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9 18:29:52
序論:在您撰寫口腔醫學保健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 健康教育方式 口腔衛生
【中圖分類號】R24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1-0227-02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在文化里幼兒園由家長填寫完整合格調查問卷的幼兒220人,將其隨機分為兩組。
1.2 研究方法:自設調查問卷,分為3部分:①一般資料包括家長年齡、文化程度、工作單位 ②家長及孩子口腔衛生習慣、刷牙起始時間、刷牙次數、刷牙方法、刷牙時間 ③相關口腔保健知識:幼兒齲危害、幼兒齲預防方法、口腔保健知識獲取渠道等。
1.2.2 健康教育前后分別作菌斑指數檢查并做記錄:根據Quigley和Hein(1962年)提出,并由Turesky改良的牙菌斑指數記分標準記分,所有檢查全部由同一位檢查者完成。
0=牙面無菌斑;1=牙頸部齦緣處有散在的點狀菌斑;2=牙頸部連續薄帶狀菌斑,寬度不超過1mm;3=牙頸部菌斑覆蓋面積超過1mm,但在牙面1/3以下;4=牙頸部菌斑覆蓋面積超過牙面1/3,但不超過2/3;5=菌斑覆蓋面積占牙面2/3或2/3以上。
菌斑顯示法所用染色劑主要成分為酚紅、乙醇和水。
牙周病流行病調查中每位受試者均檢查6個指定牙齒(即16、11、26、36、31、46),每個牙的記分為4個牙面記分平均值,每個人的記分為6個受檢牙記分平均值,其為衡量口腔衛生狀況指標。
1.2.3 干預措施及資料收集方法:①對220名幼兒進行口腔衛生宣教和牙菌斑指數檢查(世界衛生組織牙周病流行性調查標準)記錄菌斑指數,矚其刷牙后再次進行牙菌斑指數檢查并記錄,全部調查工作由同一檢查者完成,期間無一人退出。
1.3 統計學處理:將口腔健康教育前后所得到的數據做t檢驗、x2檢驗。
2 結果
一般情況:家長年齡:25-35歲;母親161人,父親59人;國企職員125人,私企49人,自由職業46人;文化程度:大學本科以上63人,大專74人,中專以下83人,他們所受教育不同,家長口腔衛生習慣、口腔保健意識各異,隨之幼兒口腔衛生狀況出現顯著差異。
2.2 健康教育前后牙菌斑指數比較:
3 討論
3.1 正確有效的刷牙方法對學齡前兒童口腔衛生具有重要意義:控制菌斑可以減少和預防口腔疾病,正確有效的刷牙是控制菌斑與消除軟垢的最佳方法,刷牙給予牙周組織適當的接觸刺激,促進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提高粘膜上皮角化程度.增加牙周組織抵抗力[1],研究表明學齡前兒童牙齦上皮薄、角化差,受細菌感染后易發生炎癥[2]。
3.2 學齡前兒童更需要保持口腔衛生:學齡前兒童所進食物精細,粘稠性強,含糖量高,易于發酵產酸;加之學齡前兒童睡眠時間長,唾液分泌少,自潔作用差,牙齒鈣化程度低,齲齒發病率為71.97%,87.73%兒童有不同程度睡前進食不良習慣。
3.3 學齡前兒童口腔衛生狀況提高有賴于家長口腔保健意識的增強:調查發現保健牙刷知曉率只有29.09%,家長為孩子所帶牙刷合格率只有23.19%,存在刷頭過大、刷毛過軟、刷毛過尖等誤區:只有15.90%家長知道自孩子出牙起開始刷牙。
3.4 應加強學齡前兒童家長口腔宣教:我科口腔醫師每半年到甲級幼兒園做一次免費口腔檢查,調查結果顯示幼兒齲齒發病率為72.66%,而就診率只有13.38%,說明廣大家長對乳牙齲認識程度不夠。
4 結論
健康教育涉及到醫學、社會學、心理學、行為學、教育學、傳播學等多學科領域的科學,兒童口腔健康教育應采取直觀化、形象化、多樣化、具體化、反復強化等措施,另一方面健康教育需要家長及幼兒園老師的配合及監督,加強城市貧困家庭及進城務工家庭幼兒口腔保健[3],但他們絕大部分沒有任何社會醫療保證,衛生保健完全靠自費[4]。建議政府提供適當的優惠政策,增加一些城市貧困家庭及進城務工農民家庭社會福利項目。
參考文獻
[1]卞金有 預防口腔醫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177-178
[2] 石四箴 兒童口腔醫學 人民衛生教育出版社,2003,12(2)130
[3] 沈家平,朱維建,孫志達,等。江蘇省居民口腔健康行為調查 [J] 口腔醫學研究,2006,22(5):549-551
[4] 袁菁華,衛生公平-全面小康社會的公共政策選擇 [J] 衛生經濟研究,2004,20(6):13-16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 健康教育方式 口腔衛生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在文化里幼兒園由家長填寫完整合格調查問卷的幼兒220人,將其隨機分為兩組。
1.2 研究方法:自設調查問卷,分為3部分:①一般資料包括家長年齡、文化程度、工作單位 ②家長及孩子口腔衛生習慣、刷牙起始時間、刷牙次數、刷牙方法、刷牙時間 ③相關口腔保健知識:幼兒齲危害、幼兒齲預防方法、口腔保健知識獲取渠道等。
