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27:48
序論:在您撰寫心理疾病癥自愈的方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低分子肝素鈉在臨床上用于預防和治療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塞時使用比較廣泛。2010.1~2011.8對30例心肌梗塞病人采用了低分子肝素鈉配合治療,為4000u皮下注射,其中有5例發生瘀斑,1例左臀部約10cm~50cm的瘀斑,4例注射部位硬結,針對以上并發癥,均給予了相應的處理。
1資料與方法
本組30例病人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45~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6歲,全部為心肌梗塞的病人,低分子肝素鈉4000u/日/次,均為皮下注射,注射前所有出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均正常。
2結果
5例發生局部瘀斑,其中1例左臀部約10cm~50cm的瘀斑;4例注射部位硬結直徑約1cm,病人自訴局部有輕微的疼痛感,無其它不適。
3處理
遵醫囑先暫停注射藥物,化驗出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均正常,使用25%硫酸鎂紗布濕敷,配合理療照射,3-4次/日,促進皮下瘀血和局部硬結的吸收,9例全部在3~7天恢復正常。
4預防
4.1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必須是肚臍向外1.5cm至10cm的環形范圍,注射要上下左右交換部位,注射時要捏起皮膚,以增加藥物吸收的面積,應避開硬結、瘢痕。由于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接近90%,而腹部皮下脂肪較厚,皮下疏松組織對藥物的滲透性較好,毛細血管相對較少,所以首選腹部皮下注射[1]。但是臍周有豐富的靜脈網,應避開外臍周1cm以免引起出血。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所致的局部出血與其抑制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及皮下注射后局部濃度高有關[2]。
4.2嚴格掌握注射方法和給藥時間: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選擇部位多為臍周10cm,皮下注射所導致的皮下出血與其抑制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及皮下注射后局部濃度高有關[3],要求嚴格掌握注射部位和方法,正確按壓,各班嚴格巡視、交接班,多與病人溝通,并仔細傾聽病人的訴說。注射過程及吸收過程,均可破壞局部毛細血管壁,引起毛細血管破裂出血,注射后局部淤血是否發生與注射間距、注射部位、壓迫時間長短密切相關[4],在注射時囑病人平臥、放松,同時請家人與其聊天,盡可能的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每次注射完后用棉簽短時間按壓后更換輸液膠貼用指腹按壓,不可用力過大,以下陷1cm左右即可,時間3~5分鐘即可,如有凝血時間長者應延長按壓時間,注射后平臥15~30分鐘再起床。如發現有瘀斑仔細范圍、顏色,判斷程度,必要時間報告醫生以便及時處理。給藥時間嚴格按照醫囑要求做,提前不能超過30分鐘,后推也不要超過30分鐘。
4.3端正工作態度加強責任心:要求護士掌握正確的注射方法、部位、時間及注射低分子肝素鈉的注意事項,必要給予警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加強護士的責任心及健康宣教注射前應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標及有無出血傾向,要認真與患者做好溝通,使患者明白各項要求的重要性,禁忌按揉、揉搓、熱敷腹部。定期監測出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
5總結
雖然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出現并發癥是不可避免的,但護士在工作中更應仔細觀察,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專業技巧,從而盡早發現其造成的不良反應,確?;颊叩闹委熜Ч耐瑫r加強了護患關系,使患者對護士產生信任感,這樣才能更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伍翠云,曹玉鴻,茆榮華,等.低分子肝素注射引起皮下出血238例原因分析及對策.齊魯護理雜志,2007,13(21):61.
[2]侯巖芳,趙偉.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同進針方法對出血的影響.實用護理雜志,2007,19(10):46.
