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0 16:02:28
序論:在您撰寫儒家的傳統文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儒家思想;傳統;影響
儒家學說是在我國經歷了夏、商、周幾千年歷史之后,由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提出,并創立了儒家學派,其弟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將儒家學說補充擴大的。從古至今,儒家思想對我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古代中國儒家思想甚至占據了不可替代的統治地位。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其與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儒家思想對中國的影響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可以說儒家思想對我國古代直到現代的影響力都是不容小覷的。
傳統的儒家思想在我國已有幾千多年的歷史,其中還經歷了百家爭鳴、兩漢獨尊儒術、隋唐儒釋道并立等,但儒家思想卻一直經久不衰,隨著時代的變遷,非但沒有失掉往昔顏色,反而成為了一顆更耀眼的明星,可見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強大根基,之所以能夠在我國的歷史上獨領兩千多年,并且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是因為儒家思想能夠跟隨社會的變遷和改革,不斷的吸收其他文化的可取之處,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得到豐富與改善,去適應社會發展的新潮流。
春秋末年,儒家學說逐漸形成獨立學派。在社會的內部矛盾眾多且不可調和的時期,孔子提出“仁學”思想體系,以“仁者愛人”的人道主義為出發點,主張仁政,推崇“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順應當時的歷史形勢,并為儒家思想的發展奠定了基本的框架。漢武帝時期是儒家思想發展的鼎盛時期,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為帝,關于民族發展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抉擇,進行了思想和政治上的重大改革,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思想上升到管理國家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從此儒家思想在歷史上的發展掀開了一個新的篇章。儒家思想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這兩千多年來的風風雨雨中,儒家思想也經歷了發展中的起起落落,包括極力推崇儒家思想的時期,也包括發展步履維艱,受到阻塞的時期。但儒家思想無論是面對外來文化的挑戰,還是本民族其他思想的浸潤,都沒有改變其本身主要的內涵和思想。與此同時,在儒家思想發展的過程中,能夠緊隨社會變遷、文化的發展,逐漸走向更高的層次。這也是它能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獨領的重要原因。
儒家思想能夠在中國歷史上一直占領統治地位,一方面是因為它為中國封建統治階級提供了系統的治國理念和思想體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孔子所提倡的“仁愛”思想能夠順應當時統治者的治國思想,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孔子的“仁愛”思想不但是封建時期維持國家安定的保障,直至現代社會也依然是人與人能否和諧相處中的重要影響因素。
此外,我們所提倡的“仁義”、“孝”、“誠信”等都是我國傳統儒家思想的精華,這些思想對我國的發展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儒家思想。仁義禮孝都是我國傳統道德文化中的精華,這些傳承深遠、意味深長的思想對于我們現代人的人格塑造和情操培養方面都有著深刻的啟示??梢哉f,儒家思想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在政治方面,儒家思想提倡德治,對當代政府官員的為官之道也有著深刻的指導意義,在金錢上,儒家思想提倡“以其義而得之”,唯有遵紀守法,按照正規途徑賺來的錢才能久遠,這種思想對我國經濟健康發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對于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現代社會儒家思想中最基本的內容 “仁”也依然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叭省奔仁俏覀兲幚砣穗H關系時所應遵守的基本原則,也引導我們在思想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酌隙际侵袊鴤鹘y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從孔子提出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在強調為人處世的過程中要以人為核心,尊重每個人的價值。如果每個人都能保持一顆仁義的心,互幫互助,多為別人著想,那么我們的社會就將是一個和諧美滿的社會,充滿友愛而不是彼此之間的猜疑和不信任。學習儒學仁義思想不僅對當代人自身人格的塑造和培養有幫助,對中國社會風尚的發展也有積極向上的影響力。
總的來說,儒家思想在我國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著無比重要的地位,對于當代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影響。新時期,儒家思想也將不斷的與現代社會文化相結合,使傳承中有創新,創新中有發展,以新時代的思想對儒家經典進一步的認識學習,取其精華,將適應于現代社會發展的主流思想繼續傳承,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儒學社會主義道路。(作者單位:陜西中醫藥大學)
參考文獻:
[1] 秦秀蓮.儒家思想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邏輯性思考[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12.
[2]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 趙光賢.先秦儒家思想的幾個特點[J].天津社會科學.1982.
