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15:32:08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發展的方向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房地產行業一直扮演的是開發者、房屋生產著和房屋銷售者這幾個角色,房地產一直在進行著不斷的開發。認為房子只要能夠建造出來,就不用擔心是否能賣出去的這個問題,只是房子利潤多少的問題。據研究表明,各大房地產企業在房子的開發和銷售中都可獲得20%以上的凈利潤,即便是在2010年和2011年,我國對房地產進行嚴格調控的這個階段,各大房地產企業仍能夠保證著15%左右的凈利潤。這個客觀的凈利潤讓許多人看到了房地產經濟增長所帶來的的可喜效益,因為在2008年還只是4萬多家的房地產企業,在2011年就已經增長為8萬多家,使得房地產的泡沫經濟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增長。但這種增長總有一天會停止,而停止的時刻則會爆發出嚴重的經濟危機,而看到這一危機的房地產企業開始籌劃其企業的轉型方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些房地產企業已經逐漸的將開發的側重點向房屋自身的品質方向轉型,開始更加的注重社區環境的經營、物業的管理以及房屋以及樓盤的設計上。將房屋的價值逐漸從商品房屋本身向房屋周邊服務經營方向轉變。而這一轉變,不斷的在房地產的市場上進行試驗,并得到了住戶以及社會的廣泛認可,其發展勢頭日趨更勝。
二、城市化發展路線像城鎮化發展路線轉變
一線、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建設非常激烈,使得這些城市的地皮價格越來越貴,其高樓盤錯。雖然一線、二線城市因其消費能力,可以使得房地產企業獲得高額的利潤,但畢竟其開發和發展的空間越來越窄,而人們的購房消費也日趨飽和。于是,一些房地產企業將眼光放在了城市周邊的三線城市和小城鎮上。其原因有三,其一是因為這些小城市與一線、二線城市具有產業協調的配套作用,可以形成相適應的體系;其二是因為這些小城鎮的基礎建設都相對成熟,其人均收入水平也相對較高,有基本的購房能力;其三,其房地產開發的空間范圍廣闊,競爭小。并且,隨著我國相關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轉移,致使一些小城鎮和三線城市的發展快速,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都在快速的發展,人們對于住房的需求也在不斷的上升之中,而這些恰恰都為房地產經濟提供了轉型發展的條件。
三、為低于房地產泡沫經濟風險,房地產企業參與保障房的建設
我國一直提倡實體經濟增長,而不是沒有質量的泡沫經濟的快速增長。隨著房地產企業開發發展方向日趨下滑,一些房地產企業預示到了泡沫經濟可能帶給自己的風險。而我國政府對于保證房建設的政策和保障,則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為房地產企業制造一個規避泡沫經濟危險的避風港,致使很多房地產企業紛紛的用不同的方式來參與到保障房的建設當中。
四、開發型房地產經濟向經營型房地產經濟轉變
關鍵詞:房地產;經濟發展方向;方向預測與思考
《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破滅對中國的借鑒意義》中,闡述了1998~2006年美國房價的波動,住房按揭貸款增長150%,比國民收入、GDP高出很多,房價的上漲超過基本面是非常糟糕的泡沫狀態。相比而言,中國在過去十年里快速上漲的房價,與過去的美國房地產很是相近。為了避免我國房地產經濟出現惡性循環的情況,給國民經濟、國家金融帶來嚴重危害,科學、合理的預測房地產經濟發展方向,有針對性的調整房地產,可以促進房地產經濟良好發展[1]。所以,科學、合理的預測與思考我國房地產經濟發展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1影響房地產經濟的因素分析
房地產是一個涉及方面較廣的行業,其不僅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還會受到內部因素的影響。在雙重因素影響的情況下,我國房地產經濟要想實現健康、穩定、快速的發展是比較困難的。
1.1外部因素的影響
在全球經濟環境頻頻變化的背景下,我國房地產經濟波動越加劇烈。其中本國社會發展、城市發展,加之一些政策變動,都會造成房地產經濟波動。
1.2內部因素影響
房地產經濟內部因素影響包括房地產市場供需之間矛盾、房價變動、房地產投資的波動等。(1)房地產市場供給與需求存在矛盾。房地產市場供需是最直接的調整模式,同時也是造成房地產經濟波動的原因之一。從目前我國房地長市場供需情況來看,房地產投入增長較快,而廣大消費者住房需求遲緩,這極有可能造成房地產行業下行,房地產經濟減少。(2)房價波動。房價波動是影響房地產市場中出現盲目房產投資的主要因素。從我國過去十年房地產價格瘋狂上漲情況來看,諸多投資者為了在房地產行業謀取高收益、高回報,積極參與到房地產開發中,房地產市場將受此影響而不斷擴大金融發展上升空間。但不斷攀高的房價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國家實施宏觀調控,降低房價,而大量投入開發的建筑將難以得到高回報,這必然會導致房地產經濟下降。(3)房地產投資波動。投資變動是房地產經濟波動的主要因素。房地產投資加大,必然會刺激房地產行業擴張,反之房地產行業就會蕭條。由此可以看出,房地產經濟的變化周期與投資變化周期是一致的。在目前房地產行業存在較大風險的情況下,諸多房地產投資者以觀望態度來對待,如此房地產投資周期縮短,容易造成房地經濟變動[2]。
