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7:53:39
序論:在您撰寫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從2005年到2012年底,湖南省成功預報避讓地質災害317起,避免人員傷亡22727人,有力地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湖南省地質構造復雜,地形地貌起伏大,降雨時空變化大,地質災害易發多發,高中易發區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77%。同時,發災時段集中、突發性強,是全國地質災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截止2012年底,全省已查明各類地質災害隱患12229處,直接威脅人口數量達91.5萬,潛在經濟損失超過150億元。從2005年到2012年底,全省共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12199起,因災傷亡485人,直接經濟損失29.6億元。同期,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成功預報避讓地質災害317起,避免人員傷亡22727人,有力地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國土資源部的關心支持下,湖南省國土資源廳不斷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進一步加強防治體系建設,地質災害防治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建立完善相關政策體系。2011年6月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下發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就貫徹落實國務院《決定》相繼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省各級各部門切實抓住機遇,本文由收集整理進一步加強湖南省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建設。省政府迅速下發了《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意見》。2012年湖南省出臺了《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意見》、《貫徹落實湘政發〔2011〕51號文件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以及《湖南省“十二五”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等三個重要文件,初步確立了湖南省地質災害防治政策框架體系,明確了相關職能部門地質災害防治職責分工,提出了湖南省地質災害防治“1358”工作目標。
二是狠抓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實施。2007年以來,中央和省級財政累計投入地質災害治理資金8.46億元,實施了一批地質災害勘查、治理、搬遷避讓和應急補助項目,為近50萬人解除了地質災害隱患威脅,配套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反應比較強烈的地質環境問題。從2010年開始,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實施了30個重點縣市區1:5萬地質災害詳查項目,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工作,將為地方政府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湖南省國土資源廳還把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與為民辦實事結合起來,不斷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國家扶貧開發重點地區等偏遠落后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實實在在為老百姓排憂解難、避險解困。
三是進一步強化應急體系建設。湖南省國土資源廳與氣象、水利等部門建立了定期聯席會商機制,做到密切配合,信息共享。組建了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正在加快構建省、市、縣三級,覆蓋國土資源、氣象、水利等部門的預警預報信息共享平臺,年內將實現省市兩級及重點縣市區的互聯互通,形成了以各級地質環境監測機構和屬地化地勘隊伍為技術支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地質災害應急監測預警網絡。
四是充分發揮群測群防作用。群測群防是地質災害防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防災減災工作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湖南省1.8萬余名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承擔著全省1.2萬余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防范任務,近五年成功預報了突發地質災害182起,避讓人員傷亡10413人,避免財產損失3.34億元。按照國土資源部要求,湖南省提前完成了94個縣市區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建立健全了省、市、縣、鄉、村五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今年,湖南省又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瀏陽市等14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示范縣創建活動。
進一步分析形勢,認真做好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近年來,受極端氣候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地質災害呈逐年加重的趨勢。除自然因素外,一些企業和單位在生產建設過程中,地質災害防治意識薄弱、防治措施不落實,對人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湖南省國土資源廳一定要進一步細化措施,
