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27:40
序論:在您撰寫科室人文建設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文化育人;科教城;文化建設;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1-0144-03
大學城/科教城是中國高等教育規?;l展階段的產物,它們在不同程度上滿足了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需求,以及區域經濟發展對擴大和持續高新技術研究的需求。當前,致力于內涵提升式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已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中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也同樣是大學城/科教城建設發展所面臨的課題。本文以常州科教城為研究對象,從文化育人的視角探討科教城園區文化建設問題,以有助于營造促使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科教城文化生態環境。
一、發揮文化育人功能是科教城文化建設之目的
文化是人對自身生物性和大自然的加工成果,是對人的生物特性和自然界的改造和調整。人類特有的主觀能動性決定了人在改變自身與大自然的過程中,必然會依據人的標準和尺度去改變對象,使之合乎人類的意志,由此決定了文化的本質屬性是“以文化人”和“以人化文”,是“化人”與“人化”相統一的一體化進程,故而在一定意義上,文化意味著教化與傳承,文化育人是文化之本質。
根據美國學者C.恩伯和M.恩伯的觀點:“文化可以被定義為被一個集團所普遍享有的,通過學習得來的觀念、價值觀和行為?!盵1]由此定義可知,作為特定團體成員所共有的行為規范體系,文化必然與生活于其中的人群密切聯系,是該團體成員特有的生活樣式。由于文化是人類的社會性產物而非生物本能,只能以社會機制而非生物遺傳方式進行縱向傳遞與橫向傳播。對個體而言,獲得文化的方式是通過參與團體的生活,以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方式學習、模仿集團所共有的概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使之成為自己的行為模式或生活方式;對團體而言,通過一定的制度規范、組織機制,把表現為概念、價值觀、行為準則等社會行為規范的文化成果傳遞給其成員,以此制約和影響個體的行為模式或生活方式??傊瑹o論是個體還是團體,最終都通過習得或傳遞文化而使個體行為發生改變,使之合乎所在團體的行為規范,顯示出文化所特有的教化育人功能。
文化育人功能體現并融入高等教育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實現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也為科教城園區文化共同體加強園區文化建設,發揮園區文化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理論與實踐支撐。以常州科教城為例,園區內現有5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和1所綜合性本科學校,7萬余名大學生,550多家研發機構和高科技企業、1萬余名科技人員。科教城的地理位置與空間布局,使得園區內的高等院校與研發機構、高科技企業以集群化方式比鄰而居,高校師生與科技人員、生產經營人員共同生活、學習、工作在相對緊密的空間內。由于園區遠離城市鬧市區,相對封閉與獨立,園區內人員構成相對簡單與同質,在客觀上為形成一個由高校、研發機構與企業共同構成的文化共同體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科教城所倡導的“經科教聯動、產學研結合、校所企共贏”理念,推行產學研合作模式、構建資源共享平臺等舉措,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高校師生與科技、生產、經管等方面人員之間的交往、信息交流、觀念分享,為科教城園區文化共同體的形成創造了情感認同的條件。
顯然,地利與人和為科教城園區文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先決條件,所謂園區文化是在園區內院校文化、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相互影響、匯聚和交融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多層面、多主體的特色文化??平坛亲鳛楦呒墝iT人才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的定位與使命,決定了育人是科教城文化之本,是科教城文化建設的價值導向和根本目的。相比起院校文化、科技文化和企業文化對人的影響,科教城園區文化能夠超越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企業文化對人才培養的局限性,在更廣視野、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影響著園區內生活的每位成員,從而提升人才培養水平。
二、凝煉園區文化主題是科教城文化建設之先導
雖然科教城的創建,從空間與人員構成、物質與情感方面為構建科教城園區文化共同體奠定了基礎,可是,文化積淀過程的長期性、文化育人機制的復雜性以及科教城創建歷史的相對短暫性,無不要求科教城建設中仍需要增強科教城園區文化建設意識,將文化建設置于科教城園區建設之首位。由于文化是特定社會群體成員所共享的觀念、價值觀、行為模式,其中,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也是踐行文化育人的基礎,“任何一個社會群體,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體成員共同擁有和信奉的價值觀。任何一個社會個體,都是文化的產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社會群體的價值觀。任何社會群體的形成,都是由于社會個體的文化認同,由于一種大家共同認可的價值觀、一個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標而走到一起的?!盵2]因此,明確園區文化建設的主題,使之成為園區內所有成員公認的價值目標、行為模式,則是科教城文化建設之先導。
作為集國家高職教育發展綜合改革實驗區、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于一體的常州科教城,具有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高新科學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兩大目標追求。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企業承擔的社會職責不同,使得院校文化、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建設目標不同,其文化建設的定位與側重點必然各有不同,在園區文化建設中必需通過構建統領這三方面文化建設的科教城園區文化主題,以形成統攝園區內各文化建設實體的核心力量。反之,沒有科教城園區文化作為園區內各種文化的凝聚與提升,園區內各單位就只是在地緣上的接近而無法在精神層面上產生共鳴與相互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分散科教城園區文化育人的力度,也不利于科教城園區作為一個文化共同體的建設發展。所以,科教城文化建設工作應由科教城管理委員會牽頭負責,在明確園區發展目標定位的基礎上,融匯園區內各單位文化建設的現有成果,尋求院校文化、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三者之間的共通之處,將其提煉升華為體現科教城特色、具有園區各單位文化共識的文化建設主題。
從當前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和常州科教城建設目標可見,“創新”是人才培養和科技發展的共同價值追求,因而可將其作為科教城園區文化建設的主題。“創新”是當代中國的時代精神,是民族進步發展的不竭動力,將“創新”作為科教城園區文化建設的主題,符合科教城內院校文化、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建設的共同價值訴求,以此統領科教城文化建設,將使常州科教城充滿生機和活力,不斷上層次、上水平。因此,科教城園區文化建設工作要在科教城管委會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之下,由園區內各企事業單位結合各自教學、科研、生產的實際,借助多種形式、方法、手段與載體,把“創新”的理念融入院校文化、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建設實踐之中。
