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9 18:29:28
序論:在您撰寫對英語教學的看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小學生學好英語的前提。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活動是互動的,營造和諧的教與學氛圍,學生才能進入角色,才能樂于學習英語。如何營造和諧的教與學氛圍呢?
1.1在課堂上,教師的態度要和藹,要平易近人,要與學生做知心朋友,要使學生覺得你親切可敬,這樣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1.2激勵是課堂的主旋律,應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熱情,樹立起學好英語的信心。對有困難的學生更要耐心幫助,同時鼓勵他們互相關心和幫助,使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1.3教學內容應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小學英語教學不以語音、語法知識的教學為主,切忌不顧兒童年齡特征的成人化教學,更不可追求英語學科高標準要求,超出小學生的接受能力范圍。小學英語課程規定的教學基本要求,如話題的范圍和接觸的詞匯總量(600—700個),視、聽、說、讀、寫、玩、演等活動能力的要求都應適合小學生,切不可要求過高,造成學生過重的負擔。
2.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模擬各種情景,做到教學情景化。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用英語進行交流,讓學生感受到運用所學語言成功地達到某種目的后的愉快。這是由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學科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要使小學生能夠在40分鐘的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各種情境,做到教學情景化。我在教學實踐中是這樣做的。
2.1運用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模擬表演創設的情境,往往受時空限制無法全部做到,在這種情況下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移植情境,形象生動地再現有關對話的時空,做到聲像結合、圖文并茂,這適合小學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齡特點。教師將學生要學的對話融入其中,會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幫助學生在語言與表達對象之間建立起聯系,從而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自覺、更有興趣地進行英語交際活動。例如:下雨的情景課堂上難以再現,我在課前預先錄下下雨聲,再用Flash制作成課件,課上讓學生先體會下雨時的情景,再跟著課件中的卡通人物學習有關下雨的對話內容,學生很感興趣。學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覺主動實踐,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華,在相互評價中展現自我。
2.2教唱英語歌曲,學講英語小笑話、小故事,演話劇,唱童謠,詠小詩,說繞口令,猜謎,等等,形成輕松的學習氛圍。不少小學英語學習內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達,這有助于激發興趣和分散難點。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融音樂與英語為一體,能幫助學生理解對話,表現情景內容,創設有聲語言環境,使學生自然投入。在唱歌過程中,可以根據歌曲內容進行問答或分角色對話,體現歌曲中的交際情景。英語小笑話和英語小故事不僅僅老師講,還要讓學生學會講,讓學生從機械、呆板、單調、緊張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消除學習疲勞,并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
2.3創設游戲情境,復習鞏固對話內容。在對話復習教學中創設適合學生口味的游戲情境,是寓教于樂的好方法,能把單調乏味的復習變得生動活潑,為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氣氛中進行語言操練創造條件,使學生樂而好學。
3.努力控制母語,積極進行英語思維
英語教師必須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不講或少講漢語。為了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并使之生動活潑有趣,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實物或模型等直觀教具和表情、身勢及其他副語言行為輔助教學。
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利用英語閱讀和交際,這就必須培養學生直接進行英語思維,但是不少學生的思維模式卻為英語—漢語—英語,這樣既不科學,又會降低閱讀和交際速度。教師在教學簡單英語單詞時,不應用漢語作解釋,而應借助實物、圖片、動作和表情等。例如教“pen”一詞時,教師可先舉起手上的鋼筆,然后說:“This is a pen.”并重復兩三次,重復時把“pen”一詞重讀,然后拿起學生的鋼筆說:“Look,this is a pen.”并點頭,作肯定狀。接著,分別舉起幾個學生的鋼筆,還是重復前面的那一句,并點頭作肯定狀。這樣學生就能大體理解“pen”的語音信息就是漢語中“鋼筆”這個具體實物。
名詞教學如此,動詞、介詞、代詞等的教學也不例外,因為小學英語教材中的語言詞匯都是相當淺顯的,緊貼日常生活。
關鍵詞:高職教育;教學方法;英語教學
隨著二十一世紀我國與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日益頻繁,隨著高職教育進入全面提升質量的內涵發展時期,我國的外語教學尤其是高職英語教學面臨巨大的挑戰。高職英語教學如何適應新時期的要求,如何適應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值得每一位高職英語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英語教學方法何其多,針對高職學生,英語教學該如何開展呢?