明確責任,狠抓落實,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扎實搞好調查評價。做好地質災害防治,調查評價要先行。只有在查明災害成因、危害程度,掌握災害發展趨勢和變化規律的前提下,湖南省國土資源廳采取各種災害防治措施才具有科學依據和針對性。
“十二五”期間,湖南省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的主要任務是完成100個縣市區1∶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開展500處以上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地質勘查,推進重要礦區1∶1萬礦山地質環境普查,實施長株潭城市群、市州中心城市及重要城鎮水文、工程、環境地質綜合調查評價。
切實強化監測預警。成功避讓地質災害的實踐經驗告訴湖南省國土資源廳,監測嚴密、信息準確、預警及時,是防災減災的有效措施,只有堅持預防為主,切實強化監測預警,及時掌握汛情災情,才能做到科學應對。要嚴格執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復查、值班值守和災情速報等各項制度,將每一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災責任落實到單位和責任人,真正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要強化信息能力建設,特別是要加強農村山區等偏遠地區緊急預警信息能力建設,確保在最短時間內將災害預警信息傳遞給受災害威脅群眾,避免人員傷亡事件。
注重應急體系建設。各地要及時編制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逐點制定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逐人逐戶發放防災責任卡和明白卡,做到防治方案編制到鄉、應急預案制定到點、防災責任落實到人。中型以上的隱患點在汛前或汛期要至少組織一次應急避險演練。要加快推進地質災害應急指揮平臺建設,確保省市縣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之間,以及和氣象、防汛抗旱、應急管理等部門應急指揮系統的互聯互通,為地質災害應急指揮提供技術支撐。各地要認真做好應急準備的各項工作,確保一旦出現突況,能快速高效做好人員搜救、災情調查、險情分析、次生災害防范、應急處置等相關工作。
1 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
1.1 我國目前地質災害現狀
我國國土面積較大,邊界線較長,與此同時也深受地質災害的困擾。從災害的規模、強度和生命財產安全等方面的受災程度看,在世界范圍內都相對嚴重。西南等山區地區常因暴雨等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嚴重損害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破壞了當地的經濟建設和通信設備。制約了我國各地區的綜合發展。為此,政府不斷加強山區建設,盡力減少地質災害的影響程度。目前構建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十分重要,其包含調查區劃、監測預警、搬遷治理、應急處置和科學技術研究等方面的體系建設。
1.2 調查區劃建設
建設調查區劃體系作為其中的重要環節是為了對頻發區域做出準確科學的調查判斷。通過調查地質情況和周邊情況,預測其危險程度,進行危險等級區域劃分。確定各個地區地點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提供相應的解決預警方案和理論依據,配合相關部門作出第一時間的預警應急。
1.3 監測預警建設
監測預警體系的建設是直觀反映地質災害防治成效的一個指標。構建監測預警體系要在技術和管理上重點投入。在監測區域發生異動變化時,通過實時的技術監測對其進行災害信息收集和反饋,第一時間做出災害預警。爭取最短時間內發現災害,從而贏取寶貴的救援避險時間。
1.4 搬遷治理工程建設
如果監測系統發出了報警提示,要對相應的區域進行災情分析。一旦發現其災害波及程度較廣,危害較為嚴重,就需要采取搬遷以及其他的避險措施。搬遷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防止出現意外不必要的人員損失和傷亡。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將災害的治理和災后的恢復等因素考慮在內,將環境與重建相結合。
1.5 應急處理建設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提升,在重大的地質災害發生后,建立相應完善的科學的地質災害應急處理體系是十分必要的。在災害發生后,迅速做出回應,安排相應人員和部門到達現場,進行必要的前期和后期救援處理準備。盡量降低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程度,減小災害波及范圍。
1.6 科學技術研究體系完善
針對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加強科學技術研究體系的建設顯得十分重要。構建高效科學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需要加強科學技術研究能力作為其技術支撐保障手段。無論是監測預警系統的開發,應急處理的實況模擬、災害成因分析,還是后期的災后重建和地質環境恢復重建都需要科學技術作為保障。
2 地質環境評價體系建設
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首要的任務,而地質安全的重要性直接影響到生存安全。為了保障地質安全性,就需要加強對于地質環境安全性和變化性的了解。
2.1 區域地質環境利用的評價
對于區域地質環境利用的評價要考慮其自身特點。其本身具有公益、基礎和服務等特性,在地質勘查和環境調查中利用不同方式方法,分析判斷其地質環境的安全情況。通過區域地質環境利用評價體系充分了解監測區域的地質環境利用情況,并對其實施分類建設,充分利用其地質環境。加強地質環境的利用可以更好的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同時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質災害的波及范圍和危害程度。在開展區域環境評價的過程中要注重其評價的實用性和可操作、可行性。在充分完成地質災害危險性的控制監控任務后,還要實現當地的地質環境可持續發展。在對其進行環境評價過程中不能局限于固定思維的研究視野,勇于探求不同的新思路。區域地質環境評價體系建設基本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工程地質環境的質量;工程功能區域劃分;地質環境工程容量評價;災害防治調控。依據不同的區域特征和對象進行工作任務劃分和對策選擇。
2.2 工程地質環境安全建設