三、提升院校文化品質是科教城文化建設之重點
院校文化是高等院校內部形成的為其成員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價值觀體系、行為準則和共同的作風的總和。高等院校作為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的社會職能,決定了育人是院校文化的本質,育人功能是院校文化的本體功能,其中,“‘文’是育人的核心內容,‘化’是育人的基本方法?!盵3]同時,高等院校所承擔的傳承優秀文化和創新思想文化的社會職能,又決定了高校文化傳承創新與高質量人才培養是一個相互融合的過程,而不論是文化傳承創新還是高質量人才培養,都需要有優秀、深厚的文化積淀為基礎,因為“文明守衛、人文化成、價值批判和引領社會”是高校文化傳承創新的使命與核心重點[4],要求高校必須以人類先進的思想文化成果為核心內容,堅守并提升文化建設的品質,并以此培養出高素質、高質量的創新人才。因此,追求并打造高品質的院校文化,既是院校文化建設的重點,也應成為科教城文化建設的重點。
從院校文化的育人本質出發,高品質的院校文化應是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著力培養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由此要求高等院校在院校文化建設中,首先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在繼承、弘揚、吸收和借鑒一切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本校人才培養的定位與目標,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校風校訓。對于絕大多數院校而言,這點顯然不是問題,問題在于如何深入研究大學生選擇、接受、認同校訓中所包涵的價值觀的心理機制和教育機制,以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組織文化、精神文化等形態,通過規章制度、校園環境、師德建設、課程教學、課外活動等途徑,對學生進行持之以恒、全方位地滲透和影響,力圖使理想的人才培養目標變成培養高質量人才的實際。其次,中國高等院校的文化建設中應格外重視人文精神的涵育與弘揚,尤其對于以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高等職業院校而言,加強對學生人文知識的傳承,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將從根本上改善和提高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教育的主要工作無疑應該與學生的生存技能有關,為他們提供改造物質世界的本領和能力,但教育的本質屬性決定了高等教育更應該致力于提升和豐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因為走向社會的高校畢業生不能僅是掌握某一方面技能、技術的“才”,他/她更應是一個有著豐富思想、意識、情感的“人”,所以,“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大學,不僅要培養出大批的科學家、工程師、律師、會計師和計算機專家,更應該塑造出睿智的靈魂,培育出具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崇高的道德情懷的健全人格?!盵5] 有助于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院校文化,其品質之高正在于其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內涵。
四、強化科技文化育人意識是科教城文化建設之特色
文化建設既是通過各種方式、手段宣傳與弘揚群體共有的行為模式,使之為群體成員接受、認可并落實在其行為中;同時,文化建設又是文化的整合過程,即不同群體文化之間相互吸收、融合為新的文化的過程,故而從某種意義上論,科教城園區文化建設的實質上是園區內各種文化的整合,即院校文化、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三者間相互吸收、融化、調和而趨于一體化,逐漸形成富有科教城園區特色的園區文化體系的過程。對于常州科教城文化建設而言,彰顯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中所包含的育人因素,強化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育人功能,應是科教城文化建設之特色所在。
常州科教城內現有數百所科研機構與高科技企業,它們主要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創新、新技術新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無論是科研機構還是科技企業,都是由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所組成的特定“共同體”,在從事科技研發和經營管理活動過程中,自然會形成具有科技研發與經營管理活動特點的、為大家所共同遵循的價值觀、道德觀、團隊精神、行為準則,它們以有意無意的方式滲透到團體中每個成員的思想意識、行為習慣之中,構成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的主體,通過單位形象、制度規范、管理模式等表現出來,影響、激勵、規范著團體中的每個成員。所以,雖然不像高等院校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但文化所特有的教化屬性,使得科研機構的科技文化、高科技企業的企業文化同樣具有育人功能。
文化所具有的“有而無在”、“整體性”、“差異性”等特點[6],令文化是以看不見摸不著但能夠體驗得到的方式,全方位、持續地作用于生活在特定文化共同體中的每一個人,在不知不覺中化育個人。但是,由于每個人天賦、經歷和需求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導致對文化影響的感受、體驗及賦予意義和價值存在著差異,使得教化的效果因人而異。文化的這些特點使得文化以無形的方式化于育人心,這既是文化育人所特有的強大威力所在,同時也是文化育人的作用容易被忽視、漠視的原因所在。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角度論,加強科技文化和企業文化建設,理應有意識地強化文化的育人功能,這不僅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員、企業經管人員的素質,也會通過文化的傳播與分享作用,對科教城中的大學生產生教育作用,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科教城的興建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高科技企業聚集一處,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提供了信息資源、人才資源、裝備資源、公共服務等方面資源共享的平臺。加強科教城園區文化建設,形成有助于高素質創新人才成長的思想觀念、價值導向與行為模式,將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提高人才培養水平營造良好氛圍,也將為提升科教城文化品位、塑造科教城品牌形象提供持續不竭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美]C.恩伯和M.恩伯.文化的變異[M].杜彬彬,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49.
[2] 袁貴仁.關于價值與文化問題[J].河北學刊,2005,(1):8.
[3] 韓延明.強化大學文化育人功能[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0,(1):21.
[4] 王冀生.中國大學應當自覺地承擔起文化傳承創新的重大歷史使命[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1,(3):42.
