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09:43:01
序論:在您撰寫互聯網經濟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信息經濟學的發展歷程
(一)由來
信息經濟學出現于上世紀60年代,并得到很大的發展,經過十多年的沉淀,于70年代趨向成熟。信息經濟學在研究初期,主要側重于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這兩種研究方法互相促進、補充,奠定了信息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后期,信息經濟學在大量論著的問世下更加成熟,研究范圍也逐漸擴大,論著如美國霍羅威茨的《信息經濟學》,日本曾田米二的《情報經濟學》等。
(二)發展
上世紀60年代初,信息經濟學興起,一直到80年代初,信息經濟學得到科學研究領域相關人士的公認,世界各發達國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匯集各種類型的專業人才開展信息經濟學的研究,使信息經濟學不僅成為新的科學研究熱點,而且還在短短數年的時間里得到極大的發展。1976年美國經濟學會在經濟學分類中正式列出信息經濟學,1979年首次召開了國際信息經濟學學術會議,1983年《信息經濟學和政策》國際性學術雜志創刊。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信息經濟學更是憑借自身的發展優勢及強大的經濟效益獲得迅猛發展,到了21世紀,全球社會更是一個信息化的“地球村”,信息在促進現代社會的發展中所占的地位更是無與倫比??梢哉f,信息經濟學迎來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時代。
二、能源互聯網環境對信息經濟學的影響
“能源互聯網”首次出現于美國學者杰里米里夫金新著《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其定義、架構、組成和主要功能都還需要不斷完善,所以本文僅探討能源互聯網對信息經濟學的影響,其影響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能源互聯網催生的信息增值服務及對信息經濟的影響
能源互聯網事實上由電力、交通、天然氣、信息四大系統組成,能源領域的變革對于信息經濟具有決定性影響,進而對研究信息經濟的信息經濟學也產生了重大影響?;茉吹娜紵龑Νh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使得人們將目光放到了可再生能源的尋找與使用上。近年來,以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儲能為代表的新能源技術在理論研究和工程實用方面均已取得顯著進展。在四大系統中,信息因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而區別于其他三大系統,未來能源互聯網規模的增大將導致其涉及的信息量會快速增長。客戶會受到多方限制,如信息獲取渠道、信息處理成本,他們可能有意愿支付很小一部分成本來委托信息服務公司來處理,信息增值服務因此應運而生,例如,騰訊公司旗下的QQ和微信,就以此為模式產生效益價值。
(二)信息技術的發展成果促進了能源互聯網的建設
隨著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的崛起,不可再生能源已經難以滿足人類的需要,于是信息技術催生了能源互聯網。信息技術與經濟技術的結合將在全世界創造一個新的市場,也會催生了多新時代下的產物,其中主要的產物有Mobike和Ofo的共享單車,阿里巴巴的無人超市。以共享單車為例,共享單車共享了資源的盈余。車的擁有者可能只有10%的時間需要使用它,90%的時間車子是閑置的。共享單車的發起者就是看到這一點,通過互聯網把自行車的盈余時間共享給他人。當盈余能提供給更多人使用時,這種資產就變成了共享的資產,并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這種利用私人資源盈余,來開發公共資源盈余、并輸出準公共資源盈余的方式都可以叫做共享經濟。鄉村和城市之間的資源交換、全球公共資源交換,均可以產生公共資源的共享模式。此外,新的信息基礎設施,物流基礎設施,電商基礎設施,能源基礎設施等準公共資源也可以共享,并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中國出現了新浪、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它們共同構建了信息共享的基礎設施,對促進信息傳播流動和使用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之后是淘寶的海量交易,帶來支付、物流的發展,互聯網變成商業的渠道,變成了新的商業基礎設施?,F在,我們進入了新的人工智能的時代,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為代表的基礎設施體系,推動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系列的新問題,急需解決。如,共享單車的出現,解決了城市“最后一公里”問題。而實際情況是,共享單車的停放混亂,部分市民為私自占有、故意毀壞單車二維碼,這些問題都需要加強互聯網的監管與治理力度。
三、結語
本文對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信息經濟學問題做了初步的探索。借鑒信息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針對能源互聯網的特點,對能源互聯網信息價值增值、信息價值評估、信息增值服務模式、基于信息的博弈分析和機制設計等核心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指出了有待研究的一些問題與面臨的挑戰,以待來者共同研究與指正。
參考文獻
[1]董朝陽,趙俊華,文福拴.從智能電網到能源互聯網:基本概念與研究框架[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4(15):1-11.
