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5 17:12:32
序論:在您撰寫風險價值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我國的經濟實現了飛速的增長,人們的生活也面臨著諸多改變,在這些發展變化中,風險也在不斷產生。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增加了很多的網絡風險,我國的傳統刑法對于這些新的風險并沒有嚴格的規定,因此風險刑法的產生是適應社會發展的,本文將重點分析風險刑法存在的價值和適用性。
一、風險刑法和傳統法律的不同之處
所謂風險刑法,是指由于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產生很多的不可預知的風險,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并擾亂了社會的秩序,從而采取相對于傳統刑法的以抵御風險社會的新型刑法,以此來減少風險并為風險提供理論依據。傳統刑法,是以法益侵害和罪責作為歸責的基礎而建立起的體系,是我國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之一,我國現今的刑事法律體系內容已經較為周詳,規則嚴謹,但從另一方面看,新型犯罪與不同的風險層次已經動搖了這種穩定的理念與規則,致使一些違法犯罪從中逃脫,對整個社會造成威脅。刑法中的規定和框架相對較大,對社會和生活存在的風險沒有詳細的界定。對風險行為可以用次層級法律或行政法規解決的,就不必動用刑法。所以風險刑法應運而生,風險社會的出現必將促使刑法體系的前進與現實適應。風險是決策的結果,因而它的負面結果是歸因于決策者的決斷,而且風險無法依靠經驗法則來判斷,所以它促使人們必須對刑法理論重新認識,從而對社會和生活中常見的風險進行規范并提出合理的懲罰規定,以減少和杜絕社會風險的發生。
二、風險刑法的界定
(一)主要要素。傳統的刑法以當事人對事物和人產生嚴重的后果,并且存在主觀意愿對危害他人和事物的行為進行判決和懲治。但隨著社會風險的增加,很多人對風險沒有預知和控制,當事人有意識但在沒有造成巨大損害時,風險刑法可以對其加以歸責,并予以處罰,這不同于傳統的刑法對造成危害后再進行懲治。(二)行為要素。風險刑法充分使刑罰得到細化并且全面發展,可以樹立社會風氣,降低社會風險,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風險刑法對當事人的行為作出處罰,而傳統的刑罰是對當事人造成的結果進行處罰。
三、風險刑法的價值分析
風險刑法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維護秩序和自由上。在維護秩序方面,風險刑法維護了社會的安定,緩解了社會風險,促進了傳統刑法的不斷完善。在自由方面主張把刑罰擴大化,和傳統刑法主觀要求有些相背離。(一)風險刑法理論價值分析。風險刑法是隨著社會風險的增加而產生的。在當今社會,風險無處不在,充斥在人們的工作和經濟中。和傳統刑法相比,風險刑法的理論基礎更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例如,風險刑法可以維護經濟秩序。(二)風險刑法歸責要素價值分析。風險刑法采用歸責的原則。只要當事人產生了具有產生危害的行為,不管當事人對自己的行為是否認知,也不管當事人的危害行為與結果之間是否有直接關系,一旦作出危害性的行為,就對其進行處罰。1.風險刑法歸責要素秩序價值分析。當今的社會風險越來越大,傳統刑法沒有全面對社會時下存在的風險作出理論依據,并且傳統刑法重視產生的結果,但是很多危害行為,如果在產生結果以后才對其嚴加懲治并不能解決問題,還會給社會造成較大的損失。同時,傳統刑法要求國民全面了解并遵守,這在實行上有些困難,因為很多犯罪人員對自己行為產生的后果認識不清。風險刑法把刑法擴大化、全面化,有利于為人們創造安定的社會秩序。風險刑法充分使刑罰得到細化并且全面發展,可以樹立社會風氣,降低社會風險,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更適應社會的發展。2.風險刑法歸責要素自由價值分析。風險刑法主張對當事人的行為進行歸責,并進行懲治。這一點區別于傳統刑法重視對結果的懲治。風險刑法的歸責要素和傳統刑法的理論有很大的不同。風險刑法有很大的懲治空間,但是沒有重視犯罪人的責任,所以風險刑法在實施上要注意合理取舍。但是風險刑法對行為進行懲罰,可以在沒有產生嚴重的危害后果時及時進行懲處,從而減少了犯罪行為,避免產生重大的影響。(三)風險刑法保護利益價值分析。傳統的刑法重視產生的結果,即對犯罪當事人產生的危害后果進行歸責。傳統刑法所保護的法益側重于具體、個人、人本性的法益。而風險刑法則側重于抽象的、非個人、非人本。由于我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整體水平的提高。有些問題一旦產生就是大問題,并且可以影響整個世界。例如環境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這些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一旦發生問題,受危害的不僅僅是幾個人,而是整個社會,更有可能侵犯國家的利益。因此很多犯罪行為是沒有具體的受侵害對象,沒有明確的目標的。所以風險刑法沒有根據具體的受侵害對象為前提,而是通過對可能造成危害的犯罪行為進行懲治,力求從根本上減少犯罪行為的發生。1.風險刑法保護法益秩序價值分析。風險刑法保護法益集中于抽象、非個人、非人本的法益。有助于緩解和解決風險社會的不負責任的問題,并可以緩解人們對傳統刑法的信任危機,并且切實維護了社會的秩序、保障了社會的安定。2.風險刑法保護法益自由價值分析。我國傳統的刑法,對很多社會存在的問題并沒有合理全面的行為規范,并且刑法保護的是個人的具體法益。風險刑法只能作為刑法的補充和輔助,如果我國全面實行風險刑法,會導致刑罰范圍加大,致使社會秩序混亂。同時風險刑法只是對犯罪當事人的行為制定一個大的框架,沒有明確概念和界定。
四、風險刑法的適用
刑法是維護社會正常運轉的基礎,時代在進步,經濟在發展,刑法也應跟上時代的步伐積極進行調整。盡管我國的刑法體系已日益完善,但是目前我國的傳統刑法對這些新的風險并沒有進行嚴格規定,由于傳統的刑法沒有全面對社會時下存在的風險作出理論依據,所以風險刑法應運而生,風險刑法把刑法擴大化、全面化。雖然風險刑法和刑法價值有矛盾的地方,并存在一定的風險,但是任何的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并不能因為風險刑法存在一定的問題就對其積極作用全盤否定。我國傳統的刑法也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如果一如既往地堅持使用傳統的刑法,只會造成傳統理論停滯不前,同時不能適應當今的社會。但是也不能盲目地全面推行風險刑法,這會給刑法體系造成混亂。風險刑法在犯罪的構成上和傳統刑法有明顯的區別,風險刑法的理論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刑法理論,也不會動搖傳統刑法的地位。風險刑法是對傳統刑法的補充。刑法作為我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之一的法律是經過長期的實踐證明的,刑法的理論是適應社會發展的,盡管目前對新的風險缺少相應的規范,但是刑法的大方向和理論是不可動搖的。風險刑法針對目前的社會風險作出相應的懲罰和規范,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但也只能作為刑法的一個分支,起到刑法的輔助作用。因此,對于風險刑法的適用,要持嚴謹的態度,找到風險刑法在刑法下可以適用的方面和定位,更好地維持社會秩序,充分保障人民的權益??