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0 18:16:19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在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中,我國面臨著許多機遇。一是可以引進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先進環保技術。這些國家是全球環保產業強國,環保產業是其國家發展的支柱產業,我國可以付出相對較低的成本,積極引進發達國家環保技術,積極吸收、創新。二是可借鑒國外發達國家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經濟的有益經驗。如美國西部開發中制定多項法律,科學配置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日本二戰后制定北海道開發法,立法保障生態環境。我國可借鑒國外先進治理經驗,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管理體制。在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中,我國面臨著許多挑戰。一是人口持續增長,造成資源環境壓力加大。中國是人口大國,龐大的人口總量成為現代化進程的一大障礙,這使很多邊遠地區難以致富。人口眾多使人均資源量越來越少,抵消了一部分經濟發展成果,加劇了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二是我國在經濟轉型期,結構性污染還繼續存在工業化過程中,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還將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間,結構性污染問題還繼續存在。據預測,在將來10到20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還將持續,由粗放型向集約型方式的轉變在短期內不會大改觀。大量的生態環境破壞現象在一定時期內繼續存在。三是對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重視不夠。地方政府存在著先發展后環保的錯誤思想,造成嚴重環境問題。公眾對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思想淡薄,參與度不高。四是環保資金投入嚴重不足。2002年,我國生態環境建設資金占GDP的百分之一,這么低的投入不能有效遏制環境惡化趨勢。
二、中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路徑
1.大力發展知識經濟。21世紀以來,知識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越來越占主導地位,對推動經濟的協調、快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知識型經濟的主要特征表現在經濟的信息化、數字化、生物工程化,它能有效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的協調發展。一是知識經濟主要依靠高新技術有效利用資源,減少資源消耗,開發新資源取代稀缺資源,能很好地實現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知識經濟下的信息產業、高技術產業大多是無污染或污染少的產業,有利生態環境健康持續發展。二是知識經濟強調人力資源、無形資本是第一要素,極大降低了對自然資源的消耗。三是知識經濟促進人類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發生巨大變革,能使各種資源更好地得到優化配置。四是知識經濟推動新型工業化建設進程。知識經濟的最大特點依靠智力資源,充分發揮知識效能,有效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以知識經濟為先導的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的發展,能有效促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格局。
2.建立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是融清潔生產、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發展為一體,以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準則,以物質能量梯次和閉路循環使用為特征,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的經濟。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匱乏,消費總量大,對環境污染嚴重。近年來,我國水泥、鋼等主要原材料增速加快。如從1990年到2001年,鋼增長143%,資源消耗速度十分驚人。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難以支撐我國未來經濟持續增長,難以協調好生態平衡和經濟發展的矛盾。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能很好地將保護生態環境納入經濟發展中統籌考慮,使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從源頭上節能減排,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3.推行可持續的消費方式。引導民眾樹立人們正確的消費觀念,推行正確的消費行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消耗、污染、破壞,確保資源的持續利用。推行適度消費行為,在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同時,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目前,西方社會高品質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高消費和資源高消耗的基礎上的。美國2億人口,每年要消耗4億噸石油,占世界石油總消耗量的1/3,同樣,如果中國也按美國國民消費模式消費,13億人年消耗石油要26億噸,是世界能源消耗總量的2倍多,如果按這種消費速度,中國很快就要爆發能源危機。我國不能盲目模仿西方消費模式,造成過度消費,推行漸進式的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勢在必行。
1.1經濟發展形勢落后,方式單一
經濟發展落后,是難以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協調發展的主要障礙。我國簡單、粗放、單一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使得生態環境面臨嚴峻挑戰。再加上我國在生態能源方面的利用率不高,技術落后,也加劇了對自然環境的掠奪。
1.2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環境監督機制、激勵機制
我國的自然資源產權制度落后,導致自然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而且現行的環保制度、環境違法處罰制度使得司法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相對有限,對公眾的環境權利或環境權利界定不足,導致監督的失效。同時,環境保護機制中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使得公民個人、企業單位成為制度的被動遵守者,以致有些不法分子紛紛鉆法律法規的空子謀取私利。
1.3環境生態保護意識淡薄,重經濟、輕保護唯
GDP觀的政績觀,形成了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發展模式。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基本上沿用著這種簡單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重發展速度和數量,輕發展質量,對資源重開發,輕保護,重利用,輕補償對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
2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實行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和重要的物質基礎,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條件。如果破壞了生態環境基礎,無論是人類的生存發展還是經濟的發展都將受到嚴重的制約。
2.2保證改革開放事業成功,保證人民共享開放成果的保證
改革開放是我國一項重大的經濟改革,關乎經濟發展全局?,F如今,改革開放進入了深水區、攻堅區,要保證改革開放事業的的不斷發展,就必須更加深入地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這就需要保證生態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只有把經濟發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才能最大程度地促進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也才能保證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3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共存性措施
3.1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針對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實際,要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努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人才引進戰略的實施,加快科技進步,促進高科技、高消耗、高環保技術的開發,通過加強教育發展和加強科技創新力度來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3.2加快產業化結構升級,推進企業清潔生產
加快產業化結構升級,加速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進程,逐步調整一、二、三產業的比例,重點調整高污染、高耗能的老舊工業企業。以“耗能減量化,回收再利用、資源節約化”為原則來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清潔生產。
3.3增強環保意識,促進經濟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將和諧觀念深入實踐,把環保意識深入群眾,形成全民參與的環保行動。摒棄城市發展的效率模式,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對城市經濟環境進行系統的協調,建設和諧美好的城市家園。
4結束語
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在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中表現得非常突出和明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是相輔相成的。生態環境保護得好,經濟發展才有后勁,經濟發展的成果才有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才能不斷得到改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既對立又統一,兩者關系處理得好,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處理不好則一損俱損。
作者:梁雙 彭成龍 單位:西北民族大學
參考文獻
[1]龔大金.談談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J].經濟師,2007,(4).
