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9 18:29:37
序論:在您撰寫公共安全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近年來,我國高校安全教育在國家重視及自身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類似陳某溺水等頻頻發生的高校安全事故卻一再從反面角度印證了我國高校安全教育還存在明顯不足。首先,以理論教育為主的教育模式,教育內容缺少對現實案例的關照,學生感覺與自身無關,缺少自覺學習的意識。這就很難引起學生對安全的重視,達不到教育的效果。其次,教育內容單一,對自救技能的培養缺乏實踐演練。當前的安全教育多是對一些發生概率小、損失比較大的災害的教育,對于防盜、防搶、食品衛生安全這類發生概率較大,危機面相對較小的個人人身安全教育,宣傳力度、廣度、頻度都不夠。最后,演練教育專業程度不高。安全教育如安全防患技能、防身術、中毒自救、遇火災逃生等都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甚至需要專業人員的現場指導。目前我國高校安全教育主要信賴學校教師,而教師自身都缺少相關專業知識與實踐經驗,以致演練教育往往流于形式,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二、當代大學生對安全教育缺少興趣的原因分析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論”,指出個體成長發展的內在力量是動機。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要所組成。當某種需要成為迫切需要,就會轉化為動機,從而激勵個體表現出某種行為的積極性。各種需要之間,有先后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它們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根據馬斯洛的理論,安全需要是繼生理需要(如空氣、水、吃飯、穿衣等)之后的第二個層級,屬基本需要。當代大學生大多數家境穩定,不愁吃穿,在校求學期間正處于安全需要層次,即會產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實力的欲望。在安全需要的推動下,學生本該重視安全教育,積極學習安全知識及技能,滿足自身安全保護的需要才對。然而通過對陳某溺水事件的總結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安全意識淡薄是一種普遍的現實。這看似矛盾的理論與現實其實并不矛盾。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從理論的角度說明了“需要—動機—行為”之間的內在關系。當代高校安全教育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原因并不在于學生沒有安全需要,而是當前教育模式沒能讓學生感覺到的安全需要的迫切性,因而無法轉化為學習動機,也就無法表現出學習的積極性。具體來說就是,當前以理論教育為主的安全教育模式,理論性強、教育內容及教學形式單一,缺少對現實的關照。即使是對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件,要么諱莫如深對具體情況避而不談,要么僅僅是一紙通報,發由班主任或相關學生管理人員進行案情通報了事。在整個過程中,缺少對案例的講解,學生對案例的前因后果不明,也不了解事件的嚴重性,覺得只是一件已經發生的事而已,感覺與自己無關,沒有提高防范意識的需要,自然也就不會轉化為動機及行為。這樣的安全教育模式下,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是可以預見的。
三、利益驅動下的成本教育模式
在這里,我們引入管理學、經濟學中的兩個概念,提出改善當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存在之不足的一些對策。利益驅動是利用人趨利避害的生理特性,使用個人利益引導或驅使他去從事不愿或者不能主動從事的工作。而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應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所謂利益驅動下的成本教育模式,即通過各種個性化方式激發學生的安全需要,驅使學生主動參與安全教育,掌握和了解為了滿足自身安全需要必須具備的安全知識、技能以及密切相關的各種法律法規,從而提高學生安全素質水平的安全教育模式。具體來說可以表現為:
第一,由“與我無關”向“如果是我”的主體意識轉變。我們提倡改變當前安全教育案例通報式的教育方法。因為案例通報式的方法容易讓學生感覺即使是發生在身邊的事,也不過是一件已經發生的“與我無關”的事而已。在成本教育模式中,應當引導學生進入案例事件的場景,通過對案例的解析,讓學生清楚了解事件當事人“如果是我”,那么“我”會為此事件付出什么樣的“成本”,在將“成本”與自身安全需要相比中自我反思,從而主動拒絕危險行為,提高安全意識。
第二,將理論條文變為“如果是我”的行為事實教育。當前頻發的校園安全事件中有一類現象值得我們深思,那就是來自于學生群體內部的盜竊、搶劫、傷人等事件,不懂法、不了解行為代價往往是學生犯罪的一個主要原因。這并不是說事發的學校沒有進行法律知識普及,而是法律條文的一紙文書讓學生覺得“與我無關”。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大都偏愛影像性的安全教育形式,因為影像性的東西比講授式的理論來得真實、生動,容易讓學生產生“如果是我”的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因而更具感染力。因此,我們倡導的成本教育模式中,對于像法律法規這類知識教育,全文灌輸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多采用生動教學手段,通過模擬場景或影像教學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在這方面,近幾年中央及一些地方政府部的一些教學資源,如央視宣傳新交通法的“文明天下系列報道”節目、廈門公安局制作的系列Flash教育宣傳短片等,內容豐富,形式新穎,都可以直接引入高校安全教育課堂來豐富教學內容。
四、結語
>> 關于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反思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探討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基本內容探析 論公共安全教育 公共安全教育:高校學生工作的新視點 關于加強公共安全教育的思考 西方公共安全教育的啟示 略談小學校園公共安全教育 媒體責任與公共安全教育 福建:公共安全教育讀本納入免費教科書 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安全教育和管理探索 談素質教育中易被忽視的公共安全教育 傳媒在公共安全教育中的功能定位 新形勢下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研究 重視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公共安全教育培養合格人才 實施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的路徑 中美日高校安全教育的對比研究 加強中小學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六個一” 公共安全賬單 《關注公共安全》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10-08-17/2012-09-20.
