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27:38
序論:在您撰寫電子商務的優越性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電子商務的優點:1.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如以送通知,傳遞文件,民意調查,信息查詢等均可在網上進行,從而節省時間,人力和財力。
2、減少庫存。由于供應商和合作伙伴之間能在網上及時溝通,使商家的商品庫存,廠家的原材料庫存 可大大減少甚至達到零庫存,從而降低成本。
3、增加商機。對企業來講,電子商務可以為客戶提供全天24小時的服務,不存在在上下班,也不存在時差,因此延長了營業時間。電子商務來分地區距離遠近,沒有國家界限,網上的業務可以拓展到傳統銷售和廣告促銷方式達不到的市場范圍。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 農村電子商務 銷售 網絡基礎設施
一、引言
農村市場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搞活農村商品流通、繁榮農村市場,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農村市場建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例如生產的農產品銷售不出去,農民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大規模的生產……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農民不能獲得市場上有效的信息。
二、電子商務的時代必然性
電子商務目前已經成為國際及國內商品交易的主要手段之一,國際上每年網上貿易交易額超過15萬億美元,在我國網上交易額也達到了400億美元以上,并且隨著各地區網絡的不斷普及和深化,電子商務產生的貿易量正以迅猛的態勢進行壯大,必將成為今后國際、國內貿易的新引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同樣離不開電子商務的作用。所謂農村電子商務就是指圍繞農村的農產品生產、經營而開展的一系列的電子化的交易和管理活動,包括農業生產的管理,農產品的網絡營銷,電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戶關系管理等等。它是以信息技術和網絡系統為支撐,對農產品從生產地到顧客手上進行全方位的管理的全過程。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與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一致。
三、電子商務對發展農村經濟的作用
電子商務作為現階段最先進的交易方式,它的存在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強大的推動力。
首先,電子商務活動讓農民更加及時的獲得市場信息。農民選擇生產作物的對象主要依靠自身的經驗和往年的銷售情況,可以說農民從來沒有根據市場行情發展趨勢或市場的供求關系進行生產,這就決定了農民生產具有很高的風險性。然而電子商務的開展將會給農民以更多可靠的消息,農民在網上可以了解現階段市場上對各種農作物的需求情況、價格趨勢以及各種原料的相應性質,進而通過可靠的市場動態來決定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如何生產、怎樣才能使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電子商務業務為農民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支持。
其次,電子商務可以更好的解決了我國農業中出現的“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單個農民作為生產的主題,不能及時了解市場信息,造成農產品不適應市場需求。分散的獨立生產者所生產的大宗農產品要匯集到城市中去,分銷給眾多的消費者,需要一套有組織的完善的銷售網絡體系、但農戶家庭作為農業生產經營的基本組織單元,并不能支撐起日益龐大的農副產品市場的發展,單個用戶和市場之間缺乏有效的連接機制,即中介缺失而非市場缺失。農村電子商務的出現就會很好的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將小農戶與大市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再次,電子商務活動有助于農產品的銷售。目前農村最困難的就是“賣難”,農民生產出農產品,但是由于信息不對稱,生產的農產品銷售不出去,這就給農民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而通過電子商務,農民可以在網上公開出售自己的農產品,進而更多的采購商可以從網上獲得農產品的信息,采購商和農民可以在網上進行討價還價,在網上進行交易。
還有,電子商務提高農民的素質和生活質量。電子商務象征著網絡和信息時代的到來,這不單是一種先進的交易方式,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教育方式。農民可以從網上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從而更好地學習和生產,農民同樣可以在網上進行購物,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農民同樣可以享受電子商務的優越性。
同時電子商務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與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村與城市信息隔絕的現象。
四、衡量我國農村實行電子商務的困難