[2]萬黎琴.淺談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J].經濟縱橫,2007,(6).
[3]林道輝,沈學優,劉亞兒.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理論研究進展[J].環境污染與防治,2002,(2).
1.1區域市縣經濟結構演變與分析現代經濟增長方式本質上是結構主導型增長方式,也就是以產業結構變動為核心的經濟增長,產業結構的變動與經濟增長是有機統一的,作為浙江省欠發達地區也不例外,其產業結構的差異也是引起區域經濟差異的主要因素。因此,區域產業結構代表了區域經濟結構,從某種意義上說區域經濟的發展就是在區域產業結構的變動中實現的。浙江省欠發達地區主要涉及的25個縣(縣級市)產業結構,按照國民經濟三次產業分類,區域各縣(縣級市)三次產業結構自2005年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演變(見表1)。2010年三次產業結構統計顯示,大部分縣(縣級市)產業結構實現了從“一二三”到“二三一”的轉變,已進入到工業化中期階段,個別縣(縣級市)產業結構完成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轉變,進入了發達經濟階段,如文成、洞頭、泰順、天臺第三產業比重分別達到55.26%、52.33%、51.97%、46.91%;但是,仍有一些區縣的產業結構仍然處于比較低度化狀態,如松陽縣、淳安縣、景寧自治縣、慶元縣、磐安縣等第一產業仍占有較大的比重,分別為19.55%、18.59%、16.44%、16.03%、15.67%;第三產業的比重徘徊不前,大大低于浙江省產業4.9:51.6:43.5的水平,基本上處在工業化的初中期階段。從區域三次產業結構演變過程及結果看,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三次產業結構的變化基本上符合產業結構趨向合理化的演進規律,與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是相適應的,即第一產業比重緩慢下降,第二產業比重穩步增長,第三產業發展有加快的趨勢。綜合起來看,現階段區域的三次產業結構的演變過程主要處在中期階段,第一、二產業的比重依然偏高,第三產業比重總體偏低,第二產業尤其是工業的增長成為縣(縣級市)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隨著第二產業得到飛速發展,其內部結構不合理現象逐步顯現出來。主要表現為:發展低級狀態與膨脹狀態同時存在,導致其發展潛力逐漸喪失;生產方式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為主,使得自然環境為其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這就意味著浙江省欠發達縣(縣級市)的環境壓力在短期不僅不會由于產業經濟發展得到緩解,相反環境壓力還將持續增強。
總體來看,區域經過多年的快速經濟發展,已基本完成從農業區域向工業區域的演變過程。區域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和升級,是區域未來實現經濟與環境較快地健康、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
1.2工業化對環境威脅是不可避免的工業化過程不僅要消耗自然資源,而且,也必須以一定的環境為基礎;同時,工業化過程也會改變環境,即污染破壞環境,所以,環境也是工業生產必須“消耗”的一種資源,在一些情況下,或者超過一定的限度,環境甚至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我們可以看到的事實是:在一定的工業發展階段,人們寧可承受較大的環境污染代價來換取工業成就;而到了工業發展的較高階段,環境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重要。在經濟發展與增長的資源消耗的工業發展階段,工業化進程需要很大的努力從在第一發展階段主要行業發展到在第二階段(污染)行業。作為欠發達地區現在正進入工業化發展的第二階段。許多環境學家也指出工業化過程與環境質量之間存在著矛盾。欠發達地區為了發展經濟,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勢必加快工業化進程,這就造成一場環境噩夢。
2區域環境問題及成因分析
2.1區域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有:自然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生態環境功能退化;水、大氣、土壤環境污染。
2.2區域生態環境問題成因一是自然因素:區域地質構造單元位于紹興—江山大斷裂帶東南側,屬華南地槽褶皺系,浙東南華夏褶皺,斷層密布,巖體破碎,極易發生崩塌、滑坡。區域氣候屬中亞熱帶,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容易出現集中降雨,這就造成區域地表流水侵蝕,并給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提供了動力,同時也導致區域土地肥分流失,土地肥力下降。區域水資源豐富,但山區性河流特征突出,枯水期水量較少,地面水環境容量也??;城市(鎮)均建于幾至幾十平方公里的河谷、小盆地,相對封閉的地形,氣流運行不暢,擴散條件差,大氣環境容量小,人口及生產要素集聚,極易造成局部氣候條件的改變和空氣環境的污染。二是人為因素:由于歷史上人們對生態環境脆弱性認識不足,片面強調發展經濟,森林砍伐過度,毀林墾荒種糧情況嚴重,致使植被大面積破壞,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嚴重,各種自然災害加劇,導致自然生態惡化;隨著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人工生態系統逐漸代替自然半自然生態系統,城鎮生態系統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農村村落和農田等半自然生態系統,以及林地等自然生態系統的比例相應減少。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山區,林區發展對森林資源的依賴程度較大,森林資源增長緩慢與經濟發展對森林資源的需求矛盾比較突出。由于經濟實力的不足,發展經濟首先考慮的是木材加工業,其技術含量低、產品加值低、資源消耗高、粗放型經營是這類企業的特點。因此,導致區域經濟發展對森林資源依賴程度過大,森林蓄積量下降,林分質量明顯降低,致使生態環境退化??傊?,區域的經濟發展或多或少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體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性。
3結論
關鍵詞:經濟發展 生態環境 協調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持續增長,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如何在促進經濟發展快速發展過程中,有效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兩者間的協調發展,成為社會發展關注的重要課題。
一、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及其涵義
