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3 17:06:28
序論:在您撰寫儒家文化的傳承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49X(2010)-09-0085-03
自文化這個概念誕生以來,人類社會對文化的定義從來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沒有取得過完全一致。但是從一般層面上講,文化學者都比較傾向將文化的概念劃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廣義的文化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指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這也是通常人們提及的文化。
善德文化,湖南常德一張得天獨厚而又極富特色的文化名片。文化視野下的善德,位居意識形態領域,是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顯現。筆者以為,善德文化與其后2000年形成并對中國社會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而深遠影響的儒家文化間有著極其緊密的傳承關系。
一、善德文化的內涵解讀
“常德德山山有德”,善德文化發源于常德德山,因善卷先生而成名,其源可上溯至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代,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比肩同步。
從歷史淵藪的角度講,善德文化是毫無爭議的傳統文化;從受認同程度的角度講,善德文化是少見的為所有朝代、所有種族、所有宗教、所有社會層面、所有學術流派都尊崇和推行的優秀文化。
什么是善德文化的內涵?
從字面上看,善德文化可分解為“善”、“德”兩個方面。
“善,吉也。”(許慎《說文解字》)“善”字的構造屬于漢字六書中的會意,從言,從羊。言是講話,羊是吉祥的象征。善的本義即是吉祥,引申為美好,慎重,高明,熟悉等義。
“德,升也。”(許慎《說文解字》)我們今天看到的“德”字,是現代楷書的寫法。在甲骨文中,“德”字也是個會意字,它的左邊是“彳”(chì)形符號,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動的符號,其右邊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條垂直線,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這個字在甲骨文里的本義是:行動要正,而且“目不斜視”,能做到這點即可謂之“德”,也就是道德、品行。
經過漢字的演變,“德”字逐漸成了形聲字,從彳(chì),(dé)聲。從
「彳,表示與行走有關。本義:登高,攀登,所以許慎解釋為“德,升也。”
德字引申為恩惠、仁愛、心意等義。
由是觀之,善、德,幾乎涵蓋了人類一切高尚美好的品行。
我們再把目光轉到史書典籍對善卷先生的記載和評介上,善德文化的內涵就應該呼之欲出了。
善卷先生為武陵人氏(常德始于西漢初年設武陵郡),有大量歷史記載可資佐證:
南宋祝穆撰《方輿勝覽》載:“武陵縣東十五里,枉山之上有善卷壇,古傳善卷隱此山?!鄙瞎艜r德山稱為枉山,屈原在《涉江》中留下了“朝發枉渚兮,
夕宿辰陽?!钡木渥?“枉渚”即德山,盡管有人對此質疑,然而緊隨其后的“入溆浦余徊兮,迷不知吾所如。”一句清晰而又無可辯駁地指明了當年三閭大夫從位居沅水下游的德山溯江而上的行蹤。到了隋初,朗州(常德隋唐為朗州)刺史樊子蓋因善卷曾隱居枉山,將枉山改為善德山,藉此感念、弘揚善卷先生的善德精神。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據此設常德府,從此,善德山便以德山名,德山亦成為善德精神之象征。唐咸通元年(860),朗州太守薛廷望重修“善德觀”,清嘉慶三年(1798)常德知府胡文銓主持重修“善卷祠”,千百年來,善卷先生與善德文化互為表里,交相輝映,長存此間。沅水湯湯,德山蒼蒼,香火延祚,萬眾景仰。
善卷先生之品,善德文化之魂,堪與日月同輝。
其一,修身立德,孜孜求道。民間數千年來口口相傳著善卷先生的善舉,據《左傳》記載,常德一帶在善卷先生所處的時代“辟在荊山、蓽露蘭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睂崬槠нh蠻荒之屬。善卷先生一是以開啟民智為己任,主動承擔起對鄉鄰的啟蒙教化、習作農耕之職,使其民風淳樸、勤謹有禮。二是公而忘私,敢于舍小家為大家,傳說他在引領民眾防汛時命其子以身堵堤,百姓無不為之唏噓,善卷垸之名即由此而來?!秴问洗呵?下賢》中提到:“善卷,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驕也?!币饧瓷凭硐壬m為人微言輕的一介布衣,卻因為德行高遠,修得了天地間至高無上的“道”,便使得王權富貴、功名利祿相形見絀、黯然無光。用今天的話來講,即善卷先生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非權威影響卓然存世,雖則桃李不言卻也下自成蹊。
其二,為帝者師,為黎民諫。據《呂氏春秋》慎大覽o下賢記載:“堯不以帝見善卷,北面而問焉。”此舉緣于“堯論其德行達智而弗若,故北面而問焉,此之謂至公?!?《呂氏春秋》慎大覽o下賢)相傳善卷先生藉此對堯帝灌輸了許多愛民務實的道理。
其三,堅辭帝位,道法自然。據《荀子o成相》記載:“請成相,道圣王,堯、舜尚賢身辭讓。許由,善卷重義輕利,行顯明。”《莊子o雜篇?讓王第二十八》記載:“舜以天下讓善卷?!鄙凭碓?'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處。“
由是觀之,善德文化的內涵即為: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心系蒼生的人本精神,鼎故革新的開拓精神,內外兼修的尚德精神的集中體現。
二、善德文化是儒家文化的根基
儒家文化即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文化流派。儒家文化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丘所創立,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其核心是”仁“。因儒家學說為中國歷代統治者推崇,被尊為主流文化以及社會核心價值體系,不斷為后學繼世傳承發揚光大,因而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主導地位。
儒家文化的思想根基即是形成于上古時期的善德文化,以下幾個方面足以為證:
其一,從歷史的角度觀察。發源于常德德山的善德文化,因善卷先生而成名。我們從上述《呂氏春秋》、《荀子》等典籍的記載中可以看出,其源可上溯至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代,其資歷幾乎與中華民族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同樣久遠。而儒家文化形成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距今僅2000多年的歷史,較之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代,是不折不扣的”新生代“。
其二,從創始者的角度比對。善德文化的創始者為善卷先生,善卷先生視王權富貴為糞土,終生一介布衣,以引領鄉鄰篳路藍縷開墾農耕文化以及開壇授徒傳道教化為要務,為樂事,《呂氏春秋?下賢》論及帝堯拜善卷為師事時提到”堯,天子也;善卷,布衣也?!霸谒呐ο?昔日的荊楚蠻荒民風淳樸,勤勞善良,知書達禮,以至英明睿智的堯為其”德行達智“深深折服,自愧弗如,虔心求教。
儒家文化的創始者為孔丘,《史記o孔子世家》載:”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他一生主要精力都是從事教育,弟子三千人,賢人七十二,其中不乏治國棟梁??浊鹪谑罆r已聲名鵲起,并且被后世尊為至圣和萬世師表。
窮則獨善其身,把治世經國的理想和主張寄托在對教育對象的細心培育教導上,為帝者師,為王侯將相師,為教化生民而皓首窮經,此為二者有著驚人相似的經天緯地之舉,而善卷先生生于上古時代,其壯舉無疑為后世孔子追隨仿效之表率楷模。
其三,從兩種文化的涵義分析。善德文化之魂惟”德“一途,儒家文化之神在”仁“一義。
