考察科學的社會本質,不絕對排斥對科學的本體論研究。進而,科學哲學強調,新哲學的出路只能是使其變為像科學那樣實證,或以實證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來改造哲學,把哲學從凌駕于科學之上的“科學的科學”變成從屬于科學之下的“關于科學的哲學”或“科學性的哲學”。
自然辯證法作為一個學術領域,在我國最早是從1956年開始的。這一年,國務院組織制定了中國第一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即“十二年規劃”(1956—1967)。在這個既嚴肅又嚴謹的規劃中,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辯證法規劃草案把自然辯證法定位于“在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是在二者之間存在的一門科學。草案說:“在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是存在著這樣一門科學,正像在哲學和社會科學之間存在著一門歷史唯物主義一樣。這門學科,我們暫定為‘自然辯證法’,因為它是直接繼承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曾進行過的研究?!睆闹形覀兛梢钥闯?,這個規劃草案既沒有簡單地把自然辯證法定位于哲學,也沒有把自然辯證法定位于自然科學的分支學科,而是定位在兩者之間。
從這個規劃草案中我們還可以看出,我國學者開展科學技術研究是比較早的。但與西方科學哲學學者不同,我們一直是在“自然辯證法”的名義下從事這項工作的,而且始終強調要以為指導,因為“自然辯證法同有著不可分離的密切聯系”。正是基于此,龔育之在1996年就已經把“自然辯證法”描述成了“的科學技術論”。
綜上,無論從自然辯證法和科學哲學的產生、發展,還是從理論框架、學科定位來看,二者都有明顯的不同,盡管它們的研究對象有交叉或重疊之處,即都要對科學技術進行研究。因此,不能把自然辯證法等同于科學哲學。
三、自然辯證法是存在于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理論學科
自然辯證法既然位于“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因而使其具有二重性:哲學性與非哲學性(如科學性)。向哲學靠近,它具有哲學性;向科學靠近,它具有科學性。從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來看,在自然辯證法這個“大口袋”里只有大約“不到四分之一”偏重于哲學,偏重于對科學的哲學分析,在這個意義上,自然辯證法理應歸屬于哲學學科。但是,自然辯證法還確實具有科學性,因為它的研究對象是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的邏輯與理性特征在自然辯證法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那么,自然辯證法與哲學(尤其是哲學)和科學技術之間是何關系呢?我們認為自然辯證法屬于哲學與科學技術之間的中間層次,是哲學與科學技術之間聯系的橋梁與紐帶。哲學、自然辯證法和各門科學技術學科之間是普遍、一般和特殊的關系。因此,一方面,哲學通過自然辯證法為我們認識自然界和進行科研活動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和科學技術方法的革新也通過自然辯證法充實和豐富到哲學理論體系中,使之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因此,自然辯證法具有交叉學科性質。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那樣:“自然辯證法是以為指導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交叉與相互融合的、廣闊的研究領域?!弊匀晦q證法的深入發展,必將進一步推動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匯流,有助于人們更全面、更深入、更系統地研究自然界、人和人類社會,探索科技與自然、社會的關系,實現人與科技、自然、社會的和諧共存、共榮。我們應該正視并承認“自然辯證法”作為交叉學科的特征,發揮其交叉學科的優勢。
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正像于光遠所指出的那樣:自然辯證法作為一個學科是“具有的特色或色彩的諸科學部門的總稱”,帶有哲理性質,但“其中包括許多不屬于哲學的科學部門”。這不僅體現在馬克思、恩格斯最初創立自然辯證法時,即從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觀察自然科學,分析自然科學的各種哲學問題,而且還從歷史唯物主義和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考察自然科學的性質、作用及其發展規律,并寫下了許多札記、論文和著作;同時也表現在,隨著社會實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自然辯證法的研究也在縱橫兩個維度上不斷深化和擴展,以至其中的許多內容如科學方法論、技術創新論、工程哲學以及STS(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等都是哲學學科涵蓋不了的。譬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命題,有人強調它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哲學命題,也有人認為它是一個經濟學的命題。”將“自然辯證法”看作哲學的二級學科,勢必要用哲學的學科范式規范“自然辯證法”的研究范圍和方法,而自然辯證法工作者研究那些不屬于哲學的內容,就會被認為“失職”、“不務正業”。哲學學者時常批評從事“自然辯證法”研究和教學的人“搞得太雜”,“專業性不強”,“研究的很多東西不是哲學”,這種批評意見可以理解,但不完全正確,因為“自然辯證法”中的許多內容確實不屬于哲學。勉強地將“自然辯證法”的所有內容都說成是哲學,不僅在學術上不嚴格,學生也很難認可,同時對從事自然辯證法教學與研究的工作者來說也不是很公平。
而把自然辯證法定位于理論學科,就可以把那些不屬于哲學的內容也包括其中。這不僅尊重了我們的學術傳統,也符合我國自然辯證法學科和學術發展的實際;既凸顯了本學科的特色,又體現了本學科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正因為如此,在2004年由黃順基擔任主編的《自然辯證法概論》統編教材中對自然辯證法作了如下的表述:“自然辯證法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研究對象是自然界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學技術在社會中的作用?!?/p>
總之,自然辯證法是存在于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具有交叉學科性質的理論學科。同時由于自然辯證法目前還是我國高校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必修的一門公共理論課。因此,我們強烈呼吁有關部門將自然辯證法納入到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中,進而使自然辯證法能夠在新世紀、在當代中國以至當代世界重振雄風(于光遠語)。
[參考文獻]
[1]龔育之.自然辯證法在中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2]全國工程碩士政治理論課教材編寫組.自然辯證法——在工程中的理論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黑格爾.自然哲學[M].梁志學,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8]H·賴欣巴哈.科學哲學的興起[M].伯尼,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9]F·弗蘭克.科學的哲學——科學和哲學之間的紐帶[M].許良英,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0]朱鳳青.科學哲學:對科學的人文理解[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5,(6).
