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0 16:01:57
序論:在您撰寫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F763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醫療信息化最核心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醫療成本、減少醫療差錯、以及提高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醫療質量并滿足社會預防保健的需求。在全數字化醫療的設想中,不僅病人可以最少的流程完成就診,醫生也可以大大提高診斷的準確率,同時,醫療信息檔案記錄著所有當前和歷史的健康信息,可以大大方便醫生診斷和病人自查、同時為公共衛生與遠程治療提供數據支持并提供相應有效快速服務,還可為醫學統計提供資源調配進行有效參考。
一、系統概念性認識醫院信息化建設
醫療信息化即醫療服務的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是指通過計算機科學和現代網絡通信技術及數據庫技術,為各醫院之間以及醫院所屬各部門之間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和數據交換,并滿足所有授權用戶的功能需求。根據國際統一的醫療系統信息化水平劃分,醫療信息化的建設分為三個層次:醫院信息管理系統、臨床信息管理系統和公共衛生信息化。
目前我國大部分醫院信息化建設還處于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階段,即以劃價/收費系統、財務系統為中心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經過多年的建設,二、三級醫院已基本普及了醫院信息管理系統。此外,我國臨床信息管理系統普及率較低,公共衛生信息還處于試驗階段。
二、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1、加強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
首先,應加強衛生系統上下工作人員對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認識,更新工作人員的觀念,充分認識到只有抓好醫療衛生的信息化建設,才能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更好地服務。政府在醫療衛生信息化的普及上應及時給予跟進,建立自上而下的普及概念,加速醫療衛生信息化意識的形成,將醫療信息化建設當中極其重要的任務來抓,爭取爭取給予政策、資金、技術上的支持,充分協調網絡建設步伐,促進醫療衛生信息化的健康發展。作為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工作的主體,工作人員應當充分適應現代計算機軟件及網絡的發展,自身要有信息分辨和處理的素質,需要專業而持續的學習和培訓,確保在醫療衛生信息化的應用中發揮實效。
2、實施組織結構
醫療信息化建設是省政府“六大體系”建設中基本醫療體系的重點工作,也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醫療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醫療工作基礎在基層,醫療信息數據也大多數來源于基層,為認真貫徹落實深化醫改“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原則,確保宿遷市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化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按期、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成立了由分管局長任組長、各業務處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化項目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研究確定項目建設的重大決策和指導意見;批準項目建設方案的實施;協調市衛生局相關處室共同做好建設工作;指導縣區的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主要職責是負責項目實施的日常管理工作;開展項目需求分析,擬定項目實施方案;組織項目實施、培訓、驗收、資料歸檔等工作;督促檢查領導小組布置的工作事項完成情況;收集、匯總、上報項目建設工作進展情況。各縣區相應成立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化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明確專人負責項目推進工作。
3、建立和完善醫療保障信息系統
加快基金管理、費用結算與控制、醫療行為管理與監督、參保單位和個人管理服務等具有復合功能的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建設。加強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信息系統建設,實現與醫療機構信息系統的對接,積極推廣“一卡通”等辦法,方便參保(合)人員就醫,增加醫療服務的透明度。
4、數據中心管理
數據中心管理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提供區域業務協同和共享服務的保障。建設目標將是完成數據采集、數據標準化、數據標準符合性校驗、診療數據與健康檔案數據的匹配、未匹配數據處理、數據組織與存貯管理、數據實時更新、數據質量報告、異常數據的反饋、用戶注冊管理、業務協同申請、協同響應和失敗管理、分類(業務類別、機構、時間等)統計協同工作量、數據共享申請、共享申請、共享成功和失敗管理、分類(業務類別、機構、時間等)統計共享數據量、業務子系統協同信息采集和推送。
5、優化就醫環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醫院信息系統的應用,大幅度提高了醫院的工作效率,節約了患者的看病時間,進一步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醫療照顧和交流,大大減少了患者的排隊等候時間及排隊次數,從根本上改變了“三長一短”的現象,而且還提高了醫院收費工作的效率。此外,醫生通過自己的用戶名和口令可以調閱病人病歷資料,使病人及時得到合理的診治。門診、住院大廳設有觸摸查詢系統,病人隨時可以查詢各種項目的價格,收費時實行計算機自控管理,通過電腦系統實時劃價收費,做到了對患者醫療收費的公開透明。
6、規范體制,統一標準
標準是信息共享的前提,它關系到檔案工作能否良性、持續地發展。沒有標準的檔案管理系統是難以與其它管理信息系統相銜接并共享信息。因此,要做好醫療機構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首先必須規范文檔管理體制;電子文件的管理由檔案部門負責,電子文件形成部門要提供協助和支持。目前我院檔案如文書檔案、人事檔案、財務檔案、設備檔案、科技檔案等前期管理屬于不同的管理部門,檔案室對文件的前期控制往往難以開展。我院傳統的檔案接收方式是逐年接收,很多合同、協議在形成文件的部門分散保管時往往容易遺忘丟失。而在辦公自動化的文檔管理系統,電子文件向檔案部門移交以邏輯歸檔形式,在網絡上實時進行,有效地保證了電子文件的及時歸檔。其次要制定業務流程標準。建立健全電子檔案管理制度,明確文件處理、歸檔管理流程和著錄要求,統一電子文件格式,確保電子文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三是統一技術操作標準。在進行系統設計時,應使用兼容性強、應用性能好的軟件系統,并對相關技術參數、技術標準進行規范。
7、無膠片化管理
以膠片作為影像的載體媒介來存儲大量影像資料,至少存在下列缺陷:(1)隨著時間增長,各醫院所存膠片日益增多,其保存、管理、查找都要花去大量人力與物力。據統計,即使是管理完善的醫院,經多次查找、借出、會診等,其丟失率也會在10%左右;(2)保存日久的膠片會逐漸變質,使影像質量下降;(3)每張膠片的單價雖然不高,但每年龍南醫院用于X射線膠片的費用有200多萬元,洗片機的購買維護,膠片藥水等器材消耗十分巨大;(4)膠片使用中需要醫院很多空間來存儲未用的和拍好的膠片,來洗片和定影,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來進行存片、洗片和防止膠片變質的定期維護。
8、合理用藥系統——安全可靠是醫生的好幫手
該系統以控件形式嵌入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中,在電子處方這個環節上,對存在超量用藥、禁忌癥、配伍禁忌等可能對患者形成藥害的多種情況處方,建立起一套用藥安全監測系統,實時警告、提示、顯示,避免藥害事故發生。發現疑問立即報警提示醫務人員注意,并可以進行安全日志記載,以供日后總結分析。
結束語
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使其合理利用醫療資源,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醫療費用。同時規劃并建設醫院數據的集中存儲,不僅能為醫療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積累經驗,還能保障醫院的數據安全,以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資源共享,提高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童岱.衛生部公布《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專家指出此舉很有必要[J].健康大視野.2009
