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3 16:16:18
序論:在您撰寫生態旅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從南京副市長陳剛的倡議中不難發現慢生活的理念在長江三角洲已經基本形成共識,長江三角洲已然成為中國式慢生活的起源地與引領地。在長江三角洲經濟急速發展的背景下,提倡慢生活的理念實質是對生態學規律的一種正確認識?;凇吧鐣洕匀弧睆秃仙鷳B系統中各種因素相互作用協調發展的規律,長江三角洲地區主動降速發展是傳統發展模式在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遭遇瓶頸之后做出的戰略抉擇。這種選擇最終將導致長江三角洲生態系統的發育和進化。
二、慢旅游是生態旅游的延續
生態旅游是慢旅游發展的基礎,綠色的生態、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溪水、寧靜的鄉野氣息是慢旅游的王牌。[3]同時,慢旅游是一種深度旅游,是一個文化的浸入過程。其主要特征表現為:
(1)主張扎進一個陌生地方沉淀自我,融入當地的生活,充分了解當地文化;
(2)主張在旅游地居住一段時間,像居家生活一樣,親自到市場買菜、做飯,在城市或鄉村隨意游逛,而沒有特定的目的地;
(3)不以留念為目的,而是為了體驗另一種生活;
(4)而作為全國旅游經濟最為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無疑是開展慢旅游活動最為理想的場所,因為該地區擁有超前的旅游發展理念并具有建設慢行系統,開展慢旅游及社區旅游的良好條件,而依托這些優勢條件開展慢旅游活動將掀開生態旅游發展的新篇章。
三、長江三角洲構建慢旅游目的地的生態路徑
正確把握長江三角洲慢旅游發展的瓶頸與問題是構建慢旅游目的地的前提條件。就目前長江三角洲開展慢旅游的實踐來看,存在如下問題:
(1)慢旅游依托的旅游基礎與接待設施嚴重不足;
(2)旅游目的地的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慢城建設失去基礎;
(3)文化旅游資源破壞嚴重,文化旅游消費快餐化,難以為旅游者提供深度旅游體驗的文化環境;
(4)依托慢城發展慢旅游目的地比較困難,很難找到符合國際慢城標準的城鎮建設慢城。在諸多瓶頸與問題的制約下,盲目地開發慢旅游將是一種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經濟行為,不是一種符合生態學規律的行為。因此在理順長江三角洲慢旅游發展的瓶頸與問題后,長江三角洲應結合區域特點和區位優勢,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構建慢旅游目的地。
(一)生活休閑化的旅游城市是開展深度體驗旅游的理想場所
慢旅游是一種在旅游目的地的慢生活體驗,需要融入當地社區,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生活休閑化城市旅游經濟發達,休閑娛樂設施齊備,城市生態環境優美,如杭州、蘇州等城市。這些城市可以結合國際慢城構建的部分標準,如在公共設施和盡可能多的私人設施上張貼“蝸?!睒俗R,以直觀形式倡導“慢生活”及“慢旅游”的理念,并通過“慢生活”及“慢旅游”理念的宣傳將旅游與社區融為一體,為旅游者提供深度文化體驗旅游、社區體驗旅游及休閑度假旅游等生態旅游活動,把自身打造成具備深度體驗價值的慢旅游目的地。
(二)生態環境優美的山區城鎮是構建慢旅游目的地的
最佳載于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山區城鎮,生態環境極其良好,并具有建設慢行系統,開展慢旅游及鄉村社區旅游的良好條件,如南京高淳縣、紹興南部山區、杭州淳安與桐廬縣、常州溧陽、寧波奉化等地區的鄉鎮,具有開發慢旅游的良好條件。這類山區城鎮可以按照慢城相關標準、公約與準則積極構建國際“慢城”。此外,長江三角洲地區一些生態環境良好、現代工業不發達、鄉村民俗文化保存完好、鄉村性非常強的山區城鎮則具備構建國際“慢城”的基礎條件。國際“慢城”是開展生態旅游,發展慢旅游目的地的最佳載體。目前,長江三角洲已有高淳椏溪國際“慢城”,而生態環境優美的山區城鎮完全可以借鑒椏溪成功申報國際“慢城”的經驗,再次構建1-2處國際“慢城”,并立足于長遠發展,在區域內部形成國際“慢城”的聚集地。
(三)具有鄉村腹地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及鄉村旅游地具有發展慢旅游的良好條件
就長江三角洲目前的旅游資源現狀來看,其區域內有多處具有鄉村腹地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如仙居風景名勝區、紹興浣江———五泄風景名勝區、紹興新昌天姥山風景名勝、杭州千島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寧波奉化雪竇山風景名勝區等,這些風景名勝區位居鄉村腹地之中,并于社區融為一體,具有發展以慢生活、慢旅游、慢體驗為特征的旅游目的地條件。此外,長江三角洲不僅城市旅游、城鎮旅游發達,鄉村旅游也極其發達,因此可以依托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旅游特色村、現代旅游鄉村等載體構建國際“慢城”體系,并加快建設符合生態規律的慢旅游基礎與接待設施,發展慢旅游業態。
(四)具有線性特征的旅游目的地地帶是構建慢旅游帶的理想地帶
長江三角洲的空間架構主要是由一些江河、海洋與交通干線組成。已經申遺成功的京杭大運河貫穿長江三角洲16市,其中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嘉興、杭州7市具有構建京杭大運河慢行綠道的得天獨厚條件;環太湖岸線連接無錫、常州、蘇州、湖州4市,太湖環湖慢行系統的建設也將使該區域成為慢旅游、慢體驗、慢生活的慢旅游目的地地帶;長江三角洲濱海岸線具有建設濱海慢行綠道的條件,也適合開發慢旅游;而長江把南京、揚州、鎮江、泰州、常州、無錫、蘇州、上海等8市連為一體,具有開發沿長江慢行系統的良好條件。因此,長江三角洲只要慢旅游發展理念正確,積極開展區域旅游合作,借助濱海、沿江、環太湖、京杭大運河、錢塘江和新安江等具有線性特征的水系資源構建濱水慢旅游目的地地帶或慢旅游帶及一體化旅游慢行系統,將來必定成為具有國際重要地位的慢旅游一體化發展區域。
(五)江南水鄉古鎮是開發慢旅游的試驗場
江南水鄉古鎮具有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居民安居樂業、社區和諧、旅游業發達,以特色旅游交通工具為主,并且人口條件也符合國際“慢城”要求,具備構建國際“慢城”的良好條件。若直接把水鄉古鎮按照國際“慢城”體系開發建設,則不失為提升江南水鄉古鎮旅游品位的一種最佳路徑。因此,江南水鄉古鎮完全可以依托社區旅游和文化旅游來構建生態旅游目的地系統,就其慢旅游開發路徑而言主要包括:
(1)深度挖掘江南水鄉古鎮特色文化,構建能深度體驗江南水鄉古鎮特色文化的旅游產品體系;
(2)在古鎮保護與旅游開發中,注重當地居民的生存權利與正當訴求,保護古鎮所依托的居民文脈,開展極具特色的古鎮社區旅游以吸引社區體驗旅游者;
(3)保護水鄉古鎮所依托的生態環境,保護水域安全及提升居民用水質量;
(4)積極拓展水鄉古鎮開發領域,構建水鄉古鎮旅游圈;
(一)公園概況
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創立于1971年1月25日,屬于火山山脈中部自然保護區(ACCVC),位于首都圣何塞以北45公里,占地約6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點為2708米,年平均氣溫1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3500mm。盡管2009年哥斯達黎加地震對山路有所破壞,但目前仍然有便捷的道路可抵達火山口。波阿斯為成層火山,山頂有三個火山口,主火山口深300米,直徑約13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間歇泉火山口,為活火山,有小規模的噴氣活動,火山口底部形成一個硫磺湖,直徑300米,深40米,水溫介于20-50攝氏度,酸堿度小于1,湖水顏色在灰色、綠色、綠松石色間變換。湖內無生物,火山口周圍無植物生長。該活火山口東南部有一個更古老的死火山口,雨水在火山口中央形成碧綠的湖泊,曾居住在這里的土著人為湖泊取名Botos,該湖直徑400米,深14米,在其周圍生長綠色植物。第三個火山口位于活火山北部900米,南側已被毀壞。在植被方面,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的代表性雨林為山地雨林和亞山地濕潤林,可分為四個主要生物群落:云霧林、濕潤林、矮林以及火山口周末植被稀少區。憑借其優美的自然風光,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目前已成為哥斯達黎加接待游客最多的自然保護區。
(二)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的開發策略
