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0 18:15:56
序論:在您撰寫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要素流動;資源靶向性;區域經濟發展;靶心效應
一、要素流動的內在規律
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生產要素的集聚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生產要素集聚的過程必然是一個要素不斷流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由于這些要素本身的屬性,使得要素的流動具有其內在的規律性。
(一)要素具有追求高回報率的趨利性規律
這是要素流動的首要的、基本的規律,是要素流動其它規律形成的基本原因。從生產要素本身來考察,作為資本,它在流動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實現價值增殖,這是進行擴大再生產的要求,也是作為生產要素的載體――企業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下得以生存的前提。從要素的擁有者來考察,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擁有者將生產要素投向何方,是以經濟利益作為取向的,哪個地方給他的價格高、利潤大,他就會將生產要素投向哪里。哪個地方的生產要素使用效率高,就可以消化較高價格的生產要素。由于各地區的經濟發展的條件存在著差異,各地的投入―產出的總體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地區與地區之間要素的收益率是存在著差異的。這就導致地區間生產要素的流動是從收益率低的地區流向收益率高的地區。另外,在同一地區,生產要素在不同行業間收益率也是不同的,生產要素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會流向收益率高的行業。
(二)要素輸入量的距離衰減規律
要素輸出地和輸入地之間的距離對要素的流動量有著十分明顯的影響。要素在輸出過程中必須選擇最佳的區位,這一選擇過程是受以下因素影響的:一是要素轉移的成本。人才、實物、貨幣等要素的轉移成本分別體現在為實現轉移所花費的交通費和安家費、運輸費用和實物損失以及資本貶值和手續費上。輸入地和輸出地的距離越大,轉移的成本就越大,這種成本的存在直接影響著要素的最終收益。二是信息傳遞的影響。一般說來,兩地的距離越遠,信息就越難以在它們之間傳遞,信息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也會存在缺陷。
(三)要素流動的分散―集中―分散的階段性特征
美國著名的規劃學家佛里德曼對要素轉移的階段性進行了描述。他認為在社會發展的前工業化階段、工業化初期階段、成熟期階段和空間經濟一體化階段,生產要素的流動會依次體現出分散―集中―回流擴散―分散的階段性特征。雖然要素流動轉移與經濟發展階段不是絕對表現出一對一的對應關系,但分散―集中―分散的階段性規律是客觀存在的。
(四)要素流動組合的結構合理化規律
生產要素必須按一定的要求進行組合才能發揮它們的效能。首先,生產要素的組合在數量上和質量上必須匹配。在數量上,各種要素必須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到生產中去,不存在某一種要素短缺的“瓶頸”,才能形成最大的生產能力;在質量上,各種要素必須是相互配合的。其次,生產要素的流動過程也是一個要素結構不斷變動的過程,這種流動如果是促進要素結構合理化的,它就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反之,則阻礙經濟發展,甚至造成很大的浪費。
二、要素流動的動力機制
(一)“資源靶向性”概念的提出
根據要素流動的客觀規律,各種要素在流動過程中總會體現出方向性的特征,這種方向性的特征即是資源靶向性。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某個地區由于一種原因或多種原因會對要素流動產生特殊的吸引力,從而能夠成為某個階段要素流動的方向。資源的“靶向”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向收益最大化的方向移動,即要素在流動中帶有明顯的增值傾向,追求經濟和非經濟收益的擴大;二是向需求引力最大的方向移動。當需求引力越大時,說明要素希缺性越大,要素的供求矛盾越尖銳,因而也越易于吸引其他區域的要素進入;三是向最近的區域移動。距離越近,信息傳播越完備越迅速,要素流動越便利,成本也越低。
(二)要素流動的動力機制模型
要素流動的動力來自區域經濟整體所能帶來的潛在收益。當區域擁有的固定性要素(包括自然資源、政府和基礎設施及固定資產)積累依次增加時,對流動性要素(包括人才、技術等)的吸引力會逐步增大;當區域擁有相對完善的固定性要素時,要增加區域對流動性要素的吸引力,就必須提高區域的流動性要素的積累,以及提升區域產業結構、改善區域經濟運行機制等。區域前一階段吸引的流動性要素經過沉淀后,結合區域經濟運行機制和社會文化,會提高區域經濟所能帶來的潛在收益,從而增強區域對更多流動性要素的吸引力,如圖1所示。
該模型的意義在于說明,要素向某個地區流動的動力強度取決于該地區能夠為要素帶來的最大潛在收益,而這種潛在收益的大小則是由該地區自然資源、政府和基礎設施、固定資產、人才技術積累、經濟運行機制以及社會文化等因素相互累積疊加后所形成的區域整體能量決定的。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模型中所列的區域發展要素都有兩個方面的含義: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善的基礎設施、高效的政府無疑會提高區域所能提供的最大潛在收益,反之則會降低區域所能提供的潛在收益;同樣如果區域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適度、結構合理,人才技術積累豐富、人才競爭適度等,會提高區域的最大潛在收益,反之則會降低區域的最大潛在收益;區域的經濟運行機制與社會文化也是同樣的道理。因此,當一個城市在發展的初期階段,由于豐富的自然資源、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政府政策傾斜等方面的原因,吸引了周邊地區要素的流入,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心。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更多要素的流入,該地區在城市基礎設施、人才技術積累以及產業結構優化等方面會取得更大的優勢,但是同時也會出現投資規模過度造成的資源緊缺、人才過度競爭、生態環境惡化等“大城市病”,降低城市所能提供的潛在收益。而此時如果周邊城市由于基礎設施得以完善、政府效率提高等因素,提高了本地區所能提供的最大潛在收益,則會有要素向周邊城市流動的動力強度超過向中心城市流動的動力強度,從而流向周邊城市。
三、要素流動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靶心效應”
(一)區域經濟發展的“靶心效應”
在區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由于資源的靶向性,使得各種要素會向一個吸引力較大的地區或城市集聚,即形成了區域經濟發展的“靶心效應”。要素的集聚能推動集聚點完善基礎設施、發展交通通訊和信息網絡等,從而擁有資本和市場上的優勢,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最優區位;要素的集聚將各種經濟活動集聚到較小范圍并產生規模經濟,它必然帶來生產要素投入上的費用節約,從而提高利潤率;某個地區一旦成為要素流動的靶心后,會吸引更多的人才、資金、技術和其他資源流入,同時也會促使國家和區域在權利分配、政策導向等方面做出有利于本地區的決策選擇。要素集聚地的經濟實力得到增強后,會對區域經濟產生輻射影響,并通過要素的外溢帶動周圍地區的發展。
(二)區域經濟“靶心效應”的表現形式
區域經濟的“靶心效應”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集聚效應,另一種是擴散效應。在區域經濟成長的初級階段,“靶心效應”主要表現為要素的集聚和集聚點經濟的快速發展,區域經濟呈現不平衡發展態勢;當區域經濟發展到高級階段后,擴散效應則會變得越來越明顯,積聚點地區的經濟增長勢能大規模地向周圍地區擴散,地區間的差距逐步縮小,整個區域經濟走向相對均衡的高級有序狀態。
(三)資源靶向性與區域經濟的靶心效應
區域經濟靶心效應形成的內在原因在于資源的靶向性,區域經濟發展由集聚到擴散、由不均衡到均衡的過程也就是資源流動由集中到分散的過程。
首先,資源的集中形成區域經濟的集聚效應。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中心城市在基礎設施、政府政策、人才技術等各方面都要優于周圍地區,能夠為要素提供較高的潛在收益,因此在這個階段區域的資源都流向了中心城市。資源的集中使得中心城市得到快速的發展,與周圍地區形成一定的差距,區域經濟呈不均衡狀態發展。
其次,資源的分散形成區域經濟的擴散效應。資源的擴散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一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不斷流入,原有資源和基礎設施等因素的利用逐步達到飽和,此時中心城市要謀取更大的發展,一般會擴大城市區域范圍,將周邊地區納入城市的經濟運行軌道,從而使的中心城市的資源擴散到周邊地區。二是隨著要素的不斷流入,中心城市所能提供的單位要素潛在收益會出現遞減趨勢,而此時周邊地區由于政府、基礎設施等因素的改善,所能提供的單位要素潛在收益呈上升趨勢,當中心城市所能提供的單位要素潛在收益小于周邊地區時,資源會從中心城市流向周邊地區。三是在中心城市,激烈的競爭會使得一部分企業或人才遭到淘汰,這些資源會不得不從中心城市流出。同時,為了優化產業結構,中心城市對流入的要素也會進行限制,那些受到限制的要素就會流到中心城市的周邊地區。四是當中心城市由于資源流入形成新的積累,單位要素潛在收益呈上升趨勢,而且周邊地區所能提供的單位要素潛在收益的增長不可能超過中心城市時,政府一般會采取某種強制性措施,要求部分資源流向周邊地區,以避免經濟發展的嚴重失衡。
參考文獻:
1、劉春成,韓伯棠,鐘華.基于資源靶向性的區域優勢發展理論初探[J].中國科技論壇,2003(4).