[關鍵詞]西部;區域醫療信息化;理論基礎;模式設計
[作者簡介]萬曉文,四川大學臨床醫學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41,江西中醫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江西南昌330004;石應康,四川大學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成都610041
[中圖分類號]G35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434(2012)01-0097-06
近幾十年來,區域醫療信息化在國內外進行了大量的實踐和探索,我國自2003年衛生部頒布《全國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2003-2010)》以來,以信息技術帶動醫療改革的區域醫療項目開始在全國各地試點,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臨資金、技術、信息標準、建設及運營模式等許多困難和問題。因此,如何構建和推進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以何種模式來構建和推廣區域醫療信息化?成為當前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經濟基礎和信息化應用水平都較低的西部地區而言。由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國內外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成敗得失經驗基礎上,提出了西部地區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理論基礎,在理論基礎指導下結合西部特征,提出了基于共享醫療信息平臺的西部地區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整體方案。
一、區域醫療信息化概念
到目前為止,區域醫療信息化還沒有全球公認的定義來界定它的范疇。相對而言,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與埃森哲的描述較為完整地表達和闡述了區域衛生(醫療)信息化的特征,被大多數學者所接受和認可。它們認為:區域醫療信息化是指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在標準化建設成果和互通共享基礎上,為醫療服務提供者、衛生管理機構、患者、醫療支付方以及醫藥產品供應商等機構提供以數字化形式存儲、傳遞衛生行業數據的業務和技術平臺,以支持醫療服務、公共衛生以及衛生行政管理的工作過程。
二、國內外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現狀
(一)國外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現狀
2004年美國提出國家健康信息網絡(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NHIN)以后,作為基本組成單元的區域健康信息組織(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s,RHIOs)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到2008年全美已建立了約150多個州、區域或地方的RHIos,其中有20多個RHIO初具規模并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臨床數據共享。
當前美國RHIOs的經營模式主要有:會員會費/訂購付款、信息交易費、銷售收益(出售商品、信息或服務給用戶的收益)、臨床業務咨詢/指導附屬收益和廣告收益等五種。對于這些模式的有效性還有待檢驗,HIT Transition Group在2006年和2007年對RHIO經營情況調研顯示:大多數(80%~90%)RHIO仍依賴于政府基金資助。
歐洲和亞洲部分國家以及我國的香港、臺灣等地區,近年也對區域衛生信息化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與美國所不同的是,歐洲和亞洲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區域醫療信息化一開始就由國家主導進行,無論是資金投入,還是系統平臺技術開發和設計等均由國家統一實施,如:英國擬投入55億英鎊,發展一個基于信息交流和標準化的全國衛生信息網絡架構體系,為每一個公民建立終生電子健康記錄。眾所周知,區域醫療信息化是一個需要持續大量投入、技術復雜、長期循序漸進不斷建設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如何提供龐大的持續資金投入是其將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國內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現狀
2003年衛生部頒布了《全國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2003-2010)》,明確提出了區域醫療信息化的工作目標。2006年,經國家衛生部、科技部組織論證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現代服務業共性技術支撐體系與應用示范工程”的重大項目“區域協同醫療服務示范工程”課題正式立項。研究目標: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以醫療資源和信息共享為目標,集成共性技術及醫療服務關鍵技術,建立區域協同醫療公共服務平臺,使有限的醫療衛生資源利用最大化。
目前,我國區域醫療信息化已初步形成了:橫向整合模式、縱向整合模式、由單一行政部門發起建設的垂直信息管理系統等幾種模式。通過這些模式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臨諸多問題。從建設和運營方式來看,國外發達國家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化水平普遍較高,且衛生標準體系相對完備。推動以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的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著重解決臨床醫療信息的共享問題,具有較好的信息化基礎。而我國醫療機構,尤其是基層醫療機構,無論信息化應用水平、操作人員素質和信息化理念均處于較低的水平,照搬發達國家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模式,是不現實的。尤其是對經濟基礎、信息化應用水平遠落后于全國的西部地區而言,更難以借鑒。
三、理論基礎
(一)免費理論
從吉列剃須刀以廉價或免費的方式出售刀架開創免費商業模式以來,至今已存在了近110年,但系統闡述“免費理論”的則是美國“長尾理論”之父克里斯?安德森??死锼?安德森在提出“長尾理論”之后,通過對互聯網的持續觀察和思考,于2009年底提出了“免費”這個新概念,并出版了《免費:商業的未來》一書,在書中系統地闡述了免費理論。在《長尾理論》一書中克里斯?安德森給出了“免費經濟學”的定義,他認為:“由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服務或商品的提供商可以觸及大量甚至是海量的用戶,提供商品的成本被攤得很薄,每增加一個客戶或者給每個用戶新增一項服務的邊際成本正迅速趨近于零?!薄堕L尾理論》關注到了網絡時代誕生了一種新的市場型態,這種新的市場型態基于互聯網上的虛擬貨架(或店鋪),原先無法上架展示的商品在互聯網上得以展示,并被分散在全球的客戶看到并購買,產品和需求有了生存和滿足的空間,顧客個性化需求在長尾市場中得到了滿足。
如果說基于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長尾理論》從市場需求的角度揭示了提供和增加商品品種的新的途徑和渠道。那么《免費:商業的未來》則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或經濟模式)――免費模式。美國風險投資家蒂姆?德雷珀曾說過:如果你想更快地推廣一樣東西,就不要拿它來收費。所謂免費,安德森給它的定義是:這種新型的“免費”并不是一種左口袋出、右口袋進的伎倆,而是一種把貨物和服務的成本壓低到零的新型的卓越能力。這種模式是建立在以互聯網、電腦字節、數字銷售近乎為零的“邊界成本”基礎上的經濟學,而不是物理原子基礎上的經濟學。安德森認為,一
旦某樣東西成了以電腦字節為基礎的軟件,它的成本和價格將會逐漸趨向零化。而這種趨勢正在催生一個新經濟,在這種新經濟中基本的定價就是“零”。