法經濟學是一門經濟學和法學交叉的前沿科學,它為當前很多法律問題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野,因此本文試圖結合互聯網金融的特點,借助法經濟學中的交易成本理論,制度變遷理論等,來對互聯網金融進行一番剖析。從這一視角出發來詮釋互聯網金融的運行模式價值所在及其政策問題,旨在為認識及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提供理論參考與實踐依據。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生態;新制度經濟學;交易費用;制度變遷
一.引言
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迅猛,對小微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義,作為我國經濟主要發動機的小微企業缺乏有效資金供給制度,其問題恰恰出在高度管制且效率低下的金融體系。近年來,隨著市場化內在需求的愈加強烈,我國頒布或修訂的法律中越來越多地增加了一些有利于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法律規范和制度;而企業自身也通過市場摸索,利用或規避各種現有規定,在實踐中發展出一系列互聯網融資的創新規則?;ヂ摼W金融在歐美已初具規模,對活躍經濟、繁榮市場的作用日益明顯。在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環境并不成熟,但其對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發揮了現有金融機構難以替代的積極作用,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開了大門。在巨大的民間投融資需求和國際示范效應下,我國互聯網金融開始探索自己的發展道路,并在與相關政策和法規不斷博弈中發展。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法經濟學分析
(一)互聯網金融與交易成本
在制度經濟學中,交易成本包括搜尋與締造契約成本。傳統金融市場信息不完全及不對稱的直接后果是交易成本較高,當交易成本超過收益時,交易停止,而整個金融市場規模隨之停止?;ヂ摼W金融通過大數據判斷交易雙方的信用情況、經濟狀況等,并通過互聯網進行談判、簽約,后續監控與管理同樣通過網絡實現,上述環節均大大節約交易成本。以股權眾籌為例,股權眾籌作為互聯網金融的模式之一,是一種依托眾籌平臺、針對高成長預期的小微企業初創期的、獨立于正規金融體系之外的新興投融資形式,其最大的創新在于完全打破了傳統證券融資的體系和流程,普通民眾可以通過眾籌平臺直接參與初創企業的股權投資,與企業共擔風險和共享收益。同樣,初創企業借助眾籌平臺通過互聯網直接融資,眾籌平臺具有社區特征和社會化媒體特性,能夠將籌資人的項目信息快速傳播給公眾,從而借助公眾的社會網絡將信息幾何級擴散,短期內集聚大量社會資本,其融資渠道被有效拓寬,融資成功率明顯提高。此外,眾籌平臺可以匯集集體知識,形成對項目或產品的概念驗證和商業模式評估體系,從而建立規范化和標準化的融資交易流程,降低平均契約締造成本。綜上所述,眾籌平臺的范圍經濟和集聚效應降低了股權眾籌交易雙方的搜尋成本;規范化的交易流程與融資契約,降低了單次交易的契約締造成本。因此,股權眾籌融資節約了融資雙方的交易成本,提升了融資效率。
(二)互聯網金融與誘致性變遷
制度經濟學的誘致性變遷理論模型可用于解釋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誘致性制度變遷是由某種在原有制度安排下無法得到的獲利機會引起。當制度非均衡時,社會中的某個人(群體)會響應獲利機會自發倡導、組織和實行新的制度供給。造成制度非均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產品相對價格的長期變動,金融產品稀缺性的增加導致其相對價格提高,誘使產生所謂網絡借貸p2p平臺、股權眾籌這類互聯網金融業務。亞當?斯密1776年發表鴻篇巨著《國富論》里包含了經濟均衡經濟思想也就是他所謂“看不見的手”的著名論斷。市場是配置資源最有效率的手段,隨著市場的自發調節,資源配置效率可以達到最優,這就是斯密定理。目前我國金融市場實際是被國有金融機構壟斷的,以銀行業為例,國有四大銀行為首的商業銀行一直在存貸款領域占據壟斷地位。我國的小微企業很難拿到銀行貸款,需要到黑市或者高利貸市場籌措資金。由于我國現行的體制,銀行外部競爭壓力較小,銀行之間市場競爭程度低,交易成本高,難以實現帕累托效率,進而導致了我國金融行業的整體低效率。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不斷受到挑戰?;ヂ摼W金融的新興力量,利用互聯網逐步對金融行業進行滲透,極大地沖擊了商業銀行的業務。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商業銀行也開始轉變自己的發展策略,開始開展與商業銀行相關業務有競爭關系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所以,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促進小微企業融資并對傳統銀行業產生沖擊的同時,倒逼商業銀行加強創新、提高服務質量,活躍了我國金融市場,無疑是具有正面意義的。
此外,如果考慮到制度安排之間的實施是彼此依存的,某個制度安排的實施(如加強金融管制)也可能會引起其他制度安排(如互聯網金融)的服務需求,從而成為誘致性制度變遷的動力?,F行商業銀行法和其他金融制度的制度壓抑與需求沖動的裂痕造就了以互聯網金融為主體的非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融資體系。我國現有的金融制度實際已經處于非均衡狀態,互聯網金融的制度變遷能夠增加制度和個人的收益。目前中國互聯網金融遠未達到制度制衡,制度供給不足與需求過剩之間的矛盾是根本原因。對金融壟斷和高度管制缺乏重點關注的任何建議,以及在此基礎上實施的修補措施,都無法從根本上破解金融改革的困局。解決之道,惟有放松對金融創新的管制,變革現行高度壟斷的金融體系,才能從根本上增加針對小微企業的資金供給。但是,這又無可避免地涉及金融政策走向乃至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的根本轉變。若基于經濟學的角度看法律的話,即法經濟學的視角,法律也是應該講求效率的。此乃法經濟學的價值追求,法經濟學的價值標準在于:法律在追求公正的同時,也不應排斥效率;一個有效率的法律制度才是適宜的制度安排。
三.結語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新經濟學;發展思考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也有著巨大的影響?;ヂ摼W的發展創新了傳統經濟的營銷模式、營銷策略、交易模式及宣傳模式等,這對我國經濟發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改革,也為我國企業帶來了一個新的機遇與挑戰。在此背景下,我國企業要看清方向,深入研究如何能夠突破互聯網為企業帶來的挑戰,把握互聯網為企業帶來的機遇,從而創新出全新的企業發展理念,使互聯網時代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互聯網時代下對經濟發展的變化
1.創新了傳統的銷售模式
我國傳統的經濟交易模式使用的實體店銷售,銷售的物品較為集中,實體店重視的是店面的裝修和物品的品牌形象。實體店每天都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顧客,老板對店面的宣傳主要有三個途徑,其一,就是成本較高的報紙宣傳及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宣傳模式,這種模式雖然投入資金較高,但是效果也是最為明顯的;其二,就是通過制造店面廣告及海報等形式對店中的商品進行宣傳,這種宣傳模式有局限性,那么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三,顧客與顧客之間的傳播,這種相比前兩種具有實用性,它是以產品的質量及店員的服務質量為基礎的,與客戶的意識有較大的關系。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就創新了這種營銷模式,擴大了商品銷售的范圍,并且沒有局限性,顧客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等的限制挑選商品并且進行交易,還可以對多個商品及商家進行選擇,銷售方可以根據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周到的服務,提升顧客的滿意度?;ヂ摼W時代也創新了傳統的宣傳模式,可以使用微信、網站、微博等多種網絡平臺進行宣傳,其成本少,效果良好,使企業中商品得到了較好的推廣及銷售。