一、天人合一理念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天人合一。他們認為天與人之間應該形成和諧、統一的關系,唯有這樣,才能達到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理想的境界。儒家文化中的“天”就是自然,可以進一步理解為自然規律。儒家的“天人合一”就是把人與自然放在一個平衡的有機系統中進行思考,儒家認為人與自然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天與人和諧共鳴才會產生“天人合一”的和諧狀態。“天人合一”一方面強調人的道德,一方面強調自然界的內在規律,更重要的是強調人與天與地與大自然的萬類萬物的和諧。故而儒家認為人類必須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既不能在自然面前無所作為,聽天由命,做自然的奴仆,消極被動的聽任大自然的擺布;也不能蔑視自然,把自己當作自然的主宰者與征服者,肆意蹂躪自然;而是要協調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和諧相處,協調發展,共容共存,并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而適應自然、改善自然,以達到更高一層的和諧。
“天人合一”思想最早出現在儒家的經典著作《易經》中,《易經》認為人的行為只有符合天道運行的規律,才能趨吉避兇。書中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表達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雙向影響,對后世起到了振聾發聵的巨大作用。
孔子把“知命畏天”看作是君子才具備的美德,“唯天唯大,唯堯則之”。他認為,四時運行和萬物生長都有自身的規律,人不能違背“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的自然規律。而應該適應它,改造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孟子也認為,對待萬物應采取友善愛護的態度,天地萬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如果隨意破壞浪費這些資源,就會危害人類自身。因此,孟子主張“君子之于物也,愛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泵献影选叭拭瘛迸c“愛物”聯系在一起。認為保護環境,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當儒學發展到戰國荀子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已構成較完整的理論系統。荀子提出了“制天命”思想。他認為對自然界不能盲目崇拜而無所作為,如果充分發揮人的能動性,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就可以創造財富。這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在當時,極大的促進了自然科學的發展。
二、以人為本理念
儒家文化一直都體現出對人的尊重,強調人的作用,突出人的主體地位,實際上也就是主張以人為本,并想以此為理念構建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建立一種和諧的美好社會。
所謂“以人為本”就是認識到人民、民眾在國家中的重要地位,認識到如果統治者背離了民心,得不到民眾的擁護,國家政權就不能鞏固,甚至會被人民群眾用武力。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上,民心的向背不僅關系到國家的安危,也制約著社會的全局,因此儒家的民本文化也應運而生。關于以民為本,古代一些重要典籍早有記載,例如《晏子春秋?內問下》中講到“以人為本”,在《管子?霸業》中講到“以人為本”,在偽古文尚書《五子之歌》中也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論述。這些概念、范疇一直被儒家沿用下來,并且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形成了系統的思想。民本文化的中心思想就是講國家的治理應以民為本,為政者應勤政為民。
國家治理以人為本,主要是指應關注為民用權、為民謀利、理順民心三個問題。為民用權是以人為本理念的基本出發點,國家治理的首要問題就是為民而行使權力,使權力的運作成為民意的體現;為民謀利是以人為本理念的根本宗旨,國家治理的根本宗旨就是為民謀利、為民造福;理順民心是以人為本理念的理想目標,國家治理的理想目標是順乎民心,贏得民心,民心的向背關系社會的穩定、國家的安危,要把理順民心作為治理國家的不懈的追求。
為政者要勤政為民,主要是指當權者要仁愛民眾、順應民心,贏得民心。儒家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基本認識。他們反對統治者專橫暴虐,力戒為政者窮奢極欲,反復強調為政者必須尊民、重民、敬民、親民、愛民。在中國封建社會,講勤政為民,指的就是君、臣對民的態度,民為國之根基,民心的向背關系到封建統治權力的穩固,從維護封建統治的長治久安出發,歷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主張勤政為民,愛民若子,并把協調和處理對民的關系、實現民心的穩定作為社會穩定的核心。
三、大同社會理念
大同社會是儒家和諧社會的終極愿望,它可用《禮記?禮運》篇中“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和“社會公正”來概括。主要內容包括天下為公的社會制度、選賢與能的具體措施、人得其所的社會保障和各盡其力的勞動態度。
天下為公的社會制度主要是指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最高統治者的。因而不能世襲,不能作為私有物來禪讓。《禮記正義》解釋說:“天下為公,謂天子位也,為公謂揖讓而授圣德,不私傳子孫,即廢朱、均而用舜、禹也?!薄墩x》是以大同為五章故事的,所以舉出堯不以帝位傳其子丹朱而傳給舜,舜又不傳其商均而傳禹的事例以資證明。所以“天下為公”的口號其性質是與王權根本對立的,是反王權的。保證天下為公的具體措施是選賢與能。管理社會的是被選舉出來的賢能,而選舉賢能的權力在于“天下”,也就是全社會的民眾,所以說權力公有。其所以要明確權力公有,是人們從實踐中認識到權力可以改變一切,也可以攫取一切。只有取消權力的個人壟斷,才能保證社會的其他方面不受壟斷;只有堅持權力的公有,才能保證社會其他方面的公有。
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有其傳統的文化和歷史價值,在當今社會還有著許多現代意義。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因此,筆者擬以儒家名言為例,談談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儒家思想倡導人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生準則,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仁。
孔子以“仁”作為人生追求的最高價值。繼孔子之后,孟子、董仲舒、朱熹等人都重義輕利,揚理抑欲,輕視物質方面的價值,重視精神方面的價值,倡導以封建倫理道德為基本內容的價值觀。荀子肯定自然界萬物“有用為人”,認為人通過裁制萬物,就能使它們“盡其美,改其用”,從而獲得美。
2.和。
孟子的兩句名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是有道理的。“人和”、“和為貴”的思想,在人人心高氣傲的今天,更值得推崇??鬃拥摹凹河⒍⑷?,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成為很多人修身養性的座右銘。
3.義。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边@是古代儒家的生死觀、義利觀、理欲觀的集中表現。它要求在個人利益與民族國家利益不能兼顧的關鍵時刻要敢于犧牲個人,要“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反對“見利忘義”。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重義輕利”,做到“行己有心”,反對私欲膨脹,不講理性。時至今日,古代儒家的價值觀仍然有很強的現實借鑒意義。
