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7:54:06
序論:在您撰寫雷電災害的預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P4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93
雷電是雷云之間或云地之間產生的放電現象,雷暴云是閃電主要來源,當云中局部電場超過約400KV/m時,就會發生閃電放電現象。本文主要對雷電的活動規律、產生原因及危害進行分析,對并預防雷電災害的相關措施進行了探討,以供同仁參考。
1 雷電的活動規律
全球從S60°到N80°都有雷電活動,陸地多于海洋,熱帶最多,溫帶地區一年四季都會出現,并以春夏季為最多。雷電的出現開始一般是3、4月份居多,于9、10月結束。雷暴活動主要集中在4~8月份,最活躍在7月份,一般在白天開始,集中期在午后和傍晚。雷擊的選擇地點取決于3個條件:易于形成雷云。雷電活動常在春夏之交及夏天,我國N23°~24°之間,而廣東剛好處于這個緯度范圍內;易于形成雷電通道。因為一般雷電通常都是順著電阻最小的路線發展,所以,在土壤里面電阻小的地方易于落雷;易于引起先導放電電場的畸變。如曠野中的建筑物,即使不高,但由于它孤立突出,相對接近雷云,因此它的電場強度大于地面,當先導放電接近時,就會引起先導放電電場的畸變,而把先導放電引向自己,所以這些建筑物易于遭受雷擊。只要具備了第一個條件,其他兩個條件如果任意具備一個就會有機會下雨。
2 雷電的危害及其產生原因
雷電產生超出人和設備承受極限以外的強大電流、電壓、電能、高溫、強大的沖擊波,同時還會產生巨大的靜電場和電磁輻射等物理效應,這樣就容易對我們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屋建筑和電力等一系列設備造成損害??偟膩碚f,雷電之所以會對我們造成危害,最終還是由于雷電時所產生的熱效應、電效應、沖擊性電動力3種效應導致的。
2.1 熱效應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在雷電產生時,雷擊點會釋放大概500~2000J的熱量,這樣的熱量相當于我們煉鋼50~200mm3所需要的熱量,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房屋建筑如果被雷擊中后會起火和人體遭雷擊皮膚組織會被燒焦的真正原因。
2.2 電效應
雷暴天氣時,雷電一般有巨大的電能量釋放出來,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電場和磁場,如果在這個電場和磁場范圍內有電子設備和人體感應到這些能量,電子設備就有可能被這些能量擊毀,人就感應到就會出現心室纖顫及呼吸股麻痹,就會出現猝死現象。
2.3 沖擊性電動力
雷電流產生的沖擊力能把我們的房屋建筑擊毀,所以房屋建筑要做好防雷保護,另外在雷暴雨天氣人盡量不要外出,以免受到沖擊電動力的傷害。
3 雷電的預防及防護措施
根據現行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規范要求,新建建(構)物筑物應安裝防雷裝置進行保護,確保建(構)筑物及人員安全。在建筑物電源入戶端或總配電房安裝低壓電源浪涌防護裝置,減少或消除雷電流產生的過電壓對電氣設備或人身造成損壞(傷)。
如果在室內,遇到雷雨天時,首先我們檢查好家里的門窗關好沒有,如果沒有關上的要立即關上,這樣可以減小雷電進入屋內,同時房間內的所以電器設備都要斷開電源,對于手機等通信設施也不能撥打,避免雷電產生的強大電能和磁場對電氣設備的損害。其次,如果在打雷時,人盡量不要外出行走,假如在開車時遇到雷雨,要馬上關閉車內電磁通信設備,避免引入雷電磁場,對電氣設備造成損害;假如是在荒郊野外勞作時碰上雷雨時,我們應馬上找到一個安全的躲避地方,不要使用帶金屬的雨具,不能在大樹下躲雨,也不要在空曠的地方過久停留,最好找一個地勢相對較低的地方。假如能找到一個山洞避雨也要注意,人不要緊挨洞壁,人也要雙腳并攏,盡量不要觸碰石壁,減少觸及雷電的可能性。假如人被雷擊中了,雷電電流通過人體泄放到大地是一個很短暫的過程,傷者身上是不帶電的,這時不必擔心施救者被電擊。
從源頭抓起,預先對房屋建筑做好防雷工作,一般防雷工作在房屋建筑主體工程應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并交付使用。同時我們為了確保目前已經投入使用的防雷設施性能正常,有效發揮防雷作用,在每年的雷雨季節來臨之前,必須聘請具有防雷檢測資質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對房屋建筑進行防雷年度檢測,假如存在安全隱患的要限期整改,在檢測合格后方可讓人們居住,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雷電對人們的傷害。
總之,防雷減災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和技術力量強化各項措施,認真做好防雷的預防工作,以減少雷電的危害,為人們和社會作出貢獻。