[11]自龔育之.科學·哲學·社會[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
[12]張純成.自然辯證法的學科性質與發展方向[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
[13]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自然辯證法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李桂花,肖愛民.“自然辯證法概論”在“理論課”教學中的定位——兼論它與“基本原理概論”、“現代科技革命與”的關系[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5).
血液透析是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替代治療的方法之一,但患者在透析過程中或結束后常常會有發熱、畏寒等臨床表現,其常見原因有感染、熱原反應、輸血反應、高溫透析等,有些則原因不明。尿毒癥患者體液免疫及細胞免疫功能普遍低下和營養不良是易于感染的重要原因;而水質污染、透析用品反復使用、透析管道沖洗不凈、使用污染的透析液、透析操作不規范、消毒劑使用方法不當、滅菌時間不足,均可使細菌生長,產生內毒素熱源反應。患者發熱一般呈持續狀態,且有定時而作的特點,抗生素治療效果不顯著。筆者在隨導師宋立群教授出診中,以中醫辨證論治透析患者發熱,每有顯著的療效,現舉1例介紹如下。
1 典型病例
患者,女,34歲,2009年6月19日初診。既往有慢性腎功能衰竭病史7年余,高血壓病史20年,服四消丸4年余,透析3年余。主訴:低熱10月余,呈間斷發熱,2日一作,用抗生素無效?,F寒熱往來,無汗,身熱不揚,午后熱甚,體溫38.5 ℃左右,頭暈,胸悶不饑,面色萎黃,口渴不欲飲,便干,舌黯,苔膩,脈濡。中醫診斷為濕溫,證屬濕邪彌漫三焦,氣機不暢。因病屬虛實夾雜,既有脾腎兩虛,又有濕、毒、瘀內蘊,易與外邪相合而發濕溫。濕遏肺衛,腠理開合失常,則寒熱往來無汗;濕邪襲表,衛陽郁而化熱,但熱處濕中,熱為濕遏,故身熱不揚;午后陽氣較盛,與體內邪氣相加,則午后熱甚;濕邪彌漫,易阻氣機,而使氣機升降失常,則見頭暈、胸悶不饑、口渴不欲飲;舌苔、脈象均為濕熱阻滯氣機之象。濕熱阻滯三焦,少陽樞機不利。當“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治以清化濕熱、宣暢氣機、和解少陽。方用三仁湯合小柴胡湯加減:杏仁15 g,白豆蔻15 g,薏苡仁30 g,滑石40 g,通草10 g,制半夏15 g,厚樸15 g,柴胡15 g,黃芩15 g,黨參15 g,金銀花20 g,連翹15 g,野15 g,薄菏10 g,砂仁10 g,炙甘草15 g。以姜、棗為引,4劑,每日1劑,水煎,分2次飯后服用。囑飲食清淡,忌食生冷、腥辣之品。
6月24日二診:患者服上方,曾有2日未發熱,前天發熱到39 ℃,昨日透析至今未發熱,神可,微汗出,大便干,舌黯,苔薄膩,脈沉。濕熱日久,且患者已到透析階段,病及血分,傷陰耗津。上方去通草、厚樸、薄菏、野,加水牛角15 g、牡丹皮15 g、玄參15 g、青蒿15 g、生地黃15 g,以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潤燥,氣血兩清,表里同治。繼服3劑。
6月26日三診:患者昨日透析后發熱(38 ℃),無畏寒,大便調,舌黯,苔薄膩,脈沉緩。病邪未盡,二診方去玄參、生地黃,加秦艽15 g、白薇15 g。繼服4劑。
7月1日四診:勞累后發熱2次,體溫37.5 ℃左右,背痛,舌黯,苔薄膩,脈沉緩?;颊弑疽洋w弱,又勞累,耗傷氣陰。首診方去通草、野、薄荷、砂仁,加胡黃連15 g、葛根20 g。繼服3劑。
7月3日五診:發熱未作,舌黯,苔白,脈濡滑。四診方去疏散風熱之連翹,加茯苓30 g,繼服6劑。
7月15日六診:發熱未作,脘中微悶,饑不欲食,舌淡紅,苔薄膩,脈濡。方用薛氏五葉蘆根湯加減:黨參20 g,焦白術20 g,茯苓30 g,藿香15 g,佩蘭15 g,鮮荷葉15 g,枇杷葉15 g,薄荷15 g,蘆根15 g,冬瓜仁15 g,炙甘草15 g。繼服7劑善后。隨訪至今,未有發熱再作。
本文從系統自組織理論與唯物辯證法、系統自組織理論與部分質變思想、系統自組織理論與矛盾觀等方面闡述了系統自組織理論的形成與發展是對唯物辯證法的科學性的確證。換言之,唯物辯證法對現實世界和現代生活、現代科技發展仍然具有它的解釋效力。
【關鍵詞】
自組織理論/唯物論/辯證法
一、中國哲學的和諧辯證法思想
