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27:58
序論:在您撰寫社會經濟價值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競技運動的價值不斷的發生著變化。最初,以為國爭光為主要目的的競技運動其最主要的價值表現在政治方面,隨著時代的進步與國情的變化,競技運動的社會價值、經濟價值逐步顯現并呈現出較大的發展空間。采用文獻資料法、數據分析法等方法進行研究,通過對國內外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從競技運動的基本結構特征入手,挖掘出競技運動在社會和經濟方面的潛在價值,使之能更好的被大眾所認識、了解和接受。
關鍵詞:
競技運動;社會;經濟;價值
中圖分類號:
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11006801
1競技運動基本結構特征
1.1競技運動競技參賽特征
運動競賽的層次要素特征和框架結構特征二者相加,就構成了競技運動競技參賽特征。如表1所示,運動競賽是一項包含許多環節的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一般將其分為三個平行層次,這三個層次分別為賽前參賽策劃、賽中比賽實戰以及賽后參賽評價。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變化都會對運動競賽結果產生影響。賽前參賽策劃是對運動競賽的前期預判,教練員團隊要對參加比賽的運動員進行狀態的診斷,判斷運動員此刻的狀態是上升期還是下降期,通過調整使其盡快進入比賽狀態。除了競技狀態,教練員團隊還要考慮比賽環境的影響,設計出最適宜的參賽方案。在實戰比賽中,運動員的競技發揮,教練員的臨場指揮,包括參賽環境、競賽規程以及競賽保障等客觀因素都會對競賽結果產生影響。比賽結束后,運動員和教練員還要進行賽后總結評價,包括結果評價和工作總結。因此,要想保證運動競賽的順利進行并將其價值最大化,就要充分了解運動競賽結構層次要素,做好全方位的準備。
運動競賽框架結構是除運動競賽層次要素以外的另一大競技運動主體結構,它們一同構成了競技運動參賽特征。如表2所示,賽前參賽策劃、賽中比賽實戰和賽后參賽評價這三部分組成了運動競賽主要的框架結構。賽前參賽策劃又包括兩方面的性質,一是參賽方案的程序性,二是戰略部署的指導性;賽中比賽實戰的主要特征表現為教練指揮的藝術性和選手競爭的激烈性;在賽后的比賽評價中,教練員和運動員要注意總結的導向性和評價的客觀性。
1.2競技運動競技能力特征
競技能力是競技運動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特征,對于競技能力特征的定義,不同的專家學者有不同的理解,通過搜集整理,本文總結歸納出競技能力三個方面的特征。其一,競技能力最突出的特征是系統性,并通過系統性來引申出競技能力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競技能力是一個完整的結構系統,這個系統由若干個能力要素組成,這些能力要素彼此之間互相聯系,互相影響,共同組成了一個連貫的整體。這些能力要素包括技術能力、心理能力、體能和技能等,對運動員來說競技能力要素越全面,競技能力就越強。其二,競技能力的層次性特征是競技能力的第二特征,這一特征反映了競技能力的規律性。競技能力不但體現在比賽中,更體現在訓練中。其三,競技能力具有鮮明的專項運動特征,不同專項的競技比賽中所要側重的競技能力也不盡相同。
2競技運動經濟價值
2.1競技運動中的經濟價值
社會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程度決定著競技體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同時,競技體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作用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在關于我國第三產業組成的統計報告中,統計局明確地把體育部門列入第三產業,由此可見,體育作為新興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體育用品、體育服裝等相關體育產業的興起,為社會提供了新的就業崗位,擴大了人們的就業途徑。與此同時,數額龐大的體育消費也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大型運動會的舉辦,可以極大地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2.2競技運動中的經濟效益
隨著體育職業化的產生和發展,運動競賽逐步成為了一種經濟、綠色、環保的體育產業,它的經濟價值也越來越多的得以凸顯。體育產業是指為社會提供體育產品的同一類經濟活動的集合以及同類經濟部門的綜合,它注重市場,講求經濟效益。早在2000年,全球體育產業的總產值就高達4000億美元,并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長著,在體育產業最為發達的美國,其總產值已經超過了3000億美元,成為了美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隨著整個體育運動和現代競技體育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對體育的需求必將大幅度地增加,體育廣告、體育健身以及體育賽事轉播等必將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全新手段,競技運動也將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方面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3競技運動社會價值
3.1競技運動促進全民族整體素質提升
全民族整體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以及健康素質,其中健康素質又分為機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類。競技運動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們的身心健康水平,振奮民族精神,培養人們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形成融洽的人際關系,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因此,競技運動在促進全民族整體素質提升方面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超越其本來意義的更大的社會價值。
3.2競技運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隨著競技運動的飛速發展,其隱藏的文化屬性越來越多的被大眾所認可和接受,競技運動越來越成為一種旨在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社會文化活動。它以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教育人們在生活中規范自己的行為,以更快、更高、更強的理念激勵人們不斷超越,不斷進取,以團隊合作,互幫互助的形式培養人們的集體主義觀念。正是這些著眼于教育、文化等精神層面的內容,使得人們將競技運動概括為“生活的哲學”,更進一步的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3.3競技運動促進個體價值的實現
體育的個體價值建立在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基礎之上,并強調要適應人的生理和心理本性。改革開放以來,競技體育的個體價值取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競技運動可以促使個體身體和心理素質以及認識和實踐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保證各種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第二,滿足情感疏泄與升華的需求。競技運動不但可以疏泄積累的情感,而且可以使這些情感得到升華,幫助人們更深刻地認識競技運動對個體發展的價值。
4結論
競技體育的價值具有兩重性,是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綜合體現。當我們把競技運動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來看待時,它的價值主要表現在促進全民族整體素質提升,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個體價值的實現三方面。當我們把競技體育作為一種經濟活動來看待時,它的價值主要表現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緩解就業壓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參考文獻
[1]劉建.關于運動競賽的系統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7,12(1):3638.
[2]胡亦海.競技運動特征研究[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3.
[3]胡亦海.對抗項目競技能力層次要素特征的比較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17(2):2528.
[4]覃林.競技運動的價值觀[J].南寧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22(2):812.