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要組成有機整體,目的在于在生態環境的承載范圍之內,有效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人們對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的滿意程度。這種協調發展,不光強調經濟發展的數量增長,同時也要強調改善經濟發展質量,提高經濟發展效益。經濟要發展,生態環境也要積極改善,這樣人們的生活質量才能改善性提高。人們生活滿意度是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是否協調發展重要指標。經濟發展過快,或者生態環境惡化過快,由此造成環境污染,都會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有關調查顯示,日本國民收入增加六倍后,日本國民對生活的滿意度基本沒有什么增加,這類國外調查數據說明,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要更重視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二、我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在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中,我國面臨著許多機遇。一是可以引進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先進環保技術。這些國家是全球環保產業強國,環保產業是其國家發展的支柱產業,我國可以付出相對較低的成本,積極引進發達國家環保技術,積極吸收、創新。二是可借鑒國外發達國家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經濟的有益經驗。如美國西部開發中制定多項法律,科學配置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日本二戰后制定北海道開發法,立法保障生態環境。我國可借鑒國外先進治理經驗,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管理體制。
在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中,我國面臨著許多挑戰。一是人口持續增長,造成資源環境壓力加大。中國是人口大國,龐大的人口總量成為現代化進程的一大障礙,這使很多邊遠地區難以致富。人口眾多使人均資源量越來越少,抵消了一部分經濟發展成果,加劇了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二是我國在經濟轉型期,結構性污染還繼續存在工業化過程中,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還將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間,結構性污染問題還繼續存在。據預測,在將來10到20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還將持續,由粗放型向集約型方式的轉變在短期內不會大改觀。大量的生態環境破壞現象在一定時期內繼續存在。三是對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重視不夠。地方政府存在著先發展后環保的錯誤思想,造成嚴重環境問題。公眾對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思想淡薄,參與度不高。四是環保資金投入嚴重不足。2002 年,我國生態環境建設資金占 GDP 的百分之一,這么低的投入不能有效遏制環境惡化趨勢。
三、中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路徑
1.大力發展知識經濟。21世紀以來,知識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越來越占主導地位,對推動經濟的協調、快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知識型經濟的主要特征表現在經濟的信息化、數字化、生物工程化,它能有效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的協調發展。一是知識經濟主要依靠高新技術有效利用資源,減少資源消耗,開發新資源取代稀缺資源,能很好地實現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知識經濟下的信息產業、高技術產業大多是無污染或污染少的產業,有利生態環境健康持續發展。二是知識經濟強調人力資源、無形資本是第一要素,極大降低了對自然資源的消耗。三是知識經濟促進人類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發生巨大變革,能使各種資源更好地得到優化配置。四是知識經濟推動新型工業化建設進程。知識經濟的最大特點依靠智力資源,充分發揮知識效能,有效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以知識經濟為先導的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的發展,能有效促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格局。
2.建立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是融清潔生產、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發展為一體,以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準則,以物質能量梯次和閉路循環使用為特征,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的經濟。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匱乏,消費總量大,對環境污染嚴重。近年來,我國水泥、鋼等主要原材料增速加快。如從 1990 年到2001 年,鋼增長 143%,資源消耗速度十分驚人。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難以支撐我國未來經濟持續增長,難以協調好生態平衡和經濟發展的矛盾。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能很好地將保護生態環境納入經濟發展中統籌考慮,使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從源頭上節能減排,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3.推行可持續的消費方式。引導民眾樹立人們正確的消費觀念,推行正確的消費行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消耗、污染、破壞,確保資源的持續利用。推行適度消費行為,在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同時,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目前,西方社會高品質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高消費和資源高消耗的基礎上的。美國 2 億人口,每年要消耗 4 億噸石油,占世界石油總消耗量的1/3,同樣,如果中國也按美國國民消費模式消費,13億人年消耗石油要26億噸,是世界能源消耗總量的2倍多,如果按這種消費速度,中國很快就要爆發能源危機。我國不能盲目模仿西方消費模式,造成過度消費,推行漸進式的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勢在必行。