1、結合自身區位特點
進行科學的開發與規劃旅游開發,規劃先行。要開發一個旅游景區,首先要編制總體旅游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一個規劃是否科學,關鍵是看它是否符合景區實際,是否突出了景區的個性和特色。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在其開發規劃過程中充分突出了自身區位和資源特點。首先,從區位來說,其最大的優勢是靠近美國的地理位置,對于吸引北美發達國家的游客以及赴美旅游的外國游客十分有利。因此,公園雖地處拉美,但在管理和服務上卻按照較高的標準設計,以充分滿足北美及世界各地游客的要求。其次,從景區特色來說,其最大的優勢來自于獨特的自然資源,公園在規劃上就以生態旅游定位,強調原始性和人與自然的結合,把開發與資源的保護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再次,公園在開發自然資源的同時并沒有忽略哥斯達黎加完整而獨具熱帶和拉美文化特色,從而將文化元素與自然景觀巧妙結合,形成了以生態旅游為特色,哥斯達黎加文化為特點的獨特優勢。
2、充分利用各種外部資源推廣生態旅游
首先,該公園結合其生態資源豐富的特色,大力爭取多方支持,充分利用了國內外各種政府部門和非政府組織的有利資源,為其開發建設的先進性、系統性和科學性打下了堅實基礎。在成立之初,公園便得到了該國的“火山山脈中部地區發展基金會”的支持。這一基金會是哥斯達黎加旅游業內十分重要的非政府組織,它致力于該國火山山脈中部森林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市場和環境教育的發展和應用,創立和傳達能夠改善國內和國際公共環境政策的信息,保持和推廣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通過基金會的支持、指導以及對同類公園的借鑒,使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在規劃和建設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作為哥斯達黎加國家自然保護區系統(SINAC)可持續旅游項目的一部分,公園獲得了美洲開發銀行的專項基金支持,為公園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證。其次,該公園在開發規劃的細節方面,積極吸納各類社會組織參與建設管理。哥斯達黎加作為旅游大國,國內活躍著不少致力于旅游開發的公共組織和志愿者組織。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積極引進這些組織參與到保護區核心限制區域的管理中,推出不少環境友好型的旅游特色項目,既讓當地百姓獲益,同時保護生物多樣性。此外,酒店的服務水平是一個大型旅游景點服務水平的標志。公園通過引進華美達酒店的入駐改善了基礎設施和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人員的效率和服務質量。
3、全面加強對居民和游客的環境教育發展生態旅游
離不開全社會、特別是景區周邊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因此環境保護教育十分重要。在哥斯達黎加,政府部門始終積極開展對廣大居民的教育,讓全社會參與到有組織的環境保護中。其中,“火山山脈中部地區發展基金會”作為發展火山地區旅游業的重要力量,更是將對火山山脈中部地區居民行為舉止的教育作為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居民與自然和諧相處。此外,該國在對下一代的教育中也始終將環境保護作為重要內容。如1989年創立的Inbio國家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擁有為少年兒童免費開放的公園,通過做游戲、講故事、繪畫等讓小公民們從小熱愛野生動植物。各大書店里也都會有一個書架擺放自然書籍,介紹大自然的生物。全民的理解與支持,成為發展生態旅游的重要保證。
二、哥斯達黎加生態旅游開發
對中國的啟示我國的生態旅游主要是依托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這些國家重點保護的區域,生態系統保存相對完好、生物多樣性豐富、植被和地貌景觀多樣,一些地方還同時是自然和歷史文化遺跡相融的區域,這些都為生態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頂層規劃引導不夠、多頭管理、風景區生態環境系統失調、專業人才缺乏、全民保護和參與意識薄弱等問題。哥斯達黎加在生態旅游方面的成功經驗對我國旅游業發展具有積極的啟示意義。
(一)借鑒哥國發展模式
將發展生態旅游納入區域發展的整體規劃之中。作為發展中國家,哥斯達黎加成功體現了后發優勢。他們吸取先發國家先破壞后治理保護的教訓,及時遏制住環境惡化的勢頭。在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上遇到突出矛盾時,該國通過大力推廣《森林法》和森林生態補償制度,避免了自然資源的進一步破壞,又通過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實現了保護環境與促進經濟發展的雙贏,直接從傳統農業經濟走向生態旅游的發展道路。目前,我國同樣面臨著在工業化進程中生態遭到破壞的問題,同時又存在著生態旅游發展不足、不健康的問題。為此,首先要進一步做好規劃(包括全國性的整體規劃和分地區的區域規劃)。不久前國家出臺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規劃》從總體上體現了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規劃》按開發方式將國土分為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從發展生態旅游的角度看,應將限制開發區域(如大小興安嶺森林生態功能區、阿爾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態功能區等)以及禁止開發區域(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自然遺產等)作為重點規劃區域,依托建設生態功能區的資源條件,發揮其提供生態產品、保障國家生態系統穩定的區域特色,充分利用現有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等資源基礎,以科學先進的生態旅游理念為引領,提供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打造出一批享譽國內外的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使其成為帶動我國生態旅游業發展的龍頭,從而起到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作用,走出一條“保護即發展”的新路。與此同時,優化開發區域(如環渤海、長江三角洲地區等)和重點開發區域(如冀中南、東隴海地區等),作為城市化地區,雖然主體功能是集聚人口和經濟,但也應該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契機,保護好區域內的森林、草原、水面、濕地等生態空間,充分挖掘城市周圍旅游資源中的生態元素,發展以農場旅游、農家樂、采摘點、垂釣點等為代表的農業旅游產品及其他生態旅游產品,形成有相當規模、有特色的生態旅游產業。
(二)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重視外部組織的積極參與。我國與哥斯達黎加的國情不同。我國是政府主導的發展,政府掌握著更多的發展資源和組織資源,理應在發展生態旅游產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政府要在規劃制定、政策配套、法制建設、公共服務等等方面提供全面的發展支撐,克服目前引導、管理層次不高,分割、分散的缺陷。要充分借鑒哥斯達黎加的經驗,吸引和利用好各種國際組織和國內民間組織的力量,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激勵和優惠措施,以吸取其先進理念,吸引其充裕的資本,借助其優質服務管理的能力,有效地動員各種外部組織參與到生態旅游的服務中來十分重要。例如,哥斯達黎加氣象部門提供的天氣信息可以讓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的游客避開大霧,在最佳時間上山領略火山口的景觀;哥斯達黎加火山與地震監測臺所提供的地質信息又能為游客的參觀提供安全保障。此外,美洲開發銀行的資金支持、志愿者組織對景區的協助管理都對該公園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開展生態旅游宣傳教育
