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9 16:13:24
序論:在您撰寫中醫小兒推拿基礎知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小兒推拿;創新;手法;療效
中圖分類號:R4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47-0394-01
小兒推拿是中醫推拿學的分支和重要組成部分,它又與中醫兒科息息相關[1]。它是推拿與中醫兒科學相結合的產物,它以中醫辯證理論為基礎,通過手法刺激穴位、調節臟腑、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的方式來改善小兒體質,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的一種治療和保健方式[2]。小兒推拿是純綠色療法,可代替部分化學藥品,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增強孩子機體自身的抗病能力。小兒推拿已被越來越多的家長喜愛和接受。
近年來,小兒推拿發展迅速,每當小孩生病了家長第一選擇就會考慮到小兒推拿。筆者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和觀察,自己創立了一套獨特的小兒推拿手法“燕子銜食”,該手法在目前的所有教材和古籍上都未曾有介紹和記載。通過在臨床中的運用,筆者將體會分享如下。
1 理論探討
1.1 具體操作:
①醫者端坐,用雙腿夾住小兒雙腿,讓小兒屈膝屈髖90度側向(小兒的額狀面與醫者的額狀面垂直)坐在醫者腿上,醫者兩手相對,五指張開,分別置于小兒的前胸和后背,兩手相對用力緩緩擠壓小兒胸廓,以患兒能忍受為度。當擠壓到一定程度時,醫者兩腿分開的同時用兩手屈肘,將兩肘尖分別置于兩髕底處并以此為支點(亦可用雙手直接舉起小兒)將小兒整個身體懸在空中做振顫[3]手法,每次連續振顫3--5秒鐘,雙手由胸部逐漸移動到腹部共操作24次。
②醫者端坐,讓小兒屈髖伸膝坐在醫者大腿上,同向而坐,醫者兩手相對,五指張開,分別置于小兒的雙側腋下,兩手相對用力緩緩擠壓小兒胸廓,以患兒能忍受為度,當擠壓到一定程度時,醫者用兩手將小兒舉起使小兒雙腳站在醫者兩腿上(也可以使小兒整個身體懸在空中),然后醫者深吸氣再用口對準小兒腰、背和胸腹部緩緩吹氣,重點對準背部雙側肺俞、脾俞、胃俞、腎俞及命門處和腹部膻中、中脘、神闕(此穴只能吸不能吹)關元、氣海(根據小兒病情可以加減穴位),每次連續吹氣5―8秒鐘,每個穴位吹氣3次。
1.2 操作要領:
1.2.1①醫者雙手盡量分開以最大面積接觸小兒的前胸和后背。②醫者雙手盡量分開以最大面積接觸小兒的脅肋部。
1.2.2 ①在做振顫手法時,一定要讓小孩的整個身體懸在空中,讓小孩的身體處于拉伸放松狀態。②對準穴位吹氣時要隔一層衣服,不能直接對準小兒皮膚,神闕不能吹氣,只能吸(還可以喝一口白酒在嘴里對準神闕吸)。
1.2.3 ①振顫的頻率每分鐘200―300次。②在吹氣之前必須深吸一口氣再對準穴位吹氣5---8秒。
1.3功效:①治療小兒咳嗽、嘔吐、腹痛、便秘等腸胃疾病。②治療小兒咳嗽、哮喘、厭食、腹痛、腹瀉、嘔吐等病。
2 手法解析:
2.1該手法名來歷:燕子銜食本意是比喻養育子女的艱辛。本手法以此命名是該手法的操作類似燕子(禽)保護幼子的動作而創立的。東漢醫家華佗曾創立了養生氣功五禽戲,他精心研究了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生活習性,經過對五種動物各自的象形、取義、仿生,最終融會貫通,直至超載它們。達到一種剛柔相濟,陰陽互補,無懈可擊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該手法類似五禽戲中鳥伸動作(主要借助手臂的上舉和下按,身體松緊交替)起到吐故納新,疏通任督二脈精氣的作用。該手法的動作形態主要就是參照五禽戲中的鳥伸和燕子保護幼子的動作而設立。
2.1 理論依據:
2.1.1整個操作過程包括兩種不同的,兩種均能使小兒身體處于完全放松狀態,者符合推拿的基本操作要求。
2.2.2操作主要以振顫、吹氣和吸氣(吹氣和吸氣是目前所有推拿教材不曾記載,它的產生源于明間,此法經常用在患咳嗽、腹痛、腹瀉、嘔吐等病的小孩身上,效果非常好。因此筆者認為此法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2.2.3吹氣是醫者口腔吹出來的氣體,溫度比較高,對小兒能起到相當于灸法的溫補作用,這對于小孩受寒引起的咳嗽、腹痛(《針灸大成》第十卷―保嬰神術:“腹痛多因寒氣攻”)、腹瀉等病能起到溫補陽氣、發汗散寒的作用。
2.2.4吹氣法雖然不像我們平常用手操作,而是用嘴,但是嘴也是醫者身體的一部分,并且這種吹氣法非常深透。兩種的操作無論是振顫還是吹氣都符合推拿十字訣:均勻、柔和、有力、持久、深透[4]。完全體現了中醫推拿的精髓。
2.2.5大量的臨床經驗是此法的重要依據。
3 創新點:
3.1此法搜集了明間的傳統治療小兒疾病的方法,臨床療效顯著,操作看似簡單,實則很困難,它不光要求醫者有扎實的醫學基礎知識和熟練的推拿基本功,還要求患者必須具備深厚的內力和體力才能完成此法的操作。
3.2此法彌補了一般振顫小兒胸腹部不足的地方,常見的方法是醫者用胸部和腹部貼住小兒的后背用雙手重疊振按小兒胸腹部,那么醫者的胸部和腹部不能對小兒振顫,而此法是兩手相對用力振顫,這樣振顫的力度會更均勻和深透。小兒坐在醫者腿上沒有將小兒懸在空中放松,將小兒懸在空中,小兒的身體由于重力牽伸的原因會很舒展,小兒的腸胃等臟器處于自然下垂的放松狀態,振顫法作用于腸胃等臟器更有利于里面的腑氣通暢,從而達到以通為順。
4 意義及前景
此法是治療小兒相關疾病的結束手法或者可以說是補充手法,可以用在抱肚法的前面也可以用在抱肚法的后面。由于其他手法對于小兒疾病的治療已經有療效,再加上此法定能起到順水推舟的效果。此法操作方法簡單易學,療效顯著,有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蘇樹蓉.中醫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7
[2] 廖品東.小兒推拿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8―31.