作者簡介:邱明江(1963-),男, 漢族,大學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氣象及自然災害預防管理工作。
摘要:本文介紹了雷電的形成過程、雷電災害的種糞及對人們生活、工作的危害,閘述雷電自然災害對社會危害的重要性,介紹人們生活如何預防雷電自然災害的方法與建筑、設施的防雷措施,提出了對防雷裝置的安全措施。
關鍵詞:生活安全 雷電危害 防雷措施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8-0001-03
前言: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雄偉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自然現象。雷電災害是“聯合國國際減災十年”公布的最嚴重的十種自然災害之一。全世界平均每分鐘發生雷暴二千次,每年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超過一萬人,導致火災、爆炸、信息系統癱瘓等事故頻繁發生,每年因雷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億美元以上。
我國是雷電高發的國家之一,每年遭受雷電都會生成人員的傷亡和經濟損失。雷電的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但多出現在夏季。在這電閃雷鳴的季節里,人們在感覺“天威難測”的同時,更加關注雷電危害與防護。 我們通常所謂雷擊是指一部分帶電的云層與另一部分帶異種電荷的云層,或者是帶電的云層對大地之問迅猛的放電。這種迅猛的放電過程產生強烈的閃電并伴隨巨大的聲音。雖然放電作用時間短,但放電時產生數萬伏至數十萬伏沖擊電壓,放電電流可達幾十到幾十萬安培,電弧溫度也可達幾千度以上,對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沒有很大影響。然而,云層對大地的放電,則對建筑物、電子電氣設備和人、畜危害甚大。這也是我們研究的主要對象。對建筑群中高聳的建筑物及尖形物、空曠區內孤立物體以及特別潮濕的建筑物、屋頂內金屬結構的建筑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屬設備等有很大威脅,可能引起倒塌,起火等事故。特別是煤礦企業、油氣生產地區,皖北地區年雷暴日常達40多天,頻繁的雷擊會造成生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近幾年,皖北煤礦因雷擊,都造成停電,辦公自動化以及生產通訊,監控等系統也因雷電感應而擊穿,雷電災害已經嚴重影響安全生產。因此我們要做好防雷措施。
1 雷電災害的大約分類及危害
1.1 直擊雷:由高空云層直接對地面的建筑物、避雷針、輸電線路、樹木、人體放電。產生的放電電流最大可達幾百萬安培,雷電流高壓技應會產生高達數萬伏甚至數十萬伏的沖擊電壓(2011年8月17日凌晨1-3時淮北市中部百善區域閃電達380多次)。如此巨大的電壓瞬間沖擊電氣設備。足以擊穿絕緣使設備發生短路,可以造成建筑物的直接損壞。引發火災和人員傷亡。
1.2 雷電感應:在遭到直擊雷時,強大的雷電流在通過避雷針引線對地放電時會在導體周圍產生高壓感應電動勢,產生強大的交變電磁場,這種感應電動勢會使與其平行或交叉的供電線路、通訊線路及其它線路產生出上萬伏的高壓電勢,破壞供電系統,擊穿電腦設備和其他通信設備的電子器件,使設備損壞,甚至引起火災。
1.3 飄雷:直擊雷發生后有時會有紅色或蘭色火球出現。在空中隨風飄移.再次遇到物體和人蓄時放電.對建筑、設備人蓄形成危害。
1.4 滾雷:雷電對大地放電時沒有一次放完,產生帶電火球接地面滾動直到電能釋放完為止。同樣會對建筑、人畜構成危害。
1.5 雷電流高熱效應會放出幾十至上千安的強大電流,并產生大量熱能。在雷擊點的熱量會很高??蓪е陆饘偃刍?。引發火災和爆炸。
1.6 雷電流機械效應主要表現為雷擊物體發生爆炸、扭曲、崩潰撕裂等現象導致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1.7 雷電波的侵入和防雷裝置上的高電壓對建筑物的反擊作用也會引起配電裝置或電氣線路斷路而燃燒導致火災。
2 常用防雷設備與措施
針對直擊雷、雷電波侵入,雷電感應三種雷電危害,采用不同的防雷設備和措施。其中常用防雷設備有接閃器,是專用于接受直接雷擊的金屬物體,通過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將雷電流引入大地,而起到防雷保護作用。根據接閃器金屬物體加工形式不同,接閃器又分為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另一種防雷設備是避雷器,主要防止雷電波侵入和雷電感應。以保護電器設備。避雷器應與被保護設備并聯,并安裝在被保護設備電源一側,遇雷電波侵入和雷電感應時,避雷器導通將過電壓泄放大地,從而保護用電設備。
3 市民生活中雷電危害的防范