4.忠。
在儒家經典《論語》中,忠有三層含義:其一是對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系規范?!熬钩家远Y,臣事君以忠。”:君待臣以禮遇,則臣對君盡忠心。泛化開來,對于上下級關系而言,前者要有“禮”的規范,并受到“禮”的約束;后者則受到前者的尊重與重視,自然激發“忠心”,表現出“忠勇”。其二是對具有普遍性的人的行為規范?!熬又疅o倦,行之以忠?!薄熬又疅o倦”是指崗位職責意識,“行之以忠”是指忠于職守、勤勉敬業的態度和行為??鬃訉Υ耸谴罅μ岢?,他自己就做到了“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有普遍性意義的是,對于所從事的事業,始終要有這種不知疲倦、奮力拼搏的精神和勁頭。其三是對行為主體與社會環境的規范?!熬犹幑?,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就是說要熱愛自己的崗位,用高尚的道德約束自己的行為,勤奮敬業,對人忠誠,在任何地方、任何崗位都能保持做人的本色。
5.信。
孔子推崇“言而有信”,把說話算數、求真務實看成人們立身行事的根本和最基本的道德規范??鬃影选罢\信”同“人性”密切聯系起來,指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痹谌寮医浀洹墩撜Z》中,“誠”也有三層含義:其一是就個人的言行而言,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如果不是這樣,輕易放言,而又做不到,這是做人的恥辱,自古以來,人們都把說話算數當成做人的基本道德。其二是指人與人的關系,首先是交朋友,“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其次是做官,“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這兩層意思可以連起來講,一個沒有誠信的人,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怎么可以談得上交朋友,甚至是做官管事呢?其三,構建和諧的社會,關鍵在于當政者,只要他們倡導并力行誠信,那末,老百姓就沒有不遵禮守法、不忠于朝廷的了。“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這樣就可以孕育并建立社會的善序良俗了。
6.孝。
最能體現家庭、家族成員對家長、族長敬重的,就是孝。在孔子儒家看來,人與動物的差別就在于“敬”和“養”之間。在一定程度上講,孝也就是敬。孝既是一種人倫關系,又是維系家庭、社會、國家秩序的道德基石。孝文化的要意在于,“以孝立人”,“百行孝為先”。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孔子又推而廣之,把孝悌作為規范社會秩序的尺度。
7.恕。
孔子的一個弟子來請教他,問有沒有一個字我能夠終身奉行的??桌戏蜃诱f有,這個字就是“恕”。什么叫???人們都知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自己也不是圣賢,身上也有很多缺點,當自己犯錯誤的時候,希望別人怎么對待自己。應該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能夠以寬恕的態度來對待他人。
8.重尊嚴。
孟子提出“所欲有甚于生者”,指的是保持人格的尊嚴,“所惡有甚于死者”,指的是人格的屈辱。不僅要保持自身的人格尊嚴,還要尊重別人的人格。孟子所高揚的人的崇高的人格意識和主張培植的浩然之氣,對于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發展和發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論語?子罕》中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边@是說連庶民也應該尊重他們的獨立意志。
山東曲阜市孔子中學地處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孔子故里曲阜,與著名的“三孔”比鄰而建,且以偉大的“孔子”冠名,擁有得天獨厚的人文教育資源優勢。學校立足于自身實際,充分利用這些優勢資源,提出構建儒家傳統文化教育德育課程化的目標,并通過學校發展規劃和《學校文化建設規劃》進行頂層設計和落實,已取得明顯的教育效果。
儒家傳統文化教育德育課程化,指的是根據當今青少年的道德精神現狀,結合他們的發展需求和社會需求,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傳統文化為教育內容,實現教育從計劃、目標、過程到評價的系列化實施,避免隨意性和碎片化。本文主要從理念課程、環境課程、文化課程和活動課程等方面進行探索。
理念課程
辦學理念是學校辦學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是指導學校辦學的教育哲學,是學校一切行為的精神引領。多年來,由于體制變遷、校名變更等歷史原因,孔子中學尚未形成較為明確且具有特色的辦學理念。2014年12月,在面向全體師生征稿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孔子中學2014年教師大會審議通過了學校的辦學理念。這些理念全部出自儒家經典,內容積極向上,表述通俗易懂,傳統文化特色鮮明,體現出學校的發展追求。
核心理念:仁愛
學校愿景:和雅競進詩意校園
學校精神:貴和尚中 弘毅致遠
辦學宗旨:培德揚善
校訓:敦品勵學 日新又新
校風:和 雅 競 進
教風:進德修業 誨人不倦
學風: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同時,受娃哈哈集團企業“家文化”建設的啟發,結合曲阜當地“詩禮傳家”家風建設的傳統,我們提出學校“家文化”的建設構想,并形成方案。從此,“家文化”成為學校這個大家和班級小家建設的文化主題。
通過印發學習材料,召開主題班會,組織學習討論、測試競賽,開展“家味”評比等形式,“家文化”的理念植入全校師生的腦海,化為行動,真正實現了理念認同,并落地生根。
環境課程
校園,不應只是物質的居所,更應成為師生心靈的棲居地。它特有的育人功能和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所以,我們始終如一地用心規劃、精細建設能夠凸顯傳統文化教育功能的校園環境。
“戮力弘揚仁愛孝誠傳統美德,同心構建和雅競進詩意校園”,大門立柱上這副醒目的木刻楹聯,不知吸引了多少路人的目光。學校三幢教學樓中,師生自撰自寫的楹聯、字幅,無不彰顯出校園厚重的傳統文化氣息。校園中,高大的漢白玉孔子雕像,面容慈祥溫厚,目光深邃堅定,靜靜地矗立在仰圣廣場的中央。樓宇分別冠以“明德”“篤學”“弘毅”之名,道路則以“大成”“大同”“大學”命名。仰圣廣場雖面積不大,卻有4塊綠地景觀。古拙粗壯的欒樹見證了學校近百年的發展歷程,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先生手植的楷樹自然也構成一道亮麗的文化景觀。一棵棵綠樹枝干上懸掛的物種介紹和配以詩文的“植物名片”,為校園增添了另一種靈動。樓中墻壁系列孔子圣跡圖文、儒家文化發展歷史、曲阜當地文化風景名勝及師生的一幅幅美術作品,觸目皆見文化。一間間教室內外,同一個“家文化”主題但風格各異的文化環境,更是充滿靈動智慧的生命氣息。
在學校文化環境建設方面,學校著意關注了兩點:一是設計一定要成系列、有特色,二是不管文字還是圖畫,一定要體現更多的師生元素。環境總是在靜靜地、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教育著人。因此,我們會有意地引導師生關注身邊的文化、身邊的美,組織學生參觀了解校園,以“美麗校園我的家”為主題開展作文競賽和演講比賽,以測試競賽的方式加深他們對學校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文化課程
