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7:53:54
序論:在您撰寫品德教育與道德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道德教育,是指以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響的活動,其內容主要包括提高道德覺悟和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樹立道德信念,培養道德品質。在傳統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眾多教師并沒有真正重視道德教育,將工作的中心放在基本的教學任務上。在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傳輸相應的理論,引導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己,忽視對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實踐教學表明,在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與限制下,當代學生的成績不斷提高,但其素質仍舊沒有得到應有的提升。與此同時,當代學生已經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更早地了解社會、深入社會,更容易受到社會中負面意識的束縛與限制,這就導致學生的道德素質容易受到負面的影響。由此可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重視道德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抵御社會負面意識,并迎合時代的發展,使學生逐步成為高素質、高能力的優秀人才。
二、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道德教育的質量
(一)轉變教學理念深挖教材內容
教學理念是教師教學意識的反應,是教師制訂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教師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道德教育質量,首要任務是轉變教學理念,以此為基礎深刻挖掘教材內容,并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選擇適宜的教學行為對學生進行引導,發揮思想品德教學的真實效力。從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材內容進行分析,以初一教材為例,其中《敬人者,人恒敬之》、《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讓人三尺又何妨》等課時都表達了某種高尚的道德品質,教導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寬容他人及奉獻他人。隨著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師會突出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將提高學生的素質與能力當做主要的教學目標?;诖?,教師才能從中考制度的壓迫下走出來,進而真正認識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內涵,明確新課程改革標準和教材編寫的用意。深度挖掘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教師才能把握教學的真正目標,找到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并發揮自己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使學生的道德素質得到提高。
(二)在情境中引導學生
在此基礎上,教師要調整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模式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獲得真實的體驗,并進一步讓學生感受良好的道德品質,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在傳統教學中,多數教師只是按照教材內容進行大量的講解,或者利用課堂提問進行簡單的師生互動與交流。這種教學模式具有極大的限制,學生只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進一步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內容、掌握考試的重點。同時,教師使用大量的講述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因此,教師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改變傳統教學方法,開展情境教學,讓學生在情境中獲得真實的體驗。以初一第六課時《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教學為例,教師僅僅通過講述很難讓學生理解這句諺語的深層含義,無法讓學生感受到奉獻他人所贏來的滿足感。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入情境并進行角色扮演。例如教師可以創設一名帶著小孩的媽媽在炎熱的夏天趕路的情境,從兩人的神態看,她們已經行走很長時間,小孩已經出現缺水的神態,兩人的動態引起過路行人的關注。教師要求學生分別扮演小孩、媽媽及過路的行人。為創設更真實的情境,教師利用多媒體搭配一副夏日炎炎的背景圖片,同時搭配夏天蟬鳴的背景音樂。在較真實的情境中,扮演路人的學生將帶小孩的媽媽引入一邊的陰涼處,另外的學生從商店里買水送給已經缺水的小孩和家長。在情境中,扮演小孩和家長的學生受到觸動,從具體的情境中發出由衷的感謝。而扮演行人的學生則感受到來自被施予者的真誠的感謝,從內心涌現出一種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感動。通過情境教學,教師將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文字性的描述轉變為更立體真實的表現形式,讓學生獲得真實的體驗,心靈得到觸動,在情境教學中感受到高尚道德品質才帶來的美好,引導學生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
(三)借助信息技術提高教育的質量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提高道德教育的質量,利用信息技術擁有的巨大優勢實現教學目標。在《生活需要寬容友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相應的圖片、視頻,讓學生在直觀的觀察中認識為什么生活中需要寬容,也可以通過強烈的對比提高學生的認識,例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相應的情景劇。在第一個情景劇中,兩名學生在食堂排隊買飯時發生爭執,雙方互不相讓,最后上升為打架事件,兩人都受到傷害同時也被學校處罰。相反,教師也給學生展示在公交車上一名乘客不小心踩到另一名乘客的腳,他連忙道歉。被踩的乘客顯得非常寬容,禮貌地接受前者的道歉,最終兩人成為很好的朋友。利用信息技術,教師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真實事例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前后對比,學生很容易認識到寬容將生活中的矛盾消除,讓生活變得更美好?;诖耍瑢W生才能認識寬容的必要性,才能在生活中寬容待人、待己,使學生的道德素質增加,同時也使生活變得更美好。
(四)充分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同時