2.為消費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務
在傳統的經濟中,企業只是對商品的生產、定價及銷售重視,在此過程中的每個階段,企業內部都要進行協調,運用自身的資源使企業可持續發展。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商品的更新也越來越快,顧客以不滿足傳統的消費模式及消費欲望,這也就要求企業要對產品的生產進行創新。另外在目前的互聯網時代中,產品的銷售大多以網店為主,商家及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聊天工具進行溝通、交流和交易,這就節省了消費者的時間,節約了商家的成本,使消費者可以更好的進行購物,為消費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務。3.提高了行業的競爭力在傳統的經濟中,企業只注重內部的合作,要求企業經濟組織集中化。在互聯網時代中,重視的是企業與企業之間及員工與員工之間的互相合作,經濟組織離散化。在商業合作中,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這樣可以調集經濟發展中的資金、物資及信息等,是降低商業活動的成本,提高商業活動的利潤。通過以上描述可以了解到,在互聯網時代下,經濟發展的核心可以得到實現,完成商品的交易及實現商品的價值,使我國現代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互聯網時代下對經濟帶來的挑戰
1.協調全國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問題
目前在全國發展互聯網經濟的方面還存在地域差異,東部地區的發展形勢較好,西部地區的發展形勢較弱。所以當代互聯網下的經濟發展,要規劃全面,根據不同的產業進行推進。另外互聯網時代下的經濟發展要依靠當地政府及政策的支持,當地政府應該大力宣傳和推廣人民創業,并且對創業及就業給予支持,使企業在互聯網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得以解決。
2.電商企業及物流企業的問題
首先,我國的互聯網產業的集聚模式正處于初步階段,比如類似58同城及拓維信息的一些互聯網企業,但是并沒有國際化的領導企業,并且這些企業有一半都在深圳及北京等一線城市中,所以我們應該有一個遠大的發展目標,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產業優勢,使互聯網產業都可以實現全面發展。另外,不少傳統企業受到互聯網的影響,正在找融合點,各企業在線上發展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線下,但是還是缺少一些具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品牌。由于地域的差別,微商分布在不同地區,但是一些中小企業或者農村沒有正確的電商認知,并且沒有專業的電商人才,這就使得這些地區的發展遠遠落后于其他省份。
三、互聯網時代下對經濟帶來的機遇
1.創新傳統的經濟局面
相對于某些西方國家,我國的經濟發展是較為緩慢的,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個人貸款問題及貸款高利息等問題,這對于社會的經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的經濟結構,解決這些問題只靠銀行是遠遠不夠的。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我國政府及領導的監督和管理下,在金融方面已經解決了一部分問題,包括融資渠道、信貸資金及降低貸款高利息等問題,創新了我國傳統的經濟局面及結構,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創新我國產業的發展模式
目前,互聯網的發展迅速,互聯網的智能控制系統、新型傳感器及自動化生產線再一次創新了產業的傳統生產模式,使其逐漸朝著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的趨勢發展。在此基礎上,互聯網技術還創新了傳統工業的設計理念及銷售模式,雖然對整個生產鏈都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但是基于此也實現了生產鏈的創新及完善。從產品的原材料、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等方面,都利用了互聯網技術,目前我國產業的發展也隨著時代進步而進步,促進了我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另外,隨著互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此過程中也衍生出了全新的產業服務形態,并且創新了產業群,擴大了生產型的服務業務。比如一些柔性化的“互聯網給+制造業”,創新了傳統的制造模式及融資渠道,在企業服務、發展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進步,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從目前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來看,在將來還會有智能化工廠及企業不斷出現,智能制造將會是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潮流。總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及機遇。
3.提高了我國經濟實力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大提高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活力,使我國經濟進入了全新的發展形勢中。根據經濟發展理論,發展國家在進入中等收入階段的時候,要想能夠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依附先進的技術,這樣才能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有足夠的資源,互聯網也突破了傳統經濟發展問題,使這些資源可以得到合理運用,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步伐。
四、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及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應用,對人民的生活、社會發展、國家的進步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互聯網時代創新了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這對于我國來說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所以就要好好把握這個機遇,突破挑戰,為我國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我國社會企業的發展注入活力,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
作者:羅可夫 單位: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
參考文獻:
[1]戴真明.網絡時代新經濟學的思考[J].中外企業文化,2000(14):45-46.
[2]李岳.互聯網時代的經濟發展特征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0(7):80-80.