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210032)
摘要:以“培養具有高素質,適應21世紀社會醫療需求的高級推拿人才”為中心,開展高等院校中醫推拿學人才培養的改革實踐,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并從理論結合實踐的角度,探索新時期臨床型醫學專門人才成長發展的內在規律,從而為豐富現代中醫學教育本科階段的學科人才培養類型、培養途徑和方法提供了實驗資料。
關鍵詞高等院校中醫推拿學專業人才培養措施
1982年,上海中醫學院開設推拿學專業,這是我國最早成立的本科中醫推拿學專業。1987年國家教委頒布的高等中醫院校的專業目錄中又設立了推拿學專業。這并不是教育行政部門主觀臆斷所決定的,而是自70年代以來社會需要高層次推拿專業人才的反映。由于推拿學具有專業性強、技能操作要求高的特征,決定了中醫推拿學人需要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和技能。因此作為推拿學專業的教育和管理者,如何在培養目標、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教材特色等各個環節上,體現這兩個方面的要求,就成為高等院校中醫推拿學人才培養改革實踐的出發點。
1高等院校中醫推拿人才培養改革實踐的方法論
“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是高等推拿學人才培養改革實踐的總指導思想。圍繞培養目標,從科學的系統論方法和實踐論方法出發,設計、組織和開展改革工作。在解決教與學,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時,充分注意學的作用,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
2高等院校中醫推拿學人才培養改革實踐的實驗方案
2.1工作路線見圖1。
2.2具體內容培養目標、人才規格和教學計劃是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中的三個基本要素??傮w設計的基本思路: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和中醫推拿學高等教育的性質與功能,根據社會的需求、學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學生的現狀和可能的發展,來確定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最后根據人才規格來設計教學計劃。上述表述是中醫推拿學人才培養改革實踐中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的具體表現。
2.2.1培養目標高等中醫推拿學科人才教育培養目標具有兩重性,一是一般目標,即培養高素質公民,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它是普通教育的延續;二是特殊目標,即適應社會醫療市場人才需求的專門化職業教育。這種職業教育首先是醫學本科教育,其次是中醫藥理論和推拿醫療技術的教育,即培養從事中醫推拿臨床醫療工作的醫師。2.2.2人才規格人才規格是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之間不可缺少的中介環節,人才規格的定位準確,才能保證教學計劃不偏離目標。高等中醫推拿人才培養規格是:努力學習,具有較廣泛的社會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道德素養,系統掌握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在中醫理論指導下能正確運用推拿技術對適應推拿治療的常見病進行辨證論治,對某些急癥能進行一般處理,同時具有一定的現代醫學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一定古漢語基礎,能較順利地閱讀古代有關推拿學的文獻,學習使用一門外語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掌握一定的體育基本理論知識。
高等中醫推拿學人才規格包含了四層意思,一是學習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是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點、提高思想理論素質、養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基礎;二是良好的知識結構和文化素質,通過學習自然社會各科知識,形成較強的適應社會能力和創新能力;三是良好的心理品質和道德素養;四是學科三基綜合教育。
2.2.3教學計劃教學計劃是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定位落實的具體體現。其基本工作思路:培養中醫推拿專業醫學本科學生,必須加強醫學基礎知識理論教育和技能訓練,同時拓寬臨床各科的知識和處理能力,并且注重人文自然知識理論的學習。中醫推拿學專業大學本科生的教學計劃應該體現與大專生、中專生教學計劃的區分度上。
教學計劃的制定是完成中醫推拿學人才培養改革實踐的關鍵步驟,其重點是優化課程體系、課程建設和教學管理方法,我們以結構改革為突破口,帶動教學內容、教材、教法、考試、臨床實習等環節的全面改革。需要說明的是,由于中醫推拿學整體教學改革是學校教育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共性的內容不在此詳細展開,下面主要論述具有高等中醫推拿學人才培養改革實踐特色的工作內容。
2.2.4課程體系
2.2.4.1課程結構我們認為課程結構應該按功能分類,分成必修課、限定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這是結構設計的第一層次,其次考慮第二層即各類課程內部的課程設置比例,第三層次考慮具體課程與課時,最后才是課程內容。我們考慮某門課程是不是要設置,放在什么位置和多少學時也應按功能考慮,這里所說的功能就是指它與培養目標、人才規格的關系。我們通過研究,將公共基礎課、醫學基礎課、醫學臨床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臨床課5大組塊課程以層次性劃分后,尋找各組塊和各課程間的必然聯系,避免前后期課程的脫節,防止臨床課程之間的過多重復,合理地設置、更新課程,進行課程重新構建,突出主干學科和一定知識面,削枝強干,并在實踐中加以及時調整,以達到課程結構優化的目的。主要說明如下。
2.2.4.1.1基礎方面:“推拿專著選”24學時改為“推拿文獻與各家學說”36課時。因古代推拿文獻主要是介紹各種推拿治療方法,在此基礎上再增加現代的推拿學術流派,容推拿文獻與各家學說流派于一課,是理論與實際相結6《按摩與導引》2001年6月第17卷第3期(總99期)ChineseManipulation&QiGongtherapy.June2001,Vol.17,No.3
合。216學時的“推拿練功”更名為“推拿功法學”。增設“推拿研究進展”36課時,目的是增強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增設“推拿實驗學”56學時,目的是讓學生及時了解推拿學科前沿發展的研究成果理論知識,加強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訓練。增設“生物力學”56課時。增設“中醫經典導讀”,既彌補以往不開設中醫經典著作課的問題,又改革中醫經典著作中的照科宣讀、以經解經的弊端,以導讀方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上述課程中推拿實驗、推拿文獻與各家流派和生物力學等課程開設在全國中醫院校中首見。推拿學專業的第一、第二、第三學年醫學基礎課與中醫專業趨同。