教師也要認識到自己對學生的影響力。在教學中教師是與學生進行直接接觸的人,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同時也是學生生活中的親密伙伴。在教學及課間活動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必須端正自己的行為,利用自己對學生的影響力,讓學生模仿自己優秀的行為并形成自己高尚的意識和品質,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在教學中教師不應出現遲到、曠課等現象,這就是對學生灌輸一種誠實守信的信念,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做到誠信、守時。在課堂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見解,同時也要對學生寬容。當學生在學習中出現錯誤時,教師要做的不是對學生進行責備與審問,而是寬容地對待學生,利用正面積極的評價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感受到寬容的力量。在課間活動中,教師不能在學生面前抽煙、罵人,必須盡量避免在學生面前出現不文明的行為?;诖耍處熃o學生樹立近距離的道德模范,引導學生模仿與學習自己,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并在借鑒與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這就需要教師端正師風,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工作責任。在此基礎上,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與素質,進而在學生面前保持更完美的形象。
三、結語
關鍵詞:道德教育;道德觀;是非觀
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道德教育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針對學生進行教育,學生就是學習的主導者,也就是學習的主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道德教育,由于目前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導致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道德教育嚴重不足,導致在初中道德教育中存在很多問題,我們也就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1.思想品德教師對道德教育認識不全面
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并不是外界直接刺激來獲得的,很多情況都是在外界刺激與人的內部溝通下共同產生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思想品德課堂中道德教學老師需要通過有效教學,提高學生對道德知識的認識。但是由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很多都沒有全面認識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教學中也就沒有重視,沒有健全的道德知識體系,對道德的概念也十分模糊。由于教師在對道德知識方面的模糊也就導致道德教育的困難增加,也就很難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
2.思想品德道德教育觀念不健全
教師對初中教學很多都是本著升學教育和素質教育,很多的教學觀念發生了改變,也就導致在對思想品德道德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很多的觀念都沒有發展健全,對于老師教學也就沒有更好地發揮實效。隨著現代知識的快速發展,老師的思想也要不斷轉變,跟上時代的進步,不斷增加新思想,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由于思想品德學科自身的特點,學生很多時候會感覺學習的無聊,學習起來比較枯燥,也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再加上教學觀念的改變,教師追求的就是升學率,大多數都是要求學生對思想品德課進行牢記,應付考試,沒有充分考慮教學合理安排,不會特意地安排相應的教學實踐活動。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貫徹道德教育的方法
1.提高教師整體的道德教育水平
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我們要引進專業的道德教育教師,聘請道德教育的專員人員,通過道德專業教育人員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他的道德教育水平,未對學生進行專業的道德教育提供專業知識。同時還要求教學者不斷地提高創新意識。傳統的教學中很多時候都是單一的教學方法,都是單純地傳授知識,沒有更深地進行教學,在學生學習的時候比較枯燥,對于思想品德教學在道德教學中要提高創新理念。一個人的思想觀念是影響其行為舉止的重要因素,而一個教師的思想觀念對其教育方式、理念、策略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老師要改變學生傳統的被動的服從,要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老師和學生之間應該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這樣才能有效地對新知識與能力進行獲取。
2.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
初中生道德觀念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生在形成道德意識的時候需要從抽象的法律現象逐步形成法律概念,通過長期的培養最終形成道德習慣。在對這些抽象的知識的學習中也就需要老師在課前充分做準備,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十分重要,由于思想品德課具有特殊性,沒有語文課那么多優美的詩句,也沒有歷史課那么多典型的實例和傳說,也更沒有地理課那么豐富的圖片和各地趣事。所以,要讓學生對思想品德課提高興趣也就需要老師能夠精心地準備課堂,然而在對思想品德道德教育中,老師首先就要充分地理解道德教學的概念,要充分地把握時間和課堂有效性的相結合。
3.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觀
初中生道德觀在形成的過程中,我們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觀,這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充分地利用課堂和媒體的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讓學生對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做出正確的認識,分清是非幫助學生的思想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初中思想品德道德教學很重要,所以我們在實際教育的時候,我們更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提升道德意識,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提高教師的道德教育水平,使學生學習達到最佳效果。
滲透中國傳統道德教育是改革開放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但它的負效應所造成的急功近利、唯利是圖、見利忘義等拜金主義思想對學生有很大的消極影響,對學生進行義利觀教育已是當務之急。等價交換是經濟生活中的通行原則,但有人把它引申到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出現了“權錢交易”“互惠互利”等,奉獻精神被淡化。因此,讓傳統道德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弘揚光大,很有必要。我們培養的學生是新世紀的一代,我們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鍵在于他們這一代是否具有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精神,是否具有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根據時代的要求,弘揚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以天下為己任的傳統美德,已迫在眉睫。因此,滲透傳統道德教育是當前深化改革開放的迫切需要。