1.農民思想束縛。我國農村普遍比較落后,農民思想也比較保守,這就決定了農民很難迅速的接受新鮮事物,電子商務作為新型的交易手段,在城市還沒有達到廣泛的普及,在農村實施將更加困難。
2.農村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尤其是網絡的不健全。進行電子商務活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有一套健全的網絡設施,而在我國大部分農村,電腦的普及程度很差,有些貧窮的山區甚至連電話都沒有,這就給農村建立電子商務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3.農村生產規模小。目前國內的農村大多采取的是家庭承包責任制,土地比較分散,農作物生產規模較小,這樣就導致單個農民不能提供足額的農作物供給,進而喪失網上交易的競爭性。
4.農民怕風險意識嚴重。電子商務這種新型的交易手段存在著不能估計的風險,采購商可能毀約造成農民的損失,農民大多數懼怕風險,“小農意識”讓農民不敢去嘗試電子商務業務,從而阻礙電子商務在農村的實施。
5.基層政府對農業電子商務缺乏足夠的重視。在農村電子商務的起步階段,政府的支持和引導是相當重要的。據調查,基層政府在推進農村信息化和開展電子商務上的作為機器有限,一般的基層鄉政府電腦數量都只有3-4臺,而且利用率低,很多鄉鎮信息員的工作只是局限于收發信息,基本上不涉及農村電子商務方面的工作。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在于對電子商務的生產力的認識不夠深刻。
五、我國農村運用電子商務的可行性分析
1.存在著巨大的市場機會。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國,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谷物、肉類、禽蛋、水產品、棉花、水果、油料的生產與消費國,所有這些農牧漁業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從生產資料的供應、工業加工到最終商品的批發、零售和服務,以及相關的交通儲運和資金結算等,必然會創造大量的交易機會。這就為電子商務的開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2.我國農村部分地區目前已經存在了電子商務活動。如云南的花農就是依靠互聯網將各種鮮花、棕竹和草類等特色職務銷往國內外的,山東農民上網銷售石材,四川農民上網賣辣椒等,不計其數。這些成功的例子給農村發展電子商務提供了很大的激勵,也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3.可以減少競爭阻力相對于大城市你死我活的慘烈商戰,中小城市和農村市場存在著明顯的競爭不足。目前,占據這些地區商業領域的主要是一些地方的中小型商業企業以及為數眾多的零散經營個體零售業者,普遍存在著規模小、布局混亂、組織化程度低、商品質量差等諸多問題。因此,我國商業零售企業正可充分利用自身在品牌、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優勢輕松占領市場。除了直接投資開店之外,還可通過收購、兼并、嫁接、加盟等形式的資產重組吸納那些當地不景氣的商場、市場,并重新構建農村電子商務體系,協助農民及時獲得農業市場和科技信息,買到貨真價實的農資產品,把農產品及時賣出去,并賣個好價錢,讓農民真正從電子商務中得到真正的實惠,從而實現低成本、大規模擴張。
4.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生產者能直接和消費者進行交流,迅速了解市場信息并自主地進行交易。其信息獲取能力、產品自銷能力和風險抵抗能力大大加強,對傳統中介的依賴性也大大降低。當然,電子商務可以減少中介環節,但還是不能完全消除市場中介社會分工的必然性,仍需要有專門從事農產品流通的組織。我們可以通過電子商務選擇和保留附加值高的流通環節,合并或去除附加值低的渠道。
5.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生產者能直接、迅速、準確地了解市場需求,生產出適銷、適量的農產品,避免因過剩而導致超額的運輸、儲藏、加工及損耗成本等。以電子商務中介代替傳統中介能節約包括信息搜尋成本、攤位費、產品陳列費用、詢價議價成本等在內的交易成本和因信息不通暢而帶來的風險成本
6.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新農村開展電子商務提供了可靠的硬件設施。我國網絡信息基礎設施發展迅速,擁有計算機量、互聯網用戶和網站數近年來飛速發展。2005年國家發展新農村“十一五”中,計劃在2010年全國農村開通電話、電視、各鄉鎮通寬帶網路。隨著國家的這些發展規劃和一系列信息化工程的落實,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點定了重要的網絡基礎條件。
7.國內農業網站發展迅速。到2005年我國農業網站已經達到了10000多個,其數量可以排在世界前十億內,這些農業網站利用其行業優勢、充分挖掘和整合農業的信息資源,豐富網上新聞宣傳內容,疏通了農業的信息渠道和流通渠道,為農產品提供了市場行情,價格走勢等服務,在促進農業、信息交流、提供農業信息服務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六、如何開展我國農村的電子商務
1.建立網絡機構。電子商務的展開必須具有健全的網絡配套設施。政府部門要積極做好農村網絡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提高電話、有線電視的普及率,提高因特網的寬帶服務,為開展電子商務創造有力的基礎條件。同時加強網站建設,組織建立大型的綜合性的農村信息化網站及鄉鎮一級的電子商務網站,引導農民積極進入市場,多層次,多渠道地參與電子商務,使其真正體會到電子商務的優越性。