2.2.4.1.2臨床方面:壓縮課時,刪掉臨床課程中的重復內容。凡幾門臨床課程中重復講述的病癥,一門精講,其他門以講解治療方法為主。增設“康復醫學”54課時,原因是康復醫學目前已成為當今世界的第三醫學,考慮為推拿學科前瞻性發展打好基礎。在限制性選修課部分,“中醫兒科學”改為“兒科學”,由于中醫兒科學與小兒推拿學內容重復頗多,而該為兒科學,以講授現代醫學的兒科內容為主?!熬植拷馄蕦W”54學時增加為72學時?!吧窠洸W”54學時改為“神經精神病學”72學時,增加精神病學的內容,主要考慮臨床學科的現狀和發展需要。精神性疾病在當前醫學臨床中出現的比例不斷增加,作為一個大學醫本科畢業生,如果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和必要的鑒別診斷能力,將無法開展本學科的工作。增加“現代診斷新技術”54學時。增設“中醫急診學”27學時。增設“基礎護理知識”24學時。增設“五官科學”54學時。刪去“理療學”等。
1994年起在學校全面學分制實行后,進行課程內容結構調整,壓縮部分必修課程學時,增加任選課科目?!巴颇霉Ψ▽W”減至168學時、“推拿手法學”減至154學時,推拿各臨床治療學課程減少了43學時。將“神經精神病學”更名“中醫腦病學”等。
2.2.4.1.3推拿技能方面:按照推拿技能學習、掌握和運用的形成規律為主線,排序專業課程。將推拿手法學(一)、(二)作為第一階段課程,將推拿人體操作(一)、(二)作為第二階段課程,將推拿教學見習和骨傷推拿治療學、內婦推拿治療學和小兒推拿治療學作為第三階段課程,將推拿各科臨床實習作為第四階段課程。明確推拿技能形成的階段目標,并將目標分化到學年、學期、周次和教學單元的過程中。同時圍繞推拿技能形成主線,在各階段組合其它專業課程,構建推拿專業課程模塊,以期通過課程結構中點、線、面的改革實踐,全面提高推拿專業技能水平。
2.2.4.1.4教學內容方在面:提倡教學內容改革要體現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些新成果,要適應醫學模式轉變的需要,要體現本學科的教學方法論。以“推拿功能學”教學內容為例,多年來此課程內容中不斷充實新的本學科研究成果,教學訓練堅持以傳統功法訓練方法結合現代體育訓練理論,從“身心鍛煉”的角度體現練功功效,并通過課程內部結構排序分化成3階段的子課程,把傳統練功的方法論通過課程序列表現出來。要求學生自我鍛煉,使功法課從課堂中走到課堂外,延伸功法的課堂教學。此課程獲1992年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關鍵詞] 推拿學 回顧 現狀 展望
1 簡要回顧
上世紀80年代,我省推拿人才稀缺,福建中醫學院針灸推拿系的推拿專業1985年才開始招收第一屆大專班學生。當時,我省第一屆推拿學會主任委員楊希賢老先生帶領全省同道積極開展學術活動,楊老先生為原福建省人民醫院推拿科主任、推拿主任醫師,第一屆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委員、福建省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第一屆主任委員。楊主任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之余,還親自投入大量精力進行推拿醫史文獻研究,在全國推拿界頗有影響。他還參加了《推拿大成》一書的編寫,可惜還沒等到書正式出版,他老人家于90年代初過世,他的離去對福建省的推拿事業是個重大損失,我省推拿界在全國沉寂了十多年。
進入21世紀,福建省推拿事業在第五屆推拿學會主任委員王詩忠主任醫師的帶領下發展迅速,王主任充分利用學會的平臺開展學術交流、舉辦學習班,為省內同道和國內外專家的交流學習牽線搭橋,凝聚了我省推拿界的人心、力量。推拿學會的委員從2003年的30余人發展到目前的70多人,具有副高職稱的學會委員從1~2個發展到目前的10多個,學歷結構從原來的本科學歷都很少發展到現在博士學歷有2個、碩士近20人,本科學歷占半數以上。人才隊伍的成長是推拿事業發展的有力保障(推拿學科帶頭人王詩忠主任醫師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整脊分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脊柱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擴大了我省推拿學科在全國的影響,為推拿學科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 發展現狀
2.1 臨床
眾所周知,推拿科在很多綜合性大醫院中多半是輔助小科室,甚至一些西醫醫院中根本就不開設推拿科,即使在中醫院,推拿科的地位也不高。但近年來隨著我們國家開始真正重視中醫的發展,福建省的推拿界同道抓住機遇,努力拼搏,已經讓我省的推拿事業上了一個臺階。首先,十一五期間,我省推拿界有了第一個國家級重點??疲=ㄊ〉诙嗣襻t院推拿科于2007年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病“頸椎病”建設單位,參加的主攻病種頸椎病診療方案的梳理在2008年國家中管局組織的專家審核中被評優,同期全國推拿協作組有16家單位,評優的只有三家。這也標志著我省推拿臨床水平達到全國中上游水平。除了國家級重點專科,還有省級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如泉州正骨醫院推拿科、武平縣中醫院推拿科、沙縣中醫院推拿科,而在十一五期間,我省更有邵武市人民醫院推拿科等24家國家級、省級特色??平ㄔO單位,這些建設單位多分布在縣級中醫院,大多以推拿科人員為主要骨干,以頸、腰椎病為主要優勢病種。這種以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作為優勢病種研究,符合臨床需求,將促進推拿學科快速發展。目前福建省衛生廳中醫藥管理局已指定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推拿科作為牽頭指導單位,負責指導24家特色??七M行推拿為主中醫藥技術防治頸腰椎病的建設,相信這24家特色??频慕ㄔO將進一步擴大推拿專業在社會百姓中的影響,進一步推動福建省推拿事業向前發展。
2.2 教學
福建中醫學院《推拿學》主干課程創建于1985年,經過多年建設和發展,目前涉及中醫系、護理系、中西醫結合專業、骨傷專業、康復、美容專業、五洲學院、海外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等近10個專業的《推拿學》教學,為了適應社會對針灸推拿專業人才的需求與國家教育部門對專業設置的調整,從1993年9月開始將原有的針灸專業(本科五年)和康復推拿專業(??迫辏┲亟M整合為現在的針灸推拿專業(本科五年)。隨著學科建設的日臻成熟,1998年開始上碩士研究生課程,2006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為適應教學需要,將推拿教研室分成兩個部分,即針推系推拿基礎教研室和附屬醫院臨床推拿教研室,共同承擔本科與研究生的教學工作。
推拿學科基礎教研室包含推拿基礎學、推拿手法學、功法學、推拿學、小兒推拿學、整脊推拿學六門課程,其中推拿手法學是院優秀課程,推拿學是院精品課程。面對21世紀科學技術發展的挑戰,中醫高等教育也將面臨著國際競爭、社會評價和市場選擇。推拿學一直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關注以及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本專業依托福建中醫學院面向臺港澳,東南亞及其它地區和國家,每年均有許多來自境外的接受學歷和非學歷教育的學生來我院、系攻讀本科、碩士學位和短期學習進修中醫推拿技術。
2.3 科研