《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在中小學語文課程中適當增加傳統經典范文、詩詞的比重,中小學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并“鼓勵各地各學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開設專題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但這里有一個現實問題:眾多教師多年來已經習慣于單純的學科教學,絕大部分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了解不夠,有些還對傳統文化教育持懷疑甚至反對的態度。因此,如何有效促進廣大教師增強對傳統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他們將學科課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的意識和能力,是一個不容忽視且急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我們主要通過兩條途徑嘗試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培訓學習,聘任著名儒學研究專家、曲阜師范大學教授駱承烈先生為我校首席國學導師,新加坡著名學者、實業家曾繁如博士為我校名譽校長,多次邀請他們來校講課,并指導傳統文化教育工作。而且,我們會選派教師參加校外各類傳統文化培訓,有計劃地安排學校4位對傳統文化有喜好、有研究的教師備課,利用每周五教師例會對全體教師做簡短而有實效的培訓。二是組織賽課,明確賽課的主題是學科課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的內容,以便促進各學科加強對此的研究。盡管這項工作做起來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但我們做了,而且在做中慢慢地改變,現在看來,這都是比較有益的嘗試。
孔子中學的師生必須學習儒家經典,慢慢地,這已經成為全體師生的共識?!墩撜Z》成為全體師生的必修教材,有明確的學習要求,國學導師王新瑩老師精選的《論語》章句被制作成手掌書,變成學生的必修內容。全校學生列隊集體誦讀,是每天上午大課間活動的一項固定內容。另外,通過寄宿生餐前誦讀,不定期“論語考級”,期中期末考試語文學科加入10分《論語》測試等形式,促進學生對《論語》的學習和理解。目前,學校已經著手開發編寫有關儒家人物故事和曲阜當地民風民俗的通俗校本教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蔽覀兎浅V匾晫W生的反思自悟,統一配發《省身集》,讓他們在每天下午20分鐘的統一閱讀時間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
活動課程
實踐活動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更是體驗感悟成長、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基于這一認識,我們一直重視開展各種活動,實施活動課程教育。
一是校本活動課程和社團活動。和許多學校一樣,每周我們有兩個課時的校本課程活動,開設球類、棋類、書畫、舞蹈、科技等20門校本課程。這主要是根據學生的需求、教師的特長及學校的實際狀況發動和組織的,要求各門課程必須形成課程綱要,明確課程目標、內容、課時、過程、評價等,避免活動的形式主義和隨意性。此外,國學導師王新瑩老師還組織了儒學研究會,帶領一批批“小儒生”開展儒學研究和教育活動,每每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其中兩名學生參加濟寧市傳統文化比賽還獲得了“國學小名士”的榮譽稱號。
二是儀式教育。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禮儀之邦”。一直以來,禮作為道德規范的載體,功能主要表現在道德感悟、內化、示范和傳承等方面。2015年“百姓儒學節”期間,學校隆重舉行了教師“拜師禮”儀式。在仰圣廣場孔子像前,21位青年教師向導師遞上拜師帖,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禮,鄭重“拜師學藝”。2016年9月28日孔子2567周年誕辰日,全校師生在仰圣廣場成功舉辦禮敬至圣先師暨拜師儀式,全體師生向孔子像行鞠躬揖禮,教師當眾莊嚴宣誓,全體學生向自己的老師行鞠躬揖禮,擊鼓明志,集體宣誓。自此,學校規定,每年9月28日舉行禮敬先師儀式成為定例,每周升旗儀式都要舉行學生代表宣誓和教師集體宣誓活動。對新生的入學儀式、軍訓開閉營儀式,學期開學典禮儀式、畢業班離校儀式、重大紀念日紀念儀式等,學校都非常重視,目的就是要讓廣大師生在特定的時間、場合和氛圍中感受莊嚴,接受教育。
三是游學活動。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廣大師生到各地游學,這已成為社會實踐教育的常態。春秋天,組織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祭奠先烈,到孔子誕生地尼山,“李杜聚首”“孔尚任隱居”的石門山,“東方金字塔”少昊陵,著名的孔廟、孔府、孔林、顏廟、周公廟、孟母林,感受家鄉美和對文化的尊崇,產生作為孔子故鄉人的驕傲。夏天,組織師生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感受祖國的山河之美和文化厚重,增強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
中國高等教育由“全日制課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兩部分構成,形成完整的高校教育體系,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兼具專業技能和良好個人素質。本文關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為主體,思想政治輔導員(后簡稱“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輔的形式體現。
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宣傳理論,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了關鍵作用。必須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建設,以時代為背景,從儒家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增加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從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這個過程中,輔導員工作具有較大能動性和針對性,不拘于簡單的目標和程序設定,可以作為面對新時期高等教育問題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難的突破口。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失位原因分析
現階段,高等教育中出現諸如學生學業成績高但能力不足、專業技能強但思想覺悟差、智商高但情商低,因瑣事糾紛而引發較大刑事案件等問題實際上是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失位,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歸因:
2.1 不健康的校園文化
受多元文化沖擊,又無系統的、實體的優秀積極文化的“保護”,加之網絡時代,特別是自媒體的去中心化、核裂變化、交互性、草根性等特點等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1]。
2.2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實效性差
雖然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現實中出現“老師(把思想政治課程)當兒戲,學生當休息”的現象。
2.3 思想政治輔導員的失位
高校輔導員大多兼管理學生事務的工作,缺少必要時間關注思想教育工作,輔導員成為一個“以學生為產品的企業(學校)的管理者和經營者”,而非教育工作者。
2.4 學生自身狀況
“90后”大學生思想開放獨立,追求自由,在當前我國教育環境比較寬松開放的環境下,大學生們的思想也更加開放。一部分學生總是覺得自己做得最好、最正確,進而我行我素,只會為自己著想,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唯我獨尊[2]。
3 儒家優秀傳統文化視野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的路徑與實踐
3.1 將儒家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建立良好的文化環境