[7]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Practical Information On Crisis Planning:A Guide For Schools And Communities[Z].2003-05.
[8] Stanford puter Security User Awareness Training [EB/OL].,2010-05-03/2012-09-25.
[9] 沈霞娟,寧玉文,高東懷.美國高校信息安全教育探析及啟示[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2(1):111-113.
[10] Princeton University.OA Trips & Activities[DB/OL].http://princeton.edu/~oa/trips/index.shtml,2011-12-12/2012-09-01.
[11] 尹曉敏.美國如何加強校園安全管理?[J].中小學管理,2007(4):52-55.
[12] 王沫,石佳.美國高校安全教育及啟示[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2(3):89-91.
[13] 謝興華.高校安全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214-216.
[14] 吳春梅,劉曉杰,石紹成.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中的自身安全與社會安全[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09-113.
[15] 黃迎乒.大學安全教育、學生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07(5):179-182.
1.1發揮公安優勢,組建專門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團隊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師資隊伍建設情況。如何有效發揮公安優勢,組建專業教學團隊,積極服務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是近年來我們研究和踐行的一項重要課題。
(1)組建專業教學團隊。治安管理學院依托多年來公安教學和管理中所積累的經驗,積極發揮公安行業優勢,圍繞校園公共安全教育的目標和要求,針對當前各級、各類學校校園公共安全教育中的薄弱環節,依據教師專業方向、學緣結構、學歷結構與年齡結構等方面因素,抽調部門中青年骨干教師,按照“數量適當、素質精良、結構合理”的原則組建了專門的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團隊。
(2)準確定位團隊成員的研究方向和領域。在完成校園公共安全教育專業團隊建設的基礎上,根據校園公共安全教育中社會治安防范、學生法制教育、危機處置及應對、交通安全法規教育等幾個實用課題,從團隊教師承擔的任務、校園公共安全教育的需要等因素,由治安管理學院統籌安排教師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領域,使以上幾個領域的每一個方向都有人研究,每一個團隊成員都有自己的研究專長的格局。
(3)努力提高團隊成員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治安管理學院采取有計劃地選送教師進修深造、督促和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研、科研、調研等方式,做好教師的培養、培訓和專業技能的更新,以不斷適應校園公共安全教育的需求。通過近些年的建設和打造,治安管理學院形成了一支“數量適當、素質精良、結構合理”的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團隊。
1.2突出公安特色,開發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課程
近年來,治安管理學院積極發揮自身優勢,針對校園公共安全教育中要求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知識,強化生存意志,掌握生存技能,保護生存環境,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念,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學會應對生存危機和擺脫生存困境教育的要求,結合部門專業、課程設置基本情況以及師資隊伍的優勢,開發了《學生治安防范》(防盜篇、防搶篇、防騙篇、防傷害篇)、《發生火災時我們該怎么辦?》、《學生如何防止交通事故發生》、《危機來臨我們如何應對?》、《學生道路交通安全法規教育》和《學生法制教育》等系列校園公共安全教育課程。從這兩年實施的情況來看,這些課程的開設受到了學校、家長和學生的歡迎,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3立足公安專長,研發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課件
針對校園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的需要,治安管理學院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團隊積極發揮在公安教育方面的優勢,發揮公安專長,組織團隊人員分組編寫近10門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系列課件。從實施的情況來看,這些課件的開發對治安管理學院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的實施起到了極大的幫助。通過課件,充分創造出一個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生存教育教學環境,為教師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有效地突破校園公共安全教育的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同時,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我們根據大、中、小學不同系列的要求編制不同類型的課件,并且每年還要求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補充及更新課件的內容和案例等材料。通過專門課件的研發,確保了團隊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的規范性及教學效果。
1.4發揚公安傳統,有效開展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
高等學校三大職能之一是服務社會,有效發揮特長服務社會一直是我們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近年來,治安管理學院在做好服務公安機關工作的同時也在不斷加強對行業外社會的服務,每年不同類型學校參加校園公共安全教育培訓的學生人數都超過萬人,而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成效分析
自云南警官學院治安管理學院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團隊開展校園公共安全教育創新模式研究以來,團隊成員對各級、各類學校上萬人開設了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以云南省某高校為例,2011年,該校保衛處在部分同學中進行了一次隨機性校園公共安全調查,發出調查問卷1000份,有效收回922份,有效率達到92.2%。