我省推拿學會的掛靠單位為福建中醫學院附屬第二人民醫院,該院推拿科為福建中醫學院臨床推拿學教研室,兼具臨床、教學、科研的功能。在學科帶頭人王詩忠主任醫師的帶領下開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通過對中醫體質的調查(參與國家973科研課題)了解頸椎病體質特點,通過對福州市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頸椎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福建省教育廳課題)從一定程度上了解頸椎病的病因。為研究頸椎病的相關病理,我們進行了“缺血性腦血管病與椎動脈型頸椎病關系的流行病學調查”(福建省科技廳課題)、“頸肌疲勞與頸椎病的表面肌電圖相關研究”(福建省教育廳課題)、“更年期女性椎動脈型頸椎病與中醫辯證分型的相關性研究”(福建省教育廳課題)等科研。在循證醫學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基于表面肌電分析等量化評價中醫干預項背疼痛優化方案的示范研究”(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課題)、“側方型頸椎間盤突出癥保守療法優化組合方案的臨床研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和“基于sEMG信號特征分析對頸型頸椎病患者頸部肌群的針刺效應研究”(福建省自然基金課題)??蒲泄ぷ鞯拈_展有助于促進臨床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培養年輕人才,更有助于提升我省推拿學科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學術影響和地位。
3 展望與對策
進入21世紀,人類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疾病譜與醫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改變,脊柱及關節的退變性疾病大大增多,70%的人群處于亞健康狀態。隨著疾病譜的改變,現代醫學的理念已由治愈疾病向預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作出調整。中醫的“治未病”思想再次得到重視,中醫推拿的發展迎來了又一個春天。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推拿學科的發展進行思考。
3.1 人才培養方面
隨著社會人才需求結構的改變與高校擴招帶來的畢業生數目的增加,目前中醫院校針推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日趨困難,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尤其在推拿方面表現突出。同時,社會用人單位崗位空缺的現象卻也不時發生。究其原因,在于目前推拿人才的培養與社會需求存在一定脫節?,F就此現狀對推拿人才的社會需求及辦學單位的相應不足加以分析,并給出相應的改革對策。
3.1.1 推拿人才的社會需求分析
經過對2005-2007年福建中醫學院本科針推專業畢業生推拿人才就業分布情況的分析,我們發現,目前,社會對推拿人才的需求結構如下:
(1) 推拿臨床醫師人才需求:主要需求單位為等級醫院中設有的推拿科、相關專病專科或綜合性醫院的中醫科。此類人才需求相對較少,主要是要開展臨床診療工作,運用推拿為主要手段,治療以頸肩腰腿痛及關節活動障礙為主的疾病。一般要求應聘者具備扎實的全科醫學基礎知識,能運用推拿療法為主,結合針灸、理療、中藥內服外用等方法治療疾??;特別對傷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基礎知識和以推拿為主的保守治療手段能重點掌握。
(2) 推拿康復醫師人才需求:主要需求單位為綜合醫院康復中心/康復科,社區康復服務站等。此類人才需求較前者略多,主要開展以推拿為主的輔助康復治療手段,對內科、神經科、骨科相關疾病進行康復治療。此類人才需求一般要求應聘者具備全科醫學知識,良好的推拿手法,對單個病種并不要求深入了解其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礎知識。
(3) 預防保健推拿人才需求:主要需求單位為社區及亞健康服務中心、健康管理服務機構、養生保健服務行業等。目前對于亞健康狀態的干預已經受到了政府及醫療界的廣泛重視,預防保健推拿人才的社會需求逐漸加大,市場前景廣闊,其服務對象為龐大的亞健康人群。此類人才需求一般要求應聘者具備專業的手法操作能力,掌握預防保健相關醫學知識。
3.1.2 推拿辦學單位存在的不足
目前對就業情況分析以及對招聘單位的調查發現,推拿本科畢業生普遍存在手法操作能力差,對針推常見病認識不夠深入,實戰能力差的情況。我們認為其不足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針對學生體能鍛煉及功法訓練較少,使得畢業生基礎素質薄弱。第二,推拿手法實訓未受到重視,操作實訓課時少。推拿手法是推拿學的基礎與靈魂,注重實踐,只有多練手法與四診檢查,才能“機觸于外,巧生于內,法從手出,手隨心轉”。第三,推拿課程中,推拿臨床常見病的課程比重小,而現在臨床上很少見或者已經少用推拿治療的疾病仍然占有一定篇幅,使得需要重點講解的病種課時被壓縮,無法講透徹??傊?,推拿課程的設置不當是其形成的重要因素。
3.1.3 調整推拿專業課程設置
而我們的教學目的就是為社會輸送有用之才,因此,筆者認為,針推專業本科辦學須根據社會需求,把人才培養目標分為三個層面:在具備全面的醫學基礎知識,了解各科疾病的基礎上,掌握嫻熟的針推手法,具備一定的手法操作功力,能夠勝任預防保健推拿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掌握一定的康復知識,掌握以推拿為主的輔助康復治療手段,如針灸、中藥、理療等方法,對內科、神經科、骨科相關疾病進行康復治療,以適應康復推拿的人才需求;進一步對推拿治療效果最好的常見病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周炎等骨傷科疾病,要重點掌握其解剖、生理、病理、診斷、鑒別診斷、綜合治療等知識,能處理臨床常見的急重癥,能勝任推拿臨床治療工作。
五年制針推專業本科教學培養的推拿人才最基本的能力是掌握嫻熟的推拿操作及具備一定的手法功力;在臨床治療崗位上,還需對推拿治療最為有效的疾病在基礎理論、綜合治療方面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僅僅一般性的了解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有必要對目前的推拿辦學思路進行改革,筆者認為首先應該針對以上不足對目前的推拿學課程作一調整。第一,增加實訓課時的比例,通過加強推拿功法訓練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重視訓練學生的手法技巧及手法功力、深透力以提高推拿手法的效果。第二,壓縮一些《推拿治療學》中非臨床常見病的課時(或考慮將其歸到附錄作為選讀材料),增加推拿臨床常見?。i椎病、腰椎病等)的課程比例,重點講解這些疾病的基礎知識(如解剖、生理、病理、醫技檢查等),為診斷、鑒別診斷、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基礎,從而支撐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為自主學習、終生學習能力打下基礎。