建設生態旅游人才培養體系。要在全社會,特別是景區居民中開展保護環境、熱愛自然的宣傳教育,確保生態旅游的和諧氛圍。更為重要的是,發展生態旅游亟需一批具備生態學、旅游學等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我國的旅游專業院校應以此為契機建設一套完整的培訓體系,一方面是對未來的旅游從業人員在此方面加強專業訓練,培養一批生態旅游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可以組織景區和旅游企業的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和進修,提高他們的旅游管理能力。
三、結語
我國生態旅游實踐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令人擔憂。①保護地內保護與發展矛盾突出。保護地雖然生態旅游資源豐富,但保護地內往往社區眾多,社會經濟條件差,社區的發展和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之間矛盾尖銳。②傳統文化面臨沖擊。許多保護地民族文化存在“漢化”、“異化”問題,比如有的地區民族建筑形式雖然至今還有部分保留,但“異化”已經開始,傳統習俗雖然仍有部分保留,但是著裝都已“漢化”。③生態環境保護面臨挑戰。生態旅游開發對于自然環境的破壞主要集中在:由于規劃開發不當造成的生態系統破壞;游客過度進入超過環境承載力造成破壞;游客進入以后產生的垃圾等污染物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置而造成的破壞。綜觀我國生態旅游實踐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目前我國經濟水平不高、環保意識較差、國內旅游市場大多處于大眾觀光、度假旅游階段,尚不完全具備開發生態旅游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盲目引導旅游者進入生態系統較為脆弱的地區必然引發一系列問題。二是生態旅游的發展在我國還不成熟,人們對生態旅游的內涵認識不清,生態旅游的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基礎設施滯后,監測監控體系不健全,專業人才缺乏。因此,在保護地開展生態旅游應關注存在的風險。運用項目管理中的風險管理理論,探討如何在保護地生態旅游中做好風險防范,協調好保護與開發的矛盾,是目前保護地生態旅游中面臨的急迫問題。項目風險管理是指對項目風險從識別到分析乃至采取應對措施等一系列過程,它包括將積極因素所產生的影響最大化和使消極因素產生的影響最小化兩方面內容。主要包括:風險識別、風險量化、風險對策。要避免和減少損失,將威脅化為機會,項目主體就必須了解和掌握項目風險的來源、性質和發生規律,進而施行有效的管理。實際工作中,帶來風險的因素多種多樣,比如政策的變動、技術的不成熟、經營管理不善、市場競爭力、資金周轉、合同簽訂、團隊合作等等,應牢固樹立風險意識,鑒別可控風險和不可控風險,切實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
二保護地生態旅游的風險識別與對策
1管理風險
保護地生態旅游面臨的管理風險主要有管理機構設置不合理、管理體制不順、經營合作模式不合理、人才培訓不到位、管理措施不力等,在此重點關注管理體制、經營模式和人力資源管理三方面。
1.1理順保護地生態旅游管理體制
首先要理順保護地的生態旅游管理體制,保護地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必須建立在政府、企業、社區居民合理分工和有效整合的基礎之上。政府負責制定旅游開發總體規劃,制定相關管理制度,進行宣傳促銷,建設基礎及公共設施,吸納社會資金,確保資源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企業負責旅游產品項目的開發建設,執行景區管理制度,創造社區居民就業機會,其任務是開發和經營旅游景區,既要保護資源,又要使社區受益。社區負責保護自然環境和傳統文化旅游資源,參與旅游經營并獲益,其目的就是保護資源,同時提高自身素質和增加收入。通過實施這種資源配置和管理制度,實現生態旅游業和保護地的持續發展,體現社會、經濟、環境三大效益。
1.2制定合理的生態旅游經營合作模式
保護地管理局在確保旅游業開發管理權限的前提下,可引進專業的生態旅游經營公司,采用特許或委托的經營方式,對保護地旅游活動進行市場化運作。對于區域內及周邊有大量村寨的保護地,生態旅游的開發可引入社區參與機制,引導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到生態旅游中來,一方面對參與生態旅游的社區在科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資金上給予一定的支持,另一方面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保護地生態旅游的開發可與科研機構及大專院校進行合作,開展科考活動,建立科普、教學、實驗基地。
1.3加強人力資源管理要培養
一支素質高、業務熟、服務好、數量充足而又相對穩定的旅游從業隊伍。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采取崗前培訓、在職培訓、短期培訓、實地考察等方式實現對從業人員的定期持續培訓。建立顧問制度,加強與國內外學術機構的溝通,爭取技能培訓方面的支持。適當增加對旅游培訓的資金投入。對導游、解說及其他服務人員進行規范管理,建立和完善各種崗位培訓、資格認證、技能考核、崗位考核、級別認證等制度。對旅游管理者進行培訓,培訓內容涉及市場研究、公共關系、旅游規劃開發和管理、標準制定、法律法規、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等。
2融資風險
2.1有針對性地分析
設計融資結構以保護地生態旅游開發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為基礎,做好融資風險分析和評估工作。一份較具有權威性并且詳細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將十分有利于對融資的風險進行識別并有效地對融資進行組織。評估的范圍包括政治、技術、人力資源、與其他項目的相關風險、服務和產品的需求狀況,以及當地的政府信用、當地的擬建項目以及投資環境情況等。一方面要充分拓展投融資渠道,包括政府撥款、銀行貸款、企業投資、國際資金、群眾集資等。另一方面要處理好政府、企業及社會捐助等多個投資主體的關系。對于旅游業是支柱產業的地區,要積極爭取政府扶持和投資,保護地內道路交通、水利、環保、通訊等方面的生態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可由政府投入,為招商引資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企業負責按保護地旅游規劃進行投資建設和經營。爭取國際組織、外國政府和國外民間團體等對保護地內科研項目、扶貧脫貧項目、社區居民能力建設等方面進行資助。
2.2構建合理的生態旅游收益分配機制
生態旅游的開發管理應充分考慮到各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使各利益主體均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生態旅游的發展并從中公平受益。從資源、知識、資金等方面考慮構建合理的生態旅游收益分配機制。首先,承認資源有價,生態旅游收益中要有一部分資金用來保護環境及支持社區發展。其次,重視知識的軟投資,包括重視旅游規劃設計中的特色挖掘、主題創意和宣傳促銷,以及對保護地的科研投入等。再者,保護地生態旅游項目的融資方要承擔開發項目中的風險,因此對于項目資金的回報也有一定的要求。
3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風險
隨著旅游的開發,大量游客的涌入必將給保護地的生態環境帶來沉重的壓力,使得景區面臨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的危險。在旅游開發過程中,一定要嚴格落實范圍、規模和經營方式,確定景點和旅游線路,加大環境監控力度,嚴格執行環保制度,實行控制性開發利用旅游資源的原則。
3.1界定開發范圍
分析環境容量保護地生態旅游活動只能在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開展,不得影響保護管理工作。比如自然保護區的旅游開發只能在實驗區和保護區周邊地區進行,在緩沖區和核心區不得開展。旅游環境容量是指在保證旅游資源質量不下降和生態環境不退化的前提下滿足游客舒適、安全、衛生、方便等需求,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允許容納游客的最大承載能力。環境容量是衡量保護地旅游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環境容量的測算要滿足自然生態環境長期較好保持,維持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要求。應科學確定游客環境容量,控制旅游人數,合理設計保護地內接待設施的數量及規模,嚴格按照指定旅游路線開展活動。加強對旅游環境容量的監測,制定合理的價格調節機制,建立信息網絡系統。