以下是幾個典型問題的統計:①你知道校園110報警電話嗎?回答知道的有581份占63%,不知道的有304份占33%;②你會不會使用滅火器、消防栓?回答會的有148份占16%,基本會的有516份占56%;③你是否注意學校公共場所、學生公寓的安全出口?回答比較留心的有369份占40%,不太注意的有396份占43%;④你對學校近年來開展的安全教育活動的態度?認為非常有必要的有645份占70%,沒有什么用的有129份占14%,可有可無的有129份占14%;⑤你認為是否需要就常見安全問題開展相應的應急培訓、講座?回答非常必要的有433份占47%,有一定重要性的有323份占35%。2011、2012年兩年中,校園公共安全教育團隊受該高校之邀,積極發揮公安行業優勢,充分利用校園公共安全教育團隊研究成果,在師生中開展了多場次的校園公共安全教育講座和實踐。2012年底為了檢驗校園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該校又在同學中進行了一次隨機校園公共安全調查,發出調查問卷300份,有效收回289份,有效率達到96.34%。
幾個典型問題統計如下:①你知道校園110報警電話嗎?回答知道的有211份占73%,不知道的有61份占21%;②你會不會使用滅火器、消防栓?回答會的有49份占17%,基本會的有191份占66%;③你是否注意學校公共場所、學生公寓的安全出口?回答比較留心的有124份占43%,不太注意的有130份占45%;④你對學校今年開展的安全教育年活動的態度?;卮鸱浅S斜匾挠?05份占70.9%,沒有什么用的有47份占16.3%,可有可無的有31份占10.7%。⑤你認為是否需要就常見安全問題開展相應的應急培訓、講座?回答非常必要的有142份占49%,有一定重要性的有98份占34%;⑥你對學校兩年來開展安全教育和應急培訓情況的態度?回答滿意的有90份占31%,基本滿意的有124份占43%,不太滿意的有69份占24%。該高校以上兩次問卷調查的方式是隨機的,調查的內容也基本相同。從結果對比不難看出,師生的安全意識、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都有一定的提高,說明兩年來的校園公共安全教育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這也充分說明這一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模式是有效的。這一安全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實踐不僅有效發揮了高等院校服務社會職能,也使教師價值得到充分展示,同時還有效維護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3結論
1)校園公共安全教育課程有其特殊性,特別強調或重視針對性和實效性,尤其強調生存知識的學習、生存技能的掌握。這些技能的培養是普通德育教師所不能完成的,也不是每一個學校每年進行一次或二次災害演習就能達到的,必須由專業人員開設專業課程或者講座才能完成。
2)公安院校在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方面具有獨特的行業優勢和公安特色。依據公安行業優勢組建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團隊、開發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課程、研發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課件和有效開展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學是創新校園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一種有益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公共安全 教育 思考
日常的公共安全教育在應對突發公共安全危機、保護生命財產安全方面作用巨大。如何加強我國公共安全教育,完善公共安全教育體系,創新公共安全教育機制,探索公共安全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提高我國公眾的安全意識,增加安全知識,提高應對危機的能力,是當前我國治理公共安全問題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中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在加速進行,這一社會結構特點決定了中國社會面臨的風險更加復雜多樣,公共安全問題更加突出。事實也的確如此,現階段,各種影響公共安全的事件大量出現,重大自然災害頻發,由各種傳染病引起的公共衛生事件嚴重威脅民眾健康,食品藥品衛生事件不斷曝光,安全事故總量居高不下,社會安全形勢嚴峻。各種安全問題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以自然災害為例,2008年以來全國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約4.7億人受災,死亡和失蹤88928人,緊急轉移安置2682.2萬人,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3547.5億元。公共安全危機事件發生的頻度和造成的損失表明,我國已經進入一個復雜的高風險社會。
面對因公共安全問題引發的高風險,加強公共安全教育是必須做的基礎性工作。其意義在于:
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有助于預防事故災害的發生。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可以增強公眾及相關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增長安全知識,從而有效預防各類事故災害的發生。
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因公共安全問題帶來的損失。一方面,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可以提高救援人員的技能,增強救援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可以使被救援人員運用良好的安全知識和技能積極自救,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種災害造成的損害。
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是應急管理有效運行的基礎條件。應急管理的成效依賴于多種力量的協同配合。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應急部門、各種救援力量、其他參與者和被救援群體各自的專項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相互之間的協調配合意識和技能,提高應急管理的有效性。
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是形成良好的公共安全文化的有效途徑。良好的公共安全文化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通過教育,可以轉變人們關于公共安全的價值觀念、思想意識,完善各種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心理和行為模式,為公共安全管理步入良性軌道奠定基礎。
良好的公共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公共安全的研究水平和技術水平。通過人才培養、專業設置和擴充研究機構,可以壯大公共安全的研究隊伍,增強研究能力,提高公共安全的技術水平。
我國公共安全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從我國各種災難發生的數據統計和公眾在災難產生及救援中的表現來看,我國公共安全教育嚴重滯后于現實需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協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立法不完善。當前,我國關于公共安全應對的法律體系和應急救援機制正在逐步完善。但是關于公共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規卻不健全。我國目前沒有關于公共安全教育的統一立法,教育法規中對公共安全教育沒有作出相應規定,而其他法規只作出了原則性規定,缺乏對公共安全教育內容的具體規范和標準,完善的公共安全教育的立法體系尚未形成。
