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3 17:06:36
序論:在您撰寫閱讀教學建議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教學對策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基礎。如何在新標準的指引下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值得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探究與深入總結。下面我根據自身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談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膚淺看法。
一、小學語文閱讀現狀分析
1.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較濃厚。目前高年段小學生只有極個別學生不喜歡課外閱讀,從對課外閱讀持不喜歡態度的三位學生的問卷中發現:兩位學生每天幾乎不讀課外書,盡管父母都贊成課外閱讀,家中也有較多書籍,但對課外閱讀不感興趣。從問卷的主觀題看,其中一位學生在20個所列書目中,看過的有《昆蟲記》、《名偵探柯南》、《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側重輕松趣味性讀物。學生喜歡的課外讀物類型,86%的學生都喜歡閱讀以文字為主,配有一些插圖的課外讀物,有9%的學生對全是文字的讀物抱有興趣,這充分說明小學高年段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是令人滿意的。喜歡的課外閱讀內容依次為:科普類(18%)、動畫卡通類(12%)、學習輔導類(14%)、有趣的故事類(23%)、文學類(20%)和其他(12%)??梢娫谛W生喜歡的課外讀物中,有趣的故事類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文學類,所選類型豐富多樣,整體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2.學生閱讀習慣。目前學生對于閱讀課外書很少有做筆記的習慣,只有極少數會“做很多筆記”。知識的吸收如食物的吸收一樣,必須經過消化,而事理的領悟則必須借助思考。這一點不少學生忽視了,這是缺乏指導的結果。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在大量的長期的閱讀過程中才能養成。在每天的課外書閱讀時間上,多于一小時的比例只有16%,主要是在半小時左右,每天看十分鐘左右的占大多數,進一步說明學生的課外閱讀主要是在老師的帶領指導下有效進行,而學生業余自主選擇并進行閱讀的閱讀時間較少。
3.課外閱讀的影響因素。課業負擔過重,沒時間是目前影響學生的最大因素。雖說教材經多次改革,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但最終還是靠考試分數定乾坤。大量的“題海戰術”充塞了學生的空余時間,大大小小的考試早已讓學生疲憊不堪。不感興趣和沒有書源目前還存在較大影響。學校雖然設有學生專用的書刊閱覽室,但是對學生的開放時間難以保證,因此閱讀需求難以滿足。學生非常希望老師給他們推薦好的課外讀物,數據統計顯示“希望老師推薦書目”的學生達63.82%。
二、對策與建議
閱讀,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閱讀,語文教學的核心。讓學生學會閱讀,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奠定終生學習的基石,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希望的。那么針對現狀,我們該如何讓學生有效地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自主習慣呢?我想從以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1.針對課外閱讀興趣較高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體參與性閱讀活動。當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濃厚,教師的重要工作便是以活動促閱讀,將閱讀興趣轉化為自覺閱讀的動力。
首先,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數是以個體的形式進行的,因此,教師應允許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對學生閱讀的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因人而異。開設的課外閱讀活動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要,一定程度上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讀物,自由閱讀,自由寫筆記。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不求統一,這樣才能成功地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從而以自主、能動的心態投入課外閱讀中。
其次,教師可定期組織一些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如開展競賽,組織學生開展詩歌朗讀會、故事會、演講比賽、口頭作文賽等,內容選自讀過的報刊,讓學生在閱讀中進一步增強語感。而且可以自辦小報,讓學生在小報中展示積累的好詞、名段,交流讀書心得,介紹寫作技巧。除此之外,還可以辦展覽,每學期開展三次摘錄卡片、讀書筆記展評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而且檢驗了學生的閱讀效果,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
2.針對課外閱讀內容多元化的特點,逐步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調查表明,小學生喜歡的課外讀物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雖然現在社會上小學生的課外讀物很多,但要他們獨自選擇適宜的課外讀物具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師不妨首先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指導其選擇不同的課外讀物,其次根據語文教材內容推薦相關的課外讀物,從而逐步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
3.針對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需求,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過渡。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延伸,由課內帶動課外,以課外豐富課內。例如教學了《爬山虎的腳》,布置學生找葉圣陶的其他文章讀。讀了《倔強的小》,讓學生查找有關的文章讀。如果課文是節選的,可找原文閱讀。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有價值的好書,使學生從好書中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教師要告訴學生哪些是好書,可以讀;哪些書不該讀,為什么,不斷提高他們的鑒別能力。再次,教師要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蔽恼轮械母裱跃?、精彩的段落,可以摘錄在本上,自訂報刊、雜志、可剪貼,隨著年級的增高,能用自己的知識審視、評判,就可寫讀書筆記??傊殡S著思考的讀書,才能真正收到實效。最后,教師要指導學生活學活用。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內化吸收的知識通過分析、概括、比較、綜合、聯想等思維方法,運用到進一步的閱讀和寫作中,做到以讀促思、以讀促寫,讀寫遷移,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4.針對課外閱讀時間和閱讀量不足的特點,切實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安排專業課時,課外閱讀課一般有五種類型:讀物推薦課、閱讀輔導課、讀物欣賞課、讀物匯報課、讀書筆記輔導課。教師可根據需要,安排內容,利用課堂向學生推薦讀物,欣賞評析,進行閱讀指導,供學生匯報讀書成果,保證每周一課時,逐步把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過渡。