傳統經濟學的兩大稀缺函數生產與分配的邊際成本在互聯網絡經濟中正飛速下滑,在互聯網的今天,免費模式已經成為現實。首先,基于三方市場模式的免費格局已經形成,免費并不意味著白白送掉,或原始的交叉補貼,而是通過資源整合創造的新價值足以抵消免費產生的成本。其次,數字時代,根據摩爾定律信息經濟的主要要素如存儲、計算和帶寬單位成本將趨近于零,其復制的追加成本即邊際成本幾近接于零。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過:“今天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不是產品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泵赓M模式始于網絡產業,但其影響已經深入到眾多行業,免費商業模式將為現代商業社會創造了嶄新的未來。
區域醫療信息化是基于信息和網絡技術新的醫療服務形態,從技術角度來說,區域醫療信息化符合免費理論的基本特質,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儲和傳播醫療信息,醫療機構、患者、衛生管理部門、醫保機構通過網絡交納費用獲取信息;從服務模式來說,醫療機構、患者基于這種共享信息獲得互惠利益,如醫療機構醫療差錯的減少、醫療質量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患者醫療費用的降低,享受連續的高質量的醫療照顧等。因此,免費理論為以低成本甚至免費的方式獲得區域醫療信息平臺提供的應用軟件服務、數據存儲與管理服務、系統運行維護和升級服務等提供了理論基礎,為西部地區區域醫療信息化運營模式設計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方向。
(二)云計算理論
1、云計算的概念及內涵
云計算的概念最早由Google提出,在2006年,Google啟動了“Googel01”計劃,引導大學生進行“云”系統的編輯開發。此后,IBM、微軟、雅虎和亞馬遜等紛紛開發和應用云計算平臺。
當前,關于云計算還沒有一個公認和統一的定義。Google認為:云計算就是用戶將數據全部存在網上遠程數據中心。需要時通過互聯網連接至數據中心獲取即可,需要對數據進行計算處理同樣可以通過互聯網連接到數據中心進行計算。Raikumar Buyya等人認為云計算提供的是一種與交互式和虛擬計算構成的分布式系統相同的并行服務。Oracle在其技術白皮書中給出的定義:云計算是由虛擬的分布式應用設計和網格計算發展演化而來的㈣。GTSI在其報告中認為:云計算是一種創新性的計算工具,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信息技術服務的傳輸和管理方式。綜上所述,目前較一致的觀點:云計算利用互聯網強大的互聯性,將各種共享資源、軟件和信息像公共服務一樣按需提供給各種終端設備。
2、云計算的特點
(1)超強的計算能力,“無限”的存儲容量?!霸啤本哂邢喈數囊幠#ǔC總€集群包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臺計算機構成的服務器,為用戶提供“無限”的數據存儲和超強的計算(處理)服務,用戶可以通過網絡,隨時隨地從云計算平臺計算機群中調用服務器資源,從而提高資源的總體使用效率。
(2)虛擬、便捷化的服務。云計算對用戶端的設備要求很低,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利用瀏覽器從虛擬遠端數據庫提取數據(或文檔)進行編輯和存儲以應用,用戶無需了解這個資源位于哪臺服務器上,只需知道它有什么樣的計算能力以及它何時能幫助你就可以了。用戶也不需要關心使用的軟件是否兼容、是否需要升級或殺毒、維護,這些都由集群服務器提供商進行專業的維護和管理。
(3)高可靠性?!霸啤狈斩擞凶顚I的團隊來維護和管理數據中心,“云”使用冗余、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多種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此外,嚴格的權限管理策略,只有你指定的人才可以共享數據,不用擔心數據的丟失或損壞。
(4)通用性。云計算平臺面對所有的用戶提供存儲和計算服務。不針對特定的應用,同一個平臺支持不同的應用需求;也不針對特定的用戶,對用戶沒有特定的要求,對用戶端的設備要求低,只需有基本的輸入輸出設備即可。
(5)高可擴展性和靈活性。云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通過動態的擴展虛擬化的層次來滿足應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能夠兼容不同硬件廠商的產品,兼容低配置機器和外設,并獲得高性能計算。
(6)按需服務?!霸啤睋碛幸粋€強大的資源集群,可以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相關的服務,按需付費。
(7)極其廉價。對用戶而言,不用考慮購買存儲資源服務器和計算機等硬件設備,不用考慮數據中心的建設和維護,無需管理人員和能源消耗支出,用戶只需支付相關購買帶寬和應用服務租金費用;對于云計算提供商來說,云的自動化集中式管理減低數據中心管理成本,平臺面向不特定的眾多用戶提供存儲和計算服務,使資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可以以極低的價格向用戶提供優質價廉的專業化、規?;男畔⒎?。
3、云計算應用模式
(1)軟件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云計算通過WEB瀏覽器向用戶提供某種軟件使用權,用戶無需事先購買服務器設備或是軟件授權吲,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軟件。從廠商來說,由出售軟件轉變為提供服務,通過收取使用費獲取收益。對終端用戶,可節省一次性購置費用。節省日常維護和使用管理費用,避免隨時更新的麻煩,有效降低軟件使用成本,按需付費。
(2)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用戶通過Internet可以從“云”處獲取處理、存儲、網絡和其他基礎性的計算資源,用戶可以利用這個基礎設施平臺部署或運行自己的應用服務。
(3)效/實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這種云計算幫助企業創建虛擬的數據中心,把內存、I/O、存儲和計算容量等通過網絡集成為一個虛擬的資源池來為整個網絡提供服務。從而提高存儲資源的使用效率。
(4)云計算領域的Web服務。WEB服務提供商通過提供API讓開發人員能夠開發出基于互聯網的更多應用。而不是由網絡服務供應商自己來提供所有的單機應用軟件。
(5)平臺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平臺即服務是軟件即服務(SaaS)的變種閻,以軟件研發的平臺作為一種服務,用SaaS的模式來運營,即提供商開發、提供一個基礎公共軟件服務平臺,用戶在這個基礎平臺架構上創建自己的應用軟件來運行,然后通過網絡直接從供應商的服務器上傳遞給其他用戶使用。目前,這類平臺服務使用還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基于平臺的二次開發也受到平臺廠商的設計規定與容量限制。
(6)管理服務供應商(MSP)。最古老的云計算形式之一,它通常面向的是IT管理人員而不是終端用戶,為IT行業提供服務。常見于郵件病毒掃
描、程序監控等。
(7)服務商業平臺。是SaaS和MSP的混合應用,它為用戶和供應商間提供了一種交互平臺。在商業貿易領域應用比較廣泛。
云計算不僅是一種超級計算模式,更是一個新興的商業模式,云服務的規?;I化改變了信息資源的分布格局,顯示了信息產業由硬件轉向軟件、軟件轉向服務、分散服務轉向集中服務的發展趨勢,基于互聯網的云計算以高性價比、高可靠性和靈活性已成為未來IT的發展方向。這為西部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模式提供了技術理論基礎和工具。
四、西部地區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整體方案設計
綜合前述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按照傳統依靠政府投入、采用異構系統接口的方式進行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存在較大的缺陷,無論是從政府,還是從醫療機構和軟件供應商而言都存在許多問題,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的考驗。基于此,在理論基礎的指導下,結合西部特征,我們提出了西部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整體方案。
(一)方案基本思路
1、整合政府、衛生機構、軟件供應商和其他社會資源,由第三方醫療信息服務(運營)商整合、研發一個能滿足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業務需求、衛生行政部門監管需求、公共衛生服務需求、醫療保險機構業務需求的統一的區域醫療信息平臺。
2、以共享軟硬件資源和技術支持服務的方式,由服務(運營)商投資在區域內集中建設、統一部署共享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和數據存儲中心。集中存儲和維護區域內所有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數據。
3、區域內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不需建設本機構業務系統,以交服務費的方式,使用共享區域醫療信息平臺提供的所有軟件和硬件服務、數據存儲服務,系統運行維護由服務(運營)商負責;