1.2.2 健康教育前后分別作菌斑指數檢查并做記錄:根據Quigley和Hein(1962年)提出,并由Turesky改良的牙菌斑指數記分標準記分,所有檢查全部由同一位檢查者完成。
0=牙面無菌斑;1=牙頸部齦緣處有散在的點狀菌斑;2=牙頸部連續薄帶狀菌斑,寬度不超過1mm;3=牙頸部菌斑覆蓋面積超過1mm,但在牙面1/3以下;4=牙頸部菌斑覆蓋面積超過牙面1/3,但不超過2/3;5=菌斑覆蓋面積占牙面2/3或2/3以上。
菌斑顯示法所用染色劑主要成分為酚紅、乙醇和水。
牙周病流行病調查中每位受試者均檢查6個指定牙齒(即16、11、26、36、31、46),每個牙的記分為4個牙面記分平均值,每個人的記分為6個受檢牙記分平均值,其為衡量口腔衛生狀況指標。
1.2.3 干預措施及資料收集方法:①對220名幼兒進行口腔衛生宣教和牙菌斑指數檢查(世界衛生組織牙周病流行性調查標準)記錄菌斑指數,矚其刷牙后再次進行牙菌斑指數檢查并記錄,全部調查工作由同一檢查者完成,期間無一人退出。
1.3 統計學處理:將口腔健康教育前后所得到的數據做t檢驗、x2檢驗。
2 結果
一般情況:家長年齡:25-35歲;母親161人,父親59人;國企職員125人,私企49人,自由職業46人;文化程度:大學本科以上63人,大專74人,中專以下83人,他們所受教育不同,家長口腔衛生習慣、口腔保健意識各異,隨之幼兒口腔衛生狀況出現顯著差異。
2.2 健康教育前后牙菌斑指數比較:
表1 口腔衛生習慣調查表[n(%)]
表2 口腔保健知識
表3 健康教育前后牙菌斑指數
3 討論
3.1 正確有效的刷牙方法對學齡前兒童口腔衛生具有重要意義:控制菌斑可以減少和預防口腔疾病,正確有效的刷牙是控制菌斑與消除軟垢的最佳方法,刷牙給予牙周組織適當的接觸刺激,促進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提高粘膜上皮角化程度.增加牙周組織抵抗力[1],研究表明學齡前兒童牙齦上皮薄、角化差,受細菌感染后易發生炎癥[2]。
3.2 學齡前兒童更需要保持口腔衛生:學齡前兒童所進食物精細,粘稠性強,含糖量高,易于發酵產酸;加之學齡前兒童睡眠時間長,唾液分泌少,自潔作用差,牙齒鈣化程度低,齲齒發病率為71.97%,87.73%兒童有不同程度睡前進食不良習慣。
3.3 學齡前兒童口腔衛生狀況提高有賴于家長口腔保健意識的增強:調查發現保健牙刷知曉率只有29.09%,家長為孩子所帶牙刷合格率只有23.19%,存在刷頭過大、刷毛過軟、刷毛過尖等誤區:只有15.90%家長知道自孩子出牙起開始刷牙。
3.4 應加強學齡前兒童家長口腔宣教:我科口腔醫師每半年到甲級幼兒園做一次免費口腔檢查,調查結果顯示幼兒齲齒發病率為72.66%,而就診率只有13.38%,說明廣大家長對乳牙齲認識程度不夠。
4 結論
健康教育涉及到醫學、社會學、心理學、行為學、教育學、傳播學等多學科領域的科學,兒童口腔健康教育應采取直觀化、形象化、多樣化、具體化、反復強化等措施,另一方面健康教育需要家長及幼兒園老師的配合及監督,加強城市貧困家庭及進城務工家庭幼兒口腔保健[3],但他們絕大部分沒有任何社會醫療保證,衛生保健完全靠自費[4]。建議政府提供適當的優惠政策,增加一些城市貧困家庭及進城務工農民家庭社會福利項目。
參考文獻
[1] 卞金有 預防口腔醫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177-178
【關鍵詞】大學生;口腔保健行為;飲食習慣;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R78
【文獻標志碼】A
口腔健康是整體健康乃至生命質量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作為一項評價全身健康的可靠指標。整齊的牙齒和清新的呼吸可以使人在行為上保持自尊和人際關系的最高水平。據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顯示:中國35~44歲的中年人患齲率為88.1%,老年人齲齒患病率高達98.4%,70%~90%的患齲人群都沒有采取有效的治療。而中國口腔科醫生與人口之比約為1:40000,顯然,單靠口腔科醫生來防治牙病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只有通過提高人們的口腔保健意識,增強患者的自我效能,才可以從根本上促進口腔保健行為,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大學生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強,善于更新觀念和改變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在大學生中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口腔健康意識,促進其主動采取口腔保健措施來維護口腔健康。這樣不僅對其自身大有裨益,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進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他們的口腔保健意識和健康的衛生習慣還會傳達到社會各階層中去,對社會和未來人口的素質提高有著現實的意義。因此,口腔健康教育對大學生而言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通過了解大學生的口腔保健意識和飲食習慣,可以為完善現有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口腔自我保健水平提供參考。