中國哲學以“和”這個范疇,表達的事物發展過程中既對立、又統一的基本狀態,被稱之為“和諧辯證法”。“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之謂和,故能豐長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今乃棄矣。”意思是在對立和差異中尋求統一,才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原則;沒有差別和斗爭的同一,則不能使事物正常發展。結合許多不同的東西在一起而使他們達到統一,就叫“和”,所以能使事物成長起來、豐盛起來,而產生出新的東西。假如一定要使相同的事物組合堆砌起來,就是同,事物的正常發展就不存在了。
二、“和”的特征
(一)“和”首先標志著事物之間的區別和差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人與人之間要保持正常的關系(君子關系),就是意見看法有所區別,互相指出對方的缺點,才有利于共同進步和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如果在什么事情上意見都完全一致,那就是“臭味相投”或者諂媚取悅,這種關系就是不正常的了。“和”的前提就是事物之間的區別、差異,沒有區別和差異,就沒有相互作用的動力,事物的存在和發展就失去了正常的狀態,事物本身就不存在了。
(二)“和”反映了事物發展由對立到統一的過程
“以他平他之謂和,故能豐長而物生之。”“和”是事物正常發展的整體過程。這個發展過程,一方面是不同事物、事物內部不同因素相互連接而變化出新的事物;同時,作為不同事物和事物的不同因素,能夠在一起而發生變化,是在一個共同的基礎上進行的,其對立和斗爭是在一個雙方都接受的前提下展開的。
(三)“和”的價值取向是和諧一致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和”所表達的事物發展的過程,最終的取向是和諧一致,而不是區別、差異。“和五味以調口,剛四肢以衛體,和六律以聰耳”,是說五味調和是為了產生可口的食物,鍛煉剛健的四肢是為了造成身體的健康,不同音律的協調是為了形成悅耳的樂曲。“和”表達的事物發展過程,并不突出對立斗爭,其落腳點在于追求一種和諧美滿的結果;不僅僅在于揭示事物發展的本來面目,更是被賦予了人類追求和諧一致(而非斗爭沖突)的價值學意義。
三、和諧辯證法思想在中學哲學教育中的價值
和諧辯證法追求和諧統一的價值取向,與西方文化強調個體、差異的價值取向截然不同。“和”所代表的價值觀,對于中學哲學教育的改革,對于學生極端個人主義的人生態度化解、中正和諧的人生品性培養等,都有重要價值。
(一)與中學哲學教材中的矛盾辯證法互為補充
中學哲學教材講的辯證發展觀,用“矛盾”范疇,解釋了事物發展的動力、過程和源泉。但是“矛盾”很容易被僅僅看作對立、差異、斗爭的代名詞,而忽視了矛盾關系中的統一、和諧、一致,造成價值觀上的誤導。學生受此思維模式影響,容易把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簡單地看成對立和斗爭的關系,忽視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還有合作、和諧與和睦。因此,這樣的哲學教育在價值觀上存在缺憾。
和諧辯證法所表達的辯證發展觀,既包含對立、斗爭、差異,又包含統一、和諧、一致,而且總的價值取向是和諧一致。這既能體現哲學的辯證發展觀,又體現了人類所向往的人與自然的和睦相處、人類世界的和平安寧的價值取向。因此,把和諧辯證法引入哲學教育,是對矛盾辯證法的有益補充。
(二)為中學哲學教育融入名族化的成份
現行中學哲學教材中講述的哲學源于西方,它在思維模式、價值取向上,與中國本土文化有所差異,與民族文化的的血液傳承有所疏離。哲學在中國傳播了一個世紀,但很難說融入了普通民眾的心理。這恐怕就是學生難以從內心親近哲學、總覺得哲學“面面目可憎”的原因了。
轉貼于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可以找到許多能使哲學在本土文化扎根的諸如和諧辯證法之類的“營養基”,如“易變”、“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等,可以作為向中學生闡釋哲學的、符合民族文化心理的絕好憑借。既使民族文化的瑰寶被賦予現代意義,也使中學哲學教育與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從而增強中學生對哲學的親近感、認同感。
(三)化解學生極端個人主義的人生態度
當今的中學生受西方工具主義、行為主義、操作主要鼓噪下產生的表面化生活方式的影響,缺乏一種安身立命的的平和心態。在榮譽與挫折面前容易大起大落;在理想轉化為現實的道路上,不愿做踏踏實實的奮斗;在是與非之間不能形成選擇的可控心理機制。表現出來就是“要么破罐破摔、要么轟轟烈烈”的極端主義人生態度。和諧辯證法思想正包含著人生和諧的豐富智慧之思,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焉”,“極高明而道中庸”等。這些智慧之辯,都沁透著“偉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現實”的“和諧主義”精神,對今天的年輕人的安身立命來說,不失為一種絕佳引導。