3.2積極開展資源保護
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并制定詳盡、切實可行的保護地生態旅游管理規章制度,明確保護地管理局與旅游開發企業的責任,管理人員與服務人員的職責,以及對旅游者的管理(包括對旅游者活動、規模、承載力及行為的控制)等。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生物多樣性評價指標體系。生物多樣性評價指標體系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多樣性評價是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合理利用其資源、保證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制定保護決策和保護技術方法的科學依據。在生態旅游活動中,要重視動植物生境的保護,開展生態監測工作,從氣象學、水文學、物候學、群落學、生態學等方面,通過定位、定時的采樣分析和調查,對原生生態系統進行動態監測。
3.3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設立環境管理目標,近期實現在景區改造和建設過程中,不引發生態環境破壞事件,保持景區建設和生態環境協調的目標;中遠期實現在不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環的同時,逐步恢復和改善已退化的生態環境質量,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發展的目標。做好水體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噪音污染防治和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工作。加強保護地內環境監測和環境科學研究。運用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強化環境管理,建立旅游收益反饋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政府及環保主管部門要貫徹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的政策,定期檢查,強化管理。
4社會風險
4.1突出社區受益原則
加大社區共建和共管力度社區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是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生態旅游首先要解決社區發展問題,強調社區利益和社區能力建設,在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社區參與、社區受益原則,改變并逐步摒棄以資源耗損型為主的生計方式,弱化和消除保護和發展之間的矛盾。保護地的一些日常管理、示范基地的建設,盡量讓當地村民參與,提高他們作為自然資源的主人及資源擁有者的意識,并取得一定的經濟報酬。采取技術培訓、試驗示范和扶持農村專業戶的辦法,提高當地村民利用自然資源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增加傳統農業產品的附加值。
4.2充分尊重和合理利用
原住民的地方性知識地方性知識是原住民適應生態環境的產物,具有值得借鑒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當地世居民族不僅是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受益者而且還是積極有效的保護者,他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民族生態學知識。因此,保護地在發展生態旅游業的同時,要充分尊重和利用原住民的地方性知識,這不僅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要求,也是保護文化多樣性的必然要求。
4.3加強傳統文化保護保護
民族傳統建筑和民間文物,加強對民族民間文學藝術的搶救保護和民族民間手工藝的保護,繼承和弘揚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藝術等,扶持和挖掘民族節日活動,重視傳統文化傳承人的保護。
三建立風險防范機制
保護地生態旅游普遍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風險和財產安全風險,如野生動物肇事引發傷人、損毀旅游設施及破壞農作物的情況,森林火災的發生,突降暴雨引起山洪暴發、滑坡、泥石流等。因此,建立補償機制、預警機制和應急處理機制三大風險防范機制十分必要。
1補償機制建立合理的補償機制
可分為對人身傷害的補償和對財產損失的補償。對人的補償包括游客、原住民、景區工作人員的傷害補償。對物的賠償包括游客的財產、原住民的財產、景區財產的賠償??梢圆扇≌a償和商業保險補償的方式。一是由保護地統一購買保險,納入門票費中收取,二是由個人自行購買保險。對于野生動物肇事導致的損失,可由當地政府適當提高補償標準。樹立資源有價的觀念,從旅游收益中提取“生態環境補償費”,用于保護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質量的改善。
2預警機制與國土、氣象、公安、消防等部門聯合建立預警機制
出現問題時可以相互反饋,降低風險。建立森林防火瞭望臺,配備望遠鏡、手持機和羅盤等,進行觀察、通信與定位,守望員實行24h輪換值班制度。加強教學實習、科研考察人員的入區檢查工作,建立檢查站,堵截非法入區人員。扎實開展日常巡護工作,完善安全巡視制度,全天候巡視和監督。
3應急處理機制
享有“中國西南的最后一片凈土”美譽的瀘沽湖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與云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之間,湖面海拔約2690.75m,面積約48.45平方千米,最大能見度12米,周圍植被繁茂,景色迷人。她更具魅力的是瀘沽湖周邊的摩梭人特殊的“走婚”風俗和“母系”繼承制度及其社會組成形式,形成獨特的民族文化,磁鐵般地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在欣賞美麗山水的同時體驗人文歷史。瀘沽湖的旅游業從起步到現在,經歷了自主和政府主導的不同階段:自1990瀘沽湖開始被廣大國人所認識,從而進入到了旅游業自主發展的時期,游客逐年增加,但因為沒有相關部門管理監督,管理想當不規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現象,處于混亂發展狀態。甚至出現爭奪游客的情況,嚴重的出現打架的情況,游客“被宰”也偶有發生。更加出現以走婚為名義的,這不僅影響了旅游業的純潔性,對環境資源和文化的保護傳承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04年央視曝光了瀘沽湖旅游管理不規范和變相問題。瀘沽湖旅游業進入到了政府主導時期,政府工作組開始專項整治瀘沽湖的旅游行業。經過大力的整治和良性發展,與文化生態旅游有關的規章制度也逐步完善,除旅游區管理委員會頒布的相關規章制度外,每村都制定了自己的村規,依規行事,各司其職,云南瀘沽湖旅游的各項內容正在逐步完善。
二、當前瀘沽湖文化生態旅游的現狀
目前,旅游業已成為瀘沽湖地區的主體,旅游已成為沿湖村寨的主要經濟來源,摩梭文化、摩梭人文已成為一個商業品牌,不斷在吸引更多的游客。沿湖村寨家庭積極參與旅游活動之中,這樣為瀘沽湖地區的公平參與,規范化管理提供了便利。隨著商機的不斷擴大,瀘沽湖地區外來經商和打工人員已經有超過村里原住人口的趨勢,許多外地人也穿上摩梭人的服裝,裝扮摩梭人已圖更多的利益。當前非摩梭人從事摩梭文化旅游業的人員已經逐步融入到了當地的生活,與他們一起從事旅游的周邊行業,他們認為他們說已經是半個摩梭人,并已經開始采納摩梭人走婚的習俗和母系大家庭制,逐步融入了當地的生活。至于經商的外地人,給當地的摩梭人很多了優惠和便利,許多摩梭人與外地人建立起良好的共贏關系,互惠互利,營造了良好的局面。瀘沽湖自然景觀和摩梭人文傳統對旅游業的重要性已經深得當地居民的認同,當地居民通過系統的學習,規范的引導已經開始正規的接待游客、吸引游客,同時瀘沽湖開始重視村寨及周邊的環境衛生和生態保護,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建立的摩梭博物館和瀘沽湖摩梭文化研究會為當地的摩梭文化保護和傳承立下了汗馬功勞,當地旅游業所依靠的摩梭文化已經愈加重要性。摩梭文化還具有包容性較強的特點,藏傳佛教文化和游客帶來的消費文化相互交融也引起當地人士的關注,如何合理保護當地文化,如何融合外來文化,如何從傳承摩梭傳統文化,如何保護瀘沽湖的自然生態環境已經成為當地人和很多學者研究的重要內容,如何保持當地文化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三、人類學視野下的瀘沽湖文化生態旅游思路