1 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在四川大學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按照30個學院分層,共調查在校大學生1500名,回收有效問卷1362份。其中,男生712名,占總人數構成比為52.3%,女生650人,占總人數構成比為47.7%;年齡17~24歲,平均年齡為19.37歲。該項目經四川大學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所有被調查者均知情同意并簽字。
1.2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由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2007級學生自行設計并發放。采取入戶調查的形式,由調查員對被調查員進行填寫指導及監督,當場收回問卷。檢查并剔除廢卷。發放問卷一共1500份,有效問卷1362份,廢卷138份。
1.3調查內容
問卷設置了19個問題,涉及日??谇槐=∫庾R和飲食習慣(包括水果、甜食、乳制品、含糖飲料食用的頻率和量等)。
1.4數據整理和分析
采用Epidata 3.1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數據錄入。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卡方檢驗,以P
2 結果
2.1口腔保健意識
調查顯示:在牙膏的選擇上,37.6%的學生傾向于使用中草藥牙膏,僅22.9%的學生選用含氟牙膏;為保持口氣清新而刷牙的人最多;進食甜食后,大多數人不進行任何清潔措施。而關于糖代用品木糖醇使用情況的調查顯示:65.6%的學生不是經常使用。
牙齒疼痛出現時,大多數學生選擇忍耐(44.5%),僅在難以忍受時才會就診(38.1%)。當牙齒顏色改變后,僅約一半的人會選擇就診。超過半數的人從不定期檢查牙齒(表1)。
2.2飲食習慣
2.2.1水果 食用頻率上約每周1~2次的學生最多(為方便統計,將每周1次和每2~3d 1次合記為每周1~2次)(45.4%),每天1次及以上(為方便統計,將每天1次和每天2次以上的合記為每天1次及以上)的學生其次。女生食用的頻率顯著高于男生(P
每次的數量上,除了糖果、巧克力組以外,攝入100~400g的學生最多(為方便統計,將100~200g、200~300g、300~400g的合記為100~400g),男女生食用數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2、3)。
2.2.2甜食 餅干、糕點等甜食的食用頻率和數量分布基本與水果類的一致,每周1~2次的學生最多(53%),每次100~400g的學生占大多數(71.2%)。女生的食用頻率仍然顯著高于男生(P
值得注意的是,糖果、巧克力等甜食的食用頻率和數量分布跟前兩者不同。頻率上,很少食用的學生最多(48.2%);數量上,每次少于100g的學生最多(61.5%)。無論在頻率和數量上,男女生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表2、3)。
2.2.3乳制品 頻率和數量分布與水果類的等一致,每周1~2次和每次100~400g的學生占大多數,分別是40.1%和72.7%。女生的食用頻率高于男生(P
2.2.4含糖飲料 食用頻率分布與前幾項不同。頻率方面,很少飲用的學生最多。男生飲用頻率顯著高于女生(P
綜上所述,在水果、甜食、乳制品中,皆是女生食用頻率更高,但在數量上男女無顯著差異,除糖果、巧克力是很少食用及每次小于100g的學生最多以外,其余各項均為每周1~2次、每次100~400g的學生最多。與前三者不同,約一半的學生很少飲用含糖飲料,而飲用的學生也是每周1~2次,每次100~400mL的學生較多,且男生飲用數量和頻率皆顯著高于女生(P
3 討論
齲病作為口腔常見疾病,不僅可以影響患者的口腔健康,還因其可以導致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槽骨和頜骨炎癥而威脅全身健康。有研究顯示:齲病與心血管疾病、低體重新生兒、肺部感染,甚至和癌癥相關。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齲病與癌癥、心血管疾病一并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非傳染性慢性疾病之一。細菌、飲食、宿主和時間是影響齲病發生發展的四聯因素,缺少一項都不能發生齲齒。因此,通過采取適當措施影響這4種因素可以有效防治齲齒。
3.1大學生的口腔保健現狀