一、高職教育的教學特征
隨著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以及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的推進,其傳統的辦學方式、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等都面臨巨大沖擊。高職院校與普通高等院校有所區別,它具有自己的特色,即需要培養出生產、服務第一線的較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礎知識和熟練的職業技能,能夠就業,并勝任崗位需求。因此,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為能主動適應創新多樣化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其教學具有鮮明的職業特性。
1.以工作過程知識為核心的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最大之處就是在課程設置上。它更多地考慮學生的將來就業而設置課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其教學內容因此指向職業的工作任務、工作結構和工作過程知識,即一種與情境相關、與實踐工作結合的知識,這種知識應是教學的核心,并將其承載于典型工作任務中。既培養學生的職業經驗的習得和形成,又注重學生以經驗為基礎的專業系統化知識的構建與積累。
2.以情境教學為典型的行動導向的教學方式
這種學習過程包括兩方面學習,即通過學習情境中的行動來學習和為了真實情境中的行動而學習。其教學活動及其發生的情境應依據企業生產的真實情況來設計或者從真實的企業生產過程中來選擇。只有在這樣能全面整體地反映真實生產的結構與過程的學習情境中,學生才能在學習中獲得相應的職業實踐的工作能力。
3.以營造真實職業情境為代表的教學環境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中,學生學習的情境是直接反映實際職業狀況而不經加工的情境,所以高職教學環境即學習環境和實訓基地,就應以營造真實職業情境為代表,以實施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為目的,從而實現“做中學”的教學理念。這種真實的職業情境表現在校內的學習既具備學習的條件又要符合生產(服務)的要求,校外的實訓既要設計工作崗位又要設計學習崗位。正因為如此特性,新形勢下的以工作過程理念為導向的高職教育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環境各方面都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傳統的中專教育,其實踐教學面臨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和挑戰。
二、對高職英語教學的看法
1.客觀認識高職院校及學生的特殊性
高職院校是為了培養技術型、應用性人才,確切地說是培養技工“藍領”人才,能就業、能上崗,因此在專業課程設置上也頗市場化。為了更好地工學結合,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安排在專業課學習和實踐上,相對來說學習英語課程的時間比較短,一般為半年到兩年之間。另外,由于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在高職以前的基礎教育階段的消極學習體驗,以及社會上對職業教育持有的偏見,或由于高職傳統課程內容的枯燥或實用性不強、教學方式單一等各種原因,許多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著厭學傾向,內部學習動機明顯欠缺。體現在英語課程上主要表現為英語基礎差、應用能力差,尤其是口頭表達能力。缺乏積極的英語學習方法和自卑的心理也都是影響他們英語課程明顯落后于普通高等院校學生的因素。
2.英語教學方法應以能適用于學生為前提
針對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的現實,固執地堅持哪種被認為很有效的英語教學法是既愚蠢又不理智的。中國的英語教學受西方外語教學法的影響和本國的社會需要,主要分為兩大派系,其一是傳統的語法翻譯法,其二就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傳入中國并相當流行的交際法。兩種教學法,特別是前者,在中國被廣泛地運用,也有過激烈的爭議,特別是在交際法傳入中國之后,有學者建議在中國外語教學中交際法應該完全取代語法翻譯法。我非常贊同外語教學后方法的觀點,特別是面對高職學生,能博采各家外語教學法的長處,比如通過語法翻譯法來補充高職學生薄弱的語法基礎,或用以培養交際能力為中心的交際法來改善高職學生口語差的狀況,等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因材施教,將大有裨益。外語教學法再好,不能適用于高職學生也是枉然,否則整個教學過程無法順利開展更談不上達到一定成效。
3.高職英語教學的開展
(1)充分激發和維持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高職學生由于外部或內部的原因,對英語課程普遍沒有信心從而直接影響對英語興趣的投入。在課堂中英語教師一定要營造平等、和諧、輕松的氣氛,多以學生為中心,服務學生的要求,聆聽他們對英語方面的需要,拉近與學生的身心距離,盡量爭取學生對英語課程、對英語教師的信心。
(2)生動的授課方式非常重要。英語教師應盡量把所學英語話題與學生生活或專業實際掛鉤,創造近似的情境,設計與話題相關的難度適宜的學習任務,安排學生以小組合作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完成。英語教師對學生哪怕是一絲絲的參與行為也應給予肯定、鼓勵的態度,盡可能構建他們的信心。授課過程中應盡量以學生為中心,給予他們英語聽、說、讀、寫綜合技能的鍛煉機會,同時更可以保證學生保持更持久的興趣和專注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誤區;目標;教學質量
一、當前初中英語教學方法的一些誤區
雖然我國的素質教育觀念已經人盡皆知,但在實際教學上教師還是在很多方面不得不顧及到我國應試教育考試模式地限制而在教學上有很多地教學誤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教學觀念上的誤區