4.有效控制人口增長。我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不協調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口基數過大,人口過多。人口眾多及人口增長過快都會嚴重消耗掉一部分經濟發展成果,同時,對生態環境也造成破壞。有效控制人口增長是協調發展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關鍵詞】區域經濟;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新疆的經濟總量和人民生活平都有了極大的提高,然而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唯GDP至上的增長模式、工業重型化的特征與新疆區域巨大的資源、環境壓力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笆濉币巹澝鞔_提出,要通過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區域經濟發展來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占全國六分之一國土面積的新疆區域生態環境的質量對于全國來說具有極強的外部性,因此,“十二五”期間新疆區域經濟發展模式亟待轉型。
一、新疆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
2011年新疆實現生產總值6574.54億元,比上年增加1137.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39.02億元,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3289.84億元,增長12.0%;第三產業增加值2145.68億元,增長15.2%。三次產業比例為17.3:50.0:32.7。人均生產總值29924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0.7%,以當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4633美元。
二、新疆區域生態環境的現狀
1.自然條件比較惡劣。新疆境內大多數是山地和沙漠戈壁,綠洲森林覆蓋率很低,位于亞歐大陸腹地,四周高山環繞,遠離海洋,故降水稀少,蒸發強烈,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因此,自然植被稀少,荒漠化進程加快,自然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2.環境污染嚴重。伴隨新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工業廢氣及廢物、生活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使得新疆生態惡化、環境質量下降。2008年,新疆萬元GDP能耗1.963噸標準煤,遠高于全國萬元GDP能耗1.1噸標準煤的水平;萬元GDP水耗1474立方米,是全國萬元GDP水耗270立方米的4.5倍;農牧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92.4%,高于全國農牧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63.6%;萬元工業增加值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排放量48.4千克,遠高于全國萬元工業增加值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排放量11.5千克的水平。新疆近些年的環境污染不斷加重。
三、新疆區域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制約因素分析
1.新疆能源消費結構對生態環境的制約
新疆區域經濟發展以能源消費為主,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伴隨著GDP的增長,新疆能源消費總量也在逐年增加。2008年,新疆GDP為4203.41億元,能源消費總量為71023.35萬噸標準煤。經濟增長中的高排放和高污染日趨嚴重的十三年中,新疆GDP占全國的比重增加了47.4%,而新疆能源消費總量占全國的比重卻增加了90.81%。這反映出新疆經濟的高速增長與能源的高消耗并存,甚至能源消耗的增長速度已超過經濟增長的速度。
2.新疆產業結構對生態環境的制約
隨著新疆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也因社會需求和經濟發展的要求不斷優化調整,三大產業結構由1999年的23.1:36.1:40.8調整為2005年的19.0:44.7:36.3;2009年的17.8:45.7:36.5;2011年的17.3:50.0:32.7。產業結構也因社會需求和經濟發展的要求不斷優化調整,三大產業結構中第一產業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產業比重顯著提高,一、二、三產業總體呈現積極變化,產業競爭力也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但是與我國東部地區和西部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產業整體層次偏低,結構性矛盾突出等是制約新疆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主要因素。
3.新疆科技水平、財稅、金融等政策環境對生態環境的制約
新疆整體科技水平低,新疆實現區域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的最大制約是整體科技水平相對落后,技術研發能力弱,不得不主要依靠引進技術,這樣就需要大量資金。新疆目前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扶持力度還不夠,資金也主要想大中型國有企業傾斜,導致目前企業在大力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如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利用技術方面的人才、動力和資金都不夠充分,加之新技術在開發前期投入的風險較高,特別是本地企業結合新疆實際集中投入新能源的研發力量和資金嚴重不足。這都進一步制約了新疆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四、促進新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區域經濟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政策建議
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有的分稅制體制下,地方政府為了追求最大的財權,想方設法增加財政收入,基于目前的GDP的考核體系,地方政府官員為了升遷不得不去追求“政績”,實現GDP最大化;而新疆資源驅動型的發展模式是短期內最能夠實現經濟和財政收入增長的動力,因此在現有的制度約束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很難實現,應該在改變政府政績考核評價標準以及完善中央和地方財權事權的體制框架下才能真正實現新疆區域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目前,新疆地方政府還應在以下方面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
1.加快新疆產業升級實現資源高效利用