刷牙可以機械清除牙面堆積物和牙菌斑。早晚刷牙,每次刷牙3min能有效維護口腔健康;而牙刷應根據個人年齡和口腔狀況進行選擇,更換頻率為每3個月1次。本研究對牙膏的選擇和刷牙目的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僅22.9%的學生選用含氟牙膏,出于保持口氣清新的目的而刷牙的學生最多(32.8%)。另外,周怡等對大學生刷牙情況的調查顯示: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的大學生占80.87%,但僅30.43%的大學生每次刷牙滿3min;而牙膏的選取則依據個人喜好。以上的結果說明:目前大學生的口腔保健狀況并不十分理想。雖然多數大學生的刷牙次數和牙刷更換頻率都達到要求,但是對如何刷牙、刷牙時間、如何選取牙刷和牙膏等還沒有正確認知,亟需加強相關的指導。同時,有研究顯示:即使男女生在刷牙頻率上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平均牙菌斑指數和口腔衛生指數的值也有顯著差異,這就提示在開展口腔保健工作時,應根據男女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降低甜食的食用頻率和數量可以減少牙齒脫礦和早期齲的發生。研究已證實:較高的甜食攝入頻率和較低的刷牙次數可以檢測到較高的齲均指數。
當牙齒出現顏色改變時,及時咨詢口腔醫生可以有效減少早期齲的發生發展。本次調查顯示:大學生現有的口腔狀況面臨嚴峻考驗,加強對大學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3.2大學生口腔保健意識欠缺的原因
結合此次調查以及之前的同類研究顯示:大學生的口腔知識缺乏,忽視口腔保健,口腔狀況不良,就診意識較為薄弱。通過分析后,推斷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3.2.1口腔保健知識的缺乏 非口腔專業的大學生很少有機會系統地學習口腔專業知識,對于口腔疾病的病因以及對健康的影響缺乏認識。關于口腔保健的知識主要通過家庭教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渠道獲得。從這些渠道獲得的相關知識一般較為膚淺,缺乏連貫性與針對性,有時還較片面,實際的指導作用不理想。
3.2.2缺乏自我約束 大學生課余時間較多,同時由于住校,脫離了家長的監督,飲食和作息不規律。零食攝入較多且食用后往往不做清潔措施;睡眠時間較少,壓縮口腔清潔時間。
3.2.3經濟因素 口腔就診開支一般未納入保險,較昂貴的治療花費給學生家庭帶來了不小的負擔,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大學生出現口腔疾病后就診的頻率。
3.3口腔健康教育
由于以上的種種原因,大學生的口腔狀況不容樂觀,口腔保健意識及飲食習慣亟待改善,因此,很有必要開展大學生的口腔健康教育。主要形式有以下幾點。
3.3.1開設口腔健康教育課程 口腔健康教育課是對大學生進行口腔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高校開設的口腔健康教育選修課,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或專業教師授課,傳授的知識來源具有科學性、可靠性和系統性。教師結合大學生的口腔衛生特點,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將枯燥的醫學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授給學生,使大學生從健康的角度,科學地認識口腔疾病,自覺維護口腔健康并糾正錯誤的口腔衛生習慣,同時,在全校范圍內開設口腔健康教育課程可以讓各種專業的學生都受益。實踐證明:開設口腔健康教育選修課的方式效果最好,也最受學生的歡迎。暨南大學于1999年在國內首創開設的公共選修課《口腔衛生保健與疾病防治》,每學期36學時/2學分,選修的學生覆蓋了暨南大學16個學院的100個專業,成了熱門選修課,還吸引了來自其他院校的學生旁聽。臺保軍認為:在高校中,尤其是非醫學專業的綜合性大學開設口腔健康教育選修課,不僅是對大學生口腔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方法,而且能在豐富專業和人文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知識結構,是適合大學生口腔保健的措施與口腔健康教育的干預模式。
3.3.2臨床給予口腔健康教育 臨床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口腔狀況、全身健康條件、綜合經濟能力等客觀因素給予有針對性的口腔保健指導,增強了治療效果也減少了疾病復發。同時,患者向家人、親友的輻射傳播效應也有助于口腔保健知識的傳播。因此,口腔醫院、診所等機構的口腔醫生應該加強對就診大學生的口腔保健指導。