稍诩毙枋褂蔑L險刑法時采用風險刑法,國家通過具體的立法將風險刑法和傳統刑法相融合,在大的刑法環境下,充分發揮風險刑法的積極作用,維護社會的安定和秩序。(一)風險刑法的適用原則。風險刑法從拫本上來說也是刑法的分支,刑法在應用上會給公民的權益和自由帶來一定的規范和限制,因此要重視風險刑法的適用性。1.目的正當性原則。風險刑法的目的在于使刑法范圍擴張化,從而更好地維護社會的秩序和人們的權益,在具體的運用中,必須堅持目的正當性。風險刑法側重于抽象的、非個人的、非人本的法益,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公共利益可以通過風險刑法得以維護。比如環境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互聯網問題,等等,如果在早期實行風險刑法對其進行嚴格懲治,就可以減輕危害。從而維護社會的秩序。2.手段必要性原則。手段必要性原則也可以說是最小侵害原則。刑法作為維護社會秩序的法律,可以采用其他手段解決的問題不可以適用刑法,因此,風險刑法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應該被適用,只有在刑法不能發揮有效作用時,風險刑法才有適用的環境,才可以得到適用。(二)風險刑法的實現。在充分明確風險刑法的基礎上,應該思考風險刑法應如何和我國傳統刑法相融合。雖然風險刑法具有相應的適用環境,但是不能威懾到我國刑法的地位,也不可能單獨設立專門的風險刑法,因此要讓風險刑法得以應用,就必須和我國的傳統刑法相融合,使其作用得到更大的發揮。
五、結語
目的探討并分析手術室工作中實施風險管理的應用成效及價值。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間收治的120例手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觀察組患者采用手術室風險防御管理模式,對照組給予手術室傳統管理方式。對2組患者存在的不安全風險因素、風險事件發生情況、患者滿意度及投訴糾紛率進行比較,綜合分析手術室實施風險管理后的效果與價值。結果觀察組患者存在的不安全風險因素、風險事件發生率及糾紛投訴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在患者滿意度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效果明顯。結論手術室實施風險管理,有利于減少風險事件發生,對提高手術質量和患者滿意度,降低醫患糾紛,效果顯著,有臨床價值,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風險管理;手術室;應用效果;價值分析
風險管理作為先進的管理方式,現已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領域[1,2]。護理風險是指患者在醫院內進行護理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任何不安全事件[3]。傳統的護理管理伴隨著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提高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4]。手術室作為醫院進行手術和搶救的重要場所,由于疾病自身的特點與搶救的不可預知性,決定手術室工作風險性極高,稍有處理不當,影響醫療質量,嚴重者可造成患者殘廢甚至死亡,后果非常嚴重。因此,手術室應加強風險管理,全面實施安全、有效、綜合的護理管理模式,以確?;颊呱踩?,加強手術室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及減少手術風險事件發生[5]。本文將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間手術室實施風險管理臨床效果及應用價值做詳細報道,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五醫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間住院的120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選取標準: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自愿參加本次調查并排除其他嚴重的慢性疾病的患者等。采用隨機分組方式,將研究對象分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觀察組患者采用手術室風險防御管理模式,對照組給予手術室傳統管理方式。觀察組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8~59歲,平均年齡(36.9±5.1)歲;急診患者13例,擇期手術患者47例。對照組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7~61歲,平均年齡(35.8±5.9)歲;急診手術患者11例,擇期手術患者49例。2組患者對比年齡、性別比及手術方式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手術室常規管理模式,主要包括:
①手術前再次核對術者姓名,手術部位、手術名稱,手術器械于術前、關閉臟器前、術后雙人清點核對,并確保準確無誤后方可進行縫合,嚴禁異物遺留在患者體內;②術間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確保各種儀器設備正常使用,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生,隨時做好搶救準備;③手術后將標簽貼于對應的標本,以免造成混淆;手術器械的清洗、消毒以及醫療垃圾的處理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流程執行;將患者安全送返至病床。
1.2.2觀察組采用手術室風險管理模式
1.2.2.1術前風險管理:
大多數患者在疾病得到確認后,會產生緊張焦慮情緒,甚至會出現自暴自棄的表現,拒絕治療,不配合醫護人員工作,甚至對醫務人員惡語相向。此種情況是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最為常見的風險因素[6]。因此,術前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強化風險管理意識,加強技能操作訓練及理論知識培訓,明確手術室現存或潛在的醫療風險,討論手術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問題,并制定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術前要做到六查、四到位及十二對。六查是指接患者時的檢查:包括病區、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診斷、術前準備、用藥及藥物過敏情況;進入手術間時檢查;開始麻醉前檢查;消毒前檢查;執刀前檢查;關閉體腔前、后檢查。四到位是指氧氣、急救藥品、電凝止血器、吸引器等必須到位。十二對是指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床號、科室、手術部位、手術名稱、手術間、所需藥品及過敏情況、所需物品、滅菌器械、敷料合格以及所用物品齊全情況。術前充分準備手術所需的物品及所需器械,確保正常使用,避免因物品器械準備不足使手術延時甚至無法進行。核對手術患者詳細資料,包括麻醉方式、驗血報告等[7],確認接受手術患者與手術通知單一致,方可進行手術[8]。
1.2.2.2手術中風險防范:
術中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隨時做好應急搶救準備,以免意外情況發生,而延誤搶救時機。手術室工作人員對手術步驟要清晰明確、操作標準要求達到零失誤。因此,手術過程中要做到嚴格無菌操作,手術用藥時,核對藥品名稱、規格、有效期等,時刻警惕輸液反應及過敏反應發生;輸血時,確?;颊哐汀⑤斞颗c輸血單、血袋相符,兩人核對后方可給予輸血,嚴密觀察,以防輸血反應發生。術中嚴格按照手術室物品清點制度執行,及時清點臺上、臺下器械、紗布、棉片、紗墊、縫針及引流物等。手術關閉空腔臟器前清點、關閉體腔前清點,手術結束后再次清點以上手術用品。由兩人核對確保準確無誤方可縫合切口,嚴防異物遺留在患者體內;手術記錄單進行記錄時,項目內容填寫完整,嚴格使用醫學用語,數據資料統一,字跡清晰、嚴謹對手術病例進行涂改、代簽、偽造或銷毀事件發生,對術中添加止血紗布、縫針、器械、棉片、引流管使用及皮膚受壓情況進行詳細記錄。由巡回護士與洗手護士共同對記錄單上記錄情況確認無誤后簽全名,手術記錄單要隨病例一起歸檔,以便更好地規避醫療風險事件發生。若術中需要做冰凍切片需由專人送檢,送檢人和接收標本者,均應進行登記并簽全名。術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及時反饋給主刀醫生[9]。
1.2.2.3手術后風險管理:
手術完成后,嚴格按照標本留取制度,將相關的標本放于固定容器,填寫患者信息,貼上標簽,做好登記,確定無誤后,及時送檢[10]。術后雙人清點器械,按照規定流程,對手術器械及醫療垃圾進行清洗消毒處理;安全送患者返回病房,護送過程中,床兩側一定要加好圍擋,避免患者墜床;術后對手術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吸取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手術室制度和流程;加強風險防范意識教育,對患者和家屬提出的要求,及時進行溝通和解決。
1.3評價指標
綜合比對2組患者手術室存在風險因素、風險事件發生機率及患者滿意度及投訴糾紛情況。其中,患者滿意率是通過滿意度調查分析問卷產生。問卷共設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項??倽M意度=非常滿意+滿意[11]。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使用率表示,組間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手術室風險因素發生對比
手術室存在的風險因素主要有器械因素、技術因素、手術感染因素、管理因素及其他因素等,2組患者采用不同管理模式,對風險因素發生情況進行比較,除技術因素外,其他風險因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率比較
實施風險管理后,通過比對,觀察組手術工作中術前準備、手術記錄、無菌操作、切口感染等方面出現差錯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2組患者滿意率與投訴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和投訴率為95.8%和4.1%,對照組患者為82.6%和13.8%。實時風險管理后,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其投訴率明顯低于對照組,2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手術室中存在的任何風險因素都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防患于未然,減少醫療糾紛,為患者提供優質安全的服務是每一位醫護人員的職責[12]。因此,風險管理在醫院手術室的工作中應始終貫穿手術室整個操作過程,加強對醫務人員風險防范強化意識,對有效控制風險事件的發生[13-15]、及早有效地進行風險阻斷,其主要目的為手術患者提供高質量和零風險的綜合服務。手術室管理的核心前提是確保手術安全,手術中,任何小的疏忽或大意,都有可能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研究主要通過對觀察組患者采用風險防御管理模式,在術前、術中、術后進行風險防御阻斷。日常工作中,加強對醫務人員進行專業技能以及理論知識培訓,降低風險事件發生幾率;定期學習法律法規及風險知識教育,使工作人員養成嚴禁、細致、認真、負責地工作態度[16];手術過程中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詳細核查各種信息、認真檢查手術器械及手術用品等。有關研究提示,由于手術室工作環境的特殊性,風險事件的發生尤為突出,在對病人處置、治療操作及搶救等每個環節,都應重視風險意識管理,對確保手術成功具有重要作用[6]。有學者認為,手術室中,積極應用風險防御管理模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醫療風險事故,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17]。通過結果分析得知,手術室風險事件發生與患者的認知程度不夠及實施護理操作時其全面性、細致性做不到位有關[18]。傳統意義上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表現為患者進入手術室前,短時間內難以起效。因此,手術室需要派出具有豐富經驗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全面指導、并協助其完成相關操作或行為,通過給予護理風險意識管理,有效規避手術室各種風險事件發生,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同時,對提高患者手術治療效果與滿意度,改善護理滿意度,提升手術室服務質量,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19]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在風險因素發生情況、風險事件發生幾率比對中,除技術因素以外,觀察組患者優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在患者滿意率、投訴率方面,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為96.67%,投訴率為3.33%,對照組患者總滿意度為86.67%,投訴率13.33%,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風險防御管理模式,能夠有效預防不安全因素,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提高患者滿意率,降低其投訴率,減少醫療糾紛,效果明顯,有臨床價值,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作者:賈運喬 鄭浩杰 侯桂英 馮小濤 張亞云 穆海燕 尹偉濤 趙歡 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五醫院傳染科 河北省人民醫院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八醫院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醫院 河北省無極縣醫院 河北省兒童醫院門診部
參考文獻
1楊亞瓊.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5:126-127.