另外,針對目前社會對推拿人才三個層面的人才需求。筆者認為,首先,對于基礎性的預防保健推拿人才,應通過功法練習而增強手法體能,從而使手法更嫻熟,且具備一定的功力,增強實踐動手的能力。其次,對于推拿康復醫師人才,在實訓課程中增加SET(懸吊運動療法)、MCU(頸椎功能檢測系統)等新內容的介紹,使學生增加對主動功能鍛煉的新動向、新設施及主動/被動康復的概念。最后,對于較高要求的推拿臨床醫師人才,應在課程中增加MCU、sEMG(表面肌電)等新技術檢測分析的內容,增強學生對疾病療效評價的最新認識,提高學生對探索更深層次知識的興趣。
綜上所述,目前社會對推拿本科畢業生有臨床治療、康復推拿、預防保健推拿三個方面的人才需求,其中臨床治療方面的人才需求相對最少,臨床康復推拿次之,預防保健推拿最大。針對這種現狀與趨勢,本科針推專業的教學應在課程設置與教學重心方面作一調整,以加強本科畢業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強化推拿常見病的學習,使學生具備更強的職業競爭能力與再學習能力,力爭達到教育與社會需求的和諧統一。
3.2 臨床方面
推拿專業臨床常見的多為脊柱病,針對以往對脊椎病只注重臨床治療(病中),忽視未病先防、瘥后防復(針對病前、病后)二個環節的問題,以中醫“治未病”的寶貴思想為指導,引進系統工程學理論,提出“脊椎系統健康單元” 管理方案的概念。人的一生,脊椎的退變在所難免,目前脊椎病的發病更是提前到青少年,貫穿到中老年。因此,應當把人的脊椎健康作為人生健康中一個重要單元進行系統管理。
“脊椎健康單元”包含三部分:預防、臨床治療、瘥后防復。
首先,預防(針對病前) 體現祖國醫學“治未病”思想。健康體檢中心每年體檢人群中有大量長期辦公室伏案的脊椎病易發人群,建議在健康體檢中心設立專門的脊椎健康咨詢窗口。二是定期舉辦健康教育講座,在報紙發表科普文章,不斷研究整理,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人群提出脊椎健康管理方案。三是聯系政府有關職能部門,或與各級科協部門聯系,通過各種渠道共同努力開展脊柱健康教育宣傳。
第二,臨床(病中)臨床診療方案的梳理,不斷修訂、完善以提高臨床療效。
第三,病后(瘥后防復)脊椎病是慢性退行性疾病,容易復發,導致前期的治療前功盡棄,患者喪失信心,因此要高度重視“瘥后防復”。首先對出院和門診已治愈患者建立規范的隨訪制度,不間斷地進行健康宣教;其次要重視脊椎功能的恢復,挖掘中醫導引動作并引進現代康復技術,研究總結有助于脊椎功能重建的頸椎導引操。
通過以上環節,可大大提高普通人群對脊柱病的知曉率,擴大推拿學科的社會影響,推動推拿學科的發展。
3.3 重視科研投入
隨著推拿學科人才隊伍的成長,開展推拿學科的科研時機已經成熟,目前我省推拿學會掛靠單位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推拿科和福建中醫學院針推系推拿基礎教研室已經有從基礎到臨床、從校級到國家級的課題二十多項。建議各縣級中醫院或區醫院推拿科應積極開展科研工作,以促進臨床發展。
課題組成員:
1. 王詩忠,福建中醫學院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整背分會副會長,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2. 陳水金,福建中醫學院附屬第二人民醫院推拿科主任,國家級頸椎病重點專病項目負責人,福建省中醫藥學會康復推拿分會常務委員兼秘書,主治醫師。
推拿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療法,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實踐中,人們逐漸發現推拿能使疼痛減輕或消失,通過不斷總結使推拿漸漸成為先于中醫各科而形成的一種療法。推拿基本概念
推拿,古稱按摩,按蹺,案杌等,早在《內經》中就有記載。推拿這一名稱首見于我國明代,它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手或肢體或其他部位,在患者體表特定部位和穴位上,施以特定技巧動作,達到防治疾病的方法。
推拿的分類
推拿目前有如下幾種分類方法。
依據應用對象的不同分類
1.成人推拿指以成年人為對象的推拿,即我們通常意義的推拿。
2.小兒推拿指以小兒為對象的推拿。
按照應用目的的不同分類
1.醫療推拿是指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應用各種不同手法刺激人體特定部位,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推拿。又可進一步分為內科推拿、傷科推拿、婦科推拿、兒科推拿等。
2.保健推拿指以身體舒適保健為目的的推拿。又可按施術者分為自我保健推拿和他人保健推拿。還可以按保健內容分為運動推拿、減肥推拿、美容推拿、足部反射區推拿等。
3.康復推拿指以醫學康復為目的的推拿。推拿療法是康復醫學中的傳統康復手段之一,方便實用,效果優良。
還可按照手法的不同特點分為一指禪推拿、滾法推拿、正骨推拿、點穴推拿和氣功推拿等。推拿的治療原則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醫推拿辨證施治的基本原則之一。求本,是指治病要了解疾病的本質,了解疾病的主要矛盾,針對其最根本的病因病理進行治療。另外,應注意調整陰陽、扶正祛邪、三因制宜、異病同治、同病異治。
推拿適應證
推拿的適應證廣泛,涉及骨傷、內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神經科的疾病,且用于減肥、美容及保健醫療等。
1.骨與關節、軟組織疾病頸椎病、落枕、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腰扭傷、骶髂關節損傷、骨性關節病等。
2。內、婦雜證頭痛、失眠、慢性疲勞綜合征、半身不遂、消化不良、面神經麻痹、痛經等。
3.小兒疾患小兒腹瀉、便秘、遺尿、疳積、厭食、斜頸、斜視等。推拿禁忌證
1.開放性軟組織損傷。
2.各種類型的骨折。
3.急性軟組織損傷局部腫脹嚴重的患者早期禁用。
4.手法部位有嚴重皮膚損傷或皮膚病的患者。
5.有嚴重的心、腦、肺、腎疾患的患者。
6.有出血或出血傾向的疾病。
7.孕婦。
8.急性傳染病,如結核。
9.癌癥。
推拿注意事項
1.推拿者應經過正規的培訓(手法、基礎知識)。
2.治療前應詳細診察,明確診斷,排除禁忌證。
3.患者的要安排適當,使其舒適,便于放松,醫者也要選擇適當的,以便于手法操作。
4.推拿過程中,要隨時觀察和詢問患者的反應,適時調整手法力度,做到均勻,柔和,持之有力。
5.推拿者應經常修剪指甲,保持手的清潔。
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就是用手或肢體的其他部位,按各種特定的技巧和規范的動作,在體表操作的方法。手法的基本要求
1.持久手法能按要求持續運用一定時間。
2.有力手法必須具有一定的力量,力量的大小根據患者的體質、病癥、部位的不同情況而增減。
3.均勻手法動作要有節律性,速度不要時快時慢,壓力不要時輕時重。
4.柔和手法用力不可生硬粗暴或用蠻力,要輕柔緩和,變換動作要自然。
5.深透手法必須作用到一定深度,使力達病所。手法分類
根據手法的動作形態,將其歸納為六類手法。
1.擺動類一指禪推法、滾法、揉法。
2.摩擦類摩法、擦法、推法、搓法。
3.振動類振法、抖法。
4.擠壓類按法、點法、捏法、拿法。
5.擊打類拍法、擊法。
6。運動關節類搖法、扳法、拔伸法。
常用手法介紹
1.-指禪推法
定義用拇指指端、羅紋面或偏峰著力于一定位或經絡穴位上,沉肩垂肘,以腕關節懸屈,運用腕間的擺動帶動拇指關節的屈伸活動,以使之產生的功力輕重交替、持續不斷地作用于經絡穴位上,稱為一指禪推法。
臨床應用本法接觸面積小,滲透力強,適用于全身各個部位和穴位。
2.滾法
定義半握拳,以小魚際和尺側三個掌指關節構成的手背三角區著力,通過腕關節的屈伸,帶動前臂旋轉,使拳背在治療部位上來回滾動。
臨床應用本法接觸面積大,作用力強,適用于肌肉豐厚處。
3.揉法分掌揉和指揉兩種。
定義以掌或指吸定于一個部位,帶動該處皮膚做環形移動。
臨床應用接觸面有大有小,刺激力能輕能重,臨床運用靈活多變,適用于全身各部。
4.摩法分掌摩和指摩兩種