機制不健全。沒有相應的財政投入和其他資金籌措的相關規定,資金投入不足是公共安全教育不完善的重要原因,獎懲激勵機制的缺失不能充分調動政府部門、相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及個人從事公共安全教育的積極性,而監督評價機制的缺失使得公共安全教育只停留在簡單的低水平上。
教育體系不完善,覆蓋不全。完善的公共安全教育應該是一個覆蓋面廣、針對性強的系統。我國公共安全教育沒有形成針對各種層次和對象的完善的體系。一是學校公共安全教育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中小學和大學在教學時間、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手段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二是專業生產的公共安全教育培訓欠缺,尤其針對農民工的教育不到位。主要表現為農民工導致的安全生產事故頻繁。三是社會公共安全教育不完善。特別是對農民、老年人、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及其他游離于組織之外的群體的公共安全教育針對性不強,效果不好。
教育資源缺乏。從事公共安全教學和研究的人員少;教材類型數量少,而且質量不高,尤其缺乏通俗易懂的普適性教材;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展館不多;在專業設置上,我國高等教育中涉及安全的專業設置主要是技術和工程方面,沒有公共安全教育的專業;專門的研究機構不多,研究成果少、層次不高;在社會資源方面,由于我國的保安公司主要由公安機關獨家經營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共安全社會組織的發展,使得公共安全教育的社會資源匱乏。
教育方式手段落后?,F在的公共安全教育很多還是以知識介紹為主,照本宣科,缺乏體驗性、情景性的教學活動,更缺乏相關的實戰演練。
非制度化。由于缺乏相關的硬性規定和監督評價機制,我國的公共安全教育呈現出一種事后性、應景性、補救性的非制度化狀態。
我國公共安全教育滯后的結果就是公眾整體的安全意識不強,缺乏危機意識,缺乏安全知識和技能,這使得各種安全事故的預防難度增大,安全問題發生時不能將損失降低到最小。
如何加強我國公共安全教育
公共安全問題的治理要做到監管、救援與教育協調發展,而教育更是具有全局性、基礎性作用。
完善立法體系。公共安全問題的預防和應對都需要法律作支撐,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專門的公共安全教育法規,統一對公共安全教育的主體、原則、內容、職責、標準、保障等做出具體的規定。在這個法規統領之下,再完善其他專項法規中的關于公共安全教育的規定,形成完善的公共安全教育法規體系,為加強公共安全教育奠定法律基礎。
加大公共安全教育的資金投入。公共安全教育應該納入國家教育培訓的范疇,建立相應的資金保障機制,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確保在公共安全教育研究、師資培訓、課程開發、基地建設、教材編寫等方面有足夠的資金保障;另一方面,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多種形式資助或參與公共安全教育,拓寬公共安全教育的資金來源。
建立健全公共安全教育體系。一是要建立健全以中小學為主的學校公共安全教育體系。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統籌安排,從教學時間分配、教學資源開發、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方法創新、監督和評價等方面建立相應機制,確保學校公共安全教育取得實效,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安全意識和技能。二是要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社會教育體系。應當根據教育對象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容易被接受的教育形式。三是要建立健全以行業為主的專業安全教育體系。要根據行業特點,進一步完善消防、交通、衛生、化工、礦業、建筑等重點行業的安全生產教育體系,特別要注重加強這些行業中農民工的安全教育。四是要建立以突發事件應對為主的應急管理安全教育體系。要加強政府應急管理、預報預防、救災救援等部門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指揮調度、組織調動、預測預報、搶險救援方面的能力,同時,要加強志愿者和其他非政府組織成員的教育培訓,提高他們參與救援救助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推進公共安全教育社會化。一是要發揮媒體的作用,確定媒體在公共安全教育的職責任務,對媒體參與公共安全教育宣傳作出硬性規定。二是要鼓勵企事業單位、學術團體、群眾組織、行業協會等積極參與公共安全教育。三是要積極發揮安全防范企業在公共安全教育中的作用,要求它們在搞好安全服務的同時注重公共安全教育的普及。四是要積極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推進公共安全教育進社區、進單位、進家庭、進校園等活動。
加強和整合教育資源。一是拓寬師資隊伍來源渠道,在高等教育體系中開設公共安全及相關專業,培養專業人才。二是加強公共安全教育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數量和質量。三是建立相關的教育基地和展館,拓展教育平臺。四是積極開發利用社會資源,充分借助社會力量,推進公共安全教育社會化。五是編寫、制作和開發相關的教材、宣傳資料、軟件等等。六是整合現有公共安全教育資源,發揮教育合力。
創新教育形式和方法。多采用教育對象喜聞樂見的形式,少用傳統的課堂講授法,不斷創新教育方法。特別要注重加強演練,提高教育的實戰性、實用性和實效性。
設立全國公共安全教育宣傳日(周)。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促使社會組織和個人明確開展公共安全教育的職責和義務,提升國民整體的公共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作者單位:重慶警官職業學院)
[關鍵詞]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體系
公共安全是指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的安全以及公共生產生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故、社會安全事故等事件,涵蓋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等多個領域。高校是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場所和載體,需要充分發揮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功能,健全和完善高校安全教育體系。
一、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體系架構的重要性