多年來,語法為綱,翻譯為方法的教學模式,使相當數量的中學英語教師仍舊以自己為中心,一言堂的教學習慣,以及多講,細講才是“有水兒”的教學觀念。學生的主要課上活動就是聽講,記筆記、偶爾回答一些問題,但完全處于被動的位置。 新教材要求以學生為主角,交際為中心,操練為重點。它不要求所有第一次出現的語法現象都講,目的是讓學生先有感性認識,先會用。見多了,用多了,感性認識加深之后,教師和學生再一起總結,這是典型的歸納性教學觀念。也是許多英語教師仍舊習慣于演繹性教學方法,大講特講語法,覺得不講就不叫上課,心里不踏實。
1.2 教學方法上的誤區
教師教學觀念上的守舊必然在教學方法上反映出來。有些教師課上仍以講解詞匯、領讀課文、分析語法和翻譯課文為主,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很少。有些教師不明白,語言是工具,學習語言不像理科學習一樣,以理解為主。一個外語教師絕不是講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能控制自己的講解時間,做到少講、精講,適可而止,把時間讓給學生,心甘情愿地把主角的位臵讓給學生,以他們為中心。既能做導師,又能做合作者,又能當配角的教師,才是交際英語教學所需要的合格教師。
1.3 教學管理上的誤區
新教材使用過程中也有一些教學管理上的問題。有些教學管理人員也因循守舊,認為新教材語法比較簡單,沒有什么好講的,主張開快車。本應該每節課學習一課書,卻要求教師講兩課書。第一冊本應該學習一年,但是,實際上僅僅學了半年,即一個學期。在他們看來,教學進度不是以學生是否會用所學過的知識為尺度,而是以教師有沒有值得講的語法內容為尺度。這實際上仍舊是語法為綱,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念。一方面抱怨學生聽、說能力差,一方面又要求教師開快車,趕進度。
二、初中英語新目標教學初探
2.1 注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策略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并重的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知識的來源,注意深化和拓展知識,更應該考慮如何幫助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熱愛學習的情感和態度。教師必須認真思考教學的引導方法對每一堂課都充滿熱情,給予學生愛心與關注,創造機會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2 激發學生的興趣、積極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是學習動機的最活躍的成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初一新生活潑好動,喜歡模仿,教師應根據這一特點,多開展一些會話表演活動,讓他們積極參與,真正動起來。比如:表演動作,猜單詞,同學們都積極參與,興趣濃厚,不論他們說的對錯,動作表演的如何,首先應鼓勵他們大膽開口,這樣可以培養他們的聽說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表演能力,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把要學的單詞記住了,濃厚的興趣也調動了學生回家后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樣反復循環,營造了一個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學生變得喜歡學、樂于學。
2.3 組織小組互動,提高創新能力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組織班級按小組互助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是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激發學生創造個性的有效途徑。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教師要求學生在小組活動中采取輪流制。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誠心聽取其他學生的發言,認真分析分階段有哪些看法與自己的相同或不同。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不斷地加入到各個小組中,有時作為裁判,有時作為引導者,有時作為參與者,同時把學生的問題收集起來,開展全班大討論或直接講解,為學生查漏補缺。通過小組討論,捕捉學生有獨創性的閃光點,將討論引向深入。
三、運用激勵機制,能提高教學質量
3.1 目標激勵,能喚起學生探求目標的興趣與求知欲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是師生共同活動的指向。我們教師應首先使學生明確學習的具體目標,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求知欲。初中學生往往對篇幅較長的課文缺乏應有的耐心,難以認真研讀,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細心鉆研教材時,認真思考如何設計教學目標。例如:在教JEFC Book 3, Lesson 10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一課時,教師可以問:"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make our world beautiful?"先讓學生展開思維進行大膽想象、回答,然后再讓學生從課文中找答案,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去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為了保護環境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麗,我們應該做什么,我們不應該做什么。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就產生了探求目標的動機與興趣,這就是教學目標的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