2、孫軍,王先柱.要素流動的層次演進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0(2).
3、義旭東.論生產要素的區域流動[J].生產力研究,2004(9).
4、劉霆,譚曉萍.跨區域流動要素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J].經濟地理,2009(4).
5、陳建軍,葛寶琴.區域協調發展內生機制的理論研究――以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為基點[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
6、蔣滿元.要素跨區域流動對區域經濟增長和波動的影響探討[J].財經科學,2007(8).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帶有鮮明個性的區域經濟迅速崛起,成為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重要支撐點。而區域創新又成為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知識資源在區域創新中被賦予了新的涵義。區域創新對知識資源要求在質和量上的雙重提高,要求作為高智力發展和創新重要發源地的高等教育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擔負起更加重要的責任。國外學者從不同角度闡釋了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理論。
(一)三螺旋理論
在崇尚創新的知識經濟社會,創新制度環境的各要素———政府、企業與大學以市場要求為紐帶而聯結起來,形成一種三種力量交叉影響的三螺旋關系。這就是所謂三螺旋理論。三螺旋理論的核心在于,隨著知識經濟的出現,在區域內的科研院所與大學成為主要知識資產,具有了更高的價值。在成熟的創新區域內,科研院所與大學通過其組織結構最下層的研究中心、科研小組以及個人等建立起與市場經濟活動良好的接口,在區域內發揮了強大的技術創新輻射作用。
(二)區域競爭力理論
以高等教育為源泉的“國民素質與科學技術”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區域競爭力主要是指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中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在國際競爭力要素中,科技競爭力、國民素質競爭力是核心競爭力。國民素質競爭力的44項指標中有22項、科技競爭力的26項指標中有19項與教育相關,尤其是與高等教育有關。
(三)非均衡增長理論
以高等教育為基礎的“產業結構更新”是實現區域經濟梯度轉移的動力。非均衡發展理論認為,經濟技術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無論在世界范圍還是在一國范圍內,客觀上已形成一種經濟技術梯度,經濟增長往往以不同的強度首先出現于一個或幾個實力較強的區域中心,然后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外擴散,對整個經濟產生不同的最終影響;這些增長極地區對其他地區具有支配效應,隨著經濟的發展,推移速度的加快,地區差距逐步縮小,實現經濟分布的相對均衡,進而實現一國經濟的平衡發展。非均衡發展理論揭示:(1)產業結構更新是地區經濟向高梯度發展的根本動力。(2)創新會直接打破區域平衡,逐步由高梯度地區向低梯度地區轉移。(3)區域勞動力質量差異是影響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4)區域聯合與融合有助于減少區域間壁壘,促進分工協作;有助于擴大要素流動范圍,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高等教育具有教學、科研、服務三大職能,是區域產業結構升級、技術創新、勞動者素質提高的主要依托,因此,高等教育是實現區域經濟梯度轉移的關鍵所在。
(四)新增長理論
以高等教育為核心的“技術進步”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新增長理論認為,內生的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技術(或知識)、人力資本具有溢出效應,這種溢出效應的存在是經濟實現持續增長所不可缺少的條件。新增長理論揭示,知識是區域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內生變量,知識的積累取決于經濟當事人用于研究與開發、教育與培訓等方面的投資。因此,高等教育是區域經濟增長的動力源。
(五)后發優勢理論
以高等教育為動力的“創新”是后發優勢的關鍵。后發優勢理論指經濟欠發達國家與地區有效利用資源、創新、機遇、政策等優勢,獲取更佳的經濟效益和更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實現和先進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趨同化,甚至超越先進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后發優勢有:資源型、聯動型、機遇型、創新型、干預型等5種類型。營造和發揮后發優勢的關鍵是將創新作為后發優勢的靈魂。
二、國內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的理論研究
國內學者的研究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試圖總結出二者關系的一般理論,二是分析二者相互作用的各個方面。(一)一般理論我國學者把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總結了以下六個理論。
1.教育外部關系規律理論
這種理論的主要觀點有:第一,教育有兩條基本的規律。即教育內部關系規律和教育外部關系規律。教育內部關系規律是指教育自身的規律。教育外部關系規律是指教育同社會的關系規律。它是針對教育內部關系規律而言的,其簡單表述就是“教育必須與社會發展相適應”?!斑m應”包括兩個方面的意義:一是教育必須受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所制約;另一方面,要為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服務。第二,高校與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有著緊密的、直接的聯系。高等教育區域化是使高校更好地主動適應逐步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效途徑,使得高等教育對地方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的發展做出敏銳的反應,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專業設置、資源利用等方面的深入改革。第三,就某一所地方高校而言,它不僅要注意研究國家經濟政策的變化,研究與地方高校技術優勢相匹配的技術市場的變化,研究與地方高校專業設置相關聯的行業經濟的變化,而且要特別注重高校所處的周邊關系尤其是政府關系、社區關系和媒介關系的處理。高校遵循教育外部關系規律,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義不容辭地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區域經濟的發展程度與高校有著非常密切的利益關系。
2.教育成本分擔理論
其支撐點是教育經濟學中關于投資的利益共享、成本分擔理論。這種理論認為,教育成本分擔理論有兩條原則:一是受益原則,即誰受益誰就應當擔負教育成本;二是能力原則,誰占有國民收入,誰就有能力負擔教育投資。從管理體制上看,我國高校有中央和地方之分。中央所屬高校所培養的人才大部分走向地方的工作崗位;這些高校還在科學研究、產品開發、決策咨詢、管理、就業等方面為地方做出巨大貢獻,帶動地方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為地方的現代化建設服務。與中央相比,地方是國家高等教育的最大收益者。因此,根據受益原則,地方對中央所屬院校也應該給予有效資助,將中央所屬高校納入地方計劃的范疇,但不宜進行過多的管理和干預。
3.非均衡發展理論
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引用了經濟學的術語“非均衡”。其原意是指不存在完善的市場、不存在靈敏的價格體系的條件下所達到的均衡。在非均衡發展之下,資源的配置方式就會變得更加復雜,其效益也會受到影響。非均衡實際上也是一種均衡,是市場不完善前提下的均衡,是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均衡。非均衡發展理論在高等教育中的體現是,地方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脫離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均衡配置、布局高校,與其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區域內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缺乏地方特色和學校特色,千校一面,尤其是管理體制僵硬,管得過多過死,缺乏靈活性;區域內高等教育發展的環境和氛圍較差,高校缺乏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約束、激勵和競爭機制,學校缺乏辦學自,專業設置、招生等限制仍然較多。一般說來,區域經濟發達程度與其市場化程度呈正相關。在發達地區,其產業結構以第二、三產業為主,資金投入總量大,個人投資旺盛,財政自給率和貢獻率高,市場化程度較高。因此,必然要求這些地區的辦學體制和資源配置重點向市場化方向發展,例如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直接調控權讓位給市場而實施間接管理;集中社會閑散資金,發展民辦高等教育。落后地區由于市場化程度低,因而在辦學體制和資源配置等方面與發達地區有所不同。
4.第三職能理論
高校的職能經歷了三個變化,即由單純培養人才到以教學、科研兩個中心再到實現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直接為社會服務。培養人才這個職能是從近代大學一產生就有的,被認為是大學的第一職能,科學研究則成為大學的第二職能,大學的第三職能即直接為社會服務的職能。高校這三個職能的產生和發展是有規律性的。尤其第三職能的產生,說明大學教育與國家的經濟、社會的發展關系越來越密切。而第三職能又是在高校參與區域經濟發展,帶動大批落后地區崛起的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這種情況說明,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是高校自身職能擴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國,由于經濟和社會發展歷史地存在著二元結構,而且推行允許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經濟梯度推進戰略。因此,高等教育發展在一定時期內必然存在著地區性差距,因此,提出高校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高等教育區域化是我國整體發展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效的戰略選擇。
5.全息結構理論
全息結構是一個由彼此聯系、相互制約的四個子系統(物質再生產、精神再生產、人力再生產、自然再生產)構成的“四位一體”的空間網絡結構。它的主要特征是,任何一個微觀子系統的內在結構都反映出宏觀大系統的一般結構特征。我們可以把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人力生產三個系統簡化為經濟活動,是人類一切活動的物質基礎。精神生產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從事知識和技術生產的科技活動,科技活動既為經濟活動提供知識與技術,又為教育活動提供新的教學內容和技術手段;教育活動是人力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教育活動為經濟活動輸送具有一定素質的人力資源,同時也為科技活動提供科技人才,科技反過來又成為教育活動的知識源泉。教育、經濟、科技三者密切配合,互相促進,在整個人類活動系統中同時并存,處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也同樣具有全息結構的特征,在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和城市不同層次級別的系統中都包括這三個系統。區域經濟作為一個相對完整的有機系統,其內部諸要素之間的聯系表現為區域內的教育、經濟、科技的互動作用。各種不同的區域經濟在發展并形成自身經濟特色時,必然要求有一個與之相適應的高等教育系統。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的并行發展與配合,是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獲得最佳發展的必要條件。