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框架
安全。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對于一個經濟體的重要作用,已是常識。
生產。如果說經濟學討論的是生產問題,那政治學討論的則是(各種)分配問題。早在政治經濟學的先驅者如馬克思那里,生產方式決定了分配方式,就已經成為了共識。一方面是能否參與生產,即市場準入;另一方面則在于價值獲益,即分配多少的問題。
金融。這里先說一個金融全球化的問題――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為什么要在國際視野之下討論問題?答案也很簡單,現在早就是全球化時代。特別是,互聯網和金融這兩個領域,都是高度全球化的領域。
金融大鱷羅杰斯曾表示,金融對于經濟的增長有巨大的杠桿作用。有經驗數據可以證明,當前資本流動的速度是貨物貿易流動速度的15倍以上。經濟處于上升期時,每年有很多的收益和利潤,金融業的杠桿作用也促使經濟以更高速度發展;然而,一旦收益和利潤開始萎縮,在杠桿作用下,金融就又會拉動整個經濟和某些受牽連的國家以更可怕的速度下滑,而且,這種速度會比它發揮積極作用時提升經濟的速度更快。
美國總統奧馬巴在2012年簽署了JOBS法案(《美國就業法案》),正是通過讓全民投資創業的合法化,從而以創業帶動就業。這個被稱為“眾融法案”的創業促進法案,被業界廣泛認為是一項對于創業和美國經濟復蘇的重大利好,同時,也是從“生產”方式和“分配”方式上的“資本民主化”的重大利好――推動了金融投資,這個以前只能由少數精英人物把控的領域,向著資本民主化邁出第一步!同時,“眾融法案”不限投資人資格、不限國籍的法律安排,向全世界各種聰明人、各種優秀的項目開放了美國的資本市場,讓美國又一次走在了全球資本話語權的制高點上!
知識。知識的分析框架,是一個被最多人忽略的問題。沒有一個人不在經濟和商業之中,但多數人沒有意識到,知識是一個問題。哈耶克就認為,經濟的組織方式,是一個知識組織方式的問題。從尼采、波蘭尼、???、哈耶克,這個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們,都在討論知識問題。
創新和監管
先談創新。金融大體上可以分為借貸和投資。說到互聯網金融,今天媒體談得較多的是P2P借貸方式。我想多談談互聯網投資的Crowdfunding。有人將這個詞譯為“眾籌”,但我更喜歡“眾融”這個譯法。比起借貸來說,投資更是一個知識密集型的產業,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士來參與,無論是產業分析、企業估值、商業模式設計、團隊建設等等。所以,“眾融”不只有資金融通的意思,還有知識融合、人才融合的意思在里面,是一個更好的譯名。而且,從產業發展歷史來看,美國的“眾融”(Crowdfunding)概念,是從“眾包”(Crowdsourcing)發展來的。眾包,可以理解成大規模的外包,而且是連企業最核心的能力都可以尋求外包。先有眾包,再有眾融。無論眾包或眾融,都是知識密集型的、大規模的社會化協作以及網絡化“虛擬組織”的結構性“融合”,遠遠不只是簡單的“籌集”的概念。
在我理解,不應該只從模式角度談模式,不應該只從互聯網角度談互聯網,也不應該只從金融角度談金融。我們實際上應該從國家經濟、政治經濟學角度談問題。
任何改革都會遇到既得利益的阻撓,我們可以用增量改革的方式來做。主席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互聯網金融就是一個增量。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一些新的利益體的出現,而恰是在它們的競爭中,普通創業者才有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奧巴馬為什么簽署《美國就業法案》呢?原因恰在于美國經濟危機以后需要刺激經濟,只有創業才有就業,奧巴馬成立了創業美國的項目。很有意思的是,不像中國搞科技園區、管委會的做法,而是找了兩個企業家來做這件事,也找了很多基金公司。最近,我見到一個很大的風投合伙人,這家基金投過百度,他跟我明確講VC會死掉,所以需要眾融這樣更個人化的方式服務創業投資。這幾天,我又讀到了一份美國資本互聯(CAPLINKED)公司的一份報告,也認為眾融將蠶食VC/PE這一類私募股權基金的市場份額。
眾融對國民經濟影響更大,P2P更多在一些高大上的機構當中在轉移支付、轉移財富,原來財富在銀行,未來財富可能會在BAT(百度、阿里、騰訊)這類公司里。除了要關注P2P,更要關注創業。金融不應該只為金融機構掙錢服務,金融應該為產業服務。一直講金融已經虛擬化,沒有為實業服務,不希望在新的互聯網金融領域又有同樣的故事發生。而且,眾融的業務因為創業,對于傳統銀行業務影響很小,傳統銀行對于中小企業、微創企業的貸款,本來就微乎其微。金融服務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奧巴馬2012年簽署《美國就業法案》時,只允許合格投資人(Accredited Investor),如我們的QDII、QFII等等進行投資。但在2013年4月5號重新的第三版修訂案中,將投資者擴大成為了“任何人”,對投資人的身份資格、國籍都沒有了限制。這表面上看是監管問題,但這更應看作是制度的創新,同時在吸納全世界的錢和好項目。體制創新才是解決商業模式的根本手段。
再談監管。大概十年前,我曾做過在線支付,跟支付寶同年,后來我們的投資方非常擔心以后會面臨監管問題、牌照問題,于是我們在做了兩年后轉讓了,但堅持下來的像快錢、支付寶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后來幾方聯合成立了支付協會,人民銀行和銀監會聯合來管理,不少支付公司都拿到了牌照?;ヂ摼W金融行業也應該積極推動做這件事,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討論。我也相信同樣的故事會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發生,2013年12月人民銀行就成立了互聯網金融協會。
監管必要,就應該做一點實際的事促進監管發生。黨的十之后大家都在“解讀”十報告,很多媒體從各個方面進行解讀探討。但是市場經濟更成熟的美國人、歐洲人在做什么呢?他們在“游說”政府,“眾融法案”就是在這樣的“游說”下實現的。在我看來,如果希望為行業做貢獻,不能停留在討論層面,要有行動,讓事情發生,讓監管或者法規發生。
長期以來,經濟學以抽象和晦澀難懂著稱,經濟學專業課教學效果一直是經濟學教研工作不斷改進的地方。如何使經濟學課堂成為集趣味性與知識性為一體的藝術課堂,成為廣大經濟學師生共同的追求?;ヂ摼W時代的到來,為經濟學專業課教學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有利條件。文章將傳統教學與互聯網相結合,提出互聯網背景下的經濟學專業課團隊有機合成教學模式,系統分析了該教學模式的特點、優勢、實現方式及課堂效果。
關鍵詞:
互聯網+;經濟學專業課;團隊有機合成;教學模式
引言
