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7:53:58
序論:在您撰寫管理會計和會計管理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概述
財務會計就是在公司的相關規定之下,遵循會計的相關原則與準則,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反應,并把企業某個階段的生產經營活動以財務報告的形式進行匯報,要求匯報的財務信息具有真實性和準確性,并可以去驗證。而管理會計主要包括成本會計和管理控制系統,要求管理會計能夠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知識來對企業的生產活動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幫助企業做出相關的決策,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增加,它主要是為企業的內部管理服務。
(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聯系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工作重點有所不同,管理會計針對的是未發生的事,并為預測提供支持,而財務會計則是對于已經產生的信息進行分析統計,但是他們都是服務與企業,并且都是以企業的經濟信息為分析對象。會計歸根到底還是要為企業提供相關的財務信息以幫助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的增長,盡管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不同,信息的使用目的也不一樣,但是他們的信息來源都是企業的經濟活動,但是在對信息的加工過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和原則,因此最后的信息才有所不同。
(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工作重點有所不同,財務會計是以企業過去的經營活動為分析對象,真實的反應企業的財務信息,并且為企業內部或者外部的相關參與者提供信息。而管理會計是專門服務于內部的人員,其工作的重點是利用現有的信息計算,并為企業在未來做出決策提供參考,其分析的數據還是現有的,但是卻是為預測進行提供依據。
此外,財務會計在對財務信息進行處理的時候,是有很多國家規定和會計原則進行規范的,其信息必須要真是可靠,具有可驗證性,重點反映企業過去經營的相關財務信息。而管理會計并不受到這些制度的影響,他們可以根據實際的需求采用一定的方法來對信息進行處理,沒有固定套路的限制,可以提供很多非貨幣計量的信息,而且管理會計在處理信息時更加靈活,最后的信息量一般也比較大。由于這種工作需求上的不同,對于兩種會計業務人員的素養要求也不一樣。財務會計更注重扎實的基礎,熟悉的業務能力,嚴謹的精神,而管理會計除了要掌握相關財務知識之外,還要具備統計學、計算機軟件等知識,要求有更寬的知識面。
二、現代企業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會計觀是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前提
在很多企業中,會計都是作為一種對企業的經濟進行報告、記錄的一種職位,很少能夠讓會計工作參與到企業的管理當中,而要讓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進行融合,首先得再觀念上改變對傳統會計的認識,接受會計也能為企業管理帶來幫助這個觀念。其次,會計人員在人們的印象中無非是進行計算,他們對于財務方面的熟練程度非常高,但是要參與企業決策還有很多不足,這就需要企業來引進高素質的人才,對他們進行培養。
(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要循序漸進
要實現這兩種會計的融合,首先要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概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他們二者的特征和在企業中發揮的作用非常了解,二者融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要在企業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穩定的過渡,之所以要緩慢進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財務會計在企業中的概念已經根深蒂固,二者融合要在每一個環境都完美的銜接才能真正給企業帶來利益。
(三)建立和完善企業會計制度
企業財務會計制度的建立有一套完整的會計準則作為指導,當前我國多數企業也都已建立起財務會計制度,在日常會計核算、對外信息披露方面都以實現了有章可循,但在管理會計制度方面還比較欠缺,因此,企業應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管理會計制度,明確管理會計人員應有的管理權限和職能,使其發揮作用。
一、會計在本質上是一種管理活動:融合的理論前提
“信息系統論”和“管理活動論”是國內會計本質論的兩種代表性觀點。對于會計信息論最早的權威性解釋是由美國會計學會(AAA)于1966年在其發表的《基礎理論說明》中提出的。該說明指出“會計是為了使信息使用者能夠作出有根據的判斷和決策而確認、計量和傳遞經濟信息的過程”,“就本質而言,會計是一個信息系統”。其后的1978年,FASB在其發表的《企業編制財務報告的目的》中指出“編制財務報告應為現在和潛在的投資者、信貸者以及其他用戶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資、信貸和類似的決策”(婁爾行譯,1992)。我國以著名會計學家葛家澍、余緒纓為代表的信息系統論者也認為“會計是旨在提高企業和單位活動的經濟效益,加強經濟管理而建立的一個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它……起反映職能;又能起監督、預測、規定和分析等控制職能”(葛家澍,1983)。
應當承認,會計自產生以來,就一直與記賬、算賬、報賬時刻相伴、密不可分,從刻契記事、繪圖記事、結繩記事等單式記賬到復式簿記的發展歷程;從填制憑證、登記賬簿到編制報表等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處處映射和打上了“記賬”的烙印。隨著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逐漸分離及公司制企業的發展,企業或業主靠自身的積累難以滿足規模急劇擴張的要求,向外籌資已成必然。會計信息從而成為聯系股份公司與資本市場的紐帶,并對社會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起著相當重要的導向作用。財務會計則主要承擔了記錄和報告會計信息的工作。若循著這些“軌跡”的表象來看,得出會計是一個按照特定規則處理、以提供決策有用信息的信息系統論的觀點是合乎邏輯的,“財務會計對外”也就順理成章。但是以信息系統來概括會計的全部內容仍有以偏概全之嫌,即使拋開很難用信息系統來概括的管理會計的內容不說,企業財務會計中的內部控制制度、財產清查等防弊措施也無不顯示出會計的管理職能。
