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5 17:27:45
序論:在您撰寫歐姆定律的適應范圍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銜接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10—0035—01
初、高中物理教學既是相對獨立的兩個階段,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初中階段進行概念和規律教學時,既不能脫離學生實際一味追求嚴謹,使學生難以接受,也不能忽視概念教學的相對嚴密性和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以免誤導學生形成片面的甚至錯誤的理解,為高中階段的學習埋下隱患。所以,初中物理教學要把握教學分寸,注意與高中教學的銜接。
一、寬嚴合適,引導學生掌握當前知識,為高中教學奠定基礎
教學過程是在一定條件下的特殊認識過程,要適應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基礎和智力水平,如果脫離學生實際,在教學中一味追求概念和規律的嚴密性,學生就會難以接受和理解,不僅不能學有所得,反而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感到物理枯燥乏味且難學,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這無疑會影響到高中的繼續學習。因此,初中物理教學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立足基礎知識,善于運用合理的“不嚴密”,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突出主要方面,幫助學生理解,讓他們把主要的基礎知識學扎實,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例如,功的概念比較抽象,在初中教學中可以從具體事例出發,幫助學生認識做功的物理含義,由此總結出做功必備的兩個條件——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限于初中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不要引入位移的概念,也不必討論正功和負功問題以及變力做功的情況。這樣不僅學生容易接受,還能培養學習興趣。
二、重視教學中的相對嚴密性,為高中階段的學習掃除障礙
初、高中教材內容有著內在的聯系,初中教學需要瞻前顧后,既要引導學生掌握當前知識,又要防止學生片面地甚至錯誤地理解某些概念,這就要重視知識傳授的相對嚴密性,為進一步學習掃清障礙,鋪平道路。
例如,在講壓力這一概念時,不能只從水平面上物體受壓的實例中引出壓力的概念,還應該從學生熟悉的事例中分析垂直面和斜面上的受壓情況,讓學生明白產生壓力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還要啟發學生分析各種情況下壓力是什么物體通過哪種形式施加的。關于壓力和重力的關系,要通過具體事例分析,當放在水平面上靜止或運動的物體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時,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力才等于物體重力。此外,應舉一些壓力和重力大小不相等甚至無關的事例,以加深學生對壓力和重力的理解。如果教學中只求簡化,認為初中物理應主要在水平面上分析與壓力有關的問題,在教學中既不討論產生壓力的多種情況,也不區分壓力和重力,甚至要求學生記住“壓力和重力大小相等”的結論,必然會導致學生對壓力概念的片面理解。這會給學生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造成很大的障礙。
三、把握教學分寸,講清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和范圍
初中物理的練習題比較簡單,學生靠套公式就能解答。久而久之,學生形成了死記硬背、亂套公式的壞習慣。為了有效地糾正這一錯誤,我認為,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恰當地把握教學分寸,讓學生弄清公式中的每個物理量和符號的物理意義以及整個公式所反映的客觀規律,尤其要弄清它的適用條件和應用范圍。
一、實驗探究中錯誤資源的類型
1.技能性錯誤
技能性錯誤指學生因缺乏操作技能和儀表讀數技能而產生的錯誤?!疤骄客ㄟ^導體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包括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等眾多電學器材,實驗操作具有綜合性,主要表現在:(1)兩表怎樣接入、如何選擇量程、如何讀數?(2)滑動變阻器涉及四個接線柱,怎樣接入可以達到實驗目的?(3)電池盒電源的選擇。(4)連接電路應注意斷開開關,滑片移到電阻最大的地方。(5)探究活動暫停時,及時斷開開關。由于學生對每種器材掌握程度可能不一樣,一旦這些器材整合在一起后,在操作或讀數上就容易犯錯,成為實驗探究的障礙。
2.客觀性錯誤
客觀性錯誤指并非由于學生知識、能力等主觀因素造成,而是由于客觀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錯誤。主要表現為:(1)器材自身原因。其一,器材使用時間過長,致使局部損壞,影響測量準確性;其二,器材質量有問題,如,劣質電表在使用中指針來回晃動,影響學生收集數據,導致得不到正確的實驗結論;其三,器材設計復雜,如圖1,電池盒接線柱太多,電池的組裝和接線變成了難點,而這并不是實驗重點,人為地制造困難。(2)實驗綜合性強,只要一種儀器的使用存在短板,就會造成結論錯誤。(3)缺乏適度的引導,或沒有提供充裕的探究時間。第一種情況,探究盲目,導致學生“盲”中出錯;第二種情況,時間緊迫,導致學生“忙”中出錯。
3.生成性錯誤
生成性錯誤指在實驗探究中產生的、在教師預設之外的錯誤。怎樣利用這類錯誤資源,對教師的教學智慧是一種挑戰。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電壓的關系時,基于學生實際,預設的電路設計為圖2,預設的教學過程是:引導學生發現該電路只能收集一組數據,不能發現規律,再啟發學生如何獲得多組數據,學生想到改變電池個數來改變電壓和電流,最后從操作方便程度和采集數據連續性方面,說明該電路存在缺陷,從而引導出串聯一個滑動變阻器。在筆者按部就班教學時,有學生提出用電阻箱代替定值電阻R,通過改變電阻箱電阻來收集多組數據,該方案得到一些學生的認可,但該方案的最大錯誤是沒有控制R不變。
4.素養性錯誤
素養性錯誤指學生因缺乏科學素養所表現出的錯誤行為、習慣和意識?!读x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物理課程應“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使學生“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具有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厥渍n堂,實驗過程中學生篡改數據、拼湊數據的現象時有發生,而且學生節能意識淡薄,如,探究活動暫停,開關還一直閉合,沒有及時斷開開關。
5.觀念性錯誤
觀念性錯誤指學生將課堂探究與真正的科學探究等同起來,意識不到科學發現的艱辛與曲折,形成“物理發現不過如此”的錯誤觀念。學生探究的問題和模式都是由教材或教師給出的,而且教材中的各種提示為學生指明了探究方向。因此,學生感到概念規律的得出十分容易,順理成章,甚至感嘆自己生不逢時。但真正的科學探究都是在黑暗中摸索,沒有人可以引路,經過許多年、很多次的不斷猜測和實驗,仍有可能以失敗告終。這些情況,學生是沒有遇到也體會不到的。當介紹歐姆定律的發現經歷了約十年時間,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時,學生在內心深處并不認同,他們認為一堂課的功夫就探究出歐姆定律,哪里來的“艱辛與曲折”?