3.1為了避免或減少雷擊事故的發生,保證人畜及建筑物的安全,對建筑物而言,首先把好建筑設計第一關,按建筑物的功能綜合考慮防雷避雷設施,特別要考慮清理到室外附加在屋頂上的霓虹燈、廣告牌、金屬旗桿、微波塔及共用天線等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其次把好施工質量檢查監督及竣工驗收關,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驗收建筑物的避雷設施。對共用天線、居民住宅樓的總電源、電子計算機網絡用戶以及架空電話線用戶等應加裝專用避雷器,并在每年雷雨季節到來之前,對這些避雷裝置進行一次安全性能檢測維修,并取得防雷裝置檢測合格證。
3.2 對于個人和家庭而言,首先要多了解防雷知識,增強防雷意識,積極采取預防措施,避免雷電擊傷人。人們已步入信息化、自動化時代,但就目前的科學水平,對雷電的危害,僅停留在預測預報階段,還不能達到消除或利用雷電程度,因此在雷雨季節,防止雷電危害,注意在雷電時工作生活的某些禁忌,對減少雷電所造成的損失將大為有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2.1出行:雷雨時出行在外,避雨時不要靠近孤立的建筑物或構筑物,如高樓、電桿、煙囪、屋檐,因為這些地方由于特別高而尖,容易與帶電荷的雷云之間形擊穿放電效應,遭受雷擊。行人在雷雨時也不能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大樹下躲雨。城市居民外出候車適逢雷雨時。應盡量在公交站臺候車,因為一般公交站臺是鋼結構站臺或鋼筋混凝土結構站臺,建造時已考慮等電位連接并設有接地裝置,在此候車是安全的。
3.2.2 居家:現在新建的商住樓或住宅小區已很注意防雷接地均壓環等施工質量。國家也對此項要求作為強制性質量標準。雷電交加之時,人在室內是安全的。但一些陳舊住宅則有可能防雷接地系統受到損壞安全性差些,應在雷雨季節前測試檢修,居住才安全。同時要注意雷雨天盡量關閉窗戶,不要把頭手伸出窗外或接觸戶外金屬架、晾衣鐵絲,以防引雷入室。
3.2.3看電視:雷雨天看電視(即使是有線電視)極有可能損壞電視機。雷電產生的電磁波,會沿電源線進入電視機,空間強大的電磁場形成的感應電壓的脈沖作用有可能損壞電視機元器件,其破壞作用依靠避雷器或避雷網是不能抗御的,建議雷雨時不看電視,并拔掉電源插頭和有線電視插頭。以保證電視機不被損壞。
3.2.4上網:與雷雨天看電視的情況類似。在雷雨天上網極易造成電腦硬件損壞和通訊故障。即使電腦有良好的屏蔽和接地,雷電也可能沿網絡信號侵入電腦內部,破壞其芯片和接口。因此建議雷雨天不上網,拔掉電腦電源插頭及網線接口插頭。讓電腦與電源和網絡信號線徹底斷開。
3.2.5洗澡:現在不少居民都在屋面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雷雨天能否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那要看具體情況,如果該建筑屋頂接閃器防雷接地裝置質量達標,接地電阻小于規定值(一般1歐),同時太陽能熱水器的水箱和真空管支架在接閃器保護范圍內,加之太陽能自身的接地系統安裝可靠。滿足這些條件,雷雨天洗澡是安全的。否則相當危險。檢測判斷防雷接地系統可靠性是一件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普通居民則無法判斷防雷接地系統可靠性,建議雷雨天不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為好。
3.2.6開車外出:雷雨天開車外出,在車里要比露天安全,因為車殼是一個封閉金屬空間,相當于一個等電位連接系統,所以在車內應是安全的。但雷雨時段開車收聽無線電廣播,則容易導致接聽設備損壞。
4 高大建筑物防雷裝置及預防措施
4.1直擊雷防護:防雷裝置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體三部分組成,其作用是將雷電流引入大地,防止直接雷擊建筑物。保證人身及建(構)筑物安全。
接閃器包括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避雷帶等是直接接受雷擊的金屬部分。避雷針一般設在高層建筑物的頂端和煙窗上.保護建筑物免受直接雷擊;避雷線常用來架設在高壓架空輸電線路上,以保護架空線路免受直接雷擊,也可用來保護較長的單層建(構)筑物。避雷網和避雷帶普遍用來保護高大建筑物免受直接雷擊和感應雷。
引下線是避雷保護裝置的中段部分。上連接閃器下接接地裝置。并經最短線路接地。每座建筑物的引下線一般不少于兩根。為了減少引入下線的電感量,引下線應沿最短接地路徑敷設。對于建筑藝術要求較高的建筑物,引下線可采用暗敷設,但截面要加大。由于建筑物的造型不同,不能做直線引下時,應注意彎曲開口處兩點間的直線距離不得等于或小于彎曲部分線段的實際長度的0.1倍,一般彎曲處不用銳角盡量避免用直角。引下線應裝在人員不易碰到的隱蔽地點,以防接觸電壓的危害。
4.2配電設施及信息系統防護:按智能建筑物要求分等級安裝避雷器(SPD)。
5 結束語