【關鍵詞】醫保通;路徑;社會經濟價值
“醫保通”是我院與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荊州分公司實行醫療、保險一體化運作的簡稱。是連接保險公司、投保人和醫療機構的紐帶,極大地方便了投保人,提高了保險公司信譽,也為醫院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一模式對大型綜合性醫院與保險公司的合作具有借鑒意義。本文對構建“醫保通”模式進行分析的同時,探討其結算中的內部控制問題,從而進一步完善“醫保通”的路徑和管理,造福于社會和人民。
一、商業保險中的醫療補充保險現狀
1.商業保險中醫療保險的類型。醫療保險具有比較寬泛的概念,國家建立的社會保障體系中,基本醫療保險、居民醫療保險、行業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都是醫療保險范疇,構成了我國醫療保障體系網。商業醫療保險作為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推出了多種保險險種,如學生險、意外傷害險、基本醫療補充險,以及各種壽險、交通險、財產險等、無不與醫療機構有關。
2.商業保險中醫療保險的賠付路徑。傳統的商業醫療保險賠付路徑復雜,病人入院要向保險公司報案,保險公司派人核查,病人出院時帶病歷、出院小結、診斷證明等資料到保險公司申請賠付,保險公司到醫院查證病歷,屬實后通知投保人辦理賠付手續。這種模式時間長、賠付慢,投保人需要多次往返才能辦清手續,容易引起矛盾。
3.傳統賠付路徑引出信用危機。在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信用始終是我國各行各業及人與人關系中最難調節的關系。而保險公司與投保人之間的信任關系尤其嚴重。很多投保人人不信任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天生就質疑投保人。在醫療保險中,涉及到投保人、醫院、保險公司三方利益 ,三方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著種種矛盾。如投保人的虛報案件騙保行為,醫院收費不規范行為,醫務人員與投保人的人情行為,保險公司拒付引起的種種信任危機等等,使醫療機構、保險公司、投保人都希望建立一種新的理賠模式,“醫保通”順應形勢破繭而出,成為這種新模式的良好載體。
二、“醫保通”理賠模式的建立
1.“醫保通”基本路徑?!搬t保通”顧名思義就是醫院、保險公司一站式服務,為投保人提供報案、受理、核查、理賠一攬子服務。保險公司在醫院住院部大廳設立專門理賠服務窗口,派遣工作人員,從投保人報案入院一刻起,保險公司即開始與醫院客戶服務中心聯合開展工作,對受益人進行慰問,并與管床醫生、護士合作交流,提供跟蹤服務。當保險受益人出院時,完整的手續已到達醫院住院結算處,并由保險公司專員核查、簽字、蓋章,由醫院住院結算處墊付賠償金,下月3日之前保險公司根據醫院墊付理賠金報表的數額支付給醫院,“醫保通”理賠程序結束。
2.“醫保通”服務的延伸。“醫保通” 理賠路徑為投保人提供了快捷服務,但還不能體現“周到”和“溫馨”。醫院與保險公司合作,在保險受益人入院時,送上一束鮮花,一張慰問卡,醫院短信服務平臺向病人發送一條管床醫生、護士信息和注意事項。病人出院后醫生發出隨訪短信和電話,使保險受益人充分感受到醫院和保險公司的真誠服務。為使“醫保通”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保險公司開設了保險咨詢窗口,醫院開設了費用查詢和投訴平臺。為盡量方便投保人,保險公司與醫院協商,開通主險、意外傷害及其它意外理賠,利用醫院平臺,凡在醫院住院的保險受益人都得到了快捷、周到的理賠服務,擴大了理賠范圍、極大地方便了投保人。在市區“醫保通”運行平穩后,擴展到全市六縣市區650萬人口,使大型綜合性醫院平臺得到充分利用。
3.“醫保通”結算的內部控制?!搬t保通”采取醫院先行墊付,保險公司下月初結算的辦法,方便了保險公司、投保人,但醫院住院結算處的內部控制風險凸顯,如制度設計不當或稽核控制不嚴,容易出現財務風險。醫院與保險公司簽訂代付協議,從法律層面上保障雙方權益;保險公司授權保險專員理賠章及簽字權,醫院備案;醫院與銀行簽訂支付協議,完成醫院與銀行的法定程序;醫院授權結算中心負責人、出納簽字代付權限。在這一系列的文件制定與授權后,內部控制仍存在著缺陷,財務科必須派專人每天核查監督,以保證“醫保通”結算的安全運行。
三、“醫保通”模式的社會經濟價值探析
1.“醫保通”建設誠信關系。誠信問題是中國當前一個嚴肅的政治生態問題。誠信普遍缺失已經影響到社會的發展和國際形象,改善和建立誠信關系是中國政府和全體人民必須正視的重大社會問題?!搬t保通”僅僅是一個理賠路徑的改變,不足以影響整個社會的誠信形象。但醫院、保險公司是社會中很重要的機構,遇到的信任危機顯然非常突出,醫院和保險公司改善誠信形象,對社會建立誠信關系具有特別重大的現實意義。保險公司通過大型綜合醫院平臺,建立了快捷、方便的理賠通道,取得了投保人的信任,雙方建立了互信關系。醫院通過與保險公司合作,規范了醫護人員的行為,杜絕了冒名頂替合作騙保、亂收費等違法違紀事件。保險受益人在優質的服務中得到了實惠,自覺接受保險核查,與保險公司、醫院合作愉快,避免了因手續繁雜帶來的疑慮和抱怨。醫院、保險公司、患者三方在這一制度設計中改善了關系,建立了信任。
2.“醫保通“創造經濟價值。我院與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合作建立“醫保通“,從2011年元月開始到20112年12月,理賠人數月月攀升(具體情況見下表)。賠付人數增長的背后是投保人對保險公司的信任,也因為快捷周到的服務,在中國人壽投保醫療險的客戶紛紛到我院就醫,保險住院病人不斷增長。投保人獲得快速理賠,恢復健康,重新投入經濟活動,創造更多經濟價值。一個路徑的重新設計,開辟了一片新天地,達到了三贏的社會效果。這一模式更是得到了湖北省多家保險公司和醫院的青睞,接待了近十家機構的參觀學習,并很快推廣到其他地區。
3. “醫保通”調整社會關系。投保商業醫療保險的主要對象是城市中產階級、學生以及擁有資產的機構。投保的目的,一是作為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二是學生等未納入社會保障的人群保險,三是作為財產保障的風險化解途徑。他們在中國的社會關系中處于核心位置。疾病經濟風險、災難性衛生支出始終是我國人民群眾致貧的主要因素之一。保險公司通過收集并管理各種資金來源,將經濟風險從個人承擔轉為所有參與者承擔,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醫療衛生服務供需雙方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代表投保人參與了與醫療機構的博弈,制衡了醫療機構的部分利益訴求,保障投保人的權益。但“保險”“理賠”兩張臉,使投保人不信任保險公司。醫務人員違規又使保險公司不信任醫院。“醫保通”通過路徑重新設計,改善了保險公司、投保人和醫療機構的關系,在溫情脈脈的服務中達到了相互支持、相互牽制、相互得益的目的,調整了社會關系,改善了社會形象,也為醫院與其他機構的合作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參 考 文 獻
[1]王靜,呂暉等.醫療保障制度抵御疾病經濟風險的作用綜述[J].中國衛生經濟.2011,30(6):12~14
關鍵詞:通信工程技術;社會價值;經濟價值
一、引言
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迅速,與此同時通信工程技術也以迅猛之速發展到了第四代——4G移動通訊技術。這種通信技術廣泛應用于生活中,成為很多現代科技通信公司的基礎技術。華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未上市企業,緊跟時代步伐,不斷開拓創新新技術,做到在國際上與Apple、三星品牌齊名。從某種程度上說,華為公司的通信技術不僅為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間接在國際上樹立了一個國產品牌的良好形象。
二、華為公司的發展