4、以共享區域醫療信息平臺,面向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政府機關、醫保機構、居民和患者、公共衛生以及其它機構提供統一格式和制式的軟、硬件服務,實現區域醫療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促進分層次城鄉一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形成。
(二)方案特點
1、建立了新的模式,由第三方醫療信息服務(運營)商投資研發、建設和管理,解決了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中資金、技術和人才難題,共享醫療信息平臺產生的規模效應可以降低建設和管理成本,使維護和升級更方便、更專業。
2、參與醫療機構不需建設本機構業務應用信息系統和數據存儲數據庫,采用云計算模式由區域醫療信息平臺統一提供,從而節省了大筆的建設費用,以及降低了投資風險,低成本、低風險、高效率地完成了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
3、醫療機構由購買軟件變為交納服務費的方式,獲得區域醫療信息平臺提供的應用軟件服務、數據存儲與管理服務、系統運行維護和系統升級服務。軟件是服務,醫療機構是購買共享醫療信息平臺提供的服務,而不是購買軟件產品,投資低。大家都用得起。
4、由市場推進而非政府推進的方式開展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以醫療機構交納的服務費作為共享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建設、運營和維護費用。平臺運營資金具有可靠的來源。
5、統一的業務應用系統,統一的數據結構,能實現完整的數據交換、整合,數據穩定性高;統一的操作界面和存儲模式,使操作更便捷,便于醫療機構間開展協同醫療服務。
6、共享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包括醫療機構業務系統、醫療機構間信息交互與協同服務應用系統、醫療機構一政務信息交互系統、醫療機構一公共衛生信息交互系統、醫療機構一醫療保險信息交互系統、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公眾信息服務系統等。實現了一個平臺支持臨床醫療服務、衛生行政、部門管理、公共衛生服務等多項應用。
(三)方案的可行性
1、醫療機構信息化基礎
通常而言,區域醫療信息化是建立在參與醫療機構具有較高信息化基礎之上的。而我國西部地區醫療機構信息化應用水平普遍較低,大多數還停留在醫療信息化建設的第一個階段,即滿足以財務收費為中心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階段。真正的臨床業務信息系統運用還比較少,而要完成臨床信息系統建設需耗費巨額資金、且過程漫長,這是大多數醫療機構難以承受的。另外,西部地區大多數醫療機構缺乏信息化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決策者對醫療信息化技術發展趨勢和選擇缺乏深刻理解和相關專業知識,建設風險大。
由第三方醫療信息服務(運營)商投資建立統一的區域醫療信息平臺來實現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可以有效規避單個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的投資風險,低成本、低風險、高效率地完成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和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
2、IT、網絡技術
隨著現代信息和網絡技術的發展,集中建設,統一部署在技術上已成為現實,如:云技術為集中建設區域性數據中心提供了技術支持;基于SOA的系統應用軟件技術架構具有良好的適用性和靈活性:使用Portal技術可以為用戶提供一個方便、可定制化、安全和以工作流為中心的可移動的使用環境;HL7、ICD-10、DICOM、IHE、XML、WEB-SERVICES等醫療行業信息標準的運用使系統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和可集成性;使用Internet加VPN技術為較低費用下獲得安全數據傳輸提供了網絡支持,等等。
3、建設投入與運維成本優勢
在分析、梳理醫療機構現有業務流程的基礎上,由第三方醫療信息服務(運營)商集中建設、統一部署一套區域醫療信息平臺,所有參與醫療機構使用信息平臺提供的統一的軟、硬件服務和集中的數據存儲服務,多機構共用一個系統平臺軟硬件資源和技術支持服務,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使用、統一維護和升級等,將極大地降低建設和運維成本。
4、商業運營模式清晰
這是最重要的,把政府做變成市場做,均受益而無受損者則是普適,且能持續發展。醫療機構由購買軟件變為交納服務費的方式,獲得區域醫療信息平臺提供的應用軟件服務、數據存儲與管理服務、系統運行維護和升級服務。第三方醫療信息服務(運營)商以醫療機構交納的服務費作為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建設、運營和維護費用,各方利益訴求均得到了有效保證,平臺運營資金有可靠的來源。此外,還可以與其他醫療科學研究機構、藥企等聯合開發利用系統平臺存儲的海量醫療數據資源,合法獲取更高的收益,商業運營模式清晰。
關鍵詞:云存儲;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SAAS
中圖分類號:TP3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文章編號:16727800(2013)0010001002
作者簡介:馬金鳳(1981-),女,碩士,徐州醫學院醫學信息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醫學遠程教育;趙強(1958-),男,徐州醫學院醫學信息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醫學信息技術。
1云存儲
1.1云存儲概念
云存儲的概念與云計算類似,它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絡中大量的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件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
云存儲作為云計算服務的一種,即“存儲即服務”(Storage as a Service,SaaS),是云計算中較為活躍并且發展頗為迅速的一個分支。由于云存儲的技術可行性,相比傳統的數據存儲更廉價,而且也正在變得更加安全,因此云存儲已經成為代表網絡化存儲領域的發展趨勢,也為海量數據提供了可擴展的、安全可靠的存儲解決方案[2]。
1.2云存儲結構模型
與傳統的存儲設備相比,云存儲不僅僅是一個硬件,而是一個系統,是一個多設備、多應用、多服務協同工作的集合體,它的實現需要多種技術的支持,以寬帶網絡、WEB2.0技術、應用存儲、集群技術、網格技術和分布式文件系統、CDN內容分發、P2P、數據壓縮、重復數據刪除、數據加密、存儲虛擬化、存儲網絡化管理等多種技術的發展為前提。
云存儲系統由存儲層、基礎管理層、應用接口層和訪問層四部分組成。存儲層是最基礎的部分,它由數量龐大且分布廣泛的SCSI、SAS等存儲設備借助于互聯網或者FC光纖通道連接在一起,在此之上有統一的存儲設備管理系統,通過存儲設備的邏輯虛擬化管理、多鏈路冗余管理,對硬件設備的狀態進行監護和故障維護?;A管理層是最核心的部分,不僅要實現多個存儲設備之間的協同工作,還需要保證授權用戶安全訪問,以及維護云存儲自身的安全和穩定性。應用接口層是非常靈活多變的,依據運營單位不同的業務需求,提供不同的應用服務和訪問類型以及手段。整體云存儲系統的結構模型如圖1所示。
1.3云存儲分類
1.3.1公有云端
公有云端,又稱為外部云端(External Cloud)。其服務供貨商能提供極精細的IT服務資源動態配置,并通過Web應用或Web服務,提供網絡自助式服務。對于使用者而言,完全不需知道服務器的確切位置,或什么等級服務器,所有IT資源皆由遠程方案商提供。
1.3.2私有云端
私有云端又稱為內部云端(Internal Cloud),相對于公有云端而言,此概念較新。許多企業由于對公共云端供貨商的IT管理方式、機密數據安全性與賠償機制會有信任上的疑慮,所以紛紛開始嘗試通過虛擬化或自動化機制仿真建置內部網絡中的云運算。內部云端的建置,不但提供更高的安全掌控性,同時內部IT資源不論在管理、調度、擴展、分派、訪問控制,還是在成本支出上都更具精細度、彈性與效益。
1.3.3混合云端
所謂混合云端(Hybrid Cloud),指企業同時擁有公共與私有兩種型態云端。這種云存儲把公共云和私有云(內部云)結合在一起,主要用于按客戶要求的訪問,特別是需要臨時配置容量的時候。從公共云上劃出一部分容量配置一種私有或內部云可以幫助公司面對迅速增長的負載波動或高峰時很有幫助。盡管如此,混合云存儲也無疑帶來了跨公共云和私有云分配應用的復雜性。
2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
區域醫療通常是指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建設,是指連接規劃區域內各機構(醫療衛生機構、行政業務管理單位及各相關衛生機構)基本業務信息系統的數據交換和共享平臺,是讓區域內各信息化系統之間進行有效信息整合的基礎和載體,是多元化子系統整合的一個綜合業務平臺。