以上是本人在實踐工作中對指導我市防雷災害的一些的體會,我們只有在生活、生產實踐中不斷分析、研究雷電自然災害的特點,電流產生的原因,正確掌握避雷、防雷減災的知識,采取積極有效的辦法和措施,才能徹底預防雷電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隨著科技發展,在電子設備、計算機網絡、供電設備、通訊廣播、航空航天、衛星接收、雷達導航、國防建設等領域,雷擊危害日益嚴重。因此,防雷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防雷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套完美的防雷系統應包括外部直擊雷防護、系統感應雷防護和完善的接地系統。直擊雷是最嚴重的雷害事故根源,人員傷亡、雷擊火災、嚴重的感應雷擊均由雷引起。因此,要做好防雷減災工作。
1雷電的形成
天空中,帶電的云稱為雷云,直擊云與雷云是分不開的。根據大量的科學試驗可知,地球本身就是一個電容器,通常大地穩定的帶負電荷為50萬C左右,而地球上空存在一個帶正電荷的電離層,二者之間便形成一個充電的電容器,其之間的電壓為3 000 kV左右,場強為上正下負。
當地面含水蒸汽的空氣受熱而上升,或者較溫暖的潮濕空氣與冷空氣相遇而被墊高時,都會產生向上的氣流。這些含水蒸汽的氣流上升時, 溫度逐漸下降而形成雨滴、冰雹(稱為水成物)。這些水成物在地球靜電場的作用下被極化,負電荷在上,正電荷在下,其在重力作用下落下的速度比云滴和冰晶(這二者稱為云粒子)要大,因而極化水成物在下落過程中與云粒子發生碰撞。碰撞時使其中一部分云粒子被水成物所捕獲,從而增大水成物的體積,另一部分未被捕獲的水成物被反彈回去。而反彈回去的云粒子帶走水成物前端的部分正電荷,使水成物帶負電荷。由于水成物下降的速度快,云粒子下降的速度慢,因而帶正、負2種電荷的微粒逐漸分離(重力分離作用),如果遇到上升氣流,云粒子不斷上升,分離的作用更加明顯。最后形成帶正電的云粒子在云的上部,而負電的水成物在云的下部,或者帶負電的水成物以雨或雹的形式下降到地面。帶電云層一經形成,就形成雷云空間電場,空間電場的方向和地面與電離層之間的電場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上正下負,因而加強了大氣的電場強度,使大氣中水成物的極化更明顯,在上升氣流存在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劇力分離作用,使雷云發展得更快[2-3]。
2防雷等級的劃分
建筑物防雷分為2種,即工業建筑防雷和民用建筑防雷,每種防雷方式又分為3類[4]。工業建筑防雷:一類:易燃易爆、具有0區或10區制造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筑物;二類:儲存爆炸物建筑及不易引爆等露天鋼質封閉氣罐;三類:為一般工業建筑物。民用建筑防雷:一類:國家級政府首腦機關、重點文物及保護場所、大型機場;二類:省部級會堂、機場、辦公樓、檔案館、大型城市的重要供水供電系統、集結人較多的公共場所;三類:一般民用住宅。各地區應結合實際,按照政府機關、公共場所、民用住宅等分布,并結合當地氣象雷暴日采取相應的防雷措施[5]。
3防雷對策
3.1不同防雷等級雷電災害的具體防御措施
一類:采取防直接雷擊措施、感應雷擊措施(電源)、防雷電波入侵措施(主要是弱電設備的接地保護裝置)。二類:采取防直接雷擊措施、感應雷擊措施、側擊雷措施。三類:采取防止直接雷擊措施、感應雷擊措施(特別注意電源避雷器的布局)。
目前,大多數建筑物的防雷設施都沿用福蘭克林避雷針。其特點是利用自身的高聳位置使雷云下部電場發生畸變,從而將雷電由自身引下,代替被保護物受雷擊。傳統避雷針已經使用了200多年,對防止直擊雷雷擊起到良好的效果。實踐證明,該方法仍然是經濟有效的手段。但避雷針放電是被動的,其保護范圍小。而雷電現象具有統計特性,至今人們對其還沒有完全的認識和控制措施。因此,世界各地的防雷科學研究者紛紛研制出各種電子避雷器[6-7]。氣象服務人員應根據不同的場合、環境、地質情況選擇不同的防雷設備。
3.2加強宣傳,提高雷電災害防御的意識
加強防雷減災宣傳工作,提高社會對防御雷電災害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參與防御雷電的自覺性。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從新建、改建、擴建開始,嚴格把關,從源頭上將雷電災害隱患控制在最低范圍。
3.3雷電監測與預警
雷電監測與預警是利用高新技術設備來測定雷電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并進行預報預警的現代科技防雷工程。進入高科技的今天,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迅速,對雷電災害的監測預警和防御的科學認識提出更高、更廣泛的要求。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在現有的閃電定位系統、多普勒雷達等設備組成雷電災害監測和預警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雷電災害監測、預報預測、制度,及時向社會雷電預警信息,使公眾提前做好雷電預防,從而達到預防為主的目的,確保人民生命及國家財產安全。
4參考文獻
[1] 李繡東.全國雷電災害統計分析[J].沙漠與綠洲氣象,2011,5(B8):1-3.