2房地產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基于內外部因素影響下,目前我國房地產經濟發展現狀主要表現為:
2.1宏觀調控給房地產經濟帶來的影響
從房地產開發投資情況來看,房地產投資熱已經在全國蔓延,如此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目光轉移到房地產開發上,這必然會導致房地產過度開發,而其他行業發展遲緩,打破我國經濟發展平衡的態勢。為了避免此種情況發生,我國政府對房地產行業進行了宏觀調控,控制消費者持房數量、土地開發等。通過一系列的宏觀調控,房地產投資熱有所減緩,房地產投資周期縮短,相應的房地產經濟受到很大影響。另外,房地產投資快速增長,必然會導致大量資金涌入房地產市場,這其中就包括銀行信貸為房地產開發提供的資金,如此國內銀行信貸規模將會快速增長,加劇銀行信貸風險。為了降低銀行信貸風險,避免金融危機發生,我國政府對房地產行業進行了宏觀調控,緩解了銀行信貸風險,但卻給房地產經濟帶來很大影響[3]。
2.2與房地產經濟發展相融合的金融基礎系統不完善
目前我國房地產經濟發展形式較好,且形成一套基本具有一定規模的建設制度,但依舊存在金融基礎系統不完善的情況,給房地產經濟發展帶來一定影響。金融基礎系統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房地產信貸結構不合理。長期以來,我國房地產信貸都是以開發貸款為主,而消費者信貸不佳,導致銀行需要面臨較大的信貸風險,這可能造成金融市場缺失。其二,住房公積金繳納比例的擴大受到環境因素的制約。擴大住房公積金繳納比例,可以刺激消費者購買房屋建筑。但目前住房公積繳納比例受環境因素制約無法上調,相應的消費者在沒有較高住房公積金支持下,會慎重考慮是否購房[4]。
3房地產經濟發展方向的預測與思考
3.1房地產經濟未來發展方向預測
綜合分析我國房地產經濟發展現狀及國內大環境,對我國房地產經濟未來發展進行預測,確定發展趨勢將表現為:(1)國家政策的出臺,合理調控房地產經濟??紤]到房地產價格上漲速度過快已經對實體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影響了居民的購買熱情,對房地產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是不利的。我國政府和職能部門將結合本國國情,出臺一系列政策來有效調控房地產經濟,使房地產價格處于理性區間,避免房地產經濟處于惡劣發展狀態,危及國民經濟、國家金融。所以,我國政府有望出臺政策來合理調控房地產經濟,使其良好發展。(2)房價將逐漸趨于平穩。在我國過去的十年間,房價的持續攀升,的確促進了房地產經濟的發展,但是卻給廣大國民帶來了嚴重的生活負擔。高房價讓廣大人民群眾對購房望而卻步。在未來的幾年中,我國房價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必然會有所下調,最終達到居民能夠接受的程度,并逐步趨于穩定,使房地產行業平穩發展。(3)房地產市場發展將逐漸成熟。從我國房價開始攀升到今天,房地產市場一直處于發展狀態,整個房地產業還未成熟,因此房地產經濟發展必然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頻頻波動。而隨著我國經濟的有利刺激與促進,房地產市場發展將逐漸成熟,相應的房地產經濟也會平穩的發展[5]。
3.2房地產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制定長期的發展計劃,合理發展房地產產業。在當前我國房地產產業發展還不成熟的情況下,結合我國房地產發展現狀及發展需要,制定健全的房地產經濟長期發展計劃,充分利用空間資源,有序的、有計劃的進行房地產精細化發展。如此可以逐步改變我國房地產產業發展現狀,使房地產產業趨于成熟,房地產經濟持續發展。所以,制定長期的房地產經濟發展計劃,有目的、有序的落實房地產業務,可以逐步實現房地產經濟持續發展。加強房地產產業管理,保障房屋建筑質量。實現我國房地產經濟持續發展,需要有廣大消費者的支持。而獲得廣大消費者支持的關鍵就是為其提供安全、堅固、耐用、舒適的房屋建筑。因此,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注意完善、健全房地產方面的法律法規,并要求相關監督管理部門對房屋建筑建設質量進行嚴格監督檢查,確保房屋建筑質量達標,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安全住房[6]。
4結束語
對當前我國房地產經濟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確定宏觀調控給房地產經濟帶來很大影響、與房地產經濟發展相融合的金融基礎系統不完善同樣給房地產經濟帶來很大影響?;诖耍瑢ξ覈康禺a經濟未來發展進行預測與思考,國家出臺政策有效調控房地產經濟,加之房價逐漸平穩、房地產市場逐漸成熟,會使房地產經濟良好發展。而要想真正實現房地產經濟可持續發展,還需要通過制定長期的發展計劃、加強房地產產業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才能逐步實現。所以,積極調整我國房地產行業,可以使房地產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高洪祥 單位:浙江中安建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曹志明.淺析房地產經濟發展方向[J].中國房地產業,2012,(2):29.
[2]武增元.房地產經濟發展方向分析淺談[J].現代商業,2013,(35):105.
[3]韋芳.基于宏觀調控下的房地產經濟發展與管理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4(9):16-17.
[4]周琳.淺議新常態下房地產業研究和發展方向[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7):1632-1632.