新疆迫切需要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采用高新生產技術,節能降耗,推行清潔生產,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不產生或產生很少的廢棄物。政府應通過財政、金融、產業等政策手段對企業的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包括科技人才的培育等方面給予優惠的政策。
2.加快新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政府應通過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及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扶持,促使新疆特色農業的市場化轉型。
3.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旅游業,使其成為新疆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應大力提高已有的旅游項目的品質,立足新具魅力的特色旅游資源優勢,積極開發新的旅游線路和景點,利用新特的自然風光,別具特色的風土人情,不同與其他地方的農產品這樣的優厚條件充分開發利用自身的旅游資源把農業經濟與旅游經濟完美結合。政府應通過加大宣傳力度以及利用19省市對口援疆的良好政策背景促進旅游產業的發展。
4.大力發展新疆新能源產業減少資源依賴
新疆風能資源豐富,有達板城谷地風區、準噶爾盆地西部風區、吐魯番盆地西部風區、哈密南北戈壁風區、百里風區、北疆東部風區、額爾齊斯河谷西部風區、阿拉山口一艾比湖風區和羅布泊風區這九個具有開發價值的風區。風能可開發儲量約2O00萬千瓦,居全國前列,而且風能資源地理位置優越利于開發。新疆要大力發展風能充分利用清潔資源優勢,重視風能技術研發提升其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5.擴大資源稅征收范圍,適時開征環境稅
2010年6月1日起,中央率先對新疆11個地州市的33個縣(市),以及中石油新疆油田、吐哈油田等5家油田企業進行石油、天然氣資源稅改革,由過去的從量定額征收改為從價定率征收,稅率為5%。但是資源稅改革后征收范圍窄的問題依然存在。我國現行的資源說征收范圍狹窄不僅造成稅款的嚴重流失,且使得使得稅收的調節作用并未發揮出來。特別是新疆的煤炭資源開發對新疆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極為嚴重,應將目前資源稅的征收對象擴大到煤炭等礦藏資源和非礦藏資源。可增加水資源稅,以解決我國日益突出的缺水問題;開征森林資源稅和草場資源稅,以避免和防止生態破壞行為。
參考文獻:
[1]李楊.新疆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問題研究[J].時代教育,2006(12).
[2]馮剛,李衛華,韓宇,張艷紅,張德勝.新疆太陽能資源及區劃[C].可再生能源,2010年6月第28卷第3期.
關鍵詞:農村經濟 生態 對策
海南省的生態環境全國一流,世界聞名。優良的生態環境是海南最具價值的物質資源。保護好生態環境,依托生態資源發展經濟、改善生活,越來越成為海南人民的共識。這種共識,隨著建省以來發展方式的轉變而形成、深化。從建省之初提出工、農、貿、旅并舉的發展舉措,到上世紀末相繼出臺的“一省兩地”產業發展戰略和建設生態省的重大決策,再到2010年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人們日益清晰地認識到,海南的發展必須充分利用熱帶海島生態這一優勢資源。開發利用生態資源,首先要保護好生態資源,實現生態資源的可持續。然而,由于發展經濟、追求富裕的愿望在不斷蝕食和淡化著人們的生態意識,甚至沖昏人們的頭腦,自覺不自覺地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在海南仍然非常普遍,非常嚴重。盡管近年來海南加大了環境保護力度,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生態保護法規措施,但海南的生態保護形勢并不樂觀,嚴重威脅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諸多因素長期存在,保護生態的任務十分艱巨。
一、海南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破壞狀況
海南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比較其它經濟發達省份,現代工業企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不顯著。不過,農業(農村、農墾)生產、旅游開發和房地產擴張等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卻有增無減,其中,來自農業生產的破壞范圍廣,危害大,不容忽視。就破壞范圍而言,農村散布全島各個角落,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所及,既包括農村周邊生態環境,也包括生態保持區,其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是整體性的。就破壞程度而言,目前海南和全國一樣,所面臨的一共性問題,如生態林地損毀、生活垃圾和化肥農藥污染等,一個都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生態環境呈緩慢退化之勢。對于諸多咄咄逼人的危害生態安全因素,遏制的力量顯得十分薄弱,對于已遭受摧毀的生態環境,促進其恢復的力度不夠。
(一)農作物違規和無序種植對生態的損毀極其嚴重
只要深入海南各地調研,親眼所見,就不難發現絕大部分生態區都已被或正被農業種植所蠶食、分割、截斷孤立,完好無損、綿延完整的生態在海南已極為罕見。幾乎所有農村周邊小山丘上的原生態植被都已被剔光,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蔥蔥的經濟林、農作物。高大一點的山嶺,也多數逃不過被圍剔的命運,只剩下頂峰、溝壑里一小塊所謂的生態林,如瓊海市官塘區的白石嶺、萬寧市禮紀鎮的西嶺等,在這些地方,山上山下,處處是檳榔,真正意義上的原生態已不復存在。在有名的呀喏噠熱帶雨林景區,實際上除山壑里還保留著原生態植物外,整個景區的山坡都已被荔枝園、龍眼園等果園團團包圍。即使是七仙嶺、五指山、吊羅山、黎母山等自然保護區,也被農業種植片片蠶食,層層分割,面積委縮、功能退化,動植物多樣性不斷減少,一些以往常見野生動植物瀕臨絕種。
海南農作物違規、無序種植在上世紀末達到高峰,有些地方因此而把生態推向滅絕的邊緣。種植的作物種類繁多,包括橡膠、檳榔、橙桔、菠蘿等,當時尤以檳榔種植最為瘋狂。由于農民認為檳榔的經濟前景較好,在東南部和中部地區曾一度出現家家戶戶種檳榔,到處墾荒種檳榔的景象。本世紀初,違規、無序種植的勢頭受到初步遏制。2005年,海南林業局提出“25°坡度以上種黃金都不行”的口號,下決心保護日趨脆弱的生態。但整體破壞格局已經形成,或明或暗的持續破壞行為仍然發生,恢復措施乏力。
(二)農業養殖和農藥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劇
農業養殖是生態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海南,近海水產養殖、陸地養殖、山區養殖等各種農業養殖并存。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水產品,禽畜產品需求量不斷增加,養殖的量和面也呈逐年快速擴大的趨勢。農村養殖幾乎均無排污設備,每個養殖場都是一個排污戶,生產的污水污物直接向外排放,注入小溝溪流,流進江河湖海。小戶小排,大戶大排,污染日積月累。農業養殖不僅是重要的污染源,而且也是導致毀林損地的一大要素。養殖所到之處,紅樹林、海防林、濕地等生態都遭受不同程度破壞,甚至完全被毀。萬寧市神州半島風豪港灣原有的一大片蔥翠美麗的紅樹林,就因水產養殖擴增而漸被砍光。