工程的地質環境安全問題包括環境相關的地質信息和區域內外等因素以及存在的相關的可能性和風險性。地質環境安全性評價是為了最大限度的規劃避免工程帶來的地質災害風險。為了降低地質災害的風險性,要樹立可持續發展利用地質環境的思想觀念。在構建體系和利用地質環境中,時刻注意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將人類自身行為與順應和改造自然相結合。不僅限于對工程和地質進行評價體系建設,要充分以可持續利用的眼光來發展保護地質環境的利用。綜合各方面的研究,提煉出建設工程地質安全評價分析的相關要求和注意事項,建立健全的工程地質環境安全體系。規范化建設,促進地質環境的規范化開發利用。
[關鍵詞]珠海市 地質災害 成因分析 防治研究
[中圖分類號] F407.1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4)-3-247-2
1引言
珠海市位于中國廣東省南部,珠江口西岸,全市海陸面積約7650km2,其中陸地面積為1630km2,大小島嶼146個,海岸線690km,珠海市是一座著名的花園式海濱城市。
隨著珠海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類工程活動范圍、規模和強度不斷增大,特別是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極端性天氣增多,使得本地區地質災害呈現頻發態勢,本文分析了本地區地質災害發育成因和提出了較為系統的防治對策。
2珠海市地質災害發育現狀
珠海市屬地質災害多發區,根據《珠海市地質災害防治“十二五”規劃》調查結果,全市共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208處。
按地質災害災種分類,滑坡17處、崩塌29處、地面沉降23處、潛在滑坡23處、潛在崩塌116處。
按地質災害規模分類,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15處、中型80處、小型113處,其中滑坡和崩塌以淺層為主。
按地質災害險(災)情等級劃分,中型為9處,小型為199處。
目前,全市發生的地質災害共造成1240.5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共威脅2813人和近1.9億元財產安全。
3地質災害發育成因分析
3.1地質災害基本特征
3.1.1滑坡
全市共發育滑坡地質災害點共17處,其中中型規模2處,小型規模15處;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區的公路兩側和村莊居民住宅區。
調查區滑坡微地貌基本為陡坡,滑坡平面形態主要為舌型,剖面形態多為凹形和直線,滑床形態以凹形和直線為主,滑坡體外形特征呈多樣性,滑坡體主要由松散殘坡積物和基巖碎塊組成,滑動面(帶)埋藏深度一般介于1.5~4.0 m之間,滑帶巖土體多為殘積層及強風化土。
3.1.2崩塌
全市共發育崩塌地質災害點共29處,其中中型規模8處,小型規模21處;多分布于公路沿線和切坡建房陡坡地段。
調查區崩塌基本發生于坡度為70°~90°之間的巖質邊坡上,崩塌體主要為基巖碎塊,基本發生于表層,埋藏深度一般為1.5~4.0m之間。
3.1.3潛在崩塌和潛在滑坡
全市共發育潛在崩塌和潛在滑坡地質災害隱患點共139處,其中大型規模9處,中型規模60處,小型規模70處,潛在崩塌和潛在滑坡主要分布于山坡坡腳人類工程活動強烈地段。
潛在崩塌和潛在滑坡多以小型巖土質斜坡為主,不穩定體主要由松散殘坡積物和基巖碎塊組成;該類地質災害隱患點主要集中于地形坡度為61°~80°之間,通常發生在暴雨之后,大部分存在滑動和崩落潛在危險。
3.1.4軟土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珠海市規模最大的地質災害災種,軟土地面沉降共計發生23處,其中大型規模6處,中型規模10處,小型規模7處,主要分布于東部海岸帶和西部濱海平原工程建設區域。
軟土沉降主要體現于工業與民用建筑區軟土地基沉降;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及橋梁軟土地基沉降;港口、碼頭軟土地基沉降和防洪堤壩軟土地基沉降等方面。
3.2地質災害的影響因素
地質災害影響因素多種多樣,對于不同類型地質災害或不同地區的地質災害,各影響因素作用效果不盡相同。通過分析歸納,影響本地區地質災害因素主要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而自然因素又分為地質環境因素和氣象因素兩類。
3.2.1自然因素
3.2.1.1地質環境因素
斜坡不穩定因素:斜坡環境為物質的重力運動和地質災害的發生創造了動力條件,它的失穩主要孕育了滑坡、崩塌等災害性地貌過程,滑坡和崩塌邊坡類災害是調查區內廣泛發育的花崗巖丘陵和階地坡面上的主要地質災害。
地基不穩定因素:地基的穩定性主要取決于土體類型及其物理力學性質,海陸交互相的淤泥、淤泥質土等是調查區分布較廣的不穩定地基土體。
3.2.1.2氣象因素
強熱帶氣旋:廣東是熱帶氣旋最活躍的地區之一,而調查區又是受熱帶氣旋影響的主要地區,強熱帶氣旋活動過程中,伴有狂風、雷雨、巨浪和暴潮。
降雨量充沛:調查區年平均降雨量為2060.3 mm,主要集中在汛期的4~9月,一般年降雨量高的地區,地表徑流活動強烈,使土體力學強度降低并增加土體孔隙水壓力。
3.2.2人為活動因素
調查區經濟發展迅速,城鄉工程建設日益擴大,人類活動也成為強大的地質動力,其主要表現有重大工程建設、交通、水利設施的興建,改變了坡形,加大了坡角。
4地質災害防治對策研究
根據本地區地質災害發育規律和特點,本人認為該區地質災害防治主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4.1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
4.1.1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
健全和完善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體系,充分發揮現有監測、巡查人員作用,及時更新補充和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眾為主體的群測群防員隊伍,加強群測群防員培訓,加大面向基層群眾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知災、識災、防災、避災能力和臨災監測信息的準確性。
加強地質災害防災專業技術指導力度,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科學合理地確定監測范圍、監測巡查路線、監測巡查內容、險情預報預警方式、防災撤離路線、避災安置點、監測記錄檔案等。
4.1.2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建設
加強與氣象、水利、交通等部門資源共享和協作,利用互聯網技術,實時傳輸相關數據到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室電腦終端顯示、分析,自動生成地質災害預警預報信息,利用各類傳播通訊方式,準確、及時地向各級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單位、責任人以及廣大市民和災害頻發區域民眾進行信息傳遞,努力做到全面監測、準確預報和及時預警、快速處置。