關鍵詞:煤炭經濟;產業結構;資源整合
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態勢,對煤炭產業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長期以來,煤炭一直在我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占70%左右。盡管新能源的開發有了新的發展,然而煤炭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將是我國的主要能源,這一戰略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各種發展中所伴生的問題與現象也層出不窮,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重視。目前,國家已經著力對煤炭產業進行宏觀調控,煤炭產業的發展已經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問題來抓。
一、我國煤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長期以來,煤炭工業“多、小、散、亂”的發展格局沒有得到徹底改變,其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資源浪費、安全隱患增多等問題,使產煤地經濟陷入了“因煤而興,因煤而衰”的資源詛咒之中。一是資源浪費驚人、綜合利用程度低。二是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嚴重。三是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嚴峻且礦難不斷。
1.資源浪費驚人、綜合利用程度低
我國大多數地區對于煤炭資源的開發、煤炭產品的加工等綜合利用程度不高。不少地區并不具備煤炭綜合利用技術,對資源的利用主要集中于洗選、煉焦、發電等;而對于一些具備較高的科技含量,且順應清潔能源產品和技術理念的開發模式,如工業型煤以及煤焦油深加工等,不具備雄厚的技術實力,難以達到產業化發展。
2.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嚴重
煤炭的生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往往涉及到很嚴重的環境問題與生態問題。由于煤炭產業的發展而滋生的環境問題與生態問題屢屢涌現。2002年以來,我國煤炭消費和生產強度持續增加,煤炭資源和環境保護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國煤炭有效供給主要靠晉陜蒙地區,晉陜蒙地區的煤炭產量增量占全國煤炭總增量的80%左右,給礦區生態環境保護帶來巨大壓力。以產煤大省山西省為例,該地區已經成為中國生態環境最差的地區之一。不少地區地表大面積塌陷,大氣煙塵污染嚴重。
3.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嚴峻且礦難不斷。
由于煤礦分布點多面廣,布局不合理,礦井基礎差。不少企業為了壓低成本,難以做到及時對設備進行更新維修,造成礦井隱患增加。煤礦往往缺乏安全管理人員,人才素質低,不具備應有的安全意識,不能接受正常的安全教育培訓,這些狀況均引發了煤礦安全隱患增加。
二、我國煤炭經濟發展方向
1.對煤炭經濟進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產業鏈條
從國家層面看,“十二五”發展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并將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因此,煤炭消費增長速度減緩是大勢所趨?!笆濉逼陂g的煤炭供給,由于晉陜蒙地區的煤炭鐵路運輸“瓶頸”逐步得到緩解,積蓄的煤炭產能將逐步釋放出來,西煤東調能力將大幅度上升,全國煤炭供給能力呈現出逐步增強走勢,煤炭市場逐步轉向供給過剩。同時,在煤炭產品成本中,人力資源成本所占比重較大。“十一五”期間,雖然煤炭企業職工薪酬有所增長,但是大多數企業職工薪酬仍然偏低,“十二五”期間煤炭企業職工薪酬的增長速度將會超過經濟增長速度?!笆濉逼陂g,國家將陸續出臺資源稅改革措施,提高資源稅征收標準;研究出臺環境稅和碳稅,加大煤炭開采損壞生態環境的治理和恢復力度。煤炭產品制造成本、期間費用和稅收負擔的增長速度會超過煤炭價格的增長速度,若不推動煤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煤炭產業,實施煤炭深加工,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將打破我國煤炭市場供需基本平衡走勢,導致經濟效益出現滑坡。
2.加快資源整合,壯大煤礦企業規模,提高單產能力
煤炭資源整合對于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加快煤炭企業的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是實現煤炭安全生產根本好轉的必由之路,是煤炭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煤炭利用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3.夯實基礎,上標準,為經濟發展提供安全保證