(四)培養學生中正和諧的人生品性
人生品性的的豐腴和完美,有賴于中正和諧的知識、閱歷對其進行柔化。和諧辯證法所追求的和諧完美的價值取向,彌補了矛盾辯證法的價值學缺憾,暗示出為人處事的另一種價值選擇——中正、和諧與完美,而非斗爭、分歧與殘缺。“他以暴、我以仁”,“他以詐、我以信”的人生操守,“執其兩端而用中”的人生信條,都是和諧辯證法的生動體現。若能在中學哲學教學中予以貫穿,必能熏陶化育學生中正和諧的人生品性,對學生未來個人幸福、社會的整體安定、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R69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3(c)-154-01
原發性腎病綜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臨床表現之一是循環系統處于高凝狀態、血栓形成,其嚴重影響了PNS的治療效果及預后,因此抗凝治療為目前PNS治療的關鍵之一。我院自2002年以來對48例PNS患者采用茶色素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02年4月~2006年11月,我院治療的PNS患者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齡19~62歲,平均32.4歲,病程2個月~6年?;颊呔衔墨I中關于PNS的診斷標準[1],且臨床均表現有血液流變學及血脂異常。
1.2方法
均按標準激素療程治療,給予強的松1 mg/(kg?d),早晨頓服及對癥治療。同時予茶色素膠囊(江西綠色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贛衛藥準字139-1號)240 mg,3次/d,療程30 d。服用茶色素期間,停用其他降脂、抗凝及活血化瘀藥物。采用自身對照的方法,觀察用茶色素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定量)和血脂指標改善情況。
1.3統計分析
采用配對t檢驗,P
2結果
2.1有效率
本組患者服用茶色素30 d后,全血黏度下降32例(其中全血黏度降至正常7例),有效率為66.7%;血漿黏度下降38例(其中血漿黏度降至正常10例),有效率為79.2%;纖維蛋白原下降40例(纖維蛋白原降至正常13例),有效率為83.3%。
2.2血液流變學和血脂的改善情況
茶色素治療后,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有明顯降低(P
2.3不良反應
本組未發現明顯毒副作用。
3討論
在NS的發病過程中,機體內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高凝狀態,而其程度往往與腎病的嚴重性和活動性相平行。血液的高凝狀態可導致腎小球內毛細血管微血栓形成及纖維蛋白的沉積,促進腎小球硬化,使腎小球病變惡化[1~2]。高凝和血栓形成被認為是PNS嚴重并發癥之一,影響預后。因此,降低PNS患者的高血脂,控制高凝、高黏狀態對改善預后有著重要意義。茶色素是從茶葉中提取的一種以兒茶酚胺為主的多元酚類物質,系經過化學結構的轉變形成的茶紅素、茶黃素及茶褐素的混合物。文獻報道,茶色素具有抗脂質過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拮抗高血脂以及顯著的抗凝、促進纖溶、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改善微循環等作用[3]。
本組觀察結果表明,茶色素對全血黏度、血漿黏度有明顯的降低作用(P
茶色素改善血液流變學的機制,與其能降低纖維蛋白原含量,減少血小板黏附與聚集并對已凝固的血小板有解聚合作用以及延長血液凝固時間、凝血酶原時間、抗凝血酶Ⅲ作用時間等多種藥理作用有關[4]。茶色素對血液流變學有明顯改善作用,可以增加心、腦、腎等組織灌流,改善重要器官的功能,因而對PNS的治療和預后產生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海燕,鄭法雷,劉玉春,等.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分型與治療診斷標準專題座談會紀要[J].中華內科雜志,1993,32(2):131.
[2]王海燕.腎臟病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494.
[3]呂虎,華萍,余繼紅,等.茶色素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5,24(9):745.
[4]覃海成.小劑量茶色素對心腦動脈硬化性疾病病人血脂\血流變學的影響[J].廣西醫學,2000,22(4):811.