[2] 梅衛群,江燕如.建筑防雷工程與設計[M].2版.北京:氣象出版社,2006.
[3] 陳渭民.雷電學原理[M].2版.北京:氣象出版社,2006.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1.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GB50343—2004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關鍵詞:廣東仁化;農村雷電災害;現狀;防護措施
引言
廣東仁化縣地處珠三角西部,屬于雷暴活動和雷電災害比較頻繁的縣市之一。農村是雷電防御的薄弱區和雷電災害的多發區,是防雷管理工作的簿弱環節,目前,農村大部分房屋無防直擊雷裝置;電源線路、有線電視線路、電話線路都沒有采取任何防雷措施,造成農村雷電災害多發。據有關部門防雷減災調查資料分析,農村雷擊災害約占總數的3/4左右,同時雷擊導致農民電視、電話、有線電視等損壞和引發火災的事例也很多。特別是雷擊造成人員傷亡的事例,農村占80%以上。數據表明,雷電災害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危害程度上都是觸目驚心的,農村是雷電防御的薄弱區甚至盲區。因此,讓廣大農村了解雷電相關知識、增強防雷意識、強化防雷措施對農村防雷減災工作十分有利。
1、仁化縣雷暴日數分析
大量的氣象資料統計表明,雷電活動規律大致如下:熱而潮濕的地區多于冷而干燥地區,如山的陽面多于陰面,雷暴頻率是山區多于平原,平原多于沙漠,陸地大于湖海,各地區雷
暴日極大值和極小值差不多出現在相同的月份。
圖1 雷災事故所在地理位置地閃次數月分布圖
本文雷電參數利用閃電定位分析軟件錄入所在位置經緯度導出雷電數據(如圖1、圖2),同時選用仁化縣近30年氣象資料,以及逐年雷暴日數、雷暴初終日,持續期資料以及累年值得出如下結論:仁化縣近30年來(1983――2012)年平均雷暴日為71.3天,屬于多雷區;從前汛期(3-4月份),雷暴日開始出現,雷暴活動活躍月主要集中在4月份至8月份,11-12月、1、2月幾乎無地閃現象;雷暴發生時間主要集中14時至20時,由此可知本縣雷暴活動持續時間相當長。
圖2 雷災事故所在地理位置地閃次數時分布圖
2、雷災事故原因分析
我們通過對農村雷電災害分類分析,總結出了仁化縣多次雷擊的四個原因:一是科學的防雷意識淡薄,封建迷信在農村較為普遍,一旦遭了雷災,村民認為是老天報應,經常隱瞞雷擊事實;二是不懂尋求專業部門進行雷災調查或鑒定,找出雷擊事故的原因;三是農民缺乏必要的防雷常識,野外作業無雷電防護措施,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四是雷電預警信息不能及時獲得,農村相對比較廣闊,農民居住也比較分散,通訊設施相對落后,雷電預警信息不能及時傳到農村,農民群眾不能做到提前預防,很可能給農民群眾帶來雷擊事故。農村防雷減災行政管理的約束力薄弱。
2.1地理環境和生產條件的限制
農民的日常生產活動主要在田間進行,田間周圍較為空曠且平坦的水稻田,正是水稻種植季節,水稻田均蓄滿了水,水域面積增大,土壤電阻率明顯下降等處在一個空曠且水域面積大的環境當中,這些地方一旦遇到雷雨大風天氣極容易受到雷擊。田間空曠缺少躲避雷雨的安全之處。下雨時缺少雷電知識的農民經常在樹下避雨,增大遭雷擊的概率,因此很多雷擊事故是在田間農民耕作或躲雨時候發生的。
2.2農村防雷基礎設施建設差
農村房屋基本都是由農民自行建造,在設計時沒有考慮雷電防護措施,建造時沒有安裝防雷裝置。農村電力、通訊設施的防雷裝置不合格,電視天線普遍架設在屋頂,遇到雷雨天氣,雷電流就沿著天線進入屋內,電源線、電話線、信號線隨意的架空引入住房,雷電經過這些架空線竄入屋內,造成家用電器設備損壞,甚至人員傷亡。農村幼兒園和中小學防雷裝置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有的甚至沒有防雷設施,學生上課時,教室一旦遭受雷擊,后果不堪設想。
2.3缺乏必要的防雷常識
農民野外作業遇到雷雨天氣缺乏自我雷電防護措施,常常把曠野上的獨立大樹、亭子當作避雷雨的“安全場所”,這正犯了避雷的大忌,很容易遭受雷擊,從而釀成悲慘事故。在野外遭遇雷電來不及躲避時切勿奔跑,要雙腳并攏蹲下,雙手放在膝上,手臂不要接觸地面。不宜在曠野高打雨傘等物體。高舉鐵鍬、鋤頭等物體都會帶來雷擊的危險。雷雨天氣沒有將門窗關閉,造成球形雷電入室引發雷擊。使用設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收聽、收看以及接打電話都很容易造成雷擊。
2.4雷電預警信息不能及時獲得。農村相對比較廣闊,農民居住也比較分散,通訊設施相對落后,雷電預警信息不能及時傳到農村,農民群眾不能做到提前預防,很可能給農民群眾帶來雷擊事故。
3、農村雷電災害防護對策和措施
1)加強農村防雷管理工作。各級人民政府和防雷主管部門應當高度關注農村雷電災害防御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加強農村雷電防御安全管理,有效減輕或避免農村雷電災害的危害。從而達到進一步推進農村雷電防御工作,保障農民群眾的防雷安全。
2)加強防雷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普及防雷知識。農村雷電防御工作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要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廣東省氣象條例》、《廣東省防雷減災實施辦法》等防雷減災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全面提高農民群眾的防雷減災意識,增強雷電災害的防御能力。