定義以掌或指在患者體表不帶動皮膚做環形移動。
臨床應用刺激柔和舒適,特別適用于胸腹、脅肋部。
5.擦法
定義用手掌大魚際、掌根或小魚際附著在一定部位,進行直線來回摩擦。
臨床應用本法常用于虛寒性疾患。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等功效
6.推法
分指推、掌推、肘推法。
定義用指、掌或肘著力于一定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運動。
臨床應用運用廣泛,適于全身部位。能提高肌肉興奮性,促進血液循環,并有舒筋活絡作用。
7.搓法
定義用雙手掌面夾住一定部位,相對用力作快速搓揉,同時作上下往返移動。
臨床應用適用于腰背、脅肋及四肢,以上肢最為常用,常作為結束手法。
8.振法
定義用手掌或手指著力于體表,通過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強力的靜止性用力,產生振顫動作。分掌振法和指振法。
臨床應用適用于全身各個部位或穴位。
9.抖法
定義用雙手握住患者的上肢或下肢遠端,用力做連續的小幅度上下顫動。
臨床應用本法可用于四肢部,以上肢為常用。常與搓法配合作為治療的結束手法。
10.按法
定義分指按法和掌按法,用拇指端或掌按壓體表。
臨床應用指按法適用于各個部位.掌按法適用于腰背和腹部。具有放松肌肉、開通閉塞、活血止痛的作用。
11.點法
定義本法是從按法演化而來,屬于按法范疇。其著力點比按法作用面積要小,刺激量大。分拇指點、屈指點。
臨床應用多用在穴位或壓痛點。具有鎮定止痛、開通閉塞、調節臟腑功能的作用。
12.拿法
定義捏而提起謂之拿。
臨床應用刺激較強,常作為治療開始、結束手法用于頸肩四肢部位。具有祛風散寒、開竅止痛、舒筋通絡。
13.綴法
定義用雙手作相反方向用力扳動肢體。分為:頸椎扳法、胸椎扳法、腰椎扳法。
臨床應用常用于脊柱關節。具有滑利關節、糾正錯縫的作用。
14.拔伸法
【關鍵詞】 中醫;經絡;脊柱;推拿療法
中醫經絡脊柱推拿療法是以中醫的經絡臟腑理論為依據,以現代醫學中的脊柱解剖為指導,應用中醫按摩的多種手法,并配合中藥膏摩、拔火罐、艾灸、針刺等綜合方法,作用于脊柱及背腰部的經絡穴位和肌肉組織上,以預防和治療脊柱骨關節和相關臟腑疾病,由于目前仍然無法闡明脊柱推拿的作用機制,臨床上存在著盲目使用推拿手法的傾向,這是防礙脊柱推拿手法發展的最大障礙,因此,脊柱推拿專業人員必須審慎地考慮本專業所面臨的問題,以便為將來脊柱推拿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 發展與現狀
中醫脊柱推拿治療內臟疾病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有明確的記載,《素問·舉痛論》言:“寒氣客于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矣,”經文中指出按揉脊柱兩側的背俞穴(心俞、厥陰俞),可以治療寒凝氣滯血虛導致的心痛,背俞穴共有心、厥陰、肺、肝、脾、腎、膽、胃、膀胱、大腸、小腸俞穴??梢灾委熍c其相應的臟腑、五官七竅、皮肉筋骨等病證。
中醫脊柱推拿手法是由中醫按摩手法衍化而來,其理論基礎源于中醫理論,臨床廣泛應用于中醫各科,其手法操作形式和治療風格常帶有明顯的地域特點,20世紀70年代,一些推拿治療師運用中西 西結合的理論,根據現代醫學,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總結出了脊柱旋轉手法,在頸椎病和腰椎病中廣泛應用。
脊柱推拿療法在中醫骨傷科、推拿科、針灸科和理療科等應用廣泛,隨著基礎研究的深入,治療疾病的種類也逐漸增多,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腰扭傷和一些慢性頸腰痛患者,以及一些脊柱源性的內臟疾病等,由于缺乏對脊柱推拿手法的定義和使用范圍及權限沒有作出具體的規定,因此,脊柱推拿手法的命名及適應證比較混亂,再加之基礎研究相對落后,所以,一些脊柱推拿療法的基本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如:脊柱推拿手法的治療依據,能否將棘突偏歪作為使用旋轉手法的治療依據等等。目前,中醫脊柱推拿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頸部手法有旋轉法和板法,其中扳法包括斜扳法和定點斜扳法,胸部手法有旋轉法,擴胸牽引法和對抗復位法,斜扳法和后伸扳法,其中斜扳法包括側臥位斜扳法,仰臥位長柄式斜扳法和坐位斜扳法,后伸扳法包括雙腿后伸扳法和單腿后伸扳法[1-3]。
我國脊柱推拿療法的基礎研究包括解剖學,脊柱生物力學和影像學等幾個方面,其中解剖學主要是集中在腰椎上,觀察的內容包括腰椎旋轉和后伸時腰神經受牽拉的椎扳移動情況。近年來,我們對臨床解剖研究所對此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對頸椎推拿時所產生的咔噠聲響進行了研究,影像學的研究集中在頸部,主要是研究頸椎的旋轉手法對頸部骨性結構的影響,頭頸部旋轉及后伸對椎基底動脈血供的影響,腦血流圖等檢查,頸椎半脫位的臨床意義等。
2 存在問題
2.1 從業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 近幾年,不少中醫院校開始招收推拿專業本科生,但大多數推拿醫生多是經過短期培訓、進修或轉行而來,所學的內容基本上是師傅怎么教,徒弟就怎么做,對基本的骨科學和解剖學了解甚少,以致一些頸椎手法治療者對凡主訴有頸痛或是腰腿痛的患者,均要對脖頸和腰腿施一下扳法,從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人為傷害,如脊柱骨折脫位,肋骨骨折,神經損傷等,甚至造成截癱或死亡,目前這類臨床報道還有增無減。
2.2 缺少大樣本的臨床對照及隨訪觀察 目前雖然臨床和基礎研究水平較低,但脊柱推拿療效好的報道較多,雖然這幾年在基礎研究方面有一些形態學、生理學、生物力學等研究工作,但大多顯得零亂而膚淺,所以,相對臨床發展來看,脊柱推拿手法的基礎研究近乎于空白,與臨床的發展極不相稱。
2.3 手法命名混亂復雜 有的是以人名來命名,有的是以地域命名,而大多數是以手法的形態命名,脊柱推拿手法,命名上的混雜不利于推拿療法的發展,也增添了學術交流的困難,雖然幾年前有人提出解決這類問題的辦法,但仍未引起業界人士的普遍關注。
轉貼于
2.4 醫政管理疏漏 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一些中醫院?;驁F體紛紛舉辦各類短期培養班,有些新聞媒體還把推拿宣傳成“特異神手”,使脊柱推拿手法被庸俗化了,或被認為只是按按捏捏而已,或被認為是帶有神秘色彩的技藝,這些都給推拿療法的發展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4-6]。
3 解決措施
3.1 提高脊柱推拿的科學性 在脊柱推拿手法的治療方法,療程設計和療效評定等方面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
3.2 提高從業者的專業素質 作為脊柱推拿治療者,必須掌握必要的骨科學,病理學,生理學,解剖學和一些生物力學的基礎知識以及相關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
3.3 制定較明確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3.4 加強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 近幾十年來,我國的脊柱推拿手法有了較大的發展,如果我們能對國外的推拿整骨等療法的發展歷史與發展趨勢進行研究,將會有利于我們的提高和進步。讓中國的脊柱推拿療法進入一嶄新的發展時期。
參考文獻
[1]伊智雄.實用中醫脊柱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2.