二、滲透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
1.熱愛祖國,無私奉獻
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愛國主義是最具有凝聚力的時代精神,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鬃诱f:“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狈灿兄螄教煜卤ж撜弑仨殢男奚碜銎稹?,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治國,治國而后平天下?!贝撕?,愛國愛民成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之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豪言壯語不絕于耳,有了這樣的宏大志愿,就有了充塞天地的“浩然正氣”,有了一顆跳蕩的火熱之心。像、、雷鋒、孔繁森、梁世奎、楊利偉等杰出代表,經歷生與死的考驗,血與火的洗禮,實現了他們的人生價值。這些都是愛國主義的光輝典范,青少年學習的楷模。
2.艱苦奮斗,勤儉節約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中非常突出的內涵。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優生優育基本國策的貫徹落實,學生中多數為獨生子女,這一群體的基本特征是:家長嬌慣溺愛,孩子任性自私,他們怕吃苦不愿勞動,遇挫折灰心喪氣。對他們進行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教育尤為重要。奢為惡之首,儉為德之最。奢侈歷來為人們所反對和痛恨,它是亡國、敗家、腐化墮落的重要根源。我國古代文人、政治家對此有過精辟論述。唐代詩人李商隱形象地概括了這一歷史經驗:“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宋代司馬光位至宰相,但他教育兒子要崇尚節儉;清代詩人朱柏廬在治家格言中指出“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以上這些古人的思想對于我們培養青少年熱愛勞動、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頑強拼搏的精神都有積極的作用。此外,古人對“立志勤學,謙虛戒驕”“,遵紀守法,改過從善”等都有精辟論述,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學生實際情況有機地滲透,并與當前反腐倡廉,勤儉節約的大背景緊密結合,有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以達到培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一代新人的目的。
三、滲透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主要原則
1.揚棄的原則
中國傳統道德浩如煙海,必須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認真揚棄,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傳統道德中有不少封建糟粕,需要我們分析鑒別的,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倫理規范以及重男輕女等不健康的東西,至今沉淀在我們的民族心理之中,腐蝕著人們的思想,應該拋棄。
2.推陳出新的原則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是每個相關教育工作中的核心教學任務,而學校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場所,更應該把德育教學放在首位。因此,在進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思想品德教師應該不斷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準確把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積極構建出一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與學環境,只有這樣才可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但是,目前我國的思想道德教學效果一直不明顯,從而導致該學科失去了本身的作用。
一、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
由于我國大部分的教師都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盲目地認為只要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就算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師對于主課與輔課程持有不一樣態度,一直都認為只要提高語文、數學以及英語教學質量即可,從而使思想品德教學得不到教師的重視與支持,進而導致我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質量得不到保證。在新課標中明確地指出: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給學生傳授相應的文化知識,還應該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品質。因此,教師一定要把主科與輔課程放在同一位置上,同時教師一定要根據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綱要求實現思想道德教學目的,以此來增強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促使我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可以更好地發展下去。
(二)教學方法不能滿足當前思想教育發展的要求
由于在傳統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會讓學生對所講內容以及課本上的內容進行死記硬背,毫無章法可言,同時還采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從而導致學生對學習思想道德這門學科的興趣越來越低,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逐漸降低,進而讓我國思想道德道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為了提高小學思想道德課堂教學效果,教師一定要不斷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采用合適有效的教學模式等等。
(三)重理論輕實踐
眾所周知,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應該按照實踐育人的要求,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通過一個合適有效的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思想品德教師經常忽略了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從而導致學生只會死記硬背理論知識,進而影響了我國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沒有把該課程的真正作用發揮出來,追根究底都是因為教師認為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只會耽誤教學時間、影響教學效果。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不僅僅會削弱思想品德課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性,也會阻礙我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向前發展的腳步。