6.教育方針理論
我國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基本內容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育與生產相結合,一是教育與勞動相結合。前者是后者的一個層次、一個目的,而后者則是前者的一個方面、一條途徑。教育必須與生產相結合,則要求教育發展要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相適應。教育必須與勞動相結合,即要求學校恰當地安排學生參加勞動實踐。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經濟發展的區域化迫使高等教育要走出一條適應我國和地區發展的新路子。而高等教育區域就是其本身發展所能夠實現的合理的途徑。
(二)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相互關系的研究
1.區域經濟發展對高等教育的影響
(1)區域經濟水平會影響到公眾對高等教育的投入
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區域公眾的經濟實力和居民家庭的消費結構,也從根本上制約著家庭教育投資的增長水平。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恩格爾系數越小,即居民家庭在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越小;越是經濟不發達的地區,恩格爾系數越大,即居民家庭在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越大。實證分析表明,食物消費所占比例與家庭教育消費所占比例之間呈顯著負相關,即家庭消費中用于食物的比例越低,則用于教育的投資比例越高;用于食物的消費比例越高,則用于教育的消費比例越低。并且,教育消費比例對食物消費比例呈現弱彈性,即食物消費比例每降低1個百分點,家庭教育消費水平提高0.72個百分點。統計分析結果揭示了國民對教育的投資能力是受家庭消費結構嚴重制約的。
(2)區域經濟水平直接影響到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
我國高等教育實行大幅度擴招后,隨著擴招后第一屆大學生畢業,人才市場超載成為當今就業市場的一個顯著特征。除去正常的人才流動、下崗再就業以及其他形式的失業人群,等待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主要有三種類型:應屆、往屆和春季畢業生。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不僅直接影響到畢業生的預期收益,而且影響家庭和個人對高等教育投資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到高等教育的發展。這其中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將產生直接作用。因為,區域經濟發展越好,對勞動力的需求就越大,大學生就業的前景也就越好。此外,區域經濟發展也使其有能力為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尤其是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主體多元化更促使多渠道投入高等教育成為可能。
2.高等教育發展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1)高等教育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源
知識經濟的兩大支柱是人力資源和科技創新,而其中人力資源又是科技創新的必要條件,沒有人力資源根本就談不上技術創新。人力資源和技術創新都與高等教育密切相關。這就意味著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已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區域創新對知識資源要求在質和量上的雙重提高,要求作為高智力發展和創新重要發源地的高等教育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擔負起重要責任。統計表明,目前我國研究生就業流向,主要集中在三個區域:沿海發達地區、大都市和培養學校所在地。由此可見,企業所在的城市如果是大學密集地區或發達地區的大都市,就有可能比其他地區的企業優先得到高素質人才。
(2)高校學生消費是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教育啟動消費論的基本觀點是通過高校擴招和增加個人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動大量消費,并相應地增加就業。在無需國家和財政拿出大筆錢的情況下,可在短期內形成一個巨大的新經濟增長點。首先,要適當擴大高等教育規模。高等教育對經濟的確存在一定的拉動作用,因此,發展并適當地擴大高等教育規??梢源龠M區域經濟的發展。其次,高校對區域經濟的短期拉動作用是有限的,是受到區域經濟整體狀況的限制的。要增大高校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必須相應地改善高校周邊的經濟環境。再次,將高校作為小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心。美國研究證明,高校的存在對周圍房地產的價格提升起到一定作用。因此,要以高校為中心開展房地產業、商業、飲食業的發展。要大力發展高校旅游業。一是針對高校教師和學生的外出旅游,因為高校的教師和學生有足夠的假期、相當多的旅游需求、也具備一定的經濟條件;二是可將高校作為一種旅游資源,高校具有很多人文景觀和一定的歷史意義,將高校作為一項旅游資源將對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3)高等教育是帶動區域高新技術發展的基地
十六大報告指出:中國目前正在走一條“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毫無疑問,高等院校應該自覺成為走在這條新型工業化道路上的領軍力量。從世界范圍來看,選取高校集中的地區建立高新技術工業園區,大力發展高科技生產,是許多國家經濟騰飛的致勝法寶,如美國的斯坦??茖W工業園(硅谷)、波斯頓工業園區、日本的筑波科學城、韓國的大德科學城等,其成功的經驗給了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
(4)高校的基建投資是刺激區域經濟增長的助推器
普通高等院校的大規模擴招使得各個高校的硬件設施已經處于嚴重不足狀態,尤其是校舍的短缺,需要加大基建投入。根據教育部關于普通高校的設置標準,如果增加1名學生就需要新增基本建設費3.8萬元左右?;A建設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基建過程中原材料的就近便宜采購和建筑工人的就近聘用,而這些無疑都會對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有利于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高等院校對經濟的影響除了上述幾個方面以外,還包括高等院校的科技產業對地區經濟影響等因素。
三、對現有研究的思考
通過對國內外學者關于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研究的總結,我們可以發現: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二者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對二者關系研究的重要性已取得普遍共識。但這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缺乏高等教育對區域經濟影響的定量分析
關于高等教育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現有研究多側重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較少,應在定量分析方面作深入細致的工作,通過廣泛搜集數據,進行相關分析,如分析北京的高等教育對北京地區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的影響,從中得出有說服力的結論。
(二)缺乏不同地區高等教育對區域經濟影響的比較分析
由于經濟、社會、文化等環境的差異,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呈明顯的不平衡發展,因而不同地區高等教育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也存在差異,對高等教育發展的規模、結構、層次等要求也會有所不同。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現有研究缺乏相關的比較分析,因此,今后的研究應通過比較不同地區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的關系,得出一些有價值的結論。
區域經濟學的理論創新的探討
戴毓高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北京市100731 )
摘要:在我國的區域經濟學的理論研究中,要能夠不斷深入地了解經濟學理論研究方法,并能夠有效地運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從一定的程度上看,區域經濟學理論是對傳統經濟學理論的一種挑戰。區域經濟學理論研究是可以從直觀上指導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性指導。而區域性經濟并不是單一的經濟類型區域,它可以是包括是行政管理方面的,同樣的可以是研究經濟領域或者是自然地域方面的。本文就從區域經濟學理論研究方法和發展現狀看當前的區域經濟學體系的構建。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區域經濟;經濟學理論;創新
改革開放三十年多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一些問題也不斷地暴露出來。從我國實際的國情出發,對區域經濟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調查和研究,構建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議題。廣義的區域經濟學包括區域經濟學和區內經濟學兩種經濟學理論,這種理論區分方法涵蓋范圍更廣,間于運用性經濟學和經濟地理學兩個學科之間,從這個角度和定位進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區域經濟學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有利于不斷提升區域經濟學研究的社會功能。區域資源的優化配置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的不平衡性,以及時間上的階級性和動力上的人地互動性的規律,從另一個角度上看,新區域經濟學是由全球性的技術革命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推動所直接產生的結果,這也是傳統區域經濟學創新的成果,是對傳統經濟學理論的一種創新實踐。
一、區域經濟學的具體內涵