老子說”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從”德“字的結構進行分析,認為它不僅表示看得見的行為正直,而且也潛藏著內在的心之正直。因此,德代表了一種最為高尚美好的內在的品格和價值觀。幾乎涵蓋了公而忘私、先人后己、自律修身、以人為本、改革創新、淡泊名利等所有的美好情操,又外延至自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一切領域?!钡隆翱爱斨腥A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概念。
“仁,親也。”(許慎《說文解字》)仁是會意字,從人,從二。本義為博愛或人與人相互親愛。儒家經典對此解釋為“上下相親謂之仁?!?《禮記?經解》)
在孔子看來,“仁”是一種包羅萬象的倫理道德,透過《論語》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對“仁”的解讀:“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薄翱思簭投Y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庇帧爸臼咳嗜?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可見,“仁”乃是中國儒家文化中的最高道德規范準則。在儒家著述中“仁”的表現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以仁為本體”。坐實在在具體的行為規范上,“仁”表現為對父母為孝,對兄弟為悌,對朋友為信,對國家為忠,對人則有愛心。孟子把“仁”推及為“仁政”。
可見,“德”與“仁”除了字形上的差異外,幾乎如出一轍,都是人類最美好的道德情操,都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和廣闊無垠的外延,都寄托著圣人的人生社會理想,都是維系社會和諧穩定,規范人際關系的重要依據。從“德”到“仁”,可謂一脈相承。
三、儒家文化對善德文化的集大成
“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也”(《孟子?萬章下》),“集大成”是孟子用來頌揚孔子且為古往今來有識之士高度認同的溢美之辭,意即孔子的儒家文化集古圣賢之大。這句話恰到好處地闡明了善德文化與儒家文化的關系。
善卷先生當之無愧躋身古圣賢之列,晉朝皇甫謐編撰的《高士傳》不但將善卷先生收錄其中,并且還給以了極高的評介“善卷者,古之賢人也。堯聞得道,乃北面師之。及堯受終之后,舜又以天下讓卷?!薄霸S由善卷不降節於唐虞之朝,是以易有束帛之義,禮有玄之制?!比寮椅幕攀ベt之大成,其中自然包含著對作為其根基淵藪的善德文化的集大成,這種承繼,在以下方面尤為明顯:
其一,系統性。如前所述,文化特指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方面。作為一種意識形態而存在的文化,博大精深,自成體系乃是題中應有之義。由于善卷先生處于洪荒蠻古時代,人們囿于物質條件的制約,生存環境十分惡劣,無法對自然社會作更全面系統的了解和認識,因而今天我們所接觸到的善德文化,都是散諸后人的零星記載和民間的口頭傳說,給后人在微觀層面上認識善卷先生和深入細致地探討研究其思想體系帶來了較大的難度。而儒家文化則完全自成體系,其代表人物為孔孟,其傳世經典為《十三經》,其核心思想為“仁”并由內圣而外王,通過內體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學,其實踐意義為強調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并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并成為指導性的原則。儒家文化這個理論體系所寄寓的儒家理想,綜合起來即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張載《橫渠語錄》)
其二,深刻性。牛頓有句很富哲理的名言:“如果我比笛卡爾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肩上的緣故?!边@里不妨藉此說明善德文化和儒家文化之間的承繼關系問題:善德文化如同奠基者,從無到有劬勞開墾,建立了一個較為完備的道德文化思想體系架構并將之高高矗立在了思想的荒原上;儒家文化繼往開來,站在巨人的肩上登高望遠,發現了更為瑰麗的景色并將之整理、拓寬、深化。
正如當代大學者馮友蘭所說:“孔子對于中國文化之貢獻,即在一開始試將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論化,與以理論的根據?!?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北京 中華書局1961年)這句話恰如其分地印證了儒家文化的“為往圣繼絕學”,善德文化就是最重要的“往圣”,儒家文化在對往圣絕學的承繼中,顯示了強大的理論張力,通過不斷挖掘深化,開拓了中華民族尚德文化的新境界。譬如作為儒家思想體系核心的“仁”,其核心地位的確立,即是孔子將其從美德行列中中超拔提升,并一再動心忍性,敏求善思,賦予了全新的內涵乃成。
其三,廣泛性。自董仲舒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文化的地位不斷攀升,儒教逐漸成為傳統的國家宗教,也成為傳統文化的靈魂和象征。由于歷朝統治者的推崇重視,儒家文化在數千年的演變和發展中始終一枝獨秀引領,未曾遭遇陷其他文化于滅頂的文字獄、查禁、兵燹之禍一類厄運。儒家思想被視為治國安邦的理論指導而不斷發展,儒家經典保存完好,儒家學者才讓輩出,儒家文化在中華文化體系中傲視群雄并隨著文化的交融交流遠涉重洋,名動海外,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亞洲地區產生了重大影響。
德仁并茂,日月同輝。善德文化亦藉此載體的宏盛而發揚光大,源遠流長,避免了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煙消云散,泯然湮滅。
參考文獻:
摘要: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經濟之所以能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有賴于韓國對儒家文化的傳承。韓國傳承了儒家文化中的講“仁”重孝倫理思想、尚賢重教思想以及謙遜禮儀觀等,不僅對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著重要影響,也促進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我國要借鑒韓國經驗,領會其本質,從政府、教育、傳媒等入手,引導人們對儒家文化的重視,以探索傳承和發揚儒家優秀傳統文化。
關鍵詞 :韓國;儒家文化;傳承;啟示
韓國作為繼承和發展儒家文化最好的國家之一,對儒家文化進行了完整的集成與進一步發揚。時至今日,儒教在韓國占據主導地位,孔子的“為國盡忠,敬信節用,愛民如子,人倫之中,孝忠為本”思想已融入韓國人血液,成為國家發展和人們正確價值觀的精神能源。儒家思想對韓國當代現代化進程、社會倫理道德、教育等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儒家文化在韓國發展的原因
韓國對儒家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比其他國家更重視,韓國是儒教的“優等生”國家。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在韓國得到較好傳承和發揚,除地緣外,還受到本土文化影響。
1.歷史背景
中國作為儒家思想的發源地,一向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友好往來,尤其是古代朝鮮。古代朝鮮地處亞洲東部的朝鮮半島北端,陸地與我國山水相連,地理位置非常接近。由于地緣關系,儒家學說最先傳入的國家就是古代朝鮮。據文獻記載,遠古時期,中國東北各少數民族不斷移居朝鮮,相互來往?!妒酚洝分杏幸竽┲艹趸勇首迦巳コr的記載,稱其為“古朝鮮”。1 儒家思想先后傳入朝鮮半島的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個國家,它們都以各種形式對儒家學說進行了傳承。進入李朝后,儒學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那時,不僅創造了韓國文字,還實現了以禮樂治天下的“儒教”精神,為韓民族精神的鞏固奠定了基礎。
縱觀韓國歷史,盡管隨著社會的發展,儒教形式和內容有所改變,但儒教的基本理念,已深深根植于韓國文化中,成為韓國民族精神基石。
2.文化背景
韓國地處半島,國土狹小,人口較少,歷史上又屢遭外族入侵。保持民族團結和穩定,關系到韓國民族生死存亡。儒家文化所主張的中央集權加強了社會穩定,受到韓國統治階級推崇。儒家文化已成為韓國人救亡圖存、凝聚民族精神和推動現代化進程的精神動力。