[關鍵詞]子癇前期;心力衰竭;預防及護理;證據醫學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12-0161-01
重度子癇前期孕婦剖宮產術后并發心衰是在重度子癇前期基礎上發生的以心肌損害為心力衰竭的綜合征,是孕產婦特有的心臟病,也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008年5月~2009年5月我院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將循證護理應用于49例妊娠合并重度子癇前期病人術后心衰的預防和護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2008年5月~2009年5月我院孕產婦救治中心收治妊娠合并重度子癇前期患者49例,剖宮產術后診斷為重度子癇前期合并心力衰竭產婦8例,年齡(30.35±7.45)歲。
1.2 循證護理方法
1.2.1 循證問題:找出49例患者的循證問題,包括此類病人術后誘發心衰的因素,高危人群及最佳預防、護理方法。
1.2.2 循證支持:根據循證問題檢索有關文獻:首先確定關鍵詞、循證護理、重度子癇前期、心衰、預防及干預護理,從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全國醫藥衛生綜合類學術期刊CNKI數字圖書館上檢索出相關文章25篇、將收集到的有關文章應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對證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并結合臨床實際情況做出具體的評價,獲取最佳研究實證,制訂措施并應用于實踐。
1.2.3 循證觀察與應用
1.2.3.1 嚴密臨床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神志、面色、呼吸、心率、血壓及血氧飽和度,若低于93%應高度重視,觀察患者胸廓運動、有無咳嗽及精神狀態。若患者精神煩躁呼吸興奮,應密切觀察血氧飽和度,缺氧分為輕度和重度,當輕度缺氧時患者就會表現頭痛、煩躁,呼吸表現興奮等[2]。注意患者的鈉尿鈦(TypeBNatriureticPeptide,BNP)值,懷疑心衰者應快速抽血驗BNP值。BNP水平升高≥100pg/ml可作為心衰早期診斷的指標[3]。
1.2.3.2 休息與保暖:保持環境安靜、通風及調暗光線,保證術后患者的休息,若部分患者無法入睡精神活躍,需引起注意,及時與醫生溝通,必要時應用鎮靜劑令患者休息。若患者因為疼痛無法休息,應向其解釋疼痛原因,必要時應用或加用鎮痛劑。注意觀察患者四肢皮溫,根據病人情況調節室溫,患者四肢冰涼者特別注意保暖。
1.2.3.3 治療觀察:控制輸液速度及入水量,一般每日不宜超過1000ml,速度20~40滴/分為宜,不宜超過1500ml,避免迅速增加血容量[4]。觀察尿量或應用利尿劑后的效果,若應用擴血管藥物應監測患者血壓。記錄24h出入量,監測腎功能,預防腎功能不全誘發心衰[5]。經過嚴格控制輸液量及輸液速度可有效預防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術后發生心力衰竭。
1.2.3.4 用藥觀察:重度子癇前期孕婦術后常用硫酸鎂,其主要用于解痙降壓,預防和控制抽搐。在應用硫酸鎂時應嚴格觀察病人的呼吸、尿量及膝反射。因為心力衰竭則常伴有腎功能損害,當尿量
1.2.3.5 預防感染:術后保持會衛生,使用消毒會陰墊,按時清潔會。交待病人及家屬腹部切口處注意事項,并按醫囑予抗感染藥物。定時監測病人體溫,血象,防止感染誘發心衰。
1.2.3.6 心理護理:妊娠合并重度子癇前期產婦術后因監護儀器、注射(輸液)泵及較多醫護人員診看,心理疑慮及恐懼,無法安靜入睡,護理人員要了解病人的各種思想顧慮,操作要鎮靜,快速而不忙亂,緊張而有序,告訴產婦可放心入睡,輸液及監護儀有專人看守,讓患者有一種安全感[7]。
2 結果
49例患者通過密切的臨床與護理配合,術后并發心衰的占16.3%,未并發心衰的占83.7%,大大預防了術后并發心衰。
3 討論
楊小姐的男友棄她而去。20多歲的她,在此前衣著華麗,濃妝艷抹,容光煥發。而如今,身材修長的她在盛夏中仍穿著灰色長衫。她面色蒼白,不修邊幅,不想活動,對任何事情都失去興趣,時常想哭。尤其使她害怕的是,近一個月來胸部隱隱作痛,有時難以忍受。她想自己一定是患了“冠心病”。但醫生詳細檢查后認為:她沒患任何心臟病。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頻繁出入醫院各科室,認為自己患有冠心病而實際并沒患任何心臟病的男男女女實在不少。他們實際上患的是心理疾病。經心理醫生診斷,王女士所表現的是焦慮癥的驚恐障礙,楊小姐所表現的則是抑郁癥的軀體化障礙。還有不少疑病癥的患者整日擔心心臟出毛病,看到一本介紹冠心病的書,就會認為自己也有同樣的癥狀。一旦生氣和各種心理壓力加大時,也常感到心臟不適。
心理障礙常導致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變化,引起心臟反映。心臟又是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容易引起人們的特別關注。這些都是心理疾病患者出現心臟癥狀的原因。因此,請記住以下的忠告:在注重心臟健康的同時,也要注重心理健康。在你懷疑自己患有冠心病時,還要想到自己有無心理疾病。
僅僅知道以上這些還是不夠的。我們還應了解到。心理因素有時也是促發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40多歲的常先生經常焦慮。他想問題總是往不好的方向去想。工作中出現壓力,他總是感到難以克服。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總是感到擔憂。這使得他較同齡人更顯憔悴――頭上已經謝頂,皺紋爬滿了眼角和額頭。他總是認為自己心臟不好而不敢運動,對爬山、散步從不感興趣。以往并沒有患冠心病,而長期的焦慮使他真的患了冠心病。
李先生是一位總工程師,幾十年來很少休息,大部分節假日都被用來工作。他工作效率很高,仍感到時間緊迫,整日忙忙碌碌。他對屬下要求很嚴格,同時也常常缺乏耐心,時常生氣。這種典型的A型行為模式,最終導致他患了冠心病。
還有許多和李先生一樣的高級管理人員、公司經理,都整日忙于工作和社會應酬,常常半夜1~2點鐘才回家。他們很少與家人一起漫步在青山綠水之間,也難得有自己的輕松一刻。他們總認為自己做得很對,是珍惜時間、爭分奪秒。但不久他們發現自己除患了冠心病外,還易怒,與他人關系緊張。此時他們最好應該去看心理醫生。
知道了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發病過程中的作用,我們就知道,在眾多的冠心病預防措施中,保持心理健康是最為重要的措施。
下面,我們再介紹一下人們在患了冠心病之后常有的心理障礙和克服方法。
趙女士患冠心病10年,經常頭暈,頭痛,心煩意亂,有時感到要暈倒。這些都是心臟供血不足引起的。趙女士因此抑郁于心,認為自己心臟有病,可能會不久于人世。于是,她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常為小事與家人生氣,并認為家人對她關心不夠。她時常懷疑自己病情在加重,失去了治療的信心,給醫務人員的工作造成很大的難度。
從趙女士身上我們知道,心理障礙與軀體障礙一樣,都是冠心病癥狀的組成部分。可現在不少患者,甚至醫務人員,都只重視軀體癥狀而忽視心理癥狀。
孫先生是位冠心病患者,他以往只在內科開些治療冠心病的藥。而如今他開始進行心理調整,感到自己的疾病有了很大的好轉。
那么,心理醫生是怎樣使孫先生的心理得到調整的呢?