4.1.3地質災害專業監測
根據地質災害的類型、規模、危害程度和危險性,對一些危險性大、危害嚴重、可能造成較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而治理難度較大或治理費用高的災害(隱患)點,建立專業監測點,利用先進的儀器設備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站網式監測,實現遠程視頻監控、監測模塊管理、監測數據自動采集、監測信息的遠程傳輸、系統通訊、自動處理、智能研判和自動報警等功能。
4.1.4地質災害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以地質災害調查和地質災害防治成果為基礎,以地理信息技術為平臺,建成地質災害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地質災害相關信息采集、查詢、統計、等自動化。通過地質災害點的年度復核,不斷更新地質災害點發展變化情況和防治管理級別,實現地質災害相關信息動態管理,相關部門能及時查詢、了解本行政區內地質災害及防治動態變化,提高地質災害主管部門決策和快速處理突發性地質災害的能力和水平。
4.2地質災害減災工程
4.2.1應急排險
對規模較小、危險性較大、易于治理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采取應急排險等簡易治理措施,及時消除隱患。地質災害應急排險本著施工簡單、經濟實用、安全可靠的原則,在專業隊伍詳細調查并提出施工方案的基礎上,采取削方減載、清除危巖、坡腳反壓、截排水、修筑擋墻、坡腳設置柵欄或種樹等簡易工程措施達到消除隱患的目的。
4.2.2勘查治理
對規模較大、危險性大、危害嚴重并難以實施避讓搬遷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依據輕重緩急,分期分批,在勘查設計的基礎上實施工程治理,并根據地質災害(隱患)點形成的責任主體和受益對象,明確治理責任主體。
4.2.3避讓搬遷
對工程治理難度大、工程治理效益明顯低于避讓效益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可結合新農村建設,實施有計劃的避讓搬遷。
4.2.4地質災害防治技術研究
積極推廣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加強部門合作與交流,吸收國內外先進的地質災害防治理論和技術方法,開展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與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技術研究;研究制定適用于本地區的規程標準,實現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全面提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預報及治理工作新水平。
4.3地質災害應急體系建設
4.3.1地質災害預案體系建設
在地質災害全面調查和年度排查的基礎上,根據各地實際和地質災害變化、應急預案演練情況,及時修訂和完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健全預防和預警機制,落實相關責任,明確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和分工,加強應急物資及人員保障。對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城鎮和重點防治路段,轄區人民政府、職能部門和群測群防人員要在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內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的巡回檢查,以群測群防為基礎,重點強化臨災避險,明確撤離路線和避災場所。
4.3.2地質災害應急隊伍建設
完善市級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負責全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加強應急專業人才的儲備建設,通過地質災害應急體系建設,組建人員精干、響應迅速、協同聯動的應急隊伍,配備技術先進、高效快速的應急調查監測儀器和遠程會商裝備,全面提升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響應能力,保證突發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程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4.3.3地質災害預警應急裝備建設
根據地質災害應急技術工作的裝備要求,制定地質災害應急裝備規劃,分輕重緩急配置、改造必要應急裝備,建成基本滿足專業隊伍應急需求的裝備系統,提高地質災害巡查和應急處置效率。
4.3.4宣傳培訓與應急演練
按照“平戰結合”的原則,采用培訓班、宣講團以及各類媒體等多種形式,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不斷增強全民科學防災避災意識。建立應急演練長效機制,對威脅學校、醫院、村莊、集市、企事業單位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重大隱患點,安排專人巡查,并于組織應急避險演練,切實提高有關部門協調聯動和應急處置能力。
1.1我國目前地質災害現狀
我國國土面積較大,邊界線較長,與此同時也深受地質災害的困擾。從災害的規模、強度和生命財產安全等方面的受災程度看,在世界范圍內都相對嚴重。西南等山區地區常因暴雨等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嚴重損害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破壞了當地的經濟建設和通信設備。制約了我國各地區的綜合發展。為此,政府不斷加強山區建設,盡力減少地質災害的影響程度。目前構建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十分重要,其包含調查區劃、監測預警、搬遷治理、應急處置和科學技術研究等方面的體系建設。
1.2調查區劃建設
建設調查區劃體系作為其中的重要環節是為了對頻發區域做出準確科學的調查判斷。通過調查地質情況和周邊情況,預測其危險程度,進行危險等級區域劃分。確定各個地區地點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提供相應的解決預警方案和理論依據,配合相關部門作出第一時間的預警應急。
1.3監測預警建設