(一)會計職能是會計本質的具體化和外在表現。按照的哲學觀點:本質是事物所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本質是對現象和實踐的抽象,必須透過現象才能認識和掌握事物的本質。系統論的原理也告訴我們,本質是“結構的描述”,“結構是指系統內部各類要素統一組合的秩序和方式”,功能是“過程的秩序”;系統的特性首先取決于它的結構,結構的不同可以使同類系統具有不同的功能。如石墨和金剛石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只是由于結構不同,以致面貌、功能和性質完全不同。亦即結構決定功能、功能表現結構。會計職能作為客觀內在于會計系統中的功能,是結構和本質的體現,它回答了會計能干些什么的問題。既然信息系統者自始至終也承認會計具有反映和監督、預測、規定和分析等控制職能,并認為會計職能是會計本質的具體化,或者說,是會計這一客觀事物的內在要求(葛家澍,1986),那么會計的本質屬性歸結為一種管理活動,形成會計管理的概念也應該是順理成章的。
(二)會計是“確認、計量和傳遞經濟信息的過程”。會計是為了使信息使用者能夠作出有根據的判斷和決策而確認、計量和傳遞經濟信息的過程(AAA.1966)。這個過程也是對各種行為及產權關系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會計始終發揮“反映及監督、預測、規定和分析等控制職能”。即使從事日常會計核算工作的會計人員也要做大量的抉擇工作,如分析確認各項資產、負債及各種營業收入和費用;選擇據以計量各種資產的屬性——原始成本、現時重置成本、市場價值、預計可變現凈值或期望的現金流量現值等;從可供選擇的眾多方法中選擇合理的方法,將成本在各產品、各期間(如計算折舊),或者在各工序之間進行分配;最后還必須就財務報告所載信息匯總或分解程度作出抉擇。如公司的財務報表要分成幾個業務或地區分部?應將哪些附屬公司的財務報表納入合并的范圍?尤其是在編制報表時,會計信息有用性的各項質量特征要求,將引導他們在各種反映經濟情況的可用辦法之中作出有效的抉擇,特別是那些準則或制度尚無明確規定的業務。諸如此類的抉擇可以說無處不在。這種抉擇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管理活動。
作為會計核算的最終產品,會計信息也只是相關者決策所需的一種工具,憑證、賬簿、報表等是會計信息的載體。財務報告所提供的信息最終影響著人們的決策行為,執行這些決策的結果從微觀上看,促進企業提高效率;從宏觀上看講,則使社會的資源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分配和使用。其中會計信息成了會計發揮引導各利益相關者決策、優化資源配置等功能的媒介。即提供信息是為了相關者的管理決策而非會計的根本目的。而決策是相關者在經濟活動中,對于稀缺資源的各種備選用途作出合理選擇的一個過程,是企業管理的中心,它絕不僅指“拍板定案”的一瞬間,而是包括確定要解決的問題、擬定備選方案和選定方案三個主要步驟的一個完整過程。
(三)會計從一開始就是以服務于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目的而產生的。從本質而言,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是人們管理生產過程的一種社會活動,其職能…一是反映(觀念總結),二是監督(控制);……無
論從理論上看還是從實踐上看,會計不僅是管理經濟的一個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職能,是人們從事管理的一種活動”(楊紀琬、閻達五,1980)。企業在一定時期的生產經營過程和結果都由財務會計報告,以價值形式綜合地反映出來,它是一種價值抽象。目的是總結過去、控制現在、規劃未來。規劃未來的目的是設定目標,根據目標而行動產生實踐,將實踐記錄下來并加以總結,再與目標相比較,所得差異作為反饋信息去校正行動的偏差,使之與目標相一致。按照控制論的原理:當實際運行狀態與目標偏離時,反饋得越及時,越容易得到控制。因而需要將整個過程分為若干時段,定期取得監測數據,以便與目標相比較。即過去、現在和未來是從時間序列上所進行的人為劃分,實際上它們統一在一個完整的控制過程之中。在這個過程中,財務會計側重于實際運行狀態的記錄和總結;管理會計中的預測、決策和預算編制等是設定目標所必須的技術。記錄、分類、報告企業財務狀況和計算期間損益并非會計的根本目的,而是管理控制企業再生產過程的必然要求,即觀念總結是手段,過程控制才是根本目的。
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對象的同一性:融合的客觀基礎
會計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人直接參加的、按照預定目標,通過收集、加工處理和利用經濟信息,對經濟活動進行組織、控制、調節和指導,促使人們權衡利弊、講求效果的一種社會實踐和管理活動,它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的,并體現了一定的生產關系。傳統的會計過多地注重了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產、資金等物資資本,認為會計的對象是資金運動,即注重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而忽略了主宰和決定這些因素的人及其行為。隨著科學技術和相關理論的不斷發展,會計主體認識和改造能力不斷提高,會計客體被作用的范圍及深度便不斷得以擴展。如何核算、監督和控制人力資源、智力資本等已是知識經濟條件下會計管理的主要內容,也是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所共同面對的難題。
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基礎之上的,以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為直接依據的經濟。知識經濟拓展了企業經濟資源的范圍,使企業資源趨于多元化,人力資源、智力資源成為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能為企業帶來超額經濟利益的戰略性資源。企業成為作業鏈、價值鏈、知識鏈和行為鏈的統一體,會計管理模式將從以財務資本為核心向以知識資本管理為核心轉化。出于對經濟效益和經濟利益的追求,企業在利用會計對經濟過程進行管理和控制的同時,必然要影響和改變人的行為,以達到管理和控制的目的。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對象已不僅包括物資或價值的運動過程,還應包括與物資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時刻相伴的、體現出資者、經營者、職工等各利益相關者經濟關系的產權流。換句話說,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物資運動過程及“信息流”只是會計對象的外在表現形式,會計不僅影響和控制社會再生產的物資方面,它還要影響和控制處于社會再生產各階段中各利益相關者的思想和行為,使他們進一步對再生產過程施加影響。
從總體上來說,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對象應該是一致的,即是以物資運動和價值運動為基礎,以信息運動為紐帶,體現人與人之間生產關系的社會再生產過程。財務會計核算的目的在于通過提供信息來影響人們的決策及其行為;管理會計則運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術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人的行為進行管理和控制。本質而言都是對企業的各資源要素的產權變動及其交易所進行的確認、計量、報告及規劃、控制。只不過由于分工的不同,二者在“時”、“空”兩方面各有側重而已。財務會計的對象以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為主;管理會計則是利用相關信息對企業及其經濟活動進行組織、控制和指導,它是對財務會計的客體“情況”進行的再加工。