心理醫生首先對孫先生的心理癥狀進行了診斷。他們了解到孫先生對患病有著恐懼和抑郁心理,就指導他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疾病。人生中“日日是好日”,患病的日子仍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積極配合治療、適當運動、合理膳食外,調正自己的情緒也很重要。通過努力,孫先生發現自己的冠心病得到了控制,生活質量和心態也都有很大的改善。
20多歲的李小姐,衣著華麗,容光煥發。而如今,身材修長的她面色蒼白,不修邊幅,不想活動,對任何事情都失去興趣,時常想哭。尤其使她害怕的是近一個月來胸部隱隱作痛,有時難于忍受。她想自己定是患了“冠心病”。但醫生詳細檢查后認為:她沒患任何心臟病。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頻繁出入醫院各科室,認為自己患有冠心病而實際并沒患任何心臟病的男男女女實在不少。他們實際上患的是心理疾病。經心理醫生診斷,王女士所表現的是焦慮癥的驚恐障礙,李小姐所表現的則是抑郁癥的軀體化障礙。還有不少疑病癥的患者整日擔心心臟出毛病,看到一本介紹冠心病的書,就會認為自己也有同樣的癥狀。一旦生氣和各種心理壓力加大時,也常感到心臟不適。
心理障礙常導致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變化,引起心臟反映。心臟又是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容易引起人們的特別關注。這些都是心理疾病患者出現心臟癥狀的原因。因此,請記住以下的忠告:在注重心臟健康的同時,還要注重心理健康。在你懷疑自己患有冠心病時,還要想到自己有無心理疾病。
僅僅知道以上這些還是不夠的。我們還應了解到,心理因素有時也是促發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40多歲的常先生經常焦慮。他想問題總是往不好的方向去想。工作中出現壓力,他總是感到難以克服。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總是感到擔憂。這使得他較同齡人更顯憔悴――頭上已經謝頂,皺紋爬滿了眼角和額頭。他總是認為自己心臟不好而不敢運動,對爬山、散步從不感興趣。以往并沒有患冠心病,而長期的焦慮使他真的患了冠心病。
李先生是一位總工程師,幾十年來很少休息,大部分節假日都被用來工作,他工作效率很高。仍感到時間緊迫,整日忙忙碌碌。他對屬下要求很嚴格,同時也常常缺乏耐心,時常生氣。這種典型的A型行為模式,最終導致他患了冠心病。
還有許多和李先生一樣的高級管理人員、公司經理,都整日忙于工作和社會應酬,常常半夜1~2點鐘才回家。他們很少與家人一起漫步在青山綠水之間,也難得有自己的輕松一刻。他們總認為自己做得很對,是珍惜時間、爭分奪秒。但不久他們發現自己除患了冠心病外,還易怒,與他人關系緊張。此時他們最好應該去看心理醫生。
知道了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發病過程中的作用,我們就知道,在眾多的冠心病預防措施中,保持心理健康是最為重要的措施。
下面,我們再介紹一下人們在患了冠心病之后常有的心理障礙和克服方法。
趙女士患冠心病10年,經常頭暈,頭痛,心煩意亂,有時感到要暈倒。這些都是心臟供血不足引起的。趙女士因此抑郁于心,認為自己心臟有病,可能會不久于人世。于是,她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常為小事與家人生氣,并認為家人對她關心不夠。她時常懷疑自己病情在加重,失去了治療的信心,給醫務人員的工作造成很大的難度。
從趙女士身上我們知道,心理障礙與軀體障礙一樣,都是冠心病癥狀的組成部分??涩F在不少患者,甚至醫務人員,都只重視軀體癥狀而忽視心理癥狀。
孫先生是位冠心病患者,他以往只在內科開些治療冠心病的藥。而如今他開始進行心理調整,感到自己的疾病有了很大的好轉。
那么,心理醫生是怎樣使孫先生的心理得到調整的呢?