在區域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中,根據考察的對象特征不同,我們可以將地域可以劃分為幾種不同的類型,常見的地域類型有三種;一是自然地域。在我國眾多的地理版圖上,地表自然上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在空間上分布著不同的區域環境和地理氣候,這就從本質上決定了我國地表自然環境狀況分布上是有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所以,我們可以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地理生態系統,并能夠從所屬的關系中規劃處一定的區域等級系統。對于區域自然環境而言,這是一個完整的、有著內在聯系的統一整體,在這個完整的區域自然環境中一個要素的區域變化都會引起區域內其他要素的變化。所以,任何區域地理環境特征都是有每一個區域地理要素綜合作用形成的結果。二是行政因素。行政區位因素是一種人為性的劃分方法,行政區域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圍。行政管理上的劃分具有一定的主觀性,所以,與自然環境區域相比,這是具有極大的可變性和不穩定性。三是在經濟區域方面,經濟區域在能夠依托大中小城市為基礎,以交通運輸為紐帶,以地區專門化部門為經濟特征的經濟地域。經濟上劃分區域地理是客觀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也就是說,地域自然環境經濟區是構成當代經濟區域的重要因素,其中當然也包括是經濟城市、經濟網絡和中心和網絡的吸引力。經濟區域內的各個要素是相互聯系和彼此制約的。經濟區域的特征上是由區域之間各個要素所共同的形成的結果,任何一個要素的變化都會影響其他因素的變化,從而影響區域經濟的特征。
區域經濟學中的“區域”并不是單一指某一種區域類型。如果是從科學的角度上看,區域經濟學應該是屬于經濟區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為有效地實現對我國區域經濟學探討規律。從實踐上看,從行政區域上來深入探討經濟運行的內在邏輯,從而可以有效提高區域經濟學的各方面的社會功能。在我國實踐的生活中,有許多的行政區域的研究成果,就是由于沒有與行政管理方面進行有效協調,最后都失敗了,削減了區域經濟研究成果的社會價值。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從經濟區角度上來探討我國區域經濟運行的各種規律,這已經是當前區域經濟的發展趨勢,從行政管理方面來探討區域經濟發展的可行性應該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二、區域經濟學理論研究對象的表述
在目前的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對區域經濟學的內涵外延存在著兩種學說,一種是廣義的區域經濟學(區際經濟學),另外一種是狹義的區域經濟學(區內經濟學)。它們兩種之間的區分是以地域分工的理論為基礎的,兩者的主要特點就是探討區域經濟合作和區域經濟之間的聯系,前者是通過深入分析區際要素的活動,進一步揭示區際經濟分異的各種過程和動力上的機制創新,從而能夠為制定科學合理的區域經濟協調服務,而后者是通過側重于研究區內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組合,以及區內經濟的各項運行規律。這樣才能將區情分析看作是研究分析的重點內容,從而可以把戰略規劃和計劃的編制作為研究的對象和主體,從而可以把區域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區域經濟管理的實施方法作為研究對象的最終目的,并把區域經濟政策的制定和規劃管理看作是建立在對區域自然環境的情況研究上的基礎之上。
所以說,這種區分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健康發展和體系的盡快形成。在當代的很多經濟學理論著作當中,對于廣義的區域經濟學理論并沒有一個完整清晰的定義,而在區分之又在研究內容上卻又是含糊不清,這就造成在觀念上的認識不清,導致很多的區域經濟學理論沒有形成完整的科學體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總的來說,區域經濟學是對區域經濟發展資源進行科學合理地配置,能夠將區域經濟發展利益空間逐漸拉大,這種區域經濟運行的規律中可以說明這是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之間的學科。
三、區域經濟發展的資源優化配置和規律性探究
在某種程度上說,區域經濟學就是要求在區域經濟發展時能夠謀求區域資源之間的優化配置,并能夠依據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好區域經濟的主導型產業群、協作配套產業群和基礎性的產業群,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我國的產業競爭力。區域經濟在不同的發展時期,都有不一樣的發展需求和發展機遇,這就需要我們能夠充分發揮區域經濟發展的各種優勢,其中也包括區域比較優勢和區域競爭優勢,從而能夠形成具有競爭實力的產業群,并取得最好地綜合效益。所以說,區域經濟能實現產業集群優勢,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益處。另一方面,要處理好區域資源的各種空間配置,就要能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提出不一樣的發展要求,對于區域資源的空間配置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從一般的區域經濟發展歷程來看,對處于工業化初期的發展初期階段,應該要采取“據點式”的工業布局模式,而對于處于工業化后期的發展階段的區域,應該采取“點軸式”的工業布局模式,處于工業化后期的發展階段,就應該采取“網格式”的工業布局模式。從中可以發現,區域資源的配置和經濟發展具有以下幾個規律:
(一)、區域發展經濟空間規律的不平衡性
由于我國自然、經濟和社會發展之間的不平衡,這種平衡是一種短暫的。不平衡也是一種絕對的狀態。但是從全球的視角上看,這是由于自然環境的影響作用,區域資源的空間和區域經濟的空間上分布不平衡是具有持久性的。從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歷程上看,區域經濟發展是由于自然、社會和經濟條件這三者相互影響的綜合結果,而區域資源空間配置和經濟空間分布上同時也是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從不同的區位因素和勞動力因素和自然、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性,從而導致了區域資源空間配置和經濟發展空間不平衡的普遍性,這是一種不以實際情況出發,盲目地追求所謂的區域資源平衡發展的結果,這樣不僅不能達到相關的預期目的,嚴重時還會導致宏觀經濟上的效益下降和生態環境的破壞。
(二)、時間規律上具有階段性
在區域經濟資源配置上,區域經濟發展歷程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客觀歷史進程,由于各個時期不同的區域經濟條件不斷變化,因此表現出不同的階段性規律。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區域經濟資源的配置和經濟發展可以超越現階段的生產水平,深圳發展就是一個特殊的例子。所以,要能夠不斷突破常規的跳躍性發展階段,實現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
(三)、在動力機制上要求實現人地互動性
在社會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想要實現階段性的區域經濟和諧發展,就必須要在動力機制上的人地互動性得到有效實現,階段性是區域資源分配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動力機制。在區域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想實現人地的互動性,就必須要能夠在充分發揮好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人作用于環境,同時,環境也是反作用于人,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要能夠尋求人地關系之間的和諧和平衡,從而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長期目標。
四、新區位因素的研究
在對于傳統的區域經濟學的理論研究中,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主要關注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以及生產技術等方面,研究過程中對于其他領域不太重視,例如,只是注重自然資源、勞動力成本和運費等一些因素,忽視了社會經濟條件的各種狀態。
而新區位經濟學理論可以繼承傳統的經濟學的基礎上融入到新的內容,更加注重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市場、外資以及國家的相關政策的研究,并且這些新區位經濟學理論是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而得到發展,將區域經濟學理論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全球化的區位因素研究。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一些跨國公司也改變了不少公司的經營戰略,公司紛紛以全球為市場,開始注重發揮不同區域生產的優勢因素,并將這些不同區域之間的優勢因素不斷對其進行重新組合和包裝,從而建立起全球化的生產基地。在不斷調整投資布局,實現全球化生產經營的過程中,許多跨國公司與在國外的子公司之間形成了很大的差別,而且導致了公司在經營理念和生產方式上的巨大變革,從某種程度上發生了質的變化,新的區位因素正在影響著跨國公司對投資區位的選擇需求上,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已經完全不能符合時展的要求。而新的區位因素正好符合這一趨勢的發展需要。
結語:經濟全球化對區域經濟學理論的沖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從本質上改變了區域經濟學理論的根據。經濟全球化提高了全球資本的流動性,這就加大了不同區域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空間上的平衡性也將會不斷加劇。
參考文獻:
[1] 白永秀,任保平. 區域經濟理論的演化及其發展趨勢[J]. 經濟評論. 2007(01)
[2] 邵明. 區域經濟學經典理論回顧與評述[J]. 世界經濟情況. 2007(04)
關鍵詞:交通運輸;區域經濟;發展
交通運輸系統在整個國民經濟大系統中起著紐帶的作用,它把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各個環節有機聯系起來,是保證社會經濟活動得以正常進行和發展的前提條件。交通運輸業是一個不創造新的可見物質的產業部門,其生產活動不提供具有實物形態的產品,只是實現旅客和貨物的時空位移。區域經濟發展直接涉及交通運輸的建設,兩者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一、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交通運輸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區域經濟發展與交通運輸相互影響的一般表現及規律是:當區域經濟發展遲緩、乏力時,它對交通運輸的需求和投入能力萎縮,表現為區域經濟對交通運輸發展的限制和阻礙,當區域經濟蓬勃發展時,它對交通運輸發展的需求迫切,投資積極性旺盛,但因交通運輸發展本身的技術經濟特點,不可能迅速顯出效果,因而表現為交通運輸發展滯后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制約。
交通運輸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有以下幾點:首先,交通運輸是區域經濟及社會生產、生活的內部條件,同時又是區域經濟系統中一個創造產值的物質生產部門。其次,交通運輸是區域資源開發與經濟建設的先行,是區域產業生產力合理布局的先決條件。區域資源的開發包括礦產能源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海陸生物資源及旅游資源等,其目的是通過一定的工程措施與技術工藝,將這些處于自然或半自然狀態的潛在物產,轉化為人類可以利用的現實財富,為區域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務。再次,交通運輸是區域工農業和城市建設現代化發展的保證和動力。我國的四個現代化中,提出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事實上,它們都離不開交通運輸現代化的支持、保證作用。在區域工業現代化方面,生產規模化、原料和產品銷售市場的多元化、多向化、網絡化,與高技術和分工專業化及布局臨空化相聯系的信息化是其突出的技術經濟特點。這就要求有與之相適應的現代交通運輸系統。在區域農業現代化方面,商品性專業化的生產、外向型農業及農工貿經營公司的運作、鄉鎮企業的發展及其十分活躍的生產、商貿活動,農村勞動力的結構性轉移和地域性流動,城鄉一體化進程的提升等等,靠傳統落后的交通運輸方式和信息傳輸狀況,絕然無法實現。