3.2 質疑激勵,能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增強創新意識
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多角度、多方位設置多種思考題,發展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想等發散思維,使學生不單單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的表層,而且能夠利用現學知識,結合已學知識去創造、探索,培養發散思維,增強創新意識。如在學習"Asking the way"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看圖片或幻燈片, "Where is …?" "Which is the way to …?""How can I get to …?""Which bus shall I take?""Where is the bus stop?"鼓勵學生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引導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創設仿真語境,促進英語思維,加快語言掌握的速度和流暢度
英語是一門純語言學科,學習的是別的國家、別的人群正在使用的語言。如果有條件到這些國家,在這些人群中學習這門語言,毫無疑問,將是學習語言的最好條件。在我國高中英語課堂學習這門語言的學生,沒有這樣的真實語言環境,學習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多媒體的使用,教師可以使用文字、圖像、影像、聲音、動畫等創設仿真語境,使得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產生一種需要運用英語的激情,更投入英語課堂學習,促使他們直接用英語方式思維、表達,減少母語漢語的影響,減少中譯英的思維過程,加快語言掌握的速度和流暢度。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一個場景及人物,比如幾個人逛動物園,引起學生去表達,一個說:“What’s the animal eating bananas over there?”要學生回答說:“I think it is a monkey!”另一個說:“Do you know what kind of monkey it is?”學生需要回答……在語境和他人英語語言的帶領下用英語方式思維并回答。
2.閱讀教學要在初學階段運用精讀法
精讀在初學階段是很重要的,是基礎,涉及語音、詞匯、語法、句型、朗讀等。學生口頭、筆頭語言能力的提高,詞匯的學習和積累,語音、語法知識的掌握都有賴于精讀。精讀還為學習者以后的發展打下了牢固的語言基礎,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精讀課在英語學習中是任何別的課程都不能取代的,精讀中出現的新單詞、新詞組、新句型、新語法現象,以及慣用語都應熟練掌握。在英語學習中,背誦是很重要的,只有通過背誦才能熟記,熟能生巧。
精讀學習時,我們首先遇到的問題是詞匯,弄清課文里詞匯的確切含義,才能較好地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和中心思想,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查閱生詞時,一定要做到手勤,不能怕麻煩,從一開始就要培養學生查字典的良好習慣,這是一種能力,不僅要查得快,詞義還要選得合適,經常查字典,讓學生學到大量的知識。精讀課千萬不能上成語法課和查字典課,否則對學生將有害無益。精讀畢竟還是要讀,只是讀得精一些,細一些。有些教師把精讀課文看成是學好英語的唯一方法,把大部分英語學習的時間都用在課文上,認為學好了課文就學好了英語。精讀是一種綜合性的課程,從中可以學到許多東西,是獲取英語知識的重要來源,但它不是唯一的來源。
3.如何提高學生的掌握詞匯的能力
3.1接手一批新學生,老師要充分地了解班里每一個學生的英語基礎,可以利用聽、說、讀、寫四個環節進行。這樣就能大致得出班里學生的英語基礎情況,在以后的教學中,老師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如果有一些學生的語音有欠缺,老師必須盡可能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否則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就會不足,最終影響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3.2授人之魚,不如授人之漁。教學生一些必備的語音知識,例如:音標的正確發音,音標中音節的劃分,開音節和閉音節等。這樣學生才會對單詞的發音和如何記憶單詞有一定的了解,他們在學習單詞時心中才不會茫然。
3.3充分利用每個單元后的詞匯。老師可以利用早讀課或課上的時間進行集體教學單詞的發音,注意多音節單詞的重音,提醒學生那些單詞容易拼錯,讓學生有時間拼讀,記憶這些單詞。在上課時,老師對這些單詞進行聽寫,批改后,發現問題,再讓學生板書,然后學生訂正。通常新學的單詞在一周里要聽寫三遍,拼錯的再訂正三遍。這樣學生通過反復記憶、反復糾錯,正確的單詞形式才能在大腦皮層下留下深刻的印象。與此同時,老師還要指導學生趁熱打鐵,練習使用這些詞匯,因為只有經過語言的操練,這些詞匯才能成為活的語言材料。
4.高中英語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