經濟學專業課程教學可能是人文社科領域最難教好的課程類別。長期以來,經濟學以抽象和艱難晦澀著稱,經濟學專業課教學效果一直是經濟學人不斷努力的地方。如何使經濟學課堂成為集趣味性與知識性為一體的藝術課堂,成為廣大經濟學師生共同的追求。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技術逐漸走進大學課堂,為經濟學專業課教學成為名副其實的趣味課堂提供了可能。互聯網不僅成為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而更應該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理念?;ヂ摼W背景下,越來越新穎的新媒體不斷涌現,如博客、論壇、微信自媒體等,傳統教學模式正在面臨挑戰。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視頻內容更極大的豐富了教學手段,學生們獲得知識的途徑和方式日益靈活化??梢?,經濟學專業課教學改革正迎來了新的機遇,應積極利用互聯網科技探索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扭轉傳統教學模式的困境,提高經濟學課堂的教學效果。目前,國內外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成功經驗基本體現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式教學,以實踐為中心的開放式教學,以提高課堂效率為中心的創造性教學當中。經濟學課邏輯性和系統性比較強,致使經濟學的教學工作存在著學生難懂、教師難講的“兩難”困境,這是對經濟學教學中的一個共識[1]。張慶(2016)認為經濟學教學內容繁多、課程學時安排有限、一些專業概念和專業術語過于抽象和難于理解,使得實際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提出運用案例教學、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和慕課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2]。朱建安等(2012)提出以課程群建設為抓手開展教學改革,即通過綜合的、一體化和系統的培養方式,實現經濟學課程知識的調整和體系的貫通[3],建立適合本校學生特點的微觀經濟學網站,使學生能夠在課外及時復習和補充經濟學知識[4]。教師要充分借助互聯網絡平臺,通過移動智能終端和電子郵件、QQ群、博客、微博等互聯網絡平臺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探討[5]。通過專業互補的團隊合成教學模式,教師將大量精力集中在關注經濟學前言動態,把握經濟熱點問題,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上,而不是重復理論教條。另外,依托互聯網平臺和虛擬空間,解答學生疑問,指導學生研究,提高學習效果。還可利用講座等形式傳播經濟學最新研究成果,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培養學生經濟學思維能力,通過“智慧教育”手段構建“智慧課堂”。
一、經濟學專業課教學的現實困境
(一)經濟學專業課的特點
眾所周知,經濟學是比較抽象和難懂的學科。經濟學專業課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政府政策、國際環境、產業發展、商業理念及運作模式為主,重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诖?,經濟學專業課在教學內容上也相對較寬泛,造成學生“什么都學、什么都沒學透”。一方面,經濟學專業課內容龐雜,概念理論繁多,思想流派林立,主流和非主流并駕齊驅,加之各種理論和政策由于長期處于爭論之中,這注定經濟學本身就是一門基于動態和演化的狀態之中,導致經濟學無法形成統一確定性的認知;另一方面,經濟學又是一門與現實緊密結合的學科,作為一種理論,最基本的問題就是要解釋現實,但經濟學對現實問題的抽象以及由此展開的論證,往往過于簡化導致理解上的難度大增,極易造成學生學習信心減退、課堂氣氛死板、逃課曠課頻發的不良后果。因此,要上好經濟學專業課,必須要跳出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探索適合經濟學專業特點的教學模式,以提高經濟學專業的教學效果。
(二)經濟學學生的特點
經濟學專業學生思維活躍,反應敏捷,且本身就注重投入產出之間的關系,更注重效用、機會成本、取舍與選擇等問題,至少,在權衡利弊優劣方面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更專業,因此,經濟學專業課教學的方式、模式與策略與其它專業相比,會有更多的內容與形式,也正由于此,其內容的廣度、深度和難度對教師而言會帶來更大的挑戰。
(三)教與學的矛盾突出
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學習方式已發生根本變化,運用互聯網不僅是一種依賴,更是一種習慣,而且從網絡上搜集資料、查找信息具有便捷、準確以及成本低廉的優勢。相反,教材內容與網絡信息之間的矛盾。教材作為專業教學的主要工具,由于信息的滯后,往往跟不上變化的時代所反應的新問題,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如果任課教師只拘泥于課程教材,沒有及時進行內容更新,則會出現學生接受的知識滯后、案例內容不合時宜等問題。網絡信息的新穎性、便捷性與教材內容的時滯性、固定性成為鮮明對比,這就造成了教材對學生缺乏吸引力,網絡學習成為一種必然。
二、經濟學專業課教學的改革取向
經濟學專業課教學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單個老師的全程教學。教學過程是同一門課程不同的老師各選教材、獨立教授、獨立考核、互不交流,作者將此類教學法稱為縱向教學法,這種教學法最大的優勢是管理方便,但最大的弊端確是無法使經濟學專業課無法跳出傳統的束縛。還有一種教學模式,就是建立課程小組,課程小組成員根據自身專長針對同一課程的部分章節選講,也就是,同一門課程的講授由專業互補的若干老師組成,所選老師也僅僅局限于教研室或院系,交流互動仍然有限。除此之外,其他方面與縱向教學法相同,筆者將此類教學法稱為橫向教學法。從實踐效果上來看,不管是縱向教學法還是橫向教學法,都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經濟學專業課的教學效果。為了能進一步提高“互聯網+”背景下經濟學專業課的教學效果,除了整合以上兩類教學法的優點之外,需要建立網絡化的有機合成教學團隊,通過借助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工具,深刻把握目前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利用各類教學資源,發揮教師分工與專業的優勢,以此來扭轉經濟學專業課的教學困境,提升學生的滿意度和獲取知識的最大化。
三、團隊有機合成教學法