通過多年來的煤礦整頓與關閉,我國煤礦安全基礎得以整體提升,但威脅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方面非常之多,這就要求煤炭企業強化服務,夯實煤礦安全基礎,結合我國煤礦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推進煤礦企業質量標準化建設促進標準化礦井進檔升級,嚴把安全關,安全是永恒的主題,堅持不懈地嚴抓隱患排查治理,確保煤礦企業合法生產,確保制度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從而為經濟發展提供安全保證。
對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持肯定態度的專家,強調區域經濟發展中政府的積極作用,該專家認為,我國作為一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大國,需要根據國情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制定和實施切實可行的區域發展戰略,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最終實現高水平的經濟協調發展。良好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劑”和“加速器”。為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需要政府這一“有形的手”通過宏觀調控加以有效解決。政府在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效的政府干預即宏觀調控是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重要手段。市場是實現資源高效配置的有效手段,如果一味采取強制性手段對區域經濟發展進行調控,就會違背客觀經濟規律,使有限的資源得不到最優利用。但是,一味強調市場調節,就會使得“循環積累因果效應”和“馬太效應”十分明顯,區域經濟發展差距越來越大。改革開放之初就是利用市場調節的“聚集效應”,結果使得國家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流入東部地區,區域差距拉大。因此,在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作用的同時,國家必須進行宏觀調控,消除區域差距過大造成的“市場失靈”。
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關鍵是要在區域之間建立公平競爭、機會均等的宏觀調控體機制。這一調控機制的實質是政府基于社會的整體利益,為各區域發展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外部環境。
具體而言,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恒山指出,這幾年,推進地區經濟工作,總體上是循著如下基本思路進行的:第一,緊緊扣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這條主線。在現階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點是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充分發揮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加快欠發達地區發展,縮小地區發展差距,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區際良性互動,實現一體化發展;改善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協調。第二,堅持把抓重點地區發展作為基本路徑。著眼于縮小兩極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我們一方面抓條件較好地區的進一步開發開放,對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改革開放以來一直率先發展的地區,使其繼續發揮輻射、帶動、示范作用;與此同時,遵循市場規律,突破行政區界限,以城市和城市群為依托,在全國特別是中西部推動形成若干帶動力強、聯系緊密的經濟圈和經濟帶,著力培育新的增長極。另一方面,抓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的發展。第三,立足解決深層矛盾和突出問題。我們著眼于推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快縮小區域差距,著力推動解決那些關系到國家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結構和體制問題,通過制定相關文件,做出前瞻性謀劃,提出解決深層矛盾的方向、思路和主要措施;通過開展相關專項試點和綜合試驗,在一些風險較大、涉及面較寬的重大問題上先行先試,摸索路徑,積累經驗。
關鍵詞:成都經濟重心;經濟發展方向;轉移軌跡
一、經濟重心理論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影響因素
在工業經濟時代,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更多的是考察該區域內工業總產值的總量水平。城市內的工業布局總是遵循著一定的工業集聚和擴散理論。早期的新古典經濟學家馬歇爾認為產業集聚是在不存在規模經濟和在完全競爭的情況下,主要是最求知識外溢、共享市場、經濟外部性。新經濟地理學的克魯格曼認為產業集聚是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的情況下形成的結果。當產業集聚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形成工業園區,這種工業園區的形成模式稱為是經濟自然發展的結果。但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低,為了加速經濟增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帶動經濟增長,我國的園區模式大多是先由政府成立園區,再進行招商引資推動園區的形成和發展。
