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6:38:45
序論:在您撰寫機電一體化的出路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數字電路基礎;一體化教學;四環節法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在經濟、科學、社會等不同方面的高速發展,社會各界對提高職業教育水平、培養職業技術過硬的學生有著越來越迫切的需求,我國職業技術教育在這個背景下有了質的飛躍。作為電子技術專業的學生必修的一門重點基礎技術課程――數字電路基礎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它由邏輯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脈沖產生與變換電路、時序邏輯電路、A/D轉換和D/A轉換六個基礎模塊組成,其教學目的是為了使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掌握與集成芯片的功能、使用相關的方法,是一本實踐性非常強的教材。
一、數字電路基礎應用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
鑒于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偏向鍛煉動手實踐能力的特點,我們的數字電路基礎課程在其教學結構和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應該多運用電路實驗和實踐活動,對課程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和規劃,發揮出實踐活動輔助教學的潛在功能,使得我們的教學在表現形式和聯系方式上更加現代化、多樣化以及視覺化,也更加有利于我們去充分地揭示出數字電路相關概念、公式等的形成和發展,生動地展示出電路的變化過程,使得教學活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相關專家的研究和多次實踐教學實驗,我們的數字電路基礎課程在其具體的教學結構上設計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四環節法”,四環節包括仿真的實驗環節、設計PCB的環節、PCB板的DIY制板環節、焊接與調試環節,這四個環節可以很好地實現課程的一體化式教學,切實地提高中職學校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二、數字電路基礎一體化教學的理論分析
在宏觀分析的基礎上,以信號的傳遞流程為主線,逐步展開典型數字通信技術實現的具體分析。在教學活動中,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對通信技術實現的講解不應貪多求全,而要精選典型技術進行微觀分析,關鍵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數字通信技術的知識體系。具體方法是建立積木式教學模塊,將全課程的數字通信技術實現分解為信源編碼模塊、信道編碼模塊、傳輸模塊(基帶傳輸與頻帶傳輸)、同步模塊四個核心模塊。針對每個模塊精心進行分析,挑選經典技術進行分析,對經典技術堅持目的驅動的教學方式,核心是建立知識體系,充分認識和接受數字通信技術的概念,掌握基本模塊的分析方法。
建立了各部分的知識模塊后,必須精選相應模塊的典型技術。例如,在頻帶傳輸分析中,選擇ASK、FSK、PSK、DPSK等基本的數字調制技術作為必學內容,要求學生掌握這些典型數字調制技術的實現、解調、帶寬分析、畫圖分析和抗噪聲分析等內容。將多進制調制技術和現代調制技術列入增強模塊,僅進行簡單的介紹,以知識擴展為目的,不做應會的要求。
在對典型技術進行微觀分析時,應注重比較研究和概念提煉,避免數學推導和理論復制,應以大量的圖示進行理論知識的詮釋,強調知識的運用。以數字調制方式的帶寬分析為例,將授課重點放在各種調制方式的帶寬圖示比較上,不進行頻域的數學演算;同樣,在噪聲分析中,不引入誤差函數等概念,僅比較各種數字調制方式的抗噪聲能力。關鍵是幫助學生理解帶寬、抗噪聲能力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和作用,理解當考慮帶寬、抗噪聲能力等因素時選擇哪種調制方式才能滿足實際需要。
三、教學實踐分析