公共安全教育向大眾普及公共安全知識,以提升公共安全能力,維護社會穩定和人群和諧,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發展科技、傳承文化、服務社會的高地,是公共安全建設的重要板塊。近年來,頻繁發生的高校公共安全事故和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公共安全形勢,使公共安全教育越發成為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規定動作”。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在構建平安校園,實現學校有序發展,保證大學生成長成才等方面作用突出。就目前情況來看,在我國對民眾的公共安全教育仍處于零散、不正常、低水平、不健全的大背景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整體水平雖明顯高于其他板塊,但仍未達到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有評價及常態化、規范化、科學化、高效化的程度。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路徑是將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視為系統工程,加強內外溝通,整合利用各種資源,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地構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體系,以實現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全員、全程、全方位、整體性覆蓋。
二、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體系架構
(一)構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管理體系
公共安全教育應該在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指導下統一開展,實現頂層設計、整體規劃、強勢推進,才能細化分工、明確責任、規范制度,使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科學化、體系化、規范化、長效化。領導小組應該由黨委書記(或主持工作的副書記)任組長,由分管學生工作、教學工作、宣傳工作、安全工作的校領導任副組長,直接領導和統籌協調“公共安全教育領導小組”的各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成員包括教務、宣傳、科研、人事、財務、學生處、保衛、團委、后勤等相關職能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以積極支持和參與全校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為搞好公共安全教育教學、課程建設、人才培養、科研立項、教育實踐、經費支持等方面提供組織領導上的堅強保障。
(二)構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對外聯接體系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并不能脫離校外世界而獨立存在。不僅教育的內容、目標、環境、對象等深受外界影響,教育本身也需要形成內外合力。學校應主動了解和貫徹落實國家制定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各項政策法規和標準要求,嚴格參照標準進行建設,主動接受各級主管部門安全教育的建議指導、考核評估等。高校應主動與公安、教育、民政、建設、工商、安監、廣電、婦聯、團委等職能部門形成公共安全教育外部聯動機制甚至組建交流平臺,主動向有關部門通報本校公共安全輿情及安全教育實施狀況。根據國家和地區安全形勢制定高校安全教育要點,參與地區安全教育專項研究,參與地區性的安全教育教學交流活動等。高校要注意與周邊社區配合,將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納入到區域安全工作體系之中,協同聯動,充分發揮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集群效能,形成公共安全教育齊抓共管的局面[1]。學校在做好公共安全教育的同時,應與家長聯系溝通,配合學校安全教育方針的具體落實。雙方進行信息交流、積極搜集典型安全教育案例、開展安全教育經驗交流與科學研究等,為“集成化公共安全教育[2]”做出重要貢獻。
(三)構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人才體系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隊伍雖無必要強行實行“專職化”,但也應制定公共安全課教師任職資格標準(要求),只有政治立場堅定,理論素養高、教學水平高的教師才能擔任公共安全課教師。為此,校領導要帶頭講公共安全課,發揮示范效應。鼓勵班主任、保衛處骨干等承擔公共安全課程,鼓勵支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參與公共安全課程教學。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課特聘教師巡講機制,從衛生、交通、消防隊、公安、國安、文化等部門遴選聘用社會賢達人士加盟公共安全教育隊伍,以提高安全教育的趣味性、知識性、實踐性和實效性。另一方面,為提高師資水平,還要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全體在職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系列和教師校本培訓計劃,逐步完善教師培養培訓、交流學習制度,分層次開展培訓工作①,使全體教師每年至少培訓一次,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四)構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課程體系
1.完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課程體系高校應將公共安全教育課程納入培養計劃,構建起包括公共安全類必修課和選修課在內的課程體系,并重視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積極拓展多渠道多平臺多方式。注意公共安全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育、大學生就業指導、國防教育課等課程的交叉與整合,注重發揮所有課程的滲透教育功能。2.以思政課為主陣地突出公共安全教育公共安全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而“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育部“05意見”)。目前,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無論是選修課程還是必修課程,在內容上都會涉及到公共安全問題,這是利用思政課加強公共安全教育的“先天條件”。在這些課程中,公共安全問題零散分布在部分章節之中,思政教師須運用教學智慧,把握“教育時機”,碰到公共安全方面的內容可以“借題發揮”、精講細講。3.在專業課教學活動中滲透公共安全教育為了培養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高校人才培養計劃中專業課程在課程體系中占據了很大比例。目前全國高校所開設的各類專業(從本科專業一級門類來看,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來源于某些具體的行業領域,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公共安全問題。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任何一門專業課程與公共安全毫無關聯。就這一點而言,公共安全教育不僅僅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專職”,其他公共必(選)修課程、專業課程任課教師都應該在教育教學中自覺滲透公共安全教育。例如: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大專業包括:預防醫學專業、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婦幼保健醫學專業、衛生監督專業和全球健康學等小專業。