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7:53:39
序論:在您撰寫新農村建設存在問題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農村財務管理體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現實中不少村莊的財務收支大多是村支書或村主任一個人審批,往往一個人說了算,“獨攬大權”。由于缺乏對村干部有效約束的機制,容易直接致使村干部,牟取私利。
會計賬務處理欠規范,主要表現在:
(1)會計賬賬簿、科目設置不規范。如財產物資等有賬無物,有物無賬,有總賬沒有明細賬;對同一經濟業務前后年度會計賬目處理不一致;總賬、明細賬不一致;現金與存款不分。
(2)一些工程、項目開支另行建賬,甚至不記賬,未能納入總賬之中。
(3)會計、出納自行記賬,對賬不及時,憑證傳遞方法不規范,出了問題互相推諉。
(4)會計檔案管理不完善。一些村辦公條件差,實行村賬制前的會計憑證自行保管,因保管不善難免遺失;有的財務人員調整以后,移交檔案不全,甚至拒不移交賬冊憑證,村干部束手無策。
賬務公開欠規范。有關部門對深化農村財務公開工作不可謂不重視,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出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開的內容、時間、程序、形式和監督等多方面做了嚴格規范,應該說卓有成效。但是在個別地方由于思想認識欠到位,仍然暴露出不少問題。
(1)鄉鎮記賬的審核問題。鄉鎮農經站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審核關口,但由于農經人員不熟悉村務、業務素質較弱、原則性和責任心不強等原因,存在著重記賬輕監管,只審憑證,不申開支合理與否現象,使違反財務制度的票據憑證得以入賬。
(2)實行會計電算化以后,對電腦打印賬目校核不細,產生失誤,引起群眾誤解。
(3)在公開的內容方面存在著欠細欠具體的問題,對于基本建設等重大支出項目沒有專項公布;無關緊要的公開,實質性內容公開不細,如干部誤工往往同村民誤工在一起公布。
財務人員尤其是村會計、村出納人員經常調整,移交手續不規范,錢款未結清。有的村原任干部在辦理移交手續時甚至連公章也不交,使新任干部無法開展工作。
(1)違反規定亂開支,盡管農村稅費改革中規定村級不允許有招待費、自行設立的獎金之類的費用報賬,但有的村還是我行我素。
(2)村級集體資產管理漏洞多,集體資產流失嚴重。
(3)會計核算不規范,影響會計記錄真實性。在村級財務管理中,普遍存在著“未達賬項”、會計收支無依據、記賬不及時、賬務記錄差錯的現象。
二、村級財務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管理意識淡薄。有的鄉鎮政府沒有把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有的村干部認為行政村一級沒有必要搞預、決算,只要自己不貪污,只要錢用在集體事業上,怎么用都沒關系。
會計基礎工作薄弱,無法完整反映村級財務整體面貌。目前各地存在著會計賬目不規范,憑證混亂,審批不嚴,記賬方法簡單,結賬不及時等情況。這就給有不良動機人員借機偽造,變造憑證,甚至篡改賬目,貪污挪用公款開啟了方便之門。
賬務公開不到位,管理不民主,監督乏力。許多地方沒有透明度,民主理財小組監督乏力,導致村級財務管理亂上加亂。
會計人員素質不高,而且許多農村基層會計人員都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也沒有取得會計從業人員資格。
三、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措施
1.加強法制宣傳,提高認識,做到依法治村。
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辦法,加強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制度的宣傳教育,使干部群眾思想認識大大提高。首先,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把村級財務管理列入基層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明確專人分工負責,解決實際問題。其次,對村干部和財務人員開展財務管理、法律知識的培訓,提高村干部的綜合素質,切實做到按章辦事,為群眾謀利益。最后,要對廣大村民開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規、有關制度交給群眾,使他們真正懂得村民的權利,增強村民的參政意識,使其敢于監督、善于監督,以堵塞財務工作中的漏洞。
2.積極探索新財務管理形式,理順管理體制。
推行村(社)會計委托制,是適應村(社)集體資產存量較小、經濟業務往來較少的一種新財務管理形式,是在保障村集體資金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權、監督權不變的前提下,依托鄉鎮農民部門,建立村(社)會計記賬中心(辦公室)按照自愿的原則,與村(社)集體經濟組織簽訂記賬的協議,進行記賬。這種財務管理形式能有效加強會計監督,堵塞農村財務管理漏洞,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農村腐敗現象。
3.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使村級財務管理有章可循。
要在現金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費用開支管理、票據管理、義務工和積累工管理、財務人員及財會賬目管理、財務審計與民主理財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特別是要嚴格制定“收入收繳制度”“支出管理制度”“集體資產管理制度”。與此同時,全面推行村賬鄉管的規范化建設,提升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工作水平,使村級財務管理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
4.群眾參與監督要充分、業務監督要及時。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大檔案工作宣傳力度,提高檔案意識。爭得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開展檔案知識培訓,增強鎮村干部的檔案意識,廣泛宣傳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形成強勢推進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良好氛圍。
2.加強領導,認真落實創建任務。成立新農村檔案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由黨政辦主任負責相關達標材料的準備和協調銜接工作,鄉鎮政府分管檔案工作的黨委副書記為新農村建設檔案示范鎮創建工作負責人,以保證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3.培樹典型,示范帶動。確定“以培樹典型為突破口,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全面推廣”的工作思路。在實際工作中,以崗底村為典型,組織業務指導人員強化工作措施,加大指導力度,積極培樹典型,通過深入基層、現場服務等方式,推動了全縣新農村檔案工作的深入開展
4.認真落實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各項規定,成立創建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完善有效工作機制和保障措施,將創建工作納入新農村檔案工作總體規劃、制定實施方案,由鄉鎮黨政辦主任具體負責新農村建設檔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鎮農業服務中心、國土辦、勞動保障所、民政辦等協助做好相關工作,為創建工作有效開展提供保障。