工業園區的集聚和擴散影響著一個城市、一個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方向的變化。為了研究一個區域內經濟的發展方向提出了經濟重心的概念。重心的概念來源于物理學的力學的知識,主要是指在各個方向力的作用下,使得各個牽引力的作用能夠達到相互制約、相互制衡的一個均衡點。經濟重心是反映一個城市或一個區域內經濟發展在各個方向上的經濟牽引力的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一種相對靜態的均衡狀況。在我國最早利用經濟重心來研究和分析區域經濟的發展問題是周良民(2000)《經濟重心、區域經濟與協調發展》,徐建華和岳文澤(2001)《近20年來中國人口重心與經濟重心的演變及其對比分析》,馮宗憲和黃建山(2006)《1978-2003年中國經濟重心與產業重心的動態軌跡及其對比研究》。趙祥(2013)
在《產業集聚、擴散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一書中提出了產業重心的概念,認為我國工業發展空間格局的變化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都會受到產業重心變化的影響,并通過實證分析了我國制造業產業重心變化引起了我國跨區域的產業轉移。經濟重心的移動可以從長遠上把控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方向,可以為政府制定相應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導向指明方向,對推動區域內產業集聚和產業擴散具有重要意義。當區域內一個方向的經濟發展發展或其他方向的經濟弱化都會推動經濟重心的軌跡向著一定方向移動。
影響一個區域內經濟重心移動的因素有很多,我們主要考慮本區域內工業經濟發展的水平和本區域內地理空間坐標的位置。一個區域內各個轄區工業園區的建立可以幫助這個區域內工業經濟的發展,工業經濟的發展水平決定了本轄區在整個區域內經濟發展的牽引力,工業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對整個區域內經濟發展的牽引力就越大,工業經濟發展水平越低對整個區域內經濟發展的牽引力就越小。在整個區域內空間地理位置也影響著經濟牽引力的大小,距離中心區域越遠對整個區域內經濟發展的牽引力就越小,距離中心區域越近對整個區域內經濟發展的牽引力就越大。
二、經濟重心的模型構建
以趙祥的產業重心分析模型為基礎,構建區域經濟重心模型。前提假設:
(1)推動一個區域內經濟發展的主要是區域內產業集聚所帶來的工業生產總量,只考慮工業生產總值對經濟的牽引作用,不考慮農業、服務業等其他產業對經濟的牽引力。
(2)以城市的區域地理中心,作為區域內的坐標原點,在坐標軸上來考察區域地理內的各個經濟增長點和距離中心原點的坐標位置。
(3)不考慮城市內區域經濟所占面積的大小,我們只考慮城市內各個區域方向上經濟增長點經濟總量的影響。
假設一個城市內有n個經濟發展區域,第i個區域內帶動經濟增長的點的坐標是(Xi , Yi),Vi表示第i個區域內經濟的發展水平,即該方向上對經濟發展的牽引力,(X , Y)表示該城市內經濟發展的重心。
X=∑ni=1xivi∑ni=1viY=∑ni=1yivi∑ni=1vi
三、成都經濟重心的移動軌跡計量分析
(一)成都經濟在成渝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推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國家戰略背景下,國務院著力培育成渝經濟區,將成渝經濟區作為推動西南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來帶動成渝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成都作為成渝經濟區內的一個核心極點,成都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方向、工業的布局直接影響著整個成渝經濟區的發展狀況。在整個成都市中,成都的行政轄區為7區12縣市。成都的每一個行政區域可以作為成都市縣區內一個縣的經濟增長點帶動著周邊經濟的發展。由于成都各個區縣之間存在著空間的距離,區域內經濟發展水平也存在著差異,因此各個區縣對經濟重心移動軌跡的影響力大小也不相同。各個區縣內的經濟增長點都影響著成都經濟重心移動的軌跡向著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方向發展。在成都各區縣內的產業集聚總會帶動聚集區內或集聚區周邊的區域經濟發展,對區域外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強的牽引力,總是希望的經濟發展,向著集聚區域內發展。
(二)經濟重心模型的計量因素選擇
1、經濟重心模型的計量因素之一――成都經濟空間布局
【關鍵詞】現代物流;發展方向;經濟發展
河池市背靠大西南,地處黔桂兩?。▍^)結合部,國家“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西南出海大通道穿境而過,是西南腹地走向珠三角、走向東盟的咽喉要塞,是“南貴昆經濟區”、“泛珠三角經濟區”和“東盟自由貿易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交匯的樞紐,是西部大開發的熱點地區,與北部灣經濟區、西江黃金水道關系密切,是國家綜合交通網中的重要結點城市。因此,河池市戰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具有發展區域物流的區位優勢、經濟基礎、環境條件和戰略機遇。