一、醫學院校人文課程現狀
醫學院校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門類偏少,學時比重偏低,大學生的人文素質較差,他們熱衷于考級拿證、熱衷于上網沖浪,而閱讀詩歌、欣賞高雅音樂的不多。鑒于以上情況,許多高校開始重新修訂教學計劃,加快人文課程改革。經過幾年努力,醫學院校的人文學科建設出現了一些可喜勢頭,但總體來看還是十分薄弱的,大多數課程是依據教師的興趣開設的,缺乏學科的整體規劃,課程安排不夠嚴密,隨意性較強,課程教學質量難以保證。近幾年來,隨著高等院校對人文教育認識的重視,以及部分醫學院校合并入綜合性大學后,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師資較強,醫學院校在人文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國醫學人文學科的水平離它應當承擔的責任還相距甚遠,醫學人文教育依然任重道遠。
二、醫學院校人文課程存在問題的原因
1.對醫學人文教育認識上存在偏差
醫科院校對醫學人文教育的認識,把人文教育曲解為人文學科教育,認為開設了人文課程、講授了人文知識就是進行了人文教育,沒有形成一個對學生的內化教育機制。人文知識被老師概念化地體現在教學內容中,學生僅記憶這些知識的表面含義,而沒有理解其中蘊含的精神內涵。對人文課程的評價主要采用理論課程考核方法,采用開卷或閉卷的形式考核學生的人文知識,且考試結果與學分掛鉤,學生為獲得學分而學習。此外,醫學人文課程歸為一般素質教育范疇,沒有把醫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和醫學人文素質的培養結合起來[1]。
2.對醫學人文教育重視不夠
在醫學教育上,側重專業技術教育,忽視人文教育。我國高等教育長期實施文理分科,形成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長期對立的局面。醫學教育對醫學人文教育重視不夠,單純追求專業技術的提高,雖然在基礎醫學教育階段開設了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但課程設置較為單一,選修課為多,課時相對偏少,教學形式不夠靈活,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3.醫學人文教育師資匱乏
我國醫學人文教育起步較晚,師資力量薄弱。一方面,醫學人文教育橫跨醫學和人文科學兩個不同的學科領域,對師資素質要求較高,但專業從事醫學人文教育的教師非常少,醫學人文教育多由人文科學教師、醫學專業教師或醫學教育管理者兼職,醫學專業教師缺乏人文知識,人文科學教師缺乏醫學知識,教師的知識結構欠佳;較少開展對醫學教育領域教師的人文課程培訓,使得教師人文修養的后續培養不足。
三、醫學人文課程實施策略
1.合理設置醫學人文課程
按照循序漸進、不斷深化、不斷發展的原則,分階段構建醫學人文課程體系。第一階段為人文課程基礎內容學習階段,在大學一、二年級進行,主要使醫學生了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對醫學及醫學這個職業的相關知識有正確的認識。課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臨床醫學導論、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第二階段為人文課程綜合內容學習階段,在大學三、四年級進行,結合專業發展方向和人才培養目標,主要對醫學生進行職業素質教育,課程主要包括醫學社會學、醫學倫理學、衛生法學、衛生經濟學等。第三階段為人文課程應用階段,在大學四、五年級進行,這個階段主要培養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提高學生處理和解決醫療和社會問題的能力,注重實踐能力鍛煉。課程內容主要包括集中見習、分散見習、案例討論、實習等。三個階段相互聯系,構建了相對完整的醫學人文課程體系。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現有教師知識結構不夠合理,影響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可以通過引進人文學科和醫學學科的雙領域人才、教師人文素質培訓、聘請外校醫學人文專職教師等方法解決。此外,在醫學人文專職教師的待遇、地位等方面加以重視,出臺相應政策支持鼓勵其繼續教育和深造,避免醫學人文專職教師人才流失。
3.提高課程建設質量
為了保證醫學人文課程的質量,要加強課程建設。可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人文課程的管理,規范醫學人文課程的教學大綱,加強對課程的質量控制;二是改進教學方法,加強社會實踐,加強精品課程建設,提高教學水平;三是為醫學人文課程的學科研究創造條件,規定學生人文素質課程的學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實踐性教學;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類本科專業
為了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教育部等部門在2012初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其目的在于將高校的課堂教學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大學生知行合一的品性,將思維方式的培養和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融為一體,也是高等教育服務于社會的具體體現。但是,踐行實踐性教學首先需要厘清實踐性教學的基本脈絡,進行實踐性教學探索,進而在教育管理過程中整合教育資源并提供恰當的教學保障。
一、實踐性教學的理念廓清
實踐性教學是一種在完成專業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將學科問題生活化、情境化和社會化的教學過程,旨在通過指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動手操作和探究式的思考發現問題并習得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體驗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為其未來在工作中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加以運用打下良好的基礎。實踐性教學并不獨立于其他的教學方法之外,尤其與近年來力倡的研究性教學具有很高的契合度:二者都具有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取向,都是各種教學方法的復合式運用,都不以尋求標準答案為教學目標,都不局限于課堂教學本身,都強調自主學習,都需要推動教師角色的轉換。但是,實踐性教學和研究性教學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實踐性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和教學環節,更是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教學改革的目標。它不局限于模擬情境的創設,而是加強學校和專業課程的開放性,將教學地點向實際工作環境和具體社會情境中遷移,在實踐中促進先驗的理論知識的轉化和拓展,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通過自我思考和自我評估使學生擺脫課堂物理空間和教師主導時的思維領域的羈絆,易于萌發出新的思想和觀點。此外,實踐性教學作為問題導向的教學方法,也不受某一門課程的限制,而是對本專業所學課程的綜合性運用,是開放性的學習體系和教學模式,它需要專業課教師之間的合作性教學,并且對學習效果的評估方式進行相應的改革。