3.3.3利用媒體展開口腔健康教育 對大學生而言,媒體是口腔保健知識的重要來源。沈麗佳等的調查顯示:大學生獲得口腔健康知識的途徑依次為書本、報刊、雜志57.3%,電視、廣告、廣播等媒體44.8%,宣傳單、宣傳欄25.1%。杭大磊等開展的網上口腔健康教育,已有來自國內外萬余人次的訪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由于媒體信息來源往往具有片面性,并且出于商業利益的驅使,其正確性和可靠性也值得商榷。因此,以學校為基礎的口腔健康教育仍應是口腔預防工作的重點。
[關鍵詞] 口腔醫療保健;素質較高人群
[中圖分類號]R1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208(2010)21-0035-02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口腔疾病患病率仍然高達90%以上。為了解湖州師范學院教師的口腔醫療保健需求,筆者做了一下調查,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以湖州師范學院教師為調查對象,隨機選擇在校教師200人,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0份。其中男98人,女82人,年齡20~50歲,平均35歲。文化程度均為本科及以上水平。年收入3000元的82人(46.1%),1人該選項未選。
1.2 調查方法自行設計調查表,經過小范圍的預調查并進行修改后,進行正式調查。調查員經過統一培訓,統一方法和標準。調查時由調查員向調查對象介紹調查目的,調查對象自行填寫問卷。調查結束后,調查員當場檢查調查表,填寫合格后回收。
1.3 調查內容(1)口腔健康行為和習慣如刷牙次數、牙膏選擇、換牙刷時間和牙齒保潔等;(2)對口腔保健的需求;(3)利用衛生資源對自身口腔情況進行了解;(4)自身患口腔疾病后對醫療要求。
1.4 統計學方法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統計學方法主要為描述性統計。
2 結果
2.1 口腔健康行為和習慣早晚刷牙162人(90.0%),根據自身口腔情況選擇牙膏的92人(51.1%),3個月以內換牙刷的150人(83.3%)。飯后有保潔習慣的112人(62.2%),其中漱口的74人(66.1%),使用牙線的6人(5.4%),嚼口香糖的10人(8.9%),刷牙的10人(8.9%),幾種保潔方法混合使用的12人(10.7%)。
2.2 對口腔保健的需求牙齦出血會進行相關處理的170人(95.5%),牙齒齲壞進行相關處理的126人(70.8%),對牙結石進行相關處理的112人(62.9%),以上3項均有1人未做出選擇。
2.3 利用衛生資源對自身口腔情況進行了解每年進行1―2次口腔檢查的32人(17.8%),從不進行口腔檢查的28人(15.6%),每年會洗牙的22人(12.2%),從不進行洗牙的102人(56.7%)。
2.4 就自身患口腔疾病后對醫療的要求有108人(60.7%)會選擇口腔??漆t院以及大型綜合醫院,有32人(18.O%)選擇社區口腔門診,有36人(20.2%)選擇私人診所,2人多選,2人未選。去醫院進行口腔治療時,有38人(21.6%)選擇價格低的一般治療,有138人(78.4%)選擇價格高效果最佳的治療,4人未選。
3 討論
通過互聯網以及電視媒體的宣傳,人們對口腔的基本保健知識也有了很多的了解,尤其是作為湖州師范學院的教師,這樣一個高素質的群體,’本調查顯示在掌握和日常應用方面還是基本能做到位的,由于該群體接觸的知識以及學習的能力比較強,能通過很多途徑了解該方面的知識,因此文化程度的高低影響著人們對于科學觀念的接受和科學行為的實施,這樣也給了我們進一步的提示,在對文化素質較低的群體進行宣傳時,盡量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或者口頭宣傳,開展一些口腔講座等,對兒童進行宣傳時盡量讓父母陪同,讓父母加強對兒童口腔的看護。
人們對牙膏的使用也越來越挑剔,市面上的品種也越來越多,如含氟牙膏、止血牙膏等,人們開始形成“氟能防齲”等一些專業口腔的知識,我們追求的是全民對口腔知識的了解,因此也提示我們應該深入、重復的開展關于口腔保健輔助材料牙膏選擇的宣傳,比如中青年使用含氟牙膏,而中老年對牙齒健康是治療而不是預防,在此階段牙齦炎、牙周病、牙齒感覺過敏癥的發生較為普遍,應該選擇適合自身癥狀的牙膏,通過宣傳來鼓勵人們真正地去實施這樣的行為,僅僅停留在知曉的層面,并不能改變人們的行為習慣,也不能提高口腔的衛生水平,只有知行同步才能提高整體的口腔素質。
除了牙膏的使用外,其他牙齒保健品的使用也是必要的。本調查說明該群體還是傾向于傳統的保健方法,不論人們選擇怎樣的保健方法,都能去除牙齒鄰面的牙菌斑,有效地減少齲病的發生并預防牙周病,因此,人們掌握的方法正確與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宣傳的同時,要注重宣傳保健知識的基礎上加強保健行為的宣傳,糾正一些不正確的行為習慣,只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就能夠起到有效的作用,特別是牙齦萎縮,牙間隙增大的老年人,更加應該注意。