2曹曉艷.風險管理理論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價值分析.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113-1116.
3李桂鳳.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觀察.中國衛生產業,2015,12:126-127.
4黃小珊,祝妍華,謝健,等.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4,29:327-328.
5李小平.護理標識在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河北醫藥,2015,37:2875-2876.
6王萬葉.淺談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意識管理的臨床效果.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39-140.
7畢小琴.護理風險管理在頭頸腫瘤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2,30:173-175.
8姜慧芬,鄭云仙.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病房中應用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67-68.
9徐坤儀.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10-111.
10王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風險分析及護理管理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8-10.
11梁爽,王麗波,周麗娟,等.手術室護理缺陷的風險及防范措施研究.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917-921.
12王偉,張寶琴.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內蒙古中醫藥,2013,32:99-100.
13董愛琴,白雪松.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199,202.
14朱運添,謝麗香,林秋訊.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27-128.
15王光明,陳佐彩.時間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56-257.
16徐冬霞.淺談手術室護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當代醫藥論叢,2014,14:27-28.
17別逢桂,李柳英,王文平,等.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護士進修雜志.2012,23:596-597.
什么是創業資本?在一個公司的融資階段中,它是處于公司創業階段的一種投資,恐怕大家都不否定,不管是在西方資本市場,還是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作為創業資本的需求者和投資者,都有不理性的情緒。那么作為投資者來講,是需要回報,但是這種回報更多的是看在二級市場的退出或者套現,當然這對于風險資本來講,是至關重要的。但是,資本市場的發展本身更需要創業資本追求這種價值實現的一種理性的過程,可以講,資本市場發展的根本在于創業資本。創業資本市場的形成,對我國金融和證券市場正在產生著深刻的沖擊,在這個意義上講,創業資本應該是生產力發展從某種程度上的一種創業資源,創業資本是一種有利的推動力。
那么,作為創業資本來講,它的投資既要體現公司的質量,但是問題的另外一個方面,創業資本的價格還在于它培育公司的價值。那么在資本市場上,對公司價值面的分析和理性的價值評估,應該講是資本市場現在最重要的一個方面,那么對于一個公司的質量怎么看,可以講,從投資者和監管部門、資本市場來看,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不同的投資者,包括風險投資者、投資家來看,他當然要看公司業務的進展和所處的階段,這個公司經營的概念,它的商業模式,資產的盈利性,公司的成長性和持續性,還有公司的管理層,還有公司其他的投資計劃和發展規劃,等等這些因素。但是,作為公司的質量來講,從培育資本市場的角度來講,又要滿足資本市場對于公司質量的全方面的要求,除了剛才投資者所看重的這些質量的方面以外,所要關注的是公司的規范運作,或者叫合理性、規范性,這應該是公司質量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而我想公司質量和投資者追求的價值也應該是不矛盾的。
風險資本參與公司價值的培育,從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參與公司IPO的改制重組和公司治理的改善重組,那么公司要進入資本市場,必須要公司化,進行公司化改造,基本上的企業,包括民營企業為背景的或者是國有企業為背景的,都需要進行規范的改制重組,規范的改制重組是公司進入資本市場實現它的價值的一個前提。我們發行上市所關注、所審核的,大部分是要求公司進行IPO的改制和重組,改制當然是建立起公司規范運作的這種機制和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那么重組主要是涉及到公司的業務、資產、人員、機構、財務五個方面的一些有效的組合。那么改制重組,它要遵循的應該是這么一些目標,主要是公司要形成一個清晰的發展戰略目標和導向,積極的進行資源的合理的重組和配制。第二個原則,公司要通過改制重組起來起直接面向市場,自主經營、獨立承擔責任和風險的這么一個主體,公司還要建立公司治理的規范基礎,促進公司治理結構的規范運作,再一個公司要有效的避免同業競爭,盡量減少規范關聯交易,再有需要規范的就是突出主營業務,形成核心競爭力。
我想公司治理結構的建立,在我們國家現在,不管是從監管當局來講,還是從市場投資的需要來看,都是現在我們整個市場的一個核心問題,公司治理大家都清楚,它反映了市場經濟最本質的內涵,是公司作為一種特殊的資合結構的一種運行和保障,也是包括各種監管在內的,工商、稅務等等監管為基礎,公司治理是市場文化的一種微觀反映,可以講它是由股份有限公司這種有限原則、有限的特征所引申出來的市場經濟的民主、協作、信用、自律、開放、法制精神等等這些內涵,而這些內涵可以講是公司長遠發展的基礎,也是整個資本市場健康運行、賴以生存的基礎。因此,現在的公司治理聯同投資者教育是現在證券監管當局抓的兩項主要的工作。
公司治理的內涵非常豐富,我想作為創業投資資本家來講,不管是來自境外的風險資本,還是境內的風險資本,我想維護公司的治理,促進公司治理的持續改善,這應該是風險資本參與公司價值創造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那么企業的創業投資及其價值的實現,往往是離不開中介,特別是在公眾公司要進入資本市場,離不開中介,那么可以講,由創業資本與包括投資銀行、律師、注冊會計師、評估師等等中介機構,共同的來輔導、培育、促進公司改善治理結構這方面,它們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