根據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人文社科類本科生的實踐性教學主要包括學生入學后的軍事技能訓練、科學創新實踐與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實踐以及課堂上的實踐性教學。對于那些希望將理論世界與現實世界加以連接的教者和學者來說,實踐性教學是一種有效的“在行動中教與學”的過程。一方面實踐性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在勞動實踐和社會調查過程中,大學生能夠形成對自己未來職業角色的直觀感知,學會進行人力資本投資和職業生涯規劃;也能夠充分了解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對實際工作的現實意義,認識到自己的知識與能力的欠缺,學會及時調整自己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同時接觸到不同的社會階層,在國情、社情和民意中接受愛國主義和社會責任的教育,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能夠促使大學教師更多地接觸實際問題,將自己的理論闡釋帶到實踐中去驗證然后再回歸到課堂。大學教師通過采用實踐性教學能夠將理論教學、科學研究與社會生活、生產實踐結合在一起;能夠在深入了解社會現實的情況下從事教學活動;對用人單位的需求形成直接經驗,并將之體現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在組織和引領大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同時提升了自己的教學能力。此外,實踐性教學通過社會實踐、社會調查活動以及生產實習使師生關系更加緊密,有助于雙方公民性人格的形成。當然,這也是高等學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目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高校對校園以外現實世界的主動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的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理工農醫類專業適用實踐性教學的方法比較多,而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使用較少,主要原因在于人們對實踐性教學的內涵和特征把握不夠,以為實踐性教學就是教會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事實上,實踐性教學作為賦能型的教學模式,力圖培養大學生在進入職業生涯之前應該具備的實踐性技能,主要包括:精通的現代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有效的團隊合作能力、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項目設計與管理能力、計劃制定和執行的能力、創新性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可持續發展及學習能力,而這些正是人文社科類本科生在進入社會時應該具備的基本生存和發展能力。
二、實踐性教學的路徑設計
實踐性教學的實施需要進行系統的路徑設計。首先,高校管理者需要圍繞實踐性教學從入學到畢業進行整體性的管理,將課外的軍事技能訓練、社會調查、實習勞動、科創項目和主題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環節進行結合。具體而言,根據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學校教學計劃要體現實踐育人的理念,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如人文社會科學類本科專業不少于總學分(學時)的15%等。因此,學校教學管理層負責制定整體實踐性教學計劃,將所有有關的實踐性教學內容納入其中。但是,實踐性教學的具體操作策略,如怎樣增加課時量、增加學分和實踐性活動等可以下放給學院或專業,因為他們居于教師和頂層設計者之間,具有信息獲取的便利和了解專業的優勢,能夠對專業特征進行細致分析,與教師一起制定出實踐性教學的流程。而學校管理者的主要職責是對實踐性教學過程進行監督、評估,提供相應的人力、物力等保障性條件,組織對教師進行實踐育人能力方面的培訓,將實踐性學習的效果定位為大學生培養的主要目標之一。從而使學校管理部門、學院和專業層面的教學管理者、教師和學生層面形成踐行實踐性教學的合力。
其次,學院和專業層面主要進行實施策略的設計。根據以往的做法,很多高校是通過增加周課時的方式來實現這一權重,但其效果往往停留在參觀考察的層面上,并沒有真正以問題或項目為導向由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具體的任務或項目管理。這種實踐性教學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沒有深入教學流程。由于人文社科類本科專業的特殊性,課程往往具有重疊性或同屬于一個大的綱目脈絡,單門課程進行實踐性教學可能造成資源的浪費,學生對于實踐的目的性也難以深入了解。而且實踐過程中所需的能力通常是一種綜合性的分析、思考和操作能力,因此,需要在實踐性教學環節中重新整合專業課程,把那些基礎理論課與應用拓展性的課程整合在一起,使每一門課程都包含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對于教學時數的安排,可以以學期為單位進行設計,改變目前人文社會科學類本科專業試行的“2+1”或“3+1” (即直接延伸原有教學時數)的模式,因為這種安排僅僅使實踐性教學停留在考察或參觀的層面,對于學生能力的訓練是不夠的,也難以貫穿整個課程的教學。以32課時的專業課程為例,可以在學期開始的第1周完成導論部分的教學,讓學生了解學科的概貌;第2周作為實踐周,由教師帶領學生到實際情境中去學習,主要完成發現問題的任務,而不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第3周回到課堂讓學生將整理出來的問題歸類進行闡述并引導其思考問題產生的原因;教師隨即圍繞學生發現的問題對自己的授課內容進行調整,以學生的問題為中心展開理論基礎的鋪陳,利用10周左右完成主要教學內容后,重新回到具體情境中從事生產勞動、社會調查或實習管理等活動,嘗試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第13―14周以小組為單位提交和展示自己的解決方案并組織討論,引導學生自己判斷形勢、分析問題、完善問題的解決方案;第15―16周再次回到實際情境中對自己的解決方案進行驗證。當然,這種教學流程的設計需要一種統分結合的思維來指導,即將不同的課程歸類整合,在理論知識分課程授課的基礎上,不同課程的教師共同完成實踐性教學環節。對于實踐性問題的討論應該納入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范疇。
再次,就教師層面而言,在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過程中,要將學生思維方式的建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作為教學的目標。在實施實踐性教學環節前要進行充分的備課,這種備課要建立在學科合理整合的基礎上,需要相關專業課程教師集體備課,甚至在實踐性問題討論的過程中要同時出現在課堂上,形成團隊合作授課的形式,以免教學內容與實踐環節的脫節,或授課教師單兵作戰、各自為政的做法。實踐性教學中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引領者、推動者、參與者和共同行動者。
三、實踐性教學的管理創新
實踐性教學的推進及其目標的達成需要高校教學管理的創新。首先,需要改變傳統教學評價模式。教學評價方法作為一種導向性策略,對教學活動起著較大的影響作用。教師的備課和教學行為以及學生的學習方法都以一定的教學評價方法作為引導。因此,推進實踐性教學需要對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進行全面的革新,改變教師以學生評價和督導聽課為主、學生以試卷和課程論文為主的模式,將學校教學管理層、教師和學生均納入教學評價體系。對學校教學管理層的評估主要針對實踐性教學的組織和管理情況,將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后勤供給、具體操作方案的審核與跟蹤、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率和用人單位的反饋情況等一并列入評價體系。對教師層面的教學評價可以在原有教學評價的基礎上進行擴展。實踐性教學的評價應該貫穿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始終,要考核教師對實踐性教學的教學設計、引導作用和教學效果。教學評價的主體應由學校的教學評估部門、實踐單位的主要責任人以及學生共同構成。在推進實踐性教學的過程中,在課時計算上通過乘以一定系數的方法來有效激勵其開展實踐性教學的行為,鼓勵所有教師都參與到實踐性教學中來。對學生實踐性學習效果的評價更為重要,因為它能夠維持學生參與實踐性教學過程的長期動機。其評價主體從學校、教師的一般性考核形式向實踐單位延伸,以形成性評價形式為主,將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學習效果評價與課堂教學相對分開,以未來人力資源的相關需求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評估,是一種能力――質素性的評價。