這些專業都和衛生公共安全有關,有必要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增設安全教育課程,在專業課教育教學中進行滲透教育。這種看似零散的點滴教育,恰恰體現了“全員參與,系統孕育”的教育策略。4.開展公共安全專題教育班會、團日活動、青年論壇、講座、黨課等都是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效載體。如依托“青年者培養工程”,率先在大學生骨干、團干部、青年知識分子等青年群體中開設“人的生死觀”“如何科學對待我們的人生環境”“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什么是國家安全”等內容的專題講座,能夠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幫助大學生切實提升公共安全意識。5.在實踐教學中安排公共安全教育內容實踐教學是深化公共安全課堂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獲取、消化和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如組織大學生對特定區域進行調研和評估,鼓勵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在公共安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進行公共安全方面的演習演練、技能訓練;組織大學生利用各種便捷的交流平臺對公共安全熱點、焦點、難點問題進行討論評判;組織大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很好地融入公共生活,自覺維護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6.在多種平臺中營造綜合教育氛圍高校要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和大學生的特征需求,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報刊、網站、QQ群(包括班級群、社團群、共青團群、黨員群等)、宣傳欄等平臺,利用現代媒體的視頻和影像優勢,提高公共安全教育的便捷性和生動性。將公共安全教育融入新生入學教育、安全知識講座、宣傳海報、校園網絡宣傳、保衛部門官方微博、安全教育周等多種安全教育活動中,融入小電影、話劇、相聲、攝影、繪畫、文學等作品中,共同營造公共安全教育情境化、大眾化、常態化的良好氛圍。
(五)構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考評體系
構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考評體系旨在總結公共安全教育經驗教訓,促進教育工作持續健康發展。一方面,高校對本校公共安全教育情況要做好大數據分析,通過建立若干個教學質量觀測點,構建起公共安全教育教學質量測評工作體系,即時動態地掌握公共安全教育狀況,并據此完善教學質量測評機制和教師考核評價制度。對公共安全教育中涌現出來的影響力人物、教學名師、教學能手、優秀團隊、先進事跡要進行適當的宣傳和激勵。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通過“學生安全意識的建立、基本知識技能的掌握和安全行為的形成,以及學校公共安全教育活動的安排、必要的資源配置、實施情況以及實際效果[3]”等評價標準指標對高校和校長進行督導和考核。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六)構建高校公共安全自我教育體系
“教是為了不教”。高校應引導和鼓勵學生通過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方式拓展公共安全教育成果,讓大學生“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3]。通過黨團組織、班級、社團等組織載體,引導大學生認真學習公共安全理論與應急知識,圍繞公共安全熱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學習討論會,讓學生圍繞一些模糊認識在討論中增進價值認同,增強安全意識。通過學生自發建立學生治保會、自律會、安全協會等安全教育組織,積極開展實踐演練、加強安全防衛指導,進行安全巡查,與有關部門配合排查學校周邊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并處置大學生中的矛盾糾紛[4]。同時,對在維護校園治安和穩定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個人或組織要給予適當的獎勵。
[參考文獻]
[1]馮小寧.新形勢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體系的構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1(2):107.
[2]劉江民.構建“集成化公共安全教育”體系的幾點思考[N].人民公安報,2007-03-28(2).
[3]李超.公共安全教育公安機關大有可為[N].人民公安報.2015-03-06(4).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公共安全教育,在途徑上一定要多樣化且要落實到實處。首先,要充分利用學校的班、團、校學生會、升降旗儀式、墻報等形式來滲透公共安全教育,并以參觀、專題講座、演練等為輔助手段,加強公共安全教育。以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為例,學??裳埛ㄖ聘毙iL到校進行專題講座,在這個過程中,學校還可利用圖片展覽、校園廣播、板報等形式來營造氛圍,專題講座后以交通安全問卷形式來促進學生系統掌握交通安全知識。這樣,從意識上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通過講座來進行知識講解,以問卷來強化安全行為,從而使安全教育更具有系統性。其次,注重通過游戲、活動等體驗活動來開展公共安全教育。
一直以來,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公共安全教育基本是以講授方式進行,活動形式較為單調,學生較為反感,甚至一些學校將公共安全教育作為一種“指令性任務”,只是利用校會、節日等進行一些“講話式”的教育,效果甚微。公共安全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作,不僅要讓學生從意識上得到強化,還要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得到技能培養,這就需要以體驗活動來進行。如用火安全教育,教學中可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實地操作滅火器、進行主題班會等形式來進行,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體驗,這樣的安全教育效果才會更好。當然,要讓公共安全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學校公共安全教育實踐中還需加強和公安、消防等部門的合作,要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如“飲食衛生安全教育”過程中,引導家長帶領學生通過調查食品的說明書來獲得基本飲食衛生安全常識就是不錯的方法。
二、綜合實踐活動中公共安全教育保障機制