心理醫生首先對孫先生的心理癥狀進行了診斷,他了解到孫先生對患病有著恐懼和抑郁心理。就指導他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疾病。人生中“日日是好日”,患病的日子仍是人生中的重要給成部分。除了積極配合治療,適當運動、合理膳食外,調正自己的情緒也很重要。通過努力,孫先生發現自己的冠心病得到了控制,生活質量和心態也都有很大的改善。
“我們要健康快樂地活下去。”一位英國的樂活FANS這樣大聲呼吁,“如果你隸屬于真正的樂活族,就必定知道,大自然才是有利于人類成長的溫床。”在樂活理念遍行天下無敵手的時候,用自然療法保持健康、美麗的概念也逐漸被更多人所接受。
何為自然療法?
自然療法是應用與人類生活有直接關系的物質與方法,如食物、空氣、水、陽光、體操、睡眠、休息以及有益于健康的精神因素,如希望、信仰等來保持和恢復健康的一種科學藝術。
春日清晨起來聽鳥鳴,是一件最愜意的事,遠勝過品茗或讀詩?!对娏謴V記》載:“秦少游患疾而臥,有高符仲者攜《輞川圖》相贈,內盡王摩詰詩意,以為閱此可以醫疾。少游于枕上閱之,數日而疾果愈?!彼狓B鳴亦可以治病養神,怡情養性。這可是最早的精神療法形態,也可稱為自然療法。
返璞歸真的樂趣
現代科技的發展為人類帶來高度的物質文明,人們出門見到的是川流不息的汽車,林立密集的高樓,熙熙攘攘的人群,眼花潦亂的商品。進家看到的電視機、微波爐、VCD、電腦等現代化設備,似乎什么都不缺,但就是心里感到局促壓抑,不舒暢,甚至煩躁,為什么呢?
尋求大自然的樂趣,可以擺脫上述種種不良刺激。還是美國首席預測專家波普科恩的預言說得好:“荒野要比文明更安全”。近來,全世界范圍內興起了返璞歸真的潮流,重返大自然,陶冶心靈,激發活力,治療身心疾患,這也正是自然療法的魅力所在。
為什么老外寧可打“飛的”來中國看中醫,吃中藥呢?就是因為中醫體現的是自然療法,中草藥是天然藥物,安全,無毒副作用。
自然療法與西醫療法的區別
自然療法起源于18和19世紀的西方替代醫學。自然療法這一術語直到19世紀末才開始使用。但其哲學指導思想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醫學中的希波克拉底學派。
自然療法是以人體健康為核心,重點強調維持身體健康和預防疾病。而西醫是以疾病為核心,重點放在當機體出現了疾病時,如何診斷和治療。因此兩種體系在學術思想上和技術手段上迥然不同。自然療法就是要教育患者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機體的自愈能力,應用自然和無毒的療法。
自然療法的特點就是純天然
自然療法的出發點是用天然物品等來加強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它具有與現代西方醫學治療方法截然不同的兩大特點:
完全摒棄化學合成藥物,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各種因素、物質和信息防病治病,如森林、陽光、泥沙、空氣、水、溫泉,以及草木果蔬(包括中草藥)的內服、外用(如藥敷、熨敷、熏?。┖痛拧⑾?、熱能等,都是利用自然環境和資源為主的療法。
效法大自然的規律,以調理恢復人的自然之性、激發人體抗御疾病的能力為主要目的,如針灸、推拿、健身術、氣功、心理、音樂與娛樂、足療、有氧運動等。這些方法與以對抗治療為主要模式的現代西方醫學不同,它重在激發人體自身抗病能力,調整機體的失衡恢復,從而達到修復組織及功能傷損祛除疾病的目的。
自然療法與美容
使用天然無害的材料制作化妝品和美容,一直是美容行業的發展趨勢。另外,在我們已知的很多美容方法中,實際已經滲透了自然療法的理念,有些甚至可以說是自然療法的直接體現。
舉例 刮痧
刮痧療法具有簡便、易學、療效顯著的特點,它更符合當今回歸自然的潮流,該法通過刮痧自我的調理排毒、自我治療來全面激發和調動人體自身的潛能,以達到人體自身的自然、和諧、平衡。
整體經絡刮痧療法,可以通過在人體經絡的徑路刮痧激發和調節、十二皮部與臟腑的功能,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促使人身恢復健康,從而達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現代醫學認為,刮痧療法可擴張毛細血管 ,增加汗腺分泌、排泄、促進血液、淋巴液、組織液的循環,增加組織細胞供氧、促進激肽、5-羥色胺、p物質等致痛的排泄和分解,促進了細胞再生和活化,加強了新陳代謝、同時也通過內臟――體表通路調節內臟功能,改善人體的呼吸、消化、循環、神經、內分泌等系統的功能。
舉例 芳香療法
芳香療法也是自然美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眾所周知,氣味多種多樣,然而,在許多的氣味中,只有香味最受人歡迎,所以香味名片、香味圖書、香味服裝等均受到人們青睞。為什么人們喜歡香味呢?科學研究證明,香味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歡迎,是因為香味對人的大腦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人們聞到香味后,可使精神振奮、心情愉快、減輕疲勞,從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生產效率。英國、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一些工廠管理人員經常定時在車間、辦公室噴灑香水,借以提高生產工作效率。同時,香味對病人來說是一劑安神鎮定的良藥。