[2]吳建國.中醫經絡學的運用與發展思路探討[M].中華中西醫雜志,2006,7(2):35.
[3]龐建苛.小兒推拿歷史與發展初探[J].中華推拿療法雜志,2004,2(2):48.
[4]周信文.實用中醫推拿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2:10.
關鍵詞:針灸推拿專業;五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五年一貫制辦學模式,在江蘇省經過多年實踐探索后已取得較大成功,并得到了教育部認可,認為其符合高職人才培養規律,明確了高職培養思路,全面提高了教育質量,且能以就業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極大地發展了地方經濟,故鼓勵地方發展五年制高職。筆者從事針灸推拿臨床和教學工作多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發現要及時對高職針灸推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重新定位和思考,以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率。本文從以下方面來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1重新明確培養目標,定位人才培養方向
要辦好一個專業,首先要嚴格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培養目標。針對我院針灸推拿專業,教師首先要改變觀念,明確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清楚我們招收的是什么樣的學生,要培養成怎樣的人才。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在知識、能力、素質要求上都要重新定位。首先,深入我省鄉村衛生院和社區服務站,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深入調研,了解當前及今后5~10年內這些基層醫療單位需要多少針灸推拿專業人才。其次,調研我省針灸推拿專業人才培養狀況,了解招收人數和招收計劃。目前我省設有針灸推拿專業的學校有南京中醫藥大學(本科及以上層次)、江蘇省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通衛生分院、淮陰衛生分院(2009年開始招生)。最后,調研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專業學生人數和就業去向,把握醫療市場需求。從目前我院學生就業形勢看,保健和休閑場所對針灸推拿專業人才需求較大。在上述工作完成后,我們重新定位培養目標的知識要求和能力要求,加強職業與人文素質教育,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21世紀需要的是高技能人才,必須具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獨立思考、創新能力,溝通合作、自我導向和學習能力。對針灸推拿專業學生而言,除了加強思想道德素質和人文素質教育外,還要加強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教育。筆者認為在人文素質教育方面要根據中醫特色,重點加強古典文學、歷史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此外還要根據學生素質能力培養要求鼓勵學生考取證書,如按摩師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普通話等級證書、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等。
2突顯五年制高職特色
五年制高職生在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前就學習專業知識,動手操作能力較強,正符合高職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為突顯五年制高職教育特色,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立足本行業,改變教學理念,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體現專業特色:(1)體現中醫學特色。加強中醫基本理論教育,強化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推拿學教學,強化學生專業思想,激發學習熱情。(2)體現職業教育特色。職業教育強調學生動手能力,不要求學生掌握高深的醫學理論,而要求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學生在校的后3年,我們將培養重心放在實踐技能訓練上,從點穴到推拿手法的基本訓練,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
3重新設置課程體系
以往的人才培養方案已不能適應新形勢需要,應加大課程體系改革力度,公共課開設要為專業課服務,專業課教學要為就業服務,要學有所用,壓縮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專業課設置應以中醫基本理論和針灸推拿課程為主,減少西醫課程。
3.1專業課調整
專業課分為醫學基礎課和針灸推拿專業課兩部分。高職教育根據勞動力市場實際需要而培養人才,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中心。根據目前就業實際情況,五年制高職針灸推拿專業應培養保健康復型人才,屬于第一、第三醫學范疇,即預防醫學和康復醫學。故醫學基礎課輕西醫、重中醫,應減少臨床課程,尤其是西醫臨床課程。在中醫方面可開設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中藥學、方劑學、中醫骨傷課程等,減去中醫內科學課程,因為該課程大部分學生聽不懂,且今后幾乎用不上。西醫方面可開設解剖學、疾病基礎、社區醫學、老年醫學、護理學等課程。我們增加了護理學等課程,因為高職針灸推拿專業定位為第一、第三醫學,故學生必須懂得一些護理常識。針灸推拿專業課程應重推拿、輕針灸,因為臨床上對針灸醫師要求特別高,要內、外、婦、兒科樣樣精通,至少要針灸推拿專業本科畢業生才能勝任;故五年制針灸推拿專業只開設經絡腧穴學、針灸治療學、針法灸法學,無需開設針灸各家學說、針灸醫籍選、實驗針灸學等課程。推拿學應作為重點,可開設氣功學、推拿手法、推拿治療、小兒推拿學、足療學、保健推拿課程,同時增加理療學和中醫康復學課程。
3.2公共基礎課調整
公共基礎課分為政治基礎課和應用基礎課兩部分。筆者認為中醫是一種古代文化,要想學好中醫必須先了解中國古代歷史,這樣才能深刻理解中醫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等。政治基礎課部分可開設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學,同時結合醫學專業特點開展醫學心理學、法律學課程。在應用基礎課部分,結合針灸推拿專業特點,減掉數學、物理、化學課程,同時保留語文、醫古文、計算機和英語課程。
4縮短在校理論學習時間,根據就業需求選擇實習科室
實習分為教學實習和臨床實習兩部分,畢業實習安排在第五學年全年。要縮短在校理論學習時間,最適合的是延長第三年教學實習。目前各學校教學實習一般為兩個月,可以改為一學期,這樣可以讓學生對針灸推拿臨床工作有足夠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習興趣。在畢業實習中,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就業方向選擇實習科室。如想從事保健工作的學生可以專攻推拿科或者去保健場所實習,無須在醫院實習;準備從事康復工作的學生,可重點到推拿科和康復科實習,這樣學生一畢業就可以上崗工作,不需要再培訓。隨著社會工業化進程和高級技工的緊缺,國家急需培養一畢業就能上崗的實用型人才,教育部曾提出高職院??筛鶕陨砬闆r實行半工半讀。衛生職業類學校學生未來工作服務對象是人,故不能完全實行半工半讀,但可以縮短在校理論學習時間,相對延長實習時間;這樣學生畢業后也能盡快適應工作,提高五年一貫制高職人才培養質量。
5建議增加針灸推拿技師證書
為順應當前形勢發展,五年制高職針灸推拿專業學生就業崗位要進行調整,由原來主要面向醫療機構、其次面向康復保健場所改為主要面向康復保健和休閑場所、其次面向醫療機構,各職業崗位要求并不一樣。
5.1醫療機構職業崗位要求
該職業崗位對醫學知識要求最高,學生需要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才能從事針灸推拿臨床工作。此外,該崗位對學生所學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也很高,必須掌握一定的醫學知識,熟練掌握常見疾病的辨證論治、取穴原則和方法,熟練針刺和推拿手法,同時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高度的責任心。
5.2康復保健及其他場所相關職業崗位要求
該職業崗位所對應的工作任務包括針灸推拿足療、醫療器械和藥品推銷等。所對應的技能和素質要求包括掌握一定中醫基礎知識,掌握慢性病及老年性疾病保健和康復知識,熟悉常見疾病的辨證論治、取穴原則和方法,熟練針刺和推拿手法,同時具備較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5.3休閑場所職業崗位要求
該職業崗位所對應的工作任務主要為推拿工作。所對應的技能和素質要求包括掌握推拿手法,熟悉一定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熟悉慢性病和老年性疾病保健康復知識,同時具備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和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與關愛精神?,F在的五年制高職生很少能通過全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故大部分學生畢業后沒有資格進入醫療機構從事臨床工作,只能到康復保健場所和休閑場所工作。目前只能取得保健按摩師證,但該證書較容易取得,沒有全國統一考試標準,門檻很低,故含金量不高。因此,筆者建議增加針灸推拿技師證書,要求比執業醫師低、但比保健按摩師高,且全國統一考試,以適應五年制高職針灸推拿專業學生就業需要。