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是在信息網絡基礎上,借助電子商務、電子支付、物流等現代服務技術,對傳統醫療服務模式的創新,建立新的數字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和業務流程,全面優化、整合區域醫療衛生資源,建立區域醫療信息系統,實現區域內醫療衛生系統信息在線交流,以及區域內醫療衛生信息統一存儲、管理和共享資源,提高衛生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降低醫療服務成本。[3]
3云存儲在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中的價值
李包羅教授曾指出,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的核心是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共享。而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在特定的兩個醫院間傳輸其實并不困難,通過系統間的接口即可實現,但是要實現區域中幾十家醫院和上百個社區之間的互聯互通,通過點對點的接口方式基本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個合理的方法是把點對點的問題變成多點對一點的問題,即建立一個集成平臺,把所有的文檔都傳送到平臺上,而所有的人在需要時再從平臺上獲取文檔[4]。醫療機構各方提供的健康服務通過健康服務總線連接起來,協同完成醫療服務流程,醫療機構及病人通過基于標準的電子健康檔案來共享和交換信息。
3.1更安全、可靠的數據存儲中心
數據存儲在云端,通過集群技術、分布式文件系統和網格計算等技術,多個存儲設備之間不僅可以進行協同工作,還可以對外提供更強大更優質更安全的數據訪問服務;專業團隊進行信息管理,通過CDN內容分發系統、數據加密技術保證云存儲中的數據不會被未授權的用戶所訪問,各種數據備份和容災技術保證云存儲中的數據不會丟失,提供了最可靠、安全的數據存儲中心;同時,嚴格的權限管理策略,可以幫助用戶與指定的人共享數據,用戶不必擔心數據丟失,病毒入侵等問題。
3.2更簡易、靈活的用戶終端
對于醫生、護理人員和其他醫療支持者來說,通過云計算技術可以實時分享區域中醫院的病人資料,不論其地理位置。用戶只要有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有一個瀏覽器,就可以在瀏覽器中直接編輯存儲在云端的文檔。醫務人員可以從互聯網激活的設備上去獲取這些信息,而不需要安裝任何軟件。病人的電子醫療記錄或檢驗信息都存儲在中央服務器中,可以全球索取,資源可以由一個醫院群分享,這將形成各醫院患者信息大聯合的景象,提供一個無縫、集成計算及協作平臺,解決信息“孤島”的問題。
3.3更廣泛的數據與應用共享
在云存儲的網絡應用模式中,數據保存在云端,所有符合權限的電子設備只要連接互聯網,就可以同時、多人、不同地點地訪問和使用同一份數據。避免重復創建數據,可以更合理地對已有數據進行管理、應用和共享,提高數據的有效使用率。
3.4更高的性價比
作為分布式計算技術,云存儲具有比集中式系統更好的性能價格比,所提供的資源比各個醫療機構自己所能提供和管理的資源更廉價。醫療數據資源存放在云端,由云存儲服務提供商幫助管理這些數據資源,并提供醫療機構所需的應用軟件,從而節省了大量的花銷。
云存儲還可以為參與區域協同醫療的機構提供各種系統的集成與協作環境建設,不僅包括以醫療機構的業務信息為核心的信息功能,為病人方便獲取醫療服務和健康知識提供工具,還可方便地擴展其它功能,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系統的重復建設,最大化發揮現有資源的利用效率。
4結語
云存儲不是存儲,而是一種服務。云存儲的核心是應用軟件與存儲設備相結合,通過應用軟件實現存儲設備向存儲服務的轉變。同時,云存儲可以幫助醫療行業對海量數據進行管理、整合和處理。對于開發人員來說,云存儲提供了更多的存儲和處理能力來運行他們開發的應用。對于終端用戶來說,云存儲提供的好處更多,如方便、安全以及群組協作?;谠拼鎯Φ膮^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可以真正實現“無縫覆蓋、彈性應用、快速部署、降低投資”,充分滿足不同機構的差異化需求。
參考文獻:
[1]徐冠華.加快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思考和建議[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6,21(1):34.
[2]張艷玲,徐海峰.淺談云存儲在醫院信息化中的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2,33(8):4041.
關鍵詞:區域醫療信息化;網絡安全防護;安全規范建設
隨著醫療單位的信息化發展,各地積極建設醫療服務信息共享平臺。區域醫療信息共享平臺具有節點多、應用復雜等特點,平臺中包含大量患者隱私信息數據,必須保證網絡運行安全,避免出現信息泄露事件。上海市級信息化共享建設項目為了保證醫療共享平臺的網絡運行安全,積極部署安全防護技術,實施安全防護策略,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為其他地區的醫療信息平臺建設提供參考。
1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項目及網絡安全建設要求
1.1上海市級信息化共享建設項目
上海市級信息化共享建設項目是國內覆蓋范圍較大、涵蓋大型醫療機構較多的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項目。該項目工程覆蓋30多個網絡醫療節點,其中包含23家市三級醫院和6家市三級醫院分院,連接長寧、閔行和盧灣等眾多區縣級衛生數據中心。如此規模的醫療信息服務平臺對網絡數據安全有極高要求,任何一個節點出現問題,都會威脅到整個系統的網絡數據安全。所有聯網醫療機構都需要在信息化共享平臺中交換信息數據,其中包括患者個人信息、既往病史、醫療檢查報告等,涉及到大量個人隱私數據。各個節點或醫療數據中心在進行數據交互過程中,既要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又要保證各醫院網絡的相對獨立性,避免互相產生干擾。
1.2網絡安全建設要求
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對系統平臺的網絡安全有極高要求,網絡安全框架的構建涉及到醫院行政管理、業務操作、技術部署等各個方面,要從整體上確保網絡運行安全,準確識別各種潛在安全風險,建立全方位的安全防護體系,并根據實際需要調整安全管理對策,適應網絡安全防護需要。此外,還要建立統一的安全管理規范,在系統內部的各網絡節點進行有效落實,加強網絡安全控制力度??傮w來看,醫療信息共享系統的網絡安全建設要符合可靠性、開放性、可擴展性、安全性和易于管理等基本要求。
2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中的網絡安全防護措施
2.1安全技術部署
在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網絡安全防護技術的應用是網絡信息數據安全的基本保障。針對區域醫療信息共享平臺的復雜性,應綜合運用多種安全防護技術,建立立體化網絡安全框架。區域醫療信息共享平臺的安全技術主要包括:2.1.1防火墻技術在上述上海市級醫療信息共享系統中,分別在數據中心和外網接入口配置兩臺千兆防火墻,互為熱備,將數據中心的應用處理與外部網絡隔離開來,實現對內部信息數據的保護。在整個信息平臺中,對防火墻進行路由限制,使數據中心只接受系統內醫院網絡的訪問,醫院端則只接受數據中心的訪問,極大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醫院節點的防火墻部署則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醫院內網、聯網接入區和DMZ區。其中,內網可以訪問數據中心,但數據中心禁止訪問內網,最大程度保證各醫院信息系統的獨立運行和網絡安全。2.1.2入侵檢測技術在上海市級醫療信息共享平臺中,配置有一套完整的入侵檢測系統,采用兩臺千兆探測引擎布置在內網核心處,并在Web服務區配置兩臺百兆探測引擎,對所有探測引擎進行統一監管。在信息共享平臺中,內網核心區一級Web區的交換機是入侵檢測技術的主要應用部分,要將其網絡流量通過鏡像方式映射到入侵檢測系統中,實現對關鍵部分的網絡風險檢測,及時識別網絡攻擊行為。2.1.3漏洞掃描技術防火墻與入侵檢測技術均屬于被動防護手段,漏洞掃描技術則是一種主動的網絡安全防護措施,根據醫院信息共享系統的網絡安全要求,定期、不定期的對系統進行安全掃描,并作出安全等級評估,為系統安全提供保障。一旦在掃描過程中發現系統漏洞和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進行修補,確保系統更新維護的及時性。
2.2安全防護對策