(一)以發展人類學為指導開拓合理的發展模式發展人類學強調發展的目的是幫助落后地區的人們擺脫貧窮,提高人們生活水平,而不是以善意的面目掠奪當地資源,并最終造成當地環境惡化的情況。發展人類學倡導的是上下齊參與發展的模式,并強調在發展過程中研究使用本土知識,強調發展要適應于當地的自身特點。當前瀘沽湖發展戰略“決戰瀘沽湖,打造女兒國”為口號,打造自身的發展特色,采用的是自上而下其參與共發展的戰略模式,但這種發展模式還是立足于大旅游、大產業的經濟運轉模式,發展存在一定的約束,不能充分重視當地的人文傳承,無法真正的平等對待當地普通居民,當地村寨也很難融入到當地旅游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開拓合理的發展模式,在制訂發展模式時,科學規劃,耐心征求當地居民的建議,并充分認識到當地情況,倡導利民利旅游的發展模式。因此要以發展人類學為指導,開拓合理的瀘沽湖發展戰略,不僅要在注重齊參與的發展模式,同時也要強調立足當地人文特點的發展戰略,遵守發展人類學的基本規則。
(二)創建社區參與的旅游發展模式旅游業的發展,不僅只依賴于瀘沽湖地區迷人的自然景觀,還要有賴于當地友善的居民、有效的社會治安、良好的管理及其它基礎設施等。以社區為單位的旅游開展,不僅會促進瀘沽湖地區經濟發展,更加會加快瀘沽湖地區脫貧致富的步伐。社區參與不僅僅指當地人參與相關活動及提供就業機會,更多的應該是以當地社區為單位、為單元更好的為旅游業的方方面面提供便利和更多的參與并謀求更加合理的發展模式。國外學者墨菲在1985年的著作《旅游:社區方法》一書,并在書中強調了旅游業對社區的影響,同時系統的闡述了社區應當如何參與旅游業。也有學者認為社區旅游是指通過旅游業的開發、建設、促進旅游目的地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等全面發展的旅游開發模式。這樣社區與旅游相互影響,吸引顧客,吸引眼球,并在此過程中影響社區生活,故應將社區參與旅游規劃和決策制定作為一種發展規劃模式,充分考慮他們對旅游的有效建議并反映在總規劃中,從而減少他們對旅游發展中產生的問題的反感情緒,避免不必要的沖突,使規劃更加能夠順利實施。
(三)完善共生運行發展模式賦權是人類學研究發展的理論基礎和長效方法,瀘沽湖地區的發展應處理好相關方面的利益,構建和諧共榮的共生共贏模式。首先要處理好相關方面利益關系,并以此為紐帶,加強民族村落以及瀘沽湖流域政府的合作,努力在環境資源、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和通訊網絡等各方面實現真正的共享,實現互惠共贏。其次要創立合理的協調機制,構建順暢的溝通和協調機制,促成生態環境齊抓共管,權益有力保障,創立共建品牌和形象的良好局面,保障資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健全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合理征收生態破壞稅或生態建設稅,為湖泊的生態修復與保護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確保高原湖泊環境健康優美與可持續開發利用。
四、總結
1.名山茶文化生態旅游的內涵
從目前學者們對生態旅游、茶文化旅游以及對茶文化生態旅游的各種論斷中,可以初步歸納總結出關于名山茶文化生態旅游的內涵大致包括四個方面:即一是旅游目的地一定是名山,或正在形成的名山,而且必須產茶、經營茶,并有茶農社區和經營主體茶農;二是旅游內容一定要有將茶葉生產、加工、消費的全過程并化解為種茶、采茶、制茶、觀光茶、品茶、購買茶以及欣賞茶藝、體驗茶道等旅游者可參與可體驗的旅游活動,而且形成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并重,茶葉生產社區與茶文化旅游者雙贏的協調和諧局面;三是既強調對名山自然生態環境和茶文化景觀的保護,又要保證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實、完美的茶文化環境中陶冶性情、美化心靈,享受中國博大精深茶文化的美;四是旅游者一定要有強烈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資源的保護意識,對中國政府關于建設“兩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社會有深刻認識,是名山茶文化生態旅游的積極倡導者和踐行者。
2.名山茶文化生態旅游建設的意義
中國的名山尤其是南方名山,一般都具山美、水美、林秀的特點。按照傳統的審美觀,一般都具有雄、奇、險、秀、幽、曠等美的形象特征,而且具有其歷史文化價值和科學考察價值,故而“自古名山僧占多”;也是學者盤桓、文人墨客登山和游山抒發胸懷的重要對象,也就有孔子的“仁者樂山”之說,以及“陶淵明性本愛丘山”、“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徐霞客一生與山結生死盟”之舉,旅游業也就成為了現代名山開發建設的主導產業。茶文化生態旅游所提供的是農旅結合、“禪茶一味”而最富生機和活力的高品位旅游產品,從而豐富了名山旅游活動的內容。中國的名山旅游特別是中緯度地區的名山都具有淡季、旺季之分的弊端,而茶為多年生常綠作物,即使冬季,仍可形成“冬雪初霧吐白花滿川谷,彌望新粲,異香拂人,寒蝶凍余,迎距宛轉如春日”(清王船山《蓮峰志》)的活力,亦可充分利用其景區旅游淡季的旅游設施和服務。名山景區多有發達的前山和相對落后的后山之分,茶產多集中于后山,一般保持著原始天然的自然生態環境,扶持名山茶文化生態旅游的發展,也就成為了縮小名山景區區域差異、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南岳衡山景區茶文化生態建設的特點
1.自然生態環境建設一直受到珍重
五岳之制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五岳獨秀”是對南岳衡山生態環境建設的總結和概括。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帶性植被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環境下,72峰間終年云霧繚繞,清泉涌流,瀑布跌水棋布,河水四季豐盈。并有煙云異彩、霧松冰雪、日出奇觀、海市蜃樓等特色天景現象。南岳之秀關鍵在于其林,有林則山青水秀。南岳衡山的森林植被率高達94%,構成特有的“林海”、“竹海”、“花海”奇觀,還保持著十多處寺廟周境的次生原始森林,并有金錢松、絨毛皂莢、銀杏、紅花油茶、云錦杜娟、白玉蘭等稀有珍稀品種,而其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在于其多方面的關注重視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地大山深的南岳衡山,歷史時期多為無主公山,其山林容易受到人為破壞,但其保護和建設歷來受到地方政府以及社會賢達,仙道名僧的呼吁保護和積極倡導。如在那“襄勸鄧百姓,兩京衣冠,盡投江湘”《舊唐書•地理志》的唐代中后期,南岳衡山就曾受到畬瑤先民的斬伐燒畬,其時居住于南岳衡山的玄泰禪師特作《畬山謠》呼吁保護山林;南宋理學大師朱熹擔任潭州刺史時,為南岳衡山禁止毀林墾荒而了《約束榜文》。在名山建置上,最早五岳各設岳牧,宋代詔五岳各置廟令,明代設永壽司,清代設僧綱司、道會司,乃至民國初年到建國前夕,官方先后在南岳衡山設立了“小林區管理局”、“林墾局”、“管理局”等林管機構;建國后山林一律收為國家所有,并先后設計了南岳林場、南岳園藝場、南岳樹木園等管理機構,對其山林進行了統一管理和開發,有力推動了南岳衡山的生態環境建設。
2.茶葉生產的種植歷史悠久
南岳衡山七十二峰連綿,又正好處于世界“綠茶黃金緯度”(北緯25-31度)地帶,其茶葉生產的歷史始于漢代,但識茶、用茶的歷史更為久遠。據清代黃本驥《湖南方物志》載:“湘中產茶不一其地,佳者有衡山之鉆林,蓋極高岸磴所產,日色不到之處,往遣捷健樵者緣木采之”,實際上這是一種生長于懸崖峭壁之上的野生茶種,至今尚遺留有20多個品種。茶葉最早稱為“萘”,湖南的茶陵(包括現今的炎陵縣)古稱“萘鄉”(景陽山)、萘水(繲水),《漢書•地理志》的萘陵即“茶陵”。唐陸羽引《茶陵圖經》云:“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可見茶陵一帶西漢或更早就種植茶葉了。而茶陵古代曾一度屬衡州府管轄。繲水中下游即流經衡州府,并于衡山縣境注入湘江;在南岳衡山一帶至今留有眾多的炎帝及其弟子的遺存遺跡。“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傳說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還有陸羽茶經也有關于“衡州茶,生衡山山谷”的記載等,由此可以認定南岳衡山識茶、用茶、種茶的歷史不晚于漢代。但其大規模種植和加工始于唐代中期,而且是其時重要產茶區,也是著名貢茶之一,《茶經》還將衡州列為全國產茶四十三州之一;在宋代的南岳衡山仍然是全國重要產茶區,而且其茶葉大量銷往北方,乃至明清仍然是“沿山皆茶……,滿川谷”(王船山《蓮峰志》),足見其古代茶葉生產長盛不衰的歷史。