數字電路基礎是電子技術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然而由于課程的特點以及中職學生自身基礎知識薄弱的特點,很多同學認為數字電路比較枯燥且難以理解,從一開始就對這門課沒有信心,因而也就學不好該課程。因此教師在講授該課程時,應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特點,因材施教。針對這一現實,首先在教材選用上,我校選用了清華大學電子學教研組編寫的《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簡明教程》第二版。該教材簡明扼要,深入淺出,思路清晰,便于學生首先從感性上接受。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將某門課程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生產、技術服務融于一體,教學環節相對集中,由一位教師主講,兩位實訓師進行輔助,教學場所直接安排在實驗室或實訓車間,來完成某個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沒有固定的先實后理或先理后實,而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并非適用所有的課程,根據其特性有三類課程可以實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理論性強、課程內容較為抽象、不進行實驗不易理解的課程。《電子線路》恰好具有這樣的特點,理論性強,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
1.仿真實驗的環節
我們進行數字電路基礎一體化教學的計算機仿真實驗輔助教學,首先會根據課程的具體情況選用切合實際的仿真手段,實驗中選擇的元器件與儀器也注重與實物是否接近,會選擇相似性最高的。當前使用最多的EWB軟件,就是其中使用口碑較好、應用較為廣泛的。該軟件的元件庫可以提供數千種電路元器件供學生選用,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各種元器件準確的理想值,如果對實驗分析精度有某些特殊的要求,學生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用具備具體型號的元器件模型。
2.設計PCB的環節
要將仿真實驗轉變為現實可以通過設計PCB這個環節來實現。在日?;A課程的學習中,我們先要通過設置Protel99SE原理圖與PCB及仿真課程為這個環節的教學奠定基礎。在具體的PCB板設計過程中,特別要強調的是對各種芯片和元器件進行封裝設計。學生在自行設計封裝的過程中,通過參照集成芯片的實物,可以對各芯片抽象的引腳功能做一個更加具體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在設計完成后,軟件里的3D顯示功能可以立體地顯示整個電路板的最終設計成型,可以激發學生們制作現實電路板的興趣。
3.PCB板的DIY制板環節
通過上一個環節對PCB的設計,PCB板在尺寸、材料等方面都有了具體的制作數據。本環節的DIY制作應該根據具體設計的數據,(1)選用一塊尺寸恰當的敷銅板材,清洗干凈后,用細砂皮小心打磨板材敷銅的一面,除去表面的氧化層。(2)用激光打印機將已經設計好的PCB圖紙打印到熱轉印紙上,將該紙貼在敷銅板材上,放置到熱轉印機的膠輥下。(3)將熱轉印機設定到合適的溫度后,再將PCB圖與敷銅板一起送入,完成PCB圖的全部轉印,放入已經調配好濃度的腐蝕液中進行腐蝕。(4)等腐蝕到一定程度后,用臺鉆打好孔,再將松香水均勻地涂在已經做好了的PCB板的表面。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結合親自示范與下組指導等方法進行。
4.焊接與調試環節
在成功制作出PCB板之后,我們要進行焊接和調試,即將所需要的電子元器件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焊接作業,固定在PCB板上。待所有的焊接都完成后,再用直流穩壓電源對電路進行調試。
本文針對中職學生自身基礎薄弱的特點,介紹了在中職學校電子技術專業的數字電路基礎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本,對特定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探索和實踐,為更好地開展職業教學提供了新思路。
參考文獻:
[1]梁耀民,李連成.單片機實踐教學與數字電路基礎拓展和深化[M].北京:中國教育出版社,2008:136-240.
[2]黃東先,柳輝民.《數字電路基礎》教學中protus仿真軟件的應用[M].北京:中國教育發展出版社,2009:63-224.