[關鍵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思考和建議
閱讀從來是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同時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通過閱讀,我們可以獲得知識,探求真理,豐富視野,使個人不斷成長和提高。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對閱讀又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對比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筆者認為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充分重視朗讀的作用
傳統的閱讀中,多采用默讀的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語感的培養和對文章的深入體驗。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文字語言訓練,最重要的就是語感的訓練”。而且文章的深層底蘊和情感內涵,也只有在一種充分投入的狀態下才能體會的更加透徹。閱讀時候所產生的各種感受,都是語感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聲的、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筆者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自發的收集一些美文,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當眾朗讀全篇和其中的一段,由教師和學生擔任評委,對這位同學的朗讀做出評價。其中有感情的朗讀,是一個重要的評價方面。在這種比賽機制下,學生們在課下對自己所選擇的文章都進行了認真的研讀,在朗讀的時候,也充滿了感情。這就在客觀上實現了默讀和閱讀兩個過程,既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質量,又通過朗讀,鍛煉了他們的語感。
二、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21世紀,創新被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成為了各個專業和學科共同的目標。作為閱讀來說,因為文學作品中,有很多“空白”之處,這就給學生想象力的激發創造了條件,而閱讀的過程,就是填補這些“空白”的過程。通過這種的填補,不但加強了閱讀的效果,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這些空白點之所在,從而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文學體驗。比如在《孔乙己》中,再一次見到孔乙己的時候,魯迅先生描寫到:“他臉上黑而且瘦,穿一件破夾襖”。這里就出現了一個空白點,孔乙己之前的長衫去哪里了?對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展開各種想象,有的學生說是孔乙己將長衫當了換酒喝,有的同學認為是長衫已經破爛不堪,好面子的孔乙己不愿再穿等等。對于這些想象,教師不能輕易的否定,因為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只要是言之有理,能夠自圓其說,都應該得到肯定,而閱讀效果也在這種“空白填補”中得到了深化。
三、培養學生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讀和寫歷來都是不分家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來說,讀直接決定著寫。而閱讀后做讀書筆記,則是有著諸多益處的。一方面,很多文章有著深刻的內涵,僅憑一遍和幾遍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而通過讀書筆記,能夠讓學生換一個心境,重新對文章進行思考和感悟,而隨著筆記的寫出,也就實現了對閱讀的又一次深化。另一方面,之所以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一個是讓學生通過閱讀,形成自己的認識,而且這種認識用文字記錄下來,印象無疑會更為深刻。另一個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讀書筆記將是一個學生寫作鍛煉的大好機會。所以教師應該要求學生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作為自己閱讀經歷的記錄,從而實現閱讀素材和閱讀經驗的雙重積累。
四、形成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主體,規定著教學內容、進度和程度等全部,但是新課程倡導師生之間的互動,而且作為閱讀教學來說,正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本身就沒有標準答案之說,所以更應該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在一個寬松、民主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教學中,可以這樣讓學生民主地參與教學: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題目是“讀書的好點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對本學期的閱讀教學有何建議,請提出來,越多越好。”通過對學生的建議一一閱讀及認真分析,從中選取可行的建議,辟一墻報,命名為“大家的金點子”,并將這些點子逐步運用于閱讀教學中,這種方法受到了學生的大力支持,這樣作為主體的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就能充分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和參與教學實踐的快樂。當學生感覺到自己的建議被教師采納,這種自主的權力和被激發的興趣成為課堂教學的前奏,也成為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教學的一種動力,教師通過對學生“點子”的調查,可了解哪些內容是學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學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話題是學生最歡迎的,通過教學、教法的改進,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新的課程標準頒布以后,閱讀的重要性得到了新的明確,所以閱讀教學也應當進行適當的變革和調整,作為語文教師來說,應該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充分的指導,并在閱讀過程中充分培養其參與意識,使閱讀不但充分發揮出其作為語文應用工具的功用,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閱讀,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有著廣闊閱讀視野、高雅文化修養和健康心理意志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梁紅妮.初中語文閱讀之我見[J].陜西教育,2007(22).