那么我想著重把我的講題引到下面一個部分,創業資本的價值實現,這個大家都清楚,我們特別關注的是資本市場,特別是在我們國家來講,主要是二板市場,聯系更緊密。可以講中國證券市場發展了十年,我們現在正在推行資本市場的發行制度的改革和創新,可以講,為我們創業資本價值的實現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國家的證券市場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社會資源配制、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舞臺。資本市場的發展無疑為創業資本與整個社會生產力,與我們的企業家,與高新技術、與具有創新的經營的理念、與整個生產力發展最先進的部分,可以說這種結合已經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市場的基礎。那么,我們國家資本市場的功能,現在不光是在資源配制的方面,可以講在整個資源的運作方面,正在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影響著我們整個資本市場的運行,影響我們整個貨幣市場的運行,影響乃至我們的消費。因此,證券市場的發展,可以講現在已經處在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根據這樣的發展階段的需要,現在我們國家正在經歷著一場整個證券法人制度的根本性的改革,這場改革,一方面促進證券市場的規范化發展,另一方面,也為創業投資價值的實現創造了歷史性的機遇。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證券市場發展是在改革的過程中,是作為改革的產物發展起來的。但是,由于我們的環境和我們發展階段所限,我們過去的證券法人制度基本上還是一種政府推薦和行政審批這一套制度,我們希望這套制度在資源配制方面和選擇好企業方面發揮作用,但是這種作用它的局限性越來越大,并且市場上由于這樣的制度,積累了大量的風險。為了適應市場的發展需要,必須對制度進行改革,那么我們現在報章、媒介上說的比較多的是核準制,核準制就是在明確標準和規則的基礎下,或者在游戲規則非常清晰的情況下,使參與市場的各個主體各自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各自做到敬業、專業,從而保證各個市場的創新和效率,同時分散風險,強化責任,這么一個制度的改革,它的本質就是走向規范,讓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剛才講了核準制各自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的這么一套制度,具體講的話,我們提倡是在明確標準和規則的基礎下,或者在游戲規則非常清晰的情況下,使市場的主體做到各負其責、各盡其能,各擔風險,就是由企業的董事在市場、在證券市場、在監管部門都能夠各自做好自己事情,那么這樣就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這樣就監管明確,各有責任,那么核準制說到底是由過去行政本位的股票發行制度轉向以市場為本位的發行制度,剛才講了,它有利于明確責任,分散風險,同時增加整個市場的透明度,最終這個市場是能逐步實現進一步的市場化、規范化和國際化,那么這樣一個制度,我想它的特征是全面的市場化。
現在我們要回答一個問題,這恐怕也是所有投資者所關心的問題,特別是風險投資者關心的問題,即怎么保障優秀企業優先進入資本市場,如何把一些虛假、由重大溢漏的企業拒絕在門外,同時提高效率,降低風險,為了解決這樣三個問題,為此,現在的發行制度可以講打破了過去客觀上形成有利于國有企業融資和改制需求的一套制度,而體現了市場的公平,包括國有企業、私有企業、三資企業,都具有進入資本市場的資格,然后進行準備,可以進入現在的資本市場。在受理這些企業的發行申請的時候,我們建立了一個買方市場,或者是叫周轉通道的這么一個制度,也就是由市場主體,也就是由主承銷商和他進行配合,與進行工作的會計師、評估師、律師來對發行申請單位進行判斷,那么判斷之后讓這些優秀的企業進入審核,再進入發行市場。那么這樣的話,過去的審核制度就被廢除了。
這個制度有兩點重要的創新:第一,推薦人必須得要經過真正的勤廉盡責,真正的做了IPO的工作才能把這個企業推薦上來,具體講,主承銷商要對發行人進行輔導,要對發行人是不是具備發行條件,進行實質性的審核判斷,然后他們才能提出推薦,這樣就在市場、中介機構和發行人之間,實現了有效的制約;再把這個企業推薦上來。另外一個重要的創新方面,適應了我們現在證券市場一個特殊的矛盾,這個矛盾就是想要布票的發行人特別多,市場也特別旺,就是在供方和需方都比較旺盛、市場容量比較小的情況下,在發行中間來讓他們完成的過程。
在證券市場上,不管是主板市場,或者是創業板市場,誰對發行人的質量負責?這當然是投資者所關心的問題,現在,我希望通過這樣的發行制度的改革,有可能形成一種發行市場中介品牌的效應,因為發行證券和制造、銷售別的產品不一樣,發行證券這個產品有它的特殊性,在銷售的過程當中,中小投資者是弱者,中小投資者在投資的過程中,有可能不能對發行人進行準確的評估和判斷,那么他往往會看是誰在為發行人做評估和判斷,那么他可能和信譽比較好的發行人其管理人相結合,這樣市場就會形成一種差別化的價值結構,這樣我們資源的配制有可能與中介品牌實行一種配合。在這個意義上講,就像前面講的,我們的創業資本的投資者,恐怕是和一個好的中介的配合,和一個好的管理者的配合這個是至關重要的。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在獲得本科室認可下進行本次研究,并將本院2016.2-2016.11收治的70例需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收集臨床資料,其中男女患者比例為42/28,年齡范圍在23-5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03±8.73)歲,心臟瓣膜病患者32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13例,主動脈夾層病患者25例。采用數字隨機法將這7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35例,對照組患者3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疾病類型上的差異應用統計學工具分析有區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因病情治療的需要進行靜脈血管活性藥物輸注,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藥物輸注的一般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則在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的護理上采用PDCA循環管理,其內容包括計劃、實施、檢查、處理。計劃:針對科室需要進行靜脈血管活性藥物輸注的患者分析其在輸注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收集患者的臨床病歷資料,將患者的文化程度、病情進展、心理承受能力納入臨床護理計劃的考量中。成立科室PDCA循環管理小組,由護士長進行質量監控,定期對小組成員和護理質量進行考核。實施:對PDCA循環護理管理小組成員定期開展專業培訓,組織學習相關的理論與操作,掌握血管活性藥物的各項操作流程以及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針對臨床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全面分析,并將科室中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作為經驗教訓進行充分的討論。在進行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中應選擇深靜脈置管,有利于將藥液沖淡。一般外周靜脈的選擇應粗、直以及血流量大。在輸注2-3小時要進行沖管并與另外的靜脈通路交替用藥,減輕對血管的刺激,確保靜脈通暢。設置專門的配液室,在配制血管活性藥物中注意無菌操作的原則,注意配伍禁忌。輸注中注意輸液速度和輸液量,加強對輸液患者的巡視,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屬不可隨意調節輸液速度[3],禁止在血管活性藥物輸注的靜脈通路上推注其他藥物。