關鍵詞:故障排除 電阻測量法 直觀法
電子技術是一門相對較難、知識瑣碎的學科,學生普遍缺乏學習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出簡單易理解、學生感興趣的內容。
一、故障排除的一般步驟
故障排除,通常的步驟包括:觀察故障現象判斷故障范圍查找故障點排除故障檢查電路功能。
1.觀察故障現象
電路發生故障后,肯定會影響其正常功能,我們通過仔細觀察(包括眼看、耳聽、鼻聞、手摸及借助儀器測量、檢查)就可能發現故障。例如,二極管整流穩壓顯示電路,若電路輸出電壓不正常(如無電壓、電壓低、電壓高),我們都可以通過萬用表的測量發現故障。
2.判斷故障范圍
判斷故障范圍是排除故障過程中難度較大的環節,方法是根據電路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現象確定故障發生的部位。操作者必須非常熟悉電路的工作原理,了解并掌握現象,通過邏輯推理,合理地縮小故障可能發生的
范圍。
3.查找故障點
確定故障發生的部位后,可通過選擇合適的檢修方法找到故障點(故障元件)。常用的檢修方法有:直觀法、電壓測量法、電阻測量法、波形測試法、信號注入法等。查找故障必須在確定的故障范圍內,順著檢修思路逐點檢查,直至找到故障點。
4.排除故障
找到故障點后,必須進行故障排除(如更換原件、焊接、修補等)。在更換元件時要注意盡量使用相同規格、型號,并進行性能檢測,確定性能完好后再替換。
5.檢查電路功能
在故障排除后,應重新通電檢查電路的各項性能指標,必須符合技術要求,恢復原來的功能。
二、故障排除方法
1.直觀觀察法
這是一種不用儀器儀表,僅靠檢修人員的感覺(聽覺、視覺、嗅覺和觸覺)來發現故障的方法。在檢查時,通過感官進行直觀檢查元器件有無變形、發熱、燒焦和出現異味現象,這種方法如果掌握好,不但能很快查明故障部位,而且常能將明顯故障(如元器件脫焊、連接導線斷線、燒焦變色等)直接加以排除。
2.電壓測量法
電壓測量法就是使用萬用表檢測電路的工作電壓,把測量結果和正常值作比較,從而發現故障的方法。電壓測量法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
任何電子電路中的工作電流、電壓都是在電路設計時已經確定好的。只要工作正常,數值必定在允許范圍內,而且符合規定要求。當電路出現故障(如元器件短路、開路、變值、漏電等)時,便會導致工作狀態發生相應變化,這就為我們找到引發故障的相關元器件提供了可靠的依據。電壓測量法比較適宜判別直流電路的故障。
3.在路電阻測量法
雖然已經學過萬用表電阻擋測量元器件的方法,但當元器件安裝在電路時,要進行質量判別,就要使用在路電阻測量法。
在路電阻測量法就是對安裝焊接在電路中的元件,用萬用表電阻擋直接在電路中測量元器件的性能,大致判斷其質量好壞的方法。應當注意,在路電阻測量法的測量結果要充分考慮周邊電路對其測量值的影響;使用在路電阻測量法時,必須在電路斷電的情況下進行,絕不允許帶電測量;在路電阻測量法測出的結果只能作為初步判斷,要準確判斷故障元件,必須把該元件拆下來再測試確定。
在路電阻測量法可以大致判斷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二極管和三極管是否正常,萬用表一般放在較小量程(R×10Ω擋)。檢測電阻器時,應測量正反兩次的阻值,測量阻值均應小于或等于標稱阻值,若其中有一次阻值大于標稱阻值,該電阻器可能是開路或變阻故障;檢測電容器時,測量阻值若等于零,該電容器可能是短路故障,而對電容器的開路故障一般無法判斷;檢測電感器時測量阻值若等于無窮大,該電感器可能是開路故障,對電感器匝間短路故障一般無法判斷;檢測晶體管PN結單向導電特性時,通過測量PN結的正反向電阻,來判斷是否正常。
參考文獻:
[1]王兆晶.安全用電[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2]邵展圖.電工基礎[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3]郭.電子技術基礎(第四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關鍵詞]電氣化鐵路接觸網 接觸網故障 應急搶修 運輸保障 合理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TD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13-0002-01
前言