(四)缺少一套科學合理的品德教學評價機制
一套科學合理的品德教學評價機不僅僅可以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發展,還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讓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認識到自身不足的地方,予以改善,以此來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但由于我國大部分的教師都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主課上,忽略了輔課程的功能,從而導致我國小學思想道德教育至今都沒有一套科學合理的思想品德教學評價機制,致使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方法,只單單依靠對學生的日常生活表現或者是個人主觀印象進行評價,從而使評價結果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與有效性。
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的道德教育存在問題的解決
措施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相關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不斷地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要認識到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對培養學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而在相關教育工作者不斷的摸索之下,終于發現以下幾點可以提高我國小學思想道德課堂教學效果,進而保證教學質量。
(一)積極開展思想品德課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為了更好地保證品德教學質量,教師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積極開展思想品德課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探究意識。因此,在講完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過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個科學合理的情境,讓學生自由討論,激勵學生大膽質疑,以此來強化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來的積極性。通過創設情境教學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知道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必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提出自身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這樣可以促使學生的知識得到鞏固。
(二)要將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與道德教育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學校設置的思想道德教育課程其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這一教學目的跟道德教育不謀而合。因此,教師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與道德教育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讓其更好地為我國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譬如,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開展一個辯論賽,就用時下最為火熱的話題,老人跌倒應不應該扶?分別設一個正方與反方進行辯論,讓學生根據自身想法來選擇正方還是反方,通過開展一個辯論賽,可以讓教師更加清楚學生的自身想法,以便于全面性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與人生觀。由此可看,把思想品德與道德教育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既可以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也可以讓每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三)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
隨著我國科學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科技化,特別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譬如說:在當今社會中出現了很多讓人們反思的事例,最多的莫過于老人碰瓷的現象,現在遇到需要幫助的老人,人們也在想到底要不要幫,經過一番糾結之后最后選擇用手機錄下視頻作為證據再幫,這些現象把我國的道德素質拉低了。因此,在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關于老人碰瓷或者其他關于道德素質的視頻,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讓學生在看完視頻過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如果遇到需要幫助的老人時是不是應該伸出援手?看完視頻有什么感受?等等。通過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將原本枯燥無味且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將靜態的事物動態化,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也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實現我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最終目的,讓每位學生都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綜上所述,思想品德教師只有將思想品德教學課程和德育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才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讓學生明白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還應該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因此,在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要理論聯系實際,千萬不能再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同時教師還應該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播放關于道德方面的視頻,以此來讓學生與教師一起探討這些不文明的現象,進而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一、創設適宜的教育環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感化幼兒。