1.河池市“十二五”現代物流發展方向
1.1 建成高效的物流網絡節點
根據河池市城鎮布局和物流發展需求分布特征,完善物流基礎配套設施,構建以物流園區為中心,以周邊縣為支撐,分工合理、設施完善、信息暢通的物流基礎設施布局,通過交通網絡把規劃建設的河池物流基地、4個物流中心、9個配送中心有機地聯系起來,構成河池市物流網絡體系。
針對河池市已有的物流中心、貨運場站、交易場所、倉儲設施、交通基礎設施等設施布局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管理混亂等現狀,通過改建擴建新建、布局優化、功能調整、組織管理等方面進行有效整合,既提高現有資源利用效率,又達到滿足未來現代物流發展需要的目的。
1.2 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依托河池市優越的區位環境、交通戰略地位,以西南出海大通道為主軸,以河池通往北部灣、珠三角、大西南為主線,加快建設區域陸海空物流大通道體系。依托已有的鐵路貨運站、公路貨運站等交通運輸設施,選擇重點地區和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集裝箱多式聯運中轉設施和連接兩種以上運輸方式的轉運設施,提高鐵路集裝箱運輸能力,解決港口作業區與鐵路、鐵路與公路、民用航空與地面交通等樞紐不銜接以及各種交通樞紐相互分離帶來的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多次搬運、拆裝等問題,促進物流基礎設施協調配套運行,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提高運輸效率。
1.3 實現物流信息化
鼓勵企業采用倉儲運輸、裝卸搬運、分揀包裝、條碼印刷等專用物流技術裝備。重點推廣集裝技術和單元化裝載技術,推行托盤化單元裝載運輸方式,大力發展大噸位廂式貨車和甩掛運輸組織方式,推廣網絡化運輸。完善并推廣智能標簽、無線射頻識別(RFID)、電子數據交換(EDI)、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道路交通信息通訊系統(VICS)、不停車自動交費系統(ETC)、智能交通系統(ITS)、可視化和貨物快速分揀等新技術。
通過對企業內外信息需求分析,結合企業的發展目標,以政府主導、企業積極參與的形式,加快建設一個基于供應鏈的,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于一體的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用于提供物流信息、技術、設備等資源共享服務,促進信息的互相傳遞,實現區域間、區域內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企業等之間的信息整合,最大限度地優化配置社會物流資源,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升物流全過程的整體運作水平。
1.4 大力發展綠色物流
綠色物流是指在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物流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隨著河池市有色金屬、化工等行業的發展,將不可避免地堆環境造成破壞。空氣污染、噪聲干擾、交通事故等將對人民的生活構成威脅。因此,河池市現代物流的發展必須優先考慮環境問題,需要從環境角度對物流體系進行改進,形成一個環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統。
1.5 加快物流人才培養
針對河池市目前物流專業人才匱乏、管理水平較低的突出問題,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養。加強對物流企業從業人員的崗前培訓、在職培訓等,通過不同方式和各種渠道,培育市場急需的物流管理人才。
2.河池市現代物流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現代物流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管理理念,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研究機構與企業的普遍重視并迅速發展,歸根到底是由于現代物流在促進經濟增長、提供企業競爭力、優化產業結構、改善投資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對河池市經濟發展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2.1 有利于促進河池市經濟增長
規劃建設的河池市物流基地、河池市農產品物流中心等物流節點是基礎設施建設類項目,總投資少則幾千萬元,多則20億元。建成后,可集聚物流與貨代企業百余家,形成物流服務的集聚,這些物流企業將會為周邊地區眾多的工商業企業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務。同時,現代物流是關聯度很強的一個新興產業,其發展將會增強河池市的吸引力和輻射力,會帶動相關的金融業、餐飲業、旅游業、信息業等的發展。
2.2 有利于提高企業競爭力