電氣化鐵路是高科技下的產物,它的安全、穩定、高效的運營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然而電氣化鐵路存在接觸網布線長,工作環境差,使用條件受限,無備用設備等特點,一旦發生線路故障,將中斷通車。為了進一步貫徹和落實搶修原則,盡快恢復供電行車,確保接觸網安全供電,我們要結合實際,從鐵路接觸網現狀和應急搶修水平上進行分析,努力解決環境、資源、技術、經濟之間的協調統一,為全面建設電氣化鐵路保駕護航。
一、電氣化鐵路接觸網現狀
1.地形、氣候導致線路故障
青海全省地勢自西向東傾斜,最高點和最低點海拔相差5000多米,正是由于它的這一地勢特點,使得鐵路建設呈階梯分布,再加上當地獨有的高原大陸性氣候,氣溫晝夜溫差大,太陽輻射強,這就促使了長期暴露在外的線路氧化,加劇了接觸網點的腐蝕,導致鐵路接觸網故障。
2.搶修線路設備裝置不精良
由于青藏高原地處中國鐵路路網末端,受當地經濟水平的制約,在鐵路搶修工作中人員配置和設備裝置相對較落后,在高原路段還是使用落后的隧道行車和簡單的機具進行搶修工作,即使平原區也只能依靠車梯和機電工具進行修復,一旦發生接觸網故障,人員和設備都不能及時到達現場,降低了搶修效率和耽誤了搶通時間。
3.鐵路接觸網工區布置不合理
青海省境內山脈高聳,地形多樣,河流縱橫,湖泊棋布,正是由于它特殊的地理地形,使得鐵路沿線接觸網工區分布極不合理。鐵路在經過山脈時,由于山高路陡都沒有工區的設立,離最近的工區也要30公里以上;而經過草原時,由于地勢平坦則有3-5個工區的布置。沿線綿長和大面積的空曠都會給我們的搶修工作帶來困難,耽誤搶修速度。
4.鐵路接觸網受地形和技術的限制
在青海省內老關角隧道是唯一聯通海西地區和內地的必經之路,然而老關角隧道地質構造復雜,氣候條件惡劣,只有鐵路的西格段少部分使用了雙線接網,進行了監控雙線電氣化改造。其余路段鐵路接觸網只能單線運行,而且成高坡度和小曲線布置,使得電負荷受限,因此對通過的電力火車要求極高,限制了其運行能力,降低了運輸效率。
二、提高電氣化鐵路接觸網應急搶修水平的合理化建議
1.改革機制、遵循原則、強化模擬演練
根據國家提出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和鐵路部的《電氣化鐵路接觸網事故搶修規則》,我們要加強人員配備,落實責任意識,強化模擬演練,在遵循“先通后復”的基本前提下,做到遇事不慌張,沉著冷靜,有條不紊的進行搶修任務,嚴格執行行車和高空電氣作業的防火措施,防止事故范圍的擴大和意外的發生。同時接觸網主管部門必須做到高度警惕,實時監控,搞好協調,迅速搶修,以最快速度疏通線路和恢復設備正常工作。
2.合理完善基地建設,加強信息聯絡
為滿足鐵路運輸和提速要求,必須加強接觸網基地的建設,并達到合理的優化配置,在基地應配有搶修故障必備的行車和機具,使得本轄區發生故障后能在第一時間趕至現場實施搶修工作。其次加強對機具和設備的質量管理,要求搶修器材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電氣強度,線路設備要有相應的抗腐蝕能力,最大限度的完成互換性和標準化的要求。再次要加強信息自動化監控和聯絡技術,在基地設立監控輔助計算機系統,實時監控相對較遠的工區,在發生故障后可以精確定位和快速信息傳遞,輔助于我們制定搶修預案和實施搶修工作,提高接觸網應急搶修工作效率。
3.注重工作經驗的培養,提高搶修技術水平
根據《電氣化鐵路接觸網事故搶修規則》和故障模擬演練,我們要不斷總結線路故障判斷和查找能力的經驗,提高接觸網臨時搶修技能。在遇到線路故障后基于線路條件、設備類型和故障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靈活的采取最佳應急措施。下面以線路常見故障為例(如表1),來說明鐵路接觸網故障判斷的查找方法,供鐵路維修工人借鑒。
4.加強西部地區鐵路建設
我國要重視加大對西部地區建設,完善鐵路路網,因地制宜合理分配生產要素,進一步提高青海省和內地的交通運輸和技術交流,同時提高對接觸網的監控、預防、突擊、搶修的應對能力,實現青海省鐵路的良性循環,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對青海省的鐵路接觸網建設有了一定的了解,針對性的提出了搶修電路故障的合理化建議,進一步提高了鐵路接觸網故障的突擊搶修能力和水平。縱觀全局,在我國掀起的高速鐵路建設來臨之際,加大對西部地區的鐵路建設,合理分配人力、技術、設備等各方面資源,促進西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加強我國鐵路部門對接觸網事故的應急措施研究,使事故發生率降至最低,保障鐵路的安全運行和建設。
參考文獻
[1] 劉達民.接觸網零件的現狀和發展[J].中國鐵路,1998(3).
[2] 劉國福.對我國發展高速電氣化鐵路接觸網的思考和探討[J].鐵道工程學報,2003(3).
[3] 劉興宏.我國高速鐵路接觸網懸掛若干問題的探討[J].上海鐵道大學學報,1998(3).