6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與時俱進
在培養學生方面,我們要有新職業主義教育思想,培養學生核心能力。在當今社會,一個人一生不一定只從事一種職業,尤其是針灸推拿專業學生,因多方面原因,很多畢業生不從事與專業相關工作,因此培養學生跨專業就業能力相當重要。以筆者所帶班級為例,學生不能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又不想進保健和美容行業,很多學生畢業后從事其他行業,雖然專業知識沒用上,可當時學校的多元職業能力培養在其工作中還是起了很大作用。多元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對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應對并進行課程改革也是我們目前要思考的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敢想敢做,不怕困難,有開拓進取精神。
7拓展針灸推拿相關專業
關鍵詞:針灸推拿技術;“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12-0065-02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體現了“手腦并用,做學合一”的職教思想。它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將理論學習與實際訓練緊密結合起來,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能極大提高教學質量。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的是先學理論知識,后集中時間安排實踐環節的教學模式,理論教學的內容與實踐環節脫開,這一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的需要。高職高專院校大部分學生的認知特點是形象思維長于邏輯思維,實踐學習長于理論學習,動手能力長于動腦能力,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較差。“理實一體化”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將理論與實踐融于一體進行組合教學,形象、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能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極大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
高職高專中醫類院校主要為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質技能型中醫藥人才。因此,在課程建設與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突出職業能力培養,課程設置需具有工學結合的鮮明特色,并能恰當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方法與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培養面向臨床一線的應用型人才?!夺樉耐颇眉夹g》是高職高專中醫專業必修的專業課程,是面向針灸推拿醫師、針灸推拿師、保健按摩師、足療師、反射療法師等職業資格崗位技能培訓及考證的重要綜合性專業技術課,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重點培養學生掌握常用的針灸、推拿技能,具備保健以及準確地處理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能力。學好《針灸推拿技術》課對培養高技能針灸推拿人才,起著支撐和決定作用。本課程在專業培養目標中的定位是:緊緊圍繞農村和社區實用型人才的需要,狠抓三基(基礎理論,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培訓,注重能力培養。針灸推拿技術在這一點上真正發揮了它的簡、便、驗、廉的學科優勢。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熟練掌握臨床常用的毫針刺法、三棱針刺法、拔罐法、皮膚針、電針、頭針、耳針以及成人、小兒推拿手法,能夠熟練地運用針灸、推拿方法治療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我們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職業技能為核心,邀請醫院、保健康復類企業專家共同參與課程整體設計和建設,對教學方案重新進行規劃和設計,整合和完善了教學內容,修訂了考核標準,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緊密結合專業特點,對課程進行精心設計,重新組織和安排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法。融“教、學、做”為一體,把實踐教學貫穿于整個的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的設計緊密結合針灸推拿行業發展對人才職業素養、專業技能要求的實際。教學內容的設計緊跟針灸推拿行業發展的趨勢,教學內容上加強實訓教學環節,優化項目設計,在項目教學過程中,理論基礎培養、職業能力培訓一體化進行,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綜合能力的需求。滿足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與醫院、保健康復類企業專家合作,以培養興趣,授學結合,學用并重為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為本,學以致用為教學原則,選取的教學內容理論上以基本理論為主,以培養臨床和保健的基本能力為主要目的,體現了高職高專層次“必需、夠用”的基本原則。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上表現為“4+1”的內容結構?!?”即四大教學模塊,具體內容為:劃經點穴技能、針刺技能、推拿技能、針推治療技能?!?”即針灸推拿基礎知識。對于針灸推拿基礎知識的安排,我們是安排在四大教學模塊的教學訓練中完成的,對于在能力訓練項目中未涉及到而學生又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則安排在每一個能力訓練項目訓練前的教學中完成。在四大教學模塊之下,設計了針灸推拿崗位的32個教學訓練項目,與基礎知識構成了全部教學內容。在教學模式上,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三化、四結合”教學模式。模塊化——課程分為劃經點穴、針灸技能、推拿技能、針推治療技能4大模塊。4個模塊既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系,循序漸進。體系化——總體設計,分項實施,分步執行,分塊運作。動態化——及時結合社會和市場的變化,適當增加需要的技能,如刮痧技能、足療技能等?!八慕Y合”——在教學過程中創建了“理論教學-模擬教學-案例教學-實訓、實習教學”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教師演示與學生模擬相結合:采取了“理論與實訓相結合”的方法,教師邊講授邊演示,學生相互模擬練習,做到了理論實訓一體化。錄像觀摩與課堂仿真模擬相結合:充分應用視頻、圖片等多媒體資料,開展課堂模擬訓練,提高了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案例教學與理論探討相結合:針對本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我們使用了理論與案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即在教學中即時引入病案,從實際問題入手,把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能力培養結合起來,把書本知識與經驗積累結合起來。課堂教學與網絡學習相結合:課程建設中,我們制作了系統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視頻錄像、習題庫、問題實時解答等豐富的網絡資源。既利于任課教師通過網絡平臺自由地進行備課和修改、添加、更新資料;又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是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是職業學校專業教學中探索創新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突破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教學環節相對集中。它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
我們根據培養目標細化成技能目標,根據技能目標確定實訓項目,然后圍繞這個實訓項目進行分析,確定完成這一項目所需理論知識,將實踐技術技能和理論知識相整合,針灸技術、推拿技術的理論教學內容在實訓室通過講解、示教、練習一體完成“理實一體化”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過程的效率。傳統的教學是先理論后實踐,學生在進行實踐操作時,對以往學習的理論知識的記憶減少,使理論與實踐脫節。“理實一體化”教學使教學信息的傳遞具有同步性,“理實一體化”教學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設計的實訓情境,讓學生自己來實際驗知,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