物流能力是構成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當前在國際國內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企業競爭的手段和方式從價格競爭轉向依靠品牌、管理、技術、人力資本和服務,因而發展現代物流也是企業適應這一競爭趨勢的內在要求。發展現代物流將使企業在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高技術和產品開發水平、提高市場營銷水平的同時,獲得物流能力的支持,從而提高其競爭力。另外,發展現代物流,將使河池市傳統的物流企業以及新興物流企業得以發展壯大,并積累組織和管理現代物流服務的經驗與實力,適應國際競爭的需要。
2.3 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
2010年河池市的三次產業結構為20.7:45.1:34.2,可見河池市的第一、二產業占有較大比重,第三產業相對落后?,F代物流的發展對河池市的運輸、倉儲、通訊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帶來這些行業質的飛躍。而這些行業的共同崛起,會大大提高河池市的整體服務水平。這不僅可以增加第三產業的絕對數量,提高第三產業中高附加值行業的比重,也會促使第一產業、第二產業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從而優化產業結構。
2.4 有利于改善投資環境
國外投資者選擇投資地點,不僅要考慮當地的經濟條件和優惠政策,還要考慮其物流環境。物流環境的好壞已成為投資者評價一個地區投資環境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在土地、勞動力價格以及各種優惠政策正在逐步弱化的情況下,現代物流的狀況在吸引外資中的權重越來越大。因此,加快現代物流發展,對河池市改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外資具有深遠而現實的意義。
2.5 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
物流產業具有較強的吸納勞動力的作用。首先,物流基礎設施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其次,物流基礎設施建成后即可吸引眾多物流企業入駐,一般除高層管理人員為投資方注入外,其他員工大多數將本地招聘。再者,隨著河池市經濟的發展,物流需求將進一步加大,物流需求的加大會進一步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物流產業中很多工作適合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如基礎設施建設,商品包裝、搬運、倉管等。這將為河池市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參考文獻:
[1]秦小輝.廣西北部灣第三方物流企業信息化發展現狀及措施[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0(02):77-79.
[2]周宇昆,張矢宇.欠發達地區物流發展方向研究[J].交通企業管理,2009(10):52-53.
一、努力克服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積極應對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近兩年,國家為遏制投資過熱,采取了緊縮銀根、控制土地、加大“五小”治理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使我旗剛剛起步的工業經濟遭受沉重打擊,烏斯太火電廠項目中途停工、一批鐵合金、焦化項目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全旗三分之二的煤礦停產整頓,還有一大批項目因達不到國家的產業政策要求而無法建設。因此,如何應對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我認為應對辦法是八個字“區別對待,靈活掌握”:一方面要逐步提高新上項目“門檻”,今后凡投資規模低于3000萬元、不符合國家環境要求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原則上不予立項,要積極引進一批資源利用率高、環境污染小、財政貢獻大的大項目在我旗投資建設,逐步提高我旗的產業整體質量與水平,努力培育一批效益好、規模大、帶動力強的大企業集團。另一方面為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對一些規模小、效益好、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但對地方財政貢獻大、能解決就業、能帶動農牧民增收的項目,政府要采取保護措施,適當給予其生存發展的空間,使其逐步發展壯大,就是我們要“抓大但也不能放小”。
(二)著力解決地區產業趨同、競爭加劇問題。我旗與臨近旗市同處一個經濟發展區域,資源條件、經濟類型、發展模式、產業結構相似,這就存在一個爭資源、爭市場、爭項目的問題。在這種競爭中,如果我們與臨近旗市比資源富集、比區位優勢、比基礎設施條件,我們沒有競爭優勢。因此,我們必須發揮比較優勢,突出特色,走“差異化”發展之路。具體講,就在產業發展上,要實施“三產聯動”戰略,發揮我旗旅游資源豐富獨特、有發展口岸經濟條件等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口岸經濟為主的第三產業;發揮我旗煤鹽、風光等工業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煤鹽化工產業和風電、光電產業;發揮我旗地廣人稀、農牧業人口少、光照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溫棚種植業、舍飼養殖業、沙草產業,實現三產互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三)盡快解決后備資源不足問題。