2.國家大力支持,基層干部大力實施。政府機構要在政策上和資金上給予農村電子商務以大力支持,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面對信息產業的發展,政府制定和健全有利于信息產業發展的政策、法律,加大在農村的教育投入,農村電子商務的投資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3.專業人士進行培訓,捕捉市場信息,大規模生產。我國農民整體文化素質不高,特別是邊遠的山區、貧困地區,很多農民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識,更談不上計算機和網絡知識。在加強農村教育的同時,要積極引進專業人士現場培訓,一方面使更多的人認識計算機,認識網絡,另一方面指導農民如何使用電子商務,如何在網上搜尋信息,如何在網上進行交易,這是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必有步驟。
4.建立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我國農產品種類繁多,生產單位小,組織化程度低,法制不健全,配送需求屬多點次,物流技術難度較高。正如人們所講的: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真正實現物流配送體系的極少,幾乎等于零”。因此,需要我們認真研究農產品的配送問題,建設現代化物流配送體系,利用先進的信息手段和網絡技術改造傳統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優化流通機制和過程,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產經營效益,并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它們是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重要保證。
5.積極借鑒國外或國內已成功的農村電子商務實例。我國目前農村經濟比較落后,對于農村電子商務的認識不夠,很難一下子取得突破性進展。然而發達的西方國家早已開始普及農村電子商務,因此完全可以將國外先進的農村電子商務管理模式和經營經驗應用到我國廣大農村中去。同樣國內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農村的電子商務實例也是要學習的對象。
【關鍵詞】電子商務;農村經濟;對策;分析
引言
在對社會主義新農村進行建設的過程中,能夠全面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僅滿足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同時也是作為我國現代化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內容,然而電子商務主要作為一種較為先進的商務模式,具有較大的優越性,能夠很好的對農民獲得市場信息不通暢的問題進行解決,更好的為農村經濟發展建設起一個有效的平臺。本文主要針對利用電子商務發展農村經濟的對策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下文內容。
1.電子商務帶動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優越性分析
1.1獲取市場信息方面的優越性
對于電子商務來說,主要通過對互聯網進行充分應用,因為網絡本身主要不存在界線,并且通過對其進行應用也能提高農產品的市場需求范圍。因此通過電子商務的開展也能為農民提供出及時以及一些可靠的供求信息,讓農民通過市場行情進行生產,并且尋找到適合的貿易伙伴進行合作,對農業生產以及市場信息之間所存在的信息不流通問題進行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高農產品的流通。
1.2獲取銷售渠道方面的優越性
對于電子商務來說,能夠更好的為農民提供出一個尋找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交易對象平臺,并且在電子商務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農民可以通過網絡對農產品銷售情況進行查詢。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有計劃的進行生產以及組織,更好的為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產品流通問題拓展提供相應的空間,并且可以通過網上進行交易,這樣不僅能夠全面拓展農產品銷售過程中的渠道以及降低銷售成本,與此同時也能提高農民自身的收入。
1.3提高農村建設方面的優越性
對于電子商務不僅是一個比較先進的交易方式,同時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教育方式,農民不僅能夠在網上對其相關信息進行了解,從而有計劃的進行組織和生產,并且在網絡進行購物,從而提高交流,對自己喜歡的商品進行購買。因此可以看出,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全面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可以讓農民和城市里生活的人們一樣都可以享受到電子商務所帶來的優越性,對農村和城市之間的距離進行縮短,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為我國新農村的建設提供出可靠的支持。
2.利用電子商務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電子商務在一定程度上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相應保證,但是由于我們所認識到的電子商務主要是將互聯網作為基礎,對于現階段而言,農民對其了解程度不是很高。結合相關統計可知,在全國一千七百萬的網民中,從業和農業有關的職業網民所占的比例還不足百分之一,并且一大部分都屬于管理和相關的技術人員,有此可以看出,農村要想利用力商務推動自身經濟的發展,主要措施分為以下幾點:
2.1對農村電子商務合作進行引導
對于國家相關部門來說,應該對農業信息化以及電子商務等領域進行全面的引導,大家都知道,我國農村電子商務以及農業信息建設具有較大的公共屬性,并且農產品需求者自身并不提供,這樣便需要專業人員提供電子商務模式。由于目前我國農村公共物品存在投資不足以及扶持力度有限等,導致農村和城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因此積極建立以政府作為主導的現代化公共服務體系,這樣對農村電子商務以及信息化建設具有較為重要作用。并且隨著我國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政府部門必須要全面的推動農村信息化產業相關法律,使其更好的提高農村地區教育方面的資金投入,這也是我國農村實現電子商務發展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例如:廣東省主要是我國一個經濟高速發展地區,其農產品流通中所存在的問題較為嚴重,同時和我國其他地區存在明顯不同。所以廣東省可以對西方發達國家電子商務建設模式進行參考,從而不斷提高電子商務建設水平,對農產品流通中的問題進行解決。我國廣東省主要有著較為優越的電子商務建設條件,其信息基礎也較為完善,通過對電子商務進行建設,不僅提高農業電子商務的運行效率,同時也可以為其他省份電子商務建設提供出經驗方面的借鑒。
2.2必須要優化產品配送體系
對于我國來說,存在較多的農產品,但是需要根據其特性進行分析,從而探究出一條適合我國發展的道路。由于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真正能夠實現的物流配送體系比較少,幾乎等于零,因此需要不斷發展第三方物流產業,這也是我國電子商務優越性得到發展的一個重要保證。比如:現階段在和其他省份農業電子商務發展進行相互比較,廣東省電子商務模式起步較早,并且已經建立起農網站將近三百個,主要包括政府類的農業網站以及科教類的農業網站。對于政府類農業網站,主要是各級政府所設立,比如廣東農業信息網等,為農民提供各種農業方面信息,從而對農戶電子商務意識進行培養。專業性網站是一些大型企業所建立,比如廣東水產網等,為某一類農產品交易提供商務服務等。
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相比,具有交易虛擬化、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等現實優越性。同時,電子商務還具有增加商貿機會、改變商貿模式、帶動經濟變革等潛在的優越性。
電子商務的優越性很大,但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創造一系列條件。這些條件可分"硬"、"軟"兩類。"硬"條件包括: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信息化程度,這是首要條件。現行的電子商務是基于因特網的,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是推動電子商務發展的物質基礎。沒有一個好的網絡平臺,就談不上什么電子商務網絡的容量、速度、特寬、互聯互通的情況/以及管理的有效程度,卻關系到電子商務的正常運轉。"電子商務一方面構成國良經濟信息化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又取決于企業化、政府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的發展程度。企業內聯網、外聯網、網際網的發展至關重要。
信息網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發展電子商務的又一個"硬"條件。電子商務涉及商務談判、資金劃撥等重要事宜,網絡運行必須安全可靠,保證不出差錯。應采取必要措施確保網絡的外部安全和內都安全。需研究開發商業密碼及其技術;加強密碼的管理。應防范網絡人侵行為,使電子商務有個安全可摧的環境。用戶身份識別和認證、電子支付系統、貨物配送系統等,也都是發展電子商務必不可少的"硬"條件。
電子商務"軟"條件包括:一是法則與政策、標準與規范。電子商務有特殊的交易規范,啟動電子商務要從新建的法律、法規,制定必要的規則入手,既要從中國國情出發,又要符合國際需要,各國對此都非常重視。我國正在起草框架。二是政府約有效管理。電子商務能否成功既取決于企業的主動性,又取決于政府的協調管理,特別是政府與企業的有效合作。政府部門按照電子商務發展規律來管理,以保證商務的信譽度與靈活性,使其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
此外,知識產權與信息的保護、信用和信譽、人才的培養,也都是發展電子商務的"軟"條件。
稅收的征收和繳納是屯子商務的難點。稅收的征收和繳納問題實際上是稅收征管問題。由于電子商務是在網上進行、跨國進行,很難確定交易地點,這對稅收征管提出了新的課題。一是國與國之間的收入分配問題,二是一國之內不同地區的稅收分配問題。
發達國家駕非發達國家是不一致的,發達國家是居民地原則,即居民管轄權,國家把正在國內居住的所有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全都收入都予以征稅,而對非居民在國內的收入則不予以征稅,發達國家通常是正的國外收入凈值,這樣使他們稅收收入最大化。