[2]擺玉英.淺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才智,2009(21).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0-0117-01
一 從教材內容出發,靈活選擇教學方式
經過改革后的高中英語教學,不管是文章的題材還是主題都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對教學方式進行靈活的選擇,對教材進行全面的呈現,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理解文章大意,從而有效提高英語閱讀的教學質量。結合文章體裁的不同,應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才有可能更有效地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比如敘事型的文章體裁,一般是對于事物、游記以及新聞的描寫,敘事型文章又分為故事型以及傳記型,故事型的文章比較注重事件的發展過程,在這一類型的文章中,多半是以空間和時間為線索展開敘述的;傳記型的文章,主要線索通常是主人公的生平事跡,基調卻也是時間和人物的關系,因此,如果是對敘事型的文章進行教學的話,建議教師可以以人物、時間以及事件為主要線索,引導學生通過抓取主要線索,將文章串聯起來,進而進行深度理解。如果是說明型的文章,則建議教師可以對表格進行合理科學的利用。說明型文章的閱讀任務通常是要求學生在閱讀之后對事物的本質以及特點進行相關的掌握,如果列表進行說明的話,學生對于文章內容便一目了然了,可以有效降低閱讀難度。還未正式進入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標題為基點進行思維的發散,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到文章中去尋找相應的答案,最后通過表格的形式將答案羅列出來。游記型的文章,主要描述的是作者在旅行或者是活動中的所見所聞,在進行這一類文章的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作者旅行的蹤跡進行摸索,從而快速對文章的思路進行梳理,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大致地瀏覽一遍課文,然后用圖示法將文章中涉及的地點標示出來,然后再進一步結合這些地點進行具體的閱讀教學,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二 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技巧指導,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效率
在閱讀英語文章的過程中,學生如果想要有效的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以及閱讀效率的話,離不開對于一些基礎閱讀技巧的掌握,如精讀、略讀以及跳讀等。對于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來講也是如此,如果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以及解答相關閱讀題目的正確率,教師應加強對于學生一些閱讀技巧的教學。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略讀方式來大致把握文章的意思,捕捉文章中一些關鍵的詞語或語句,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對于文章的基本印象,并且歸納出段落大意;如果是在閱讀理解的訓練中,對于文章中一些文字信息的捕捉,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采用跳讀的方式進行文章的閱讀,這樣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對有效信息進行篩選的能力。除了一系列的閱讀技巧之外,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培養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推理能力,尤其是根據上下文對詞義進行新釋的能力。
三 重視課外閱讀,擴展閱讀空間
高中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根據學生學習層次以及高中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仔細選擇而得來素材,雖然囊括了很多領域,但是如果想要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僅僅依靠有限的教材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擴展學生的閱讀空間。教材中的文章通常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每一類題材都有專門訓練的內容,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入一些課外的內容展開具體的教學。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推薦一些優秀的英文作品讓學生作為課外閱讀資源,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同時還可以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英語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奠定優質的基礎。