二、基于錯誤資源的實驗教學策略
1.變“講授”為“探索”,促進實驗技能的構建
實驗儀器的操作都有一定的規范,正確操作實驗儀器是一項基本技能。在剛接觸新儀器時就要嚴格要求、熟練掌握,為今后的綜合探究夯實基礎。對實驗儀器的教學,有人提倡采用講授式,以師講生聽為主,而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方法不易引起學生興趣,扼殺學生使用新儀器的欲望??茖W技術在不斷發展,現在沒有的東西,可能明天就會出現,學生在未來的生活、工作中肯定會遇到許多新的科技產品,這些產品怎么使用,需要學生自己摸索。因此,物理課堂上,教師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培養學生探索新器材的能力,這是一種適應現代化生活的能力。
基于這些考慮,可以采用探索式教法,充分調動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比如,教學“電流表的使用”,可以將教材內容編輯成儀器使用說明書的形式,在前面部分列出幾個注意事項,學生閱讀說明書后,試著去測電路中的電流。探索中,學生必然要經歷犯錯、反思、糾錯的過程,而這正是學生自我建構操作技能的過程,印象自然根深蒂固,同時,培養了學生使用新儀器的能力。又如,對電流表的讀數,教師先投影一組學生的表盤,但故意不顯示接線柱,如圖3,請學生讀數,有些學生馬上就報出讀數,但出現不同結果,還有學生猶豫不決,教師啟發學生為什么出現這種現象?學生反映,不知道接線柱。此時,學生就會明白,讀數先要明確接線柱或量程。接著,告訴學生是小量程,再請學生讀數,又出現了兩個答案:0.24A和0.28A。教師追問,到底哪個正確,為什么?引導學生要看清分度值,并回答不同量程下的分度值分別是多少?兩種量程、相同的偏轉角度,示數有何關系?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原因”的探索過程,學生自主完成讀數技能的構建,最后總結讀數步驟:先看量程,再看分度值。這種探索式教法同樣適合電壓表的使用與讀數,為探究歐姆定律作好技能鋪墊。
2.變“異?!睘椤罢!?,營造良好的探究環境
每堂探究課都有預期目標和探究重點,而時間有限,所以,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好的實驗環境,避免一些客觀的、非重點因素的干擾,為探究重點贏得更多時間。實驗器材使用時間過長或質量不過關,不能正常工作,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就會麻煩不斷,影響探究情緒。尤其是測量類器材,比如電流表和電壓表,如果器材質量有問題,學生的數據能準確嗎?又談何發現數據中蘊藏的物理規律?因此,學校采購器材時應嚴把質量關,對有問題的器材要及時更換,同時,檢修器材也非常重要,特別是使用頻繁高、易損耗的器材。建議教研組抽出專門的時間和精力,集中檢修,一來減輕實驗員的工作壓力,二來掌握一些檢修技能。當提供的都是能正常使用的器材后,學生的實驗就不會受其他因素影響,從而保障探究正常進行。
3.變“錯誤”為“正確”,彰顯錯誤資源的價值
學生對教師問題的即時性反映,折射出學生的原始思維和創造性火花,這些想法有的是正確的,有的雖然錯誤,但能給教學啟發,其價值不亞于正確的創意。學生錯誤的想法里可能蘊藏著創新思維,我們要善于發現并加以利用。
例如,圖2中,用電阻箱代替定值電阻R的方案是錯誤的,但這種想法在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電阻的關系時,卻可以派上用場。如圖4,用電阻箱代替定值電阻R,有以下優點:其一,電阻箱是一種可讀出阻值的變阻器。初中階段學生對不能讀出示數的滑動變阻器使用頻率高,使用較熟練,但對電阻箱,教材只局限于讀出電阻大小,沒有機會讓學生體驗電阻箱的優勢,而在這里,電阻箱的接線和讀數得到運用,體現了其教學價值,彌補教材的不足。其二,簡化實驗操作過程。本電路的連接在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已經得到強化,因此,連接電路不是本探究內容的重點。當定值電阻R不斷改變時,該電路局部要不斷拆裝、重組,這在技能上只是簡單重復,缺乏教育意義。而換為電阻箱后,只要旋轉旋鈕就能快速改變電阻,不需要拆裝電路,為數據的采集與分析等重點內容爭取更多時間。其三,實驗探究提倡開放性,不應是封閉的,數據的采集要常態化。如果選教師提供的三個定值電阻,學生會想,為什么要選這幾個電阻?隨機一點不可以嗎?是不是也能得出反比結論?而這一系列問題均由電阻箱的使用得到較好突破,供選擇的電阻值范圍更廣、更靈活,為學生采集數據拓展空間,增加實驗結論的可信度。
4.變“說教”為“身教”,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實驗細節上,教師苦口婆心,諄諄教導,而學生一意孤行,當耳邊風,教學效果一直欠佳。什么原因呢?要學生低碳環保,教師自己在實驗教學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反饋給學生的卻是鋪張浪費;要學生尊重實驗事實,不得篡改數據,教師卻圖方便省事,不做實驗,空降實驗數據;要學生表達準確,教師的教學語言卻欠科學性,甚至“腳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這樣矛盾的教學言行,怎能讓學生養成低碳環保的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要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除平常注意要求外,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以身垂范,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5.變“單一”為“飽滿”,落實三維教學目標
探究教學不能僅局限于學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還應將歷史上物理學家進行探究、獲得發現的歷史資料引入教學,通過歷史情境再現,展現科學研究方法,體驗科學發現的艱辛,實現教育價值最大化。
歷史上歐姆定律的建立過程與課堂上的科學探究有很大差異,將歐姆的探究過程和對他成功的分析補充到課堂中,可以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上獲益。
在歐姆所處的時代,他遇到的最大困難與挑戰有以下幾點[1]:(1)當時的直流電源只有伏打電堆,最初用它進行實驗,電流不穩定,未能獲得理想結果。后來,接受其他科學家的建議,將伏打電堆改為溫差電源,提高了電流的穩定性,使測量結果更準確。這與他善于學習、關心科技發展、重視科學交流是分不開的。(2)在歐姆進行研究時,沒有現成的電壓表和電流表,也不知道如何測電阻,也就是說,I、U、R均無法測量,這些問題都得一一解決。歐姆巧妙地設計出電流扭秤,用磁針的扭角實現了電流大小的測量;用相同粗細、不同長度的銅導線來得到不同電阻;用溫差電池兩個接點的溫度差得到不同電勢差,這在當時是想象不到的,都是開創性研究。而且,歐姆憑直覺假定電流大小與扭秤的扭角成正比,電阻與導線長度成正比,而電壓與溫差電池的溫度差成正比。這種直覺思維,是科學創造力的重要表現。(3)歐姆定律發表后,遇到權威人士的反對甚至詆毀,認為他的理論是空洞的臆造,許多年后他的成果才得到科學界的普遍認同。為了科學研究,歐姆在孤獨與困難的環境中,自己動手制作儀器,堅持進行科學探索,把全部生命都奉獻給了科學事業,這種獻身精神是值得欽佩和學習的。