現代醫學表明,香味能殺滅某些病菌,并有良好的醫療作用。例如:白香味可以明目,清頭風;丁香花香味能鎮定安神,對牙痛病人有止痛作用;夜來香香味可清除不良氣味;天竺花香味可促進睡眠,消除疲勞,對高血壓病人還有降壓作用。有的香味還有益于人的精神集中和起到放松的作用。在歐美許多醫院、保健中心、美容院,香味已被列入治療疾病及養顏護膚的“佳藥”,香味以其獨特的效應贏得人們的青睞。
這些都屬于自然療法:
1,營養療法
營養療法即讓患者按一定的食譜進食或補充某些營養素,從而使飲食成為治療的手段。營養療法是自然療法的基礎,自然療法醫師在臨床實踐中首先采用這一療法治療患者。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粗制食品和補充營養素完全可以達到保健和治療疾病的目的。采用營養療法可以有效地治療痤瘡、關節炎、哮喘、動脈粥樣硬化、抑郁癥、Ⅱ型糖尿病、濕疹、痛風、高血壓、經前期緊張綜合征以及潰瘍性結腸炎等病癥。
2,植物藥療法
植物藥療法是應用植物做為藥物防病治病,它也可以稱為草藥療法。植物藥療法日趨受到人們的重視?,F代自然療法醫師在使用植物藥治病時,不僅依據該植物在傳統醫學中的傳統藥性,而且還要掌握它的現代藥理學作用及其作用機理。這樣使得該療法更加科學化、現代化。許多自然療法醫師所使用的已不是未加工的植物原生藥材,而是使用的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有效成分。
3,順勢療法
順勢療法是使用可以誘發健康人體產生某種疾病的藥物來治療患有該疾病的病人。這一療法的基本原則是:大劑量的藥物可以誘發疾病,但該藥物在小劑量時,卻可治療該疾病。順勢療法所使用的藥物可以是植物藥、礦物藥和化學品。
4,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源于中醫。它通過針刺、灸、按摩、激光、電刺激等方式刺激機體的穴位,從而促進機體的“氣”在經絡中循環、流動。傳統的中醫針灸療法在診治疾病中尚須在陰陽、五行、針灸經絡、辨證論治等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
5,水療法
水療法應用熱水、冷水、蒸汽等各種形式的水來保健或防治疾病。水療法中的具體方法有坐浴、灌洗、溫泉浴、旋流溫水浴、桑那浴、淋浴、濕布、敷泥、足浴、熱敷以及灌腸等。水療法自古以來就是世界上許多民族傳統醫學中的治療方法之一。
6,物理療法
物理療法就是應用物理的方法來治療疾病。它包括超聲波療法、透熱法、其它電磁技術療法、保健體操、按摩、關節活動法等。水療法也屬物理療法范疇。
7,心理咨詢及生活方式的調整
對患者的心理咨詢和生活方式的調整是自然療法中必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自然療法必須具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在問診中能從患者語言、動作等表現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和其他方面的異常問題,然后采取諸如催眠、心理暗示、咨詢指導、家庭治療等治療技術,針對患者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有的放矢的治療。
8,其他
根據自然療法的指導原則,近來國外又相繼發展了色彩療法、水果療法、森林療法、園藝療法、音樂療法、“五分鐘笑”療法等。這些療法均是采用對人體無任何毒副作用但又能防病治病的非藥物療法。
風靡全球的自然療法
水療法
水療法是利用各種不同成分、溫度、壓力的水,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人體以達到機械及化學刺激作用來防治疾病的方法。根據水的作用方式不同,水療法可分為:浸浴法、擦浴法、沖洗法、濕布包裹法、淋浴法、水下洗腸浴法、水下運動法、蒸氣浴法等。
我們常見的各種Spa療養項目,實際上就是從水療法而來,加入了按摩、香薰、精油等其他因素,其功能也由治療疾病轉為預防疾病和保健,當然更多的還是被拿來用作保養皮膚和維持身材,成為時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針灸療法
根據中國傳統醫學,健康的身體取決于一種極其重要的能量循環,這就是身體中的“氣”。這種能量存在于全身的脈絡中,穴位便坐落在這些脈絡之上。當一個器官過渡活躍或是機能減退的時候,能量的循環則變得不正常。經脈當中產生了一個堵塞的地方,必須將之打通。所以通過針刺則可以治療病患,使脈絡的循環恢復正常。