監測預警體系的建設是直觀反映地質災害防治成效的一個指標。構建監測預警體系要在技術和管理上重點投入。在監測區域發生異動變化時,通過實時的技術監測對其進行災害信息收集和反饋,第一時間做出災害預警。爭取最短時間內發現災害,從而贏取寶貴的救援避險時間。
1.4搬遷治理工程建設
如果監測系統發出了報警提示,要對相應的區域進行災情分析。一旦發現其災害波及程度較廣,危害較為嚴重,就需要采取搬遷以及其他的避險措施。搬遷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防止出現意外不必要的人員損失和傷亡。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將災害的治理和災后的恢復等因素考慮在內,將環境與重建相結合。
1.5應急處理建設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提升,在重大的地質災害發生后,建立相應完善的科學的地質災害應急處理體系是十分必要的。在災害發生后,迅速做出回應,安排相應人員和部門到達現場,進行必要的前期和后期救援處理準備。盡量降低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程度,減小災害波及范圍。
1.6科學技術研究體系完善
針對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加強科學技術研究體系的建設顯得十分重要。構建高效科學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需要加強科學技術研究能力作為其技術支撐保障手段。無論是監測預警系統的開發,應急處理的實況模擬、災害成因分析,還是后期的災后重建和地質環境恢復重建都需要科學技術作為保障。
2地質環境評價體系建設
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首要的任務,而地質安全的重要性直接影響到生存安全。為了保障地質安全性,就需要加強對于地質環境安全性和變化性的了解。
2.1區域地質環境利用的評價
對于區域地質環境利用的評價要考慮其自身特點。其本身具有公益、基礎和服務等特性,在地質勘查和環境調查中利用不同方式方法,分析判斷其地質環境的安全情況。通過區域地質環境利用評價體系充分了解監測區域的地質環境利用情況,并對其實施分類建設,充分利用其地質環境。加強地質環境的利用可以更好的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同時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質災害的波及范圍和危害程度。在開展區域環境評價的過程中要注重其評價的實用性和可操作、可行性。在充分完成地質災害危險性的控制監控任務后,還要實現當地的地質環境可持續發展。在對其進行環境評價過程中不能局限于固定思維的研究視野,勇于探求不同的新思路。區域地質環境評價體系建設基本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工程地質環境的質量;工程功能區域劃分;地質環境工程容量評價;災害防治調控。依據不同的區域特征和對象進行工作任務劃分和對策選擇。
2.2工程地質環境安全建設
工程的地質環境安全問題包括環境相關的地質信息和區域內外等因素以及存在的相關的可能性和風險性。地質環境安全性評價是為了最大限度的規劃避免工程帶來的地質災害風險。為了降低地質災害的風險性,要樹立可持續發展利用地質環境的思想觀念。在構建體系和利用地質環境中,時刻注意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將人類自身行為與順應和改造自然相結合。不僅限于對工程和地質進行評價體系建設,要充分以可持續利用的眼光來發展保護地質環境的利用。綜合各方面的研究,提煉出建設工程地質安全評價分析的相關要求和注意事項,建立健全的工程地質環境安全體系。規范化建設,促進地質環境的規范化開發利用。
3結語
關鍵詞地質災害;物聯網專網;通信模組;開放云平臺
1業務分析
1.1業務需求分析
依據《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要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主要包括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體系建設、避讓搬遷與工程治理、基層能力建設和應急體系建設等。地質災害調查評價以查清地質災害發生發展的地質環境條件,評價其穩定性危險性及發展趨勢,進行地質災害風險區劃,確定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為主要工作。監測預警體系建設主要包括群測群防監測預警體系建設以及專業監測預警體系建設,通過群測群防終端設備及自動化專業監測預警設備完成對地質災害監測數據收集、上報、分析、預警等工作。搬遷避讓及工程治理是針對危險性大、危害嚴重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采取搬遷避讓的措施,按輕重緩急,有計劃地分期、分批實施工程治理,從而徹底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應急管理體制通過建設應急處置平臺,實現語音通信、視頻會議、圖像顯示、預警預報、動態決策、綜合協調與應急聯動等功能。
1.2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需求分析
2015年,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實施意見》中提到,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應積極采用地理信息、全球定位、衛星通信、無人飛機、遙感遙測等先進技術手段,探索運用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提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的精度和效率。因此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專業設備商業化,結合物聯網技術手段完善自然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體系,成為地質災害防治及應急救災信息化建設的新思路。目前全國各省圍繞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體系已基本建成信息化平臺,本文則是基于信息化平臺為依托,將NFC、物聯網專網、通信模組、開放云平臺、無人機等物聯網領域技術應用于國土地質災害防治及應急救災中,以實現地質災害防治及應急救災標準化、智能化管理,從而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和抵御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損失。
2物聯網技術在地質災害防治及應急救災應用中的分析
2.1群測群防人員智慧管理