關鍵詞 電路基礎;教學做一體;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4)21-0152-02
1 背景與意義
電路分析基礎與實踐課程的重要地位 電路分析基礎與實踐是高職院校通信、電子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所以說其重要,是因為該門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礎性地位,主要培養學生從事通信、電子類專業的基本技能、基本思維方法以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電路分析基礎與實踐課程是電類專業學生“進入”本專業領域的第一門課程,是聯系公共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一座重要橋梁。
電路分析基礎與實踐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所設置的電路分析基礎與實踐課程具有很高的教學地位,該課程對基礎理論的掌握要求較高,概念較為抽象。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將該課程的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分離開來,往往會出現互不干涉、各自為政的尷尬局面,進而引發教師難教、學生難學、實驗難做的教學問題,教學效果很難得到保證。
據了解,在大部分高職院校中,電路分析基礎與實踐課程仍廣泛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實驗教師只注重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對實驗操作中所涉及的理論只是一筆帶過;而擔任理論課程教學工作的教師則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分析講解,很少涉及實驗操作等方面的知識。這樣一來,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課程進度很難同步進行,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脫節現象嚴重,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學資源無法得到充分的利用,阻礙了高職院校教學質量提高的進度,培養的學生與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這種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21世紀高職、高專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必須進行改革,否則將被時代淘汰。
2 改革思路
就如何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這一問題,2006年,教育部相關文件中提出:想要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課程的建設與改革是關鍵,但這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與難點。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標準,強化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以此來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建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由此可見,要適應市場需求,高職教育必須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敖?、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將技能訓練與理論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并以技能訓練為教學主線,加強對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將其作為教學工作的重點,使學生可以將所學理論知識靈活應用于實驗訓練當中,有效地解決了實習教學與理論教學相脫節的問題,避免理論課與實習課以及理論課之間知識的重復,教學的直觀性有所增強,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極大地提高了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可以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為電子、通信等專業領域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具體做法
下面以疊加定理的學習為例,闡述具體的過程。
第一步:教師問。以物理中的拋物線運動引入,拋物線的運動可以看作水平和垂直方向兩個運動的疊加,設問:在電路中,在兩個電源作用下的某一電壓和電流是否可以由兩個單電源作用的電壓或電流疊加?
第二步:教師講。疊加定理內容:線性電路中,由所有獨立源同時作用產生的響應,等于各獨立源單獨作用時產生的響應之和。
第三步:教師演。通過Electronics Workbench仿真軟件演示疊加過程。特別注意當某一獨立源單獨作用時,其他獨立源應該置零,即電壓源作短路處理、電流源作開路處理。
第四步:學生做,包括準備器件、連接電路、參數測試。通過實驗進一步驗證疊加定理內容。
第五步:學生學。進一步熟悉疊加定理內容,特別是應用疊加定理的解題步驟:畫分圖;求分電壓或分電流;疊加。
第六步:師生互動、討論。疊加定理的應用前提必須是線性電路;電壓、電流、電位可以疊加,功率不能疊加。
第七步:總結練習??偨Y:疊加定理的實質是把多電源同時作用的響應分解成多個單電源作用產生的響應,使得分析簡單化。最后是學生通過練習,熟練掌握疊加定理內容及解題步驟。
把教、學、做三者融為一體,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對電路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加直觀深刻,也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最終使得教學效果得到明顯增強。
4 所面臨的挑戰
教師所面臨的挑戰 如果將“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應用于高職院校電路分析基礎與實踐課程的教學當中,要求任課教師具備廣泛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工作經驗、較好的教學水平。另一方面還要求任課教師熟練掌握教學內容,并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方法靈活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會遇到多種疑難問題,面臨嚴峻的挑戰,任課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做出正確的指導。所以任課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我、進修學習,這樣才能適應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要求。
學生所面臨的挑戰 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灌輸大量的理論知識,學生只需聽課、記筆記,自行思考的時間、機會較少,學生也會為了考試進行突擊性學習。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要改變陳舊的學習模式。而一體化模式更直接與崗位聯系,體現了實踐的重要性,通過看、聽、做,使知識學習的意義得到實現。通過一體化教學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實際操作能力都有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要求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
總之,為適應當今電子、通信行業的發展趨勢,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對電路分析基礎與實踐課程進行科學設計及教學改革。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使學生在獲取知識、運用知識、開拓思維等方面得到良好訓練?!?/p>
【關鍵字】機電,發展歷程,一體化
(一)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歷程:1.數控機床的問世,寫下了"機電一體化"歷史的第一頁;2.微電子技術為"機電一體化''帶來勃勃生機; 3.可編程序控制器、"電力電子"等的發展為"機電一體化"提供了堅強基礎;4.激光技術、模糊技術、信息技術等新技術使"機電一體化"躍上新臺階.