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最終目標的一致性:融合的主要原因
會計目標是會計管理意欲達到的境地或實現的要求,它決定于會計的本質。受信息系統論等的影響,人們大多認為財務會計主要是向外部用戶提供以財務信息為主的通用信息,管理會計則主要服務于企業內部管理當局。事實上,不管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或對內報告與對外報告,他們均忽視了:(1)財務會計或財務報告的目標并不等于會計的目標。作為會計信息的輸出載體,財務報告只是財務會計的結果而非財務會計乃至會計的全部。而且財務報告也只是利益相關者決策所需信息的一種來源,相關者需要將財務報告提供的信息和從其他渠道得到的有用信息結合起來才能作出合理的投資、信貸及類似決策;(2)管理會計是基于會計的發展和管理的需要,在原來主要為財務報告服務的成本會計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是從傳統的單一的會計體系中分離出來的,甚至可以說是脫胎于傳統的財務會計。也正是在管理會計產生之后,會計管理的內容和方法才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
知識經濟時代,各利益相關者更加關注企業所擁有的知識、人力資源、技術創新能力及其對社會的影響;管理人員在決策過程中也需要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共同提供的信息。現代會計(財務會計)一方面要著重體現為各產權主體——所有者、債權人、經營者、政府管理當局等提供有利于其決策的會計信息,另一方面則應突出法人所有權的管理權能(管理會計),通過強化內部管理來維護各產權主體的收益權、分配權等財產權利。二者統一服務于現代企業管理的總體要求,共同實現“維護各利益相關者權益、提高效益”這一會計的終極目標。
維護權益:在會計管理系統中,財務會計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單純核算工作,確認、計量、報告會計事項的目的在于認定或確認產權關系,反映產權結構的變化,并將結果輸出給各產權主體;會計監督的直接目的也是為了檢查、驗證企業法人與各利益相關者是否按照既定的制度或契約運行及界定好的產權結構是否遭到了破壞,產權主體的利益有無受到侵蝕。管理會計通過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分析評價等合理運用和配置企業的以智力資本為核心的各項資源要素,從而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各產權主體的切身利益。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均運用了專門的會計方法,對生產過程進行記錄、反映和總結,二者皆是出于保護產權關系、維護各利益相關者的權益這一根本目的。
提高效益:(1)經濟效益。人類物質資源的有限性和人們需求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客觀上要求人們必須合理地分配和有效地使用資源。而對資源分配和使用加以反映和監督的有效且最佳形式就是會計。因此,會計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在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如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只是會計工作的基礎,更重要、更有價值的是如何利用這些信息來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為此,僅僅依靠會計制度或會計準則是無濟于事的,還必須綜合運用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諸如投資決策分析法、本量利分析、責任會計、預算管理等具體措施和方法。(2)社會效益。知識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它是以知識的生產和人的智力的充分發揮為支撐,以信息化和網絡化為基礎,通過持續、全面的創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促進科技、經濟、社會的和諧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F代企業只是復雜社會契約網絡的結點,它不應僅僅從利潤最大化的原則出發,而且還必須有效地利用和培養人力資源,并從空間上將周圍的環境納入到會計管理系統中去,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提高其在所處社區的良好形象,衡量和揭示其活動對社會、環境等帶來的影響。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基礎上,提高社會效益,維護生態效益。
四、追本溯源:會計是由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耦合而成的 開放系統
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聯系
(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首先,在內容上,財務會計主要是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及其利潤等六大要素為主的,并通過對企業資金的確認記錄、計量來反映企業的資金運動。而管理會計則是以經營決策的評價和控制為主,通過對企業資金的分析、決策等,用以反映企業的管理經濟活動。其次,相對會計靈活性而言,管理會計具有較強的靈活性,管理會計能夠運用實物計量、比率等多種計量單位,在其分析方法上,也可運用概率分析、邊際分析等方法,管理會計能夠根企業管理決策者的需要提供各式各樣的會計資料,而反觀財務會計,財務會計職能按照傳統的復式記賬的方法,其計量單位也以貨幣作為單一計量單位,必須對企業的每一筆經濟業務進行原始憑證的收集審核,編制記賬憑證,賬簿登記,最終進行會計報表及其報告的編制。這也意味著財務會計在核算方式及其核算的依據、提供的會計資料是無法因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而適時而變的,其模式朝固定化發展。
其次,管理會計較之財務會計而言,在其實用性和指導性上相對較強。通常來講,管理會計主要研究的項目和解決的問題主要是針對企業未來可能會出現的經營風險,如成本預算的編制,經營策略指定是否科學等問題探究,防止企業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防范措施或是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案。而財務會計則是對過去所發生的經濟交易事項進行記錄、分析總結,對于未來的所可能發生的問題和風險沒有實際的解決措施,只是單純的反映企業過去的生產經營狀況。