【關鍵詞】技術理性;價值理性;期待可能性;極端規范論體系
在人類發展演化的過程中,勞動技能的進步似乎起著十分重大的作用。那么,技術與人類的意識的變化,尤其與刑法理念更新的關系是什么,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其實,在??碌恼軐W思想當中,似乎可以找到技術與理念關系的答案。“其開始研究19世紀法國社會中的刑事制度,旨在探討知識構成的‘法律-政治’模式和‘權利-知識’的合二為一。這是因為若沒有權力,知識就不會形成,若沒有知識,權利就不會實施…‘權利-知識’的合二為一,在古希臘集中體現在‘尺度’之中,在中世紀主要存在于‘訊問’之中,在工業社會則尤其濃縮在‘檢查’之中”[1](P20),??峦瑫r強調,“19世紀奠基了敞視式監獄大行其道的年代,敞視式監獄、戒律和規范化概括地描述了權利對肉體這種新掠奪”[1](P20)。這里的“尺度”、“訊問”和“檢查”其實各自都代表著相應時期實施權力的手段。這種手段與方法決定著對罪犯肉體或者思想自由奪取方式理念的更新,進一步可以說:技術決定著理念。
“理念”“內容”或者“思想”概念屬于意識的范疇,“技術”“形式”與“(語言)表述”屬于物質(存在)范疇?!凹夹g決定理念”這與我們日常的“內容決定形式”、“思想決定表述”等似乎是不一致的,那么“技術”與“理念”之間真的是一種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嗎?這種關系是否體現在人類發展的任何方面呢?或者說,“決定”一詞在不同語境下具有不同內涵?
“技術決定理念”,筆者認為,這里的“技術”和“理念”分別指歷史事實(或者“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這樣,依照哲學原理,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兩者是一種“唯物辨證”關系。那么,這種關系是如何體現與發展,以及在刑事法律發展與演進過程中,是怎樣表達這種關系?
眾所周知,科學技術對于人類的深刻影響已毋庸質疑。“海德格爾把技術的本質理解為‘座架’,即是指把大自然和人類社會設想為一個技術上可操作的認知構架?!盵1](P68)因而與韋伯的“工具理性即鐵籠”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對犯罪和刑罰的認識和理念也是基于科學技術的“座架”而發展。正因為如此,有的學者認為,“正是在科學技術對于人類認識論轉向的影響下,在刑法學界具有典型的德國犯罪論體系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初步建構直至發展到今天。由實證主義的體系發展至晚近出現的極端規范論體系,在認識論及方法上形成了存在論(事實論)和規范論(價值論)這兩條主線,即以存在論開啟犯罪論的發展之路,以價值論為其增添人文反思。”[2](P5)筆者十分贊同上述學者的觀點,并將在后文,以18世紀至20世紀科學技術與哲學發展的辯證唯物關系,依據“技術決定理念”的基本論點,深入探討刑法理念,尤其是犯罪構成理念的發展與變化,以及“期待可能性”理論在新技術條件下的演進。
一、18世紀科學技術對刑法理念的啟明
(一)牛頓哲學的影響
人們通常說,18世紀是方法論覺醒的世紀,而科學技術即是這一覺醒的敲門磚。例如,牛頓與萊布尼茨各自發明的微積分,以及伽利略-牛頓的“證明物體靠相互引力而運動的假說已足以解釋太陽系中一切莊嚴的運動”等。
雖然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說:“到現在為止,我還不能從現象發現重力的那些性質的原因,我也不愿建立什么假說?!盵3](P166)但是,他的門徒們,尤其是18世紀的法國哲學家例如德拉美特利和霍爾巴赫,卻忽略了牛頓當初的謹慎精神,以其科學為基礎,建立了機械論哲學?!案鶕@個哲學,整個過去和未來,在理論上都是可以計算出來的,而人也就變成了一架機器”,[3](P193)一個工具。
機械論成為了啟蒙思想家反對羅馬正統教義的有力認識論武器。而“唯物主義”一詞也是18世紀時出現的,他們用之,以一種全新的機械決定論為基礎,開始重新且全面地認識自然、社會與人本身。在刑法理念上,早期最為反封建時代罪刑擅斷主義的絕對罪刑法定主義似乎也體現了當時哲學認識論——機械論思想——要求認為與把握行為者行為的精確性與決定性。這種絕對的罪刑法定主義是一種嚴格、不容任意選擇或變通的原則。它要求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規定必須是絕對確定的,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只能被動地執行法律,沒有任何自由裁量的權力;在立法上,體現為絕對禁止運用類推和擴大解釋,把刑法條文對犯罪種類和犯罪構成要件的明文規定作為對現行案件定罪的唯一根據。
(二)康德唯心主義思想的啟示