儒家優秀文化對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意義。儒家傳統文化作為一種資源,是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來源,深入發掘并有效利用儒家文化中有利于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內容是很有必要的。要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首先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3]。
3.2 現在高校中學生自主活動不缺少創造力和激情,但缺少活動條件和思想導向。
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之一,應將工作重心定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實踐中,培養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
本人所在學院有著豐富的思想政治輔導員參與學生活動的實踐經驗。為了響應黨的十關于文化建設的偉大方略,筆者所在學院借博雅之名,取其“博聞強識、溫文爾雅”之意,打造“博雅系列文化工程”,包括“博雅網”、“博雅講堂”、“博洋劇場”等子模塊,三位一體,有機融合,輔以其他小型文化活動。本工程無意實現博雅教育追求之至高境界,但求能成為西安科技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補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學生文化涵養素養,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強化優良學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精神原則,使其具有身心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和豐富充實的健康人性。以“博雅文化系列工程”為例,前期,輔導員通過舉辦或提供主題活動,加強文化建設,培養學生人文素質;后期,輔導員通過網絡媒體工具,提升效果。輔導員在參與學生活動以達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的過程中,有三個主要工作:一是推動活動進行,對學生活動進行方向引導和操作指導,加入中華優秀文化精髓;二是主動舉辦教育活動,塑造良好校園文化環境;三是充分利用新媒體,增加傳播范圍,提升活動效果。
3.3 建立與學生家長動態培養教育機制
許多“90后”大學生認為自己既已成年,又考上了大學,終于可以脫離家長的約束,可事實并非如此。高校要與學生家長建立動態培養教育機制,輔導員老師定期和家長溝通學生在校動態,定期和家長們交流有關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從而為學生營造“家庭―學?!眱牲c共線的優良受教育和生活的環境,從而塑造他們良好的人格和品德。
關鍵詞:《弟子規》儒家文化傳統價值觀現代價值現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主要包括儒、釋、道三家。而儒學乃是中華文化中對中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影響最深遠的一個方面,是構成中華文化的基礎。儒學最大的功用就是教育,是對中華民族乃至人類的素質教育。近百年來,由于在社會的變革中,我們一度提出打倒“孔家店”,對儒學的戕害很大,儒學甚至成了迂腐、保守、不思進取的代名詞。近些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推進,一些人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影響,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發生了扭曲,大到貪污腐化、生活墮落,小到言談、舉止不文明等不良現象時有發生。在國家大力倡導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我們亟須加強社會道德體系的建設。很多仁人志士也認識到,重拾中國傳統文化,在大眾中倡導“學儒”,讓儒學作用于社會,將對社會起到移風易俗的教化作用,從而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這幾年出現的國學熱原因就在于此。從幼兒園到大學校園,誦讀國學經典的熱潮正在迅速興起。早在2004年,河南省漯河市的幼兒園就在孩子中開展了誦經活動,年齡最小的孩子才3歲,但背誦《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滾瓜爛熟;2007年4月,京城數百名小學生誦讀經典迎接世界讀書日;2008年,教育部下發通知,在中小學(幼兒園)、高校師生中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2009年,在洛陽市教育局的一份關于在全市中小學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的通知中明文規定:學生在學校要保證每天10分鐘的誦讀時間,在家保證10到15分鐘的誦讀時間?!兜茏右帯贰ⅰ度纸洝?、《千字文》、《唐詩》、《增廣賢文》、《治家格言》、《大學》、《論語》、《孟子》等成為必讀篇目。這些現象說明了社會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對傳統價值觀回歸社會人生的強烈渴求。
在儒家文化的這些經典當中,《弟子規》是儒學教育的基礎?!兜茏右帯犯鶕墩撜Z?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余力學文”為中心編寫而成,全文360句,分為總敘、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以及附錄,共九個部分。它雖然只有千余字,但它是用儒家文化提煉出來的做人規范,是儒家文化在人們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儒家文化的精髓。
以孝為先
儒家認為,德行最根本的就是孝道,所有的道德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之上,一切善心都是從孝心開始的。整個儒家圣學,講的都是孝,乃至儒釋道三家的學問,一個孝字就可以概括。整部《弟子規》講的也就是孝。
孝是做人的根本。《弟子規》開篇的“首孝悌”就強調了孝的地位和重要性。古人云: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人之所以能立于天地之間,是因為底下有根,根就是自己的父母。能想到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才能遷移到對社會、單位以及他人的感恩。有了這種感恩之心,個人的成就才能快速、才能扎實、才能長久。
對父母的關懷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冬則溫,夏則,晨則省,昏則定”,如果能夠做到這些,那么走入社會我們也將會變成一個溫良受歡迎的人?!俺霰馗?反必面”,沒有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所以不論是離家在外還是回來,告知父母,不讓父母為我們擔心也是行孝的一種。孝養父母,不僅要養父母之身,在物質方面,要滿足父母的需要,讓他們能夠衣食無憂,更關鍵的是能夠讓父母歡樂,養父母之心?!吧碛袀?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養父母之心,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孝順,而孝順的另一層含義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生活過好,不讓父母操心。要修身養性,潔身自好,讓父母因自己的德行而驕傲;要勤勉工作,報效社會,讓父母因自己的成就而自豪?!案改负?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不僅用來指父母,作為一個企業,客戶也可以說是你的“父母”,我們常常說“顧客就是上帝”,其實也就是這個意思,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那么這個企業就可以長盛不衰。作為一個企業的員工,如果你對待工作能夠做到“應勿緩”和“行勿懶”,那就一定是個有進取之心的人,長期堅持,一定能在自己的領域內受到領導的重視、同行的愛戴,一定能積累起好的人脈、人緣,為自己事業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