在就醫方向的考慮方面,該群體還是偏向于選擇治療效果好且綜合性強的大醫院。然而真正進行一定的口腔檢查的人數卻并不可觀,人們通常不會在沒有任何癥狀的情況下主動接受一些口腔檢查,即使有了口腔方面的不適,能忍則忍的想法占大多數,忽略了口腔保健必要性和早期檢查、早期治療的重要性,等到難以忍受非看不可時,往往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我們在口腔知識的宣傳方面,也要加大對素質較高人群的宣傳力度,使宣傳到位。
參考文獻
[1]劉紅心,孫玉梅,王鴻穎.261例口腔科患者口腔保健行為的調查分析[J].廣東牙病防治。2004。12(1):43―44.
[2]關久榕.口腔知識宣教對兒童牙齲病防治的重要性[J].現代醫藥衛生,2001,17(3):220.
[3]臺保君,黃薇.湖北省牙防組十年工作回顧[J].口腔醫學縱橫,1998,14(4):241―242.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780.1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04-0374-01
【關鍵詞】 口腔保健;知識;學生
克拉瑪依市位于中國西部邊陲,是在1958年發現克拉瑪依大油田后成立的?,F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地級市,下設克拉瑪依、白堿灘、烏爾禾、獨山子4個區。全市總人口25.4萬,漢族人口為19.0萬,少數民族人口為6.4萬。維吾爾族為主要少數民族。每個區均設有數量不等的民族中小學校。
齲病是學生常見病之一。中小學生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知曉率是評價學校口腔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效果的重要方法,也是創建全國牙病防治先進區和落實《中國口腔衛生保健工作規劃(2004-2010年)》的重要內容。為了解克拉瑪依市各轄區維吾爾族和漢族小學生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筆者于2005年9月16日至23日進行了此次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從克拉瑪依市每個區抽取1所民族小學和1所漢族小學(由于烏爾禾區只有1所小學,學生主要為蒙古族和漢族且總人數不足300人,在抽樣時予以剔除)。共抽取6所小學,收回問卷3 792份,有效問卷3 309份。其中維吾爾族學生963名,漢族學生2 346名;男生1 671名,女生1 638名。
1.2 方法 使用全國統一的《小學生口腔保健知識問卷》,共計10題。該問卷由全國牙病防治指導組辦公室制定,供全國各地使用[1]。維吾爾族學生則使用譯成維文的《小學生口腔保健知識問卷》。調查人員為各調查學校校醫,調查前均經統一培訓,特別要求調查人員在調查時不得向調查對象提供標準答案。
1.3 統計分析 知曉是指答對《小學生口腔保健知識問卷》任意9題或10題全部答對;知曉率=知曉學生人數調查有效學生人數×100%[2]。規劃目標[2]指《中國口腔衛生保健工作規劃(2004-2010年)》規定的城市中小學生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的目標。
2 結果
2.1 不同轄區學生知曉率比較 3個轄區小學生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不同,從低到高依次為克拉瑪依區、獨山子區、白堿灘區,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54.3,P<0.01)。見表1。
2.2 不同民族學生知曉率比較 維吾爾族小學生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顯著低于漢族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 144.2,P<0.01)。見表2。
2.3 不同性別學生知曉率比較 男生和女生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06,P>0.05),見表3。
3 討論
在今天這個社會,就業問題就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成為說不完的話題。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畢業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能夠適應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變化,并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來到了一家xx口腔醫院,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巾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更為了造福人民群眾。