韓國是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古代曾多次派遣留學生到中國學習漢文化。到了近現代,又虛心學習日本科學技術和美國文化。韓國提出世界化的同時,又注重保護和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能根據本國具體國情,把本民族文化發展與世界各國優秀文化結合起來,吸取精華去其糟粕,這是韓國傳承儒家文化的最大特點。
二、韓國對儒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在韓國,儒教既具有官方性質,又具有民間特點,對儒學的保護和復興起到很大作用,也促使韓國能成為儒家思想保存較為完好的國家。由于對儒教的重視,韓國政府大力倡導人們對儒學的推廣應用,鼓勵學者積極探索和發掘儒家思想內涵。
1.韓國對儒家文化傳承的內容
韓國傳承的儒家思想主要包括倫理道德、社會教育、社會禮儀等,并將它應用到社會生活各方面,為促進韓國經濟快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1)講“仁”重孝的倫理觀。儒家推崇“仁愛”原則,強調“人和”精神,“仁”是儒家文化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韓國把“忠恕之道”作為“仁”的準則,把公民權利、義務教育與忠孝教育有機銜接起來,有利于人們形成忠孝一致的倫理觀。儒家文化倡導大家庭和等級制度,長幼有序的禮節,服從精神。長期以來,韓國社會的人際關系是按家族與社會等級制度形成的“君、臣、父、子”的服從關系。這是“忠孝一致”的儒家思想的倫理道德觀的體現,以此為基礎強調對君主和國家的絕對忠誠和對家族先輩的絕對服從,構成家族內部生活倫理秩序。儒家文化思想已成為韓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尚賢重教的教育觀。儒家的“有教無類”“學而優則仕”等教育思想,在韓國影響深遠。韓國非常重視儒家思想教育,李朝太祖六年成立的一所以教授儒教精神為辦學理念的高等學校,即成均館大學,距今已有600余年的歷史。至今,成均館大學在韓國依然是政府重視的教育基地。韓國儒學教育除成均館大學、成均館下屬的地方鄉校外,成均館下屬的“儒道會”等組織,還舉辦各種講習班以宣傳儒學思想。
1960年以來,大韓民國政府正式施行倫理教育,還根據各級學校的不同情況制定了相應的道德倫理科目。小學學習《家庭》科目,講述“正經的生活之道”。培養學生養成端正、誠信、節制、尊重生命等正確的個人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愛國家、愛民族、愛家庭等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初中學習“道德”科目。主要是培養學生養成懂禮節、重孝道、尚和平、善合作等正確的道德觀。高中學習“國民倫理”科目。以培養學生尊重人的生命與價值、注重民本思想、重視修身養性等,以更好地傳承民族的倫理傳統。大學繼續學習“國民倫理”科目,內容包括韓國傳統思想的源流,實學思想等。讓學生深入了解本民族發展史,從而熱愛國家,更好繼承和發揚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韓國,除了課堂教育外,還組織學生深入農村、孤兒院和養老院等進行社會實踐,將所學的道德科目內容運用到社會生活中。
(3)謙遜的禮儀觀。儒家文化中“長幼有序”“男女有別”的觀念已在韓國人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韓國父母從小就開始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懂禮節,學校從幼兒園開始教孩子基本社交禮儀。韓國學校禮儀教育包含在系統的道德教育中,教授系統的禮儀知識包括國家、社會、家庭、學校、個人等。韓國還利用政府在各個地方辦鄉校書院,積極向社會開展儒家文化禮節教育。如梁山鄉校每年面向社會免費進行韓國傳統禮儀教育,還開設書法、茶道、祭祀、韓服等禮儀。
2.韓國對儒家思想傳承的方式
韓國對儒家思想的傳承和發展,主要通過教育實現。這種教育方式既有學校的正規教育,也有社會組織的非正式教育。教育乃百年大計,橫向上教育傳播面廣,縱向上教育影響深遠,教育模式具有簡約性、整體性、延續性等特點,能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儒家思想。除正規學校教育傳授儒家思想外,韓國一些非正式組織也會宣傳儒家思想。如儒道會、傳播媒體等。儒道會主要通過舉辦學術和文化交流宣傳倫理道德和忠孝思想。韓國國家電視臺堅持定期播放《論語》講座宣傳儒家思想。
3.韓國對儒家文化的傳承對青少年的影響
韓國對儒家思想的傳承和發展,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重要影響。講“仁”重孝的倫理觀教育,能促使青少年從小養成孝敬父母、與人為善的倫理觀。尚賢重教的教育觀,能促使青少年養成誠信、節制、熱愛生命等正確的個人價值觀,也能促使青少年愛國家、愛社會、愛民族、有責任等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形成。謙遜的禮儀觀教育,有利于青少年養成懂禮貌、樂于助人、文明友善的正確道德觀。
三、韓國對儒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儒家思想雖源于中國,但從某種程度上說,韓國對儒家思想的傳承和發展比中國還要好。韓國對儒家思想的重視,使得儒家文化在韓國現代化進程中,以一種不自覺的歷史認同形式存在。儒家文化成為推動韓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精神動力。韓國對儒家文化的傳承,對我國有著重要的啟示。
1.正確看待韓國對儒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韓國對儒家思想的傳承與發展,不是全盤吸收,而是在吸收儒家優秀文化的基礎上結合本國的國情,探索走自己的道路。做到了吸取精華,去其糟粕。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夠在韓國得以較好地傳承和發展,關鍵在于韓國政府對儒家文化的重視和積極引導。這些是值得我國借鑒和學習的。
首先,我國要足夠重視傳統儒家文化。中國目前比較重視經濟的發展,忽視了意識形態領域建設,必然會影響經濟發展質量。我國可以借鑒韓國對儒家文化的傳承發展之路,審視自己的傳統文化建設。其次,我國應該對儒家傳統文化給予積極的探索和挖掘。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流,隨著歷史的發展,儒家文化中的某些思想已經過時,但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卻具有永久性的價值。我們應該挖掘儒家思想中的積極成分,探索如何將消極的影響轉化為積極的影響,使積極的影響發揚光大。
2.學習韓國設立專門的儒教大學
近年來,儒家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國也已相繼建立。作為儒家思想發源地的中國,更應該加大對以傳授儒家文化為辦學理念的學校的創建,尤其是孔子學院的建設。
在韓國,中央設有專門的儒教大學成均館,在地方普遍設立公私教育機構,如鄉校、書院等,主要以儒家經典教育、儒家文化傳播為教育宗旨。這也是儒家文化在韓國得到普遍認同和發展的重要原因。我國可根據本國國情及借鑒韓國辦學經驗,探索建立有特色辦學理念的學校,以更好、更有效地傳承和發揚儒家優秀傳統文化。比如,在中小學乃至大學層面增加《論語》精華部分諸如誠、信、仁、愛、孝、悌、禮、儀等“道德”、“倫理”方面的內容和科目,借用儒家文化的道德資源對青少年進行啟蒙式道德教育。學校除了學習儒家思想理論外,還應該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志愿活動,比如,到養老院、孤兒所等志愿服務,把學到的儒家思想精神應用到實踐中去。
3.發揮大眾傳媒的傳播作用
大眾傳媒作為當代社會信息傳播最主要的渠道,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面廣,時效性強等特點。我國可以借助網絡、電視、報紙等多種媒體進行儒家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內容可以多樣化,除了《論語》《大學》等理論知識外,還可以大力宣傳孔廟、孔府、孔林這些世界文化遺產。讓人們通過參觀,親身感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產生崇敬之情。還應該重視影視節目對人們的影響,影視題材要貼近生活、貼近百姓,內容要反映人們的道德倫理觀和正確的價值觀等,這些都有利于儒家文化更好地推廣與傳承。
引文注釋
1 文思和.世界通史:上古部分[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397-398.