“國以人為本,人以德為本,德以孝為本?!薄兜茏右帯窂膫€人修為做起,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它強調做人要從人性的原點――“孝”出發,首先修養身心,當德行充盈,在家就可以讓家庭和諧,全家長幼有序,共享天倫;治理國家就能起到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從而帶領并影響自己的團隊、國家,共同建設幸福家園,共謀和平安寧。相反,一個對自己的父母都沒有孝心的人,更不會愛護別人和社會大眾,這樣的人即使能力再強也難以擔當起社會的責任,說不定還會造成對社會更大的危害。
以信為本
“信”在儒家文化中為五常之一,即所謂“仁、義、禮、智、信”之信,也就是守信、誠實的意思。在《論語》中,信就是不欺詐。踐言失約、謀事不忠、負人財物、緩急不周、知過不改等都不是“信”的行為。在中國蒙學教育中,“信”始終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千字文》中說:“信使可覆。”意思是說和人約信,務必誠意,諾言一定要兌現。《左傳?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所有這些都反映了儒家文化對于“信”的高度重視和“信”在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之本、立國之基、交往之道。《弟子規》更是把誠信當做做人的一個重要的道德指標。“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儒家認為,在待人接物中,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要以誠信作為基礎,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不可輕易許諾。凡是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隨便應承,因為“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欺詐和信口雌黃,在儒家的觀念里,是最不可容忍的大錯。你可以能力不足,你可以不善言辭,這些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但是只要你慎言慎行,誠實守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然而在當今,能堅守誠信并將其發揚的人已越來越少了。在金錢、物質、利益驅使下,一些人已無情地將誠信丟棄一旁,追逐名利,成為他們新的目標。由于缺乏社會信用體系,人與人之間已出現嚴重的信任危機。“三鹿奶粉”事件、肯德基的“秒殺門”事件等,讓我們想到,誠實守信,不僅是做人之根本,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深刻的教訓告訴我們:全社會倡導誠實守信、建立健全社會信用制度,不僅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的基礎,也是提高國內外市場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倳浿v的“八榮八恥”中也說道:“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比绻粋€人能誠實守信,就能打造出可靠的個人品格形象,就能用這種人格魅力吸引一大批有德有能的人合作共贏,小到幸福自己的人生,大到管理一個組織、單位甚至國家;如果一個企業能誠實守信,能對自己的員工負責,能對消費者負責,必然能打造良好的企業口碑,獲得良好的聲譽。如果全社會都能形成誠實守信的風氣,我們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也就容易得多了。
以愛為要
儒家所倡導的愛,通常表述為“仁”?!墩撜Z?顏淵》中講道:“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蹦敲磹勰男┤四?在《國語?晉語》中說:“愛親之謂仁?!笨鬃幼约阂舱f:“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泵献右舱f:“親親,仁也?!币簿褪钦f,“仁”是從愛自己的親人出發,愛親人是產生愛的基礎。到了《弟子規》中,其所愛的對象除了自己的親人之外,更是推己及人,成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一種大愛。也就是說,儒家的愛是有層次的。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弟子規》中似乎也可以這么理解,先用“見人善,即思齊”,用“非圣書,屏勿視”的方式提高個人修養,從愛親人開始,進而愛國家、愛整個天下。當愛推己及人,當樸素的愛親人的情感進一步升華為愛他人、愛國家、愛世界時,愛的境界也就得到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變得更加博大。
“泛愛眾”就是站在宇宙的高度俯瞰蕓蕓眾生,對人類的生存和相互之間關系中存在的問題產生深深的慈悲。儒家文化認為,要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最根本的解決途徑就是心中有大愛?!兜茏右帯分羞€有這樣的表述:“凡是人,皆需愛,天同覆,地同載。”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共享一片藍天,我們有著一樣的血肉之軀,愛是我們共同的需要,愛中有我們共同的利益。我們常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就是說愛不僅有益于別人,也有益于我們自己。“行善最樂”、“施比受更有?!倍际菒鄣闹粮呔辰?。因為有個比喻說,愛就是杯子里的水,溢出來的那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愛。愛讓我們充滿力量,愛讓我們幸福充盈。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不吝惜自己的才華,不吝惜自己的財物,如果有多余的,及時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杯子里充盈的幸福,自然而然地流向朋友、親人、社會大眾。愛心也是可以相互傳遞和影響的,給予不但讓我們自己得到快樂,還同時在和他人分享快樂的過程中得到愛的回饋。
當今社會,人類已經進入信息化、全球化時代,科技日新月異,物質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然而人們的幸福指數并沒有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長,相反卻因為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而造成人人焦慮困惑、心靈難安。因為崇尚物欲、貪婪自私,讓人類陷入一種集體無意識的浮躁和癲狂。因為缺乏對自然的愛,科學技術也就成為一些人掠奪大自然和人類同胞、聚斂物質財富的工具。大自然在人類的貪婪索取下已是滿目瘡痍、遍體鱗傷。生態系統的嚴重失衡已危及大部分物種的存活,這也將最終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由于缺乏對他人的愛,在利益面前,人與人勾心斗角,兄弟反目,父子成仇,朋友分道,同事拆臺??纯措娨晥蠹?這樣的鬧劇慘劇天天都在上演。
一個社會,如果沒有基本的倫理共識,一個人,如果沒有基本的道德底線,那將是非常危險、非常可怕的。再嚴密的法律,也代替不了道德的力量,而只能是道德規范的延伸和補充。因而,重拾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讓儒家文化中好的做人的道理滋養現代人枯竭的心靈,對于當代社會制度的安排和秩序的設計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中有一段文字,后來成了他墓碑上的銘文:“有兩樣東西,人們越是經常持久地對之凝神思索,它們就越是使內心充滿常新而日增的驚奇和敬畏: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笨档碌男强帐亲匀坏奶斓?康德的“道德律”就是我們中國儒家文化中的“明明德”,是《弟子規》中的“孝悌”、“謹信”和“泛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良知良能,是人類的超越自私自利的天地大愛。有了這些美德,我們的生命才會出現勃勃生機,我們的社會才會安定和諧,我們頭頂的星空才能清明靜美!