5.認真研究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內容,突出創建實效。結合本縣實際,重點將村務公開、農村科技、林權檔案、農村低保、勞動保障、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的檔案列入建檔典型,用典型來發揮示范和引導作用,努力擴大宣傳效果,并逐步推廣。同時加強重點特色檔案管理,如服務農村經濟發展的“科技檔案”、關系群眾利益的民生檔案,諸如:“退耕還林檔案”、“糧食直補檔案”“家電下鄉檔案”、“社保檔案“、”低保檔案”;還有服務農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和諧檔案”等,以突出創建實效。
二、取得的成效
1.干部和群眾檔案法律法規意識明顯得到加強。在開展創建新農村檔案工作示范鄉鎮中,縣檔案局和鎮領導,通過到村組調查、走訪、座談和交流,使干部和群眾都充分認識到加強檔案規范化管理是形勢的需要、工作的需要,檔案工作充分體現了為民服務、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理念,使各項工作規范有序,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2.規范和健全檔案管理制度,增強了干部財務事務管理的自覺性。將村組財務事務檔案資料清理整理歸檔,并將該項工作列入鎮人大年度工作計劃,接受監督和檢查。尤其是訂立了村干部人動前必須將手中檔案資料整理清楚會同公章一并暫時移交到鎮農經辦保管的制度,任何人必須按規定履行相應程序,用制度管事管財管人。制度在前,預防在前,不留徇私的機會。讓挪用集體資金、拒交財務事務資料的事情得到遏止。有效杜絕了以人為事,事后無據可查,導致干群意見不一的現象發生,進而從源頭上杜絕了不良行為導致的新的遺留問題產生。
ac
3.為解決和遺留問題提供了依據。由于鎮、村、組檔案管理規范,責任落實,為解決和遺留問題提供了有效依據,案件明顯下降。4.推進了民主政治建設進程,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理順了村級檔案后,各村充分利用檔案信息資源,在村務、事務公開欄上將每年重大事項、經濟發展規劃、財務開支、計生獎撫、戶口遷移、農村低保、醫保、惠民利民行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直接涉及群眾切實利益的各項工作面向群眾公開,一方面接受黨員、群眾的監督,另一方面展示了村組干部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效果,透過公開欄,廣大群眾進一步了解村組干部在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做到讓群眾明白、還干部清白,極大地減少了新矛盾和問題的產生。群眾上訪事件明顯減少,干群關系得到改善。
三、存在的問題
1.沒有形成分級管理的模式。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我縣現有的9個鄉鎮,均建立綜合檔案室,村級檔案室建立均不夠完善,縣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方式收效甚微,而且起不到長效的作用。
2.基層檔案室現存檔案與農民需求不相適應。當前,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是盡快增加農民收入。由于歷史、現實等多種原因,各基層檔案室保存的檔案與農民增收的需求不相適應,農民急需的檔案室沒有,檔案室有的檔案農民又不需要?,F有的村級文件材料歸檔范圍也已不適應當今飛速發展的農民經濟環境,急需調整。
3.農民在生產實踐中本應形成的重要檔案沒有形成。農民是生產活動的實踐者,也是檔案的形成者。但是,由于缺乏檔案意識,文化水平低等多種原因,使一些非常重要的檔案沒有形成,給現在和今后的提供利用留下了遺憾。
4.檔案保管條件差,管理模式、手段落后。除了個別經濟實力較強的村建有村部外,還有很多行政村沒有村辦公樓。檔案存放在自個家里,沒有固定的場所,固定的人員管理,導致檔案散失較多,利用受限制。
四、做好新農村檔案工作的對策
1.領導重視是關鍵。在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鄉鎮過程中,縣委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經常過問和聽取創建工作情況匯報,及時解決創建工作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深入開展檔案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各級對農村檔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采取多種形式,通過開展廣泛持久的檔案普法宣傳教育,讓《檔案法》等檔案法律法規不斷深入人心,全面提高農村各級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檔案法治意識,增強對農村檔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依法把它列入農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檔案工作充分的支持和保證。農村檔案工作作為村委會工作的組成部分,平時要加強管理,切實解決檔案安全保管、設備和人員等實際問題,積極為群眾提供利用服務。
2.強化鄉鎮檔案工作是基礎。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中,鄉鎮具有承上啟下的功能。強化鄉鎮檔案工作,一方面可以在整合鄉鎮檔案信息資源、為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服務方面做出有益的嘗試;另一方面,以鄉鎮檔案工作為平臺,可以使鄉鎮政府切實擔負起對村級檔案工作進行指導、培訓和幫扶的職責,使村級檔案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軌道。
3.服務民生是檔案工作的主線。(1)建立農村特色檔案,為農民增收服務。特色檔案包括行政區域內山林、土地檔案,轄區內旅游項目、景點、有升值潛力的古跡特色檔案;村級經濟發展支柱產業檔案;農產品身份檔案、科技信息檔案;農民經濟信用檔案等。(2)建立勞動力檔案,為農民就業服務。做好這項基礎工作,對于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培養新型農民,加強農村管理,都具有長遠意義。(3)建立種植、養殖檔案,為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服務。種植業、養殖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通過建立種植、養殖檔案,積極扶植農民科學發展種植業、養殖業。(4)建立大病統籌檔案,為解決農民看病難服務。(5)引導農民建立家庭檔案,使農民在利用檔案的過程中實實在在的感受檔案的作用和價值。(6)圍繞農村中心工作,建立換屆選舉、土地確權等相關檔案,為農村三個文明建設服務,為提高農民素質服務。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村級組織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組織,它不是一級政權組織,依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它屬于自治組織。但它既要自主履行村務管理職能,更重要的是又要協助政府從事許多行政管理工作。在此情況下,村級組織的狀況,特別是財務管理狀況,直接影響了基層干群關系和農村社會穩定,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為此,隨著加快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步伐的加快,進一步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村級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農村財務管理體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F實中不少村莊的財務收支大多是村支書或村長一個人審批,往往一個人說了算,“獨攬大權”。由于缺乏對村干部有效約束的機制, 容易直接致使村干部濫用職權,牟取私利。