1998年,任正非從部隊退伍,創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電信設備。2008年,在informa發出的咨詢報告中,華為的移動設備在世界市場領域排名全球第三;也第一次在北美大規模使用商用的UMTS/HSPA網絡。2010年,在全世界部署了80多個SingleRAN商用網絡。2011年,華為建立了云計算數據中心,其數量多達20個。2012年,世界第一個400GDWDM光傳送系統。從華為公司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從最初建立公司到世界上最大的未上市企業,華為一步一個腳印,每一次通信技術的突破都促進了華為公司在發展上一個“質”的飛躍。如今的華為,統籌消費者需求,重點聚焦精品戰略,不僅實現了品牌利潤雙贏,還使得華為手機業務進入全球TOP3。
三、通信工程技術的內容及特點
通信工程技術研究的是信號的來源、傳輸、交換和處理等內容,它包括了電子科學、計算機科學以及通信工程方面的技術。它的特點有:具備對各種網絡系統的設計、研發、測試、應用和維護的基本功能;具備對各種電子計算的設計能力;可以閱覽和分析各種產品的線路圖;擁有極高語言水平;精通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和各種基本辦公軟件;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可以快速查詢資料。
四、通信工程技術的經濟價值
通信技術不斷發展,尤其在近20年,它的發展為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大哥大”到如今的智能手機,顯示出我國移動通信事業的快速進步,提高了我國國民經濟生產值。不僅如此,通信工程技術的發展,為我國吸引了外資,使我國在全球電子通信制造基地和重要研發中心起到了積極的直接帶動作用,加快我國移動通信企業加入國際競爭的步伐,直接拉動國民GDP增長。在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過程中,通信工程技術對于我國的國家經濟結構以及轉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F如今,各行各業都已經廣泛的應用通信工程的技術,不僅能夠從根本上拓展通信工程技術自身的應用領域,而且能夠推動我國國家經濟的建設和發展,所以通信工程項目對我國的國民經濟轉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以通信技術行業的典型代表華為公司為例:(1)通信工程技術的進步使得華為公司本身的價值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華為通信工程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使得公司業務在世界范圍內增長迅猛,公司的業績和利潤也在快速地增加。其中在2015年,華為公司業務的增長超過40%,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預計在未來的四五年時間,華為公司的業務營業額將會增長到200億美元。由此不難看出,通信工程技術的發展給企業所帶來的巨大經濟價值。(2)通信技術的發展給華為帶來了驚人的生產總值。華為公司自創立以來,以通信工程技術發展為依托,每年的生產總值在不斷增長。在最新的世界500強排名中,華為公司飆升了99個名次。500強公司的排名最基本的門檻就是公司收益值,可想而知華為公司的年收入是多么的驚人。(3)通信技術的進步華為帶來專利收益。2015年,華為公司的中國申請專利數量超過6000件,境外的專利申請數量接近3000件,在專利上位居全球榜首。打敗了一向以專利為核心競爭力的蘋果公司,去年蘋果公司使用了華為的專利超過700件,為此也向華為公司支付了數億美元的專利使用費。(4)華為公司通信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其公司甚至是中國更好地融入經濟全球化。2001年中國進入WTO時,那時的中國還只是一個原材料出口國,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低沒有任何技術可言。而以華為公司為代表的通信科技公司在通信技術領域的不斷研發與創新,推動了其他相關領域的進一步發展,進而提升了中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的經濟地位,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能夠以一個全新的姿態展現。
五、通信工程技術的社會價值
(1)通信工程技術是網絡普及化,便利人們生活。通信工程技術,分開就是通信和工程技術。通信是發送的人以某種形式來傳遞信息給收信人。而隨著科學水平的提高,工程技術也飛速發展,于是通信開始以工程技術為依托,從而有了通信工程技術。從通信工程技術發展歷程來看,通信技術拉近了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而華為公司作為現代通信公司,開發國產通信手機品牌,使更多國人使用這項技術,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通信聯系。(2)通信工程技術的進步有利于創建自己國家的品牌。在最近幾年里,移動通信和互聯網這兩大業務是當前世界發展速度最快、市場潛力最大、市場前景最誘人的業務。他們正以無法預測的速度發展著,其速度在華為智能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上可見一斑。在這樣的速度神話的背后,我們是不是需要思考: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在市場競爭中的最終表現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就是一個國家的品牌影響力。戈梅杰以華為公司為例探析通信工程技術的社會經濟價值美國有Apple,韓國有三星,中國是世界大國,在品牌影響力上又怎么能失了大國風范?華為公司的品牌創新力讓世界對中國不再只有“中國制造”的印象,“中國創造”也因為華為品牌在海外的推廣而傳播開來。2016年,中國第一季度手機市場的市場份額華為占據第一,曾一度受到熱捧的蘋果和三星銷量開始下滑。不僅在國內,在歐洲,華為成為在歐洲市場份額最高的國家;同時,華為的高端旗艦手機在美國也已經開售。華為公司的飛速發展是中國品牌影響力的最好印證。(3)通信工程技術使得企業與政府聯系更加密切。通信工程技術在改變人民生活方式和打響中國品牌的同時,也在與政府合作推動社會的宏觀發展。比如華為公司與各地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智慧城市、云計算和大數據領域達成了一致。在華為的通信工程技術的支持下,各地政府全面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城市轉型,提高政府為人民服務的能力,促進各地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4)通信工程技術的強大是企業和國家的最好名片。華為公司以通信技術起家,建立起一個讓世界不可小覷的中國企業,在世界巨頭面前,貼上通信工程技術龍頭的名片。華為在向世界輸出中國通信工程技術的同時也間接地向世界展現了我國的科技實力。
六、結語
隨著時代腳步的不斷邁進,通信工程技術也得到了空前發展,它使社會變得信息化,也正以它飛快的速度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的方式。而縱觀通信技術的社會經濟價值,一方面它對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的發展起著重要決定作用,它提高了社會生活質量,促進了經濟發展,穩固了社會關系;另一方面,通信工程技術的發展使運營商提高了自身服務質量和多方位的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技術的進步使運營商的生產成本降低,提高企業效益。而且通信工程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會帶動其產業鏈下企業的發展,進一步推國民經濟水平的增長。
參考文獻
[1]沈風華.關于通信工程技術在國民經濟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通訊世界,2016,7:36-37.