3)加強雷電監測的預警預報服務。氣象部門要編制雷電災害防御規劃,建立雷電災害預測預警子系統。以雷電監測站網為依托,建立雷電信息接收和處理平臺,實現雷電信息實時顯示、歷史雷擊災害資料查詢、統計分析等功能,開展雷電災害預警和對策服務[4]。加強雷電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提高雷雨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水平。要充分利用電視、電話、廣播、互聯網、手機短信息等手段,及時向農民群眾傳播雷電災害預警信息,為廣大農村提供及時、高效的服務,尤其是偏僻的山區。
4、結語
考慮到農村雷電災害的實際情況,從導致農村雷電災害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中吸取教訓,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雷電災害防護對策和措施,能有效減輕或避免雷電災害給廣大農村和農民群眾的危害。
參考文獻
[1] 董德文,申紅石.農村防雷的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J].硅谷,2009(1):192.
為落實《州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雷電災害防御管理工作的通知〉》(恩施州政辦電[*]126號)精神,切實有效防御和減少雷電災害,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現就加強我縣雷電災害防御管理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切實明確防雷減災責任
我縣屬雷電災害頻發地區。近幾年因雷擊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現象時有發生,各級各部門務必引起高度重視??h防雷管理機構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和《湖北省雷電災害防御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對雷電災害防御工作的組織和管理。建設、規劃、公安、消防、安監、質監、林業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雷電災害防御工作,減少災害,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嚴格執行防雷減災各項規定,認真落實防雷安全措施
(一)各有關部門要把防雷設施建設作為預防雷電災害的重要基礎工作來抓。對一、二、三類防雷建筑物,重要的計算機設備、網絡系統,電力、通信、廣播電視設施,重要的導航場所和設施,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學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設施和場所;重要儲備物資的庫儲場所及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應當安裝防雷裝置的其他場所和設施,都要按照《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要求安裝防雷裝置。
必須安裝防雷裝置的新建、改建、擴建的建(構)筑物、場所和設施,建設單位應當將防雷裝置的建設納入計劃,與主體工程或者整體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二)防雷裝置設計和施工必須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技術規范,嚴格遵守防雷工程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的規定,建設單位應向氣象部門申請、申報防雷裝置設計審核、施工監督和竣工驗收。對防雷產品質量不合格、安裝不規范、未進行跟蹤檢測的防雷裝置,氣象部門不予驗收;防雷裝置未經驗收合格的建設項目不得投入使用。
(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保證防雷技術措施落到實處。依法必須安裝防雷裝置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將防雷設計文件和相關材料報送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審核。氣象主管機構應當依法出具審核意見。未經設計審核或者審核不合格的,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將防雷裝置的竣工驗收納入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
(四)已安裝防雷裝置的單位,要做好日常維護并主動向防雷檢測機構申報防雷裝置的安全性能檢測。
三、認真做好雷電天氣監測預報工作
氣象部門要加快雷電監測預警業務體系建設,提高預警服務能力。積極開展各種雷電監測分析和預警預報業務,加強雷電監測、短時和臨近預警預報以及雷電引發森林火災預報。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通信手段,及時向社會雷電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為做好防雷減災工作提供支持。為廣大人民群眾正確采取防雷避險措施提供幫助,增強全社會雷電災害的防御能力。
四、實行防雷安全定期檢查和檢測制度