會計帳務處理欠規范。主要表現在:a.會計帳簿、科目設置不規范。如財產物資等有帳無物,有物無帳,有總帳沒有明細帳;對同一經濟業務前后年度會計帳目處理不一致;總帳、明細帳不一致;現金與存款不分。b.一些工程、項目開支另行建帳,甚至不記帳,未能納入總帳之中。c.會計、出納自行記帳,對帳不及時,憑證傳遞方法不規范,出了問題互相推諉。d.會計檔案管理不善。一些村辦公條件差,實行村帳制前的會計憑證自行保管,因保管不善難免遺失;有的財務人員調整以后,移交檔案不全,甚至拒不移交帳冊憑證,村干部也束手無策。Www.133229.cOM
財務公開欠規范。有關部門對深化農村財務公開工作不可謂不重視,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出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開的內容、時間、程序、形式和監督等多方面作了嚴格規范,應該說卓有成效。但是在個別地方由于思想認識欠到位,仍然暴露出不少問題。a.鄉鎮記帳的審核問題。鄉鎮農經站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審核關口,但由于農經人員不熟悉村務、業務素質較弱、原則性和責任性欠強等原因,存在著重記帳輕監管,只審憑證,不審開支合理與否等現象,使違反財務制度的票據憑證得以入帳。b.實行會計電算化以后,對電腦打印帳目校核不細,產生失誤,引起群眾誤解。c.在公開的內容方面存在著欠細欠具體的問題,對于基本建設等重大支出項目沒有專項公布;無關緊要的公開,實質性內容公開不細,如干部誤工往往同村民誤工捏在一起公布。
財務人員尤其是村會計、村出納人員經常調整,移交手續不規范,錢款未結清。有的村原任干部在辦理移交手續時甚至連公章也不交,使新任干部無法開展工作。a.違反規定亂開支。盡管農村稅費改革中規定村級不允許有招待費、自行設立的獎金之類的費用報賬,但有的村還是我行我素。b.村級集體資產管理漏洞多,集體資產流失嚴重。c.會計核算不規范,影響會計記錄真實性。在村級財務管理中,普遍存在著“未達賬項”、會計收支無依據、記賬不及時、賬務記錄差錯的現象。
二、村級財務問題存的原因分析
管理意識淡泊。有的鄉鎮政府沒有把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有的村干部認為行政村一級沒有必要搞預、決算,只要自己不貪污,只要錢用在集體事業上,怎么用都沒關系。
會計基礎工作薄弱,無法完整反映村級財務整體面貌。目前各地存在著會計賬目不規范,憑證混亂,審批不嚴,記賬方法簡單,結賬不及時等情況。這就給有不良動機人員借機偽造、變造憑證,甚至纂改帳目,貪污挪用開啟了方便之門。
財務公開不到位,管理不民主,監督乏力。許多地方沒有透明度,民主理財小組監督乏力,導致村級財務管理亂上加亂。
會計人員素質不高,而且許多農村基層會計人員都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也沒有取得會計從業人員資格。
三、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措施
(一)加強法制宣傳,提高認識,做到依法治村。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辦法,加強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制度的宣傳教育,使干部群眾思想認識大大提高。首先,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把村級財務管理列入基層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明確專人分工負責,解決實際問題。其次,對村干部和財務人員開展財經管理、法律知識的培訓,提高村干部的綜合素質,切實做到按章辦事,為群眾謀利益。第三,要對廣大村民開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規、有關制度交給群眾,使他們真正懂得村民的權利,增強村民的參政意識,使其敢于監督、善于監督,以堵塞財務工作中的漏洞。
(二)積極探索新財務管理形式,理順管理體制。推行村(社)會計委托制,是適應村(社)集體資產存量較小、經濟業務往來較少的一種新財務管理形式,是在保障村集體資金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權、監督權不變的前提下,依托鄉鎮農經部門,建立村社會計記賬中心(辦公室),按照自愿的原則,與村社集體經濟組織簽訂記賬協議,進行記賬的一種財務管理形式。這種形式能有效加強會計監督職能,堵塞農村財務管理漏洞,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農村腐敗現象。
(三)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使村級財務管理有章可循。要在現金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費用開支管理、票據管理、義務工和積累工管理、財會人員及財會賬目管理、財務審計與民主理財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特別是要嚴格制定“收入收繳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和“集體資產管理制度”。與此同時,全面推行村賬鄉管的規范化建設,提升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工作水平,使村級財務管理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
(四)群眾參與監督要充分,業務監督要及時。群眾監督關鍵是要抓好民主理財小組成員,要由群眾推選,并要由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選舉通過,報鄉鎮政府備案。民主理財小組除參加村集體財務收支預決算會議外,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召開一次民主理財會,對村內所有收支憑證進行集體審核,張榜公布,接受群眾評議,對發現的問題和群眾提出的疑問,進行轉項核查處理。
業務監督,就是業務主管部門對村級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的指導和監督。鄉鎮政府(農經站或財政所)工作的重點應放在財務管理輔導,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把規范村級賬薄、憑證和會計檔案作為財務會計檢查或審計的一項內容。同時,上級主管部門要對專職或兼職農村財務審核人員進行資格培訓,以保障村級財務審計人員政策水平和業務素質的提高,確保村級財務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對通過村級財務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審計人員可以提請鄉鎮政府或區委、區政府對侵害集體資產的行為進行必要的行政處分或經濟處罰。
(五)加大懲戒力度,做到取信于民。在打擊農村干部經濟犯罪問題上,也應當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手抓預防,一手抓打擊。前面提到的宣傳教育和制度建設只是其中一手。司法實踐證明,在當前社會環境下,不能指望所有的干部都能嚴格自律,總會有一些干部經不住誘惑,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對于這些人,絕不能手軟,不能失之于寬。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認識,要以保障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為己任,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信念,切實解決查處農村經濟問題怕難、怕煩等錯誤認識;此類案件查結后,還應重視查漏補缺工作,針對引發犯罪的財務管理突出問題,提出有關建議,由鄉鎮村落實整改。另一方面紀檢、檢察、公安要加強協作,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形成合力,管轄權限內的案件不互相推諉,以避免打擊不力現象,從而增強法律的威懾力,保障農村社會的穩定,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戰樹毅.開拓創新,全面做好新形勢下農村財務管理工作[j].農村經營管理,2005,(3).