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局部皮膚是否紅腫,是否有外滲,一旦發生外滲,將患者穿刺部位抬高,促進血液回流,可在24小時內應用冰敷減輕腫脹[4]。檢查:科室的PDCA循環護理管理小組定期進行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的跟蹤與檢查,對各項護理操作的規范性進行不定期的抽查,科室每月對進行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的情況進行收集。處理:對科室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的不良事件進行總結分析,其經驗作為推動PDCA循環護理管理的動力。對于檢查中發現的不足,小組成員要對其進行充分討論,提出改進措施,促進PDCA循環護理管理質量的提高[5]。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輸注中出現的靜脈炎、局部皮膚壞死、配伍禁忌、藥液外滲發生人數和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中的數據均通過SPSS22.0軟件分析,其中靜脈炎、局部皮膚壞死、配伍禁忌、藥液外滲發生人數和發生率用%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存在差異且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靜脈炎、局部皮膚壞死、配伍禁忌、藥液外滲發生人數和發生率較對照組患者顯著降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PDCA循環護理管理通過對目前現存和潛在的危險因素進行總結分析,它能夠幫助臨床更好地識別風險、控制風險,有助于降低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的不良事件發生率,保證患者的安全[6]。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的患者病情較重,且由于藥物的特殊性,在管理上比較困難。PDCA循環護理管理通過計劃、實施、檢查以及處理4個步驟將護理安全管理納入臨床護理管理工作中。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在實施PDCA循環護理管理后其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表示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DCA循環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通過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有效地規避風險[7]。同時它對臨床護士的執業能力要求高,加強護士的專業技能的培訓,促進臨床整體護理質量的提高,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為患者創造安全的護理環境,提高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促進疾病治療與預后[8]。
綜上所述,PDCA循環在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可有效地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高臨床護理中質量,有效地促進患者疾病的痊愈。
作者:張媛媛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中心醫院心胸口腔科
參考文獻
[1]楊翠芳.PDCA循環在靜脈輸注血管活性藥物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2,10(1):61-62.
[2]郭雪玲,湯松,張萬智,等.應用PDCA循環管理用藥錯誤風險的效果評價[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6,19(9):1189-1192.
[3]蔣麗,吳小玲,葉艷萍,等.PDCA循環理論在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1):38-39.
[4]葉玲榮,徐勤容,余麗娟,等.應用PDCA循環提高病房靜脈輸液護理安全的探討[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22):3507-3508.
[5]李彩鳳.PDCA循環管理法在護理安全制度落實管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54):205-205.
[6]王文秀,張艷媛,張秀英,等.PDCA循環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3):370-372.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480例外科手術患者,其中男277例,女203例;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41.6±3.7)歲;普外科216例,骨科145例,神經外科74例,胸外科45例;排除合并多器官衰竭、精神障礙、人格分裂癥患者;無惡性腫瘤、生存期較短者;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4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管理,患者入院后密切注意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及時發現異常問題并處理,給予患者必要心理干預、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焦慮、不安、恐懼情緒。術后注意患者病情變化,加強術后干預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護理風險管理,主要包括:①護理風險識別?;颊呷朐汉?護士應根據患者病情情況,針對病情危重、病情復雜、變化快、合并其他系統疾病以及老年患者,需重點關注,評估患者手術風險性,確定圍術期護理措施,加強護理干預,并要求護士需具備足夠的病情判斷、分析和處理能力。②貫徹落實護理風險防范措施。制定各項搶救及緊急事件的風險管理制度及檢查報告制度,明確搶救時間、方法及途徑,確定緊急事件報告時間、程序內容,確定信息上傳下達。明確患者臥床期間可能出現的壓瘡、褥瘡等,做好患者風險評估,開展風險管理質量控制事項及動態評估。建立嚴格查房制度,定期和不定期查房,掌握大手術、危重患者病情變化,及時發現問題并妥善處理。③外科風險管理具體措施。入室后仔細核對患者姓名、年齡、手術類型、部位、檢查結果、藥敏結果等,術后謹遵醫囑、藥敏試驗等給藥,輸血時需與輸血科核對再輸血?;颊邤[放遵循“科學、合理、舒適”原則,對年老、手術時間長患者,約束帶松緊適宜,給予軟墊,以免血液循環障礙。護理期間告知患者該病相關知識、消毒隔離常識及術后可能發生危險。創建舒適、安全的病房環境,病床設置防護欄,地面防滑處理,床頭放置呼叫器、求助系統及供氧設備等,加強病房巡視,預防突發事故。衛生間設置防滑墊,采取坐式馬桶,各種物品需嚴格消毒隔離。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事件發生率,對兩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調查結果分為滿意和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0.83%(2/240),即1例患者跌倒,1例用藥錯誤;對照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7.08%(17/240),即4例跌倒,3例墜床,5例管道連接錯誤,4例用藥錯誤,1例投訴,兩組發生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8.3%(236/24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6.3%(207/240),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關鍵詞:內部審計控制 財務風險的價值 分析