目前我們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的“合作學習”是一種讓學生以“小組學習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來促進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實現學習目標”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的關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對學生學習的成績、社會化和發展的影響都更強有力。合作學習正是使學生以小組形式,通過互助、相互依賴,在教師指導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以促進學生在認知、情感和態度上積極發展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完全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精神?!缎赂咧杏⒄Z》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小組活動,如Warming Up,Using Language,Task,Project等課型都必須以小組的形式完成,這為學生提供了很多與人溝通和合作的機會。在我校,高一年級每個班的人數都在60人以上,再加上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水平差距較大,客觀地說,這是不利于語言類課程的學習的,在這樣不利的教學條件下,“合作學習”作為一種能有效加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的教學手段,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主動參與各種教學活動,有助于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教學模式,充分滿足學生的個人潛能和學習需求。
5.關于聽力教學
5.1重視語音、語調的教學,糾正學生的發音。
語音是提高聽力的基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音、語調和朗讀技巧,尤其是單詞的重讀音節、非重讀音節、連讀、弱讀、同化、失去爆破等語音知識,
消除學生的聽力障礙,同時鼓勵學生模仿聽力磁帶,辨別單詞在朗讀的語流中發音與其所注音標的差異。
一、農村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現行的中考和高考制度仍舊是農村教學的指揮棒,片面追求升學率直接影響到農村中學的素質教育?,F階段農村中學的教改只是迫于形勢,多數教師仍然走“傳統教學法”的老路,我行我素,唯恐新課改會影響他們的中、高考升學率。
2.雖然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學歷層次基本達標,但專業知識和技能存在很大欠缺。教師專業素質偏低直接影響和制約農村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步伐緩慢,教師駕馭教材能力偏低,勢必擴大英語教育的城鄉差別,影響英語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平穩過渡與銜接。
3.農村中學的教學設備陳舊、教學手段嚴重滯后、與英語教學相匹配的硬件設施嚴重匱乏等問題也制約著農村中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升。盡管每年各級政府對農村基礎教育的經費投入不斷加大,很多農村中學的教學環境和設備得到改善,但由于教育經費有限,大多數農村中學硬件設施仍然嚴重缺乏。這也是農村英語教學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由于農村小學師資嚴重缺乏,很多學校小學沒有開設英語,進入初中階段學生學起英語來就比較吃力。加之新教材題材廣泛,對于知識面相對狹窄的農村師生來說教材難度的確很大。很多教師由于自身原因,教學只能采取“現炒現賣”的方式應付。此外,農村中學英語教師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也直接影響到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實踐。
二、解決農村英語教學的存在問題的對策
1.備課是重中之重。備課質量的好壞決定一節課課堂效率的高低。在實際教學中,有些英語教師認為備課只是寫教案,而缺乏對教材的深入理解,教師用書的利用率比較低,以至于備好的教學方案與課堂上的實際教學相差很大。隨著教學思想和觀念的轉變更新,所以,做好“三備”,是上好一節課的重要保證。
一節好的備課要做到“三備”。一是備教材。無論教學內容如何千變萬化,教師在處理教材時都應緊扣大綱,真正了解該課的重點、難點及教學目的,做到心中有數;二是備教法。一節課能否吸引住學生,取決于它的設計是否靈活,教法是否新穎。教師應在備課時注重創新,力求上出一節有自己風格特色的好課;三是備學生。課堂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學生是這項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他們的狀態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效果。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確定符合他們認知特點的教學目標,既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目標,也包括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準確地理解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如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其已有的知識水平,選準課堂教學的切入點;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適合教師自身知識特點的教學方法。然后,在編寫教案時教師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精心安排復習內容;二是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做到準確、明了、精煉;三是預測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錯誤并準備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四是設計精煉的英語課堂練習。最后,根據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的實際需要制作好教學所必需的教具或課件等。