農藥化肥是生態環境的另一污染源。跟全國大多數農村一樣,如今海南農業生產幾乎是無作物不施化肥,無瓜菜不撒農藥。由于農藥化肥用量極大,殘留物多,時間持續,加之用法不夠科學,使用效率不高等原因,其污染范圍之廣,危害之大,非常驚人。農業養殖和農藥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劇,在海南各地鄉村的田間地頭,土質變差,水變濁變臭。昔日田溝小溪清澈見底、魚兒穿梭的景象已難覓蹤影。
(三)農村生活垃圾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加重
在全省范圍內,不論城鄉,生活垃圾的處理都是個大難題。然而,與城市相比,農村生活垃圾更難應付。城市有專門垃圾收集、運送和處理設施,而絕大多數農村卻沒有,且農村范圍廣,地區分散,垃圾不易收集和處置。雖然目前海南文明生態村數量已過萬,約占全省農村總數的一半,鄉村公路、電視網絡等基礎設施有很大改善,但在生活垃圾處理以及排污系統建設方面進展極為緩慢。在農村,生活污水橫溢現象依然普遍,日用廢舊物品、塑料袋、建筑廢料等垃圾往往是被隨意拋扔,隨處可見,阻塞河溝,污染田地,妨礙觀瞻,到了讓人難以容忍的地步。
(四)多數鄉鎮企業高耗低效治污無力直接危害環境
海南是工業落后地區,鄉鎮企業不發達,與其它沿海發達城市相比,鄉鎮企業污染環境的現象不突出,但這并不意味著其對生態的不利影響可以忽略。2010年,海南鄉鎮企業經濟單位已愈5萬多戶,其生產活動無疑與生態安全戚戚相關。海南的鄉鎮企業大多規模小,實力單薄,科技水平低,技術設備落后,高耗低效,對治污往往有心無力。其生產過程所產生廢氣廢煙、污水毒物甚至沒有經過簡單的處理,就直接排放到環境中去,成為生態殺手。在調查中容易發現,鄉鎮企業多的地方,環境污染總是相對較為嚴重。
二、促進海南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當前,海南正加快建設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的步伐,這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熱帶現代農業發展,無疑需要更多的耕種土地供給,更多的化肥農藥和扶助設施,從而對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態構成新的威脅。與此同時,熱帶現代農業是高科技的優質高效的農業,講求科學合理地利用土地資源和節能環保,因而也有利于促進環境的改善。海南應緊緊抓住文明生態村和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建設的機遇,采取有力措施,戰勝挑戰,努力促進農村經濟和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深入研究,制定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規劃
開展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在充分摸清海南生態環境狀況的基礎上,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規劃。透徹分析生態環境現狀,準確評估生態環境安全及影響因素,進一步明確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目標,提出科學可行的實行和保障措施。
特別是要嚴格劃定生態保護區和生態保護緩沖區范圍,劃分不可開發區、可開發區。在保護區和緩沖區內,堅決禁止農業、工業、旅游及房地產開發,盡可能杜絕外來因素的干擾和危害。要注意不同生態功能區的整合,避免人割斷森林、海洋、漁業、生物、河流、濕地等自然要素的整體生態功能。
(二)建立健全生態保護法規,實施更為嚴格的生態保護標準
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確立“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戰略定位。對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須根據形勢需要,在現有《海南省環境保護條例》、《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海南省海洋環境保護規定》、《海南經濟特區限制生產運輸銷售儲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規定》等條例規定的基礎上,制定一部內容全面的環保標準更高的生態環境保護法規,以及制定和完善有關生態保護區管理、農村水源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法規。
(三)加強生態環境監控,加大對破壞生態行為的懲處力度
建立海陸空立體監控體系,采用衛星傳感、水質測驗等科技監測與人工實地察看相結合,職能部門專業監督與社會群眾監督相結合的辦法,既重視臨近地區和敏感地區的監控,也不疏漏邊遠偏僻地區的監控,實現環境監控全省實時覆蓋。明確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實行生態環境監控問責制。對危害環境的行為不聞不問或監管理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要嚴厲查處。
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及時依法從嚴處理,對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采取科學果斷措施盡快恢復被毀自然生態。對保護區內種植的農作物,采取政府補償、獎勵和農村自愿的辦法,堅決予以推毀?;謴蜕鷳B,切不可用人工種植公益林的方法,人為干預生態區植物的生長,破壞生態的多樣性。海南雨水陽光充足,空氣滋潤,只要不人為破壞,生態恢復相對較快。
(四)實行嚴格的生態保護責任制,積極推動綠色發展
切實將綠色發展成績作為領導考核的重要內容,從體制機制上激勵領導干部不斷深化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努力推動節能增效,積極倡導綠色消費,采取有力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對于那些只顧眼前利益,急于出政績,保護生態環境不得力,甚至放縱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領導干部,要嚴肅追究其責任。
(五)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在農村深入持久地開展生態文明教育,使農村群眾充分認識保護生態的意義和重要性,掌握生態環保的基礎知識。引導農民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愛護生態環境的活動,培養講究衛生、分類處置垃圾、減少排污、節約能源資源等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習慣。特別要重視加強對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從小培養生態意識和環保理念,培養保護生態的行為習慣。
繼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加強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疏通河道水渠,修建排水道排污溝、污水處理廠、凈化沼氣池、垃圾處理場等。有條件的修建鄉村公園,綠化美化鄉村內外環境。
(六)提高農業科技水平推進綠色農業快速發展