通過物理學史的引入,“歐姆”在學生思想里不再只是一個物理量的單位,“歐姆定律”也不再只是一個物理公式,它們匯成了一部有血有肉、富有立體感的科學勵志故事,深深地感染和激勵著學生。
關鍵詞: 《電工基礎》滲透習題意識
在《電工基礎》教學中滲透“習題意識”,是指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按知識的系統性、規律性,有目的、有意識地結合教材內容,適當編制習題讓學生去解答,克服做題的盲目性、隨意性,使教學趨向量化和定向化。同時,在《電工基礎》教學中滲透“習題意識”,也能有效增強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筆者多年來一直擔任計算機對口單招班《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和高三復習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經過總結和提煉,認為在《電工基礎》課程中滲透“習題意識”應切實從下列三個方面去做。
一、講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同時,注意滲透“習題意識”
對于基本概念,一般都應使學生理解它的含義,了解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如在講授“電壓和電位”的概念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理解電壓的“絕對性”,即電路中兩點之間的電壓與所選擇的參考點無關;理解電位的“相對性”,即電路中某點的電位取決于所選擇的參考點,參考點改變,該點的電位也隨之改變。在講清這些概念的同時,教師應及時設計一些習題讓學生思考,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討論某電路中A、B兩點之間的電壓(分別選擇A點和B點作為參考點),驗證A、B兩點之間電壓的“絕對性”;討論該電路中A、B兩點的電位(分別選擇A點和B點作為參考點),驗證A、B兩點電位的“相對性”。
對于基本定律,在講解時教師應注意通過實例、實驗和分析推理過程引出,應使學生掌握基本定律的表達式(包括文字表達和數字表達式)和適用范圍。如在講授“部分電路歐姆定律”時,筆者要求學生理解該定律的文字表達:“通過電阻的電流與加在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掌握該定律的數學表達式I=U/R。在理解和運用該定律時學生要注意以下幾點:①R、U、I必須屬于同一段電路;②不可把三個量間的因果關系與數量上的聯系混為一談:從電流形成條件的角度來分析,導體兩端存在的電壓是因,而導體中形成電流是果。歐姆定律揭示了由導體兩端電壓決定導體中電流的規律性。U、I之間的這種聯系是因果關系。在運用歐姆定律來解決具體問題時,已知三個量中的任意兩個量,即可求出第三個量。這僅僅是利用了三個量之間數量上的聯系。③運用歐姆定律計算電阻時,即R=U/I。這僅僅意味著利用加在電阻兩端的電壓和流過電阻的電流來量度電阻的大小,而絕不意味著電阻是由電壓和電流的大小決定。無論加在電阻R兩端的電壓取何值,電壓U和相應的電流I的比值總是不變的。這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判斷題和選擇題,通過習題來鞏固該定律,辨析相關的表述。
因此,教師在傳授電工基礎知識時,要探索處理問題的方法,理清研究的思路,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應按知識重點、學生的知識水平及知識的“轉化”規律,編選一些有利于鞏固知識、掌握知識的基本練習題。這些習題,盡可能包括計算題、問答題(所學知識定向說明和解釋電現象的題目)、選擇題(目的性較強的題目)、證明題、思考討論題和引申題等。
二、選好習題,上好習題課,通過例題滲透“習題意識”
題目的選擇直接影響習題課的質量。教師必須精心選題,習題的選編要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概念和知識的理解,以及對解題方法的掌握,通過例題的講解和作業題的練習,達到明確概念、掌握方法、啟迪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因此,在選擇電工基礎習題時,教師要注意目的性、典型性、延伸性、針對性和綜合性。習題教學是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過程,在習題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采用“多變、多析、多問、多解”的導向法。“多變”就是對一道題改變敘述方式、增減或隱蔽條件,增設“干擾量”或“比較量”,進行縱變、橫變、縱橫變,讓學生在分析、比較和判斷中拓寬思路。“多析”,就是讓學生對一道題從不同角度入手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多問”,就是對一道題從不同角度提問,使原題“開花”形成程序題,這樣做既可以拓寬思路,又可以使學生把知識學活。“多解”,就是對同一題從不同角度啟發、誘導,讓學生用多種方法去解答。這樣做不但可以發展學生思維,而且可以讓學生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梢?在習題教學中通過“四多”導向有助于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教師應通過講例題滲透“習題意識”,讓學生注重習題的變通性,強化對問題的多維思考,以便充分發揮例題的示范、開發、導向等功能。
三、搞好復習,以“考”代“練”,強化“習題意識”
復習是電工基礎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復習的本身就滲透著提高。復習的重點應放在系統地掌握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上,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上。教師努力從如下三方面去做,才能實現復習所要達到的目標。
1.在概念和規律的復習中,教師要向學生介紹知識結構,注重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搞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務必使學生把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立體化。
2.教師應結合各知識點編選習題,對典型題深入剖解,解題強調“四多”,即“多變、多析、多問、多解”,使學生通過解典型題,達到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