[2] 夏旭.新農村建設與加強農村財務管理[j],新東方,2006,(08):8-10.
三、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措施
(一)加強法制宣傳,提高認識,做到依法治村。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辦法,加強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制度的宣傳教育,使干部群眾思想認識大大提高。首先,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把村級財務管理列入基層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明確專人分工負責,解決實際問題。其次,對村干部和財務人員開展財經管理、法律知識的培訓,提高村干部的綜合素質,切實做到按章辦事,為群眾謀利益。第三,要對廣大村民開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規、有關制度交給群眾,使他們真正懂得村民的權利,增強村民的參政意識,使其敢于監督、善于監督,以堵塞財務工作中的漏洞。
(二)積極探索新財務管理形式,理順管理體制。推行村(社)會計委托制,是適應村(社)集體資產存量較小、經濟業務往來較少的一種新財務管理形式,是在保障村集體資金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權、監督權不變的前提下,依托鄉鎮農經部門,建立村社會計記賬中心(辦公室),按照自愿的原則,與村社集體經濟組織簽訂記賬協議,進行記賬的一種財務管理形式。這種形式能有效加強會計監督職能,堵塞農村財務管理漏洞,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農村腐敗現象。
(三)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使村級財務管理有章可循。要在現金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費用開支管理、票據管理、義務工和積累工管理、財會人員及財會賬目管理、財務審計與民主理財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特別是要嚴格制定“收入收繳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和“集體資產管理制度”。與此同時,全面推行村賬鄉管的規范化建設,提升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工作水平,使村級財務管理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
(四)群眾參與監督要充分,業務監督要及時。群眾監督關鍵是要抓好民主理財小組成員,要由群眾推選,并要由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選舉通過,報鄉鎮政府備案。民主理財小組除參加村集體財務收支預決算會議外,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召開一次民主理財會,對村內所有收支憑證進行集體審核,張榜公布,接受群眾評議,對發現的問題和群眾提出的疑問,進行轉項核查處理。
業務監督,就是業務主管部門對村級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的指導和監督。鄉鎮政府(農經站或財政所)工作的重點應放在財務管理輔導,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把規范村級賬薄、憑證和會計檔案作為財務會計檢查或審計的一項內容。同時,上級主管部門要對專職或兼職農村財務審核人員進行資格培訓,以保障村級財務審計人員政策水平和業務素質的提高,確保村級財務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對通過村級財務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審計人員可以提請鄉鎮政府或區委、區政府對侵害集體資產的行為進行必要的行政處分或經濟處罰。
(五)加大懲戒力度,做到取信于民。在打擊農村干部經濟犯罪問題上,也應當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手抓預防,一手抓打擊。前面提到的宣傳教育和制度建設只是其中一手。司法實踐證明,在當前社會環境下,不能指望所有的干部都能嚴格自律,總會有一些干部經不住誘惑,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對于這些人,絕不能手軟,不能失之于寬。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認識,要以保障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為己任,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信念,切實解決查處農村經濟問題怕難、怕煩等錯誤認識;此類案件查結后,還應重視查漏補缺工作,針對引發犯罪的財務管理突出問題,提出有關建議,由鄉鎮村落實整改。另一方面紀檢、檢察、公安要加強協作,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形成合力,管轄權限內的案件不互相推諉,以避免打擊不力現象,從而增強法律的威懾力,保障農村社會的穩定,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隨著我縣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多數村容村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一些建設后的村寨管理機制缺失,管理措施不得力,管理與建設未能同步,“臟、亂、差”現象依然存在,嚴重制約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推進。破解新農村建設后續管理難點和問題,已是當前我縣新農村建設亟待解決的當務之急。
1 寧洱縣新農村建設發展情況
自2006年至今的9年間,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要求,我縣全面實施“小康示范村”、“民族團結示范村”、“整村推進”、“一事一議”、“農村危舊房改造”、“民居地震”房屋改造、“省市縣級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建設,惠及千家萬戶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效。通過抓產業、調結構、強支柱、輸勞務等途徑,農民增收后勁強勢不減;通過實施改水、改路、改廁、改廄等工程,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美化生活環境,治理農村臟亂差現象,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大為改善;通過實施基本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地)改造等工程,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保障能力得到增強;通過加強農村黨支部建設、“農家書屋”、“戶戶通”等工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得到提升。