[2]張立志;張長波.淺析通信工程技術在國民經濟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4,5(6):140.
【關鍵詞】路政人員;身體健康;經濟價值;思考
一、現階段基層路政人員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路政人員作為一種高風險、高壓力的特殊職業,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車、路矛盾的日益突出,所擔負的交通管理任務越來越繁重,所面臨的執法環境越來越復雜。路政人員常年戰斗在維護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第一線,飽受尾氣、噪聲侵襲。根據臨沂市公路局路政支隊健康狀況調查表明,路政人員隊伍中不同程度患有心、肺、胃、肝疾病的占60%以上,每年在職病故的路政人員40%年齡在45歲以下。37%的路政人員聽力因噪聲超標受損,有3050%的路政人員存在腰背、腿部及肩頸部疼痛不適。長時間在尾氣和塵土等有害物質彌漫的環境中工作導致路政人員呼吸、神經、心血管系統損傷,使得路政人員的肺癌發病率高居前列。因此,關愛路政人員生命和健康,是當前加強路政人員隊伍建設,保護和利用好路政人員資源的迫切需要,也是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隊伍管理理念的現實課題,同時也是路政人員自身應當關心和認真對待的問題。
二、影響路政人員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編制嚴重不足,路政人員在強壓之下積勞成疾
路政人員是開展路政工作的第一要素,也是關系交通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資源。目前,隨著車輛的增多,路政人員的工作量日益增多。路政人員不足的問題始終是制約路政工作順利開展的瓶頸。
(二)長期惡劣的室外工作環境,致使大多數路政人員不同程度患病
工作環境惡劣。在值勤過程中,呼吸汽車尾氣,經受揚塵、噪聲污染,夏天烈日暴曬,冬天寒風刺骨,長年累月工作在惡劣的環境之中。由于工作環境艱苦,路政人員易受季節和氣候中的有害因素影響。這一點外勤人員表現尤為突出。
(三)心理壓力大,以致產生各種疾病
路政人員屬于半軍事化管理,路政人員長年累月堅守在工作單位,加上工作崗位位于偏遠地區,與家人兩地分居,缺乏交流和溝通,對家庭照顧少,容易出現感情糾紛,產生家庭矛盾。路政人員角色所特有的高危險性和高緊張度使得他們總是感到自己被一種敵對的力量所包圍,致使大部分路政人員出現心理障礙,情緒低沉,精神不振,心身疲憊,以致產生各種疾病。
(四)路政人員缺乏自我保健意識和生活習慣不良
廣大路政人員在本職工作中,殫精竭慮,兢兢業業。但在個人生活方面則自身的健康意識淡薄、錯位和偏頗,有了病要么不當回事,要么諱疾忌醫等等。工作和生活中,養成了一些不利身心健康的個人習慣。大家都知道,在危害健康的諸因素中最嚴重的莫過于不良嗜好所起的作用持久而普遍。
三、解決基層路政人員身體健康問題的對策
(一)適當增加和合理配置人力,保證和提高路政人員身體健康
路政人員人手不足,看似人力問題,其勢已成扼制公路路政各項工作開展的鐵手。不從根本上加以解決,僅靠疲勞應戰、靠路政人員加班加點來緩解矛盾只能算是權宜之計,長此以往,必將影響隊伍的戰斗力和凝聚力。為此,一是要增加路政人員編制、調整路政配備,實現路政人員數量最優化。二是向素質要路政人員。提升單個路政人員工作能力、向素質要活力,是提高隊伍戰斗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辦案質量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級路政部門必須結合“大練兵”活動,經常性地組織路政人員開展執勤執法培訓、加強政策法規和路政業務的學習,不斷增強路政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通過不斷的學習進一步增強自身的業務能力、執法水平和綜合素質。同時,通過提高科技含量,逐漸把路政人員從傳統的“人海戰術”和手工業的工作思維和工作方式中解脫出來,從而從根本上消除引發路政人員身體疾病的不利因素。
(二)嚴格保障路政人員年休假,并將強制休假作為制度來抓
為保障路政人員的休息權,切實為路政人員減壓減負,各級交通部門應當以路政事業為重,從關愛路政人員的角度出發,抓好路政人員年休假制度的落實:一是各級領導應進一步提高認識,將落實路政人員休假制度、保障路政人員的休息權,提到維護路政人員基本權利和保障公安隊伍戰斗力的高度來看待。二是將路政人員年休假制度納入績效考核內容,加強對基層公安機關路政人員年休假情況的監督檢查。三是明確損害路政人員休息權的法律責任。單位領導毫無顧忌地加班加點、取消休假等行為損害了路政人員的休息權,有悖于人道性與倫理性,應通過立法明確針對這種行為的法律責任。
(三)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適時開展健康保健知識專題講座
把關心路政人員身體健康作為一件大事,作為從優待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掌握路政人員身體狀況,對影響路政人員健康的疾病早發現、早治療,一是要建立路政人員定期體檢制度,確保路政人員每天能接受一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并根據體檢結果,及時總結情況,建立路政人員健康檔案,動態觀察路政人員身體狀況,合理安排工作崗位,盡量把因為身體健康原因不適合在工作量大、生活無規律的部門工作的路政人員調整到工作強度較小的部門工作。
(四)立足實際,從制度層面上為路政人員釋壓
堅持以“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對路政人員中存在兩地分居的家庭及成員信息進行統計,統籌制定相關政策,協調政府、編辦、人事等部門,對符合相關政策的,依據本人意愿,對路政人員的家屬實施人事交流制度和就業幫扶政策,切實解決路政人員夫妻兩地分居所產生的家庭矛盾;同時,對新路政人員的招錄,做到定人定崗,或者根據新招錄人員戶籍,依就近原則酌情分崗,讓報考人員在報考之前可以對自己報考的崗位有個綜合考慮,杜絕源頭滋生新的矛盾。
(五)舉辦體育活動和開展達標訓練,推動路政人員身體健康
加大鍛煉場地、健身設施的資金投入,為路政人員營造良好的鍛煉環境。為增進路政人員的身體健康,各基層大隊、中隊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健身性與娛樂性兼顧的競賽活動方案,舉辦體育文化節?;顒邮怯行蔚模α繀s是無窮的,通過開展體育文化活動,增強團結、凝聚人心、振奮精神。
[關鍵詞]電力投資 需求側管理 經濟價值 社會價值 節能減排
一、我國電力投資的需求剛性
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能源產業,電力行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電力投資的穩定增長和電力的供給的安全保障不僅是關系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問題,而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穩定密切相關。多年的數據顯示,國民經濟每增長1%,電力產業發展增長約為1.13%時才能為國民經濟的其他部門提供足夠的動力,這決定了我國的電力投資存在需求剛性。2010年,我國用電量持續增長,電力規模繼續增大,全年全社會用電量41923億千瓦時,基建新增裝機容量9127萬千瓦,發電裝機容量達到9.6億千瓦,全國電力工程建設完成投資7051億元,全年電力消費同比增長9%,達到3.97萬億千瓦時左右。2011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平穩較快增長;發電裝機容量繼續增加,全年全社會用電量46928億千瓦時,新增裝機容量9041萬千瓦,年底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56億千瓦。在“十二五”新的發展階段,電力需求仍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供需的結構性變化特征也將逐步顯現。2015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約6.27萬億千瓦時,比2010年增加2.08萬億千瓦時?!笆濉逼陂g,中國電力需求將保持8.5%的年均增長速度,每年要增加5000億度電?!笆濉蹦覈司l電裝機容量可以達到主要西方國家完成工業階段時期的人均裝機1千瓦水平。有電力專家預測,“十三五”期間中國電力需求還將保持5.5%的增長速度,也就是說,未來十年全國電力需求將保持平均7%左右的增長速度。未來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中國都將保持較高的電力需求增長,到2015年中國裝機容量需要達到14.4億千瓦左右,2020年需要達到18.9億千瓦。