牛頓的理論在解釋天體機制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功,因此人們就把這樣的機械概念對整個宇宙給予最后解釋的能力估計得過高?!坝行╊^腦清晰的人認識到科學不一定能揭示實在…存在的整體是廣大的,人們在只研究它的一個方面的時候,是無法窺知它的秘密的…一條逃離機械論的道路是康德和黑格爾及其追隨者們所走的道路。他們建立了一個歸根到底溯源于柏拉圖的哲學,即德國唯心主義,這個哲學同當代的科學差不多完全脫離了關系?!盵3](P11)
那時期,之所以出現這種“唯心主義”,筆者認為,其實正是技術發展的緣故,促使這一部分人以另一種角度和方法來認識世界?!霸诳档驴磥恚茖W探討的范圍,已經由于牛頓的數學的物理學方法規定下來,只有那樣才能得到科學的知識…康德把外觀與實在分開,仍然有哲學上的價值。科學世界是感官揭示出來的世界,是現象的世界、外觀的世界;不一定是終極實在的世界。”[3](P189)
康德的思想對于我們今天的刑事責任與刑罰理論具有隱約式的重要啟示??档轮鲝垼皼]有紀律的自由,勢必顛覆自由本身”,“在爭取自己自由的同時,也應尊重別人的自由”,[4](P39) “人行為,做到無論是你自己或別的什么人,你始終把人當目的,總不把他只當做工具”,“按照康德 ‘自律的道德’,每個有理性者都是自己對自己頒布規律,每個人自己都有自己的目的”[5](P92),人人之間是平等的。當有人侵犯他人的自由和破壞這種平等時,康德認為,“刑罰應該貫徹正義的理念,而最能體現正義理念的刑罰原則就是平等原則,也就是報應原則”[4](P130)??档碌膶嵺`理性同樣告訴我們:實踐理性務須超越我們的經驗世界,世界存在一個普遍有效的道德依據,其根源于意志自律,“而自律即是自由” [4](P39),因此,對我們來說,依據道德律而行為當然就是一種強迫,或是一種“義務”,“這是道德律對非純理的人類所提出的行為要求”?!耙庵疽话阏f來對其行為時有責任的”[6](P109)——這就是康德的自由意志論——刑事責任的根據。
其實康德的法權哲學思想,對于“構成要件”這種法實證主義所要求體現的模型,同樣具有著所謂“康德式”的批判。筆者認為,從客觀經驗中取得的原則都是有條件的、有限制的,不可能提供康德的道德律所應有普遍性和絕對的必然性?!叭魏卧噲D從經驗中歸納出道德律的努力最終導致倫理學上價值相對主義和法權哲學上的法實證主義。”[4](P44)如同倫理學上的價值相對主義往往會導致社會道德意識整體性的喪失,甚至會使社會群體結構關系自我瓦解一樣,法實證主義只在于研究法律是什么,至于此等概念和原理是否合乎正義則非所其問。我們憑什么可以評價,甚至糾正人們行為的道德性和實證法的合理性呢?答案就是存在一個超越經驗的“法上之法”,即自然法。
目前有人認為,“在古來一切哲學中,康德的形而上學最能代表近年來物理科學與生物科學所指明的境界”,“相對論與量子論,生物物理學與生物化學以及有目的的適應說,這些最新的科學發展都把科學的哲學帶回到康德那里去。[3](P190)而筆者認為,基于法實證主義的思想而形成的犯罪構成理論,同樣也會被帶回到康德那里去。
二、19世紀技術發展與古典犯罪論體系產生的辯證關系
(一)科學技術發展與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分歧
19世紀可以看做是科學時代的開始。我可以看到在那段時期里,為了追求純粹的知識而進行的科學研究,開始走在實際的應用與發明的前面,并且啟發了實際的應用和發明,而發明出現之后,又為科學研究與工業發展開辟了新的領域。例如,拉瓦錫把物質不滅的證據推廣而及于化學變化,道爾頓最后建立了原子說,而焦耳也證明了能量守恒的原理,等等。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開始在19世紀上半期影響人類的其他活動與哲學了,“排除情感的科學研究方法,把觀察、邏輯推理與實驗有效地結合起來的科學方法,也極合用…在統計學中,數學方法和物理學方法被明確應用于保險問題與社會學問題?!盵3](P294)
而與此同時,提出“同一性哲學”的黑格爾異常猛烈而尖刻地對自然哲學家,特別是牛頓,大肆進行攻擊,其結果是,“科學家開始在某種程度上強調要在自己的工作中扣除一切哲學影響,而且,哲學的正當要求,即對于認識來源的批判和智力的功能的定義,也沒有人加以注意了”[3](P279)。在這些玄妙的黑格爾唯心主義盛行后,有這樣的唯物主義學派,諸如摩萊肖特、畢希納等,促使著人們注意自然科學所取得的明晰進步。這也許恰恰是唯心主義所顯明的積極意義。此時的社會科學同樣面對著自然科學的成就,也“自愧不如”,甚至開始要進行“科學性”洗禮?!皩嵶C主義”便是這一“洗禮”重要結果之一。其于19世紀由法國圣西門首先使用,再由孔德繼承,強調“實證”的感覺經驗才是知識的對象來源,同樣也是人類認識的范圍,并將這一主張應用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甚至是宗教學?!霸谧匀豢茖W的成就成為‘知識的典范’并橫掃各個知識領域的背景下,近代社會科學的研究把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移植到社會領域中,形成實證主義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2](P5)