關鍵詞 農村電子商務 優越性 可行性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村市場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農村市場,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農村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的商務模式,其實質是用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于“三農”,它不僅改變了傳統商業模式,而且促進流通方式創新和流通現代化,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從而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
一、農村電子商務的概念
所謂農村電子商務是指利用互聯網、計算機、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的生產加工及配送銷售過程中全面導入電子商務系統,在網上完成產品或服務的購買、銷售和電子支付等業務的過程。農村電子商務以網站平臺為主要載體,涉及政府、企業、商家、消費者、農民以及認證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金融機構、監管機構等各方面因素,通過網絡將相關要素組織在一起,其中信息技術扮演著極其重要的支撐性的角色。發展農業電子商務有利于緩解農產品流通環節多、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有利于促進農民增收和培養新型農民,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與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一致。
二、農村電子商務的優越性
(一)農村電子商務能減少生產的盲目性。農民可以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更加及時的了解市場信息。傳統農業中農民主要依靠自身的經驗和往年的銷售情況來選擇生產作物,這具有很高的風險性、盲目性。然而農民能從電子商務平臺獲得更多可靠的消息,例如市場上對各種農作物的供求情況、價格趨勢,進而來決定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如何生產、怎樣才能擴大土地的利用效率。
(二)農村電子商務能有效拓寬農產品的銷售,將小農戶與大市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目前農村最困難的就是農民生產出農產品,但是由于信息不對稱銷售不出去,這就給農民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而通過電子商務,農民可以在網上公開出售自己的農產品,進而更多的采購商可以從網上獲得農產品的信息,使小農戶擺脫區域性市場的限制,進入跨地區乃至跨國的網絡銷售,從而最大限度的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三)農村電子商務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農民通過網絡信息、處理訂單、安排生產、分配資源,減少了中間商環節,與傳統的營銷手段相比,成本降低、環節減少,交易速度加快,從而節省費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四)農村電子商務能提高農民的素質和生活質量。農民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了解最新農業生產技術和社會發展動態,接受教育和培訓,從而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質。另外農民還可以享受電子商務的優越性在網上購物,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
(五)農村電子商務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與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村與城市信息隔絕的現象。
三、我國現階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可行性
(一)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已步入快車道,未來前景廣闊。
未來5~10年,我國電子商務還將有5~10倍的成長空間,預計到2015年,電子商務網上消費者將從2009年的1.5億人增長至5億人,電子商務網上零售交易額將從2009年的2630億增長至20000億,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將從2009年的2.1%增長至7%。屆時,我國將形成全球最大規模的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擁有世界第一的電子商務應用規模。
(二)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新農村開展電子商務提供了可靠的硬件設施。
我國網絡信息基礎設施發展迅速,擁有計算機量、互聯網用戶和網站數近年來飛速發展。農業部在去年年底出臺的《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全國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整體水平翻兩番,農業農村信息化總體水平從現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農業農村信息化從起步階段向快速推進階段的過渡。提出要加強與電信運營商、IT企業等的合作,充分利用3G、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建設覆蓋部、省、地市、縣的四級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完善呼叫中心信息系統、短彩信服務系統、手機報、雙向視頻系統等信息服務支持系統,為廣大農民、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用戶,提供政策、科技、市場等各個方面的信息服務。