對國家防雷技術規范所涉及的防雷設施和靜電保護設施,特別是對易燃易爆等重要場所的防雷設施,防雷減災管理機構要定期組織檢查和檢測,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經檢測不合格的,要督促限期整改。對不按要求接受檢測或經檢測不合格又逾期不整改而造成雷擊火災、爆炸,致使人員傷亡和國家財產重大損失的單位,將追究直接當事人和單位負責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建立雷電災害調查、鑒定制度
【關鍵詞】雷電災害;防御;現狀;措施
【中圖分類號】U284.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2)09-0435-01
雷電災害是“聯合國國際減災十年”公布的最嚴重的十種自然災害之一,亦被國際電工委員會稱之為“電子時代的一大公害”。全球每年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不計其數,導致火災、爆炸、建筑物和信息系統以及家庭電器損壞等事故頻繁發生。河南省溫縣屬雷電多發區,雷電具有活動頻繁、活動期長、季節性強等特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雷電災害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經濟損失及社會影響也越來越大。做好防雷減災工作,是保障國民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需要。近年來,溫縣氣象局把防雷減災、防雷宣傳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并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合作,先后與公安、消防、安監、建委、教育等部門聯合下發文件,出臺了一系列加強防雷安全工作的政策性文件,進一步規范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及防雷裝置安全檢測等工作,嚴格規范了防雷裝置設計、施工、監理和驗收等各個環節,使防雷裝置“三同時”制度落到了實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短信等形式深入宣傳與防雷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結合典型案例在社區、學校等開展經常性、廣泛性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了全社會的防雷減災意識。
1、溫縣雷電災害防御工作的現狀
近年來,溫縣氣象局防雷技術中心不斷提高防雷安全檢測工作的覆蓋面,檢測范圍涉及到建筑、通信、金融、石油、化工等多個行業,有效地降低了雷擊災害的發生幾率?!逗幽鲜》览诇p災實施辦法》和《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規定》的頒布實施,為建設項目防雷裝置的設計審核、施工監審和竣工驗收提供了法律保障,溫縣氣象局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規定,遵循公開、公平、公正以及便民、高效和信賴保護的原則,嚴把圖紙審核關,對不符合防雷標準、規范的防雷工程設計方案,要求防雷工程設計單位按照審核結論進行修改并重新報批。據統計,氣象主管機構及氣象技術服務機構對24家單位進行了圖紙審核,審核工程面積163萬平方米,有效地維護了國家利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和公共安全。近期,溫縣政府辦公室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防雷減災工作的通知》(溫政辦[2007]32號),要求縣直各單位及規模以上企業按照防雷檢查的內容認真進行防雷安全工作自查,并將自查表上報縣政府辦公室。統計結果顯示,大部分單位重視防雷減災工作,落實防雷安全工作責任制,按照規定和要求安裝防雷裝置并接受安全檢測。但部分單位對防雷減災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存在僥幸心理和麻痹松懈思想,防雷措施不健全、不到位,其中有23%的單位建(構)筑物沒有防直擊雷裝置。近年來,溫縣的雷擊事故不斷發生。2003年6月19日,溫縣人民醫院CT中心遭受雷擊,CT診斷儀損壞,直接經濟損失10余萬元。2005年7月2日,溫縣南張羌村民張某與家人在田間施肥,突然一聲巨響,張某16歲的兒子被雷擊中,在送往醫院的途中死亡,這是溫縣近年來發生的第二起雷擊致人死亡事故。據了解,事故發生時,雨中伴著雷電,人又處在空曠的田間作業,極易遭受雷電襲擊;7月28日,雷雨交加,溫縣十余戶家庭損壞電視機23臺,空調4臺,電腦3臺。由此可見,全縣防雷減災整體形勢依然嚴峻,做好防雷減災工作是我們氣象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
2、雷電災害防御工作的應對措施
防雷安全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與每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做為全縣防雷減災工作的主管機構,氣象部門要站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極端負責的高度,充分認識防雷減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認真貫徹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按照防雷減災工作的有關法律、法規、規范要求,全力做好防雷減災管理工作。