參考文獻:
1.吳予敏:《從儒家文化到近性 評蕭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讀書》,1987年版。
2.曾華東、甘筱青:《儒家文化中“和”“同”思想及其發展》,《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版。
3.唐賢秋:《關于誠信若干問題研究綜述》,《道德與文明》,2005年版。
4.陳根法:《儒家誠信之德及其現代意義》,《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2年版。
5.鐘茂森:《金融危機的省思和出路――大變局下找尋中國精神》
[關鍵詞] 儒家 文化生命 傳統 道統
人既是文化的存在又是歷史的存在。一旦人的生命進入歷史文化空間,人的類本質——人的歷史文化生命也就開始了。生命在歷史活動中選擇、承繼并創造著文化,一種特定的文化在歷史中延續、演進形成文化傳統,一種特定的文化傳統(或精神)的承傳系統構成道統。對主體生命而言,傳統與道統分別指向生命對歷史文化的態度和生命在歷史文化中的地位,它們共同體現著人類文化生命的歷史意識。在儒家那里,人的文化生命是連接傳統和道統的生命鈕結。
“生命是一條流,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過去、現在、未來是一條連續的流。”[1]在生命這條連續的流中,早期儒家更為強調它的歷史根源性,他們深信自己的文化生命是承接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文化生命的存在又表現為一種歷史文化生命的存在形態。
孔子自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學而》),并以周禮文化的繼承者自居?!吨杏埂芬舱f:“仲尼祖述堯舜,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在孔子的文化生命里洋溢著一股濃郁的歷史文化精神??鬃逾蛔缘玫厣钤趥鹘y文化中,他“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論語·衛靈公》),一切視聽言動完全依據周禮而行動,對傳統的詩書禮樂文化一往情深。在道統的承接上,孔子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道統觀念和傳道譜系,但他對堯舜禹文王周公贊不絕口:
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為堯則之。(《論語·泰伯》)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同上)
禹,吾無間然矣?。ㄍ希?/p>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同上)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論語·子罕》)
在這些溢美之詞的背后,孔子隱隱約約地勾勒出了一個由堯—舜—禹—文王—周公—孔子的道統譜系圖,孔子的生命恰好體現了這種歷史文化生命的連續性。牟宗三先生也認為,堯舜禹三代一系相承的道統,到孔子時有了進一步創造性的突進。而其開辟突進的關鍵,是在于道的本質內容的自覺,通過此自覺開辟了一個精神的領域,這就是孔子所立的仁教。以孔子的仁教與堯舜禹三代的政規業績合起來看,便是所謂“內圣外王之道”。所以,內圣外王之道的成立,正表示孔子對“道之本統”的開發與重建。[2]一方面,正是自覺地承接上了傳統與道統,承接上了中華文化的歷史命脈,孔子的文化生命才顯得光彩奪目;另一方面,孔子開創的“仁學”又重新打開了中華文化的新局面,啟迪著一代又一代后繼者的文化慧命。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孟子·滕文公上》)很顯然,孟子是把堯舜作為支持他性善論的歷史人格原形,堯舜的道德生命和道德傳統構成了其性善論的歷史依據:
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其所以異于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盡心上》)
堯、舜,性者也。湯、武,反之也。(《孟子·盡心下》)
在這里,孟子把圣賢的道德傳統作為人的道德生命的歷史證明,賦予天賦即善的道德生命以深厚的歷史意識。不惟如此,在文化生命上,孟子要求“閑先王之道”,以“正人心,息邪說,距诐行,放辭”(《孟子·滕文公下》)作為自我期許,這種以圣賢傳統為主軸的歷史意識也是他的文化生命的有力支撐。孟子大聲疾呼:“《詩》云:‘不愆不忘,率由舊章?!裣韧踔ǘ^者,未之有也。”(《孟子·離婁上》)孟子以捍衛和承繼“先王之道”為己任,自覺不自覺地勾畫出一個自堯舜禹湯文王孔子的文化發展脈絡圖:
由堯、舜至于湯,五百有余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于文王,五百有余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歲。若大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由孔子至于今,百有余歲?!ā睹献印けM心下》)
孟子沿著一條歷史文化基線以五百年為一個周期從堯數至孔子,異常清晰地勾勒出一幅儒家歷史文化的承傳譜系,這也是儒家道統論的開端。孟子把自己放在道統的時代承接點上,他豪邁地宣稱:“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下》)自覺地把自己的文化生命與歷史文化對接,表現出較為強烈的歷史意識的自覺。
荀子雖然主張“法后王”,但他對“先王之道”同樣也是稱頌不已:
先王之道,禮樂正其盛者也。(《荀子·樂論》)
古者先王審禮以方皇周浹于天下,動無不當也。(《荀子·君道》)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荀子·儒效》)
凡言不合先王,不順禮義,謂之奸言。(《荀子·非相》)