自2006年至2014年以來,我縣農業和科學技術局共組織實施了省、市、縣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項目73個,總投入資金達2682.5萬元。涉及全縣7鄉2鎮48個村委會73個村民小組(自然村),受益農戶3721戶15315人。我縣新農村建設項目,從農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 突出特色,努力改善農村生活居住環境。完成的新農村建設項目如下:完成村內主干道路硬化58條36750米;完成村內串戶路硬化52條25632米;新建或修繕文化活動室48幢5101平方米;建活動場20塊5634平方米;完成人畜飲水管道27662米,建水池9個;建公廁46座948平方米;建垃圾處理池83個1090立方米;建沼氣池555口,配置太陽能231套;房屋修繕263間;庭院打造759戶28095平方米;村內綠化面積4827平方米,植樹3589株;修建排污溝4條;建擋墻300立方米,建圍墻100米;文化活動室購置設備2套;完成墻體風彩畫360平方米,墻體宣傳標語20條;建項目簡介碑6座;培植扶持茶葉、烤煙、蠶桑、咖啡等經濟林果5369畝;仔豬養殖扶持434戶2170頭;舉辦科技培訓214期17613人次。
2 項目管護現狀
由于項目管理缺乏統一的管護模式,各地情況又不盡相同,只能結合自身特點不斷摸索。我縣目前新農村建設項目后續管護主要有幾種形式:
2.1 鄉鎮集中管理
項目工程竣工后,把工程直接移交給項目所在鄉鎮,由鄉鎮安排有關部門統一管理工程和設備,管護經費本著“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實行鄉鎮、村集體、農戶共同承擔。
2.2 村民小組自行管理
項目實施完成后,制定出村規民約,由村民小組按村規民約對項目進行管理。
2.3 村集體管理
就是采取村有村管的方式進行管護,由行政村統一進行維護和保養,由受益農戶出義務工或由村雇專人進行維修養護,由村委會進行監督。
3 我縣新農村建設后續管理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總的來看,我縣新農村建設正在有條不紊的向前推進著,但后續管理問題也越來越顯現,亟待解決的問題很多。
3.1 機制不健全
后續管理乏力,重建設,輕管理現象突出。多數村沒有形成后續管理工作機制,保潔隊伍不健全,環衛設施不配套,環境衛生處于無人抓、無人管、和無序管理狀態。
3.2 規劃不到位
由于建設規劃相對滯后,管理工作也就不到位,“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也就表現出來了。
3.3 管理不到位
一是公共設施配套不齊全,大多數建設點只注重農民住房及道路建設等主體工程建設,而對供水、排污、衛生、綠化、美化、亮化、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附屬設施重視不夠,沒有做到同步配套建設。二是公共設施缺乏管護,沒有安排專人管理,設施的有效使用率以及使用壽命大大降低。三是“重建設、輕管理”。群眾對環境衛生的保護意識差,項目建設一結束又回到以前的生活習慣,門前“三包”責任無人執行,生活垃圾、污水亂排亂倒,臟、亂、差現象反彈。
3.4 投入不到位
上級投入資金有限,實施的項目與資金投入不同步,而縣級財政配套能力較弱,目前還沒有設立專門的后續管理專項資金,靠群眾一家一戶籌措管理資金很難徹底解決問題。
3.5 經濟發展緩慢
農業產業化程度偏低,村級集體經濟基礎薄弱,導致環境衛生設施建設投入少,所建設項目簡單粗糙,后續管理維系困難。由于沒有支撐的產業鏈,新農村建起來了,農村仍然落后,農民仍然貧困。
3.6 精神文明建設滯后
精神文明建設跟不上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文化設施建設跟不上,農村文化生活單調,農民思想觀念并沒有發生根本的改變,不講衛生、不講文明的行為現象時有發生。
3.7 管理辦法沒有細化,責任落實不倒位
雖然制定了項目后續管理辦法及村規民約對項目進行管理,但是過于籠統,流于形式,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沒有把責任落實到人,項目管理有名無實。
4 項目后續管理的對策建議
為了充分發揮新農村建設項目的長期效用及社會效益,從根本上解決項目后續管理缺失、管理機構缺失的問題,管理好、使用好新農村建設項目,提高綜合利用效能,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確實改善人們生產生活條件和娛樂空間,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4.1 強化組織領導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每個鄉鎮都要成立后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村新農村建設后續管理的具體工作。二是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將后續管理工作納入政府的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工作推進機制。三是強化村級組織建設。讓村級基層組織成為新農村建設后續管理的堅強堡壘。四是加大宣傳力度。要充分運用各種輿論宣傳工具,廣泛宣傳文明衛生知識,吸引群眾自覺參與后續管理活動。
4.2 制定切實可行的項目管理措施
4.2.1各級政府和基層組織及項目實施單位必須重視項目后續管理工作,制定確實可行的項目管理辦法。
4.2.2要本著“誰建設、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注重發揮專業管理和群眾管護兩方面的積極性。村組要高度重視 和加強項目建設后的管護工作,并結合實際,制定規范科學的管理制度,項目區內所有干部群眾,均負有管護責任和義務,真正做到項目工程建好一個,管好一個,用好一個,確保能長期使用,以發揮其長遠效益。
4.2.3明晰產權,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所有、誰養護”的原則,確定設施的所有權,落實管護主體,像道路工程、水利設施、文化活動室活動場、公廁垃圾池等公共設施,所形成的資產歸村組集體所有,由村組集體成員負責管理和養護。像經濟林木、太陽能、沼氣池等屬于個人的項目由老百姓自己管護使用。
4.2.4要設立項目管護資金,由集體和農戶籌集一定的管護資金,聘請專人管護。
4.3 增加管護投入
進一步加大投入。各級政府要逐步建立起長效投入機制,設立新農村建設基金,不斷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要探索新的融資機制,進一步拓寬新農村建設的資金來源。
4.4 加快產業發展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村級組織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組織,它不是一級政權組織,依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它屬于自治組織。但它既要自主履行村務管理職能,更重要的是又要協助政府從事許多行政管理工作。在此情況下,村級組織的狀況,特別是財務管理狀況,直接影響了基層干群關系和農村社會穩定,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為此,隨著加快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步伐的加快,進一步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村級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農村財務管理體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現實中不少村莊的財務收支大多是村支書或村長一個人審批,往往一個人說了算,“獨攬大權”。由于缺乏對村干部有效約束的機制, 容易直接致使村干部濫用職權,牟取私利。
會計帳務處理欠規范。主要表現在:a.會計帳簿、科目設置不規范。如財產物資等有帳無物,有物無帳,有總帳沒有明細帳;對同一經濟業務前后年度會計帳目處理不一致;總帳、明細帳不一致;現金與存款不分。b.一些工程、項目開支另行建帳,甚至不記帳,未能納入總帳之中。c.會計、出納自行記帳,對帳不及時,憑證傳遞方法不規范,出了問題互相推諉。d.會計檔案管理不善。一些村辦公條件差,實行村帳制前的會計憑證自行保管,因保管不善難免遺失;有的財務人員調整以后,移交檔案不全,甚至拒不移交帳冊憑證,村干部也束手無策。