(三)農村市場潛力巨大。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資源非常豐富,農村人口接近9億,占全國人口70%;農業人口達7億人,占產業總人口的50.1%。如何拓寬銷售渠道更好地把農產品推廣出去,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為我們提供了優良的載體。
(四)我國農村部分地區目前已經存在了電子商務活動。
其典型代表主要有江蘇徐州沙集鎮(以木制家具銷售聞名,有1200多家網店、33家實體家具加工廠)、河北清河縣東高莊(以羊絨紗線銷售聞名,年電子商務銷售達到300多噸,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和浙江義烏青巖劉村(有1800余家淘寶網店,22010年預計成交額將超過20億元)。這些成功的例子給農村發展電子商務提供了很大的激勵,也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四、怎樣加快發展我國農村的電子商務
(一)加強農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
電子商務的展開需要齊全的網絡配套設施、較高的網絡普及率的支撐。因此要進一步加快電信、移動、聯通等網絡基礎設施,特別是要擴大寬帶接入率,提高互聯網的普及率,提高寬帶服務水平,并降低成本,減少費用,為開展電子商務創造有利的基礎條件。同時引導農民積極進入市場,多層次、多渠道地參與電子商務,使其真正體會到電子商務的優越性。促進更多的農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開展網上貿易。要積極引導各類電子商務企業以信用調查、評價、自律、檔案為主要內容,構建一個安全、高效、開放、誠信的電子商務網絡,逐步完善網絡化、系統化、社會化的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和評價認證體系建設。
(二)政府要大力推廣運用農村電子商務的成功經驗
以生態綠色農特產品和重點行業的網上銷售為突破口,帶動重點行業電子商務發展,大力支持在特色農產品批發市場中建立專業網絡交易系統。積極實施電子商務網上創業示范培育工程,以典型引導、示范帶動為要求,選取一些基礎好的行業和企業進行試點,積極探索有形市場和虛擬市場相結合的交易模式,大力推廣運用電子商務的成功經驗。大力開展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創建,通過不斷總結企業探索電子商務發展的經驗,以點帶面,扶持一批農村電子商務企業,推動電子商務的廣泛運用和發展。選擇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優勢行業,領先發展電子商務,打造電子商務示范行業。
(三)建立和完善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
我國農產品種類多,生產單位較小,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低,配送需求屬多點次,物流技術難度較高。因此,我們要認真研究農產品的配送問題,利用先進的信息手段和網絡技術改造傳統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建設現代化物流配送體系,優化流通機制和過程,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產經營效益,并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使得農產品可以快速且低成本地流通出去。
(四)加強農民電子商務的教育培訓
要加強農村教育,安排專業人士或依托職業技術學校、技校等專業培訓機構進行現場培訓,重點推進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知識培訓,教會農民如何在網上搜尋信息、如何在網上進行交易,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農民,使農民的生產科學化、規?;?。培訓過后,組織農民有效開展電子商務活動。使農民從農村電子商務活動中獲得實惠。
(五)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法律體系,加強農村電子商務活動的監管
1、反思的季節:困難、迷惑、調整
2、“導向”的轉換:技術 資本 ?下一個“導向”?
3、"主角"的轉換:IT廠商 電子商務服務商 ?下一個“主角”? 二、 “正本清源”:看電子商務
1、電子商務:運用網絡進行商務活動。
2、電子商務的系統構成:
3、電子商務的模式
4、中美電子商務發展歷程比較:
5、中國電子商務面臨與美國迥然不同的應用與發展環境。例如,現代流通體系薄弱。 三、 電子商務的力量
1、Internet本質上只是一種信息交流工具,本身并不能創造奇跡。不要夸大電子商務的力量。
2、從信息交流的角度看,Internet的優勢在于:
3、從商務角度看,基于Internet的電子商務的優越性的本質是:降低成本,特別是交易成本。例如:
4、從信息交流的角度,看電子商務對于企業的影響:
5、企業競爭力越來越取決于:
四、新世紀中國電子商務之路
1、新的導向:需求--來自現實市場、傳統企業、不斷增長的網民的需求。
2、新的主角:企業--傳統企業。傳統企業必將以其巨大而有效的需求成為影響未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走向、速度和規模的決定性因素。
3、電子商務本土化:從中國(傳統)企業的需求出發,創造本土化的電子商務模式、解決方案和服務方式。