其次,需要建立人文實踐基地。人文實踐基地通??捎尚然睾托M饣貎纱髩K組成。校外的人文實踐基地主要選擇與專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構中的非主要職能部門,由專業教師和實踐單位的工作人員共同擔任指導,可與學士后流動站并軌建設,將學制內的實踐性教學與未來就業適應期的實踐訓練連接起來,使實踐性教學更為實用,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為緊密。但是校外實踐基地的教學實踐功能不能影響其正常工作的開展,而人文社科類本科學生在一、二年級學到的專業知識相對較為基礎,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尚在形成的初級階段,他們的基本能力尚無法參與實際工作,實踐性教學往往會停留在觀察的層面,學生難以參與具體事務的處理?;谶@種情況,可由學校與相關單位共同組建校內人文實踐基地進行補充,在校內選擇固定的實踐性教學場所創設一些全真模擬情境,以供學生進行實踐性操練,即便學生由于能力欠缺或細節疏漏造成處理問題的偏差,也不會對實際工作產生影響。這樣既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又能夠通過模擬訓練為實地操作做好準備。校內的人文實踐基地可以作為大學生入學后到直接參與社會實踐的緩沖地帶。當然,校內人文實踐基地也需要聘請校外企業家、業務主管和人力資源經理等專業人士作為兼職教師,指導學生跨越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之間的屏障,向社會靠攏。
關鍵詞:職業學校;人文素質;拓展課程;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2)09-022-2
2007年以來,筆者在開展3年文學教育的基礎上,開發了《人文素質拓展》選修課程,補充美學、心理學、企業管理和社會文化生活等相關內容,采用模塊化講座的形式開展人文教育,拓展學生的人文素質,迄今開展了三輪教學改革實驗,在課程開發和實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關認識和體會總結如下:
一、《人文素質拓展》課程的內涵界定
1.對“人文”的理解。概括而論,人文是人文現象、文化存在、人文視野和人文精神的統一體,指向人的精神世界,以豐富提升主體的精神境界為最高價值追求。首先,從“人文”的表征形式(文)來看,人文,與天文、文化對應統一,作為靜態的有選擇性的現象呈現,即人文現象和文化存在,是指自然界、社會生活和人類文化中對個體身心發展有觸動和影響的重要跡象。如王朝興衰、社會風氣流變等。人文與天文,共同構成了中國人觀察并順應外在變化的對象和依據,塑造出“天人合一”、“師法自然”、“崇尚感悟”、“內省修煉”等中華文化傳統,凝聚成對個體身心具有積極影響的文化留存及現象呈現,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其次,就“人文”的內在規定(人)而言,人文,與人權、人性、人格密切相關,彰顯“人”的生命價值和人格尊嚴,關注“人”在社會文化中的存在狀態,關注“人”的情感體驗和精神生活,重視“人”的道德修養和人格完善。作為動態活動的全視角和終極關懷,即人文視野和人文精神,主張以人為中心,全面考察個體與自己、與自然、與社會的內外關系,拓展主體的文化視野,豐富其情感體驗,實現主體個性的和諧發展。
2.對“人文素質”的理解。素質,是指通過平素修養、內化于心、外現于行的基本素養和能力;人文素質,是主體在維護和追求生命價值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人文視野、人格修養和思維品質,是個體對人文現象、文化存在及自身存在狀態的體悟反思能力及相關素養的集中顯現。按照我們對人文內涵的理解,我們認為職校學生的人文素質,主要包含道德素養、文學素養、美學素養、心理學素養、社會文化素養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判斷能力、審美欣賞能力、心理調適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表現表達能力等。
3.《人文素質拓展》課程的內涵。就課程性質而言,是興趣課程、體驗課程和人文教育課程。主要針對職校學生面對的學習生活、職業生活和社會生活這“三個世界”,按照職校生的人文素質的素養和能力要求,選取文學、美學、心理學、企業管理和社會生活等領域的相關案例,采用模塊化講座與交流的形式,拓展學生的人文視野和思維視角,培養學生的人文感受力和理解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使主體獲得成長體驗和精神愉悅,達到內育素質、外顯能力、指導行動的教化功能,直接或間接服務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職業生涯發展。
二、拓展職校學生人文素質的實踐策略
1.設置模塊化課程,提高課程的內在關聯度。根據《人文素質拓展》課程的內涵,我們設置了三大課程模塊:“模塊一:美學與文學視角”、“模塊二:個人與社會文化”和“模塊三:欣賞與表現表達”。模塊一,以“意象”為中心組織課程資源,內容涉及美學基本原理和文學作品的意象解讀,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欣賞能力,以審美的方式把握并超越現實生活;模塊二,著眼于主體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運用心理學和社會學視角考察主體的內外部關系,幫助學生體察自我在社會文化中的存在狀態,培養學生對企業管理文化和社會文化的理解力,提高個體的自我調適能力和對群體規則的適應力,提高主體的道德境界和文化品味;模塊三,側重于主體情感情致的表達和藝術再現,內容涉及詩歌朗誦、課本劇表演、電影欣賞、情意類短文寫作等,另包含重疊于其他模塊的情意表達和表現活動。三大模塊的內容,既相對獨立又高度關聯,從“以審美的方式把握并超越現實世界”,到“走向文化理解和融合”,再到“情感的藝術表現和表達”,使主體的人文情懷得到不同層次的表現和滿足,具有濃郁的人文教育色彩。
2.采用案例教學,加強情境體驗和價值引導。本課程是興趣課程和體驗課程,不是文史哲知識的堆砌,更不追求理論體系的完備性,在課程資源的選編和呈現方面,力求“有趣、直觀、淺顯和生成”。案例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要形式,即結合具體的文本案例,借助圖片、影像等直觀形式,精選“案例”闡釋相關原理、方法和人文現象,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加強情感體驗,拓展學生的人文視野,提高其人文感受力和理解力。例如,我們援引并演繹朱光潛先生的《我們對一棵古樹的態度》:一棵古樹聳立在山崖上……木材商本著“實用的”功利的態度,盤算著能制作多少家具和農具,賣多少錢;植物學家帶著“科學的”態度,去研究它的樹齡和生長環境;畫家聚精會神地觀賞它的蒼翠的顏色,它的盤曲如龍蛇的線紋以及它的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畫家采用的是“審美的”態度。由此拓展引申:同一棵古松,因視角的不同產生不同的價值;這三種態度(視角)并存于生活,都是人們把握世界的方式。其內在“規則”是:“實用的”態度,遵循“善”的規則,合乎目的性(道德);“科學的”態度,遵循“真”的規則,合乎規律性(邏輯)。“實用的”和“科學的”態度,均受現實的利害關系制約,帶有“功利性”;“審美的”態度,遵循“美”的規則,超越現實的利害關系,追求精神愉悅和審美享受。這個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要努力拓展思維視角,理解事物的多樣性,不斷超越現實的功利束縛,實現“審美的”超越和精神成長,提升主體的精神境界。再如:弗洛伊德提出“三我”人格理論:“本我”遵循快樂原則,由本能欲望構成;“超我”遵循道德原則,抑制“本我”沖動,追求完善的境界;“自我”遵循現實原則,調節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使之合理存在。馮友蘭根據主體的“道德覺解力”,將“人生境界”分為四個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指出前兩者奉行“利己的”功利準則,是自然的產物,是人現在就是的人;后兩者奉行“利他的”道德準則,是精神的創造,是人應該成為的人。但丁的《神曲》營造了“三界”(地獄、煉獄、天堂)、“森林”、“豺狼”、“豹子”等象征性意象,指出了一條“道德自新”的道路。電影《阿甘正傳》中“奔跑”形象和“白色羽毛”意象也充滿象征意味……這些來源心理學、文學和社會文化領域的生動案例,以不同的方式探討人的主體價值和生命意義,揭示“人”在社會文化中的存在狀態,有助于我們理解“人”的內在規定性和道德境界差異??梢?,采用案例教學,可以“有趣、淺顯、直觀”地傳達人文觀念,在情境中砥礪人文情懷,“生成”人文價值。