在綜合應用各種安全防護技術的基礎上,還要建立周全的安全防護對策,針對醫療信息共享系統的主要風險問題進行有效防范。醫療信息共享系統面臨的主要安全風險問題包括身份竊取、數據竊取、假冒、路由錯誤、拒絕服務和非授權存取等。上海市級醫療信息化共享系統主要采取以下幾點安全防護措施:2.2.1邏輯建網措施醫療信息共享網絡采用政務外網線路,將用戶接入到托管機房,與公務網進行物理隔離,與互聯網進行邏輯隔離,保持系統網絡的獨立性,禁止未授權單位訪問。2.2.2網段隔離措施整個平臺系統可以分為數據中心及網絡節點兩部分,網絡節點即各個醫院的端節點,數據中心又可以分為內網應用處理區與Web服務區。應用處理區負責數據采集、分析、匯總等工作,并與衛生局等關聯單位進行數據交換。Web服務區是醫院的對外門戶網站,用于重要信息,并根據功能進行子網劃分,加強子網之間的信息訪問控制。2.2.3網絡設備配置措施對醫療信息共享系統的網絡設備進行合理配置,布置好安全防護設備,為安全技術的應用提供設備保障。增加訪問控制列表,建立內部訪問控制措施,關閉一些不必要的服務功能,避免出現資源掠奪。強化過濾功能,防止非法訪問接入。采取權限管理措施,為內部人員設置不同級別的賬戶權限,避免越級操作。此外,還要確保設備配置文件的安全,避免安全防護方案泄露,對系統網絡安全造成威脅。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網絡安全建設是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的首要問題,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技術和措施,可以為醫療信息系統安全提供保障,從而最大化的發揮醫療信息共享系統的積極作用。通過綜合應用防火墻、入侵檢測等安全防護技術,可以建立立體化安全防護框架,為醫療信息系統提供全方位保護。在此基礎上,根據系統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可以進一步提高網絡安全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關鍵詞】衛生醫療平臺信息化
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的重要標志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特別是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要求也大幅度提升。區域衛生醫療平臺的建設是解決我國現階段醫療衛生資源分布不均衡問題的有效手段,能夠實現區域醫療資源共享,緩解國內相對緊張的醫療衛生狀況。區域衛生醫療平臺的設計與建設將居民的健康管理作為工作的核心任務,通過建設完善的區域衛生醫療規劃項目,充分利用和優化配置現有的醫療衛生資源,實現有限的醫療衛生資源的區域性共享,提高衛生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
區域衛生醫療平臺的信息化是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的,特別是隨著計算機無線通信技術的完善,給區域衛生醫療平臺信息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具體來說,區域衛生醫療平臺信息化建設就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通信技術,將一定區域內的相關衛生醫療信息和數據進行共享,實現衛生信息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為廣大居民提供更加完善、高質量的服務。
一、區域衛生醫療平臺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
區域衛生醫療平臺設計和建設的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提升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質量,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于衛生醫療環境的需求。信息化的區域衛生醫療平臺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有限的衛生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為民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我國國內一些經濟發展相對較快的地區已經開始了信息化改造區域衛生醫療平臺的試驗,將公共衛生服務系統、數字化醫院以及社區衛生服務系統、衛生決策信息系統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共同完善區域衛生醫療綜合性信息化服務平臺。信息化的區域衛生醫療平臺建立之后,可以為醫生提供患者過去的病診記錄,居民也可以通過平臺進行預約專家、自我保健管理等。同時相關的政府部門和醫療科研部門也可以對其中的數據進行調用分析,為行政管理部門的科學決策提供基礎數據和信息。
二、完善區域衛生醫療平臺信息化設計與建設的策略
1、加強對區域衛生醫療平臺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
信息化在提高區域衛生醫療平臺服務質量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數字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以后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必須要正確認識信息化在區域衛生醫療平臺中的戰略位置。信息化的區域衛生醫療平臺設計與建設還要求各級醫療衛生服務部門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礎,能夠協調整個體系中相關者的利益。具體來說,完善區域衛生醫療平臺信息化建設需要從最基本的社區衛生信息化入手,對區域覆蓋下的社區衛生醫療服務中心進行信息化設計與建設理念普及。借助于數字化的操作與信息整理軟件為社區居民建立健康檔案綜合信息查詢平臺,提升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
2、完善衛生醫療信息資源共享機制
衛生醫療資源的共享是完善信息化區域衛生醫療平臺的基礎和前提,資源共享機制的建立能夠有效的緩解現階段我國出現的醫療衛生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狀況。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機構通過資源共享機制將衛生醫療信息和數據共享到區域平臺之中,相關的醫療衛生服務部門可以按照各自的操作需求進行查閱和下載。具體來說,通過對一定區域內部各個醫療衛生服務部門的信息和數據進行管理,經過數據采集、數據加工、數據整合,逐步實現區域衛生醫療信息的互通。政府部門也可以對各個醫療服務機構的運行狀況進行適時的監控。另外一方面來來說,區域衛生醫療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是一個相對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有一個強大的信息交流共享平臺,需要政府醫療衛生管理保障部門以及各級衛生醫療機構的大力配合。
總體來說,區域衛生醫療平臺的信息化設計與建設離不開當地政府醫療衛生管理部門的支持,也需要各級醫療衛生服務部門的通力配合,更需要廣大人民的支持與自覺維護。
參考文獻
[1]羅愛靜.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探討[J].醫學與哲學:2011(32)
建立區域醫療協同,實現不同規模的醫療機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分工協作,合理地使用、調配有限的醫療資源,避免資源浪費是新醫改提出的要求,而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共享與交換平臺,是實現區域醫療協同的重要支撐環境。
衛生信息化建設是行政管理問題
“小病到社區,大病進醫院”終歸是一種理想的、嶄新的醫療服務模式,它勢必與傳統的醫療服務模式和就醫習慣產生激烈的碰撞,并且這勢必會觸及一些集團的利益。
一方面,由于中國傳統的醫療模式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同時對生命和健康的追求又是無止境的,因此人們不管得了什么病,即使再擁擠,再難掛號也要去大醫院找名專家,而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卻門可羅雀。而且,這種現象與地域、經濟水平和患者的貧富沒有關系,即便大醫院的醫藥費報銷比例再低,很多人也不在乎。另一方面,新醫改要求大型醫院逐步過渡到疑難急重癥的保障,但對于運營成本本來就非常高的大型醫院來說,如果只靠住院而放棄門診,是否能夠支撐其長期平穩地運行,也是醫院和管理者所要面臨的問題。
醫療信息化是新醫改的推動力之一,但醫療信息化不僅僅依賴于技術應用,也依賴于良好的制度設計。如果沒有制度設計和安排,僅僅依靠信息技術推動新模式的建立顯然是不夠的。區域衛生信息化不單是技術應用問題,更是行政管理問題。因此,必須真正提高決策者的認識,必須要有政府和決策層強有力的介入和協調,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才有可能成功。
新醫改催生區域醫療信息化
前幾年,全國各地都建立了計劃免疫、婦兒管理、傳染病直報等很多系統,這些系統可以把基層信息直接報送到衛生部,有力地支持了國家衛生行政部門的管理和決策。而新醫改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區域醫療,并實現區域內的醫療資源的合理使用、調配和協同。這就要求醫療信息平臺區域化,必須把區域內的醫院、社區和公共衛生系統進行整合,避免煙囪,以支持地方政府衛生主管部門的決策。而區域信息平臺的建設又催生了就醫一卡通、雙向轉診等新的應用,因此新醫改是區域醫療信息化的驅動力。