摘要:縱觀全球電子商務的立法,可以說它是當今世界立法的重點所在。我國電子商務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在電子商務的技術方面與發達國家沒有太大差距,但有關電子商務的立法工作卻相對滯后,這使得我國電子商務交易處于自發的、無序發展的狀態。傳統的條塊分割的管理模式容易造成國家法律、部門規章、地方規章的沖突,這些都不利于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也不利于我國在高新技術領域的競爭。為此,應盡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以引導電子商務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字:電子商務立法;思路選擇;法律地位;基本原則
0引言
當前,互聯網和電子商務中面臨的眾多法律問題,包括幾個世紀以來法律上的爭論,都開始得到重視,權利和自由在新的環境中提出新的要求,政府和個人都在互聯網上呼吁言論自由和保護個人隱私等等,電子商務使得傳統商務所適用的法規、政策受到挑戰。
電子商務涉及的法律問題非常多,如網絡環境下著作權、域名、專利、稅收、法律適用、隱私權、安全保密和電子合同的訂立、網上支付等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子商務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正在變得越來越清晰。建立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是網上交易的前提和保障,是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關鍵。
1電子商務立法的思路選擇
1.1先分別立法
即首先解決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現實問題,制定單行法規,如電子合同規則、電
子支付規則、電子提單規則、電子商務稅收辦法、網絡廣告規則等,待時機成熟后,再進行綜合立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夠及時解決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并能夠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逐步提出比較完善的綜合立法的思路。這種方法的缺點是缺乏宏觀思考,全局性不足,各單行法規很難實現統一性和一體性。而且,很容易沿襲傳統的按行業和部門歸屬立法的弊端。
1.2先著手綜合立法
即形成我國電子商務立法的綜合思路,出臺電子商務基本法,然后對各個具體問題制定單行規則。對于電子商務這樣一個發展十分迅速的新生事物,其立法應當反映現實并服務于現實,這是理所當然的,但立法超前性的指導意義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由于電子商務所領帶的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所制定的單行法規也需要經常修改和變動。這種修改和變動,如果沒有綜合防治的思路和統一的目標,很可能會產生諸多自身的問題和相互矛盾的問題。
第二種形式的立法,是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如1996年出臺的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電子商務示范法》中僅僅在第7條中涉及電子簽字問題,之后才開始制定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電子簽名示范法》。所以從研究電子商務的關鍵問題入手,起草我國商務基本法,然后對具體問題進行立法,應當是較好的立法選擇。
2電子商務法有獨立的法律地位
電子商務法是一門新的獨立的法律部門,和其他部門相比,它和經濟法、商法以及民法的關系至為密切,既有交叉又有區別。但是,總的來說區別大于交叉。不能把電子商務法歸入其他法律部門。
2.1電子商務法不能歸入民法
電子商務法和民法有共同點。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而電子商務法是也包括了調整平等主體之間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比如有關電子合同的規定,以及電子商務損害賠償的規定。然而,電子商務法和民法之間更多的是不同點。比如,民法有大量的調整婚姻、家庭、繼承等等人身關系方面的法律規范,而電子商務法中就沒有這方面的規范;反過來,電子商務法中的政府機構對電子交易當事方經濟管理方面的法律規范也是民法所沒有的;另外,從基本原則上看,民法重公平,電子商務法重安全。
2.2電子商務法不能歸入商法
和其他部門法相比較而言,電子商務法和商法之間的關系最為密切。電子商務法有關于電子合同、電子票據以及電子提單等方面的法律規范,商法是具有調整商事關系功能的一系列法律規范的體系,它包括票據法、合同法、海商法、保險法等方面的內容,兩者在這些領域存在交叉和重疊。但是,電子商務法所涉及的范圍要遠遠大于商法的范圍。比如對于電子商務活動的征稅、域名的管理等問題都超出了商法的范圍。電子商務法還有著大量的由有關國家部門、政府機構為維護交易安全而進行管理和監督方面的法律規范,這是電子商務法和其他部門法相比較而言的顯著特點。
2.3電子商務法不能歸入經濟法
經濟法強調的是國家機構和政府部門對市場的縱向宏觀調整關系,以及對企業的縱向管理關系,電子商務法基于安全性以及國民經濟的秩序問題的考慮,有著大量的縱向管理規范,這是他們的相同點;經濟法著眼于國民經濟的全局,而電子商務法著眼于電子商務主體的權益,調整電子商務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另外,電子商務法律規范中包含有大量調整平等主體交易的規范,這是經濟法所沒有的。
3電子商務法是一門新的獨立法律部門
如前所述,電子商務法有著和其他部門法不一樣的調整對象,即其調整對象應該是政府、企業和個人等主體通過電子化通訊方式