由此可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的入手點不同,管理會計所提供的數據信息指導性和實用性更強,而對于企業的內部管理決策者來說,更加青睞于管理會計所提供的會計資料。
(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處于相同的經濟環境中,都是為了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等服務。兩者相互聯系、不可分割。首先,兩者的最終目的是使企業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并為企業提供客觀的經營管理決策。其次,財務會計的基本職能就是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其監督的實質就是在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對企業的成本核算進行考查,最終審核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而管理會計的職能主要是對企業的成本費用、經濟活動成本預算進行控制及其人員的評價審核。因此,兩者在控制與監督的職能上大體一致。最后,兩者在獲取的數據信息的來源是一致的。管理會計能夠從多方面來獲取企業所需的相關資料,而其中就包含了財務會計核算資料,這一意味著財務會計必須通過特定的程序和方法來進行賬簿的記錄和報表編制。因此,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及雖然分屬兩大分支,但在其數據信息的獲取上也脫離不了最原始的直接反映其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資料。所以說,兩者在信息的獲取來源上是相一致的。
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對策
(一)不斷完善企業會計制度
若想更好的融合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就必須不斷加強對企業會計制度的完善。雖然我國對于企業會計制度已出臺了相關的規定制度,但在管理會計上仍舊相對不足,對于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也沒有明確的出臺其政策規定,這就使得企業的會計工作受到了影響?;诖耍覈钠髽I就應該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及其國家的相關法律規定,不斷完善自身的會計制度,明確劃分企業會計人員的工作職責,充分的利用企業資源,根據國家相關制度來進行企業的財務與其管理工作的協調,以此為企業提供準確客觀的信息數據。而由于我國大多數企業并沒有單獨設立管理會計部門,只是將其混雜在財務會計中。所以,企業必須細化管理會計制度,逐步建立起獨立的管理會計部門,在分離兩者的職責的同時,將其有機的融合到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中。
(二)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提升會計人員的素質最主要的是要轉變會計人員的思想觀念,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提升會計人員的道德修養作為前提條件。一方面,企業應該積極的扭轉會計人員對于會計的認知,并不斷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提高會計人員對于會計工作的認知水平,意識到只有不斷完善會計職能才能真正的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其次,在對于會計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上也應不斷的提高,不僅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還要求其會計人員對相關財務軟件的使用運用自如,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及其管理能力,認識到復合型的會計人才是當代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相融合的必然需求。最后,企業還應該積極培養優秀的會計團隊,不斷挖掘企業內部的人才,打造出業務水平、職業道德素養較高的會計團隊。
1.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聯系
1.1兩者研究對象一致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研究對象都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并且都是對企業的會計信息進行加工并提供給相關的會計信息使用者。
1.2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兩個相關又不相同的會計信息系統,他們的主要信息來源都是相同的,即都是直接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原始信息。
1.3方法互相滲透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都有自己獨立的一系列方法,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這些方法互相滲透。
1.4核算內容交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核算內容上有交叉和重疊。例如成本核算過程,財務會計據以計算企業的當期損益;而管理會計用它制定標準成本,進行成本水平的控制和考評。財務會計中的一些指標,如產值、利潤、成本、費用等,是管理會計進行預測,計劃和控制的基礎;而管理會計中的預算標準是財務會計核算的依據。
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基礎
2.1內外部信息使用者在信息要求上趨于一致會計是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經濟管理的要求而產生、發展并不斷完善起來的,它不僅僅是管理經濟的一個工具,會計本身是有管理職能的,是人們從事管理的一種活動。傳統的看法認為:內部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對企業會計信息的需要是由管理會計提供的,而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企業會計信息的需要則是由財務會計提供的。從管理會計的發展過程來看這種觀點具有明顯的缺陷。管理會計并非獨立于財務會計的會計學科,它是財務會計的進一步延伸和發展。傳統的管理會計有兩項假設:一是內部信息的保密。因為內部信息特別是成本信息被看成是商業機密,是企業立足于市場的有力武器;二是內部信息的提供和傳遞不受外界有關法規的約束和限制。但隨著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管理會計不僅要樹立企業整體優勢的觀念,關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而且還要對企業價值鏈的其他組成部分,如顧客、市場、競爭對手等外部因素進行分析評價,提供決策所需要的信息。