3.學習與反思結合,在行動中建構發展能力。人文教育,本質上是拓展學生的人文視野,培養主體的人文理解力、反思力和闡釋力,從而內化素質、外現于行動。在“行動”中學習和反思,是建構和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的主要方式。我們可以運用所學知識,闡釋評判社會現象。例如:近年來,網絡催生出“芙蓉姐姐”、“范跑跑”、“拜金女”(馬諾)、“炫富女”(郭美美)等一夜出名的網絡雷人,嚴重挑戰人們的傳統觀念,為什么只有“芙蓉姐姐”取得了成功,而其他人都遭到大眾的集體批判呢?結合美學原理對“美與丑”的闡釋,我們可以深入評判這些現象——芙蓉姐姐以經典的“S形”舞蹈造型、紅紗巾村姑性感形象和雷人話語,顛覆了人們傳統的審美觀念,極大刺激了大眾的神經和審美極限。因為“S形”是女性形態美的象征,紅紗巾和村姑代表浪漫和純樸,清華北大是精英文化的聚集地,是大眾向往但不可及的文化圣殿。芙蓉姐姐“以丑的形態”在中國人的文化圣殿表達“自以為美”的形象,且一本正經,出語驚人,不知羞恥,由此產生了網絡言語風暴,產生了眼球經濟和文化傳播效應。芙蓉姐姐自2004年出道,長期聳立在輿論的風頭浪尖上,不斷提升自己的商業價值,2010年還獲得“中國網絡名人獎”和“互聯網特殊貢獻獎”,芙蓉姐姐在成名后,成功減肥回歸傳統的淑女形象,成為北京中國農家樂協會的形象大使,可見,芙蓉姐姐對于“美與丑”也是有認知的,她自毀形象的目的正是為了出名。從審美的角度來看,丑的東西是對正常秩序的某種偏離或變形,丑的本質是一種不和諧,具有紊亂、嘈雜、破敗、粗陋等特征,使人厭惡、鄙棄、反感。芙蓉姐姐當年正是“以丑的形態”暴露在大眾和網絡面前,她像小丑那樣努力表演著,給無聊的人們創造了無窮的歡樂;人們在嘲弄芙蓉姐姐的滑稽丑陋的同時,感受到自己精神的優越和審美愉悅。捫心自問:我們有勇氣像芙蓉姐姐那樣為了成名不惜毀損、糟踐自己嗎?顯然,絕大多數人不敢冒這個風險,因為人們對“美和丑”有基本判斷,美感和羞恥心構成無形的文化約束力。芙蓉姐姐突破了這道防線,“一夜躥紅”走向成功,這是草根階層走向成功的一條出路,“芙蓉姐姐”游走在道德與審美的邊緣,以巨大的勇氣嘲弄主流的精英文化,但她沒有破壞人們的道德底線,網絡和社會也顯示出巨大的包容性。而“范跑跑”、“拜金女”、“炫富女”等現象,嚴重毀損了人們的正義和道德等價值觀。盡管當事人出語更加“雷”人,卻未能因出名而成功,反而遭到網民的一致聲討,最終“炸”傷了自己。怎樣評判這些光怪陸離的現象呢?我們要深入反思,正確判斷。此外,影視作品、攝影圖片、企業管理文化講座等影像,都具有情境感染力和價值引導作用,我們在欣賞和聆聽之外,也要反思從中能獲得哪些收益??傊ㄟ^學習、反思和價值評判,能夠引導我們深入理解社會文化,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斷力和審美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和精神境界。
綜上所述,面對豐富多樣的職業和社會文化生活,我們要全面理解《人文素質拓展》課程的內涵,不斷拓展課程學習領域,優化課程結構和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反思和行動中提升人文素質,實現個性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鄧敏.美國高等職業學校實施人文教育的基本經驗[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1).
[2]尤建國.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體系構建探索[J].江蘇高教,2008(3).
關鍵詞:人文和社科理論課;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9-033-01
高職人文和社科理論課是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目前,高職院校領導、老師對人文和社科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仍然缺乏重視,本文是課題《高職院校人文和社會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的探索,分析問題癥結所在并提出解決辦法,以期為人文和社會實踐教學提供多角度思考。
一、高職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對人文和社科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認識的重要性有待提高?,F在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老師認為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僅僅只是理論教學的補充部分或輔助環節。相比一些其他專業課程,顯得沒有那么重要,只能作為業余課程,
2、人文和社科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缺乏相應的保障機制。人文和社科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涉及的課程門數和學生人數都較多,需要一套人、財、物等方面健全的保障機制,但事實上,沒有穩定的專業實踐教學基地;人文和社科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缺乏資金支持等問題依然存在。
3、人文和社科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組織管理有待加強。人文和社科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具體分為課外和校外。這是一項開展范圍大、參與人數多、程序煩瑣的工作,僅靠從事理論課的老師是很難完成的。因此,學校各個部門應該一起通力合作,要有細致周密規范的安排和組織,這樣確保實踐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目前,沒有建立專門的管理制度,沒有制定詳細的活動實施方案,沒有建立一支專門的管理隊伍,社會實踐教學缺乏科學機制。這樣就會導致活動開展不規范,計劃方案不落實,組織缺乏規范性,參與程度不深,開展缺乏成效性。[1]
4、人文和社科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考核評估機制失效。每一次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展開后,要對活動展開的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這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事實上高職院校缺乏這一環節,主要表現在:缺乏可操作性的實踐考核標準,無法對活動進行公平、有效的評價;在具體評價方面,評價主體過于單一,沒有可以參考的評價準則和評價方式,只看重最后的報告結果,忽視學生在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的進步。
二、高職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改革必須遵循的原則
1、在實踐教學中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不同的高職院校因為地域、研究方向、辦學條件等方面不同,所擁有的比較優勢也不同。要因地制宜,合理地制定實踐計劃,組織實踐教學活動。