所產生的商事交易關系以及與這種交易關系緊密相關的政府管理關系。因此,應該把電子商務法從其他的部門法中獨立出來,成為一門新的獨立的法律部門。
4電子商務立法的基本原則
電子商務立法的基本原則是貫穿于整個電子商務立法和司法的過程當中,對各項電子商務法律規范起統率和指導作用的法律精神和指導思想,是一切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進行解釋的依據。作為一門新的獨立法律部門在制定時應區別于其他法律原則。因此,在電子商務法的立法、實施、修改、解釋過程中,要遵守以下幾項基本原則。
4.1開放性原則
開放性是互聯網優越性之體現??梢哉f,開放性是電子商務和電子商務法的生命力之所在。
4.1.1對其他國家和地區有關電子商務法律規則、慣例的開放
在立法和解釋時應充分發揮電子化網絡的虛擬性和全球性等優勢,這一點體現在大量條款中?;ヂ摼W先天具有無國界的優點,不受地域的限制是網上交易的優點之一。如果各個國家有關電子商務的技術規則和法律規則不能互相協調甚至互相對立,將極大地背離網上交易各方的預期,從而使得互聯網這種高技術不能對社會資源的全球最佳配置產生其應有的推動作用。因此,各國在電子商務方面法律制度的互相銜接、互相協調應該成為各國電子商務法的基本原則。
4.1.2技術上的開放
技術上的開放具體包括對待電子簽名技術上的開放和電子商務媒介上的開放。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電子簽名技術越來越成熟,以前價格高昂的簽名技術的成本也越來越低。電子商務法對傳統的口令法與非對稱性公開密鑰加密法以及生物鑒別法等,都不可厚此薄彼,產生歧視。同時,還要給未來技術的發展留下法律空間。
法律應該對于采用各種媒介、形式和通訊手段進行交易的行為一視同仁,不因方式的不同而區別對待?;趥鹘y交易形式的法律規范一般是將書面形式作為一項默認形式,因此無法享有法律給予紙質媒介的地位和待遇。這樣,基于紙質文件所作的法律規定構成了對使用現代通訊手段的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障礙,電子商務立法就是要改變這一狀況。在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電子商務示范法》提出了功能等同原則。這一原則的出現開辟了電子商務立法的新思路。不論采用紙質媒介進行交易還是采用電子通訊形式進行的交易均能得到法律的承認。
4.2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是交易的內在要求。安全性原則一方面指為了保護當事方的交易安全通過立法制定一系列的強制性規范;另一方面指為了保護國家利益以及公共秩序,各國可以對電子商務法的調整內容做出取舍。
保障電子商務的安全進行,既是電子商務法的重要任務,又是其基本原則之一。電子商務以其高效、快捷的特點,在各種商事交易形式中脫穎而出,具有較大的生命力。而這種高效、快捷的交易工具必須以安全為前提,如果電子化交易不安全,那么,企業和消費者對電子交易就會失去信心,電子交易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誰會采用電子化方式進行交易了,電子商務也就不會存在。所以,它不僅需要技術上的安全措施,更離不開法律上的安全措施。比如,電子商務法確認強化電子簽名的標準,規定認證機構的資格及其職責等具體的制度,都是為了在電子商務條件下,形成一個較為安全的環境,至少其安全程度應與以傳統紙面形式交易的安全程度相同。
4.3保護弱勢方原則
保護弱勢方是法律價值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自然取向。要做到保護弱勢方原則,一方面體現在企業與企業之間,要防止某一方濫用其技術上的優勢壟斷市場,進行不公平交易;另一方面要注意保護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前者具體表現在一方濫用其技術上的優勢,利用在網絡中技術標準一旦建立,他方就極難進入的特點,限制他方的市場準入,從而使其具有實質上的壟斷地位。許多國家在電子商務方面的立法都體現了這一點。至于后者,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家越來越處于優勢地位,消費者的正當權益越來越得不到合理的保護,為此,各國先后都制定了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努力實現對交易雙方的均衡保護。但是,這些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都是對傳統交易形式的規定,在利用計算機信息網絡進行電子商務的情況下,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因此,許多國家在制定電子商務法律規范時都特別強調制定更有利于保護消費者的規范。
總之,開放性是互聯網優越性之體現,安全性是交易的內在要求,保護弱勢方是法律價值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自然取向。所以,為了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越性,增強人們對網上交易的信心,促進電子商務的健康、快速發展,就應該在電子商務立法時把電子商務法的開放性、安全性、保護弱勢方這三大基本原則互相配合加以使用。只有這樣,我國的電子商務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促使電子商務走上正軌。
參考文獻
[1]王蕓。電子商務法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梅紹祖。電子商務法規。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3]蘇麗琴。電子商務法。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