電力是資本密集型的基礎產業,我國85%以上的電力用于生產,電力的過剩與短缺都會給經濟帶來巨大成本。短缺的成本遠大于過剩的成本,同一百分比的電力短缺損失大大高于解決短缺所需投資。而且電力短缺成本還不包括對社會穩定和投資環境的不良影響,如果將其也納入到電力短缺損失中,電力短缺成本更大。 不論是歷史數據還是預測指標,都表明我國的電力需求與經濟增長之間總體上呈正相關關系,電力消費增長是確保我國社會經濟平穩增長的先決條件,我國電力投資增長既有巨大的歷史慣性,又有未來經濟增長目標的強力牽引。保證我國快速穩定的經濟增長,需要確立“電力先行”的電力投資發展戰略。
二、我國電力投資增長的制約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多年,我國的經濟增長成就舉世矚目,但是,反思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卻可以發現諸多弊端。其中,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行業所占的比重高,我國的經濟增長付出了高昂的資源環境代價,許多資源的國際市場依存度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污染嚴重,所以,過度依賴資源環境消耗的發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續性,電力投資與經濟總量同步增長難以獲得環境資源的支撐,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已經刻不容緩。
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電力占我國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達15%,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電力投資屬于資本密集型產業,同時對土地、煤炭以及水等資源的占用和消耗巨大,這都構成了我國電力投資增長的制約因素。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經濟總量的穩定提高,電力消費量增加、電力短缺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特別是近幾年出現的電力短缺、拉閘限電現象,凸顯了我國電力供需不平衡、電力消費不均衡的問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和居民生活的正常用電。我國的資源分布區域不均衡,有煤炭的地區往往缺水,有水的地方往往又缺煤,而且,電力生產與電力需求逆向分布,必須大容量遠距離傳輸,這對輸電技術及系統運行控制提出了挑戰。近幾年來,煤電價格矛盾日益激化,電力企業的發電積極性降低,甚至屢次出現短期電力短缺。此外,火電投資積極性也相應減少。2005年以來,火電投資連續6年同比減少,2011年火電投資僅為2005年的46.4%,火電投資占電源總投資的比重也下降至28.4%。2010年全國電廠發電、供熱生產電煤消耗在16億噸左右。煤炭需求總量增加和結構性、地區性矛盾將進一步推動煤價繼續走高,增加電廠煤炭采購難度和采購成本。應該說,火電投資下降符合能源結構調整和低碳發展。但問題是,應該用什么方式來彌補火電投資下降帶來的供電缺口,保障充足的電力供應?。所以電力投資實際上是一個上游建電站發電、中游輸變電、下游買電的產業鏈,“電力先行”來保障電力供應無法解決由于電力產業鏈矛盾導致的“軟短缺”(即裝機充足而發電積極性不足的短缺)。
隨著能源消費量的持續上升,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造成城市大氣污染,過度消耗生物質能引起生態破壞,生態環境壓力越來越大。世界銀行認為,中國空氣和水污染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大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8%。我國大江大河的生態環境本已經十分脆弱,大規模的水電建設必然增加區域環境風險。中國有的學者甚至認為中國環境破壞經濟損失占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0%。
所以,考慮到環境資源的壓力和電力產業鏈的共存共榮,我國的電力投資需要適度增長,但不是一定要與經濟總量的同步增長,更不是脫離實際地盲目擴張,我國必須力爭用較小的電力投資增量來確保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公益廣告;經濟價值;投資;社會價值;品牌
不言而喻,公益廣告的社會價值是第一性的,沒有人會對此感到驚訝或者是質疑。將功能和價值定位于社會價值是由它的公益性質所決定的。如果背離了它的性質和原則,它就不能稱之為公益廣告,因為公益廣告所關注的是社會公眾的利益,而社會利益往往會由社會的熱點問題所引發,形成社會的聚焦,這種焦點之爭反映了社會現實,還對社會的長遠發展產生重要影響。表面上看,公益廣告關注的是某一社會現象和問題,而本質上它是以傳播的功能達到引起社會公眾的聚焦、思索、反思,形成對該問題的正確認識和自覺行動的目的。所以公益廣告的定位和目的性使它不同于其他性質的廣告,始終將追求和表達公益性作為神圣使命,從這個意義講,公益廣告起著特殊的作用,如果從宏觀上、戰略上、整體上講,比其他的廣告對人類社會更具有深層次的意義和作用。因為它不單純是反映某個問題的現實,而是透過現實的背后涉及到人類社會的未來。正是由于公益廣告的社會責任,人們對公益廣告的評價從來都是認為公益廣告是一種投入,其投入沒有回報,沒有人會質疑公益廣告的動機和出發點,這是公益廣告與商業廣告的顯著區別。與公益廣告不同,商業廣告可以直接地、明白地、大張旗鼓地進行商業宣傳,在名人效應、明星效應等廣告傳播功能作用下,企業和產品得到有效的宣傳,企業的形象被包裝得盡善盡美,其產品更是錦上添花、無比完美。因此,商業廣告的巨大商機及其經濟價值的產生,從根本上反映了商業廣告的本質。這完全是由市場經濟的機制、功能所決定,完全符合市場規律和經濟規律。顯然,公益廣告與商業廣告的訴求不同,是否意味著二者之間完全被阻隔,沒有一點相似性呢?特別是在經濟價值表達上,公益廣告是否以完全拒絕的態度,表現得非常純潔,不與經濟利益沾邊,還是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兼而有之?如果對公益廣告進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公益廣告到底有沒有潛在的、隱藏的經濟價值,這就是本文所要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1 公益廣告驅動戰略經濟價值的提升