財務公開欠規范。有關部門對深化農村財務公開工作不可謂不重視,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出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開的內容、時間、程序、形式和監督等多方面作了嚴格規范,應該說卓有成效。但是在個別地方由于思想認識欠到位,仍然暴露出不少問題。a.鄉鎮記帳的審核問題。鄉鎮農經站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審核關口,但由于農經人員不熟悉村務、業務素質較弱、原則性和責任性欠強等原因,存在著重記帳輕監管,只審憑證,不審開支合理與否等現象,使違反財務制度的票據憑證得以入帳。b.實行會計電算化以后,對電腦打印帳目校核不細,產生失誤,引起群眾誤解。c.在公開的內容方面存在著欠細欠具體的問題,對于基本建設等重大支出項目沒有專項公布;無關緊要的公開,實質性內容公開不細,如干部誤工往往同村民誤工捏在一起公布。
財務人員尤其是村會計、村出納人員經常調整,移交手續不規范,錢款未結清。有的村原任干部在辦理移交手續時甚至連公章也不交,使新任干部無法開展工作。a.違反規定亂開支。盡管農村稅費改革中規定村級不允許有招待費、自行設立的獎金之類的費用報賬,但有的村還是我行我素。b.村級集體資產管理漏洞多,集體資產流失嚴重。c.會計核算不規范,影響會計記錄真實性。在村級財務管理中,普遍存在著“未達賬項”、會計收支無依據、記賬不及時、賬務記錄差錯的現象。
二、村級財務問題存的原因分析
管理意識淡泊。有的鄉鎮政府沒有把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有的村干部認為行政村一級沒有必要搞預、決算,只要自己不貪污,只要錢用在集體事業上,怎么用都沒關系。
會計基礎工作薄弱,無法完整反映村級財務整體面貌。目前各地存在著會計賬目不規范,憑證混亂,審批不嚴,記賬方法簡單,結賬不及時等情況。這就給有不良動機人員借機偽造、變造憑證,甚至纂改帳目,貪污挪用開啟了方便之門。
財務公開不到位,管理不民主,監督乏力。許多地方沒有透明度,民主理財小組監督乏力,導致村級財務管理亂上加亂。
會計人員素質不高,而且許多農村基層會計人員都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也沒有取得會計從業人員資格。
三、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措施
(一)加強法制宣傳,提高認識,做到依法治村。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辦法,加強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制度的宣傳教育,使干部群眾思想認識大大提高。首先,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把村級財務管理列入基層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明確專人分工負責,解決實際問題。其次,對村干部和財務人員開展財經管理、法律知識的培訓,提高村干部的綜合素質,切實做到按章辦事,為群眾謀利益。第三,要對廣大村民開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規、有關制度交給群眾,使他們真正懂得村民的權利,增強村民的參政意識,使其敢于監督、善于監督,以堵塞財務工作中的漏洞。
(二)積極探索新財務管理形式,理順管理體制。推行村(社)會計委托制,是適應村(社)集體資產存量較小、經濟業務往來較少的一種新財務管理形式,是在保障村集體資金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權、監督權不變的前提下,依托鄉鎮農經部門,建立村社會計記賬中心(辦公室),按照自愿的原則,與村社集體經濟組織簽訂記賬協議,進行記賬的一種財務管理形式。這種形式能有效加強會計監督職能,堵塞農村財務管理漏洞,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農村腐敗現象。
(三)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使村級財務管理有章可循。要在現金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費用開支管理、票據管理、義務工和積累工管理、財會人員及財會賬目管理、財務審計與民主理財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特別是要嚴格制定“收入收繳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和“集體資產管理制度”。與此同時,全面推行村賬鄉管的規范化建設,提升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工作水平,使村級財務管理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
(四)群眾參與監督要充分,業務監督要及時。群眾監督關鍵是要抓好民主理財小組成員,要由群眾推選,并要由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選舉通過,報鄉鎮政府備案。民主理財小組除參加村集體財務收支預決算會議外,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召開一次民主理財會,對村內所有收支憑證進行集體審核,張榜公布,接受群眾評議,對發現的問題和群眾提出的疑問,進行轉項核查處理。
業務監督,就是業務主管部門對村級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的指導和監督。鄉鎮政府(農經站或財政所)工作的重點應放在財務管理輔導,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把規范村級賬薄、憑證和會計檔案作為財務會計檢查或審計的一項內容。同時,上級主管部門要對專職或兼職農村財務審核人員進行資格培訓,以保障村級財務審計人員政策水平和業務素質的提高,確保村級財務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對通過村級財務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審計人員可以提請鄉鎮政府或區委、區政府對侵害集體資產的行為進行必要的行政處分或經濟處罰。
(五)加大懲戒力度,做到取信于民。在打擊農村干部經濟犯罪問題上,也應當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手抓預防,一手抓打擊。前面提到的宣傳教育和制度建設只是其中一手。司法實踐證明,在當前社會環境下,不能指望所有的干部都能嚴格自律,總會有一些干部經不住誘惑,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對于這些人,絕不能手軟,不能失之于寬。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認識,要以保障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為己任,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信念,切實解決查處農村經濟問題怕難、怕煩等錯誤認識;此類案件查結后,還應重視查漏補缺工作,針對引發犯罪的財務管理突出問題,提出有關建議,由鄉鎮村落實整改。另一方面紀檢、檢察、公安要加強協作,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形成合力,管轄權限內的案件不互相推諉,以避免打擊不力現象,從而增強法律的威懾力,保障農村社會的穩定,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戰樹毅.開拓創新,全面做好新形勢下農村財務管理工作[j].農村經營管理,2005,(3).