3.名山茶文化積淀深厚
南岳衡山茶文化根基深厚,茶詩、茶文、茶歌、茶楹聯文化得天獨厚。“客有衡岳隱,遺余石廩茶,自云凌煙硝露,采摘春山芽”(唐李群玉《龍山人惠石廩方及團茶》);“小園茶樹數千章,走寄萌芽初得嘗。雖無山頂煙嵐潤,亦有靈源一派香”(朱熹《夜得岳后庵僧家園新芽》);“浮甌雪色喜初嘗,中有祝融風露香。徑欲與君同晤賞,短檠清夜正相望”(宋張磘《上封新茶》;“荊楚臘將殘,江湖蒼莽間。孤舟載高興,千里問名山。雪浪來無定,風帆去是閑。石橋僧問我,應寄岳茶還”(唐齊己僧《送人游衡岳》;“深山三月雪花飛,折筍禁桃乳雀饑。昨日剛傳過谷雨,紫茸的的賽春肥”(清王夫之《摘茶詞》);“破門破屋破沙鍋,住在溪邊煮月多。挑擔柴米來一捆,拾象橡粟老煙波”(清破門僧《摘岳茶•志之以詩》)等詠茶名章佳句炙燴人口。唐代杜荀鶴、杜甫,宋代歐陽修、王安石、文天祥等詩文大師也都有詠頌南岳衡山茶的詩篇不少。僅朱熹、張磘的《南岳唱酬》一書中就有詠茶詩7首,明未清初著明哲學家王夫之竟達10首。我國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南岳衡山日記中也有關于“中立(僧)以芽茶饋”的記載?,F代,詠南岳衡山景的新作仍然不少,如“路陡山高險,心愉步緩松。茶葉層綠綠,樹樹傲冬隆“(陳興琰《重登南岳》),“大寨精神辟地才,銀鋤揮地岳云開。新茶葉展春仍駐,華蓋峰高客數來”;煙霞峰下夏禪鳴,雨過茶山滿眼青。昔日詩僧留妙句,三杯淡綠醉心靈“(謝洪治《煙霞峰品茶》)”。還有湘潭大學楊春秋教授的南天門茶聯:“到南天門歇歇腳,喝杯茶去;到祝融峰看看山,攜朵云來”,以及著名歌唱家何紀光的“挑擔茶葉上北京”等,都極為傳神,共同形成了南岳衡山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寶庫,為其名山茶文化生態旅游提供了豐厚的精神食糧。
三、南岳衡山茶文化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構想
1.強化南岳衡山有機茶的品牌建設
品牌,是信譽的保證和對消費者的承諾。美國著名廣告專家茉利萊特曾說:“未來的營銷是品牌的戰爭-品牌互爭長短的競爭”。名山茶文化生態旅游發展的第一核心要素應該是優質的品牌有機茶。眾所周知,有機食品是指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標準加工的并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食品。有機食品是中國一般綠色農產品的最高層次,是一類真正源于自然、富營養、高品位的環保安全食品。有機茶就屬于有機食品之列,而且我國第一個有機食品產品就是由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和浙江省進出口公司于1990年聯合開發的有機茶。。因此有機茶本身就是品牌。南岳衡山的“南岳云霧茶”即屬于一個有機茶品牌產品,并以其“香高、色綠、味爽、形秀”等特征,而先后被評為湖南省優質名茶和中國優質名茶,其茶多酚、氨基酸氮水浸出物、兒芽數總量等方面的指標值與“龍井”、“碧螺春”等國內名茶相比均不相上下。其龍池茶場就是獲得湖南首家有機茶認證的生產基地,2005年至2007年獲得歐盟和美國頒發的有機茶證書。就是這么一個產品,種植規模不上萬畝,產量不上萬斤,單位面積產量與產值都相對很低,沒有形成真正的品牌產品優勢。為此,必須強化品牌意識,加大資金、技術、政策等方面的投入,通過內部整合,外部聯合,做大做強南岳云霧茶這一品牌,不僅要有質高量大的南岳云霧茶保證市場供應,而且要在名山茶文化生態旅游中,讓旅游者看到的是茶園,聞到的是茶香,聽到的是茶歌茶調,吃到的是放心茶飲料,欣賞的是茶文化,帶走的是品牌南岳有機云霧茶。
2.加強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
無論是發展生態旅游,還是進行生態有機茶的生產,都有賴于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以及“五岳獨秀”的南岳衡山,生態環境的本底極有利于優質的機茶的生產。經國家環保局有機茶發展中心對其茶園的大氣、水體、土壤等10項環境指標進行嚴格監測和檢驗,被認定為一切均符合發展有機茶生產條件。另據有關資料顯示,其茶園1979年以來就禁止使用化學農藥,保護和利用其天敵,保護景區生態環境,維護茶園生態平衡,使茶園天敵與無害蟲種類比例至1996年便接衡水平,從而大大提高了茶葉的產量、品質和效益。據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鑒定認定,其有害物質理化檢測明顯低于國家現行水平,但其大環境不容樂觀。首先,所接待的國內外游客超常增長,且季節分配的極不平衡。如1980年所接待的國內外游客為25萬,至1985年近100萬,5年增長4倍;進入21世紀增數仍然不減,2010年為420萬人次,至2012年達608萬人次,而又一直集中分布于南岳衡山約80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區的8月至10月,使得前山南岳古鎮至祝融峰一線每當旅游旺季更是人滿為患。目前南岳衡山的主要茶園又多分布此線的兩側,給茶園環境無疑帶來一定影響。其次,在南岳衡山景區周邊原有京廣鐵路“107”國道公路基礎上,已是高鐵客運線、高速公路線縱橫交錯,不僅促進了其景區人流物流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景區周邊古鎮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同樣會給景區及其茶園帶來影響,其環境保護和建設就顯得到十分必要和緊迫。唯有辦法,一是精確測算出其環境承載量,限額接待年進山游客數量;二是調整優化茶園布局,在“南岳云霧茶”品牌建設前提條件下,將新建茶園盡量布局于后山及其周邊適宜地帶;三是進一步加速其生態環境建設。
3.重點發展養生長壽茶生態休閑度假旅游
關鍵詞:生態旅游評估
自從Ceballos-Lascurain.H于1988年在《生態旅游的未來》一文中正式引入生態旅游的概念以來,在生態旅游的概念以及由其延伸的具體實施方案上一直存在著激烈的爭論。而在我國,盡管對生態旅游的樂觀估計時有報道,生態旅游也被廣泛地認為是自然旅游的一種形式,被期望能促進資源的保護和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生態旅游項目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對生態旅游的內涵缺乏一個統一的認識,從而導致缺少一個評估生態旅游貢獻大小的明確的指標體系。而本文的寫作目的就是力圖初步建立一個對生態旅游進行評價的框架。該框架是基于對生態旅游內涵的正確認識以及對當地居民、自然資源和旅游三者間關系上進行設計。
關于生態旅游內涵的認識
由于缺乏一個被廣泛認同的生態旅游的概念,因此生態旅游和其他旅游方式的區別顯得模糊不清。王家駿選擇了44個具有代表意義的生態旅游定義來進行分析,將關鍵詞一一選出,按聚類方法將其歸納為6大類11組分,構成了生態旅游定義分類系統。然后根據構成生態旅游定義分類系統的6大類組分的內在聯系,參考Edward·S·等人的模型,構建起理解生態旅游的概念模型。這一模型對于我們理解生態旅游的概念有一定的幫助。從這一模型中,可看出大多數的學者都認為生態旅游既可以促進環境資源的保護和發展,同時也可以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但是,大部分的定義仍將生態旅游對象局限在自然生態、自然環境方面,忽視與自然相伴而生的歷史遺產、傳統社區等文化生態。也就是從旅游資源角度來看,對生態旅游的認識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大類:狹義的生態旅游是基于自然資源的一種旅游形式,包括風景、地形、水文特征、植被和野生動植物等;廣義的生態旅游資源則把當地的民俗風情、傳統文化等人文景觀也包括了進去。也就是說,廣義的生態旅游還包含了民俗旅游等文化生態的內容。筆者的觀點傾向于后者。