針灸治療的第一步至少需要45分鐘:深入的了解病情,觀察舌苔,臉色,和觸診,還有就是中醫特有的方式――診脈,醫生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態。針灸理療師利用細針刺激能量通道,使得加強受損組織并重塑和諧。但是同一種病癥,病人需要治療的穴位并不一定是相同的,因人而異。
針灸治療同樣對心理疾病和情感的問題有治療效果,東方的醫學一直以來都把這些問題與身體疾病聯系在了一起。因為無論是壓力,悲傷或是動怒都會使得出現身體循環不平衡的萌芽。這種減緩痛苦的治療已經得到了反復的驗證。這是個非常不錯的方法來治療慢性傳染病或是反復的結腸炎,失眠,抑郁癥。它還可以改善高血壓,過敏,頭痛,疲勞以及激素的平衡失調。
順勢療法
順勢療法是一種有別于傳統西醫的獨立、良好的醫療體系,完全可以安全、快速、有效、永久性地治愈疾病。早在公元前400年,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提起,至1790年德國哈尼曼哈尼曼醫生從古刊物中挖掘出來。哈尼曼醫生領導的研究小組經過近60年的研究,將該理論逐步完善。
順勢療法的理論基礎是“同樣的制劑治療同類疾病”,意思是為了治療某種疾病,需要使用一種能夠在健康人中產生相同癥狀的藥劑。順勢療法就是利用和激發人體固有的自愈能力根除疾病。
眾所周知,人體具有天生的自愈功能,免疫力就是證明。通過激發自愈體系,來加強受損細胞基因的自我修復能力,使紊亂的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的功能恢復平衡,從而從根本上治愈疾病。倍受英國皇室、歐美等發達國家高知識人士青睞的順勢療法,正是通過增強人體自愈能力,達到快速、安全、有效、永久性地根治疾病,是21世紀最良好的醫療方式。
順勢療法的醫學美容使用范圍:由于精神衰弱、失眠、更年期綜合癥、高膽固醇、肝炎、過敏等而造成衰老而出現的黑斑、皮膚粗糙、皮膚黝黑、面色無華、抵抗力及免疫功能低下等情況,均可適用。
靈氣療法
在西方世界中,有七個輪脈構成肉體能量中心的一種概說,這種學說源自于印度的瑜珈。在能量治療的這個領域中,能量治療師們認為人類除了肉體、靈魂、神性、之外,在肉體的外圈還包覆著一層層人類肉眼所難以看見的氣場,而當人們的肉體開始生病之前,人體的氣場會先出現病變;例如出現破洞、混濁顏色的斑點、形狀的改變等等現象。而如果放任著氣場的改變而不管的話,這些能量便開始影響肉體上的構造,進而形成物質世界的肉體產生病變。
而能量治療師的工作,就是在疾病尚未影響肉體之前,就進行清除與療愈的工作;或是在疾病已經發生的時候,直接將肉體氣場上的印記、破洞、或是不規則的形狀進行修補或處理,進而讓已經過處理后的健康氣場開始影響肉體,使其開始恢復正常狀態。
然而能量治療的方式有非常多種,可以用自身的能量進行氣場修補或是清除的工作(如氣功),也可利用工具進行(水晶、花精、彩油、礦石)、或是利用其它的能量來進行上述的動作,靈氣療法就是利用非自身的能量來進行治療的一種技巧與方式。
森田療法
森田心理療法簡稱森田療法,是一種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心理治療方法,具有與精神分析療法、行為療法可相提并論的地位,主要的適應癥是所謂“神經質”。大致包括當今分類中的焦慮癥、恐怖癥、強迫癥、疑病癥、神經癥性睡眠障礙等。
森田療法的基本治療原則就是“順其自然”。順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從事物運行的客觀法則,它能最終打破神經質病人的精神交互作用。而要做到順其自然就要求病人在這一態度的指導下正視消極體驗,接受各種癥狀的出現,把心思放在應該去做的事情上。這樣,病人心里的動機沖突就排除了,他的痛苦就減輕了。
森田療法出現本世紀早期,比當今流行的大多數歐美體系早很多年,它不僅在日本醫學、心理學獨樹一幟,且影響遠播,成為有世界影響的一個治療體系。他的一些基本理念,特別是順其自然的治療原則,表現出濃厚的東方文化色彩。這是源于東方文化,比較適合于東方文化中的人。
圣宣五行療法
源于中醫理論的發展治療學,是以本土文化為背景,在發展心理學、醫學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等基礎上,研究人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偏移性異常發展與缺失性異常發展而導致疾病的心理活動規律,并用以指導臨床實踐的一門學科。在其指導下進行的臨床心理治療則為中醫心理發展治療,其基礎理論、治療技術均滲透著傳統中醫心理治療理論與技術的精髓。1中醫心理發展治療理論基礎與傳統中醫心理基礎理論 。
根據中醫整體觀、發展觀理論,通過20余年的臨床積累,我們提出異常發展心理理論,并作為發展治療的理論基礎。該理論認為,人格的本質是個體在適應自然和社會環境過程中各心理要素發展的結果,人格的形成過程即是個體在適應自然和社會環境過程中各心理要素發展的過程。
1. 1異常發展心理理論與人格體質論