無論是公益廣告還是商業廣告都是信息傳播的一種方式,而商業廣告更突出地彰顯了它的銷售方式。就共性而言,這兩種廣告在傳播信息時,毫無疑問都需要資本的投入,如果沒有財力和資金的支撐是不可能進行信息傳播的,因為信息傳播的所有環節和程序的實施,都需要資金來構成必要的基礎條件,離開財力的支持,一切都將成為海市蜃樓,換言之,雄厚的經濟基礎可以使財力、人力、物力并駕齊驅。所不同的是,二者傳播和銷售的概念不同,商業廣告銷售的是具體的產品,而公益廣告則從大處著眼,立足于長遠性、戰略性,具有全局觀,其前瞻性可以獲得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價值。
公益廣告對經濟價值增長的貢獻首先體現在經濟生產的資源上,任何產業的生產都需要生產資料,特別是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即使是第三產業都需要資源的支撐,從生產過程和終端產品來看,資源的大量消耗會使資源枯竭,畢竟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一旦資源耗盡,將使人類面臨生存的危險,因此,產業生產的產品一方面滿足著人類的需求,同時另一方面又在威脅著人類自身。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資源,又使資源具有經濟發展的戰略作用,顯然公益廣告比商業廣告更具有實效性。換句話講,商業廣告是對資源利用的短暫投資,而公益廣告則是長期投資。例如“植樹造林”的公益廣告,通過公益廣告的傳播,能喚起人們的意志,激發人們植樹造林的熱情,對深入地、持久地開展植樹造林活動的行動進行引導,形成浩浩蕩蕩億萬人民造林的宏大工程。其意義和價值是商業廣告的經濟性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對中國一個幅員遼闊,但森林覆蓋率僅達到百分之二十幾的國家尤其重要,按照世界人均森林和木材占有率計算,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的經濟總量,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生產大國,而木材遠遠不能滿足生產規模與市場的需求。
因此,系列的持續不斷的植樹造林公益廣告的經濟價值,能使中國的生態環境得到極大的改變,使自然環境得到改善,提高中國的生態質量,而生態質量的提高又可以有效地扼制土地的沙漠化,山地石漠化等地質災害。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發生,確保農業生產所需要的十八億畝農田基數不遭到破壞。隨著森林植被的增強,農業生產的環境得到優化,將對糧食的生產豐收創造最有利的條件。而森林對于局部氣候的影響也將產生積極的作用,能使大氣質量提高,凈化空氣的功能有顯著的改善,而森林覆蓋率的不斷提高可以使自然資源進入良性循環,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
事實上,公益廣告聚焦的內容,哪怕是許多人認為是微不足道的問題都可以小中見大,傳遞出它的經濟價值,在人們沒有真正認識它的價值時,往往將其打壓,認為是小題大做、故弄玄虛。例如水資源保護和節約用水的公益廣告,以它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和富有哲理的提醒警示,喚起人們對水資源問題的深刻反思。有一幅水資源保護的公益廣告,畫面中水被污染了,因而釣起的魚僅剩下全身魚骨,這是對某些地方水污染的真實寫照,也是對水資源保護不力的諷刺。許多人對水的認識缺乏正確性、科學性,為了局部的、暫時的經濟利益,不惜以犧牲水資源為代價的狹隘意識和行為,既危害社會和自然環境,又使他們的經濟利益最終斷結。事實上,國內外的學者在二十世紀就發出預警,認為水資源在二十一世紀是最重要的資源,它比石油資源更為重要。在中東石油產油大國,水比石油的價格更高。而在中國由于自然氣候變異,北方的許多河流已斷流,成為季節性河流,許多城市的地下水位下降,在中國的西南地區,持續的干旱使工農業生產受到影響,甚至于連人、畜的飲水都受到嚴重影響。由此可見,水資源保護和節約用水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講是生命悠關的大事,水是生命之源,缺水可以導致物種的消失,而對于人來講,沒有水就不能生存。在沒有水資源的地方是不可能進行生產活動的,自然其經濟價值就無從談起。因此,水資源得到正確保護,使全社會和全體公民具有科學的水資源保護理念和意識,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持之以恒地減少水資源的消費,避免浪費和污染,使人類祖先留下來的河流不再遭到破壞,就可以利用水為人類造福。反過來講,沒有水或是水被污染,人類將怎么生活?這就是公益廣告的真理,也是公益廣告對水資源的經濟價值最好的詮釋。
2 企業發力公益廣告體現魚與熊掌兼得的價值觀
盡管企業在市場經濟中是追求經濟價值和利潤的主體,但隨著企業駕馭市場的能力的提高,成熟度高的企業感悟到中國文化中的真諦―――舍得。這種文化的核心就是付出才有回報,如果不對社會奉獻,就會壓縮企業的生存空間,其經濟價值的增長必然是負效應。因此,不把企業命運與社會相聯系是缺乏理智的行為,只有足智多謀、具有智慧和聰明的選擇才是正確的抉擇,而雙管齊下的戰略決策無疑是企業發展的上上之策。也就是說,企業物質財富的創造和積累,既要依賴于社會的鼎力支持,又要以公益廣告去回報社會,力圖以這種形式去減少和消除企業在獲取經濟價值過程中,對社會和自然的影響,進而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責無旁貸的義務。更為重要的是企業投資公益廣告,塑造了企業的良好形象,在社會和公眾中贏得了口碑和贊譽,這就加深了消費者對企業的認知和記憶,能幫助消費者在決定購買產品的時候,往往將該企業的產品作為首選。另一方面,重塑的企業形象能成為企業價值連城的無形資產,它所爆發的市場競爭力足以使其占據上風,立于不敗之地,繼續引領市場經濟的潮流。所以,企業在公益廣告上的投入,與其說是經濟上的付出,不如說是長遠的經濟回報。一般來說,企業單純做商業廣告,其受眾是有限的,受眾對商業廣告有很大的選擇性,往往對不感興趣的商業廣告毫不關心,這樣消費群體的總量就受到了限制。而公益廣告傳播的時間往往是黃金時段,受眾范圍比起商業廣告更具有優越性,因此公益廣告對潛在的消費者的市場開發更有吸引力和影響力,對企業形象和品牌形象的傳播、提升具有無與倫比的作用。
客觀來講,企業進行商業廣告的宣傳可以說是企業生存的權宜之計,這是因為企業對產品的宣傳是有時效性的。企業產品由于產品功能、價值、競爭力等因素,不能長期對某一產品進行廣告宣傳,一成不變的產品是沒有市場的,產品只有根據市場變化,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有生存的空間。而企業舍得花錢去投資公益廣告,就是放長線釣大魚,是長遠之計。據調查,500強的大公司在公益廣告的投入上絕對舍得投資,正是這樣,公益廣告的投資使這些公司成為世界經濟巨人。從美國微軟等公司的發展歷程來看,除了技術、管理、機遇、產品等因素外,很重要的就是對社會的回報,不僅在公益廣告上投入,還做了大量的公益和慈善事業,而公益事業的投入又使企業獲得高額的經濟價值的回報。
實際上,公益廣告對社會公眾和消費者在接受企業形象和產品形象時形成巨大的心理效應,從心理學上講,人們對不熟悉的企業和產品往往會采取排斥的態度,一般會選擇自己熟悉的企業和產品,這是源于對企業和產品的信任,從廣告心理學的意義上講,消費者對產品的購買不是源于質量而是因為一種信任,因為信任是建立在質量基礎之上的,同時產品在使用的過程中涉及到售后服務,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其售后服務決定消費者對企業和產品信任的程度。但是,社會公眾對企業產品的形象的認知和熟悉,必須要有一個潛移默化的認識過程,而公益廣告無疑是最好的認識途徑和有效方法。
從經濟學的意義上講,公益廣告對企業而言其實是一種經濟投資方式和行為,能夠使企業選擇正確的發展方向和理念,并在投資中不斷得到回報,從而使企業的責任感、成就感、自豪感得到增強。同時在這種投資中,企業與政府的聯系會增強,政府對于投資公益廣告的企業的支持度會更大,更強。而在與外界的溝通交流中也會使企業受益非淺,交流平臺和網絡會更加流暢、便捷,社會脈絡更具廣泛性,延伸性,安全性。還會使企業獲得發展資金的支持,得到投資機構、金融機構的青睞。更重要的是,公益廣告能使企業得到社會的尊重,這是社會對企業投資公益廣告最好的饋贈,是一種用錢所買不到的榮譽和誠信。