參考文獻
[1]樸文一,金龜春.中國古代文化對朝鮮和日本的影響[M].哈爾濱: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1999.
[2]柳承國.韓國儒學史[M].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
[3]蔡茂松.韓國現代的儒學[J].華學月刊,1975(10).
[4]史麗萍.中韓儒家文化比較研究:韓國儒家文化繼承對中國的啟示[D].2004.
中國傳統繪畫“中和”的藝術審美理想反映出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中心觀念——和諧。儒家經典《中庸》提出了“中和”的概念:“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在這里,“中和”是一種宇宙本質的規律,是一種“天地為廬”的空間意識?!爸袊诺涿缹W則從《尚書》講‘八音克諧’,‘人神以和’到孔子倡導溫柔敦厚的中和風格,也提出了構成藝術的基本要求:美即和諧”1。中國傳統繪畫講求藝術語言的和諧,也體現了儒家文化“中和”的審美理想。在內容方面中國傳統山水畫和花鳥畫的無功利性,是對人與自然、人與宇宙萬物相和相融關系的探尋,而傳統人物畫無論是宮廷繪畫中的表功頌德還是風俗繪畫中社會萬象的記述,抑或是歷史人物畫中的民族氣節的傳達,無不要求藝術主題內容的和諧。如五代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表現的是南唐中主李璟及其兄弟間敦睦和諧的手足關系;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繁忙熱鬧的都市生活,散發出和諧安詳的社會氣息??傊袊鴤鹘y繪畫在內容方面多以和諧的主題內容為主,表現沖突與矛盾的內容則極為罕見。而中國傳統繪畫作品的“形式和諧”則充分地體現在構圖和色彩兩個方面。中國傳統山水畫不管是“以大觀小”的鳥瞰構圖,還是“人與物游”的視點移動,都反映出中國人對萬事萬物普遍關切的宇宙心靈和超越一己、物我相諧的情懷。而“外師造化,中的心源”這一山水畫創作感受,無不涵括了畫家將主體置身宇宙中央參悟萬物的空間感受,這些都體現了繪畫構圖中的“和諧”。中國傳統繪畫的“水墨”特質,摒除五色對視覺的干擾,直取“中和”的黑白二色作為色彩語言,運墨而五色具,觀者在畫面的濃淡層次中可以感受到山的蒼翠,水的綠波,花的紅艷,雪的白皚……中國傳統繪畫注重內容與形式之間相互制約、相互滲透、有機統一的“中和”審美要求。中國傳統建筑、宮殿及城市設計也多采用中軸對稱的布局方式,很好地體現了儒家文化“中和”的空間意識和審美理想。例如秦漢時期的都城規劃布局對稱均齊,嚴謹有序,有利于表現皇權至上的意識,秦都咸陽、西漢長安、東漢洛陽開啟了兩千年都城形制的先聲。毋庸置疑,中國美術教育在對傳統繪畫、傳統建筑等“中和”之審美理想的教育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傳承了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和諧”的理念。
二、“秩序”之體味
中國傳統美術創作注重“理”與“法”的規律性,映射出傳統儒家文化遵從秩序性的理念。南齊謝赫有“窮理盡性”之說,指出繪畫要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北宋蘇軾提出“常理”的理論,指出一切事物均有“常理”。在其所著《凈因院畫記》對文同的評價中說“與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為得其理者也”,強調在繪畫創作中貴在抓住“常理”這一事物的本質規律。因此,在中國傳統山水畫的創作中,藝術家貴在對山水進行提煉、概括、綜合,“搜集奇峰打草稿”,才能得山水之本質規律,而不僅僅是機械地描摹山水的外在形貌?!胺ā眰戎刂杆囆g創作的法則規律性,如中國繪畫中總結的線描技法“十八描”,山水畫中講求的山石的各種皴法,寫意花鳥畫中對筆墨性能的掌握和運用等。明代石濤在其所著《苦瓜和尚畫語錄》中對“理”與“法”進行了概括和比較,他說“畫之理,筆之法,不過天地之質與飾也”??梢姡袊鴤鹘y繪畫別注重藝術規律的總結與藝術創作的法則和秩序性。中國傳統美術創作在遵從“理”與“法”的規律下,強調主體在繪畫不同階段、不同層級的內在體驗,藝術家在繪畫過程中參透了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全方位的感知和體驗,只有在繪畫的過程中才能實現主體情感的滿足,才能實現藝術的真正價值。因此,中國美術教育通過對中國傳統美術規律性的認識以及強調主體在繪畫過程中價值實現的理念,傳承了儒家文化“秩序”的命題。
三、“向善”之情思
中國美術教育的道德教化是對傳統儒家文化強調主體責任感的價值傳承。美術的教育功能很早就被人們所認識,孔子對中國歷史人物畫的“勸善懲惡”功能進行了探討,南朝齊謝赫指出繪畫具有“明勸戒,著升沉”的作用,唐代張彥遠“成教化,助人倫”明確地提出繪畫的道德教化功能。漢代畫像石中宣揚忠孝節義的封建倫理成為其重要的主題,如山東嘉祥縣武梁祠畫像石《閔子騫失棰》《老萊子娛親》就是標榜封建道德和孝子的歷史故事,河南南陽畫像石《二桃殺三士》則是對義士的宣揚,而蔣兆和的《流民圖》讓受眾在對受苦人群的目睹中產生對苦難的同情、對戰爭痛恨的情感共鳴。諸如此類包含道德教化意義的繪畫實例舉不勝舉。所以,中國美術教育通過對包含道德教化內容的美術作品的創造、傳播與接受,很好地傳承了儒家文化“向善”的要求。同時,與傳統的說教形式相比,中國美術教育使觀者在對美術作品的視覺審美和直觀感受中得到深刻的道德教化。
四、“成仁”之境界
中國美術教育修身怡性和注重主體精神品質提升的特點是對傳統儒家文化“仁”的傳承。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由此可見,“仁”是符合于社會秩序之“禮”的一種道德秉性,是一種主觀的思想意識修養。既然是一種道德修養,通過主觀的努力應該就可以達到。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由此可見,要想達“仁”取決于主體的意愿、自覺的要求和主觀的修養。古人用“琴棋書畫”來提高自身的修養,因為繪畫可以凈化人的心靈,啟迪人的智慧,起到陶冶性情,發散思維的作用。北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明確提出繪畫的修養論。唐代王維、宋代蘇軾、米芾,以及元代趙孟頫等都是集文學家、畫家、詩人、書法家于一身的大家,并且以他們為代表,在中國繪畫史上出現了陶冶性情、自我錘煉的“文人畫”流派。文人作畫正如倪瓚所說的“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寥寥數筆用以寫胸中之逸氣,文人畫將書法、文學和繪畫結合為一體,繪畫成為提高自身修養,抒發主觀性情的一種方式。因此,美術教育在提高人的審美素質和自身修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鬃诱f:“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保ā墩撜Z·泰伯》)孔子認為,人的修養要從《詩》開始,要到藝術(樂)完成。由此可見,藝術教育在人的自我修身和整體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中國美術教育通過繪畫、書法、鑒賞等課程的開設,可以使學生得到精神品質的提升和主體素質的提高,從而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傳承儒家文化的思想。
五、“達禮”之本質
中國當代藝術的社會性是對儒家文化強調藝術社會功能這一美學觀點的傳承。藝術教育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孔子認為“政治風俗的理想境界乃是一種審美的境界”2。由此可見,審美、藝術、社會和政治風俗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系。當代藝術的本質之一在于其“社會性”。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是中國當代藝術家、實驗藝術家和前衛藝術家的代表,同時他也是少有的被西方主流藝術界認可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之一。的代表作《析世鑒——天書》,他花了四年多的時間創造了四千多個具有漢字結體特征的方塊字。在這些無人能懂的“天書”中,他將中國傳統漢字的“音、義、形”進行了分離,只保留其橫豎撇捺的筆畫形式及方塊特征,而取消其所象征的內容及意義,這些“天書”打破了觀眾欣賞傳統書法的慣性思維方式,將觀者推向對傳統書法及傳統文化重新認識和再度思考的境地。在作品《藝術為人民》中,用中國的書法運筆和方塊組合樣式書寫英文“ARTFORTHEPEOPLE”,使這一抽象性的視覺組合(天書)具有了可讀性和釋義性,顯然這件作品是藝術家對當下中西方文化的互讀與融合的一種嘗試和思考。由此可見,當代藝術需要藝術家對現實社會的關注和思考,創作出更具意義的藝術作品,從而從某種程度上傳承了儒家文化對藝術社會功能的強調。作為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去關注我們的社會,使學生意識到只有生活和社會才是我們藝術的本源。同時,我們的美術教育不能僅停留在教室和校園內,還應該通過寫生或藝術考察等方式讓學生走向社會,關注社會,并用藝術的方式反映社會,使藝術真正來源于生活,反映社會“禮”之本質。
六、結語
關鍵詞:儒家文化;優質護理服務;傳承關系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18-000-02
儒家思想以孔孟學說為主要代表,其核心思想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管理系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源泉[1]?!叭蕫邸彼枷胧侨寮椅幕木杷?,也是護理文化的靈魂所系。通過在優質護理服務中應用“仁愛”“和”等儒家思想,進行人性化的護理管理,不僅能提高護理的質量,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還有助于培養護理人員的人文素養,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為此,我們有必要對儒家文化和優質護理服務之間的傳承關系從如下兩方面展開具體討論。