改革開放以來,區域經濟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和促進作用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不斷提高,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為避免在經濟發展中各省市區自成體系、重復生產、重復建設,客觀上要求在更大范圍內考慮各地區的經濟發展。
二、發展交通運輸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第一,實現交通運輸體系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交通運輸體系的可持續發展,是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內容。對應于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求,交通運輸體系的可持續發展,包括交通運輸體系的發展對區域經濟動態發展的保障交通運輸發展形成的效益應在區域社會成員、部門及地區,按社會分配原則公平分享、把交通運輸建設對環境生態的危害降到自然生態環境系統能夠容許與消解的最適程度。這些也正是區域經濟持續發展所追求的目標和內容。
第二,加強公路交通運輸的發展。區域經濟聯系是提高區域競爭力的基本要求。區域聯系網絡的基礎結構可以分為交通運輸、通訊、動力設施網絡等,在這些傳輸性基礎結構中,實現人與貨物流動的交通運輸網是最基本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以區際貿易為主包括要素流動在內的區域經濟聯系的變化。公路交通運輸網的完善,可以從降低運輸成本和減少交易的空間成本兩個方面來促進區際貿易。區域貿易不但受本地需求的影響,同時受伙伴區域進口需求的影響。作為生產成本組成部分的運輸成本對貿易價格產生強烈的影響,從而影響伙伴區域的進口需求和區域間的貿易。運輸成本隨距離的擴大而增加,這會產生空間組織中的距離衰減規律,兩地之間的距離越近,發生貿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貿易量越大,貿易種類越廣。這使得貿易首先發生在相鄰區域之間。如果運輸費用大到極點,任何距離的運輸行為都變得不合理,那么區域貿易就不會發生,各個區域只能靠自給。隨著運輸成本的逐漸下降,區域間的相互需求擴大,區際貿易也不斷擴大。在現代交通的基礎上,區域間的運輸成本不僅取決于實際距離,更取決于覆蓋它們的交通運輸網絡的密度和結構,對交通運輸設施的建設和升級不僅要滿足當前階段的貿易需要,更要發揮作用創造更多的區際貿易需求。
第三,政府加強制度管理。交通運輸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作為交通運輸管理當局,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交通產業投資基金制度,擴展政府資金來源與投入方式,以達到解決目前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對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瓶須”制約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從發達國家成熟的綜合交通管理體制借鑒經驗,將交通運輸各種方式的發展看作一個綜合、有機、相互補充而又相互制約的整體來加以規劃、建設和發展,變革并完善我國交通運輸管理體制。
只有按照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固有規律,制定相應的區域政策和區域規劃方案,才能達到全國經濟的合理布局和產業結構優化,達到區域經濟發展的效益與均衡,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蘇貴影.實現交通與經濟協調發展[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5(1).
2、劉秉鐮,趙金濤.中國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因果關系的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5(6).
摘要:高速公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高速公路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作用。2.高速公路與產業結構調整。3.高速公路與土地升值。4.高速公路與經濟空間結構合理化。
關鍵詞:高速公路 促進區域經濟
區域經濟學又叫空間經濟學,是運用經濟學的理論和知識,研究某一區域或空間經濟發展規律的學科,其根本宗旨在于揭示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空間法則。區域理論萌芽于資本主義商業、運輸業大發展的18世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先后形成農業區域論,工業區域論,中心地理論(亦稱城市區域論)和市場網理論(即所謂四大區域論),它們所研究的內容不盡相同,但假設前提一致,即假定研究的區域是與外界隔絕的“孤立國”,區域內不存在自然條件的差異,形成所謂“物質區”,在掌握一定考察和記錄資料基礎上,運用嚴格的幾何推導和邏輯推理方法,歸納和演繹出理論發展模型。四大區域論的共同點都是研究區域經濟發展,如區域內的政策、產業結構、空間結構、區域發展與經濟增長機制等,提出并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中錯綜復雜的問題,如生產力的區域決策和區域經濟的合理發展,區域經濟發展與社會、生態之間的協調,改善社會經濟空間結構及如何為人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條件等,其最終目的是促進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
高速公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高速公路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作用
近年來,統計數據表明公路交通所承擔的客貨運量和周轉量在整個運輸體系中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趨勢。以我國為例, 1995年公路完成的客運量、旅客周轉量、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分別是1978年的6.98倍、8.33倍、11.03倍、17.13倍。公路完成的運輸量在各種運輸方式中是增加最快的一種,而同時鐵路卻呈較大幅度的下降趨勢。二戰后,經濟發達國家十分重視發展高速公路,完成了以高速公路為主干的現代化公路網的建設。高速公路已不再是互不連接的分散線路,而形成國際化高速公路交通干線網,大大增加了高速公路在運輸中的作用。由于高速公路設計車速高,通行能力大,實行全封閉,安全性能大大加強,又可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監控管理設施,因而大大降低運輸成本。在日本,約有50%的載貨汽車利用高速公路;在美國,汽車完成的車公里中,高速公路上的比重約為46%。數據充分顯示,高速公路在整個綜合運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國高速公路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截至2000年末通車里程已超過16 000多公里,其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2 高速公路與產業結構調整
所謂產業結構,是指經濟結構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比例關系。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過程都證明:在國家或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總處于動態演變之中,雖然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特點和產業組成各不相同,但產業結構演變都遵循著普遍的規律,即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均國民收入的提高,勞動力將逐漸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隨后向第三產業轉移;從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對生產要素的需要程度或密集程度而言,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的規模和水映了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和社會經濟現代化程度,代表了一個國家和區域的經濟實力。在世界各國公路發展經歷傳統建設――高速公路及主干線公路建設――高等級公路網完善的過程中,各國經濟產業結構基本遵循了這一發展規律。
3 高速公路與土地升值
經濟學的稀缺性規律說明,在一個國家、區域的一定歷史發展階段及經濟技術水平下,人類可以利用的土地資源數量是有限的。一般情況下,土地的價格是由它的使用價值來確定的,土地價格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土地使用價值由于其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不同因而在價格上反映出很大差距,這一點尤其在城市或高速公路兩側一定區域內得到更加明顯的體現。從經濟學角度而言,級差地租理論表明距離城市越近的土地地租越高,其使用價值越大。從自然角度而言,土地是不可移動的。但是如果從社會經濟角度評價時,土地是可以“移動”的,即由于與社會經濟客體相對位置改變而產生相對意義上的空間位移。高速公路的修建,使一塊土地由遠離交通線、樞紐線、空間可達性差而變得交通便利,空間可達性大大增強,新城市、工廠的建立,使附近土地產生空間位移,從而導致土地使用價值的大幅度提高。因此,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是與土地升值相對應的。
[關鍵詞] 區域經濟 區域高等教育 辯證發展
隨著我國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以地方統籌管理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建立,我國高等教育的區域化特征日益明顯。一方面,地方政府成為區域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資者和管理者;另一方面,區域高校主要面向地方辦學,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科技的需求。因此,二者之間呈現出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同時,由于區域高等教育域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非一致性,各自存在著自身的發展規律,區域高等教育可以遵循自身的規律,立足本地、面向全國,實現優先發展,而區域經濟可以更開放的姿態,營造一個令各個區域高等教育主動為其服務的環境,獲得區域內外的人才和科技支持,來實現經濟更好發展。這種區域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的辯證關系,最終將促進雙贏局面。
一、區域經濟發展是區域高等教育發展的決定因素
恩格斯說過:“根據唯物史觀,歷史過程中的決定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鄙鐣a力是一切社會生產活動的最終決定因素。區域高等教育作為區域社會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它的產生和發展必然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水平所決定。區域經濟不但是區域高等教育發展的物質基礎,而且也是區域高等教育發展的規模、速度和結構的決定因素。