只學不實踐,那么所學的就等于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而,實踐可為以后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業學小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在課堂上,我們學習了很多理論知識,但是如果我們在實際當中不能靈活運用,那就等于沒有學。實習就是將我們在課堂上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戰中。
由于以前在一家口腔診所見習過,為了能夠接觸多的患者.能夠全面了解口腔常見病.疑難病的診斷和治療,以及見識高端的診療儀器.積累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 ,還有 我們怎樣才能把課本上的知識靈活恰當的運用到生活、工作當中去,成為對別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我們怎樣才能適應當今飛速發展的社會,怎樣才能確定自己的人生坐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呢?抱著這種想法,我又走進了xx口腔醫院。在那里,我接受了更為有用的醫學知識,和每天接受實踐操作的機會,增強了我的操作能力,使我更邁向成功。
古人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短暫又難忘的實習旅程就像白駒過隙般,飛速而逝,而這其間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應俱全,在每日緊張充實的工作環境中不覺間已經走過了一個月的實習期,回首這一個月的實習期,內心充滿著激動,也讓我有著無限的感慨 。
一.實踐目的
通過口腔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技能,使我對口腔的常見病.多發病 有了全面的認識 ,并結合所學的知識能夠進行初步診斷和治療,還簡單認識了某些口腔粘膜疾病,學會了拔牙術.牙髓治療術.根管治療術,會簡單使用x線片照射機,認識了口腔工藝技術等,使我對學習口腔專業知識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二.實踐時間
xx年1月10日
三.實踐地點
xx口腔醫院
四.實踐心得及內容
通過三個星期的實習,從對口腔醫學的孤陋寡聞,到初窺門徑,再到對口腔知識的全面認識,深刻了解,使我從中學習了很多,人也更加成熟。
第一周,我培養的是對口腔醫療器戒基本認識,及配合老師做一些治療,學會科室內消毒,使用高壓蒸汽消毒鍋,消毒用過的醫療器戒,科室消毒洗手法。做一些簡單的口腔工藝技術如取牙齒模具,灌石膏模型,排牙等。
第二周首先是對前來就診的患者做一些簡單的詢問.交流,給每位醫生平均安排患者人數,安撫患者情緒。從旁協助每位醫生治療,如量血壓,磨銀汞。再者做一些簡單的治療如潔牙術,幼齒拔出術,松動的恒牙切牙,側切牙等拔出術。
第三周主要是了解牙齒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如牙髓炎,根尖炎等。
通過學習口腔的基本知識,接觸患者,了解患者的就診情況,并通過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對所了解的常見病 多發病為其講解,進而使患者有初步的了解。這一階段的學習不僅僅掌握了口腔專業的基礎知識,接觸了患者,最重要的是這一階段對自己臨床處理方法的影響,增加了經驗學習了學校學不到的東西。
【關鍵詞】項目;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693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6140-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身體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人們能夠吸收相關健康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對兒童的身體健康有了新的認識和要求,學齡前兒童的口腔問題是當前臨床廣受關注的重點之一,我國做過相關研究顯示我國當前(4-6歲的學齡前兒童出現齲齒的概率達到了80%,相對于發達國家齲齒概率10%形成了強烈的對比[1]。為了能夠提升我區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的質量,我院聯合多家醫院并在衛生部的支持下展開“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項目”,該項目和幼兒園的日常衛生保健工作進行結合,最大限度地推動該項目的開展深度?,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自我區部分幼兒園,共有學齡前兒童1500名,兒童年齡最小為3歲,最大為6歲。