“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高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诖?,“互聯網+”背景下經濟學專業教學模式,不是想加就能加,不是簡單地將互聯網與傳統多媒體教學連在一起,不是單個教師知識的“物理反應”,而應該是教學團隊有機合成的“化學反應”,也就是要素的共享、整合與重組,它是“互聯網+”環境的內在要求,也是充分享用現代高科技的過程。有機合成本身是化學中的一個概念,其本意是指從較簡單的化合物或單質經化學反應合成有機物的過程。有時也包括從復雜原料降解為較簡單化合物的過程。由于有機化合物的各種特點,尤其是碳與碳之間以共價鍵相連,有機合成比較困難,常常要用加熱、光照、加催化劑、加有機溶劑甚至加壓等反應條件。文章將這一概念運用到經濟學專業課教學模式當中,組建通過“知識反應”的有機合成教學模式來實現經濟學專業課的理想效果。
(一)團隊有機合成教學模式的概念與特點
團隊有機合成教學法是指團隊成員依據專業性組建的教學團隊,在講授過程中各團隊成員通過分工與專業化,在各類專業知識反應中,使學生保持持續的熱情和興趣投入到枯燥的知識吸收之中,從而實現教學良性效果的最大化。其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專業性。有機合成教學團隊組建首先需要考慮團隊成員的專業性,即團隊成員必須對所講授內容較為嫻熟,再次基礎上從學科的層面進行不同專業知識的合成和升華。知識的升華產生的深度和高度,從而提升學生理論掌握水平和教學效果。
2.趣味性。團隊成員來自于不同的研究背景,不同的分析視角和講授風格,無疑會使學生時刻保持較高的新鮮感和好奇心,有利于提振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增強經濟學專業課的趣味性,從而改善學習效果。
3.有效性。團隊有機合成教學模式由于建立在系統性的思維框架之下,試圖通過教師之間的知識互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理論知識的消化也更為有效,分析問題的視角更為多元,知識轉化為創新的渠道將更為便捷。
4.共享性。經濟學本身強調共享,共享、外部性與溢出效應始終是經濟學探討的基本問題。作為經濟學專業課的教學團隊,在合成教學中,經驗、知識與資源共享是主要手段,也是合成教學法的精髓所在。通過共享實現教師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多層次、全方位和全過程互動,真正讓經濟學專業課兼容并蓄、各采眾長。
5.團隊性。有機合成教學法的核心是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動力集成。同一門課程有不同的教師來擔任,教學內容根據教師的專長來安排,做到精準講授。在學生考核上,可以建立試題庫,形成相對穩定的考核導向。該教學法的成功某種程度上取決于教學團隊的融洽程度。
(二)團隊有機合成的一般路徑
當人們需要某種有機物,而自然界中沒有該有機物或產量很低時,人們常常會采用有機合成的方法來生產該有機物,而合成的原料往往是自然界中產量較高價格較低的初等原料。比如隨處可見的塑料在自然界中卻難以找到現成的,其主要成分為樹脂,可用樹脂合成。而天然樹脂的產量并不高,于是便采用石油分餾產物來合成樹脂。如此便形成了一條合成鏈:石油分流產物→合成樹脂→塑料。由此可以看出有機合成的目的為:利用高產的廉價原料合成低產的目的原料,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同樣,經濟學專業課教學效果的提升,也正是各類“術業有專攻”的教學專家組成的團隊“分工與專業化”知識合成的結果,這種合成是建立在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共享、交流、合作產生知識升華的結果,顯然,這一結果是單個個體做不到的。任何教學過程都需要解決教學內容的講解以及學生的反應這兩個問題。對于不同的教學方式,由于知識和環境(多媒體的輔助)等外部條件的不同、參加反應的知識傳輸方式和學生接收能力不同(主要表現在教學內容的安排方式的差異及學生理解能力的差異上),團隊合成教學正是基于這兩種差異來設計的。團隊合成教學一個復雜的動態合作過程,是以有機合成思維為基礎、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虛擬課堂與實體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其本質在于追求包括分享、協同和提升三大效應的教學方式,其目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一種合力指向目標,產生一種合成效應。文章將經濟學專業課教學課堂看作是由學生、教師、外部環境共同組成的有機體。團隊之間的合成不僅發生教師之間,而且也發生在學生之間。團隊合成的方式不僅在于資源的優化配置,而在于通過團隊成員之間協同而實現“新奇的質變”,以創新而獲得動態的分享效應、協同效應和提升效應。
四、團隊有機合成教學模式運行策略
1.局部合成法。教研室、院系不同專業背景的老師組建有機合成教學團隊,該團隊可以按照項目團隊進行組建、考核與改進。這種有機合成團隊組建范圍較小,具有成本低、溝通方便、快捷高效的特點。
2.全局合成法。全局合成法的范圍可以拓展到整個學?;蛘咭粋€城市的高校之間進行資源共享與經驗互動。雖然目前交通條件和互聯網的發展都能支持這種改變,但因該有機團隊涉及范圍較廣,因此,需要設立專門的部門來協調。3.網絡合成法。網絡合成法就是借助互聯網,可以將有機合成小組知識反應的范圍拓展到全國乃至全世界,利用各類網絡資源形成全球范圍的教學有機合成,這樣,既能擴展學生的視野,也能更大程度幫助學生了解世界經濟發展狀況,符合經濟學特點和要求。
五、結束語
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探索是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背景下產生的教學手段,是信息社會下的一場教學模式革命?,F在的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社會,互聯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人們的生活、工作離不開互聯網,新時代的經濟學專業課教學如同經濟學本身一樣,通過網絡實現教學相長。經濟學專業課的教學關鍵是對學生經濟學思維的訓練以及分析實際經濟現象的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做到分析當前經濟熱點,并能理解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做到學以致用。在不斷變革的社會環境下,積極調整經濟學專業課教學的理念,構建適應互聯網發展的新教學模式將成為構筑現代經濟專業人才培養機制的重要手段,組建團隊合成教學模式已成為實現“互聯網+”背景下經濟學專業課教學效果提升的有效途徑。
作者:周韜 單位:河南科技大學 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洪國.西方經濟學教學現狀及創新模式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12):110-112.