3.教師要搞好訓練,精選題目,以“考”代“練”,單元過關?!熬殹笔顷P鍵,“考”是手段。為此,教師要注重理解能力的考查,進行鑒定性測試、形式性測試和總結性測試,在形成性測試后,及時進行反饋、矯正、補缺、提高。同時,教師要瞄準對口高考試題的題型和考查方向,強化規定時間內的仿真適應性做題訓練,從而提高學生做題效率,強化“習題意識”。
從上述幾個方面可見,在電工基礎教學中巧妙滲透“習題意識”是符合教學規律的,它與搞“題海戰術”截然不同。滲透“習題意識”跟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是有機的結合,它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這個過程是一個以“用”促“學”,學用結合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習題(或題組),能給學生提供一個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習”場所,有效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轉化”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以習題代課本,因為習題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體現知識的點,體現不了知識的面,但習題有導向作用,所以教師對習題的選編要緊緊圍繞掌握知識、發展智能這兩個基本點,使習題有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考;復習;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7
物理與其他科目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① 知識點多、知識面廣。
②物理概念、物理規律需要理解。
③物理實驗的方法及操作需要掌握。
④會應用物理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生產實際問題等。
針對物理學科的這些特點,怎樣確定復習方向、方法,進行高效復習呢?下面就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在近幾年初三物理復習中的實踐和思考,以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
一、 重視基本概念和規律的復習-----緊扣課本,夯實基礎
我們知道中考試卷是按《考試說明》來命題的,試卷中易、中、難的試題比例為6:3:1。從近幾年的中考題來看,能力的考核與基礎知識是緊密聯系的,因為基礎知識的強化是提高能力的前提,有了扎實的基礎知識,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因此我們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深入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規律方面,突破重點,形成有機的知識結構,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二、重視科學探究及其過程與方法的復習---專題復習,優化網絡
物理知識點間存在著“縱”與“橫”的相互聯系,某一知識點可能是為另一知識點引橋鋪路,而另一知識點又往往是前一知識點的深化與延伸。在第一輪復習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基礎上,第二輪復習時應打破章節的限制,完善并梳理初中物理知識結構,找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要使前后知識聯系起來,系統鞏固知識,形成一個由知識點到知識面、最后到知識網絡的綜合體,使復習具有系統性。
三、重視開放性問題的訓練------關注熱點及社會
年年中考年年變,但萬變不離其“重”,初中物理中的一些主干知識仍然是每年中考的重點,因此我們在第二輪復習中要以《考試說明》中圈定的知識點為著眼點,圍繞考點,突出“重點”。
通過對某些特殊知識點的深挖細究,達到對某一類知識或某一專題的融合、深化。例如電學中的滑動變阻器,是“探究歐姆定律”、“測定小燈泡的電阻”、“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等實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儀器。讓同學們可以總結滑動變阻器在每個實驗中的用途,深化對電學實驗的理解。例如所有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共同作用是:保護電路;通過改變自身電阻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而由于每個實驗的不同,使滑動變阻器分別具有不同的作用:
探究歐姆定律中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為了保證兩端的電壓不變。
探究歐姆定律中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從而達到多次實驗探究規律的作用。
測定小燈泡的電阻——改變小燈泡兩端電壓,達到多次測試取平均值以減小誤差的目的。
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從而比較小燈泡亮度與電功率的關系。
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改變電路中的電流,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的關系,還可以控制電流相等,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
例題:如圖所示,燈泡L和電阻R2的阻值分別為R1=10歐姆和R2=5歐姆,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20歐姆,電源電壓為6V,求當S1,S2,S都閉合滑片P在a時R1、R2消耗的電功率。
一變:求當S1,S閉合,S2斷開,把滑片移到某一位置,使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為其最大值的1/4時,燈泡恰能正常發光,求燈泡L的額定功率?
二變:求當S1,S2,S均閉合,滑片移到中點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分別是多少,通過燈泡和電阻R2的電流之比是多少?
三變:當S2,S閉合,S1斷開,滑片P在b點時,R2消耗的電功率是多少?
四變:當S2,S閉合,S1斷開,滑片P從a端滑至b端的過程中,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變化的范圍分別是多少?