環境對幼兒的情緒、個性、情感、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們注意創設一個良好的、和諧的精神環境。幼兒的好奇心和模仿性是很強的,因此,?我們教師自身首先加強師德修養,爭做文明教職工。時刻注意自己的儀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莊大方、樸素整潔、語言文雅、和氣規范,在帶班期間保持良好的情緒、教態,教師之間形成一個寬松、和諧、友愛的精神環境,從而為幼兒樹立模仿與學習的楷模。使幼兒在心理上具有溫暖和安全感、從而能親其師、信其道。?創造一個和諧、平等的民主氛圍。尊重孩子,對于培養他們的自尊心,發展他們的智力和養成優良的品質,都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平時應把幼兒作為一個大人來看待,虛心傾聽他們的意見,認真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并要注意態度溫和,說話文明,即使批評幼兒也要講究方法,注意分寸,使他們受到尊重,這樣,他們就會在和睦、平等的民主氣氛中受到熏陶,向著好的方面發展。
二、采取多種形式,寓德育貫穿于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
思想品德是幼兒全面發展的動力,它的教育內容應融于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我們善于抓住對幼兒實施品德教育的每一個契機,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把德育的單渠道變為多渠道。
1、明辨是非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前提
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首先讓幼兒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為什么?在提出教育要求的同時要讓幼兒懂得這樣做的好處,對于幼兒的積極表現要給予及時的肯定評價,而對于幼兒的不良行為要及時地批評糾正。通過這樣的正負強化,幼兒就會逐漸形成是非標準。在這個明辨是非的過程中,可以用多種活動有趣的形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引起幼兒的積極思考,如聽故事,參于情境表演,念兒歌,做游戲等方法,使他們身臨其境,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2、從抓常規教育入手,培養幼兒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
從抓常規教育入手,容易做到道德教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有利于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在一日生活活動中我們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規,促使幼兒從實際出發,堅持一慣性,形成獨立性及自制、自律的品質。在生活活動中滲透德育側重于培養幼兒獨立自主性、自信心、勞動觀點及態度、勤儉節約、合作謙讓、輪流分享等品質。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用小匙吃飯、洗臉、穿衣、疊被子……,平時我們要求幼兒做到說話輕輕、走路輕輕,玩玩具時輕輕拿、輕輕放;加點或者午餐時要求做到碗里(盤里)干凈、桌上干凈、地上干凈,對幼兒進行愛惜糧食的教育。
三、通過各科教學活動和游戲活動,對幼兒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1、我們要求教師在設計教育活動時,必須從知識、智能及品德三方面去考慮,抓住各科特點,深挖教材中德育因素,進行有機滲透。為了使教師在教每門學科時都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我們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每周要有德育重點,并加以落實,在教學目的欄目中要加上德育目的內容,并有效果檢查。
2、習慣培養貴在堅持,但并不是所有的行為都是孩子樂意接受的,有的要求一開始做得挺好,時間一長孩子覺得不新鮮了,感到疲倦了,就不愿堅持下去了。這時就要掌握幼兒的心理,用游戲方式來吸引孩子,重新激發孩子的興趣,使幼兒在游戲中體驗他人情感,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社會交往能力等,各班老師還根據教育目標,創設各種動態的活動區,我們在普遍開展各項游戲的基礎上,有目的有重點地開展區角活動,,這樣持之以恒、一貫要求、反復強化,取得了較明顯的教育效果,最終形成了良好的習慣。
四、家園配合,協調一致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一、 優化環境,激發幼兒
1. 好的環境對幼兒的情緒個性、情感、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們注意創設一個良好和諧的精神環境,幼兒的好奇心和模仿性是很強的,因此,我們教師自身首先加強道德修養,爭做文明教職工。時刻注意自己的儀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莊大方,樸素,整潔,語言文雅,和氣規范在帶班期間保持良好的情緒教態,教師之間形成一個寬松、和諧、友愛的精神環境,從而為幼兒樹立模仿與學習的楷模。使幼兒在心理上具有溫暖和安全感,從而能親其師信其道。
2. 創造一個和諧、平等的民主氛圍,尊重孩子,對于培養他
們的自尊心,發展他們的智力和養成優良的品質都是十分重要的。在班里平時我們把幼兒作為一個朋友來看待,虛心傾聽他們的意見,認真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態度溫和,說話文明,即使批評幼兒也要講究方法,注意分寸,使他們學到尊重。這樣,他們就會在和睦、平等的氣氛中受到熏陶,向著好的方面發展,好的品質就逐步形成。
二、 從常規抓起,使幼兒養成良好的日常習慣
1.從抓常規教育入手,容易做到道德教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有利于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在一日生活活動中我們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規,促使幼兒從實際出發,堅持一慣性,形成獨立性及自制、自立的品質。培養幼兒獨立自主性、自信心、勞動觀點及態度、勤儉節約、合作謙讓、輪流分享等品質;自己用小匙吃飯、洗臉、穿衣、疊被等等。平時我們要求幼兒做到說話輕輕、走路輕輕、玩玩具時輕輕拿,輕輕放、加點或者午餐時要求做到吃的干干凈凈,愛惜農民伯伯的的糧食教育。
三、 開展游戲活動,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人們都明確這樣的道理,好的習慣培養貴在堅持,但并不是所有的行為都是孩子樂意接受的,有的要求一開始做的挺好,時間一長孩子就覺得不新鮮了,感到疲倦了,就不愿堅持下去了。
因此,以游戲方式吸引孩子,激發興趣。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創設了各種動態的區域活動,如:美工活動區、表演活動區、益智活動區等等。在進行這些活動區時,我們發現幼兒的良好形為習慣得到展現。如:美工活動區,幼兒能主動取所需品,安安靜靜的繪畫;表演活動區,小朋友能拍拍手、抱一抱等友愛的表現,總之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幼兒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良好的行為習慣歷歷在目。
四、 與家長協手共同教育