(二)機電一體化"發展趨勢:
1.光機電一體化.一般的機電一體化系統是由傳感系統、能源系統、信息處理系統、機械結構等部件組成的.因此,引進光學技術,實現光學技術的先天優點是能有效地改進機電一體化系統的傳感系統、能源(動力)系統和信息處理系統.光機電一體化是機電產品發展的重要趨勢.
2.自律分配系統化――柔性化.未來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控制和執行系統有足夠的“冗余度”,有較強的“柔性”,能較好地應付突發事件,被設計成“自律分配系統”。在自律分配系統中,各個子系統是相互獨立工作的,子系統為總系統服務,同時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作出不同反應。其特點是子系統可產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給信息,在總的前提下,具體“行動”是可以改變的。這樣,既明顯地增加了系統的適應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統的故障而影響整個系統。
3.全息系統化――智能化。今后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全息”特征越來越明顯,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這主要收益于模糊技術、信息技術(尤其是軟件及芯片技術)的發展。除此之外,其系統的層次結構,也變簡單的“從上到下”的形勢而為復雜的、有較多冗余度的雙向聯系。
4.微型機電化――微型化。目前,利用半導體器件制造過程中的蝕刻技術,在實驗室中已制造出亞微米級的機械元件。當將這一成果用于實際產品時,就沒有必要區分機械部分和控制器了。屆時機械和電子完全可以“融合”,機體、執行機構、傳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體積很小,并組成一種自律元件。這種微型機械學是機電一體化的重要發展方向。
機電一體化工作主要包括兩個層次:一是用微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其目的是節能、節材,提高工效,提高產品質量,把傳統工業的技術進步提高一步;二是開發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機電產品,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
(一)我國“機電一體化”工作面臨的形勢
1. 我國用微電子技術改造傳統工業的工作量大而廣,有難度
2. 我國用機電一體化技術加速產品更新換代,提高市場占有率的呼聲高,有壓力。
3. 我國用機電一體化產品取代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耗能、耗水、耗材高,污染、擾民產品的責任重,有意義。在我國工業系統中,能耗、耗水大戶,對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還占相當大的比重。近年來我國的工業結構、產品結構雖然幾經調整,但由于多種原因,成效一直不夠明顯。這里面固然有上級領導部門的政出多門問題,有企業的“故土難離”“死守故業”問題,但不可否認也有優化不出理想的產業,優選不出中意的產品問題。上佳的答案早就擺在了這些企業的面前,這就是發展機電一體化,開發和生產有關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機電一體化產品功能強、性能好、質量高、成本低,且具有柔性,可根據市場需要和用戶反映時產品結構和生產過程做必要的調整、改革,而無須改換設備。這是解決機電產品多品種、少批量生產的重要出路。同時,可為傳統的機械工業注入新鮮血液,帶來新的活力,把機械生產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實現文明生產。
另外,從市場需求的角度看,由于我國研制、開發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歷史不長,差距較大,許多產品的品種、數量、檔次、質量都不能滿足需求,每年進口量都比較大,因此亟需發展。
(二) 我國“機電一體化”工作的任務。我國在機電一體化方面的任務可以概括為兩句話:一句話是廣泛深入地用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另一句話是大張旗鼓地開發機電一體化產品,促進機電產品的更新換代??偟哪康氖谴龠M機電一體產業的形成、為我國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作貢獻。
我國發展“機電一體化”的對策:
(一)加強統籌安排,協調發展計劃。目前,我國從事“機電一體化”研究開發及生產的單位很多。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的發展策略。各單位的計劃由于受各自立足點、著眼點的限制,難免只考慮局部利益,各主管部門的有關計劃和規劃,也有統一考慮不足,統籌安排不夠的問題,同時缺少綜觀全局的有權威性的發展計劃和戰略規劃。因此,建議各主管部門責成有關單位在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出統管全局的“機電一體化”研究、開發、生產計劃和規劃,避免開發上重復,生產上撞車!