2、在實踐教學中應堅持注重實效性及目的性的原則。讓學生不僅能夠學到相關的理論知識還能發現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地解決。
3、在實踐教學中應堅持形式上多樣化的原則。人文和社科理論課目前的實踐教學的方式比較單一,主要是局限于傳統的少數幾項常規性的活動上,實踐活動參與的主體缺乏積極性,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
三、高職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路
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我們要不斷地對高職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論課實踐教學進行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永葆生機。推進實踐教學改革,是一個艱巨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不斷創新與發展的過程。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只有理論與實踐同步,教師的積極性和興趣才能真正調動,能夠全身心投入,從而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時代在不斷進步變化,授課老師應該緊跟時代腳步,把最新的素質理論知識教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2、優化、完善實踐教學保障機制。人文和社科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的順利展開,需要一個有效的教學保障機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1)大力建設社會實踐基地。社會實踐基地是高效實踐教學活動展開的一種載體,它能更好地鍛煉學生實際參與的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實踐基地,再由學校組織,與社區、農村鄉鎮企業、事業單位、各種社會服務機構等聯系,本著合作發展、互利共贏的原則,把地方建設發展和大學生鍛煉成長結合起來,建立一批有不同特色的實踐基地。(2)加大對教師隊伍的培養力度。學校應該積極對實踐教學教師進行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的交流和培訓,讓進行實踐教學的教師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通過實踐,他們能夠獲取到相關經驗,能夠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專業素養。(3)學校應該建立一筆專項基金,實行??顚S?,專門用于社會實踐教學。學校應將其納入學校經費預算,為社會實踐活動的展開提供資金保障,對其應與專業教學實習一視同仁,同等重視。
3、建立有效的組織管理機制。學校要制定一套實踐教學活動長期展開的行動綱領包括社會實踐各項參與人員的職責、經費的使用、后勤保障等。
4、建立合理的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合理的評價體系可以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大部分,理論主要是考察教師的課堂的教學能力。針對實踐教學的評價,應該包括整個實踐活動的策劃能力,如何確定實踐考察內容,制定詳細計劃,指導實施過程的效果和質量等,并且將考評結果直接與教師的各種評優評先等相關榮譽進行掛鉤,這樣可以有效地激勵人文和社科理論課實踐教學教師更加熱情、用心地來指導活動。
我們對學生的評價要注重多元化,整個對學生的評價機制要包括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實踐過程中的創新能力、學生實踐調查報告的完成質量、實踐活動參與人員的評價情況等。評價方式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更加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參與情況,培養學生的創新、反思能力,還能充分地調動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讓實踐活動能夠富有生機,長期進行。
關 鍵 詞:金融;學科建設;優勢特色;交叉培植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12)03-0069-03
一、 各高校的金融學科建設要契合自己的辦學目標定位
現代金融的發展迫切要求金融學科的動態發展, 金融學科的定位必須適應現代金融發展的客觀要求。金融學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的學科,其內涵和外延隨著金融經濟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20世紀初,金融學主要包括貨幣、信用和銀行三個方面;后來凱恩斯主義的興起又加入了貨幣政策、金融宏觀調控;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金融一體化的發展,國際貨幣體系的調整、重組,資本市場理論獲得發展;當今,金融創新和表外業務增長,金融風險規避與監管理論興起,金融學的內涵與外延在不斷豐富和拓展。同時,金融一體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場化與金融電子化已成為金融實踐未來發展的總體趨勢。金融實踐發展推進金融理論研究領域也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表現為:研究對象的開放性、創新性與學科綜合化,研究視角微觀化,研究方法和手段數理化、模型化。金融理論與實踐的發展給金融學科建設提出了新挑戰、新要求,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金融學科的建設必須與時俱進,用立意高遠的戰略眼光, 動態地把握金融學科體系的真實內涵,拓展與更新金融學科領域的內容,對金融學科建設進行準確定位。
金融學科建設的定位應與辦學目標的定位相一致。高校的辦學目標定位有多層涵義:一是辦學層次的定位。 如高校把自身定位為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大學或定位為富有地區、 具有行業特色的學校,其學科建設的定位必然不一樣。二是學科性質的定位。很明顯,將院校辦成諸如財經類、師范類、農林類、綜合類或其他性質的院校,與之相適應的學科建設在性質定位上是不同的, 在確定的學科性質范圍內的學科建設目標、 方向、 重點無疑不同。三是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由于經濟社會對金融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 綜合化的, 人才培養目標模式也是多層次、多類別的。如金融本科、碩士、博士層次,或如學術型、 管理型、 技術操作型等金融分類人才培養等。分層次培養不同類型的金融人才, 學科建設的布局重點、 分類人才培養科學銜接和比例構成是不同的。學科建設是學校的根本性建設,其準確定位無疑應契合辦學目標。
二、走出“社會需求”的認識誤區,找準金融學科建設的落腳點
金融學科建設以“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為其基本的原則。然而,在現實中,我們往往陷入“社會需求”的認識誤區:將“社會需求”簡單等同于“市場需求”,導致學科建設上追求短期效益和短期目標;將學科發展的社會需求混同于就業“熱點”,將優勢學科與優勢專業混同于“熱門”專業,脫離自身實際,熱衷于熱門專業,盲目跟風、趨同,導致人才培養低水平重復和單一化,造成的人才市場供求結構的失衡與扭曲現象,最終使其原有的某種優勢特色的學科或專業嚴重滑坡甚至消失。因此,我們應該走出誤區,真正找到金融學科建設的落腳點。
一是學科建設必須以滿足社會需求為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但絕不意味著學科建設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短期目標。恰恰相反,確立學科建設的目標必須放棄對短期效益的追求,應樹立高層次、高水平、綜合性的目標價值取向。就金融學科而言,應注意緊跟金融學內涵上深化和外延上擴展的動態,以學科的綜合、交叉為指導思想,根據學科的內在聯系構建金融學科體系,做到金融基礎學科寬厚、主干與重點學科突出、優勢特色和新興交叉學科發展迅速。