1.區域經濟是區域高等教育發展的物質基礎
“經濟是教育的發展基礎,主要是說經濟不僅為教育發展提供了物質技術條件,而且也給教育提出了客觀要求?!眳^域高等教育的持續發展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二是要有旺盛的教育需求,而這兩個基本條件的滿足都有賴于區域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區域高等教育作為非物質生產部門,它的生存和發展必須依靠區域經濟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另一方面,區域經濟的發展會對區域高等教育提出客觀需求。這種需求既有社會方面的,也有個人方面的。區域經濟技術含量的提高必然會增加經濟發展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從而必然會促使地方政府加大對區域高等教育的投入;區域經濟技術含量的提高使個人的知識、技能等素質與個體能取得的收入和社會地位的關系日益緊密,導致接受高等教育成為越來越普遍的需求。
2.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對高等教育專業結構的制約性
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的生存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生源。足夠的生源能為學校提供資金保障,而學生為了應付人才市場競爭的挑戰,非常注重專業的選擇。這就迫使高校的專業設置要與產業結構相適應,各產業部門的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高等院校就要設置什么專業、培養什么人才。如果不能與產業結構相適應,不但能影響生源的保持穩定與繼續增長,還會影響到一個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一個不能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人才的高校只會造成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的閑置與浪費。
3.區域經濟勞動技術結構對教育系統的類別結構、程度結構的制約性
任何經濟部門進行生產總是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結合為前提。在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和使用這些生產資料的勞動力之間,不僅存在著一定的數量關系,而且也存在一定的質量關系,不同的經濟部門或同一經濟部門,由于其使用這些生產資料的數量和質量不同,對勞動者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從社會總體來看,不同的經濟部門、不同的生產單位所使用的生產資料的數量和質量總是不相同的,并在客觀上形成一定的比例關系,從事生產勞動的各級技術人員之間必須有個相應的比例關系。這就說明了經濟部門的勞動技術結構制約著教育的類別結構和程度結構,并且隨著生產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變化,勞動技術結構也必然發生相應的變化。
4.地區的經濟結構對高等教育的結構具有制約性
在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經濟結構不同、產業結構不同、勞動技術結構不同,就意味著教育結構要與之相適應,培養需要的符合發展生產需要的各類人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就造成了教育發展的不平衡。經濟發達地區條件好,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就會比經濟不發達地區要快得多,高等教育的布局也會趨于合理。比如在大城市、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內地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的類別、學校布局和學科專業等就能盡量做到配套齊全、結構合理,以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和進步。
二、區域高等教育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區域經濟對區域高等教育的發展具有決定作用,區域高等教育作為上層建筑部分,并不是處在完全被動的位置,它具有很強的獨立性,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1.區域高等教育能夠培養區域經濟發展所需的高素質勞動力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特別是高等人力資源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區域經濟的高技術化和產業結構的高級化,都必須要有充足的高等人力資源儲備。區域高等教育可以發揮自身主要面向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的優勢,培養區域主導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急需的各級各類高級專門人才,推動區域經濟向前發展。此外,區域高等教育還可以舉辦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為區域社會的政府工作人員、企業員工、個體經營者等提供提高自身素質、更新知識的機會,從而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間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2.區域高等教育能夠研發區域經濟發展所需的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區域生產效率、工農業產品附加值和第三產業的升級都離不開高新科學技術。區域高校具有學科門類齊全,有利于科學技術領域的相互滲透;科研人員集中,研究氛圍濃厚;信息資源豐富,交流渠道多,能夠較快掌握科技發展最新動向和經濟發展的科技需求等優勢。區域高??梢岳眠@些優勢,加強與地方工業、農業產業的合作,針對區域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技術難題進行重點攻關,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3.區域高等教育的發展直接拉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高校教職工收入的增加,區域高校師生在住宿、餐飲、交通、文化娛樂等方面的消費總額將不斷擴大,這將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根據2000年度《中國青年研究》的一份調查顯示,大學生這一群體經濟消費支出中最高的達到每年18500元,而消費最低的也有2100元,年支出均值為8383.96元。據此,可以粗略地估算出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平均消費額至少在5000元以上。如果一所大學的在校生人數達到10000人,就意味著該校學生對周邊地區至少直接貢獻5000萬元。若再考慮各個不同部門的產出乘數,該貢獻至少達到上億元。同時,學生規模的擴大必將促使區域高校加大對宿舍、教學場所的建設,這將有力帶動區域內建筑、教學儀器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4.區域高等教育為區域經濟發展營造必要的社會制度環境
區域經濟的發展,是經濟結構高級化的過程。經濟結構高級化的演進過程中,大量科技成果在經濟領域中應用,必然導致勞動崗位的全面流動和社會變革,給社會生活秩序帶來一定的沖擊。區域高等教育在為區域經濟產業結構演進中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持的同時,營造了一個區域經濟發展所必需的人文道德環境和社會制度環境。例如公平競爭、誠實守信。所謂社會制度環境,就是個人或社會一般的、確定的思想習慣,一種流行的精神態度。制度的實質是一個共享信念體系,或者基于共享信念的規則和組織。社會制度環境是在歷史演進過程之中自發形成的,并主要是通過風俗習慣、社會輿論來實施。當人們所在的文化環境和行為習慣熏陶出了一種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社會也就有一種無形的壓力使你不得不按照社會所認可的那種方式行事。區域高等教育自身的政治文化功能,有利于建設適應經濟結構演進的社會制度環境,為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打下堅實的社會基礎。
三、區域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的辯證發展
如前所述,高等教育的發展既受經濟發展水平制約,同時又促進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促進經濟發展主要是通過所培養的人才而間接實的,為了有力地促進經濟的發展,地方院校會根據地方的實際需要和可能來規劃發展。但是,由于主體實現的目標不同,自身的規律不同,區域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區域經濟的發展存在著非一致性。
區域經濟是按照地域分工原則建立起來的具有區域特點和密切聯系的地域經濟綜合體,最突出的特征是綜合性。表現為:“區域經濟是一個相對獨立而內部又有著密切聯系的有機系統。區域經濟的構成要素既有地域要素,又有產業要素,既有經濟要素,又有非經濟要素;區域經濟既涉及生產領域的活動,又涉及非生產領域的活動,既涉及物質生產領域的活動,又涉及非物質生產領域的活動;區域經濟聯系表現為產業間和地區間經濟聯系的綜合與交叉?!币蚨?區域經濟實現的目標是宏觀性和社會性的。以重慶市為例,2007年3月8日,總書記來到參加全國人代會的重慶代表團,對重慶市提出的區域發展要求是:要把重慶加快建成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這不僅是一個區域綜合性的目標,也是一個帶有國家戰略意圖的綜合性目標。
作為區域高等教育的辦學者,不僅根據地方的實際需要和可能來規劃發展,其更大的目標是將區域高等教育辦成最好的高等教育,最好的一個標志就是與其他區域高等教育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一方面,從其他區域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通過這一途徑來提高教育質量;另一方面,將自己所培養的人才輸送到他區域去競聘更好的就業崗位,這不僅可以拓寬就業渠道,同時擴大院校的社會知名度。為此,一些地方高校發展定位是“立足地方,面向全國”。這是區域高等教育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形勢下,提高自身競爭力尋求更大發展的需要。實現這種辦學目的,是由于區域高等教育自身的規律所決定的。區域高等教育可以根據區域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基礎、現實吸收教育資源尤其是區域外資源的能力;在國家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在整個國家經濟體系中的戰略地位等諸要素進行戰略規劃,不一定完全依靠本區域經濟發展所能提供的能力以及對其的需要進行規劃和發展。
馬克思曾以物質生產的發展與藝術生產的不平衡關系為例,論述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社會意識的發展的不平衡關系?!瓣P于藝術,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時期決不是同社會的一般發展成比例的,因而也決不是同仿佛是社會組織的骨胳的物質基礎的一般發展成比例的?!绻f在藝術本身的領域內部的不同藝術種類的關系中有這種情形,那末,在整個藝術領域同社會一般發展的關系上有這種情形,就不足為奇了。困難只在于對這些矛盾作一般的表述。一旦它們的特殊性被確定了,它們也就被解釋明白了?!庇匈Y料證明,山東經濟強省而高等教育較弱,陜西經濟弱省但區域高等教育較強,這說明區域高等教育并非完全與經濟基礎成比例發展。