一、儒家文化和護理文化的關系概述
護理人員的核心價值觀會受到護理文化的深切影響,并能夠從他們的日常護理工作中體現出來。護理文化可以讓護理人員產生無形的精神力量,有助于護理人員良好社會形象的樹立。
從這一層面來看,護理文化和儒家文化是一脈相承的,都具有“仁愛”“博愛”和“關懷”的精髓,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2]。傳承儒家文化對于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規范護理行為,還可以提高其工作能力,更有助于創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培養其人文素養,樹立以“仁愛”為中心的職業信仰[3]。
二、優質護理服務是傳承儒家文化的具體表現
1.積極開展“專精”的護理工作
在傳承儒家文化的背景下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其內涵就是要對患者給予仁愛精神和誠信行為的無私關懷[4]。以老年患者的護理為例,由于年齡較大,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有限,心理承受力較差,受到疾病和其他因素的影響,擔心增加子女的負擔,所以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需要家人和護理人員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照顧。從我院住院患者的陪護方式來看,主要有三種。第一種,由配偶照顧。但是配偶自身的年齡也較大,難免有照顧不周之處。第二種,由子女照顧。但是由于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身子女,夫妻雙方要承擔4個老人的贍養,同時還要撫育子女,生活壓力較大,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來親自照顧老年患者。第三種,由護工照顧。但是從醫院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護工并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無法保證護理質量。因此,老年患者身邊出現的護理人員,一定要尊老敬老。在護理過程中,注意使用禮貌用語,行為端莊,和患者交流時盡量面帶微笑,對其用藥、飲食、運動和心理等進行全方位護理,從細節中徹底貫徹優質護理的服務理念。
2.貫徹落實中西醫結合中的無痛護理
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寶庫中,中醫護理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著名的醫藥學家都認為“醫是一種仁術”[5]。由此可見,中醫護理和儒家文化是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的。當儒家文化在現代護理理念中進行傳承時,可以充分發揮品管圈的作用,加強對患者的疼痛管理。護理人員可以采用專用的疼痛量表對其疼痛的程度進行評分,對其疼痛級別進行準確劃分,在醫護合作的基礎上,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鎮痛藥物,同時充分發揮中醫的護理技術,例如按摩穴位、針灸等方式來緩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適感,從而改善患者因為疼痛而產生的焦慮、抑郁、失眠等情緒不良和其他功能障礙,盡量讓患者處于一種沒有疼痛的舒適狀態中,這樣不僅可以維護患者的個人尊嚴,改善其生活質量,還能讓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和認同感,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
3.充分發揚“仁愛”精神,提高溝通效果
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如何和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和藝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展現出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從當前護理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患者和護理人員這兩個群體都有自身的獨特性,導致其在相處的過程中經常發生矛盾,甚至因此而導致醫療糾紛,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兩者之間沒有進行溝通,或溝通無效。
“仁愛”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其內涵就是要對他人懷有仁愛之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仁者愛人”[6]。在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過程中,明確了提出了如下要求:護理人員在和患者和家屬進行溝通的過程中,首先,合理利用現代護理理論中的溝通技巧;其次,結合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仁愛”這一思想核心,讓患者真切感受到溫暖親切的護理服務,促進疾病的康復,改善預后效果。儒家文化在優質護理服務的傳承中,要求懷抱一顆充滿仁愛的心來關懷和照顧患者,并主動進行換位思考,感受患者的痛苦和內心的需求,全心全意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護理服務。
三、儒家文化在優質護理服務管理中的傳承
1.大力倡導并樹立“和諧”意識
在傳統的儒家文化的管理思想中,“和諧”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價值原則,而“人和”則是儒家文化整體管理思想中的主要戰略之一。由此可知,儒家文化的管理突出的是“以和為貴”以及“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儒家文化中,“和諧”所表達的意義就是,在管理的過程中要相互團結,進行團隊合作。具體到優質護理服務管理中,護士長就是最基層的護理管理者,除了要做好自己病區之內的醫生、護士和患者之間的交流、溝通,獨立解決問題,對病區進行科學管理之外,還需要堅持與人為善的原則,關心每一個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值班表,增強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讓每一個護理人員在這個集體中有榮譽感和自豪感,樹立主人翁意識,群策群力,共同做好病區的護理質量管理。
2.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就是指,在管理的過程中要從人的角度出發,將人作為管理的中心,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而強調人的價值也是儒家思想主要特征之一。儒家認為,尊重賢能,善于聽取意見,集思廣益可以為管理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在護理管理中,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需要護士長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以儒家思想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規范管理,和護理人員之間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體現比較民主的人文管理。綜合來說,就是指護理管理者既要有仁愛之心,又要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以身作則。護士長在管理過程中要轉變理念,變集權式管理為參與式管理,既能引導護士自覺形成尊老愛老的職業道德和行為標準,也有助于在護理團隊中樹立威信[7]。
3.做到以“禮”服人
儒家思想的領軍人物之一的孟子認為:“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痹谶@一思想的指導下,護士長在進行優質護理服務管理的過程中,需要了解每一位護理人員的特點,學會欣賞他們,讓他們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充分發揮出自身優勢。同時,秉持“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的思想,包容護理人員的過錯,寬容帶人。另外,對于年輕護士,努力為其創造更多培訓和鍛煉的機會,促進其專業素養的提高,快速成長起來。
儒家思想中有“學而優則仕”的思想,我們雖然不鼓勵這種思想,但是可以結合當前的實際對其加以創新,促進護理人員為人之道的養成和提高,完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養。我們可以組織專業和人文知識的講座,鼓勵大家自學,揚長避短,為護士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與同行交流,接受醫療與護理前沿的信息,不斷拓寬視野,全面促進科室形成學習型團隊,創造良好的工作效率。
四、小結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闡述了儒家文化和護理文化之間的傳承關系,然后分別從護理實踐和護理管理等兩個方面對儒家文化的傳承進行了全面分析,希望能促進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范卉,王瑜,李坤.儒家思想在老年護理中的實踐[J].護理管理雜志,2014,09(15):683-684.