同時,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不僅關注歷史信息,而且越來越關注企業的未來信息、分部信息、過程信息和非貨幣的信息,而這些信息主要是由管理會計提供的。由此,美國會計界已提出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對外披露的要求。我國也已經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分部信息、關聯方交易等內部信息。同樣,企業內部經營管理者為了更好地進行戰略決策,也必須同時了解企業的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這樣一來,內外部信息使用者在信息要求上便趨于一致,管理會計的重要性將顯得更為突出,有可能形成自身獨特的強大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更好地為企業內外部信息使用者服務,從而推動會計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2.2會計研究對象的極大擴展“會計對象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企業、事業單位的經營活動或業務活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總是表現和反映為一定的資金運動。資金運動及其所反映的經營活動就是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內容,也就是會計對象?!庇纱?,我們可以看出:傳統的會計管理過多地注重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產、資金等物質資本,認為會計的對象是資金運動,而忽略了決定這些因素的人及其行為活動。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融合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以計算機技術和現代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革命正在向全社會滲透、影響全社會,這就要求作為管理決策中重要組成部分的會計人員,應順應當下社會并不斷進行完善和改革。眾所周知,會計的主要職能為反映和監督,但隨著新公共管理運動在全世界的高速發展,其主要職能正朝著管理與服務的方向轉變,且各國政府和非政府部門要求在權利過程中加強運用管理會計的理論和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增強管理效果。我國為激勵企業加強管理會計工作,提升內部控制和管理水平,激發管理活力促進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促進經濟轉型升級。財政部在總結管理會計專項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別在2014年10月和2016年6月,先后推出了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印發《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我國應基本形成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即指明管理會計工作的緊迫性以及提升內部管理水平,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切實加快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充分發揮兩種會計體系的作用。
1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基礎
1.1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是一種深度參與管理決策,利用恰當的技術和觀念,加工歷史和未來的經濟信息,制訂計劃與績效管理,提供財務報告與控制方面的專業知識、幫助管理人員制定并實施合理有效的組織戰略和可行的經濟目標方案,并幫助管理部門為達到其經濟目標而制定切實可行的經濟決策。即對財務信息進行確認、計量、匯總,經過分析、編制、傳遞,使這些財務信息能夠服務于企業的內部管理與控制?,F代管理會計是一個強大的信息系統,是決策支持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財務會計是依據法定的會計準則,對會計主體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進行確認,運用科學的方法確認計量,最后形成財務報告,并定期向各個經濟利益相關者提供信息的一種會計。財務會計是當代企業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不僅需要向其利益相關者提供財務信息,還需提供與企業管理密切相關的一系列活動過程,并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提升企業價值,使現代市場經濟得以健康有序的發展。
1.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1)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現代會計體系的兩大基本內容。從邏輯關系上看,在管理會計產生之前,財務會計還未產生。從結構關系來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均源自現代企業會計體系這一母體,共組成了現代企業會計系統的有機整體,且兩者相互依存,相互約束,又相互補充。(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使用信息相同。管理會計能夠為企業內部管理者的經營決策提供有效幫助,其原因是其相關資料的多樣性。在實踐中,管理會計人員需要財務會計提供大量相關信息,例如能夠全面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財務報表一些憑證、賬簿及報表等。管理會計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分析整理,深加工和再利用。所以說,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基本信息來源相同。(3)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最終目標相同——企業價值最大化。首先,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服務對象均為現代經濟條件下的現代企業的經營活動及其有價值的表現,其次,它們都必須服從現代企業會計制度的總體要求,共同為實現企業的經濟利益和管理目標服務。所以說,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最終目標是相同的。(4)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彼此制約又彼此促進。由于管理會計是對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進行再加工、深加工,從而指導、控制、組織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對財務會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及時準確地提供財務狀況的相關信息;同時,財務會計的不斷革新也促使管理會計更快發展。所以說,管理會計的發展對財務會計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時,也加快了財務會計的進步與發展。