(二)實證主義的古典犯罪論體系
刑法學作為一門重要而特殊的社會科學,必然會面臨自然科學技術所帶來“實證主義”式的革新?!叭绻麤]有牛頓經典理論的普及,實證學派就無法從物質基礎的層次上否定自由意志論;沒有現代醫學、解剖學的發展,龍勃羅梭的突破也無法成為可能?!盵2](P6)
機械決定論在19世
紀的影響,使實證化思潮進一步地預示著整個犯罪論體系發展的脈絡,即基于古典刑事法學派罪刑法定的思想,李斯特-貝林格“古典犯罪論體系”呼之欲出。
“在古典犯罪論體系中,行為是自然的因果歷程;因果關系的判斷遵循著自然法則的必然條件公式,整個構成要件是純客觀的、無涉價值的;違法性是行為與實在法之間的對立沖突狀態;而罪責則是對可以探知的心理事實的評判,與行為人的主體意思直接相關的故意與過失只是責任的兩種形式?!盵2](P7)一句話,在古典犯罪論體系里,構成要件、違法性以及罪責都是客觀的。“在貝林格看來,構成要件是完全客觀的實體,是可以感知到外在客觀世界的過程?!盵6](P248)所有這些無不表達古典犯罪論體系的實證主義立場。
可以說,德國古典犯罪論體系是通過建立在科學機械實證主義的基礎上的,體現著純客觀的、中性無色的、價值中立的研究方法。
三、19世紀末以后技術進步與犯罪論體系的整體性反思
(一)機械論逐步瓦解與目的論復蘇
19世紀富有革命性成果之一的來自生物學方面的科技進步,當屬達爾文在自然選擇基礎上創立的進化論。在自稱為唯物主義者的德國人中,達爾文的研究成果成為了一條重要的分界線?!段锓N起源》風行之后,德國哲學家在??藸柕念I導下,把達爾文的學說發展成為一種哲學信條。在19世紀末期,進化哲學深刻地改變了人們對于人類社會的看法,“他在事實上永遠摧毀了終極目的論的觀念,不論在今天的國家中,或將來的烏托邦里都談不上有終極的目的?!盵3](P294)而這對人自身的認識來說,會產生可怕的后果,即人本身不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與工具??梢钥闯?,其與上述康德的目的論思想是悖逆的,同樣也與哲學思想不符。正是因為如此,“漸漸地人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進化論雖然可以說明生物用什么方法從早期的形態進而發展到有復雜的生理與心理特點的物種,但對于生命的起源與基本意義,或意識、意志、道德情緒與審美情緒等現象,卻不能說明?!盵3](P298)至于“存在” 的大問題,那就更無法談到了。
綜上而言,正是由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物理、化學與生物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致使人們感覺未知的境界還很寬廣或者對生命的機體的表面上的目的性深有所感。甚至哲學家格納諾認為:“有生命的物質的本質就是有目的性——有一定目的,力求達到一個目標,這種目的性控制了身體與心靈的生長與功用,這不是機械與化學的盲目力量所能及的?!盵3](P341)
技術上,海森堡于1927年對電子進行描述提出了不確定原理,除此之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說明了純機械論在解釋日漸增多的新認識時,所體現的無能為力以及目的論重新被人們認可與接納。在現當代西方哲學史上,相應出現了以海德格爾為代表的存在主義——以存在者本身的存在為研究對象;以文德爾班為首的新康德主義——重新肯定康德實踐理性而提出反實證主義的價值論。
(二)體現“目的理性”特點的犯罪論體系的產生
20世紀30年代,德國波昂大學的魏爾采爾、墨拉哈為代表的目的行為這一目的行為論出發,試圖建立新的犯罪論體系。1961年,魏爾采爾發表《刑法體系的新形象》,正式提出應從行為之目的性與刑法之目的觀來掌握犯罪行為的結構并建立新的犯罪論體系。而直到后來,由德國刑法學家羅克遜、雅各布斯等所提倡的“目的理性”犯罪論體系,尤其是雅各布斯的極端規范論,將客觀目的(具體說,是一種刑事政策上的“必要預防”)作為刑事犯罪構成的判斷準則之一,這可以說在刑法理念中,進一步地貫徹了新康德主義“客觀價值論”。由此可見,犯罪論體系的發展過程是一個在實證主義的古典犯罪論中不斷進行價值增添的過程?!捌溟g雖然存在交錯與回轉,雖然究竟應當重事實還是應當強調價值的爭辯仍未完成,但在犯罪論發展的實踐上,的確是其在認識論上由自然實證主義到新康德主義,由事實論(存在論)體系走向價值論(規范論)體系,這是新康德主義對于犯罪論體系在認識論上直接影響的結果?!?[2](P9)而重要的是,這與同一時期德國新康德主義對于其他社會科學的普遍影響是相一致的。
(三)技術理性與價值理性在晚近犯罪論體系中的較量