1.2方法
1.2.1內容明確內容,主要如下:對兒童的家長、幼師、保健醫生還有兒童本人進行針對性的口腔健康教育,對于兒童的教育需要淺顯易懂,指導其刷牙還有保健等基礎知識和技能,定期向兒童的家長以及幼師反映兒童口腔狀況,定為每學期一次。潔治:每個學期均要對兒童進行一次潔治,主要有軟垢刮治以及對牙齦炎進行局部處理。對于兒童的刷牙效果通過菌斑染色劑進行檢查。兒童年齡在3歲以下的用2%氟化鈉溶液對其局部進行涂布,一般來說每周需要進行1次,1個療程為4次,每天需要進行2個療程,由幼師或家長幫助兒童完成。在符合相關條件的范圍之內將六齡齒窩溝進行封閉處理并完成齲齒填充的工作。本次項目的目標為:所有學齡前兒童的刷牙率不低于80%,兒童對于口腔保健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不低于80%,保健牙刷的使用率還有兒童口腔保健的覆蓋率均不低于80%,對于年齡在5歲以上的兒童,無齲率需要在原來的基礎上上升15%左右的比例,而六齡齒的保護率則需要在原來基礎上上升10%。本次項目收費價為一位兒童價格為40元,每間隔一個學期收取一次。
1.2.2培訓我市衛生部項目負責人以及相關專業技術主要人員,組織起相關專業內容和技能的培訓,培訓的主要對象有參加此次項目所有醫院的口腔科醫生、護理人員,所有參加本次項目的幼兒園保健醫生。因為本次項目自身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根據兒童本身的特點,對以下對象進行重點培訓,主要是:幼兒園保健醫生、幼師以及保育員。培訓內容主要如下:學齡前兒童相關口腔保健知識,刷牙牙膏選用含氟牙膏以及了解如何通過牙菌染色檢查的方法對刷牙效果進行測定。
1.2.3宣傳活動很多家長及幼師對于兒童牙齒口腔都持有以下觀點,認為乳牙早晚都要更換,因此無須對它太過重視,這種陳舊的錯誤觀念需要得到糾正。通過宣傳教育活動使得家長幼師了解兒童嚴格進行口腔衛生行為規范以及對于乳牙進行保護有多么重要的意義,注重口腔衛生,防止出現齲齒。
2結果
在本次開展項目活動之前,我區學齡前兒童齲齒出現的平均概率為65.0%,而兒童的齲齒平均顆數為3.11顆。經過3年的項目開展之后,我區幼兒園的覆蓋率達到了56%,所有學齡前兒童覆蓋率超過了50%;而幼兒對于相關口腔保健知識也從最開始的25%左右提升到了96.2%;在項目完成之后我區婦幼保健機構在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的模式出現重大變化,幼師、家長以及兒童對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建立起良好的口腔保養習慣;6歲兒童無齲率有明顯上升而齲齒顆數則有所下降。
3討論
本次項目的展開主要是為了提高學齡前兒童在口腔保健方面的水平,使其能夠熟練地掌握相關技術。這個項目有多個機構一起合作,在本次項目活動展開之后基層醫院對于幼兒口腔保健的防潔技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使得婦幼保健機構在相關服務上面產生模式的根本性變化,以往僅僅是被動的等待幼兒口腔出現問題之后進行治療,而本次項目則是提倡其主動走進幼兒園,這種服務模式的改變對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來說有著巨大的作用,使得幼兒園群體能夠受到更加規范專業的服務從而使得學齡前在口腔保健方面水平能夠大幅度的提升[2]。
本次項目另一個重要的轉變在于婦幼保健機構在對幼兒園保健技術指導方面有了顯著的變化,兩者之間構建起了網絡聯系,這樣使得工作的展開更加順利。婦幼保健機構能夠對于學齡前兒童對口腔保健情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這也是對幼兒園幼師以及相關負責人一種間接的督促,而且幼兒園能夠對項目的來源還有目的等明確了解,積極配合工作以提高學齡前兒童的口腔保健工作。
兒童對于營養的攝入以及性格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健康的牙齒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乳牙遲早要換掉的錯誤觀點,使得幼師或者家長都對兒童的牙齒在保護方面沒有足夠的重視,而這個項目的展開需要家長的配合,且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擔經濟費用,所以在開展這項工作的時候不僅需要對幼兒開展工作,家長的思想工作也非常重要。幼師通過兒童的年齡心理特點,通過諸如講故事、刷牙操或者集體活動等方式來培養兒童的刷牙愛好。
綜上所述,建立活動項目全方面地促使兒童家長以及幼師加入是對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質量保障的關鍵因素,同時能夠迅速提高當前學齡前兒童群體的口腔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