(二)強化行業管理,發揮“協會”作用。目前,我國“機電一體化”較熱,而按目前的行業劃分方法和管理體制,“政出多門”是難哆的。因此,我國有必要明確一個“機電一體化”行業的統管機構,根據目前國家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精神,以及機電一體化行業特點,我們建議,盡快加強北京機電一體化協會的建設,賦予其行業管理職能。“協會”要進一步擴大領導機構――理事會的代表層面和復蓋面,要加強辦公室、秘書處的建設;要通過其精明干練的辦事機構、經濟實體,組織“行業”發展計劃、戰略規劃的擬制;指導行業布點布局的調整,進行發展突破口的選擇,抓好重點工程的試點和有關項目的發標、招標工作……
關鍵詞:現狀;發展策略;趨勢
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歷史簡單明了,從機電一體化標志數控機床產生開始,到微電子技術、可編程序控制器、電力電子等的發展,為機電一體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再到激光技術、模糊技術、信息技術等新技術的產生促使機電一體化發展了質的飛躍。雖然機電一體化有著驚人的成就,但是我國目前的機電一體化仍然存在著較大問題:微電子技術改造傳統工業的工作量大而廣,有難度;機電一體化技術加速產品更新換代,提高市場占有率的呼聲高,有壓力;我國用機電一體化產品取代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耗能、耗水、耗材高,污染、擾民產品的責任重,有意義。
在我國工業系統中,能耗、耗水大戶,對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還占相當大的比重。近年來我國的工業結構、產品結構雖然幾經調整,但由于多種原因,成效一直不夠明顯。這里面固然有上級領導部門的政出多門問題,有企業的“故土難”“死守故業”問題,但不可否認也有優化不出理想的產業,優選不出中意的產品問題。上佳的答案早就擺在了這些企業的面前,這就是發展機電一體化,開發和生產有關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機電一體化產品功能強、性能好、質量高、成本低,且具有柔性,可根據市場需要和用戶反映時產品結構和生產過程做必要的調整、改革,而無須改換設備。這是解決機電產品多品種、少批量生產的重要出路。同時,可為傳統的機械工業注入新鮮血液,帶來新的活力,把機械生產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實現文明生產。此外,從市場需求的角度看,由于我國研制、開發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歷史不長,差距較大,許多產品的品種、數量、檔次、質量都不能滿足需求,每年進口量都比較大,因此亟需發展。一、機電一體化的發展策略
1,統籌協調機電發展
目前,機電一體化研究開發及生產的單位很多,但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的發展策略。各單位的計劃由于受各自立足點、著眼點的限制,難免只考慮局部利益,各主管部門的有關計劃和規劃,也有統一考慮不足,統籌安排不夠的問題,同時缺少綜觀全局的有權威性的發展計劃和戰略規劃。因此,建議各主管部門責成有關單位在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出統管全局的機電一體化研究、開發、生產計劃和規劃,避免開發乃至生產中的成本浪費。
2,發揮“協會”的管理作用目前,機電一體化較熱,而按目前的行業劃分方法和管理體制比較混亂,因此,有必要明確一個“機電一體化”行業的統管機構,根據目前國家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精神,以及機電一體化行業特點,應該加強加快機電一體化協會的建設,賦予其行業管理職能?!皡f會”要進一步擴大領導機構――理事會的代表層面和復蓋面,要加強辦公室、秘書處的建設;要通過其精明干練的辦事機構、經濟實體,組織“行業”發展計劃、戰略規劃的擬制;指導行業布點布局的調整,進行發展突破口的選擇,抓好重點工程的試點和有關項目的發標、招標工作。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形勢、對策、趨勢
中圖分類號:TH-39文獻標識碼: A
機電一體化發展至今也已成為一門有著自身體系的新型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但發展,還將被賦予新的內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為:機電一體化是從系統的觀點出發,綜合運用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傳感測控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接口技術、信息變換技術以及軟件編程技術等群體技術,根據系統功能目標和優化組織目標,合理配置與布局各功能單元,在多功能、高質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義上實現特定功能價值,并使整個系統最優化的系統工程技術。由此而產生的功能系統,則成為一個機電一體化系統或機電一體化產品。
一、我國發展“機電一體化”面臨的形勢
機電一體化工作主要包括兩個層次:一是用微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其目的是節能、節材,提高工效,提高產品質量,把傳統工業的技術進步提高一步;二是開發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機電產品,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機電一體化產品功能強、性能好、質量高、成本低,且具有柔性,可根據市場需要和用戶反映時產品結構和生產過程做必要的調整、改革,而無須改換設備。這是解決機電產品多品種、少批量生產的重要出路。同時,可為傳統的機械工業注入新鮮血液,帶來新的活力,把機械生產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實現文明生產。 另外,從市場需求的角度看,由于我國研制、開發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歷史不長,差距較大,許多產品的品種、數量、檔次、質量都不能滿足需求,每年進口量都比較大,因此亟需發展。我國亟須大力支持機電一體化發展
二、我國發展“機電一體化”的對策
1、加強統籌安排,協調發展計劃
目前,我國從事“機電一體化”研究開發及生產的單位很多。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的發展策略。各單位的計劃由于受各自立足點、著眼點的限制,難免只考慮局部利益,各主管部門的有關計劃和規劃,也有統一考慮不足,統籌安排不夠的問題,同時缺少綜觀全局的有權威性的發展計劃和戰略規劃。因此,建議各主管部門責成有關單位在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出統管全局的“機電一體化”研究、開發、生產計劃和規劃,避免開發上重復,生產上撞車!