[2]黃行芝,劉義蘭.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中傳承中國傳統人文關懷的思考[J].護理學雜志,2015,03(17):47-49.
[3]溫杏良,陳惠冰,李智.加強護理文化建設推進優質護理服務[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12(29):102-104.
[4]江智霞,李麗湘,楊德芬,等.“仁信禮”對護士身心和諧發展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1,17(10):1564-1565.
[5]陳素錦,丁玉蘭.優質護理服務的中國傳統文化特征剖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1,07(13):327-328.
[6]鄭竹娟.優質護理服務病房患者需求與護理服務文化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2,12(08):282-283.
關鍵詞:文化傳統;現代廣告;儒家文化
中圖分類號:G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0)12-0096-02
20世紀80年代以來,廣告與社會文化的關系問題,尤其是廣告與文化傳統日益為學界所關注,廣告業界的文化自覺意識也在不斷提升。
廣告一般可分為商業廣告和公益廣告。在當今時代,除了公益廣告以外,眾多商業廣告的文化傳播性質與功能,大多為其意識形態性或觀念形態性所決定,也是其商業傳播自身之必須。當然,商業廣告的基本性質在于其商業性,屬于經濟范疇,其基本功能在于商業信息的傳播,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武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張金海教授指出:“我們一貫不主張把商業廣告視為政治宣傳的工具,倫理教化的工具。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商業廣告的文化傳播功能,只是其商業信息傳播功能的一種文化張力,一種擴展,一種深入,任何時候都不可能成為商業廣告基本或主要的功能,否則,商業廣告就不再成其為商業廣告了。但是,任何時候,商業廣告的文化傳播性質和功能,都是無可懷疑和否認的。”[1]由此可見,商業廣告在社會文化觀念的形成和認可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社會文化,特別是儒家傳統文化,雖說它不可能在社會文化觀念的形成與認可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但卻可以加速這一過程;儒家文化中,其“仁愛”觀、“進取”觀與“和諧”理念,以及“誠信”理念也深深地影響著廣告的制作與傳播。
一、“仁愛”在廣告中的呈現
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其文化傳承性決定了現代廣告不可能割斷與中華民族文化的聯系,而儒家優秀文化其獨特的精神文化特質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明有著深遠的影響?,F代廣告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儒家精神的熏陶,并且在內容和形式上體現了儒家思想的價值觀念和特點。
儒家經典告訴我們,儒家的生命價值觀在于“仁愛”。先生說,“仁乃統攝諸德,完善人格之名。”“仁”是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它最初含義是指人與人之間的親善關系,包含著愛親、愛人、愛國的意義??鬃诱J為,仁的終極目標是“施予民”與“能濟眾”,也就是立物濟民的立己立人,達己達人。孟子同樣認為,仁是一種由己達人的廣博的愛,包羅從德的最高觀念到一般的道德規范的范疇。
中國現代廣告中,無論是公益廣告還是商業廣告,“尊老愛幼,仁慈友愛,長幼有序等體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廣告主題隨處可見。納愛斯集團子品牌納愛斯牙膏《后母篇》中,小女孩開始對后母并不認同,盡管后母又是做好吃的又是織毛衣,小女孩也還是郁郁寡歡地說:“我有新媽媽了,可我一點也不喜歡她?!钡?,當小女孩發現,后母幫她擠的牙膏是納愛斯牙膏時,事情發生了轉機?!八孟褚矝]有那么討厭”。無微不至的關懷最終打動了小女孩的心。小女孩和后母這一由矛盾轉為友愛的戲劇性情節,凸顯了產品所負載的人文氣息,引發了觀眾對愛的共鳴。
20世紀90年代有兩則廣告讓人記憶猶新,一則是《孔府家酒》廣告,另一則是《南方黑芝麻糊》廣告?!翱拙啤睆V告(電視篇)的故國熱土情緣讓人動容:“千萬里,千萬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我的家啊,永生永世不能忘記。”隨著充滿激情的歌聲,展現了一幅幅熱烈,歡快,溫馨的畫面:思家心切的游子遠渡重洋而歸,投入父母的懷抱。全家歡欣,把酒慶賀。其中,“孔府家酒,叫人想家”的畫外音深深激蕩著我們的熱血情懷?!翱赘揖频钠放凭驮跐鉂獾乃监l情誼中成為了一個感人的符號印刻在中國人的心中?!赌戏胶谥ヂ楹冯娨晱V告營造了另一個具有濃濃的中國傳統風情的意境。這則廣告采用回憶的手法,將人們帶回了20世紀30年代的江南小鎮:暖暖的朦朧天色中,響起民謠式的音樂和木屐聲。一個挑擔的中年婦女攜著一個小女孩,在“黑芝麻糊”的叫賣聲中,發現在一條麻石小巷里,兩扇深宅大院的厚重大門緩緩推開,一個帶瓜皮帽穿長衫的小男孩從門里探出身來,深深地吸著那飄來的香味兒。此時,渾厚的男低音響起,“小時候,一聽見黑芝麻糊的叫賣聲,我就再也坐不住了。”緊接著,一個小男孩埋頭吃著,添碗咂嘴,小女孩看著,羞澀燦笑,樸實善良的阿嫂也會心地笑了。南方黑芝麻糊廣告正是營造了“一股濃香,一縷溫情的意境氛圍,才顯得那么自然親切、撩撥人心。人與人之間透露出的或淡或濃的關愛、悠遠綿長的叫賣聲,不僅響徹在小男孩的心里,也響徹在中國廣告受眾的心坎之上。
對于仁愛這一永久的主題,廣告也是在極盡地表現。有了“愛”的注入,抓住了受眾的愛和被愛的情感訴求,在一定程度上就捕獲了受眾的心。
二、“進取”觀與“和諧”理念在廣告中的呈現
儒家文化的主觀能動論歸為“志”?!捌シ虿豢蓨Z志也”這是一條催人奮進的古訓,儒家人生哲學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求上進,講現實?!叭寮沂乾F實主義者,追求現實的道德永恒價值和現實生活中的理想人格?!盵2] 儒家重視人,鼓勵人通過種種限制,發揮主觀能動性去達到更高的境界。這與時下強調的“勇于挑戰自己,突破自我”的觀念是一致的。
中央電視臺文藝頻道的形象廣告《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就是鼓勵人們敢做敢想,去追求理想的人生;中國移動通信公司的《我能》篇以奧運健兒決勝自己的事例,強調了個體發揮主觀能動性,最終戰勝自己獲得成功的能動精神。而現在很多運動品牌都有這樣的趨勢,像匹克的“我能,無限可能?!边@與國際品牌耐克倡導的“想做就做”真是不謀而合。勁霸男裝《父子篇》中,父親問兒子:“明天就走?”兒子回答:“放心吧,從小到大就沒輸過你?!睓C場送別兒子將勁霸夾克披在父親身上轉身離開,“混不好我就不回來啦!”兒子仿佛宣誓般的對父親說,也是對自己給出的承諾。畫外音響起“給你這樣的男人,勁霸男裝,專注夾克29年。”以上廣告案例無一不在于表現一個“志”字。
儒家和諧統一觀在于 “和而不同”。何謂“和而不同”?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昂投煌崩砟畎似降染?,寬容精神和多樣性原則。倡導文化理念和生物多樣性的和諧統一,這也是儒家中庸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告中,中庸之道多表現在自然的和諧統一方面。中庸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所以,諸多廣告作品追求一種原生態,欲將產品身上的商業性質抽離,回歸淳樸。這一訴求也緊緊抓住了當今人們易于浮躁不安,渴望回歸自然,以求緩解壓力的心理狀態特點,無論在表現內容還是形式上都力求清新,努力將人物和產品融入自然。
由韓國影星李英愛出演的《農夫茶》廣告片,向受眾發出“好水,好茶,好人喝”的訴求點,將水、茶、人三樣看似不相干的事物由一條內在的聯系放在一起,體現了人、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統一。白沙集團的“鶴舞白沙,我心飛翔”以及大紅鷹集團的企業形象廣告,也深化了“天人合一”的主題思想?!皳P子天地,揚子電器”(揚子電器),“天上彩虹,人間長虹”“太陽更紅,長虹更新”(長虹電視機),“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的愛天長地久”(太陽神品牌),這些廣告立意高遠,氣魄宏大,都是“天人合一”哲理的典型闡釋,中國許多廣告中往往以自然為表現主體,將人的感情溶入自然景物之中,達到主客體交融來展現一種深層的理念,使商品品牌深入人心。
三、“誠信”在廣告中的呈現
儒家在交際觀中主要體現誠信和責任。古語有云,“人無信則不立”。誠信是人際交往的最基本法則,也是衡量一個人的人格道德標準。失去誠信,人便無法“正其身”,與人相處時便會失去信任度,長此以往,便無法在社會交際中立足。而責任感是作為一個社會人所理應具備的品質。小則對家庭親人,大則對國家社會民族……國家立法機關甚至將公民的一些責任與義務寫入法律,作為規范人們的行為。交際活動中對誠信與責任感的要求正印證了孔子的一句話,“人無誠信,不可知其可也。大車無 ,小車無 ,其何以行至哉?”現代廣告中,誠信主題也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往往這樣的作品因為在一定意義上滿足了受眾的安全需求,使消費者產生信賴感,因而更加能抓住消費者的心,從而提升產品與企業的良好形象。