3 結語
綜上所述,公益廣告在現代經濟生活中有其獨特的功能和作用,不僅釋放出它對商業經濟價值的能量,同時公益廣告還在人力資源上顯示出對經濟發展的價值。例如教師節的公益廣告,傳遞的不僅是尊師重教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社會需要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一流人才,而在社會財富的創造中,人具有積極的主導作用,從生產力提高的意義上講,人才是創造財富的主體。因此,公益廣告需要全社會的參與,使公益廣告不斷地產生社會經濟效益,而隨著經濟價值的提高,又再投入到公益廣告中,將會使公益廣告釋放出更大的正能量。
參考文獻:
[1]高萍.公益廣告新探[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9.
[2],焦玉河.論我國公益廣告的經濟價值[J].東岳論叢,2007.
[3]張浩達,蕭雁蟄.簡明廣告學實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關鍵詞] 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價值
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是本世紀頭20年我國經濟建設和改革的首要任務。以“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立足于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的價值認同系統,符合當前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深化的內在要求,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作為一種內在的約束和激勵機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獨特的價值。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利于良好市場經濟秩序的建立和維護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長期困擾我們的物質資料不足或短缺問題,已被拋到我們的身后。但是,物質資料的豐富,并不必然地自動地帶動道德生活的豐富和高尚。相反地,如果我們不注意道德世界的新構造,不去創造新的與市場經濟相配合的道德信仰,那么,市場經濟的發展與物質資料的豐富,不但不能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和層次,反而是一場劫難。“辣椒紅”、“紅心鴨蛋”、“多寶魚”等食品安全事件的一再出現,使市場經濟下的道德問題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究其根源,消費矛盾的始作俑者是經營者及其經營行為。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驅使下,不少經營者丟掉了“公平與誠信”的準則,忘卻了“和氣生財”的古訓,實為道德缺失所致。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倫理準則和精神境界提升的綜合,如果能夠內化為市場主體內在的價值觀念,將會有效地抑制人們的機會主義本性。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能夠營造出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氛圍,如果任何個人違反了市場規則,都會受到周圍人的排斥,同時具有社會主義市場核心價值觀念的市場主體在違反市場規則時也會產生自愧心理,內在和外在的雙重心理壓力是任何單個市場主體都不能承受的,它迫使市場主體按照市場規則的要求參與市場活動。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一種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意識形態,通過提高和強化人們守法用法的自覺意識,“硬化”各項正式制度,使制度能夠發揮應有的約束作用。再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能夠提升人們的思想覺悟和精神境界,市場主體在維護公共設施、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負外部性弱化和補償方面都會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和義務。機會主義被有效抑制,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就容易建立和維護。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利于市場經濟運行效率的提升
按照科斯的理論,市場交易過程中存在著正的交易成本。這種正的交易成本越低,市場經濟運行就越有效率。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成長的時間比較短,與之相適應的非正式制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也不可能建立起來。人們的思維模式依然滯留在關系經濟的層次,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競爭機制、價格機制在這一思維模式下遭到很大扭曲。在關系經濟條件下,市場主體間的重復博弈均衡被打破,人與人之間信用缺失,合作難以實現,經濟活動局限于熟人圈子,這在無形中阻礙了信息在整個市場上的流動,增加了信息搜尋成本以及其他各項交易成本。隨著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建立在關系經濟網絡上的交易成本越來越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一種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規范、倫理準則、價值取向的綜合體系,它的確立將有助于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全社會共同接受的價值觀念條件下,市場主體都遵循相同的道德規范、倫理準則,并且具有較強的制度意識,因而會嚴格按照市場法規行事。如此,每一個市場主體的經濟行為更能夠被預見,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就會因為可預見性的增強而減弱。在內在、外在制度的有效約束和激勵下,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不斷得到正強化,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因此不斷增強,社會信用機制得以建立、擴大、強化,人與人之間真正的合作廣化泛化。在這種情況下,個人“有限理性”的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彌補,個人更容易與復雜多變的市場打交道,更易于避免“超負荷識別”,從而有效地降低信息搜尋成本;同時,由于人與人之間合作的增多,交易過程中的談判成本、監督成本、協調成本等成本也會隨之降低。在較低的交易成本下,市場經濟的運行效率就能夠得到不斷提升。