四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課程質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真理在教育領域已得到數不勝數的證明,因此在具體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在注重提高學生閱讀技能的同時,還應注重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比如在閱讀教學正式開始之前,教師可以結合文章具體內容,在網上尋找一些與標題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可以是游戲,也可以是視頻,通過這些方式,激發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興趣;或者是在閱讀教學開始之前設置一定的問題和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提高他們對文章的閱讀興趣。當學生自身對文章內容存在一定的求知欲的情況下,為了盡快得到答案,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會自發的對教師所教的一些閱讀技巧和方法進行運用。除此之外,如果學生是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到閱讀教學中的,那么課堂上的氛圍是極為融洽的,大家都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沒有師生之分,只是一個好奇的大人帶著一群好奇的小孩對英語的世界進行一系列探險而已。所以,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不僅是訓練學生閱讀技巧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利器。
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師應充分發揮指導作用,打破傳統封閉的教學模式,加強對于學生技能的指導,從而提高英語閱讀的教學質量,完成在新課程改革中自身應承擔的重大責任。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學生
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低效現象較為普遍。尋找閱讀教學低效的成因,探究提高教師閱讀教學效果的對策,是當前英語閱讀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低效成因分析
調查發現,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低效原因在于:
1.詞匯教學了無新意
詞匯教學是閱讀教學的開端,是理解文章的基礎。詞匯又依托于語篇,產生特定的語境意義,有時對一個詞或一個短語的理解有誤,就會導致對一個段落甚至整篇文章的偏離。在日常教學中,面對Readillg材料中20個左右的詞匯量,教師主要是依照課后的詞匯表進行教學:錄音帶讀――教師講解――學生讀背――單詞聽寫。詞匯課教師要求學生細嚼詞匯含義,往往成了學生枯澀的筆記課。這樣教師花時多,而學生雖看似掌握了大量的單詞,了解了單詞的含義和用法,可一旦讓學生運用所學單詞造句,總是不知所措;更有甚者將這些單詞放入語篇時,成了茫然的讀者,偷偷翻查詞匯表,對篇章理解的速度和質量產生了障礙。
2.課堂教學缺乏互動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分析代替學生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可閱讀課堂常?!耙员緸楸尽?,教師引出主題后,就注重課文講解,帶領學生略讀并找出文章大意,教師自始至終占居主體地位,學生只是在教師牽動下思考并回答問題,成了被灌輸知識的容器,這種單一的師生互動,遏制了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學生處于極其被動的閱讀狀態。有的教師在閱讀課上過多依賴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借助多媒體課件講解課文固然更加直觀,便于學生理解,也會引起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然而,課堂實踐表明:學生如同觀看電視一般聽課,只關注畫面,而忽視語言學習,扼殺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閱讀課演變成了欣賞幻燈片的“課件”課。
3.文化背景知識流失
閱讀教學上除了要求學生努力掌握文本的詞匯意義、句法和語法意義外,還需要了解背景文化意義,因為文化因素是影響閱讀理解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著中國學生對英語文章的理解。長期以來,教師在閱讀教學上聚焦于語言形式,忽視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妨礙了學生對英語文章的理解。閱讀材料中有涉及到歐美國家的節日、飲食、禮節以及籃球賽的起源等知識,學生可以通過文章的表層含義了解中外文化風俗的差異,但如果教師不能給予適宜的文化背景介紹,就不能使學生更深層地了解西方文化,學習興趣就會下降,也失去了豐富知識的機會。
二、對策及建議
1.加強閱讀方法和技能的指導
七年級側重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先易后難;八年級學生得加大閱讀量,擴大閱讀范圍;九年級強化閱讀訓練,加強技能指導,把握中考動向,排除閱讀障礙,挖掘學生潛力。
2.培養學生積極學習情感