一是加快雷電監測預警業務體系建設。積極開展雷電天氣、雷擊落區危害等級等雷電監測分析和預報預警業務以及雷擊森林火災預報。通過加強雷電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提高雷電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水平和綜合防護能力。充分利用電視、電話、廣播、互聯網、手機短信等手段,及時雷電災害預警信息,為各鄉鎮、各有關單位和廣大群眾提供及時有效服務。
二是加大防雷減災工作的執法力度。首先要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堅持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律、法規專項培訓,提高現有執法人員的政治思想素質、業務技術水平和行政執法能力,始終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其次要經常性地開展防雷執法工作,深入各單位開展防雷執法檢查,依法查處違反防雷法律、法規的行為,及時發現防雷安全隱患,并做好督促落實工作。
關鍵詞:雷電定位系統; 監測預警
中圖分類號:TN953+.7 文獻標識碼:A
在計算機的在線系統中,雷電定位系統在實時監測的過程中其面積是最大的,而且是全方位的進行監測,在目前的雷電活動研究手段中是最為先進的。能夠有效的減少雷擊所帶來的故障損失,以及提升了在雷擊故障點上的尋找時間,保證了系統的安全運作。
一、閃電定位器
閃電的特征為電流大、電壓高、電磁輻射強以及其發生的運作為瞬間性,在閃電這個行為過程中,產生了連續性的電磁輻射與涉及到的頻率范圍是極廣的。本文所主要介紹的雷電的檢測器為閃電定位儀,它是一種將閃電所持有的特征,來進行對閃電回擊放電的參數進行預測的儀器。在這個預測的儀器中,其定位的方法大致分為了三種:
(一)定向法?,F在所使用的閃電定位的系統是在1796年的時候由美國人所改進而來的,在原雙陰極示波器定位儀的基礎上,研制出了自動化的磁方向的閃電定位系統。這個系統中所采用的是,具有寬波段來對閃電的輻射進行接收的VLF信號。這個信號大幅度的減少了由于窄信號所引起的偏振誤差與電離層反射等影響因素,而且將測角的誤差控制在了1度之內。并于后來增添了云地閃波的鑒別技術與時差的功能。
(二)時差法。其原理為利用閃電輻射從出發到到達的距離中,其接收天線的一個時間差來對其輻射的位置進行確定。在科技的快速發展中,研制了時差法雷電定位系統。在產品研制成功后各國都進行了建網的行為,在后來,還在這個系統中加入了DSP中的數字波形的處理技術。
(三)干涉法。是利用入射電磁波與到達位置之間的距離上,其接收天線間的相位差來進行定位輻射源的探測,且受到雷電的輻射源在信號上的波形以及幅度的影響也是很小的。該技術在定位上的準確度以及探測的效率上是非常的高,它是采用的直線傳播的方式,而且在傳播的過程中所受到的地面傳導率等影響是很小的。
二、閃電定位監測系統的構成
在單個的雷電定位站中,在探測的雷暴方向與大概位置及頻度上,存在著定位誤差大而且沒法確定強度的缺點,這個系統只能夠進行對雷暴活動的預警工作。所以在當代的雷電定位系統中所采用的是多站法,這個方法在定位上的精度很高,而且還可以探測出講多參量。不過在組成上設備是多而復雜的,而且還需要通信網與中心數據處理兩大類來作為技術支持。針對接收雷電信號的頻差中,又分為了低頻與甚高頻,其中甚高頻在對閃電的過程中能夠通過甚高頻的電場來進行對閃電位置的精確定位。如圖1所示:
圖1雷電探測系統分類圖
在閃電定位系統的組成部分是由一個主站和三個以上的副站,以及位置的分析與通信線構成的。對于閃電定位儀的建網行為,能夠將空中生成的雷電以及發展與消失的全部過程進行實時的監測,從而達到精確的跟蹤定位。其中,其選配的部件采用的是綜合雷暴的信息顯示終端。其副站對于閃電的方向和時間的測定,是通過通信線路來進行傳送最后到達位置分析器中。然后再根據所收到的閃電方向以及時間,從位置的匯交以及時差的定位中得出閃電的具置。
在閃電定位系統中,主站與副站的聯系方式通常為:公用的電話網或者是撥號與局域網等多種聯系方式來進行雷電數據的傳送。
三、雷電定位系統在雷電災害的防御以及監測預警中的應用
(一)在現代雷電的預測與其防護的措施及研究里,廣泛的使用了雷電監測定位的系統。它能夠對于空中所發生的雷電以及其發展做到及時發現,而且還能夠進行實時監測。通過這個系統,可以準確的測量出發生雷電的準確位置,并通過閃電輻射中的VHF電磁場來對閃電過程的軌跡進行準確的測定。還能夠從系統反饋的數據中看到雷電的演變過程以及其移動的方向,相關防雷部門就能夠提前做好防護措施。有效的避免雷電所帶來的災害,比如:根據雷電的趨勢,防雷部門提前對該地區的易燃易爆等場所進行提醒并在雷電到來前停止作業。
對于閃電定位系統的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實時的監測雷電的發生與發展到結束的全部過程,為防雷部門提供了準確的雷電災害的預報。對于閃電定位系統還需進一步的完善與建設,做到更有效的對雷電進行監測,并且做到對雷電災害的防御能力。該系統還可以對雷電的遙測,提供相關的雷電范圍以及比較準確的雷電在進行放電過程中的參數。
(二)雷電定位系統能夠準確的將發生區域中,任意的雷電的密度和強度以及其波形相關的特征上的參數做到準確的統計,5E76將統計出的參數應用到對防雷工程的建設以及其工程的的設計與檢測中。在對防雷工程進行選址的時候,通過雷電定位系統中的統計規律,選擇在雷電的發生頻率比較小而且其強度也不高的地區進行工程的建設。
四、結束語
在目前的防雷部門中,雷電定位系統是作為一種新型的技術設備來應用到雷電預警。該系統針對雷電防護過程與雷電的預報以及警報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對于雷電防護這塊,雷電定位系統可以對閃電的機理作深入的了解,能夠為防雷的產品與防雷設計的過程中提供相應的測試信息。這對未來雷電的預測以及對防護標準的制定上與技術上奠定了穩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