[2] 夏旭.新農村建設與加強農村財務管理[j],新東方,2006,(08):8-10.
三、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措施
(一)加強法制宣傳,提高認識,做到依法治村。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辦法,加強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制度的宣傳教育,使干部群眾思想認識大大提高。首先,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把村級財務管理列入基層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明確專人分工負責,解決實際問題。其次,對村干部和財務人員開展財經管理、法律知識的培訓,提高村干部的綜合素質,切實做到按章辦事,為群眾謀利益。第三,要對廣大村民開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規、有關制度交給群眾,使他們真正懂得村民的權利,增強村民的參政意識,使其敢于監督、善于監督,以堵塞財務工作中的漏洞。
(二)積極探索新財務管理形式,理順管理體制。推行村(社)會計委托制,是適應村(社)集體資產存量較小、經濟業務往來較少的一種新財務管理形式,是在保障村集體資金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權、監督權不變的前提下,依托鄉鎮農經部門,建立村社會計記賬中心(辦公室),按照自愿的原則,與村社集體經濟組織簽訂記賬協議,進行記賬的一種財務管理形式。這種形式能有效加強會計監督職能,堵塞農村財務管理漏洞,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農村腐敗現象。
(三)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使村級財務管理有章可循。要在現金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費用開支管理、票據管理、義務工和積累工管理、財會人員及財會賬目管理、財務審計與民主理財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特別是要嚴格制定“收入收繳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和“集體資產管理制度”。與此同時,全面推行村賬鄉管的規范化建設,提升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工作水平,使村級財務管理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
(四)群眾參與監督要充分,業務監督要及時。群眾監督關鍵是要抓好民主理財小組成員,要由群眾推選,并要由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選舉通過,報鄉鎮政府備案。民主理財小組除參加村集體財務收支預決算會議外,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召開一次民主理財會,對村內所有收支憑證進行集體審核,張榜公布,接受群眾評議,對發現的問題和群眾提出的疑問,進行轉項核查處理。
業務監督,就是業務主管部門對村級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的指導和監督。鄉鎮政府(農經站或財政所)工作的重點應放在財務管理輔導,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把規范村級賬薄、憑證和會計檔案作為財務會計檢查或審計的一項內容。同時,上級主管部門要對專職或兼職農村財務審核人員進行資格培訓,以保障村級財務審計人員政策水平和業務素質的提高,確保村級財務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對通過村級財務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審計人員可以提請鄉鎮政府或區委、區政府對侵害集體資產的行為進行必要的行政處分或經濟處罰。
(五)加大懲戒力度,做到取信于民。在打擊農村干部經濟犯罪問題上,也應當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手抓預防,一手抓打擊。前面提到的宣傳教育和制度建設只是其中一手。司法實踐證明,在當前社會環境下,不能指望所有的干部都能嚴格自律,總會有一些干部經不住誘惑,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對于這些人,絕不能手軟,不能失之于寬。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認識,要以保障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為己任,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信念,切實解決查處農村經濟問題怕難、怕煩等錯誤認識;此類案件查結后,還應重視查漏補缺工作,針對引發犯罪的財務管理突出問題,提出有關建議,由鄉鎮村落實整改。另一方面紀檢、檢察、公安要加強協作,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形成合力,管轄權限內的案件不互相推諉,以避免打擊不力現象,從而增強法律的威懾力,保障農村社會的穩定,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存在問題;對策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角,各地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針”的要求積極投身于新農村建設,在實踐中總結出許多寶貴的經驗。雖然近年來新農村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在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1-2]。因此,正確地對待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在工作中勇于創新,不斷完善各項政策,以利于新農村建設更好地向前推進。筆者就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談幾點粗淺的看法,以供參考。
1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1.1村莊規劃不夠全面科學,不能有效發揮引領指導作用
有些鎮村沒有把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擺上應有的位置,對規劃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導致規劃編制不全面、不科學。一是重中長期規劃,輕短期規劃和年度計劃。雖然制定了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但新農村分階段建設的規劃還不夠明晰具體,對村容村貌建設要達到什么要求、生產發展要達到什么程度、生活寬裕要達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體的量化標準。二是重局部規劃,輕整體規劃。有的鎮只重視某個村某個點的規劃,而對全村甚至全鎮新農村規劃缺少通盤考慮。同時,有的村規劃起點低、水平低、層次低,質量不高,缺乏科學性、指導性。據調查,有的村規劃生搬硬套其他村,不能體現自身特色;有的村規劃與全縣及所在鎮的發展規劃、村鎮建設規劃、土地使用規劃等不相銜接,存在重復建設、投資浪費的隱患;有的村即使有了規劃,但由于鎮領導的更換和干預,隨意變動,不嚴格執行規劃,影響了規劃的嚴肅性;還有不少村對新農村建設的規劃沒有考慮,存在“跟著感覺走”的情況,不利于面上實施,導致不少村居只見新樓房、不見新村莊。
1.2農民主體作用發揮不強,存在政府包辦代替的現象