學生在閱讀時缺乏自信和耐心。特別對篇幅較長或有難度的文章,閱讀以前有明顯的畏難情緒,不良的心態對閱讀也產生負面影響。教師要把改善學生的語言學習心理環境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要盡量創設條件使學生產生語言學習的成功體驗,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激發其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動機,使學生以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
3.正確把握語篇意義,盡量擴充詞匯
影響閱讀速度的最大障礙莫過于生詞,在閱讀中教師有必要設置一些有趣味性的詞匯思考題,通過讓學生積極思考,幫助他們掌握所學詞匯的基本含義。學生利用上下文或構詞法知識猜測相應的詞性、詞義,在這過程中,不僅增加了詞匯量,而且能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有助于詞義的理解和擴展。為此,要在語境中有效學習詞匯、擴充詞匯、了解詞匯,正確把握語篇的意義和發掘文章的內涵。
關鍵詞:閱讀教學;存在問題;解決問題
一、當前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教學的目標不明確。
當前我們的閱讀教學目標不明確,不是在課文內容上兜圈子,就是在情節分析上做文章,忽視對課文內涵的理解,僅僅重視閱讀展示,忽視了默讀思考。閱讀教學實際就是,老師,學生以及文本之間的對話,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講的太多了,少了學生的理解與積累,以教師的提問,學生回答代替課文,我們忘記了能力是在實踐中形成的。
(二)是課時目標不清楚。
我們應該關注不同問題的教學目標要求,因材施教,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去讀,去感悟,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在讀書中學到知識,學到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感情。
(三)是教師擴展的太多。
語文的閱讀教學,是離不開引用相關的資料的,但是這要有度。我們要做好調控,不能盲目去做,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在課堂中引用了太多,結果使課堂不協調。
二、閱讀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我們的閱讀教學太形式化了。
在教學中我們沒有讓學生真正的發自內心的去讀,去感受,僅僅只是形式化,沒有讓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僅重視了個別學生的朗讀展示,忽視了大部分同學的默讀思考,沒有讓學生形成自己的東西,形成自己對文章的見解,而是教師把自己的思想灌輸給了學生。
(二)沒有培養學生獨立的閱讀能力。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沒有讓學生在閱讀中自己把握,形成自己的見解,學生讀的少,自然就不會有自己的見解。我們應讓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又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字詞句篇,讓學生好讀書,會讀書,多讀書,擁有一定的閱讀量,這樣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有了一定的積累,就會有自己的感悟與理解,形成良好的習慣。
(三)閱讀教學中教師太重視“表演化”。
我們的教師在閱讀的教學中沒有讓學生感受到文章的魅力,沒有受到美德熏陶,就是因為我們的教師太注重表演,沒有落實到位,失去了閱讀教學的實際意義。綜上所述,這就是我們閱讀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我們因該讓學生從小就形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好讀書,會讀書,多讀書?!笔俏覀冮喿x教學的歸宿點,我們應該發揮它的實際作用,讓學生愛讀書,充分感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三、閱讀教學解決問題的建議
(一)細讀文本,準確地解讀文本。
在備課時,一些教師大致看看課文,就急于讀教參,甚至照著教參寫教案,搞教參搬家。這中間缺少獨立思考,沒有“化”的過程。在寫教案之前,一定要反復讀教材、讀文本,這是每位老師備課時最基本的功課。
讀文本,要讀進去。要進入情境,忘掉自己,沉浸在文本的意境中,作者表達的情感中,與作者共同經歷、共同欣賞、共同陶醉,同喜同怒同哀同樂,忘乎所以,只有這樣才能感染學生。
讀文本,要走出來。要品味文本的語言,找準理解、欣賞、積累語言的訓練點;要熟悉作者的語言風格,以便有效地進行朗讀指導。還要揣摩寫法,找準讓學生了解、借鑒的重點。
總之,要細讀文本,反復讀文本,從中了解作者寫作意圖和編者編寫意圖,讀出情感、情境、情趣,讀出語言風格、味道,讀出寫法的個性、精妙。
(二)做到“四簡”。
“四簡”即教學目標簡明,教學內容簡約,教學環節簡化,教學方法簡便。
1.教學目標簡明,體現“語文性”,提倡精簡環節。
整合設計,整合問題,言意兼得,體現訓練過程。一般精讀課文可這樣設計:
初讀,有個人初步感受,提出希望解決的問題;再讀,整體把握內容、結構;細讀,抓住重難點,得意,得言;練習,拓展、積累、運用。
2.教學方法簡便。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因課文題材、體裁不同,教學目的不同,設計出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
精讀課: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抓住重點,深入領悟;品讀賞析,揣摩寫法;積累語言,嘗試運用。(基本式)