海爾集團一句看似簡單的“真誠到永遠”卻道出了海爾不平凡的服務理念,樹立了海爾在市場中的牢固地位。長虹電視廣告中“長虹以產業保國,以民族昌盛為己任”,表達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融入企業對國家的拳拳熱愛之情。中國銀行卡長城業務卡的廣告詞為“信賴,源自自強?!睆V告畫面上,刻畫了一個男人的結實臂膀,古銅色的肌膚無不洋溢著力量。簡簡單單的廣告詞,配以明了的圖像符號,讓人自然而然流露出最原始的信任與依賴。像這樣的企業,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會有一個正規、值得信賴的情感參與其中。
雖然,現代廣告并不是中華民族文化本身所固有的一部分,它并不屬于中華民族的大文化。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從現代廣告進入中國以來,它的發展有形或無形,刻意或不經意間已經深深地受到了中國文化傳統、民族思想及歷史觀念的影響。
四、結 語
每一種文化在歷史上的出現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一個民族的文化價值理念以及先人總結出的哲學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對集中的,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與統一性。廣告在表達傳統思想方面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這一局限性并不能阻礙它的文化傳播功能。而從另一個方面看,廣告也必須要有一定的思想文化作為指導。而這種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個道德準繩和框架,不僅對廣告,而且對普通的社會人起到牽引和規范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儒家文化 語文教育 繼承發揚
孔子的“以和為貴、仁者愛人”的儒家文化,對我國文化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儒學文化是經世致用的學術思想,其舍生取義的道德情操,成為我們奮斗不止的精神動力。儒家倡導的“仁政”的治國觀念,與當今主旋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致。我們研究孔子儒家教育思想的目的是為了傳承和發揚我國古代優秀教學理念,更好地為我國教育事業服務。儒家教育理念在語文教育中應用和創新,對促進我國語文教育的發展和培養更多的適應當代語文教師隊伍和語文人才具有重大作用。我們應傳承發揚孔子儒家教學理念,使其在語文教育中發揮作用。
一、語文教學要有針對性
就像我們找不到兩片絕對相同的樹葉,教師也不可能找到兩個完全一樣的學生??鬃釉f:“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也”。儒家教學理念中的“因材施教”是值得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借鑒和應用的,所謂因材施教就是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不同的教育策略。這種教學方法在我國語文教學中顯得尤為突出,語文教學的因材施教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計劃上,針對每個學生的差異,培養學生成為具有不同文學才華的專才。同理我們的語文教學,對不同學生的教學內容應區別。教師面對專業級的學生時,教學方式應表現為專業和深度,這是與和普及大眾語文賞析的教學難度有所差別。因此,語文教育的因材施教是體現在語文教育大綱上,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給予不同程度的教學內容,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潛在的機能。
二、語文教育中要達到教與學的統一
所謂教學就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教學互動。在孔子的教學體系中,教與學的關系是一種互動、融洽和統一的關系,是在動態的交流過程中相互轉換的過程。這是一個不斷學習深化的過程,教學工作者應真正地做到在“教”中“學”,在“學”中“教”,老師與學生有著共同的學習目標。所以,在學習課堂中,教與學是一種師生之間雙向作用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教學相長”,在課堂上增加師生之間教與學的交流。我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活學活用的技法,是需要學生去親自嘗試,親身體會才能學會的技能。理論知識是我們學習語文學科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了扎實的理論基礎,才能更好地完成實踐內容。在語文課堂上也許有很多語文理論的內容學習起來很枯燥,需要學生去反復記憶認真學習,作為教師,在教的過程中,也應發揮主觀創作性,把枯燥的理論變為有趣的知識。所以說,在語文教育中,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向統一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們要多吸取儒家教學中的優秀理念,來充實到我們當代語文教學中,教師關注并正確處理好教與學之間的統一關系。
三、重視語文的心靈教育功能
語文具有強大的心靈感知力,美好的語文作品能夠觸動人們的內心深處,提高大眾內在的精神境界,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稑肥┢酚涊d:“樂也者,圣人之所以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边@正是中國儒學思想在語文教育中的宗旨與升華?!墩撜Z》記載:“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比寮业恼Z文美學觀對中國傳統語文的形成和現代語文的發展都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孔子不僅重視語文中所傳達的美的感受,更重視語文中傳達的善??鬃铀傅纳撇粌H體現在中國古時杰出圣賢的一言一行中,也表現在新生嬰兒的純凈目光中??鬃釉褘雰杭儤愕男撵`美比作他最敬愛的音樂??鬃铀瞥绲恼Z文是達到善與美和諧統一的境界,語文是可以傳達很深的精神內涵,這種語文能使人的心靈受到啟示?!叭硕蝗嗜缍Y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由此可見,儒家文化“禮樂思想”的核心是禮樂中美與善升華達到和諧統一??鬃诱J為如果沒有仁,那么禮樂就失去了本源的意義。禮樂思想是以人的內部修養為基礎的,這種禮樂是一種高層次的直達人心,升華人們思想的樂章,這正體現了好的語文對大眾的心理教育功能。古時儒家曾以禮樂教育為主,通過正統的禮樂教育,人們提高心靈境界并培養了理想健全的人格??鬃影延俗鳛檎Z文教育的本源目標,來實現語文教育的目的。語文教師所從事的教育工作是一項艱巨的創造勞動,需要全面的知識、美學修養和職業奉獻精神。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做到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基本要求,在教學內容上還要關注升華學生的精神思想。
四、語文教育中也要關注教師的作用
教師對學生的主要教育方法是言教與身教,相比較而言,身教顯得更為重要?!墩撜Z?子路》記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這里孔子提到了身教與言教的辨證關系,強調了身教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作為教師應正確處理好言教與身教的關系。博學是專精的基礎,只有博學才能求精。語文教育中教師的素質體現在除了掌握本專業的文法、句法、詩歌、詞匯、語文史論等扎實的語文專業外,教師還應對哲學、美學、教育心理學等文科也要有所了解。語文教師除了應做到對本專業深入研究還應了解其他知識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博學才能在語文教學中運用自如,才能改變單調的課堂教學形式,喚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廣泛興趣。
結語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我們在語文教育中應更多地應用和創新,無論是對儒學優秀教育思想的傳承,還是對我國語文教育理論的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蔣孔陽著.先秦語文美學思想論稿.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86.