異常發展心理理論認為,人格的發展分為正常與異常,異常人格是精神心理疾病的人格基礎,當個體具有異常人格這一發病基礎,此時一個負性事件作為扳機點對個體產生刺激,則可能發生精神心理疾病,而要治療其精神心理疾病,不僅要改善其疾病癥狀,更要著眼于其人格,糾正其異常人格特征,從發病基礎進行治療,做到從根本論治。這符合傳統中醫心理理論中人格體質論思想,不同的人格與體質具有不同的患病傾向,在治療中重視因人制宜、治病求本。
通過吸收西方心理學人格理論,異常發展心理理論對于傳統的人格體質論有獨特的創新與發展。傳統人格體質論將不同的人格體質分為不同類型,如陰陽五態人、陰陽二十五人等,個體的人格根據其特征隸屬于不同的人格類型。而異常發展心理理論是將人格分為各種人格要素,包括膽商、自我、意志力、思維方式、人際關系、性發展、世界觀,每個個體的人格都具有以上所有要素,而個體人格的特征通過各個人格要素發展水平的不同體現出來。人格的異常同樣體現在各個要素發展水平上,表現為人格要素發展的缺失和偏移,即某一人格要素發展的不足和過度。根據中醫中庸思想,不足與有余都是不平和的狀態,例如,意志力的缺失使得個體缺乏動力與堅持性,意志力的過強使得個體固執,不知變通。而要調整人格要素的虛實,則需要相應的技術進行人格要素的補瀉,人格要素的缺失與偏移,以及對人格要素的補瀉,則是對中醫的虛實補瀉概念的發展。
1. 2異常發展心理理論與三才整體論
三才,即天、地、人三才,三才整體論體現了個體與其生存環境的關系,即人不能脫離生存環境獨立存在,人與其所處的環境相互影響。在異常發展心理理論中個體的人格發展受到不良生活環境與經歷的影響,其中以負性生活事件以及家長所采取的不良教養方式為主。根據中醫心理情志所傷理論[00,這些負性經歷對個體產生刺激,使個體處于應激狀態,并產生不良情緒,負性經歷逐漸積累,則對患者的人格發展產生影響,最終導致異常人格的形成。而在精神心理疾病的發生發展中除了人格基礎,通常還需要有刺激性事件作為扳機點,該刺激性事件也屬于所處環境的一部分。
2中醫心理發展治療技術與傳統中醫心理治療技術
發展治療的主體方法主要是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源于中醫氣功等理論的TIP技術是通過中醫氣功入靜與暗示誘導等方式,將患者誘導至低阻抗狀態,在這一狀態中,患者可以不加抵抗地接受信息,從而在潛意識層面進行意念導入治療的中醫心理治療方法。在異常發展心理理論的指導下,通過TIP技術可以深入患者潛意識,對異常人格發展過程進行修正,實現中醫心理發展治療。TIP技術中包括誘導放松、共情、病機分析、再成長、癥狀處理、行為療法等技術,蘊含著傳統中醫心理治療技術的精髓。
2. 1誘導放松與靜心寧神法
TIP技術顧名思義是在低阻抗狀態下進行的意念導入治療,低阻抗狀態的營造是通過誘導放松來達到的,將中國的導引氣功療法與西方的暗示催眠療法進行結合,通過言語和行為的誘導,使患者進入從清醒到睡眠過程的中間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患者可以不加抵抗地接受導入內容,治療內容可以深入患者的元神,從而達到深入治療的目的。這種狀態與中醫心理治療中靜心寧神法所達到的神思處于安靜寧謐的狀態相類似,即排除外界思緒的干擾,正氣存內,心身自愈能力增強。
2.2共情與疏神開心法
根據前文所述發展治療理論中關于病因病機的分析,絕大部分的心身疾病患者在生活經歷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教養方式和負性生活事件,然而因為國人普遍的低調內斂的少陰型性格,很多人在經歷負性事件后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宣泄。在收集病史時需要通過提綱式作業了解患者的經歷,尤其是負性經歷,囑患者在保證隱私的情況下寫下生活中傷心痛苦的、害怕的事,難以啟齒的性方面經歷,以及快樂的事和依賴的人與事物。在了解患者的病史后,需要在低阻抗的狀態下對患者的負性經歷共情,從而使患者的負性情緒得到宣泄,進一步降低阻抗,促進醫患溝通等。中醫自古在診療方面,尤其是進行中醫心理治療中十分重視共情然而在中醫心理治療傳統技術中,并沒有共情這一西方心理學傳入的概念,與之類似的成為疏神開心法,即對患者以誠相待,對患者的不暢情志進行疏泄,并且在疏泄的同時注重給予同情與關懷。
2.3病機分析與說理開導法
《橫帝內經》曰:“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與之以其善,……惡有不聽者乎”,這段描述了中醫心理傳統療法中的說理開導法,指通過醫患溝通,使之明了與疾病相關的道理的治療方法。開導的內容包括患者疾病的來由,并且告訴患者所能做的努力與不應做的事情,建立信心此技術在發展治療中占據重要地位,在了解患者生活經歷、發病過程后,根據上述發展治療基礎理論進行病機分析,并且在低阻抗狀態下將分析的內容導入給患者,使其了解是其成長過程中的負性經歷逐漸導致人格要素方面的缺失或偏移,而這成為其精神心理疾病的人格易感性,在遇到某些刺激性事件后,最終發病。同時告知患者正視負性經歷與人格方面的問題,經過正確的治療與醫患的共同努力,是可以完善人格,最終達到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療效果,使患者樹立信心。另外,病機分析也與狹義的“祝由”概念相似
2. 4再成長與暗示解惑法