五變:當S1,S閉合,S2斷開,滑片P從a端向b端滑動時()
A、電燈L變暗,電壓表示數增大B、電燈L變暗,電壓表示數減小
C、電燈L變亮,電壓表示數增大D、電燈L變亮,電壓表示數減小
四、綜合考練提高應試能力-----仿真模擬,體驗中考
經過前面兩個階段的系統復習,學生不論是知識技能上,還是解題能力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進行恰當的適應性訓練或模擬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正確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掌握一個度和量。
這一輪復習的時間不長,是演習模擬、查漏補缺的階段,是整個復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環。這一階段的復習主要是為增強同學們考試的自信心、熟悉中考的氛圍和時間、調整中考前的心態。在這一輪復習期間,可以將第一、第二輪復習中做過的易錯題進行歸納、梳理,建立錯題檔案集,研究學生的錯題,尋找學生思維或知識的漏洞,進行有目的性的訓練,達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目的。
第一就是要選題(在第二輪專題復習時就應該這樣做),每年的中考我們都有一條深刻的教訓,就是我們的學生在基礎方面丟分丟的相當厲害,特別是一些優秀學生,難題他們都做上來了,但是基礎的部分丟了。我覺得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第二就是要抓錯誤題,就像我前面所講的把學生容易出錯的問題總結出來,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做這方面的事情,準備一個錯誤記錄本,把錯誤集中起來,叫做積累錯誤,整理錯誤,最后達到改正錯誤的目的,這樣錯誤就變成了資源,考試的時候就可以不重犯錯誤。
第三就是要教會學生反思,有一位學者總結出一個公式叫“1+100”大于“100+1”,什么意思?就是說同樣的題做一百遍不見得有提高,而你把你的每一道題做一個認真的分析,倒是可以提高很大的成績,所以我覺得,要學生學會反思,就是每一道題做對了,學生是怎樣找到切口的,怎樣答的?答案怎樣形成的?學生要反思;做錯了的題更要反思,為什么做錯了?為什么切口找不到?是審題問題還是計算問題?
總而言之,我們應當在新的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認認真真的對待復習工作,復習方法是多樣的,任務是繁重的,需要各個學校初三的老師團結協作、相互分工、步調一致的努力,用集體的智慧排除困難,穩步推進,努力使復習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借此機會,也預祝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愉快,讓我們共同努力,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一、教學語言力求準確嚴謹,體現科學性
教學語言有著嚴格的標準和要求,唯有達到相關要求,才能發揮其教學功能,完成教學任務.因此,用好語言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教師要善于探求教學語言的內在規律,掌握表達規則,使自己的表達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初中物理教學語言的第一要素是準確嚴謹.這就要求教師在使用語言時要符合語音、語法體系,使自己的措辭能正確表達相應信息.特別是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表述.這些內容都是經過幾代人的精心打磨,經歷了如大浪淘沙般的提煉過程,多一字或少一字都會導致意義的偏離或缺失.教師要注意鍛造自己的語言,凸顯表達的準確與嚴謹;教師要用標準的普通話組織教學,遵從漢語表達的基本規則,注意語義的簡明易懂.
比如,在物理教學中,“規律”、“定律”等詞就不能混用,“光的折射規律”一般不說成“光的折射定律”;“歐姆定律”也不能說成“歐姆規律”.這是因為“規律”往往是自然界原始現象的一種總結與歸納,是事物間或事物內部固有的、原生態的聯系;“定律”則對應一定的條件,發生在一定的過程中,“定律”可以認為是“規律”的一個分支,它的形成應該經過模型化的處理和分析,它的成立將對應一定的條件和前提.所以,教師在某些內容表述上也要做到咬文嚼字.此外,以“歐姆定律”為例,它反映的是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因此在內容闡述上應該突出“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與導體電阻成反比”.這句話能清晰地體現出誰是自變量,誰是因變量,反過來講就會發生錯誤.
一、教學語言力求準確嚴謹,體現科學性
教學語言有著嚴格的標準和要求,唯有達到相關要求,才能發揮其教學功能,完成教學任務.因此,用好語言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教師要善于探求教學語言的內在規律,掌握表達規則,使自己的表達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初中物理教學語言的第一要素是準確嚴謹.這就要求教師在使用語言時要符合語音、語法體系,使自己的措辭能正確表達相應信息.特別是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表述.這些內容都是經過幾代人的精心打磨,經歷了如大浪淘沙般的提煉過程,多一字或少一字都會導致意義的偏離或缺失.教師要注意鍛造自己的語言,凸顯表達的準確與嚴謹;教師要用標準的普通話組織教學,遵從漢語表達的基本規則,注意語義的簡明易懂.比如,在物理教學中,“規律”、“定律”等詞就不能混用,“光的折射規律”一般不說成“光的折射定律”;“歐姆定律”也不能說成“歐姆規律”.這是因為“規律”往往是自然界原始現象的一種總結與歸納,是事物間或事物內部固有的、原生態的聯系;“定律”則對應一定的條件,發生在一定的過程中,“定律”可以認為是“規律”的一個分支,它的形成應該經過模型化的處理和分析,它的成立將對應一定的條件和前提.所以,教師在某些內容表述上也要做到咬文嚼字.此外,以“歐姆定律”為例,它反映的是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因此在內容闡述上應該突出“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與導體電阻成反比”.這句話能清晰地體現出誰是自變量,誰是因變量,反過來講就會發生錯誤.