1.3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相同的內在,決定了其融合是必然趨勢。現代會計的實質是管理活動,這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理論前提。在職責上管理會計是對財務會計的深入和加強,在工作內容上是對財務會計的深化,二者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企業經濟利益。在當代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的模式下,企業內部經營管理者也成為了財務會計重要的服務對象,二者服務對象的融合,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創造了條件。
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技術基礎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技術創新浪潮已蔓延至產業界。數據的價值正在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因素,它不僅提供了更多的行業機會,也是企業運營情況、財務狀況的重要分析依據。大數據技術使原本很難收集和利用的海量數據開始被利用起來,并進一步進行專業化處理,使之成為幫助公司進行管理決策的重要信息。大數據,特別是會計大數據,已成為為企業締造價值的關鍵資源。在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廣大平臺上,會計大數據得以便利輸出,這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3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價值基礎
3.1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程度管理會計的服務對象是企業內部管理層,財務會計的服務對象是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顯而易見,企業內部管理層能夠采用更多的方法和途徑,對財務信息進行監控管理,加強其管理力度,這就使管理會計比財務會計的信息更可靠。這樣,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就會影響財務會計,使財務會計可靠性增強。另外,管理會計信息不僅包含非貨幣信息,還包含財務會計的貨幣信息,顯然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有利于兩種信息間的互相校正檢驗,防止錯報和會計人員的非法操作和舞弊,從而提升會計信息的整體可靠性。3.2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的全面性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分別負責向企業外部和企業內部提供信息,則二者的融合,能夠滿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兼顧個性與共性的需求,使會計信息更加全面,從而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確的決策。
4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具體措施
(1)建立更加全面、嚴格的企業相關會計制度,并成立管理會計師協會或相關專業組織。會計制度能夠規范會計核算,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這也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工作的前提。企業應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建立適合企業自身情況的融合性會計制度,規范管理會計的職責。同時,應以財務會計為主體,保證其向管理會計提供信息的準確性。企業也應該細化管理制度,在內部建立專門的管理會計機構。同時,要想促進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就應從制度上對其進行約束。所以我國應成立管理會計師協會,嚴格管理會計師等級考試,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將管理會計規范化,從而保證企業進行高效的生產經營活動。(2)引領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會計觀,改變企業領導者對管理會計的認知。長期以來,我國形成了會計工作僅限于報賬、算賬、記賬的傳統模式,會計人員被誤認為是記賬員,這種對會計人員的認識是有偏差的。在新形勢下,財會人員必須隨著市場經濟的變化和發展,轉換舊觀念,提升職業素養,主動約束自己,加強學習會計新知識、新技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時企業管理者也應加強對管理會計重要程度的認識,在企業內明確管理會計的工作計劃與目標,將管理會計工作進行細化分解,形成企業特有的文化建設。在大數據時代,我國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同時,市場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對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良好的內部控制與內部管理能夠增強企業競爭力,因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成為了現代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這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企業的機遇。在這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中,企業應結合自身情況,審時度勢,看清問題的本質,解決問題,尋求突破,最終實現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有機融合,提高會計工作效率與質量,使企業快速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雅瓊.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研究[J].財會研究,2015(8).
[2]余鴻.試論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J].東方企業文化,2015(2).
[3]管符鈺.簡述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J].商,2014(16).