2、強化行業管理,發揮“協會”作用
目前,我國“機電一體化”較熱,我國有必要明確一個“機電一體化”行業的統管機構,根據目前國家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精神,以及機電一體化行業特點,我們建議,盡快加強機電一體化協會的建設,賦予其行業管理職能?!皡f會”要進一步擴大領導機構——理事會的代表層面和復蓋面,要加強辦公室、秘書處的建設;要通過其精明干練的辦事機構、經濟實體,組織“行業”發展計劃、戰略規劃的擬制;指導行業布點布局的調整,進行發展突破口的選擇,抓好重點工程的試點和有關項目的發標、招標工作。
3、優化發展環境、增大支持力度
優化發展環境指通過宣傳群眾,造成一種社會上下、企業內外都重視、支持“機電一體化”發展的氛圍,如盡快為外商到我國投資發展“機電一體化”產業提供方便;盡可能為興辦開發、生產機電一體化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開綠燈;盡力為開發、生產機電一體化產品調配好資源要素等。
增大支持力度,在技術政策上,要嚴格限制耗電、耗水、耗材高的傳統產品的發展,對未采用機電一體化技術落后產品限制強制淘汰;大力提倡用機電一體化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對有關機電一體化技術對傳統產業乾地改造,對有關技術開發、應用項目優先立項、優先支持,對在技術開發、應用中做出貢獻的單位領導、科技人員進行表彰獎勵等。
4、突出發展重點,兼顧“兩個層次”
機電一體化產業履蓋面非常廣,而我們的財力、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因此我們在抓機電一體化產業發展時不能面面俱到、平鋪直敘,而應分清主次,大膽取舍,有所為,有所不為。要注意抓兩個層次上的工作。第一個層次是“面上”的工作,即用電子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在傳統的機電設備上植入或嫁接上微電子(計算機)裝置,使“機械”和“電子”技術在淺層次上結合。第二個層次是“提高”工作,即在新產品設計之初,就把“機械”與“電子”統一起來進行考慮,使“機械”與“電子”密不可分,深度結合,生產出來的新產品起碼正做到機電一體化。
三、我國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機電一體化的出現不是孤立的,它是許多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晶,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當然,與機電一體化相關的技術還有很多,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技術相互融合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廣闊發展前景也將越來越光明。
我國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進行機電一體化技術方面的研究和應用的。雖然經過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相當差距。為了加快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需要我們在產業政策、金融政策和市場導向上,對機電一體化技術和產業予以積極支持,主要包括:國家在政策上對機電一體化技術給予大力支持,特別是涉及基礎技術、綜合技術等方面,要給予強有力的財政和各種扶助。由于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各種高新技術的綜合和升華,需要多學科、多技術、多種機構協調研發,這也對技術研發機構和產業界的協調能力提出了挑戰,因而需要繼續發揮主管部門的作用。要明確機電一體化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推廣的主力軍是企業,在這方面,技術和綜合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把發展機電一體化技術作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內容,鼓勵和促進企業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同時,為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可以通過引進、消化、升級來逐步達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目的。有關部門可以通過政府采購、項目設立等措施,達到支持和鼓勵自主創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