二、教學語言注重形象生動,體現趣味性
物理是初中階段難度較大的一門科目,其難點之一就是抽象性與概括性,而初中生正處在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關鍵期,導致他們在物理學習中出現不適應的情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各類教育資源,并輔以恰當的教學方法,激活學生的好奇心,增強他們的求知欲,用形象化的教學手段來彌補他們思維能力上的不足,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和探究興趣.從教學語言的組織來看,教師要善于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模型,發展抽象思維.在這一環節,教師可以借助數學語言、圖像語言、視頻語言來彌補口頭語言形象性上的缺失,幫助學生形成鮮活而生動的物理情境,讓學生在獲取豐富的感性體驗后建立并認識規律.教師還要注意優化自己的語言表達,凸顯其趣味性,增強物理課堂的吸引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對課堂提問進行優化.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任何一項偉大的發現都源于一個問題.以問題來引導課堂的發展,組織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是常見的教學方法.因此,課堂提問是重要的教學環節.精彩的課堂提問,不僅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推開知識的大門,也能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對話,緩解學生學習中的負面情緒,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的心態.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在問題提出的環節進行簡單化處理,如“是不是”、“對不對”,將原本能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探究的問題硬生生地改為選擇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有的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來設計問題,以至于問題超過學生的能力范圍,挫傷學生的探索熱情,打擊他們的學習信心;有的教師止步于問題的提出過程,而沒有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從而無法給予學生及時、正確的引導,降低了問題的使用價值.因此,問題提出是一項包含設疑、激趣、啟思等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合理提問,能夠提高教學語言的質量.
(2)教師要善于掌控自己的語氣和語調.
化學老師個人工作計劃1
高三化學復習是中學化學學習非常重要的時期,也是鞏固基礎、優化思維、提高能力的重要階段,高三化學總復習的效果將直接影響高考成績。為了使學生對高三化學總復習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順利度過這一重要的時期,為此我們高三化學備課組一學期來對高三化學教學有詳細的計劃,注重教學過程,??偨Y和反思,根據高三各個不同時期使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和訓練方式。
一、研究信息,看準方向
怎樣著手進行化學總復習,復習的目的和任務是什么?這是剛剛進入高三的同學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教師在高三化學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必須對一些信息進行研究,從中領會出潛在的導向作用,看準復習方向,為完成復習任務奠定基礎。
1.研究高考化學試題。
縱觀每年的高考化學試題,可以發現其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始終保持穩中有變的原則。只要根據近幾年來全國高考形式,重點研究一下全國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就能發現它們的一些共同特點,如試卷的結構、試題類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開學初我們共同研究了xx高考,把握命題方向及命題特點,從而理清復習的思路,制定相應的復習計劃。
2. 關注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變化。
與以往教材、課程標準相比較,現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課程標準已經發生了變化,如內容的調整,實驗比重的加大,知識的傳授過程滲透了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學習內容和新科技、化學史等閱讀材料。很顯然,這些變化將體現在高考命題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這些變化,將有利于把握復習的方向和深難度,有利于增強復習的目的性。
3. 熟悉考試說明。
考試說明是高考的依據,是化學復習的“總綱”,不僅要讀,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綱中變化的地方,以便明確高考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試題類型、深難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層次要求等。不僅如此,在整個復習過程中要不斷閱讀,進一步增強目的性,隨時調整復習的方向。
二、抓綱務本,擺正關系
進入高三化學教學,很容易走進總復習的怪圈:“迷戀”復習資料,陷入“題?!?。雖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對此,高三化學教學過程中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努力處理好下面幾種關系。
1.教材和復習資料的關系。
教材是化學總復習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資料都無法替代的。在化學總復習中的抓綱務本就是指復習以考試說明作指導,以教材為主體,通過復習,使中學化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并在教材基礎上進行拓寬和加深,而復習資料的作用則是為這種目的服務,決不能本末倒置,以復習資料代替教材。
2.重視基礎和培養能力的關系。
基礎和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基礎,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為如此,化學總復習的首要任務之一是全面系統地復習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通常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分成五大塊: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
如對化學概念、理論的復習,要弄清實質和應用范圍,對重點知識如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等要反復記憶不斷深化,對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規律性較強的知識,則應在化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總結、歸納,使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結構化、規律化,從而做到在需要時易于聯系和提取應用。同時注意規范化學用語的使用規范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力爭使基礎知識和技能一一過手。
3.練習量和復習效率的關系。
練習是化學總復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再學習、再認識過程,也是促進知識遷移、訓練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但練習量必須合理,以保證質量為前提,避免簡單的機械重復和陷入“題?!薄Mㄟ^練習要達到強化記憶、熟練地掌握知識、找出存在的問題、彌補薄弱環節、擴大知識的應用范圍和提高能力的目的,從而提高復習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學總復習的范圍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最佳復習效果,只能采用科學的方法,在教師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都必須開動腦筋,多思善想。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有平時的正常面上的教學,有優秀生的提高,和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加強基礎等不同的形式。