2.追求課堂教學藝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個教師永恒的追求。民主、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每一個教者夢寐以求的期待。學習“氛圍”就是語境,盡可能地創設英語學習的環境,對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而言會事半功倍。
(1)融洽師生感情。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苯虒W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形成良好課堂氣氛的基礎,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師如何與學生溝通,喚醒學生積極參與語言活動的意識,尤為重要。教師要在語言實踐中采用鼓勵性語言和手勢,尊重學生的自尊,消除課堂中的不安全因素,使學生對教師有親近感、安全感。從而大膽而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體驗學習樂趣。為教學程序的順利實施掃除人為障礙。
(2)加強教學設施建設,改善教學環境。在關注農村教師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改變的同時,要進一步改善農村中學的辦學條件。要加大對農村中學基礎教育的投資力度,逐步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豐富教學資源、增加設備,逐步縮小城鄉差別。教學硬件的改變可能會受到國家政策和當地經濟條件的制約,要做長期的規劃。各級教育管理部門要加強學校軟環境的建設,為教師營造積極向上的寬松的教學環境,充分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3.讓學生學會合作。叔本華說過:“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孫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在素質教育中,學生學會學習的一個條件是學會與他人合作。師生間、學生間要善于平等交流。比如演講、辯論、表演等等,都需要學生齊心協力。學生們各有千秋,集合在一起,集思廣益,各取所長,對于自我就愈發完善,同時也養成了學生們的合作精神。教師要多贊揚學生取得的進步,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使他們不斷獲得成就感。
三、寓教于樂
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應該把英語教材作為英語課程資源的核心部分,教師要秉承繼承和創新相結合的精神,在繼承原有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的同時,要采用探究式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等教學方法,與時俱進,要有所突破,為廣大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方法。
語音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在教學中應該受到重視,教師在教授語音的時候,要緊密結合詞匯、對話、聽力和閱讀的教學進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要進一步幫助學生鞏固初中已經學過和掌握的語音知識,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和朗讀技巧,在口語表述中要做到語音、語調自然流暢,和自己的母語一樣,甚至超過母語。因為學好英語的語音與以后聽說技能的培養有直接關系,對讀寫技能的培養更是有促進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口語和聽力錄音帶,甚至可以播放英語原版歌曲和電影,讓學生模仿標準地道的語音、語調,以此來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語音水平,促進他們語音水平的提升。
詞匯教學主要是教師讓學生掌握英語詞義、詞的搭配和用法。教師要意識到一點就是,必須通過有情境的課文教學或者課外材料教學,結合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的教學,才能達到教學目的。由于高中英語詞匯量的增加,使學生掌握詞語的困難也很大,教師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把握和解決大量詞匯所帶來的困難,要引導學生改變死記硬背的初中英語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運用科學合理的英語詞匯學習方法,要盡量做到培養學生分音節按拼讀規則拼讀英語詞匯,注意音形義相結合;要充分運用構詞法等判斷和記憶派生詞和合成詞的詞義和詞類;在學習詞匯時,要善于用對比、聯想等方法發現英語詞匯的構詞方法以及多義詞、多詞性的英語詞匯的特點;用比較和歸類的方法學習和記憶單詞以及組成模塊學習短語、詞匯等等。
關于語法教學,筆者認為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要符合中國學生的認知規律,更要循序漸進,這樣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和掌握英語這門語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語法教學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為學生掌握和運用英語服務的。因此,教師不要把英語語法課變成“滿堂灌”“填鴨式”教學,而是要讓每一名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出擊,讓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
在現行教材中,高中英語課本基本上是一個單元只介紹一個語法知識點,同時,語法結構還要循環反復,所以,學生知識會得到不斷鞏固和加深,這一點教師應該教會學生,讓學生懂得學習成績的提高非一日之功。