據薛冠華介紹:2009年的珠海市兩會上,有政協委員提出了實現全市“就醫一卡通”的提案,被市政府確定為重點督辦提案。后來由于提案涉及民生,又被確定為珠海市“十大民生工程”。非常巧合的是此后不久,衛生部就頒布了《基于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指南》和《技術解決方案》。目前,珠海市就醫一卡通和區域醫療信息平臺項目,作為政府投資項目已經立項,并正在進行前期調研,規劃設計和概算等工作。另據戴文燦主任介紹,盡管珠海市被確定為經濟特區,但仍然是一個地級市。全市常住人口150余萬,目前擁有600余家醫療衛生機構,其中醫院、衛生院54家,社區和農村衛生服務中心288家,其他醫療衛生機構342家。“珠海的人口規模和醫療資源特點,非常適合進行全市的區域醫療整合和協同,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p>
珠海區域醫療衛生平臺的總體目標
通過建立珠海市區域衛生信息數據交換和共享平臺,實現珠海市居民持卡(社??ā⑸矸葑C、診療卡)就醫一卡通,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健康服務,共享居民健康檔案,支撐新醫改各項措施落實,支持衛生行政管理和科學決策,達到合理調配醫療資源、提高醫療效率、降低醫療成本的目的。
以珠海市區域內居民健康檔案信息的采集、存儲為基礎,建設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整合異構異源數據,自動產生、分發、推送工作任務指令,實現珠海市居民統一身份認證,改造和完善現有業務系統,實現互聯互通(互操作性),在整合數據的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支撐各種醫療衛生業務和管理信息系統的運行,為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療衛生服務活動提供技術支撐環境。平臺建設要遵循標準,保護居民隱私,以居民健康服務為中心,同時提供衛生管理和輔助決策服務,支撐新醫改各項措施的實施,為政府其他部門及醫療保險等第三方機構提供信息服務和接口,達到合理利用醫療資源、支撐區域醫療協同和分級醫療、提高醫療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開放性和標準化是關鍵
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建設是一個新生事物,而各地實際情況不同,又沒有很多成功經驗可以借鑒,因此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逐步探索創新。從廠商的角度來看,由于很多公司是從HIS轉過來的,對于區域醫療也是新手,各家的解決方案也是良莠不齊,加之缺乏權威的第三方認證,很難對廠商的解決方案進行判別。戴主任說:“面對這樣的情況,珠海的建設規劃把重點放在了堅持標準化和開放性兩個方面。把握住標準化和開放性這兩點,不僅可以符合國家制定的‘3521’規劃,實現國家、省、市的三級信息集成和共享,還可以實現老百姓迫切呼吁的社保結算跨區域之間交換和共享?!毖谌A也表示:“如果沒有把握住標準化和開放性,那么這個系統就是非標準的、非主流的,就無法實現與其他城市共享。同時,也為今后進一步的互聯互通改造,增加了難度和成本?!?/p>
注重歷史數據和信息的繼承
在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建設的方法學方面,珠海市的規劃強調“快速實現異構系統數據的互聯互通,最大限度地繼承各醫療機構的歷史數據,盡可能地減少對其前端應用的干預,避免推倒重來和重復投資?!边@樣既可以降低醫院的改造成本,又可以不干預醫院原有的管理模式,還可以使數據具有很好的繼承性,為今后平臺數據的進一步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由于以前沒有實行實名制就醫,各個醫療機構信息系統中的很多歷史數據如何匹配整合,就成為一個關鍵的問題。醫療信息和數據關系到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很多地方在進行區域整合時寧可丟棄這些死數據,也不能因為數據整合而出現錯誤。而珠海的思路是:通過建立患者主索引(EMPI)和詳細的居民身份匹配方案,明確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把不同系統中的信息整合到一個居民的身上。在不影響醫療衛生機構正常運行的前提下, 把同一居民在不同醫療機構信息系統里的數據進行匹配并抓取下來。這樣任何一個珠海市民在任何一家醫療機構看過病或者做過衛生干預,只要有記錄,就可以把他的個人信息全部繼承下來,形成健康檔案并實現共享。
區域醫療信息平臺的主要內容
從醫療衛生管理者和決策驅動者的角度來講,珠海市將區域衛生數據中心建設的內容劃分成:集成平臺、醫院端、社區端、以及基于整合數據的二次開放和利用四個部分。
集成平臺就是建設以電子健康檔案為基礎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完成平臺技術架構設計,建立區域衛生數據中心,實現異構異源數據集成和共享,建設居民健康信息平臺。同時,實現一卡通、一單通、一本通,以及雙向轉診、預約掛號和區域影像共享。
醫院端實現以電子病歷為基礎的醫院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改造。對醫院原有的HIS、LIS、RIS進行改造,建設電子病歷、臨床路徑、遠程會診系統,以及合理用藥和醫生知識管理系統。
社區端完成社區衛生信息系統的完善和優化。包括建設以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的社區信息系統,優化和改造現有的社區衛生信息系統,對現有婦幼信息系統和計劃免疫系統進行改造和集成,建設“六位一體”的全科醫生工作站。
基于整合數據的二次開發利用,即開發院前急救、慢病管理、大病篩查、癥狀體征監測及疫情預警、應急救援調度、績效考核、陽光用藥、行風考評、費用控制與醫療質量監控、以及物流配送系統。
打好集成基礎,實現二次開發
關鍵詞: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問題;對策
信息化網絡技術和數字化技術逐漸深入各個領域,當然,醫院也不例外。信息化應用在區域醫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促進了醫療服務效率和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確保了醫療的安全性,逐漸成為醫療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從區域醫療信息化的概括著手,進而分析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闡述解決問題的方法,希望可以為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提供一些借鑒經驗,促進區域醫療信息化的發展。
1區域醫療信息化
1.1概念 區域醫療信息化是一項比較復雜且系統的工程,是集信息網絡、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和支付等為一體的新型醫療服務模式,突破了傳統醫療模式的限制,并結合區域醫療衛生資源,建立的區域醫療衛生信息系統??梢詫^域內的各種醫療衛生系統信息和衛生信息進行集中的存儲和管理,并能夠達到共享的目的。
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涉及到多個領域、多個部門、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需經過識別、規劃、實施及試運行多個階段。
1.2信息化建設的內容 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包括管理機構、協同服務提供模式、商業模式、居民診療的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等內容。
2存在的問題
2.1認識不足,資金不足 現階段,醫院的部分領導對醫療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他們比較重視的是將資金投入到很快就見效益的醫療設備上,而不愿意將資金投入到不能直接產生效益的信息系統建設上去,不重視對高質量軟件的購買,只重視購買大量的硬件,使得醫院的投入存在不合理的現象;不健全的醫療機構補償機制及資金不足等都是限制我國區域醫療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據不完全統計,一個三級甲等的醫院要想建設整個信息化系統,大概需要投資幾千萬資金,但這些資金又不可能僅僅依靠政府撥款,主要依靠醫院自己的收入進行解決,但實際上,大部分的三甲醫院都無法勝任這項工作,這也造成了信息化建設存在很大的阻礙,因為資金的問題,導致項目不能正常展開,甚至已經開始建設的項目也因此而停止建設。
2.2信息技術與醫學結合具有困難性 由于醫療本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增加了信息技術和醫學相結合的難度,對醫療信息化建設難度估計不夠,導致很多信息系統建設失敗。醫療的復雜性非一般行業能夠體會到的,加上業務流程的繁瑣,專業度高,使得信息化建設更具困難,可以說全世界沒有哪一家可以稱得上切實實現信息化的醫院。
2.3多方管理協調難 在我國,對于醫療衛生部門實行條塊化管理,跨部門進行協調,難度增大,區域信息化涉及到多個系統部門,每個系統都具有自己集團的利益,所以,管理協調存在很大的困難;各個部門間對于書管理和信息系統的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存在很多異構的、來自多個開發商的數據庫、信息系統等,成為區域醫療信息化發展的阻礙。