1.精讀教材,字斟句酌。
系統復習,自始至終都應以教材為本,注意知識的全面性、重點性、精確性、聯系性和應用性。對中學(初、高中)化學知識和技能都要一一復習到位;對教材中的關鍵性知識(我們常說的考點),進行反復閱讀、深刻理解,以點帶面形成知識結構;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學、準確和全面,如規范地使用化學用語,正確、全面地表達實驗現象和操作要點等(尤其適合中等以下的學生,利用年級組統一安排的基礎加強課時間);對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前因后果。
如與離子反應有關的知識有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和正誤判斷、離子共存問題、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離子的檢驗和推斷、溶液的導電性變化等。應用性是指通過復習要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蓋的內容相當豐富,可以進行元素位、構、性相互推斷,預測未知元素的性質,比較各種性質的強弱等。此外,要重視對化學實驗內容的復習(包括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和課本后的分組實驗),而且盡可能地親自動手操作,通過這些典型實驗,深入理解化學實驗原理(反應原理、裝置原理、操作原理)、實驗方法的設計、實驗結果的處理等,切實提高實驗能力。
2. 學會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養是化學總復習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它通常包括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計算能力,其中思維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辦得到的,要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有意識的培養。因此,在復習過程中,特別是做題、單元考試、大型考試后,要?;仡^看一看,停下來想一想,我們的復習有沒有實效,知識和技能是否獲得了鞏固和深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要善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復習和解題訓練,而不是做完練習題簡單地對對答案就萬事大吉了,而是進一步思考:該題考查了什么內容,其本質特征是什么,還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嗎?對典型習題、代表性習題更要多下功夫,不僅一題一得,更要一題多得,既能促使知識得到不斷地彌補、完善,又能舉一反三,從方法上領會解題過程中的審題、破題、答題的方式和奧秘等,以此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長期堅持,就能化平凡為神奇:能掌握化學知識及其運用的內在規律和聯系,善于抓住關鍵,靈活地解決化學問題;能駕御化學問題的全貌,抓聯系、作比較、會歸納、能延伸;能另辟蹊徑、不拘一格地解決實際問題。
化學老師個人工作計劃2
一、教學指導思想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各學科都在實施新課改,目的是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新課改促使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發生革命性轉變,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這是中國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初中物理作為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一門重要課程,其教學現狀與素質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也是當前物理教學中開展素質教育的一個障礙。新課程標準下的物理教學,作為教師應樹立一切為學生的發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要關注每一個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勵學生限度地參與到教學中去,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二、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的幾個班通過上學期期末考試看,每個班的學生成績差距大,好成績的學生少,學空生較多,上課時學生的積極性不高,不夠靈活,有極個別學生上課不聽課,課后不做作業,沒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新學生的思維,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三、教學內容分析
本學期教學時間共計二十二周,除去節假日,實際授課二十一周,教學時間緊張,教學任務繁重。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從第十三章到第十八章共計六章,前兩章為熱學內容,后四為電學內容,這些內容比較抽象,特別是電路圖分析對學生更是困難。
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內容有:分子熱運動、內能、比熱容、熱機、熱機的效率、能量守恒定律。這些內容是在學習了機械能的基礎上,把能量的研究擴展到內能。教材首先介紹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通過擴散現象引出熱運動的概念,在分子動理論的基礎上說明內能是所有分子熱運動動能和勢能的總和,通過實驗說明熱傳遞和做功都可以改變物體內能,并引出熱量和比熱容的概念。通過實驗探究活動加深對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的理解,教材列出比熱容表,讓同學們知道水的比熱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要求同學們能進行簡單的熱量計算。內能的利用教材中重點講了熱機的例子介紹熱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最后給出了能量守恒定律,這一節是對本章及以前所有的物理知識從能量觀點進行的一次綜合。
第十五章的教學內容是學習電學概念和規律的基礎,生活中又經常用到,所以在講解知識技能的同時,特別應該強調過程與方法的學習。教材盡可能多的聯系是實際,提倡多動手,由學生經歷與科學工作者進行科學探究相似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領悟科學思想和精神?!半娏骱碗娐贰钡幕靖拍詈退鼈冊陔娐分械幕疽幝墒潜菊碌暮诵摹?/p>
第十六章主要學習電壓和電阻?!半妷骸㈦娮琛笔浅踔须妼W的重要內容,是學習電學基本規律的必備知識。本章是在學習“電流和電路”知識的基礎上對電學知識學習的深入,是進一步落實課標標準,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必然要求。電壓是電學三大基本概念之一,是學習歐姆定律的前提和基礎,電壓表的使用和變阻器的使用又是學生探究電學基本規律,進行后續電學知識學習的保障。
第十七章主要學習歐姆定律。歐姆定律是初中電學知識的基礎和重點,處于電學的核心地位。歐姆定律是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關系的體現,也是學習下一章“電功率”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高中物理中的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電磁感應定律、交流電等內容的基礎。本章通過探究電阻上電流跟電壓的關系,明確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在探究結果的基礎上得出歐姆定律。并利用歐姆定律對串、并聯電阻的規律進行定性的分析。通過測量小燈泡的電阻的方法,探究測量導體的方法,這是歐姆定律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很好的應用。通過這些探究活動,讓學生領悟探究的全過程,特別是對實驗的評估和對實驗數據的分析,進一步學習利用控制變量法。