荀子不僅稱頌“先王之道”,甚至還極力主張復古。他說:
聲,則凡非雅聲者舉廢;色,則凡非舊文者舉息;械用,則凡非舊器者舉毀。夫是謂之復古,是王者之制也。(《荀子·王制》)
這種“復古”,實質上就是恢復古者先王之道,恢復先王之政。在這種“復古”的外衣下,荀子實現了其生命與文化傳統的對接。就是荀子的“法后王”,學者們也有不同的認知。司馬遷、楊倞認為“后王”即是“當今之王”、“當時之王”、“近時之王”[3],馮友蘭、郭沫若等則認為“后王”即周文王、周武王。[4]廖名春則綜合了諸家之說,認為,主觀上的法古,客觀上的重今,這是荀子“法后王”說所具有的雙重意義[5],這一說法較為可信。無論是“法先王”還是“法后王”,荀子的尊古意識是不變的,在他的文化生命中始終貫徹著一種歷史文化精神。這一點在荀子的“道統”承接中也表現得相當突出。盡管后儒總是有意無意地把荀子排斥在儒家道統之外,但荀子自己認為其學說承繼了上至舜禹下至孔子的儒家文化精神。他主張今世仁人,應“上則法舜禹之制,下則法仲尼、子弓之義,以務息十二子之說,如是則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畢,圣王之跡著矣”。(《荀子·非十二子》)轉貼于
儒家深厚的歷史文化意識體現在自身生命里就表現為文化生命與歷史文化的高度統一。《中庸》的“道不遠人”,“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表達的正是人類歷史文化與自身生命的內在一致性??酌隙及盐幕陌l展歸宿視為“道”,孔子說“君子學以致其道”(《論語·子張》),孟子也說:“君子深造之以道?!保ā睹献印るx婁下》)到了荀子那里,道與生命結合得更加緊密,荀子認為:
圣人者,道之極也。(《荀子·禮論》)
圣人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詩》、《書》、《禮》、《樂》之(道)歸是矣。(《荀子·儒效》)
圣人是道的極至,圣人是道的總匯,天下之道,百王之道都集中在圣人這里,詩書禮樂文化全都在這里,圣人就是道的化身。正是在此意義上,荀子進一步指出:“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類度類,以說度功,以道觀盡,古今一也”(《荀子·非相》),圣人自身就是天下萬物以及古今文化的基本法則。
人是文化發展演化的主體,人的生命始終貫穿在整個歷史文化的發展進程之中。因而,歷史文化的發展不僅僅是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發展,它同時也是人的文化生命的發展。反過來,從人的文化生命的發展演變中我們可以探出文化發展的端倪。正是基于人的文化生命與歷史文化的高度統一這一理論前提,有學者認為,孔子提出了文化發展的“文質史觀”[6],它實質上是對漢儒以“文質三統”相互更替的理念解讀孔子文化損益觀的現代解讀。與其說孔子以文質論歷史,還不如說孔子以文質論生命,歷史文化生命只不過是人的生命的外化,只不過是人的生命的外在形式,正是文質生命的發展展示了歷史文化的變遷。后學往往在夏商周三代文化尚文尚質的問題上爭訟不休,實質上,對孔子而言,文與質是和諧統一的,文與質的統一,既是人的文化理想也是文化建設的理想。對人而言,文質統一即為文化生命和道德生命的統一[7],對文化而言則是歷史文化精神與道德精神的理想結合。荀子在其《禮論》篇中極為精彩地描述了禮文化的發展歷程:
凡禮,始于棁,成乎文,終乎悅校。故至備,情文俱盡;其次,情文代勝;其下,復情以歸大一也。(《荀子·禮論》)
意思是說,禮,開始時簡單,逐漸比較完備,最后達到滿意。所以禮達到最完備的程度,就能把情感和儀式兩方面都充分、完善地表達出來;其次是,情感勝過形式或形式勝過情感;再其次,那就是只注重質樸的感情,而符合于太古時代的情況。這里的“情”指人的內在情感,即質。禮的發展就是禮從質到質文互勝到文質俱盡的演進歷程。荀子又把“情文俱盡”理解為“禮之中流”,認為“文理情用相為內外表里,并行而雜,是禮之中流也”(同上),文與情(質)互相配合,并行兼用,這就是適中的禮,即禮的比較理想的狀態。禮是人的生命的外化,在本質上也是一種生命形態,它的內在結構與人的文化生命結構有著內在的一致性?;诖?,儒家還賦予了禮文化以生命的形式,使之成為生命的一部分,貫穿于生命的始終: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
人的生命也就是文化的生命,人的生命的延續也就是文化生命精神的歷史延續。
注 釋:
[1] 牟宗三:《道德理想主義的重建》,鄭家棟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頁。
[2] 參見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版,第47頁轉述牟宗三先生關于孔子“立仁教”,開創“道之本統”的思想。又見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第163—191頁。
[3] 參見[漢] 司馬遷:《史記·六國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686頁,司馬遷云:“傳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變相類,議卑而易行也?!庇忠奫清]王先謙:《荀子集解》《不茍》(第48頁)、《非相》(第80頁)、《成相》(第460頁)等篇引楊倞注,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
[4] 參見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重印本,第353頁。馮友蘭認為“后王之法,即指周道?!髯友苑ê笸酰献友苑ㄏ韧?,其實一也”。郭沫若也持此說,參見郭著,《十批判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38頁。
[5] 廖名春:《荀子“法后王”說考辨》,《管子學刊》(淄博),1995年第4期,第18—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