社會是一個大課堂,幼兒品德教育僅僅依靠幼兒園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取得幼兒園、家庭、社會的協調一致,共同關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
人們常說:“老師要為人師表”,這句話說的最恰當不過了。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明教師榜樣之重要,試想,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聲情并茂的教育幼兒要講究衛生,不亂扔果皮紙屑,而自己卻不拘小節,這不是背道而弛嗎?又怎么可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呢?因此,要嚴格自己,在幼兒及家長中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
2. 樹立良好的父母形象
一、明確心理健康教育與品德教育之間的相互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品德教育幫助其把握方向。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健全的人格,以積極進取的,符合社會進步方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作為人格的重要核心,并且具有高度的社會義務感和責任感,希望能夠通過對自己身心潛能與創造力的不斷開發來不斷地體現出自身的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從這里可以看出價值觀、世界觀、信念等道德內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標。品德教育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2.品德教育能夠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實效性。如今,品德教育的實效性問題已經成為了大眾所關注的焦點,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品德教育中,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方法、途徑等進行滲透,能有效增強德育的實效性。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小學生品德教育中的優勢
1.與品德教育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品德教育的對象都是學生,基本職能都是“育人”,都需要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2.內容相互融合。無論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還是品德教育,都需要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進行關注,兩者側重點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解決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心理層面上的東西,而德育則主要是解決道德認知、愛國主義情感、遵守道德觀念的意志等各種思想道德層面的東西。
3.職能相互銜接。學校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成才,為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健康的心理是一個學生是否能夠成才、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品德教育的基本前提。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改善,讓學生能夠保持一種主動接受教育、積極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狀態,為學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與其他教育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4.擁有可共同遵循的教育規律。各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他人的價值觀、重視個性發展等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與品德教育所應該共同遵循的教育規律。
三、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品德教育中的具體措施
1.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品德教育理念之中。在進行品德教育時,德育工作者不僅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政治導向與道德導向,還應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重視,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同時,還需要分析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加強對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增強他們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讓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全面發展。
2.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品德教育方法之中。在進行品德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采用一些心理學理論和方法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從而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與調試。同時要盡可能改變過去那種單項灌輸的教育方法,讓學生擁有自我選擇、判斷的機會,讓他們學會如何進行判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3.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品德教育內容之中。教學中對學生最顯而易見的道德影響體現在教學內容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了認知、情感、意志、性格、氣質、能力、動機、學習、人際交往等多個方面,這些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做人產生影響。在進行品德教育時,不僅僅需要重視政治思想教育,還需要將現代人所應該具有的觀念和素質、各種心理問題的防范和調節等各種內容納入到德育中,讓學生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同時,還學會如何為自己創造健康、幸福、美好的心理條件,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4.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品德教育過程之中。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必須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了解,要引導學生自己去對相關內容進行領悟,并對自己的心理狀況進行調適,讓學生能夠處于一種自覺自主的心理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將“說服”真正轉變成學生自己的“心服”,從而成為學生自己的內在素質和個性品質。
四、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