二是遵循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原則,要求金融學科建設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和持續性。既要滿足、服從于社會現實需求,又要超越其現實需求。這不僅因為“社會需求”比“市場需求”要寬泛得多,而且因為社會需求始終處于一個動態變化之中,它不僅僅顯現為現實的社會需求,還隱藏著潛在的社會需求。還因為金融基礎學科在短期內難以體現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從帶動金融經濟發展的長久利益和金融學科的根本建設來看又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僅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或停留在就業“熱門”專業這些外在化的現實需求上,就很難應對科學技術發展、金融經濟周期變化等對金融人才多元化的、動態的需求,無異于無為地受市場牽引、被動地適應社會需求,忽視了對社會需求尤其是潛在的、具有拓展趨勢需求的挖掘、引領和創造,難以抓住社會需求鏈條,無從發揮學科建設適應社會需求的整體效應。
三、認識現代金融學科的“學科群”特征,著力打造金融重點學科和優勢特色學科
金融學科本身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體系,它是由一個“學科群”組成的?,F代金融學科的“學科群”特征,要求金融學科建設上有重點、有層次的推進,以最終體現金融學科發展的全面完整和真實有效性, 而首當其沖地是打造重點學科尤其是優勢特色學科。
(一)合理學科布局
明確區分金融重點學科與一般分支學科, 著力進行三級重點學科(院級、省級、國家級重點學科)的遞進建設, 使金融重點學科的布局形成金字塔式結構,形成相互配合和支撐的態勢,并以重點學科建設為基礎,帶動其他分支學科建設。
(二)以優勢特色學科建設為龍頭
關鍵詞: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創新型
1引言
農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是保障民生安全、社會和諧穩定的重中之重。農業科技人才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也是我國科研人才隊伍建設的核心環節,代表了農業科技發展的方向,是引領和推動我國農業發展的核心力量。農業科技人才一般是指接受過高等或專業性農業類相關專業教育或培訓,掌握并在實際工作中能熟練應用相關農業理論知識,并專門從事與農業有關的科學研究、科學技術推廣、成果轉化、農業科研管理以及在農業生產一線從事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專業技術人才。
2阜新地區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發展現狀
“十二五”以來,遼寧省正經歷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轉型,農業是此次轉型的戰略布局和方向之一。阜新市位于遼寧省西北部,有著悠久的種植傳統,種植面積大。由于歷史原因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阜新市農業發展水平并不高,其中農業科技人才隊伍薄弱是重要原因之一。總體來說,阜新地區農業科研人才發展現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2.1人才總量少,科研任務繁重
我們用兩個參數來衡量一個特定地區農業科技人才發展水平,即農業科研人員數量與當地人口總數比例以及每位農業科研人員輻射的耕地面積阜新市總人口數遠遠小于錦州市和朝陽市,但由于其農業科研人口比例達到4.3%,因此還略高于錦州市的2.9%和朝陽市的3.1%,但由于其人口基數小,與其他農業較發達地區的5%比,尚處于匱乏的狀態。阜新地區每名農業科研人員輻射耕地面積達到6.34hm2,而錦州和朝陽的該數據分別為3.58hm2和4.26hm2。僅為阜新的56.5%和67.2%,也就是說阜新市每名農業科研人員的研究強度要至少超出了其他兩個地區的一倍以上。綜合來看,阜新市農業科研人口相對于其研究對象和研究任務而言處于極度短缺狀態。
2.2人才隊伍整體水平偏低
首先體現在學歷的整體水平不高。目前,全日制碩士及以上科研人才占農業科研人才總數的12%,本科生占到27%,大專及以下學歷占到43%,占比偏大,導致農業科研深度不夠,水平有限。其次體現在一線農業科研人員高級職稱比例偏低。據統計,目前阜新市農業科研人員取得高級資稱的比例占農業人才總數的19.5%,絕大多數農業科研人員仍為中初級職稱。第三,缺少領軍人物和優秀科研團隊。目前,阜新市農業科研隊伍中,尚未組建出一支達到國家級別的科研團隊,缺少國家級學科帶頭人。且研究類人員少,推廣類人員多,研究的速度跟不上推廣的節奏,造成品種和技術的停滯不前,推廣效果也并不理想。此外,阜新市高水平的研究機構寥寥無幾,農業科研人員缺少合適的科研平臺。阜新市各類農業科研機構只有不到7家,專業的科研用地不到2萬畝,只有1家機構具備高水平科研檢測和實驗分析的條件。
2.3年齡結構不合理
具統計,阜新地區已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農業科研人員中,50歲以上的達到了78%以上,40~50周歲的占12%,40周歲以下的占10%。年齡偏大,也進一步阻礙了創新型科研事業的發展。
3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
3.1農業行業整體收入偏低
農業科研工作條件艱苦,無法與一些光鮮的白領行業相比。且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行業待遇整體偏低。最新數據表明,農林牧漁業在所有行業中收入排名墊底,與待遇最高的金融行業在年收入上差距達到了4—5倍。所以,許多年輕人在擇校的時候就不會考慮農業相關專業,畢業后更不會考慮從事農業科學研究。
3.2研究工作缺乏創新性
在研究工作中按部就班,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日??蒲兄校嗄昕萍既瞬哦嗑心嘤趥鹘y研究手段,缺乏創新意識,常年以固有的科研思維、手段和試驗重復同樣的工作,浪費了資源,降低了科技成果轉化比例??蒲挟a出率低。據統計,2010~2016年間阜新市農業類科研成果為28項,其中創新型僅為2項,占比不到1成。因此農業科研過程中,對創新型人才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農業科研整體創新水平也有待提高。
4對策分析
4.1加大人才引進力度
應針對阜新地區農業發展和專業結構特點,引進相關人才。在引進過程中,側重加大阜新地區優勢學科、優勢專業相關人才的引進,并加大創新型人才的引進。從根本上解決科研任務繁重、人才供低于求的現狀。
4.2培養領軍人才
如果一個行業缺乏領軍人才,行業的發展就會如同一盤散沙,阜新市的多個學科和隊伍建設缺乏知名的領軍人才,導致整體研究水平過于偏低。因此應加大領軍人才的培養??梢酝ㄟ^國內外中長期培訓來加速領軍人才理論知識培養,開拓其視野,提高研究層次和高度,從而帶動整個學科建設。
4.3調整年齡、學歷和職稱結構
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人才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提高農業科技人才隊伍整體水平,優化學歷學位結構。加速現有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聘任周期,帶動其農業科研工作積極性。整合現有學科,優化創新型團隊建設。打造高水平、高素質的農業科研隊伍。
參考文獻
[1]吳林妃,陳麗君,莊俐,等.從激勵機制視角探析農業科研院所人力資源管理[J].農業科技管理,2014,33(4):84-88.
[2]孫虎,劉海礁,劉德暢,等.加強科技基礎條件建設促進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以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14,33(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