公共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而在學校教育體系中,公共安全教育又成為“可有可無”的,這就自然讓公共安全教育無法實現預期的目的。而這不僅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體制上也存在較大問題,畢竟我國的教育還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觀念的束縛。為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公共安全教育需要從機制上得到保障。首先,在時間上一定要得到保障。雖然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內容繁多,且以學科教育為主,但在活動實踐中定要以《綱要》精神和內容為出發點,除了要在課程上保證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外,還要結合學校實踐在班會、校會中滲透公共安全教育。其次,在資源上要不斷豐富。
公共安全教育并不是簡單的說服教育,而是一種體驗式教育,更多的是要讓學生深入其中,自主性地進行學習和實踐。因此,在資源上就必須較為豐富。在學校公共安全教育體系中,要豐富公共安全教育資源,要堅持“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的思路,循序漸進地進行。以交通安全教育為例,學校原有的圖片資料可不斷補充,在圖書方面也要不斷補充,還要借助網絡不斷豐富網絡資源,與此同時,可發揮學生在過程中的作用,將學生的一些作品收集起來作為資源進行整理。最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當前中學綜合實踐活動沒有專業教師進行,多是由班主任或其他教師負責綜合實踐活動。從專業化角度講,無論是班主任還是學科教師,在公共安全教育方面無論是知識還是方法都存在一定欠缺,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加強教師專業化培訓,學校也應加強校本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三、學校綜合實踐課中公共安全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高?!」舶踩逃热?/p>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2)005-173-02
伴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進程,高校辦學的規模不斷擴大,在校生人數也不斷增多。與此同時,大學生生活學習的安全問題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加強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內容的研究,充分發揮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內容的整體功效,對于高校的穩定與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內涵
高校公共安全是公共安全理論與實踐在高等教育領域的轉化和表現。傳統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主要是以喚醒大學生群體維護自身安全的意識、提高維護自身安全的技能為目的(即小安全觀教育)。在新形勢下,加強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在內容上應當與時俱進,實現由傳統安全觀向非傳統安全觀的轉換,即開展大安全觀教育,這是時代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提出的新課題與新要求。
經過改革開放的發展,高等學校已從封閉型轉變為開放型,其管理方式也從單一的管理模式進入多元的社會化管理模式,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日益變得復雜而多變,校園治安形勢日趨復雜嚴峻。在這種情況下,公共安全教育涉及的內容變得十分廣泛,并且與高校的所有教育活動緊密相連。目前,“高校公共安全”仍是一個擁有多重涵義的范疇:既可以表征為一種教學、科研與管理等活動的良好秩序狀態,也可以表征為一種安定有序、公平正義、穩定和諧的文化心理;既可以表征為良性的管理模式與制度機制,也可以表征為主體期望的正常的教學活動不受外力干擾的結果。
2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內容
加強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首先必須明確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內容。參照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針對目前我國高校公共安全的實際狀況,我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應著重加強以下幾個方面。
2.1 生命安全教育
由于我國當前社會轉型加速,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貧困問題、就業問題、情感問題、家庭問題以及教育本身的問題,都可能導致部分高校大學生身心脆弱,他們在生命認識上的無知和淡漠導致了對生活、生命采取了極端態度與做法。究其原因,除了家庭、社會對生命安全教育認識的滯后外,高校則存在著生命教育體系的缺失和極不完善的情況。根據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顯示,45.7%的大學生認為目前高校生命教育缺失,44.7%的大學生認為高校團學活動不能滿足心理需求。目前,大多數高校都沒有單獨構建生命教育課程體系,而是將其融入在高校公共政治理論課、心理健康教育課,或是納入安全和法制教育課程之中。
“生命安全教育”最早是由美國的杰·唐納·華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1998年,我國臺灣地區開始在學校開設生命教育課程,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設置了“生命教育委員會”。相比之下,中國大陸高校在這方面的教育就顯得十分滯后。生命安全教育是為了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健康等需的知識與技能,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養成安全、健康的生活習慣。結合時代的特征和當代大學生的實際,高校要通過多種渠道與途徑,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人際關系和諧教育、挫折應對教育等內容,樹立學生尊重生命、愛惜生命的理念,進而學會對他人生命的尊重、關懷和欣賞,通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真正回歸到教育的本質。
2.2 心理安全教育
自1998年我國高校擴招以來,高校畢業生人數激增,從2003年到2012年,我國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由212萬激增到680萬,大學畢業生的人數逐年大幅上升。再加上歷年來未能按時就業的大學生、農民工以及城市失業人員,需要就業的人數達兩三千萬以上。目前,大學生不僅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而且學業壓力、人際關系緊張、考試失敗以及戀愛受挫等問題,也極容易使大學生產生心理方面的各種問題。一項調查表明,大學生求學期間最焦慮的問題:51.82%的學生認為是“學業問題”,71.34%的學生認為是“就業壓力”,15.33% 的大學生認為是“人際關系問題”,14.99%的大學生認為是“情緒低落自己無法調整問題”,“對自己前途沒有信心”的學生達到總人數的56.25%。這些問題導致大學生心理抑郁,嫉妒與排斥心理嚴重,在面臨困難與矛盾時常常陷入鉆牛角尖的死胡同而難以自拔,甚至有可能采取各種極端手段而結束自己的生命。
針對大學生目前的種種不良思想情緒和心理障礙,高校要通過校園文化建設,來提高學校的凝聚力;要通過對大學生的心理安全教育,來提高其自制力;要通過加強心理安全教育,來提高其免疫力;要通過開展心理咨詢工作,來提高其預防力;要通過實施心理危機干預,來提高其控制力。只有充分發揮與整合了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各種資源優勢,科學建構起了大學生心理安全的系統工作機制,我們才能防患于未然;也只有積極主動地開展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安全教育,才能提高其心理危機應對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從而保障其心理與生命安全。