2.4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缺乏 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過程,具有靈活性和擴展性,對于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使用的很多平臺和技術都來自國外,因此需要大量的管理和技術人人才,但實際上,我國的IT供應商不具備醫療的經驗,對醫療行業的特性沒有掌握,缺乏具有高技術的人才,對于掌握一定臨床知識、又具備先進管理方法的管理人才也有待引進,復合型人才的缺乏,勢必會給信息化建設造成極大的阻礙。
2.5信息標準體系有待健全 我國雖然加強了對醫療衛生信息建設的籌劃,但是并沒有建立和完善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標準,對于國家層面的技術架構設計嚴重缺乏;區域醫療的信息共享是建設醫療信息化的核心,但是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設標準,造成信息化標準化程度不高,對于架構設計的接口方式沒有統一的標準規定,加上軟件開發企業較多,對現行的國家性標準執行力不夠,使得接口多且雜,數據類型復雜,造成集成難度大。
2.6基礎薄弱 在我國,醫療機構信息化發展了幾十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很多縣級醫院都建立了管理系統,但是只是停留在財務管理上面,臨床信息系統真正實現計算機化醫生醫囑錄入系統和電子病歷的三甲醫院并不多,都只是集中在比較簡單的層面,基層醫療信息化的建設時實現區域醫療信息化的重要條件,但是現階段基層醫療信息化的基礎薄弱是阻礙我國區域醫療信息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醫療建檔率不高,也是影響區域醫療信息化發展的因素。
2.7平臺建設問題 對于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而言,信息系統平臺的建設至關重要,因為憑借信息系統平臺才能實現數據的交換,它主要包括應用服務系統和數據庫存儲系統。平臺的建設需要大量的投資,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這無形中增加了建設的難度。
3解決措施
3.1發揮政府的作用 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的投資,資金問題成為各個醫院面臨的共同問題,成為阻礙信息化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政府要重視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資助力度,政府要建立一個長期的、穩定的資金投入渠道,并進行成本效益的合理分析;但信息化的建設單單依靠政府的力量不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不斷拓寬籌資的渠道,因此,政府要發揮重要的作用,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出臺相關的政策,鼓勵并充分調動社會資源積極參與投資,要發揮醫院集團、醫療、商業保險機構、軟件服務商及銀行等的作用,例如:中國電信在鄉鎮衛生院信息化建設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同時規定要從醫院年收入中占用多少比例用于信息化建設,按照收益份額的多少進行合理的投資,也可以嘗試成本分攤的方法,以緩解信息化建設資金的緊張問題。
3.2統籌規劃,協調部門 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其過程復雜而艱巨,因此,整體規劃具有重要的意義。立足區域醫療全局,要對醫院的現狀進行綜合的評價,對于基礎模式和協調架構要進行整體規劃,分階段進行;協調各個部門,要求部門之間步調一致,將總體規劃工作貫穿在整個建設過程中,整合衛生資源,真正做到解決實際的問題,確保系統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政府要高度重視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委托專業咨詢機構對系統建設進行可行性分析,并綜合衡量區域經濟水平、技術能力,技術和經濟都是制約區域醫療建設的關鍵因素,進行科學的論證是必要的,可以避免盲目的建設。
3.3確立信息化建設標準體系 為了保證各個應用系統在數據交換和集成的過程中,遵循統一的信息化建設標準,就要發揮政府的作用,建立相關的信息標準和規范,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一部分,像《電子病歷基本規范》等,但這些標準、規范的建設離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因此,政府要加快這方面的標準的制定,進而為區域信息化建設提供重要的保障。
3.4加強人才的引進工作 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因此,必須建立技術過硬的專業化隊伍和具有先進管理理念的管理人才。首先,要引進優秀的衛生信息專業的學生和優秀的人才,然后對他們加強培訓,培養信息化人才,普及信息化的知識,促使他們掌握信息技術的操作技能,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3.5探索一個可靠的醫療信息化運營模式 對于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和運營模式,國內外都展開了研究,雖然形成了幾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商業模式,但還有待檢測;政府應積極研究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的可靠模式,并為開展此項研究的醫院提供物質和政策上的支持,制定相關的政策,鼓勵各個區域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和運營模式,以促進醫療事業的發展。
3.6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醫療信息化的開展必然需要法律法規的支持,因此,國家的立法部門要發揮職能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醫療保險支付制度和醫療政策,使得醫療信息化建設有法可依;同時還要建立規范、引導信息系統建設的相關法律,為患者的隱私安全及系統的網絡安全提供保障。
3.7加強信息化平臺的建設 區域醫療信息化平臺的建,根據行政區域的劃分來建立多個區域的醫療機構,每個區域醫療機構的下面都擁有很多個院級平臺,各個醫療交換平臺之間是平等的,院級要將每天的患者電子病歷上傳到區域平臺上,建立與區域平臺互通的統一接口標準,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區域醫療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對于實現居民電子病歷為主體的信息采集、存儲更新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還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向其他醫療機構推送電子數據病歷,為各類區域醫療開展醫療衛生服務提供必要的支持,有利于實現區域醫療單位之間病例數據的交換,對居民電子檔案的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3.8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評價是區域醫療信息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建立醫療評價體系勢在必行,要定期實施評估,通過科學的評估來表現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的社會效益、醫療的質量和效率,分析項目的成本,為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據;現階段,我國還沒建立成熟的評價指標,因此,要加大對評估方法的研究,建立科學的評估指標體系,進行實時的評估,進而有利于促進區域信息化建設的發展。
4結論
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對于醫療事業的長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未來醫療行業發展的必然方向。本文對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從而可以看出,只有在國家、政策、醫院及社會資源等綜合作用下,才能促進區域醫療信息化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李華.當前醫院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新通信,2014(03).
[2]言卓.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問題與應對策略的探討[J].實用預防醫學,2011(10).
[3]王帥,蘇維.我國區域醫療信息化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