內部審計是重要的企業管理工具及手段,主要對現代企業進行內部監督及控制職能。通過內部審計活動的進行,促使現代企業管理工作的改進,使得管理系統趨于完善,確保高層決策財務信息的準確性,保障企業的資產安全,最終促進現代企業的經營及發展。
一、現代企業財務風險分析
現代企業的財務風險分為兩種,分別為系統性及非系統性。系統性的企業財務風險大多指的是不可抗力的因素及影響,比如政治動蕩、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等。本文主要研討分析的是非系統性企業財務風險,指的是企業本身存在的財務資金運行活動所形成的風險,具體體現為籌資、投資、營運、收益活動。
(一)企業籌資財務風險
企業的籌資活動是企業經營的起點,是對資金資源的配置活動。受市場經濟影響,籌資活動具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銀行的借款因素、債券因素、股票因素、高層決策因素、管理措施因素、租賃兼并因素等等都會構成企業籌資的財務風險。
(二)企業投資財務風險
企業的投資活動是資金運營的第二環節。為了實現資金的保值與增值,需要將資金投入到合理的經營活動中。對外投資,主要針對證券及控制權來獲取經濟效益。對內投資,主要針對資產購買或技術開發來進行生產經營,以獲取資金增值的目的。無論是哪類投資,都與經濟市場形勢相關。生產經營類的投資需要考慮經營規模、項目報酬率、投資回收期、投資相關度、投資監管力度等風險因素。證券類投資需要考慮利率、通貨膨脹、公司運營狀況等風險因素。
(三)企業營運財務風險
企業營運涉及到資金的管理。所涉及的風險包含產品能否得以在經濟市場銷售、能否回收結算成本兩方面。企業營運包含采購活動、生產活動、銷售活動。在采購活動中,采購的金額、原料的質量、相關付款方式、具體到貨時間等因素都會造成企業采購方面的風險。在生產活動中,成本的控制、產品的質量、新產品的開發等因素會間接構成企業生產方面的風險。在銷售活動中,銷售金額、貨款回收、客戶的管理、銷售人員素質等因素都會構成企業銷售方面的風險。
(四)企業收益財務風險
企業的收益活動是最終影響經營活動的因素。收益活動包含收益確認及收益分配。一旦確認不當或分配不當都會造成企業收益方面的財務風險。如若收益確認過少,造成成本結轉過多,導致財務當期利潤虛減,會直接影響企業信譽造成經營財務風險。反之,收益確認過多,企業需要額外支付納稅費用,導致資金不必要支出財務風險。同樣,在企業收益分配活動中,收益形式、收益金額、收益時間都需要把握恰當,避免影響企業信譽及經濟運營。
二、內部審計控制對降低財務風險的價值
(一)加強企業籌資活動審計,降低籌資財務風險
內部審計應當結合企業實際籌資方式來進行風險防范。比如銀行借款方式籌資,需要對借款企業條件進行分析、借款原因及途徑分析、比例結構分析、項目投資借款償還期分析、借款額度分析等等,確保企業借款活動合理且具備償還能力。比如債券方式投資,內部審計需要對發行機構進行審查、債券利息支付進行審查、保管相關制度進行審查、償債基金相關制度進行審查等等,確保企業債券籌資風險得以控制。企業要結合內部審計,分析各類籌資活動特點,避免由于不恰當的籌資方式選擇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二)加強企業投資活動審計,降低投資財務風險
內部審計對企業選擇投資策略及制定決策起到強化、預防、控制風險的作用,使得投資效益得以提升,預期投資目標得以實現。對于企業投資活動審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對前期方案的審計。包含對預算、可行實施性、預估盈利等因素的考量,這就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具備對數據的敏感性,對投資方案的合理性、投資價值可以正確估量。第二,對投資實施審計。內部審計人員需要檢查方案具體實施情況,對于其中出現的因素合理的改進情況進行監督。第三,對投資結果審計。內部審計人員需要對成本、收入、價值進行詳細的指標分析,使得投資活動中的財務風險得以控制。
對于證券投資活動,內部審計需要針對投資風險、投資期限、變現能力、投資組合、預計投資收益等方面進行審查,確保證券投資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三)加強企業營運活動審計,降低營運財務風險
內部審計要加強企業商業信用管理、應收賬款管理、存貨方面管理,才能降低營運活動方面的財務風險。針對商業信用管理,內部審計應當對客戶檔案進行審查,并進行綜合評級打分,確認合理的信用額度。針對應收賬款,內部審計應當審查實際真實性,加強對賬齡方面的審計,對于壞賬要及時采取措施。針對存貨管理,內部審計應當加強對存貨方面的核算與監控,定期對存貨進行監督與盤點,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四)加強企業收益活動審計,降低收益財務風險
內部審計使得企業收益確認及收益分配風險得到有效防范。為確保收入確認方面的收入狀況真實,內部審計需要從銷售發票、收入確認時間、銷售分割、遞延收入等方面入手,進行詳細的收入確認方面審查與分析,確保財務報表收入的真實與準確性,避免可能出現的操縱風險行為。對于收益分配方面,內部審計需要對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進行確認,保障企業的良好財務狀況及穩定經濟發展。
三、結束語
企業的四大經營環節分別是籌資環節、投資環節、運營管理、收益活動。內部審計的有效監管使得企業的四大環節的財務風險得以有效防范與控制,使現代企業經營活動得到良好的監督與保障。
參考文獻:
[1]尹淑平.強化內部審計 控制企業稅務風險[J].經濟視角(下),2013
[2]易俊,李敏.內部審計防范企業財務風險[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
一、內部審計及其職能特點
(一)內部審計概念
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建立,為企業管理部門服務的一種能夠進行獨立檢查、監督和評價的組織活動,在企業內部建立的獨立的二級審計機構、部門或者是審計人員,必須要在遵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檢查、監督和評價會計及其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依照審計特有的專業技術和方法,對企業資產及其管理的安全性,及其對企業整個完整的經營活動的規范性、經營業績的優劣、經營的合法性等開展的一項獨立的對企業的財務活動、經營管理等方面實現風險管理的審計活動。
(二)內部審計職能特點
內部審計職能是反應內部審計的本質和本身就有的內在功能,職能目標是為實現企業的審計服務,隨著企業內部審計目標的變化而變化,根據其審計定義,主要存在如下的審計職能。
第一,檢查職能,內部審計檢查職能就是對企業經營和生產活動過程中的經濟活動事項的合法性、合規性、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有效性以及企業的經營活動資料是否真實可靠進行檢查。
第二,鑒證職能,內部審計鑒證職能就是鑒定和證明企業的財務狀況、經濟活動和經營成果,并對其做出審計結論,鑒證職能是在上述檢查職能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的內部審計活動。