變式:對于景美情深的課文(包括詩歌),可采用創設情境,激情導讀,反復誦讀,穿插評讀的思路組織教學;對于托物言志的課文,教學重點是借物喻人的語言,先理解字面意思,再理解字里行間的意思,在讀、思、議中知其志,抒其情,明其法;對于以事喻理的課文,可在事與理之間設計重點問題,引導學生研讀、品讀重點句段,討論交流,既了解事件,又悟出道理。
略讀課:需整體把握,不宜肢解課文。建議采取幾遍讀的方法,如一讀,讀對讀通,口誦心惟;二讀,畫畫批批,粗知大意;三讀,交流收獲(可以是受到的教育啟發,可以是好詞佳句的理解,可以是文章的寫法,可以是讀書的方法),積累語言。
3.落實語言訓練。
崔巒在在全國第六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上的總結發言中指出:工具性萎縮,忽視語言學習,特別是忽視體會詞句的表達效果,忽視揣摩作者是怎樣用語言表達思想內容的,忽視從讀、學、寫等方面來了解文章寫法,是造成閱讀教學實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語言訓練中的“訓”是教導,“訓”是教師的事,“練”是習練,是學生的事。語文教學中的“訓練”是教師有計劃,有步驟地使學生的語文知識轉化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技能的學習實踐活動。它以“練”為主,以“訓”為輔,二者不可缺一。
語文的問題要用語文的方法來解決。語文課要有濃濃的語文味。如此落實語言文字訓練,我們不愁學生的語文素質不會提高。
4.加強課外閱讀活動。
課程改革,無論從培養學生讀書看報習慣、完成課標規定的145萬字課外閱讀量來說,還是從給孩子一個美好人生來說,指導孩子進行課外閱讀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老師們也許會問:時間從哪來?課外書從哪來?我們應積極主動,“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以前的閱讀教學都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上課時帶著耳朵來就行,從而忽視學生的閱讀主動性。課改中力糾時弊,總結出:“閱讀是收集處理信息、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與課本之間的平等對話。”這樣的閱讀教學不能靠教師的機械灌輸和機械訓練來達到目的,要想領會文章的精髓,就必須在閱讀上下工夫,以下是閱讀教學中的幾點建議:
一.強調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引路人。
閱讀是讀者個性化的行為,閱讀教學應在教師的引領下幫助學生閱讀,教師對作品的理解并不能代替學生的理解?!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要改變原先的教學套路,改“主”為“輔”,引導學生閱讀,使用整體感悟、理清思路、把握文意、鑒賞分析等技巧來展開閱讀,從而培養學生的的語文綜合能力。
二.改變教法,鼓勵學生與教材平等對話。
語文是要讀書的,學好語文的關鍵是善于讀書,讓學生在文字中體會“美”的含義。真正學好語文,應感受文章的題目與中心的關系、是什么體裁、線索……
在教學中,應注意啟發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課文,建立初步理解的知識框架,并與老師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及解決問題的結果。
三.注意指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鼓勵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先倡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再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并鼓勵在研討問題中提出大膽、有個性的見解。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獨立閱讀、理解,并反復閱讀原文,邊讀邊做筆記,如:摘抄、賞析美句,把對本文的評價、感想與啟發適時地記錄下來。合作交流要建立在此基礎上,相互交流、質疑,綜合、多角度地分析結論,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閱讀習慣、思維方法閱讀體驗等應作出及時的評價,鼓勵有創新的見解。
四.借助常用的閱讀技巧展開個性化閱讀
教學中應重視學生閱讀的方法,要學會個性化的創造性閱讀必須掌握閱讀的技巧。具體要求有:
⑴美文美讀,在朗讀中體驗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
⑵通過瀏覽與略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篩選有用的信息。
⑶通過精讀和反復讀體會和賞析重要詞句的含義與作用,并從多角度深入解讀課文,進行鑒賞性、研究性閱讀。
⑷創設學習情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調動閱讀的積極性,展開個性化閱讀。
五.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聯系起來,讓學生學以至用。
很多文章都是文質兼美的,而且是經久不衰的文章,文中蘊涵了很多寫作的技巧,如“首尾照應”、“設置懸念”等,還有許多基本的語法知識、修辭方法、表達方式……這些知識點雖沒有具體的章節明確出來,但卻分布滲透與閱讀教學中,也是寫作教學的目標,另外鼓勵學生運用閱讀中積累的語言材料可以豐富作文的內容,因此把閱讀教學聯系起來,能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提高寫作水平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六.指導學生學會制訂閱讀計劃