從本次臨近旗市考察調研情況來,鄂爾多斯、鄂托克前旗、靈武等地區快速發展的動力在于富集的資源,支撐在于有一些國家級、自治區級的大項目。相互比較,我旗經濟發展后勁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們的后備資源嚴重不足,面臨現有企業和新上項目資源供給缺口日益加大的尷尬境況。如果后備資源問題不能盡快解決,這將直接影響到后續項目建設和“十一五”規劃目標的全面完成。解決的辦法,我認為有三條:一是提高資源利用率。努力上一批資源深加工項目,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改變“挖資源、賣資源”的傳統產業發展模式,逐步走出一條切合我旗實際、符合國家產業發展形勢的新型產業發展模式,盡快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二是調整產業結構。逐步淘汰一批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經濟效益差的項目,積極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研發一批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輕、附加值高的新產品,大力發展風電、光電等有豐富資源保障、發展潛力大的新型產業,同時積極引進一批農畜產品加工等輕工業項目,形成各產業梯度推進、輕重工業協調發展的產業新格局。三是加大地勘投入。通過增加地方財政投入、/!/積極爭取上級投資、鼓勵商業性地勘、拍賣探礦權采礦權等措施,進一步加大對全旗重點資源區的地質勘查工作力度,為工業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尋找新的、更大的后備資源保障,促進全旗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四)逐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落后的現狀?;A設施條件是衡量一個地區投資環境好壞的一項重要條件。從此次臨近旗市考察調研來看,各地都非常重視當地投資環境建設,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肯下大“本錢”,這也就應了那句“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我旗在這方面明顯滯后于人家,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想不光是資金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有規劃、突出重點,不能“撒胡椒面”。我們要借鑒烏斯太開發區和東勝鐵西新區的開發模式,舉全旗之力選擇基礎設施相對完備、具備大項目投資建設條件的地方再開發建設一個新的工業園區,資金問題可借鑒東勝鐵西新區的“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建設模式,只有將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生產要素集中使用,才能在短時間創造出奇跡(這個建議僅供大家討論、參考)。
二、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一)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目前,煤化工產業和鹽化工產業是我旗的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完全具備了優化升級、發展壯大的基礎和條件。從企業講,企業素質普遍較高,初步形成大中小梯度遞進格局,特別是慶華集團、中鹽集團、太西煤集團等大企業集團的核心作用日益顯現;從資源講,煤炭、鹽硝資源是我旗優勢資源,儲量大、品質好、分布廣,加之策克口岸的開通和臨策鐵路的建設為解決產業后備資源不足問題提供了重要保障;從產業鏈講,目前已初步形成煤—洗煤—焦炭—電石,鹽—純堿—氯堿—金屬鈉,日曬硝—元明粉—硫化堿—苯甲醚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并在不斷延伸、拉長;從后續項目講,“十一五”期間,規劃建設的中鹽40萬噸PVC、慶華100萬噸煤轉油、慶華50萬噸甲醇、慶華300萬噸重介洗煤、蘭太60萬噸純堿擴建等煤化工、鹽化工重大項目53個,占規劃工業項目總數的56%;預計這些項目建成后將新增產值約230億元,占規劃工業項目總產值的70%。因此,煤化工業和鹽化工業是“十一五”期間我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支撐,也是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的重要保障,我們必須將煤化工、鹽化工產業作為全旗經濟發展的第一增長點,努力排除困難,創造條件,力促規劃重點建設項目早日建成投產發揮效益。
(二)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眾所周知,我旗具有得天獨厚的風電、光電資源,據專家測算,全區50米高度可開發利用風能資源為20.02億千瓦,而我們阿盟就占到了1.22億千瓦約61%;加之我旗具有地廣人稀、網電條件好、臨近寧夏和甘肅電網等優越的建設風電廠條件,得到眾多國內外風電企業垂青。目前,寧夏天凈賀蘭山風力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