第三,評價職能,內部審計評價職能首先需要在企業內部制定一套完善的評價標準和體系,對企業的經營策略、決策方案、預算情況等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進行有效的監督和評價,對企業發展過程中是否遵守法律法規,按照企業可持續發展建設的目標進行評價,同時也包括對企業內部控制和管理制度是否完善進行評價。
第四,建設職能,內部審計建設職能就是對其在經營發展過程中表現好的地方給予鼓勵和肯定,對于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議,協助企業管理人員對其存在的不足進行改進的職能。
二、內部審計在會計風險管理中的責任
審計風險是由三個要素組成,包括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所謂的固有風險,就是不考慮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前提下,企業的一些管理賬戶余額或者是某些交易事件發生了重大錯報或者是重大漏報的可能性。按照企業內部審計管理人員的看法就是,不考慮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前提下,如果企業在會計風險管理過程中出現企業的一些管理賬戶余額或者是某些交易事件重大錯報或者是重大漏報的可能性很高,那么審計的固有風險就比較高。在考慮固有風險大小時,通常不考慮企業內部管理控制,以為內部控制在企業審計風險模式中是以控制風險的形式單獨考慮的。既然固有風險是在不考慮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前提下產生的,那么固有風險的大小,就和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行業發展狀況等有著很重要的關系。通常情況下,關聯方交易的固有風險就比較高,再或者是就行業發展狀況來說,高新技術企業的固有風險相對就比較高。
控制風險是內部控制沒有能夠及時地預防和檢查出的重大錯報或者是重大漏報的可能性,控制風險大小通常和企業內部控制設計的合理情況及其執行情況有重要關系,但是和審計人員沒有關系。審計人員不能夠改變控制風險,但可以對風險進行有效地評估。
三、企業內部審計及其審計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內部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
內部審計機構在我國實現了對外改革開放以后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成立的,因此具有較強的行政色彩,在我國當前內部審計組織的很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只有少部分規模較大的企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機構是獨立設置的,但是大部分的企業都是紀檢委、檢察署等合作存在的。這就嚴重違反了審計的獨立設置原則,對于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審計和財務合并嚴重影響著審計監督作用的發揮,使得審計組織一方面是作為審計角色存在,另一方面它也成為了被審計組織,那么對于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當前,我國內部審計結構無論是在組織建設方面還是經濟費用來源方面都沒有辦法做到獨立。
(二)企業內部審計技術和方法不合理,存在較大的審計風險
當前我國企業在審計取證過程中的取證模式比較落后,內部審計基本上就是賬目基礎審計和現場經驗審計和制度基礎審計,審計目標是查錯防弊,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淡薄,在審計過程中,需要采取抽樣審計,那么這就完全是按照審計人員的主觀意愿開展的抽樣審計,審計人員在抽樣審計過程中都是按照一定的主觀標準和經驗來確定樣本規模和評價樣本結果的,那么這就會導致在審計過程中很容易對于一些重要的事項造成漏審,從而形成一定的審計風險。在企業內部審計開展過程中,被審計對象往往有時候不能夠很好地配合審計工作,對于被審計材料進行隱瞞,使得審計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受到影響,那么對于結論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就產生了影響,造成了很大的審計風險。
(三)內部審計缺乏合理質量控制體系
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缺少必要的審計規范體系,在審計過程中,憑借的大多數是自己的主觀判斷和審計經驗,隨意性比較大,這就增加了企業的一些管理賬戶余額或者是某些交易事件出現重大錯報或者是重大漏報的可能性。對于被審計對象提交審計材料的完整性也沒有一個完善的控制體系,使得審計證據采集不充分,造成審計風險。
四、內部審計為會計風險管理保駕護航
(一)改善企業內部審計環境和管理體制
針對當前存在的內部審計機構不獨立現象,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管理體制,使得內部審計機構能夠獨立于企業的其他部門,提高審計部門領導職位,使得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增強企業員工對審計的充分認識,從企業管理領導者開始,重視和支持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使得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能夠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審計制度等進行操作。同時要加強內部審計機構的內部管理,不斷地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三級復核制度,也就是最先的審計工作底稿及其報告等有審計負責人復核,之后交由部門負責人復核,最后交由審計機構負責人審定。
(二)規范企業內部審計技術和方法,加強企業審計控制
在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一方面要對企業審計項目可能存在的審計風險進行分析和預測,對于審計項目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選擇合適的企業內部審計技術和方法,必須要確保被審計對象所提供的資料和信息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可靠性,做出書面承諾,并對此承擔法律責任。另一方面,要不斷提高企業計算機信息技術利用水平,在企業審計人員搜集證據的過程中,通過利用先進的技術,就可以實現取證的時效性、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利用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開展審計過程,保證審計結果的完整可靠。
(三)合理評估審計風險,慎重評價審計結果
這是內部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風險控制的重要環節,在開始審計工作以前,審計人員需要對被審計單位開展必要的審計調查,對被審計單位或者是審計項目存在的風險需要進行有效的預測,確定審計風險,那么在審計過程中,就可以有針對性對審計風險問題進行慎重檢查和評價,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審計過程中,仍然需要保持謹慎的態度,嚴格遵守審計程序,保證審計證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從而合理評估審計風險,慎重評價審計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