【關鍵詞】教學現狀;閱讀現狀;顯;隱【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decides that the reading cour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reading teaching and students’ reading, the vocational English reading course doesn’t realize its original goal. The thesis mak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vocational English reading course from two aspects, the dominant function and recessive function of the reading.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3-0040-02
引言
高職教育重在培養具有實際工作能力的技術型和應用型人才。高職英語閱讀訓練是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對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強弱反映其綜合能力和素質,決定了他是否能運用英語知識和閱讀技能來理解英語書面材料,能否高效快速準確地獲取現代信息。
一、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學的制約,我國高職英語閱讀教學普遍存在著語言輸入多,文化輸入少,課堂知識輸入多,課外知識輸入少,對語言能力重視多,對實際交際能力重視少。在課堂教學中,語法翻譯法仍然占統治地位,強調閱讀的順序先是字母、單詞、詞組,然后是句子、段落和語篇。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從中文思維向英文思維的過渡,影響了學生閱讀速度的提高,而且也會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字句的表面意思上的理解,破壞文章的整體性,從而忽略對文章的總體把握,最終導致閱讀失敗。
二、學生英語閱讀現狀
目前,我國高職英語教學的對象主要有兩種:一是普通高中畢業生,經過了正規的高考和錄取,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但整體水平不高;二是從中專、技校、職業高中升入高職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學過三年英語,英語基礎較差,對英語不感興趣。由于受傳統的語法翻譯法的影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第一步往往是先弄清楚每個單詞、詞組的意思,遇到生詞就查字典。此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成了指字閱讀和心譯的習慣。這些不良習慣不但會使學生漸漸喪失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而且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和用英語思維,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缺乏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把握。
三、英語閱讀教學建議
顯是指教育通過外顯的方式發生于受教育者個體身上的影響,或明顯地反映出來的對于社會的直接作用。隱是相對教育的顯而言的。教育對人和社會的影響具有漸進性和延時性特點,在特定情境中可以內隱的方式,非計劃、非預期地對學生和社會公眾產生影響,它往往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和社會公眾的知識、行為、情感、能力等長期發生作用。[1]
3.1 顯
3.1.1 閱讀教學應結合寫作技能的培養。 閱讀是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一種重要形式。它和寫作一樣屬于書面能力。閱讀要求的是理解和領悟能力,寫作要求的是運用和表達能力。讀和寫的關系相當密切,互為促進。如Online Growth Continued (NPE Book 2)一文。首先,文章開篇介紹了網絡的作用,提出論點,然后作者從正反兩方面來論證網絡是怎樣與現實世界緊密聯系在一起,人們在享受網絡帶來便利的同時付出的代價。最后,展望網絡發展的未來。由此,學生可以了解并學-分-總的寫作技巧,通過篇章理解培養構建篇章的能力。再如For Conversation Press #1 (NPE Book 2)一文。文章開門見山就提出了一個疑問“I’ve got a cell phone, email and voice mail. But why am I so lonely?(我雖然有手機、電子郵件和有聲郵件,但是為什么我會感到如此孤單呢?)”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是否也有類似感覺,然后引導學生帶著這個疑問繼續閱讀,那么學生很自然地聯想到接下來的文章是探究孤單的原因。作者分別以自身經歷以及對周圍人、物的描述,答案慢慢浮出水面——隨著人們之間幾乎每一種可以想到的聯系都變得自動化起來,疏遠指數也就隨之上升。最后,作者表明自己的態度。不難看出,這篇閱讀文章也是按照總-分-總的順序來闡述。學生通過閱讀文章的學習,也就是模擬寫作的過程。然后,在多種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中,反復借鑒、模仿寫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技巧,反復練習,形成自己的寫作技能,為進一步的獨立寫作創造條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