在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中,群測群防監測體系是針對災害點完成野外巡、排查、監測等工作的管理體系,傳統的群測群防監測是通過終端設備,采集所負責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信息,并上傳到后臺系統,經過分析以實現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日常管理、監測預警等功能。通過對現有信息技術的分析,傳統的群測群防信息管理技術不僅無法實現對群測群防野外工作的監管,也難以確保群測群防人員采集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及實時性,這將影響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際落地。結合應用NFC、GPS與移動基站的動態耦合定位技術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調查、巡查、排查、監測方案。一方面應用NFC技術,通過為每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建立一張基于NFC芯片的識別碼,群測群防人員在進行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調查、巡查、排查、監測時,通過終端設備掃描識別碼,采集界面將自動生成該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基本信息,群測群防人員無需選擇地質災害隱患點,僅需上傳調查、巡查、排查、監測結果數據,完成數據采集工作,基于NFC技術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信息采集技術,確保了采集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及實時性。另一方面,利用GPS和移動基站動態耦合技術,實現群測群防人員工作軌跡的查詢和動態定位,以達到野外人員工作監管,提升群測群防數據采集工作的智能化監管,為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開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2.2監測設備的智能化管理
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使用如地表位移監測設備、降雨量監測設備等專業的地質災害監測設備對災害點進行實時監測,利用監測設備針對災害點進行數據實時采集及海量存儲,結合大數據分析手段提供災害點的監測預警功能,從而達到對災害點的實時管理能力,提升專群結合的監測預警水平。伴隨大量監測設備的部署實施,業務在監測數據的時效性、安全性及專業監測設備的精細化管理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目前的專業監測設備回傳監測數據是通過傳統的2G/3G/4G傳輸渠道,在公用信道的情況下,如何保障專業監測數據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傳回到后臺系統進行分析預警,以達到對地質災害的時效性管理要求。第二,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現狀下,信息安全是當前信息化發展的必須要求,專業監測數據屬于業務保密數據,如何保障監測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第三,大量的專業監測設備都部署在野外,如何保障專業監測設備的精細化管理?;谖锫摼W技術的自動化專業監測平臺是在上述業務需求背景條件下,結合運用了物聯網專網卡、物聯網通信模組、開放云平臺技術,志在解決監測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及安全性,以及監測設備的精細化管理三大問題。圖1所示是物聯網專網組網架構圖,中國移動物聯網專網是指中國移動為滿足物聯網發展所需的豐富碼號資源、物聯網“規模性、流動性、安全性”特點以及業務個性化需求、客戶高質量的網絡保障而搭建的一張網絡。通過建設物聯網短信中心、物聯網GGSN、物聯網HLR等物聯網專用網元,實現物聯網用戶與大眾用戶的網絡分離,為行業客戶提供可靠性和穩定性的高質量網絡。專業監測設備使用物聯網芯片、通信模組,即可將專業監測設備采集的災害點數據通過物聯網專網進行傳輸,將傳輸渠道與大眾用戶使用的網絡分離,不僅提高了網絡傳輸效率,同樣也保障了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對地質災害監測數據的時效性及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圖2所示為中移物聯網開放云平臺架構,該云平臺支持泛連接和大數據存儲,可滿足海量設備的大并發高吞吐量地快速接入,支持將分散在各地的設備通過云平臺進行集中式管理,完成高效的資源管理和數據的安全存儲。實現設備的監控管理、在線調試、實時控制;并且云平臺提供消息路由、短彩信推送、APP信息推送等多種方式將數據分析結果、預警告警消息等快速推送給移動終端。針對分散的地質災害監測設備,利用云平臺提供的泛連接功能方便快捷地接入云平臺。結合物聯網專網提供的各個監測設備物理位置(GPRS定位)、數據交互流量等信息,通過Model_Bus等工業控制器集中控制網絡協議,實現遠程對監測設備狀態監控及集中管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在地質災害專業監測工作中積極探索運用物聯網技術,不僅可提高監測設備的精細化管理,同時保障了專業監測設備的數據采集傳輸的實時性及安全性,從而提高了地質災害防治監測預警的精度和效率。
2.3地質災害隱患點可視化管理
為了實現信息對稱,國土地質災害防治及救災工作中,對災害點的可視化管理以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實時現場監管,從而在室內可查看地質災害現場情況,提高了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預警預報能力。實現地質災害隱患點可視化管理,是從多個維度來監控地災隱患點,使得監管部門在辦公室或者應急指揮調度中心就可全面的了解地災隱患點或者地災現場的情況。這就包含前面我們所述的通過專業監測設備和現場監管人員反饋的信息,還可通過無人機快速的飛臨現場結合物聯網專網卡、通信模組,開放云平臺技術。將該監控設備或無人機中災害點的實時畫面,利用通信模組及專網卡,實時傳回開放云平臺中,業務人員可以通過云平臺查看實時的地質災害現場數據,從而實現對地質災害現場的實時監管。
2.4綜合應急救災指揮平臺
突發地質災害將造成人民群眾生命及財產損失,通常在地質災害發生后,清晰、全面、直觀的數據展示能力將提升地質災害應急指揮效率,同樣可為領導、專家提供科學有力的決策依據。隨著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應急救災指揮平臺利用WebGIS平臺,集成了地災主客體數據于一體,在“一張圖”上,實現了對地質災害防治到救災全業務流程的管理。圖3展示了綜合應急救災指揮平臺架構圖。