如何理解區域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這種特殊性,區域高等教育在區域經濟中只是一個子系統,像哲學一樣,“每一個時代的哲學作為分工的一個特定的領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驅者傳給它而它便由以出發的特定的思想資料作為前提。因此,經濟上落后的國家在哲學上仍然能夠演奏第一提琴”。報載: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校雖然僅僅只是??茖W校,但她卻是“純藝術的殿堂”,該校已有11人獲得諾貝爾獎,8人獲得了菲爾茲獎,4人獲得沃爾夫獎。由于高等教育的區域運動的另一個規律就是教育要素運動的不平衡性,也就是教育要素是從吸引力低的地區流向吸引力強的地區。提高區域高等教育對教育要素的吸引力是改變區域高教育狀態的關鍵。只要加強自身建設,是能夠保證區域高等教育為本區域提高人力資源能力服務的同時,實現自身的跨時空的發展,成為立足本地、面向全國和面向世界的高校。
理解區域高校與區域經濟發展特殊的辯證關系,還在于明確區域高等教育與區域都是開放性系統,地方政府營造一個令各個區域高等教育主動為其服務的環境,本區域的經濟就可以通過本區域的高等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和其提供的科技服務得到發展,通過其他區域高等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和提供的科技服務才和提供的科技服務來實現更好的發展。同樣,區域高等教育的發展既可以通過獲得本區域的經濟支撐而得到發展,也可以通過獲得其他區域的經濟支撐而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列著作選讀》(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431.450.439
[2]靳希斌:教育經濟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5
[3]聶華林王成勇:區域經濟學通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0
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評價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4161(2009)05-0037-04
引言
區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準確、全面地反映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客觀衡量經濟發展進程的統計數據是當地政府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重要依據??茖W的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可以為人們準確地了解和認識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可以量化的判別、評價標準,為客觀地衡量區域經濟發展進程、為各級領導和政府部門制定科學規劃與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因此,選擇或建立一套系統的、科學的衡量區域域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有著顯著的必要性。近幾年來,國內外學者對經濟指標體系的研究頗有成果。本文主要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及其在區域經濟研究中的作用,回顧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相關研究,對衡量區域經濟發展的指標體系進行分析、評價和總結,探討各種指標分析體系和方法的優劣點,以期對構建更為科學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評價體系提供一定啟迪,為能夠全面、準確地考察區域經濟狀況和發展變化規律,以及科學評價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提供衡量標準和依據,為促進區域經濟持續發展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持,為那些對區域經濟研究感興趣的學者提供有意義的參考,也為后來的研究者根據區域發展實際選取合適的分析、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提供有益參考。
本文下面部分的結構安排主要由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作用、對已有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研究的回顧、綜合分析和總結評述四部分組成。
1.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作用
指標是反映實際存在的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特征的概念,是一定社會經濟范疇的具體表現,一般由指標名稱和數值兩部分構成。指標體系是描述和評價某種事物的可量度參數的集合,具有描述、評價和預警導向功能。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是直接反映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的可量度參數的集合,是綜合反映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的指標構成的有機整體。它既是對區域經濟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評價的標準和依據,又是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決策的前提和基礎,其主要作用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1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是評價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狀況的主要依據
指標體系是測定區域經濟發展變化的標尺,是綜合評價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發展程度、發展質量的重要依據。由于區域經濟發展的綜合性、復雜性,由多維度、多層次、多方面的指標組成的指標體系,能夠從不同側面、不同領域客觀、具體地反映和評判區經濟發展狀況,進而指導區域發展實踐活動。
1.2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是正確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決策的重要前提和參數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可以使決策者關注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關的關鍵問題和優先發展領域,掌握這些問題的狀態和進展情況;可以引導政策制定者和決策者在制定各項政策和決策時,能夠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或按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辦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使各項政策相互協調,保證不偏離科學發展的軌道;還可以使政策決策或制定者根據指標體系反映的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相關政策實施效果和區域經濟發展進程反饋的信息及時地評估政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進而改進或調整發展區域經濟的政策。
1.3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具有導向作用
指標體系既是測定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標桿,也是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杠桿。標桿的主要功能是導向,其導向作用主要表現為:
1.3.1 引導作用??茖W、全面、可行、量化的指標體系展示了一個可操作、可衡量、看得見的具體指數乃至形態,在實踐中有著很強的引領和指導作用。如,山西省在2007年就采用新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體系,用于指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如國家統計局制定的我國全面小康的指標體系主要包括了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生活質量、民主法制、科教文衛、資源環境等六大類指標;江蘇省制定的全面小康的指標體系包括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四大類18項25個主要指標。這些指標不僅描繪了全面小康的形象,也引領不同區域的人們比照具體指標建設區域全面小康。同樣,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也為確立人們區域經濟發展的理念和具體要求起到引導和激勵作用。
1.3.2 激勵作用。區域經濟綜合發展指標體系是包括經濟、社會、生活、環境等各類發展指標的系統化。為了全面達標,促使各級政府努力轉變職能,從單純抓經濟轉變為統籌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激勵各級政府通過指標體系把區域經濟發展目標具體化、項目化,一項一項對照落實,按照既定時序,扎扎實實推進區域經濟全面發展。
1.3.3 促進作用。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可以簡化和改進社會各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了解,促進社會各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計劃和行動的共同理解,并采取比較一致的積極態度和行動。
1.3.4 預警導向作用。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能夠如實反映出區域經濟綜合發展情況和相關政策的實施效果,使人們隨時掌握區域經濟的發展進程,提醒人們該努力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同時它又是決策者和管理者的調控工具或預警手段之一。通過指標體系序列,決策者和管理者可以預測和掌握區域經濟發展態勢和未來走向,有針對性地進行政策調控或系統結構的調整。
1.4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也為區域發展理論研究開辟了廣闊空間
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是一項融理論指導與實踐操作于一體的工作,它要求建立的指標既要有完備的理論指導,又要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不可能僅停留在某一理論層次,要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發展理論,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一套客觀的指標體系,來定量地刻畫、反映復雜多變的區域經濟發展系統,指導實際工作,預測未來發展走向,只有這樣,才能為區域發展理論的研究開辟更廣闊的空間,推動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
總之,科學的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以比較明了的方式,比較全面地向人們提供被評價區域經濟發展的變化過程,能更加全面、準確地考察區域經濟狀況和發展變化規律,不僅為綜合評價區域經濟發展狀況提供衡量標準,也為提高區域經濟發展績效,實現區域經濟持續發展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持,對人們樹立區域發展新理念、轉變政府職能具有導向作用、激勵作用、促進作用、預警作用,現實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2.對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已有研究