加快科技推廣,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以農業科技為支撐,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村經濟發展方式,全力推進綠色農業快速發展。通過綠色生產有效控制化肥、農藥等人工合成化合物施用,減少環境污染,促進節約資源能源,增強農業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資金項目:本文為海南省教育廳資助項目《海南省農村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問題研究》的成果。
關鍵詞:經濟發展 生態環境 相關性 思考
寧夏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差異比較大,適合于發展各種特色經濟產品。如何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大力發展寧夏經濟,保護和改善寧夏的生態環境,實現寧夏經濟、社會、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寧夏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過程中需要解決和處理的關鍵問題。只有很好地把握經濟和環境二者密不可分的關系,解決和處理好二者之間的各種矛盾,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一、寧夏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1、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多年來,寧夏人民艱苦奮斗,努力改善生態環境,緩減了生態環境惡化的速度,但由于寧夏是全國生態系統最脆弱的省區之一,森林覆蓋率只有全國的一半,森林調節氣候、涵養水分、防止水土流失與荒漠化功能較弱。加上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寧夏又地處中緯度內陸地區,變暖程度在0.8℃左右,尤其是近10年來全區平均氣溫已達到了有歷史記錄的最高階段。在氣溫升高的同時年降水量逐漸減少,干旱日趨顯著。干旱的頻繁發生,加劇了荒漠化進程,也給生態環境的改善帶來了巨大困難。生態環境整體改觀的態勢還沒有形成,惡化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從根本上改變惡劣的生態環境任重道遠。
2、水資源日益緊缺,發展節水農業投入較大
寧夏是水資源極缺的地區之一,人均占有水資源量不足全國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也低于西北其他省區。據水文資料統計,近10年來,寧夏黃河來水與正常年份相比減少近30%,灌區遭遇了50年來最為嚴峻的缺水困難。面對嚴峻的缺水形勢,全區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大灌溉設施老化失修、田間節水灌溉設施建設滯后、先進的節水措施難以推廣等主要問題沒有根本改變。加之近年來寧夏工業用水逐年增加,為加快工業發展,自治區采取農業水權轉讓的方式,提供工業用水。雖然農業節水潛力大,前景好,但從根本上改變引黃灌區灌溉條件,投資大,任務艱巨。
3、產業化經營水平低,特色產業優勢發揮不足
盡管寧夏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產品、馬鈴薯、糧食、蔬菜等產業比較優勢明顯,但因產業化經營水平較低,技術水平、資金投入、生產效率和營銷管理比較落后,產品科技含量較低,品種、口味、保鮮、深加工和安全性不足,制約了優勢特色產品產業的發揮。
4、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扶貧開發任務依然艱巨
經過近30年的扶貧攻堅工作,南部山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績,2008年,寧夏山區8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78元,比上年增加388元,增長17.7%,已基本解決了溫飽,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截至2007年底,寧夏全區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總數為33.6萬人,西海固地區貧窮和落后的面貌依然存在,特別是中部干旱帶還有20多萬人居住在生態失衡、干旱缺水、偏遠分散、不具備基本生存條件的地方,全區扶貧開發任務依然艱巨。
二、寧夏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之間的關系
1、抓住機遇,發展經濟
寧夏必須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創造一切條件,大力發展經濟。只有經濟發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使其他事業同步發展。經濟的大發展,使科學、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事業的發展有了經濟保障,也使社會面貌煥然一新,也就有可能發展科學、文化和教育事業,才能使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得到廣泛提高。因此,寧夏社會發展的根本是發展經濟,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
2、寧夏經濟發展與環境建設要統籌兼顧
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更要注重和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生態環境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它有其固有特征和發展變化規律,人類只有引導和順應其發展變化,才能夠從生態環境中不斷獲取人們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才能夠與自然環境和睦相處,和諧生活。由于歷史的原因,寧夏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要更加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要做到時時、事事不忘生態環境保護。寧夏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二者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密不可分的關系。美好和諧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只有生態環境和諧發展了,寧夏的經濟發展才有了保障,才能實現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
三、寧夏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的思考
寧夏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機遇和挑戰并存,西部大開發為寧夏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機遇,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斗目標為寧夏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政策條件。當然,寧夏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也面臨許多不利因素。如何抓住歷史機遇,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處理好各種矛盾和沖突,大力發展經濟,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使二者統籌兼顧,協調發展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必須更新觀念,創新方法、創新機制,加快寧夏經濟社會的協調快速發展,逐步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