3結束語
我國地域遼闊,地理地質情況復雜,災害多發。黨的十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防御能力。在今年“兩會”期間,眾多政協委員聚焦防災減災,針對完善防御機制紛紛發表真知灼見。
梁建華:構建防災減災網絡體系
“目前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還存在體系不完善、應急避難場所功能不全、網絡化程度不高、節點之間聯動性不強、信息化程度不好、應急避難體系建設與發展振興需求銜接度不夠等問題?!比珖f委員梁建華在向“兩會”提出的提案中如是說。
他表示,防災減災措施與設施應與地區實際相結合,充分融入地區環境、文化與經濟實際,提高設施利用率。要將建設與長期運營發展相結合,科學規劃,充分考慮災后重建的人員安置、社區構建、文化保持、資金安排、產業復興,將近期需求與長期科學發展的目標進行統一。
他認為,防災減災網絡體系的建設應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同時,充分調動各類社會主體的積極參與。要在平時服務其所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在災害發生時發揮其防災減災功能。
“對于地震災區而言,應在災后重建資金中預算一定比例設立社區重建發展基金,用于社區防災減災網絡體系建設和長期運營管理等?!绷航ㄈA說。
支建華:大力促進巨災保險發展
“巨災通常指突發的、無法預料和避免的且損害嚴重的災害事故。據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由巨災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呈逐漸上升趨勢?!比珖f委員支建華建議,應大力促進巨災保險業發展。
支建華說,在國外,保險公司在巨災賠付中占重要地位,保險賠償的平均水平通常在經濟損失的30%~40%左右,一些發達國家甚至達到了60%~70%。但是我國保險業本身起步就較晚,發展水平和層次還處于較低程度,巨災保險更是近乎于空白狀態。
支建華建議,應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商業保險公司為運作主體的合作分擔機制,實際操作上可效仿交強險做法,在政策、法律和經濟多方面全力提供支持與保障,以商業保險公司為運作主體,確立巨災保險政策性與商業性運作的模式?!疤岣邊⒈B适蔷逓谋kU順利運行的關鍵因素之一。建議政府、保險監管機構、行業協會對居民和企業加強引導和宣傳,讓防災減災深入人心,增強公眾對巨災風險采取主動防范措施的能力?!敝ЫㄈA表示。
姜其和:建設氣象災害預警終端
“防災減災,預警先行。在重大自然災害中保護民眾生命,預警是否有效往往起決定性作用。”全國政協委員姜其和則建議,建立全國性的以無線廣播為主要手段的終端氣象預警體系,構建使用具有預警功能的收音機為終端的氣象預警信息平臺。
他介紹,目前美日等發達國家已建立了氣象預警信息專用頻道和高音喇叭廣播等配套預警系統,其優點是全國民眾熟悉,便于收聽,缺點是投入巨大,且不能主動控制播放,緊急情況難以隨時隨地通知到每個地方。
我國由于同類信息傳播的途徑基礎設施投入有限,導致覆蓋范圍、溝通效率低下。
對此,他建議,建立包括農牧林地區居民以及易受災地區城鄉居民在內的預警信息發送接收體系。同時,氣象預警體系應由國家氣象部門牽頭完成布置,以利于達到快速推進的目標。
李冬玉:支持西部地區地災防治工作
全國政協委員李冬玉則在提案中呼吁支持西部地區地災防治工作。
李冬玉介紹,目前西部地區地質災害防治中存在著兩大突出問題:一是地質災害治理投入大,資金不足;二是地質災害防治裝備差,基礎薄弱。
對此,她建議,一是進一步出臺地質災害防治相關法規、制度。制定地質災害防治法,提升地質災害防治再生態文明和發展建設中的規劃紅線作用。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在工程建設等活動中,強制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地質環境安全評價工作,防止城鎮、新村和重大工程因選址不當,造成重大損失。
二是加大中央財政支持西部力度。西部地區多數省份都是經濟相對欠發達的省份,地質災害防治要投入的資金大。建議國家加大對西部省份地質災害防治經費的投入,同時取消對各省在防治項目上的資金配套。
關鍵詞:地質環境;信息;標準;網絡;數據
中圖分類號:F40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地質環境信息化的意義
1.1地質環境信息化是地質環境領域的創新戰略
信息化不能僅僅是地質環境工作附屬的技術手段,要使地質環境工作一如既往地保持強有力的競爭力和生命力,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那就是以信息化為支撐點,創造新的成果、新的工作流程和新的應用服務。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向更深、更廣的應用領域滲透,從根本上觸動地質環境領域的現有工作,從環境地質調查的野外數據采集、地質災害監測,到海量異構數據的快速傳輸、綜合管理、最終實現綜合評價和提供多目標的應用服務,開創地質環境信息工作的新紀元。
1.2地質環境信息化是政府決策的重要支撐
地質災害及地質環境問題是一種突發性公共事件,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了極大威脅,新疆各級政府面臨著繁重的應急搶險任務,因此,地質環境信息化可以為各級政府及時有效的應急處置地質災害提供支撐。
1.3地質環境信息化是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地質環境管理、地質災害防治的信息化工作是國土資源信息化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地質災害防治的完整數據體系,形成一體化綜合數據中心,提供數據快速響應和多目標的應用系統,建立地質環境管理、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平臺,促進地質環境評價、規劃、管理、地質災害防治的科學化和現代化,為全社會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務,充分發揮地質災害防治在國家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公益性和戰略性作用,使地質環境工作更好地適應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1.4加大地質資料成果服務的需要
地質環境信息作為地質資料成果的一部分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是地質環境工作成果的載體和基本要素。目前,地質環境信息化工作資金投入、人才技術、資料信息等要素分散,已成為影響地質環境管理實現重大突破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地質資料信息等公共服務產品的匱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地質環境管理的進程。