筆者認為對生態旅游的內涵可以從多個角度來認識:從旅游者角度來看,生態旅游是對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小同時具有高質量的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的一種全新體驗過程;從環境保護和文化保護角度看,生態旅游是一種對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和文化生態環境破壞較小,實現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以及文化保護為目的的旅游方式;從當地居民角度看,生態旅游是一種對當地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影響較小、并可為當地社區帶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新型產業。總的來說,生態旅游應當以實現當地居民、生態旅游資源以及旅游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以及社會、環境、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為終極目標。而這個終極目標的實現必須是以對生態旅游產品的正確規劃設計和有效管理作前提的。
生態旅游評估框架的設計
通過上面對生態旅游內涵的認識,我們可以看出生態旅游應當以實現當地居民、生態旅游資源以及旅游業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并以社會、環境、經濟、文化可持續發展為終極目標。生態旅游評估指標框架至少應包括四個方面:對當地居民和生態旅游資源之間聯系的評估;對當地居民和旅游業之間關系的評估;旅游業和生態旅游資源之間關系的評估;對規劃和管理有效性的評估。選擇評估因子時應注意其是否具有相關性、實用性、可操作性、敏感性等特征。這樣才能使設計出的評估體系不僅能夠實時監測生態旅游點的狀態以及發展趨勢,并進行優劣判斷,而且還可為管理決策體系提供重要的信息資源。
當地居民和生態旅游資源的關系及其評估該關系的指標
在現實中居民和環境間的沖突時常發生,這一情況有其深層次的原因:一方面來自當地政府一相情愿的保護和開發政策,沒有征求和顧及當地居民的意見、想法和利益,另一方面則來自于居民傳統的生活、生產方式以及缺乏對生活、生產方式加以選擇的余地。持續的環境壓力不僅會影響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而且會危及到脆弱的生態系統和旅游業的發展,以至造成不可逆轉的災難性的后果。當地居民和生態旅游地資源之間應建立一個和諧的關系:一方面,居民主動地參于生態旅游點的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同時從良好自然環境帶來的旅游產業中獲得回報;另一方面,居民完全可以通過適度的農、林、牧、副、漁等產業從自然資源中獲得回報,但同時應避免資源的過度開采掠奪,造成生態系統處于過度的環境壓力之下。
對兩者關系的評估可從居民對資源的依賴程度、對待資源保護的態度、地方參與資源保護的程度(數量和類型)、當地居民和保護區內員工的關系、對資源的使用頻率等方面來進行。
生態旅游資源和旅游業的關系及其評估該關系的指標
生態旅游資源是生態旅游業發展的基礎。自然景觀(包括風景、地形、水文特征、動植物資源、生物多樣性等)和人文景觀(包括過去和現在)決定了生態旅游點發展的潛力和競爭力。自然景觀連同人文景觀同時可以為游客提供高質量的自然體驗和文化交流,這是生態旅游業蓬勃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時一個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環境也會加強當地居民和游客的環境和文化保護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環境就是一個生動的環境和文化保護課堂。反過來,對環境和文化保護必須在資金上給予保障,在當地旅游業所帶來的財政收入中,必須保證充足的資金返還到環境和文化保護中去,促進旅游業發展與環境、文化保護的良性循環。在發展生態旅游的同時,還必須認識到資源的有限性和生態環境的脆弱性。生態旅游的開發不能使資源退化,而應當實現一種敏感于環境的發展方式,即保持適當的發展速度和規模,避免超出旅游景點的環境本底,破壞當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因此評估生態旅游資源與旅游業的關系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首先要評估生態旅游資源對旅游業的貢獻率,這可從生態旅游資源是否提供了有質量的旅游經歷,是否提供了高質量的環境教育的場所,對現有容易利用的物質改進的潛力如何,對文化生態的體驗質量怎么樣等來進行;其次要評估旅游業對生態旅游資源所應做出的貢獻,這可從旅游業是否對生態旅游資源有意識地進行保護,保護如何,對當地居民和旅游者進行的環境教育怎么樣等方面來進行。如果這兩個方面的貢獻都比較高,說明這兩者的關系處于良性的互動之中。
旅游業和當地居民的關系及其評估該關系的指標
生態旅游應該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讓當地居民加入到生態旅游建設中來,即從經濟、心理、社會、政治等多方面參與生態旅游開發,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尊重和保護他們的正當經濟利益。只有居民對生態旅游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及和生態旅游之間建立起這種正向的互動關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難題。
在當地居民參與生態旅游業的同時,我們也應注意:當地居民的經濟來源不能完全依賴生態旅游業,應該補充其它的經濟形式,使經濟多元化。旅游業不僅可以為國家和地方帶來大量的外匯收入,同時可以為當地居民帶來社會和經濟效應。反過來,旅游設施的改善和良好的自然及文化景觀會給旅游者帶來全新的體驗,并為生態旅游業的后續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文化基礎,與此同時還會增進當地居民對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從而有利于當地文化遺產的繼承和保護。
要評估旅游業和生態旅游地當地居民的關系,主要要看當地居民是否從旅游業中獲利。當地居民從旅游業中獲利的類型主要有三種:一是由于開展旅游業而提高了的經濟收益,在這方面主要看地方居民從事旅游業及其與旅游業相關行業的數量,看地方的旅游業企業或與旅游業相關的企業數量以及當地居民與外來者的比例。二是當地基礎設施的改善,這方面主要是評估當地離供應商品與服務的最近城鎮的距離,醫療狀況,教育狀況、郵政、電話和電力供應,道路質量、公共交通狀況等。三是社會福利條件的改善。這主要是評估居民健康和教育水平的上升,收入增加的影響,地方居民對旅游者和旅游業的態度,真正的認識或經歷地方文化等。
對規劃和管理有效性的評估
沒有好的規劃和有效的管理,開展生態旅游不能成功。因此對生態旅游地的管理機構以及生態旅游經營管理人員進行評估是對生態旅游進行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也是能夠調控生態旅游地域系統的能動因素,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對生態旅游地域結構是否有序及系統是否能夠良性循環有決定性作用。而要對生態旅游進行有效管理,首先就必須有科學的管理目標。其次要做好生態旅游規劃,生態旅游區要確定區域的游客臨界容量。第三還要加強旅游環保工作,加強環境保護的科研工作,加快環境保護法規的建設,加強對國民的環境教育,重視環境質量的監測和效應評估工作,同時還要增加環保經費的投入。第四是要加強對生態旅游經營者的管理,要求經營者慎重選擇旅游目的地,精心編排旅游路線,培養游客的環保意識,嚴格控制旅游團人數,培養好的生態旅游專業領隊。
評估能影響生態旅游是否最終取得成功的管理因素的指標,因此要從三個方面來進行,一是要看管理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性,這包括了環境保護法規的制訂和執行情況,生態旅游規劃的制訂和執行情況,生態保護區的規定和使用限制如何,對社區的介入的支持如何等。二是要看管理策略如何,是否對生態旅游地的年度資料進行更新(包括物種、旅游者數量、周圍社區統計等),是否有社區共享計劃以及對旅游者的管理如何(包括對旅游者行為的控制、群體的數量、運載量等)。三要評估保護區管理人員和員工的素質,這可從對物種的監控,擔當旅游向導、景區巡邏和執法的狀況,跟科研單位的合作情況以及跟社區的公共關系等。
通過認識資源、當地居民和旅游業之間的互動關系,我們可了解到對生態旅游的評估,其實就是看這三者的關系是否處于一種良性的互動之中,如果三者的關系良好,可見生態旅游地開展的生態旅游是成功的,而發現三者關系中任何兩方的關系處于不好的互動時,就可以提醒當地的旅游管理者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使三者的關系重回正軌。這個評估框架也顯示了只要通過運用適當的管理策略,在資源、當地居民、旅游業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的基礎上,生態旅游既可以促進保護,又可以促進發展。因而這個框架既可以評估生態旅游業的各個重要方面的相互聯系,同時又可以評估一地生態旅游的地位。
參考資料:
1.王家駿,關于“生態旅游”概念的探討,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2,18(1):103-106
福州生態旅游的發展依托于福州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本文將生態旅游定義為以自然環境為依托的一種旅游形式,是一種狹義范圍內的探討,因此在探討福州市生態旅游資源過程中,并未將人文類旅游資源納入進來。關于生態旅游的類型,早在1999生態環境旅游年就提出了主要包括觀鳥/野生動物旅游、自行車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險、保護環境、自然生態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險、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類專項產品共193項;經過多年的發展擴展和完善,我國生態旅游已從原生的自然景觀發展到半人工生態景觀,旅游對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護區、農村田園景觀等,生態旅游形式包括游覽、觀賞、科考、探險、狩獵、垂釣、田園采摘及生態農業主體活動等,呈現出多樣化的格局。結合現有研究文獻,將福州市生態旅游發展所依托的旅游資源類型概括為四類。
1.森林山岳類生態旅游資源。我國的生態旅游主要依托于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是生態旅游較為原始的一種開發方式。這類旅游資源往往具備多樣性的動植物資源,負氧離子含量高,自然環境優美,有利于陶冶情操,寄情山水,適宜于開展休憩、療養、科考、觀光、露營和戶外素質拓展等活動。福州市山岳森林類生態旅游資源情況見表1。
2.海濱濕地類生態旅游資源。福州地處我國東南沿海,閩江和烏龍江穿城而過,與臺灣島隔海相望,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岸港口城市之一。全市海域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沿海多天然良港,像福清灣、羅源灣、興化灣等;砂質海灘長達560公里,如長樂下沙海灘、平潭龍王頭海灘等都有優質沙灘;福州東南的海壇島是福建省第一大島,島嶼風光獨具特色;另外,海洋生物種類繁多,僅魚類就達到500多種。福州市優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其優質的海濱沙灘、優美的島嶼風光和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福州市閩江口濕地自然保護區是福州市濕地生態旅游資源極具代表性的資源,是目前福建全省最大濕地,也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徒途中重要的一處落腳站,具有紅樹林、濱海鹽沼、濱海沙生植被3個主要植被類型,擁有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54種,比如中華白海豚、中華鱘等,而且每年都有上千萬只的越冬候鳥飛臨此地棲息,是一處集濕地保護恢復、科研監測、宣傳教育、濕地觀光、休閑度假等為一體的多功能濱海濕地公園。
3.溫泉地熱類生態旅游資源。溫泉是一種由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其水溫高于環境年平均溫5℃,或華氏10℉以上,大多數溫泉中都含有豐富的化學物質,比如碳酸鈣、硫磺、鈣、鉀、氡、鈉等,泡溫泉不僅可使肌肉、關節松弛,消除疲勞,還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人體新陳代謝,具有良好的養生保健功效。憑借著有利的盆地地形及豐富的降水量,福州市溫泉資源具備了儲量豐富、水溫高、水質好、易開采等特點,成為了福州十大旅游名片之一。據有關部門調查,福州溫泉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市區以及永泰、閩候、閩清、連江等周邊縣市,共有20多個溫泉點40多個泉眼,無論是在城區享受SPA式溫泉,還是到周邊青山綠水環抱的溫泉景區泡溫泉,都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來。據統計,2013年福州市溫泉旅游景區全年累計接待游客146.81萬人次,同比增長16.2%;其中增速最快的是龍泉山莊、源脈溫泉、赤壁溫泉,分別為118.6%、47.8%、19.7%,占溫泉景區接待量的51.1%?,F將福州市溫泉生態旅游資源統計如下(見表2),必須說明的是,福州市區的溫泉因開發充分、城市景觀居多且商業化氛圍濃厚,在資源統計時僅選取了幾家,并未全部納入。
4.休閑農業類生態旅游資源。休閑農業生態旅游是近年來較受歡迎的生態旅游的新形式,其充分利用生態農業資源,以農村獨特的田園風光、農事勞作及農村特有的風土人情為內容,便于旅游者認識、了解、享受和保護農業生態資源,開展觀光、勞作、民俗體驗等旅游活動,具有極強的參與性和互動性,不僅能普及自然農業知識,還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福州市休閑農業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最初以游客借宿農家的休閑形式為主,一些農戶創辦農民餐館,提供吃農家菜、住農家屋等簡單服務。20世紀9O年代開始出現有一定規模的休閑農業,比如永泰大樟溪的千江月休閑農場等。截至2014年6月,福州市共有各類休閑農場143家,包括農、林、牧、漁、茶、園藝等多個項目,其中,3家全國休閑農業示范點,6家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15家市級休閑農業示范點,還有一個全國休閑農業示范縣———閩侯縣,福州市休閑農業生態旅游資源(市級及以上)一覽表見表3。福州休閑農業生態旅游活動涉及到農業觀光、農事體驗、生態休閑、溫泉理療保健、民俗文化、娛樂健身和科普教育等各方面,年游客近800萬人次,年營業收入16億元。
二、福州市生態旅游資源的特征分析
在對福州生態旅游資源的分類統計過程中,福州生態旅游發展的特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生態旅游資源種類多樣,景觀齊全。福州市生態旅游資源的類型涵蓋了森林山岳類、海濱濕地類、溫泉地熱類、休閑農業類等多種類的旅游形式,另外,福州瀕臨東海,閩江口、羅源灣及海壇島的濱海海洋類資源也獨具特色。地貌類型多樣,動植物種類繁多,其中不乏珍稀動植物品種,濕地、溫泉、河湖、外海景觀豐富,各類景觀之間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為觀光、科教、度假、體驗等多種生態旅游活動提供了良好的資源基礎。
2.資源品質較高,但知名度低。在四類生態旅游資源中,森林覆蓋率高居全國第一、空氣質量位居全國前列,森林類生態旅游資源品質居全國前列,閩江口濕地公園憑借著優越的自然環境、豐富多樣的生物種類、眾多的稀有物種以及候鳥遷徙、珍稀瀕危鳥種的棲息地等多項要素在2013年“美麗中國•濕地行”活動中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濕地”;而福州溫泉品質居于全國前列,休閑農業依托了良好的自然及原始生態環境。四類生態旅游資源的品質極高,但是,由于開發不足和宣傳不力等因素的影響,福州的諸多生態旅游資源知名度卻很低,品牌效應缺失,在全國的影響力不足。
3.大多分布于郊區及周邊縣域,空間分布具有一定規律性。經過上文對福州生態旅游資源的分類調查可知,福州生態旅游資源的空間分布特征為:集中分布在福州城區以外的各個縣域;市區范圍內生態旅游資源較少,且分布地點多位于市區及郊區的城鄉結合區域。這一特征是由福州的地理環境所決定的。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北部和西部為山地;南部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東部丘陵平原相間。這種地理環境使得福州市生態旅游資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西部北部和南部縣域地勢較高,自然景觀優美,環境宜人,因此森林類生態旅游資源和休閑農業類生態旅游資源豐富;市區及周邊相鄰的連江、閩侯位于福州盆地,其溫泉地熱資源豐富;而東部閩江入??趧t因地勢較低且與東海相連,成為了優質的海濱與濕地資源區。
4.生態保護觀念不足,生態旅游形象不鮮明。福州市的生態旅游的游客多選擇中短途游,以福州市區居民為主,其次是周邊浙江、廣東、江西等省市的游客;客源結構以散客為主,生態旅游所涉及到的地區大多是市區周邊的原始鄉村和景觀優美的自然地區,使得福州市的生態旅游更加傾向于鄉村旅游和鄉村生態旅游,客源市場對生態旅游的認知也多為鄉村旅游和鄉村體驗游,因此,福州市的生態旅游形象模糊,定位不準確,從而帶來旅游過程中重體驗而輕保護、重旅游而輕生態的現象。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