一、儒家文化和護理文化的關系概述
護理人員的核心價值觀會受到護理文化的深切影響,并能夠從他們的日常護理工作中體現出來。護理文化可以讓護理人員產生無形的精神力量,有助于護理人員良好社會形象的樹立。從這一層面來看,護理文化和儒家文化是一脈相承的,都具有“仁愛”“博愛”和“關懷”的精髓,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2]。傳承儒家文化對于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規范護理行為,還可以提高其工作能力,更有助于創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培養其人文素養,樹立以“仁愛”為中心的職業信仰[3]。
二、優質護理服務是傳承儒家文化的具體表現
1.積極開展“專精”的護理工作
在傳承儒家文化的背景下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其內涵就是要對患者給予仁愛精神和誠信行為的無私關懷[4]。以老年患者的護理為例,由于年齡較大,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有限,心理承受力較差,受到疾病和其他因素的影響,擔心增加子女的負擔,所以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需要家人和護理人員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照顧。從我院住院患者的陪護方式來看,主要有三種。第一種,由配偶照顧。但是配偶自身的年齡也較大,難免有照顧不周之處。第二種,由子女照顧。但是由于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身子女,夫妻雙方要承擔4個老人的贍養,同時還要撫育子女,生活壓力較大,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來親自照顧老年患者。第三種,由護工照顧。但是從醫院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護工并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無法保證護理質量。因此,老年患者身邊出現的護理人員,一定要尊老敬老。在護理過程中,注意使用禮貌用語,行為端莊,和患者交流時盡量面帶微笑,對其用藥、飲食、運動和心理等進行全方位護理,從細節中徹底貫徹優質護理的服務理念。
2.貫徹落實中西醫結合中的無痛護理
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寶庫中,中醫護理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著名的醫藥學家都認為“醫是一種仁術”[5]。由此可見,中醫護理和儒家文化是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的。當儒家文化在現代護理理念中進行傳承時,可以充分發揮品管圈的作用,加強對患者的疼痛管理。護理人員可以采用專用的疼痛量表對其疼痛的程度進行評分,對其疼痛級別進行準確劃分,在醫護合作的基礎上,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鎮痛藥物,同時充分發揮中醫的護理技術,例如按摩穴位、針灸等方式來緩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適感,從而改善患者因為疼痛而產生的焦慮、抑郁、失眠等情緒不良和其他功能障礙,盡量讓患者處于一種沒有疼痛的舒適狀態中,這樣不僅可以維護患者的個人尊嚴,改善其生活質量,還能讓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和認同感,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
3.充分發揚“仁愛”精神,提高溝通效果
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如何和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和藝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展現出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從當前護理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患者和護理人員這兩個群體都有自身的獨特性,導致其在相處的過程中經常發生矛盾,甚至因此而導致醫療糾紛,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兩者之間沒有進行溝通,或溝通無效?!叭蕫邸笔侨寮椅幕暮诵乃枷?,其內涵就是要對他人懷有仁愛之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仁者愛人”[6]。在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過程中,明確了提出了如下要求:護理人員在和患者和家屬進行溝通的過程中,首先,合理利用現代護理理論中的溝通技巧;其次,結合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仁愛”這一思想核心,讓患者真切感受到溫暖親切的護理服務,促進疾病的康復,改善預后效果。儒家文化在優質護理服務的傳承中,要求懷抱一顆充滿仁愛的心來關懷和照顧患者,并主動進行換位思考,感受患者的痛苦和內心的需求,全心全意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護理服務。
三、儒家文化在優質護理服務管理中的傳承
1.大力倡導并樹立“和諧”意識
在傳統的儒家文化的管理思想中,“和諧”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價值原則,而“人和”則是儒家文化整體管理思想中的主要戰略之一。由此可知,儒家文化的管理突出的是“以和為貴”以及“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儒家文化中,“和諧”所表達的意義就是,在管理的過程中要相互團結,進行團隊合作。具體到優質護理服務管理中,護士長就是最基層的護理管理者,除了要做好自己病區之內的醫生、護士和患者之間的交流、溝通,獨立解決問題,對病區進行科學管理之外,還需要堅持與人為善的原則,關心每一個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值班表,增強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讓每一個護理人員在這個集體中有榮譽感和自豪感,樹立主人翁意識,群策群力,共同做好病區的護理質量管理。
2.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就是指,在管理的過程中要從人的角度出發,將人作為管理的中心,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而強調人的價值也是儒家思想主要特征之一。儒家認為,尊重賢能,善于聽取意見,集思廣益可以為管理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在護理管理中,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需要護士長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以儒家思想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規范管理,和護理人員之間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體現比較民主的人文管理。綜合來說,就是指護理管理者既要有仁愛之心,又要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以身作則。護士長在管理過程中要轉變理念,變集權式管理為參與式管理,既能引導護士自覺形成尊老愛老的職業道德和行為標準,也有助于在護理團隊中樹立威信[7]。
3.做到以“禮”服人
儒家思想的領軍人物之一的孟子認為:“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痹谶@一思想的指導下,護士長在進行優質護理服務管理的過程中,需要了解每一位護理人員的特點,學會欣賞他們,讓他們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充分發揮出自身優勢。同時,秉持“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的思想,包容護理人員的過錯,寬容帶人。另外,對于年輕護士,努力為其創造更多培訓和鍛煉的機會,促進其專業素養的提高,快速成長起來。儒家思想中有“學而優則仕”的思想,我們雖然不鼓勵這種思想,但是可以結合當前的實際對其加以創新,促進護理人員為人之道的養成和提高,完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養。我們可以組織專業和人文知識的講座,鼓勵大家自學,揚長避短,為護士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與同行交流,接受醫療與護理前沿的信息,不斷拓寬視野,全面促進科室形成學習型團隊,創造良好的工作效率。
四、小結