二、地質環境信息化現狀
信息化工作在地質環境領域近年來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主要表現為基于空間數據庫的地理信息系統建設,既包括了地理信息系統的通用功能,同時又提供了基于環境地質專業應用的特殊功能,如鉆孔數據綜合管理、地下水資源、礦山地質環境、地質災害防治系統、空間信息虛擬三維可視化系統以及基于網絡的空間信息系統。這些功能的提供,大大提高了地質災害信息應用的潛力,為今后進一步的信息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1地質環境專業應用系統基本形成
隨著各類地質環境項目的開展,依托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開發應用的主要應用系統有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數據庫、縣(市)地質災害詳細調查數據庫、城市環境地質調查數據庫、區域環境地質調查數據庫、礦山地質環境調查信息系統、地下水動態監測數據庫管理系統等。在應用系統開發方面,我區開發了地質災害數據庫查詢系統,提高了信息技術在水工環地質專業領域的應用水平,對地質災害預警提供了電子信息平臺。
2.2數據標準及規范初步建成
數據標準化是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基礎,目前國內制定了一套地質環境信息化工作指南和數字化標準,主要包括:地下水資源數據交換格式標準、水文地質鉆孔數據交換格式標準、區域水文地質調查空間數據庫建設工作指南、區域環境地質調查空間數據庫建設工作指南、地質環境監測數據庫格式標準、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數據庫格式標準、水工環空間數據庫圖例標準。
三、地質環境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及主要建設內容
通過建立支持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管理的完整數據體系,建立支持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管理工作全過程的綜合一體化動態評價及預警平臺,促進地質災害、地質環境調查評價、規劃、管理、防治的科學化和現代化,充分發揮地質環境管理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公益性和戰略性作用,使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環境管理工作更好地適應地區可持續發展,這就是地質環境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在建立和完善地質環境信息網絡框架的基礎上,通過推進信息標準化體系建設整合各類地質環境信息資源,構建我區地質環境信息中心,全面提升地質環境信息服務水平。地質環境信息化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即標準體系建設、基礎設施及網絡環境建設、數據中心建設、地質環境信息平臺建設以及服務體系建設等。
3.1標準體系建設
標準體系建設是整合和集成地質環境數據資源的基礎。在已有的地質環境規范、標準、規定的基礎上,進行地質環境名詞術語代碼字典、地質環境信息系統開發標準及數據標準,地質調查元數據、地質環境綜合信息產品標準建設等。
3.2基礎設施及網絡環境建設
基礎設施及網絡環境建設是構建地質環境信息平臺的保障。建設高效運行的軟、硬件環境,構建新疆地質環境信息網,通過國土資源主干網實現和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環境信息網地質環境數據中心的互聯互通?;A設施及網絡環境建設是系統建設的關鍵環節,是地質災害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具體包括網絡中心建設、會商室建設、數據傳輸通道建設、現場采集環境建設、視頻會議建設、移動平臺建設。
3.3地質環境數據中心建設
數據中心建設是地質環境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是地質環境業務系統與地質環境數據資源進行集中、集成、共享。利用國家級數據中心提供的軟件,集成整合全區地質環境數據資源,搭建自治區級地質環境“一張圖”信息服務的數據環境。從應用層面上看,它為各種地質環境業務系統、分析系統提供數據;從數據層面上看,包括各類地質環境操作型數據、分析型數據以及數據與數據的集成與整合;從基礎設施層面上看,包括服務器、網絡、存儲和整體IT運行維護服務。
3.4地質環境信息平臺及服務體系建設
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既屬于政府行為,又包含有社會行為,它涉及國家的許多部門和單位。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主要包含地質災害監測與防治管理工作、汛期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工作、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地質災害治理與搬遷避讓工作。以地質災害、礦山地質環境、地下水為主要內容,開發地質環境“一張圖”服務系統,建立地質災害調查與防治、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恢復治理、地下水監測與管理等業務系統,形成地質環境業務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立日常運行與維護機制,基本實現全區地質環境信息更新、應用與服務。
四、地質環境信息化建設思路
建立全區可動態更新的地質災害數據庫,同時匯集已有的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數據庫、地下水監測數據庫、區域環境地質調查數據庫及重點城市環境地質調查數據庫、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和地質環境相關業務信息等,實現全區地質環境“一張圖”核心數據庫建設。建立具有信息集成、數據綜合分析、數據分類查詢、綜合管理和信息服務等功能一體化的地質環境信息管理系統,為自治區、州(地)、縣地質環境主管部門對數據進行高效的管理、瀏覽查詢、統計分析、加工和共享提供支撐,實現自治區、州(地)、縣及全國地質環境信息的互聯互通。
參考文獻:
[1]周家寰. 地質調查信息化建設成果及思路[J]. 國土資源信息化,2005,(5).
[2]陳輝. 地質環境信息化戰略淺析[J]. 國土資源信息化,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