[2]張慶.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探析[J].學理論,2016(3):204-205.
[3]朱建安,等.基于課程群視角的應用型高校經濟學教學改革[J].中國高教研究,2012(12):99-102.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核心競爭力;經濟學分析
1引言
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有效推動了我國新經濟的不斷發展,也實現了對傳統金融市場的有效補充,為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提升互聯網金融的核心競爭力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2互聯網金融的主要特征
2.1覆蓋范圍廣
互聯網金融主要是依托于信息技術,因此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可以實現對金融及各項資料的整合與共享,企業可以將商品直觀地展示給用戶,用戶也能夠借助金融市場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進而做出科學的決策。因此與傳統金融行業相比,互聯網金融的覆蓋范圍大大拓寬,由于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的用戶主要是小微企業,涉足的大企業還相對較少,但是并不影響其發展勢頭和影響力,互聯網金融的覆蓋范圍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而擴大的,可以實現一個地區市場資源及各類要素之間的最佳分配,也有效地推進了不同區域之間經濟發展的聯系。
2.2業務處理率高
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手段使得互聯網金融的計算速度不斷提升,在傳統金融模式下,各類業務都需要人工計算,不僅會因為數據錯誤而帶來較大的風險損失,還會降低業務處理效率。通過大數據處理可以節省人工計算的時間和成本,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同時用戶也不用進行長時間排隊,可以自己獨立進行相關業務的辦理。所以,互聯網金融的業務處理效率不斷提升,減小了企業成本和資源消耗,帶來了全新的金融體驗。
2.3風險性較強
互聯網在為生產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潛藏著較大的風險,互聯網金融作為金融業與互聯網的結合,其潛在的風險性更大、損失更多、影響更強。我國的互聯網金融還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還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方案,而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容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政府政策、經濟環境變化、信用等,一旦產生風險因素將會帶來巨大的損失。信用風險已經成為當前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而我國信用體系建設還不完善,因此難以從根本上解決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問題,因此在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方面任重道遠。
3互聯網所產生的主要經濟利益
3.1活躍了金融市場和市場經濟
互聯網金融的產生和發展打破了傳統金融的發展模式,全面拓展了金融業的職能,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使得金融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聯系更為緊密。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已經步入新的階段,經濟發展的常態化更加明顯,各行業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市場主體之間的活躍度也在不斷提升,因此對于提升市場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ヂ摼W金融使得我國金融市場迸發出新的活力,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不斷實現創新性發展,拓展了金融市場的發展渠道,同時也活躍了市場經濟。
3.2解決了很多企業的融資難題
中小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情況直接關系到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質量。而融資難題一直是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境,傳統金融在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方面的效果并不明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能力相對有限,不利于推進企業的持續發展。而互聯網金融以其便捷、高效的金融職能,滿足了大部分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通過對金融資源的有效整合,在短時間內形成大量的資金規模,通過網絡審批等實現快速放款,可以有效緩解中小企業所面臨融資難題,進而對于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3加速了經濟發展的步伐
我國市場經濟經歷了長期高速發展之后,發展勢頭逐漸放緩,整體步入新常態階段,主要是因為市場發展活力不足,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而金融行業一直是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其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較高。所以互聯網金融的產生和不斷發展使得市場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具有了一股新的推進力量,也為各行業的發展提供新的要素,互聯網金融通過對金融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利用,滲透到各個行業中,使得各行業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進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速經濟發展的步伐。
4經濟學視角下提升互聯網金融競爭力的策略
4.1變革資源分配方式