此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還會使我國當前居高不的行政運行成本有所降低。一方面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內化,市場監管部門的道德水準、自律意識也會增強,干擾經濟運行、等不合理行為的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另一方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價值觀念的支撐下,每一個市場主體都能夠自覺地遵守市場規則,自發維護市場經濟運行秩序,正式制度的運行會更富有效率,制度績效更為明顯,部分為正式制度實施而存在的職能部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各種市場上眾多的職能部門就能夠通過合并、精簡,在節余出大量的社會資源同時,能夠極大地促進行政效率提高,從而有助于市場監管職能的完善。而且把節約出的這些資源投入到相對薄弱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其他領域上去,增加社會福利,實現社會公平公正,使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化解市場經濟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
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 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指導下, 收入分配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人們的收入普遍提高, 財富占有量普遍增多。但是必須看到, 在社會轉型期, 由于收入分配不公、貧富差距過大等問題的愈益突出, 人與人之間、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收入差距的擴大化趨勢加重, 各種利益主體之間出現了復雜多樣的矛盾, 有些矛盾甚至還很尖銳。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 合理、合法、適度的收入差距,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能力的高低、投入的多少和貢獻的大小。但是, 收入差距的形成有些是不合理因素造成的, 像有些不景氣企業發不出工資, 有些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得不到該得的勞動報酬等等, 而由此所導致的收入差距就是不合理的。這些不合理、不合法的收入分配所導致的貧富差距, 特別是懸殊的差距, 其結果必然是嚴重打擊了大量的靠誠實和勤懇勞動的普通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使一些人的心理嚴重失衡, 從而對政府產生不信任情緒。而那些因收入過低或失業下崗甚至生活難以為繼的人, 也比較容易對社會產生不滿和抵觸情緒, 這些都是社會的不安定因素,都會導致犯罪現象產生, 并可能出現更多的因 “仇富”心理而引發的惡性案件。所以,因市場經濟發展所產生的各種利益問題既是廣大人民群眾最為關注的問題, 也是處理不好就會嚴重影響社會和諧的問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團結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一起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從這一基礎出發,深入研究社會變革和利益關系調整給人們帶來的影響,深入研究現階段不同階層、不同人群的不同利益訴求,將有助于各種利益矛盾問題的妥善解決,有助于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通過宣傳教育,特別是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思想導向和價值引領作用,讓廣大人民群眾懂得,在改革的過程中,利益的差別是不可避免的,而改革本身也正是一次利益調整、利益再分配的過程,是一個促使利益關系逐漸趨向合理完善的過程,使廣大人民群眾從長遠利益出發,真心擁護和支持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哲學告訴我們,強大的精神力量不僅可以間接促進物質力量發展,而且在一定條件下,精神的力量可以直接轉化為物質的力量。然而,在市場經濟運行的初期,許多人有一種錯覺,即認為只要待遇好,薪水高,就能抓住人心,自然就產生凝聚力。我國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比較注重通過物質利益的刺激來推動經濟的增長,但后來很快就發現,這必然會以犧牲精神文明為代價,造就一大批庸俗經濟人,造成市場經濟的虛假繁榮。經濟發展要有持久動力的支撐,單有個人物質利益驅動是不夠的,還要有精神動力,這主要指社會成員的理想追求、社會責任感、事業成就感以及盡職精神等。人們從集體和社會得到尊重和關愛,也能激發他們對集體、社會事業的責任感。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項統計表明,人文資本因素在經濟增長方式中已占50%的比重。其中誠實、信用、公平、敬業等道德規范是人文資本的重要內容,被部分經濟倫理學家認為已成為獨立的資本形態即道德資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諾斯提出:財富的創造是一個道德過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勤勞奮進、遵守秩序、自主創新、崇尚科學、愛國奉獻等為基本的價值特征,具有中國氣質、時代精神和世界眼光,它秉承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精華,并自覺的置身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深化、經濟全球化的社會背景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人們的共鳴和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在微觀思想層次上,增強了人們對經濟活動的預期,激起了人們實現自身價值的欲望;在宏觀思想層次上,引導社會成員形成共同價值理念和價值追求。宏觀和微觀的認同,調動了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愿望,“ 如果由于不存在從事經濟活動的愿望……而沒有做出努力,那么經濟增長就不會發生”?!埃?經濟增長)直接原因……是從事經濟活動的努力?!辈粌H如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社會主導的價值觀,還會形成鼓勵和促成創新的社會氛圍,通過創新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所以在當前階段,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形成人們共同的價值目標取向,以民族精神喚起和強化人們的愛國、強國熱情,以創新精神調動人們的創新欲望,激發創新之舉;以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導人們形成明確的榮譽觀念,規范言行,就能夠極大地調動和激發人們為實現個人全面發展和中國民族的復興而各盡其能的熱情,在這一價值追求過程中所迸發出的巨大能量,將成為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動力源泉。
參考文獻:
[1]W阿瑟劉易斯:經濟增長理論.上海三聯出版社,1990年版,第4頁
[2]劉澗楠張瑞芳:論民族精神的經濟價值.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