一、充分聯系日常生活實際,使學生覺得“有話說”
“語言即生活”,學習任何語言的最佳途徑都是與生活緊密相聯系的。一方面由于學生對生活情景的熟悉,覺得有東西可以說,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另一方面,學習的知識能很快運用于生活中,這種學有所用的成就感帶來了學習的激情和持續動力。
(一)話題討論,來自生活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氣氛沉悶、學生不愿舉手回答問題,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昏昏欲睡等現象。究其原因是教師要求學生談論的內容,學生覺得無話可說。那么,如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呢?我認為教師在設置話題時應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讓他們有話可說,充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也啟發學生的發展性思維。
(二)任務活動,走進生活
在提倡任務型教學的今天,教師在任務的設計上也可根據學生的特點,靈活運用教材,為學生創造生動的、與其生活相關的任務型活動,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一方面學生學會了運用英語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另一方面也能滿足學生在將來社會生活中運用語言的需要,為其未來發展做好準備。下面以九年級英語教材Unit14 Have you packed yet?為例說明:
Unit 14 Have you packed yet?中介紹的是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打包旅行。我先復習Unit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Why? 然后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旅游小組,讓他們自己選擇旅游目的地,引導學生遵循旅行前、旅行中、旅行后的時間順序完成下列任務:
1)選擇一個好的旅行社。有的組內優秀學生上網查尋并提供紹興各旅行社至所選目的地情況,學生在組內比較、討論并做出決定。然后,學生用英語討論價格、路線、方式等不同內容。
2)討論旅行中該攜帶的物品。學生從必須的證件、服裝、日常用品、食物、藥品、設備和書籍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充分的討論,最后做好記錄。
3)討論旅行中的注意事項。這個任務較好的啟發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也是許多英語基礎欠缺的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其中,同時滲透了安全教育及德育思想。
4)討論如何在旅行之后向家人介紹去旅行的情況。通過小組活動后推薦代表向全班作報告,由學生評選出最佳的幾個旅游小組,并進行表彰,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課后作業,反映生活
除課堂作業外,課外作業的布置也可以生活化。如給自己及父母制作英文名片;寫小短文介紹自己、家庭及好朋友的情況;寫天氣預報;記錄一次球賽;用英語給朋友寫信等。比如在學了It’s raining!后,要求學生當晚回家觀看本市的天氣預報,并用英語記錄天氣情況,第二天每組派二到三個人向全班進行交流,看看哪些學生能用所學的英語正確的表達了天氣預報。出乎意料,有很多的學生做了精心的準備,講的非常好。有一位學生把全市各區縣及主要旅游景點的天氣狀況都記下來了,講的又準確又具體,博得全班同學的喝彩。我深深體會到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空間和平臺,引導他們結合生活實際主動學習,有時他們會令你大吃一驚的。
二、創設語言運用環境,使學生“能說話”
創設語言運用環境就是創造真實的情景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就是使英語課堂盡量生活化,從而使學生用英語反映“生活”,進行實踐。創設情境進行英語教學是教育法的重要一環,是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教學原則的實踐。因此,課堂上教師必須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挖掘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交流、活動、善用所學的語言。
(一)環境布置,融入生活
營造具有充分英語文化氛圍的環境,要注意教師環境的布置,突出英語化。比如用英語書寫班風貼在黑板上面;教室后面的黑板報和評比欄的標題甚至部分簡單的內容均用英文書寫;課程表的內容也全用英文來書寫;在教室內建立一個英語角,擺放英文讀物并定期更換;在教室內的所有物品上都貼上英語標簽,將中文在后面用小字標出等等。在人際交往中,使全班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英文名字,并在同學之間交談時彼此直呼。同時,提醒學生在交談中的用語要符合英語國家的正常習慣及注意與中文習慣的不同之處。
(二)設置情景,貼近生活
1)實物設計情景
實物是最常見的直觀教具,在課堂上運用它,能夠提供語言情景,增強語言交際的真實感。
我們可以出示實物教單詞還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人和物,密切結合教材內容巧設情景對話。用這樣的辦法教,學生很快就能記住、理解、運用這個句型
2)表演體會情景
把新的文字轉化為情景對話,通過表演呈現情景,讓學生認知新的語言。
3)游戲融于情景
教學游戲是實現課堂教學多樣化、趣味化及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實踐證明,游戲能使語言在學生的頭腦中加速潛移默化,使語言融于情景之中,留下深刻印象。
三、上課內容當堂消化是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