再成長技術是針對異常人格發展中人格要素的缺失、偏移所進行的完善人格的治療技術,是發展治療的核心。在低阻抗的狀態下,使患者回溯到成長過程的早期階段,根據患者人格要素的缺失與偏移,導入可以促進該人格要素發展的小故事,通過生動鮮活的敘述,使患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由于在低阻抗的狀態下,患者可不加抵抗的接受導入的內容,在潛意識層面對導入的故事內涵進行感受與領悟,從而修正患者人格要素的偏移與缺失,而不是直接告訴患者需要在某一人格要素方面需要加強或削弱。這種通過含蓄間接的方式進行心理治療的技術與傳統中醫心理治療中暗示解惑法相似,即通過采用暗示的方式剖析本質,使患者真情感觸,以誘導患者在“無形中”接受醫生的治療意見
2. 5軀體癥狀處理與移情易性法
由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合二為一的身心觀,以及對心理問題的忌諱,國人的心理問題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軀體癥狀表現出來的l,這些患者往往十分關注軀體癥狀,甚至己經掩蓋了心理問題本身。根據這一特點,TIP技術在低阻抗的狀態下指導患者轉移注意力,將注意力從關注自己以及自身癥狀向外轉移,從而緩解癥狀。中醫傳統心理治療中的移情易性法,同樣是通過轉移注意力,派遣情思,達到治療目的
2. 6行為療法與志意以繩法
在中醫心理治療的案例中,很多是通過指導患者行為改變而達到治療目的,類似于現代心理學的行為療法。傳統中醫理論中并無行為療法這一名稱,而志意以繩法可以認為是中醫對行為療法的稱呼,指通過一定的方法行為,改變現有的意志,使之從意志到行為恢復常態。發展治療對意志力的訓練十分重視,在低阻抗的狀態下,導入意志力訓練信息,并且囑患者在現實生活中保持精力,增加活動,改善社會功能,正是志意以繩法的體現。
此外,TIP技術中還有其他傳統中醫心理思想的體現,例如,TIP睡眠調控技術中睡眠環境適應技術與習以平驚法類似,再成長技術中的預成長使患者在低阻抗狀態下模擬將會發生的一些經歷,體現了中醫未病先防的理念。
食補就是化解壓力
中國人愛吃,這是常識。
且不論春節前那一日一日從不重疊的菜譜,也不論端午的粽子中秋的元宵,只看中國人把所有的洋節都挪來做食品節,也能發現“食補”在中國文化里所處的地位。
感恩節本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食物,可挪過來以后大多數人卻是沖著能大吃一頓火雞去的;情人節的浪漫,最終凝結為巧克力和燭光晚餐……更不用提那些本土的節日:立春的春卷春餅、入伏的餃子、立秋的“貼秋膘”……似乎大家借著種種借口大吃特吃。
中國人真的這么喜歡吃東西嗎?一群研究臨床醫學的學者說:不。中國人只是習慣把心理問題“身體化”,所以才培養出了如此獨特的飲食文化。
在中國社會里,人際關系的結構相當緊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位置,需要扮演一定的角色和行為。因此,當個人發生心理沖突、內在焦慮,以及人際適應癥等各種心理問題時,都很容易威脅到強調“保持團體和諧”的文化法則。因此,公開表達或者討論心理問題,在歷史上就被視為破壞性、懲罰性的行為,可能為自己或家人帶來恥辱。
或許這就是為什么中國人總是抱有一種“多多少少有點兒病,只要這病不要命”想法的原因吧。既然心理疾病屬于犯忌諱的事,那么除非它嚴重到精神崩潰(甚至有些地方對于精神崩潰也當做羞恥之事),否則人們寧可以“身體不適”的名義來代替輕微的心理失調。而這,就是“心理問題身體化”。
“身體化”的一般表現為失眠、沒胃口、肌肉酸痛、視力或聽力減退、月經不調、哮喘、易疲勞或偏頭痛等等。這些算不上“大病”的小毛病,常常也沒有什么具體的生理原因,但確實很困擾人。在中國文化里,它們常常被算為“虛”或“虧”,需要進補調養。而進補,最常見的自然就是食補,通過食物來補充元氣,化解自身壓力。
食補效果的內在心理原因
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人們自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什么稀罕吃什么也不足為奇。不過說來也奇怪,盡管并不對癥,可“食補”卻仍然有它的心理效果。很多人在這樣“進補調養”之后,那些小毛病卻全都不藥而愈。越是補得好、補得稀奇的,病癥的好轉速度就越快,這又是為什么呢?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食補”已經成為了一種民族性的文化烙印。經過幾千年來的歷史演變,它已經被賦予了“安慰劑”的意義。進補,變成了一種“個別的心理輔導”,透過令人信服的技巧與原料(體現為種種美食),來對心理問題進行疏導。那些將心理問題“身體化”的人,信服食補的效力,自然接受其中的暗示和開導,從而使心理問題得到化解。
“身體化”的現象,其實表明了中國人處理焦慮性心理困擾的方式。食補并非真的可以治病,也并沒有確切的生理基礎。當困擾人的情緒得到解決時,那些小毛病自然就不翼而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