第十八章主要學習電功率。本章是在學習歐姆定律的基礎上,把電學的研究擴展到電能和電功率,是對電學基本規律學習的深入,是電學規律的大綜合,是初中電學知識的終極目標和核心。本章包括“電能”和“電功率”這兩個重要的物理規律。同時介紹了電熱的作用和有關安全用電方面的知識。從課程標準要求上看,這些內容都是初中電學的重要內容,同時電功率也是初中電學中最復雜的內容,是電學中的重點、難點。
四、教學措施
1、加強師生情感的交流,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敖獭钡哪康氖菫榱藢W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學”。只有教師熱愛學生,才會主動了解、關心學生。而學生又會從內心感激老師的幫助和指導,這樣激發了學生奮發學習的精神,讓學生主動地學,高興地學,愉快的學。
2、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程物理教學方法多樣化是時代的需要,在物理教學中可采用實驗探究法,問題討論法,調查事實法等。尤其實驗教學應突出實驗、觀察與操作的趣味性,進而轉化為學生的積極求知欲。
3、開展多樣化的課外活動,鞏固課堂學習內容。教學的空間不要只局限于課堂,教學模式也不再是那種上課由老師灌,課下圍著習題轉的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有一定的自主性,他們樂意按照自己的思維行事,解決問題。教師應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如建立航模組、板報組、無線電小組、小制作組等讓物理走進生活。使學生在實踐中受到鍛煉,增長才干,讓物理愛好者充分發揮特長。
4、對學困生給予特別的照顧和關心,努力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在教學中努力與中差生多相互交流如提問時容易回答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及時表揚,鼓勵。為中差生多創造一些與好生參與學習的機會。
化學老師個人工作計劃3
一、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接觸,我對學校學生的情況已經比較熟悉,學生們喜歡化學,喜歡上我的課,他們的總體情況是:基礎較差,缺乏對問題的鉆研精神,一旦遇到難一點的問題往往是后退,自主性學習差,對學習比較缺乏信心,這些是我的教學的出發點。
二、指導思想
1.立足教材,不超出教學大綱,注意緊扣課本?;氐秸n本,并非簡單地重復和循環,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對課本內容引申、擴展。加強縱橫聯系;對課本的習題可改動條件或結論,加強綜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做到全面復習。復習目的不全是為升學,更重要是為今后學習和工作奠基。由于考查面廣,若基礎不扎實,不靈活,是難以準確完成。因此必須系統復習,不能遺漏。
3.立足雙基。重視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復習。對一些重要概念、知識點作專題講授,反復運用,以加深理解。
4.提高做題能力。復習要注意培養學生思維的求異性、發散性、獨立性和批評性,逐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探究能力和綜合多項知識或技能的解題能力。
5.分類教學和指導。學生存在智力發展和解題能力上差異。對優秀生,指導閱讀、放手鉆研、總結提高的方法去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中等生則要求跟上復xxx度,在訓練中提高能力,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建立學生檔案,實行逐個輔導,查漏補缺。
三、復習的具體做法
1.循序漸進。學習是一個由低到高,由淺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過程。第一階段的全面復習必不可少。初三化學知識的一個特點是:內容廣泛,且分散滲透??倧土暰鸵逊稚⒌闹R集中起來,以線網或圖表形式把它們聯系起來,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按照知識的有機組合,以課本為依據,按大綱進行全面、扼要、系統的復習,并充分利用直觀教具,以比較法、提綱法、列表法、歸納法、競賽法等形式進行。
2.講練結合,專題講解,加強訓練。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抓住重要內容進行專題訓練。尤其是有一定難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內容更要加強,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嚴謹性和適應性。
3.采取靈活多樣的復習形式。復習切忌搞填鴨式、注入式的教學和題海戰術。在教學中我常用:啟發式講授、自學式的閱讀和鉆研,有題組式訓練、小組討論、讓學生對實驗裝置進行改裝,對結論進行論證等復習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4.進行題型分析,掌握解題規律。不論什么題型都有各自的規律,掌握了這些規律對解題是有很大幫助的。我們反對題海戰術,但多種題型的訓練卻是必要的。教師必須在閱讀多種資料的基礎上,整理出適量題目給學生練,切不要照抄照搬。教師進行題型分析,既使學生掌握解各類題方法,又能對各種知識再重新復習一次,這種做法很受學生歡迎。
四、加強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在總復習中要重視信息反饋。
正如控制論創始人維納所說:有效行為必須由某種反饋過程來提供信息,看它是否達到預定目標,最簡單的反饋是檢驗任務的成功或失敗。我們通常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所謂檢驗就是要通過反饋信息來了解實際與預期目的是否符合。讓教學的信息反饋體現在教學的全過程中。
1.發動學生提供反饋信息,向學生說明教與學的辯證關系、教師傳授知識與學生提供反饋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學生裝在今后教學活動中密切配合。在復習的過程中,可將歷屆學生在學習上曾出現過的疑難問題作講解。每一節復習課都反映了備學生這一環節的連續性。也激發學生提供教學反饋信息的積極性,愿意與教師合作。
2.課堂教學注意捕捉學生情感因素的反饋信息。教師對一個知識點的復習,學生反應會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煥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輕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教師可以從中了解輸入學生頭腦中和知識是否被學生接受貯存?哪些仍含糊不清?從而調整復習的程序,達到教與學的和諧。
3.課后聽取學生的反饋信息。教師講授知識的過程中,必然受到各到各種干擾。每個學生接受程度不同,常會造成種種的.差異。教師課后及收集真實和準確的信息,對下一節課的復習有較強的針對性,避免閉門造車,易被學生所接受。
我在每單元教學中,注意來自學生方面各式各樣的反饋,堅持做到按時、按量、按評分標準、科學分析試卷、評講試卷。并注意與不同層次學校的測驗成績對比。要求學生對測驗情況進行知識點、知識面、掌握情況及學習上的主、客觀因素進行書面分析,尋找原因。教師做好統計工作,找出教學上的弱點,進一步改進教學的方法,及時調整復習計劃。這樣才能使實際掌握情況與預期定下的目標更加吻合,做到有質、有量地提高學習成績。
五、做好備考工作,提高應變能力
1.加強審題訓練。不在審題上下功夫,就難以做到既快又準。我們提出:審題要慢,解題適當加快。通過審題訓練,提高分析、判斷、推理、聯想的能力。特別是一些分步解決的問題,須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較好成績。審題是解好題的前奏,磨刀不誤砍柴工。
2.提高表達能力。不少學生會算知思路,就是說不清,邏輯混亂;書寫潦草、丟三漏四。在改變這些惡習,必須從解題規范和書寫格式抓起。要求做到:字跡清晰,書寫整齊,語言簡煉、準確、嚴密;計算準確,文字、符號、表達符合課本規范,養成嚴謹治學的好學風。
3.發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學生的信心、毅力、意志、情緒、學習方法、記憶方法等對學習有很大映響。因此在傳授知識和教會方法的同時,要加強思想工作,全面關心學生成長,幫助學生端正態度,改進方法,克服畏難情緒,激勵學習熱情,使其聰明才智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