一、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間的聯系
(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概念
管理會計,指的是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當中的分支,為單位或企業提供強制性財務報告以外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其目的是滿足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中對特殊信息的要求,通過采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和會計處理程序,不但要反映單位或企業的過去,而且要利用這些歷史信息對未來進行準確的預測,能夠參與單位或企業的決策,并規劃未來,對未來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進行控制和評價。管理會計其實是經營型會計,其服務的對象是企業內部。財務會計,指的是根據會計制度或空間準則,核算并監督單位或企業的一切業務或經濟活動,對外部提供相關的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解釋。財務會計其實是報賬型科技,其服務的對象是企業的外部。
(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的聯系
1、二者都屬于單位或企業的管理行為企業會計其實是企業管理當中的重要成分之一,能夠通過收集經濟信息、加工處理信息,對經濟信息進行利用,對單位或企業中的經濟活動進行調節、控制和指導,從而提高經濟活動的效率。而在整個管理活動當中,管理會計師通過各種經濟數據并運用一定的方法幫助單位或企業的管理層做出正確的決策,其重點在于過程控制,并通過決策、預測和預算編制完成企業的管理目標;另一方面,財務會計則將重點放在了單位或企業實際運行狀態的總結和記錄上。二者共同為單位或企業的管理服務。
2、二者的核算對象基本相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都是將企業現在的資金運動和未來的資金運動作為核算的對象,而且在核算的內容上也會出現重疊和交叉。比如在核算成本的過程中,管理會計將會根據當期的損益進行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而財務會計則會為期末的存貨進行計價。
3、二者的基本職能相同管理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實現對單位或企業的成本控制,并對經濟活動的預算進行控制,對經濟活動中的人員進行評價和考核。而財務會計的職能在于監督和核算,其監督職能就是對單位或企業的經營活動成本進行檢查和考核,而且主要檢查的是企業實際的經營狀況是否和成本預算、企業目標相一致,若存在差異,應積極地找出原因和解決的有效措施。由此可見,從本質上分析,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都是對產權變動和資源交易的計量、確認和控制。雖然二者由于分工不同,其側重點會存在差異,但是二者都是為了提高企業的效益,維護企業管理者的權益而服務的。
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
(一)控制過程在不斷融合
目前,在企業的綜合性的控制管理方法和具體的管理會計活動中,總體的流程都較為相似,主要包括了戰略的分解、目標的制定、實際的貫徹和執行以及分析和考核等步驟或環節,而各個環節中都存在著財務會計工作。比如在預算管理當中,管理的終點就是財務預算,并通過預計財務報表的形式來表現,而該表的表現形式其實和財務報表的形式一致,從而便于后期進行預算考評[5]。這其實是對單位或企業經營績效的考查和監督,而在整個過程中,實際的經營成果將會與預算的數據進行比對,從而得出財務會計數據,包括成本、收入、利潤以及各項費用支出等。如果在比對中發現二者數據存在偏離,單位或企業就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出現的環節,并進行及時的修正,從而對企業的經營水平進行持續地改善和提高。
(二)成果表達的不斷融合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智力資本、人力資源、組織資源、知識產權等無形的資產才是決定一個企業競爭力的關鍵,但是這些無形資產很難在財務報表中進行表述或確認,從而無法對這些資產的價值進行計量。而在管理會計當中,由于促進了量化結果和描述性說明的結合,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可用性和有用性。另一方面,公司的管理層需要了解公司一段時期的財務表現,而財務數據通常與績效評價指標掛鉤,并使員工了解自己的薪酬可能受到的影響。與此同時,管理層在進行管理措施、控制措施的決策時,同樣也需要財務會計信息作為估值和評價的重要依據。
三、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作用
(一)促進
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在減少壞賬的有效措施當中,合同管理是方式之一,其實合同管理是管理會計的范疇,但是由于在實際的操作和工作中,并沒有對管理會計的崗位進行單獨設置,其具體的工作仍然是由財務會計進行。合同管理的步驟包括了簽訂合同、發出貨物、資金回籠、銷售提成等,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能夠及時的、真實的反映出執行合同的情況,并對逾期未回籠的資金或貨款進行跟蹤管理,從而降低資金回籠的風險,并保證單位或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二)保證預算管理的全面性,確保實現預期的經濟目標
各個單位或企業在年初就會對全年的生產目標以及各項成本的開支限額進行預算,并對各項經濟指標進行劃分,細分到季度和月份,從而保證能夠每月進行一次考核和排名。在每月或者每季度的經濟工作會議上,將考核的結果進行通報,做到獎優懲劣。每月將各項成本費用編制成考核報表,并和預算的指標對比,如果出現了超支必須進行及時的分析,找到超支出現的原因和環節,從而對成本費用進行嚴格的控制。雖然預算管理屬于管理會計的范疇,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必須依賴財務會計進行工作,并會受到財務會計工作的質量的影響,因此只有將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進行有機的結合,才能真正地實現預期的經濟目標。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融合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11)026(C)-0312-02
前言: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現代企業制度在我國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會計工作可劃分為兩個重要領域,即傳統的財務會計和新興的管理會計。財務會計是指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依據,采用復式借貸記賬方法,對企業和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乃至個體經營者的經濟活動或預算執行過程及其結果,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綜合地核算和監督,以此提供真實可靠、內容完整的會計信息的一種管理活動。管理會計是指為適應企業內部管理上的需要,科學地運用會計、統計和數學方法,對經濟活動的數據進行的搜集、整理、計算和分析,據以做出預測、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并傳達信息的一種會計。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內涵