區域經濟發展是一個綜合、系統性范疇。從橫向上看,它是指一個地區一定時期內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綜合發展狀況;從縱向上看,它表現為該地區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所以度量或評價區域經濟發展狀況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生活、環境與社會和諧、居民幸福指數等多方面因素都要考慮進來?,F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區域經濟差異及協調發展的研究以及對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兩個方面。
2.1 對區域經濟差異和協調發展的指標體系研究
隨著我國區域經濟差距的拉大,對區域經濟差距研究的重要性也愈來愈突出,研究數量較多,下面就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
成果進行簡要歸納,見表1。
從以上的歸納和分析可以看出,對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研究數量雖然很多;但其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思想卻不盡相同;研究主體多樣,從對某個區縣的研究(汪波、方麗,2004)到對整個國家的研究(胡細銀,1991、韓兆洲,2000等);所選指標涉及經濟、貿易、科教文衛、環境、基礎設施、人口、就業、科技、自然資源、居民生活質量等多個方面;而指標權重的確定也方法多樣,比如主成分分析、Delphi方法等。
2.2 對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研究
對于可持續發展的指標主要有以下幾種,即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指標體系、聯合國環境問題科學委員會的指標體系、世界銀行的指標體系、美、英的指標體系以及我國國家統計局與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的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等。具體見表2。
以上幾種分析方法各有優缺點,比如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指標數過多,而我國國家統計局的方法選取的指標彼此之間的重疊性很強等。
2.3 小結
通過上面對文獻的分析和總結,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一些發現:
其一,不同的研究者所采用的具體指標是不一樣的。
其二,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具體的指標體系構建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其三,雖然存在上述不同,但是他們建立指標體系的一般步驟還是類似的:首先根據研究和以前的研究成果選取主要關注的指標類;再是選取具體指標之后確定指標的分析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方法、聚類分析方法、回歸分析方法、層次分析法等;最后是選擇合適權重來綜合所選的細類指標,得到最后的評價指標。
3.對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分析和評論
3.1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
盡管目前對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研究數量不少,但是就其本身而言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指標數量大,內容龐雜,比如表1中有些研究曾采用300個初始指標。
其二,雖然指標體系龐大,但是指標選取的隨意性和某些重要因素的可衡量性比較弱,從而導致指標體系對所研究的問題覆蓋不全。
其三,缺乏科學有效的定量篩選方法。在具體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觀意識往往起到很大的影響力,即便是那些采用了較多的較規范的統計方法的文章也存在這些問題。
其四,指標信息重疊問題嚴重。現實中某地區的經濟社會環境等發展往往是高度相關的,再細分到每一個子系統內部,其相關性就更加高了。雖然這可以通過采用某些統計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法)來改善,但是終歸是不完善的。
其五,指標權重的確定隨意性強。在選定具體的指標集合之后,需要確定不同指標的權重,現實中由于指標數量比較大,不同指標之間的信息重疊嚴重,從而導致研究者對不同指標給定權重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導致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存在非科學性。
其六,評價方法越來越復雜,經濟直覺越來越弱,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方法的應用和推廣。
其七,評價體系不能很好的考慮單個經濟體的特殊性,比如某個因素可能對某地區特別重要,而對其他地區則并不重要等。筆者認為在做具體研究的時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指標體系和構建方法。不同的區域以及在區域發展的不同階段,在構建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時,重點和階段目標不可能完全一致。根據構建指標體系的動態發展原則,需要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地進行指標體系的構建工作。在構建時要盡量遵循上面說論述的原則,客觀的科學的進行分析和評價。
其八,某些研究忽略了對投入的衡量。區域經濟發展不僅取決于其產出如何,也取決于其投入的多少,比如我國的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消耗巨大的能源、污染環境,如果在最后評價區域經濟的發展狀況的時候只考慮GDP、人均收入等產出指標,勢必會造成偏差。
其九,某些研究忽略了社會、經濟、環境、資源等幾個子系統之間的相關關系。資源和環境承載力、經濟發展與環境破壞、社會發展與生態損失、宏觀政策保證、法律和法規等制度建設等協調度指標都會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系統的可持續性和長期發展,在評價區域經濟發展時需要加以考慮(余丹林,1998)。
3.2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選取存在分歧的原因
對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選取和建立之所以出現這么多的問題和分歧,歸根結底是由于幾個方面:第一是客觀條件所限制。由于實際處理問題時需要考慮數據的可得性,而不同范圍的區域在數據統計上是存在差異的,這就導致對不同大小的區域進行分析時要根據數據可得性和研究的規范性和準確性之間做一個折中。第二是問題本身的復雜性。經濟體系是系統性的、多方面的,是復雜的。它不僅涉及經濟、社會、環境,還涉及科教文衛等各個方面,而很多指標是無法準確衡量的,所以研究者需要根據自己的判斷來選擇合適的可測量指標來近似表征所要研究的事物。第三點是各種不同的研究所遵循的建立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原則存在差異。
3.3 小結
總之,之所以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指標體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是因為該指標體系需要考慮的因素眾多,從而導致其無法完全的兼顧所有的方面。筆者認為,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指標體系的構建需要盡量兼顧和綜合考慮一些基本的原則。具體應遵循系統全面性、簡明科學性、實用可操作性、可測可比性、發展創新性、合理和諧性、可持續性等原則。二是所要選擇的區域經濟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應能比較全面和系統地反映了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既突出中心和重點,又兼顧一般;既關注經濟增長,又關注社會進步;既關注經濟總量和速度,又關注經濟發展質量及資源、環境的保護;既關注行業、部門和企業,又關注城鄉居民個體,是一個綜合性強、涵蓋面廣、力求將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人民福祉等結合起來、兼顧經濟、社會、生態和人全面發展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也是評價區域經濟的可行性指標體系。三是要將區域經濟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來綜合研究其整體結構、動態過程、有機協調等(喬家俊,許萍,王宜曉,2002)。只有這樣才能真實、科學反映出一個地區的實際情況。
4.結論
對區域經濟發展指標的評價體系的研究很多,但是至今為止并沒有一個得到大家認可的評價體系出現。現有的主要分析方法受學者本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以及所研究的問題的影響都很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研究和不同學者之間的研究的可比性,也限制了對研究成果的推廣。本文主要回顧了已有的對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研究文獻,并對其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問題和建議。簡而言之,筆者覺得要想建立科學的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必須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指標選取不能太過隨意,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指標體系的建立和分析應該科學而規范。
參考文獻:
[1]Anderson,V., Alternative Economic Instruments, London: Routledge, 1991.
[2]埃德加•M•胡佛.區域經濟學導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7―8.
[3]劉陽.科學發展觀引領下的區域經濟發展質量指標體系構建與 評價[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94―96.
[4]李答民.區域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8,(05):28―32.
[5]胡忠俊,姜翔程,劉蕾. 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統計與決策,2008,(20):17―19.
[6] 顏蔚蘭,曾鵬.廣西經濟發展區域差距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實證分析[J].統計與決策,2007,(13):98―102.
[7] 曾小平.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指標和評價體系研究的分析[J].經濟師,2007,(04):269―272.
[8]吉宏.縣域經濟協調發展指標體系與預警系統研究[J].經濟問題,2005,(06):78―80.
[9] 曹洪峰.山東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狀況評價與分析[J].山東經濟,2005,21(02):95―99.
[10] 汪波,方麗.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度評價實證分析[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06):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