1、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和全體公民環境保護的意識
要通過對領導干部和公民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同時,要使各級領導干部和全體公民牢固樹立環境意識,堅決防止那種將環境保護只掛在嘴邊,只當作一句口號,而不付諸實施的錯誤做法。在具體的經濟活動中,要狠抓落實,真正做到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合力,共同改善和恢復寧夏美好的生態環境。
2、加大生態環境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
充分發揮國家宏觀調控作用,進一步增大國家財政和地方政府對寧夏生態環境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發揮政府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同時,動員各方的力量,通過引進外資、發行國債、發行國家生態環境建設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采用投資補貼、減免稅收、財政貼息等政策,積極引導民間閑散資金、企業和個人投資,實現寧夏生態環境建設資金投資的多元化。
3、植樹種草,增大綠地面積
森林、植被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防風固沙的重要作用,對寧夏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的持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進一步完善和強化植樹造林、種草種樹工程,全民動員,開展植樹造林,植樹種草。進一步加強林地和草地管理,開展荒漠、沙漠土地的綜合治理,逐步實現沙漠綠洲化,使寧夏人均綠地面積有大幅度的提高,以加快改善生態環境的步伐。
4、發展生態的循環經濟
發展生態的循環經濟是寧夏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寧夏資源豐富,人口稀少,有著發展生態經濟的巨大優勢和潛力。通過發展生態的循環經濟,能夠使寧夏的經濟、環境統籌兼顧,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充分發揮,能夠把生態資源的社會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之間的正回饋,使寧夏經濟社會發展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寧夏的經濟發展必須打破常規,決不能重走以生態環境惡化作為代價換取暫時的“經濟發展”的老路,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的循環經濟,使寧夏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生態環境得到保護和改善,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雙贏”。生態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注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注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循環利用,其基本概念是注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該模式是建立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基礎上,建立在人類的環境和資源意識非常強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極大地發展社會經濟,實現資源的經濟、節約利用。環境優先,盡可能地保護人類居住的生態環境,實現工業發展和農業資源的充分開發利用,實現生物物質鏈的循環利用,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得到很好的保護,實現資源利用、經濟、社會、環境協調、友好發展,為人類生存創造美好的居住環境。
隨著人類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當前的能源結構、資源結構、環境狀態已不能支撐現有的發展模式,特別重要的是隨著煤、石油等能源的耗竭以及環境保護的需要,如果沒有基于科技進步的大力開發,能源和資源將難以支撐人類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需要。不久的將來,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必定走到盡頭,必須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道路?;谔細浠衔锏慕洕鷮⒅饾u轉變為基于碳水化合物的經濟,逐步地將工業革命世紀轉變為生物技術世紀。在這種轉變過程中,要依靠生物技術才能將來源于太陽能的可再生資源―碳水化合物轉變為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工業原料和能源。這種能源結構和資源結構的轉變將直接關系到寧夏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寧夏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狀況決定了寧夏的經濟發展必須走生態的循環經濟的發展道路。
5、進一步加強生態產業經濟的發展
在寧夏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注重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根據本地區自然條件及資源特點,使產業結構與生態環境建設相結合,充分發揮產業市場的調節作用,大力發展生態的循環經濟和綠色產業,真正實現寧夏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總之,寧夏生態環境的現狀決定了寧夏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發展生態的循環經濟。只有充分認識寧夏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預見性地提出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策略并著力實施,才能使寧夏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保持協調、可持續發展。
注:本文為08校級課題《寧夏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良性互動機制研究》部分內容
參考文獻:
[1] 胡儀元.西部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模式選擇――生態學的視角[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