2.3 信息安全教育
建設校園網絡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徑。校園網絡的應用對高校提高教學科研、加速信息處理、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資源共享和建立信息化校園都起到了無法估量的作用。但同時,高校網絡信息安全存在諸多問題,和當前信息時代快速發展的局面產生不協調。根據 BISS公布的統計數據,造成信息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疏忽占57%;外部惡意攻擊占24%,病毒是14%,兩個相加占38%;用戶誤操作占5%。
為了培養具有良好信息安全素養的數字公民,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多數高校已經在IT服務部門中設立了信息安全辦公室,并通過開設課程、開發教學游戲、組織研討等方式來提升大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與能力。我國在信息安全教育方面起步較晚,目前主要還是針對計算機基礎方面的教學,注重的是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這與目前緊迫的信息安全教育要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既不是現有信息技術課程的分支,也不應等同于我們所熟知的德育課程,而應是基于信息技術以及倫理道德、法律規范三者的有機整合。所以,高校應當采取以課程為主,以競賽、游戲、研討等非正式學習形式為輔的多元化的培養方案,把大力增強當代大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提高其信息安全素養,當作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來抓,并用知行統一的標準來檢驗高校信息安全教育的成效。不僅要在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中開展信息安全教育,而且還要將這種教育推廣到非計算機專業的所有大學生,甚至中小學之中去。
2.4 環境安全教育
目前,我國的環境安全形勢十分嚴峻。據衛生部通報,2009年,全國新發各類職業病 共18128例,其中:塵肺病新病例14495,死亡748例;慢性職業中毒1912例;各類急性職業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職業性腫瘤、職業性聲聾、職業性眼病、職業性皮膚病共750例;生物因素、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共303例。實際上,我國有職業病癥狀而未被確診的患者人數要遠遠大于已經被確診的人數。這凸顯了環境安全教育的急迫性與重要性。
環境安全教育是幫助人們增強環境安全意識,掌握解決環境安全問題的知識和技能,預防和解決環境安全問題,提高人們應付和處理各種環境災害能力的教育。目前,環境教育的內容已經寫入我國中學各科教材,高校也已開始重視環境安全教育,除了講授傳統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飲食衛生安全等相關知識外,也加強了校園安全文化建設。但是,環境安全方面的內容卻沒得到加強與突出,更缺乏有效的針對環境安全防護的培訓。
實驗室環境安全教育日益重要。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學生對實驗室開放的需求日益增長,進入實驗室的人員越來越多。一些涉及化學試劑、放射源、生物及病原體、大型設備等的實驗室,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將會對師生健康、公共安全乃至學校發展造成極大的威脅和嚴重的社會影響。因此,實驗室環境安全問題,成為了目前擺在高校面前亟待引起高度重視并加以解決的實際問題。
2.5 國家安全教育
以社會主義國家利益為核心開展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具體要求與體現。把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提升到鞏固我國社會主義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是高等教育“培養什么人”以及“如何培養人”的戰略選擇,是一種政治性和現實性很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據新時期的特點,高校要重點抓好《國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把國防常識、國防技能與國防義務教育融入到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課程之中;用危機感來強化國民對國家安全的重視,增強國民的憂患意識,并將其轉化為增強民族凝聚力的利器。并且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重新審視和規劃目前我國高等學校中開展的軍事訓練和軍事理論教育的內容體系和實踐模式等。
在國家安全中,文化安全則是伴隨著全球化向縱深發展而凸現出來的、事關國家安全的一個重要命題。對于我國來說,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重點是維護我國的主流文化價值體系,從而捍衛國家文化的獨立性與自主性,以使其免受來自內部的或外部的滲透、侵襲和顛覆。高校是思想文化交融和傳播的前沿陣地,是培養國家人才的搖籃。作為社會主義建設主力軍的在校大學生,他們的思想、信念狀況直接影響到高校的文化安全。通過營造有利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的良好氛圍,將高校建設成為文化安全的示范區和輻射源,繼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之后,文化傳承創新已成為大學的第四大職能。因此,重視大學生文化安全教育,就是要以國家文化安全意識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為主要內容,積極推動用占領高校思想文化陣地。同時,我們還要大力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突出民族精神,讓高校大學生認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從而使其心靈上有一種歸屬感,這也是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文化安全教育的重要方面。
(基金項目: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9年度教育部規劃課題“大眾化背景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創新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FFB090600。)
參考文獻:
[1] 秦琴,齊福榮.高等學校公共安全教育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9,(3):154-157.
[2] 王聰聰.大學校園生命教育調查[N].中國青年報,2008-11-13(7).
[3] 杜月菊.就業視域下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構建[J].河南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9,(4):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