傳統金融模式缺乏有效的借貸數據溝通平臺,需要中介機構來完成交易。而對貸款客戶來說,需要進行大量的嚴謹的審批,且都需要人工服務實現,因此其銷路較低,各項資源的使用效率也處于較低水平。所以,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要對原有的資源分配方式進行必要的變革,使其在現有的基礎上摒棄傳統金融的缺陷,充分借助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實現對數據的計算和檢索,提升了金融服務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各方面的成本,實現對借款人的直接評估,使得雙方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目的,節約資源,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
4.2創新交易模式
互聯網金融的核心競爭力最為關鍵的影響因素就是交易現金,當前很多資金交易都是通過虛擬網絡實現的,因此可以通過電子支付取代現金支付。從經濟學視角來看,要想全面提升互聯網金融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要對其交易模式進行創新,要通過不斷優化交易及支付制度,制定和實施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實現對突發性風險的有效規避,提升互聯網金融交易的安全性,提升各交易主體對互聯網金融的信任度,使得互聯網金融能在安全穩定的環境中不斷發展,以此提升其核心競爭優勢,使其在促進市場經濟發展方面貢獻更大的力量。
4.3豐富產品形式
互聯網金融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其發展速度較快,互聯網金融中隱藏著大量的潛在客戶資源,通過對這些用戶的不斷開發來實現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所以,互聯網金融企業需要開發出多樣化的金融產品來滿足客戶的差異化和個性化需求?;ヂ摼W金融增量范圍擴大的主導力量就是金融產品的不斷更新,同時互聯網自身也具有諸多的優勢,因此可以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更好地實現對金融資源的整合,加強模式的創新,將產品進行多樣化的設計與生產,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使其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能夠得到有效的滿足,進而可以提升其市場占有率和其核心競爭力。
4.4加強對大數據的應用
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迎來了大數據時代,其在各行業發展中的應用程度不斷加深,人們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交易,互聯網已經成為生產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可以借助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實現對客戶理財投資風險的有效評估,尤其是通過大數據手段實現對小微企業各項資料的審查,使得各項數據可以變得更加公開透明,實現對金融資源的有效開發與整理,使得互聯網資源可以得到更好地應用。因此,對互聯網金融而言,大數據已經成為其發展的重要基礎,所以其對大數據的應用能力直接決定了核心競爭優勢。因此,強化對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是提升互聯網金融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經濟學
一、經濟學視角下互聯網金融的核心競爭力
(一)互聯網金融中主營業務的競爭力互聯網金融當中的主營業務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眾籌、P2P網貸、大數據金融以及金融理財等,其分值均高于六分,主要體現出五大基礎業務與傳統的金融業務相比存在的明顯競爭優勢。其中,第三方支付的定位最早是電子商務工作的輔助,然而因為第三方支付具備資金沉淀與資金流的信息數據的相應分析與存儲的功能,因此使其進一步的發展成了互聯網金融中核心化的業務。第三方支付主要是在互聯網技術基礎上,把金融服務進一步的下沉到了零散小賬戶當中,擴展到了低凈值的賬戶當中,不僅能夠提升盈利,還能夠促進普惠金融進一步的發展。
(二)互聯網金融中企業戰略與結構的競爭力由于互聯網金融行業不斷的發展,使得互聯網金融新興企業與傳統的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盡管互聯網金融給國內長尾客戶與小微企業等提供了突破融資難與融資貴的發展困境的有效途徑;其能夠提供便捷且跨地域,甚至是轉賬成本較低的支付方式給眾多的網民,然而互聯網金融的新興為了能夠在傳統的金融市場當中立于不敗之地,不被時展所淘汰,首先應當建立健全高標準的行業發展戰略與明確的企業產權結構,積極地引進以及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時刻保持戰略技術的創新性,實時的分析以及掌握競爭者的動態做到防范于未然。
二、經濟學視角下促進互聯網金融的核心競爭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一)創新性的資源配置,智能化的配置借貸雙方的實際需求傳統的金融模式當中,因為借貸雙方欠缺合理的信息交流與溝通的平臺,所以需要利用專門中介公司完成相應的操作。此外,因為借貸人進行信息審核以及審批等相關操作時均需要人工完成,所以辦理的效率普遍較低,資源有效利用率同樣非常低。但是,互聯網金融的模式之下,便能夠在計算機技術基礎上自定的完成相關信息的搜索,從而在極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客戶在進行貸款手續的辦理過程中,僅需在線進行表格的填寫,便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收到答復,這樣便大大的節約了排隊等候所用的時間。
(二)產品形式的多元化互聯網產業中提出的長尾理論主要就是互聯網在互聯網平臺的基礎上把大量閑散資金全部匯集到一起,統一的進行相應的理財以及投資。而這樣的模式和傳統的基金行業當中把細小的資金全部歸集到一起進行集中化的投資存在相似之處,兩者之間的不同在于平臺?;ヂ摼W金融需要充分地運用自身潛在的巨大客戶資源優勢,開發出各種多元化的金融產品進而滿足于普通民眾的實際需求,而進行互聯網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才能夠不斷地擴展互聯網金融的增量市場。與此同時,因為互聯網金融平臺不存在空間與時間上的局限性,同時其擁有操作便利、低成本等優勢,這便讓碎片式的理財有了實現的可能性。所以,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高互聯網金融的核心競爭力,便應當在自身優勢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創新,實現產品的多元化。
(三)加大大數據控制與管理的力度隨著互聯網不斷地發展,使得大數據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普及。目前,社會中的網上購物、網絡貸款以及小額理財早已十分普及,互聯網早已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大數據能夠利用用戶數據庫的沉淀,增強對于用戶在投資理財中風險的有效評估力度;眾多的中小企業在貸款的時候同樣是利用數據模型相關研究,進而選擇恰當的創新型金融產品。經由大數據的強化管理,讓信息變得更為透明且對稱,進行大數據的有機整合以及有效的利用,使資源利用率能夠最大化,促進互聯網金融進一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