(一)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是利用財務會計提供的會計信息及其他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有關資料,運用數學、統計等方面的一系列方法,通過整理、計算、對比、分析等手段的運用,向企業內部各級管理人員提供用以短期和長期經營決策、制定計劃、指導和控制企業經營活動的信息的對內報告會計。主要是事前的規劃和事中的控制。
管理會計目標是提供對企業內部管理有用的信息,協助企業管理當局完成其管理職能。包括規劃和控制兩個基本職能。
(二)財務會計
財務會計一般也稱為外部報告會計,是以傳統會計為主要內容,通過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大量的、日常的業務數據,經過記錄、分類、匯總,編制成會計報表,向企業外部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集團和個人提供反映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及其變動情況的會計報表。主要是事后的反映監督。
財務會計的目標是提供有關生產經營活動方面的財務會計信息,以供信息使用者進行經濟決策。財務會計的對象,我國會計學界把它界定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金運動。
(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
1、對象不同:財務會計以整個企業為對象,向外部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管理會計以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和單位為對象,為企業內部決策者提供會計信息。
2、時間不同:財務會計反映的是企業過去的生產經營活動,管理會計是協助企業規劃未來和控制現在的生產經營活動。
3、受公認的會計準則的約束不同:財務會計受會計準則約束,缺乏靈活性和隨意性,而管理會計可以不受公認會計準則的約束,也不受時間限制,完全根據管理的要求來決定其行為,故其具有相當的靈活性。
4、側重點不同,財務會計側重于反映,管理會計側重于規劃與控制。但二者具有的管理性和信息性的共性是二者在實際工作中的融合的基礎。
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原因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分離不利于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和會計人員自覺地學習和應用管理會計知識
管理會計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成為企業會計的兩大分支之一,目的是為了準確及時地提供對企業決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分離不利于企業經營管理者和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
由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分離,使得一些經營管理者和會計人員錯誤地認為企業會計就是財務會計,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一方面認識不到會計部門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而輕視企業的會計工作;另一方面企業經營管理者不注重自身素質的培養與提高,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仍舊實行經驗管理。
(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分離不利于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
從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會計信息的基本質量特性可以概括為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相關性、可比性與可理解性。人們常常把可靠性誤認為就是真實性,實際上可靠性的內涵要比真實性豐富得多,可靠性的內涵至少應當包括真實性、合理性、中立性和可驗證性四個方面。相關性是指會計信息與用戶的需要和用途相關聯,美國FASB把相關性定義為與決策相關,包括預測價值、反饋價值和及時性三個方面。會計只有提供按多種計量屬性計量的信息供用戶選擇,才能適合所有用戶的需要,這好比商品市場上任何單一的產品結構都不能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一樣。
(四)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分離增加信息成本
由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分離,許多企業在管理信息系統上花費了高昂的費用。融合后的會計信息系統可以通過提高會計信息系統的效率和降低成本來幫助企業節省龐大的費用,此外,新的技術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處理成本,融合后的會計信息系統可以評價所處的企業是否合理地運用這些新技術。
(五)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分離影響會計理論的規范和發展
由于我國目前既沒有專門的管理會計師職業,也沒有獨立的有關管理會計機構,因而無法對管理會計的基本框架和管理會計師職業道德標準加以規范,這無疑會阻礙我國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和實務開展。
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模型構建
利用數據庫管理系統來有效地管理會計原始信息源,滿足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者使用的需要.通過網絡通信技術和在線數據采集技術來及時采集并傳遞這些原始數據。以滿足及時性的需要。合并原始信息源的具體方法是:
第一步,建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所需要的原始信息目錄清單。
第二步,在財務會計科目的基礎上.結合管理會計的需要對原始信息目錄清單進行分類、編碼,并建立數據庫和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
第三步,設計會計憑證,并使之成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共用的原始信息采集工具。
第四步,建立會計模型。財務會計方面主要有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以及有關賬簿的格式和相應的計算公式,管理會計方面主要是建立管理會計標準及相應的分析計算模型。
從該模型中可以看到,傳統財務會計的賬簿、報表已經消失。如果需要賬或表,可以通過運行計算機的報表處理模型生成。于是,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兩套賬在這里變威通過數據庫管理系統對會計憑證管理的一套賬。在具體操作上.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僅僅是對原始信息處理方法(模型)的不同而已。
結語: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清晰的看到,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現代經濟管理中承擔著不同的歷史使命,扮演著不同的管理角色,兩者相互補充,缺一不可。充分認識兩者的聯系與區別,對管理會計在我國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作者單位:大慶市龍鳳區財政支付局
參考文獻:
[1]王玉杰.現代企業與戰略管理會計.2002.
[2]方擁軍.戰略管理會計理論體系的構建.2004.
[3]李佳.戰略管理會計的主要內容.2009.
[4]劉黎.戰略管理會計在中國的應用.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