對于“理性”,在西方哲學的發展史上,其內涵上發生了數次的分野。早在18世紀,為調和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康德將理性分為兩個范疇,即“知性”與“(狹義)理性”。而后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到19世紀末,“科學與哲學又重新攜起手來(最先是在進化論思想,后又在物理與數學新發展中)”[3](P15),使新的認識論——新實在論拋棄歷來的全面哲學體系而只研究存在于科學現象下面的形而上學的實在時,理性的內部又一次分野,即產生了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而工具理性使自身失去價值理性之后,與科學主義合流,形成了我們現在具有時代特點的“技術理性”?!凹夹g理性的實質在于對人的工具化和對效率及計劃的追求,這一點也在認識論上直接影響了晚近德國犯罪論體系的發展” [2](P9)??梢哉f,目的理性是對新康德主義價值論的實踐,但也有學者認為,“目的理性的犯罪論體系,尤其是雅各布斯的極端規范論體系實際上早已脫離了新康德主義的人本主義的本意,成為對技術理性的臣服和實踐?!?[2](P10)筆者認為,產生這樣的爭議,正是在于新康德主義本身。文德爾班德價值論認為,“普遍的社會規范決定個人的社會行為,個人的道德活動也得遵循這種普遍的道德規范…個人的特殊價值決定于一般人所接受的共同意識規范?!?[7](P887)而在體現“目的理性”的犯罪構成體系中,“從規范中來,到規范中去,人再次成為工具,成為維護規范的工具。”[2](P10)因此,這種看似注重目的與價值、體現新康德主義學說的犯罪論體系,實際上早已轉化成為了技術(工具)理性,更進一步說,在犯罪論體系上的表達,對于人的工具化立場上,目的理性,尤其是極端規范論體系,與體現技術理性的犯罪論體系正好是殊途同歸。因此,那些提出爭議的學者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這也正反映了在這個技術日益突飛猛進的時代,我們的認識論所面臨的同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至今尚未得到解決,并且在求得解決之前,還必須波浪式地經歷許多回到機械論哲學和離開機械論哲學的反復過程?!?[3](P302)筆者認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自身及其周圍認識能力的不斷加重,犯罪論體系也會朝向更合理的方向發展。
(四)期待可能性理論在技術條件下的變異
產生期待期待可能性理論的契機,是1897年3月23日德意志帝國法院第四刑事部所作關于萊倫勞斯事件的判決。到20世紀20、30年代,發展成相應的理論,即行為違反了刑事義務,行為人也知道自己違反了刑事義務,但是在行為時的具體狀況下行為人無可奈何,不可能期待行為人實施合法行為,就仍然不能譴責行為人??梢哉f,期待可能性理論顯示了刑法對于人性理解和包容的謙抑本性。而此理論的提出,正是發生在上述所說的人們正在反思機械論的時期,似乎與存在主義的“存在總是存在者的存在”所體現“人”的價值意義相似——人本身的存在就是認識的根源,評價“人”時,應當從主客體的合一性入手;期待可能性理論要求:即使行為人行為上符合犯罪的構成要件,但也會因為期待可能性而不成立犯罪或者不受到刑罰處罰。
在技術成為意識形態的今天,在信息技術不斷泛化的網絡社會里,從人性出發的期待可能性賦予了新的內容——技術可能性。責任成立過程是一個定罪個別化的過程。期待可能性是確定責任成立與否的核心要素,它判斷的是是否可能期待行為人為合法行為。而在網絡技術構建的網絡社會里,行為人的能力憑借網絡技術的拓展,包括其適法以及違法犯罪的網絡技術能力。行為的“個別化”空間正由傳統的物理空間轉變為一個由信息網絡技術構架的網絡虛擬世界。而在這樣一個“世界”中,是否有可能期待行為人為合法行為成為了我們今天所要探索的問題——網絡技術期待可能性。而其評斷的標準,筆者認為,不但是結合了原有傳統的期待可能性的判斷準則,更要掌握新型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與刑事責任成立有關的知識。
縱覽歷史,從18至20世紀科學技術所帶來的人類認識論、方法論及其世界觀的變化與發展,以及刑法理念,特別是犯罪構成要件理論和期待可能性理論隨之相應的演化與變異中,筆者最終可以肯定的認為:在刑法的發展過程中,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國家刑法權力實現的“技術”不斷地深化,決定了刑事法“理念”的演進與發展。而“技術決定理念”論題的奧秘也將會繼續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啟示。
參 考 文 獻
[1]莫偉民.莫偉民講??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劉守芬.技術制衡下的網絡刑事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英]W.C.丹皮爾.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朱高正.朱高正講康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5]全增嘏.西方哲學史(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