在基層,有的農民由于在思想認識上對新農村建設存在偏差,對新農村建設的意義、內容和措施認識不夠,對新農村建設僅僅是寄希望于上面有資金下來,村民等、靠、要的依賴思想較為嚴重,在許多新農村建設點上普遍存在政府包辦代替現象,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
1.3基層干部對新農村建設存在認識上的誤區
一是“簡單化”。重硬件、輕軟件,重規劃、輕執行,重建設、輕管理,對新農村建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認識不足。二是“片面化”。以偏概全,只注重形式,將新農村建設等同于“新村”建設,少數基層干部過度熱衷于新村莊建設,樂于村莊建設的外觀,過分強調村容村貌的整潔,甚至把建了幾棟樓房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成功典型,以村莊樓房多寡來衡量新農村建設的成效,嚴重忽視了全面發展,忽視了在公共服務、精神風貌、科技教育建設等方面開展工作。三是“短淺化”。在基層,哪里簡單就抓哪里的現象還比較突出,把新農村建設僅僅定位于硬化幾條路、改幾戶廁、裝幾戶自來水、粉刷幾棟房子等簡單的村莊環境整治,忽略了生產發展、鄉風文明建設對事關農村長遠發展,如對農業生產、農民增收等問題,缺乏足夠重視,措施乏力。
1.4要素制約突出,影響新農村建設規劃實施和試點工作開展
新農村建設面廣、量大、任務重,必須先行試點,再全面穩步推進。通過對示范村建設情況的調查和分析,當前存在政策、資金、土地等瓶頸制約要素。一是政策不夠完善。從中央到地方,雖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但有的政策存在不確定、不連續、不合理等因素,如以工補農怎么補,城市帶農村怎么帶,政府增加的支農資金如何補等,都沒有明確的規定,影響了鎮、村和農民的積極性。二是資金籌集難。不少村集體經濟薄弱,農民富裕程度較低,建設主體投資乏力。同時,縣、鎮兩級由于財力所限,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不足。三是土地制約明顯。1998年土地二輪承包時不少村沒有預留中心村用地,即使預留了,有的也已被置換為工業用地,或被重新發包,有的與現在的中心村規劃不相符合,導致能建新村莊的地方不在規劃內,規劃的地方不能建新村莊。加之新農村村莊建設、產業發展等涉及轉換用地的政策不明確,使土地調整、置換、募集比較困難,造成不少村新農村建設用地遲遲不能到位。
2對策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惠及億萬農民的世紀工程,是貫徹黨的“三農”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要動員各方面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3-4]。
關鍵詞:新農村;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C912.8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0)22-0195-01
一、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認為其核心是文化建設,新農村文化建設可以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沒有文化建設,就不可能建設好新農村。文化建設不僅僅是指建圖書室、運動場、組織跳跳舞、唱唱歌,更重要的是傳承傳統文化,提高農民致富本領,發展農村經濟??傊r村文化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所在、是滿足農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保證、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本條件。
二、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新農村文化建設總體是很好的但是也存在不少的問題,下面列舉的問題是比較突出的:
(一)“不良文化”在農村普遍可見
農村的“不良文化”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主要體現為:迷信、賭博、重男輕女、早婚等。在很多的鄉村神漢、巫婆、看相、算命、看風水等封建迷信活動還時不時的出現,農村紅白喜事中還存在大操大辦的現象,不僅浪費,也為封建迷信的滋長提供了土壤。進年來在農村打牌、搓麻將的現象比比皆是。
(二)基層黨委政府“重經濟、輕文化”的傾向依然存在
在執政為民理念的指導下,黨委和政府對農民給予了高度關注,但這種關注基本上都是物質上的從而忽略了農民群眾對現代文明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一些基層領導認為:只要把經濟搞上去了,讓農民增收,生活富裕就行,至于文化發展好壞與否關系不大。
(三)缺乏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
文化基礎設施關鍵問題是資金問題,難點也是資金問題。由于受到經費限制,農村對文化基礎設施的投入明顯不足,沒有錢再好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都只能是紙上談兵。
三、新農村文化問題的解決對策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只有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物質文化的需要,農村文化建設才會有真正的“大繁榮、大發展”針對以上所談到的問題,本人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對策。
(一)傳播科學的文化思想
要想使得農村“不良文化”消失,就必須從其產生的根本原因出發。迷信泛濫的根本原因是:農民較低的科學文化素質,由于科學文化素質低使得農民很難接受新事物、很難割斷舊習俗。賭博蔓延的根本是:農民擁有了充足的時間并且貧乏的精神生活。重男輕女思想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農民一直認為男孩才是家庭的保衛者。早婚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農村存在著不良的社會意識。
(二)提高各級領導的認識水平
文化建設工作能否順利進行,文化建設能否取得成績,除了其他方面的條件外,各級領導的認識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建設不能僅僅局限在為某鄉鎮辦幾件好事,不能當場臨時性的社會文化福利活動,不能為文化而文化更不能“重經濟、輕文化”。各級領導干部要真正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認識和處理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的關系,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把文化工作擺在戰略的高度予以充分的重視,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工程,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結合起來。
(三)合理的利用已有資金和加大資金投入
文化建設同經濟建設一樣,有投入才會有產出,離開了投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就成了一句空話。
積極拓寬籌資渠道,多方面籌集資金。雖然政府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主要出資者,但是為了使農村文化事業獲得更快、更大的發展,可以適當地采取其它方式籌集資金。例如可以在資金數額不大、群眾負擔得起的前提下,采取群眾自愿臨時的集資的做法。
(四)優化農村文化工作的專職隊伍
農村文化專職隊伍整體素質都不高,所以當務之急是盡快的加強文化隊伍的專業業務培訓工作,盡快提升他們的業務技能和管理能力。文化館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加大對文化站工作人員的輔導和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